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贷后管理浅析

贷后管理浅析

贷后管理浅析
贷后管理浅析

信用社贷后管理浅析

中文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贷后管理体系的建立关系我国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阶段性目标和最终利率全面市场化总目标的实现。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如何定价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当前农村信用社对“三农”贷款执行过高的利率或“一浮到顶”政策,损害了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律,对农村信用社的长远发展也极为不利。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贷后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社会资金对“三农”的优化配置,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而且对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竞争力,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信用社贷后管理信贷风险

目录

1.信用社贷后管理的基本概念 (3)

2.信用社贷后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3)

2.1重贷轻管的现象比较严重 (3)

2.2贷后管理的执行力不足 (4)

2.3绩效考核和人员培训存在问题 (4)

2.4信息不对称造成信贷风险 (5)

2.5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难 (5)

2.6贷后监管与预警不足。 (6)

3.加强信用社贷后管理的具体措施 (6)

3.1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7)

3.2加强管理创新,提高贷后管理 (8)

3.3明确贷后管理目标职责 (8)

3.4加强信贷人员职业操守教育 (8)

3.5完善贷后管理权限分级 (9)

3.6加强后期监管工作 (9)

4.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2006年11月11日中国入世5周年,意味着中国人世“过渡期”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新起点。我国金融业开始全面对外开放,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也相应加快。外资银行开始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必然对我国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形成巨大的挑战。而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贷后管理体系的建立关系我国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阶段性目标和最终利率全面市场化总目标的实现。

1.信用社贷后管理的基本概念

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之日起到贷款本息全部收回之日止各个环节的贷款管理,包括贷后检查,债款本息回收、不良贷款管理、信贷信息管理、信贷档案管理,考核与奖惩等内容。“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是信贷管理应严格执行的贷款“三查”制度。目前农村信用社落实贷款“三查”制度的具体操作岗位:客户经理进行贷前调查;审贷小组集体研究评审决策岗、主任审查决策岗、柜台监督岗进行贷时审查;再由客户经理进行贷后检查。当前农村信用社贷后检查和贷前调查具体操作岗位同属客户经理岗位人员,贷后检查没有独立的操作岗位。

2.信用社贷后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2.1重贷轻管的现象比较严重

首先是重贷款投放审批,轻贷后风险控制。长期以来,部分基层信用社片面地认为只要严把贷前调查关、贷中审批关,就可以有效防范贷款风险,贷后管理工作只是形式上的走过场,对贷后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是贷后管理的短期成效不明显,且耗费精力多、时间长,客户关系处理的难度大,消极应对的思想使得基层信用社“重贷轻管”成为一种惯性思维。是重老贷款清收,轻新贷款管理。除小额农贷外,信用社近年来发放的新贷款基本都落实了担保手续,一些信贷员认为,新贷款即使出现风险,通过对抵(质)押物的处置和对保证人的

追索也能有效保伞贷款本息。在部分新放贷款形成不良后,并没有及时调整贷款形态,反映贷款的真实情况,而足简单地验证抵(质)押物和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客户还能清息就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收回贷款本息。在业务指标考核绩效挂钩的情况下,基层信用社怠于管理新贷款,重老贷款清收的现象比较普遍。

2.2贷后管理的执行力不足

首先是贷款发放后,对贷款用途监管不够。基层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大都是流动资金贷款,但部分客户流动资金贷款的实际用途却是固定资产投资或挪作他用,只要客户能清息,信贷员对贷款资金的具体用途、客户经营的实际情况以及持续赢利能力,往往不会及时跟踪追溯,致使贷款的潜在风险增加。其次是贷款使用后,对借款人经营资金归行率管理不够。真实体现贷款第一还款来源的是企业的现金流量,有些贷款企业贷款时虽然在信用社开立了基本账户,但现金流在基本户上反映不多,信用社只能从企业单方面提供的报表来了解其纷营状况,难以掌掘真实情况,增加了贷款偿还的流动性风险。最后是贷款清息时,对借款人经营情况的变化掌握不够。当前信用社贷款的特点是金额小、笔数多,信贷员每到清息日都要催收利息,但只要利息总额完成联社下达的指标,对于一砦未按时付息、欠息的客户,一些信贷员往往没有继续细查借款人经营情况的变动,制定相应的贷款保全措施,忽视了利息拖欠的风险信号,使得贷款风险真正出现时贷款损失相应形成。

2.3绩效考核和人员培训存在问题

一方面,各级农村信用社对信贷员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贷款发放、贷后管理是信贷员,贷款出现风险的包收责任人却是信用社主任,责权利不对等,一些贷款风险原本可以通过加强贷后管理避免,但因为绩效考核机制的缺陷,使得个别信贷员合理地逃避了责任,增加了贷款风险处理难度,一定程度上给道德风险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基层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普遍欠缺系统的财务、税收知识,以及对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微观产业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在风险识别、信息反馈、风险处置等方面缺乏敏锐性,信贷队伍专业素质培训不够深入导致的能力风险,使得贷后管理难以深入。

2.4信息不对称造成信贷风险

信息不对称等“硬件”方面的不足增加了贷后管理的难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三农”经济波动频繁、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冈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层信用社做好贷后管理工作的难度。部分县级联社所辖地域广、人口多,省联社信贷管理系统和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还没有上线,信用社在调查个人资信及历史贷款情况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出现交叉贷款的现象,导致贷后管理浪费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不高。贷前调查多,贷后检查少。由于我们特别注重贷前把关,各级每发放一笔贷款都在进行认真调查、研究。首先贷款人向信用社申请后,社主任派信贷员进去调查,信贷员调查回来后,社主任又要去核实;然后报县联社信贷科,信贷科接到信用社上报资料后,派员到贷款户调查,然后交县级联社审贷会审核批准;如果上报地市联社的贷款,地市联也要派员调查,调查至少四次,如果那一次调查资料不全,需要补充资料,调查次数还要增加。而贷后管理调查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上级审贷会对贷后管理资料不审查,贷后检查资料上报要求不严格,使得信贷员对贷后检查放松;二是信贷管理人员有限,信贷员的收贷、收息、收存任务重,根本无力进行贷后管理;三是信贷员的水平有限,对贷后管理无从下手,既使按月调查,大部分信贷员也写不出一个象样的信贷检查报告。贷前责任多,贷后兑现少。为了使贷款能到期按时收回,各级对每笔贷款投放前的各环节都确定了责任,真是用心良苦。一笔县级联社审批的贷款至少有四个责任人,调查有调查责任人(即信贷员)、审查有审查责任人(社主任、信贷科长)、审批有审批主责任人(联社分管信贷主任)。对于责任过多不能说是件坏事,但是,也不能说是件好,中国有句老话叫“责不罚众”。虽然说有些地方的《信贷管理》对各个层次责任人要承担百分之损失有明确规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那个地方面对一笔损失贷款处理这么多责任人。

2.5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难

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心撤离县域经济和农村地区,我国农村信用联社在农村地区资金供应市场基本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除联社几个信用社靠近市区有城市信用社与其竞争外,基本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地域上的垄断

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联社对贷款利率定价进行探索的积极性,贷款利率定价缺乏动力,缺位的同业竞争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在贷后管理上的垄断性。相对垄断的市场结构降低了农村信用社的竞争程度,从而为其提高利润和增强实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农户只能被动的接受,导致贷款利率长期居高不下。只有引入外部竞争动力,才会加快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2.6贷后监管与预警不足。

从大环境来看,信息不对称是长期影响信用社信贷管理的不利因素。一方面,金融体系内部信息共享不足,虽然人民银行设立了信贷查询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商业银行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现象屡见不鲜,有些银行甚至为恶性竞争,相互封锁信息,或提供假信息,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另一方面,工商、税务、产权登记、法院等部门信息封闭,查询难度大。信息不对称,再加上客户的有意隐瞒,致使信贷管理人员获得信息滞后或不全面,从大环境来看,信息不对称是长期影响信用社信贷管理的不利因素。一方面,金融体系内部信息共享不足,虽然人民银行设立了信贷查询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商业银行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现象屡见不鲜,有些银行甚至为恶性竞争,相互封锁信息,或提供假信息,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另一方面,工商、税务、产权登记、法院等部门信息封闭,查询难度大。信息不对称,再加上客户的有意隐瞒,致使信贷管理人员获得信息滞后或不全面,对企业已经显现或未显现的潜在风险无超前分析,预警能力。

3.加强信用社贷后管理的具体措施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实现,联社将拥有更大的贷后管理自主权,也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利率风险。这就要求联社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后管理体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贷后管理体系,既需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基础,又需要以人才的培养、历史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经验的不断积累为依托,更需要农村信用社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于贷后管理系统是一个涵盖客户信用评价、贷款资金成本分摊及农信社经营发展战略等内容的复杂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其他子系统的信息支持。因此,农村信用社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后

管理体系需要完善以下工作:

3.1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贷后检查是提高贷后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大量不良贷款形成与贷后检查不到位密切相关。首先信贷人员要熟悉贷后管理操作规程,要加强对贷后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很多贷后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与信贷人员不了解和熟悉贷后检查操作规程有关。不少信贷人员因忙于完成日常存款、贷款、收贷收息等硬性指标任务,忽视了对信贷规章制度的学习,以致于在贷后检查中只知道大概是这样或那样做的,对一些具体环节和要求不是很清楚,凭感觉、凭经验进行贷后检查,导致检查质量不高,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程序。虽然贷后检查要求内容细,标准高,有的操作程序看起来烦琐了些,但这些程序是经过长时间的业务实践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是不容随便简化和篡改的。信贷人员必须把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形成自然和习惯,不能以经验代替制度;再次要狠抓细节管理。“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管理是工作质量的保障,是防范内部风险的屏障。细节管理是否到位,由信贷人员工作责任感和对操作细节的严格把握所决定。借款人经营情况恶化一般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信贷人员细心观察,其中一些非正常经营苗头是可以发现的,四是后台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合规、风险、审计、监察部门作为内部监督部门,有时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无法得到保障,许多检查结论大多是些名章不垒、档案管理较乱等之类的“小问题”,普遍存在检查问题难、上报问题难、处理问题难的“三难“状况,检查上报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处理起来蜻蜒点水,普遍存在以通报批评代替经济处罚,以经济处罚代替纪律处分现象,由此出现屡查屡犯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此,内部监督部门要利用条线管理改革有利条件,提高检查监旮‘独立性和权威性,严格执法,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信贷人员合法合规经营,尽职尽责工作,增强信贷人员主动控制授信风险的能动性,五是严格执行《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行为扣分办法》。对检查中发现的有章不循、违章操作问题,特别是屡查屡犯的问题,要进行责任认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2加强管理创新,提高贷后管理

一是贷后管理内容要创新,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扩充和延伸传统的贷款“三查”新内涵,要在信贷人员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基础上;二是贷后管理制度要创新,贷后管理制度设计上要依据客户大小、风险程度高低、客户信用等级高低进行分类,精心设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贷后管理制度,实行差别化管理。如对不同贷款金额、不同风险程度贷款采用不同的贷后管理模式,个人贷款突出非现场管理方式等,把贷后管理的内容和程序以规范化格式固定下来,提高贷后管理效率,三是贷后管理手段上要创新。贷后管理要改变以往主要依靠管理层行政手段督促客户经理按时进行贷后管理的作法,建立一套具体、详细的贷后管理考核管理办法,将客户经理经营业绩与资产质量有机结合起来,辅之于严厉的问责制度,使贷后管理工作成为信贷人员自觉行动。

3.3明确贷后管理目标职责

要建立完善贷后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内容,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底子清楚、信息可靠。贷后检查岗职责可以包括:对借款人的借款合同执行情况和经营状况的跟踪调查和不定期检查;对不良贷款形成原因的逐笔查明,及时落实整改、保全措施,保证不良贷款有效诉讼时效;也包括对本社信贷关联岗位人员以贷谋私、违纪违法贷款的再监督和岗位制约,确立了农村信用社审、贷、检分离的信贷管理格局,有效地把违纪违法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3.4加强信贷人员职业操守教育

强化信贷人员的素质培训,切实提高贷后管理风险控制能力。采取培训、自学“两手抓”的策略,强化信贷人员信贷、营销、财务等知识的培训,定期不定期开展各种业务培训。一方面邀请一些信贷管理经验丰富的信贷员传授经验,组织“走出去”实地学习取经;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激励信贷员加强自学和总结反省,努力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信贷员的业务技能、监控水平,增强发现风险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推动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3.5完善贷后管理权限分级

完善贷后管理权限分级和信贷员等级浮动评定激励机制,切实提高贷后管理的实效性。对贷后管理按权限行分类管理,每一级别的信贷人员可以管理该级别及以下额度的贷款。在确定分级的基础上,实行信贷员等级浮动评定激励机制。信贷人员等级每年评定一次,评定指标按新放贷款到期收回率、清息率等进行考核,对年底考核未达标的信贷人员进行信贷管理调级,对无相应信贷管理级别的信用社,无权申报相应的贷款金额,并对不同级别的信贷员给予差别奖励,促使信贷员在其位、谋其贷、尽其责、享其利。

3.6加强后期监管工作

强化贷后检查。对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和公司类贷款,应在贷款业务发生15天以内,进行首次跟踪检查。重点检查客户是否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信贷资金以及审批意见的落实情况。在贷后管理的日常检查中,对生产经营贷款应每季度检查1次,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应每半年与村(社)干部或联络员配合对辖区农户贷后情况进行逐户检查。对出现逾期等风险预警信号,信用等级或风险分类形态发生不利变化的客户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建立信贷退出机制。对列入不良信用客户内部控制名单和高风险行业、区域的客户,要制定信贷退出计划,采取提前收回贷款、到期减少续贷、停止贷款或诉讼的措施,清收贷款本息。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客户账户信息、信贷管理系统、贷后检查、客户财务报表及公开信息、上下游企业、行业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客户信用等级监测及贷款风险分类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风险预警信号,控制、化解信贷风险。借助科技手段强化贷后管理,加强电子化建设,在信用社内部系统中设置风险预警指标,提高风险监测的效率。信贷管理系统中专门设置贷后管理功能,实现对贷后管理的远程监控,提高贷后管理的效率和覆盖面。利用信用社内部会计信息,掌握客户结算频率、现金流量等一手资料,认真分析,把握时机,对发生的变化及时预警,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4.结语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如何定价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当前农村信用社对“三农”贷款执行过高的利率或“一浮到顶”政策,损害了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律,对农村信用社的长远发展也极为不利。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贷后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社会资金对“三农”的优化配置,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建,而且对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竞争力,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玉锋农村信用社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探析-新财经(理论版)2010,(3)

2.吴晓邦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贷后管理初探-大众科技2006,1

3.雷春晓论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贷后管理防范信贷风险-财经界(学术)2010,(3)

4.唐造时当前县级联社贷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今日财富2009,(1)

5.席卫方.安青云商业银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情况的调查与启示-西部金融2009,(9)

公司贷后管理制度(暂行)

民商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贷后管理制度 (暂行) 第一章贷后管理概述 第一条为落实集团类金融业务的贷后管理,集团风控部特制定贷后管理制度。 第二条贷后管理的对象 凡集团类金融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和贷款等业务),均为贷后管理的对象。 第三条贷后管理的责任人 曾参与相关项目调查、评审的业务员、风控人员及业务部负责人,均为贷后管理责任人,必须按本制度要求落实贷后管理。 第四条贷后管理的方式 1.小额贷款贷后管理方式 凡贷款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或贷款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贷款项目,放款一个月以后,每月的同一天即由经办客户经理电话询问客户,询问内容围绕贷款金额的使用状况,经营情况等问题展开;如有抵质押物的,应关注抵质押物目前的状况,是否有损毁,如有必要应实地查看,并形成书面的《检查报告》,业务部存档并复印后通报风控部及分管领导、集团总裁。 2.大额贷款贷后管理方式 凡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或贷款期限在6个月以上的贷款项目,

每两到三个月要安排一次比较彻底的回访,回访与例行检查同时进行。事后,由业务员撰写《贷后管理报告》,业务部存档,并复印后通报风控部及分管领导、集团总裁。参与人包括业务部和风控部相关责任人。 第五条贷后管理的监督与问责 1.集团风控部为贷后管理的监督部门,负责督促相关业务部门及经办人员按本制度的规定落实贷后管理,并督促报告贷后管理中发现的风险,及时组织相关经办人员处置风险。 2.对因经办人员在贷后管理中疏忽大意或故意造成的贷款风险,集团风控部应提出处理建议,报集团总裁办公会讨论后向相关责任人问责。 第二章贷后管理报告 第六条业务部及集团风控部应于每月提交贷后管理报告,分别报送分管领导、集团总裁等。业务部门的贷后管理报告应报集团风控部备案。 第七条集团风控部每季度应根据贷后管理发现的风险及处置预案等事项,形成季度风险报告,抄送相关业务部门、分管领导及集团总裁。第八条集团风控部每年年底应结合年度经营风险,形成年度风险评价报告,对贷后管理发现的风险、风控措施、改进建议及风险问责等事项,报请分管领导及集团总裁审批。 第三章贷款分类管理标准 第九条下列情况划入正常类:

贷后管理工作流程

贷后管理操作流程 一、营销宣传 1、公司简介: 元利瑞德创造了金融服务八个第一、并保持着八个唯一: ⑴、拥有国内首家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的专业资产监管公司; ⑵、国内唯一一家通过保险公司的风险审查和国家保监会的备案、并由都邦财产保险公司、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提供责任保险的公司; ⑶、国内唯一一家通过ISO9001-2000动产抵(质)押监管质量认证体系的公司; ⑷、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动产质押风险控制系统》著作权的公司(著作权号为:作登字10-2008-A-036号); ⑸、国内唯一一家监管金融资产超佰亿、并进入全国排名前五位的民营公司; ⑹、国内最大的船舶建造监管专业服务商; ⑺、国内唯一提供国内贸易融资流程服务的服务商,并由保险公司向卖方提供应收账款保证保险的公司; ⑻、国内唯一能够提供银行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信贷全流程服务的专业金融服务公司。 2、贷后管理服务内容 ⑴、电话回访: ⑵、现场回访: ⑶、报表审查: ⑷、其他调查: ⑸、增值服务。 3、为什么需要第三方贷后管理: ⑴、银行:①增加贷后管理频率; ②更加专业化服务提高了贷后管理质量; ③及时发现风险,尤其是担保公司和企业互保、设备抵押担保的业务; ④减轻客户经理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为客户经理扩大服务客户数量提供了可能; ⑤减少了客户经理处罚的可能; ⑥减少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⑦贷款更加安全(责任保险); ⑧可以让上级行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⑨西方商业银行及国内多家银行已经开始第三方贷后管理。 ⑵、企业:①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②可以提高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 ③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支持 ④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产品销路。 4、合作模式: ⑴、全面介入型:即在合作协议签订后,由银行提供全部信贷客户名单,我公司按10-12户/人将其分配给相应的我方客户经理,由银行方分管客户经理与信贷企业联系,2个月内逐一签订三方协议,我公司全面介入该行所有客户的贷后管理工作。 优点:全面介入,一次性完成; 缺点:工作量较大,需要解决的费用敏感度较大的企业矛盾; 适用范围:信贷客户较少的支行(标准为30户以内,下同)。 ⑵、分步实施型:即在合作协议签订后,由银行按照迫切性(如工行:AA-以下客户、关联企业担保客户、担保公司担保客户、一般企业互保客户、非门面房担保客户)按月向我公司

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控制贷后经营风险,促进个人信贷业务健康有效发展,根据《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管理办法》、《银行贷后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指从个人贷款发放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贷后监管、贷后检查、风险处理、权证押品管理、逾期催收管理、档案管理、业务变更与收回、贷后管理例会、贷后风险分类、C3系统信息管理、不良贷款处置核销等。 第三条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主要依靠批量监管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筛查识别风险,通过发布、处置、反馈、认定、消除风险信号的闭环处理流程实现风险有效化解。 第四条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遵循“明确职责、分类管理、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快速处置”的原则。 明确职责是指明晰各级行和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分类管理是指区分客户、产品、区域、额度等维度,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 全面覆盖是指覆盖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的全部流程和工作内容。 突出重点是指针对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的关键风险环节实施重点监管,严控风险隐患。 快速处置是指对风险信号及时开展风险预警提示,落实风险处理方案,有效控制和化解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银行境内机构提供的个人信贷业务,不含信用卡透支业务和三农特色个贷业务。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管理行(指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个人信贷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督、评价辖内机构个人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工作,须配备专职贷后管理人员。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一)总行负责制定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规章制度。 (二)制定辖内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目标和规划。 (三)监测辖内机构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主要风险指标,开展风险预警提示和停复牌管理,定期跟踪、督导后续整改处置工作,直至风险信号解除。 (四)制定并优化个人逾期贷款催收策略,研发催收管理工具,评价逾期催收管理工作成效。 (五)组织开展各项个人信贷业务贷后检查工作。 (六)考核评价辖内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形成贷后管理工作报告,向主管行长汇报并报送上级行。 第七条个人信贷业务集中经营中心(以下简称个贷中心)是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的组织枢纽,负责承担辖内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的批量监管和日常管理。其中,批量监管工作需落实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相关团队(岗位)人员分别承担。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一)批量监管。 1.批量监管客户信息风险,监测客户信息的有效性及失联客户信息更新维护的及时性和准确率。 2.批量监管贷款用途风险,监测贷款用途和支付方式的合规性。 3.批量监管合作机构风险,监测合作机构不良率、担保机构贷款代偿率等风险指标。 4.批量监管资产质量风险指标,开展停复牌管理。

客户经理贷后管理要点浅析

客户经理贷后管理要点浅析 贷后管理作为客户经理维护存量客户的重要手段,也是贷款风险防控中的重要环节,而如何做好客户贷后回访和检查也直接关系到贷款是否能够及时有效的收回,建立并完善相对应的客户贷后检查台账制度,制定相应的客户管理手册也是贷后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本人从事了7年的信贷工作,现就结合具体工作经验谈谈对贷后回访流程和检查要点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检查基础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存量客户信息,定期查询用款企业的营业执照及年检状态、借款人和用款企业的法院执行信息。企业法人代表及股东也需重点查询。如果有信息的变化和被执行人信息,则需要在回访时收集相关资料及与客户了解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根据所查询到的信息填入客户贷后管理信息表中, 二、定期上门回访,收集客户资料 针对存量贷款,客户经理应定期(2-3月)进行一次上门回访,特殊情况下可采用电话、视频问询与上门问询相结合的方式。在上门回访时应及时收集贷款客户近期银行流水、应收应付票据、进出货单、水电煤费用单、营业执照等可证明贷款客户持续经营及还款资金来源等情况的相关资料。 现场问询中,可选择用款人本人或企业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普通员工、周边企业、人脉关系等分别了解相关情况,用以佐证所收集的资料,例如从实际控制人处了解未来经营发展方向,企业战略等,从财务负责人处了解资金流及总资产负债情况,从普通员工处了解开工情况、工资发放情况等等,客户经理应做到多角度、多层次的收集有效信息,而避免因信息的片面性导致风险的发生。询问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主营业务及经营地址是否变动。 2.公司员工总人数及回访时现场员工的人数、员工的薪资情况、回访地办公面积及租金、是否有其他经营地址及详细信息。 3.公司账户上的流动应急资金、应收应付款及账期、库存及周转周期。(如果应收款数额巨大则需要问询应收款的构成及回收成本) 4.公司上下游及详细介绍。 5.去年营业额、今年截止到回访日期的营业额及变动说明、经营时的淡旺季、

贷后管理细则

**银行贷后管理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贷资产贷后管理和检查工作,规范信贷资产贷后检查操作流程,明确信贷资产贷后管理和检查的重点与要点,确保公司信贷资产安全有效,结合本公司贷款业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信贷资产贷后检查是信贷资产贷后管理的主要形式,其一般程序是:通过信贷资产贷后检查,形成信贷资产检查报告,发现可能影响资产安全的预警信号,并进行积极必要的处理。 第三条信贷资产贷后检查,是指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对信贷客户与其影响信贷资产安全的有关因素进行不间断监控和分析,以便与时发现早期预警信号,并积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信贷管理过程。 第二章信贷资产贷后检查的基本流程对一笔信贷资产的贷后管理是从贷款发放之日起,信贷资产与相关收益足额回收之日止的全过程监管。整个流程基本分为首次检查、常规检查和到期检查。对检查中出现预警信号的信贷资产还必需进行紧急检查(该部分详见第四章)。 第四条首次检查 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应在每笔贷款的第一次提款后15天内进行贷后首次检查,重点是借款用途、贷款条件落实性与贷款法律性文书的合法有效性的检查,检查方式可为实地检查、电话询问等方式。首次检

查后要形成《信贷业务首次检查报告单》,并由经办人员与信贷主管签字后存档。 第五条常规检查 每一笔信贷发放后,经办人员至少每季度应去客户的主要办公、生产或经营场所实地检查一次;重点掌握客户的基本情况、内部管理与财务状况等方面是否发生变化,对发现风险较大的各类信贷业务,还须按月进行跟踪检查。 第六条到期检查 各类信贷业务到期前一段时间,经办人员应进行到期前上门回访,重点检查落实第一还款来源的充足性。 流动资金等短期贷款,要求提前20天进行回收走访,原则上对一般客户要求按期回收,不予展期;对因项目情况发生变化确需展期的,应对项目进行深入调查并完成后评价,需续贷、转贷和展期的,要求在贷款到期15天前根据公司相关要求,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申报。 经办人员应于每次信贷检查完毕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填制完成《信贷业务首次检查报告单》,5个工作日内填制完成《信贷资产检查报告》,签字后报信贷主管阅并签字交风险控制部,风险控制部负责对贷后检查报告审核,对不合格的退交信贷主管重新检查,符合要求的由档案管理人员归档。信贷主管应认真阅读上述报告,对报告中发现的预警信号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对超出权限的逐级上报,并与时将处理意见通知信贷业务经办人员,敦促或与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共同实施处理意见。 上述检查中发现预警信号或其他影响特殊事项,并有可能影响我公司资金安全的,应于检查完毕后的第二天填制完成上述报告,视发

模板-贷后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贷后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2013年贷后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董事会: 根据董事会工作要求与年度工作计划,我部认真组织, 对本行贷后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制度逐步完善。本行先后出台并实施了《贷后管理 办法(试行)》(苏滨银发【2013】109号)、《信贷资产风 险分类实施细则》(苏滨银发【2013】170号)以及《不良贷 款管理办法》(苏滨银发【2013】号),在贷款投放之后,从日常业务管理、检查监督、资产分类管理以及清收处置与责任认定追究等多层次,明确了贷后管理工作的实施岗位与要求。 (二)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升。截至年月末,本行贷 款总额万元,其中:正常贷款万元,占比89.29%;关注贷 款万元,占比9.16%;次级贷款万元,占比1.01%;可疑贷 款万元,占比0.39%;损失贷款681.10万元,占比0.15%。 不良贷款总额6997.06万元,较年初下降2741.58万元;不良率为1.55%,较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实现“双降”目标,且提前完成年度工作计划。 (三)贷后检查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截至2013年9月末,本行共对笔(户)贷款组织了贷后检查,其中:

1.按照检查组织者与目的不同划分,常规检查笔,占比,其中首检笔,日常检查户;指令性检查户,占比为;异常检查户,占比。 2.按照检查实施方式不同划分,现场检查笔,占比 为;非现场检查笔,占比为。 通过持续的贷后检查,共发现风险贷款笔,其 中笔被要求根据分类核心定义调整贷款形态。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加快制度建设,修订与完善贷后管理各项工作制度,为提升贷后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精细性与有效性提供指导意见。 1.出台并实施了《贷后管理办法(试行)》,主要对两 个贷后管理事项作为规定与明确,一是对贷后信贷管户岗的分配与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与规定;二是对贷后检查的组织方式与形式、贷后检查频度以及相关要求进行了明确与规定。 2.修订并实施了《信贷资产分类实施细则》,进一步规 范资产分类调整程序、权限与分类方法,为真实反映本行信贷资产质量提供制度支撑。 3.出台并实施了《不良贷款管理办法》,主要对不良贷 款的定义、部门管理范围与职责、新生不良贷款认定、不良贷款责任追究以及不良贷款清收与诉讼管理等各个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强化贷后检查执行力度,提升贷后检查工作质量。贷后检查,应该说,是信贷管理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是信贷

贷后管理工作计划doc

贷后管理工作计划 篇一:贷后管理工作要点 贷后管理工作要点 一、借款人管理 (一)客户基本信息:借款人管理的重点内容包括:经营风险、管理状况、财务状况、行业风险和银行往来。公司业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借款人名称、机构代码、税务代码、注册金额、注册地址、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财务报表等信息的变化。借款人提供的财务报表应包含资产负责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报表如为复印件则需加盖公章,并且至少包括借款人的半年报表和年度报表,原则上,应要求借款人提供经我行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完整审计报告。特殊情况下不能提供外部审计报告的,借款人应提供书面情况说明。 (二)贷后管理信息主要包括贷款发放信息、贷后检查信息、财务信息和行业信息等。公司业务人员应及时在贷款台帐、工作日志、资金流向监控表中进行记录、更新和分析。 1、贷款台帐:在贷款发放当日,贷后管理人员应在贷款台帐中记录贷款发放的完整信息,还贷、展期或利率调整、担保变更、贷款结清等情况也应在当日更新,在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对贷款台帐中贷款余额予以逐笔结转,并且将上一个会计年度的贷款台帐打印签字后交公司部

主管签字,并保存电子文挡备查。可用手册上的贷款台帐,也可用省行发的贷款、承兑、贴现电子台帐。 2、工作日志记录:工作日志记录是公司业务人员日常行为的记载,公司业务人员须在贷后管理中落实授信批复条件以及完成现场检查、数据分析或资料收集工作后,应及时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包括:人事变动、经营策略、管理及市场变化等,并在完成一次现场检查、数据分析或资料收集后的 2个工作日内应将取得的贷款相关信息在工作日志中记录,及时反映获取的各种信息并提交本级公司业务部主管审阅,公司业务部主管应在接到工作日志的2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退还公司业务人员备查。每个借款人每月至少完成工作日志 1-2篇。(常规1篇、重点2篇) 3、资金流向监控记录:公司业务人员要监控借款人资金的使用,防止贷款资金挪用。各行应建立用款审核制度。原则上,可由公司业务人员负责审核签字,而对高风险的借款人资金使用可实施分级审核。各行公司部可根据贷后管理的需要和不同的借款人确定相应审核金额,设置用款审核签字权限,实施分级管理。对低风险和信用较好的借款人,可设置主管以下的审核权限;对高风险和信用欠佳的借款人,需设置三级审核权限。(可参照文件后附表) 资金流向监控表,详细记载用款审核信息。在同意借款人用款后,公司业务人员要及时记录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

银行贷后管理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贷后管理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公司名称)××年×季度贷后管理分析报告 ×××是我行公司授信客户,截止××(日期)授信余额为##:其中贷款余额##,银行承兑汇票余额##,贸易融资余额##。该客户属我行××级重点客户,信用评级为##、十三级分类为##。我行严格按照对公授信业务贷后管理的有关文件及具体要求进行了本季度的贷后管理及分析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客户基本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法定代表人、企业地位、企业性质、企业主营业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组织架构等。(集团户建议以图表方式列出关联成员) 二、客户经营管理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产销量/业务量、利润、业务增长、主要产品、市场份额、经营方向变动、新品种业务的开展、重大股东会决议、年度销售计划及完成情况、董事会、股东会、主要管理人员及核心岗位变动等。 若为项目/工程公司,在此应说明项目进展和资金到位等情况。 三、客户财务状况 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流量情况分析、长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以及财务数据、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同行业平均值/同类企业比较分析等。特别注意有无重大指标异动情况及原因分析。 四、客户所在行业基本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所在行业总体概况、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行业特征/特点、上下游企业情况、主要往来客户、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以及我行行业授信政策、客户竞争优势/同行业2013年度细分产业研究报告产业报告调研报告2013年报告行业报告 龙头企业比较等。 五、客户在我行及他行授信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在我行及他行的授信基本情况,包括授信笔数、授信余额、授信品种、担保情况、十三级分类、到期日或逾期金额与天数、授信份额等(建议以表格形式列示具体授信)、我行下一步授信政策。如属于关联客户/集团客户,则应提供整体授信基本情况。

贷后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贷后管理操作流程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XX农村银行(以下简称“本行”)贷款业务发生后的操作规范和控制要点,旨在规范贷后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行的贷后管理工作。 3定义、缩写与分类 3.1定义 贷后管理:是指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到本息收回的全过程信贷管理行为,包括贷款资金监管、日常检查及风险预警、贷款风险分类、问题贷款识别和处理、贷款收回、档案管理等。 3.2缩写与分类 无 4职责与权限 部门/岗位职责与权限不相容职责 业务管理部/贷后管理岗1)负责对信贷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2)负责对客户账户资金进出情况进行监控管理; 3)负责贷后日常管理工作,并形成贷后检查报告; 4)负责信贷资产的初分。 调查 业务管理部/信贷管理岗1)对贷后管理岗提交的贷后检查报告进行审查; 2)对贷后管理岗开展日常贷后管理工作履职情况进行检 查; 3) 组织信贷专项检查,规范信贷管理; 4)根据贷后检查报告和风险分类报告,判断风险预警信 调查

部门/岗位职责与权限不相容职责 号并提出风险处置意见,重大风险预警应及时上报; 5)对不良资产进行责任认定并移交监察部门处理。 5原则与基本规定 5.1原则 1)定期检查与动态跟踪相结合原则。 2)贷后管理与风险分类相结合原则。 3)风险预警与保全资产相结合原则。 5.2基本规定 贷款发放后,应通过现场、非现场方式对信贷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客户有关情况的真实性、生产经营变化情况等进行跟踪检查,随时监测客户第一和第二还款来源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并根据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风险处置意见或方案。

贷后管理工作分析

贷后管理工作要点 一、借款人管理 (一)客户基本信息:借款人管理的重点内容包括:经营风险、管理状况、财务状况、行业风险和银行往来。公司业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借款人名称、机构代码、税务代码、注册金额、注册地址、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财务报表等信息的变化。借款人提供的财务报表应包含资产负责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报表如为复印件则需加盖公章,并且至少包括借款人的半年报表和年度报表,原则上,应要求借款人提供经我行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完整审计报告。特殊情况下不能提供外部审计报告的,借款人应提供书面情况说明。 (二)贷后管理信息主要包括贷款发放信息、贷后检查信息、财务信息和行业信息等。公司业务人员应及时在贷款台帐、工作日志、资金流向监控表中进行记录、更新和分析。 1、贷款台帐:在贷款发放当日,贷后管理人员应在贷款台帐中记录贷款发放的完整信息,还贷、展期或利率调整、担保变更、贷款结清等情况也应在当日更新,在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对贷款台帐中贷款余额予以逐笔结转,并且将上一个会计年度的贷款台帐打印签字后交公司部主管签字,并保存电子文挡备查。可用手册上的贷款台帐,也可用省行发的贷款、

承兑、贴现电子台帐。 2、工作日志记录:工作日志记录是公司业务人员日常行为的记载,公司业务人员须在贷后管理中落实授信批复条件以及完成现场检查、数据分析或资料收集工作后,应及时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包括:人事变动、经营策略、管理及市场变化等,并在完成一次现场检查、数据分析或资料收集后的2个工作日内应将取得的贷款相关信息在工作日志中记录,及时反映获取的各种信息并提交本级公司业务部主管审阅,公司业务部主管应在接到工作日志的2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退还公司业务人员备查。每个借款人每月至少完成工作日志1-2篇。(常规1篇、重点2篇) 3、资金流向监控记录:公司业务人员要监控借款人资金的使用,防止贷款资金挪用。各行应建立用款审核制度。原则上,可由公司业务人员负责审核签字,而对高风险的借款人资金使用可实施分级审核。各行公司部可根据贷后管理的需要和不同的借款人确定相应审核金额,设置用款审核签字权限,实施分级管理。对低风险和信用较好的借款人,可设置主管以下的审核权限;对高风险和信用欠佳的借款人,需设置三级审核权限。(可参照文件后附表) 资金流向监控表,详细记载用款审核信息。在同意借款人用款后,公司业务人员要及时记录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可留存借款人用款时提供的用款计划、用款合同等凭据,作为资金流向监控表的附件留存备查。不能提供凭据的由公司业务人员书面

银行贷后管理岗工作总结

2011年度信贷管理工作总结汇报 2005年在省、市行的正确领导下,我行信贷管理工作紧跟总行股改工作步伐,在全力压缩和控制信贷风险,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完善业务规程,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上下功夫,为构建现代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奠定基础。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2005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12月末资产质量状况。年初我行全部贷款(不含票据贴现、牡丹卡透支,下同)为***亿元,按总行确定的信贷资产剥离要求,6月末实现法人客户不良资产剥离***户,贷款总额***亿元,其中:可疑类贷款***户,金额***亿元;损失类贷款***户,金额***亿元。**月末全行贷款为***亿元,不含剥离因素比年初下降***万元,比*月末贷款剥离后余额减少***万元,综观法人、个人两类贷款质量状况是: (1)法人客户:2005年12月末,全部贷款余额为***亿元,按贷款五级分类,其中正常类贷款为***万元,比6月末减少***万元,占比**%,;不良贷款为***万元(其中:次级类贷款***万元,可疑类贷款***万元),比6月末增加***万元,占比**%。 (2)个人客户:截止2005年12月末,全行个人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占比为**%;个人消费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占比为**%。个人住房关注贷款列全省第*位,不良贷款列全省第*位;个人消费关注贷款列全省第*位,不良贷款列全省第*位。 受夯实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12月末贷款形态是:正常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关注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关注贷款率**%,不良贷款***笔,贷款余额***万元,不良贷款率**%。关注及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年初分别增加**和**个百分点。 2、压缩潜在风险贷款情况:今年上半年总、省行先后两次锁定我行潜在风险贷款**户,金额***万元,下达上半年压缩潜在风险贷款计划***万元。下半年锁定潜在风险贷款*户,金额***万元,压控计划为***万元。上半年,全行实现压缩潜在风险贷款***万元,完成计划的**%。其中实现现金清收***万元、风险转化***万元、风险释放***万元。6月末全行潜在风险贷款余额为***万元,占全部法人客户贷款余额的**%。7月初至12月末,实现压缩潜在风险贷款***万元,完成计划的**%。其中:现金清收***万元、风险释放***万元。12月末全行潜在风险贷款余额为***万元,占全部法人客户贷款余额的**%。 3、压控**年以来新增不良贷款情况。12月末**年以来新增贷款**亿元,较6月末法人贷款剥离后减少**万元。其中:正常类贷款减少***万元,关注类贷款减少***万元,次级类贷款增加***万元,可疑类贷款增加***万元,不良贷款总计***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比省行下达控制目标*%超**个百分点。 二、2005年信贷管理工作回顾 今年我行信贷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一)积极推进信贷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信贷经营管理架构 根据省、市行要求,今年我行建立全新的信贷经营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 1、构建科学的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体系,规范信贷业务操作。 今年我行信贷管理较大变革。一是改革原有法人客户业务管理模式,组建“信贷业务核保及操作中心;二是承接全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管理。为严控信贷风险,我们从明确岗位、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入手,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制定并下发管理制度,实施规范操作。 1、改革法人客户业务监督方法,全面推行“一对一“监督。近年我行对原有“贷后监督中心”工作内容进行改革,将原有信贷审查员更改为信贷业务操作员和支行贷后管理情况监督员,通过“一人管一行,逐户、逐笔监督”的方式,对剥离后我行剩余的信贷资产,实行操作与监督合一。先后*次组织大规模现场检查,下发《信贷业务整改通知书》和《加强管理工作意见》**份,实现整改不规范操作问题**启,推动了我行信贷业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程。

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

中国民生银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及加强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业务风险,确保信贷资产安全,完善与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相适应的风险控制体系,根据监管部门及我行相关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个人信贷业务是指由我行提供的以自然人为受信主体的各类信贷业务。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后至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主要包括:贷款发放后的风险监测与预警、资产质量分析、贷款检查、信贷业务档案管理、权利凭证管理、贷款风险分类、贷款催清收、不良贷款核销及贷后服务等内容。 第四条个人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工作实行集中管理的原则。集中贷后管理包括集中资产监测、集中权证管理、集中档案管理和集中贷款催清收管理。 第五条总行零售银行部风险管理中心负责个人信贷业务贷后工作的全面管理及组织,各分行个贷管理部负责辖内贷后工作的管理

及具体实施。 第六条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是个人信贷资产安全和收益的重要保障,各级贷后管理人员须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及良好的职业操守,各执行机构应做到职责明确、检查到位、及时预警、快速处理、高效服务。 第七条各级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同时应加强与客户服务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科技部、资产监控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不断优化贷后管理工作流程,提高贷后管理水平。 第二章贷后管理工作职责 第八条我行贷后管理工作由总、分行两级共同实施。 第九条总行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工作职责 (一)建立健全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根据业务及市场发展需求,及时组织编写及修订贷后管理相关文件,优化贷后工作流程,不断完善个人信贷业务贷后管理体系; (二)制订全行个人信贷业务资产质量管理考核指标; (三)对全辖个人信贷业务实施非现场监测; (四)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或业务管理需要,组织实施全辖内全面或专项贷后检查;

银行贷后管理暂行办法

银行贷后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贷后管理工作,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确保信贷资金高效安全运营,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的制定依据是《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以及人民银行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有关规定。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银行全辖信贷资产的贷后管理,并由支行行长、主管信贷副行长、信贷科长及信贷员具体实施,对信贷工作是否尽职由总部信贷管理部门设尽职调查岗,按规定进行调查核实。 第三条贷后管理是指从客户实际使用银行信用后到该信用完全终止前各个环节的管理,是信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阶段,包括贷后检查、贷款本息收回、信贷风险监管与预警、贷款展期、借新还旧、不良贷款的管理、信贷档案管理等工作内容。 第四条加强贷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及时监控贷款发放后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占比,提高收息率,确保贷款本息安全收回。 第五条贷后检查:贷后检查包括贷款行对客户贷款使用及生产经营情况的检查和总部对支行的内部检查。 (一)支行对企业的贷后检查 1、贷款发放后,支行要监管信贷资金的支付。对需重点监管的贷款,支行信贷部门在发放贷款的同时,要依据合同约定,向借款企业帐户管理部门提出具体监管要求,帐户管理部门要从贷款入账时开始协助支行信贷部门监管企业资金使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固定资产贷款发放后,要转入该项目开设的存款账户,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要对贷款项目工程实行监理把好贷款支付关。 2、贷款使用过程中,支行业务部门要深入借款企业,按照规定的检查间隔期,日常检查的频率和检查内容定期进行贷后检查。 (1)检查间隔期。 ①AA级(含)以上客户最长不超过半年。 ②A+级、A级客户最长不超过3个月。 1

银行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暂行办法

银行信贷业务贷后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业务操作,加强信贷业务管理,有效控制风险,根据公司《信贷业务操作规范》及其他有关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节定义 贷后管理,是指对信贷业务借款客户及影响业务风险控制的有关因素进行持续监控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预警信号,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管理过程。包括贷后检查、风险预警和处置。 第二节贷后检查 (一)特点: 1、既包括对客户情况的检查,又包括对借款用途事项的进展和抵质押担保情况的检查。其中,对客户的检查既包括对客户执行《借款合同》情况的检查,也包括对客户资信、经营财务、管理、重大事项等情况的检查。 2、贷后检查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采取补救措施。 3、贷后检查主要关注客户是否能够及时还本付息以及影响客户还款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检查类别 1、首次检查 在借款发放后的30天内应进行第一次检查,重点检查借款业务的实施情况。检查方式可为实地检查、电话询问等方式。首次检查要

形成《借款业务首次检查报告》(见附件1),由风控管理部经理签字后存档。 2、全面检查 对借款业务,不论期限长短,从发生第一笔业务开始,每季前往客户的经营场所实地检查一次,同时对抵质押物存续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发现风险隐患较大的借款业务,还须按月进行跟踪检查。检查后要形成《借款业务检查报告》(撰写要求参照附件2),报告由风控管理部经理签字后存档。 3、重点检查 一旦发现借款方出现新的可能或实际已经影响债务偿还的重大情况时,最迟在发现上述情况的两个工作日内,必须对客户进行实地或跟踪检查,并形成报告。 (三)检查的主要方法 贷后检查需要获取有效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综合判断客户是否能正常支付借款本息或履约,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降低风险。贷后检查的主要方式包括: 1、信息获取 ⑴客户提供的信息:从客户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汇集、整理出客户信息。 ⑵实地检查获取信息:对于公司类客户,前往客户的主要生产经营场所实地检查。在现场,通过与主要负责人、财务主管等进行接触,查阅客户的会计帐薄、记帐凭证、仓库存货,现场查看建设工地

银行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

银行贷后管理中存在的 风险点 公司标准化编码[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

1.对基础交易合同的关注不足 (1)借款人退房,解除购房合同导致借款人免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因商品房买卖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致使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LI的无法实现,当事人请求解除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的,应予支持。近年来,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如果认定退房、购房合同解除等事实存在,并结合借款人的抗辩或主张,就会直接依据上述司法解释规定判决解除借款合同。而对于银行最关心的还款责任承担问题,则由于银行未及时得到借款人或开发商通知而部分法院亦未通知银行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等原因,无法针对贷款还款责任的承担提岀主张。如果开发商已将包括贷款在内的全部购房款都返还给了借款人,银行很可能面临借款人无力还款、开发商也不再承担担保责任的两难局面。 因此,业务人员对借款人与开发商之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履行情况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加强贷后管理,争取尽早发现借款人与开发商解除购房合同的端倪,并在知情后主动以笫三人的身份加入购房合同解除的诉讼中,以使还款责任的承担问题在购房合同解除之诉中得到落实。如未能及时加入购房合同解除之诉,也应当把握诉讼先机,在知情后立即起诉,要求借款人提前偿还住房贷款本息,争取最为有利的判决结果。 2.对标的物的关注不足 贷后管理中,如忽略对借款人基础合同标的物,即所购房屋或所购车辆的关注,也可能给贷款带来风险。如在诉讼清收过程中曾发现,借款人贷款购买的房产因借款人涉及其他纠纷已被有权机关查封保全,银行对作为抵押物的房产的进一步处置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在贷后管理中,应密切关注借款人基础合同的标的物,因为该标的物往往是抵押物,同时也是借款人无力还款时贷款获得清偿的重要保障,一旦该标的物灭失或被查封,银行应及时采取措施,依据合同约定宣布贷款提前到期,及早保障债权。此外,对标的物的关注不足还体现在期房的贷款发放后,对于后续事项的办理关注不足。银行部分贷款发放后,开发商迟迟不能办理小产权证,导致抵押权长期无法落实。 3.对借款人的关注不足 对借款人的关注也应是贷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借款人的情况发生变化,可能给银行个人贷款带来风险。 (1)借款人死亡引起的风险 银行个贷的贷后管理工作中,借款人死亡的情况偶有发生。虽然按照法律规定,借款人死亡后其债务山其继承人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偿还责任。但事实上在借款人死亡后,银行是无法详细了解借款人的遗产情况和继承人情况,而法院则往往要

贷后管理制度

工人支行贷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信贷业务发生后的经营管理(以下简称贷后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贷后环节风险,促进信贷业务有效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南昌银行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的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包括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与日常跟踪管理、担保物(人)监管、风险预警与处理、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档案管理、不良信贷资产管理、信用收回和总结等。 第三条为了使贷后管理工作不走过场,检查扎实有效,应遵循人“双线管理,相互制约,考核到位;实时监管,快速 处理”的原则。 第四条充分运用合同约定银行应享有的权利和借款人应承担的义务进行贷后管理。 第五条贷后管理应按要求使用信贷管理系统。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六条公司部、个人部是贷后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资金账户监管。按照规定做好信贷资金的监督,定期检查客户账户资金的往来情况。 (二)现场检查。定期现场检查客户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审批要求的落实情况,检查担保人和担保物的情况。

(三)日常跟踪监管。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行业、市场、客户公开信息,走访客户,跟踪客户和担保人的情况。 ()组织授信业务本金和利息的催收: 1、贷款到期前一个月必须发出到期贷款催收函,经贷款人和担保人确认后,存档保存。结算帐户上在授信日到期三天前有充足的偿还贷款资金。 2、银行承兑汇票在承兑到期前三日,承兑申请人结算帐户上有充足的偿还敞口资金(不含存单质押的100%保证金) 3、每季20日前,贷款客户结算帐户上要有偿还贷款利息的资金 4、保函业务到期后,必须收回我行签发原件 (四)风险预警与风险化解。发现风险信号及时提出处理建议并进行报告,实施风险化解措施。 (五)风险分类、减值准备及日常操作。及时收集、整理分类相关信息,并录入信贷系统,进行分类发起。收集、整理信贷客户档案有关资料,做好信贷系统数据录入。 ()定期分析。在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日常跟踪管理、风险预警等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分析客户的贷后风险状况,在信贷系统中撰写贷后管理报告。 ()报告。向经营行行长、贷后管理例会、汇报客户贷后管理情况。 ()其他 第七条风险部是贷后管理的风险监控和检查监督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实时监测。通过信贷系统实时监测客户用信及风险情况。()风险分析及预警。对信贷业务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异常

银行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对策

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治理对策 贷后管理是指客户从获得信用到授信业务结束期间,银行对授信业务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贷后管理的范围涵盖一般公司客户、机构客户、个人客户的所有表内外授信业务,是授信业务全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贷后管理主要包括信贷资产检查、押品管理、风险分类、客户维护、本息回收、预警客户跟踪管理、资产保全及档案管理等8 个方面。近几年,随着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银行业授信业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与贷前、贷中管理相比,贷后管理仍显薄弱。为帮助解决授信业务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范和化解授信业务贷后环节中的风险,保证授信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就贷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对策提出几点建议。 一、目前贷后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信贷从业人员对“资产质量是业务经营生命线”的认识不够,没有真正把加强贷后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当成是业务经营的“生命工程”来抓,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存款业务、轻贷款管理,重贷款发放、轻贷款回收,重贷款市场拓展、轻贷款客户维护监管,重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轻贷后管理等问题,导致贷后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贷后管理在贷款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贷后检查不够深入,检查报告内容简单,难以从中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对检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风险化解措施不及时。 从客观上来分析,信息不对称是长期影响银行信贷管理的不利因素,在西方发达商业银行体系中普遍采用同业信息共享和专业机构资信评估等手段减轻负面影响,但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方面,银行体系内部信息共享不足,虽然人民银行设立了信贷查询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监督,商业银行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准确现象屡见不鲜,有些银行甚至为恶性竞争,相互封锁信息,或提供假信息,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另一方面,工商、税务、海关、产权登记、法院等部门信息封闭,查询难度大。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评审报告可信度差,政府地方保护主义等影响了健康社会信用体系的形象。信息不对称,再加上客户的有意隐瞒,致使客户经理获得信息滞后或不全面,对企业已经显现或未显现的潜在风险无超前分析、预警能力。对客户的产权变动、财务状况变化、现金流量不足、担保出现风险、贷款被挤占挪用、银企关系不正常等重大风险事项缺乏敏感性和预见性,时效观念较差。 从主观上来分析,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部分信贷人员作风浮躁、工作粗放,贷后检查只是停留在客户办公室及财务室里,即使到车间、库房,也只是走马观花,了解不到真实情况,收集的信息不全、对客户提供的有关数据未认真核实就予以采信,简单地以收集财务报表来代替贷后检查,对客户的风险隐患反映滞后,仅根据检查报告难以对客户进行

银行加强贷后管理工作的意见

银行加强贷后管理工作的意见 贷后管理是信贷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贷后管理工作,是实现我行信贷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行贷后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制度执行不到位、工作流于形式、风险防控效能未充分发挥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性改观。为进一步推进贷后管理工作,提高制度执行力,有效防控信贷风险,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营造有利于贷后管理的工作环境 (一)深刻理解贷后管理的战略作用,为加强贷后管理提供强大的思想驱动力。各级行要充分认识到,贷后管理是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只有贷后管理做到位,信贷业务的全流程风险管理才能落实到位。强化贷后管理,在贷款发放后主动防范风险,提早发现风险和及时处理风险,有利于改善信贷资产质量,减少风险成本占用,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使用效能,增加价值创造。 各级行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增强贷后管理也能创造效益的意识,切实转变重投放轻管理的发展方式,从思想和行动上把贷后管理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在研究和安排业务发展和业务经营时,将贷后管理作为重要内容,认真进行分析研究,重点进行部署。 (二)信贷前中后台密切配合,为贷后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各级行要把贷后管理工作放在全流程风险管理中去把握,强化其他环节工作,促进贷后管理工作的提高。要前移信贷风险管理关口,在贷前严格准入,主动屏蔽风险客户,提高客户质量,减少贷后风险管控的压

力。在营销和调查环节,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为后续环节提供全面准确的决策依据,与客户建立平等互信的合作关系,为贷后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基础。在审查和审批环节,要严格把握授信条件,审慎核定授信额度,针对客户风险特征,根据我行可接受的风险控制程度,制订差异化的授信方案和贷后管理要求。 (三)加大资源配置力度,为贷后管理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各级行要根据贷后管理对全行业务的重要程度和贡献度配置相应资源。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实客户经理队伍,保证客户经理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贷后管理工作。要为贷后管理工作合理配置财务费用,在薪酬分配中充分考虑贷后管理的工作投入,根据贷后管理投入的工作量和工作效果分配合理的薪酬。要为开展贷后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进一步优化贷后管理工作条件。要安排一定的财务费用,用于考核和激励贷后管理工作,对贷后管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不断完善信贷管理系统群(以下简称C3)功能,丰富贷后管理的科技手段,为客户经理查询、分析客户资金账户信息(含账户交易明细)等监管行为提供科技支撑。 二、打造科学有效的贷后管理工作体系 (四)健全贷后管理组织架构,为加强贷后管理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各级行要按照总行授信执行管理工作规划的有关要求,认真抓好贷后管理各层面的组织体系建设。客户部门是贷后管理的具体实施部门,管户客户经理要按照客户分层经营管理的原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