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自考应用文写作考试大纲

江苏自考应用文写作考试大纲

江苏自考应用文写作考试大纲
江苏自考应用文写作考试大纲

应用文写作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应用文写作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段的一门公共必考课和本科段的一门选考课程。它是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应用写作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四篇。基础理论篇主要介绍应用写作的性质、特点、源流演变、文本形式、表达方式、写作过程等基本写作理论知识。公文写作篇主要介绍我国各类党政公文的功能、特点、区别、写作技巧等。事务文书篇主要介绍机关单位常用的各类行政事务文书的门类、特点、写作格式等。私务文书篇主要介绍个人在处理私务过程中常用文书的门类、性质、特点、写作形式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各类应用文书的写作方法有一个全面和正确的了解。

应用文写作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应考者系统掌握应用写作的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提高公文和各种常见公、私事务文书的写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求教与学都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等原则,既要使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应用写作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基础写作、中国政府与政治、申论、公务员制度等课程密切相关。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应用写作的性质、特点和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应用文的概念、应用文的微观和宏观特点、应用文的功能。

(二)学习要求

了解应用文的性质、应用文的相关概念及其区别、应用文的特点和功能,从而了解这门课程的基本概貌。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应用文、应用写作、文书、公文、文件的概念;

2.领会:应用文与应用文体、文书、公文、文件的区别;

应用文的微观和宏观特点;

应用文的主要功能;

3.掌握:应用文的模式化建构及其形成原因。

第二章应用写作的要素---责任者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应用写作的写作者、文本作者、读者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应用写作的作者类型、读者类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代言作者、群体作者、法定作者

2.认知:应用文写作者的类型及种类;

应用文文本作者的类型;

应用文的发文者、收文者在文本中的体现;

应用文发文者的性质,重点理解党委及其部门、政府及其部门、社会团体;

应用文读者的种类及体现;

3.领会:法定作者的体现形式;

公文的发文者与收文者之间构成的关系;

应用文读者的特殊性;

4.掌握:以个人名义出现的应用文写作者的类型和标识的特殊要求、原因。

公文常见的发文形式和发文方式。

5.应用:应用文的针对性读者意识。

第三章应用写作的要素---内容、文本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应用文文本的分类、公务应用文文本和私务应用文文本的特征,应用文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应用文的文本形式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应用文文本的基本特点、内容组成和形式要求、文本的组成和要素技巧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文本;

应用文主旨的类型;

2.认知:应用文文本的类型;

公务应用文文本的特征;

私务应用文文本的特征;

应用文语言的特殊性和简称、统括形式;

3.领会:应用文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解决的问题;

应用文主旨、材料的特殊性;

应用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应用文语体、语境、语序的特殊性;

应用文模糊语言的特点和常见模糊语言种类;

4.掌握:应用文常见文本的格式组成;

应用文小标题制作的原则;

应用文中数字使用的情形;

应用文结构层次序数;

5.应用:应用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应用文的小标题制作。

第四章应用写作的物化过程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应用写作的起因、应用写作的孕成、应用写作的物化过程、公文的发文处理程序等内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整个过程,尤其对应用文文种的选择、表达方式的使用、公文的发文处理程序等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审核、签发、复核;

2.认知:应用写作的客观动因;

应用文文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应用文撰制提纲常用的方法;

应用文修改的对象;

3.领会:应用文常见的思维方式及其特殊性;

应用文叙述的变形、视角、表现手段、叙事道德;

应用文的说明、议论方法;

应用文的文风问题;

4.掌握:应用文文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应用文常用的叙述方法、叙述人称;

公文的基本发文处理程序;

5.应用:应用文文种选择的方法及其使用;

公文的发文处理程序。

公文写作篇

第一章公文概述

(一)课程内容

本章是该课程学习最为重要和最基本的章节。主要介绍了党政公文的文种类别、公文文种选择和确定的方法,公文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的行文规则,公文的批转、转发与印发等,重点介绍了党政公文的格式组成及其各自在文中的位置。

(二)学习要求

作为基础而重要的章节,本章考点具体细致。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并掌握公文的文种类别和确定方法、行文的具体规则,公文批转、转发、印发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公文的格式组成及其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文种的概念;

党政公文的主要类别;

行文规则的概念;

批转、转发与印发的性质;

公文格式的性质、组成及其有关概念;

2.认知:批转、转发与印发的功能;

公文写作对格式的要求;

3.领会:公文文种的确定与选择方法;

批转、转发与印发的差异;

4.掌握:党政共用公文、只有党使用而行政不使用、只有行政使用而党不使用的公文种类;

党政公文的行文规则;

批转、转发与印发的写作机构及注意事项;

5.应用:公文文种的选择与确定;

党政公文的行文规则;

批转、转发与印发类公文的写作;

公文格式及制作特殊要求,尤其对公文标题能熟练制作;

判断、修改公文的格式错误。

第二章指挥性公文和公文的指挥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指挥性公文的主要特点、主要文种及区别、指挥性公文主体部分写作常见的思路等,并介绍了指示、命令、决议的写作和具有指挥功能的公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指挥性公文和具有指挥功能的公文的文种、特点、区别和写作思路,掌握指示、命令、决议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指示、命令、决议;

命令的分类;

决议的分类;

2.认知:指挥性公文的特点;

指示的特点;

命令的使用范围;

3.领会:指挥性公文主体写作思路;

指示与命令的区别;

决议与决定的区别;

4.掌握:指挥性公文和具有指挥功能的公文的主要文种及其区别;

指挥性决定和指挥性规定的写作要点;

5.应用:指挥性公文的主体写法;

指示、命令、决议的写作。

第三章部署性公文和公文的部署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部署性公文的主要特点、主要文种及区别、部署性公文主体部分写作常见的思路等,并介绍了决定、通知、意见的写作。

(二)学习要求

部署性公文是政务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文种。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部署性公文和具有部署功能的公文的文种、特点、区别和写作思路,掌握决定、通知、意见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决定、通知、意见;

决定的分类;

通知的分类;

意见的分类;

2.认知:部署性公文的主要特点;

决定的使用范围;

通知的特点和作用;

意见的特点和作用;

3.领会:部署性公文主体的写作思路;

决定与命令的区别;

通知与指示、通知与批复的区别;

4.掌握:部署性公文和具有部署功能的公文的主要文种和区别;

决定、通知、意见的写作。

第四章知照性公文及公文的知照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知照性公文的主要特点、主要文种及区别、知照性公文主体部分写作常见的思路等,并介绍了公告、通告、公报、会议纪要的写作和具有知照功能的公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二)学习要求

知照性公文是政务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文种。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知照性公文和具有知照功能的公文的文种、特点、区别和写作思路,掌握公告、通告、公报、会议纪要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公告、通告、公报、会议纪要;

公告的分类;

通告的分类;

公报的分类;

会议纪要的分类;

2.认知:知照性公文的特点;

公告的特点、使用范围;

通告的特点;

会议纪要的作用、特点;

3.领会:通告与公告、通告与通知的区别;

公报与公告、公报与简报的区别;

会议纪要与会议决议、会议纪要与会议简报、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4.掌握:知照性公文和具有知照功能的公文的主要文种和区别;

知照通报和知照通知的写作注意事项;

5.应用:知照性公文主体的写法;

公告、通告、公报、会议纪要的写作。

第五章报请性公文及公文的报请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报请性公文的主要特点、主要文种及区别、报请性公文主体部分写作常见的思路等,并介绍了请示、报告、议案的写作和具有报请功能的函与意见的写作注意事项。

(二)学习要求

报请性公文是政务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文种。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报请性公文和具有报请功能的公文的文种、特点、区别和写作思路,掌握请示、报告、议案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请示、报告、议案;

请示的分类;

报告的分类;

2.认知:报请性公文的特点;

报告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议案的特点;

请示的适用范围;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报告的一般结构;

议案写作的注意事项;

4.掌握:报请性公文和具有报请功能的公文的主要文种和区别;

几种常见报告的写法;

报请函和报请意见的写作注意事项;

5.应用:报请性公文主体的写法;

请示、报告、议案的写作。

第六章批答性公文及公文的批答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批答性公文的主要特点、文种及主要区别、批答性公文主体部分写作常见的思路等,并介绍了批复的写作和具有批答功能的复函、报告、决议、通知、会议纪要的写作注意事项。

(二)学习要求

批答性公文是政务工作中较为常见的文种。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批答性公文和具有批答功能的公文的文种、特点、区别和写作思路,掌握批复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批复;

批复的分类;

2.认知:批答性公文的特点;

批复的特点;

3.领会:批答性公文主体写作的思路;

批复写作的注意事项;

4.掌握:一般公文格式和信函式公文格式的区别;

批答性公文和具有批答功能的公文的主要文种和区别;

具有批答功能的公文写作注意事项;

5.应用:批答性公文主体的写法;

批复的写作。

第七章奖惩性公文和公文的奖惩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奖惩性公文的主要特点、文种及主要区别、奖惩性公文主体部分写作常见的思路等,并介绍了通报的写作和具有奖惩功能的命令、决定的写作注意事项。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奖惩性公文和具有奖惩功能的公文的文种、特点、区别和写作思路,掌握通报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通报;

通报的分类;

2.认知:奖惩性公文的特点;

通报的作用;

通报与通告、通报与通知、通报与简报的区别;

4.掌握:奖惩性公文和具有奖惩功能的公文的主要文种和区别;

奖惩命令和奖惩决定的写作注意事项;

5.应用:奖惩性公文主体的写法;

通报的写作。

第八章法规性公文和公文的规范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法规性公文的主要特点、文种及主要区别、法规性公文主体部分写作常见的思路等,并介绍了条例、规定的写作。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法规性公文和具有规范功能的公文的文种、特点、区别和写作思路,掌握条例、规定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条例、规定;

2.认知:法规性公文的特点;

条例的特点;

3.领会:法规性公文的主体写作思路;

条例的适用范围;

条例和规定的区别;

规定的适用范围;

4.掌握:法规性公文和具有规范功能的公文的主要文种和区别;

5.应用:法规性公文主体的写法;

条例、规定的写作。

第九章商洽性公文和公文的商洽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商洽性公文的主要特点、文种及主要区别、商洽性公文主体部分写作常见的思路等,并介绍了函的写作。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商洽性公文和具有商洽功能的公文的文种、特点、区别和写作思路,掌握函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函;

函的分类;

2.认知:商洽性公文的特点;

3.领会:商洽性公文的主体写作思路;

函与通知、函与请示的区别;

4.掌握:奖惩性公文和具有奖惩功能的公文的主要文种和区别;

奖惩命令和奖惩决定的写作注意事项;

5.应用:商洽性公文主体的写法;

函的写作。

事务文书篇

第一章事务文书概述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法定公文之外的事务文书含义、种类、特点、功能、基本写作要领等问题,是事务文书篇的引子,为下一步进一步深入学习具体的事务文书奠定基础。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事务文书的含义、种类、特点、功能,及事务文书的一般写法,尤其是事务文书的结构类型。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事务文书、事务文书的特点、事务文书的分类;

2.认知:事务文书的功能;

3.掌握:事务文书的写作要领。

第二章规约类文书及文书的约束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规约类文书的含义、特点、功能等基本知识,还讲述了常用规约类文书办法、章程、细则的含义、功能、结构、写法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规约类文书、办法、章程、细则的含义,各类常见规约文书的作用、特点和种类,并掌握办法、章程、细则的写作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规约类文书、办法、章程、细则、准则、守则、规则、制度;

2.认知:规约类文书的种类、功能;办法的特点、办法的种类;章程的特点、章程的作用;细则的作用、细则的特点;

3.领会:规约类文书的派生性;

4.掌握:规约类文书的基本写法、基本结构类型;

5.应用:办法的写作、章程的写作、细则的写作。

第三章计划类文书及文书的筹划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计划类文书的含义、特点、功能等基本知识,还详细地介绍了常用计划类文书计划、实施方案的含义、种类、作用、写法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计划类文书的含义、功能、种类,计划、实施方案的写作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计划类文书、规划、纲要、设想、大选、要点、安排、计划、实施方案;

2.认知:计划类文书的功能、分类;实施方案的种类;

3.领会:不同计划类文书之间的关系、;计划的作用、实施方案的特点;

4.掌握:计划写作注意事项、实施方案的作用;

5.应用:计划的写作、实施方案的写作。

第四章总结类文书及文书的评价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总结类文书的含义、种类、功能等基本知识,并详细介绍了重要的总结类文书总结、述职报告的性质、作用、特点及其写作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总结类文书,尤其是总结和述职报告的含义、功能、种类及写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总结类文书、总结、述职报告;

2.认知:总结的种类、述职报告的种类;

3.领会:计划和总结的关系;总结写作注意事项;述职报告特点;述职报告的作用;述职报告写作注意事项;

4.掌握:总结正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要领;

5.应用:总结的写法、述职报告的写法。

第五章信息类文书及文书的交流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信息类文书的含义、功能、种类、基本写法等基础知识,还详细介绍了常见的信息类文书调查报告、简报、汇报材料的定义、作用、写作方法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并掌握信息类文书的含义、种类、功能、基本写作方法,及调查报告、简报、汇报材料的基础知识和写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信息类文书、调查报告、简报、简报按语、汇报材料;

2.认知:信息类文书的特点、信息类文书的功能;调查报告的特点、调查报告的作用、调查报告的种类;简报的特点、简报的种类、简报的作用;汇报材料的特点、汇报材料的作用;

3.领会:信息类文书的种类、调查报告与总结的区别、简报与新闻报道的区别、汇报材料与报告的区别、汇报材料与调查报告的区别;

4.掌握:信息类文书的基本写发法;简报写作注意事项;汇报材料写作注意事项;

5.应用:调查报告的写法、简报的写法、汇报材料的写法。

第六章讲话类文书及文书的宣讲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讲话类文书的含义、特点、功能、种类等基础知识,并详细讲述了常见讲话类文书讲话稿、开幕词、闭幕词、演说词的基本知识及写作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讲话类文书、讲话稿、开幕词、闭幕词、演说词的含义、种类、特点、功能等知识,并掌握讲话稿、开幕词、闭幕词、演说词的写作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讲话类文书、讲话稿、开幕词、闭幕词、演说词;

2.认知:讲话类文书的特点、讲话类文书的种类;开幕词、闭幕词的特点、种类;开幕词、闭幕词的作用;演说词的种类;

3.领会:讲话稿写作注意事项、演说词写作要求;

4.掌握:讲话类文书的基本写作格式;

5.应用:讲话稿的写作、开幕词的写作、闭幕词的写作、演说词的写作。

第七章记录文书及文书的载记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记录类文书、电话记录、会议记录的含义、种类、功能等基础知识,还详细介绍了常见记录类文书电话记录、会议记录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记录类文书的含义、作用、分类等基础知识,并掌握电话记录、会议记录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记录类文书、电话记录、会议记录、接待记录、大事记;

2.认知:会议记录的特点、会议记录的分类;电话记录的作用;

3.领会:会议记录写作注意事项、作电话记录注意事项;

4.掌握:会议记录和电话记录的格式;

5.应用:会议记录的写作、电话记录的写作。

私务文书篇

第一章私务文书概述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私务文书的含义、特点、作用、种类等基础知识,是学习本篇以后各章的基础和前提。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私务文书的含义、特点、作用、分类等知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私务文书;

2.认知:私务文书的功能、私务文书的种类、私务文书的特点;

3.领会:私务文书与公务文书的区别。

第二章合同类文书及文书的商约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合同类文书(主要是经济合同)的含义、作用、特点等基本知识,还详细介绍了经济合同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合同类文书的含义、特点、作用等,尤其是经济合同的相关知识,并掌握常见类别经济合同的写作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合同、协议、意向书、经济合同、要约、承诺、标的;

2.认知:合同类文书的功能、合同类文书的特点、合同类文书的种类、经济合同的特点、订立经济合同的原则、经济合同的基本内容;

3.领会:经济合同的种类、签订经济合同的程序、经济合同的写作要求;

4.掌握:经济合同的结构;

5.应用:经济合同的写作。

第三章法律类文书及文书的诉求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法律文书的含义、总体写作要求、起诉书的含义、种类、答辩状的含义、种类等基础知识,并介绍了起诉状、答辩状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法律文书的含义、总体要求,起诉书、答辩状等常见文书的相关知识,并掌握这两种文书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法律文书、起诉书、答辩状;

2.认知:法律文书制作的总体要求、起诉状的种类、答辩状的种类;

3.领会:答辩状的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4.掌握:起诉状的格式、答辩状的格式;

5.应用:起诉状的写作、答辩状的写作。

第四章信电类文书及文书的交际功能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信电类文书及常见信电文书贺信、申请书、自荐书、求职信、倡议书、电子邮件的含义、种类、特点等基础知识,以及以上几种常见信电文书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深刻理解信电文书、贺信、申请书、自荐书、求职信、倡议书、电子邮件的含义、特点、种类等知识,并掌握这几种常见文书的写作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识记:信电文书、贺信、申请书、自荐书、求职信、倡议书;

2.认知:信电文书的功能、贺信的特点、贺信的种类、申请书的特点、申请书的种类、倡议书的特点、倡议书的作用、倡议书的种类、电子邮件的功能、

3.领会:自荐信或求职信写作的要求;

4.掌握:信电文书的基本写法、电子邮件的文本特征;

5.应用:贺信的写作、申请书的写法、自荐信(求职书)的写作、倡议书的写作。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识记”“认知”“领会”、“掌握”、“应用”等几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

1.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熟练记忆;

2.认知:要求应考者记忆、识别并大致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3.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4.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等。

5.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写作相关应用文的文体篇章或片段。

以上“识记”“认知”部分属于记忆能力层次;“领会”、“掌握”部分属于理解能力层次;“应用”部分属于实践能力层次。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应用写作学》,丁晓昌、冒志祥、胡元德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课程,综合性强、内容多、难度大、操作要求高,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后,应认真练习,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要进行适量常用文体的写作练习,使学习知识真正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用于社会实践”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对文体写作知识,应重点帮助应考者理解文种的特殊要求和相近文种之间的差异。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记忆能力层次”20%,“理解能力层次”40%,“实践能力层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应用题(包括改错题、文书要素拟制题、写作实践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以自学考试主管行政机关公布的时间为准。试题量应以中等水平的应考者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

6.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如:1.上级机关要对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策予以撤消,应该使用的文种是()

A.命令

B.决定

C.通知

D. 函(B)

二、多项选择题

如:1.下列能够联合行文的单位有()(ABCE)

A.中共南京市委与南京市人民政府

B.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南京市人民政府

C.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江苏省军区

D.江苏省教育厅与南京市教育局

E.江苏省人事厅与江苏省总工会

三、填空题

如:1.我国现行党政公文共有种。(18)

四、名词解释题

如:1.法定作者

五、简答题

如:1.应用文文种选择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六、分析题

如:林业部要求某县林业局调查森林火灾情况。县林业局调查后拟直接向林业部报送该文件。请问:县林业局可以直接向林业部直接报送吗?为什么。如果允许直接报送,文件处理程序上有何特殊要求?

七、应用题

如:1.图示公文文尾部分的格式。

2.改错:

关于拟建科学馆的请示报告

县政府:

我校是××县××镇的中心小学。学校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在校学生、教职工800多名。

多年来学校防火设施比较简陋,除简易防火工具外,仅有消防栓一处,且因年久失修,达不到喷射要求,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市消防部门多次检查、提出建议,但因缺少资金一直没有按重点防火单位标准建设。为确保安全,做到常备无患,急需修建地下消防栓4处(三栋教学楼各一处,实验室一处),需拨款5万元(计划附后)。此外,为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拟建一座科学馆,急需资金50万元(计划附后)。

特此报告,请批准。

××县××镇××小学

二OO三年3月3日3.请拟制公文标题:少数领导干部利用公款游山玩水,县人民政府发文公布查处结果。

4.请代替某大学草拟一份关于加强学术道德的意见,要求格式正确,字数不少于800字。

江苏自考06092工作分析-章节重点归纳

第一章工作分析的历史与发展 1、许多中外学者如管仲、荀况、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当斯密等都论述并强调它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个人能力发展的作用。(多) 2 、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1747 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 现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他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单、填) 3、1950 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单) 4、工作分析面临的挑战有:(1)工作分析者面临的挑战;(2)组织体系面临的挑战;(3 )工作面临的困难;(4)工作条件的 变化。(多) 5、工作分析的发展趋势:(1)工作分析的战略化;(2 )工作分析信息来源的扩大化;(3)工作分析技术的信息;(4)对客户 进行工作分析;(5)角色说明书取代岗位说明书。(简、多) 第二章工作分析概述 1、工作分析也叫职务分析,是指在组织中通过采用标准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经过系统的岗位调查,收集有关工作职务的信息,包括职 务的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全面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整理,进而制定出岗位规范、工作说明书、岗位分类图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文件,为组织的人员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设计、劳动关系、工作设计等一系列基础职能活动提供客观依据的系统过程。(名) 2、工作要素:是指工作活动中不能够在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并不直接体现在岗位说明书中。 (名) 3、任务:是指一系列为了不同的目的所担负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动,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名) 4 、职责:是指一个人负担的一项或多项相关联系的任务集合,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上行动的目标加以表达。(填) 5 、职位: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单) 6 、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单)

江苏自考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08版)

江苏08年自考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 一、关于新旧考试计划中新旧课程替代的说明 1、本计划简编中的专业考试计划表为新旧专业考试计划的对照表。 2、按照原计划考试通过但已被调整的课程,可根据新旧计划对照表中的课程对应关系进行替代。无替代课程的(除另有说明外),原课程记入毕业档案,不再替代新计划中的其他课程。 3、除原公共政治课外,其他替代课程仅限于本专业原计划中已经通过的课程。 二、关于“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的说明 新计划相关专业中开考的“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课程,全省不统一组织考试。请考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 考生凡在经当地考试机构注册登记的考点考试并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含一级B)及以上证书,或获得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计算机初级应用基础》(或原《计算机操作基础》模块)和其他任一模块(共两个模块)证书,可免考“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三、关于“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考试的说明 考生凡在经当地考试机构注册登记的考点考试并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及以上证书,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管理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块证书,可免考“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四、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后,有关课程的免考说明 考生凡在经当地考试机构注册登记的考点考试并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书者,可免考“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考生凡在经当地考试机构注册登记的考点考试并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笔试和上机)合格证书者,可免考“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考生凡在经当地考试机构注册登记的考点考试并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笔试和上机)合格证书者,可免考“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五、关于实践环节课程考试的说明 (一)实践环节考核的内容一般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和其他专门技能(如外语听说、美术技能)等。考生参加实践环节考核需到主考学校自学考试办公室报名。 (二)新旧计划中课程替代原则上对“含实践”课程作以下要求,各学校可视各专业具体情况另行提出考核要求。

09413自学考试-项目管理概论-项目管理学考试笔记

1.什么是项目的定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项目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项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一次性。指项目有明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2)明确的目标。(3)独特性。项目要完成的某些工作是以前未曾做过的工作,所以它是独特的。(4)过程性。一次性决定了项目有一个明确的起始、实施和终结过程,(5)项目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指项目完成需要跨越若干部门界限,概要协调好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又要协调好外部相关组织的关系,取得各方的支持与协作。 3.简述项目管理的定义、特点。 答: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各方干系人的合作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以实现项目的目标,使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有如下特点:(1)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项目管理一般由多个部分组成,工作跨越多个组织,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2)项目管理具有创造性。由于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因而既要承担风险又必须发挥创造性。(3)项目有其寿命周期。项目管理的本质是 计划和控制一次性的工 作,一旦目标满足,项目 就结束了,因而,项目具 有一种可预知的寿命期。 (4)项目管理需要集权 领导和建立专门的项目组 织。(5)项目负责人 (或称项目经理)在项目 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 5.项目管理的知识框架 体系是什么? 答:按照美国管理协会提 出的方法可以将项目管理 知识划分为九个领域,它 们分别从不同的管理如能 和领域描述了现代项目管 理者需要的知识、方法、 工具和技能,以及相应的 管理实践。这九个知识领 域都有各自的理论和实践 方法。(1)项目综合管 理(2)项目范围管理 (3)项目时间管理 (4)项目成本管理 (5)项目质量管理 (6)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7)项目沟通管理 (8)项目风险管理 (9)项目采购管理 7.战略管理的作用是什 么? 答:战略管理是把握“我 们是什么”并决定和实施 “我们想要做什么,我们 如何到那里”的过程。战 略描述了组织计划如何利 用现在与所设想未来环境 中可供使用的资源来参与 竞争。我们可以总结出战 略管理的作用如下: (1)重视对经营环境的 研究。从而能更好地把握 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会, 增强项目经营活动对外部 环境的适应性,使二者达 成最佳的结合。(2)重 视战略的实施。在战略实 施中,可根据环境变化对 战略不断地评价和修改, 使项目战略得到不断完 善,也使战备管理本身得 到不断完善。(3)把日 常的经营与计划控制,近 期目标与各项长远目标结 合在一起。(4)重视战 略的评价与更新。使项目 管理者能不断地在新的起 点上对外界环境和企业战 略进行连续性探索,增强 创新意识。 8.战略管理的特点有哪 些? 答:战略定理具有如下特 点:(1)战略管理具有 全局性。企业的战略管理 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 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 而制订的。(2)战略管 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 理人员。企业最高层管理 人员能够统观全局,更重 要的是他们具有对战略实 施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分配 的权力。(3)战略管理 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 问题。为保证战略目标的 实现,就需要对企业的资 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 置。(4)战略管理从时 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战 略管理也是面向未来的管 理,战略决策要以经理人 员所期望或预测将要发生 的情况为基础。(5)战 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 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使企 业的行为适应不断变化中 的外部力量,保障企业能 够继续生存、发展下去。 9.为什么说战略是企业组 合项目资源分配的基础? 答:企业项目管理在多项 目的环境下,只有以公司 的战略为基础,才能保证 在不同类型、不同经营领 域项目之间的资源分配最 有效,达到企业效益最大 化。企业如果仅停留在项 目的水平上,即以分散的 项目为基础的单一项目管 理,而不是将所有项目视 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忽 视了企业是一个系统的战 略整体,不能在整个公司 的范围内对所有项目进行 统一资源分配,就会造成 公司资源(财务和人力资 源)的浪费,导致企业的 重要战略不能得到实现。 11、波士顿矩阵的核心 思想是什么?它是静态 的,还是不断变化的? 答:波士顿矩阵假设在项 目内部存在现金的使用和 现金的产生之间需要保持 平衡。因此,高级管理者 的战略目标是在全部的战 略经营单位之间配置有限 的现金资源,以使项目的 利润最大化。在波士顿矩 阵中,给每个象限(对应 相应的项目)提出了相应 的通用战略来应对。波士 顿矩阵通过向不同产品的 项目经理、市场经理和跨 国的部门经理提供了一个 如何决定最佳产品(或业 务)组合的分析柜架,进 而使他们对公司的战略动 身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 取相应的战略,因而它是 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12、你认为定性与定量 的两类方法之间有什么不 同?如果你是项目经理, 你如何应用这些方法制定 项目的战略? 答: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是项目分析的重要组成部 分和关键环节。定性分析 主要是用来分析项目面临 的形势和组织所处的优劣 势,估计组织的战略、内 部能力和外部可能性之间 是否适应,进而对组织的 战略去向做出正确的判 断。定量分析是以数据做 支撑,通过关健数据的分 析比较,更有说服力地对 组织的战略进行正确判 断。 作为项目经理,要明白定 性与定量两类方法都是项 目战略选择的必备手段,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印 证。在对组织的战略去向 做出正确的定性判断的基 础上,收集有用信息并运 用专门的定量分析工具, 对项目的投入、产出、成 本、收益等多项指标进行 计算,通过对所获得数据 的比较,确定最优项目或 项目的最优战略。 1.不同的项目组织结构之 间有什么区别? 答:项目组织结构一般可 分为职能式、矩阵式和项 目式,其中职能式是一种 传统的组织结构类型,在 这种结构中第一职能部门 对应一种专业分工,或者 对应一条产品线;另一种 是基于项目的组织结构, 每一个部门或项目组织负 责一个或一类项目,其责 任随着项目的开始而开 始,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结 束;矩阵式的项目组织是 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组织 结构。从职能式到矩阵式 再到项目式,项目经理从 无到有,跨部门协调效率 从低到高,项目管理力度 由小到大。 2.项目的组织结构设置有 哪些基本原则? 答:一般的说,项目组织 设计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 则: (1)目标统一原则。是 指项目组织中每个部门或 个人的贡献越有利于实现 项目组织目标,项目组织 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分工协作原则。是 指项目组织结构越能反映 为实现项目组织目标所必 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 工,以及相互间的协调, 项目组织结构就越是精干 高效。(3)管理宽度原 则。是指项目组织中主管 人员监督管辖他下属的人 数越是适当,就越能保证 项目组织的有效运行。 (4)责权一致原则。是 指在项目组织结构设计 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 是对等一致,项目组织结 构就越有效。(5)集权 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 指对项目组织结构中职权 的集中和分散关系,处理 得越适当,就越有利于项 目组织的有效运行。 (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 结合的原则。是指越是能 在项目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与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 就越能保证项目组织的正 常运行。(7)关注组织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05963绩效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于绩效的评价与分析应该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这样才能得到有关绩效的真实评价,这体现了绩效的( ) A.多因性B.多维性C.静态性D.动态性 2.世界一流企业推崇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基础是对人性的假设坚持“Y”理论的绩效管理方式为( ) A.“德能勤绩”式B.“检查评比”式C.“共同参与”式D.“自我管理”式3.系统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这体现了系统的( ) A.层次性B.集合性C.相关性D.动态性 4.认为管理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过程的理论是( ) A. 控制论B.系统论C.反馈论D.信息论 5.源于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的激励模式是( ) A. 需要激励模式B.动机一目标激励模式 C.权衡激励模式D.强化激励理论 6.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战略是( ) A.目标与手段的结合B.基于核心能力的选择 c.问题及其解决方案D.差异化的选择与定位 7.将战略形成看成是一个通过分析而选择竞争优势的过程的学派是( ) A.设计学派B.计划学派C.企业家学派D.定位学派 8.制定公司战略时,企业高层对下属部门不做具体硬性规定,而要求各部门先积极提交战略方案,在此基础上,企业最高管理层加以协调和平衡并最终形成公司整体战略的方法称( ) A.自上而下法B.自下而上法C.上下结合法D.总分层次法 9.在绩效计划的各主体中,职责主要是宣传组织战略和目标,分解各部门的任务;引导并推动不同系统的员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与下属员工共同制定员工绩效计划的人员是( ) A. 直接上级B.公司高层领导 C.员工本人D.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 10.企业制定绩效目标时,要遵循SMART原则,其中S表示目标是( ) A.可衡量的B.相关的C.可达到的D.具体的 11.绩效评价指标构成中,为了便于管理、一目了然,通常需要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标号,以方便查询和管理,称为( ) A.指标名称B-指标编号C.指标定义D.指标维度 12.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设置不同的要求和要项,这体现了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的( ) A. 一致性要求B.测量性要求C.独立性要求D.针对性要求 13.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时,主要由决策者根据历史数据和他们自己的直观判断来确定权重的方法,称为( ) A. 经验判断法B.重要性排序法C.对偶比较法D.倍数加权法 14.用许多文字规定各个标度的范围和级别差异的绩效评价尺度类型,称为( )

江苏省自考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江苏省自考06092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一、单选1*20=20 1. 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p2 2. 1747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据说他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工作分析的人 3. 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p2 4. 系统的工作分析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F.W.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p2 5. 1950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p4 6. 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p8 7. 职位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p1 9 8. 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p19 9. 职系又被称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19 10. 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也叫职群p19 11. 职级是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p 20 12. 职等是指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要求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20 13.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主体p21 14.工作岗位的任职者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p21 15.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p26

16.系统原则: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组织系统的一部分p30 17. 动态原则:工作分析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p3 0 18. 参与原则: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p30 19. 经济原则:工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P31 20. 岗位原则: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即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结果的问题p31 21. 访谈法即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的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p40 22. 除访谈法外,问卷法也是国内目前运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工作分析方法之一p 48 23. 一般来说,观察法适用于短时间的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适用于比较简单、不断重复,又容易观察的工作分析 24. 工作评价因子是用来评价管理类工作相对价值的纬度,即用来衡量某一管理工作(职位)相对其他工作(职位)而言对组织的贡献度有多大p88 25. 职能工作分析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培训与职业服务中心的职位分类系统p90 26. 通用技能就是指是人能够将事、人和信息(数据)有机联系在一起,虽然受个人偏好和个人能力的影响,联系的程度存在差异p91

《现代项目管理》.doc

高纲1348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30446 现代项目管理 南京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I 课程性质、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现代项目管理》课程性质 项目管理的概念和行为萌起于19世纪晚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伴随着科学管理、工效学、工业工程等活动的发展,项目管理(原则上称管理项目)的基本意识和原理逐渐得到明确,但它的大发展却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之后的事情,现在已步入“按项目开展管理”时代。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项目管理已经发展成了相对独立的专门知识体系,构成了经济管理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现代项目管理的科学内容十分丰富,比如: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融资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现场管理,项目环境管理,项目集成管理等。项目管理的应用也无处不在,拿企业来说就包括:人力资源培训活动,设备置办,原材料采购,订货加工生产,市场开发,营销策划,新产品研发,投融资活动,员工福利计划等。现在专门的项目管理人员也有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市场,PMP认证为各类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了统一的从业资格标准。 现代项目管理融合了管理科学(运筹学)、工程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学、运作管理、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具有边缘和交叉学科的特色。通过项目管理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帮助我们形成如何按照项目的性质和特征开展有效的各项管理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向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人们遇到的管理问题可能更加复杂,只有具备一定项目管理知识的人,才有可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把“现代项目管理”引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体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企业和社会的未来管理人员,应该自觉地学习一点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并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项目管理理念解决管理问题。 二、《现代项目管理》考核内容简介 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比较丰富,本课程要求自学考试人员重点熟悉和掌握项目管理的基础原理知识和开展项目管理实践的工作要领。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10月真题试卷教程文件

2015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05963绩效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对于绩效的评价与分析应该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这样才能得到有关绩效的真实评价,这体现了绩效的( ) A.多因性 B.多维性 C.静态性 D.动态性 2.世界一流企业推崇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基础是对人性的假设坚持“Y”理论的绩效管理方式为( ) A.“德能勤绩”式B.“检查评比”式 C.“共同参与”式 D.“自我管理”式 3.系统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这体现了系统的( ) A.层次性 B.集合性 C.相关性 D.动态性 4.认为管理过程的实质就是信息过程的理论是( ) A. 控制论 B.系统论 C.反馈论 D.信息论 5.源于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的激励模式是( ) A. 需要激励模式 B.动机一目标激励模式 C.权衡激励模式 D.强化激励理论 6.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战略是( ) A.目标与手段的结合 B.基于核心能力的选择 c.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D.差异化的选择与定位 7.将战略形成看成是一个通过分析而选择竞争优势的过程的学派是( ) A.设计学派 B.计划学派 C.企业家学派 D.定位学派 8.制定公司战略时,企业高层对下属部门不做具体硬性规定,而要求各部门先积极提交战略方案,在此基础上,企业最高管理层加以协调和平衡并最终形成公司整体战略的方法称( ) A.自上而下法 B.自下而上法 C.上下结合法 D.总分层次法 9.在绩效计划的各主体中,职责主要是宣传组织战略和目标,分解各部门的任务;引导并推动不同系统的员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与下属员工共同制定员工绩效计划的人员是( ) A. 直接上级 B.公司高层领导 C.员工本人 D.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 10.企业制定绩效目标时,要遵循SMART原则,其中S表示目标是( ) A.可衡量的 B.相关的 C.可达到的 D.具体的 11.绩效评价指标构成中,为了便于管理、一目了然,通常需要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标号,以方便查询和管理,称为( ) A.指标名称 B-指标编号 C.指标定义 D.指标维度 12.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设置不同的要求和要项,这体现了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的( ) A. 一致性要求 B.测量性要求 C.独立性要求 D.针对性要求 13.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时,主要由决策者根据历史数据和他们自己的直观判断来确定权重的方法,称为( ) A. 经验判断法 B.重要性排序法 C.对偶比较法D.倍数加权法 14.用许多文字规定各个标度的范围和级别差异的绩效评价尺度类型,称为( )

江苏自考本科招聘管理试题

2010年4月0596 2 一、单项选择题1’ 1.未来的人员选拔导向是( ) A:服务导向 B:产品导向 C:个人导向 D:绩效导向 2.从气质类型来看,具有精力旺盛,行动迅速,易于激励,性情直率,进取心强,但自制力差,性情急躁,主观任性,易于冲动等特点的人,属于( A)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由负责组织预测的人员将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信息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发给各 位预测专家,由他们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方案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此种人力资 源的需求预测方法称为( A ) A:德尔菲法 B:经验预测法 C:工作负荷法 D:比率分析法 4.当企业中有些比较重要的岗位需要招聘人员时,让企业内部符合条件的员工 从一个较低层级的岗位晋升到一个较高层级的岗位的过程就是( A ) A:内部提升 B:内部竞聘 C:内部调用 D:主管推荐 5.对人在工作中所体现出的态度、兴趣、气质、自信心、价值观、动机与品德 等的测验,称为( A ) A:人格测验 B:智力测验 C:成就测验 D:能力倾向测验 6.在人员甄选过程中,以事业的需要、岗位的空缺为出发点,根据岗位对人员 的资格要求来选用人员,这体现了人员甄选中的( A ) A:因事择人原则 B:人职匹配原则 C:用人所长原则 D:德才兼备原则 7.霍兰德的职业人格分类包括现实型、常规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 ( B ) A:理想型 B:调研型 C:完美型 D:情感型 8.假设某厂生产一件产品平均需要0.2小时,计划每天生产20000件产品,每 人每天工作8小时,按1%的平均缺勤率计算,该工厂的工人人数为( B ) A:500人 B:505人 C:1000人 D:1010人 9.在校园招聘中,中小企业通常采用的招聘方式为( B ) A:直接到相关学校院系招人 B:参加学校举办的专场人才招聘会 C:派人到学校进行专场招聘会或宣讲会 D: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 10.在笔试的技巧中,对归纳提炼出来的知识点,进行聚同去异,使之成为系统 的排列过程,此种方法称为( B ) A:归纳提炼法 B:系统排列法 C:“厚书变薄”法 D:串联建构法 11.心理测验的测量对象为( B ) A:个体文化 B:个体行为 C:组织文化 D:组织行为 12.根据《劳动法》和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期限满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对试用 期的限定是( B )

江苏省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说明

八、主要课程说明与使用教材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英语(二)(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附大纲), 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汪星明、周山芙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5.现代管理学(课程说明略)

本课程使用教材:《现代管理学》,刘熙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劳动关系学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劳动力市场越发展,劳动关系问题越重要。劳动关系学是研究劳动关系理论、制度和历史发展的学问。劳动关系学这门课程主要讲述了劳动关系的理论、历史发展,劳动关系的主体以及运行制度,如劳动合同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三方协商机制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本书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概括了西方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学派、制度模式和理念,总结了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尤其是分析了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的立法、政策和经验,介绍了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制度,探索了在加入WTO背景下劳动关系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方向。 本课程使用教材:《劳动关系》,程延园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7.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课程主要包括工作分析概述、工作分析流程、工作说明书的编写、工作分析的应用、工作设计、职位评价指标体系及职位评价的方法等。该课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力图帮助考生形成一个对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的总体认识,进而指导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对工作分析与职位评价的应用。

江苏自学考试申请学士学位细则

江苏自学考试申请学士学位细则 南京大学主考法律、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与管理、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广告学、公共关系专业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规定 一、申请条件 1、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且如下五门课程考试总成绩达到350分以上(含350分): (1)法律专业: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合同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2)工商管理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管理科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企业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3)行政管理专业: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西方政策制度 (4)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团体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问题、社会保险学 (5)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 (6)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系统开发 (7)广告学专业:传播学概论、市场调研与统计、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实务、广告媒介实务 (8)公共关系专业: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谈判、公共关系案例、市场调查、危机管理 注:如计划调整,有关调整课程以相对应的课程代替。 2、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语成绩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者、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四级及以上者、或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且合格证书在省学位办规定的有效期内(头尾六年)者。 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超过年限和其他条件免考本科段英语的,可参加江苏省学位办组织的学位英语考试。报名时间与学位申请报名时间一致。 以其他课程替代英语课程毕业的,不授予学位。 3、毕业论文成绩达到良好以上(含良好)。 二、申请报名时间及地点 ⒈申请报名时间:2005年9月20-24日,2006年3月1-3日(仅限2005年下半年毕业生)。其他时间恕不接待。 ⒉申请报名地点:南京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南京大学南园教学楼二楼继续教育学院)。 三、注意事项 ⒈若在毕业前未能达到授予学士学位要求而又想获得学士学位的,可在毕业登记前继续在自学考试中参加相关课程的考试,直至达到要求后再申请。 ⒉在毕业之日起一年内按规定时间由本人到我校办理申请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⒊办理申请手续时,须带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毕业生登记表原件及复印件一份(若无原件,复印件须加盖人事部门公章)、200元和一寸近期免冠正面照片一张。 ⒋本科段英语免考者,带免考相关材料(英语四、六级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历年试题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2013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0052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活动。这说明职业具有( ) A.群体性 B.稳定性 C.社会性 D.规范性 2.人们对职业的社会评价称为( A.职业声望 B.职业价值观 C.职业期望 D.职业分层 3.从事一种职业时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称为( ) A.无边界职业生涯 B.内职业生涯 C.外职业生涯 D.易变性职业生涯 4.基于过去组织内员工的实际发展道路而制定出的一种职业路径设计模式称为( ) A.传统职业路径 B.行为职业路径 C.横向职业路径 D.双重职业路径 5.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于1959年提出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理论是( A.人一职匹配理论 B.择业动机理论 C.职业锚理论 D.职业性向理论 6.职业生涯规划必然和个人相联系,没有脱离个人而存在的职业生涯规划。这说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具有( A.动态性特征 B.组织性特征 C.个体性特征 D.时间性特征 7.现代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是( ) A.人——组织匹配理论 B.人——职匹配理论 C.权力本位模式 D.义务本位模式 8.在乔哈里咨询窗分析框架中,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称为( ) A.公开我 B.背脊我 C.潜在我 D.隐私我 9.针对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成的职业目标,动用现有资源很快就能实现的职业生涯目标实现策略是( A.从业期待型 B.等待实现型 C.多步趋近型 D.一步到位型 10.个人将理想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地了解自己,运用SWOT分析框架详细分析并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和自身的长处与短处,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生涯发展方向的过程称为( ) A.职业生涯开发 B.职业生涯规划 C.职业生涯诊断 D.职业目标定位 11.个人职业生涯早期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 A.完成个人的组织化 B.树立职业目标,做出职业选择 C.角色转变和心理调适问题 D.职业高原现象 12.职业生涯早期第二个重要的自我管理策略是( A.时间管理 B.认清自己 C.学会进行自我生涯规划 D.情绪管理 13.职业生涯中期员工优势的积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资源和( A.心理的成熟 B.能力经验 C.职业发展方向明确 D.良好的职业形象 14.在处于“职业高原”状态的员工中,工作绩效水平没有达到组织可接受的水平,获得进一步晋升的机会微乎其微的员工属于( )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江苏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专业代码:2020218)主考学校:南京大学 为推动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的发展,培养能够适应江苏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创新理念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门人才,结合我省实际,制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以高等教育学历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是遵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精神,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和造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创新理念的专业人才。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应考者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学历层次与规格本专业为高等教育本科层次。本专业各门课程均采用学分制,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同时取得该课程的

学分。凡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课程合格成绩与学分,通过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发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本科毕业生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主考院校授予学士学位。三、学位授予要求学位要求课程:英语(二)、工作分析、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凡全部课程考试合格且毕业论文成绩良好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其英语(二)课程和其它五门学位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0分(含70分)以上者可向主考学校申请学士学位,经主考学校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主考学校发给学士学位证书。四、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政治思想方面:要求应考者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业务能力方面:要求应考者通过该专业的系统学习,毕业后成为能在各类公司、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部队、学校中从事人才测评和遴选、根据人员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人力资源加以调配和组

现代项目管理各章考点练习及答案自考

现代项目管理练习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践形成,针对组织并体现为特有的管理风格、思想、价值观、行为规范、标准等的综合 2、核心能力 3、现代管理理念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当前国内的各类创新活动中,管理创新,尤其是(c )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A.管理方式 B.管理项目 C.管理理念 D.管理制度 2、组织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与战略调整的主要手段(c) A.目标管理 B.项目管理 C.职能管理 D.人本管理 3、(a )阶段项目管理的主要引导与代表行业为建筑业。 A.传统项目管理 B.近代项目管理 C.现代项目管理 D.当代项目管理 4、以下表述正确的是(c) A.传统项目管理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和标准。 B.近代项目管理注重时间、成本和质量,忽视项目管理技术与方法。 C.现代项目管理强调使利益相关者满意。 D.在项目选择方面,近代项目管理非常重视,项目管理者主动执行项目。 5、项目管理已经成为维系组织(b )的纽带。 A.团队精神 B.持续发展 C.核心竞争力 D.变化与创新 三、填空题 1、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管理思想的现代化、_管理工具_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现代化三个方面 2、传统管理理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重实施轻规划、重控制轻协调、_重内部轻环境__、重分析轻综合。 3、近代项目管理阶段的代表项目有美国的_______________、北极星潜艇远程导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

4、现代项目管理强调使利益相关者满意,在体系上注重项目管理的模块化、专业化、_标准化__与国际化发展。 5、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管理思想方面,表现为系统性、_静态性__与动态性。 6、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管理组织方面,表现为开放、______与注重环境。 7、项目管理的现代化体现在管理方法方面,表现为软件技术、_________与网络化。 8、项目管理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环境意义与_____________。 9、项目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概括起来就是复杂性、__不确定性__与竞争性的加剧。 10、项目管理面临的两大挑战为资源的稀缺性与__项目管理重要性的变化___。 11、新的挑战要求项目组织必须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实现__组织决策分散化____,实现组织运作虚拟化。 12、现代项目管理涉及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_项目监控__以及项目收尾五个过程。 四、简答题 1、简述项目管理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主要区别。 1、传统项目管理,20世纪30年代以前,它注重于既定任务的完成,如建筑业 2、近代项目管理,20世纪40年到到70年代,它注重时间、质量和成本,注重工具的开发和使用 3、现代项目管理,20世纪70年至今,实行多学科交叉,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利益相关者的满意 2、简述现代管理的潮流。 五、论述题 1、试述有效的项目管理推行模式。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真题试卷

2016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绩效管理试卷(通卡)课程代码0596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S小理,毎小理1分,共25分1 1.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占据若核心地位的是 A.人力资源規划 B.掊聘与甄选 C.绩效管理 D.薪酬管理 2.将绩效解释成“工作结果”或“产出”的是 A.结果绩效论 B.行为绩效论 C.统一绩效论 D.发展绩效论 3.在目前国内的绩效管理实践中,比较常见的绩效管理模式是 A.“徳能勤绩”式 B.“检査评比”式 C. “共同参与”式 D. “自我管理”式 4.绩效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淸晰地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其中笫三阶段是 A.奖勤罚懶阶段 B.主现评价阶段 C.科学考核阶段 D.德能勤绩阶段 5.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 A.集合性a层次性 C.相关性 D.动态性 6.动机一目标激励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 A.双因素理论 B.期望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7.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都各不相同,因而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用于任何情景的原则和方法保持这一观点的管理理论是 A.目标管理理论 B.目标设置理论 C.激励理论 D.权变理论

8.工作分析的客体是 A.任职者 B.直接主管 C.工作岗位 D.工作职责 9.将战略形成看成是基于某种组织状态来整合已有战略观点而实现转变的过程的战略学派是 A.设计学派 B.结构学派 C.环境学派 D.定位学派 10.整个绩效计划管理过程的起点是 A.绩效计划的制定 B.绩效计划的反谀 C.绩效计划的实施 D.绩效计划的修正 11.绩效评价指标构成要素中,对评价指标的内容作出总体性概括的一个名词界定的要素是 A.指标定义 B.指标编号C.指标名称D.指标维度 12用来区分指标相对重要性程度的是 A.指标标准 B.指标范围 C.指标比例 D.指标权重 13用一些等级顺序明确的词、宇母或数字来揭示评价标志的状态、水平变化的刻度形式称为 A.置词式标度B等级式标度 C.数字式标度 D.定义式标度 14前期绩效沟通的目的是 A.目标认同 B.克服障碍 C.指导激励 D.传播理念 15主管人员直接观察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并将之记录下来的方法称为 A.考勤记录法 B.他人反馈法 C.生产记录法 D.观察法 16将绩效考核分为特征导向型、行为导向狸和结果导向型的划分标准是 A.考核时间 B.考核主体 C.考核内容 D.考核方法 17对个体现有工作绩效的考核结果与下一考核期的考核结果是否具有相关性的

江苏自考06092工作分析报告重点复习资料

江苏省自考06092工作分析重点复习资料 一、单选1*20=20 1.工作分析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工业企业中p2 2. 1747年,狄德罗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实施了一次工作分析,据说他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工作分析的人 3. 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p2 4. 系统的工作分析是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F.W.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p2 5. 1950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理论p4 6. 工作分析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p8 7. 职位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担负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p19 8.职务是指主要职责在重要性与数量上相当的一组职位的集合或统称p19 9.职系又被称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 及所需资格条件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19 10.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也叫职群p19 11. 职级是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p20 12.职等是指不同职系之间,职责的繁简、难易、轻重及任职条件要求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的集合p20 13.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主体p21 14.工作岗位的任职者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p21 15.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p26

16.系统原则: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织中的每一个职位都不是孤 立存在的,而是整个组织系统的一部分p30 17.动态原则:工作分析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p30 18. 参与原则: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 是人力资源部的事p30 19.经济原则:工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P31 20. 岗位原则: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 任职资格等,即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结果的问题p31 21. 访谈法即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的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能把握的心 理特征的分析p40 22. 除访谈法外,问卷法也是国内目前运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工作分析方法之一p48 23. 一般来说,观察法适用于短时间的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适用于比较简单、不断重复,又容易观察的工作分析 24.工作评价因子是用来评价管理类工作相对价值的纬度,即用来衡量某一管理工作(职位)相对其他工作(职位)而言对组织的贡献度有多大p88 25.职能工作分析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培训与职业服务中心的职位分类系统p90 26.通用技能就是指是人能够将事、人和信息(数据)有机联系在一起,虽然受个人偏好和个人能力的影响,联系的程度存在差异p91 27.特定技能就是指是工作者能过根据工作标准进行特定的工作,在任务分析中特定技能表现在培训单元中的特定部分,可以依照绩效标准将其分成不同的等级。P91 28.适应性技能就是指工作者在工作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下趋同或求变的能力,如在物理条件、人际环境和组织结构 29.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 验”中提出的。P10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