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马克思

导论

一、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1.方法:

2.方法论:

是关于方法的理论,以形形色色的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关于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依据其层次高低的不同可分为:

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3.社会科学方法论:

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文化的分裂会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再也无法在同一水平上共同就任何重大的社会问题开展认真的讨论。由于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只了解一种文化,因而会使我们对现代社会作出错误的解释, 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 对未来作出错误的估计。”

——[英]斯诺:《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 陈恒六、刘兵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译者序, 第5 - 6 页。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1.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社会思想理论,都有一定地位作用,但因狭小生产规模+剥削阶级的偏见,导致其在不能在总体上给社会历史以科学说明,即便是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一旦踏入社会历史领域,马上就变成历史唯心主义。

2.19世纪中,马恩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吸收人类数千年的思想认识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并科学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并据此说明政治、法律、哲学和宗教观点,即用社会存在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唯心主义就从它的最后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被驱逐出去。达尔文:自然界的规律——马克思:社会历史的规律。

4.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深刻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认识视野应该“从天上回到人间”,聚焦于现实生活。因而,认识的出发点应该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的生产和生活是构成了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由此才产生了生产关系、交换关系,产生了市民社会、国家关系和意识形态。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形态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的缺陷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列宁论唯物史观的意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最大成果”“唯一科学的历史观”使“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么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列宁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具体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

构成一个科学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基本的原则和合理途径,并选择和运用恰当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按人类社会本来面目认识和理解人和社会,以理论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更新不断达到对人类社会本来面目的真理性认识,认识论上,坚持实践标准;历史观上,坚持生产力标准;价值观上坚持人民利益标准。

2.主体性原则:

从人追求真善美的内在要求出发,在真理性认识、公正性评价和审美追求的统一中认识与理解人类社会及其活动,强调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

认为人类社会是复杂的有机体系统,期间各种现象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因而主张把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纳入自然-社会统一的大系统中,在更宏大的背景下,考察人类社会的运动,把个人与社会,部分与整体,要素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

4.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把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放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中,放在与其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联系中去认识去理解、去评价。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5.发展性原则:

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其中,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各项社会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因而主张,在社会运动中揭示社会发展的动因和条件,全方位勾画社会有机体立体和动态结构,以对现实的把握为基点,不但要回溯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且还要展望社会发展的未来。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兼具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严格的科学性,是对人类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批判继承,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主体与客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个人与群众等范畴的关系,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彻底地贯彻到社会

历史领域,为人们正确分析和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二)正确对待西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表现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以及结构功能主义等不同流派。

1.科学主义:

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主张在自然科学的规范和方法论系统中构建人文社会研究方式和体系。

2.人文主义:

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否认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个体主义:

认为个体及其行动是社会运动和社会结构的基础,主张从个体出发解释社会现象。

4.整体主义:

认为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个体,主张从整体出发解释社会现象。

5.结构功能主义:

主张借鉴现代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揭示人类社会系统与生物、物理系统相同的结构与机制。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

方法论层次

方法论(Methodology)

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具体学科方法论

——袁汪洋:《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困境与出路》“不言而喻, 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种理论之所以可能, 首要的条件是刻画社会科学在对象、工具和方法诸方面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独特性质。”——马克思.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年版, 第2 页。

实证主义(positivism)

作为一种曾在西方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的方法论观点, 实证主义的发展经历了经典实证主义、工具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三个阶段。

孔德和涂尔干的观点代表的是实证主义发展的经典阶段;工具实证主义(instrumental positivism)是实证主义发展到20世纪40- 60年代的新的表现形式,扎斯费尔德是其代表;20世纪70年代, 实证主义进入后实证主义(Post- positiv ism)时代, 主要代表有华莱士、乔纳森. 特纳和亚历山大等。

非实证主义

20世纪60- 70年代之后出现的非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代表主要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评理论、建构主义等。

西方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理解”方法的人是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后来, 韦伯继承与发展了“理解”方法,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象学方法的提出者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批判理论又称“法兰克福学派” ( Frankfurt Schoo l),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若、马尔库塞、弗罗姆、哈贝马斯等;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 ism ) 主张科学知识跟其他知识形态并无本质的区别。

——王蔚:《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评述》

价值中立论

价值中立论是在西方具有较大影响的一种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掺杂个人成见,不做价值判断,客观地研究事物。它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论,认为社会科学只能陈述事实,不能做价值判断;

第二,马克斯·韦伯系统化了的价值中立论,一方面反对把价值完全逐出科学之外,同时坚持社会科学家必须保持价值中立;

第三,当代西方的价值中立,把真理和价值,科学和意识形态完全对立起来,并以前者反对后者,借以否定和攻击马克思主义。

价价中立论的根本错误在于:

1.在社会科学领域,价值中立是根本不可能的;

2.它在理论上割裂了真理和价值、科学和意识形态的统一;

3.它会导致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

是人为了解决自身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

(2)社会政治实践

(3)科学文化实践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2)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

(3)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总之,实践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本身。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1.理论的价值

能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并指导实践的发展。

2.理论工作者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

“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一个马克思主义

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

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1.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毛泽东

2.社会科学工作者

不但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而且要有社会担当意识、历史责任意识,重视研究事关国家、民族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

“问题的挖掘和确认比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对一个决策者来说,用一个完美而优雅的方案去解决一个错误的问题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比用较不完整的方案去解决一个正确的问题大得多。”

——[美]J.S.利文斯顿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思想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提出的,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人的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一个新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邓小平

2.怎样总结与概括经验?

(1)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也要吸取失败的教训:

既能提高信心和勇气,又对科学抱敬畏之心;

(2)既要总结别人的经验、过去的经验,更要总结自己的经验和现实的经验:

才可以避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1.尽管思想理论都有其自身价值,但决不仅限于此,还在于,甚至更在于指导实践。

所以,理论研究本身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是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抽象出来;并不是自然界和人类要适合于原则,而是相反地,原则只有在其适合的自然界和历史时才是正确的。”

——恩格斯

2.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按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要求,坚持观察的客观性,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而不附加外来成分。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毛泽东

(三)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1.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总结经验,都离不开调查研究。

“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

——恩格斯

2.怎样调查研究?

(1)要客观

(2)要全面

“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列宁

(3)要有重点和代表性。

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一)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1.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马克思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确定性的含义

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本本

圣人、权威

长官意志

自我感觉

(2)不确定性的含义

不能立即证实

或证伪一个理论

3.二者的关系

关于检验真理标准的各种观点

1.权威标准

2.以个人的意见为标准

3.以多数人的意见为标准

4.有用性

“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

——《墨子.贵义》

“万物纷纭,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

——(汉)扬雄

(孔子的观点亦非)“万世之至论”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明)李贽

“凡是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并使我们获得效果的东西就是真理,这也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美)詹姆斯

诸客观标准

“谚云:百闻不如一见,未经目击,而以口舍争,以书数传,虽唇焦笔秃无益也”。

——《徐光启集》卷8,《日食分数非多略陈义据以待候验疏》

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 .

——英国谚语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毛泽东

Facts∕Actiona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中国谚语

(二)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1.实践不但是认识的来源,还是认识,包括真理性认识的动力。

(1)实践不断提供新经验供人们进行总结;

(2)实践不断提高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供人们利用;(3)实践还不断提高着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

“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的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每一时代人们的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东西,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东西多得多。”

——恩格斯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我们除了科学以外,什么都不要相信,就是说,不要迷信。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死人也好,活人也好,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是不对的,不然就叫做迷信。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毛泽东

社会科学工作者:

1.重本本,但不本本主义;

2.重别人的经验,但不照搬;

3.重自己的经验,但不固执己见。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与“从实出发,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毛泽东

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一、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一)生产力系统

1.生产力

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2.生产力的构成

A.劳动者;

B.劳动资料(以劳动工具为主);

C.劳动对象

经典论述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

(劳动者是)“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马克思

(二)生产关系系统

1.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2.生产关系的构成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2)人们在生产中地位和相互关系(3)产品分配关系

3.生产关系三要素的作用

(1)指归谁占有,由谁支配决定着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通过人与物的关系反映人与人的关系,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2)指所有者与劳动者及不同分工的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

(3)指社会产品归谁占有,由谁支配。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本质与特征,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相互关系以及分配关系。

(三)上层建筑系统

1.上层建筑

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

2.上层建筑的构成

(1)政治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设施和政治法律制度构成。

(2)思想上层建筑

又称社会意识形态,是由政治、经济、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所构成的社会意识形式。

3.两部分的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思想上层建筑又受到政治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

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政权是核心力量。

(四)人口系统

1.人口系统

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2.构成要素

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

3.人口因素的作用

(1)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2)没有人口的生产,就没有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社会发展水平就要受到制约;

(3)人口增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与影响。

(五)自然环境系统

1.自然环境系统

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

2.构成要素

(1)自然资源

(2)气候条件

“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提供生活资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提供生产资料)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马克思

(1)自然资源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2)气候

是长时间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一般状态,是某一地区某一时段内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二、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

(一)社会有机体

1.“(社会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马克思

2.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含义:

(1)社会是由各相关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系统;

(2)社会系统处在自我运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3.社会各主要构成要素的作用

(1)生产力

起决定作用,是社会有机体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生产关系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

(3)政治和思想上层建筑构成社会有机体的“血肉”。

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机整体。

(二)经济社会形态

1.社会形态

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而构成的体系。

2.社会形态的类型

(1)经济社会形态

(2)技术社会形态

3.经济社会形态

是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对社会形态作出的划分。生产关系在社会形态中处于特殊地位。

“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三)技术社会形态

1.技术社会形态

是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对社会形态的划分。

2.按生产力水平,主要可以划分为:

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

3.按产生结构来划分,大致有:

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

4.技术时代和经济社会时代划分相辅相成,全面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性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社会,既要从经济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社会性质,又要从技术社会形态视角考察其发展水平;既要勇于坚持或变革社会制度,又要大力提高和发展生产力。

三、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

“城市本身的单纯存在与仅仅是众多的独立家庭不同。在这里,整体并不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组成。它是一种独立的有机体。”

“(协作是)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

“如果我们把数学上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这一原理应用于我们的主题上,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马克思

(二)结构性原则

1.结构:

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包括要素之间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等。

2.社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

不但决定于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决定于要素之间的结构。社会系统有什么样的结构,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功能,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系统的功能也就必然发生变化。

3.马克思研究社会规律时,非常重视社会结构的变化

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就使社会划分为不同形态,是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表明了社会形态的变化。

(三)层次性原则

1.层次

是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依次隶属的等级关系。

2.系统和要素(子系统)的划分是相对的。在系统的任何一个层次上,

都有组成它的要素(子系统)不具备的性质、功能和规律,因而,每一

系统功能的涌现,都不是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与功能和简单相加。所以,

不同层次的系统有各不相同的活动规律。

3.科学研究

既要研究既要研究各层次系统的共同规律,还要研究各层次系统的特殊

规律。

4.社会科学研究

既以社会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所有社会系统的共同规律,更要研究不

同层次社会系统的特殊规律,才能发挥社会科学研究最大功能和整体效

应。

(四)开放性原则

1.系统的开放性

即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属性。

2.正是开放,才使系统得以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实现从无序向有序

的演化;如果开放性造到破坏,系统结构就会混乱无序,直到最终消亡。

3.社会科学研究

要把每一个系统与它的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可以看到事物的全貌,

通过了解它的过去,更好的判断的它的现在和预测其未来,从而发挥社

会科学研究在认识社会和引领时代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

1.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社会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社会矛盾存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

(1)政治领域:国家、民族、阶级、阶层、利益集团,以及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

(2)经济领域:生产与消费、投入与产出、计划与市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社会领域: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精英与大众;

(4)文化领域:不同的意识形态、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

(2)社会矛盾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1)社会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每一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和矛盾运动;

(2)社会过程与阶段的不同,只是矛盾类型、性质和具体表现形式的不同,而非有无矛盾的不同,无矛盾地境界,只是一种幻想;

2.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

——毛泽东

(二)社会的基本矛盾

1.社会矛盾系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体现在社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决定着社会性质与面貌,规定着社会发展方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首先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然后经由生产关系变革和上层建筑的改变,最终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运动。

所以,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经由矛盾解决再到基本适应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这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只是同旧社会相比,矛盾性质与解决的方法不同而已;

2.而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改革既是以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为前提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3.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同样是以正视矛盾解决矛盾,进而充分发挥社会矛盾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作用为前提的。

只是和谐社会中的矛盾不是处于相互折损的状态,而是处于相互助益的关系之中。

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

(一)不同领域(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1.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学科特殊的研究对象:

如果不重视研究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动因,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特殊领域,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1)哲学

思维与存在

主体与客体

认识与实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经济学

价值与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投入与产出

生产与消费

(二)(同一事物)不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

1.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过程。

如,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大过程。

其中,每一过程都包含有不同于他过程的主要矛盾,它规定了该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2.人类社会的每一过程往往又都包含若干不同发展阶段。

在不同阶段上,虽然社会其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都没有变化,但被它们所规定或影响的非根本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有些激化了,有些暂时或局部解决了,有些消失了,有些矛盾产生了,

因此,同一社会过程才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来。

(三)(特定阶段上特定事物的)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社会矛盾系统中,不同矛盾及同一矛盾两个不同方面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

1.其中,有的矛盾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起主导的决定的作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有的则居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后者是社会的非主要矛盾。

2.而同一(社会)矛盾的两个方面中,有的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则居于从属和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3.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4.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学会弹钢琴,反对单打一;

既要统筹兼顾,又要重点安排;

既要抓住重点,还要兼顾一般;

不能只抓一点,不计其余;

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更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

(四)性质和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各种社会矛盾中,其性质和解决方式也各不相同:

1.有的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表现为激烈的冲突,通常只能采取对抗的方式加以解决;

另一些则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不表现为激烈的冲突,通常可以通过非对抗的形式解决。

前者是对抗性矛盾,后者是非对抗性矛盾。

2.在社会主义社会,就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也是两种性质和解决方法不相同的矛盾:

前者主要通过专政的方法解决;

后者则应视具体情况,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民主的方法、利益调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去解决。

三、阶级阶层分析与利益分析方法

(一)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1.追求物质利益,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原始动因。

2.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社会革命和改革都是一定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利益矛盾一定程度的解决。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也无不表现为具体的利益矛盾。

分析研究各种利益矛盾,探求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途径,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3.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分析方法要求:

科学分析各个社会主体思想行为背后的利益动因,

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利益关联,

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利益关切和利益诉求,

分析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群体)的形成过程、经济地位、政治主张、力量对比以及变化趋势;

研究建立完善的利益评判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有效解决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

4.利益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与人类社会历史相伴始终。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利益矛盾不复存在,但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局部利益、暂时利益的矛盾仍然存在,利益关系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对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利益分析方法仍然是认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

(二)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1.利益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阶级矛盾,利益矛盾是阶级矛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马克思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的基本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要求:

科学分析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及其变动趋势,分析各阶级由其阶级利益所决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及其思想倾向,分析各阶级的差别、矛盾、斗争以及阶级力量变化的趋势,分析各种社会思想的阶级实质,揭示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

3.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阶级分析方法,“始终是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江泽民

(三)阶层矛盾与阶层分析方法

1.阶层的含义

(1)同一阶级内部按照不同的经济地位和相关标准划分成的社会群体;(2)是按某种特定标准如谋生方式、从业范围、社会地位等而区分的不同社会群体。

2.同一社会阶层的人,由于相近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谋生方式和从业范围,会产生共同的利益诉求、利益关切和利益驱动,而不同社会的阶层的人,由于利益诉求、利益关切、利益驱动的差别,便会造成阶层之

间的矛盾。

3.社会科学研究中,不仅要进行阶级分析,还要进行阶层分析:

要求分析各阶层的经济地位、思想状况、政治主张、利益诉求,

分析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力量对比及其变动趋势,

分析社会阶层的现状、历史及其社会影响,

寻求有效化解其利益矛盾与冲突的途径与方法。

4.阶层分析,一定意义上,就是社会阶层中的利益分析,是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只有把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观察和正确认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和现状,为认识各类社会现象、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提供必要基础。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马克思

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每一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凡是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

正是这种有限的、有始有终、不断变化的具体事物,构成了无限的、无始无终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

我们周围的世界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人类世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恩格斯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社会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在量变阶段,社会面貌总体说来是稳定的,表现出自身发展的连续性;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便引起质变、飞跃,新质代替旧质,渐进性过程“中断”,表现出发展的非连续性。

所以,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只有不间断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

“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

……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

——毛泽东:《实践论》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不同的两个时期,如何看待?

(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有所抛弃、有所发扬,有所否定、有所肯定,即辩证的否定。

因此,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为新事物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一个周期之后,第三阶段的事物集中了前两个阶段事物各自的积极因素,成为更高级、更完善的事物。因此,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由于矛盾双方斗争的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复杂性,由于人们认识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和反复性,事物的前进运动决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迂回的,表现为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

——列宁

“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动的道路一样,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

——毛泽东

既要反对历史循环论,又要反对历史直线论。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历史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其规律仍然的客观、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恩格斯

1.“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全部历史的基础。”

2.历史是一个合力。

“(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就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产物。”

——恩格斯

历史合力论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盲目的、无意识的;社会的发展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其区别集中表现为主体具有选择性:

而“选择性”即表现有“做什么”,

也表现在“怎样做”,

即既包括选择实践目标,

也包括选择实践手段和实践方法。

正因如此,选择正确与否,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活动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然选择亦非只有非此即彼的正确与错误两种,

即便同为正确,还有最优与次优。

所有这些,对于加速还是延缓历史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

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然后才有作为,才有成就感,自然也就有强烈的幸福感了。这种思想体现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前,有两个秀才一起进京赶考,在路上看到了一口棺材。一个秀才说:“可真够倒霉的,赶考的路上竟然会碰到棺材,看来这次考试我是没希望了!”另一个秀才说:“棺材,棺材,是升官发财之意。看来我的运气来了,这次我一定能高中状元!”他们的心态不同,所以当他们答题的时候,他们的努力程度也就不一样。结果正如他们对自己的预测,第一个秀才名落孙山,第二个秀才则高中状元。之后。他们都对自己认识的人说:“那口棺材可真是灵验啊!”这种消极以及积极的态度就是一种思想,是放弃,还是坚持。

——马可?奥勒留

(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就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

人们只有把握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当人尚未认识必然性时,它是盲目、外在于人的力量;只有当人认识并把握了它时,才可以利用它来为人服务。

“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

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统一性,而主体选择性则体现了其偶然性和多样性。社会历史过程作为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合规律与目的性的统一。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科学的、辩证的决定论。

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

(一)历史主义的方论

后人认识既往的社会历史,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认识。

“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

——列宁

历史的真实性包含两方面含义:

其一,历史事件与历史细节的真实;

其二,历史本质与历史规律的真实。

应把这两种真实统一起来:因为离开了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就无从发现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而反过来,如果仅仅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就会被具体事件和历史细节所迷惑,从而妨害把握历史的本质与规律。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既要反对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肯定一切的历史复古主义,对历史遗产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二)科学预见的方法

关注、把握和预测未来,是人自由的有意识活动的表现。

研究社会过程、认识社会规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社会历史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来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历史课题,

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阶段、过程和趋势,

确立和设计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

寻找和选择实现目标的有效手段和路径,

从而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做到在某一事件和过程前未雨绸缪,掌握主动。

(三)逻辑与历史想统一的方法

历史是人类社会自身的客观进程,有其客观的轨迹和规律,逻辑是对这进程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因而,前者是后者的原形,后者是前者的再现,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是统一的。

“历史从哪儿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儿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恩格斯

坚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反对把历史碎片化,否认历史规律的倾向,又要反对从逻辑出发剪裁历史、用逻辑统一历史的错误。“(因)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和曲折地前进,如果必须处处跟随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因此,“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型性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逻辑反应历史,又高于历史,只有上升到逻辑的高度,才能真正把握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第5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一、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1.社会是人类的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发展过程也是人的活动过程。研究社会必须从人出发,以人作为出发点。但这里的人,不是那种离群索居或者固定不变状态中的虚幻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现实的人”。

所以,“现实的人”才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2.“现实的人”是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

因而,“现实的人”(或者)是:

(1)“历史现实”的人;

(2)“当下现实”的人;

(3)“未来现实”的人。

3.正是“现实的人”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

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犹如:

“剧中人”与“戏剧”的关系。

如果把社会历史发展比作一部历史剧,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既是其编剧和导演,

也是演员。

历史是人类自编、自导、自演的历史剧。

(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揭示社会历史发展奥秘的钥匙

1.人既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也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

(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人是劳动的主体,物质实践活动的主体。

2.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活动”“生产”出社会历史的全部内容。

其中,主要包括:

(1)生产维持自己生命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2)为满足新需要而进行的再生产;

(3)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4)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三)人的生存状态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

1.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

社会发展既要靠人的发展,也是为了人的发展,更表现为人发展。

所以,人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就进步到什么程度,人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指标。

2.马克思根据人的生存状态,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区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人的依赖关系”;

(2)“物的依赖关系”;

(3)“自由人联合体”。

3.社会生活,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价值尺度和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1.社会是人构成的,人也是社会中人。

人与社会的关系犹如:

渔塘与鱼关系,

不能相互脱离。

(二)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共同体有不同性质的区分,对人的发展的意义也不同:

“真实共同体”

符合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虚假共同体”

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某一阶级为自己本阶级的利益所建立的社会共同体。

社会进步是社会共同体的虚假性逐步消除,真实性不断实现的过程。

社会主义社会,反映了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从虚假共同体走向真实共同体的进程中迈出了决定性一步,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全面体现共同体本质的社会。

(三)“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恩《共产党宣言》

只有与自己兴趣与能力相适应的分工,而没有职业贵贱和身份的高低,而且,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虽然性质和作用不同,但每一个体和群体都在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作用,虽然既有大小之分,也有积极与消极的不同。但从根本上说,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承认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性力量,并不否认个人的作用,特别是杰出人物的作用,因为群众是个人的集合。

个人按其在创造历史中作用的大小可分为:

普通人物和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按其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2.杰出人物的作用

(1)重大历史活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2)科技或艺术领域的重大发明,或发现者;

(3)杰出思想或理论的提出者。

总之,可以推动和加速历史的进程,甚至局部改变历史的面貌。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1.历史分析法

历史人物影响历史进程,甚至局部改变历史面貌,但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影响或改变的。

因为,历史条件既为其活动提供了舞台,创造了条件,也为其活动进行了制约与限制。

2.辩证分析法

第一个人都是复杂的矛盾体:

既要看到其主要方面,也要看到其次要的方面;

既要看到其长处,也要看到其短处;

既要看到其前半生,也要看到其后半生。

3.阶级分析方法

简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简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器物阶段的学习;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政治体制方面的学习;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层次的学习。五四运动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研究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来说明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标签: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中国革命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打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大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早期的器物学习到政治体制学习的过程,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掀起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又一个新层次——思想文化层面的学习。但在先进的中国人一味地学习西方的时候,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中国人认清了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则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本文通过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探讨先进的中国人由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转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转变过程,并揭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来说明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清帝国被动的进入了近代化进程,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船坚炮利,甚至更进一步的认识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于是,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到办议会﹑兴民权﹑闹革命,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起的自强运动到新兴的资产阶级发起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人不再也没有能力执行“以夷制夷”的对外政策了,中国人对西方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味地鄙夷﹑抵制﹑不接受到逐渐的接近﹑了解﹑学习,这些思想意识和社会观念的变化也逐渐随着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着,并指导着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着更为深刻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几千年形成的社会观念、思想意识﹑民族心态不可能一夜之间全部更新甚或丢掉。而中国人学习西方也经历了逐步深入的过程,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对西方的器物阶段的学习及其成果,在甲午海战中被敌人的炮火轰得灰飞烟灭。以戊戌变法为标志,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深化到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层次的学习了。辛亥革命则更为彻底的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自有历史以来有皇帝的时代。就在中国人欢欣鼓舞的时候,袁世凯的背叛和军阀割据的混乱埋葬了辛亥革命的光辉。 皇帝没有了,军阀来了;传统被推翻了,而新范式还没有建立起来。未来的中国该向何处去呢?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敬告青年》的发刊词中,提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六项主张〔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指导 一、基本概念: 1、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及三个组成部分 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义。 3、恩格斯提出的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区别:唯物辩证法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而上学是以静止不变的眼光看问题。 1、内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3、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玛丽与马克思》赏析

《玛丽与马克思》赏析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两位笔友之间的故事。玛丽是一个居住在墨尔本市区的胖乎乎的有些抑郁和孤独的小姑娘;马克思是一个居住在乱糟糟的纽约的肥胖的、患有自闭症的44岁犹太人。两个人的通信跨越了两个大洲,持续20年。这份笔友之间的友谊随着一封接着一封的书信,就这么保留了下来。影片把观众带人了一场关于友情、自我和对自我的剖析之旅,向人展示了两个人的精神世界。电影故事题材非常朴实,场景单调寂静,其中的人物造型也说不上好看,甚至有些笨拙,而旁白的声音,书信之中玛丽和马克思的声音,却非常的动人。观看的过程中,你会忘记或者忽略这是动画片,你会被故意不合比例的人物迷惑,为他们的喜怒哀乐所牵绊,这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关于马克思 马克思有不幸的童年,破裂混乱的家庭,他跌跌撞撞,坚强独立地长大。即便这样,他对生活的热情不减,即便有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障碍,但他还是活得很丰富。拥有过八次工作机会,每次都给他不一样的经历;没有恶习,不吸烟不酗酒,崇尚秩序井然的社会;热爱环境,他“固执”地坚持制止乱扔烟头的人,为此给政府多次写信无果;他热爱探索和创造,发明了新的词语和句子,虽然没人认同;他爱护生命,家中收养着很多动物朋友;他与人为善。即使是对待隔壁又老义失明的孤老太太,也小心尊重唯恐伤其自尊;他珍惜感情,家中一条金鱼的死去对他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宽容并勇于自我反省,在给玛丽的最后一封信中,他在原谅玛丽的同时也反省了自己的人生:“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而我也不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这就是马克思,一个被医生诊断为精神障碍的病人,一个其实精神无比正常,心地异常纯净的人;这就是马克思,一个被路人和同学嘲笑和戏弄的智力不足之人,一个喜欢玩高智商魔方且很擅长的人,一个可以对语言进行发明创造的人;这更是马克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2卷 第1期JOU RN AL O F TSIN GHU A UN IV ERSITY V o l.12 No.1 1997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王仲士 摘 要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 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为实质的,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是一个广义的 文化概念。马克思的著作中,狭义的文化概念,即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仅偶有使用。 关键词 马克思 文化 一 文化一词,在西文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为土地耕耘和作物培育,指的是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后逐渐引伸到精神生活,用于人类自身的心灵、智慧、情操、德行和风尚的培养教育,引伸到泛指一切知识乃至全部社会生活内容。19世纪中以来,文化一词成了学术旧和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术语之一,也是歧意最多的用词之一。不仅各门学科对它定义各不相同,而且同一学科中对它的定义也往往大相径庭。1952年美国学者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合著《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一书,收集了1871—1951年间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164年,也就是说,尽管都用文化一词,实际上至少有164种文化概念。20世纪中以后,文化概念就更多了。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怪事,同一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作两种概念使用,既泛指生产一般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指生产特殊商品即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他解释说:“用同一术语表示不同的意思是容易发生误会的,但这种现象在任何科学中都不能完全避免。”[1]像文化这样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出现不同的表意,诚属难免,只是数量之多,实为少见。 马克思的论著中,常常论述文化问题和用到文化一词,包含着极其丰富和深邃的文化思想和理论。但他没有对文化理论作系统的阐述,也没有对文化概念下专门的定义,而且直接使用文化一词,比起使用生产、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词,要少得很多。那么马克思到底是怎样理解和使用文化概念的呢?我们认为,这是关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问题。由于马克思没有专门界定,因此,必须从其历史背景和具体使用中加以探究。 发现、发展和完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也是他毕生的事业。他的文化思想和理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唯物史观的创立,同德国古典哲学有着紧密联系,而其发展和完善,同摩尔根等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密切相关,马克思的文化概念,更是受这两者的深刻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是近代哲学枢纽性的人物,他在《判断力批判》(1790年)中指出:文化是有理性的存在者为了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里面,产生一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的目的的能力,从而也就是产生一个存在者自由地抉择其目的

马克思期末考试

马克思期末考试 关于绪言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2页)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的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和理论来源?(第四页)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实践基础。 A,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即客观条件---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B,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即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的客观物质观;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认为经济生活受自然规律支配,提出价值由劳动创造”。 C,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马克思的科学内涵-----四个基本观点和立场,是什么?(第14页) A,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世纪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如何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第21页)

早期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出现和大批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出现了人数众多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他们在国外广泛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西方政治思想,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说。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人们能够用较为开放的心态来审视和对待西方各种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以后,在长时间里,其影响主要限于欧洲。孙中山、朱执信、梁启超等人虽也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不过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并没有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与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不过,在开始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还只是一种朦胧的向往。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十月革命后,他于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认定资本主义文明“当入盛极而衰之运”。在同年11月、12月发表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两文中,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

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9月、11月,他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五四运动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还只是李大钊这样个别的人物。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瞿秋白说:“中国人民几十年受剥削,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乏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而在这些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中,一些人经过比较,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起来。 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得到传播。 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2018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P2 (一)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马克思主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及其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2、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其他记忆点: 1、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2、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P10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鲜明的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革命性是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我们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各个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的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较少使用“文化”概念。查阅2009 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仅有十八处。对“文化”一词在全集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后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马克思把文化当成一个一般的、不证自明的概念使用; 第二,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文明使用的频率大大超过文化,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他所说的文化也就是指文明。。首先,文化概念等同于文明概念,文化泛指人类文明。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恰恰证明对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其次,将文化概念限定在文艺领域,用“文学”、“文艺”、“艺术”等词直接表达现在的文化概念。例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说:“……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第三,在比艺术领域和知识教育水平更为宽泛、抽象和处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意义上使用,此时的文化是和意识形态相似的一个概念。例如,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止一次地使用过“文化斗争”这一概念。从文本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种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他们对文化的基本观点是通过“文明”、“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精神生产”、“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等概念来阐发的。 马克思文化观的一大贡献就在于实现了研究精神文化问题方法论的 重要变革,使研究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这主要体现在把文化与经济、

政治看做有机的整体,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政治的分析相联系,注意文化的整体性的把握。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里,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系统从结构上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三个组成部分———社会的经济结构,作为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的政治结构,作为社会意识形式或意识形态的文化结构,从而确立了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内部机制。这就为人们从社会生活整体结构中来认识精神文化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马克思始终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的分析相联系,立足于经济基础分析和说明精神化现象及其相关问题。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马克思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②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及其方式规定着精神文化思想的客观内容和历史形态。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库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1、答:错误。(3分)(1)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2)借口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在理论上是否定一切,从而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思想。(2分)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答:错误。(3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2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也成了商品。 23、答:错误。(3分)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劳动力的使用,能够成为商品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是劳动力。(2分) 21、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错误。(3分)唯物主义一般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认为这种反映具有能动性。(3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一般会否认这种能动性。(2分) 22、人的现实本质是由他/她的选择决定的。错误。(3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体系。(3分)人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的选择并不能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2分) 23、剩余价值不产生在流通领域中。正确。(3分)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3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但可以实现剩余价值。(2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误。(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2) 22、真理没有阶级性。正确。(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2分)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错误。(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早期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

1、早期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 答:一、马克思主义初步传入中国 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最早在中国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人。 1898年夏,李提摩太委托胡贻谷将英国人柯卡普撰写的《社会主义史》一书翻译成中文,题名《泰西民法志》,由上海广学会出版。这是第一部系统讲述欧洲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也是中国近代出版的书刊中最早提到马克思名字及其学说的著作。1899年初在《万国公报》上由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笔述的《大同学》中所提及的“马克思”、“恩格斯”,只不过是在介绍颉德的社会进化论时的“夹带”而已,显然是西学东渐潮流中的附属品,不带任何的“阶级属性”和功利目的的。 在我国,最早介绍社会主义并谈到马克思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学者梁启超。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对马克思及其学说做了最早介绍与评论。孙中山较早地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做了一定宣传工作。马君武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历史,并列举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书单。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和中国社会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由张继、刘师培等人发起,在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社会主义讲习会。 二、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正式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这让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希望,使他们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之中。 苏俄政府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的和平外交政策。苏俄政府曾连续三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俄政府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废除在华特权,放弃庚子赔款,建议两国建立平等关系,并表示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苏俄政府的对华态度与列强对中国的欺凌、压迫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这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好感,使他们同情十月革命,在感情上倾向于马克思主义。许多知识分子都认为俄国的国情与中国相似,中国革命应仿效俄国革命才能成功。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从1918年7月到1919年1月,李大钊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旗帜鲜明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在思想史上具有标界性的意义。文章中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五四”期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先进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的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也是由当时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国情决定的。这时,马克思主义一传入中国就开始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它要寻找自己的“物质武器”,而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以后迅速发展的中国工人运动也要寻找科学的“精神武器”,二者在实践中的有力结合,积极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广大青年与进步社团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明显趋势和思想主流,很快便涌现出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刘少奇、邓中夏、恽代英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另外一批进步青年,如杨匏安、李达、李汉俊、陈望道、周恩来、瞿秋白、蔡和森等人在其留学期间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后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

2018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P2 (一)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马克思主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及其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2、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其他记忆点: 1、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2、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P10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鲜明的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其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革命性是根本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我们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与此同时,我们又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各个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的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用以分析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即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由此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而与历史上出现的其他文化理论区别开来。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无论谈论社会、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他,马克思主义都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人。人是文化发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和目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本来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不同于自然,“人是自由的自觉的”类存在物[1]。人的这种类特性导致人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人改造自然,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促使“自然的人化”;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增长了认识自然的知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也被从原始的自然状态“人化”了。“人化的自然”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对文化本质的定义,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即人化”。因此我们说,文化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标识。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使用的概念是“人民”,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人民是作为类概念的人的主体。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精神需求推动着他们去从事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正是在大量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得以发展和进步。人创造了文化,反过来也要求文化服务于自己。所以,毛泽东要求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在于培养“四有”新人;江泽民指出“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

分体现人民的利益与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求”[2]。以人为本的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在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1],而在人的诸多社会关系中,首要的正是经济关系。应当理解,经济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经济是人的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际上就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决定人的意识。 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文化是革命的进步的文化。近现代史上,一些文化学派曾采取相对主义的立场,对文化的进步性提出质疑。不能说他们的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承认历史是发展、进步的,就很难对文化的进步性全盘否定,文化是历史的一部分。文化的进步,即文化不断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进步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性完善的体现,先进文化是进步文化中最富时代感的部分。作为有着高远理想追求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必然要站在时代的潮头,致力于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引领进步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党相继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目标,突出表现了党对文化历史发展进程的深刻理解。所谓“革命”,从政治意义上讲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行动,在哲学意义上,又可以理解为对某种事物性质或状态的根本改变。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应当适应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要求,引导人民推翻资本主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

第二讲 马克思的早期文本(Marx's Early Writings)

第二讲马克思的早期文本(Marx’s Early Writings) 博士论文(Distinction of Nature Philosophy of Demokritus and Epikurus) 抽象的个别性是脱离定在的自由,而不是在定在中的自由。它不能在定在之光中发亮。 1839年,马克思开始研究古代哲学,当时的马克思具有无神论思想,因此伊壁鸠鲁这位古代杰出的思想家的哲学,尤其是其关于人与周围世界关系问题的理论,激起了马克思的极大兴趣。马克思的研究成果即1839年写作的《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之后,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以及古希腊哲学的兴趣有增无减。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马克思写作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文,以作为计划中对古希腊罗马哲学进行全面研究的一部分。同时,马克思将此文作为申请哲学博士学位的论文寄给耶拿大学哲学系。1841年4月15日,马克思被授予博士学位。马克思还计划将此文发表,为此他写了献词和序。但不知因何原由,当时未能发表。直到1902年,此文才第一次 (删节后)发表于《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裴迪南·拉萨尔的遗著》第1卷 (斯图加特版);1927年,第一次全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注集》第l卷第1分册 (国际版第一部分),署名为"哲学博士卡尔·亨利希·马克思"。此文现收录于中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 (1982年)。 马克思选择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间的差别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因为当时的马克思深受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青年黑格尔派认为,晚期希腊的政治生活极端缺乏民主和自由,古希腊的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和怀疑论只有向内以求得身心安宁,不为外物所纷扰,在抽象的哲学外衣下表达反抗现实、否定现实的政治思想。而当时普鲁士国家的政治状况与晚期希腊有些相似。这样,青年黑格尔派就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了与他们强调自我意识相一致的共同语言。除此之外,马克思重视古希腊哲学还有自己的考虑:第一,马克思希望通过考察自我意识,找到一种定在中的自由,找到意识与现实的关系;第二,马克思希望借助伊壁鸠鲁的无神论思想批判宗教,因为当时的普鲁士封建专制国家与宗教相互渗透、相互支持与保护。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由两个献词、两个序言,以及两部分正文和附录的片断所组成的。序言对整个论文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了研究伊壁鸠鲁学派等晚期希腊哲学的意义,即"这些体系是理解希腊哲学的真正历史的钥匙",表明了马克思坚持无神论的政治目的。第一部分论述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揭露和反驳了哲学史上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误解;第二部分以原子学说为重点,揭示伊壁鸠鲁原子理论的内在矛盾,分析原子偏斜运动的学说,论证了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附录批评了普鲁塔克对伊壁鸠鲁的论战,维护了伊壁鸠鲁为无神论所作的辩护。概而言之,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强调了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对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虽然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同为原子论者,但是两人又有着较大的区别,即伊壁鸠鲁在继承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同时也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提出了原子偏斜运动的学说,马克思强调了自我运动的辩证原则,批判了哲学史上对于伊壁鸠鲁哲学及整个晚期希腊罗马哲学的通俗看法。对伊壁鸠鲁哲讲究、为马克思的哲学学说尤其是马克思关于自由的学说奠定了基础。 (一)批判考察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 对于德谟克利特及晚期希腊哲学,哲学史上早有定论。西塞罗说:伊壁鸠鲁在他特别夸耀的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句所复写、摄影、反映。 2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4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7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8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动力价值的价值。 9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0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11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指任何哲学派别和哲学家都不能回避,而且都必须要直接或间接地、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回答的问题。12辩证法: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其核心是矛盾论。13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1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之中表现出的使用价值,我们可以称之为劳动力使用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人的劳动能力的使用和发挥所产生的功用,它与存在于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作为潜在使用价值的劳动力不同,它是人运用到体力和智力综合产生的某种使用价值或者功用,它具有大小和对象性,这种对象性表现为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相对性,一般来说,当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之后其使用价值的对象性是作为劳动力商品买者的货币所有者。 15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16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垄断资本。 17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8价值: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9认识: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20规律: 规律即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基本理论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