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

鲁迅

鲁迅
鲁迅

《鲁迅研究》笔记

绪论

一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鲁迅对待中外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鲁迅认为,对待民族文化固有的血脉,在不失其信心的前提下,应加以辨析、扬弃和选择;对世界文化思潮,则在打破闭关锁国状态的基础上,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占有、挑选和拿来;在这两条途径的相辅相成的结合中,去创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从这一基本构想出发,形成了贯穿鲁迅一生的中外文化观:对中华民族文化中优化因素的传承和对外来文化中先进文化因素的“拿来主义”。

鲁迅所选择的文化革新的主攻方向:鲁迅认为西方强盛之根本在于人自身,在人自身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至于物质文明和民主制度等等,都是在人自身精神文明发达的基础上才得以产生的。鲁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换的主攻方向,应该在主体精神文化方面,即应注重人自身的精神文化改革。与主导主体精神文化建设相联系,鲁迅以极大的精力关注并思考了“改革国民性”这一历史命题。

鲁迅对整体文化发展的全局性眼光:在鲁迅的文化态度中,他对文化发展始终坚持采用“全局性”眼光,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鲁迅在各具体文化领域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反省时也好,在提出建设性主张时也好,他的出发点都在于整体的中国文化的革新和发展。

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鲁迅对于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他所取得的诸多文化业绩,在较大程度上正是取决于他的这种对待中外文化关系的正确态度。

二鲁迅的人格魅力

鲁迅成为文化伟人的客观条件:时代的机遇(主要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大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革命)是决定性因素,同样作为重要因素之一的,是个人的天才条件。

鲁迅的“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同时拥有旧学的根柢和新学的根柢;具备了深厚的中西文化的素养;卓越的文化识见,正因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活着的传统文化”有着超出同时代人的深刻的认识,才使他取得了超越时人的文化业绩。鲁迅超常的“热情和性格”集中体现为韧性的战斗精神和雄伟的人格力量。鲁迅的韧性战斗精神有多种表现形态,但最富有特色的是他那敢于在无路之中寻找出路的信念、勇气和毅力,还体现在他的奋斗中总是包含着坚实而深沉的理性精神。至于鲁迅的雄伟人格,基本可用毛泽东的一句话来概括,即“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鲁迅思维的特点:第一,“鲁迅式思维”的特点首先体现为思维的开放性;第二,“鲁迅式思维”的特点最主要的是体现为思维的反叛性;第三,“鲁迅式思维”的特点还表现为在思维中采用简括、明快的判断方式;第四,在鲁迅的思维过程中,还常常采用一种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构成鲁迅人格魅力的主要方面

三鲁迅的当代意义

鲁迅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鲁迅的真正意义、鲁迅遗产的真正价值,正越来越深刻地为人们所认识。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之为革命家,不同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从事革命理论的研究、阐述或从事实际的革命运动的那些所谓的政治革命家,而是一个致力于文化战线上的斗争的“文化革命家”。鲁迅之为思想家,执着于现实人生,注重于对社会的文明批判,注重于对伦理道德的探索,而这一切正体现出一个文化思想家的特点。至于文学,鲁迅更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造的价值并非止于文学自身领域,鲁迅从根本上就是带着一种鲜明的文化目的去从事文学活动的。

鲁迅精神和思想对当代的启迪意义:由于我们现在正处于与五四时期相类似的文化变革的历史性转折时期,因此我们也面临着与五四时期相类似的历史任务。鲁迅对民族文化的反省和

思考,几乎涉及了中国精神文化的一切领域,这种反思和思考为今天的文化革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可供借鉴的。鲁迅精神首先体现为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韧性的战斗精神,也是鲁迅精神的重要方面。鲁迅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还包括诸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硬骨头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严于解剖自己往往甚于解剖别人的与民族共忏悔的自我批评精神,时时想到中国、想到中国未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内容。

鲁迅的生活道路一热忱的爱国主义者鲁迅,姓周,幼名樟寿,字豫才,于1898年在南京求学时改名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起用的笔名,“鲁”取自母姓。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10月19日凌晨辞世于上海。鲁迅的家庭和个人的经历,直接地促成了他从小就产生了爱国主义思想:其一,家庭的变故使鲁迅目睹旧社会的腐败,对上层社会产生了极端的憎恶;其二,鲁迅从小就与农民亲近,与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熟悉农民的生活,并同情他们的不幸;其三,鲁迅从小接触民间艺术,大量阅读“非正统”的书籍,一方面使他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与社会,接受了文学的熏陶,另一方面则更激起了他对封建礼教的强烈不满。鲁迅从小受到祖母、母亲和“长妈妈”的影响。于7岁开蒙,12岁到“三味书屋”读书(塾师寿镜吾)。在南京,鲁迅学习到了新鲜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接受了进化论思想的影响。1898年5月,鲁迅以“周树人”的名字,进入了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翌年,他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学校开设了许多介绍自然科学的课程;阅览室还有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等。(在南京,鲁迅读了《天演论》。)鲁迅在这里学到了前所未见的自然科学知识,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接受了进化论思想。1902年,鲁迅毕业于路矿学堂。在日本,鲁迅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先是选择了“医学救国”这一人生道路。鲁迅先在东京弘文书院学日语,1904年秋季,进了仙台医专(这里有对他寄望颇高的藤野严九郎先生)。在东京,1908年直接就学于章太炎先生,在政治观念、学术思想上都深受其影响。另一方面,他潜心阅读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提倡文艺,并曾创办刊物,取名《新生》。从1907年开始,在河南留学生所办的杂志《河南》上发表文言论文(其中,《人之历史》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科学史教篇》介绍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并从科学哲学的高度深刻总结其经验教训;《文化偏至论》批判了维新派的“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摩罗诗力说》介绍和赞扬欧洲文学史上“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此外,鲁迅还与周作人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于1908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鲁迅这一阶段的思想历程终结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爆发之后。1911年冬,鲁迅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作品描绘辛亥革命前夜社会动荡中农村各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初步表现出反封建的精神和讽刺的艺术才能。鲁迅对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思考:首先,鲁迅发现中国的封建势力十分顽固并且狡猾,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他们的打击却软弱无力;其次,鲁迅发现革命党人自身缺乏革命的彻底性,革命成功后很快就腐化倒退了;再次,鲁迅还发现革命党人不去发动群众,以致革命到来时群众对革命全无所知。二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915年9月,陈独秀等人创办了《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新青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2月,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新文化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五四文学革命拉开了序幕。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五四”前夕至大革命期间鲁迅在文化战线上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业绩:第一,鲁迅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集中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时代精神,卓越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第二,鲁迅积极参加对封建复古派的思想斗争,痛打新文化运动的“拦路虎”。(1919年与林纾为代表的“国粹派”,1921年与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1925年与以章士钊为代表的“甲寅派”等复古派别展开论争。20年代中期与胡适支持下的陈西

滢、徐志摩、唐有壬等“现代评论派”展开论争。)第三,在爱国群众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中,鲁迅全力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斗争,捍卫新文化统一战线思想上的纯洁性。第四,鲁迅带领文学同仁和文学青年创办新文学杂志,组织新文学社团,扩大新文学的阵地,壮大了新文学的作家队伍。1924年成立语丝社,创办《语丝》杂志,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鲁迅被称为“语丝派”的主将。1925年成立的莽原社和未名社,鲁迅是发起人和领导者(莽原社主要成员还有高长虹、向培良、荆有麟、韦素园等,所创办《莽原》杂志提倡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未名社成员还有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曹靖华,是一个着重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的团体。)他到厦门大学任教后,支持厦门和厦大的青年成立文艺团体“泱泱社”和“鼓浪社”,出版文学刊物《波艇》和《鼓浪》。《无花的蔷薇之二》(称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表示“血债必须以同物偿还”)、《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出“打落水狗”的革命口号)、《纪念刘和珍君》(高度赞扬死者的斗争精神和牺牲意义)、《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表现出对复杂斗争形势惊人的洞察力)。1926年8月,鲁迅将写于前两年的11篇小说结集,题名《彷徨》,扉页上引有屈原《离骚》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933年他曾写《题〈彷徨〉》一诗,可以视为对上述题句的阐释:“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1924年至1926年间鲁迅在彷徨中求索而获得的新的思想认识:第一,他对各社会阶层在中国革命中作用的认识更清楚了;第二,他对中国革命道路与方式的理解逐步明朗了;第三,他对自己的思想状况更为了解了。这一切表明,鲁迅开始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指南,标志着鲁迅思想开始了新的飞跃。三英勇的左翼文化旗手给鲁迅以极大震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作为鲁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左翼文化英勇旗手的起点。促使鲁迅完成思想转变并趋向成熟的原因:首先,触目惊心的血的事实使鲁迅轰毁了进化论,确立了阶级论;其次,鲁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使自己的信念、思想在理论上趋于完备并实现升华。总之,血写的事实,系统的理论研讨,终于使鲁迅实现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飞跃。《答有恒先生》(包含着对自己以往的思想、信念,经过无情解剖,发现严重弊端与错误以后的惊讶和自悔)、《惯于长夜过春时》(纪念牺牲的“左联”五烈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愤怒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屠伯们杀戮革命作家的罪行,热情讴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腥风血雨中诞生)、《黑暗中国文艺界的现状》(应史沫莱特之约,将国民党当局的暴行公之于世界舆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一针见血地指出,“左翼”作家其实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公开表示自己的政治态度,高度赞扬“毛泽东先生们”团结抗日的理论)。鲁迅与“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及陈赓、瞿秋白、方志敏等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鲁迅还参加了多个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的反帝反战、争取民主自由的群众团体,如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反帝反战同盟,积极参与这些团体发起组织的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暴行的活动。对于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鲁迅一方面撰文揭露其帝国主义面目和野心,一方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策,歌颂党领导的民众抗日斗争。1936年初,中国工农红军东征获得胜利,鲁迅闻讯,立即致函表示祝贺。面对托派分子的挑拨,鲁迅愤然写了《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公开表示自己的政治态度,高度赞扬“毛泽东先生们”团结抗日的理论。1930年,鲁迅与“民族主义文学”(主要成员有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王平陵、黄震遐等)展开论争,出于对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统治的愤怒,他写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等文章,深刻而形象地揭示了他们的反动实质。1928年,与以梁实秋为代表的“新月派”进行论争。1931年与以胡秋原为代表的“自由人”、1932年与苏汶(杜衡)为代表的“第三种人”论争,鲁迅写了《论“第三种人”》、《又论“第三种人”》等文,指出在阶级社会里,想当超阶级、“非政治”、“为艺

术而艺术”的绝对的“自由人”与“第三种人”,是不现实的。鲁迅十分关心左翼青年作家的成长,他将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叶紫的《丰收》编入特意为他们创设的“奴隶丛书”,并分别为之作序。此外,鲁迅还撰写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白莽作〈孩儿塔〉序》等。“两个口号”的论争:193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文艺界的基层组织根据第三国际中共代表王明的指令,决定解散“左联”,着手筹建文艺界联合抗日的团体,负责人周扬等人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作为文艺界统一战线的口号。鲁迅为了弥补“国防文学”口号的“不明了”之处,他与冯雪峰、胡风一起商定,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于是,上海左翼文艺界内部发生了一场很不愉快的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1928年至1936年间鲁迅在文化战线上战斗业绩的几个方面:第一,鲁迅赞同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为“左联”的健康成长而不断对之纠偏反正;第二,鲁迅坚持文艺战线的思想斗争,为左翼文艺的发展扫清道路;第三,鲁迅继续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发展了“五四”文学的成果,成为左翼战斗文学的光辉典范;第四,鲁迅还致力于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和苏俄等国家的进步文学作品,为左翼文学的发展“窃得火来”,提供借鉴;第五,鲁迅为壮大左翼作家队伍而继续热心扶植青年作家、艺术家;第六,鲁迅再次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自觉地加入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并为统一战线的建立,从理论上、组织上作出贡献。总之,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在文化战线上为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而英勇奋战,无愧为左翼文学英勇的旗手。鲁迅的文化思想一鲁迅的文化哲学思想鲁迅对文化进行反省的价值依据:鲁迅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重视人”这个根本,并以此来确立对民族文化进行反省的价值依据。他考察过当时两种比较流行的关于“人的价值”的观念,一种是鲁迅称之为“社会民主之倾向”的观念,另一种称之为“极端之个人主义”的倾向。在鲁迅看来,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角度看,应重视人的社会责任;但从人性个性解放的角度看,则应把人性解放看作社会解放的前提。五四时期是一个文化反拨时期,鲁迅认为在当时首先应强调人的个性解放。而当时代发展到30年代,普遍的社会革命日益高涨,使社会革命成为压倒一切的文化发展的关键,在这个时期,强调个性解放服从于社会解放的要求,又是十分恰当的。因此,在30年代,鲁迅将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辩证统一起来,从而依据时代的需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可以说,对人的思考,重视人的价值,使人真正成其为人,是鲁迅进行文化反省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目的,而且还是他反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的价值依据。鲁迅对文化发展的基本认识:鲁迅认为,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因此,所谓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是人自身的发展,即人的内心要求和人的能力的发展。这时鲁迅的文化发展观的核心。他认为,我们应当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东西,不是等别人来同化我们,而是我们自觉地拿来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向高的方向发展。鲁迅的这种注重人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文化发展观,在他的文化反省中是始终被贯彻着的。鲁迅进行文化反省的方法特征:第一,鲁迅文化反省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特征;第二,鲁迅文化反省的批判性特征;第三,鲁迅文化反省的辩证性特征;第四,鲁迅文化反省的过渡性特征。二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鲁迅的“立人”思想:鲁迅的“立人”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中带有“茫漠”的“人性解放”的空想性质,他想通过“立人”建立强盛的“人国”。到了后期,鲁迅不再简单化地主张通过“立人”来建立“人国”,而是对“人”、“人性”注入了阶级性内涵,并把人的改造与社会改造、把“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密切地联系起来。与“立人‘思想密切相关,鲁迅早期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致力于揭露和攻打国民性的弱点及其病根;而在后期,则能运用阶级观点分析国民性,不仅揭露缺点,而且注重揭示民族性中的优点,歌颂人民群众的伟大,而且无论是批评缺点还是张扬优点,均能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把握问题的实质。鲁迅所提的“国民性”含义:从鲁迅作品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鲁迅所提的“国民性”问题,一般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国民的精神状态的问题,

也就是民族性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他谈“国民性”时总是把统治阶级也被统治阶级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来看待。鲁迅批判了“国民性”的哪些弱点:第一是“瞒和骗”;第二,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第三,“做戏”和“讲体面”;第四,“看客”式的无聊;第五,卑怯和势利;第六,因自利而不惜破坏公众利益,乃至对断送国家、民族也无动于衷;第七,安于命运、安于现状的奴才心理。此外,还有诸如“五分钟热”、“中庸折衷”、“骄和谄相结合”的洋奴思想等等,也都是鲁迅所痛心疾首并竭力加以抨击的国民性弱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意义:鲁迅所揭露和解剖的国民性的弱点,正是中国国民的一种精神病症的深刻反映,因而具有尖锐的、强烈的现实意义。鲁迅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对国民性种种弱点的揭示和披露上,而且还表现在他对病根的探究方面。(对于国民性弱点产生的原因,鲁迅谈得最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封建等级制度;其次是封建思想的毒害;第三,鲁迅把我们民族屡受外来侵略看成是形成国民性弱点的重要原因。)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一方面是肯定和发扬国民性的某些优点,其目的都是在促进一种新的、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的诞生。三鲁迅的伦理文化观鲁迅对封建伦常的批判: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是与他紧紧抓住“反封建伦常的大题目”分不开的。正是鲁迅在批判封建伦理文化方面所取得的突出的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新文化史上的地位。在一个由人伦关系构成网络的社会中,社会道德也只有在人伦关系中才发生意义,而所有的道德观念都无不具体地体现在某一种人生依附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长幼之间所谓理想的道德关系是忠、孝、节、悌,这里没有平等可言,只有依据一定的人伦关系而必须单向遵循的礼教。对此,鲁迅给予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鲁迅对封建家族制度弊端的解剖:鲁迅对以家族制为本位的伦理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曾就这种文化氛围必然产生的社会后果作过精到的分析。鲁迅指出,以差等的人伦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形态中,必然产生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性的奴隶主义。专制性和奴性这两种对立的性格特点常常紧密地统一于一人身上,成为深藏于中国人身上的某种根性。在鲁迅看来,正是由于这种伦理中心主义文化的长期浸染,使得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因而特别缺乏两样东西:一是与专制主义相对立的民主意识;一是与奴隶主义相对的自主意识。鲁迅的分析,从中国文化特性中所缺乏的因素方面,为在中国提倡民主科学的迫切性提供了有力的论证。鲁迅对封建“孝道”观念的分析批判:鲁迅提倡平等的社会道德规范,为此,他对一些具体的“伦常”关系进行了认真的解剖,从而使伦理文化批判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鲁迅首先从“父子”关系入手,分析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中的“孝道”。鲁迅认为,“孝道”是一种以长者为本位的“古传的谬误思想”。为了从根本上批倒所谓“孝道”,鲁迅对“孝道”赖以成立的所谓“依据”进行了彻底清算。鲁迅对“孝道”的批判,十分合乎逻辑地上升到了社会进化和文化发展的高度,因而是雄辩、有力的。鲁迅从哪些方面批判了封建“女德”:鲁迅曾深刻地指出,“中国的妇女所有的桎梏太多”。在强加于妇女身上的诸多“桎梏”中,最野蛮、最不人道的的,就是对女子的“贞操”观和“节烈”观。所谓的“女德”实际上仅仅是对于女性的“苛酷”。鲁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切强加于女性的、要求女性单方面遵循的道德规范,都是极不人道的,这正是中国伦理文化畸形的体现。鲁迅对新伦理道德观的提倡:鲁迅提出了建立新型的道德观念的主张。他认为,新的道德观念应是建立在人格独立、相互间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他倡导的新型的“爱”的道德,这种爱的道德,鲁迅将它具体化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第三,便是解放”。针对畸形的女性道德,鲁迅指出,“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提倡夫妇间“完全的平等”、“相互的关怀”、“深切的爱”。鲁迅伦理文化观的主要内容:鲁迅的伦理文化观中,具有特别丰厚的内容。这里面既有对中国封建伦理文化的深刻认识,又有对具体伦常关系及其相应的封建道德观念的精到分析和尖锐批判;既有针对封建伦理道德“畸形”、“野蛮”的特征所提出的建立新的伦理道德的主张,又有鲁

迅对新道德的亲自实践。四鲁迅的宗教文化观鲁迅对宗教文化的总体认识:鲁迅对宗教文化的态度是特别谨慎的,其否定性态度远不如对待其他领域的封建文化那么强烈、决绝、干脆。鲁迅在整体格局上对宗教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在有些场合是对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持肯定和“拿来”的态度的。鲁迅与佛教文化的关系:鲁迅真正开始接触佛教,是在日本留学时师从章太炎,受其影响,开始重视佛学研究。鲁迅之接触佛教文化,是想从中汲取人生哲理的启悟,或是其他精神养料的。(从反对儒家思想为主要精神支柱的专制制度和非人的伦理道德出发,鲁迅强调佛教中的平等观念;为呼吁反封建的勇猛的精神界战士,鲁迅希望佛教所张扬的“普度众生”、“唯识无境”等观点能够强化先觉们的对外界压力的承受心理和主观战斗精神;而从改造国民性的愿望出发,鲁迅则又看到了佛教的“充足人心向上之需要”的一面。)在鲁迅的人格,如对自己信仰的忠贞,反对朝令夕改的无特操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出佛教的积极影响。在人生观上,我们亦可看出鲁迅所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佛教思想的影响,还在某些方面带来了鲁迅作为文学家的某种深刻性。这种深刻性不仅体现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上,也体现在他对文学现象的认识和分析上。鲁迅对道教文化的态度:与对待佛教的态度不同,关于道教,无论是其思想,还是仪式和方法等各个方面,鲁迅都是坚决反对的。鲁迅论道教文化,通常是将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道士思想”,一是指“道家(老庄)思想”。鲁迅通过对“道士思想”的批判,一方面揭示了道教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通过批判道士思想来达到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鲁迅曾指出,老庄道家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鲁迅对它在生活理想和处世态度上对中国人的影响进行了批判。五鲁迅的民俗文化观鲁迅对民俗文化的关注:早在1913年,鲁迅就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提出对“民俗学”研究的看法。气候,他开展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到了30年代,鲁迅则更为自觉地把民俗文化研究与对社会改革问题的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对民俗文化中的诸如“风俗”、“习惯”等给予重视,并将这方面的改革视为社会改革和文化革新的重要工作,并告诫人们,若不改革旧有的风俗和习惯,则任何革命“即等于无成”。鲁迅文学创作与民俗文化的关系:鲁迅的文学创作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比较明显,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文学创作上受绍兴地方民俗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创作素材上: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民俗文化的资料。鲁迅的文学创作之于民俗文化,还体现在创作技巧上所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的影响。在分析鲁迅艺术渊源的构成时,绝然离不开他对民间艺术养分的吸收。鲁迅热心地在文学作品中表现民俗,并在技巧中吸收民间艺术养分,这多少也有着鲁迅对地域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某种思考。鲁迅对民俗文化的解析和研究:鲁迅对民俗文化的思考,正是他对整个中国文化思考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发现,由民俗文化所养育成的“风俗”和“习惯”,在造成最广大阶层的民众对改革的抗拒性心理。他得出结论:风俗和习惯的改革,将是更深层次的、更加艰难的改革。在鲁迅的有关论述中,对于作为民俗文化重要内容的“风俗和习惯”,主要是从文化批判的角度去加以认识的,即主要是抓住其“黑暗面”进行剖析的。当然,鲁迅对民俗文化的论述和分析,与他对洽谈文化领域的研究和阐释相比,尚欠系统性。鲁迅的文艺观一鲁迅的文艺本质论鲁迅早期对文艺本质的认识:在“五四”以前,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见解主要反映在《摩罗诗力说》和《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两篇论文中。这个时期,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鲁迅注意到了文艺的社会功利性,看到了文艺能改变人的精神;第二,鲁迅也认识到了文艺的愉悦作用(为了强调这一点,他有时甚至把文艺看成是与个人、国家的存亡无直接关系、无实利性的东西);第三,鲁迅看到了文艺区别于科学的独特性。鲁迅这时期对文艺本质的认识出现了矛盾现象,一方面他肯定文艺的社会功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文艺的目的只在于“兴感怡悦”,与国家存亡“无所系属”。总之,鲁迅在“五四”之前对文艺本质的论述,基本上还是零散的,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鲁迅对文艺审美特性的强调:鲁迅特别强调文艺的审美特性,认为文艺的社会功用是通过文艺的美感作

用来实现的。鲁迅在顺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将文艺当作无产阶级斗争的武器的同时,一直注意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忘记它是艺术”,即不要忽视文艺的自身规律。他辩证地分析了文艺的审美特性与它的社会功用之间的关系。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认识,越到后期越加深刻、全面。他不再是割裂地来看待文艺的本质,而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待文艺社会功用与审美特性的关系。可以说,鲁迅在其文艺思想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唯物的辩证的文艺本质论。鲁迅功利主义文艺观的主要内容:“五四”以后一直到30年代,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日益深刻,鲁迅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也日臻成熟、深刻,并且也更具有系统性和明确性。首先,鲁迅突出发展了“五四”以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的见解,并且在理论上对之加以深刻的阐发、论述,形成了作为鲁迅文艺思想核心的革命功利性的文艺观。关于文学的阶级性问题,鲁迅反复强调一点:既然文学创作都是通过作者头脑对现实所作出的或直接或间接、或正确或歪曲的反映,那么就必然与作者的“思想和眼光”有关,与作者的阶级“地位”,“尤其是厉害”有密切的关系。即作家的阶级性决定了文艺作品必然带有阶级性。对于文学的社会性问题,鲁迅更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立场,对之做了深刻透彻的阐述。鲁迅从文艺的社会功利性出发,对艺术的起源以及制约着文艺的发展的时代性问题,作了深刻的研究和阐述。从功利性的文艺观出发,鲁迅也很强调文艺的时代性。鲁迅对艺术美的基本形态所作的阐释:从文艺的功利性和文艺的审美性出发,鲁迅还对艺术美的几种基本形态作了颇为精到的论述。(1)关于崇高,深为鲁迅所喜爱。鲁迅在批评30年代的一些作家、作品时,就常常从这一美学偏爱出发。(2)关于优美,鲁迅不免过于偏激。他抑优美,扬崇高,是从他革命的功利主义文艺观出发的。鲁迅认为,对优美这一艺术美形态的欣赏,是必须有余裕的,“花呀月呀”不出于啼饥号寒者之口。那种心地晶莹的雅致,是必须有与之相应的好境遇的。(3)鲁迅的悲剧观。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首先,鲁迅认为,悲剧反映的对象是实体性的,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其次,鲁迅指出悲剧是一个“毁灭”的过程,毁灭的对象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鲁迅对悲剧的论述,涉及面广,他从以上对悲剧内容的美学特征的理解出发,还在许多方面对悲剧创作提出了一系列主张。(4)鲁迅的喜剧观。他曾说过:“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对喜剧的实质作了明确的揭示。首先,他认为喜剧描写的对象是“无价值”的东西。其次,鲁迅还通过探求分析,指出了之所以“无价值”的原因(鲁迅指出,喜剧所描写的事情,虽然是公然和常见的,但“这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其三,鲁迅还指出,喜剧对象的独特性在于它不是赤裸裸的丑恶事物,而是“把自己的过错加以隐瞒而勉强作出一派正经的面孔”,即以假象掩盖本质的事物、事情。其四,鲁迅指出,揭穿“伪善”假象,是喜剧的任务。(喜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幽默、讽刺等。鲁迅对幽默的论述较少,有关讽刺的论述很多。鲁迅认为,讽刺是喜剧的重要形式,“是喜剧变简的一支流”,因此在鲁迅的论述中,讽刺与喜剧不仅在实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其美学特征——以笑为特点的喜剧美——也是一致的。)二鲁迅的文艺创作论鲁迅对文艺创作独特性的认识:鲁迅认为文艺创作的独特性(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创作抒写自己的心”)就在于它的情感性;创作根源于人的情感,必须是有感而发;创作过程也是人的情感活动的过程,因此,创作必须遵循情感活动的规律。鲁迅对文艺创作方法的论述:鲁迅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考虑,特别注意提倡现实主义精神,但作为艺术表现的方法,鲁迅则在提倡现实主义方法的同时,也兼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鲁迅一向认为,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不但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只要有利于更好地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写出成功的作品,对任何表现方法都可以采用“拿来”的办法。鲁迅在这方面的主张以及创作实践,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仍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的。鲁迅对文艺创作真实性问题的阐述:鲁迅所论述的文艺创作中的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家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的真实性,二是作为情感表达载体的描写对象的真实性。情感的真实

主要指作家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必须是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情感经验和真诚的生活感受,同时在表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必须有诚心和勇气。描写对象的真实则依据不同性质(写实或非写实)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要求,但都必须在规定的艺术情境中符合事理的真实。鲁迅对文学创作应该“写什么和怎样写”问题的阐述:写什么的问题,就是文艺创作题材的问题。鲁迅对写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首先是强调必须写作家自己所熟悉的东西。作家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能写什么就写什么,这与文艺作品反映时代风貌并不矛盾,因为时代风貌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加以反映,写时代重大题材以及取重大社会矛盾加以直接表现并不是反映时代的唯一途径。出于丰富文艺创作内容的考虑,鲁迅认为文艺创作的题材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从社会欣赏要求来看,也切忌单调。至于“怎样写”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指写作技巧的问题。鲁迅很重视文艺创作中的技巧问题。他认为,所谓技巧,最重要的是在于对表现对象有“明确的判断力和表现的能力”。鲁迅谈论得最多的是关于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的有关技巧:其一,作品中所写出的人物,必须是作者在心目中充分酝酿后的产物;其二,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灵魂来;其三,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来塑造人物。三鲁迅的文学文体论鲁迅在文体选择中体现出的文体意识:诗歌、小说、散文、杂感文等文体形式,在鲁迅的创作中都曾先后被采用过,但他对杂感文特别钟爱。鲁迅对杂感文的选择,应看作是他追求时代性与文学性相统一、“功能意识”与“文体意识”双重价值实现的必然结果。是鲁迅独创了杂感文这一文体形式。鲁迅对新诗文体的思考:鲁迅对诗歌这一文体形式的自身要求有着明确的认识,对新诗在白话文运动之后所可能遭逢的命运有深切的了悟。在鲁迅看来,新诗的形式问题,最基本的方面就在于它的节调和音韵,“白话要压韵而又自然,是颇不容易的”。鲁迅写的新诗数量很少,且主要集中于五四初期那一段时间,而此前此后在诗歌创作方面均以写旧体诗为主,不仅数量远远超过白话新诗,而且脍炙人口的艺术佳作也以旧体诗为多。鲁迅分明意识到,诗歌这一文学种类,其文体要求的实现事实上还要受制于特殊的时代条件。鲁迅对小说文体的理解:鲁迅之于小说,其文体意识是很自觉的。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鲁迅很注重对白话语言的提炼和加工;第二,鲁迅很强调“读得顺口”、“总希望有人会懂”。这两点都标示了鲁迅的现代白话小说与“五四”那场语言革命的关系。鲁迅对小说的文体要求有着明确而精到的理解。但鲁迅感觉到,受制于时代条件,小说的文体要求同样是难以完满实现的:一方面,鲁迅明知小说自身的文体要求是重形象塑造而忌议论过多,重含蓄和忌直说的;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创作中,鲁迅自己似乎也很难摆脱议论与直说。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议论性笔调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他最初的小说创作。鲁迅对杂文文体特点的论述:对于杂感文的理性化、直语性、逻辑性等等特点,鲁迅有过诸多议论。他曾说,自己的杂感文“凡有所说所写,只是就平日见闻的事理里面,取一点心以为然的东西”,这是突出杂感文的“理趣”特征。鲁迅常说自己写杂感文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蔽常取类型”。总之,杂感文是以其“议论”为主要特征的,注重的是“理趣”,是思维的理性化、陈述的直接性和行文的逻辑性等等。这些文体特征,要求用于杂感文的语言也必须相应地具有直语性、精确性、明示性、界定性。鲁迅对杂感文这一文体形式的选择,正包含了上述对杂感文文体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杂感文形式成了他努力追寻“功能意识”与“文体意识”双重价值实现的一条途径。四鲁迅的文学欣赏论鲁迅对读者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作用的阐述:鲁迅曾提出“作者和读者互为因果”的命题。鲁迅的文学欣赏观,集中体现为对作为欣赏主体的读者的重视和尊重。他重视和尊重读者的最终目的,仍在于使文学作品更好地为最广大的读者群服务,以使文学作品真正成为作家和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渠道,是文学的价值得以实现。鲁迅对“趣味”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作用的强调:(鲁迅曾把读者分为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鲁迅认为,谈欣赏,必须理直气壮地讲“趣味”。他认为,任何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是“令我们看了,不但喜欢赏玩,尤能发生感动,造成精神上的影响”。为了提高读者阅读和欣赏的兴趣,

鲁迅还充分注意到了欣赏兴趣的消解问题。但他同时指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尤其是对一些不正确的欣赏态度和不健康的欣赏趣味,作家不但不能迎合,而且还应对之开展批评和引导。鲁迅对文学欣赏活动中读者的艺术“再创造”问题的论述:鲁迅认为,应该正视文学欣赏活动中读者的艺术“再创造”,因为欣赏者正是在这种“再创造”中感受到艺术欣赏的乐趣,与作者“一样的感受到创作的欢喜”。因此,尊重读者,重视读者,实际上也应包括对读者欣赏过程中的艺术再创作能力的尊重和重视。鲁迅希望文学作品能贴近读者,引发读者的参与意识,但却很反对读者对作品的过于“钻入”。鲁迅认为文学欣赏要尽可能发挥文学作品的社会功用,就必须努力抑止欣赏中负效应的产生,这也再次昭示了其文学欣赏观与他的整体的社会功利性文学观的同一性。鲁迅对文学欣赏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问题的阐述:文学欣赏在某种意义上是读者的艺术“再创造”的活动,所以在对具体文学作品的欣赏中,也常常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鲁迅指出,由于读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地位的不同,以及由于读者经历、心境、欣赏习惯、艺术偏好、审美趣味等等的不同,便会形成欣赏效果的差异。鲁迅从那些方面阐述了文学欣赏活动的主要特点:鲁迅从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对“趣味”在文学欣赏活动中的作用、文学欣赏活动中读者的艺术“再创造”、文学欣赏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等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不仅深入地揭示了文学欣赏的特点,而且特别注重从这些特点出发,进而向作者和读者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鲁迅有着明确的借文学启蒙民众的社会功利性目的,因而他对作为欣赏主体的读者给予高度的重视,他的文学欣赏研究,更多地是以为读者设想、争取更大的读者层为出发点的。因此,鲁迅的文学欣赏观无疑也是他的社会功利性的整体文学观的具体显现。五鲁迅的文学批评论鲁迅对文学批评作用的论述:鲁迅十分重视文学批评的作用,他认为,“文艺必须有批评”,“必须更有真切的批评,这才是真的新文艺和新批评产生的希望”。这里,鲁迅是把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看待的。鲁迅认为,文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进行选择,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那些有益的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批评不仅对于读者来说是重要的,而且对于作家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鲁迅对文学批评任务的论述:鲁迅曾说:他“所希望于批评家的,实在有三点:一,指出坏的;二,奖励好的;三,倘没有,则较好的也可以。”这里所谈及的,正是文学批评的任务。说到底,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通过揭示文学作品的美点和缺点,从而达到促进文学健康发展的目的。文学批评的任务不仅是指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批评,它还应该包括作家的“反批评”。鲁迅对文学批评标准的论述:关于文学的批评标准的问题,鲁迅强调两点:一是强调文学批评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二是强调文学批评标准的正确性要求。在论及文艺批评标准时,鲁迅首先强调的是批评家的定见和批评标准的明晰性、确定性。在鲁迅看来,能否正确使用批评标准,起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看使用标准的批评家本身的素质如何,他是否有锐利的眼光,是否有使用该标准所相应要求的修养;二是看使用的标准与批评对象是否契合。鲁迅对批评家应有的科学态度的阐述:鲁迅大力提倡“真切的批评”,坚决主张在文学批评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他指出,批评家要有独立的自主意识,要敢于讲真话,鲁迅不赞成那种“不关痛痒的文章”。在提倡论争的同时,也提出了论争中批评家应实事求是,并无卑劣行为的问题。鲁迅曾批评过种种“浅薄卑劣荒谬”的批评态度,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乱捧和乱骂式的批评。鲁迅称赞那些甘作护花泥土的批评家为“不容易做”的“艰苦卓绝者”。他主张,对文学新人的新作,批评家应尽可能持宽容的态度。在培养文学新人方面,他一方面亲自做大量工作;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广大文学批评家能有实事求是的批评态度,希望文学批评家能够起到助文学新人成长、发展的作用。鲁迅对文学批评方法的阐述:鲁迅很重视文学批评的方法问题,希望批评家能以科学的方法去进行批评。他对批评方法的论述主要涉及下面几个问题:第一,鲁迅主张全面地看问题;第二,鲁迅主张历史地看问题;第三,鲁迅主张辩证地看问题;第四,鲁迅主张有比较地看问题。鲁迅的小说一鲁迅小说

的文学史地位鲁迅创作白话小说之前的小说创作概况:1903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翻译了文言小说《斯巴达之魂》;1911年冬,鲁迅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鲁迅用白话创作小说开始于1918年5月。其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结集为《呐喊》和《彷徨》;后来所写的取材于历史、神话和传说的作品,则结集为《故事新编》。鲁迅小说的文学史地位:小说,是鲁迅作为伟大文学家的奠基作品。鲁迅小说应时而出,在很短的时间里,在思想与艺术两个方面都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登上了世界小说艺术的峰峦,对我国现代小说的产生、成熟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鲁迅凭他为数不多的小说,牢牢地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所占的具有绝对优势的历史地位。鲁迅小说充分发挥了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现实主义思潮、流派的典范,并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小说的革命,为中国现代小说树起了第一块里程碑。鲁迅小说创作的历史使命感:鲁迅小说肩负起以文学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使命。首先,鲁迅更新了小说观念,确立了利用小说“来改造社会”的创作目的;其次,鲁迅的小说是彻底的面向现实的;再次,鲁迅的小说传达着时代的最强音。鲁迅对创作崭新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鲁迅小说对我国传统小说艺术实现了大突破,创造了崭新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首先,在人物与故事关系上,鲁迅的小说突破了传统短篇小说的格局(他的小说淡化情节,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完成了从情节小说向性格小说的转化);其次,在艺术手法上,鲁迅“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他的小说综合运用了中西方小说的艺术技巧,从作品内容出发灵活而多变,充分显示了鲁迅丰厚的中西方艺术素养和艺术上的独创性;再次,在小说语言上,鲁迅小说彻底地摆脱文言,改用白话,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鲁迅小说在形成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主潮方面的贡献与特点:鲁迅对我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流派的形成起了主帅作用,他是这一文学思潮、流派的奠基者与旗手。鲁迅小说犹如涉世很深者向人们讲述世态和人心,简约而严谨、冷静而深沉,读后既发人深思,又感人肺腑,可谓理深情挚。鲁迅的小说,成功地刻画了阿Q等一群出色的人物形象,他们性格鲜明、独特而又有极大的普遍意义。鲁迅小说所特有的质朴、清醒、深沉,使他的现实主义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大放异彩,影响及于几代作家。二《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呐喊》收入1918年至1922年所写的14篇小说。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为《呐喊》,意思是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听“前驱者”的“将领”而“呐喊几声”。《呐喊》中的小说具有充沛的反封建的热情,与“五四”的时代精神一致,表现了文化革新和思想启蒙的特色。这些作品尖锐地揭露了宗法制度和封建文化传统的弊害,描写了劳动人民命运特别是农民命运的不幸,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彷徨》收入1924年至1925年所写的11篇小说。《彷徨》的反封建内容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则更加成熟。这些作品在对旧制度、旧传统进行更加细致揭露的同时,比较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沉浮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和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弱点。《狂人日记》“吃人”主题在《呐喊》、《彷徨》其他各篇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得到了延伸与扩展。从“吃人”的手段来说,有用“钢刀子”杀人的,也有用“软刀子杀人”的;就“吃”的对象来说,鲁迅展现了广泛的社会阶层和多样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孔乙己》和《白光》展示了封建社会下层旧式知识分子被封建科举制度所“吃”的命运,《阿Q正传》、《药》、《故乡》、《明天》、《祝福》等篇广泛地描写了各类劳苦大众被“软刀子”杀害的残酷情景,鲁迅笔下的劳动妇女的命运特别值得注意。《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夏瑜、华老栓夫妇、华小栓)、《白光》(陈士成)、《故乡》(闰土、杨二嫂)、《阿Q正传》、《祝福》(祥林嫂、鲁四老爷)、《明天》(单四嫂子、宝儿)、《在酒楼上》(吕纬甫)、《孤独者》(魏连殳)、《伤逝》(子君、涓生)、《离婚》(爱姑、七大人)、《肥皂》(四铭)、《高老夫子》(高干亭)、《长明灯》(青年疯子)、《示众》、《一件小事》(人力车夫)、《弟兄》(张沛君)、《端午节》(方玄绰)、《幸福的家庭》(贫穷的青年作家)、《头发的故事》(N先生)《风波》(船夫七斤、赵七爷、九斤老太)鲁迅在小说中关心农民命运的原因:首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华民族的主体,他们的生活状况、精神

面貌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自小就忧国忧民的鲁迅必然对他们特别关注;其次,鲁迅从少年时期起就与农民有较多接触,与农家孩子建立了友谊,对农民的状况尤其是他们的不幸与痛苦有所了解。鲁迅的劳动人民题材小说的特点:鲁迅在描写劳动农民时表现出独特的视角。其一,鲁迅在表现劳动人民的不觉悟时,往往以之与改造国民性的问题联系起来。其二,鲁迅的小说在描写农民“不幸”、“不争”的时候,常常与对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批判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方面便于从群众对革命的认识与态度的角度,揭示劳动人民的不觉悟,另一方面便于抓住革命者对群众的态度这一要害问题,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进而探索有效的革命道路。)《药》描写的辛亥革命四年前的故事。作品命名为《药》,用心良苦。这“药”的故事告诫人们,我们多么急需一种思想上的良“药”来医治广大民众精神上的疾病。《风波》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六年以后,描写了张勋复辟在江南农村各阶层中引起的反映。作品以“风波”命名,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风波》里面有风波,而所有的风波都不成其风波,这恰恰证明辛亥革命未能解决中国当时的根本问题——中国农村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大变动。只有一场真正的人民革命的风波,才能扫荡广大农村的封建复辟势力,荡涤广大农民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所受的毒害,从而给中国带来希望。鲁迅小说把新型知识分子作为重要描写对象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这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反映出诸多时代动向;其次,鲁迅早年就呼唤“精神界之战士”,这种“战士”主要出自知识阶层;再次,“五四”前后活跃在鲁迅身边的正是知识阶层,鲁迅对他们感受至深。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两大系列: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大体可分为旧式与新式两大系列。旧式系列是封建型的知识分子,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封建卫道者、文化流氓之类,另一类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崇拜者和殉葬品。属于新式系列的是一批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时鲁迅描写的主要对象。鲁迅新型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特点:第一,鲁迅笔下的这些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是悲剧形象;第二,鲁迅这些小说具有鲜明的“寻路”的特点。《在酒楼上》:作品批判了吕纬甫对生活理解的肤浅,面对现实斗争时的脆弱,随之而来的苟活、颓唐、无聊,从“歧路”走进了“穷途”;作品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顽固,社会变革之艰难。《孤独者》:首先,告诉人们,旧中国封建势力残忍无情,它使人思想扭曲,性格变形。其次,魏连殳的悲剧还告诉人们,知识分子如果不接触广大群众,不选择正确的反抗方式,那么,“反抗”得越顽强,就会越背离原先的志向,自己的心灵的伤痛也越深。《幸福的家庭》:这个轻松活泼的故事颇为发人深思。第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黑暗,这样的社会决无幸福可言;第二,嘲讽了庸俗的幸福观、恋爱观;第三,讽刺了可笑的、脱离生活实际的、媚俗的创作思想和态度;第四,批判了知识分子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中不正视现实、不求切实人生之路的态度,希望他们走出“歧途”。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前后社会生活的描写与思考鲁迅小说对新型知识分子走入人生“歧途”与“穷途”的态度的描写与思考三《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鲁迅小说艺术成就的主要方面:(1)在总体构思上选材严、开掘深,作品简洁而凝重;(2)在人物刻划上,“杂取种种人”,“烂熟于心”,塑造了出色的艺术典型;(3)情节结构单纯质朴而又灵活多变;(4)艺术手法以传神的白描为主,富有民族特色;(5)作品语言简朴,含蓄而又幽默;(6)悲、喜剧因素的奇妙融合。鲁迅小说白描、传神手法的表现:白描、传神方法的统一,渗透在鲁迅小说的方方面面。在人物刻画上,人物的主导性格特征便是“神”。由于鲁迅总能把握、突出这“神”,所以,鲁迅笔下的人物个个都生龙活虎,栩栩如生,鲁迅具体描写中,总是不铺张,不虚饰,而以简朴的文字,以寥寥几笔,显示出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传出其“神”。背景文字不多,不长,十分简练,像水墨画,淡淡几笔,不仅体现了人物活动的环境,更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传神的白描手法的广泛运用,使《呐喊》、《彷徨》显得特别朴素、简洁,富有民族特色。鲁迅小说深入开掘主题的经验:鲁迅善于选择最佳角度,向纵深开掘;往往将平凡的故事摆在重大的背景下加以考察;非常注意对老中国社会人情世态的描写;有时还运用象征手法,使作品更

为意味无穷,令人读后触目惊心。由于鲁迅选材严格,深入开掘,使作品显得特别简洁而凝重,虽貌似平淡,但其味无穷。《呐喊》、《彷徨》主要刻划了三个人物形象系列,每个系列都有一批出色的人物形象。其一,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各色人等,如鲁四老爷、赵太爷、四铭等;其二,是劳动人民,其中以阿Q、祥林嫂、爱姑、九斤老太等形象最为出色;其三,是知识分子,孔乙己、狂人、吕纬甫、魏连殳、涓生、子君等便是其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四《故事新编》《故事新编》共收小说8篇,写作时间从1922年到1935年,历时13年。其中《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写于1922年至1926年,属于鲁迅的前期作品;《理水》、《采薇》、《出关》、《非攻》和《起死》五篇写于1934年至1935年,是鲁迅后期之作。(1)《补天》(女娲、“小东西”、颛顼、共工)取材于女娲开天辟地,以黄土抟人、采石补天的神话。《奔月》(羿、嫦娥、逢蒙)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的神话。《铸剑》(眉间尺、宴之敖者)取材于古代一个动人的复仇故事。

2)《非攻》(墨子、楚王、公输般)和《理水》(大禹)是歌颂性小说。《采薇》(伯夷、叔齐、小穷奇、小丙君、婢女阿金姐)、《出关》(老子、孔子)、《起死》(庄子、骷髅)三篇小说以批判为主,是用历史小说的形式来进行深刻的社会批判。学术界对《故事新编》文体性质的几种意见:其一,认为《故事新编》不是历史小说,而是以“故事”形式写的讽刺现实的杂文、寓言、小品,是卓越的讽刺文学;其二,认为《故事新编》是历史小说;其三,认为《故事新编》是“故”事“新”编。《补天》、《奔月》、《铸剑》的共同主题:通过“改造”古代的神话传说,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复仇精神,赞扬了那些淳朴、正直、坚强的英雄人物,同时也无情地嘲笑和鞭挞了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习俗和庸俗作风等等。《故事新编》中的“油滑”的利弊:“油滑”之利,首先在于这些糅入古人古事中的现代细节可以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迂腐的现象和人物的憎恶;其次,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历史小说的体裁上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油滑”之弊也是多方面的。其一,作为历史小说,其现实战斗性主要在于主题对现实的渗透与深入,而不在让一些人物、细节游离古代环境生硬地与现实“接轨”,否则就失之于浅;其二,神话、传说、历史题材与过多的明明白白的生活细节混杂,有损于艺术的完整性,冲淡了典型环境与主要人物性格的关系。五鲁迅小说名篇分析《狂人日记》:(1)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2)《狂人日记》对“吃人”主题的描写:小说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内心的感受和活动,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为了充分表现这一主题,作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狂人的心理活动。作品还通过狂人的感受,写出对中国封建社会及其“文明”之本质的判断,这一判断极为准确、深刻而又形象。作品从现实到历史,从他人到自我、到全民族,从被“吃”到“吃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作了鞭辟入里的揭露。(3)《狂人日记》的象征手法对表现“吃人”主题的作用;作品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狂人日记》主题思想的深刻开掘,得力于这两者的结合,其奥妙全在于狂人形象的塑造。作品将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社会与礼教“吃人”,将狂人的妄想症引申为对历史和现实的清醒认识,靠的是象征主义。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里,用象征、隐喻的手法,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反封建的深意;作品巧妙地在狂人的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注了催人联想事物和情景,突出其象征意义。(4)狂人的思想特征:首先,狂人思维敏捷,具有五四时代的怀疑与否定精神;其次,狂人具有清醒的认识,这时他习惯于怀疑传统、独立思考的结果;再次,狂人具有不屈的反抗、斗争精神。《阿Q正传》:(1)小说共九章,最初分章发表于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的《晨报副刊》。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最杰出的成就,是列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的不朽作品。(2)阿Q的性格特征: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同时,阿Q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不敢

正视现实,常以健忘来解脱自己的痛苦;同时又妄自尊大;他身上有“看客”式的无聊和冷酷;他身上有着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利。阿Q思想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3)《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作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它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作品所揭示的“阿Q 精神”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4)《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一是外冷内热;二是以讽抒情;三是形喜实悲。《祝福》:(1)写于1924年2月,是鲁迅第二本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2)“祝福”是指那些买得起福礼爆竹之类的人家必须举行的年终大典。乞丐祥林嫂偏偏就死在这富人祝福,烟气缭绕的街头,一喜一悲,使祥林嫂的悲剧获得了强烈的对照,使其命运悲上加悲,使这个社会显得冷而又冷,有力地表达出作者对封建神权,对那些剥夺了别人幸福还永不满足,又正在贪婪“祝福”的人们的无比憎恨。(3)《祝福》对“吃人”主题的开掘:《祝福》通过祥林嫂命运的一波三折,全面揭露了代表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条“绳索”对劳动人民的迫害,重点突出了夫权和神权对农村劳动妇女的残酷压迫和无情摧残,从而从一个新的角度深入揭露了封建主义“吃人”的罪恶。《祝福》主题的深刻性与独创性还表现在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权力之所以有如此“吃人”神威的原因:其一,它有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权力的制订者和执行者;其二,它有以善女人柳妈为代表的鲁镇民众作为群众基础;其三,受害者祥林嫂本人也自觉就范,按封建“四权”来规范自己的思想。(4)祥林嫂性格的反抗性与奴隶性;作者精心刻画了祥林嫂倔强、反抗的性格,她有追求,有主见,肯努力,不服从别人对她命运的安排,希望凭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独立自主的生活。为此,她一次又一次地向命运抗争。但潜伏在祥林嫂顽强、抗争性格背后的是奴隶性。她固然有理想,有追求,但这种理想与追求又是十分渺小和可怜的,她是“从一而终”封建道德的忠实实践者。《伤逝》:(1)写于1925年10月,是鲁迅唯一以知识青年的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2)《伤逝》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手法:首先,作者采用“手记体”,给作品带来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其次,作品一系列真实的细节描写极为生动而感人。(3)从酿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看《伤逝》的思想意义:《伤逝》的独特意义就在于深刻地揭示了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显示了深远的思想意义:造成涓生、子君爱情悲剧原因之一,就是家庭之外有一个可怕的社会。鲁迅通过涓生、子君的爱情悲剧,表达了对旧社会的愤怒。涓生、子君的爱情之所以成为悲剧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基本上是爱情的盲者。《伤逝》悲剧的成因,还在于男女主人公过高地估计了个人的力量。涓生与子君的悲剧充分显示,个性解放的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的威力,但毕竟不是锐不可当的武器,在社会尚未解放之前,个性不可能获得彻底的解放。鲁迅的杂文鲁迅一生共创作杂文700多篇,结为16集,约135万字,在其170万字的全部著作中,占将近百分之八十。一鲁迅杂文的文学史地位

鲁迅杂文的文学史地位:鲁迅通过一生艰苦卓绝的实践,创作了大量的杂文精品,在我国现代文学百花园的杂文领域出类拔萃,独领风骚。鲁迅杂文的中、外艺术渊源:鲁迅的杂文出色地继承了我国传统散文中的杂文因素。以《庄子》为代表的古代散文,对于鲁迅杂文思想与艺术无疑产生过潜移默化的影响。鲁迅是继承我国古代散文、杂文的光辉榜样;鲁迅的杂文之所以特别丰富、脱俗,其重要原因是它深深地扎根于我国古代散文的土壤之中。鲁迅的杂文也取法、借鉴了外国散文中类似文体的艺术经验。英国的随笔,日本的小品,德国尼采的格言,俄国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等,都对鲁迅的杂文创作产生过积极的影响。鲁迅的杂文理论:鲁迅在创作杂文的同时,十分注意总结和建立杂文艺术的理论体系,除了在每一个

杂文集的前言、后记中不断总结、概括出杂文理论以外,还写了许多关于杂文艺术的专论,如《小品文的危机》、《小品文的生机》、《杂谈小品文》、《做“杂文”也不易》、《徐懋庸作〈打杂集〉序》等。鲁迅建立的杂文理论相当丰富而完整,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点:其一,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而不是“小摆设”,具有独特的战斗性;其二,杂文不仅以理服人,而且“移人情”,以情动人,无论议论还是描叙,都渗透着作者的爱憎;其三,杂文中常须塑造形象,其方法“常取类型”;其四,杂文,在内容上是“纵意而谈”,在形式则灵活多变,写法上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皆成文章。鲁迅杂文是展示“时代眉目”的“诗史”:首先,鲁迅的杂文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主要动向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凡在中国现代史上被大书特书的社会动向和事件,乃至国际范围内的若干动向,在鲁迅的杂文中都有及时的反映和精辟的评述。鲁迅的杂文几乎是一部生动形象的中国现代史)其次,鲁迅的杂文中活现着一批栩栩如生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再次,鲁迅的杂文形象地描绘了许多社会世象和心态。最后,鲁迅的杂文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鲁迅的杂文展示着“时代的眉目”,是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值得后人认真研读的一代“诗史”。二鲁迅前期杂文的思想内容鲁迅的前期杂文是指写于1918年至1926年间的杂文,主要收入《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中。这些集子的名称都有深刻的寓意:《热风》:指作者改革愿望之“热”,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社会环境之“冷”;冷冽的环境催发了“热风”,其中颇含辩证法则。《坟》: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以“华盖”为名,含有自嘲、反讽之意。《我之节烈观》:(写于1918年7月)批判了以封建“节烈”观念为集中表现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倡以平等、民主为核心的新道德。《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写于1919年12月)主要批判封建孝道和父权观念,提倡以“儿童本位”为代表的平等、民主、进化的思想。《娜拉走后怎样》:(发表于1923年12月)看到了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与社会解放不可分离的关系。《智识即罪恶》;对反改革势力为了维持愚民政策,诋毁西方科学的险恶用心和浅薄花招作了形象的揭露。《春末闲谈》、《灯下漫笔》:批判愚弱的国民性。《估〈学衡〉》:对“学衡派”攻击新文学的回击。《答KS君》、《十四年的“读经”》:对“甲寅派”复古行为的揭露。《无花的蔷薇之二》、《记念刘和珍君》:斥责段祺瑞执政府“当局者的凶残”,揭露为政府当局辩护的文人即“流言者的卑劣”,并深刻总结斗争经验,表现出不妥协的韧性战斗精神。《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深刻地总结了历史上特别是辛亥革命的血的经验教训,提出“痛打落水狗”的重要原则。鲁迅前期杂文主要内容特点:(1)批判封建道德,宣扬民主思想;(2)批判封建迷信,提倡科学精神;(3)批判愚弱的国民性,启发国民觉醒;(4)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5)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及为其辩护的文人,总结斗争的经验与教训。鲁迅前期杂文对愚弱的国民性的批判:鲁迅写了许多杂文批判愚弱的国民性的种种表现:其一,盲目自大;其二,瞒和骗;其三,满足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现状;其四,即便不满于奴隶地位,也只图消极泄愤。鲁迅还挖掘出导致国民愚弱的原因:首先在于封建的等级制度;其次在于封建“文明”的统治。鲁迅还一再启发国人觉醒,鼓励人们奋起反抗。鲁迅前期杂文中对复古派所作的斗争:1919年以林纾为代表的“国粹派”攻击白话文,鲁迅在《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中揭露了他们对待白话态度的虚伪相;1921年以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攻击新文学,鲁迅在《估〈学衡〉》中予以回击;1925年,以章士钊为首的“甲寅派”充当新文化运动的拦路虎,鲁迅写了《答KS君》、《十四年的“读经”》等文予以揭露;1923年,在胡适支持的“整理国故”运动中,鲁迅撰写了一系列杂文剖析这一运动的实质与危害。三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内容鲁迅的后期杂文指的是写于1927年至1936年间的杂文。这些杂文集的并不外溢,而是蕴藏在论述、描叙之中。有时直抒胸臆,怒不可遏,愤怒的激情如火山爆发的熔岩。有时虽然也直抒胸臆,但却是抒发对友人、对先烈的无限崇敬、深深怀念之情。有时通篇如散文诗。鲁迅的散文一《野草》的文学史地位《野草》:共收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的散文诗23篇,这些作

品曾陆续发表于《语丝》周刊,1927年4月在广州编定,并写《题辞》。《自言自语》;1919年八九月间,鲁迅创作并发表了总题为《自言自语》的七篇散文诗,这是他写作散文诗的最早尝试。鲁迅创作《野草》受到外国象征主义影响的概况:鲁迅不仅早就接触、关心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散文诗,而且还翻译过波特莱尔散文诗的文章。《野草》问世前中国现代散文诗集出版情况:1925年出版的焦菊隐的《夜哭》,1926年出版的高长虹的诗与散文诗合集《心的探险》。这两个集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郁闷痛苦的呼声,艺术上也各有特色,但其思想尚欠深刻,艺术上也缺乏更多的创新。《野草》的文学史地位:《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是中国散文诗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心灵矛盾与时代斗争紧相联系的典范;是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艺术范本。《野草》与波特莱尔象征主义诗作的联系与区别:鲁迅尽管受到波特莱尔散文诗象征主义的影响,但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波特莱尔在创作中表现的是资本阶级“世纪末”颓废、厌世的思想和情绪,而鲁迅此时却是个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尽管彷徨、苦闷,但总趋向是积极向上。但这并不排斥他对波特莱尔散文诗艺术的借鉴。这种借鉴是采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使作品抹上了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二《野草》的思想内容《野草》连同《题辞》共24篇,按每篇思想的主题倾向,可分为三类:(1)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病态;(2)歌颂韧性战斗精神;(3)严于解剖自我,真诚坦露心胸。《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揭露聪明人以虚有的希望麻痹人们的思想,批判奴才毕竟是奴才,歌颂傻子为奴才地位而表现出的勇于改革的精神。《复仇》:抨击精神麻木的“戏剧的看客”。《颓败线的颤动》:批判的矛头不仅指向对母亲忘恩负义的子女,而且广及社会上普遍的忘恩负义的青年。《秋夜》:赞颂枣树决意制敌于死命的顽强的斗争精神。《过客》:赞美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这样的战士》:热情歌颂叛逆的猛士。《墓碣碑》:不仅袒露了自己的心境,更是为了彻底埋葬消极、绝望,虚无的旧我。《雪》:向往、赞美南方的雪景,在自然景物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爱憎。《过客》中的过客形象:是一个坚韧不拔的探索者的形象。《这样的战士》中的战士形象:是一个头脑清醒、韧性战斗的叛逆者形象。《野草》对社会的黑暗和病态的揭露:(1)揭露社会之黑暗犹如地狱(《失掉的好地狱》);(2)嘲讽“中庸”和奴才哲学(《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求乞者》);(3)抨击精神麻木的“戏剧的看客”(《复仇》、《复仇(其二)》);(4)鞭挞青年空虚无聊、忘恩负义的灵魂(《我的失恋》、《颓败线的颤动》);(5)揭穿“正人君子”虚伪的假面(《狗的驳诘》、《死后》)。《野草》对韧性战斗精神的歌颂:(1)为刚强不屈的战斗者唱赞歌(《秋夜》);赞美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过客》);(3)颂扬无私无畏的献身品格(《死火》);(4)热情歌颂叛逆的猛士(《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三《野草》的艺术成就《野草》的艺术成就:精巧奇特的构思;浓郁的诗情与深警的哲理结合;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优美瑰丽的语言艺术。《野草》的奇特构思:《野草》中许多篇章的构思都很奇特,各具特色,互放异彩,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像力,从而表现出艺术独创性。首先,作者总能奇幻地构想出常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其次,作者善于发挥神奇的想像,设想新奇的画面和细节;再次,作者特别擅长描写种种奇特的梦。《野草》中的象征主义:象征手法的运用使《野草》大放异彩。《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其途径有以下几种:其一,自然景物的象征;其二,突出自然景物或者某种事物的自然特征,从而引申、阐发其精神实质;其三,直接诉诸于人和事,赋予某些人物或故事以象征的意义。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练、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的语言文字显得特别优美和瑰丽。《野草》的语言精炼而警拔,往往精炼得近于浓缩,有的成为警句。《野草》的语言又是含蓄而曲折的。《野草》中的对话往往也寓意深警,不管是讽刺还是抒情,常常闪现着诗意的光彩。《野草》的语言还富有音乐美,常用

排比句式,多结构相似的短语,关键性句子尤其是警句每见重复等等。四《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所收均属回忆性散文。这些作品写于1926年2月至同年11月,共10篇,曾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总题目为《旧事重提》,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1)学龄以前生活的回忆:《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深情地描述了长妈妈的纯朴与善良)、《二十四孝图》(作者从儿童阅读此书所感到的恶心与恐惧的描述中批判了反动、荒谬的封建孝道,并联系现实,猛烈抨击了那些反对白话、毒害儿童的封建读物)。(2)私塾阶段生活印象的描绘:《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3)记述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片断:《父亲的病》(回忆少年时为父亲寻找各种“奇特的药引”和“特别的丸散”所作的徒劳奔走,揭露庸医骗人、害人的罪恶行径)、《琐记》(回忆、描述一位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对孩子的欺骗、戏弄和伤害)。(4)怀师恋友,回顾“从文”经历:《藤野先生》(深切地怀念、歌颂那位对中国人民有着友好感情,严谨热诚,诲人不倦的藤野先生)、《范爱农》(回忆和悼念青年时代的挚友范爱农,既为旧友的遭遇鸣不平,更沉痛地批判了辛亥革命未予反动势力以致命的打击的不彻底性)。鲁迅创作《朝花夕拾》的动机:鲁迅写这组回忆性散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在紧张的战斗空隙,反顾自己所走的生活道路。其二,在现实斗争直接触发下,兼用这组文章参与对现实的斗争。其三,更重要的是给青年提供认识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教材。《朝花夕拾》的文献价值:首先,它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朝花夕拾》作为参考文献,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鲁迅小说提供了重要的、有用的资料;再次,《朝花夕拾》为中国近代史提供了比一般历史记载更为鲜明和准确的形象化的社会资料。《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1)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的融合:(2)叙事与议论、抒情的结合;(3)清新活泼与讽刺幽默的统一。鲁迅的诗歌一鲁迅诗歌的创作历程鲁迅诗歌的分类:鲁迅共有诗歌七十多首。就诗体来说有三种:旧体诗、新诗和民歌体诗。鲁迅诗歌创作的三个阶段:鲁迅的文学创作始于诗歌。从1900年春写《别诸弟三首》开始,到1935年底写《亥年残秋偶作》,诗歌创作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从时间上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一)早期(1900—1912),即南京求学至辛亥革命前后。这一阶段的诗作均为旧体诗,涉及的社会面不宽,思想缺乏深度,技巧较为稚嫩。主要是抒写早年的感时愤世之情或表现对高尚理想的追求。(二)中期(1918—1926),即“五四”前夕至“五四”退潮期。这一阶段偶有旧体诗作,但大多是新诗,从思想到形式显然受到五四新潮及其诗风的影响。(三)后期(1928—1935),即大革命失败至30年代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这是鲁迅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和成熟期,其作品主要是旧体诗,也有新诗与民歌体诗。这些诗作的基调是反映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艰难卓绝的斗争。鲁迅诗歌是“诗史”与“心史”的统一:鲁迅诗歌的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上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变化,从清光绪年间到抗战爆发前夕,其间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倒袁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反对蒋介石法西斯统治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等等,这些重要时事在其诗作中都有所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的诗歌具有“诗史”的性质。这些诗作,又清晰而形象地记录了鲁迅心灵的历程,从中可以看到他从一个热诚的爱国青年到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最后成为坚定的左翼文化战士的心灵演进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鲁迅的诗歌又是诗人的“心史”。二鲁迅诗歌的思想内容鲁迅诗歌的思想内容:(1)抒发献身祖国的豪情壮志;(2)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和丑恶;(3)为革命风雷唱赞歌;(4)抒写与亲人、友人的真挚情怀。《自题小像》(写于1903年3月):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前两句写对祖国的眷念,痛感祖国灾难重重。后两句借景生情,表达赤子的心怀)《湘灵歌》(写于1931年3月):表达了诗人对长沙事件中死难者的无限悲悼,对国民党暴虐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并无情地揭穿了统治者粉饰太平的无耻嘴脸。《无题(大野多钩棘)》:将矛头同时指向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前四句描绘了反革命军事“围剿”

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后四句控诉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恶果。《惯于长夜过春时》:惯于长夜过春时,契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自嘲》(写于1932年10月12日):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冷眉横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写于1932年1月):在诗中首先热情赞美人民革命斗争的喜人形势。接着,诗人让国民党右派内部四分五裂的丑态暴光,并加以辛辣的讽刺。全诗蕴含忧愤、悲慨之气,是鲁迅的优秀诗篇之一。《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写于1934年5月):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他从惨象之中感悟到大众的觉醒,从万籁无声之中听到了人民内心的“惊雷”,它预告着翻天覆地的革命必将到来。)《亥年残秋偶作》(写于1935年12月5日):写诗人翘首以待光明的到来,并相信光明一定会到来。《答客诮》:表现出诗人为人父必爱其子的独特自信和自豪,读来颇为感人。《送赠田涉君归国》(写于1931年12月):诗中不仅赞美日本迷人的景色,而且歌颂了与赠田涉及日本人民的深厚友谊,寄托着对自己豪情满怀的青年时代的美好回忆。鲁迅诗歌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反革命“围剿”的揭露与抨击: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的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鲁迅写过许多诗篇加以猛烈的抨击。写于1931年3月的《湘灵歌》便是侧重于揭露反革命军事“围剿”的优秀诗篇。《惯于长夜过春时》是揭露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而《无题(大野多钩棘)》则将矛头同时指向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三鲁迅诗歌的艺术成就鲁迅诗歌的艺术成就:(1)浓郁、深厚与集约的统一;楚骚的遗响;(3)辛辣的讽刺;(4)娴熟的手法。鲁迅诗歌的讽刺形式:其一,“活剥”古诗,注入今人今事;其二,采用旧体,半文半白,以通俗浅显的文字,收讽刺幽默之效;其三,采用轻松活泼的民歌体,使之与严肃的内容形成不协调,从而产生幽默感和讽刺性。鲁迅诗歌的艺术手法:鲁迅诗歌艺术的完美性,还表现在许多具体手法的娴熟运用,择其主要有以下几法:一曰对比映衬(用相反的事物或意境构成对比);二曰气氛烘托(通过浓烈的环境气氛烘托主旨);三曰反复强调(同一意向的反复出现,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四曰用典贴切;五曰对仗工整。鲁迅诗歌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完全达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鲁迅的学术研究一鲁迅的文学史研究鲁迅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实践:鲁迅在文学史方面劳绩甚大,建树颇多,他写的一系列文学史研究的专著和文章,开辟了中国文学历史研究的新途径、新方法。鲁迅最先从事的是中国小说史的研究。约从1920年起,他就多方搜集中国小说史料,以便编写中国小说史讲义。1923年12月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上),1924年6月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下),这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奠基之作。1924年9月,其《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记录稿修改订正并出版。1926年9月间,编写了十章的《汉文学史纲要》。他还曾在一系列文章中论及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较为突出的是写于1931年的《上海文艺之一瞥》。该文大体勾勒了近现代文学发展的线索,此外,鲁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写的序,以及他为许多现代作家、作品所写的小传、序跋等,也可以看作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成果。鲁迅文学史研究的原则和精神:第一,在鲁迅的文学史研究中充满了革命的批判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敢于冲破以儒家正统观念为准绳的框框,广泛而深刻地批判了封建传统思想;第二,在鲁迅的文学史研究中充满了现代意识;第三,鲁迅在文学史的研究中,特别注重文学发展规律的探讨,即充分显示其“史”的特点;第四,在鲁迅研究中国文学时,特别注意把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摆到特定的历史北京之下去考察,从影响文学发展的诸多时代因素中去揭示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形成的原因;第五,鲁迅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能以其卓越的史识,正确区分中国文学的精华和糟粕,并对之作出实事求是的价值评判。二鲁迅的翻译和古籍整理鲁迅的文学翻译活动及其目的:在鲁迅一生的文学活动中,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早在日本求学时期,他便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并出版了与周作

人合译的两本《域外小说集》。可以说,鲁迅的文学生涯是从译介外国文学开始的。“五四”以后,其重点是翻译俄罗斯文学及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文学。他曾译过果戈理的《死魂灵》、法捷耶夫的《毁灭》、爱罗先珂的《童话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及《文艺与批评》、《文艺政策》等大量苏俄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他的译作总计达300多万字。鲁迅企望通过翻译的作品来唤醒和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他还写了不少有关翻译理论的文章,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自己对翻译的见解。这些文章主要有:《“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几条“顺”的翻译》、《风马牛》、《再来一条“顺”的翻译》、《关于翻译的通讯》、《“题未定”草(一至三)》、《关于翻译》、《拿来主义》等等。)鲁迅辑录整理古籍的基本特点:第一,以“正史”为主,兼采杂书;第二,“考而后信”;第三,钩沉辑佚,细密拼补;第四,考订工作注重文、物互证。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及其评价:鲁迅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第一,鲁迅“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是针对30年代翻译界出现的“宁错而务顺”的观点提出来的;第二,鲁迅是本着对读者负责的认真严肃态度而提出“宁信而不顺”的翻译主张的;第三,鲁迅在翻译理论上把“信”放在首位,是为了强调忠实于原著的思想内容和忠实地传达原著的精髓;第四,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还包含他希望在译文中尽可能保存外国文学风格的目的;第五,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的直译,也是为了向外国学习语言文法,以便丰富现代中国语言。鲁迅正是基于以上种种考虑,才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三鲁迅与语言文字改革鲁迅从哪些方面阐述了语言文字问题:第一,鲁迅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阐述了语言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并指出了文字改革的必然性;第二,鲁迅分析了汉字的繁难,以及形成汉字繁难的原因,并从“将汉字交给大众”的目的出发,指出了汉字改革的必要性;第三,鲁迅总结了汉字改革的历史经验,一方面提倡简化汉字,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根本改革汉字的拉丁化方向;第四,鲁迅从纯洁和统一祖国语言的目的出发,还坚决主张发展普通话和提倡实现汉语规范化。鲁迅对语言文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阐述:首先,鲁迅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与该民族在长期的文化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鲁迅还对中国语言文字与中国民族心理的关系作了考察,从而通过一些语言现象,揭示和批判了落后的民族心理素质。此外,鲁迅还对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发展的相背离,中国传统语言文字所带有的旧文化机质,以及中国语言文字与新的文化节奏的不相适应等问题,作了精到的分析,从而使语言文字改革问题进一步在文化发展这一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上被提出来,使之得到充分的强调。四鲁迅与自然科学鲁迅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鲁迅早期专门从事过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翻译介绍过一些外国的先进科学成就;第二,鲁迅对自然科学的某些领域曾有过一定的研究,并撰写、编著过专业性很强的科学论文和论著;第三,鲁迅一生高举科学的旗帜,自然科学构成了他的宇宙观、方法论的重要基础和内涵,他又以科学为武器,反对束缚科学发展的封建文化;第四,鲁迅以精博的自然科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

鲁迅作品有哪些

鲁迅- 鲁迅作品鲁迅作品 短篇名章 《而已集》文选《鲁迅传略》《伪自由书》文选《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二心集》文选《阿Q正传》《白光》 《端午节》 《风波》 《故乡》 《孔乙己》 《狂人日记》《明天》 《社戏》 《头发的故事》《兔和猫》 《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示众》 《长明灯》 《肥皂》 《幸福的家庭》《坟》文集 《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结集出版: 鲁迅作品集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鲁迅的作品深受喜爱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热风呐喊)

钱理群的《我的鲁迅观》

我和鲁迅 钱理群 这里要谈的是“我自己”。更确切地说,是“我与鲁迅”。这本是“我之鲁迅观”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同样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透过“我与鲁迅”,可以从一个特定侧面,看到中国成长于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与20世纪中国变革的先驱者鲁迅的认同与辨异,理解与误解,感应与隔膜......就从50年代谈起。 少年时代的“我”,自然没有自己独立的“鲁迅观”;但奇妙的是,我对鲁迅的认识竟然受到了一首诗与一个诗题的影响。这首诗是臧克家的《有的人》,我至今还能背得: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上的火烧/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一个诗题”——真的,只剩下诗题,诗的内容早已毫无印象了——是郭沫若的《鲁迅笑了》。 现在回想起来,“鲁迅笑了”,正是应和着50年的代时代与个人的欢乐情绪;鲁迅在我们这一代心目中,第一个印象不是“横眉冷对”,而是“笑”,这是很有意思的——不是么? 而臧克家的《有的人》则引起了一个纯真的少年对不朽的生命的无尽遐想与朦胧追求。这时鲁迅离自己是比较遥远的。 认真地读鲁迅的书,是在大学读书期问。今天的大学生已经很难理解,当年的大学生拼命读书是要被认为走“白专道路”而受到严厉批判的。而我偏偏有不可救药的读书癖,一面接受批判,不无虔诚地检讨自己,一面却忍不住要悄悄读书。记得1959年有一段时间,空气有点松动,甚至号召“认真读书”,于是,我就趁机公开、半公开地啃起出版不久的《鲁迅全集》来。啃得非常吃力,因为我当时几乎毫无人生阅历,知识又极端贫乏,连字面的意思都弄不懂;但毕竟通读了一遍,而且不知不觉间,“微笑”的鲁迅变成了“眉头紧皱”的鲁迅:这大概与我自己的心境变化有关吧。 真正开始研究鲁迅,是在60年代初,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折:大学毕业以后,由北京发配到了贵州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城,又面临着那个饥饿的年代。物质的饥饿,特别是精神的饥饿,使我又捧起了鲁迅的书。1962年第一个早晨,我空着肚子,在一间又小又冷的屋子里,拿起笔,开始写我的《鲁迅研究札记》。我的第一个研究题目是:《鲁迅与毛泽东》,以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通。这大概是受了冯雪峰的影响,因为我的最有力的论据就是冯雪峰《鲁迅回忆》里的几段话。我在文章开头引用了叶剑英的诗句:“东方风格千秋在,举世嚣嚣亦枉然”,把鲁迅与毛泽东同样看作是“东方风格”,即“为无产阶级思想所照耀的我们民族性格”的伟大代表,并且把这种“东方风格”、“民族性格”概括为“硬骨头精神与韧性精神的结合”——这是我的“鲁迅观”。它直接地反映了1960年初由于前苏联对中国的封锁而激发起来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先后经历了两次外来的封锁——五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的封锁,六十年代以前苏联为首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封锁,这对于恰恰在这20年内在中国大陆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性格、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对这一影响,人们至今仍然估计不足。正是在这两次封锁中,毛泽东高举起了“维护民族独立、统一与尊严”的大旗,因而为这一代知识分子所普遍接受,并逐渐成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与导师。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在第一篇论文里,引述了毛泽东1950年所写的《别了,司徒雷登》里的一段话:“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么?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么?”我当时是一边写一边流泪的:因为这时候我们又面临着前苏联的封锁。这一代知识分子因此而自愿地接受了毛泽东“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理论。以及他的“大跃进”政策和“反修防修”的思想。尽管“大跃进”给包括这一代知识分子在内的全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人们仍然认为,它是以一种曲扭的形式反映了处于封锁下的中国人民迫切要求迅速改变自己国家“一穷二白’’面貌,从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中解脱出来的民族情绪与愿望的。也正是在这样的民族情绪与社会心理下,鲁迅“没有丝毫奴颜与媚骨”的“硬骨头”精神,在这一代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鲁迅本人也与毛泽东一样,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我自己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选择了鲁迅与毛泽东作为精神支柱。这一选择,对我的实际意义是,尽管处在个人生活的逆境——由文化中心北京发放到文化沙漠贵州,却始终保持了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积极进

我眼中的鲁迅之感情篇

我眼中的鲁迅之感情篇 锋芝恋结束、凌潇肃再婚、大S和仔仔周渝民的分手,他们之间的爱情与纠葛,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也影响人的性格行为。因此当我们从爱情、婚姻这一特殊视角去观察鲁迅的生命历程时,就会发现,除了时代社会因素以外,鲁迅的婚姻和爱情生活给他们思想和性格以不同的影响,并且明显或者隐藏地反映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因此,深入研究、探讨鲁迅的爱情婚姻生活的情况对文学创作的关系是非常必须的。 对鲁迅有所了解人都知道,鲁迅的生命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有名无实的朱安女士,另一个是有实无名的许广平女士。这两个女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鲁迅先生的创作。 1906年,鲁迅在日本三番五次接到母亲催归完婚的电报。鲁迅回说,让姑娘另嫁他人为好。母亲电报的内容改为:母病速归。孝子鲁迅匆匆回国,等待他的当然是一场婚礼。这位生性开朗、喜读小说的母亲鲁瑞,一生与鲁迅情感极好,唯独在儿子婚姻这件事上,做了她应该做又万不该做的强迫。 揭开盖头,鲁迅看到一张狭长的脸,脸色萎黄,颧骨凸出,前额高而近秃,发育未足,似有病容。当夜,鲁迅坐了一宿,彻夜未眠。此后几天皆在母亲房中看书、入睡。4天后,鲁迅便借口“不能荒废学业”,与二弟周作人启程回日本,一走3年。传统婚制把他请进了婚姻的城堡,但他把朱安当成“母亲送给我的一份礼物,我自当好好供养。但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从此,两人分别陷身婚姻的坟墓,一人在里头,一人在外头,只有荒原与冷雨,两人都吞噬了无尽的苦涩。 鲁迅继续坚决地抵制着朱安。朱安铺好被褥等待鲁迅,鲁迅发脾气要把床拆掉,最后以分居收场。据郁达夫说,此时正当壮年的鲁迅为压抑性欲,特意穿单裤睡硬板床。鲁迅自己也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果不得已过单身生活,不合常态,生理变化不免导致心理变化,变得偏执,变得世事无味,人物可憎。 1923年,鲁迅与周作人反目割席,愤而出走,搬到砖塔胡同。

我之鲁迅观——浅析鲁迅的自由注意思想

我之鲁迅观 ——浅析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 胡雪丹 摘要:鲁迅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真正自由的人。他自由主义中所内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鲁迅身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能够发出如此心声且付之于行动的人,难道还不能够给我们当代的青年足够的勇气,畅所欲言,冲破社会的阴暗面,追求我们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吗?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和思考的。 关键词:鲁迅自由主义思想立人特操特立独行精神奴隶 在我看来,鲁迅先生确是一个思想复杂且矛盾的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许多中国古代和西方的思潮学说在鲁迅的思想中消长起伏,融会贯通。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鲁迅的思想,鲁迅的精神世界都不是可以某种主义、某种信仰所能完全概括的。他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矛盾的。就像他接受共产主义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抛弃自由主义,正如他接受了唯物史观却没有抛弃进化论,接受了阶级斗争理论并没有抛弃人道主义一样。而我对他早年的自由主义思想印象最为深刻。下面主要谈谈我对鲁迅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些儿看法。 纵观鲁迅的一生,在我看来也是“革命”的一生。他反专制,反

奴性,不当奴隶,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和个性的解放,先立人而后立国,立人乃是根本,个人的独立自由具有终极的价值,也是改革国民性的最终目的。从这里不难看出鲁迅是一个致力于追求真正自由的人。他自由主义中所内涵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发。鲁迅身处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能够发出如此心声且付之于行动的人,难道还不能够给我们当代的青年足够的勇气,畅所欲言,冲破社会的阴暗面,追求我们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吗?鲁迅的自由主义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和思考的。 首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鲁迅一直强调“立人”乃是根本。鲁迅为什么要一直强调“立人”呢?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立人”。所谓“立人”就是“尊个性而张精神”,是自我的完全独立。人们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个性,之后才会去发现“精神”。精神是自由的,还是压抑的,这直接关系到是安于现状还是奋起反抗!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正是立人所必经的考验。我认为这就是鲁迅一直强调“立人”的原因。鲁迅他在沉默中爆发了,鲁迅的“立人”思想不就恰恰是他对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抗吗?这 也证明了鲁迅不断的探索如何让中国人摆脱奴役和贫困,从而迈进“世界人”的行列中去。经过先驱者的启蒙、教育,无数的“闰土”、“阿Q”清醒过来,不在沉默、胆怯、徘徊,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否做到了“尊个性而长精神”了呢?我是更加愿意在沉默中爆发,而不是在沉默中灭亡的。然而我却似乎无法做到像鲁迅那样为了自己的信念而付之于行动。当代之中国仍然存在许多弊端,不管是政治上、

让历史还原真实的鲁迅

让历史还原真实的鲁迅 我对鲁迅一直很好奇。 冯雪峰告诉毛泽东,日本人说;“全中国只有两个半人懂中国,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鲁迅,半个人是毛泽东。”“半个人”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沉吟片刻后说:“这个日本人不简单,他说鲁迅懂得中国,这是对的。”在文革时期,“批林批孔”的前夕,毛泽东在武汉接见曾思玉等军区领导人时又说:“中国的第一等圣人是鲁迅,中国的第一等圣人不是孔夫子,也不是我。我是圣人的学生。”能上毛泽东的封神榜,并被抬得如此之高,鲁迅自然不是一般的人了。这是我的第一个好奇。 北大有位叫孔庆东的教授,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三代直系传人,师从红色理论家钱理群,潜心研究鲁迅思想,很有心得,曾被央视请去“百家讲坛”开讲鲁迅,并感情真挚地写过一本《正说鲁迅》的书,但我很奇怪,在礼教中看到了“吃人”的鲁迅,对孔教授的先人孔夫子,一直是持“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的态度,鲁迅的“学生”毛泽东,更是把鲁迅的思想发扬光大,差点没把曲阜孔家夷为平地。而这丝毫不影响孔教授为鲁迅歌功颂德、吹鼓抬轿。由此可见鲁迅的魔力,这是我的第二个好奇。 新月社的干将,曾在美国研究心理学的肖云山说:“鲁迅其实是个精神病患者。鲁迅的杂感来源于他的多疑、敏感、自恋,而这些都是偏持狂的特征。也是之所以在鲁迅的眼中,满世界都是敌人的原因。”鲁迅竟有精神病症,这是我的第三个好奇。 身为一代新文化主将,平生致力于唤醒国民,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懂中国”的“第一等圣人”鲁迅。头顶上有着无数眩目的光环。但我更想知道,在这些光环背后,鲁迅是如何给我们展现民族“导师”的一面,而这不得不从鲁迅的生平聊起。 闲来无事聊聊鲁迅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进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改字为豫才。鲁迅家本是世家大族,在其祖父周福清手上时,周家还有千亩良田和多达几千平方米的宅院,按建国后的阶级划分,周家是典型的大地主剥削阶级。不难想像鲁迅当年的富贵。 更加了不得的是,祖父周福清于1871年赴京参加会试,中贡士,殿试获得第三甲第十五名,被钦点定为“翰林院庶吉士”。在明清时期,这可就相当于拿到了登堂拜相的准入证。可惜周福清受孔夫子的毒太深了,没能跟上时代变化,仍然满嘴的仁义道德当清流派,因此在官场很吃不开。几年下来,只混到个七品知县的小官,不久还被人参了一本,连这小官都丢了。回家后周福清痛定思痛,思想有了大飞跃,变卖家中田产,不惜重金,捐了个内阁中书。但捐来的官没能马上上任,称之为候补,这一候就候了九年,最后终于当上了这个以抄写为职的七品京官。 1894年周福清的母亲病故,周福清回家守制,正好这一年浙江举行乡试,主考又是周福清的同年。当地的五个富户跑来找到周福清,想通过这位京官打通关节、贿赂主考,给

赏析自嘲鲁迅

鲁迅《自嘲》解析 运交华盖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头。优 破帽遮颜过闹市,优漏船载洒泛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优俯首甘为孺子牛④。 躲进小楼成一统⑤,管他冬夏与春秋⑥。 比做“未敢翻身已碰头”。为了避免反动派的追踪迫害,在过闹市时,用破帽遮住了容颜。就是这样,处境还是非常危险,象漏水的船载着酒在水流中浮着,一不小心就会沉没。处在这样危险的环境里,鲁迅采取的却是决不妥协的坚强的战斗态度。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毛主席对这种精神给予极高的评价。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是写实,但又不限于写实。当时反动派丢掉东北大片土地,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国民政府躲避敌人威 胁.迁都洛阳,一直到这年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迁回,所以讽刺它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里。 这首诗,“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不仅意义深长而且形象鲜明。郭沫若同志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千夫指”的出处,本于《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众。但鲁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鲁迅在这里给予新义,这个“千夫”不指群众,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这同《无题》“一枝清采采湘灵”里的“无奈终输萧艾密”一样,“萧艾密”指敌的众多,跟“千夫”的指敌人的多一致。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所指责的独夫,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毛主席说“…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是极正确的。 关于《自嘲》,在解释上还有一些分歧,可以讨论一下。 对题目《自嘲》的解释:一是说:“至于鲁迅所题…自嘲?二字,只不过是一种曲笔,实际上,鲁迅先生是无需乎自嘲的。”既然无需自嘲,那末为什么要“自嘲”?说曲笔是不是说没有“自嘲”的意味?问题还不清楚。二是说:“本诗名为自嘲,实则是对敌人的讽嘲。”那末是嘲敌而不是自嘲。要是真的没有自嘲,那何必题《自嘲》呢?三、“自嘲就是自我戏嘲。鲁迅戏嘲自己

鲁迅著作

鲁迅著作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是鲁迅第一部小说,其中收集1981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14篇,原题是“自序”。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华盖集续编补编》(杂文集)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1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附集》(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古籍序跋集》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补编》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我看鲁迅_高三作文

我看鲁迅 鲁迅无疑是近百年中国文坛中最具份量的作家,然而对我们而言,却象是一个“戴着面具的陌生人”。 怎么会这样呢?中学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是所有作家中最多的,选修中又有萧红详细写鲁迅先生生活状态的文章,“陌生”又从何谈起呢? 首先看对鲁迅的评价。我们所熟知的评价无外乎“尖锐”、“批判黑暗”,剩下的就是一些溢美之词。这些评价固然很准确,可千篇一律的评价并不能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何况对于文学作品而言,思想远重于内容,这些对内容的评价只触及血肉而无法深入骨髓。而作品的思想性又可分为时代性和永恒性。时代性并不是重点,因为相隔几十年,毕竟不同。只有那些体现人性中种种善恶的文字才会永远闪耀。“作品完成的时候,作者就死了”。我们看文字作品不应该仅局限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也不能仅仅探索作者写作时是怎么想的。伟大的作品会使不同的读者产生各种各样的细微感受。说白了,这些评价,成了鲁迅作品的一张厚厚的面具,阻挡我们的视线。 其次看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几篇文章中只有《祝福》是小说。各种文学体裁中,我认为最能体现思想的是小说。对于散文,可能更多地抒发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而小说可以在一个半架空的世界里使作者更自由地设置重重“机关”,蕴含深意,进而造就不朽的杰作。所以我觉得理解小说对理解一位作者尤为重要。

而课本选文也许是为了降低难度,只有一篇小说。 最后要看读者。无论你爱或不爱,作品毕竟就在那里,而读一遍与读十遍的效果肯定大相径庭。除了读者主观的原因外,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志趣、爱好不同,再加上读几十年前的文章,自然会感到生疏,不适应,没多大兴趣。(这点朱自清的《背影》更突出,很多学生都认为文章并不很好)我一开始读鲁迅也是如此,不仅觉得他的文字晦涩,而且出于一种反抗权威的心理,认为他只是徒具虚名。相比于鲁迅,徐志摩那样的文字显得更亲切,更容易抓住初次见面的读者的心。后来知道鲁迅与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均有“交锋”,语文课本甚至不录梁实秋的文章,这令我又平添了几分厌恶,当然那时并不知道他们因何而交锋,也不了解文字与政治、阶级、立场挂钩。后来看了《狂人日记》,课本中学了《藤野先生》,又看了《朝花夕拾》,逐渐认可了鲁迅的文字。然而真正的转折却在《祝福》。 《祝福》里冷冷的笔调,祥林嫂凄惨的经历,“我”优柔而纠结的内心。这篇小说是可以真正让不同的读者从自己内心产生不同共鸣的文章,昭示出的人性善恶才是可以不朽的东西。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也许我们与鲁迅相距太远,经历相差太多,又隔着迷雾与面具。用心读,总会读出与他人不同的感受。

鲁迅儿童观

感受鲁迅儿童观 作者:陈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574 更新时间:2009-11-30 “五四”前后,西方新思潮涌进中国,这其中也包括自l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一直发展着的儿童观。在卢梭《爱弥儿》的译介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家树立的新的儿童观的冲击下,对儿童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当时“人的解放”相呼应,1918年1月《新青年》刊登了征求关于“儿童问题”文章的启事。同年9月,鲁迅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在新文化运动的强大推动下,儿童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1917至1921年,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来我国讲学,他提出了以“儿童本位论”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儿童观,主张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是目的。“五四”时期的先觉者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鲁迅。 鲁迅强调儿童的成长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认为儿童“十余年后,皆为成人,一国励衰,有系于此”。鲁迅用他启蒙者的视角发现儿童,关注儿童。儿童,成为他为之“呐喊”的又一群体。 一、救救孩子 鲁迅最为痛心的是那些在封建染缸里身心遭受熏陶并学会了参与“吃人”的少幼者。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该作以它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揭示与批判震撼人心,同时又以“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喊,显示了鲁迅关心下一代,寻求变革社会新途径的热切愿望。为什么要救救孩子,孩子的危险与错误是谁造成的?如果从这些问题出发,就可以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孩子的危险来自于他们成长的环境。一句话,那就是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一个“吃人”的社会。 《狂人日记》描写:“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都铁青。”《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街上竞看见一个不很能走路的小孩,也知道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道:“杀!”咸亨酒店专管温酒的小伙计,孔乙己教他写字,小伙计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小伙计很不耐烦,努着嘴走远。不谙世事的小伙计对孔乙己没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小伙计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周围的庸众视角,代表着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冷漠的环境背景。孔乙己被封建制度吃掉了,小伙计和咸亨酒店的人同样被吃而不自知,却讪笑着观看孔乙己的被吃,这就更具悲剧色彩。小伙计是鲁迅笔下“麻木”的小“看客”。 孩子如果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当然要“吃人”或“被人吃”。所以,要救救孩子。孩子的生活、情趣应是什么样的,健康的成长环境应该什么样的,鲁迅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充分的表现和描述。 二、快乐的孩子、有趣的童年 在鲁迅笔下,描写得最充分的是闰土、阿发等农家少年形象。鲁迅用注满深情的笔调抒写他们的纯朴、善良、活泼、机敏以及那充满童趣的乡野生活。毫无虚饰地表达了他对这些少年朋友的热爱。

[精品资源]从《野草》解读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2

从《野草》解读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2 从《野草》解读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2 从《野草》解读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 于仲达 《野草》题辞中那段话——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一过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因死亡而证实了生命的意义,死亡绚烂正是出于生命的爱与美。在鲁迅看来,生死是相融的,正因为生是美的,死也是美的,前面讲到鲁迅如此的黑暗,冷酷,但现在,我们感觉得到,他的生命的底蕴是对美的神往与热爱,他的生命是大生命。他对宇宙基本元素的想象,展现了他生命的境界,这境界构成他生命的底色,这底色让他有勇气正视现实中人的种种生存困境,有勇反抗绝望。 钱理群先生说,鲁迅的《野草》主要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凝视,是对作个体的人的生存困境的无情提示。 那墓碣似是沙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墓碣文》)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这句话包含了狂热与寒冷之对立与换的各种涵义,于天上看见深渊——这样的眼光,自然是向下向下再向下,于是看透了天堂中的地狱!《墓碣文》中,还有这一句——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啮人,自啮其身……——如大毒蛇般的游魂就是缠绕在鲁老头心里的毒气和鬼气——不以啮人,自啮其身——是用来自我解剖的。《墓碣文》中的死尸,他的心灵的历程载在墓碣文上。墓碣文阳面上第一段的四句话真正是充满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又带有屈原《天问》的奇瑰。第二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这是心灵的历程,也是战斗历史的象征化。实际上,也是五四前后两次思想历程的象征。即经历了狂热和兴奋,又经历了冷落和寂寞;梦恋过光明,遇到过黑暗。于是在后两句中就有沉痛悲愤的声调: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这话是在前二句由狂热而中寒,由天上而见深渊之后,归于失望,归于绝望。许杰曾指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说,希望是虚妄的,绝望也是虚妄的,绝望之为虚妄,正如希望之为虚妄一样;那么,既然绝望和希望,同样的虚妄,那么,与其采取绝望的态度对待一切人生事物,又何不采取希望的积极态度,对待一切人生事物呢?这种看法其实也是鲁迅当时的看法。然而,《墓碣文》中死尸的思想却并非完全如此。死尸的思想中存在着更深的,不能解决的矛盾。所以,第二段以毒蛇象征这种矛盾,以至使人带着这种矛盾而痛苦死去,所以,第三段只有两个字:离开!死尸希望后来者去寻找自己的道路。墓碣文阴面的残文和墓中胸腹俱破的死尸,都在进一步说明思想矛盾的痛苦曾如何折磨这个死尸。上面写道:答我。否则,离开!同碣文阳面的离开,意思是一样的,再重复一次,表明死尸是认为它的思想是无人可以解答的。作梦者我,是不能解答的,因此疾走而去。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死尸仍然留在他过去的痛苦中。我对死尸提出的问题,虽不能解答,却也不愿沉湎于其中。由于写作《野草》时,正值鲁迅通过长期探索将要发生思想飞跃的前夜,巨大的思想裂变必然伴随着深刻的思想矛盾。由《墓碣文》我们体悟到:鲁迅在痛定之后,逐渐摆脱了痛苦,重新解剖自我,以求认识自我,表现出鲁迅与旧我尽快决绝的态度和心境。是的,鲁迅是痛苦的,所以,才有了影子的告别是的,鲁迅肩负着责任所以,才会有过客前面的召唤但是,鲁迅一直在反抗所以,才成就了鲁迅,看吧,他一直站在悬崖的边上,保持着挣扎的姿势,当我沉

绍兴之行3鲁迅祖屋

绍兴之行3鲁迅祖屋 绍兴之行 3鲁迅祖屋 鲁迅祖屋 (1月24日上午,壬辰年初二,小雨) 走进鲁迅故里景区,一幅清末民初时的画卷展现在游人面前,石板路、旧木窗、石库门无不向游人述说着当年的历史。 鲁迅祖上是湖南道州人,一世祖在明朝正德年间搬迁到绍兴城内竹园桥。据鲁迅二弟周作人推测,周氏祖上或许是务农,但搬到绍兴城后,肯定是弃农经商了,家境也逐渐殷实了起来。 由于在城市的便利,周家子弟开始走进学、读书、赶考之路,终于六世祖考上了举人(乾隆年间),为周家挣得了第一块“文魁”匾。这意味着周家从此挤进了士林,不光经济地位上升,政治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从此,周家开始购地建屋,广置田产。鲁迅的七世祖周绍鹏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购 得了此屋,经过大规模的修建,形成了现在颇具规模的周家老台门(注1),这就是鲁迅祖居。它位于新建的鲁迅纪念馆

陈列大厅的东首,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 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 第一进俗称“台门斗”,现在是入门检票的地方,就是仪门,也就是门厅。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 “翰林”匾 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我们在第一进“台门斗”前合影

第二进为厅堂,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以作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之用。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注2),两旁柱子上有一副红底黑字的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第二进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德寿堂”大匾 第三进为香火堂,是作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设五事(即火烛、香炉之类),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第三进的香火堂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 现挂有“德祉永馨”匾,意指德行和福气渊源流长。中间挂有一张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神像,两壁上挂着的就是鲁迅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训》,现在这些是鲁迅在南京求学

鲁迅诗词研究汇总.

鲁迅诗词研究汇总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著有《呐喊》,《彷徨》,《热风》,《野草》,《朝花夕拾》,《坟》,《华盖集》等。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作品赏析 作于:(1903年) 许寿裳《怀旧》:“1903年他(鲁迅)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 赠我。”鲁迅于1931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 二月十六日也。” ①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察 余之衷情兮。” 2《无题》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作品赏析 作于:(1933年) 十二月 《鲁迅日记》1933年12月30日:“又为黄振球书一幅云:(略)。” ①《太平御览·百卉部七》引《通语》:“诸葛亮见殷礼而叹曰:‘东吴菰芦中乃 有奇伟如此人。’ 3《无题》 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 下土惟秦醉,中流辍越吟。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 作品赏析 作于:(1931年) 《鲁迅日记》1931年3月5日:“昙,午后为升屋、松藻、松元各书自作一幅,文录于后。”这首是写给松藻的。松藻姓片山,为内山完造的弟媳。 ①汉朝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悦)秦穆公而觐之,饷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赐)用此土,而剪诸鹑首。”醇首指二十八宿中的井宿到柳宿,代指秦国境土。 ②越吟:王粲《登楼赋》:“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典出《史记·陈轸传》。 4《无题》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作品赏析 作于:(1932年) 一月 《鲁迅日记》1932年1月23日:“午后为高良夫人写一小幅,云:(略)。”高良夫人,即高良富子夫人。 ①《后汉书·王霸传》:“疾风知劲草。”

我之鲁迅观

我之鲁迅观 本学期,我的限选课选的是现当代文学,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各大作家的文学成就以及他们的文学社,同时对文学作品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我又进一步的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也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随着老师的讲解,我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随着老师一同凝望逝去的历史,解读上个世纪中国最忧患的灵魂,同时在课堂中,我开始渐渐了解这个伟大人,有人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很难懂得,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是相当困难的,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得后人在接近的时候,常常会陷入表述的尴尬。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在老师的讲解下去品味、体会,仍然是被置入另一种无地的尴尬中,我只能记下那些在我的成长中慢慢风化却又自信弥坚的感想,来告慰先生的伟大,以及见证一些当年的状况。 毛泽东评价说,他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他于1924年在北京同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冯文炳、俞平伯等人成立了文学社团---语丝(散文随笔);起社团的文学主张为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们的主要刊物为《语丝》周刊。 鲁迅一生创作无数,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 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含《藤野先生》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故乡》论文集:《门外文谈》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一)《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三)《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四)《朝花夕拾》写到他年少时代以至于到日本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情切感人,又有机的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五)《狂人日记》:横截面第一人称主观抒情(日记体),象征手法,反讽结构。 (六)《孔乙己》:三个层面看与被看的结构。 (七)《阿Q正传》:对全知视点的嘲弄与视点的转移——视点由远及近,由全知到限制,体现主观抒情的特征。

鲁迅小说众妙毕备

鲁迅小说众妙毕备 河北省沙河市蝉房中学张建国 摘要:鲁迅小说在我们初中教材中被充分利用,它的多功能性对于我们语文教学而言是一种丰富的资源。鲁迅小说的精神愉悦功能、净化心灵作用以及对于中学生写作的影响,都是语文教学的绝佳素材。 关键词:鲁迅小说精神愉悦净化心灵写作 一、鲁迅小说的精神愉悦功能。 我们深知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称之为文豪实不为过。他的很多作品我们回想起来都会觉得是经典中的经典。如《阿Q正传》《孔乙己》就像一幕幕喜剧一样,带给人们精神的愉悦。其实人类除了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读书正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所以才被誉为“书是精神的食粮”。鲁迅的小说带给我们的无不像大餐一样,不但美味可口,还回味无穷,他笔下的阿Q迂腐矛盾,但又不失善良,贫穷无知,却又自满自足。他的精神胜利法让我们哭笑不得。还有那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似乎一提起他那个衣衫褴褛穷困潦倒的酸秀才形象就浮现出来了。这一切都是鲁迅小说带给我们的精神愉悦。 二、鲁迅小说的净化心灵作用。 今天的学生求知欲强,渴望独立,但心理不够成热,情感不大稳定,美丑意识模糊,大众文化又无孔不入,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无益于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养成。鲁迅小说中所寄托的情感大都爱憎分明,如《孔乙己》的教学要让学生懂得“爱”和“恨”,爱孔乙己的善良,恨封建科举的毒害。学生的心灵在小说的审美过程中能激起波澜并得以净化。还有他的《祝福》,《药》都是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的灵丹妙药。 三、鲁迅小说对于写作的影响。 鲁迅小说在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渲染都别具一格。人物的塑造。我们难以忘怀鲁迅笔下那些活生生的人物,无论是闰土、祥林嫂、藤野先生还是孔乙己、阿Q,他们都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印象。我们就来看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运用了多种方法,全方位的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这一经典人物:如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一描写传神的写出了孔乙己的矛盾,从而直视其内心的扭曲。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 ⑶,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此处的语言描写又是何其是精妙啊,我们但凡读过鲁迅先生这部作品的,恐怕都会牢牢的记住孔乙己的这番话,什么窃书不能算偷,什么君子固穷,什么“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他的这些话几乎都成为了他的商标。我们也不难从语言的背后看到孔乙己的自尊与无奈。 还有课文中的动作描写同样令人赞叹不已——“便排出九文大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前面排出九文大钱,后面摸出九文大钱,虽只有一字之差,然而孔乙己的落魄已尽收眼底。 环境描写的渲染。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

1、试述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呐喊》《彷徨》即贯穿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性批判精神。 二,伤感的精神标记。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伤感。问题小说有感伤的情怀,乡土小说诉说着乡愁,自述传讲着“零余者”的故事,诗,散文,戏剧都不免渗透着感伤情绪。 三.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创造社的追求就是表现自我。鲁迅的《野草》表达的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主观情怀。这一时期散文小品成就最显著,就因为它适合表现作家们各异的个性。 四,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在鲁迅的开放的现实主义影响下,现实主义逐步发展成主流。但相当多的作家向往浪漫主义,要求遭作品中抒发强烈的主观情绪,这不只反映在创造社“身边小说”一类作家、作品上,在多数作家与各种文体上都有所体现;现代主义方法也有所表现,如鲁迅、李金发不同特征的象征主义,创造社的潜意识揭示,新月派对中国现代新诗形式的探索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五四创作方法多样化的局面。 2、试述五四文学的历史意义。 一,五四让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五四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此后的文学始终贯穿、体现着“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及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启蒙主题;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旧文学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二.五四文学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趋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三.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亲密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四.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 3、试概括鲁迅小说在主题和题材上的突破。 答:一是题材上的突破。鲁迅突破了传统小说过分追求离奇情节、非凡人物的偏向而转向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真相。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的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鲁迅对中国农民的命运是深切同情的,看到农民们所遭遇到的苦难,也洞察出他们的弱点和病态,理解他们精神上的病弱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如《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的不幸不仅仅在于寡妇丧子,更重要的是她周围一般人对于受苦人的冷漠以及他处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得不承受的精神上的孤独和空虚。在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中,有以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孔乙己》和《白光》,有以封建卫道士为讽刺对象的《高老夫子》和《肥皂》,但鲁迅着力描写的还是那些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寻找道路,彷徨、苦闷与求索的知识分子。鲁迅小说在题材上的突破,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二是主题上的突破。鲁迅小说从《狂人日记》开始的反封建思路,在《呐喊》和《彷徨》等其他篇中,从不同角度、侧面在延伸着。《孔乙己》、《白光》通过孔乙己和陈士诚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明天》、《祝福》通过对中国农村妇女命运的揭示,深入而具体的写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药》、《阿Q正传》等作品写出了看客人的“吃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