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专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

A.《村歌》 B.《禾场上》 C.《登记》 D.《耕云记》

2.《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C)。

A.刘雨生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李月辉

3.《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B)。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4.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获得广泛赞誉,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备受推崇,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B)。

A.《小二黑结婚》 B.《邪不压正》 C.《田寡妇看瓜》 D.《李有才板话》

5.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D)。

A.《三里湾》 B.《“锻炼锻炼”》 C.《卖烟叶》 D.《登记》

6.在《三里湾》中,范灵芝放弃了落后的马有翼,而嫁给了“爱社如家”的小发明家(A)。

A.王玉生 B.马有翼 C.王金生 D.满喜

7.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农村题材小说家是(C)。

A.赵树理 B.孙犁 C.周立波 D.柳青

8.《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是(D)等。

A.陈先晋 B.龚子元 C.盛佑亭 D.李月辉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D)等。

A.《三里湾》 B.《铁木前传》 C.《艳阳天》 D.《山乡巨变》

10.《创业史》(第一部)的主人公是(B)。

A.李月辉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梁三老汉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主要有赵树理、孙犁、周立波的(ABD)等。

A.《三里湾》 B.《铁木前传》 C.《红旗谱》 D.《山乡巨变》

2.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等。

A.《山乡巨变》 B.《创业史》 C.《妇女代表》 D.《艳阳天》

3.“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有(ABC)等。

A.束为 B.马烽 C.西戎 D.孙犁

4.“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ABCD)等。

A.从维熙 B.刘绍棠 C.房树民 D.韩映山

5.“茶子花派”的主要作家有(ACD)等。

A.韩少功 B.李凖 C.周健明 D.古华

6.《三里湾》中热衷于个人致富的人物主要有(ACD)等。

A.“糊涂涂” B.王金生 C.“常有理” D.范登高

7.《铁木前传》的主要人物有(ABC)等。

A.黎老东 B.小满儿 C.傅老刚 D.双眉

8.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ABD)等。

A.小满儿 B.双眉 C.范灵芝 D.妞儿

第1 / 28页

9.《山乡巨变》描写的先进农村干部有(B)等。

A.陈先晋 B.李月辉 C.盛佑亭 D.刘雨生

10.《创业史》中的“三大能人”是(BCD)。

A.梁生宝 B.郭世富 C.姚士杰 D.郭振山

三、填空题

1.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2.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3.“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

4.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5.《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以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6.《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7.在“十七年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周立波既是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

10.“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

四、简答题

1.“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说出两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A.“山药蛋派”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十分注重作品的社会功效,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民间色彩和浓厚的民族风格,他们的作品既具有“问题小说”的特点,也具有大众化、民间化的特点。“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束为等。

B.“白洋淀派”的作品多取材于冀中平原地区的乡村生活,以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笔法为主要特征,歌颂劳动人民的纯净朴实的美好品德,或记录清新秀美的水乡风光和民风民俗,表现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人情美、人性美,形成了共同的朴素自然、清新柔美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家主要有孙犁、刘绍棠、从维熙的、韩映山、房树民等。

C.“茶子花派”是一个乡土化与诗意化相结合的文学流派,既强调对时代风云和社会变革的记录,更强调对自然风光、历史传统,特别是南方农村的婚丧嫁娶、节令习俗、迷信禁忌等民俗风情的表现,努力追求一种风俗画和田园诗的风格。其代表作家主要有周立波、周健明、谢璞、孙健忠、古华、叶蔚林、韩少功、谭谈、彭见明等。

2.《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也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为什么在当时仍然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批评?

A.作品虽然也写到了农村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但“这个斗争,并不是摆开阵势两边旗鼓相当地打起仗来……”,并不你死我活的,而作品最成功的部分,是新的时代环境中农民们的日常生活。

B.作品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不是合作化的带头人王金生,而是热衷于个人致富的党员范

登高,以及“糊涂涂”、“常有理”等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落后的富裕中农。在赵树理看来,所有的农民都是可以改变的。

专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 B.《红旗谱》 C.《皖南事变》 D.《三家巷》

2.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

(D)。

A.《林海雪原》 B.《三家巷》 C.《皖南事变》 D.《红旗谱》

3.《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主人公是(A)

A.林震 B.刘世吾 C.钱文 D.张思远

4.《蝴蝶》描写的共产党高级干部形象是(B)。

A.林震 B.张思远 C.曹千里 D.钟亦诚

5.王蒙12岁起就“奉为圭臬”的苏联小说是(C)。

A.《这里的黎明静悄悄》B.《在医院中》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6.王蒙以“意识流”手法描写主人公钟亦成15岁投身革命的中篇小说是(D)。

A.《杂色》 B.《蝴蝶》 C.《古船》 D.《布礼》

7.20世纪80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主要有张炜的《古船》和古华的(C)等。

A.《三家巷》 B.《白鹿原》 C.《芙蓉镇》 D.《长恨歌》

8.《白鹿原》的作者是(B)。

A.古华 B.陈忠实 C.张炜 D.王安忆

9.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A)等。

A.《我是太阳》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历史的天空》 D.《亮剑》

10.作家以自己爷爷、红军时期中共特科成员项与年的生命历程为素材,具有鲜明纪实色彩的作品是(A)。

A.《英雄无语》 B.《历史的天空》 C.《我是太阳》 D.《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多项选择题

1.“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BCD)等。

A.《三里湾》 B.《林海雪原》 C.《红旗谱》 D.《红岩》

2.“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BC)等。

A.古华的《芙蓉镇》 B.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C.张炜的《古船》D.黎汝清的《皖南事变》3.《三家巷》围绕着周炳的成长,作家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ABD)等。

A.沙基惨案 B.省港大罢工 C.南昌起义 D.广州起义

4.《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主要有(BCD)等。

A.林震 B.王清泉 C.韩常新 D.刘世吾

5.王蒙20世纪90年代的“季节”系列长篇小说主要有(ACD)等。

A.《恋爱的季节》B.《失恋的季节》 C.《踌躇的季节》 D.《狂欢的季节》

6.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ABC)等。

A.林震 B.钟亦成 C.钱文 D.曹千里

7.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等。

A.刘世吾 B.钱文 C.张思远 D.犁原

8.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缅怀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BC)等。

A.《芙蓉镇》 B.《古船》 C.《白鹿原》 D.《红岩》

9.20世纪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ABC)等。

A.邓一光的《我是太阳》B.都梁的《亮剑》C.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D.吴强的《红日》

10.石光荣、李云龙、梁大牙等形象出自长篇小说(BCD)等。

A.《英雄无语》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亮剑》 D.《历史的天空》

三、填空题

1.“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2.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孙犁的《风云初记》、欧阳山的《三家巷》等。

3.《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4.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5.《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6.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7.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蝴蝶》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

8.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和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都是80年代“反思文学”的重要收获。

9.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10.邓一光的中篇小说《父亲是个兵》和长篇小说《我是太阳》为代表,继续讴歌革命的作品以豪放、壮丽的气势令人耳目一新。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多重思想意义。

A.在刻画林震的工作热情时,作家勾勒出三个各有特点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专横跋扈的王清泉、回避矛盾、忙忙碌碌的韩常新和对工作缺乏热情的刘世吾,具有“政治小说”(“官场小说”)的意义。

B.在官僚主义者的形象中,刘世吾的口头禅是“就那么回事”,但他并没有彻底麻木,其意义已经超出了一般性的批判官僚主义,而具有了深邃的哲理意义。

C.小说并没有止于欣赏林震的理想主义热情,而是通过林震的经历说明生活斗争比书本更复杂,具有“成长小说”的意义。

2.为什么说80年代以来的革命叙事呈现出了众声喧哗的特色?

A.既有《芙蓉镇》和《古船》对居心叵测的人们利用革命以营私的无情揭露,也有《白鹿原》和《长恨歌》对革命其实改变不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深长思考,

B.更有《父亲是个兵》、《我是太阳》以及《英雄无语》这样缅怀革命、讴歌英雄又有所感伤、有所困惑的浪漫主义新浪潮。

C.这些不同的主题表明:当代作家对于革命的思考已经成功超越了前辈作家充满革命理想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色彩的革命颂歌,进入了更丰富、更阔大的文学境界:既有对于历史与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探讨,也有对于革命与日常生活、革命与农民性的独到思考。专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 B.《关汉卿》 C.《茶馆》 D.《龙须沟》

2.有研究者认为剧中主人公的艺术形象是剧作家对自身甚或知识分子的“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描绘、自我认定”,将戏剧台词艺术的文学性推向了令人瞩目的高峰的话剧是(B)等。

A.《蔡文姬》 B.《关汉卿》 C.《茶馆》 D.《谢瑶环》

3.曾以《骆驼祥子》、《月芽儿》、《四世同堂》等小说闻名于世的戏剧家是(D)。

A.茅盾 B.巴金 C.田汉 D.老舍

4.《茶馆》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作品的主人公“裕泰大茶馆”老板是(A)。

A.王利发 B.常四爷 C.秦仲义 D.马五爷

5.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C)。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6.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红色娘子军》和(A)。

A.《白毛女》 B.《红灯记》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7.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C)等。

A.《正红旗下》 B.《车站》 C.《绝对信号》 D.《野人》

8.高行健与刘会远合作实验话剧是(A)。

A.《绝对信号》 B.《车站》 C.《正红旗下》 D.《野人》

9.以北京烤鸭的美食文化为题材,反映的是商业文化百味俱全的深层结构,人生苍凉无奈的辛酸况味的话剧是(C)。

A.《恋爱的犀牛》 B.《茶馆》 C.《天下第一楼》 D.《车站》

10.《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A.孟京辉 B.赖声川 C.高行健 D.何冀平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的表现农业合作化的话剧主要有(BCD)等。

A.夏衍的《考验》B.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C.海默的《洞箫横吹》D.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

2.自1957年下半年开始,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创作有(ABCD)。

A.《蔡文姬》 B.《茶馆》 C.《关汉卿》 D.《胆剑篇》

3.20世纪60年代初在京剧现代戏勃兴中出现的优秀剧目主要有(ABD)等。

A.《红灯记》 B.《智取威虎山》 C.《沙家浜》 D.《奇袭白虎团》

4.老舍在1949年从美国归来到文革初含冤辞世的17年间,共创作了23部戏曲作品,主要有(ACD)。

A.《龙须沟》 B.《四世同堂》 C.《茶馆》 D.《西望长安》

5.《茶馆》中三个主要人物是(BCD)。

A.松二爷 B.王利发 C.常四爷 D.秦仲义

6.《茶馆》所描写的“三个时代”是(ABD)。

A.从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 B.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

C.抗战爆发后日本人的奴役 D.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统治

7.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AD)。

A.《白毛女》 B.《智取威虎山》 C.《沙家浜》 D.《红色娘子军》

8.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京剧包括《红灯记》、《沙家浜》和(ACD)。

A.《智取威虎山》 B.《龙江颂》 C.《奇袭白虎团》 D.《海港》

9.《沙家浜》“智斗”一场的主要人物是(ABD)。

A.阿庆嫂 B.胡传魁 C.沙奶奶 D.刁德一

10.《绝对信号》描写的主要人物是(ABC)。

A.黑子 B.蜜蜂 C.小号 D.狗熊

三、填空题

1.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孙芋的《妇女代表》等优秀作品。

2.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3.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

4.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5.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主要有谢民的《我为什么死了》、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刘会远的《绝对信号》、高行健的《车站》、马中骏等的《路》、刘树纲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和《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等。

6.1985年以后的优秀剧作主要有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锦云的《狗儿爷涅槃》、朱晓平等的《桑树坪纪事》,以及魏明伦的川戏《巴山秀才》、《潘金莲》等。

7.90年代以后的优秀剧作主要有孟京辉的《思凡》、《恋爱的犀牛》,牟森的《彼岸》,林兆华等的《哈姆雷特》、《三姊妹?等待戈多》、黄纪苏和孟京辉等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以外死亡》,以及李龙云的《正红旗下》、过士行的《鸟人》等。

8.何冀平除了话剧创作外,还创作有影视作品《新龙门客栈》、《西楚霸王》、《黄飞鸿》、《创业玩家》、《香港故事》、《新白娘子传奇》等。

9.《天下第一楼》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

10.廖一梅编剧、孟京辉执导的话剧《恋爱的犀牛》,是实验戏剧与商业戏剧结合得比较成功的作品。

四、简答题

1.简要说明《茶馆》新颖而独特的戏剧结构。

A.在“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下,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而只是聪明地截取了三个横断面,三幕戏相对独立,多达70多个人物长达半个世纪的命运变迁,浓缩在“裕泰”这所普通的茶馆之中。

B.采用“人像展览式”的结构: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构线索,而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人物从中年到老年贯穿全剧;次要人物两代相承;龙套闲人根据剧情需要来去自由;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成功地表现了重大的主题。

2.在《红灯记》中,是怎样描写李奶奶向李铁梅“痛说革命家史”的?

A.先以李奶奶炸雷般地对李铁梅说“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开头,接着,是“十七年风雨狂怕谈以往”的思绪难平的大段唱腔进行厚重煽情的铺垫蓄势。

B.然后,是作为全剧核心的长达80多句的掷地有声的大段念白,把情绪绷到了最大张力,再接一段“闹工潮”的唱段,把诉说家史之“痛”导向希望后继有人的绵绵不绝的情感渠道。

C.最后,李铁梅顺势而进,接过红灯唱出“打不尽豺狼绝不下战场”的誓言,把观众情感推向高潮。

五、分析题:要求: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茶馆》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首尾相连的完整故事,它是如何通过三幕相对独立的戏表现“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的?试结合作品主人公王利发的形象塑造加以说明。

2.王利发、常四爷和秦仲义,是《茶馆》中仅有的三个贯穿始终的人物,他们各自有什么不同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在作品中的作用又是什么?

3.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4.为什么阿庆嫂能够周旋于胡传魁和刁德一之间,见招拆招,滴水不漏?试结合“智斗”一场的具体台词和唱词,分析阿庆嫂的形象。

5.《车站》在艺术形式上有哪些新的尝试,在内容上又融入了作家对当时社会问题的什么看法?你是如何评价这部作品的?

[评分标准]A.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扣5-10分)B.论述不清晰或不明确。(扣5-10分)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3分)D.文字欠优美或不流畅。(扣3分)E.有错别字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

专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等。

A.《望星空》 B.《养花人的梦》 C.《草木篇》 D.《迟开的玫瑰》

2.艾青把自己复出后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命名为(B)。

A.《重放的鲜花》 B.《归来的歌》 C.《归来》 D.《归来的时刻》

3.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A)。

A.《今天》 B.《星星》 C.《诗刊》 D.《萌芽》

4.1980年,《福建文学》开辟了“新诗创作问题”专栏,主要讨论对象是(B)。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海子

5.从延安走出来的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和在当代诗坛上探索现代意象诗的先行者是《福建集》的作者(C)。

A.郭小川 B.贺敬之 C.蔡其矫 D.流沙河

6.将形象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直抒胸臆,从内心和世界和精神状态多方面去思考一个战士、一个革命者的生活态度、人生道路,展现出“战士诗人”独特风采的诗人是(A)。

A.郭小川 B.贺敬之 C.蔡其矫 D.流沙河

7.“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写出了《回答》、《履历》、《结局或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胧诗”的诗人是(A)。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海子

8.1980年5月7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的作者是(A)。

A.谢冕 B.孙绍振 C.顾工 D.徐敬亚

9.一直梦想创造“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创作了《亚洲铜》、《五月的麦地》、《土地》、《太阳》等作品的诗人是(D)。

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海子

10.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长诗是(B)。

A.《简历》 B.《土地》 C.《麦地》 D.《太阳》

二、多项选择题

1.开国之初,最先出现的歌唱新中国、歌唱共产党和革命领袖的颂歌,主要有(ABD)等。

A.郭沫若的《新华颂》 B.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C.流沙河的《草木篇》 D.胡风的《时间开始了》

2.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ABC)等。

A.李季的《杨高传》B.臧克家的《李大钊》C.田间的《赶车传》D.郭小川的《望星空》

3.在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中受到牵连的“七月派”诗人,主要有(AD)等。

A.绿原、牛汉 B.公刘、白桦 C.辛笛、穆旦 D.曾卓、罗洛

4.“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以后涌现的青年诗人,特别是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ABCD)等。

A.食指 B.北岛 C.舒婷 D.顾城

5.20世纪90年代整个诗坛呈现出一种较为沉寂的状态,但仍在坚守诗歌创作领地的仍然有(BCD)等。

A.顾城 B.于坚 C.西川 D.臧棣

6.受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刻影响的中国诗人主要有(ABC)等。

A.郭沫若 B.艾青 C.蔡其矫 D.北岛

7.郭小川的叙事长诗主要有(ACD)。

A.《白雪的赞歌》B.《甘蔗林——青纱帐》C.《一个和八个》D.《将军三部曲》

8.《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崛起的诗群》这三篇文章被称为“三个崛起”,它们的作者是(ABD)。

A.谢冕 B.孙绍振 C.章明 D.徐敬亚

9.北岛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他的著名的“朦胧诗”主要有(ABC)等。

A.《回答》 B.《履历》 C.《古寺》 D.《波动》

10.海子深受一些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影响,他们是(ABD)等。

A.雅斯贝斯 B.尼采 C.荷尔德林 D.海德格尔

三、填空题

1.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臧克家的《有的人》等。

2.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牧笛》、雁翼的《在云彩上面》、傅仇的《伐木声声》等,都是50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3.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4.闻捷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

5.《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人集体化名“童第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

6.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今天》,是新诗潮运动的一面旗帜。

7.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8.20世纪60年代,蔡其矫曾立志要有系统地写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地理风情,并先从自己的故乡福建做起,出版了《福建集》。

9.北岛是“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诗人,他的《回答》、《履历》、《结局或开始》、《雨夜》、《宣告》、《古寺》、《一切》等著名的“朦胧诗”,因其现代主义色彩的新诗歌形式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但同时也受到批评。

10.在海子的《春天,十个海子》里,以生命的激情体味死亡:“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空虚寒冷的乡村”。

四、简答题

1.郭小川诗歌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他对当代诗歌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A.郭小川诗歌的最大成就是在艺术上博采众长,勇于创新。诗人曾尝试过民歌体、新格律

体、自由体、半自由体、楼梯式等多种新诗体裁样式,努力从中吸取营养,进而加以创新。

B.“新辞赋体”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主要贡献。他既吸取楚辞、汉赋的某些特点,又融进民歌的优点,赋比兴相结合,创造了他所独有的相当格律化的诗体——“新辞赋体”,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2.为什么可以说北岛的《回答》是他最优秀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A.诗人以惊世骇俗的警句,高度概括了那个特定时代被扭曲、颠倒和异化的本质特征:“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B.面对暴力和是非颠倒的世界,诗人以悲愤冷峻的怀疑和毫不妥协的决绝姿态,喊出了“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的呼声,慷慨陈情:“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这是觉醒者的宣言,叛逆者的抗争。

C.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的诗人,北岛似乎不以“爱”的深沉和激烈为基调,而是以“恨”为基调:憎恨、仇恨、痛恨那些蔑视人道、贱踏人性的暴行。《回答》以一种变态的刺激对变态的时代进行反抗,代表了北岛诗歌情绪的一个基本特征。

专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

1.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代表作是(A)。

A.《爸爸爸》 B.《老井》 C.《小鲍庄》 D.《厚土》

2.《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C)。

A.赵树理 B.周克芹 C.高晓声 D.张一弓

3.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的创作的(D)。

A.浩然 B.汪曾祺 C.李凖 D.刘绍棠

4.80年代末期,以琐细的乡村场景,低微的生活姿态,开掘出中国乡村普遍的人生困境和令人窒息的生命图景,从而开始了乡土文学一次重要转轨的作者主要有《伏羲伏羲》和《狗日的粮食》的作者(C)等。

A.李锐 B.刘醒龙 C.刘恒 D.刘震云

5.受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的作者是(A)。

A.阎连科 B.刘醒龙 C.周大新 D.关仁山

6.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C)。

A.贾平凹的《秦腔》B.周大新的《湖光山色》C.麦家的《暗算》D.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7.迟子建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D)。

A.《雾月牛栏》 B.《岸上的美奴》 C.《亲亲土豆》 D.《北极村童话》

8.路遥小说《人生》的主人公是从县城的高中毕业后无奈地回到村庄的(B)。

A.刘巧珍 B.高加林 C.孙少安 D.孙少平

9.贾平凹以自己的故乡丹凤县小镇棣花街为原型,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的作品是(C)。

A.《浮躁》 B.《废都》 C.《秦腔》 D.《商州》

10.莫言的成名作是(A)。

A.《透明的红萝卜》 B.《红高粱》 C.《白狗秋千架》 D.《檀香刑》

二、多项选择题

1.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主要指《陈奂生上城》和(ABCD)等。

A.《“漏斗户”主》 B.《陈奂生转业》C.《陈奂生包产》 D.《陈奂生出国》

2.表现乡村改革新气象和新困惑的乡土小说,主要有何士光、浩然、柯云路的()等。

A.《乡场上》 B.《苍生》 C.《芙蓉镇》 D.《新星》

3.汪曾祺追忆少年时代的高邮水乡故事的小说主要有()等。

A.《受戒》 B.《蒲柳人家》 C.《大淖记事》 D.《故里三陈》

4.刘震云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主要有(ACD)等。

A.《塔铺》 B.《狗日的粮食》 C.《头人》 D.《故乡天下黄花》

5.刘醒龙的小说主要有(ABD)等。

A.《凤凰琴》 B.《分享艰难》 C.《小鲍庄》 D.《圣天门口》

6.阎连科以现代主义色彩书写平中见奇、实中有虚的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主要有(ABD)等。

A.《年月日》 B.《日光流年》 C.《刺猬歌》 D.《坚硬似水》

7.贾平凹的乡土小说主要有(CD)等。

A.《浮躁》 B.《废都》 C.《秦腔》 D.《高兴》

8.《白鹿原》中的地主形象主要有(ACD)。

A.白嘉轩 B.鹿三 C.鹿子霖 D.郭举人

9.《檀香刑》的叙述者分别是(ACD)等。

A.赵甲 B.钱乙 C.孙丙 D.眉娘

10.莫言的长篇小说主要有《酒国》、《四十一炮》和(BCD)等。

A.《透明的红萝卜》 B.《丰乳肥臀》 C.《檀香刑》 D.《生死疲劳》

三、填空题

1.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粱》、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2.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

3.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贾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作品。

4.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5.陈应松以描写湖北神农架山区的山民生活见长,他的《马嘶岭血案》、《松鸦为什么鸣叫》、《豹子最后的舞蹈》等,为他赢得了“底层写作”的代表性作家的声誉。

6.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7.莫言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的则是《红高粱》。

8.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9.白嘉轩是一个封建色彩很浓的旧式乡村权威——白鹿村的族长。

10.《红高粱》里的“我爷爷”、“我奶奶”蔑视礼法,敢于追求自己荡气回肠的爱情。

四、简答题

1.简要描述贾平凹《废都》和《秦腔》的主要成就和不同特点。

A.《废都》表达了作家对都市生活的没落感和荒诞感。在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的西京城里,以作家庄之蝶为首的四大文化名人,本是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但是,金钱和欲望的诱惑,喧嚣红尘的裹挟,让他们放弃操守,也颠覆了他们的文化追求,显示出90年

代初期市场化浪潮冲击下的文化崩溃。

B.《秦腔》则是一首在外部力量冲击和内在价值瓦解夹击下的乡村生活的挽歌。作品通过清风街近2 0年来的演变,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农民与土地和家乡的疏离,昔日被视为血脉的乡情,也在利益化的时代被消解;在影视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曾经被视为秦人心声的传统艺术“秦腔”也日趋没落;世纪之交的乡村,正在遭遇空前的发展危机和精神危机。

2.《檀香刑》以起自山东的义和团运动为背景,描述了占领胶东半岛的德国人在修建胶济铁路时,引发了当地民众的激烈反抗。地方戏曲“猫腔”艺人孙丙,被迫充当了反抗的头领,因此要遭受县令钱丁、刽子手赵甲施行的名为“檀香刑”的酷刑。围绕着檀香刑,刽子手赵甲、县令钱丁、艺人孙丙各自的心态如何?

A.实施檀香刑的刽子手赵甲一心想要把这难得的机会用足,要恪尽职守,向世人亮出自己的一手绝活。

B.主持檀香刑的县令钱丁则存有恻隐之心,想要做手脚,让孙丙死得快一点,少受折磨。

C.而“猫腔”艺人孙丙却执意要通过接受酷刑的过程来展现自己的英雄气概,不仅不接受钱丁的善意,而且还要将这场酷刑变成生命最后的狂欢。

五、分析题

1.白嘉轩是白鹿村的族长。既仁义忠厚,又冷酷无情,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复杂性。试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和你自己的看法,分析白嘉轩的形象。

2.教材认为,陈忠实将诸多的故事,都归结到朱先生身上,然而,对人物的偏爱,也产生了负面的作用。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试通过作品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3.小娥是《白鹿原》中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代表,甚至死后仍遭到迫害。但在她一生中,却先后爱过三个男人,你如何看待她对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的爱?

4.通过《红高粱》讲述的“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的故事,从爱情和战争两个方面说明“红高粱精神”的含义,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从中发掘出的“种的退化”的命题的?

5.你是如何看待莫言作品中独特的儿童视角和“高密东北乡”?这对于他小说的独特性有多大作用?是否也妨碍了他创作的创新?

专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因具有朦胧的女性视野而受到批判的《百合花》的作者是(B)。

A.杨沫 B.茹志鹃 C.宗璞 D.韦君宜

2.张洁的关于女性身体和心灵的史诗是写于20世纪末的长卷小说(C)。

A.《方舟》 B.《爱,是不能忘记的》 C.《无字》 D.《祖母绿》

3.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A)等。

A.舒婷的《致橡树》B.铁凝的《哦,香雪》C.张洁的《祖母绿》D.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4.王安忆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之作,也是寻根文学的佼佼之作是(D)。

A.《小城之恋》 B.《长恨歌》 C.《荒山之恋》 D.《小鲍庄》

5.王安忆以南昌、陈卓然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为主要人物的成长小说是(D)。

A.《叔叔的故事》 B.《长恨歌》 C.《乌托邦诗篇》 D.《启蒙时代》

6.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1988年发表的(B)。

A.《哦,香雪》 B.《玫瑰门》 C.《笨花》 D.《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7.《玫瑰门》的主人公是(B)。

A.竹西 B.司猗纹 C.苏眉 D.庄老太爷

第11 / 28页

8.林白以多米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是(A )。

A.《一个人的战争》 B.《子弹穿过苹果》

C.《守望空心岁月》 D.《同心爱者不能分手》

9.一同被当作是女性文学代表作的两部小说是《一个人的战争》和(A)。

A.《私人生活》 B.《与往事干杯》 C.《无处告别》 D.《嘴唇里的阳光》

10.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同性恋的赞美态度的(C)。

A.《无处告别》 B.《与往事干杯》 C.《私人生活》 D.《嘴唇里的阳光》

二、多项选择题

1.五四时期第一次以群体形象出现在文坛女作家主要有陈衡哲、石评梅、冯沅君、谢冰莹和(ABCD)等。

A.冰心 B.凌叔华 C.庐隐 D.张爱玲

2.50年代优秀的女作家主要有(ABC)等。

A.宗璞 B.茹志鹃 C.杨沫 D.王安忆

3.张洁探讨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以及尴尬的心理体验和人生感悟的作品主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和(BCD)等。

A.《致橡树》 B.《方舟》 C.《祖母绿》 D.《无字》

4.王安忆的“三恋”是指(ACD)。

A.《荒山之恋》 B.《世纪之恋》 C.《小城之恋》 D.《锦绣谷之恋》

5.90年代以后以女性的敏感去发掘和表现自身的情感或生存体验,凸显出强烈的“个人化写作”的色彩的女作家主要有徐小斌,以及卫慧、棉棉、周洁茹、魏微和(ABCD)等。

A.林白 B.陈染 C.海男 D.徐坤

6.80年代初期,王安忆以雯雯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主要有(ABC)等。

A.《雨,沙沙沙》 B.《本次列车终点站》 C.《69届初中生》 D.《小鲍庄》

7.铁凝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大致从1991年至2006年,其代表作有(ABD)等。

A.《大浴女》 B.《孕妇和牛》 C.《玫瑰门》 D.《笨花》

8.在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中,三位重要的女性是(ABC)等。

A.苏眉 B.司猗纹 C.竹西 D.大旗

9.林白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苔》、《说吧,房间》、《万物花开》,中短篇小说集《玫瑰过道》、《同心爱者不能分手》、《致命的飞翔》和(C)等。

A.《一个人的战争》 B.《与往事干杯》 C.《子弹穿过苹果》 D.《守望空心岁月》

10.陈染的主要作品有《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独语人》、《在禁中守望》、《潜性逸事》、《站在无人的风口》和(ACD)等。

A.《私人生活》 B.《一个人的战争》 C.《纸片儿》 D.《与往事干杯》

三、填空题

1.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

2.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3.铁凝的成名作是1982年的《哦,香雪》。

4.王安忆的“三恋”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5.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

6.王安忆的《荒山之恋之恋》讲述了一个大提琴手的婚外恋的悲剧故事。

7.王安忆的《锦绣谷之恋之恋》写一个女人婚外精神恋的白日梦,即女编辑在一次笔会上暗恋一个男作家的故事。

8.王安忆的《启蒙时代》描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

是一部成长小说。

9.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88年出版的《玫瑰门》。

10.《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四、简答题

1.以《雨,沙沙沙》、《小鲍庄》、“三恋”、《叔叔的故事》和《长恨歌》为例,简要说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变化。

A.80年代初期,王安忆以雯雯为主人公的《雨,沙沙沙》、《本次列车终点站》系列小说,憧憬着理想的爱情和美好的新生活,风格单纯,感情细腻,是一个自我抒发的青春女孩的情绪天地。《小鲍庄》是寻根文学的佼佼之作,也是她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之作。放弃了雯雯的单纯与感性,转向了理性的审视,反思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矛盾。

B.1986年以后,《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三恋”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它使人们把眼光投向人性、人情,不再局限在强大的政治话语当中,为90年代女性文学的私人化写作、个性化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叔叔的故事》对右派一代的反思充满理性的批判精神,是王安忆叙事艺术发生巨大转变的一篇挑战自我之作,也是她使用先锋小说游戏策略的一次勇敢实践。《长恨歌》用一个追求繁华而不得的一个女人沉浮悲欢的一生,表现了女人与城市的关系,演绎了一座远离主流社会话语的都市民间史或说上海平民史。

2.《玫瑰门》是怎样表现司猗纹的心理扭曲的?

A.司猗纹18岁的初恋昙花一现,被囚禁在父母之命的无爱婚姻里,受尽浪荡丈夫的肆意践踏和公婆的鄙视。解放后追求妇女解放,没料到刚离了婚,新的结婚对象就暴死了。

B.文革中她主动交出财产,力图重新做人,不遗余力地改变自己,最终仍是受挫,终于导致了她心理的畸变和疯狂的报复,不惜用自己的“恶”去争得生存的权利。

C.她对庄老太爷实施性侵犯,改写了不对等的家庭关系;以偷窥儿媳竹西与大旗的偷情,获得某种心理优势,控制了家庭大权;以陷害妹妹改变在政治斗争中的劣势。

专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

1.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的“意识流”小说尝试创作中,《我是谁》的作者是(B)。

A.王蒙 B.宗璞 C.张洁 D.茹志娟

2.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C)。

A.《冈底斯的诱惑》 B.《虚构》C.《拉萨河的女神》 D.《西海无帆船》

3.《奔丧》、《瀚海》和《极地之侧》等先锋小说的作者是深受马原影响的(B)。

A.格非 B.洪峰 C.苏童 D.余华

4.曾引起广泛关注先锋小说还有格非的(D)等。

A.《妻妾成群》 B.《罂粟之家》 C.《访问梦境》 D.《褐色鸟群》

5.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C)。

A.《拉萨河的女神》 B.《上下都很平坦》 C.《冈底斯的诱惑》 D.《西海无帆船》

6.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B)。

A.《突围表演》 B.《山上的小屋》 C.《思想汇报》 D.《黄泥街》

7.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A)。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C.《四月三日事件》 D.《一九八六年》

8.余华仿武侠小说的作品是(D)。

A.《一九八六年》 B.《难逃劫数》 C.《四月三日事件》 D.《鲜血梅花》

9.福贵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小说(D)。

A.《在细雨中呼喊》 B.《兄弟》 C.《许三观卖血记》 D.《活着》

10.大致从90年代中期开始,余华陆续写下了一系列文学笔记。其中主要有(A)等。

A.《内心之死》 B.《虚伪的作品》C.《死亡叙述》D.《许三观卖血记》

二、多项选择题

1.从1979到1980年间开始尝试“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作家主要有茹志娟(ACD)等。

A.王蒙 B.宗璞 C.张洁 D.余华

2.王蒙“意识流”小说中最为典型的“老六篇”是指《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ABC)等。

A.《蝴蝶》 B.《春之声》 C.《布礼》 D.《我是谁》

3.马原先锋小说形式实验的作品主要有(BCD)等。

A.《现实一种》 B.《拉萨河的女神》 C.《冈底斯的诱惑》 D.《西海无帆船》

4.余华的先锋小说主要有(ABC)等。

A.《现实一种》 B.《难逃劫数》 C.《世事如烟》 D.《褐色鸟群》

5.注重历史内容与人性探幽的创作倾向,反映先锋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从形式向故事回归的代表主要有苏童的(ABCD)等。

A.《红粉》 B.《半边营》 C.《妻妾成群》 D.《十字铺》

6.90年代以后,先锋作家纷纷涉足长篇小说创作,其发端的作品有(BCD)。

A.叶兆言的《半边营》B.苏童的《米》C.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D.格非的《敌人》

7.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讲述的三个故事是(ACD)。

A.探寻“野人” B.王子光事件 C.观看“天葬” D.顿珠婚姻

8.残雪小说在描画人类突围困境和实现自我认识的艰辛历程上,完成的一个近似“人性三部曲”的作品系列包括(BCD)等。

A.《山上的小屋》 B.《突围表演》 C.《黄泥街》 D.《思想汇报》

9.余华先锋小说的名篇主要有(AB)等。

A.《河边的错误》 B.《世事如烟》 C.《虚伪的作品》 D.《鲜血梅花》

10.余华“世俗化叙事”时期的长篇小说主要有(ACD)等。

A.《在细雨中呼喊》 B.《内心之死》 C.《许三观卖血记》 D.《活着》

三、填空题

1.在新时期初期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王蒙的“老六篇”即《蝴蝶》、《布礼》、《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最为典型。

2.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3.汪曾祺在《受戒》和《大淖记事》等就以反戏剧化、非情节化和淡化人物典型性格的叙事技巧,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

4.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

5.从《黄泥街》到《突围表演》,再到《思想汇报》,残雪小说在描画人类突围困境和实现自我认识的艰辛历程上,完成了一个近似“人性三部曲”的作品系列。

6.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7.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不仅在学习现代主义文学,尤其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手法方面借鉴良多,而且更为作品注入了意蕴丰厚的生命哲学等主题内涵。

8.以苏童的《妻妾成群》、《红粉》和叶兆言的《半边营》、《十字铺》为代表,这种注重历史内容与人性探幽的创作倾向,也反映了先锋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从形式向故事的回归。

9.以1987年《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为标志,余华正式开始了先锋小说的创作阶段。

10.在《兄弟》这部余华自称是“望不到尽头的小说”中,叙述“统治”了他的写作。

四、简答题

1.先锋小说大致可以分为“文化寻根”、“形式主义”和“书写个体存在”三种彼此有别又相互融合的创作类型,请简要说明每种类型的主要特点和作家作品(各说出一二即可)。

A.“文化寻根”层面上的先锋小说注入了意蕴丰厚的生命哲学等主题内涵。在他们笔下,诸如象征、隐喻和精神分析等现代派手法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和莫言的《红高粱》等。

B.“形式主义”层面上的先锋小说则在创作实践中真正实现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将“形式”与“意义”进行了较为成功地融合,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的开端。如马原的《拉萨河的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余华的《现实一种》、《世事如烟》、《难逃劫

数》,格非的《褐色鸟群》,苏童的《罂粟之家》、《妻妾成群》,孙甘露的《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等。

C.“书写个体存在”为主旨的先锋小说更为关注人物的存在境遇与价值抉择问题。如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宿命》,残雪的《山上的小屋》、《黄泥街》、《瓦缝上的雨滴》、《苍老的浮云》,余华的《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和《四月三日事件》等。

2.余华的小说创作大体经历了“暴力化叙事”和“世俗化叙事”两个时期。请简要说明各时期的主要特点和作品(各说出一二即可)。

A.在“暴力化叙事”时期,启蒙主义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创作主题,并主要表现为一种在暴力叙事下的历史批判。即,将历史拟人化,并对这一拟人化的历史施加暴力刑罚。主要作品有《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死亡叙述》、《古典爱情》、《鲜血梅花》等。

B.在“世俗化叙事”时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从历史批判逐渐转向苦难与命运叙述,逐渐呈现出“乐生主义”的色彩,在创作方法上也愈加趋向于现实主义。如《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五、分析题

1.所谓的“马原体”小说,其核心就放逐意义,重视叙述本身。你认为马原这种侧重形式的实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2.什么叫“先锋小说”?为什么它在经历了初创期(1985-1986)与鼎盛期(1987-1988)两个阶段后,作为一种文学潮流就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3.余华的小说在“暴力化叙事”时期是否也有一个变化过程?试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与《一九八六年》为例加以分析说明。

4.从《一九八六年》到《活着》,余华小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你认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90年代后,余华小说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从暴力叙事下的历史批判逐渐转向苦难与命运叙述,逐渐呈现出“乐生主义”的色彩,不仅真实记录了诸多小人物的平凡人生,而且在创作方法上也愈加趋向于现实主义。你是如何看待余华的这个变化的?请具体作品为例加以说明。

专题八

一、单项选择题

1.1977年底,刘心武在文学界乃至全社会激起了强烈的反响的短篇小说是(A)。

A.《班主任》 B.《伤痕》 C.《天云山传奇》 D.《蝴蝶》

2.蒋子龙的“改革文学”代表作是(B)。

A.《新星》 B.《乔厂长上任记》 C.《沉重的翅膀》 D.《花园街五号》

3.在“文化寻根”的浪潮中,阿城的名篇是(C)。

A.《烟壶》 B.《美食家》 C.《棋王》 D.《黑骏马》

4.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有《文化苦旅》、《白鹿原》、《尘埃落定》、《马桥词典》、《日光流年》等,其中,《文化苦旅》的作者是(C)。

A.韩少功 B.阿来 C.余秋雨 D.阎连科

5.《狗日的粮食》的作者是(C)。

A.方方 B.苏童 C.刘恒 D.池莉

6.新写实小说作为一面旗帜树立起来,始于某杂志1989年第3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这家杂志是(A)。

A.《钟山》 B.《收获》 C.《十月》 D.《当代》

7.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苏童小说是(B)。

A.《红粉》 B.《妻妾成群》 C.《米》 D.《罂粟之家》

8.改编为同名电影的小说《红粉》和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的小说《米》的作者是(B)。

A.刘震云 B.苏童 C.王安忆 D.余华

9.以相当平实的笔触,记录了一个普通工人印家厚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的作者是(C)。

A.方方 B.刘恒 C.池莉 D.刘震云

10.刘震云“生活流”小说的代表作是(D)。

A.《太阳出世》 B.《烦恼人生》 C.《不谈爱情》 D.《一地鸡毛》

二、多项选择题

1.“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BD)等。

A.刘心武的《班主任》 B.卢新华的《伤痕》

C.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 D.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

2.“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CD)等。

A.《李顺大造屋》 B.《新星》 C.《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D.《芙蓉镇》

3.“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ABC)等。

A.《乔厂长上任记》 B.《沉重的翅膀》 C.《花园街五号》 D.《蝴蝶》

4.“寻根文学”的主要作品有《商州初录》、《最后一个渔佬儿》、《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棋王》、《钟鼓楼》和(ABCD)等。

A.《黑骏马》 B.《烟壶》 C.《美食家》 D.《神鞭》

5.“性文学”的代表主要有(BCD)等。

A.刘震云的《一地鸡毛》B.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C.王安忆的《小城之恋》D.铁凝的《麦秸垛》

6.池莉的“生活流”小说主要有(ABD)等。

A.《烦恼人生》 B.《太阳出世》 C.《一地鸡毛》 D.《不谈爱情》

7.方方小说的主要作品有(ABD)等。

A.《风景》 B.《祖父在父亲心中》 C.《手机》 D.《乌泥湖年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