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h2-航位推算

ch2-航位推算

ch2-航位推算
ch2-航位推算

第2章航位推算(DR)定位技术

航位推算法(英语:Dead reckoning,简称 DR)是利用已知位置,结合移动速度跟方位,来推算出现有位置的过程。传统上的航海,现代则的惯性导航系统都应用航位推算法来找出位置。

航位推算法的缺点是,因为新的位置是用之前的位置推导出来,在过程中的误差值会被累加,因此它的错误率会随着时间而成长。

2.1 航位推算定位的基本原理(DR-Dead Reckoning)

DR技术是利用速度传感器——里程表和航向传感器——电子罗盘或者陀螺仪测量位移方向,从而推算车辆的位置。

基本思想:当车辆在二维平面空间行驶时,如果初始位置和先前的每步位移均已知的话,在任何时刻的车辆位置都是可以计算的。

2.2 航位推算系统的组成及其误差分析

1、航位推算(DR-Dead Reckoning),一般由里程计和惯性测量单元(IMU)或电子罗盘组成,里程计用于测量车辆的行驶距离信息,IMU或电子罗盘用于测量车辆的速度或者方向信息。

(1)里程计:[speedometer] (如装在汽车上的)测量行程及速度的装置

(2)惯性测量单元(IMU):(英文: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简称 IMU)是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以及加速度的装置。

一般的,一个IMU包含了三个单轴的加速度计和三个单轴的陀螺,加速度计

检测物体在载体坐标系统独立三轴的加速度信号,而陀螺检测载体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角速度信号,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并以此解算出物体的姿态。在导航中用着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提高可靠性,还可以为每个轴配备更多的传感器。一般而言IMU要安装在被测物体的重心上。

IMU大多用在需要进行运动控制的设备,如汽车和机器人上。也被用在需要用姿态进行精密位移推算的场合,如潜艇、飞机、导弹和航天器的惯性导航设备等。

背景技术

利用三轴地磁解耦和三轴加速度计,受外力加速度影响很大,在运动/振动等环境中,输出方向角误差较大,此外地磁传感器有缺点,它的绝对参照物是地磁场的磁力线,地磁的特点是使用范围大,但强度较低,约零点几高斯,非常容易受到其它磁体的干扰,如果融合了Z轴陀螺仪的瞬时角度,就可以使系统数据更加稳定。加速度测量的是重力方向,在无外力加速度的情况下,能准确输出ROLL/PITCH两轴姿态角度并且此角度不会有累积误差,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内都是准确的。但是加速度传感器测角度的缺点是加速度传感器实际上是用MEMS技术检测惯性力造成的微小形变,而惯性力与重力本质是一样的,所以加速度计就不会区分重力加速度与外力加速度,当系统在三维空间做变速运动时,它的输出就不正确了。

陀螺仪输出角速度,是瞬时量,角速度在姿态平衡上是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角速度与时间积分计算角度,得到的角度变化量与初始角度相加,就得到目标角度,其中积分时间Dt越小,输出角度越精确,但陀螺仪的原理决定了它的测量基准是自身,并没有系统外的绝对参照物,加上Dt是不可能无限小,所以积分的累积误差会随着时间流逝迅速增加,最终导致输出角度与实际不符,所以陀螺仪只能工作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尺度内。

所以在没有其它参照物的基础上,要得到较为真实的姿态角,就要利用加权算法扬长避短,结合两者的优点,摈弃其各自缺点,设计算法在短时间尺度内增加陀螺仪的权值,在更长时间尺度内增加加速度权值,这样系统输出角度就接近真实值了。

惯性测量装置IMU的工作原理

惯性测量装置IMU属于捷联式惯导,该系统有两个加速度传感器与三个速度传感器(陀螺)组成,加速度计用来感受飞机相对于地垂线的加速度分量,速度传感器用来感受飞机的角度信息,该子部件主要有两个A/D转换器AD7716BS与64K的E/EPROM存储器X25650构成,A/D转换器采用IMU各传感器的模拟变量,转换为数字信息后经过CPU计算后最后输出飞机俯仰角度、倾斜角度与侧滑角度,E/EPROM存储器主要存储了IMU各传感器的线性曲线图与IMU各传感器的件号与序号,部品在刚开机时,图像处理单元读取E/EPROM内的线性曲线参数为后续角度计算提供初始信息。IMU的具体实物见图。

(3)电子罗盘:

电子罗盘,也叫数字指南针,是利用地磁场来定北极的一种方法。古代称为罗经,现代利用先进加工工艺生产的磁阻传感器为罗盘的数字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现在一般有用磁阻传感器和磁通门加工而成的电子罗盘。

功能简介

电子罗盘可以分为平面电子罗盘和三维电子罗盘。平面电子罗盘要求用户在使用时必须保持罗盘的水平,否则当罗盘发生倾斜时,也会给出航向的变化而实际上航向并没有变化。虽然平面电子罗盘对使用时要求很高,但如果能保证罗盘所附载体始终水平的话,平面罗盘是一种性价比很好的选择。三维电子罗盘克服

了平面电子罗盘在使用中的严格限制,因为三维电子罗盘在其内部加入了倾角传感器,如果电子罗盘发生倾斜时可以对罗盘进行倾斜补偿,这样即使罗盘发生倾斜,航向数据依然准确无误。有时为了克服温度漂移,罗盘也可内置温度补偿,最大限度减少倾斜角和指向角的温度漂移。

原理

三维电子罗盘由三维磁阻传感器、双轴倾角传感器和MCU构成。三维磁阻传感器用来测量地球磁场,倾角传感器是在磁力仪非水平状态时进行补偿;MCU处理磁力仪和倾角传感器的信号以及数据输出和软铁、硬铁补偿。该磁力仪是采用三个互相垂直的磁阻传感器,每个轴向上的传感器检测在该方向上的地磁场强度。向前的方向称为x方向的传感器检测地磁场在x方向的矢量值;向左或Y 方向的传感器检测地磁场在Y方向的矢量值;向下或Z方向的传感器检测地磁场在Z方向的矢量值。每个方向的传感器的灵敏度都已根据在该方向上地磁场的分矢量调整到最佳点,并具有非常低的横轴灵敏度。传感器产生的模拟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后送入MCU进行处理。磁场测量范围为±2Gauss。通过采用12位A/D转换器,磁力仪能够分辨出小于1mGauss的磁场变化量,我们便可通过该高分辨力来准确测量出200-300mGauss的X和Y方向的磁场强度,不论是在赤道上的向上变化还是在南北极的更低值位置。

仅用地磁场在X和Y的两个分矢量值便可确定方位值:

Azimuth=arcTan(Y/X)

该关系式是在检测仪器与地表面平行时才成立。当仪器发生倾斜时,方位值的准确性将要受到很大的影响,该误差的大小取决于仪器所处的位置和倾斜角的大小。为减少该误差的影响,采用双轴倾角传感器来测量俯仰和侧倾角,这个俯仰角被定义为由前向后方向的角度变化;而侧倾角则为由左到右方向的角度变化。电子罗盘将俯仰和侧倾角的数据经过转换计算,将磁力仪在三个轴向上的矢量在原来的位置“拉”回到水平的位置。

标准的转换计算式如下:

Xr=Xcosα+Ysinαsinβ-Zcosβsinα

Yr=Xcosβ+Zsinβ

这里Xr和Yr为要转换到水平位置的值

α为俯仰角

β为侧倾角

从以上这三个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在整个补偿技术中Z轴向的矢量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要正确运用这些值,俯仰和侧倾角的数字必须时刻更新。采用双轴宽线性量程范围、高分辨率、温漂系数低的陶瓷基体电解质传感器来测量俯仰角和侧倾角,倾角数值经过电路板上的温度传感器补偿后得出的。

特点

典型的数字罗盘具有以下特点:

1.三轴磁阻效应传感器测量平面地磁场,双轴倾角补偿。

2.高速高精度A/D转换。

3.内置温度补偿,最大限度减少倾斜角和指向角的温度漂移。

4.内置微处理器计算传感器与磁北夹角。

5.具有简单有效的用户标校指令。

6.具有指向零点修正功能。

7.外壳结构防水,无磁。电子罗盘的原理是测量地球磁场,如果在使用的环境中有除了有地球以外的磁场且这些磁场无法有效的屏蔽时,那么电子罗盘的使用就有很大的问题,这时只能考虑使用陀螺来测定航向了。

2、航位推算系统是一种自主式(独立)导航系统,它完全依靠车载的设备自主地完成导航任务,因此很少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3、误差:由于航位推算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因此,所有的传感器误差均会造成位置误差的积累,产生定位误差积累的原因主要有

(1)里程表误差,(2)角速率陀螺漂移误差,(3)航向误差。

减小这些误差的方法有:

(2)利用GPS精确定位信息对导航传感器的误差进行校正。

(1)采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对角速率陀螺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减小干扰和漂移误差。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1 苏科版

第15章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检测题 1.(2008济宁)小军非常注意用眼卫生,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由看书转 为眺望,小军的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A 、扩大,曲度增加 B 、缩小,曲度增加 C 、扩大,曲度减小 D 、缩小,曲度减小 2.(2008济宁)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这样做的主 要目的是: A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 、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 、防止听小骨和听觉中枢受损 3.(2008莱芜)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 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 A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4.(2008玉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下列有利于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A .躺卧看书 B .乘车看书 C .直射强光下看书 D .坚持做眼保健操 5.(2008黄石)人的视觉是在哪个部位形成的? A .晶状体 B .玻璃体 C .视网膜 D .大脑的某区域 6.(2008山东)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 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 A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 .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 .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7.(2008长春)在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该迅速张开口或者用手掩耳,这样做的好处是 A .防止声音入耳 B .使鼓膜内侧气压大于鼓膜外侧气压 C .防止灰尘入耳 D .使咽鼓管张开,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8.(2008唐山)在右图耳的结构中能够接受声波产生振动的是 A.①听小骨 B.④听小骨 C.①鼓膜 D.④鼓膜 9.参照右下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 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将外界声波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A.④①⑦⑧ B.④②⑥⑧ C.④③⑧⑤ D.④①⑥⑤ 10.(2008威海)用手掌托在耳郭后边,会感到前方传 来的声音变大,这说明耳郭能够 A .产生声波 B .传递声波 C .收集声波 D .感受声波 11.(2008威海)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和眼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各组照相机和眼球对应的 结构,功能不. 相似的是 A .闪光灯和角膜 B .胶卷和视网膜 C .光圈和瞳孔 D .镜头和晶状体 12.(2008潍坊)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 ④ ① ② ③

智能感知人体识别

智能感知人体识别 摘要:先对在线视频信息处理降维,判断视频中是否有目标出现,进行视频信 息的存储或背景更新;然后对视频图像当前帧和背景帧差分检测和当前帧Canny 边缘检测,得到视频目标初始差分边缘模板目标检测、随目标在变化更新模板通过形状和色彩差异确认新目标的出现,进而识别分类。减少处理冗余信息的时间,提高视频目标检测识别效率。 关键词:信息处理降维;差分检测;Canny边缘检测;识别效率 0引言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已广泛用于政府、军队、银行、社会福利保障、电子商务、安全防务等领域。例如,一位储户走进了银行,他既没带银行卡,也没有回忆密码就径直提款,当他在提款机上提款时,一台摄像机对该用户的眼睛扫描,然后迅速而准确地完成了用户身份鉴定,办理完业务。这是美国德克萨斯州联合银行的一个营业部中发生的一个真实的镜头。而该营业部所使用的正是现代生物识别技术中的“虹膜识别系统”。此外,美国“9.11”事件后,反恐怖活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加强机场的安全防务十分重要。美国维萨格公司的脸像识别技术在美国的两家机场大显神通,它能在拥挤的人群中挑出某一张面孔,判断他是不是通缉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1、企业、住宅安全和管理。如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人脸识别防盗门等。 2、电子护照及身份证。这或许是未来规模最大的应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已确定,从2010年起,其11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必须使用机读护照,人脸识别技术是首推识别模式,该规定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中国的电子护照计划公安部一所正在加紧规划和实施。 3、公安、司法和刑侦。如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和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搜捕逃犯。 4、自助服务。如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如果用户卡片和密码被盗,就会被他人冒取现金。如果同时应用人脸识别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5、信息安全。如计算机登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全部在网上完成,电子政务中的很多审批流程也都搬到了网上。而当前,交易或者审批的授权都是靠密码来实现,如果密码被盗,就无法保证安全。但是使用生物特征,就可以做到当事人在网上的数字身份和真实身份统一,从而大大增加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靠性。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检测和监控系统已经被应用于交通监控、银行系统和流水线产品检测等很多方面。传统的检测和监控是由人在主控室来操纵各路摄像机,或者是摄像机连续不断地工作,将拍摄到的图像视频信号存储起来供以后分析使用。这样就出现以下问题

人体微幅运动信号感知系统设计

人体微幅运动信号感知系统设计 通信工程专业曹宇 指导教师王嵩讲师 摘要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和传感器的迅速发展,可穿戴设备正逐步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文基于开源硬件平台Arduino自主开发一个可穿戴设备,以三轴模拟加速度传感器捕捉人“咬牙”动作并实时记录数据,通过系统信号处理单元分析动作信号特征,输出表示动作有无的‘1’、‘0’布尔值,驱动蜂鸣器鸣响作为动作响应。本系统实现了快速准确感知人体的布尔动作,其设计原理可用于控制MP3、手机、智能眼镜、蓝牙耳机等可穿戴电子设备。 关键词开源硬件,加速度传感器,信号特征分析,可穿戴设备 1 前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穿戴式智能设备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思想和雏形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出现,而具备智能可穿戴形态的设备则于上世纪70-80年代出现。史蒂夫?曼基于Apple-II 6502型计算机研制的可穿戴计算机原型即是其中的代表。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标准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开始变得多样化,逐渐在工业、医疗、军事、教育、娱乐等诸多领域表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本意,是探索人与科技的全新交互方式,为每一个人提供专属的、个性化的服务,在个人随身移动设备上形成独一无二的专属数据计算结果。现在,穿戴式智能设备已经从幻想走进现实,它们的出现必将深刻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1.2灵感来源 本文作品的灵感来源于智能手环的记步功能,智能手环内嵌的加速度传感器扑捉手的动作轨迹,通过模式识别技术辨识具有特定特征的动作信号。由此类推,监测人类的各种动作,并且通过数据分析,能赋予动作相关联的内容。例如,通过检测每日颈椎、下肢、手腕的活动量来预测由于活动量少而导致的关节疾病。 由于人体在行动时往往具有明显的前后动作关联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探测前一动作来预测其后的意图,从而辅助生成下一个动作想要的结果。例如,当人想通过腕表看时间时,通常会先将胳臂抬起并略微晃动手腕。如果将这个动作捕捉,便可探测出用户的意图,从而预先将电子表点亮激活。这样就增强了体验,省去了用户不必要的动作[1,2]。 作者旨在自主开发一款可穿戴设备,通过咬牙来控制电子设备,从而达到方便人类与电子设备交互的目的。 2平台搭建与算法 2.1实验材料 2.1.1实验设备

(完整word版)实验三人体感知特性实验.doc=安全人机工程学=湖南工学院

实验三人体感知特性实验 人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外界信息,通过测试人对声、光、图形等反应时间来验证人的感知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做反应时,是指刺激和反应的时间间距,是人体完整的反应过程所需的时间。反应时分为3类,即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如果呈现的刺激只有一个,要求被试者做出的反应也只有一个,并且二者都固定不变,这种条件下测得的反应时叫做简单反应时;如果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者做一个不同的反应,但哪一次出现哪个刺激被试者事先并不知道,该条件下测得的反应时称为选择反应时;如果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但要求被试者只对其中一个刺激作一个固定的反应,而对其他刺激则不反应,此条件下测得的反应时称为辨别反应时。 通过对声、光的简单反应时间测定并比较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差异,来验证人体感知特性的部分影响因素。 实验三-1 视、听觉刺激反应时测试 一、实验目的 该实验主要用于人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时间的研究。通过测试人的视觉通道受光刺激的反应快慢,测定听觉通道受声音刺激的反应快慢,以及人对声音及光刺激作出反应的准确性,研究影响人的反应时与准确性的因素。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反应时间参数可用于人机系统的设计,合理设计人机界面,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效率,避免失误。也可以用于汽车驾驶员、运动员等心理培训。 掌握各种反应时的测试方法,进一步认识反应时及各种反应时之间的差异;理解各种刺激量性质对反应时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感觉器官从刺激呈现开始感受,经神经系统传输、加工和处理,传给肌肉而作用于外界,这些过程都需要时间,其总和就是反应时间,简称“反应时”。 当被试做简单反应测验时,其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那个将出现的刺激和那个将动作的手指,当刺激来到时,眼睛-大脑-手指之间的神经通路早已准备好了,反应时间就快。 当被试做辨别和选择反应实验时,需要有更多神经通路接通的准备,这时被试辨别、选择时间增加,同时其心理状态比较复杂,会产生焦虑、怀疑等复杂的心理状态,所以反应时间就会延长。辨别、选择所需时间与刺激量的性质有关,通过使用视觉反应测试仪改变刺激量性质,测定人的视觉反应时从而获得影响反应时的因素,为人机信息交互界面设计提供依据。 辨别和选择时间受以下刺激量性质有关: 刺激变量的接收通道:听觉、视觉; 刺激变量的物理性质:大小、形状、颜色、刺激概率、强度等; 刺激的复杂程度:简单图形还是复杂图形、是单一刺激还是复合刺激、信息量、“刺激队”异同等;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人体眼球的基本结构、视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等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视觉卫生习惯,并学会关爱他人。眼球结构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我配以多媒体教学,先让学生根据课本插图并结合眼球模型自学,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强化对眼球基本结构的认识。对于人体视觉的形成,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让学生清晰的观察,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材分析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是苏科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16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的内容,在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安排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强调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逐渐扩充知识面,同时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这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它不但培养学生不断探求知识和合作精神,还培养学生卫生用眼的习惯和关爱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本节内容分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②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与视觉形成的关系。 ③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2.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视觉卫生,逐步养成认真做眼保健操的习惯;关注和爱护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的眼球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难点:了解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眼球模型 六、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中文资料全

功能特点: 1.全自动感应:当有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入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2.光敏控制(可选):模块预留有位置,可设置光敏控制,白天或光线强时不感应。光敏控制为可选功能,出厂时未安装光敏电阻。如果需要,请另行购买光敏电阻自己安装。 3.两种触发方式:L不可重复,H可重复。可跳线选择,默认为H。 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内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的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

4.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3-4秒):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收任何感应信号。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 5.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DC5V至20V 6.微功耗:静态电流65微安,特别适合干电池供电的电器产品。 7.输出高电平信号:可方便与各类电路实现对接。 使用说明: 1感应模块通电后有一分钟左右的初始化时间,在此时间模块会间隔地输出0-3次,一分钟后进入待机状态。 2. 应尽量避免灯光等干扰源近距离直射模块表面的透镜,以免引进干扰信号产生误动作;使用环境尽量避 免流动的风,风也会对感应器造成干扰。 3. 感应模块采用双元探头,探头的窗口为长方形,双元(A元B元)位于较长方向的两端,当人体从左到右 或从右到左走过时,红外光谱到达双元的时间、距离有差值,差值越大,感应越灵敏,当人体从正面走向探 头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方向走过时,双元检测不到红外光谱距离的变化,无差值,因此感应不灵敏或不工作;所以安装感应器时应使探头双元的方向与人体活动最多的方向尽量相平行,保证人体经过时先后被 探头双元所感应。为了增加感应角度范围,本模块采用圆形透镜,也使得探头四面都感应,但左右两侧仍 然比上下两个方向感应范围大、灵敏度强,安装时仍须尽量按以上要求。

八年级生物上册6.16.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同步练习1新版苏科版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一、选择题 1、小明经常长时间看漫画书而导致了近视,则他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近视镜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2、“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④瞳孔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3、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4、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 () A.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 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5、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 A. 视网膜、视神经 B. 视觉中枢、视网膜 C. 视网膜、视觉中枢 D. 角膜、视觉中枢 6、近年来,患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小明是其中的一个,那么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 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凸透镜 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凹透镜 D.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凸透镜 7、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 ( ) ①迅速张口②迅速闭嘴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看到的就是模糊不清的物像,你知道这叫什么眼及就应该如何矫正吗()

A.近视眼、戴凸透镜 B.远视眼、戴凸透镜 C.近视眼、戴凹透镜 D. 远视眼、戴凹透镜 9、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10、上体育课时,当老师从背后叫学生的名字,被叫到的同学会举手并喊「有」。 下列何者为此反应过程中的感受器?( ) A.眼 B.耳 C.口 D.手 11、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打呵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二、非选择题 12、关注健康,善待生命。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据调查我国的近视眼发病率高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近几年来, 上升趋势,这引起了人们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关注。 答: ①眼球成像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②物像只有落到[]____________上,我们才能看到清楚的物体,近视眼可以配带装有____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③某人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发生病 变的部位可能___________。 ④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将车停下,这属于_______反射,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

CH2 物理层习题

CH2 物理层习题 2.1 典型习题与分析 【1】假定以2400bps 的速率在一条线路上发送10,000字节的文件. a. 计算采用异步通信方式时在比特和时间上的开销。假定发送每个符号时1位开始 位,1位停止位和8比特的数据位,其中数据位中不包含校验位。 b. 计算采用同步通信方式时在比特和时间上的开销。假定数据是以帧的方式发送, 每帧包含1000个字符=8000比特,同时有48比特的控制位开销。 c. 如果发送100000个字符的文件,上述a, b 的答案又是什么? d. 如果以9600bps 的速度发送100000个字符的文件,上述a, b 的答案又是什么? 解答: (a) 额外开销率=%201 1811=+++,而传输速率为2400b/s ,所以传输时间= 67.41240 10000=s 。 (b) 系统的开销率为 %59.0%10048 800048=?+,所以额外开销为4801048=?比特,因此传输一帧所需的时间为 35.32400 8048 =s ,所以总耗时为5.3335.310=?s 。 (c) 异步、同步额外开销不变。 异步情况下的总耗时为41.67? 10=416.7s ,而同步情况下的总耗时为100?3.35=335s 。 (d) 异步情况下的总耗时为 2.10410 /960010000 =s , 而而同步情况下的总耗时8383.09600 8048=s 。 所以总耗时为83.838383.0100=?s 。 【2】根据RS-232-C 标准,DTE 只有在哪四个电路都处于开状态(ON)的情况下才能发送数据? 解答: (1) 请求发送RTS(针4) (2) 清送CTS(针5) (3) 数据端接装置就绪DSR(针6) (4) 数据终端就绪DTR(针20) 【3】RS232C 接口如何在两个DTE 的直接连接中应用? 解答: 当两个DTE 距离较近(50英尺以内),并且未接DCE 时,可通过采用零调制解调器电缆来使用RS232C 接口。这种连接电缆利用交叉跳变信息线的方法,使得连接在电缆两端的DTE 通过电缆看对方都好像是DCE 一样,从而满足RS232C 接口的要求。零调制解调器电缆中,发送数据的插脚2和接收数据的插脚3交叉相连;插脚1和插脚7是接地信号,可直接连接在一起;插脚6、8和20被连接或跨接在一起,这样只要任何一个信号被激活,其它

苏科初中生物八上《人体对信息的感知》word教案 (3)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展示一个用的布遮盖的塑料箱,里面放着一个苹果形状的厨房用计时器。 教师:下面我们邀请三位同学来检验一下箱子里是什么东西?——请第一位同学用手伸进布下面摸一摸,第二位同学用耳朵凑近听一听,第三位同学偷偷看上一眼。然后将你们的判断写在纸上。(箱子里也可以放一只小动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换成一朵花,要求同学闻一闻……) 用手摸的同学:是一个假的苹果; 用耳听的同学:是一个闹钟(是一块表); 用眼看的同学:是一个苹果形状的计时器。 教师:这些同学分别通过那种感觉认识这个物体? 学生:触觉、听觉、视觉。 教师:也许在认识这个物体中我们没有用到,但当我们感知其他外界事物的时候,我们还会用到哪些感觉? 学生:嗅觉、味觉、温度感觉(可能需要老师举例提示) 教师:同学们也看到了,刚才辨别计时器时,最快和最正确的同学应用了自己的视觉。视觉是我们感知外界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眼睛对我们来说就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眼由眼球和眼的附属结构组成。(同桌互相观察眼睛,认识眼的结构)组成功能 眼球的附属结构眼睑对眼球有保护作用(泪腺分泌眼泪里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结膜衬在眼睑的内表面和贴在眼球的前面,能分泌黏液,润滑眼球)睫毛 结膜 泪器 眼肌 眼球角膜无色透明,光线容易透过

人体的特性参数

人体的特性参数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32 人体的特性参数 【大纲考试内容要求】: 熟悉人体特性参数及人的心理因素。 【教材内容】: (二)人体的特性参数 1、人体特性参数 与产品设计和操纵机器有关的人体特性参数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4类: 1)静态参数 静态参数是指人体在静止状态下测得的形态参数,也称人体的基本尺度,如人体高度及各部分长度尺寸。 2)动态参数 动态参数是指在人体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动作范围,主要包括肢体的活动角度和肢体所能达到的距离等两方面的参数。如手臂、腿脚活动时测得的参数。 3)生理学参数 生理学参数主要是指有关的人体各种活动和工作引起的生理变化,反映人在活动和工作时负荷大小的参数,包括人体耗氧量、心脏跳动频率、呼吸频率及人体表面积和体积等。 4)生物力学参数 生物力学参数主要指人体各部分(如手掌、前臂、上臂、躯干(包括头、颈)、大腿和小腿、脚等)出力大小的参数,如握力、拉力、推力、推举力、转动惯量等。 2. 人体劳动强度参数。 (1)能量代谢率。 能量代谢率= 劳动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所谓基础代谢率是指劳动者在绝对安静横卧状态下,为维持生命,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量。 劳动代谢率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时的能量消耗量与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之差除以劳动时间。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大体为基础代谢量的120%。能量消耗量可通过测定劳动时呼出气中的O2及CO2的比例,算出劳动者O2的消耗量折算得到。能量代谢率RMR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LogRMR=0.0945x-O.53794 (4—2) log(13.26-RMR)=1.1648-0.0125x (4—3) 式中X——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即x=每分钟呼气量/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按上式分别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谢率。 (2)耗氧量(单位L/min)。 人在作业时因耗能量增加,需氧量也必增多,每分钟的需氧量称为耗氧需。人体每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最大耗氧量,正常成人一般不超过3L,常锻炼者可达到4L以上。人的最大耗氧量为: Omax=(56.592-0.398 A)W×10-5 (4—4) Omax可作为允许最大体力消耗的标志。 (3)心率F(单位min-1)。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时也用心率的变化来评价劳动强度,人的最大心跳速率为: Fmax=209.2—0.94A3:(4-5) d.劳动强度指数I 。 劳动强度指数I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体力劳动强度按I大小分为4级: Ⅰ级(I≤15)为轻劳动; Ⅱ级(I=15~20)为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I=20~25)为重强度劳动; Ⅳ级(I>25)为“很重”体力劳动。 I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I=3T+7M (4—8) 式中T——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净劳动时间(min)/工作日总工时(min),%; M——8h工作日能量代谢率; 3——劳动时间的计算系数; 7——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通过以上经验公式计算的I,基本上能正确反映生理负荷大小。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第15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1课时) 【课程导入】 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 80%以上来自视觉。眼睛是 接收信息量最大的感觉器官,是心灵了解外界的重要通道,同时眼睛又向外界透露了心中的 情感,所以人们常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之所以能传神,之所以“会说话”,与它的 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你想了解它吗? 【聚焦课标】 1、 描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了解层次 2、 说出眼球的附属结构和功能一一理解层次 3、 概述眼球的结构及功能一一理解层次 4、 发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分析归纳问题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实践能力一一理解认同 层次 【自主学习】 1、 人体观察事物、获取外界信息和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由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其中 _____________ 是主要结构。 2、 眼的附属结构: (1)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等,对眼 球有保护作用,如 ,可以分泌泪液,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 3、眼球的结构: (1)眼球外膜前端透明的膜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光线首先进入眼球的膜, 也是人体捐 献的器官之一。 (2) 人体通过调节 ________________ 的凸度,可以始终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3) 瞳孔位于 ________________ 。 (4) 人的眼有的呈黑色,有的呈蓝色,是与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合作学习】 根据眼球结构示意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观察方法:按由外T 内,由前T 后的 顺序) 1、说一说:你 各部分结构名 你的 同学听。 2、填一填: 外膜* _______________ (2)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 _____________ ,所以平时要注意卫生。 知道眼球的 称吗?说给

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 感觉: 1.感受性 感受性即感觉的能力。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感受性高的人能感觉到的刺激,不一定能被感受性低的人感觉到。如,有经验的染色工人能辨别出几十种不同的黑色,而一般人则很难分辨。 一个人的感受性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2.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感觉的适应。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感受性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降低。通常,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弱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提高。此外,一个持续的刺激可引起感受性的下降。例如,当你从光亮处走进电影院时,起初感到伸手不见五指,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看清周围的东西,这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到光亮的地方,最初强光使人目眩,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除了视觉适应外,还有嗅觉、味觉等其他感觉的适应。古语说“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适应现象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人能在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做出精确的反应。 (2)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一般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也可以在几种感觉同时产生时发生,也可以在先后几种感觉中产生影响。一般的变化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如,轻微的音乐声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 感觉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种感觉之间。最明显的就是对比现象。如,“月明星稀”,天空上的星星在明月下看起来比较稀少,而在黑夜里看起来就明显地增多;灰色的长方形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些。这些是同时性对比。在吃过甜点心之后再吃苹果,苹果变得发酸,而吃了酸苹果之后再吃甜点心,点心就显得格外甜。这是相继性对比。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和组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感觉的相互作用和对比规律。例如,浅色的教具可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可放在白墙前演示。要使学生区分出地图上的不同部位,就可以着上红绿或黄蓝等对比色。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把不易分辨的形近字:辨、辫、辩的中间部分用红笔写,以示醒目。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自然现象、图片或阅读课文时,教师的讲解、提示的声音不宜过高,更不允许周围大声喧嚷,以免影响学习的效果。 (3)感受性与训练。前面提及的两种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的时限。要使个体感受性从根本上提高,则与实践活动的训练有关。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因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做长期的、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超过其他人。如,炼钢工人能够根据钢水的火花判断炉内温度的高低;染料工人能够分辨出几十种浓淡不同的黑色;有经验的面粉工人能够单凭触觉,摸出面粉的质量以及辨别出这种面粉是由哪个地区生产的麦子磨成的。此外,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丧失一种感觉能力的人,他们其他感觉能力会由于代偿而得到特殊的发展。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受过专门训练的小学生,能敏锐地辨别相差1/2音高的两个音,而没有受过专门乐器训练的小学生,就是对相差一个音阶的两个音都不易区分。所有这些事例说明,人的各种感觉能力都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感受性的提高。如音乐、朗读能发展儿童的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能力,绘画能发展儿童的视觉能力,手工、泥塑能发展儿童的触觉能力,体育能发展儿童的运动觉、平衡觉的能力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加以训练和培养。 知觉: 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1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第三课时 导学目标: 1、描述耳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听觉形成的过程。 导学过程: 【复习导入】:1、说说眼球的结构。 2、说说视觉形成的过程 【自主学习】: 任务一、认识耳的结构 A: 观察“人耳的结构”图,同学互相观察耳,并阅读信息库完成: 1、耳是人体形成听觉的重要器官,它包括、和三部分。 2、外耳包括和,收集声波,将声波传入中耳。 3、中耳由、、和三块组成。通过一条咽鼓管与咽部相通。 4、内耳由、和三部分组成。和与身体平衡有关;有听觉感受器,能把由声波引起的振动转变成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5、如果鼓膜受到一定的损伤,就会影响到的振动效果,使声波的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的下降或消失。 【合作探究】组内交流,自主纠错, 【精讲点拨】耳有哪些结构与声波的传导有关 任务二、认知听觉形成的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听觉形成示意图”及课文并思考回答 1、声音是以的形式传导的。 2、外界的声波经过的收集,由传到中耳,引起的振动。鼓膜的振动经过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再由传递到大脑皮质的中枢,形成听觉。 【精讲点拨】用简短文字和箭头表示听觉是怎样形成的 任务三、探讨耳的保健 【合作探究】:阅读资料,思考:

1、如果一个人的受到损伤,将严重影响他的听力。 2、分析耳毒性药物对人体听力损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如果一个孩子丧失了听力,孩子就会致辞哑。讨论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保护耳与听觉,试举例说明? 【自主评价】: 1、鼓膜的作用是() 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耳传递 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耳传递 2、听觉感受器位于() A、鼓膜内 B、半规管内 C、前庭内 D、耳蜗内 3、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内耳组成部分的是() A、听小骨B、前庭C、耳蜗D、半规管 4、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部位是() A、耳蜗B、鼓膜C、听觉中枢D、半规管 5、人的听觉产生于() 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 6、在耳的结构中,具有收集声波作用的是() A、耳蜗 B、耳廓 C、鼓膜 D、外耳道 7、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损,那么可能发生的病变的部位是() 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鼓膜 C、中耳 D、内耳 8、人们在遇到巨大的声响时,应迅速( ) ①堵耳②张口③闭嘴④喊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体的特性参数

32 人体的特性参数 【大纲考试内容要求】: 熟悉人体特性参数及人的心理因素。 【教材内容】: (二)人体的特性参数 1、人体特性参数 与产品设计和操纵机器有关的人体特性参数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4类: 1)静态参数 静态参数是指人体在静止状态下测得的形态参数,也称人体的基本尺度,如人体高度及各部分长度尺寸。 2)动态参数 动态参数是指在人体运动状态下,人体的动作范围,主要包括肢体的活动角度和肢体所能达到的距离等两方面的参数。如手臂、腿脚活动时测得的参数。 3)生理学参数 生理学参数主要是指有关的人体各种活动和工作引起的生理变化,反映人在活动和工作时负荷大小的参数,包括人体耗氧量、心脏跳动频率、呼吸频率及人体表面积和体积等。 4)生物力学参数 生物力学参数主要指人体各部分(如手掌、前臂、上臂、躯干(包括头、颈)、大腿和小腿、脚等)出力大小的参数,如握力、拉力、推力、推举力、转动惯量等。 2. 人体劳动强度参数。 (1)能量代谢率。 能量代谢率= 劳动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所谓基础代谢率是指劳动者在绝对安静横卧状态下,为维持生命,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最低能量

消耗量。 劳动代谢率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时的能量消耗量与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之差除以劳动时间。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大体为基础代谢量的120%。能量消耗量可通过测定劳动时呼出气中的O2及CO2的比例,算出劳动者O2的消耗量折算得到。能量代谢率RMR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LogRMR=0.0945x-O.53794 (4—2) log(13.26-RMR)=1.1648-0.0125x (4—3) 式中X——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即x=每分钟呼气量/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按上式分别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谢率。 (2)耗氧量(单位L/min)。 人在作业时因耗能量增加,需氧量也必增多,每分钟的需氧量称为耗氧需。人体每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最大耗氧量,正常成人一般不超过3L,常锻炼者可达到4L以上。人的最大耗氧量为: Omax=(56.592-0.398 A)W×10-5 (4—4) Omax可作为允许最大体力消耗的标志。 (3)心率F(单位min-1)。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时也用心率的变化来评价劳动强度,人的最大心跳速率为: Fmax=209.2—0.94A3:(4-5) d.劳动强度指数I 。 劳动强度指数I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体力劳动强度按I大小分为4级: Ⅰ级(I≤15)为轻劳动; Ⅱ级(I=15~20)为中等强度劳动;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案及反思

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眼与视觉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眼球附属结构和功能,概述眼球的结构以及与视觉形成的关系。 (2)理解眼球的成像过程,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描述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和矫正方法,举例说明用眼卫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健康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和矫正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眼球的成像过程 (2)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1)“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 (2)探究法、游戏法、讨论归纳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小游戏:邀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将眼睛蒙起来,试一试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座位? 学生观察思考:该同学不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座位的原因?人的眼睛有何作用? 反馈:眼是人体观察事物并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来源,有了明亮的双眼,才能欣赏到外界美丽的世界。 教师引入课题:那么,你想知道眼睛内部的结构以及它是怎么形成视觉的吗?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眼与视觉的形成 (一)眼的结构

1、认识眼的附属结构 图片展示眼的附属结构,教师简要描述它们的特征和功能。 2、眼球的结构(多媒体演示) 外膜角膜(无色透明,光线易通过)、 巩膜(白色坚固,保护眼球内部结构) 眼球壁中膜:脉络膜、睫状体、虹膜 内膜:视网膜(含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眼球 房水 内容物晶状体(具有弹性的透明体,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玻璃体 教师分别介绍各结构的特征和功能,重点演示讲解瞳孔、晶状体的作用。 瞳孔: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能随着光线的强弱调整大小。当光线变强时,瞳孔缩小;反之,当光线变弱时,瞳孔扩大。(动画演示) 晶状体:具有弹性的透明体,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多媒体演示晶状体的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知识反馈: (1)、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眼球附属结构的是() A、眼睑 B、睫毛 C、泪器 D、玻璃体 (2)、当你从暗室中走出来的时候,瞳孔的变化是()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没有变化 D、无法判断 (3)、下列结构中,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A、角膜 B、巩膜 C、视网膜 D、脉络膜 (4)青少年经常上网,会使眼球发生的变化是() A、晶状体凸度过大 B、晶状体凸度过小 C、晶状体浑浊 D、视网膜发炎 (二)视觉的形成 1、多媒体演示眼球成像的过程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 (1)、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2)、物像最终落在什么结构上? 2、多媒体演示凸透镜成像实验 提示学生注意观察: (1)蜡烛和凸透镜的变化 (2)白纸版上出现的物像的特点 想一想:白纸板和凸透镜分别相当与眼球的什么结构?

感知系统是指人体产生感知反应的系统

感知系统: 感知系统是指人体产生感知反应的系统。 一般认为感知系统具有如下5个特征: 第一,感知系统源于条件反射。一个人的感知系统对环境的显著特性通常是立即和自动地做出反应。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颜色,大多数人看到一辆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车或者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服装会立刻做出积极的感知反应。 第二,人们对于他们的感知反应没有直接的控制,例如,如果你被一个粗鲁的售货员冒犯,你的感知系统就会自动产生愤怒或生气的感觉。但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激发他们感觉的行为或转换环境的方法来间接控制他们的感知感觉,例如,你可以向主管人员投诉那个粗鲁的售货员,以减少你的消极感觉而创造一种心的舒适的感觉。 第三,感知反应能在身体中在生理上感觉到,例如笑和皱眉。成功的销售人员会注意他们潜在顾客的肢体等反应,根据观察所得,采取适当的推销方式。 第四,感知系统能对任何类型的刺激做出反应。例如,消费者能对一个实际物体或者一种社会情况做出评价反应,如我喜欢我的音响,我不喜欢和商店出售音响的人员谈话;感知系统也能对人们自身的行为

做出反应,如我喜欢听我的音响;感知系统还会对自己的认知系统产生反应,如我喜欢思考我的音响。 第五,基本的感知反应不多,如对甜味的喜爱和对突然的噪音的消极反应等。其他的大多数感知反应是后天习得的,在不同的文化、子文化或其他社会群体间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人们的感知系统对相同的刺激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感知反应的类型:是指人们体验到的感知反应有四大类型:情感、特殊的感觉、情绪和评价。每一种类型的感知反应都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例如感觉可以是好的或者不好的,情绪可以是积极的或者消极的。 这四种类型的感知在生理激发水平及强烈程度方面有所不同,情感是比较强烈的感知反应,它涉及较强的生理反应,如因害怕或生气产生心跳加速、血压上升、流泪、反胃等;特殊的感觉比情感涉及的生理反应强度要弱一些;情绪则是相对比较分散的感知状态,其涉及的是更低水平的感觉强度;而对商品或其他概念的评价则是比较弱的感知反应,它往往伴随着最低水平的生理激发。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眼

银川二十中“五行课堂”生物学练设计班 级姓名 课 题 第16章第2节人体对信息的感知1 自主学习1、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等,对眼球有作用,如,可以分泌泪液,具有杀菌和润滑眼球的作用。 2、沙眼和急性结膜炎的发病部位通常在,所以平时要注意卫生。 3、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______,由_______进入眼球的内部,再经过_______等的折射作用,最终落在_______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了_________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与________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___________传导到大脑皮质的______________,人就形成了___________。 4、近视形成的原因 近视是由于__________的凸度过大甚至造成眼球的____________过长,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___________的前方,所以看不见远处的东西,可以佩戴___________进行矫正。[来源:1]

合作探究5、辨认眼球模型主要结构的名称。 外膜:、 眼球壁中膜:、、 眼球内膜: 眼球的内容物:、、 6、同步导测:连一连。 角膜 巩膜 脉络膜 虹膜 晶状体 视网膜 7、视觉形成的过程: 外界光线→→→(折射)→玻璃体→(产生兴奋)→→大脑皮质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8、预防近视: 三要:、、 、 四不看:、、 、、 支持、保护眼球 控制瞳孔大小,调节进光量 含有大量视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无色透明,感觉非常灵敏 含有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

达标反馈1、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虹膜 D.巩膜和虹膜 2、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质大脑皮质 C.视网膜大脑皮质 D.大脑皮质视网膜 3、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是() A、角膜 B、瞳孔 C 、晶状体D、玻璃体 4、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5、外界物体发射过来的光线,依次经过()到达视网膜。 A、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C、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D、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 6、眼球中具有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A、角膜 B、晶状体 C、巩膜 D、虹膜 7、、下列结构中,能调节进入眼球内光线强弱的是() A、角膜 B、巩膜 C、虹膜 D、脉络膜 8.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9、在眼球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主要结构是:、晶状体、玻璃体和。________是光线首先进入眼球的膜,也是人体捐献的重要器官之一。在以上形成视觉的过程中,感受器是__ 。而沙眼发病的部位是在。 10、判断: 1)、人患近视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2)、眼的瞳孔在明亮环境中要比在黑暗环境中大些。() 3)、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