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列表法解决问题-三年级上册数学(自己总结)

列表法解决问题-三年级上册数学(自己总结)

列表法解决问题-三年级上册数学(自己总结)
列表法解决问题-三年级上册数学(自己总结)

《列表法解决问题》

租船问题:默默班级总共28人准备周末去公园划船,大船限坐6人,小船限坐4人。租一条大船10元,租一条小船8元。问:在每条船都坐满人的情况下,哪一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提示:

运输问题:杭州梦幻欢乐世界需要8吨水泥完善设施,用下面两种车运水泥:小货车每次运2吨,大货车每次运3吨。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恰好运来8吨水泥?

提示:

住房问题: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提示:

【巩固练习】

1、运输问题:一共要运8吨煤;有两种卡车:小卡车每次运2吨,大卡车每次运3吨;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2、租船问题;五(3)班49名同学去公园划船,每只小船可以坐3人,每只大船可以坐5人,小船和大船都要坐满人,那么,租小船、大船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案?

3、付钱: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一个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样付钱?

4、租船:小船限乘4人,大船限乘6人,一共28人,如果每条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5、过桥:限重1吨,哪几个可以一起过桥?(小熊340千克,小牛500千克,小羊240千克,小鹿160千克)

6、有1元、2元、5元的人民币各一张,从中选择一张或者两张人民币,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钱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列表法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版 (2)

列表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问题解决”作为课程目标,由过去的“解决问题”目标改为“问题解决”目标。这启示我们,在教学解决问题时,要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自主空间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例9解决的是与吨有关的实际问题,介绍列表法的运用且有关两个变量。教材由运煤方案的例题引入,渗透并引导学生按照三个步骤进行思考。阅读与分析:即从例题中找出数学信息和所求的问题。分析与解答:即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回顾与反思:即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列表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其可将所有的可能情况一一列举出来,使所有数据不重复、不遗漏。但其蕴含的数学思考,指向学生的有序思维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通过三个板块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从形象表征到抽象表格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体会如何对两个变量进行有序思考,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如何进行方法的优化和策略的选择。 【学情分析】 从知识技能层面分析,学生在一二年级已对列举法解决问题有初步的接触,只是没有用表格的形式呈现。而学生的有序思维也有一定的思维基础。因而教学例题时让学生弄清题意,指导学生通过表格按顺序依次枚举,有序且完整地思考问题。 列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表征形式,学生很容易接受,但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在具体解决这一问题时,策略的选择。三年级孩子的思维往往是正向尝试思维,将两个部分量之和与题中要求的总量进行比较。因此,在观察和交流中,要引导学生在思考方案时,学会灵活调整。 【教学目标】

1、结合“运煤”的实际情境,学会整理分析数量关系,通过列表法找出所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从形象到抽象的数学研究过程,初步感知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在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中,逐步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列表进行解决问题的全面性,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升问题研究意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有序思考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过程】 一、单一车型问题解决 有8吨煤,若用载质量为2吨的车来运,需要运几次?若用载质量为3吨的车来运呢? 【设计意图】:用一种车载运货来唤起学生的旧知,为下面两种车型运货的问题解决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有序思考初感知 出示例题9:用下面两种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1、明确题意 (1)从题目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有两种车,载质量为2吨和载质量为3吨车,每次每辆车都要装满)

2020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13148 2020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Summar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Volume 1 of grade 3 in 2020

2020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3.8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期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工作中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工作之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一学期将过,我付出过辛劳,也有收获的喜悦。我在教学工作中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作业练习。 2、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沉闷的局面,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积极回答问题。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根究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现在学生普遍对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学科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学科总结 三年级数学是今年新课标改革的内容,课程增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章节,这也大大增加了数学学习的难度,相对于以前三年级的教学目标来讲,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就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下数学学科的总结。 一、课堂教学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学生正处在三年级的过渡时期,在一二年级以基础为主,比较简单,基本可以独立完成。到三年级,学生学习难度增大,解决的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更多的是需要讨论和小组合作。所以,我在课堂上大量设置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互相沟通、合作的乐趣,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并且能自己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印象更加深刻,远比老师的灌输式教学要好得多。 (二)让生活更亲近数学。 1.数学源于生活。不错的,数学的思维本来是很抽象、难于理解的,只有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化,才能为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2.感知生活,感知数学。对于7-12岁的儿童来说,正处于感知认知阶段,他们对于生活的各种认知是很鲜明的,正是因为处于这个年龄特点,每节新课的引入我都是以生活角度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比如第六单元从游乐场的游玩设施的价目表开始导入新课。 (三)数学知识和数学实践相结合。 1.数形结合。数学中除了纯计算题,还有很多有关几何的问题,经过做一些题和一直以来的教学经验,通过图形来表示题意,再去列式计算就一目了然,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如:第五单元的《倍的认识》的归一和归总问题上,先画线段图来表示题意,将已知和未知标注图上,这样题意更加清晰,思路也明确很多。很多时候做题没有思路的

时候,画一画示意图,从另一种角度去理解,就很容易找到突破口,我自己很重视这一方法。 2.操作实践。我发现很多题目如果是通过画图或者图形的操作会变得很容易理解,比如第八单元的《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折纸很容易理解题意,并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出正方形,再继续找到折出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的不同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充分体验了几分之一的意义。 (四)追求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和培养。如在讲解出示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时,出示我国野生动物图片,同时告诉学生要保护动物,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 二、培优辅困方面。 (一)培优辅困是教学过程的重点之一。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尽相同,课上的接收能力也不一,难免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辅导就必不可少了。只有这样全班才能共同进步。 1.在课上,多提问、多关注这些反应较慢或者基础薄弱的学生,使之感受老师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在课下,利用早读前或者放晚学后对他们进行辅导,谈心等等,打开他们的心结,给他们开小灶,详细的讲解其不会的题目或知识。 3.在平时,他们取得了点滴的进步的时候及时的对他们鼓励、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充满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 三、家校联系方面。 通过电话、短信或者家校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设计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2)第课时 主备老师:组长(核查):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巩固和认识时间的计算和认识 过程方法:在调查和查阅中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设计时间作息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重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难点从分析数据中获得数学信息。 快乐元素渗透点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 美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展示台()小黑板()其他: 导学流程 一、快乐导入 1、师:同学们,时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揭示课题: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来“学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快乐探究 1.筹划:制作作息时间表 2.提出制作要求: (1)上栏填项目,下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相应的时间。 (2)制作好后,同桌交流,说说表中同桌哪些地方比自己设计的合理?有什么建议? 3.制作并交流。 (1)交流填写方法。 点出:有些栏目像起床填一个时刻,有些栏目填的是两个时刻,这是为什么呀?有些学生可能会填:15分, 问: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那你们清楚是在什么时间吃的吗?如果告诉你是早上7:10分开始,猜一猜什么时候结束?如果告诉你7:20吃完,猜一猜,他是什么时候吃早饭的?你怎么知道的?

导学流程 比较:这样的记录和刚才比起来,哪种方法更合理?一般作息时间表上需要填写的是时刻。 (2)交流统计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 (3)交流统计每个人的睡眠时间 老师借用了刚才你们所讲的其中一种,上网查询获得,想看吗?参考资料一:你知道吗?为了体力与劳力的恢复以及促进儿童身心的生长发育必须保证睡眠时间。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应随年龄需要加以区别,新生儿至少一天要睡眠20小时,婴儿需要14~15小时,学前儿童需要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大学生与成人一样需要8小时,老年人因新陈代谢减慢,睡眠需要6~7小时。看了这份资料,你现在再来看,他们的睡眠时间怎么样? 可见,不同的时间段,我们要规划不同的作息时间,我们的作息时间表也应该是不同的。 (4)交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类似的作息时间吗?(学校,工厂,邮局,医院等都有,我们来欣赏几张)师:如果没有这样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说,会怎么样?(会乱,没有条理性) 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规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使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师:我很高兴看到每位同学的发现,但如果我们不能按照作息时间表上的计划去做,那它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三、快乐总结 小结:这节课从10:50开始现在是11:28,这节课我们已经上了多长时间? 在这三十多分钟时间里,你学会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2)作息时间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加法: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加法各部分名称:“+”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例:100(加数)+(加号)300(加数)=(等于号)400(和) 加法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7.减法: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 程取得了一定效果。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落实每堂课的教学任务。 1、严谨备好每一节课。 上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 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 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 计好练习。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上课力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 线索清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同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 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 学生多动手从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识。 (2)及时复习。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 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 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细致批阅每一次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耐心做好每一次辅导. 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的指导。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 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 问题乐于思考。 5、客观评价每一位学生。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的发展状况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自制测试卷中我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 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 的努力程度。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公式表大全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 1.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 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6.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 1.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 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6.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工作总结 李光荣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6名,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两级分化较严重,后进生知识的掌握较差,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阅读题目,分析题意,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二、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初步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通过本学期的8次单元检测和一次期中检测,除10名后进生外,其他学生达到优,良成绩。 三、其他的经验和总结: 1、运用恰当的教具、学具,直观有效地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进行电教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具和学具的选用是否恰当,对于学生获取知识的影响,体现的很明显。注重多媒体在课堂中的使用,用各种有趣的动画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提高教学效果。 2、数学课上,强化了知识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结合事例和史料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的教育,如: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任何一个数学家的成功后面都包含着他的辛勤汗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在上学期我注意了课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在数学课中感到新颖有趣。并得到成功的满足,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3、挖掘数学中知识美的因素,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知识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图形的对称美等等,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收到了良好效果。 4、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兴趣的目的,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游戏都有浓厚的兴趣。在本学期教学过程中,可能性,数学广角,两节内容,学生对其中的教学游戏特别感兴趣,我想要是能够通过不断的加工,使我们的教学不断的游戏化,学生学的快乐。 5、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立足实际,面向未来,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

三年级上册列表法解决问题 专项练习(内附答案)

列表法解决问题 租船问题:默默班级总共28人准备周末去公园划船,大船限坐6人,小船限坐4人。租一条大船10元,租一条小船8元。问:在每条船都坐满人的情况下,哪一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方案大船小船总人数总价 15条0条30人50元 24条1条28人√48元★ 33条3条30人54元 42条4条28人√52元 51条6条30人58元 60条7条28人√56元 答:第二种租船方案最省钱。 提示: 1、列表时,把大数据放在前面,这样可以节省方案数。例如,大船人数比小船人多,所以就按照大船在前面来列表。 2、固定一个数据由大到小依次递减(或由小到大依次递增),再计算另一个数据,最后再计算题目要求的数据。例如,固定大船,最多是5条大船,然后大船依次减少:4条、3条、2条、1条、0条,再算出相应的小船的条数,最后再计算总人数和总价。 运输问题:杭州梦幻欢乐世界需要8吨水泥完善设施,用下面两种车运水泥:小货车每次运2吨,大货车每次运3吨。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恰好运来8吨水泥? 住房问题: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 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付钱问题:小明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币各6张。如果要买一个30元的书包,他可以怎样付钱? 答案: 运输问题: 方案大货车小货车总量 13次0次9吨 22次1次8吨√ 31次3次9吨 40次4次8吨√ 答:按照方案2和方案4安排恰好运来8吨水泥。 住房问题: 方案3人间2人间总人数 18间0间24人 27间1间23人√ 36间3间24人 45间4间23人√ 54间6间24人 63间7间23人√ 72间9间24人 81间10间23人√ 90间12间24人 答:有4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付钱问题: 方案5元2元总价 16张0张30元√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编辑点评: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涵盖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等共八节知识点,以下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归纳,内容十分精炼,有助于学生做系统了解。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4.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 5.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6.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7.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8.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二、学习难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来自生活中; 3.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4.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 9、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注意: 加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③写得数减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③写得数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中间的0既要向前一位借,又要借给下一位,所以借回来的“10”只剩下“9”了。如1000-234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公式: 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被减数-差=减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6、加法的验算:可以交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也可以用和-加数=另一个加数验算。 7、减法的验算:可以是减数+差=被减数验算,也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验算。 8、估算:(1)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记忆:看保留位数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2)估算的应用: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准备多少钱才够的可以估算,但因为是交钱买东西,要估大。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表》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态去学习数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案例,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玩中学 1.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要求:可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间表,也可制作休息时间的作息时间表,学生自主选择。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2.说一说。 (1)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2)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3)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新课学习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可。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可让学生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想一想、拨一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一场足球比赛进行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结论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做习题,参与课堂活动,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同学进一步巩固了时间的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时间的运用。 四、课堂练习 1.实践活动。 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2.一天共营业几小时? 建设银行门口挂着营业时间的牌子,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算一算:该银行一天共营业几个小时? 五、作业布置 1.综合练习。 (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小丽和小红共跑多少米? (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2分28秒,小刚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 (4)动脑筋,回答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0、简单经过时间计算: (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 (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钟。 ★分针走1小格是()分钟,走1大格是()分钟,走一圈是()分钟,也就是()小时。 1、填一填。 180秒=()分 240分=()小时 2小时=()分

2、在○里填上“>”“<”或“=”。 90秒○2分钟 6小时○600分钟 100秒○1分钟 180分钟○3小时 3、填写合适的单位。 ①一节课是40()。②运动会上,赵伟用13()跑完50米。 ③脉搏跳8下用了6()。④兰兰做30道口算题用了3()。 4、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要坐45分钟的车,他们8:30分准时到达,请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 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

【推荐】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三年级上_时间表教案

时间表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利用所学有关时间的知识设计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2.能从乌鲁木齐的时间表中获取信息。 3.在观察、交流、制作时间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和惜时守信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内容。本单元的知识技能评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要点:1.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能够根据已知的闰年年份推算出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的日期,能根据日历进行有关日期的简单推算;3.了解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时刻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计算出经过时间;4.能够根据作息时间表回答或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本节课的知识基础主要是运用24时记时法和计算经过时间等知识解决有关时间表的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整理有关时间的知识,能结合具体实际制作时间表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有关时间的知识设计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活动一:设计作息时间表 课前导入:观看天安门升国旗照片 咱们先来看几张照片 每天国旗班的叔叔都要让我们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飘扬,风雨无阻,所以我们做事也要持之以恒 这是一张11月份升降国旗时间表,你能找到今天的升降国旗时间吗?明天呢? (读时间,再次体会24时记时法) 你们知道每天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怎么确定的吗? 你知道吗?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的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具体时间是由北

京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专门计算的。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 出示图片一:北京日出 你能结合咱们上学的实际,试着制作咱们九一小学的作息时间表吗? 2人一组合作完成 合作提示: (1)先想想需要哪些信息? (2)两人合作完成 全班交流 从同学制作的作息时间表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做出怎样的安排? 活动2【活动】活动二:对比出示乌鲁木齐的作息时间表 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和咱们时间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活动3【活动】活动三:争做时间小主人 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时间,我们就能做时间的小主人,这样我们的学习效率会更高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运输方案》资料:列表法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新版三年级上册 《运输方案》资料:列表法解决问题 用下面两辆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过程讲解 1.观图,收集数学信息 (1)已知条件:①有8吨煤。 ②用载质量2吨和载质量3吨的两辆车运煤。 (2)所求问题: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2.理解题意 要用载质量2吨和载质量3吨的两辆车运完8吨煤,可以派其中的一辆车单独来运,也可以派两辆车同时来运,但无论怎样派车,每次每辆车都要装满,且恰好把8吨煤运完为最佳方案。 3.探究解题思路 为了清楚地看出两辆车运的次数和一共运煤的吨数,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列表时,要有序思考,可以按载质量2吨的货车运的次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来列表,这样可以使每种情况不重复、不遗漏。 4.派车方案 派车方案 2吨3吨 运煤吨数 ①4次0次4×2=8(吨) ②3次1次3×2+3=9(吨) ③2次2次2×2+3×2=10(吨) ④1次2次2+3×2=8(吨) ⑤0次3次3×3=9(吨)

5.检验结论 第①种方案:2吨的车运了4次,4×2=8(吨),正好运完8吨煤。 第④种方案:2吨的车运了1次,3吨的车运了2次,2+3×2=8(吨),正好运完8吨煤。 6.解决问题 用2吨的车运4次,用2吨的车运1次、3吨的车运2次都能恰好运完8吨煤。 归纳总结 用列表法解决数学问题能使条件和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条理化、明朗化,有利于理清解题思路。 误区警示 【误区】填空:张叔叔用载质量8吨的货车运煤,煤的总质量是25吨,张叔叔至少需要运(3)次。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计算时没有考虑到运3次只能运24吨,还剩1吨煤没有运走。 错解改正4 温馨提示 在解决运货问题时,如果运完几农后剩余的货数迭不到车的载质量,也需要再运1次。

【小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 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 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 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 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表》教案

时间表。(教材第72~73页)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不同区域的时间差异。 2.能运用所学时间知识计算经过时间,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逐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并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以及充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能运用时间知识计算经过的时间。 难点: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课件。 师: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课、休息,爸爸妈妈每天上班、下班都有一定的时间。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制定时间表的问题。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表,了解时间表的实际应用价值。】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早晨8点北京的小兰已经开始上课了,而乌鲁木齐的古丽早晨8点才刚刚

起床穿衣服。 ?新疆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大约2时。 师:我们的祖国非常广大,我国最东边的上海看到了日出的时候,我国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光的夜晚。所以当北京的小兰开始上课的时候,因为时差关系,新疆乌鲁木齐的古丽才刚刚起床。看一看“北京启明小学上课时间表”和“新疆民族小学上课时间表”,说一说有什么异同。(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两所小学上课时间表) 生1:上午8时小兰正在上课,而新疆的古丽刚刚起床。 生2:古丽上午10时才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也是40分。 生3:北京启明小学的午休时间是11:35~13:00;而新疆民族小学的午休时间是13:35~15:00。 …… 师:上午第二节课,小兰和古丽都看了一下表,她们看到的可能分别是下面哪个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跟小组同学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钟面图) 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一下吧。 学生可能会说: ?想知道小兰和古丽第二节课看表看到的是哪块表,就必须知道她们各自第二节课上课的时间段,根据时间段来确定第二节课的时间范围,就能知道她们各自看到的是什么时刻的钟表了。 ?因为小兰的第二节课是8:50~9:30,只有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9:10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小兰看到的应该是第一个钟面;古丽上第二节课的时间是10:50~11:30,只有第三个钟面上的时间11:20在这个范围内,所以古丽看到的应该是第三个钟面。 师:第二个钟面上是什么时间?这时候的小兰和古丽可能在干什么? 生:第二个钟面上的时间是8:45,这时候正是北京启明小学第一节课后的课间活动时间,小兰可能在跟同学们进行课间游戏呢;新疆民族小学是从10:00开始上第一节课的,所以这时候的古丽可能还在家做上学前的准备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 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 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 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 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 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 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