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长征的知识

关于长征的知识

关于长征的知识
关于长征的知识

红军长征历史知识竞赛题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问答

1、长征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边区进行的战略转移。提到长征,不少人把它等同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有4支队伍参加长征,总行程约六万里余里。因此,“长征”与“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同一概念。

2、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国民党军队推进到中央苏区腹地,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 月10 日,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率中央红军主力及后方机关86000多人撤离中央苏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向湘西挺进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开始长征。这是红军第一支长征队伍。中央红军以后改称红一方面军军。

3、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镇之后,在甘泉地区与刘志丹等领导的红十五军团会师,红一方面军胜利结束长征。

4、红一方面军军的长征行程达二万五千里,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说。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般是指红一方面军

军的行程。

5、1934年11月16日,红25 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由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西挺进,开始长征,行程近万里,于1935年9月16日到达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成为红军长征中先期到达陕北的第一支队伍,这是红军第二支长征队伍。

6、1935年3月5日,红四方面军8万人开始退出川陕苏区,向川西作战略转移。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总部抵达甘肃南部的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这是红军第三支长征队伍。

7、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主力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退出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这是红军第四支长征队伍。这只队伍于1936年7月5日按照中革委命令组成红二方面军。1936 年10 月

22 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静宁县的将军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行程两万余里。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实现大会师,红军长征宣告结束。

8、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17日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揭发和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等同志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

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首的正确领导,指挥红军北上,1935年2月26日中央红军向娄山关之敌发起进攻,打垮了国民党追击的部队,2月28日,中央红军再夺遵义。这次遵义地区的作战行动,共计歼敌两个师八个团,俘敌约3000人,是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再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

10、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再云贵川边界地区赤水河流域,为摆脱国民党政府军的尾追堵截,争取战略主动的作战行动。四渡赤水后,红军以一部兵力牵制敌人,主力急速南进,于3约底南渡乌江,将敌军全部甩在乌江以北。而后,红军进军云南,威胁昆明,1935年5月9日,中央红军主力全部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1、中央红军先遣队通过彝族地区后,1935年5约24日,赶到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渡口,5月25日,红一军团第一团第一营第二连17 名勇士,由连长熊尚林率领,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

12、1935年6月初,红军开始翻越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海拔4900多米的夹金山。8月下旬又向荒无人烟的草地进军。红军长征最艰苦的阶段是爬雪山、过草地,靠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红军将士政府了雪山草地,但有上万名红军战士长眠在若尔盖草地。

13、1936年9月16日下午,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红四团逼近甘肃南部要隘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隘口,是四川通向甘肃的要道,俗称天险。经过激烈战斗,9月17日凌晨红一方面军红四团夺取了天险腊子口。

14、红军长征途中,有几次重要的会师,懋功会师是长征途中重大事件之一。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于1935年6月14日到达懋功地区的夹金山下的懋功,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

15、懋功会师以后,张国焘任红军总政治委员,随左路军行动。但他反对中共中央关于红军北上的决定。

16、1935年10月5日,张国焘在川北的卓木碉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宣布另立“ 临时中央”,自封“ 主席”,另组“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等,并一伪中央的名义通过决议,宣布撤销一些中央领导的职务,开除当即,下令通缉。朱德、刘伯成等在会议上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7、1935 年 6 月 6 日,张国焘宣布取消第二中央,6月10日,张国焘复电中央,表示同意于月底北上。

18、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立即迎击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在直罗镇

全歼国民党第一零九师又一个团的胜利。这一胜利,巩固了陕北根据地,“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在中央苏区时,林伯渠、谢觉哉、董必武、徐特立、何叔衡五人,被尊为“苏区五老”。长征时,由于何叔衡年逾花甲,不能忍受风餐露宿之苦,没有随军长征,其他“四老”孙军完成了长征。

20、1934年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以后,中央苏区成立了以项英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分局和由陈毅任主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负责领导留在南方苏区之红军和游击队坚持斗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达成协议,这支南方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变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21、长征是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事件,有一些外国人也参加了长征。其中有一位越南人,1924年随胡志明来到中国,投身中国革命,也参加了长征。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军衔的唯一的一位外籍将军。这位越南藉将军是洪水。

22、在四川省石棉县境内,大渡河上游,有一个重要渡口,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此强渡大渡河。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全军覆没,而今红军从这里强渡大渡河成功,打破了蒋介石要毛泽东、朱德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美梦。这一要渡口是安顺场渡口。

23、《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词作者是肖华,他选择长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12个事件,对长征的伟大壮举和精神进行了歌颂。张有文工团的作曲家为其中10段谱了曲,1965 年8 月 1 日正式上演。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和喜爱作为中国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一套组曲,生前曾17词观看排练和演出。

24、毛泽东在谈到长征的意义时,这样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

25、长征结束后,党对张国焘退却逃跑,另立中央,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彻底清算,对张国焘本人也进行了挽救。但他执迷不悟,竟逃跑投考国民党。1938年4月18日党中央作出了撤消张国焘党籍的决定,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和统一,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题

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C)军。

A.一B.二C.四

2.(C)后,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是党领导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三湾改编

3.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央工农红军第七军,邓小平任(A)。

A.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

B.军长

C.总指挥

4.井冈山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提出了(C)的光辉思想。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工农武装割据

5.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思想的著作是(C)。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6.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A)。

A.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7.1931年11月,在中央苏区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C)。A.周恩来B.王稼祥C.毛泽东

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首府是(B)。A.福建长汀 B.江西瑞金 C.江西于都

9.红军长征时期我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B)。

A.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0.土地革命时期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名称是(B)。

A.劳动童子团

B.共产儿童团

C.少先队儿童团

11.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因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五位同志年龄稍大,被大家尊称为“五老”。他们中有(B)人参加了长征。

A.3

B.4

C.5

12.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9月,蒋介石先后(C)次调集176万兵力围剿中央根据地。

A.3 B.4 C.5

13.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A)。

A.周恩来朱德

B.毛泽东朱德

C.毛泽东周恩来

14.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A)。

A.“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

B.“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C.“逐次转移,各个击破”

15.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C)。

A.敌强我弱

B.装备落后

C. 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

16.党内(A)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指挥,是造成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

A.“左”倾冒险主义B.经验主义C.主观主义

17.红军长征的原因(B)。

A.日本的入侵

B.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 北上抗日

18.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亦称红一方面军)被迫从(B )撤离,开始长征。

A.福建长汀B.江西瑞金C.福建上杭

19.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A)。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

B.红一,二,三方面军

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

20.红军长征后,敌人先后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之间设置了(B)道坚固的封锁线阻拦红军。

A.3

B.4

C.5

21.当中央红军以血肉之躯突破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人员已经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到(C)余人。

A.5万B.4万C.3万

22.1935年1月,中央红军主力强渡(A)天险,占领了遵义。

A.乌江 B.湘江 C.大渡河

23.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C)。

A.两河口会议

B.俄界会议

C.遵义会议

24.1935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A)。

A.政治和军事问题

B.政治和思想问题

C.军事和组织问题

25.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C)。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

26.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C)。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C.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

27.遵义会议取消了(C)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A.王明、博古B.李德、王明C.李德、博古

28.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特征是(B)

A.经验主义

B. 教条主义

C.盲动主义

29.遵义会议结束了(A)在党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的领导地位。

A.王明“左”倾冒险主义B.张国焘分裂主义 C.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30.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等指挥的(A),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成为我军战史上的光辉典范。

A.四渡赤水

B.湘江之战

C.娄山关之战

31.长征途中,红军(b)跳出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32.红军长征时经过大凉山彝族地区时,根据党的民族政策,与当地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将领是(C)。

A.朱德

B.彭德怀C .刘伯承

33.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蒋介石企图凭借天险大渡河,南攻北堵,围歼红军,妄图使中央红军成为(B)第二。

A.项羽

B.石达开

C.李秀成

34.强渡大渡河时,红军一部分先有(A)名勇士作为先头部队强渡成功。

A.22

B.19

C.17

35.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飞夺(A),越过了被敌人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A.泸定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36.长征路上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C)。

A.长板山B.梦笔山C.夹金山

37.1935年6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过几座大雪山,到达(A),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A.四川懋功B.四川安顺场C.四川甘孜

38.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分左右两路北上,右路军从四川松藩的毛尔盖出发,经(C)天艰难跋涉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

A.15

B.6

C.7

39.中央红军(红军陕甘支队)突破了天险腊子口,在甘肃宕昌县(A),得到了陕北有刘志丹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的消息。

A.哈达铺镇

B.榜罗镇

C.吴起镇

40.(C)的胜利,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包座战役B.突破腊子口C.直罗镇战役

41.由于张国焘拒绝执行中共中央北上方针,命令一部分红军南下重过草地而导致重大伤亡,红四方面军由8万余人减为(A)。

A.3万余人B.4万余人C.5万余人

42.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C)。

A.两河口会议上

B.沙窝会议上

C. 俄界会议上

43.在中共中央劝导和督促下,经过(b)及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斗争,张国焘被迫接受了中共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

A.朱德、叶剑英B.朱德、刘伯承C.陈昌浩、徐向前

44.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B)胜利会师。A.红一方面军B.红四方面军C.红二十五军

45.1936年7月5日,根据中央命令,红二军团、红六军团、红三十二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C)任总指挥。

A.任弼时B.关向应C.贺龙

46.红军长征后,项英、(A)等领导的八省游击战争,在长江南北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保存了革命火种。

A.陈毅

B.杨靖宇

C.刘志丹

47.长征到达西北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是(A)。

A.红一方面军B.红四方面军C.红二十五军

48.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C),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A.陕西延安

B.四川甘孜 C .陕北吴起镇

49.二万五千里是(A)所走的长征路程。

A.红一方面军

B.红四方面军

C.红二方面军

50.中央红军长征共经过全国(B)个省区。

A.10

B.11

C.12

51.参加长征的共和国元帅有(B)人。

A.10 B.9 C.8

52.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中,唯一一名少数民族将领是(B)。

A、陈赓

B、粟裕

C、徐海东

53.诗词(C)是毛泽东在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长征后,行至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时写的。

A.《七律·长征》 B.《念奴娇·昆仑》 C.《沁园春·雪》

54.“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是毛泽东登上(B)时的咏怀之作。

A.长城

B.六盘山

C.娄山关

55.在红军长征中,(A)是党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出版的唯一报纸。

A.《红星报》

B.《拂晓报》

C.《先锋报》

56.由于叛徒告密被捕的红军领导人(B)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著作。

A.叶挺

B.方志敏

C.夏明翰

57.(B)在长征途中创作了24幅写生,成为记录长征唯一的形象史料和珍贵的艺术品。

A.廖承志

B.黄镇

C.舒同

58.今年7月19日是《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诞辰(A)周年。

A.101

B.95

C.90

59.长征途中,在娄山关战斗中指挥部队担任主攻的南阳籍将领是(C)。

A.李雪山

B.谭政

C.彭雪枫

60.1932年10月,红(C)方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向西转移,途经南阳的新野、邓州、内乡、淅川等地。

A.二

B.三

C.四

61.1932年11月,红(B)军在战略转移中经过桐柏、唐河、方城、社旗、南召等县,进入伏牛山区。

A.二

B.三

C.四

62.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退出(A)开始长征。

A.豫皖苏区B.湘鄂川黔苏区C.川陕苏区

63.1934年11月根据中央指示,红二十五军从(A)何家冲开始出发长征。

A.罗山县B、新县C、光山县

64.红二十五军途经南阳时,为红军当向导的鄂豫边委书记是(B)。

A.郭述申

B.张星江

C.姜宗仁

65. 中央红军长征牺牲了约多少人?(C)

A 8万

B 12万

C 17万

66.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A)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甘肃会宁县和甘肃静宁县B.甘肃静宁县和陕北吴起镇 C.甘肃会宁县和陕北吴起镇

67.三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主力渡黄河西进,经艰苦转战,一路由(B)领导,在党中央关怀下经营救进入新疆,后回到延安。

A.董振堂

B.李先念

C.陈云

68.为了扩大抗日根据地,1936年2月至5月,红一方面军以抗日先锋军的名义进行了(A)。

A.东征

B.西征

C.北征

69.抗日战争开始后,根据国共合作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A)第八路军。

A.国民革命军

B.抗日先遣队

C.抗日先锋军

70.“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出自毛泽东的(A)一文。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C.《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71.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了多少省?(A)

A 11

B 12

C 14

72.中央红军长征结束时间?(A)

A.1936年

B.1935

C.1937

73.中央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C)

A 棋盘山B岷山C六盘山

74.红军长征跳出敌人包围圈的军事行动是(B)

A四渡赤水B抢渡金沙江C遵义会议

75.“十大元帅”中谁没参加过长征(A)

A、陈毅

B、林彪

C、彭德怀

76.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C)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导致长征的开始?

A.三

B.四

C.五

77.长征起始点为(A)

A.瑞金

B.湘西

C.遵义

78.长征大致时间为(B)

A.1933年至1935年

B.1934年至1936年

C.1935年至1937年

79.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时间为(A)

A.1936年10月

B.1936年11月

C.1936年12月

80.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地点为(C )

A.甘肃

B.遵义

C.陕北

81.第五次"围剿"时间大致为(C )

A.1933年3月

B.1933年6月

C.1933年9月

82.红军长征开始后第一仗是(B)

A.瑞金战役

B.湘江战役

C.平型关战役

83.湘江战役红军人数削减了约(B )

A.2万人

B.5万人

C.7万人

84.遵义会议的时间为(A )

A.1935年1月

B.1935年7月

C.1935年12月

85.遵义会议时红军人数约为(B)

A.1.7万人

B.3.7万人

C.5.7万人

86.遵义会议后红军决定(B)

A.南下

B.北上

C.东进

87.红军共渡过(C )次赤水河

A.两次

B.三次

C.四次

88.经过娄山关时,被山势的雄浑和红军将士的英勇所感动,(B )赋词述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周恩来

B.毛泽东

C.王明

89.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后,在(A )地区进行了休整,并召开了会议

A.会理

B.上海

C.瑞金

90.蒋介石妄图利用大渡河的险峻,使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B )"。

A.孙中山

B.石达开

C.洪秀全

91.至1935年6月2日,中央红军主力全部由(A)渡过了大渡河。

A.泸定桥

B.古北口

C.安顺场

92.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为(B )

A.小金山

B.夹金山

C.大金山

93.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C )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A.一

B.二

C.四

94.6月12日,红军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A)却以种种借口延误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并以改组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相要挟。

A.张国焘

B.王明

C.博古

95.8月20日,中共中央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批评了(A )的错误主张,决定以主力迅速占领洮河流域地区,并以此向东发展取得陕甘。

A.张国焘

B.王明

C.博古

96.毛儿盖会议后,红军进入了(B )大草原

A.上甘岭

B.毛儿盖

C.漠北

97.1935年9月9日,(A )背着中共中央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并企图以武力分裂和危害党中央。

A.张国焘

B.汪精卫

C.李德

98.红军进入甘南的关键一战是(C )

A.徐州会战

B.四渡赤水河

C.突破腊子口

99.(B )在他的著名诗词《七律·长征》中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100.(B),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宣告红军主力长征胜利结束。

A.1933年10月22日

B.1935年10月22日

C.1937年10月22日10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C )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吴起镇

B.直罗镇

C.会宁

102.(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1934年10月

B.1936年10月

C.1938年10月

103.毛泽东同志曾说过:"(A )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直罗镇

B.太原

C.徐州

104.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A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A.“左”倾错误

B.“右”倾错误

C.整风运动

105.(B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娄山关会议

10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

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

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

107,红军长征的原因( D )

A.日本的入侵

B.北上抗日

C.伪满洲国的建立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08,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B )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109.《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D )

A.纽约

B.伦敦

C.莫斯科

D.巴黎

110,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 )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B.陕北会师

C.红军攻克遵义

D.懋功会师

111,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D)

A.两河口会议

B.巴西会议

C.俄界会议

D.遵义会议

112,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D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113,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C )

A.政治和军事问题

B.政治和思想问题

C.军事和组织问题

D.军事和作风问题114,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D )

A.两河口会议上

B.沙窝会议上

C.巴西会议上

D.俄界会议上

1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D )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

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

D.ABC 都有

116,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

A.周恩来朱德

B.毛泽东朱德

C.毛泽东周恩来

D.朱德陈毅

11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D )

A.敌强我弱

B.装备落后

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

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

118,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C )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

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19,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D )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知识点

第5课《七律·长征》知识点 一、我会写 崖yá(悬崖、山崖、断崖) 渡dù(渡口、渡江、渡船) 索suǒ(索取、搜索、铁索) 二、多音字 难nán(困难)nàn(灾难) 磅bàng(磅秤)páng(磅礴) 蒙méng(蒙蒙细雨)mēng(蒙骗)měng(蒙古包) 三、近义词 等闲——平常磅礴——雄伟逶迤——蜿蜒 四、反义词 逶迤——笔直开颜——愁眉 五、理解词义 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乌蒙:乌蒙山,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 五岭: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六、朗读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文学常识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诗的一种,每篇共有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字押韵,中间四句对仗;分为四联,每联两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八.鉴赏: 1、首联开门见山地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 2、绵延不断的五岭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却只是小小的“细浪”“泥丸”。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所畏惧、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 3、“暖”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4、尾联的“更喜”和首联的“不怕”前后呼应,强化了主题,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比喜悦的心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途经主要地点

长征途经主要地点 箭头1 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何家冲、金家寨、泾县、旌德、陶家河、汤口、谭家桥; 箭头2 红两方面军长征路线分水、淳安、怀玉山、常山、重溪、玉山、江山、横峰; 箭头4 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戈阳、古楼、庆元、福安、宁冈、宁化、井冈山、雩都; 箭头6 红六军团西征路线长汀、全州、桂东、信丰、瑞金、宁远、汝城、王母渡; 箭头7 红七军团北上路线大田、良田、新田、宜章、城口、安远、界首、盘县、宾川; 箭头10 红1十军团北上路线会泽、绞平渡、靖县、黔西、遵义、威信(扎西)、西昌; 箭头25 红二十五军西征路线娄山关、木黄、中甸、安顺场、永顺、大庸、桑植、汉源; 红体字为革命根据地以及游击区泸定、天全、名山、懋功、两河口、炉霍、甘孜、苍溪; 敌军进攻方向 黑色箭头为敌军进攻方向巴中、毛儿盖、阿坝、巴西、山阳、柞水、卢氏、腊子口; 黑色锯齿标记为敌军封锁线淳化、会宁、将台堡、延安、永坪镇、吴起镇、神木。

主要路线:瑞金→遵义→胶平渡→安顺场→泸定桥→雪山草地→毛儿盖→静宁→吴起镇→会宁 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时间:从1934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一方面军会师结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零五天。 按长征时的行政区划和习惯称谓,红军长征经过的省为14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原为四川一部分。 1928年9月国民党中央全会决议西康特别区正式建为行省。1935年7月成立西康建省委员会。1939年1月正式成立西康省)、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按现在行政区划为15个: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重庆、云南、四川、青海、河南、湖北、甘肃、宁夏、陕西。 各路红军长征总里程约为六万五千余里。 其中: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红二方面军从1935年11月19日至1936年10月22日,历时11个月零3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二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下旬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四川、西康、青海、甘肃4省,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近万余里。

长征精神知识竞赛 带答案

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C)军。 A.一 B.二 C.四 2.(C)后,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是党领导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三湾改编 3.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央工农红军第七军,邓小平任(A)。 A.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 B.军长 C.总指挥 4.井冈山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提出了(C)的光辉思想。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工农武装割据 5.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思想的着作是(C)。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6.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A)。 A.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7.1931年11月,在中央苏区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C)。 A.周恩来 B.王稼祥 C. 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首府是(B)。 A.福建长汀 B.江西瑞金 C.江西于都 9.红军长征时期我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B)。 A.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0.土地革命时期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名称是(B)。 A.劳动童子团 B.共产儿童团 C.少先队儿童团 11.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因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五位同志年龄稍大,被大家尊称为“五老”。他们中有(B)人参加了长征。 A.3 B.4 C.5 12.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9月,蒋介石先后(C)次调集176万兵力围剿中央根据地。 A.3 B.4 C.5 13.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A)。 A.周恩来朱德 B.毛泽东朱德 C.毛泽东周恩来 14.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A)。 A.“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 B.“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C.“逐次转移,各个击破” 15.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C)。 A.敌强我弱 B.装备落后 C. 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

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经过:1935年9月,国民党军集中130多个团的兵力,采取持久作战和堡垒主义的方针,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川黔苏区)和红军发动了新的“围剿”。在国民党重兵的进攻下,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决定红军转到外线寻求新的机动,开辟新 苏区。11月19日,红2、红6军团共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出发,退出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红军经4个月转战,于1936年3月30日进到贵州西南的盘县、亦资 孔地区。这时,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电令红2、红6军团北渡金沙江,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2、红6军团遂于31日离开盘县地区,分两路向西急进。4月25~28日,分别从云南西北部的石鼓、巨甸地段渡过金沙江,向北前进,连续翻越了几座大雪山,于7月2日到达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5日,红2、红6军团和红32军奉中革军委电令,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 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共同北进,广大指战员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了茫茫数百里的草地,击溃了国民党军的拦截,于 9月初胜利进入甘南,控制了漳县、洮州、渭源、通渭、成县、徽县、两当、康县8 座县城及广大地区。这时,红一方面军主力由宁夏的豫旺堡附近地区南下,接应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10月9日和22日,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 宁县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见彩图)。至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部胜利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转战14个省,冲破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经受了艰难险阻的考验,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战略 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结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结束。

历史知识竞赛题

长征知识竞赛题库1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哪三大主力? 答: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 2.红军在旺苍战斗的时间段是? 答:1933年1月——1935年4月 3.红军在旺苍战斗时有多少人参加了红军? 答:一万二千人 4、中国军队历史上最早的最大规模的妇女武装的名称? 答:红军妇女独立师 5、木门会议的时间? 答:1933年6月底 6、旺苍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时间地点? 答:1933年7月4日地点:旺苍坝清江书院 7、嘉陵江战役的时间? 答:1935年 2.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答: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3.长征哪次军事行动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答:渡过金沙江 4.红军长征始于什么时间? 答:1934年10月 5.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答: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6.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大会是什么会议? 答:遵义会议 7.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遵义会议的召开 8.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指什么? 答:巧渡金沙江 9.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哪里? 答:会宁 10.长征中红军平均每天走多少公里?每前进多少米就牺牲一个人? 答:37公里,70米 11.中共中央及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1年、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是什么时间? 答:1935年10月19日 12.1935年6月26-28日,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县召开会议,讨论战略方针问题,并决定集中红军主力向北进攻,以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这将会议历史上称作什么会议? 答:两河口会议

13.红一方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是谁? 答:彭德怀 14.最晚开始长征的是红军的那两支部队,是什么时间? 答:红2、红6军团于1935年11月19日开始长征 15.在毛泽东的军事生涯中,被他本人称作是一生之中“得意之笔”的战例指的是什么? 答:四渡赤水 16.长征中著名的娄山关战斗后,毛泽东曾经写了一首词,你能背诵吗?答: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7.红军长征中强渡金沙江是在什么时间? 答:1935年5月上旬 18.中央红军主力大部在皎平中渡过金沙江,而在洪门渡口渡过金沙江的是红军哪支部队? 答:红三军团13团。 19.1935年5月29日下午4时,红军发起了夺取泸定桥的战斗,战士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攀登着悬空的铁索链,毫不畏惧,勇往直前,胜利夺取了大桥。飞夺沪定桥的突击队有多少人?他们属于哪支部队? 答:22人,红4团第2连 20.红一方面军主力与红15军团会师后协同作战,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为党的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奠定了基础,这是哪次战役? 答:直罗镇战役 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C)军。 A.一 B.二 C.四 2.(C)后,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是党领导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三湾改编 3.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央工农红军第七军,邓小平任(A)。 A.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 B.军长 C.总指挥 4.井冈山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提出了(C)的光辉思想。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工农武装割据 5.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思想的著作是(C)。

部编版六上语文《5.七律·长征》知识点归纳复习

部编版六上语文《5.七律·长征》知识点归纳复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泥丸(wán)岷山(mín) 律lǜ:七律、规律、韵律、律师 崖yá:云崖、悬崖、石崖、崖谷 渡dù:大渡桥、渡轮、轮渡、过渡 索suǒ:铁索、索取、索要、线索 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乌蒙: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金沙:即金沙江,是长江上游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这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中西部。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三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们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书法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诗人就长征的题材写过《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这些诗都是写一景一地,并以此来表达心情,?着重在于侧写。而这首《长征》,从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长征优秀教案

红军长征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2.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红军长征》。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长征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 (三)长征的胜利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长征》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红军长征》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之后,强渡乌江,攻占贵州北部重镇--遵义。1935年1月,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在此召开了。 (2)发展过程: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14年党出现了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1935年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的内部分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过渡: 遵义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此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党和红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4)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1.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等。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的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作业布置】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为什么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 3.长征红军什么时候跳出敌人包围? 4.现在甘肃会宁城有个会师门,它的命名所依据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长征精神知识竞赛题库

长征精神知识竞赛题库1 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C )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吴起镇 B.直罗镇 C.会宁 2.( B),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1934年10月 B.1936年10月 C.1938年10月 3.毛泽东同志曾说过:"(A )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直罗镇 B.太原 C.徐州 4.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A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A.“左”倾错误 B.“右”倾错误 C.整风运动 5.(B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 B.遵义会议 C.娄山关会议 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 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 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 7,红军长征的原因( D ) A.日本的入侵 B.北上抗日 C.伪满洲国的建立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8,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B )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9.《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D ) A.纽约 B.伦敦 C.莫斯科 D.巴黎 10,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 )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B.陕北会师 C.红军攻克遵义 D.懋功会师 11,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D) A.两河口会议 B.巴西会议 C.俄界会议 D.遵义会议 12,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D )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13,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C ) A.政治和军事问题 B.政治和思想问题 C.军事和组织问题 D.军事和作风问题 14,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D ) A.两河口会议上 B.沙窝会议上 C.巴西会议上 D.俄界会议上 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D )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 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 D.ABC都有 16,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 A.周恩来朱德 B.毛泽东朱德 C.毛泽东周恩来 D.朱德陈毅 1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D ) A.敌强我弱 B.装备落后 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 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 18,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C )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课文知识要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课文知识要点归类及同步练习 词句注释 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五岭逶迤腾细浪: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的五岭山道,越过敌人封锁线,向西进军。“细浪”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不过像翻腾着的小浪花。(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庚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河里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暖:温暖。 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在红军看来也只像滚动着的泥丸。(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的河流。 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大渡:指大渡河。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白话译文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文 黄桂英 一、课前交流,引入新课 师: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生:我读过《艰苦岁月》,写的就是长征中的故事。 生:我学过《飞夺泸定桥》,写的是长征中红军与敌人抢时间,夺取泸定桥的事。 生:还有《倔强的小红军》,那位机灵的小红军,为了不拖累其他同志,自己活活饿死了。 师:同学们讲的都是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课件出示红军长征的线路图)长征是非常艰苦的……(配乐简介长征) 二、初读全诗,交流感受 师: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到达陕北根据地,本文就是毛主席在胜利会师后写成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 师:请同学们谈谈阅读的体会与收获。 生:我发现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行有7个字,也就是七言八句,这就是题目所说的“七律”吗? 生:通过上网查资料,我还知道了这八句中,每两个句子作为一联,分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生:我觉得这首诗好读难解。 师:同学们这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善于表达、敢于说话的学习精神令我感动。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除此以外,七律诗中间四句还两两对应。让我们再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这首诗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吧。 (学生自由朗读,节奏与韵律比前次有所提升) 师:(课件出示课文,划分停顿)听录音朗读,体会诗的韵律与节奏。 (学生齐读,感受诗的韵律与节奏) 三、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师:这首诗气势磅礴,气魄雄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只有学懂了才能渎得更好,有什么方法学好这首诗呢?同学们发表一下看法。 生:可以按学习诗词的方法,“字词一句子一全诗”,理解诗意。 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 生:可以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了解诗意。

部编版六语上知识点、易考点原创连载5.《七律 长征》

部编版六语上知识点易考点梳理 5.七律长征 (知识点梳理与本课所编标准化试题内容同步) 一、生字组词 律(韵律纪律)崖(云崖山崖)渡(大渡河渡江)索(铁索绳索) 二、词语 远征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泥丸大渡岷山铁索寒云崖暖尽开颜三、同音字、形近字: yá云崖.山崖.生涯.天涯.海角 páng磅礴.彷.徨螃.蟹庞.然大物 bó磅礴单薄搏斗生机勃勃 四、易错字、音: 云崖逶迤wěi) 磅(pán bó)泥丸(wán)岷(mín)山注意:崖(“厂”里面是两个“土”) 五、多音字 更gēng(更夫)gèng(更加)磅bāng (磅秤) páng(磅礴) 难nán (困难)nàn(灾难) 六、近义词 磅礴----雄伟逶迤-----蜿蜒等闲----平常 七、反义词 喜→悲暖→寒等闲→不凡逶迤→笔直开颜→愁眉 八、解释: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远征难:漫漫征途的艰难。只等闲:只看作平平常常的事。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细浪:小浪花。“细浪”指五岭山。 乌蒙:指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磅礴:气势盛大,本课指山势高大.险峻。 走泥丸:指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本人原创,转载出版必究 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尽开颜:个个笑逐颜开。 [译文]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轻轻翻腾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将两岸高耸的山崖也拍击得发热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让红军欣喜的是登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翻过雪山后,个个笑逐颜开。 九、填空: 1、《长征》的作者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10月),是在(长征结束的情况下)写的。全诗生动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总领全诗。其中“远征难”一词概括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种种困难,而“不怕、只等闲”两个词则写出了红军对待困难的态度,全诗中能够表现出这种乐观向上态度的词语还有腾细浪、走泥丸、更喜、尽开颜。 3、七律诗中(“五岭逶迤腾细浪”)和(“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和(“大渡桥横铁索寒”)是对偶句。作者:甄珠qq718429036 4、全诗共(四)联,首联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第二、三、四联按(长征的路线),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战胜的困难,承接了上文的(“万水千山”)。全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的“征难图”,分别是:(翻越五岭图)(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5、诗词中“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寒”字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6.《七律.长征》一诗中总领全文的一句是。 在长征途中经历的三次重大战役是、、。 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十、课文思维导图:

红军长征简介

红军长征简介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故事 1. 一渡赤水后,红军来到走马坝,适逢贫农方少周家六十九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由于家境清贫,缺乏营养,加之老病缠身,没有东西吃,家里只有青菜萝卜,老人已气息奄奄,朝不保夕,一家人束手无策,要医无钱,欲救无药,只有死路一条了。可正在这时,住在方家的一位红军营长得知方母病重,他主动进屋去看望病人,只见老人快要死了,不由想起他挂包中藏了许久给自己老弱多病的母亲吃的人参给了那位方家的老母亲吃。方家的老母亲服了参汤以后,脸色转也红润,晚上又连服两次,病情大有好转,全家老小喜不自禁,连连感谢红军,这位红军营长也露出笑颜。虽然后来这位营长走了,可方家三辈人始终念念不忘红军营长“赠参救母”的恩情。 2. 一九三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长征知识竞赛题库

长征知识竞赛题库 第一套题 1.1931年11月,在中央区成立了维埃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C)。 A.周恩来 B.王稼祥 C. 2.1931年11月,中华维埃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首府是(B)。 A.长汀 B.瑞金 C.于都 3.红军长征时期我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B)。 A.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C.中国新主义青年团 4.土地革命时期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名称是(B)。 A.劳动童子团 B.共产儿童团 C.少先队儿童团 5.1928年4月,朱德、毅率领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来到井冈山,和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C)军。 A.一 B.二 C.四 6.(C)后,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是党领导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A.古田会议 B.会议 C.三湾改编 7.1929年12月、云逸等领导起义,建立了中央工农红军第七军,任(A)。 A.政治委员和前委书记 B.军长 C.总指挥 8.井冈山革命时期,总结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提出了(C)的光辉思想。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工农武装割据 9.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思想的著作是(C)。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10.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A)。 A.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11.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因何叔衡、徐特立、觉哉、林伯渠、董必武五位同志年龄稍大,被大家尊称为“五老”。他们中有(B)人参加了长征。 A.3 B.4 C.5 12.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9月,介石先后(C)次调集176万兵力围剿中央根据地。 A.3 B.4 C.5 13.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区第四次“围剿”的是(A)。 A.周恩来朱德 B. 朱德 C. 周恩来 14.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A)。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全面)

《草原》 《丁香结》 《古诗词三首》 《花之歌》 一、字词 【柔美】指线条又轻柔又美丽。 【一碧千里】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涂染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的形容。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形容绿到了极致,大多说明草原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 【洒脱】行动自然,无拘无束。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拘束】拘谨、不自然。 【笨拙】笨;不聪明;不灵巧。 【愁怨】忧愁怨恨 【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幽雅】幽静而雅致。 【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二、课文知识 1.《草原》这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2.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围绕一个“美”字,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们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丁香结》一文的作者是宗璞,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这篇散文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生长环境、开放态势、形状、颜色、气味五个方面的特点。 5. “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了的烦恼、愁怨。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许多烦恼,要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生活。 6.“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对这句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 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七律●长征》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下是wo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③[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④[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⑤[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⑥[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⑦[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________ 本诗作者毛泽东。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七律●长征》知识点 一、我会写 崖yá(悬崖、山崖、断崖) 渡dù(渡口、渡江、渡船) 索suǒ(索取、搜索、铁索) 二、多音字 难nán(困难)nàn(灾难) 磅bàng(磅秤)páng(磅礴) 蒙méng(蒙蒙细雨)mēng(蒙骗)měng(蒙古包) 三、近义词 等闲——平常磅礴——雄伟逶迤——蜿蜒 四、反义词 逶迤——笔直开颜——愁眉 五、理解词义 三军:这里指的是红一方面军,“三”在此处是虚指,泛指红一方面军的多个军团。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乌蒙:乌蒙山,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 五岭:大庾、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五岭。

七律长征·知识点精析

七律长征·知识点整理 一、生字学习 逶迤(wēi yí)磅礴(páng bó)岷山(mín) 二、词语积累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万水千山:很多的山和水。 等闲:寻常,平常。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2.作品简介:《七律长征》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旧体诗,也是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史诗。本诗估计写于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越过六盘山前。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3.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是风雷激荡的中国革命历程的艺术记录和载体,遂成为史诗;是毛泽东本人那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人生经验的写照,凝聚着他的精神、情感、理想和愿望,遂成就了他所赞同的中国传统诗学思想——“诗言志”的审美特征。 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 长征概况:中央红军主力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从江西瑞金、云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沿着五岭的北坡西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一九三五年五月初,巧渡金沙江,月底,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一九三五年九月中,越过岷山,攻占腊子口,十月到达陕北根据地,完成了震惊中外的战略大转移。 巧渡金沙江:敌人估计我军必定要强渡金沙江,于是就在几百里长的金沙江沿岸布置重兵,控制了所有的大小渡口。我军派一个师在龙街架桥佯攻,引诱一切“追剿”军队都向这里靠近,我主力部队则在绞车渡歼灭守敌,用六只木船胜利完成了渡江任务。这是红军战士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结果。

长征历程

长征历程 【1934年】 -10月18日 中央红军开始渡江西的于都河,踏上未知的长征路。 -10月21日 中央红军在赣县王母渡至信丰新田间土坯国民党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西行。 -11月15日 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 -11月25日~12月1日 红军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以惨烈的代价渡过了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 -12月上旬 中央红军从老山界翻越了五岭山地最西边的越城岭。 -12月13日 中央军委在通道恭城疏远召开会议,毛泽东力主放弃与二、六军团汇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 -12月14日 中央红军占领贵州黎平县城,打开了通向贵州的门户。 -12月18日 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1935年】 -1月1日至3日 中央红军在江界河、茶山关、回龙场等渡口分二路强渡乌江。 -1月7日 中央红军第二师占领黔北重镇——遵义。 -1月15~17日 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1月28日~2月9日 中央红军主力在土城一带与川军郭勋祺等部激战,给敌以重大杀伤,但红军伤亡亦重,一渡赤水主动撤出战斗。

-2月28日 中央红军再占遵义城。遵义战役工歼灭和击溃敌人两师又八个团,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3月21日至22日 中央红军由二朗滩、九溪口、太平渡动渡赤水河(四渡赤水)。 -29日至31日 中央红军主力再渡乌江,进抵息烽附近。 -4月25日 中央红军进入云南后,分兵三路西进。 -5月9日 中央红军主力在皎平渡全部渡过了金沙江。 -5月12日 中共中央在会理城郊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会理会议。 -5月25日 中央红军先遣队自安顺场强行渡过了大渡河。 -5月29日 红军左路军红四团占领泸定桥。 -6月12日 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红二师四团翻越夹金山,在达维镇附近与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胜利会师。 -6月27日 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越过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 -7月2日 中央红军翻越第三座大雪山——亚克夏雪山。 -7月6日 中央红军翻越第四座大雪山——昌德山。 -7月7日 中央红军翻越第五座大雪山——打古山。 -7月21日 中共中央在芦花召开会议,与张国焘会商组织问题,对张国焘反对北上的错误进行了批

红军长征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叉叉叉,我演讲的题目是,扬长征精神,筑工匠之梦。 首先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红军长征的过程。 红军长征是指在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方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6点,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等领导人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共八万六千人从瑞金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从而开始进行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转移时经过:江西瑞金出发——渡过于都河——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是一部艰难的历史斗争。 讲几个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小故事。 1 《一袋干粮》。 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2

长征知识竞赛题

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知识竞赛题 1、红军长征的原因(B)。 A.日本的入侵 B.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 北上抗日 2、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亦称红一方面军)被迫从(B )撤离,开始长征。 A.福建长汀 B.江西瑞金 C.福建上杭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A)。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 B.红一,二,三方面军 4、红军长征后,敌人先后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之间设置了(B)道坚固的封锁线阻拦红军。当中央红军以血肉之躯突破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人员已经由出发时的 8.6万锐减到3余人。 A.3 B.4 C.5 5、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等指挥的(A),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成为我军战史上的光辉典范。 A.四渡赤水 B.湘江之战 C.娄山关之战 6、长征途中,红军(B)跳出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7、红军长征时经过大凉山彝族地区时,根据党的民族政策,与当地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将领是(C)。 A.朱德 B.彭德怀 C .刘伯承 8、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蒋介石企图凭借天险大渡河,南攻北堵,围歼红军,妄图使中央红军成为(B)第二。 A.项羽 B.石达开 C.李秀成 9、强渡大渡河时,红军一部分先有(A)名勇士作为先头部队强渡成功。 A.22 B.19 C.17 10、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飞夺(A),越过了被敌人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A.泸定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11、长征路上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C)。 A.长板山 B.梦笔山 C.夹金山 12、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C),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A.陕西延安 B.四川甘孜 C.陕北吴起镇 13、语文书上学过有关长征的课文有(至少答出3篇): 《七律.长征》《吃水不忘挖井人》《草地夜行》《丰碑》《倔强的小红军》《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 14、二万五千里是(A)所走的长征路程。 A.红一方面军 B.红四方面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