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观妄心和观真心

观妄心和观真心

观妄心和观真心



二七第三天--观妄心和观真心

二七第三天
一、观妄心和观真心
现在看起来讲话时间不够用,有好些内容还要讲。本来打七没有这么多话说,可是我们在座的,有好多人用功理路还不清。用功理路不清,跑的越快离正路越远。理路不清,越精进,跑得离正路越远。我们还是接着昨天那个话题,下座以后绵密观照。可以说很多人不会观照,没有观照,更谈不上绵密观照。所以我强调,我们要对照二祖、三祖的开示,多检查自己,我们是不是依教奉行了。上师说话那么恳切,给我们信心。给我们的信心就是,只要如法修行决定能达到我们希望的目标,时间还不会太长。现在缺少的是什么?现在缺少的就是如法修行。如者不异,和祖师的开示没有差别,这叫如法。祖师的开示是这么样的,你走的又是另外一套,这叫不如法。
今天我们还是讲观照,观照是这次我给大家讲话里边的重要课题。上师书里边好多开示,我为什么直到现在给大家不讲呢?因为大家基础不够。那怎么办呢?要补这一课。今天还接着讲观心,我们前面曾经讲过,心有妄心和真心,观心也有观妄心和观真心。天台宗和唯识宗的观心,好多地方都是观妄心,华严宗和禅宗都是观真心。我们心中心法和中国的禅宗走的是一条路子,所以我们观心也是观真心。心密二祖说的,我们从八识心田下手,首先要照破无明。其它法门不是这么样修的,他们先从第六意识下手起修,不从第八识下手起修。第八阿赖耶识是真妄和合识,里边既有不生不灭的清净真如、本觉佛性,同时又有无明。我们观真心,真心是我们所迷的,我们观真心首先要透过无明妄心,妄心就是阿赖耶识。我们前面讲过,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名为阿赖耶识。
《楞伽经》又把阿赖耶识叫如来藏、藏识,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不一不异,有如来藏到里面,那个如来就是真心,盖覆如来的那个就叫无明妄心。我们承当有两个区别:我们未悟以前,承当能见、能闻、能觉、能知、能嗅、能尝的这个觉知性,是我们的佛性。这个觉知性没有分别,但能分别,一切分别都是由他而生的。这个觉知性没有善恶,但是夹杂了无明、取舍、爱染、就有了分别。所以无明有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细得很,细得很。第八阿赖耶识,是法身大士,佛所觉悟的境界。凡夫和二乘不知,法身大士少分知,唯佛独知。也就是说佛才把这个如来藏里边,既有清净真心又有无明妄心,把这个才通达了,才彻底悟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未断尽,所以还未圆满觉悟阿赖耶识。我们观真心,真心是什么样子?

真心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真心是如如法性,第一义空。

真心没有办法表诠,只有用遮诠的方法表示。刚才说有两个承当,我们承当我们众生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能知的这个觉知性是佛性。你是承当了,可是你没有达到一念顿断,你承当了是不生疑心,我在根本上下手用功夫,那并不等于说你就悟了。如果悟了,那是 承当一念顿断时了了灵知是我们的佛性。我们平时那个承当,就是有了信心了。这个信心也很重要,这个信心也是用功的关键。昨天给大家讲过,起灭处和能见、能闻、能嗅、能尝、能觉、能知的那个东西,他在迷的时间就是无明,悟了以后就是真如。所以庞居士说“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永嘉禅师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你迷的时候是无明,你把东认为是西。你悟了以后,西原来就是东,是一个,没有两个。所以我们在迷的时候,我们把全体妙真如性变成了无明;我们悟了以后,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没有无明,当体就是真如。可是我们现在,要有一个离字的功夫;悟了无无明的时候,才可以说当体就是真如。如果你现在说当体就是真如,说是可以说,如果这么样承当下来,那就错认定盘星喽,那这个问题就大了。阿赖耶识是无记性的,非善非恶。虽然它有分别的这么一种能性,可是它不分别,第七识、第六识才能分别。我们不观分别的这个第六识和第七识,我们直接观不分别的无明妄心(第八识)。我们目的不是观无明妄心,我们是观真心。可是无明妄心在前面挡着呢,你必须要透过无明妄心,才能见到真心。要打破无明,才能彻见法身。那怎么打破呢?
就要用般若智回光返照。我们能观的智慧,也是我们自性里边流露出来的光明。我们把这个光向外缘,就是分别六尘,就是随境流转。我们把这个智慧之光,回过来,照发光的那个地方,就是回光返照。禅宗里边有一句话:“如珠吐光,还照珠体”,这个叫回光返照。如珠子吐出来的光,回过头来又照珠子。比方说我拿一个手电筒,你那边有个镜子,我把手电筒的光照到那个镜子上,镜子反射过来又射到手电筒上,这叫回光返照。把自己个的光回过来,又返照自己。观自在菩萨嘛,自己观自己。我们现在虽然有烦恼,有妄想,有无明。可是我们一切识知作用,还离不开我们的性光。你就拿我们今天下雪说,你没有看到太阳的光明,可是还有光明,现在这个光明还是太阳的光明,离开太阳的光明,什么也看不到。上师书上说:我们离开佛性,当下就是死人,当下就是无情物。我们这一切识知功用

,都是佛性的功用;可是加了无明了,就成了妄用了;我们现在就要离开这个妄用,向外缘就是妄用,我们内观自性,逆流照性就是还灭门,就是还原。我们的生命之所以存在,就是有阿赖耶识。我们这个身体从小到大不烂,睡觉不死,一直到死亡之前都保持着这个生命,就是阿赖耶识的执持力。唯识宗说,阿赖耶识全部属于虚妄。中国的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是如来藏的思想,说阿赖耶识既有清净性又有无明,所以我们观这个无明妄心就是观真如。既有清净性又有无明,所以我们没有悟,一念未生以前就是无明。把这句话记下:没有悟之前,我们观一念未生前,这一念未生前就是无明,因为你没有照破,如果你照破无明,那这一念未生以前就是佛性。我想我给你们话讲到这个地方,你们也应当能听出一点道道来,过去可能有人错认消息。要能所双亡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那个灵知之性,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你光觉照这个一念未生之前,空寂无念的境界。可是你缺少一念顿断,还是无明。
所以上师说:一念断处是佛性,不是一念不生是佛性。你们脱开没脱开,你们自己问自己,是一念不生呢,还是一念顿断呢。(弟子:顿断。)你一念顿断了?你一念顿断了,那就是佛性。你如果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那个还是个境界,还是我们观照的那个地方,就是无明。可是其他宗派的用功,不在无明上下手用功,他先在第六意识生灭心上头用功。第一天有个居士写的观那个心生灭、生灭刹那不住,我们观心不观这个刹那、刹那不住的生灭心。它生灭归它生灭,我们不住生灭,也不观生灭,我们要透过生灭观不生不灭,这是我们观心的要点和它宗不同的地方。可是我们观真心,刹那不住的妄心、妄念、妄想,它会现出来的,“你不是我要找的主人翁,我不理你”。我在这个路上找“我爷爷”呢,其他谁,你长得怎么样好,穿得怎么样阔,我都不理,我看都不看一眼,我只找“我爷爷”。“我爷爷”就是指真如、佛性。所以我们用功在没有悟之前,你要把路途和家舍认识清楚。当然禅宗里边还有,“家舍不离途中,途中即是家舍”的说法。我们的心性(家舍),就在生死流转(途中),生死流转不离开我们的心性,生死流转就是我们的心性。你悟了,生死流转就是不流转;你不悟,不流转还是生死流转。我们凡夫和圣人,一个是迷悟的区别,一个是智愚的区别。迷悟有别,理体不二;智(圣人)愚(凡夫)有别,性德无殊。我今天给你们讲的承当,一个是未悟之前承当。就是要信(承当)自心即佛。还要相信自己这个众生不是真实

的众生,如果真正的是众生,你没有办法度他,他真的你咋能改变他呢。前边这承当是得信心。第二个已悟之后的承当。
一念顿断时,要承当了了灵知是我们的佛性。这个时间承当那你就有所悟入了。你承当哪一个呢?(弟子:悟后。)到悟后再承当吧。未悟前也要承当,可是前边的那个承当是信,不是悟。前边承当我有佛性,就这个承当,生信心也很了不起!有很多人就对这个信不及呀!我也具足佛的智慧德相,信不及呀!我是个业障凡夫,怎么能有佛的智慧和佛的德相呢?佛的德相,应身佛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何况报身呢法身呢,我哪具呢?器小的人就不敢承当,所以《金刚经》说:“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如果不是大乘的根性,不是最上乘的根性,就不敢承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