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长的世界图景_论巴赫金的小说_时空体_理论

成长的世界图景_论巴赫金的小说_时空体_理论

成长的世界图景_论巴赫金的小说_时空体_理论
成长的世界图景_论巴赫金的小说_时空体_理论

收稿日期:2006-10-27;修订日期:

2007-01-23

作者简介:李茂增(1969-),男,河南林州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

文艺学。

成长的世界图景

论巴赫金的小说 时空体 理论

李茂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受卢卡奇影响,巴赫金认为,现代人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孤独的个人的成长问题,这不仅构成了现代小说最核心的主题,同时也直接影响了现代小说的时空体形式。通过对传统小说时空体形式的考察,巴赫金认为,歌德小说的时空体形式代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巴赫金;现代性;成长;小说;时空体中图分类号:

I0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722X (2007)03 0108 05

M odernity ,G ro w th and the Chronotope of the Novel

L I M ao zeng

(D epart ment o f Chinese ,PLA U n i ve rsity o f F oreign Languag es ,Luoyang,H enan Prov .,471003,Chi na)

Abstrac t :U nder the i n fluence o fL ukacs ,Bakh ti n regards t he grow th o f the so litary i ndi v idual as the m ost cruc ial i ssue i n m odern ti m e .It no t only constit u tes t he core t he m e o f modern nove ls ,but a lso a ffects the f o r m of the ir Chronotope .A fter rev i ew ing the trad iti onal Chronotopes ,Bakhti n conc l udes tha t Go et h s novels represent the trend of t he Chronotope of modern nove ls .

K ey word s :Bakhti n ;modern ity ;g row th ;nove;l chrono tope

!!0.引言

时空体( ! ? #/chronotope)是巴赫金在其论文?小说的时间形式与时空体形式#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这一概念的探讨至今仍是巴赫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就国内学界而言,主要强调的是其结构诗学、叙事学、形态学等形式美学方面的意义,具体来说,即情节构成意义、描绘意义、体裁意义和认识意义。(晓河,1991;万海松,2000)事实上,巴赫金的时空体概念并不是一个狭隘的诗学范畴,其小说理论所蕴藏的哲学和文化意义也远非一般的形式美学所能涵括。众所周知,从尼采开始,对 现代性危机 的反思构成了西方思想的核心主题,而从黑格尔开始,小说之所以日益由西方古典诗学的门外客一变而成为西方现代诗学的主神,正是因为现代小说被赋予了拯救现代性危机的重任。因而必须将巴赫金的时空体概念置于西方现代小说理论与现代性反思相互促动的整体语境中,才可以厘清其确切的意旨。本文拟结合卢卡奇

对巴赫金的影响,探究这一概念的历史动因、深层

意蕴及文化意义。

1.成长主题与时间和空间的勾联

巴赫金的小说理论明显受到了卢卡奇的影响。就时空体概念而言,则直接渊源于卢卡奇的 现代成长 概念。

在?小说理论#中,卢卡奇将人类历史描述为一个不断堕落、倒退的过程。在原初的总体性时代,人类生活在充盈着意义的家园之中,人的一切行动都能够得到神的指引,因而从来不会迷失方向;而对于生活在 罪恶时代 的现代人来说,无家可归则是其与生俱来的宿命。卢卡奇据此认为,现代人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成长问题。在总体化的时代,人的完满性是先天给定的,因而不存在成长问题。正因为不存在成长问题,所以时间和空间也就不具有存在论的意义。无论时间的流逝,还是空间的转换,都既不会带来身体的衰老,也不会引起精神的变化。 时间不具有转变的力量,它既不能加

第30卷!第3期2007年5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 PLA U n i ve rsity o f F oreign L anguages V o.l 30!N o .3M ay 2007

强也不能削弱任何事物的意义。(Lukacs,1971: 126)如在?摹仿论#中,奥尔巴赫也注意到,在?荷马史诗#中,英雄人物的性格从一开始就是完成了的,甚至连相貌都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Auerbach,2003:17)而现代人作为 被抛入世

的存在物,世界不再先验地为他提供总体性和家园感,他也不再具有先天给定的完满性。现代人必须自行去寻求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完满, 成长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现代人的根本性问题。与之相应,时间和空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存在论意义。从时间的维度看,成长表现为变化,表现为人或事物的性质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差异和不同;从空间的角度上看,先验的 家园现在变成了不能安顿心灵的异国他乡,现代人必须在冒险、流浪与漫游中才能完成自己的成长。因此,卢卡奇将小说的 内在形式规定为 成问题的成年男子的冒险与成长,将小说的 外在形式规定为在时间上有 起迄的主人公的 传记。而这也正是巴赫金研究时空体的初衷: 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时间形式,找到时间与空间、与新的人世空间的新关系??需要有一个新的时空体,它应能把现实生活(历史)同现实地球联接起来。%(404)

不过,青年卢卡奇的悲观主义文化观及其先验唯心论倾向使得他对小说主人公的成长以及时间性的分析隐含着一种内在的紧张。首先,卢卡奇将成长的主体局限于孤独的个人,而人作为在 逝者如斯的时间之流中 向死而在的有限存在物,注定不能赢得反抗时间暴政的胜利。更重要的是,随着总体时代的一去不返,外部世界的无意义作为一个给定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因而所谓成长只是意味着在一个有起迄的时间段内、在个人传记的意义上揭示出生活的 唯一本质的片断、那个被核心问题所决定的片断。也就是说,人的成长被置于一个静止的、定型的、地基坚不可摧的世界的背景上。这一世界上的任何变化,都只是表层的、边缘的变化,世界的根基不可能被触动。人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固然也会成长、发展、变化,但强大的外在世界,终究会迫使人臣服于它,从而使人无法在根本上摆脱其有限性。说到底,这样的成长,只具有个人的、有限的意义,只是主人公的私事。

而对巴赫金来说,真正的成长决不是小说主人公的私事,而必须是以世界和历史的成长为基础的成长: 他与世界一同成长,他自身反映着世界本身的历史成长。他已不在一个时代的内部,而处在两个时代的交叉处,处在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发生变化的恰恰是世界的基石??成长中的人的形象开始克服自身的私人性质(当然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并进入完全另一种十分广阔的历史存在的领域。(232-233) 个人独自的完善和成长问题,人类的完善(和成长)问题,人世上的不朽问题,人类的教育问题,在新一代的青春期文化年轻化的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是在紧密的相互联系中提出来的。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更加深刻地提出历史时间的问题。(403)

2.小说时空体

!!除了卢卡奇,巴赫金对时间和空间的关注还得益于康德。康德把时间和空间视为知性的两个最基本的范畴,人类对世界的所有知识,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不过,和康德不同,巴赫金否认时间和空间是 先验的。在他看来,无论时间和空间,都是 最直接的实在形式。对康德来说,时间和空间主要是认识论范畴,而对巴赫金来说,时空体则是存在论和价值论的范畴。此外,巴赫金还受到了同时代生理学家乌赫托姆斯基 身体概念的影响。后者认为,由于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身体,因而也就有着一个不同于他人的 主因,即知觉的具体形式。综合康德和乌赫托姆斯基的理论,巴赫金认为,正是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和感受,塑造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也塑造了我们自身。我们不断地表象来自外部环境的信号,并通过具体的时空形式把它们纳入各不相同的类型。因此,具体的时空型构成了个人、时代和艺术作品的决定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巴赫金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小说 时空体理论。

时空体是借自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个概念,但巴赫金强调,时空体决不是一个数学、科学概念。数学中的时间和空间只是 抽象思维的对象;从数学的抽象的 理论角度看, 我生活中的时空是统一时空里不值一提的片断(抽象地从数量上说)。(59)只有文学和艺术才能把握作为存在论范畴的时空体。具体而言,时空体是人类的存在形式在文学形式(体裁)上的反映: 在人类发展的某一历史阶段,人们往往是学会把握当时所能认识到的时间和空间的一些方面;为了反映和从艺术上加工已经把握了的现实的某些方面,各种体裁形成了相应的方法。??文学中已经艺术地把握了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相互间的重要联系,我们称之为时空体。??我们所理解的时空体,是形式兼内容的一个文学范畴。(274)时空体是文学形式的决定性因素,它首先具有直接的描绘意义,同时还决定

&

109

&

!第3期李茂增!成长的世界图景

着作品的情节布局和人物形象。文学形式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时空体的不同。

作为巴赫金小说形式理论的核心概念,时空体首先强调的是空间和时间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巴赫金看来,时间本身就是空间化的,就像空间本身是时间化的一样。 在文学中的艺术时空体里,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在一个被认识了的具体的整体中。时间在这里浓缩、凝聚,变成艺术上可见的东西;空间则趋向紧张,被卷入时间、情节、历史的运动之中。时间的标志展现在空间里,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275)

时间和空间相互依存,但二者中还是有一个主导因素。 在文学中,时空体里的主导因素是时间。(275)巴赫金认为,对现代人来说,最关键的问题乃是成长问题,而成长首先是一个朝向未来的时间性运动: 人靠着未来而成长。(344)与此相应,巴赫金特别强调未来的优先性。在他看来,时间作为一个价值范畴,主要体现为 未来对 过去和 现在的召唤与引导,不能指向未来的过去和现在是没有意义的。

巴赫金进而认为,在所有文学体裁中,只有小说时空体最适合表现现代成长主题,或者说,小说乃是反抗现代性的唯一合法有效的文学形式。与小说相比,其他体裁在 时空体方面都有着先天的、不可克服的缺陷。值得指出的是: 巴赫金不顾通常的体裁划分,例如史诗、抒情诗和戏剧,而将所有体裁分为?史诗(和?小说(两大类。(克拉克等,1992:348)史诗的表现对象局限于 一个民族的庄严的过去,因而史诗的世界远离当代: (史诗)描绘的世界应属于过去,这个世界应是过去的一部分 这是长篇史诗作为一种体裁所具有的基本的形式特征。长篇史诗从来不是描写现在、描写自己时代的长诗。(516)也就是说,史诗将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三维时间抽象成了一维的过去,这样,史诗的世界便成了一个封闭的、完成了的、永恒的世界,因而不能表现人的成长。与此相反,小说表征的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永远指向未来的世界,因而不能表现人的成长: 小说这种体裁,从开始形成到发展,都建立在对时间和一种新感受上。绝对的过去、神话传说、等级距离 这些在小说体裁的形成过程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小说体裁从一开始,就不是以绝对过去时的遥远形象为基础,而是建立在直接与这个未完结现时相联结的领域之中。(544)

3.时空体的历史考察

小说被赋予了拯救现代文化的使命,但小说作为现代文化培育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裁,尚没有找到自己的时空体形式。为了明确现代小说(狭义的小说)的形式特征,巴赫金考察了传统小说(广义的小说)的时空体形式。考察表明,传统时空体形式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化形态下的生命形式,虽然对现代小说的时空体形式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并不足以表现现代成长主题。

希腊罗马小说的时空体中出现了现代时间和空间的萌芽,但是缺乏宇宙和历史的整体感。比如,考验 漫游小说虽然有情节的发展和地点的转化,但基本上还是一种抽象的、静止的时空体,因为其情节是在封闭的时间段内展开的,而情节赖以发生的地点则是可以随意置换的。传奇小说引入了生活时间,但这种时间却是与历史时间割裂的片面的整体。传记小说虽然将主人公放置到了集体和历史之中,体现了希腊文化特有的 广场性,但是主人公的性格却是 先定的,广场不过为其性格的展开提供了一个舞台而已。

神话时空体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 历史倒置,即把目的、理想、正义、完美、人和社会的和谐状态等统统限定到过去。换言之,把人类的理想和目的当作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来描绘。因此, 历史倒置实际上传达的是对未来的虚无感。第二种表现形式是末日论:未来被想象为一切存在物的终结和一切生存的结束。很显然,不管这个末日究竟是毁灭还是天国的降临,它都否定了现在的意义。

作为对快速而零碎的现代时间的批判,田园小说通过乌托邦式的想象,营造了一个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时空体。田园时空体的最大特点是空间的封闭性和统一性,正是空间的高度统一淡化甚至取消了历史时间性。唯其如此,田园小说的主人公大都不是创造者和建设者,而是耽于欢愉、嬉闹和爱情的理想之人或抽象之人。自然仿佛绕过了历史,直接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 黄金时代。质言之,田园时空体脱离了真实的时间,脱离了必然性,它只存在于理想的乌托邦之中。

相对于前三种时空体,巴赫金认为,民间创作中的时空体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拉伯雷型时空体更接近于现代成长观念。民间时空体形成于集体劳动之中,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时间的生长性。时间的流程不是消灭和减少价值,而是增加和扩大价值的数量,如种下一粒种子,生出许多果实。时间的流

&

110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

程还标志着质量的提高,如开花、结果、成熟。第二,时间的未来优先性。播种面向未来,收获面向未来,一切劳动过程无不面向未来。第三,时间的空间性和具体性。在民间文化中,时间从不脱离大地和自然,从不与人、人的生活相脱离,时间总是外在的、具体的、空间化的。第四,时间和空间的公共性、社会性。在民间文化中,没有个人的生活事件,生活总是集体生活、历史性的生活,因而不存在个人时间,也不存在个人空间。当然,民间文化时空体也有着消极的一面,即它的时间总是以循环为特征的,这样就削弱了时间的力量和成长的无限性。

正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出现了在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拉伯雷型时空体。拉伯雷首次将时间和空间作为衡量成长的价值标准。在拉伯雷的小说世界中,成长总是意味着有价值的事物的成长,而且成长的质量水准( 价值)同时空规模(量)是一种正比关系。一切有价值的事物,都必然要在时空上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反之,劣质的东西在空间上必然是渺小的,在时间上则是稍纵即逝的: 一切善良的东西都要成长,在所有方面成长,也向所有方面成长??相反,恶劣的东西不会成长,而是退化、衰竭、死亡。(363)以此为基础,产生了对人世时空的特别信任感,产生了追求邈远广阔时空的激情。正是在拉伯雷的小说中,时间第一次成为了积极的创造性因素。时间总是同成长结合在一起、而与世界末日论相对立的。即使是死亡,也不意味着消灭,而是在另一个层次,如人种、姓氏、事业上的继续与新生。死亡总是为新事物的创生做着准备。同样,空间也具有无比广阔的含义,空间不再分裂为单个个人的狭小圈子,而是同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结合在一起。个人的生活同时又是集体的生活,是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历史的空间背景上进行的。总之,拉伯雷的世界是彻底摆脱了彼岸因素的世界,是同中世纪的纵向发展相对立、摆脱了纵向发展所做的一切等级式和象征式解释的世界,是描写新型的和谐而完整的人、描写人与人新的交往形式所需的新的时空世界。

4.歌德的时空体

传统小说在时空体方面的探索为现代成长小说的出现提供了可能。18世纪以来,出现了一批以成长为主题的小说,如卢梭的?爱弥儿#,维兰德的?阿伽通的故事#,让&保罗的?巨神#,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高特弗利特&凯勒的?绿衣亨利#,彭托皮丹的?幸福的彼尔#,托尔斯泰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等。不过,在巴赫金看来,这些小说要么将主人公的成长放置于自然的循环时间之中,从而以循环限制了成长和发展,如以吉佩利和让&保罗为代表的田园诗作家;要么是以主人公的年龄为线,描写主人公如何从青年时的幻想转变为成熟时的清醒和实用,带有不同程度的听天由命的思想,如?阿伽通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上述小说都只是表现抽象的人的成长,而没有触及作为主人公成长基础的外部世界。相比之下,巴赫金认为,只有歌德堪称现代成长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以歌德的?威廉&麦斯特#为代表的小说提供了一个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时空体。

首先,歌德确立了历史时间之于自然时间和个体生命时间的优先地位,代表着 世界文学中审视历史时间所达到的 顶峰。历史时间意识萌芽于启蒙时代,在此之前,世界是静止不动的。18世纪最先用传统的循环时间这把犁铧翻耕了先前静止不动的世界。 正是在这一循环时间翻耕过的土地上,人们开始揭示历史时间的特征。(236)生活世界的矛盾取代了来自上帝的绝对永恒性,揭开了生活历史的不同时间面相 旧时代的残余和未来的萌芽。与此同时,个人年岁主题在转变成几代人的主题时,开始失去自己的循环性转而酝酿历史的前景。在此基础上,歌德在个体生命时间、自然时间之外,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历史时间意识。歌德首先彻底否定了与世隔绝的过去。与浪漫主义喜欢发思古之幽情相反,对歌德来说,孤立的、与现代毫无关系的过去 不啻是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甚至可怕的?幽灵(。(246)在歌德看来,过去、现在、未来是三位一体的,没有过去和现代的未来、没有现在和未来的过去,以及没有过去和未来的现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过去本身必然是有创造力的,必然是能够在现在发挥作用的。积极的、有创造力的过去决定着现在,并与现在一起给未来指明了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先行决定着未来。

其次,歌德确立了历史时间与空间地域的密不可分性。针对浪漫主义迷恋原始自然景色的现象,歌德认为,特定的空间和地域如果没有人的活动,没有变成历史生活的所在地,没有变成历史世界之一隅,这个地方就毫无意义。反之,历史事件倘若不能置于特定的空间,并对其发生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点的必然性加以解释,这个事件就还是虚幻

&

111

&

!第3期李茂增!成长的世界图景

的、抽象的。

再次,歌德强调了历史时间的必然性和完整性。在歌德看来,并非所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时间都可以称为历史时间,只有那些包含着必然性的事件才可以进入历史时间之中。因此,我们应该以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事件: 一切伟大的东西不过是暂时的 这个无可回避的结论,不应使我们怆悢伤怀;而是相反,如果我们认为过去是伟大的,这应该激励我们奋起创造某种更有意义的东西;即使它后来变成断垣残壁时,也能激发我们子孙后代从事崇高的事业,如同我们的先辈所做的那样。(256)

这样,被卢卡奇描述为僵死的、静止的、毫无意义的现代世界在歌德那里变成了一个动态的、充实的、完满的世界: 在歌德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充实而强烈:那里没有僵死的、静止不动的、凝固的地方,没有固定不变的背景,没有不参与行动和变化(在事件)中的布景和环境。这个世界是具体的,然而又是完整的。巴赫金高度评价歌德小说时空体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整个世界(及其历史,作为与长篇小说的艺术家相对立的现实,在歌德那一代发生了深刻而重要的变化。(259)巴赫金认为,仅仅在歌德之前3个世纪, 整个世界还只是一个虚幻的、抽象的、象征的,人们所能把握的,仅仅是无边的空间中一个孤立的小碎片,只是真实的时间中的一个片段。只是靠着彼岸的和幻想的因素,才填补了贫乏的现实,把现实的碎片组合、充实成为了一个神话的整体。只有启蒙运动,才促生了现实世界的成形、充实和整体化。 由于启蒙主义者的批判,世界仿佛在质上直接变得贫乏了,真正现实的东西远比从前设想的要少;现实因素、实际存在的因素,其绝对量似乎减少了,压缩了;世界变得更加贫乏和干枯。然而启蒙主义者这种抽象的否定性批判,却消弭了彼岸接合点和神话整体的残迹,有助于凝聚和浓缩成一个完整可视的新世界。(261)而继承启蒙主义的传统,为人类揭示出一个完整的新世界的,正是歌德: 在歌德的长篇小说中,世界的整体性和生活的整体性,第一次在时代的高度上反映出这个新的具体化、直观化、整体化了的现实世界。在小说整体性的背后,屹立着世界和历史所具有的这一巨大而现实的整体性。(262)在歌德的时空体中,地点已不再是抽象自然界之一隅,不再是不确定的、时断时续的、只是象征性完整的世界的一部分;事件也不再是不确定的、处处可在的、能够逆转的、只是象征性圆满的时间。地点成了地理上和历史上确定不移的世界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事件则成了确定不移的人类历史中一个重要的、在时间上不可移位的因素,而这个人类历史又只能发生在地理上确定不移的人类的世界上。 由于这种相互具体化和彼此渗透的结果,世界和历史非但没有贫乏和缩小,相反,变得丰满、充实,为进一步获得无限的切合实际的发展而积蓄起创造的潜力。歌德的世界,是生根发芽的种子,是彻底现实的、确实可见的种子,同时又是充满了不断发展的真实的未来的种子。(340)至此,巴赫金为现代小说的成长主题找到了一个适宜的时空体形式,从而解决了卢卡奇?小说理论#中的时间性悖论,同时也完成了对自尼采以来甚嚣尘上的悲观主义历史观的批判。在 历史终结论不绝于耳的今天,巴赫金时空体概念的理论意义或许才刚刚显现出来。

注释:

%本文关于巴赫金的引文均引自?巴赫金全集(第3卷)#,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文中只注页码,其他不再一一注出。

参考文献:

[1]巴赫金.巴赫金全集(1-6卷)[M].白春仁,等,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凯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

赫金[M].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3]万海松.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及其对研究?上尉的女

儿#的意义[J].俄罗斯文艺,2000,(3):46-48. [4]晓河.巴赫金的 赫罗纳托普理论[J].苏联文学联

刊,1991,(1):79-86.

[5]A ue rbach,Er i ch.M i m esis[M].T rans.W illard R.

T rask.P r i nce t on and L ondon:P ri nceton U n i versity P ress,

2003.

[6]L ukacs,G eorg.T he T heory of the N ovel[M].T rans.

A nna Bostock.Cambr i dge,M assachusetts:the M I T P ress,

1971.

(责任编辑!梁!利)

&

11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狂欢化理论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术界把巴赫金的学术活动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早期的文学研究和晚年的文化研究,并把狂欢化理论视为一种文化研究,但是,这个理论最初是他在研究长篇小说话语时提出来的,而且又由于文学和文化的不可割裂的关系。狂欢化理论对于文学创作与批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狂欢”这一术语出发,去阐释一下狂欢的新内涵。 对于“狂欢”这一术语,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洪晓先生的《狂欢正解——狂欢理解综议》一文中,总结和评价了目前的六种主要理解:娱乐说、非理性的激动情绪状态的理解、宣泄说、后现代说、颠覆说、自由说,并认为狂欢的内核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自由。洪先生认为,狂欢最核心的特质是自由,而这种自由是一种生命的自由,它通过顺应人的本能欲望来突破外界束缚,激发起人的生命潜能和生命欲求来超越现实的必然有限性,让生命得以自由驰骋,给予生命绚丽多姿的演绎。面对理性的过度发达,伦理理性、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等对人的丰富性、复杂性、能动性等的扼杀,它大声疾呼着感性的解放和满足,力图恢复人的完整性,用具体的、温馨的世俗情感对抗着冷冰冰、机械的理性机器;它敢于颠覆和打破权威的光环,让个体得到独立和自由,极大地激活了人的生命和个体意识;它不让生命受到任何的压抑,人们在其怀抱中可以尽情宣泄;也不让生命有任何的苦难阴影笼罩,倡导快乐原则,让人感受到 人的本质力量的张扬;面对异化的、残酷的现实,营造了一个“人化”的乌托邦世界,让人的各种愿望得到满足,让人的真性情得到尽情挥洒,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因为其对现实的批判和弥补,所以颠覆性和抗争就成了其最显著的特点。但其最终指向是个体的生命自由,饱含着浓浓的人文主义关怀。狂欢的作用就在于维持理性与非理性、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平衡,以促进人性的和谐全面发展为己任,价值指向是真善美。 但我认为,所谓的狂欢,本质上是一种无奈的独白。文明的进步可能给人带来新的自由,也可能带来新的束缚。在人类各种文明高度发达,政治秩序及经济秩序格外完善,现代大机器生产的今天,人被强烈地异化和疏离,彼此的交流异变和隔离,是每个人成为“孤独者”。然而,人是感情的动物,没有交流是不可想象。面对社会,我们的自主意识被剥夺,我们都是小人物,没有言说的权力(即使有,也是鹦鹉学舌式的言说);面对他人,相互信任的基础已被世俗和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611328094.html,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 作者:李颜伟李笑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8期 【摘要】本文用俄国文化符号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析美国女作家埃伦·格拉斯哥的长篇小说《生命之轮》失败的爱情故事。认为作品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未能最终走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结于双方对话意识的缺失;双方在“所见之外”方面的障碍以及女主人公“独特自我感”的不足乃是导致恋爱失败的两大对话性因素。 【关键词】对话意识;缺少;所见之外;独特自我感;恋爱失败 美国女作家埃伦·格拉斯哥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史上的一位先驱,出版于1906年的长篇小说《生命之轮》便是她所创作的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青年女诗人 劳拉对生活的追求及其与出版商男友坎佩尔之间失败的爱情故事。从俄国文化符号学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看,劳拉与坎佩尔之所以未能最终走到一起,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结于他们之间对话意识的缺失和对话情境的无法建立。 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作为俄国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他认为对话不仅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也是文学艺术的普遍现象。” [1] 巴赫金理论的对话性既包括外在言语行为又包括内在心理意识。因此,文本中的人物对话除了直接引语,也包括自语、眼神、肢体动作、心理活动等同样需要或预设外界给予一定应答的“潜对话”形式。[2]就交际模式研究而言,语境、发话人、话语、受话人等基本因素均应在考虑之列。可见,对小说的对话研究不能仅限于解读引号之内的人物交谈,文本中的对话情景以及对话人的性格特征、对话意识与对话内容等也都值得关注。 对话意识的存在是建立积极的对话情境,保障对话成功实现的重要环节。巴赫金认为对话意识包括“所见之外”和“独特自我感”。[3]换言之,对话人应该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去聆听对方的话语并且相应地做出一些改变,并且要对自我的独立性和与众不同性充满自信。 二、《生命之轮》的失败爱情 《生命之轮》主要讲述了青年女诗人劳拉对生活的追求及其与出版商男友坎佩尔之间失败的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于19、20世纪之交走在美国工商业发展最前沿的大都市纽约。新工业革命使“美国社会从底层到上层,从经济到政治,从思想文化到社会习俗,甚至连美国人自身的生存方式都发了根本性的变化。” [4]其男女主角之间巨大的背景差异似乎注定了这场恋爱的有始无终。

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诗学问题

巴赫金复调理论的诗学问题(写作提纲) 2005-10-30 09:28:45 大中小研究背景 在近三十年的欧美文学批评界,从来没有一个批评家像巴赫金吸引了如此之多的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各种各样关于巴赫金的论文,专著,期刊,研讨会,甚至研究所,都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巴赫金这种经久不衰的魅力正是来源于他理论体系的高度不确定性,未完成性,兼容性和开放性。当然,更重要的是,巴赫金以其特有的睿智把思维的触角从文学批评发轫,揭示了人类文明中的某种共性的东西,并且将小说理论发展到正统的诗学的高度。而社会学者,政治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艺术家等都从他的思想中找到灵感,并在这个高度全球化的后现代语境中,发展出独特的文化诗学和历史诗学。一位学者称巴赫金为“诗人”,因为他和诗人一样,“充分的言说出了所有人心里都感觉到的但是却无法表达的东西。” 巴赫金的生前和生后际遇都是现代文学史上富于戏剧性的故事。这位出生于1895年苏联西部城市奥廖尔的天才思想家在他23岁的时候取得了圣彼得堡的古典文学学士学位。在二十年代,巴赫金终日浪迹于苏联的几个小城市,和他文学圈子里面的几个朋友们讨论各种各样的哲学,宗教,政治话题。早年的巴赫金受康德,克尔凯郭尔,克亨的影响颇深,自觉的把继承了欧洲的古老的哲学传统。俄罗斯内战后,巴赫金来到了列宁格勒,并开始在1929年写作他那本改变了以后文学理论面貌的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但是几乎在同时,斯大林的白色恐怖也开始伸向了苏联的知识分子。巴赫金被逮捕了,并遭到了流放。他本人连同他的著作一样在人们的视野中销声匿迹,很多西方偶尔对他感兴趣的学者甚至都以为他死掉了,而巴赫金提出的“创作问题”也被淹没了近三十年。直到1963年,当苏联的政治空气吹进几缕自由的暖风的时候,巴赫金才重新回来,并修订了当年的那本书,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为题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从此,欧美的文学研究者开始惊呼“发现巴赫金”,并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研究队伍,而俄罗斯也后来居上,凭借语言和文化优势,对巴赫金理论做了很多有意义的阐述和发展。在这一领域上,中国的学者一落伍就是二十年。一直到1998年,我们才由河北出版社推出了国内著名巴赫金学者白春仁先生主译的《巴赫金全集》(六卷)。目前,和国外的巴赫金热正日益降温相比,国内学者对于巴赫金的研究正越来越热,“复调”“对话”“狂欢化”等词频繁的出现于各种学术论文的标题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时髦。

穿越小说社会心理分析

失落的自我 ——穿越小说背后的社会心理摘要 丢下现在面临的一切烦恼,只身前往另一个时空,开始一段新的人生,用全部的想象力营造任何期望的成功,不在乎现实的羁绊,只求想象得精彩洒脱、激情四射,这就是穿越小说的魅力。时空的交汇、价值观的碰撞、超能力的世界,拥有这些奇异思想的穿越小说俨然成了小说界的一朵奇葩。然而在风光无限的背后,一定也有某些被隐藏的失落,一个时代的文学喜好其实更加反映出现实社会的状态。本文试图通过对穿越小说的内容、穿越小说的读者、以及穿越小说与其他类型小说对比的分析,来展现穿越小说背后的社会心理,寻找失落的自我。 关键词穿越小说、现实压力、英雄情结、女性意识 穿越小说承载了乌托邦梦想,不管是什么题材、什么人物,都摆脱不了主人公独领风骚的情节设置。穿越之后,一定会是俊男美女,一定会有别人望尘莫及的能力,一定围绕着一帮生死相随的好友……玩的那是风生水起。而对于那些得以严惩所有贪官污吏、建立完全平等民主政治的“次要情节”,作者们更是发挥将YY(意淫)进行到底的精神,彻底投入了乌托邦的怀抱。广大读者就在跟随作者YY的过程中,淡忘了现实的残酷以至无法面对现实的残酷,最终停留在幻想的世界,迷失在穿越小说中。 一、简述穿越小说 (一)穿越小说的内涵、分类及发展 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①。穿越小说就是依据这个基本设定展开的。 在穿越小说中,小说主角可以穿越到历史时空或未来时空。故事可以依据真实的历史展开,也可以只是借用穿越的形式。前一类故事相对比较尊重历史,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交代也比较清楚,这类小说对作者的文史知识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一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故事依托于历史,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改变了历史,如《清新悦目》、《今天过后》等,这种改变可能是无伤大雅的,也有颠覆性的,甚至恶搞的;另一种则是与历史无关的,比如《妃来横祸》讲述的就是穿越到僵尸王朝的故事,这类小说是穿越小说中一个更贴近于科幻或魔幻的类型,亦即“架空”小说。 穿越小说的发起源于1993年席绢的《交错时光的爱恋》。这部作品在当时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之后出现了大量的跟风作品,穿越小说遍地开花,如今在现有网络文学中,穿越小说约有3万5千本左右②。穿越小说盛产地当属晋江原创网,网友戏称穿越事件为“百年难得一见,晋江天天见”。 爱好、迷恋穿越类小说,喜欢探讨穿越技术的一族,叫“船帆”,即穿越粉丝。他们大多是初、高中生,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并且多为女性。“穿越小说热”还催生了专门出版穿越小说的“悦读记”。 (二)穿越小说火热的原因分析 存在即为合理。穿越小说自产生至今热度不减,不但小说数量飙涨,还出现众多改编自小说的穿越电视剧,如收视率超高的《宫》,如此受欢迎的背后自有原因。 首部穿越小说《交错时光的爱恋》的作者席绢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会写小说的原因 ①引用自“百度百科”对穿越的定义。 ②数据引自文章《穿越类小说和历史小说的分析,各个朝代的受欢迎度》

浅析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

浅析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 特征 论文关键词:巴赫金复调时空体对话存在 论文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一、概述了巴赫金对小说时空体的历史发展情况的研究,揭示了巴赫金时空观的艺术功能转变。二、从体裁诗学的角度论述了时空体的理论核心及其对复调小说类型的形成意义:时空的有机融合孕育了对话情境,使对话成为可能。而对话特征正是复调小说的核心。三、从文化诗学的视角彰显出复调小说时空体的文化精神。时空渗入人的心灵,是人的存在的理想家园。 西方哲学史上对时空的考察源远流长。“如果说柏拉图是第一个致力于空间本身专门研究的古希腊哲学家的话,那么亚里士多德就是第一个系统地研究了

几乎全部时空问题,并从多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和论证的伟大学者。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时空界定为任何认识所必不可少的形式。在文学领域中,也有很多理论家对作品中的时空因素做过分析。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写诗》一文中就提出了“时间的空间化”概念,相似的理论在什克洛夫斯基的《散文理论》中也有体现,但这里的时空考察仍只停留在作品外在环境的设置及情节结构的形式功能上。巴赫金则开始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时空观,主要表现在小说时空体理论的提出和阐析。时空体这一概念是巴赫金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引用而来,借用到文学理论中是一个比喻,表示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性,是巴赫金时空观的集中体现。巴赫金在其著作中对时空体并没有做明确的定义界定,而是把它放在欧洲小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各种小说类型中的具体体现中加以阐释。“文学中已经艺术地把握了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相互间的重要联系,

我们将称之为时空体。”简单来说,“时空体,即每种文学体裁内部时空两方面的一切特征”。时空体这一概念的出现,使得艺术作品中的时空性质、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文学里,时空体具有一种基本的类别意义。可以直接了当地说,体裁和体裁类别恰是时空体决定的。试图通过对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分析,来揭示其诗学特征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巴赫金认为,时空体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一种动态的艺术因素。文学对时空体的艺术把握是一个复杂的、若断若续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时空体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艺术特征。而每一种艺术时空体的形成是建立在先前文学时空体的发展基础之上,同时又对后来者产生影响。巴赫金从历史诗学的角度揭示了欧洲小说发展过程各种艺术时空体的生成演变。其中对复调小说时空体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三个阶段,他们为后来的复调小说的时

社会心理学案例

1、案例:某超市原定感恩节清晨5时开门,但约2,000名经已等得不耐 烦的顾客,在4时55分强行一涌而进,混乱中一名职员被推倒在 地,从后涌上的人潮更将他踩至重伤。该名34岁的职员送院后,在早上6时证实不治。据报其他职员曾试图营救达穆尔,但顾客却无视职员劝阻。甚至当职员表示有人死亡而要暂停营业时,更有顾客怒哮:“我由昨天早上已开始排队了!”并继续“扫货”。超市保安及警方到场后,始能驱散人潮。惨剧中还有4人受伤送院,包括一名怀孕8个月的妇人,据报已经流产。 1)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文中提到的2000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2)攻击行为:企图伤害那些不愿被伤害的个体。 文中提到的应该是“工具性攻击”:不以伤害为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商品)。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是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3、美国一家公司曾研制成一种猪皮便鞋,该鞋特点是轻便、舒适、走路无声,故起名为“安静的小狗”。为了解市场反映,公司采用了免费试穿的方式,规定试穿8周后将鞋收回,也可在8周后付5美元将鞋留下。结果大多数试穿者都选择了将鞋留下。此后,公司将这种鞋全面投放市场并大获成功。几年后,美国成年消费者中90%的人都熟知该品牌产品。 这公司推出这种方法的人太有才了,首先将鞋以免费试穿的方式放出去,这样会有一定的人回去试穿的,这样就有了群众基础,这是利用人爱占小便宜的心里。即使不满意也没什么损失最多就是在8周后在送回去。而在穿了8周,在加上鞋本身的特点,能引起人们的热评也不是难事。有人群众基础后,在将这种鞋全面投放市场,取得成功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东西要卖出去,得让人们熟知才行,与其花大代价去做广告,在广告中说这鞋有多好还不如让人们自己去发现鞋的好。这其实比做广告的效果好多了。人们总是不会轻易相信广告中所说的。而是有从众心里,用葛优的话来说就是,哪人多我去哪,我相信群众。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与劳伦斯的_虹_

收稿日期:2001-12-02 作者简介:李志斌(1963 ),男,湖北省应城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闵云童(1981 ),男,湖北省仙桃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22卷第2期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22N o.22002年4月Jour nal of Huang gang Normal U niversity A pr.2002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与劳伦斯的 虹 李志斌,闵云童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本文提出了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 的概念。分析了它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了心理分析小说具有在 无意识 心理分析层面与社会批判的文化内涵层面相结合的典型特征,并对心理分析小说的发展史作了大致回顾。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英国心理分析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 虹 ,并从现代小说发展史的角度对劳伦斯及其心理分析小说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英国心理分析小说;劳伦斯; 虹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02)02-0045-04 一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英国在帝国主义的竞争中发展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危机又给英国社会带来一片萧条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激化了国际国内的各种矛盾。对比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强盛,人们对现存秩序与传统制度的信心日渐丧失,精神与信仰的危机和对传统的反叛成为 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主潮,反映在文学上则表现为它的 心理状态、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态度、理想和价值几乎是背道而驰的。 [1](P4)另一方面工业化极大地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导致人与大自然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并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英国社会进入一个 崩溃的个人与退步的整体、个人的 绝对孤独 及其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 的阶段。 [2](P300) 文学开 始更多地转向人的内心,对人的心灵进行观照。心理分析小说便是通过对人的内心的探讨,力图在传统道德观念丧失的同时建立新的符合自然人性的道德观。 对心理分析小说影响最大的要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他提出的 无意识 更是成为 心理分析小说关注的焦点。弗洛伊德将人的无意识视为一种本能 主要是性本能的冲动。在伊德(又译为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说中,与 无意识相应的是伊德,它总是处于受压抑的地位。构成伊德的主要是 性力 ,弗洛伊德称之为 力比多 (Libido),这种本能驱使人去寻找快乐,尤其是性快乐。所以弗洛伊德视性本能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把人的无意识的生物性本能提高到首位,正如霍兰德所说: 弗洛伊德将他的心理学固系在人的动物性的生物学和精神病学上。他 把人看作一个性欲存在。 [3]因此,弗洛伊德也把性欲看作文艺创作的动因。这对整个现代主义文学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心理分析小说更是侧重于对这种无意识和性欲望的分析与解剖。此外,他提出的 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 )在文艺批评与创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理分析小说的代表作家劳伦斯的 儿子与情人 可以视作是对这一理论的极好的阐释。同一时期的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侧重于艺术是心灵的感知,强调无意识和非理性,也成为影响心理分析小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正是因为处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之中,所以心理分析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的同时也具有十

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巴赫金文化诗学的哲学层面

关键字:文化诗学狂欢世界感受巴赫金在阐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同民间狂欢化文化深刻的内在联系时,特别强调民众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对这两位作家创作的影响,并且把这种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把它提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什么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这种世界感受主要的哲学蕴含是什么?这种世界感受对于所谓高级的思想精神领域有什么冲击?这是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巴赫金文化诗学哲学层面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一.作为世界观的狂欢式世界感受 1.两种生活和两种世界感受。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巴赫金在研究狂欢化文化时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阶级社会生活中,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日常的生活,一种是狂欢式的生活,而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世界感受,也就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他把狂欢节中所产生的民众的世界感受明确当作一种民众的世界观来看待,并拿它同官方和教会的世界观相对立。巴赫金在谈到中世纪的狂欢节和狂欢化文化时,指出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大城市(如罗马、拿波里、威尼斯、巴黎、里昂、纽伦堡、科隆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有时更多些)的时间,过着全面的狂欢节的生活。他说:“不妨说(当然是在一定前提下这么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种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他特别强调,“如果不考虑这两种生活和思维体系(常规的体系和狂欢的体系)的相互更替和相互排斥,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中世纪人们文化意识的特点,也不可能弄清中世纪文学的许多现象。”[1] 首先,巴赫金提出了存在两种生活的概念。一种是所谓日常的生活、正规的生活、常规的生活。这种生活的特点一是服从于官方和教会严格的等级和秩序,服从于权力和权威;二是充满教条、崇敬、虔诚和恐惧,是十分严肃的;三是相对稳定和长久的。另一种生活是所谓狂欢式的生活,即狂欢节的生活。巴赫金把这种生活称之为第二种生活,他说:“狂欢式的生活,是脱离了常轨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翻了个的生活’,是‘反面的生活’。”[2] 在狂欢节中,人人都生活在狂欢式的生活当中,按照狂欢节的规律生活。这种狂欢式生活的特点一是取消日常生活的等级、权力和禁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随便和亲昵的,不管你是国王还是平民,是长辈还是晚辈,彼此不分高低贵贱;二是摆脱了等级制度带来的虔诚、严肃和恐惧,过着自由、欢乐的生活,处处充满狂欢节的笑声,人人得到彻底的自由和解放;三是相对多变和比较短暂,狂欢节虽好,但总不能天天狂欢,人们过后还得回到日常生活中去。日常的生活和狂欢式的生活贯穿于人类历史长河之中,特别是阶级社会的历史长河之中,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它构成人类生活的两个方面。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界限的严格程度是不同的。这两种生活在中世纪是有严格界限的,而在古希腊罗马,特别是在希腊,则没有中世纪那种严格的界限。文艺复兴时期是狂欢生活的顶峰,自17世纪起民间狂欢生活便趋于没落。其次,巴赫金指出由于两种生活所产生的两种世界感受和两种世界观是相互排斥和相互对抗的。常规生活严格的等级和秩序所造成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是官方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它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是不平等的关系,把人看成是不自由的,把现实世界和现存秩序看成是凝固的、不变的,把官方的权威看成是绝对的权威,是不可动摇的。狂欢式的生活所造成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则完全相反,它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把人看成是自由的,把现实世界和现存秩序看成是可以变化的,它对一切僵化的教条提出挑战。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对官方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很强的摧毁力量。巴赫金指出,“狂欢节的世界感受,是有强大的蓬勃的改造力量,是有无法摧毁的生命力。”[3] 在中世纪,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和世界观对官方和教会的世界观提出挑战,对官方和教会的权威充满不敬。在文艺复兴时期,“狂欢节的潮流可以说是打破了许多壁垒而闯入了常规生活常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

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 对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等又予重温,更对其复调小说理论有了新的了解,现就相关札记分别叙述。 1、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如经文曲、赋格曲与复调幻想曲等。巴赫金借此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基本特征:“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世界的完整统一,不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正如音乐中的复调也不可归结为一个人感情意志的统一一样。”“复调的实质恰恰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已是比单声结构高出一层的统一体。如果非说个人意志不可,那么复调结构中恰恰是几个人的意志结合起来,从原则上便超出了某一人意志的范围。可以这么说,复调结构的艺术意志,在于把众多意志结合起来,在于形成事件。” 从上述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复调艺术作品中由不同的人物及其命运所构成的统一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在作者的统一的意识支配下一层一层地展开的,而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主人公)连同他们各自的世界被结合在了某种统一的事件之中,他们相互之间不发生融合,而是处于彼此交锋、对话和争论之中。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就是这样的复调艺术作品。 2、复调小说中的主要主人公全是“自我意识”,全是“未完成的和不能完成的”个性,这是对传统小说的一个重大突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主人公,是由于复调小说和传统小说在根源上的不同:后者从创作构思上讲体现出作者声音“大”于主人公声音,或者作者干脆化身为主人公,也就是说,主人公成为作者声音的传声筒;作者整合主人公的视野、世界观,将其一股脑儿地纳入自己庞大而又统一的世界中。复调艺术思维则说明作者声音和主人公声音处于平等的地位,主人公们反抗别人对自己的背后评判,通过纯粹的意识-思想之间的对话获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张扬。 3、复调小说的哲学基础 巴赫金借助哲学眼光发现了他人的重要性,认为我与他人须臾不可分离,独白世界则往往表现为世界的一元性,要么缺乏自我(人云亦云、惟命是从),要么只有自我(妄自尊大、唯我独尊)。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镜中人》、《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问题》和一些来不及成文的笔记中,巴赫金谈到了他对“我与他人”相互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正是复调小说的哲学基础。 a、意识的统一性与存在的统一性 巴赫金认为,现代思想文化所遵循的一些原则是“危险”的。一元论便是这种“危险”的原则之一。一元论原则肯定存在的统一性,在唯心主义哲学中则变成了意识的统一性(独白性)原则。欧洲的理性主义及其对统一的和唯一的理智的崇拜,特别是在启蒙时代大力促进了独白性原则在现代的巩固,并使其渗入了意识形态的几乎所有领域。一个意识能够自足的信念成为现代意识形态领域中创作

爱伦_坡短篇小说的精神心理分析

令批评家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爱伦·坡对活埋题材和对活埋他人的有罪之人感兴趣。为什么作家早在他妻子逝世之前就那么热中于描写美女之死?为什么在他的有些短篇小说不是写某人折磨某人,就是写某人被某人折磨。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得回顾他的早期生活经历,这对其后来的创作影响极大。 爱伦·坡于1809年19日生在波士顿的一个流浪艺人的家庭里。艾德加是第二个儿子。由于父母关系不和,母亲携子出走,在1811年,她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就此凄然与世长辞。当时,爱伦·坡只有3岁。一位叫约翰·爱伦的商人收养了他。对他关怀备至,他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的。和其他孩子一样读书上学。我们并不完全知道他少年时代的恋爱经历,中学时代居然爱上一个玩伴的母亲简·斯蒂恩·斯塔那德,未几,她就病故。他伤心之余,写了一首悼诗:《致海伦》,流传至今。17岁时,坡进弗吉尼亚大学,就此结束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时代。他在大学里还没念满一年,就回到里奇蒙,当发现少年时代的恋人莎拉·爱弥拉·罗埃丝特已经准备另嫁他人,受的刺激就更大了。原来他俩早就相爱并私订终身,坡上大学后,两人不断有情书来往,但都被养父扣留,双方产生误会,才酿成悲剧。在他20岁左右时,爱上了表妹伊丽莎白·海尔林,还为之写过好些诗。他3岁时,母亲死了,他的受挫开始了;15岁时,他心目中的“第一个纯洁而理想的女人”斯塔那德,即他朋友的母亲死了;20岁时,他从小依恋养母爱伦夫人也死了。“而到23岁,他又先后被三个情人抛弃。这三个情人既然都弃他而去,他便觉得她们也死了”[1]。这一切无不表明,是早年生活的强烈影响导致爱伦·坡“里比多”受阻。所以说,他对死亡题材感兴趣并不是像众多的评论家所说的是因为弗吉尼亚的生病和去世,而是因为他在22岁之前就失去了六个女人。他对这一题材的兴趣继而又使他能克服或延迟死亡。“20世纪30年代波拿巴特(Marie Bonarparte,弗洛依德的学生)的心理分析以及60年代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前者认为坡的作品意义在于,它是作者本人心理作用的外化,而这一心理活动又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坡在作品中以情节、人物等置换了他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应经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坡的小说作为‘心理自传’来解读”[2] 爱伦·坡对活埋题材和对活埋他人的有罪之人感兴趣。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的一条注释里说:“我知道评价有关子宫内生活的幻想和潜意识的重要性还为时不久。它们包括了许多人对活埋感到极度恐惧的解释。也成了深刻信仰死后复生的基础。这不过是对出生前这种奇怪生活的未来的揣测。此外分娩行为是焦虑的第一次体验,因此,也是焦虑的来源和原型。”[3]王齐建先生在《试论爱伦·坡》一文中说:“坡几乎是兴信奉弗洛依德主义的人可拒以引证的最好例子:他的‘俄狄浦斯情欲综合体’所引起的仇父倾向和恋母情结,他的纵饮和吸毒所导致的性行为的不可能,他的被压抑的性力升华为文艺作品等等,无一不‘印证了’弗洛依德的理论。”[4]“认为坡是患了‘尸体恐怖症’、‘异性虐待狂症’者有之;认为《捧名士》里那不同凡响的鼻子是‘阴茎’的标记者有之;就连坡为赚钱而写的而且自己承认是‘一本愚蠢透顶的书’的海上冒险故事《亚瑟·戈登·皮姆》,竟也被人发现了灵性,认定是‘对自我的本性和自我达到认识的依赖方式的探讨’”[4]。变态恐惧或焦虑在爱伦·坡笔下—— —特别是在其《鄂榭府崩溃记》里—— —被描述的淋漓尽致。根据精神分析学,我们知道,变态恐惧即受阻的性欲;这是对“里比多”的一种抵制。一个人的性欲冲动不可能在受到压抑的同时而不以某些变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变化形式如果相互不协调,相互冲突,便产生恐惧。变态恐惧和一般恐惧不同,它是持续不断的,而非一时一事的,因为它的真正起因是一个人的无意识,而非现实生活中的某人某事。爱伦·坡从小饱受“里比多”受阻之苦,他就是《鄂榭府崩溃记》中的劳德立克·鄂榭,而且是在描写他自己的变态恐惧。读者不免觉得,小说里的故事叙述者“我”就是个神经错乱的人,因为他看见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他想象的那栋房子被一股致命的毒气围绕着。他告诉我们说,劳德立克的状态影响了他,因而劳德立克那些胡思乱想也慢慢地出现在他心里。他当时肯定是神经错乱了,因为劳德立克的妹妹玛德琳死后已被钉进棺材,他却说他看见她从地窖里爬出来,还死死地拖住劳德立克。他还说他后来看见那房子裂成了碎片,并沉入水池。他的叙述,不说通篇都是幻觉,就是这些,也够虚玄了。 不过,真正的变态恐惧症患者是劳德立克。他生来脾气古怪,而且显得精神抑郁。他把自己的病因归之于他妹妹玛德琳,因为她生病而使他忧虑。其实,病因在他的无意识里。熟悉精神分析学和爱伦·坡生平的人都会觉得劳德立克肯定有和爱伦·坡一样的生活经历;早年失去母亲,后来又失去一个朋友的母亲,后来又失去养母。毫无疑问,他也和爱伦·坡一样失恋过三次,也可能酗过酒。同样,他始终生活在恐惧中,而且总觉得自己很快就会在恐惧的挣扎中死去;他惧怕未来,读一些希奇古怪的书,同时想象一些荒诞不经的事情。他妹妹死了,他竟然要“我”帮他一起把他葬在家里的地窖里。随后,他又陷入幻想,觉得他妹妹是被他活埋的,因而极度害怕,担心她会报复。所以,当“我”为他朗诵一个传奇故事时,就他把故事中的有些事情和他妹妹玛德琳联系在一起,说他听到她的棺材裂开来了,棺材上的铁链还在嘎嘎作响。他仿佛觉得她从地窖里爬了出来,然后又抓住他不放,还拼命掐他的脖子。就这样,他在恐惧中死去。显然,这一切是劳德立克和“我”的想象,因为玛德琳小姐是不可能从从上了钉的棺材和地窖里逃出来的,再说她躺在那里已有好几天没进食了,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掐死她哥哥。劳德立克·鄂榭是死于他自己制造的变态恐惧。 爱伦·坡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虐待癖。这可以解释他的许多短篇小说,如《陷坑与钟摆》和《一桶白葡萄酒》等,不是写某人折磨某人,就是写某人被某人折磨。此外,任何人都能从另一方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精神心理分析 张永怀 (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245041) 摘要:结合精神分析学方法,以爱伦·坡的生活为依据,通过研读其作品,我们发现爱伦·坡的有些短篇小说的女主人公常常经历恐怖的死亡,她们或被活埋,或被损毁,或遭受精神吞噬;男主人公都经历了变态恐惧和焦虑,其作品中充分展现了爱伦·坡的虐待癖和受虐癖。 关键词:爱伦·坡精神分析变态恐惧焦虑虐待癖受虐癖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0-0057-02

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_话语_

中国俄语教学(季刊)1999年第1期(总第80期) 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 概念“话语”(слово) 凌建侯 中国人民大学 一、引言 巴赫金(М.М.Б.Бахтин,1895—1975)是本世纪一位极具影响的思想家。自60年代他的学术思想被介绍到法国开始,西方学界对他及其思想的研究热情始终有增无减。特别是80年代初,美国也掀起了“巴赫金热”,其声势远远超过巴黎。不仅有人为他著书立传,而且两年一度的“巴赫金学国际研讨会”已渡过8个生日,成立了“国际巴赫金学研究协会”,在白俄罗斯和英国定期出版巴赫金学专刊《Диалог?Карнавал?Хронотоп》与《Dialogue》。至此,巴赫金学已成为一门显学,人们把它称作“特殊的人文科学”,将他本人归入下个千年思想家的行列。 勿庸置疑,巴赫金思想在本世纪最后25年里,已被推到了人文领域学术研究的中心。 二、对话精神贯穿巴赫金整个学术遗产 1)提起巴赫金的思想,了解者都说博大精深,因为他涉足哲学、美学、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而且常常寥寥数语,却能引人深思、启人心智。说有“点铁成金”①之效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正因为巴赫金视野广博,又观点新颖,所以各人文学科的学者们对之都有亲切之感,从其不同的理论中获得启发。这一点,中外学界早已有了共识。 但巴赫金思想的过人之处,我们觉得并非仅用“博大精深”所能涵盖。古今中外学问大而博者有之,观点见解颖异独到者有之,他们的思想并不全能“走运”,被人们称作“某某学”而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巴赫金是一部人文领域的“理论百科全书”。然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对人的启迪毕竟有限,就象弗雷泽(Frazer)在《金枝)中为我们提供的那样。他的魅力恰恰在于给人类学的研究拓宽了方法思路。巴赫金同样如此。他的著作读来震撼人心,因为他“意味着智慧而不是知识”②,意味着人文研究的对话主义视角与方法,而不仅是一整套的术语以及一些精辟的结论。 2)在最早的一篇长文《论行为哲学》中,巴赫金立足个人本位主义与个人直接面向社会的欧洲传统思想,且又有较大突破,主要表现在用动态的历史眼光看待个人,并在其身上引出道义责任,即赋予每个人的生活以道德的含义。这里的道德不是普遍遵行的规范。道德的普遍性只在于形式,即“我”有义务和责任积极地承认自己实有的(дан2ный)唯一性,从而实现设定的(заданный)自我,“我”的生命因此不断获得完成。巴赫金认为,个人的生活是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起 35① ②白春仁:《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论文。 钱中文在“巴赫金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此会于1998年5月11—14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上论及巴赫金符号理论时强调说,“巴赫金对符号学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他阐述符号思想出语并不多,但点铁成金;见解独到而深刻,给你启发,给你思考的余地。”

狂欢理论

狂欢理论 1、狂欢理论的概述 巴赫金“狂欢”理论的前提是两种世界、两种生活的划分。 第一世界是官方的、严肃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统治阶级拥有无限的权力,而平民大众则过着常规的、谨小慎微的日常生活,对权威、权力、真理、教条、死亡充满屈从、崇敬与恐惧。 第二世界(第二生活)则是狂欢广场式生活,是在官方世界的彼岸建立起的完全“颠倒的世界”,这是平民大众的世界,打破了阶级、财产、门第、职位、等级、年龄、身份的区分与界限, “国王”也被打翻在地,小丑加冕成“王”,人们平等而亲昵地交往、对话与游戏,尽情狂欢,对一切神圣物和日常生活的正常逻辑予以颠倒、亵渎、嘲弄、戏耍、贬低、歪曲与戏仿。 而一切非平民阶层要想在第二世界生活,只有放弃在第一世界的一切权力、身份、地位,才能够为第二世界所容纳。这是“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是暂时通向乌托邦世界之路”。 2、狂欢理论表现在电视综艺节目中 (1)全民性:充分体现了电视节目的平民视角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狂欢节不是由某一个特权阶级来组织的,是民间性的活动,是真正的全民广场节日的象征与体现,在狂欢节期间,所有人都是参与者,中心场地是广场,因为狂欢节就其意义来说是全民性的、包罗万象的、所有人都参与的亲昵的交际。 这一点与电视综艺节目关联起来看,表现为平民的视角 巴赫金特别指出,在狂欢的活动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演员和观众的分工,所有的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在表演,又观赏别人的演出。 而在2004年之前的以前的表演类综艺节目运作模式即“明星+表演”。明星是节目的当然主角,明星的舞台表演是构成节目的主要内容,而各个不相干的节目之间的串联则由主持人来完成。传播学意义上与传者具有互动功能的受众,在这里也成为一个纯粹的“看客”或“他者”。这显然并不符合狂欢理论中全民参与的观点,所以这样的节目形式虽然一开始取得成功,但也渐渐使得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观众开始需要一种能使自身融入进去的综艺节目形式。 而2004年在中国开始兴起的真人选秀节目为受众提供了消解权威性的途径,把电视节目关注普通人的趋势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先,真人秀节目对于参赛选手仅仅有性别和年龄上的限制,没有其他门槛:如《快乐女声》、《梦想中国》只要求选手年满18周岁,《加油!好男儿》仅面向男性参赛者。镜头面对的是普通大众,不问出处、不问专业水平,每个人都有“秀”一把的机会。因为参与者是普通人,和受众没什么区别,受众的身份被认同,拉近了距离,他们更愿意看下去。其次,去留由观众决定,评委无法左右最终的结果。观众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投票系统被赋予了表决权。“喜欢谁就把谁留下”,受众用自己的行动来决定选手的去留,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积极的参与感提升了观众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心理体验,赋予了普通观众的话语权。 (2)仪式性:通过对节目参演者和观众的“加冕、脱冕”获得娱乐效果 狂欢节有一定的仪式和礼仪。狂欢节上主要的仪式,是笑谑地给狂欢节国王加冕和随后脱冕,还存着换装礼仪,即人们化妆,戴上面具,暂时地、象征性地实现自己改变地位和命运,拥有财富、权力、自由的美梦 这种仪式性的“加冕”“脱冕”同样表现在电视综艺节目中 在真人选秀节目兴起之前的表演类综艺节目中以明星和主持人作为绝对的舞台主角,传统表演美学和播音美学决定了表演类综艺节目的整体面貌与审美形态,“舞台”和“话筒”

脱冕与加冕 巴赫金的史诗与小说

(一) 巴赫金(MikhailBakhtin,1875—1975)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前苏联文艺理论家。他从事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诗学等方面的研究,被世人誉为文学批评的奇才。其主要著作有《弗洛伊德主义》(1927)、《文学中的形式方法》(1928)、《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哲学》(1929)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1929)等。他在许多领域标新立异,提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理论洞见:杂语性(或众声喧哗)、复调理论、对话理论、时空体理论、狂欢化诗学理论、未完成性等。其中狂欢化诗学理论在他的整个批评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从发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1929)起直到他生命的终结,几乎从未间断过对此的研究。因此成为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不少学者忽略了对他提出的有关小说理论的研究。 巴赫金的小说理论观体现在他的“史诗与小说:长篇小说研究方法论”一文中,该文收录在他的著作《小说理论》里。本文开宗明义,提出了体裁(文类)概念,尤其是小说体裁的概念。小说是处于发展变化的年轻体裁:“在所有重要体裁中,唯有长篇小说比文字和书籍年轻,也唯有他能很自然地适应新的无声的接受形式,即阅读形式。”最重要的是长篇小说没有其他体裁固定不变的程式,研究其他体裁恰如研究业已死亡的语言,而研究小说却像研究活着的语言,而且是年轻的语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其他体裁相比照,小说从不墨守成规,讲求变动不居,即使在小说占统治地位时期,其他体裁也都不同程度地“小说化”了,其进程表现为其他体裁可塑性增强,语言杂语化,出现了“对话化”;它们中间广泛渗进了笑谑、讽刺、幽默和自我讽拟的成分;小说赋予这些体裁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未完成性,与未定型、正在形成中的现代生活发生密切联系。与此相适应,巴赫金归纳出长篇小说固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1)修辞上的三维性,这与小说中现实的多语意识相关联; (2)文学形象的时间坐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文学形象的塑造,获得新的领域,即最大限度与未完成的现时(现代生活)进行交往的领域。 (二) 巴赫金在论证小说第一个特点时,直接切入主题:小说在修辞上的特点,即同新世界、新文化、新的文学创作意识中积极的多语现象相联系的一个特点。他指出,多语现象古已有之,古典的希腊人不仅感到有不同的语言,而且感觉到语言的不同时代特性,以及希腊多样化的文学方言,小说恰恰是形成和成长在外在和内在多语现象急剧积极化的条件下,这是最适宜它的环境。在论证小说的另外两个特点时,巴赫金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小说与史诗比较)来揭示这两个特点。首先列举长篇史诗作为既定体裁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然后进行逐一分析,这些特点是:(1)长篇史诗描写的对象,是一个民族庄严的过去,是“绝对的过去”(歌德和席勒语);(2)长篇史诗源于民间传说(不是自由的虚构);(3)史诗的世界远离当代,即远离歌手(作者和听众)的时代,期间横亘着绝对的史诗距离。在此基础上,巴赫金进行了庖丁解牛式的解读。他分析指出,史诗的世界,是民族英勇的过去,是民族历史的“根基”和“高峰”构成的边界,是父辈和祖先的世界,是“先驱”和“精英”的世界;长篇史诗已经是彻头彻尾的现成的体裁,已经僵化、几乎死亡。其体裁内的歌手和听众与被描述的英雄不仅不在同一水平,而且处于两极对立的状况,二者永远无法处在同一平面进行对话,两者隔着史诗的距离,其媒介是无可怀疑的民间传说;因为它是完成的、闭锁的,听众和歌手只能被动接受,没有任何解释和阐发的权利。 巴赫金特别强调,“绝对过去”并非通常所说的局限而准确意义上的时间概念;它是某种兼具价值和时间的等级范畴。像长篇史诗一样的其它一切崇高体裁,亦即整个正统文学,与尚未完结的现时不可能有任何关联。崇高体裁里对过去的理想化,具有官方性质;而小说却永远同非官方语言和思想(节日形式、亲昵话语、亵渎行为等)联系在一起。换言之,崇高体之于小说犹如官方之于非官方,形成了高贵与低下的对立体系。但是由于希腊小说“庄谐体”的出现(如苏格拉底的对话和梅尼普讽刺)在民间笑谑中降格。 笑谑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作用,正是它消灭了史 “脱冕”与“加冕”:巴赫金的“史诗与小说” 湖北民族学院李权文 106

论穿越小说的魅力何在

论穿越小说的魅力何在 ----------以《步步惊心》为例 关键词:穿越影视改编原因悬念情感思考 摘要:近几年,穿越小说在网络中风行,而这其中,电视剧与网络文化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甚至已自成体系。为了解与探求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我以最近广为流行的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电视剧为例,来进一步阐述与研究它们之间缠绕与分离。 一、引言 如今人类社会已步入到了一个“影像的时代”,快捷又直观的表意方式——影像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文字媒介。美国著名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东就曾针对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提出:“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文学与影视的关系的确是非常密切,但有时又出现话语权争夺。中国老一代导演张骏祥甚至主张:“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国内外大量的优秀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成功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厚实的文学原著或文学剧本。例如中国的《白鹿原》、英国的《哈利波特》等。往往是畅销书刚走红,改编的影视剧就筹拍;影视剧走红后,同名图书马上问世。文学与影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切过。 影视改编是指按照影视艺术的特殊美学要求和表达方式,将其他体裁的文艺作品改写为电影或电视剧本。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虽然已

经不在是一个新的话题,但随着影像化时代的到来和大众文化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采取了改编文学作品的策略,而反过来说,文学作品也因影视改编的成功而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播,并且作家的知名度也由此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近几年,穿越小说在网络中风行,而这其中,电视剧与网络文化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甚至已自成体系。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的事件。 网络通俗小说很像魔方,只要你抓在手上慢慢弄,总能弄出六个面,但是快乐就在扭转的过程中。过去的2010 年、2011 年最火的电视剧是什么呢?大家都能够答出来,上半年是《宫》,下半年叫《步步惊心》。这就说明这类文学和其改编的电视剧已经成为中国当下最热门的东西。 为了解与探求文学与影视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我以最近广为流行的网络小说及其改编的电视剧为例,来进一步阐述与研究它们之间缠绕与分离。 湖南电视台2011 年于9 月末推出《步步惊心》,改编自桐华同名网络穿越小说,以穿越为题材,内容以清朝“九子夺嫡”的史实为依托,讲述了一个穿越回清朝的现代女性与“九子”之间的故事,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关注,据CSM41 城市统计数据显示,《步步惊心》首播第一天收视率达到1.73%,为同时段全国收视第一,同时在网络上也备受追捧,据了解,该剧播出8 集,已攀升至百度风云榜电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