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内学业不良研究的回顾与反思_曾守锤

国内学业不良研究的回顾与反思_曾守锤

*本文之所以未把《心理学探新》包括在内,是由于考虑到该杂志停刊了较长一段时间。收稿日期:2003—07—02作者简介:曾守锤(1974—),男,江西吉安人,华东师范大学2002级博士生;吴华清(1975—),女,江西余干人,教师。

国内学业不良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曾守锤1, 吴华清2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上海 200062;2.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 上海 200065)

摘要:对学业不良研究文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文章从杂志、年份、研究的内容、对象、方法和作者

的单位分布等方面,对1990~2002年间学业不良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与十几年前相比,国内学业不良的心理学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学业不良;心理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3)06—0014—03

十几年前,研究者(徐芬,1988;朱永新,金盛华,1989)曾对当时国内学业不良(也称学习困难、学习障碍、学习不

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对学业不良概念的理解不一致,没有一个比较公认的鉴定工具或方法;(2)学业不良的矫治和教育方法大都停留在经验总结和归纳的水平上,缺乏实验材料的支持;(3)动态研究较少,成果的应用受到限制。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随着研究文献的增多以及该领域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它是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步呢?当前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如何,又存在那些不足呢?本文试从文献统计的角度对1990-2002年间学业不良的心理学研究作一回顾,同时结合研究的内容,尝试对上述问题作一概略而粗浅的回答,期望能促进该领域研究的健康发展。

1 研究与分析方法

采用手工方法对1990-2002年间发表在国内五种主要心理学学术期刊*(见表1)上有关学业不良的文献进行统计。参考国内有关文献资料[3,4,5],确定相关的分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表1 学业不良研究的杂志分布

杂志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临床

心理学

心理学报

篇数

30

27

24

13

13

2 结 果

2.1 文献总数与杂志、年份分布

13年中,这5本心理学杂志发表的学业不良研究文献共计121篇,其中综述14篇,经验研究107篇。本文仅对经

验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它们在各杂志与年份的分布见表1和表2。表1的数据显示,《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发表的文

献最多,为30篇,紧接其后的是《心理科学》和《心理发展与教育》,分别为27篇和24篇。从表2可见,从1992年起,关于学业不良的心理学研究才逐渐多起来,特别是到了1998年,研究文献从前一年的7篇猛增到14篇。2002年共18篇,是1990和1991年总和(2篇)的9倍。经卡方检验,各年间发表论文数量的差异显著(x 2=43.29,p =.000)。

表2 学业不良研究的年份分布

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篇数各155677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2002篇数

7

14

17

7

12

18

2.2 研究内容分析

本文将学业不良研究的内容分为三大块:学业不良学生的诊断与评估、教育与矫治、心理特征。其中心理特征又可归入5个领域:生理心理、认知(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情绪情感和动机、个性(含智力和心理健康)和社会性特征(自我、同伴关系及家庭特征)。如表3所示,对学业不良心理特征的研究最多,计106篇次(占总数的89%)。其中又以个性为最多,33篇次(其中智力13篇次,心理健康20篇次),而当今的研究热点:元认知、元记忆研究文献最少,总共才2篇。此外,诊断与评估,教育与矫治的文献均不多,分别为6篇和7篇(占总数的5%和6%)。2.3 研究对象的年级分布

2003年第6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总第100期

对研究对象进行年龄分析时,把7岁以下的儿童归入幼儿园,7-13岁归入小学,14岁-16岁归入初中,16岁以上归入高中。当研究中的被试涉及多个年级时,按多个年级计算,结果见表4。表中数据显示,当前学业不良的研究对象绝大多数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其中又以小学居多,针对年幼儿童、高中学生和高中后被试的研究则几乎是一片空白。

表3 学业不良研究内容的分布

研究内容诊断与

评 估

教育与

矫 治

心 理 特 征

生理心理

认 知

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

情绪情感

和动机

个 性社会性特征

智力心理健康自我同伴关系家庭特征

篇数67355101833132011411表4 学业不良研究对象的分布

研究对象

所在的年级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中后

篇数/占总篇

数的百分比(%)

2/286/6833/265/40/0

2.4 研究方法分析

在能查到研究方法的107篇文献中,使用最多的3种

方法依次是测量(37篇)、实验(34篇)和调查(24篇),分别

占总数的35%,32%和22%,而采用追踪研究、量表修订、

观察法、个案和临床研究法的文献则要少得多,分布很不均

衡,具体数字见表5。

表5 研究方法的分布

研究方法测量法实验法调查法

追踪

研究

观察法

量表

修订

个案和

临床研究

篇数3734244422

2.5 作者的单位分布

统计结果见表6。从第一作者的单位来看,医学类单位(包括医科大学及其研究所、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发表的研究文献最多(47篇,占总数的44%),大学、心理及教育研究所发表的文献数量次之,发表研究最少的是中小学(1篇)。

表6 作者的单位分布

单 位医学类单位大学心理及教

育研究所

中小学

篇数/占总数

的百分比(%)

47/4429/2730/281/1

3 分析与讨论

从以上对1990~2002年间关于学业不良的心理学研究的文献统计可以看出:与1989年的统计结果(8篇)*相比,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学业不良的心理学研究日渐增多(见表2),反映了研究者对学业不良这一有特殊需要的亚群体的日益关注,其范围不仅涉及学业不良儿童的心理特征,还涵括了学业不良的诊断与评估、教育与矫治。其中,我们发现了两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1)除了教育和心理学*见参考文献1:pp.234-258附录:差生研究总索引研究者,医学研究者和工作者也对学业不良这一弱势群体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见表6),可以说,它们已成为学业不良研究的两支主力军,这与国外的情况大致相同。如果将作者的单位与被试的选取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在医学研究者和工作者报告的研究文献中,有相当多的被试来自医院的门诊与咨询。这似乎表明,当学生表现出学业不良时,家长可能(最先)怀疑其是否存在器质性障碍,于是向医生寻求帮助。随着来医院接受门诊和咨询的学业不良学生的增多,可能进一步引发了医学研究者和工作者对学业不良这一群体进行研究和矫治的兴趣。对文献统计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学业不良研究的这两支主力军关注的焦点又有所不同:医学研究者和工作者主要关注的是学业不良的生理心理、感知觉、注意和智力等领域,而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者对学业不良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特征表现出了更多的研究热情,记忆和思维则成为二者的共同关注点。由此可见,医学类研究凸显出来的是以个体为中心的生物医学研究模式,而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者则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学业不良被试的环境特征上。(2)从研究对象的年级分布来看,对幼儿园和高中后学业不良被试的研究还未有效展开,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见表4),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内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业不良的毕生发展研究。这与当前国外所提出的“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的主张,以及对学业不良的毕生发展观的强调是有相当差距的。这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国内学业不良研究水平与国外研究水平的差距,但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国内缺少有效的学业不良幼儿和成人的诊断工具和方法存在莫大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研究者似乎已意识到学业不良的研究和诊断工具建设的重要价值,最有力的证据之一便是,该领域出现了2篇关于学业不良的筛选和鉴定的研究报告(邵志芳、陈国鹏、单阳,2000;静进、余淼、邓桂芬等,1995)。我们认为,这两篇研究文献为后来的研究者使用同一操作定义提供了基础,从而使各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性和结论的可推广性提供了可能,当然,也为学业不良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干预的实施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理论基础。此外,该领

·

15

·

总第100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域还出现了7篇研究汉语阅读障碍的文献。无疑,这种研究有利于心理学的本土化和研究结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总之,与13年前的研究水平相比,当前的学业不良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了两个较为统一的学业不良的定义,经验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也是日后的研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1)研究者们对学业不良的操作定义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如,要不要将品德这个属性包涵在学业不良的定义中?我们要研究的学业不良究竟是指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es )———“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还是指成绩低下(under -achievement )?学业成绩是取末10%,还是末7%,5%?智商的下限是取80%,85%,还是90%?显然,研究者们对这一系列问题并未达成共识。笔者认为,当前研究者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依据各筛选方法所选取出来的被试是否来自同一总体,这一问题显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各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较性,才能确保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附带说一句,自从Kirk1963年第一次正式提出学业不良这一概念以来,美国的学业不良研究虽然整整进行了40年,但研究者们在如何给学业不良下一个操作定义上也还存在着争论。这似乎表明,关于学业不良的操作性定义是国内外研究者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2)介绍学业不良教育与矫治方法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还未见到基于数据的学业不良矫治模型的文献,这种状况与当前国外的研究现状差距甚大,当然也是研究者们日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3)该领域虽然呈现出研究方法多元化的趋势(见表5),但质的研究(如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不多,动态的研究成果更是缺乏。

拿学业不良的社会性特征研究来说,当前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于对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结果的测量上,而对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其发展模式,我们知之甚少。因此,每个研究者都应清楚地意识到动态研究对于了解学业不良内在特征的重要价值:如,学业不良与非学业不良之间的差异究竟是质的还是量的,学业不良是否存在累积效应(cumulative effect ),学业不良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模式如何,等等,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纵向的动态研究才可能得到满意的答案。笔者认为,要改变当前纵向研究不足的现状,一方面固然要求研究者转变研究视角,重视纵向研究的开展,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加大对纵向研究的资助力度,因为与横向研究相比,纵向研究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差生心理与教育探索[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89.

[2] 徐芬.国内外差生研究综述[J ].山东教育,1998,(11).[3] 管连荣,魏明庠,陈永明.《心理学报》文章的统计分析[J ].心

理学报,1985,(3).

[4] 石绍华.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5] 万国斌,李雪荣,刘富强.从十年文献统计分析看我国儿童少

年精神医学的发展[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3).[6] 邵志芳,陈国鹏,单阳.学习困难儿童诊断量表常模制定[J ].

心理科学,2000,(2).

[7] 静进,余淼,邓桂芬等.学习能力障碍筛查量表的修订和在小

学生中的试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2).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Status of Research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China

Zeng Shouchui 1, Wu Huaqing 2

(1.Departmentment of Pshc h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2.Shanghai G anquan Foreign Language High Sc hool ,200065)

A bstract :Statistic and analysis of literature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 may make the field progress healthily .This article anal yzes the profes -sional joumal ,years ,research contents ,research subject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author 's institutes from 1990to 2002.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earch on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China have made much progress in contrast to the status of dozens of years ago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resolved .

Key words :learning Disabilities Ps y chological Research Review and Reflection

·16· 曾守锤等:国内学业不良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03年第6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