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乌克兰_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_周明

乌克兰_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_周明

乌克兰危机专题研究

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

乌克兰危机*

周明

内容提要: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起源于2013年11月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作为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联系国协定

一旦签署,将为伙伴国与成员国之间建立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奠定基础。乌拒签联

系国协定之所以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俄罗斯和欧

盟之间在前苏联空间展开的地缘政治竞争的影响。在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中,欧盟对

乌反对派无条件的支持,也对乌局势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乌新政府最近与欧

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意味着欧盟与乌克兰的关系回到了危机爆发前的原点。然而,无

论是欧盟还是乌克兰,抑或是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已经而且还将受到乌克兰危机

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乌克兰危机联系国协定欧盟俄罗斯地缘政治

欧盟当前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无疑是乌克兰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俄罗斯与欧盟关系的恶化。自乌克兰危机爆发———其标志是2014年2月22日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y)政府在民众抗议其拒绝签署与欧盟达成的联系国协定(the Association Agreement)声中垮台———以来,欧盟就成为影响乌克兰危机走向的重要外部力量。在亚努科维奇政府被推翻后,乌局势急转直下,3月18日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正式并入俄罗斯,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随即启动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尔后乌东部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州与卢甘斯克州)爆发了分裂主义运动,西方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批准号为14CGJ016)以及兰州大学重点研究基地团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为14LZUJBWTD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感谢《欧洲研究》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文中错漏之处由作者负责。

加强了对俄罗斯的制裁;乌于2014年5月25日举行了总统选举,波罗申科当选乌第五任总统,并加强对顿巴斯地区分离主义武装的攻势;为了削弱俄罗斯对顿巴斯地区武装的支持,西方在继续加强对俄罗斯制裁的同时加大了对波罗申科政府的支持力度。短短几个月内,乌克兰危机以一种令人目不暇接的方式在发展,截至目前依旧看不到危机得到解决甚至缓和的迹象。毫不夸张地说,乌克兰危机向欧盟提出了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安全挑战。能否有效地应对这一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欧盟的发展前景及其与俄罗斯关系的走向。鉴于乌克兰危机爆发的导火线为乌政府拒签联系国协定,本文将围绕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在回顾欧盟与乌克兰关系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讨论欧盟在乌克兰危机爆发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最近乌签署联系国协定对乌克兰、欧盟及欧盟与俄罗斯关系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欧盟整合乌克兰的相关倡议与计划

欧盟与乌克兰的关系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获得独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欧盟并未立即着手发展与乌克兰的关系。这些原因包括:冷战结束后,欧盟忙于吸收中东欧国家,无暇顾忌乌克兰与南高加索地区;俄罗斯自冷战结束伊始就强调乌克兰为“近邻”(near abroad)地区,不容西方染指,欧盟对此予以默认;更重要的是,20世纪90年代乌在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建设方面进展缓慢,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欧盟积极发展与其关系的热情。在此背景下,欧盟将其东扩对象限定在中东欧国家上,而对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以及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三个高加索国家未予以集中关注。这种情况与乌从库奇马政府时期开始多次表达希望加入欧盟的意愿相左。自1998年开始,乌即通过了多项政策文件,表达了希望与欧盟实现一体化的意愿。乌克兰在1998年6月通过了“与欧盟实现一体化的战略”(Strategy for Ukraine’s Integration into the EU),①在2000年9月通过“与欧盟实现一体化的计划”(Programme for Ukraine’s Integration into the EU),②然后又于2003年11月完成了“乌克兰立法适应欧盟立法国家计划”(On the National Programme of A-06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①②“On Approval of Ukraine’s Strategy of Integrat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Presidential Decree of11June

1998,No.615/98,http://zakon.rada.gov.ua/cgi-bin/laws/main.cgi?nreg=615%2F98,last accessed on10Octo-ber2014.

“On the Program of Integration of Ukraine to the European Union”,Presidential Decree of14September2000,No.1072/2000,http://zakon.rada.gov.ua/cgi-bin/laws/main.cgi?nreg=1072%2F2000,last accessed on10Octo-ber2014.

dapting Legislation of Ukraine to the Legislat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

①随后还通过了一系列文件以补充和落实上述战略和计划。乌克兰希望实现与欧盟一体化的愿望,在2004年上台的尤先科政府时期得到延续和强化,直到亚努科维奇政府于2010年2月宣誓就职。

欧盟尽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未将实现与乌克兰的一体化视为其政策目标,不过依旧为发展与乌克兰的关系设立了一些制度框架。首先是签订了《伙伴关系与合作

协定》(Partnership and Cooperation Agreements ,PCA ),该协定旨在为欧盟与乌克兰在“一系列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对话、贸易与投资、经济与立法合作、文化与科技合作”

等领域奠定合作的法律基础。②1998年3月1日,乌克兰与欧盟签署的《伙伴关系与

合作协定》正式生效。③然而,尽管当时作为欧盟候选成员国的波兰极力推动欧盟将

乌吸纳为欧盟成员国,但《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并未将乌克兰纳入欧盟视为一个目

标。在2004年欧盟吸收十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前后,为了加强新成员国的安全以及进一步加强与其伙伴国之间的关系,欧盟于2003年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即“欧洲

邻国政策”(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 ,ENP )。欧盟委员会认为,提出这一政策倡

议的目的在于“致力于避免在欧洲内部形成新的分裂线,促进欧盟内部及其周边地区

的繁荣”,同时“确认欧盟的扩大将致力于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巩固与乌克兰、

摩尔多瓦、白俄罗斯及地中海南部地区的联系”。④“欧洲邻国政策”虽然为乌克兰进

入欧盟的内部市场提供了机会,但依旧没有提及乌克兰加入欧盟的问题。为了落实该

计划,2005年2月,乌克兰与欧盟签署了“欧盟-乌克兰行动计划”,以推进乌执行和

加强符合欧盟经济与政治标准的能力。

⑤为了切实推进与欧盟的一体化,除通过相关法案外,乌克兰还进行了一些机构调整。机构调整的目的在于通过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促进乌克兰法律、规则、规

范等与欧洲标准的接近与趋同。尽管库奇马在任时,

乌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直到2004年通过“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 )上台的尤先科政府执政时期,这一

1

6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①②③④⑤该法案于2003年11月27日得到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的批准。

European Commission

,“Wider Europe -Neighbourhood :A New Framework for Relations with Our Eastern And Southern Neighbours ”,Brussels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to the Council and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11.3.2003,COM (2003)104final ,p.3.

实际上乌方早在1994年就签署了该文件,不过欧盟成员国批准该协定多花了四年时间,这也进一步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初欧盟对发展与乌关系的冷漠态度

。European Commission

,“Wider Europe -Neighbourhood :A New Framework for Relations with Our Eastern And Southern Neighbours ”,p.4.

Martin.Dangerfiel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Visegrad Group to the European Union ’s ‘Eastern ’Policy :Rhetoric or Reality ?”,Europe -Asia Studies ,Vol.61,No.10,2009,p.1735.

工作才明显加速。例如,乌克兰2004年成立了“乌克兰适应欧盟立法协调委员会”,2005年增设了一位负责加强与欧盟一体化工作的副总理,2008年至2010年3月成立了“乌克兰与欧洲-大西洋一体化协调局”,2008年成立了“欧洲一体化与国际合作政府委员会”。亚努科维奇政府虽然对欧盟一体化没有尤先科政府时期那么热心,但也于2010年4月成立了“欧洲一体化局”。①通过承诺加强与欧盟之间的关系,乌国内的亲西方势力获得了推进国内改革的激励。但由于前苏联时代遗传下来的制度设置与法律规范与欧盟相距甚远,再加上“颜色革命”后乌克兰政治生态不稳导致政局动荡,乌克兰在推进国内各项改革以契合欧盟规范上的努力面临诸多牵制。乌克兰不断调整与欧盟一体化的机构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推进与欧盟规范趋同上的困难。

尽管“欧洲邻国政策”(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为乌克兰密切与欧盟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战略框架,但该框架饱受批评。②首先是乌克兰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具有严重的不对称性。在贯彻“欧洲邻国政策”的过程中,具有议程设置权的是欧盟而不是乌克兰。乌克兰只能遵照欧盟拟定的标准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诸多重大事项上几乎没有发言权,由此导致乌对相关改革议程的内容与进度缺乏“拥有感”(ownership),也没有得到足够的激励。“欧洲邻国政策”针对的不仅仅是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而且涵盖了地中海周边国家。这主要是因为欧盟内部致力于扩大在北非地区影响力的法国与希望加强与前苏联国家关系的德国之间存在分歧。这种面临两个优先地区的框架设置,既未充分考虑到前苏联国家的关切,打击了这些国家的积极性,也暴露了欧盟内部的分歧,减弱了欧盟贯彻该战略的力度。更重要的是,“欧洲邻国政策”并不承诺向伙伴国提供入盟的前景,导致这些国家参与和执行该计划的意愿严重受挫;再次,参与“欧洲邻国政策”并未给乌克兰带来实质性的收益。尽管加入该计划后,乌克兰与欧盟之间的贸易额在短时间内有所上升,但因为其商品竞争力不够,乌欧贸易严重失衡。如在2005年,乌克兰对欧盟的出口下降了7%,而进口额则上升了30%,对乌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与之相反,乌克兰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组成的单一经济空间成员国的贸易额相对于2004年翻了一倍。③基于上述原因,乌克兰等“欧洲邻国政策”伙伴国对该计划日益不满,欧盟也意识到通过该计划无26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①②

③相关机构的情况参见Oleksandr Stegniy,“Ukraine and the Eastern Partnership:‘Lost in Translation’?”,

Journal of Com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Vol.27,No.1,2011,pp.51-56。

进一步的讨论可参见Stefan G nzle,“EU Governance and the 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A Framework for A-nalysis”,Europe-Asia Studies,Vol.61,No.10,2009,pp.1715-1734;Michaela Dodini and Marco Fantini,“The EU Neigh-bourhood Policy: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Stability”,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Vol.44,No.3,2006,pp.507-532。

Oleksandr Stegniy,“Ukraine and the Eastern Partnership:‘Lost in Translation’?”,p.54.

法有效推进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地区的整合。

在此背景下,欧盟于2007年针对乌克兰等国提出了一个新的政策倡议,即欧盟

“东方伙伴关系”计划(EU ’s Eastern Partnership ,EaP )。①除了“欧洲邻国政策”无法

有效扩大欧盟在前苏联地区的影响,另一个促使欧盟提出这一新倡议的原因在于:随着2004年与2007年欧盟的两轮东扩,乌克兰等前苏联国家已经不再是候选成员国的邻国,而是变成了欧盟的邻国。欧盟疆域的扩大,要求其更为关注邻国的发展态势。再加上2008年发生了俄格战争,欧盟意识到需要对俄罗斯的行为进行牵制,而强化与前苏联国家之间的一体化就成为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为此,在2009年5月于布拉格召开的欧盟峰会上,欧盟正式提出了“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与“欧洲邻国政策”针对地中海与前苏联地区两个空间不同,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整合对象非常明确,即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六个欧亚国家。欧

盟认为,该倡议的核心目的在于“在一个安全和良好的区域加强流动”,并致力于“建

立一个民主、繁荣、稳定与加强互动和交流的共同区域”。②为促使六国深化政治、经

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以达到欧盟的相关标准,欧盟承诺向加入该计划的六国开放其内

部市场,

以加强彼此间的联系。按照该计划,六国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政策调整、修正和通过诸多的法律文件,而且还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以落实和监督政策的执行。

“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延用了“欧洲邻国政策”的许多内容,不过也为乌克兰等前

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强与欧洲之间的联系赋予了新的动力。

③在连续性方面,“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与“欧洲邻国政策”一样,并未承诺给予伙伴国欧盟成员国的地位,而只

是承诺促进彼此间的联系,这挫伤了希望加入欧盟的乌克兰(尤先科政府时期)和摩尔多瓦的积极性,这也是该计划广受批评之处。如针对该计划,西方学术界有观点认

为欧盟

“失去了乌克兰”。④而且,2009年以来欧盟着力处理的是加强内部机制建设以及克服欧债危机的影响等优先事项,

在此背景下,欧盟实际上已经无力继续东扩。就创新方面而言,“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提出了进一步整合前苏联国家的新政策工具,

36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①②

③④关于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出台背景,可参见黄登学:“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动因与前

景———基于俄罗斯视角的分析”,《欧洲研究》2010年第4期,第71-82页。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Eastern Partnership :The Way Ahead ”,29November 2013,http ://www.consilium.europa.eu /uedocs /cms_Data /docs /pressdata /EN /foraff /139765.pdf ,last accessed on 10October 2014.

Christophe Hillion and Alan Mayhew

,“The Eastern Partnership -Something New or Window -Dressing ”,SIPU Report for the 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 (SIDA ),25January ,2009,https ://www.sussex.ac.uk /webteam /gateway /file.php ?name =sei -working -paper -no -109.pdf&site =266,last accessed on 10October 2014.

Fabrizio Tassinari

,“Europe ’s Role in Losing Ukraine ”,3February 2010,http ://www.opendemocracy.net /print /50146,last accessed on 10October 2014.

46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即联系国协定。在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设想中,伙伴国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构成其中的重要一环,而联系国协定的核心在于《深入和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Deep and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Agreement,DCFTA,以下简称“自贸协定”)。一旦签署该协定,伙伴国将能有效进入欧盟的内部市场,从而实现“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预期目标。鉴于乌克兰危机始于亚努科维奇政府与欧盟签署的联系国协定,而国内学术界对该协定的内容及其对于欧盟、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意义并未予以充分关注,下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二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及其意义

联系国协定是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协定一旦签署,将为伙伴国与欧盟成员国建立更紧密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奠定基础。就乌克兰与欧盟之间的关系而言,双方起草的联系国协定长达400页(英文),除序言外,共有七大部分。另外,协定还有43个附件、三个议定书。序言部分涉及联系国协定实现的目标以及指导该协定的思想基础。而协定的七大部分包括:(1)联系国协定一般性的基础原则以及指导该协定的价值理念;(2)政治联系与在外交与安全政策上的合作;(3)司法、正义与安全;(4)贸易与投资相关的问题;(5)经济与部门间合作;(6)金融合作;(7)制度性条款、一般条款和最终条款(Institutional,General and Final Provisions)。①尽管联系国协定的具体内容非常庞杂,但其目标比较清楚,即在不赋予乌克兰欧盟成员国地位的前提下发展与乌克兰的关系,深化双方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并加强政治整合。毫无疑问,该协定贯彻的理念主要是欧盟标准,并以此对乌克兰各个领域进行改造。无论是就整合的力度还是涵盖的领域而言,乌欧联系国协定都要比《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全面。一旦签署该协定,就意味着双方为加强与对方的联系做出了具有约束力的承诺,尽管这种承诺不包括乌克兰加入欧盟。

欧盟最为关心的是通过激励手段,促使乌加速在政治领域的改革,以实现双方在规范和价值领域的趋同。具体而言,欧盟希望通过欧盟-乌克兰峰会、联系国协定等机制解决下列具体问题:(1)深化政治联系,提高乌欧双方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连贯性与有效性;(2)在确保多边安全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上促进国际安全;(3)加强双方在

①更全面的讨论参见Odysseas Spiliopoulos,“The EU-Ukraine Association Agreement As A Framework Of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No.9,2014,p.258。

国际安全与危机管理领域的合作,尤其致力于有效应对各种全球和地区威胁;(4)加强对民主原则、法治、善治、人权与基本自由的尊重,包括对少数民族权利的尊重;(5)乌内部政治改革的巩固与稳定;(6)希望乌克兰批准并执行《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

约》。①从上述目标可以看出,所谓双方价值与规范的趋同,实质上是乌克兰单方面向欧盟趋同。这与欧盟此前通过的各项整合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政策框架并无二致。

欧盟自视为一种“规范性权力”,致力于通过维护和推广和平、自由、民主、法治和尊重

人权五个方面的国际规范,以实现国际社会的稳定。

②在与乌克兰互动的过程中,欧盟通过提供民主援助、施加外交压力、

直接支持乌克兰政府反对派等方式推进欧盟规范在乌克兰的扩散。

③而联系国协定的签署,为欧盟进一步向乌克兰施加社会化的压力提供了一个正式的机制。然而,由于欧盟并未让乌看到入盟前景,导致激励机制不够,这也就意味着在推进乌的社会化方面,欧盟不具备针对其他中东欧国家施加民主

化压力的

“成员国条件性”(membership conditionality )机制,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盟左右乌政治改革进程的有效性。

⑤与欧盟不同,

乌克兰政府更为关心的是进入欧盟的内部市场,以推动本国商品对欧盟市场的出口。联系国协定文件中涉及这一问题的是《深入和全面的自由贸易协

定》,这也是联系国协定中最具实质性意义的内容。自贸协定一旦签署,乌将逐步实现与欧盟之间深入的经济一体化,长期来看将建立深入和全面的自由贸易区。根据自贸协定的规定,双方将在贸易领域开展一系列的合作,并规定为推进这种合作双方(主要是乌克兰)应该采取的一系列步骤,尤其是调整其贸易政策,如进出口税率、技

56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①②③④⑤Odysseas Spiliopoulos

,“The EU -Ukraine Association Agreement As A Framework Of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p.259.

有关“规范性力量”的定义,参见洪邮生:“‘规范性力量欧洲’与欧盟对华外交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期。

Paul Kubicek

,“The European Union and Democratization in Ukraine ”,Communist and Post -Communist Studies ,Vol.38,No.2,2005,pp.269-292;Iryna Solonenko ,“External Democracy Promotion in Ukraine :The Role of the European Union ”,Democratization ,Vol.16,No.4,2009,pp.709-731.

Gwendolyn Sasse

,“The 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 :Conditionality Revisited for the EU ’s Eastern Neigh-bours ”,Europe -Asia Studies ,Vol.60,No.2,2008,pp.295-316;Sandra Lavenex ,“A Governance Perspective on the 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 :Integration beyond Conditionality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Vol.15,No.6,2008,pp.938-955;Sandra Lavenex and Frank Schimmelfennig ,“EU Rules beyond EU Borders :Theorizing Ex-ternal Governance in European Politics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Vol.16,No.6,2009,pp.791-812.对这一机制的批评,参见James Hughes ,Gwendolyn Sasse and Claire E.Gordon ,Europeaniz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in the EU ’s Enlargement to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The Myth of Conditionality ,Basingstoke :Palgrave ,2004。

Julia Langbein and Kataryna Wolczuk

,“Convergence without Membership ?The Impact of the European Union in the Neighbourhood :Evidence from Ukraine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Vol.19,No.6,2012,pp.863-881;Kataryna Wolczuk ,“Implementation without Coordination :The impact of EU Conditionality on Ukraine under the 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 ”,Europe -Asia Studies ,Vol.61,No.2,2009,pp.187-211.

术壁垒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在规定的过渡期结束后,乌与欧盟将实行零进口税贸易。毫无疑问,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于乌而言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其优先经济发展方向将从目前的独联体国家转向欧盟。曾为苏联的一部分的乌克兰与前苏联国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济领域,尽管乌自独立以来开展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并于2008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无论是正式的制度设置还是国民的心态,依旧受到苏联时期计划经济体制的诸多影响。尽管乌为加入欧盟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但经济运行离欧盟标准仍有一段距离。乌经济联系的“东向”现状,最直观地反映在贸易额上。以2012年为例,乌与欧盟28个成员国的贸易额占其总贸易额的33%,而与俄、白、哈三个关税同盟国家的贸易额占到29%;其中,乌向欧盟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25%,而向后者的出口额占到30%。①

在与前苏联国家和欧盟之间的联系渐趋平衡的背景下,乌克兰国内部分人士期待与欧盟签署自贸协定,主要是基于五个方面的考虑。②其一,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乌商品和服务能进入世界上最大的一体化市场,乌方希望借此提振经济并摆脱对前苏联国家经济和市场的依赖;其二,借助欧盟推进国内政治改革,尽快实现与欧盟规范的趋同,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欧盟给予乌公民免签进入欧盟的待遇;其三,通过与欧盟的一体化推动乌各部门的改革,从而提高各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并为捍卫公民自由、人权提供更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其四,与欧盟的一体化,将为乌获得“欧洲邻国政策工具”(European Neighbourhood Poli-cy Instrument)的资金提供机遇;其五,乌克兰还期望有朝一日被接纳为成员国,尽管联系国协定并未承诺。如20世纪90年代波兰、匈牙利等国在加入欧盟之前,就与欧盟达成了《中东欧国家联系国协定》。在满足了欧盟要求各国推进各领域改革的条件下,欧盟最终向它们发放了加入欧盟的入场券。尽管这一进程并不是决定性的,如欧盟与南非、墨西哥也签署了联系国协定,不过乌希望本国地缘位置的重要性会为欧盟向其打开大门提供筹码。毫无疑问,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中,乌最重视的是其产品可以顺利进入欧盟内部市场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收益。据估计,签署自贸协定后,乌克兰对欧盟的出口额将增长10亿欧元。此外,联系国协定的实施每年也会为乌带来一些财政援助。③

66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①②③Nicu Popescu,“EU-Russia:Overcoming Stagnation”,European Union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17Jan-

uary2014,p.4,http://www.iss.europa.eu/uploads/media/Brief_3_EU-Russia.pdf,last accessed on10October 2014.

这里的讨论主要参考了Richard Connolly and Nathaniel Copsey,“The Great Slump of2008-9and Ukraine’s Inte-g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Union”,Journal of Com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Vol.27,No.3-4,2011,pp.544-547。

“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对乌克兰意味着什么”,新华网,2014年6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6/28/c_1111358669.htm,2014年10月10日访问。

虽然能带来一些物质与象征性的收益,但这并不意味着自贸协定不会给乌克兰带来挑战。事实上,乌签署与欧盟的自贸协定存在不少的风险。就经济风险而言,自贸协定首先意味着双方均取消各种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不但乌商品可以进入欧盟市场,欧盟商品同样能以零关税进入乌境内。在乌商品质量和成本不具竞争力的情况下,乌

国内市场很有可能会面临大量欧盟国家商品的涌入,从而对其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①更严重的是,作为议程设置者的欧盟,可以单方面决定向乌开放哪个领域的市场,从而可以限制乌某些商品的进入。这意味着乌享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和钢铁产品将无法顺利进入欧盟,因为这些领域是欧盟严格加以保护的行业。如此一来,签署自贸协定并不像乌国内热切希望深化与欧盟关系的人士所展望的那样一片光明。此外,按照自贸协定的规定,乌还需在国内推进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涉及经济、法律、政府采购、对外援助、知识产权等方方面面。如此大规模的政策调整,无疑涉及乌国内不同经济势力(比如说寡头)之间的斗争。从长远来看,这些措施有助于保障乌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转,但其短期成本无疑是高昂的,而且不排除会引发国内经济和政治势力之间的

激烈斗争。②此外,乌希望其公民免签进入欧盟远不能确保实现。亚努科维奇政府时

期曾经多次表达这一意愿,

但被欧盟拒绝,在欧盟收紧移民政策的背景下,这或许不过是乌的一厢情愿。

总之,尽管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为乌克兰深化与欧盟之间的联系赋予了新

的动力,但该计划及其计划下的联系国协定所具有的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姑且不论乌在该协定决策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决策权,为了满足欧盟提出的诸多改革要求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即使就乌最期待的自贸协定而言,其能带来的收益也是极为有限的。

事实上,乌克兰国内也有不少人注意到了自贸协定只是“看上去很美”

。如2009年欧盟出台了“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后,乌官方曾希望欧盟为乌克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然而欧盟的冷漠让乌极为失望。直到2010年5月18日,欧盟议会才批准了一笔为期30个月、总额为5亿欧元的款项帮助乌应对金融危机。

此外,欧盟提供的援助仅包括以

“国家计划”(country programme )的名义从“欧洲邻国政策工具”中向乌提供为期三年(2011-2013年)的4.7亿欧元援助,以及为兴建运河

76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①②Dmitry Yefremenko

,“Life after Vilnius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No.3,2013,p.142.相关研究成果可参见Julia Langbein

,“Unpacking the Russian and EU Impact on Policy Change in the Eastern Neighbourhood :The Case of Ukraine ’s Telecommunications and Food Safety ”,Europe -Asia Studies ,Vol.65,No.4,2013,pp.631-657;Vesta Malolitneva ,“The Public Procurement System of Ukraine in the Context of the EU -Ukraine Association Agreement ”,European Procurement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Law Review ,Vol.9,No.2,2014,pp.126-137;Tom Casier ,“The EU ’s two -track approach to Democracy Promotion :The Case of Ukraine ”,Democratization ,Vol.18,No.4,2011,pp.956-977。

向克里米亚投资的1200万欧元。①在欧盟全力消化扩大带来的影响和应对金融危机自顾不暇的背景下,乌无法从欧盟得到更多的经济支持。而且,自贸协定一旦生效,无疑会给乌政治与经济各领域带来诸多冲击。种种迹象表明,联系国协定对乌克兰而言,更多的是其象征意义———乌是西方文明的一员———而不是其实际意义。事实上,正是乌部分人士赋予联系国协定的这种象征意义,最终将乌克兰推向了危机的深渊。

三为何拒签联系国协定引发了乌克兰危机

众所周知,乌克兰危机始自乌总统亚努科维奇2013年11月宣布暂停签署与欧盟的联系国协定所引发的民众抗议。而要了解它为何导致了危机的爆发,则需要将其置于更宽泛的国际背景———尤其是欧盟与俄罗斯近年来围绕前苏联地区展开的地缘政治竞争———之中,这种国际背景构成乌克兰危机爆发的重要刺激因素。事实上,从欧盟“东方伙伴关系”计划提出伊始,就可以发现该计划具有鲜明的地缘政治对抗意味。虽然欧盟宣称“东方伙伴关系”计划致力于消除存在于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政治界限,然而该计划从一开始就排除了俄罗斯,却把并不与欧盟相邻的南高加索三国纳入其中,这反映了该倡议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考虑。②通过简要回顾俄罗斯与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国家自2008年以来的关系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与欧亚六国谈判和签署该协定的过程中,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就受到安全困境的影响,而乌克兰则成为双方竞争的前沿阵地。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发生了俄格战争。要解释为什么俄罗斯对格鲁吉亚攻击南奥塞梯的行为作出强烈反应,不得不提及2008年4月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北约峰会。正是在该峰会上,北约明确提及可能将格鲁吉亚与乌克兰吸收为北约成员国,由此引发了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的怒火。③尽管北约计划纳入乌克兰与格鲁吉亚并非俄罗斯攻击格鲁吉亚的直接原因,但北约坚持东扩的姿态,是引发俄罗斯强力回应的重要因素,而俄格战争又导致了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关系的恶化。为86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①②③Elena Kropatcheva,“Ukraine’s Foreign Policy Choices after the2010Presidential Election”,Journal of Com-

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Vol.27,No.3-4,2011,p.527.

Samuel Charap and Mikhail Troitskiy,“Russia,the West and the Integration Dilemma”,Survival,Vol.55,No.6,2013-2014,p.53.

Taras Kuzio,“Russianization of Ukrainia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under Viktor Yanukovych”,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Vol.25,No.4,2012,p.559.

了“保卫”格鲁吉亚与乌克兰,欧盟才于2009年提出“东方伙伴关系”计划。①为了牵制欧盟整合前苏联国家,俄罗斯则针对摩尔多瓦、乌克兰以及南高加索三国采取了一

系列的措施,包括在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建立军事基地,

②深化与亚美尼亚之间的关系,并从2010年亚努科维奇政府上台之后加强与乌克兰的关系。作为应对,欧盟于2011年9月29日至30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了第二届“东方伙伴关系”峰会。除白俄罗斯之外的其他五个欧亚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峰会。根据会后发表的声明,欧盟对“东方伙伴”向其靠拢的意愿以及正在进行的民主化建设进程予以认可,并承诺逐步

使“东方伙伴”享受免签入境待遇。

③作为对华沙峰会的回应,普京于2011年11月18日发表声明,宣布将在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区组建欧亚经济联盟,并为避免六个“东

方伙伴国”签署联系国协定做了大量的工作。

④俄罗斯之所以不遗余力地阻止前苏联国家签署联系国协定,与2011年11月28-29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第三届“东方伙伴关系”峰会有关,该峰会被视为欧盟杯葛欧亚经济联盟的举措。因此,维尔纽斯峰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引爆点,它将俄罗斯直接推向了与欧盟对立的边缘,双方对于前苏联空间的争夺已非常明显。乌克兰拒绝签署联系国协定以及由此引发的乌克兰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俄罗斯与欧盟开展地缘政治竞争的产物。

通过2008年起俄罗斯与欧盟关系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可以发现,自2008年4月北约计划吸收乌克兰与格鲁吉亚为成员国之后,双方的矛盾关系经历了迅速升级和循环回复的发展过程,这非常契合国际关系学者对安全困境机制的描述。俄欧双方的安全困境,把乌克兰卷入其中,使其成为双方开展竞争的前沿阵地。事实上,乌加入“东方伙伴关系”计划及与欧盟谈判、签署联系国协定的过程,明显受到俄罗斯与欧盟之间关系波动的影响。自2007年3月开始,乌即与欧盟开始了联系国协定的谈判;到

2008年2月乌克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双方开始就协定的关键部分—

——自贸协定—

——展开谈判。2009年5月,欧盟与乌等其他几个欧亚国家签署了《东方伙伴关系宣言》,正式启动旨在增进双方合作的“东方伙伴关系”计划。2013年2月25日,欧盟与乌克兰在布鲁塞尔就将于2013年11月签署的联系国协定问题达成协议。整体而

96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①②③④Neil MacFarlane and Anand Menon

,“The EU and Ukraine ”,Survival ,Vol.56,No.3,2014,p.96;Lawrence Freedman ,“Ukraine and the Art of Crisis Management ”,Survival ,Vol.56,No.3,2014,p.18.

俄格战争后俄罗斯针对南高加索地区的政策参见Tracey German

,“Securing the South Caucasus :Military Aspects of Russian Policy towards the Region since 2008”,Europe -Asia Studies ,Vol.64,No.9,2012,pp.1650-1666。

“白俄罗斯退出欧盟与东部伙伴关系国峰会”

,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com /world /2011-09/30/c_122113830.htm ,2014年10月10日访问。

俄罗斯针对亚美尼亚与摩尔多瓦所做的相关工作,参见Lawrence Freedman

,“Ukraine and the Art of Crisis Management ”,p.18。

言,以2010年2月亚努科维奇接替尤先科担任乌总统为界,乌克兰与欧盟就联系国协定的谈判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尤先科政府具有较为强烈的亲西方倾向,尽管在其任内因乌政局不稳导致欧盟等西方国家与乌关系经过了伙伴关系(2005-2006年)与失望(2007-2009年)两个阶段,但总体而言,就联系国协定问题,双方的谈判取得了明显且迅速的进展。①然而,亚努科维奇政府就职之后,欧盟对乌克兰的政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历经了从冷漠(2009年)到伙伴关系(2010年)再到失望(自2011年开始)的三个阶段。②

欧盟自2011年开始之所以对亚努科维奇政府表示失望,一个重要原因是亚努科维奇疏远西方———很难说是亲俄———的倾向。这种倾向在其上任后不久就表露无遗,具体有两个方面的例证。其一,在2010年4月至6月期间,俄乌两国签署了多份协定,这些协定统称为“哈尔科夫协定”(Kharkiv Accords)。③该协定的关键内容在于,乌允许俄罗斯黑海舰队使用塞瓦斯托波尔港的期限从2017年延长25年至2042年;作为补偿,俄向乌克兰出口的天然气在2010年至2019年的十年间享受30%的优惠价格。毫无疑问,该协定对于俄罗斯巩固其在乌克兰甚至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具有重大的战略和军事意义。对于俄罗斯而言,塞瓦斯托波尔港具有三方面的战略含义:既是俄罗斯维护其在高加索地区稳定的重要基地,也是俄罗斯向中东欧与高加索地区投射权力的桥头堡,更是俄维护克里米亚俄罗斯族人免受基辅“欺凌”的据点。④就后来乌克兰危机的局势演变来看,该协定的签署为俄罗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合并克里米亚提供了便利。⑤“哈尔科夫协定”引人瞩目的另一个方面在于,对于这一攸关乌克兰国家安全与领土主权的重大法案,乌政府并未使其在乌克兰议会经过详细的审查与讨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乌克兰影响的严重性以及亚努科维奇政府对俄罗斯的态度明显与前任政府不同。⑥

其二,2010年7月,由亚努科维奇所属地区党主导的乌议会通过了一份名为“乌07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①②③④⑤⑥西方与尤先科政府的关系,参见Taras Kuzio,“Ukraine’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since the OrangeRevolu-

tion”,European Security,Vol.21,No.3,2012,pp.397-403。

Ibid.,pp.403-410.

“哈尔科夫协定”的详细内容及其影响的深入讨论,参见Richard Connolly and Nathaniel Copsey,“The Great Slump of2008-9and Ukraine’s Integration with the European Union”,pp.554-448。

SeeRasmus Nilsson,“Russian Policy Concerning the Black Sea Fleet and Its Being Based in Ukraine,2008-2010:Three Interpretations”,Europe-Asia Studies,Vol.65,No.6,2013,pp.1154-1170.

Stephen J.Cimbala,“Sun Tzu and Salami Tactics?Vladimir Putin and Military Persuasion in Ukraine,21 February-18March2014”,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Vol.27,No.3,2014,pp.359-379.Elena Kropatcheva,“Ukraine’s Foreign Policy Choices after the2010Presidential Election”,p.534.

克兰国内与外交政策基础”的法律文件,该文件明确表示乌将不寻求加入北约。

①这使亚努科维奇成为乌克兰独立以来第一位明确做此表示的总统,意味着他试图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采取一种中立的立场。这种立场也延伸到乌克兰与欧盟之间的关系上。

尽管亚努科维奇政府于2010年4月成立了“欧洲一体化局”,并于2013年2月与欧盟

达成于该年11月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共识,然而,“整体而言,乌克兰精英对‘欧盟选

项’(European choice )的理解与欧盟的理解存在差异。他们希望获得西方的财政援

助项目和技术,却不想为此进行改革”

。②为了扭转乌疏远欧盟和北约的倾向,欧盟委员会不得不以成员国身份“引诱”乌克兰,宣布只有

“乌克兰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遵守自由、民主、尊重人权、基本自由与法治等原则,那么乌克兰才可以申请加入欧盟”

。③然而,这一承诺很少出现在欧盟对乌克兰的相关文件中。由于联系国协定并未正式向

乌克兰许诺其加入欧盟,

再加上欧盟与美国不断地就民主和人权问题向亚努科维奇施压,尤其是西方要求释放乌前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 ),导致亚努科维奇对签署联系国协定的态度变得消极。事实上,上台之后,亚努科维奇从未表达过加入欧盟的意愿。从2011年开始,欧盟已经对亚努科维奇失去了兴趣,并认为亚努克

维奇政府无意与欧盟发展更紧密的关系。

④在乌政府对签署与欧盟的联系国协定态度消极的情况下,欧盟影响乌克兰的手段

实际上极为有限。然而,

2013年11月21日亚努科维奇突然宣布将暂停签署联系国协定,导致了大量的基辅民众走向解放广场抗议,乌克兰危机的序幕随即被拉开。

⑤乌国内大规模抗议活动的出现,为欧盟影响乌政局发展方向并改变乌在联系国协定上的立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事实上,欧盟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应为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承担责任,这也是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

mer )的观点。

⑥姑且不论冷战后西方违背了于苏联解体之际向俄罗斯做出的不进行1

7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①②③④⑤⑥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一法律刚好在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访问乌克兰的前一天通过。Taras Kuzio ,“Ukraine ’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since the Orange Revolution ”,p.407.

Elena Kropatcheva

,“Ukraine ’s Foreign Policy Choices after the 2010Presidential Election ”,p.527.European Parliament Resolution of 25February 2010on the Situation in Ukraine ,http ://www.europarl.euro-pa.eu /sides /getDoc.do ?pubRef =-//EP //TEXT +TA +20100225+ITEMS +DOC +XML +V0//EN&,last access-ed on 10October 2014.

Taras Kuzio

,“Ukraine ’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since the Orange Revolution ”,p.408.乌克兰抗议活动的发展过程,参见Vladimir Bruter

,“Failing Again -But Better Than Before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No.1,2014,pp.21-40。

John J.Mearsheimer

,“Why the Ukraine Crisis Is the West ’s Fault :The Liberal Delusions That Provoked Pu-tin ”,Foreign Affairs ,Vol.93,No.5,2014,pp.1-12.对米尔斯海默观点的反驳,参见Maria Sneqovaya

,“Ukraine ’s Crisis Is Not the West ’s Faults ”,The Moscow Time ,No.5456,September 16,2014。

北约东扩的承诺,导致双方陷入安全困境的恶性循环之中,仅就欧盟在“乌克兰亲欧盟示威”(Euromaidan)期间(2013年11月底至2014年2月22日)的表现来看,欧盟已经侵犯了一个重要的国际关系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虽然乌克兰的抗议活动被冠以“亲欧盟示威”的名称,但通过对抗议者的诉求进行细致考察可以发现,亲民主与亲欧盟等仅是少部分抗议者的诉求,大多数抗议者针对的是官员腐败、国家治理能力低下以及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等具体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此外,参加抗议活动的还有不少极端民族主义分子。①然而,对于抗议者与反对派对亚努科维奇政府的抗议,欧盟等西方国家采取了无条件支持的立场。不仅如此,西方的一些决策者要么直接向乌抗议者表示支持———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抗议者是在为欧盟价值观而战,他们的行动体现了“无畏的精神”;②要么亲临抗议现场———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美国务院负责欧洲与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Victoria Nuland)就曾抵达抗议现场呼吁乌政府倾听民众的呼声;而揭秘的电话记录显示,纽兰甚至鼓励进行政权更迭,并承诺由乌克兰政治家阿尔谢尼·亚采纽克(Arseniy Yatsenyuk)出任新政府总理(后来情况正是如此)。③

包括欧盟在内的西方国家之所以无条件支持乌克兰抗议者,是因为想对俄罗斯向乌施压使其放弃签署联系国协定进行报复。俄罗斯为防止乌克兰签署联系国协定向其施加了巨大的压力。首先,俄罗斯政府、媒体甚至普京不断警告乌克兰一旦签署联系国协定将给乌带来灾难性后果。从2013年7月开始,俄即向乌数种产品实施了进口限制,并威胁切断对乌的天然气供应;其次,俄高官允诺一旦乌加入欧亚联盟,将会给乌带来诸多收益。这些收益包括俄以优惠价格向乌提供天然气,取消针对乌克兰实施的石化产品出口配额,为乌食品出口创建一个优惠机制,而且对乌采用关税同盟的统一税率提供补偿等。据统计,乌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每年能为其带来60亿至120亿美元的经济收益;④最后,为了说服乌在维尔纽斯峰会前放弃签署联系国协定,俄以高层互访的方式对乌决策者进行游说。如在2013年11月20日,俄总统普京与总理梅德韦杰夫在圣彼得堡分别与亚努科维奇、乌总理尼古拉·阿扎罗夫(Mykola Azarov)举27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①②③④AnastasiyaRyabchuk,“RightRevolution?Hopes and Perils of the Euromaidan Protests in Ukraine”,Debatt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Vol.22,No.1,2014,pp.127-134.

“默克尔声援乌克兰示威民众称必须倾听其要求”,新华网,2014年1月2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1/29/c_126080116.htm,2014年10月10日访问。

John J.Mearsheimer,“Why the Ukraine Crisis Is the West’s Fault:The Liberal Delusions That Provoked Pu-tin”,pp.4-5.

Dmitry Yefremenko,“Life after Vilnius”,Russia in Global Affairs,No.3,2013,p.134.

行了两次非正式会谈,第二天乌克兰即宣布暂停签署联系国协定。①毫无疑问,这两

次会谈为乌暂停签署联系国协定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双方的交易内容直到

2011年12月17日才公布。②通过综合运用“胡萝卜”加“大棒”等政策工具,俄再次

使乌克兰在外交政策上采取了中立的立场。可以想象,原本已达成的协议被公然推翻,欧盟不仅对俄罗斯明显不满,而且对亚努科维奇政府产生厌恶感,希望其下台,以挽救欧盟已经丧失的声誉。

然而,西方无视亚努科维奇是乌民众合法选举出的总统这一事实,而且无条件支持抗议者的立场,为乌克兰局势向不可挽回的方向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方对待亚努科维奇政府的立场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不仅是对乌克兰内部事务明目张胆的侵犯,而且激起了期望,使得不愿妥协的革命者变得更加顽固。任何让步已经变得不可能,因为革命者们相信,外部力量会想方设法使他们的事业获得成功,尽管革命者对于外国支持规模的期望通常被误导和夸大了。因此,本来是唯一能避免冲突的权

力共享方案,在乌克兰这样一个历史、族群和文化割裂的社会变得遥不可及”

。③这一点在2014年2月21日变得更为明显。在法国、

波兰与德国的调解下,亚努科维奇与反对派领导人达成了一个妥协协议,然而局势的发展已经失去了控制。第二天,亚努科维奇被反对派罢免总统职务,随即逃离了乌克兰。对于乌克兰违反宪法程序未经弹劾即罢黜亚努科维奇并成立临时政府,欧盟等西方国家非但没有表示抗议,反而迅速予以承认,从而激化了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同样,对于乌克兰议会2月23日通过的

取消2012年的“国家语言政策原则”并确立乌克兰语为唯一官方语言的决议,欧盟同

样未予以关切,这一决议威胁到俄语居民占多数的克里米亚及乌东部、南部说俄语居民的利益,引发了克里米亚与东南部居民的不满,从而为后来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与乌东部爆发分离主义运动埋下了伏笔。

毫无疑问,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是多重因素导致的,外部力量的介入只是其中的一个诱发因素。就欧盟等西方国家在乌克兰抗议活动期间至俄吞并克里米亚这段时间

3

7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①②③Andreas Kappeler

,“Ukraine and Russia :Legacies of the Imperial Past and Competing Memories ”,Journal of Eurasian Studies ,Vol.5,No.2,2014,p.108.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次俄乌国家间委员会会议上宣布,俄将斥资150亿美元购买乌克兰政府债券,并授意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约1/3折扣的优惠价(从每千立方米395-410美元折扣至268.5美元,相当于每年为乌克兰节省20亿美元)出售天然气给乌克兰。“俄罗斯、欧盟

‘拔河’:乌克兰争夺战的经济博弈

”,《南方都市报》2013年12月26日,http ://news.ifeng.com /gundong /detail_2013_12/26/32475384_0.shtml ,2014年10月10日访问。

Rein Müllerson

,“Two Worlds -Two Kinds of International Law ?”,Russia in Global Affairs ,No.2,2014,p.34.

采取的政策来看,它们对俄罗斯的猜忌与对亚努科维奇的厌恶,超过了对维持乌克兰局势稳定的关心。它们迅速、有选择性地支持乌反对派及后来的临时政府,推动了乌危机的爆发。欧盟之所以采取这种具有明显倾向性的立场,除了受到与俄罗斯之间安全困境机制的影响外,也受到欧盟自我认知的驱动。诚如俄罗斯著名国际关系研究者亚历山大·卢金(Alexander Lukin)指出的:“要理解它们为什么要采取一种极为无效的途径的唯一方式,在于意识到它们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即西方天然就是优越的,而且对于他者具有吸引力。如果某些领导人并不接受这一点,甚至加以反对,那就将会引发极端的愤怒甚至混乱,这一点我们在欧盟那里见证过了。”①尽管欧盟自视为一种规范性力量甚至是“后现代”国家,与那些追求势力范围的“前现代”或“现代”国家截然有别,②但从乌克兰危机爆发前后欧盟与俄罗斯以及亚努科维奇政府的互动过程来看,欧盟与俄罗斯一样,依旧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地缘政治思维的影响。

四乌欧双方批准联系国协定的可能影响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乌克兰临时政府以及经5月25日选举产生的波罗申科政府又重新启动了与欧盟联系国协定的谈判。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严重恶化的情况下,乌加强与欧盟的联系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与此前的联系国协定经过了多年的谈判最后也未得到签署不同,波罗申科政府在上任(2014年6月7日宣誓就职)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签署了该协定。6月2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夏季峰会上,双方正式签署了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2014年9月,该协定分别得到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与欧洲议会的批准。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的签署与批准,意味着欧盟与乌克兰的关系回到了危机爆发前的原点。然而,无论是欧盟还是乌克兰,抑或是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已经而且还将受到乌克兰危机的强烈冲击。下文将就乌欧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对欧盟、乌克兰与欧盟-俄罗斯关系产生的影响做一简要分析。

对于乌克兰而言,乌欧双方签署联系国协定虽然满足了乌克兰亲欧人士的意愿,但可能给乌造成较为深远的冲击。乌克兰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虽然是亚努科维奇拒绝签署与欧盟的联系国协定,但实质上它反映的是乌长期以来存在的地区、族群问47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①②Alexander Lukin,“Eurasian Integration and the Clash of Values”,Survival,Vol.56,No.3,2014,p.49.James A.Caporaso,“The European Union and Forms of State:Westphalian,Regulatory or Post-Modern?”,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Vol.34,No.1.1996,pp.29-52;Robert Cooper,Post Modern State and the World Order,Demos,2000.

题。乌克兰虽然曾经是前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但苏联并未消除乌克兰国内存在的地区差异。由于历史原因,乌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民众更多地受到波兰、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的影响,因此亲西方情绪比较浓厚;而乌克兰东部与南部地区的民众则更多地受到俄罗斯的影响,与俄罗斯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导致这两个地区的民众具有一定的亲俄倾向。而在族群分布方面,据统计,乌克兰共有800万俄罗斯人(占乌总人口的

17%),50%的乌克兰居民使用俄语。①乌国内地区与族群分布的状况,不仅导致乌很

难建立一种连贯、有效的国家身份,

②而且对乌克兰外交政策取向提出了诸多的挑战。

③尽管乌克兰为构建一个能凝聚全国共识的国家身份做了一些努力,但整体而言效果并不明显。就外交政策而言,最为迫切和现实的问题是乌克兰应该优先发展与俄罗斯或与西方之间的关系,还是采取一种中立的姿态。乌克兰独立以来这三种方案均被尝试过,然而效果均不明显。

乌克兰外交政策的西东摇摆,反过来又加深了国内的族群与地区差异,使得乌国内政治两极分化。如针对乌克兰是否需要加入欧盟,乌民众的观点就呈现出极化特征。根据2005年在乌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乌有55%的居民支持加入欧盟,而

有68%的居民支持与俄罗斯之间的一体化(此项调查可以多选)。

④该项调查是在乌克兰发生了“橙色革命”、尤先科上台后开展的,由此可见,尤先科的亲西方倾向并未

激发乌民众对加入西方军事和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热情。此后,乌也开展了一些类似的调查。如2009年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42%的乌民众希望实现与俄罗斯之间的一

体化。

⑤尽管乌民众向往欧盟国家公民的生活水平并期望能免签进入欧盟,但当问及是否希望加入欧盟时,只有40-45%的民众愿意乌加入欧盟。

⑥乌克兰民众对于欧盟57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①②③

④⑤⑥Andreas Kappeler

,“Ukraine and Russia :Legacies of the Imperial Past and Competing Memories ”,p.109.Taras Kuzio ,Ukraine :State and Nation Building ,New York :Routledge ,2002;David R.Marples ,Heroes and Villains :Creating National History in Contemporary Ukraine ,Budapest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2007;Yitzhak M.Brudny and Evgeny Finkel ,“Why Ukraine Is not Russia :Hegemonic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cy in Russia and Ukraine ”,East European Politics and Societies ,Vol.25,No.4,2011,pp.813-833;Karina V.Korosteli-na ,“Identity and Power in Ukraine ”,Journal of Eurasian Studies ,Vol.4,No.1,2013,pp.34-46;Mykola Riabchuk ,“Ukraine ’s ‘Muddling Through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Communist and Post -Communist Studies ,Vol.45,No.3,2012,pp.439-446.

Roman Wolczuk ,Ukraine ’s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1991-2000,New York :Routledge ,2003;Joerg For-brig and Robin Shepherd eds.,Ukraine After the Orange Revolution :Strengthening European and Transatlantic Commit-ments ,Washington ,D.C.: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 ,2005.

Filippos Proedrou

,“Ukraine ’s Foreign Policy :Accounting for Ukraine ’s Indeterminate Stance between Russia and the West ”,Southeast European and Black Sea Studies ,Vol.10,No.4,2010,p.453.

Martin Dangerfield

,“Belarus ,Moldova and Ukraine :In or Out of European Region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Journal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Vol.33,No.2,2011,p.225.

Samuel Charap and Keith Darden

,“Russia and Ukraine ”,Survival ,Vol.56,No.2,2014,p.8.

和俄罗斯的这种难以取舍的态度,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自然不再具有意义,因为乌签署并批准与欧盟的联系国协定已经成为事实;而且,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持续,估计有不少乌克兰人会转变对俄罗斯的亲密态度。然而,乌国内存在的地区和族群裂痕可能会继续深化,如乌东部地区的卢甘斯克与顿涅茨克争取独立甚至要求并入俄罗斯就是例证。尽管乌南部民众并未变得激进,但它们对波罗申科政府执行亲西方政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认同,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鉴于乌国内的这种族群和地区差异的现状,可以推断,即使乌加入了欧盟,乌外交政策的这种极化现象也不会消失。①此外,危机中的乌克兰政府虽然暂时解决了外交政策取向问题,但签署联系国并不意味着乌加入欧盟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悬念的问题。如前所述,签署联系国协定虽然意味着伙伴国已经处于欧盟的门槛前,但该协定并未规定欧盟一定要吸收联系国。在见证了俄罗斯对西方侵蚀其势力范围的行为做出激烈反应的背景下,估计欧盟在短时间内不再寻求迅速将乌克兰纳入欧盟,正如乌-欧联系国协定为了照顾俄罗斯的情绪将执行期限推迟到2016年所表明的那样。欧盟能否吸纳乌克兰还面临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欧盟成员国对此存在较大分歧。实际上,在出台和执行“东方伙伴关系”计划的过程中,欧盟的内部分歧就有所体现。极力支持和推动加强与乌克兰关系的欧盟成员国主要包括波兰与波罗的海国家,而意大利、西班牙等与乌克兰关系不甚密切的国家则态度较为中立,而与俄罗斯具有多重联系的英国、德国等国则非常谨慎。②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欧盟内部在就采取何种措施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再度出现了分歧:瑞典和波罗的海国家依旧激进;希腊则因为与俄罗斯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东正教,且与俄有较为密切的经济关系,质疑对俄罗斯的制裁;英国和法国态度较为积极,但德、意对制裁比较谨慎,不希望出台激进措施而激化形势。③尽管最后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应对乌克兰危机的过程中采取了一致立场,然而,当乌的紧张局势开始缓和之后,欧盟内部对于乌克兰定位的分歧仍将浮出水面,这将构成乌加入欧盟的持久障碍。不仅如此,签署联系国协定并不意味着乌的经济形势能够很快好转。鉴于乌克兰为深化与欧盟的联系而调整既有的制度和政策将付出巨大成本,为中断与俄罗斯及欧亚经济联盟伙伴国的联系也将付出不菲代价。此外,乌克兰在多数产品上缺乏竞争力、乌国内冲突给其经济造成多重冲击,乌与欧盟之间经67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①②③Catherine Wanner,“‘Fraternal’Nations and Challenges to Sovereignty in Ukraine:The Politics of Linguistic

andReligious Ties”,American Ethnologist,Vol.41,No.3,2014,pp.427-439.

Neil MacFarlane and Anand Menon,“The EU and Ukraine”,p.100.

赵晨:“乌克兰危机中的欧盟”,《学习时报》2014年4月8日,http://www.qstheory.cn/gj/gjsdfx/ 201404/t20140408_338115.htm,2014年10月10日访问。

济联系的加强将更有利于欧盟而不是乌克兰。加上欧盟尚未完全从经济危机中复苏,乌也无法期望欧盟为其重振经济提供更多支持。总之,签署联系国协定并不是解决乌国内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对处于崩溃边缘的乌而言,这是没有其他办法的必然选择。

乌克兰危机既对欧盟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就机会而言,面对俄罗斯近年来为维护其在前苏联地区的影响力而采取的各种措施,通过话语建构,欧盟首先维护了

自身作为“文明国家”的形象,而且扩大了在乌克兰的影响。实际上,欧盟在激励乌采

取与欧盟相似的外交与安全政策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①随着联系国协定的签署,欧盟获得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影响乌发展方向的机制。毫无疑问,未来欧盟的影响力不仅能渗透到乌克兰,还将进一步延伸到白俄罗斯以及南高加索地区。再者,欧盟暂时克服了成员国内部是否需要深化与乌关系的分歧,增强了欧盟的凝聚力,这为欧盟在安全和经济领域开展更多的机制性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安全领域,欧盟能够以乌克兰危机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欧盟成员国在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领域取得进展,甚至可能增强欧盟的防务力量。至于欧盟能否像北约一样借机成立被称为“先锋部队”的快速反应部队,主要取决于欧盟是否愿意和有能力推进安全领域的机制建设。在经济领域,欧盟成员国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乌克兰危机影响欧盟成员国的能源供应。欧盟成员国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有较大依赖,而大量能源又经乌转运,俄罗斯、乌克

兰与欧盟就能源供应与过境问题开展了多次博弈。②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发酵,虽会影

响到欧盟的能源安全,但同时也为欧盟加速推进其内部能源市场的建立、

促使各成员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③在美国发现了大量页岩气的背景下,美国向欧洲直接供应天然气以减少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

依赖,成为一种可能的远景。④总之,乌克兰危机也向欧盟提供了一些机会,但这些机

会主要属于远景式的可能而不是现实的机遇,能否让这些机会成为现实,主要取决于欧盟推进机制建设和克服成员国分歧的能力。

77乌克兰-欧盟联系国协定与乌克兰危机①②③④See Antoaneta Dimitrova and Rilka Dragneva

,“Shaping Convergence with the EU in Foreign Policy and State Aid in Post -Orange Ukraine :Weak External Incentives ,Powerful Veto Players ”,Europe -Asia Studies ,Vol.65,No.4,2013,pp.658-681.

罗英杰

:“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合作———兼论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4期,第55-59页;高淑琴、[澳]彼得·邓肯:“欧盟与俄罗斯的能源博弈:能源垄断、市场自由化与能源多边治理”

,《世界经济研究》2014第2期,第81-86页;Elena Kropatcheva

,“Playing Both Ends Against the Middle :Russia ’s Geopolitical Energy Games with the EU and Ukraine ”,Geopolitics ,Vol.16,No.3,2011,pp.553-573。

Andreas Goldthau and Tim Boersma

,“The 2014Ukraine -Russia Crisis :Implications for Energy Markets and Scholarship ”,Energy Research &Social Science ,Vol.3,2014,pp.13-15.

薛力:“美国替代俄罗斯向欧盟供应天然气,靠谱儿吗”,《世界知识》2014年第8期,第38-39页。

就挑战而言,乌克兰危机带来了多种现实和远景困难。就现实困难而言,首当其冲的是乌克兰危机对其内部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乌克兰作为欧盟的邻国,其国内冲突的持续,很可能削弱欧盟对其边界的控制,而大量难民的流入也将加重其东部邻国的负担。为了尽力稳定乌克兰局势,避免其经济破产,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盟首先于2014年3月承诺在中短期内向乌克兰提供110亿欧元的援助资金;①然后在5月20日向乌克兰提供了1亿欧元的首批宏观财政援助,该项目下的总援助额为5亿欧元;6月17日,欧盟向乌提供了总额为10亿欧元的第二批宏观财政援助;②2014年8月,欧盟再度拨款250万欧元,用以缓解乌克兰的人道主义危机。③然而,乌克兰局势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欧盟的援助一方面无助于真正改善乌的经济情况及其人道主义状况,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欧盟出现援助疲劳症,这会使欧盟成员国及其民众对欧盟介入乌克兰事务的立场产生反感。④其次,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尽管西方针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乌克兰东部武装分子的行为启动了三轮制裁,然而,这些制裁不仅可能威胁到欧盟自身的经济发展,而且将导致欧盟和俄罗斯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就前者而言,受到制裁的俄罗斯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反制裁措施,从而导致双方较为密切的贸易关系受损,使欧洲部分商品无法进入俄罗斯市场。或许更具深远影响的是,受到制裁的俄罗斯将会寻求替代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从而间接对由美国和欧盟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产生冲击。⑤就后者而言,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因为乌克兰危机已经降到了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关系的恶化,无疑会影响到俄罗斯在全球重大问题上与欧盟之间的配合,这对于欧盟而言非幸事。欧盟虽然赢得了乌克兰,但也面临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棘手难题。这或许是当年积极推动乌克兰与其深化政治和经济联系的欧盟没有预料到的。

对于俄罗斯与乌克兰及欧盟之间的关系而言,俄罗斯可谓有得有失。至少在合并87欧洲研究2014年第6期

①②③④

⑤Alanna Petroff,“EU Offers¥15Billion in Aid to Ukraine”,March5,2014,CNN Money,http://money.

cnn.com/2014/03/05/news/economy/ukraine-europe-aid/,last accessed on10October2014.

European Commission’s Support for Ukraine,European Commission,MEMO/14/279,13/05/2014,http:// 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MEMO-14-279_en.htm,last accessed on10October2014.

European Commission,“EU Increases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for Ukrainian Conflict-Affected Population”,IP/14/924,12/08/2014,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14-924_en.htm,last accessed on10October 2014.

根据“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社委托ICM公司对英德法三国公民所做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不到一半的欧洲人支持欧盟直接干预乌克兰危机。这说明欧洲人对于乌克兰局势虽然比较担心,但不愿直接拯救乌克兰。“俄民调:不足半数欧洲人支持欧盟直接干预乌危机”,环球网,2014年10月10日,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4-10/5161476.html,2014年10月10日访问。

更详细的讨论可参见Erik Jones and Andrew Whitworth,“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European Sanc-tions onRussia”,Survival,Vol.56,No.5,2014,pp.21-3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