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六讲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六讲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六讲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六讲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六讲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播出时间:2009-04-25 23:00—24:00

经文:天氣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交通不表,萬物命故不施,不施則名木多死。惡氣不發,風雨不節,白露不下則菀槀不榮,賊風數至,暴雨數起,天地四時不相保,與道相失則未央絕滅,唯聖人從之,故身無奇病,萬物不失,生氣不竭。

参与整理: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群——正清和、慧从卢溪、猪光宝器等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我是梁冬,今天晚上呢,依然请到了徐老师啊。徐文兵老师呢和我们一起继续分享《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在较早之前呢,我们讲到了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和冬三月。今天呢继续往下:“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徐文兵:这是那个《四气调神大论篇》的第二段。

梁冬:对。

徐文兵:呃,头一段呢,讲了四气,也就是四季的天气变化的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告诫人们怎么去顺应,你看繁体字的那个“應”呢,它是带心的。

梁冬:对。

徐文兵:是吧,底下是个心字底,我们经常说感应感应的,就说要,都是要动心的,啊就是说你的心神要随着天神,就是天气的变化去走,啊这样就是能够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你会活得很舒服,很好,与天气和谐共振。

梁冬:踏着点儿走。

徐文兵:踏着点儿走,另外呢,我强调一下,就是说《四气调神大论》,它没讲“四季”调神大论,它讲的“四气”,啊,言外之意就是说,当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这种春天温暖夏天热秋天肃杀冬天寒凉的时候呢……

梁冬:对。

徐文兵:你也应该顺应它去变化,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当我们的生活圈子也有这种类似变化的时候,你也应该对应着去做,当这个环境鼓励你生发啊,奖赏你去创业的时候,那就是什么?春天来了,当它很热烈地股市暴涨,大家都在创业的时候,你也跟着去涨……

梁冬:对。

徐文兵:但是呢,当一片肃杀寒冷的季节来的时候,收一下,所以呢,这就是能举一反三。第二段呢,是一个比较难讲的段,它讲的主要是天气不正常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天地正常的变化,但是呢,有正常就有不正常,

有反常。这一段主要是讲,如果天气反常的话,你应该怎么办?

梁冬:对,它这第一句话讲的:“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徐文兵:诶,学《黄帝内经》呢,一定要能够想到它的另一面,也就是说,我们看一个词的时候,应该要想到它的反义词。那这句话如果你觉得不好理解的话,那你就想想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梁冬:哪句话?天气清明呀?

徐文兵:诶,比如天气清净,那么,你给我对个对联。

梁冬:呃,地气浑浊。天地嘛,对不对?

徐文兵:诶,对,天对地,气对什么呢?

梁冬:气对血。

徐文兵:呵呵,它也是一种能量。我们经常说,天气,为什么?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一种能量。但地就是什么?有形啦,是吧?那么地……势。

梁冬:势,对对对,有高低起伏嘛。

徐文兵:诶。我们经常说形式,是吧。那种形,你比如说摆出一种尖锐的形状,它就带着一种杀气,或者是一种利气。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说,天气对联地势,清净,清对浊,净呢?

梁冬:对喧哗,闹。

徐文兵:哪个净?

梁冬:净是两点水,这个干净的净。

徐文兵:诶,眼不见为净,是吧,看不见的东西。你看那个,《西游记》唐僧仨徒弟,沙僧叫什么?悟净。

梁冬:对,悟净嘛,对呀!

徐文兵:什么叫悟净啊?净是什么?眼不见,你看不见。有时说我们看见风。挺干净的吧?

梁冬:对。

徐文兵:看见水,诶,挺干净的。但是沙僧的本领是什么?它悟到了貌似干净的水和风里面有东西……

梁冬:噢。

徐文兵:所以你看繁体字那个风里面有个虫字,

梁冬:对。

徐文兵:是吧,水里面尽管是那么清那么净,但是水里面有微生物,所以,但是人,我们没有延长自己的感官,没有发明什么显微镜、放大镜,但是我们可以用心去体会,它是里面有东西的。

梁冬:噢,悟净是这个意思啊。

徐文兵:诶,悟净,它能悟到有形的,我们能看到的有形的物质。但是还有些物质,它也存在,我们看不到,但是你应该,你不能因为你看不到,你就否定它的存在。是吧!

梁冬:沙僧还那么有文化。

徐文兵:诶,那很高级别,但是比沙僧级别更高的……

梁冬:悟空是吧?

徐文兵:猪八戒。

梁冬:悟能是吧?

徐文兵:什么叫悟能?

梁冬:能是能量的意思。

徐文兵:诶,对,它就能悟到气的那个境界了,沙僧悟到的还是物质境界,是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猪八戒比沙僧武功更高,智慧水平也高,它能悟到推动微生物背后的那个能量。

梁冬:噢!

徐文兵:他叫悟能。

梁冬:那悟空怎么解呢?

徐文兵:诶!气的后面就是空。什么叫空?就是玄。我们说气是一种能量,它还是有。有的背后就是无了。

梁冬:噢。

徐文兵:就是无中生有,就是孙悟空的水平更高。

梁冬:噢。

徐文兵:这就是三个悟,啊,就是代表了简单的一个名字,就是中国的一种概念。

梁冬:对。

徐文兵:所以呢,天地清净,清对浊。那个净对污,所以呢,天气影响我们四季变化主要是天气。

梁冬:对。

徐文兵:天气是什么?是一种能量,它是看不见的,它是清澈的,相对于我们的地势来讲呢,就是什么?地势是污,是浊的,下一句话呢?

梁冬:“光明者也”。

徐文兵:光明对什么?

梁冬:黑暗。

徐文兵:幽暗或者叫晦暗。

梁冬:对,晦暗。

徐文兵:我们太阳出来叫光,有光。太阳被云遮住了,叫晦。

梁冬:对。

徐文兵:就是晦明嘛,明对暗。这为什么要举它的反义词呢?就是下一句话才能理解。天气是清净光明的,我觉得它漏了一句话,那下一句话,地势阴暗晦浊的,下面一句话叫藏德不止,我们学《易经》,都知道里面有句话叫什么?天行健。

梁冬:君子自强不息嘛。

徐文兵:君子以自强不息。

梁冬:地势坤嘛,君子以厚德载物嘛。

徐文兵:对不对?藏德是指地还是指天?

梁冬:地嘛。

徐文兵:对,所以我们把那句话加上以后,你就能理解了。

梁冬:噢。

徐文兵:天气是清净光明,地势是阴暗晦浊。但是呢,正是因为有了天和地,这两个阴阳的这种交互、互动,才会有什么呢?地藏德,不止是……

梁冬:不止是指什么呢?特别指的是。

徐文兵:天体运行不止。

梁冬:噢。

徐文兵:地势在那封藏不露。

梁冬:对。

徐文兵:有了这个才会有了什么?

梁冬:故不下也。

徐文兵:星星才不会掉下来。

梁冬:噢?

徐文兵:对呀,这个天地才保持了它这个固有的一种存在的状态。所以我们学过有一句话叫“杞人忧天”嘛。

梁冬:对!

徐文兵:杞人忧天,忧啥呀?

梁冬:忧天掉下来嘛,对不对?

徐文兵:他忧是地崩天坠。地崩,火山爆发这叫什么?不藏。星体掉下来就止了。它不是运行不止嘛,它是止了。所以天掉下来。我们造人造地球卫星一样,它失去动力以后,它慢慢就掉下来,坠毁了,是吧?发射地球卫星,你要是发射一秒钟7.8公里以上,它居然能挣脱地球对它的那种引力,它会飞上去,是吧!这是背后推动它有个能量,这它才会环绕着地球运行不止。地呢,是属于阴暗晦浊,它能够封藏自己。封藏得比较好,才不会出现地震呀,山崩这种状态。它指的是这种是常态。如果天气是清净光明,而地又是那种封藏得体的话,那么这个世界是会……一个是藏德,一个是不止,所以这时候处于一种常态。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梁冬:噢!说的是这个意思。

徐文兵:这就是常态。

梁冬:就是说,当大地自己闭藏得很好,能够令到这个天体运行的时候呢,这个天才不会掉下来。

徐文兵:对,就是说当天体保存它阳性的状态,运行不止、不停。而大地封藏的非常稳固的时候呢,这个才不会出现杞人忧天的那种地崩天坠那种不正常的状态。否则呢,下面这种变态就出来了。

梁冬:“天明则日月不明”嘛。第一句话:“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这句话整个连起来是怎么解释?

徐文兵:整个连起来,就是说,天是属阳性的,他应该有他的样子,它应该运行不止。地呢,属静的,主不动的,应该封藏得得体。天地配合好了,才会保持我们现在星球这种固有的状态。否则呢,这个天地就会不存在了。

梁冬:噢。好,那刚才讲到叫:“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

徐文兵:这就是指变态了,变态是什么样呢?我们说天地的这种清净和光明,追到它根儿上它从哪儿来?一是从太阳来,太阳给了我们光,给了我们能量,推动万物生长,这是日。还有个晚上出来的叫月光,所以一个日加一个月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

梁冬:明嘛!

徐文兵:对,所以是“明”,是从日月出来的。如果太阳不照了,或者是月亮也变得阴暗了,那么就会出现……所有不正常的这种状态就会来了。所以当日月天明,它后面漏字了,我们就那个则给它挪到前面,天明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天体运行的常态。当日月不明的时候,邪害空窍,或者我们叫邪害孔窍。就说当没有阳光,足够的光照,照耀温暖我们的时候,人体得的病是什么呢?就是阴寒的邪气会渗透到我们身体的那种孔窍。人有七窍,哪七窍?

梁冬:到底有哪七窍呢?稍微广告一下之后呢,继续回来和大家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广告片花……弘扬中国文化身体力行,义务工作群:87837295(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欢迎您的加入,请注明“志愿者”……

梁冬:好,重新回来依然是和徐老师呢,一起去分享这个《四气调神大论篇》呢。刚才我们讲到了,这个除了前面一段这个春夏秋冬三月之后呢,开始讲到了这个天地的一些不正常状况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刚才讲到说,当天地不明的时候。就是说,这个太阳……

徐文兵:光照时间不够了,或者是月亮出现了这种月光的时间也不够的时候,对人体和生物都会有影响。

梁冬:所以就邪害空窍。

徐文兵:诶,空窍,我们说这个窍,就是人体本来是一个封闭的,但是它对外开放呢有几个窍,有几个窗户。我们经常说这人七窍流血而死,现是人有七窍,这七窍是指头上的七个窟窿。

梁冬:对。

徐文兵:哪七个窟窿?

梁冬:就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徐文兵:两个鼻子,两孔;两个眼睛,四个;两个耳朵孔,六个;加一张嘴,七窍。

梁冬:诶,我想问一下哈,为什么?从你的角度来看哈,为什么人的眼睛、鼻子、耳朵都是俩孔,而嘴只有一个孔,你怎么解释呢?

徐文兵:这个就是中医讲的,就是人顺应天地而生的这种形象,代表了背后它的属于那种阴阳的一种格局。我们经常说泰卦,泰是好,否是不好,泰卦是什么?阴在上,阳在下。所以呢,俩眼睛是什么?双数,一个嘴,单数,所以呢,处在这种天地之间,就是地球上为什么有生物,是因为什么?天地有个交流啊,地气蒸腾上天为云,云变成雨下来,变成了雨。它有这种循环,才会诞生了所有的生物。所以是什么?阴在上,阳在下,才会有生命。如果阳在上阴在下,为什么没有生命呢?阳是往上走,阴是往下沉的,所以这样就是个立诀卦。就好象我们洗桑拿啊,洗桑拿的时候是什么啊?我们进去桑拿房,它有个沙漏那个钟,你进去时候,那个沙子在哪儿?

梁冬:在下面是吧?然后扳过来。

徐文兵:诶,你进去时候那沙子在下面。当你进去以后,你一拧,沙子就上上来了,沙子是阴嘛,空气是阳嘛,是吧?这些沙子就开始漏,漏,漏,其实这个沙钟就开始动了,从生命来讲,这就是说,他开始了。漏完了,这个生命就结束了。你看我们胎儿在母体的状态是……

梁冬:头朝下嘛。

徐文兵:头朝下面,这相当于沙漏那个沙漏沙子在下,等一出生,头一朝上,

生命开始了。

梁冬:啪,开始计时了。徐文兵:开始计时,老天规定你能留120年,所谓留,就是人的脑髓啊,逐渐就像那沙漏那沙子,往下通过脊柱脊髓往下漏,然后滋养到全身各个地方,漏漏漏没了,生命结束了。所以人的养生就是,怎么能节能减排,让自己的脑髓啊漏得慢点儿,诶,让那个沙子漏的慢一点。

梁冬:你刚才讲的这个两个是双数。

徐文兵:双数在上。

梁冬:双数就是那个阴嘛,对不对?

徐文兵:诶,阳……你看人的乳头是俩吧?肚脐一个,阴在上,阳在下,对了。

梁冬:诶,有意思。

徐文兵:所以我们刚才讲了,这个七窍是对外开放了,对外开放的时候,有阳光普照的时候呢,你接受的是阳气,如果这个阳气被遮住了以后,这时候呢,就会有阴寒阴邪通过这个窍,来深入到你的体内,这就叫邪害孔窍。

梁冬:诶,鼻子你会有进冷空气,嘴进冷空气,眼睛和耳朵怎么能够有邪寒气进去呢?

徐文兵:当然有了,眼睛迷了眼了,沙尘进去了,对吧,你看生活在中国北方的人眼睛都小,这就是避免风沙了。耳朵也容易出问题,耳朵经常有人说,人为什么有耳垢有耳油呀,它也是自我保护,小虫子会钻进去。是吧。如果你有这种耳垢耳油分泌的话,它耳油是苦的,我也尝过,特别苦。

梁冬:你怎么会有这种爱好呢?

徐文兵:咱是医生啊,有些东西都得……别人没尝,咱得尝过,所以这都是窍。这种窍呢,就好像是你暴露给外界的这么一个通道,如果那个外界是春光明媚的话,你暴露倒无妨。如果出现这种日月不明的时候,你实在,你还在开着窗户,那你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害。

梁冬:所以叫邪害孔窍,是吧。

徐文兵:空窍的空呢?就是我们中医讲的那个穴位。

梁冬:哦,它有专指某个穴位吗?

徐文兵:嗯,很多穴位的名字都有孔。啊,比如说那个……眉毛的根儿有个穴位叫丝竹空,就是这个空气的空,什么叫丝竹空呢?丝竹是什么?

梁冬:丝竹就是管弦乐嘛。

徐文兵:哎,诶,高明!我问很多人,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浔阳地僻无音乐,终日不闻丝竹声”。古代用丝竹代表管弦乐,丝是弦乐。

梁冬:对啊。

徐文兵:竹是……

梁冬:管嘛!

徐文兵:管乐啊。

梁冬:对啊!

徐文兵:丝竹空就是在我们眉毛的根稍,它是三焦经的最后一个穴位,二十三个穴。就是扎这个针呢,它能够影响到耳朵,你本来这个人耳鸣、耳聋啊,听不到声音了,诶,这一扎以后呢,又能听到音乐了。所以古代人把这个穴位就叫丝竹空。人体有300……目前来讲啊,就是官方承认的有361个穴位。

梁冬:理论上来讲,应该365个嘛。

徐文兵:对,但是365个,《黄帝内经》讲365个,很多是什么?它把一条经,膀胱经分成了四……在后背分成四条,它把这个两个穴重复计算了。

梁冬:噢。

徐文兵:就是人有两个肺俞,它算俩了,最后算了个365个。我们讲的361个穴,就是说它的名字,就是说,实实在在的名字有361个。这些穴位,我们为什么叫穴位,都是我们能量出入的地方。大家都说叫穴位,其实呢,它能量有出有入,有入的那个地方叫穴,它是凹下去的,它的气是往下沉的。但是还有的地方是冒气儿的,气是往出突起的,那个穴叫腧。

梁冬:对,怎么写?

徐文兵:就是那个一个肉字旁,月字旁。那面一个姓俞……啊就愉快的愉的那半边儿。

梁冬:对!对!对!

徐文兵:这个叫……正确发音叫shù。所以我们中医讲阴阳的话,应该叫穴和腧,就是那个气往出突的叫腧,那个气往下凹的叫穴,但是大家一说好像……一说穴位,经络穴位都是往下凹,不对。比如说有的后背上膀胱经有人体的十二脏腑,他背俞穴都在后背,它的气都是往出顶的。

梁冬:噢,就是背上应该冒气儿。

徐文兵:都冒气儿的,膀胱经阳性的。呃,还有的穴,你比如说叫天突。

梁冬:对。

徐文兵:“突”大家想,都是突起的,是吧。其实这个突在古代是烟囱的意思,烟囱那个就是往出冒气的嘛,天突穴就是我们嗓子这个锁骨窝儿这个嗓子眼儿这儿,叫天突。这所这些穴位呢,一听它的名字就知道,噢!它是往出冒的。还有的名字比如叫什么什么陵,啊,什么什么墟,还有什么什么山……

梁冬:对!

徐文兵:承山啊,这些带这种象形文字的,往起突的都是冒气的,往下凹的,叫孔的、叫穴的、包括一些叫什么井的,这都是往出……

梁冬:太阳穴,啊!

徐文兵:都是往进凹的。所以这些空和窍本来都是向外开放的。这时候呢,天不明的时候,日月不明的时候,那些阴寒之气、邪气都会往进走。

梁冬:嗯,所以呢,就刚才讲到的,“天明则日月不明”,哈!“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哇,好难懂呀。

徐文兵:诶,不是好难懂,它就是描写的天气不正常的一种变化啊。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人就有花粉症,一天到晚打喷嚏,一说话鼻子囊囊的,这就叫邪害空窍了,就是你受的那种寒气啊,人的这个鼻子啊,本来是它有一个功能,是什么?预热。你吸入冷空气啊,它先经过鼻腔加热一下。

梁冬:对!

徐文兵:另外呢,鼻腔里面有很多毛,它还过滤一下,是吧?把粉尘呀污垢呀都堵在外面儿了。但是当人的鼻子失去这种加热的功能的时候呢,冷空气就直接入到肺里边儿了。

梁冬:噢!

徐文兵:包括一些灰尘啊,这些东西也进到肺,人就会出现咳,

梁冬:咳嗽的“咳”?

徐文兵:咳,不是嗽啊。

梁冬:咳和嗽又不一样了,对不对?

徐文兵:嗽是食管里面儿、胃里面儿的粘液往出排,叫嗽。咳是什么?气管、支气管里面的这种……

梁冬:气往外排?

徐文兵:诶,气和痰往外走啊,所以这就是人就会呼吸系统就会出现问题,很多人呢就因为吸入冷空气,还有的一些人是因为吃了很多寒凉的东西,啊,通过胃来影响到他的肺,造成自己肺寒,也会出现这种邪害空窍的问题。

梁冬:对,刚才这个徐老师讲到这个……啊,很多鼻毛可以阻塞这个东西呀,所以提醒大家不要没事……不要随便剪鼻毛啊,就把鼻毛全部剃掉,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哈。稍事休息一下之后,继续回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广告片花……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啊,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和徐老师一起分享这个话题呀。啊,刚才我们讲到了这个:“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这个“阳气者闭塞”什么意思啊?

徐文兵:就是说,当外面的太阳阳光和月亮的那种月光被蒙蔽的时候,人跟天地是相应的,它自身的阳气也出不来。

梁冬:噢。

徐文兵:就是说,人本身啊,我们说它有一种保护自己的气叫卫气,啊,保

卫的“卫”……

梁冬:保卫的“卫”。

徐文兵:它也在平常是罩着我们自己,啊。当一个人卫气特别强的时候呢,他就感染力也特别强,就是说你可能没和他有这种肉体的接触,你就能感觉到他身上有那种热量。

梁冬:小伙儿火力壮。

徐文兵:小火炉,傻小子睡凉炕嘛,全凭火力壮。就它的阳气,但人的阳气跟天地相应,当天地被蒙蔽的时候,人的阳气呢就像冬天一样,也会自然地收敛到了人的体内,这时候呢,就是出现了这种阳气闭塞的这种情况,包括我们说这个鼻子不通气,鼻子不通气就是典型的阳气被闭塞住了啊,鼻塞。

梁冬:对,我就觉得很奇怪,我以为这个是鼻涕堵住了,但是把鼻涕擤出来,它还是不通气。

徐文兵:还是不通气,有形的物质大家容易看到,无形的气大家看不到。

梁冬:诶,这个鼻子不通气的时候,可以按哪个穴位可以稍微缓解一下?

徐文兵:迎香,迎香穴。

梁冬:在哪里?

徐文兵:迎香穴就在我们鼻子的两侧,这个有个鼻唇沟,啊。

梁冬:对!对!对!

徐文兵:在这儿啊,摸到神经的一个出来的这么个地方,摸上去酸酸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经络图。另外呢,鼻子不通呢,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办法,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耳朵啊,每人有个小耳朵,就是盖着这个耳朵孔的这个叫耳坪,耳坪这儿呢,作为耳针呢,它有一个点,就代表了我们这鼻子,也可以揉揉这,捏完这以后,鼻子也会通气。

梁冬:刚才讲到的“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冒是这个冒进的“冒”啊,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目,明呢,是日月“明”,“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

徐文兵:什么叫冒?

梁冬:冒就是冒烟儿嘛。

徐文兵:哈哈。

梁冬:也可能指的是布吧。

徐文兵:经常说戴个帽子。

梁冬:对啊。

徐文兵:什么叫帽子?

梁冬:帽子就是,拿一个像一个巾,旁边一个巾,这边是一个冒,对吧?感冒的冒,诶,对,感冒的冒什么意思啊?

徐文兵:对,什么叫冒?

梁冬:诶,有意思。

徐文兵:学伤寒论我们有一句话叫:“其人插手自冒心”,就是说,有一种心脏病发作的时候,这个人什么?把两只手交叉着冒心,什么叫冒心呀?

梁冬:盖住。

徐文兵:盖住,什么叫戴帽子?穿靴戴帽,是把头遮住或盖住。什么叫地气冒明啊?地气属阴呀,它把阳气给遮住了,盖住了,这叫冒,啊。我们中医还有一个术语叫“眩冒”,眩就是那个目眩,眼前发黑,眼前有飞蚊症,就是眼前发黑,这叫眩。冒是什么?这人就说:哎呀,我的头呀,好像有一个什么东西裹着一样,这叫冒。冒明就是……就好象带个墨镜一样,给盖住,把那个光明给遮住了。

梁冬:那从这个角度上来解释,感冒什么意思呀?

徐文兵:感冒就是外面的邪气,对你产生的这种感应,然后你出现了一种症状是什么?

梁冬:被蒙蔽。

徐文兵:被蒙蔽的症状,很多人你看啊,感冒以后出现的一个症状叫恶寒,恶是厌恶的“恶”。

梁冬:对!

徐文兵:恶心的恶,恶寒是什么意思?他觉得冷,然后就盖了好多层被子,然后呢?还觉得冷,你们呢会测他一下的体温。

梁冬:其实是热的。

徐文兵:发烧呢,什么意思?寒气已经进去了,啊!就把他给蒙住,盖住了,这时候你不论自己外面蒙多少层被子,没用,你盖的保护的是外面,寒气已经进去了。

梁冬:寒气已经在被子下面了。对不对?

徐文兵:对,感是受到了影响,冒是被蒙蔽。

梁冬: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徐文兵:这时候那,这个云雾,怎么说呢,就是说日光和月光呢都被那种愁云惨雾给蒙蔽住了,人的这种精气神啊,就出不来了,我记得科学家在说恐龙之所以灭绝的时候,他怎么说的?

梁冬:就是那个寒……那个什么冰寒季啊,什么对不对?阳光照不到。

徐文兵:两个理论,一个是小星星撞地球。

梁冬:对。

徐文兵:然后撞完地球以后出现什么问题呀?

梁冬:粉尘。

徐文兵:粉尘、灰尘一下就把这个日光给遮住了。

梁冬:哦,整个把地球罩住。

徐文兵:罩住,结果呢?地球一下变成个冰窖冷库了,所谓的生物全部灭绝了。你看我们《黄帝内经》中说的话,这时候,出现的就是什么?“地气冒明”。

梁冬:噢!

徐文兵:是吧,“云雾不精”,最后呢所有的生物都灭绝了,这就是换来了一个,包括现在我们说的火山喷发。

梁冬:对。

徐文兵:大的火山喷发,喷发出来那种火山灰尘和烟雾,可以把那个局部的那种地域,就是足足地给盖住,这时候,火山爆发完了以后,如果能下点雨,就把它形成云和雾之后,变成雨降下来,火山灰落下来,太阳再出来,这还有生机。如果那面罩上个十天半个月的,这一带生物全完蛋了。

梁冬:噢!实际上就是,他讲的这个……刚才讲的这个“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讲的就是……

徐文兵:诶,就,就……

梁冬:我们的身体。

徐文兵:身体也会出现这个问题,啊,身体呢就是说没有阳气的那种鼓舞激荡的时候,人的阴寒的东西就会浮现上来。

梁冬:噢。“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

徐文兵:鼻涕、眼泪啊,所有这些粘液都会,什么叫痰迷心窍呢?痰就是这种粘液,一下儿堵在那儿了,堵在那儿,我们说这个人不是癫就是狂嘛。范进中举,就是让他老岳父,胡屠户一巴掌扇出一口痰,他才清醒,这也叫地气冒明,就把你的神明给遮住了,蒙蔽了。

梁冬:对,心神心神嘛。

徐文兵:心神对阳气。

梁冬:对,所以呢就是叫浓痰化不开是一个问题,啊,所以呢“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徐文兵:啊,白露不下,就是说天地中间这种交流就没了,我们经常说这个露水怎么结成的。

梁冬:对。

徐文兵:白天没有露水,为什么?阳光普照嘛,是吧?到了晚上,完全冰冻了,也没有露水,也是在那种凌晨的时候,正是下下露水的时候,就说空气中的水蒸气,然后凝结成那个露水,就形成了,这时候呢,就是这种天地间的交流被阻断以后呢。就是说阳光没有照射,水蒸汽也上不去,这时候没有呢,你就没有任何这种雨露的滋润,开始是没有阳光,最后正常滋润的雨露也没有了,表示生

命的这种循环就停止了。

梁冬:所以呢,这一段呢,其实讲的就是说:如果我们的大地或者我们的身体,被某一些外力的原因蒙蔽住了,啊。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结果。

徐文兵:你看啊,我研究你崇拜的你的师傅李老的医案,他治很多人干渴,干渴我们一般说得滋阴呀,是吧?嘴里没唾液,你看李老不滋阴,他用的还是热药,他认为是什么?是这个人阳气没有能力把喝进去的水转化成他的体液去滋润他,所以他给这些人还是用热药,其实就是什么?我觉得他的理论根源就是从这儿来的。日月不明的时候也没有白露,就没有滋润我们身体这种眼泪啊、唾液啊、鼻涕,这时候怎么办?还是拔云见日,提高他的阳气,把他那些喝进去的东西,地气冒明遮蔽住我们阳气的这些东西给它化开。

梁冬:噢,所以说是要扶阳化阴嘛。

徐文兵:扶阳化阴,争取让他天上那个云——积雨云,给他……让他,太阳一照给他下来,变成雨,这时候,诶,不干燥了。

梁冬:对,所以呢,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

徐文兵:嗯,交通么,天地它有一个交流,啊,地气蒸腾上去,然后呢,你要是光蒸腾,你看月亮上它也有太阳照,它蒸腾上去以后就散了,因为什么?上面它没有大气层,所以呢,我们地球上有个大气层笼罩着,它形成了一种密闭的小空间,有个小循环,本来是水,水蒸汽变成气,越往上呢高处不胜寒啊,它就凝结成水了。

梁冬:就降下来。

徐文兵:诶,然后就将下来,这时候呢,它就好像不走极端,我到一定程度还能下来,这叫交通。如果是没有这种情况的话,然后就没有交通,交通就阻断了,生命的这种交通阻断以后呢,生命也就该完结了。

梁冬: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它这个交通的过程是怎么完成的呢?

徐文兵:你看,我讲了,人体的精髓、精液在我们的头脑里面,头脑,我们说精沿着脊柱,然后呢,脊髓下来,下到哪儿?丹田。丹田在哪儿?

梁冬:丹田在肚脐附近吧。

徐文兵:肚脐下面,关元这一带。人家说小肚子一定要热。丹田,什么叫丹田?小火炉,诶,就是好像把它蒸腾起来,这样的话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再蒸腾起来,通过任脉、督脉,然后再到脑子里面,这就是一个交通。我们经常说心肾要交,其实就是什么?脑子里面的水,黄河之水天上来,下降(到丹田)来,然后呢变成热气再蒸腾上去。这就是人的交通。如果人的这个交通断了,要么就是精下不来,要么是精化不成气,蒸腾不上去。这时人的交通也就完了。

梁冬:好了,稍事休息一下之后呢,继续和徐老师一起来分享啊,这个“地气不明”。

广告片花……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四气调神大论篇》,我们刚

才讲到了“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交通呢,刚才特别提到就是要……头脑要冷静,啊,小腹要这个温暖,这样的话呢才能形成一个内循环。对不对?啊,“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徐文兵:如果这个交通被阻断了以后呢,在地球上生长的这种生物,植物,包括动物,生命也就结束了。那个名木多死,没名的木也多死,啊,别说名木多死了。

梁冬:这是什么意思啊?

徐文兵:这就是我们说的这种天地的一种不正常的一种状态。

梁冬:那这段话呢其实我觉得真的是在我们学读过的这个《黄帝内经》的段落里面稍微比较难一点的,您能不能够就是……不再一句一句地去讲哈,从大的框架下把这段话先描述一下。

徐文兵:这个正常的状态就是地势坤么,它是一种沉静不动的,天行健呢,它是一种运行不止的。另外说呢,就是日月带来的是一种光明。在不正常的状态下就会出现什么?地在动,山在摇,然后天呢……

梁冬:不动。

徐文兵:出现……天一个是不动,不光明,没有这种光明的普照,愁云惨雾,或者说江南那种梅雨天,一下雨下个好几个月,这种东西是阳气都不足。在这种不正常的天气状态下,人体和其它的动物和植物都会闹病,闹出来的什么病呢?也就是这种阳气不能通达到体表,阳气者闭塞,而这种阴寒浊物呢会把自己蒙蔽掉,人会活得不舒服,或者会闹病,甚至会要人的命。

梁冬:噢,说的就是这样的。

徐文兵:这就是给医生做一个指导,要碰到这种状态下,你去怎么办?

梁冬:嗯,怎么办呢?它讲到这儿就说:“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藁不荣”,什么意思?

徐文兵:本来就是我们说天气是清净光明的,清净光明的就相当于我们身体里面有一种免疫和清洁的系统。就说人其实每天都在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呢就会产生一些废物和浊物,这种废物和浊物你说是属于阴还是属于阳?

梁冬:应该是属于阴吧。

徐文兵:当然是属于阴寒污浊的东西,我刚才讲了,天气是清净的,地势是污浊的,这种污浊的东西我们就叫恶,恶的东西。这种恶的东西需要被阳光或者阳气推动,一个是把它燃烧掉,就好像我们焚烧垃圾,把它烧掉,化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什么?

梁冬:排出来。

徐文兵:诶,排出。与其这个关门打狗,不如什么?围三缺一,啊,给它以……给邪气以出路,是吧?这样的话呢就是人体才会健康。可是在这种地气冒明,就是阴寒把阳气蒙蔽了,天气又不是那么阳光明媚的时候,这种阻塞恶毒的东西呢就会留存在体内,所以北方人习惯于干燥的这种气候,到了南方以后就会闹出很

多病,所以曹操当年征吴的时候,就是赤壁(之战)的时候,一个是被火烧,再一个问……最大的问题……

梁冬:瘟疫,是吧?

徐文兵:瘟疫,北方人你不适应南方那种气候,这种不适应南方气候主要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南方湿浊、湿气很重,我们有个穴位叫什么啊?

梁冬:会阴。

徐文兵:会阴。什么叫会阴?

梁冬:就是所有的阴气汇聚在那里。

徐文兵:就到这儿来开会了。所以北方的很多人到了南方以后就会出现这种阴囊的这种湿疹啊,就是出现这烂裆,烂得有的人脱皮都脱好几次。

梁冬:哇,那这个时候是不是拿一些艾灸去烧它一会儿会比较好?

徐文兵:诶,所以呢,在当地专门儿有一种这种艾草或者是一种阳气比较旺的这种中草药,一般是艾灸或者是用这种中药煎煮以后就敷在这种就是有湿疹的地方,还有个办法他们叫晒裆。就是阳气……太阳……趁着某一天太阳出来的时候,你也不用啥药,就躺那儿,脱得赤条条的去晒。

梁冬:四脚朝天。

徐文兵:诶,去晒。

梁冬:哇,你说……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保健哈,我觉得很多朋友(有)机会的话,在家里面安全的地方是吧。对着阳光晒一晒,是吧?

徐文兵:这种恶气我说的还只是一种浅表的湿浊,如果一个人啊,就像没有阳光照耀的情况下,把这些阴寒污浊的东西留在体内,时间过长或者呆的部位比较要害的话,这些人会得很多这种类似肿瘤甚至是癌症一样的病。我见过很多人是貌似生活方式很健康,不抽烟不喝酒,但是什么?心情很压抑,活得很痛苦,他其实是一种什么?恶气。我们经常说:“我可出了一口恶气”,但是那种恶气你要是没出来呢?先是一口气,再加点儿其它的阴寒的物质,最后就长出一个东西来。这也叫恶气不发。所以扶阳派啊,绝对有他的道理,你要扶阳派从根儿上论,绝对是《四气调神大论》第二段。你把这一段论出来,你解释扶阳派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对。

梁冬:所以呢,在……据说以前有些时候还有一些诊断的方法,比如治疗的方法是放血,定期放一点点血让它这个排出来,对不对?古代西方也有嘛,放血疗法嘛。诶,那个……胡茵梦在她的那个《预见生命》的什么什么的那本书里面,她专门讲过,就是说有一位老师在上海的,是吧!他定期地,知道在哪里放、哪个位置、怎么划刀……

徐文兵:诶,这是关键。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哪个穴位上放血,这是关键的。如果你放错了,你把你的神儿放出去了。我告诉你,有人一见出血昏过去了,为什么?神儿出去了。神就在血里呢。

梁冬:那为什么有些人见血不晕呢?

徐文兵:诶,那神气足啊。见血就晕的人特别容易受暗示。

梁冬:噢,是吗?

徐文兵:容易被煽动。

梁冬:那一般来说女青年很少有这种情况,对吧?要不然他们不每个月晕一次。

徐文兵:呵呵,对……你还想得挺快。她出的是恶血。

梁冬:噢,恶血哈。

徐文兵:你出的,我,你说的放血是本来不应该出来的血你给放出来了。

梁冬:诶,有一次,咱们那个有个朋友叫林飏嘛,他不是说过么,当你头疼得不行的时候,在指尖放两滴血,一下子就把这个放掉了。

徐文兵:对,放血是一个非常好的疗法,但是呢我现在不常用,为什么呢?这种消毒啊、这种避免感染啊,很多东西如果是稍微有点儿闪失的话就会出问题。不推荐。

梁冬:哦。不推荐。所以刚才就讲到了“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

徐文兵:呃,这个风雨不节,我们讲了这个节就是应时而至叫“节”,应期而至、如约而至,我们讲到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啊,哪天春风拂面啦、哪天雨水啦、谷雨啦,这都有它的正常变化规律,我们今天这一段讲的是“风雨不节”,该刮风的时候不刮风,大六月的下起了雪,这就是要出问题。

梁冬:对,“白露不下,则菀藁不荣”,这个菀藁是什么意思啊?

徐文兵:就是植物……“荣”我说了嘛,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枯了叫凋谢了,变得抽抽了,变得颜色黄了,变黑了叫枯。重新披绿挂青了这叫“荣”。“菀藁不荣”就是说在这种风雨不节、日月不明的摧残下,很多植物先死掉了。植物死掉以后呢草食动物呢也就没了,草食动物没了呢,肉食动物也就完蛋了。最后,它是个食物链。

梁冬:所以呢,我觉得说其实这一段呢某种程度上它不仅仅是在讲这个天地的变化,它也是讲对应我们人体出现这种情况之下一系列的反应症状。

徐文兵:诶,你这种理解就对了,人秋天像植物一样的表现就是末梢上,先掉头发,是吧。体毛啊、什么腋毛啊、阴毛啊先掉掉。

梁冬:哇,所以有一天如果你发现自己腋毛开始掉下来那你要提醒自己哦。

徐文兵:那绝对要提醒自己了,绝对要出问题。包括自己一洗头发,大把大把脱发的时候,赶紧去调整自己身体吧,别折腾了。

梁冬:是的,好了,我们外面这个头发不是很多的马哥,啊,深深地点了一下头。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继续回来。

广告片花……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和徐老师一起呢讲到了这个天地这个不明的时候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刚才讲到说:“白露不下,则菀藁不荣”啊,“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哇,这段真的是不容易讲啊,徐老师。

徐文兵:不是不容易讲,它讲的是一种变态,就是不是那种有规律的变化,所以就让大家觉得,诶,怎么有点凌乱。在这种日月不明的情况下呢,还会出现就是说那种阴风、贼风,我们讲过:“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我们讲的避之有时就是说,诶,它有规律的,是吧?比如说我们晚上睡着了它会刮起贼风,我们窗户没关严,它会有贼风,是吧?当我们睡着了,阳气收回到体内的时候,贼会偷偷摸摸进来,但是在这种气候异常变化的状态下,这中贼风就不知什么时候就刮起来了。

梁冬:对,所以它叫贼风,有些人念数(shù)至,有些人叫数(shuò)至,

徐文兵:数(shuò)至,多次啊……多次,频繁地来,中医号脉呢叫数脉,就是说你心跳非常快的时候我们叫数脉,比数脉还快的叫急脉。什么叫数脉呢?正常成年人的心跳一般是在六十到八十之间,一分钟啊。我们讲叫一呼一吸之间要一息四至。如果呢,低于六十,那就叫迟脉,或者呢叫缓脉。如果过了八十,甚至到九十、一百那叫数脉,或者叫急脉。这是自我衡量的一个标准。这叫贼风数至,就是频频地,这些贼风会光顾你,啊。你说频频被领导照顾还行,老被贼风照顾,是吧,受不了。

梁冬:对,贼风数至。

徐文兵:本身你是个健康人的话,你也受不了这种……老有这种贼寇来袭扰你的边境,是吧?

梁冬:对,“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

徐文兵:我们经常说该下雨的时候要下雨,但是这种雨是什么?暴雨。暴雨是什么?就是短时间大量,暴雨也属于一种阴寒的东西,而这种贼风呢,它虽然属阳性,但是它跟你的身体的振动频率不一致,它会影响到你身体的很多运动的变化,比如说受了贼风以后它会让你产生一种震颤,它还会让你的某些部位产生麻痹,所以有些人呢会出现面瘫,有些人会出现什么?面部神经或者嘴唇不自主地抽动。

梁冬:所以有些老年人在睡觉的时候吹风扇,一醒来……

徐文兵:诶,这就是人造贼风,我们讲的还不是人造贼风,是天然变化的一种贼风。

梁冬:对。“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

徐文兵:这就是一句话,对这所有的不正常的气候的变化,一句话概括呢,就是天地四时变化呢,不按照四季那么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走了,这时候呢就会伤害到很多人的身体健康。

梁冬:所以它讲到说:“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徐文兵:诶,未央绝灭。什么叫未央?

梁冬:对,夜未央嘛。

徐文兵:呵呵,就是说这个生物生长没达到高峰,就开始什么?死掉了,夭折。央是极点、顶点的意思。

梁冬:对,则未央绝灭,是吧?

徐文兵:就是说人、生物或者是植物,有了生,还没长到头就死掉了。这叫未央绝灭。

梁冬:所以它叫“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施,生气不竭。”

徐文兵:尽管生长的环境这么恶劣,但是那些圣人,回忆一下我们讲的真至圣贤,啊,那些人是什么?辨列星辰的,啊,逆从阴阳的,能够在不正常的气候变化中去找到自己的平衡点的,啊,能够通过一些人为的工作,能够在这种剧烈的折腾中能找到一种对身体有益的这种健康的方式的人,还能够保持自己身体的这种稳定。

梁冬:就他们其实是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和功能。

徐文兵:诶,没错儿。就是说外面怎么变我能感应到,然后呢我也跟着变,他绝对不会说一根儿筋。我今儿管你刮风下雨呢,反正我是立春了该干什么干什么,不对。有一种特殊的变态的时候你也学会到能以变(应变)。

梁冬:所以就叫“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徐文兵:呃,身无什么病?

梁冬:身无奇(jī)病还是身无奇(qí)病啊?

徐文兵:“苛”。

梁冬:对。但是我这个版本呢,它前面是奇。但是没关系。

徐文兵:噢,错的。我们那个读书的时候是“身无苛病。”苛是什么意思啊?我们经常说苛刻。苛刻是什么意思?

梁冬:对,苛刻啊,就是……

徐文兵:这就是那种白话文最可恶的地方,它老把一个近义词啊,闹在一块儿用。

梁冬:叠在一起用。

徐文兵:最后闹得这俩意思就含混不清。我们一理解苛呢,就理解成那个刻板的刻了。好像这人很刻薄的意思。孔子说过一句话叫“苛政猛于虎”,那苛是什么意思?

梁冬:严厉,是吧?

徐文兵:你看你就把他理解成那种苛刻了。真正苛是细,就是分得很细、很小的那种条目,就好像秦朝法家治国嘛,他把你偷一袋谷子判什么刑?偷几颗瓜

判什么刑?他列得很细,噢,就这么治理,这叫苛政。

梁冬:所以现在很多企业管理里面列出了太多的管理条目。

徐文兵:完蛋了!

梁冬:反而这个公司完蛋了。

徐文兵:这种应该是粗放式的管理。是吧,这叫……

梁冬:原则管理、目标管理。

徐文兵:诶,目标管理。最高管理是不管。那更是高层次的管理。这种苛疾不起就是什么?防微知著(见微知著),啊,见一叶而知秋。圣人能从之,能够及时捕捉到天地之间异常的气的变化,然后去调整自己的生活。你比如说该有阳光而没有的时候那我家里就得做做艾灸,我得点把火,我得睡睡火炕,是吧?那我们这个鼻子就不会堵住。如果你还是外面阳光已经被蒙蔽掉了,你还在那儿喝着冷饮、吃着冰棍儿,对不起。

梁冬:所以叫和于阴阳。它叫调和,是吧?

徐文兵:诶,调和。所以你一定要,我总是在强调两个字,要帮助大家恢复知觉。当你没有感觉的时候,你应该有知,你知道天不明、日月不明,地气冒名,阴寒太重的时候,那我就得用点儿辛温发散热的东西,保护我身上这一团阳气。

梁冬:所以,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它也是一种真的叫中庸,就是说寒的时候你要努力得让它热一点,是吧?热的时候你要努力(让它)寒一点呢,达成至中和嘛,对不对?

徐文兵:中医中医,其实就是一个调和的这么一个学问。

梁冬:对,中间的医学,是吧。所以呢,这一段呢,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总结一下呢。就是说因为之前讲的是春夏秋冬,好像日月、生活都是很有序列的,那这一段呢专门讲到,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这样,非常态的时候,夏天的时候呢有冬天的这种气候,秋天呢有春天的气候,或者秋天有夏天的气候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调应?

徐文兵:怎么办?你比如说非典那年,非典那年是湿土特别重的一年,北京吧,一般每年春天都有沙尘暴,就那年一点儿沙尘暴没有,我们还暗自高兴呢,没想到这个湿气就来了。湿气来了以后你看得非典的人都是什么?都是医院地下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而且这种地下室还是一天要洒几遍消毒水,然后呢,闹得湿气更重,北京你看那么多跟非典患者亲密接触的出租汽车司机,没有一个得非典的,为什么?

梁冬:开着窗户是吧?

徐文兵:开着窗户,吹着风。因为那会儿还没到特别深的夏天,都是在春夏之交的时候发病,诶,老吹着风,风能胜湿啊。所以在这种湿气污浊的特别重的时候呢,你把这种风气引进来,如果是到了那种阴寒特别重的时候你把阳气引进来,它五行是个轮回,有个相生相克,如果你有这个知,那你就能去处理这些问题。如果您无知呢,那你去……最好有觉,在这种湿气特别重的时候我吃点儿这

种辛香的这种发散的东西,诶,我觉得能有……

梁冬:是不是辣椒要好一点?

徐文兵:诶,好一点。所以叫知觉啊,恢复知觉。

梁冬:那个,徐老师,您能不能给听众朋友有一点建议,就今年整个的健康主战略是什么?

徐文兵:今年健康主战略就是少吃过于甜的和油腻的东西,少吃甜食和油食。

梁冬:雪糕就不要吃啦。冰激凌,哇,ICE CREAM!

徐文兵:ICE CREAM。另外呢,就是吃饭的时候多放点儿这种我经常说大家到……叫放点儿紫苏叶,如果出去旅游吃海鲜的话呢,带瓶儿藿香正气水,这都是化湿气的比较好的东西。最好呢出去的时候兜里装瓣儿蒜,装蒜装蒜——这么来的。

梁冬:呵呵,噢,是吗?你解释一下装蒜是怎么回事。

徐文兵:装蒜,古代不是有个服气疗法嘛,就是说把那一些带有气味的药装在身上去避邪、去芳香避秽。其实它能振奋一下你的身体的阳气。啊,你吃蒜怕别人闻的味儿不好你可以装瓣儿蒜,装蒜——是中医的一个治疗方法。

梁冬:装蒜怎么装?

徐文兵:装兜里不就完了嘛。

梁冬:那把蒜剥开呢还是?

徐文兵:剥开,你要不剥没那个味儿。

梁冬:那有没有说把它捣碎了贴在哪一个……哪一个肚脐啊或哪个地方?

徐文兵:有呀,有有有,但是那个比较狠,容易发泡,容易刺激皮肤长一水泡,一般我不提倡。

梁冬:就是如果今年这个阳气不足、湿气有点儿重、风气不足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建议大家在某一天做某一个事情?

徐文兵:其实大家比如说吃菜的时候啊,菜呢,青菜一般都偏寒,所以我们吃菜的时候最好我建议大家去用那个蒜蓉炒,

梁冬:对蒜蓉炒。

徐文兵:煸出……先放蒜末,然后煸出那个蒜的香,然后再把那个菜放进去。这也是能化湿气的。

梁冬:噢,怪不得这个蒜蓉炒青菜是一门很重要的菜,是吧?好了,非常感觉感谢今天的徐老师。那我们也特别提到呢,今天这一段呢,其实是讲述了这个《四气调神》里面的那种反正常状况之下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哈。

徐文兵:应对。

梁冬:对,如何应对。也特别强调地说,当湿气太重的时候如何干燥它,当

黄帝内经习题讲课教案

黄帝内经习题

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书名最早见于(B) A白氏内经 B汉书艺文志 C针灸甲乙经 D史记 E脉经 2黄帝内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E) A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B黄甫谧针灸甲乙经 C史记扁鹊传 D王叔和脉经 E七略 3最早对内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是(D) A黄帝素问直解 B读素问钞 C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太素 E素问吴注 4素问直解得作者是D A全元起 B张志聪 C王冰 D高世栻 E滑寿 5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B A李中梓 B马蒔 C高世宗 D张志聪 E张介宾 6灵枢集注的作者E A高士宗 B李中梓 C张介宾 D马蒔 E张志聪 7黄帝内经太素的作者D A吴坤 B王冰 C马蒔 D杨善上 E张介宾 8类经的作者D A王冰 B高志聪 C高士宗 D张介宾 E马蒔 9最早全面注释内经的古代医家E A李中梓 B张志聪 C张介宾 D王冰 E马蒔 10灵枢注证发微的作者A

A马蒔 B张志聪 C李中梓 D高士宗 E张介宾 11现存全部分类注释内经最完整的著作C A黄帝内经素问 B黄帝素问直解 C类经 D素问吴注 E黄帝内经太素 12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校正的素问注名为E A类经 B黄帝内经太素 C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D黄帝内经素问E素问训解 13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水谷的摄入 B肾气的充盛 C三焦的气化 D天癸的形成 E五脏之气的充盛 14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此处主水是指E A主水液代谢 B生殖之精 C主藏精的功能 D主天癸 E主骨 15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六七面皆焦的原因是E A肾气虚 B阳明脉衰 C肾精亏 D血不足 E三阳脉衰于上 16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C A肾气虚 B肾精亏 C阳明脉衰 D血不足 E三阳脉衰于上 17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面始焦,发始堕的原因E A肾气虚 B血不足 C三阳脉衰于上 D肾精亏 E阳明脉衰 18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四七则A A筋骨坚 B筋骨隆盛 C肾气实 D肾气平均 E阳明脉衰 19灵枢天年认为人体胚胎产生以母为C

黄帝内经经典句子

黄帝内经经典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黄帝内经经典句子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暮而收拒,无忧筋骨,无见雾露。 2、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3、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4、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5、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6、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7、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8、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9、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 10、刺污结闭,根死叶枯。 11、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12、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3、阳化气,阴成形。 14、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

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15、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16、嗜欲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17、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18、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19、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0、持满御神,因时之序,导引行气,安心定气。 21、是以圣人陈阳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22、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2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24、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5、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 26、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完整版)黄帝内经经典句子

黄帝内经经典句子 经典句子 黄帝内经经典句子 1、阳化气,阴成形。 2、天气清净光明者也。 3、刺污结闭,根死叶枯。 4、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5、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6、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8、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9、逆其根,则伐本,坏其真矣。 10、暮而收拒,无忧筋骨,无见雾露。 11、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12、嗜欲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13、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14、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15、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敌治未乱。 16、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17、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18、持满御神,因时之序,导引行气,安心定气。 19、以妄为常,神光不圆,同气异形,形弱气虚。 20、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21、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22、人之死于疾病者,气郁居其半,色欲居其半。 23、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24、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25、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26、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27、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28、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29、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30、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31、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32、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33、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4、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指农历立春之后立夏之前的三个月。此为发陈推陈出新。天地俱生,万物古人常指草木而言以荣茂盛,夜卧早起,广步缓步于庭堂阶前的院子,被发缓形,“被”通“披”。形,即形体。周慎斋:“被发缓形,使阳升而气舒也。”以使志生,言使志意顺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活泼。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皆所以应春阳生发之气;“杀、罚、夺”皆所以折逆春阳生发之气。“勿杀、勿夺、勿罚”是说内存生发和平愉快的意念。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三月,五行之气为木,木五行配五脏为肝,夏为寒变,喻昌:“寒变者,夏月得病之总名。缘肝木弗荣,不能生其心火。至夏,心火当旺反衰,得食则饱闷,遇事则狐疑,下利奔迫,惨然不乐。”奉长者少。奉,供给之意。长,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 夏长。春生,指大多数生物在春天开始生长活动。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夏长以春生为基础,若春季生养不好,供给夏长的条件差,到夏季就易发生寒变的病。 夏三月,指农历立夏以后六秋之前的三个月。此为蕃秀言草木盛长,扬布秀美,天地气交,张介宾:“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气交。斯时也,阳气生长于前,阴气收成于后,故万物华实。”万物华实开花结果,夜卧早起,无厌吴师机:“谓无日长生厌也。”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指人之容色成秀秀美,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杨上善:“内者为阴,外者为阳,诸有所爱,皆欲在阳。”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夏三月,五行之气为火,火五行配五脏为心,秋为痎音皆疟,疟疾指总称。张介宾:“心伤则暑气承之,至秋而金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痎虐。”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指农历立秋之后立冬之前的三个月。此谓容平从容成熟,言草木盛长,到了秋天,已达到成熟阶段,天气以急劲急,地气以明清明,早卧早起,与鸡

尔雅选修课 走进《黄帝内经》 课后作业

尔雅选修课走进《黄帝内经》课后作业 《黄帝内经》概论(一) 1 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八十一难经》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10.0分 2 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汉书·艺文志》 D、《新唐书》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10.0分 3 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A、《伤寒杂病论》 B、《金匮要略》 C、《温病》 D、《脉经》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10.0分 4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 B、《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温病条辨》 C、《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金匮要略》 D、《难经》、《中藏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10.0分 5 《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A、《史记》 B、《脉经》 C、《汉书艺文志》 D、《七略》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得分:10.0分 6 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A、该书中的官名 B、修辞用法

C、书中使用的历法方式 D、有真实的作者考证依据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10.0分 7 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8 《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9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10 《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黄帝内经》概论(二) 1 ()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A、刘向 B、班固 C、司马迁 D、班超 正确答案:A 2 ?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A、《旁篇》 B、《神农本草经》 C、《金匮》 D、《玉机》 正确答案:A 3 《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A、53 B、54 C、55 D、56 正确答案:C 4 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A、224

养生经典名句

养生经典名句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是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的意思。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 1、《黄帝内经》:“五劳损伤”: 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卧伤气。 2、《黄帝内经·素问》: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3、孔子,君子“三戒”: 少年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年,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庄子,“六字长寿经”: “少私、寡欲、清静”。 少私:私为万恶之源,百病之根。鬼迷心窍,私欲缠身,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夜不成寐,日不安神,食之无味,形劳神亏,积累成病,焉能长命。 寡欲:欲不可绝,亦不可纵。纵欲招祸,绝欲不生。少私寡欲,清静为正。少淫欲,不欺男霸女;节物欲,不图财害命;淡利欲,不夺权争势;寡名欲,不投机钻营。 清静:清之静之,心态安宁,稳中自控,静中养生。头

空心静,身轻神宁。利于健身,利于防病。 5、西汉董仲舒: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6、晋代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葛洪养生“除六害”: “善于养身者,必先除六害:禁声色,薄名利,廉钱财,捐滋味,除佞忘,去嘴嫉。” 7、唐代医学家“药王”孙思邈,养生“三慎”: 慎情志:淡然无欲,神气自满。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勿汲汲于所求,勿悄悄于怀恨。 慎饮食: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食当熟嚼,常学淡食。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切忌:饮酒过多,饱食即卧。 慎劳逸: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介绍:“天竺按摩法,老子按摩法”。以此三遍者,月余百病除。天马行空,补益延年。能食,能睡,轻捷,明目。不复疲矣。 8、“药王”孙思邈,养生忌“六多”: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多言则气乏,多愁则心慑。 9、吕洞宾,养生“三寡”: 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精生气,

黄帝内经 繁体版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黃帝素問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迺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力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氣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2020年整理走进《黄帝内经》 于铁成 章节测验答案.doc

《黄帝内经》概论(一)待做 1 第一部冠以黄帝之名的医学著作是()。 ? A ? B ? C ? D 2 最早记录《黄帝内经》的书籍是()。 ? A ? B ? C ? D 3 比较贴和实际的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除《神农本草经》、《八十一难经》、《黄帝内经》以外,还有那本经典著作()。 ? A ? B ? C ? D 4 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都是产生汉代以前。()

? ? 5 《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 ? 6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确立和成熟的四部经典著作是()。 ? A ? B ? C ? D 7 《黄帝内经》这部书的书名最早载录在现存文献的()著作。 ? A ? B ? C ? D 8 以下可以作为否定《黄帝内经》作者是黄帝的依据,除了()。 ? A

? B ? C ? D 9 《黄帝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上下两部分组成,且两部分均分别有81篇。 ? ? 10 《黄帝内经》是现存成书最早的医学典籍。() ? ? 《黄帝内经》概论(二)待做 1 ()被任命整理《黄帝内经》等书籍。 ? A ? B ? C ? D 2

刘向编撰的《七略》中,医学书籍除《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还有()。 ? A ? B ? C ? D 3 《黄帝内经》、《黄帝外经》一共()卷。 ? A ? B ? C ? D 4 第一次发现《黄帝内经》是在班固编著《汉书》时期。() ? ? 5 刘向父子编著《七略》之前,没有发现《黄帝内经》的存在。() ? ? 6

刘向和刘歆编纂整理的七部医学著作共有()卷。 ? A ? B ? C ? D 7 下列选项中,包括在《汉书·艺文志》“七经”之列的是()。 ? A ? B ? C ? D 8 《黄帝内经》一书主要总结了()时期的医学成就。() ? A ? B ? C ? D 9 《七略》是由西汉时期刘向编纂整理的七大类图书的目录和提要。() ? ?

养生经典名言格言警句

养生经典名言格言警句 1. 食毕当行走。唐代医师与道士孙思邈 2. 无痰则不作眩。元代医家朱震亨《丹溪心法》 3. 食不语,寝不言。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论语·乡党》 4.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 5. 养生以少怒为本。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 6. 必先岁气,勿伐天和。《内经》 7. 忧郁生疾,疾困乃死。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管仲 8. 养生治性,行义求志。北宋文学家苏轼 9.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唐代医师与道士孙思邈 10. 心察损神,语多伤气。清代教育家申居郧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警句 1. 势顺则强,气顺则舒。明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刘基 2. 热食伤骨,冷食伤肺。清代养生家曹庭栋 3. 久卧伤气,久坐伤内。《黄帝内经》 4. 广庭于步,养生之道。《黄帝内经》 5. 衣不嫌过,食不嫌不及。清代文学家梁章钜

6. 节食则无疾,择言则无祸。宋代诗人何坦《西畴老人常言》 7. 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养气》 8.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九日闲居》 9. 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北宋文学家苏轼《策别十六》 10. 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卫生诀》 11.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 12. 久立先养足,久夜先养目。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吕坤 13.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抱朴子》 14.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周,战国哲学家庄子《庄子·养生主》 15. 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金代名医张从正 16. 食过则成积聚,饮过则成痰癖。清代文学家梁章矩 17.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东汉历史学家班固

古脉法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廖育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 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 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 ”究竟具有怎样 的文化价值。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 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 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 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 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 学。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 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 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 活的通道。 《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 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都是一般医林人物难望项背之处。其所成就的颇具特色的一家之学,自然与古往今来靠文字功夫吃饭的“医学教授”、以及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养成的医家不同;当然也与各承家技,混饭糊口的江湖郎中有异。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而亡。周氏以写书、授徒、炼丹为平生之“三愿”,但除了在山西工作期间曾撰写并出版《气功药饵疗法》、《峨嵋十二庄释密》外,其他均是述而未刊的草稿与课授生徒的讲义。其门人将这些材料记录整理成《丹医语录》若干卷(表1),相互传抄或油印散发。 图 家藏抄本 《丹医秘授古脉法》封面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 第10集 四季养生 四气调神大论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第十集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 春天怎么养生 夏天怎么养长 秋天怎么养收 冬天怎么养藏 顺应四时为养生第一条。因天之序才是它的要领。 是四气而不是四季。调的是神。重的都是神的层面。 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什么是气?五日谓之侯,三候谓之气。 候,是物候,是树木等事物的表现。事物五天会出现一个变化。三候十五天,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个转换。 人体养生要能跟上气的变化,不然就会得病。这也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个表现。古代时讲气,更多指节气,即24节气。 一年四季,一季有6个节气。 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气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人的情志要跟上这个变化,就能养生。 生长收藏都是四季里气的表现。 化,这四季全有,是指四季全包括,乾卦的上九,见群龙无首吉。 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四合院,东南西北生长收藏全有,门朝南开,门主散,出入之所。东边的房子主生发,孩子们住;老人住西边,壮年住正房。 春天怎么养生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春天的生发之机,是一点点起来的,是分步骤的。 “此为发陈”,陈就是陈旧,是从冬这起来的。春天的毛病是冬天做下的。发的是积聚在冬天的东西。 非典(瘟疫与时节有关,陈旧的发作)中很少有老人和孩子,基本是青壮年,他们生活无规律。目前来讲,老人和孩子比较注重养生,按时睡觉。 “天地俱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都可以生发,也就是子时,一阳,二阳,三阳这样生起来。 “万物以荣”,万物都开始来发育生长。如何养生,列举三个例子。 一个是“夜卧早起”,晚睡早起,晚不过子时。“广步于庭”,步,在古代是慢慢走的意思。慢慢走,走很远。 一个是“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披发,不要约束生机,生发,应该放松心情;缓形,放松腰带穿宽松的衣服,也意味着放松心情。调神,神最重要。志是肾经,肾的神。使肾精能够一点点生起来。 还有一个是“生而勿杀”,此时只怀一个欣欣向荣的心思,不要起一点杀心。春

内经(中医骨伤中级考试学习题集)

A.君主之官 B.相傅之官 C.中正之官 D.仓禀之官 E.决断之官 ★标准答案:B 2. 《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除下列哪一项外均是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根据《痿论》“治痿者,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无“补益五脏”之论,故选D。 3. 《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关系最密切的 A.心肺 B.肺肾 C.肺脾 D.肺胃 E.肺大肠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4. 《灵枢·本神》肾气实的证候是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藏不安”,故选B。A项为脾气实,其余选项与《本神》五脏虚实病证无关。 5. 《痹论》肠痹“中气喘争”是指 A.呼吸喘促 B.肠鸣腹泻 C.肾不纳气 D.腹中攻冲雷鸣 E.以上均不是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痹论》“肠痹者,数饮而不得出,中气喘争,时发飧泄”,“中”指腹 部,“喘”“争”指气向上冲逆,“中气喘争”即腹部气逆,向上攻冲,选D。 6.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经文,属于“上”的病机是

7. 《太阴阳明论》“脾不主时”的涵义是 A.独主长夏 B.独主春季 C.独主秋季 D.分主四季之末 E.不定时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评语: ★答题分析:《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不独主一时,而是分主四季之末各十八日。 8. 据现考证,《灵枢》最早称谓:

《黄帝内经·选读》重点背诵

中医经典背诵 《黄帝内经》(选读) 1、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律,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 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的条文,说明人体阴阳的升降失常主要表现在于脾胃气机的升降失常,治疗脾胃病应当注重升清降浊,并附典型病例,体现了经典对临床的指导作用,也说明了重温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4、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素问·生气通天论》) 5、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6、帝曰: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 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7、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 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

中医药名言名句诗词诗句

一、天人合一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素问·举痛论》) 二、养生保健 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

3.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 4.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孟子·尽心》)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6.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7.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8.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 9.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0.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11.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12.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清·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13.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14.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二十》) 15.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16.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 17.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18.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三、防病防变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注释

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发:草木发芽。陈:敷陈,草木枝叶舒展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自然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广步于庭:广步,缓步。庭,堂前阶也。被:同“披”,披散,散开,解开。以使志生:言使人的情志宣发舒畅 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指精神,行为活动顺应春阳生发之气,杀,夺,罚,指精神,行为活动违逆春阳生发之气。强调人需顺应生发养长之道。养生:养护(春天的)生机 寒变,奉长者少。 寒变:阳气虚损的寒性病变奉长者少:供给夏季的茂长之气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蕃秀:万物(主要是草木)茂盛壮美。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天地气交:“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气交”华实:均用作动词,意为开花结实,华,同“花”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华英成秀:华英指草木的花叶。此比喻人的容色神气。秀,草木开花,此比喻人因气机旺盛而容光焕发的样子。 外,此夏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痎疟:疟疾的总称。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冬至重(虫)病:至,到,来临。重病,别的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容平:盛满。形容秋季万物果实饱满,已经成熟的景况。 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与鸡俱兴:跟鸡同时作息。意同“早卧早起”,兴,即起床,此指作息。秋刑:深秋(霜降后)的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收敛神气而不外露,从而使肺气清肃。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飧泄:水谷杂下,完谷不化的泄泻。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

黄帝内经中的16句经典养生语录

《黄帝内经》中的16句经典养生语录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之一,其主张的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正符合了现代社会的人们的需求。了解其中的养生语录将会使您受益匪浅。 养生语录: 1.“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肆欲纵色,耗散精气,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 2.“唾沫吐得太远,有伤元气”。 3.“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没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宁,真气保存体内,形影不离,病不伤也。 4.“仁者寿也:胸怀宽广者,益寿;反之。胸怀狭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注重道德修养:“浩然正气”有利于身心健康…… 5.“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能心如止水;”“还在判断值与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6.“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就是说:情绪不稳定,什么病都来了。 7.“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

8.大病大汗后不可冷水浴,太饿太饱都不可沐浴;晨起三千步,睡前泡足浴;足浴,可以促睡眠;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9.“起居有常,卫生合理”。春三月:应晚睡早起,漫步于庭院,舒缓身体;夏三月:晚睡早起,不怕白天长,胸中无怒气,违反伤心;秋三月:早卧早起,使神志保持安宁,违之伤肺;冬三月:早睡晚起,藏阳除寒,违之伤肾。 10.“睡眠是重要之重”能睡者长寿也; “一夕不卧,百日不复之说”。“会吃不如会睡,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为道之百编,而卧最为首” 即为睡觉最重要。古人曰“睡眠,要先睡心,后睡眠”(即安定心神睡觉) 11.“不妄作劳,劳作不过量,不要随便付出体力;”“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12.“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春夏保养心和肝,秋冬保养肺和肾。 13.木梳:晨起三千下号称“木梳丹”;梳头有疏通络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作用。 14.百岁老人,以素食长寿;对他们健康长寿有直接的影响:“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多饮伤神,厚味昏神,饱食闷神。”“心地善良,热爱活动,热爱劳动”是百岁老人的共同点。 15.古人曰“读书也是保健的方法”。读书养生:“病须书卷作良医”陆游说;“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体气多病,得以名人文集读之,亦足以养病。” 16.《黄帝内经》养生五难:“名利不利,此为一难;喜怒不除,此为二难;声色不净,此为三难;滋味不绝,此为四难;神虚精散,此为五难;五难绝,寿自

现代经典中医著作之廖育群《秘授古脉法抄本》

(声明:书籍内容载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得利用该书籍用于商业目的) 洞见思想底层,诠释中国人上古时期的生命哲学,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中医太美。欢迎大家阅读本书籍,希望你能从中体悟生命哲学,辅佐中国文化发扬光大。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 廖育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 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法”等一些与现今所见中医诊脉之法不同的脉诊方法。因而我在讨论中医诊脉之法的发展演变时,将这些早期的诊脉之法统称为“古脉法” [①] 。 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医著作中是否早已有人使用过“古脉法”一词,但我以此概括与指称那些见之于古代医学经典、现今早已废弃不用的诊脉方法,却完全是由于家学渊源的影响——在家藏医书中,有名之曰《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一卷。 一、关于《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抄本 图家藏抄本 《丹医秘授古脉法》封面 抄本的价值取决于其中所保存的“未刊之论”究竟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如果与已知的古人遗墨、行世的思想言论大同小异,那么这样的抄本则几乎毫无价值。家藏抄本《丹医秘授古脉法》的主体内容是“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诊候之法,这种诊脉方法与现今所见通行的中医诊脉方法有所不同,是来源于与正统中医理论体系与实用技艺完全不同的一派之学。这个抄本作为医学知识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某种不见于典籍记述的医学理论与技艺,而且可以作为理解传统医学演变轨迹、实实在在触摸近代“个色中医人物”之学问与生活的通道。 《丹医秘授古脉法》出自家父之手,其主体内容却是源于一位具有奇特经历的四川医家周潜川的讲述。 周潜川(1905~1962),祖籍四川威远县,世居成都。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得岳丈资助,入国立武汉大学;又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习武术受伤,幸得丹药救治而获痊愈,故好岐黄。离军后,负笈峨嵋、贡嘎、青城、武当诸山,遍访民间宿医与精谙医术之僧道,获益良多,家资亦尽耗于此。个人天资与如此经历,使得周氏之学既能旁及诸子、术数、气功、武术,又始终以医家的理论与实用技艺为核心;既得道家真传,又旁通儒佛两教;既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和西方近代实证科学的熏陶,又能坚持东方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都是一般医林人物难望项背之处。其所成就的颇具特色的一家之学,自然与古往今来靠文字功夫吃饭的“医学教授”、以及在这个知识体系下养成的医家不同;当然也与各承家技,混饭糊口的江湖郎中有异。 抗战结束,周氏悬壶上海。50年代应社会名流之邀来京施诊;又以效奇而蒙诸翁向中央举荐,遂在卫生部某副部长的安排下,由上海迁至北京“三时学会”旧址应诊,晚间开讲授业。记得当时周氏的诊费为人民币5元(足够维持一般人的每月生活)——如此昂贵的诊费足以说明其“身价”。60年代初,因治愈山西省委秘书长之顽疾痼病,又被盛情聘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此间周氏每年应邀赴各省、军区为高层人物治病,讲授气功与养生之道,但不久即因此蒙难入狱而亡。周氏以写书、授徒、炼丹为平生之“三愿”,但除了在山西工作

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心得

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心得 由王爱仁制作。 一、通篇简要概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是中国医学理论上养生的名篇。它与《素问·上古天真论》是属养生的姐妹篇,在古版本中,按全元起注本,也是在第九卷。今本《素问》也被移为卷首了。 全篇共分8小段。前面的四小段,以四季为序,讲述要求人们如何应四季之气的变化,进行养生的方法与道理;第五小段,以人的生存大环境为背景,说明天地之道,阴阳气交所形成的气象变化,与一切生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关系,进而,又点明人的生命健康与顺从自然之道的重要关系;第六小段,以阴阳之道来看待四季气象的变化,并具体讲明人因违逆四季阴阳之气,由此而造成五脏被损的严重后果;第七小段,从宇宙生命哲学的高度,阐述四时阴阳之道与生命存亡的本质关系,讲术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的深刻养生哲理;最后一小段,是从预防医学和保健的角度,来认识顺从自然之道,重视保健养生对于人类少生疾病和不生疾病的重要意义。 由山东中医学院和河北医学院共同校释,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第五小段的[按语]中说:“本节文字,丹波元简认为与上下文不属,疑属他篇错简。可参。”其意就是说,这一小段文字本不属于该篇的内容,怀疑它是由其它篇中错误地编辑过来的。存疑者丹波元简为日本的著名汉医考证学者。 我认为丹氏的存疑,不能说完全不无道理,因为今存《内经》这部书,是大家公认的“非一时之言”,“非一人之手”,而是历代许多人,根据多种版本的传抄、印刷、保存、补缀、编辑、校正综合的结果,是一部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要想看到完全统一的个人专著版本是不可能的。据我所知,汉代的张仲景所保存的《内经》,并以此为依据,撰写出属于他自己的《伤寒杂病论》,与魏晋间皇甫谧所保存的《内经》,并以此为依据,还结合其他,撰写出属于他的《针灸甲乙经》。他们两人所见到的《内经》是否完全一致,就令人存疑。因为古代医书,属方技类文献,总的来说属禁书,秘书,不属于公开流传的文字,所以他们两人所见的《内经》,从来源渠道和版本就会有不同,因而内容有差异是完全可能的。 据现有考证,《黄帝内经》书名,从文字上显出,最早见到的是东汉班固所修的《汉书·艺文志》。而班固所修的《艺文志》又是根据西汉时期刘歆所编纂的《七略》为基础。而《七略》又是是根据其父刘向所编纂的《别录》为基础。而刘向所编出的《别录》,又是由多人编纂而成的,其中的医书类,就是由皇宫的侍医李国柱根据有关的方技类医书编纂而成,其中就包括有《黄帝内经》在内。李国柱在整理中,《黄帝内经》一书,是否是按原著完全照搬整理,这就存疑,我认为,李国柱既为皇宫内侍医,肯定有编者个人的创造,还有疏忽或遗漏等。 其实《别录》与《七略》都早已亡佚,据今存《艺文志》班固自注,他采用的《七略》也并非是完全地照抄,在整理中就加进了自己的意思。另外,现在公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作者:————————————————————————————————日期:

中医古籍在线藏书阅读 ●本草Top 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 汤液本草饮膳正要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蒙筌本草纲目本草乘雅半偈本草征要 本草易读本草新编本草备要本经逢原 本草经解本草从新 神农本草经百种 录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崇原本草求真神农本草经读本草述钩元 食鉴本草本草思辨录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便读 本草撮要本草问答神农本草经赞本草择要纲目 得配本草本草害利本草分经 ●方药Top 雷公炮炙论炮炙全书炮炙大法雷公炮制药性解濒湖炮炙法要药分剂珍珠囊补遗药性赋药鉴 药征五十二病方名医别录 千金翼方孙真人海上方外台秘要医心方 太平圣惠方苏沈良方博济方史载之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鸡峰普济方洪氏集验方 杨氏家藏方千金宝要卫生易简方全生指迷方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 遗) 瑞竹堂经验方世医得效方奇效良方医方集宜医方考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普济方 肘后备急方普济本事方严氏济生方药征续编 仁术便览祖剂古今名医方论种福堂公选良方汤头歌诀急救便方奇方类编 医方集解 绛雪园古方选 注 医方论串雅内外编 成方切用时方妙用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 金匮方歌括 医方证治汇编 歌诀 验方新编十剂表 经验丹方汇编药性切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华佗神方集验方大小诸证方论奇效简便良方神仙济世良方是斋百一选方小品方惠直堂经验方

绛囊撮要经验奇方古方汇精外治寿世方 文堂集验方回生集本草简要方增订医方歌诀 济世神验良方医方歌括医方简义 ●经论Top 八十一难经内经博议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医经读 医经原旨素问玄机原病式类经类经图翼 内经知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六因条辨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黄帝素问直解素问经注节解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校义黄帝内经太素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内经评文内经药瀹医效秘传读素问钞 灵素节注类编古本难经阐注难经正义素问识 灵枢识难经经释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要旨论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难经集注难经古义万氏秘传片玉心书伤寒论伤寒捷诀伤寒总病论类证活人书 注解伤寒论伤寒九十论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 伤寒明理论仲景伤寒补亡论伤寒寻源伤寒直格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伤寒六书伤寒论条辨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证治准绳伤寒论注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溯源集 伤寒括要伤寒缵论伤寒贯珠集伤寒法祖 伤寒大白伤寒悬解伤寒论类方伤寒论辩证广注伤寒论辑义伤寒医诀串解伤寒审证表伤寒补例 敖氏伤寒金镜录伤寒舌鉴增订叶评伤暑全书伤寒论翼 伤寒附翼伤寒指掌中寒论辩证广注河间伤寒心要 刘河间伤寒医鉴金匮要略浅注金匮要略方论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玉函经二注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