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

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意见

甘政办发〔2015〕11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我省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努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农民增收取得新成效,省政府决定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围绕“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以确保粮食安全、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典型引路、分类推进,着力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和科技支撑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稳定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构建布局更趋合理、发展更具活力、特色更加鲜明、效益更加凸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全省培育提升10个以上大型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100个左右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建设1000个左右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扶持10000个左右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到2018年,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基地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左右;主要农作物及猪、禽、奶牛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肉牛、肉羊良种化率达到7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4%。

二、创建内容、目标及标准

(一)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

1.创建内容: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选择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增强发展实力。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提升产品研发、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和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创建目标: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式,集中培育10个以上行业领军企业,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3.创建标准:除符合国内上市企业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总资产规模1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带动农户的数量在1500户以上;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销售收入占销售总收入的70%以上;获得国家驰名商标或省级著名商标。力争5个在主板上市,5个以上在新三板上市。

(二)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创建。

1.创建内容:依托现有的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农业园区、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通过集聚产业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创建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园)。

2.创建目标:在全省建成30个左右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成70个左右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区域特色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逐步形成以区域性示范区为引领,以特色示范园为支撑的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3.创建标准:示范区(园)应具备“三有、三高”。“三有”是:有明晰的产业定位,有能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有自己或紧密结合的研发团队;“三高”是: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

率较高。示范区(园)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良种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等高于非示范区(园)。

(三)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1.创建内容:按照基地支撑、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的要求,以生产优势区域为重点,壮大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循环高效农业和以优质林果、设施蔬菜为主的特色高效农业,提升马铃薯、中药材、现代种业和酿酒原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规模效应明显、产业优势突出、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2.创建目标:在全省建成1000个左右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其中,种植类基地600个左右,养殖类基地400个左右。

3.创建标准。

(1)种植类基地建设标准。

——蔬菜生产基地。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两江一水”流域等五大蔬菜生产优势区域为重点,突出发展高原夏菜、冬春淡季设施蔬菜生产。主推工厂化集约育苗、设施改造提升、标准化栽培、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绿色生物统防、产后商品化处理、保鲜贮藏、冷链运输与营销及尾菜无害化处理等技术。基地的工厂化集约育苗达到100%,产品无公害率达到100%。

——林果生产基地。以陇东黄土高原、天水陇南山地、中部黄河流域为主,重点发展富士系、元帅系为主的鲜食苹果基地和以鲁加系列为主的加工苹果基地;以天水、河西为主,重点发展优质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以河西和中部为主,重点发展优质梨、枣生产基地;以陇南为主,重点发展核桃、花椒、油橄榄生产基地;以天水和沿黄灌区为主,重点发展鲜桃基地。主推矮砧宽行支架建园技术、雨养区果园保墒集雨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老果园间伐改造技术、果园防雹网和防霜机应用技术、病虫生态防控技术、果园专用机械与轻简栽培、“果沼畜”生态果园和幼树早丰优质高效栽培等技术。着力提升“三品”(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使果园优质果率达85%、商品果率达95%。

——中药材生产基地。重点建设以岷县、宕昌为主的优质当归基地,以渭源北部、陇西西南部为主的优质白条党参基地,以文县中北部、舟曲南部为主的优质纹党基地,以陇西、渭源中部为主的优质黄芪基地,以及瓜州、民勤、榆中等甘草基地,民乐等板蓝根基地,酒泉、武威和白银枸杞基地等。主推道地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低残留及生物农药病虫草防控、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化肥喷雾施肥及全程绿色生产技术,实现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达到良种、种苗、技术和管理“四统一”,开展GAP 认证,确保道地品质。

——马铃薯生产基地。重点建设三大专用型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在高寒阴湿区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在定西为主的中部地区建设淀粉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在河西建设全粉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在天水、陇南及沿黄灌区建设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主推专用马铃薯脱毒原种或一级种薯、黑色全膜垄作侧播、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绿色统防、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力争脱毒原种或一级种薯利用率达到100%,机械化播、收率达到70%以上。

——现代种业生产基地。在以张掖、酒泉为主的河西及沿黄灌区重点建设国家级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的“四化”示范基地。鼓励和引导种子生产优势基地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土地向制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种子企业流转,支持种子企业与制种大户、农民合作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主推自主品牌玉米品种制种、垄膜沟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张掖为主的河西及沿黄灌区主要推广膜下滴灌技术。主推“企业+基地”、“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发展模式。

——酿酒原料生产基地。以啤酒大麦、啤酒花、酿酒葡萄为主。在河西、引大灌区建设啤酒大麦生产基地。在河西走廊的国有农垦农场建设啤酒花生产基地。在武威、张掖、嘉峪关等地建设酿酒葡萄生产基地。推广自主品牌优质良种,良种普及率达到100%。主推垄作沟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技术普及率达到100%。

——草产业基地。在陇中、陇东旱作农业区重点生产苜蓿、红三叶、猫尾草、饲用甜高粱等优良牧草,在河西灌溉农业区重点生产甘农系列、WL系列、龙威系列等优良苜蓿,在高寒阴湿区和沿黄灌区生产藜麦,主推全膜覆土、精量穴播、根瘤菌接种等综合技术,良种化率达到100%,牧草播种、刈割收获、草捆加工等实行机械化作业。

(2)养殖类示范基地建设标准。

——畜禽养殖示范基地。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良种率达到100%,畜禽圈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化水平达到80%以上,实施科学规范的畜禽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近3年内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年出栏育肥猪1万头以上;产蛋鸡规模达到5万只以上;肉鸡年出栏10万只以上;奶牛存栏10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1000头以上;羊年出栏3000只以上。牧区出栏肉牛、肉羊分别达到500头和1500只以上。

——特色渔业养殖示范基地。园区规模集中连片面积达100亩以上;园区规划建设科学,建立统一的电、水、氧、热供给设施,配套先进适用生产装备及其他服务设施。主导品种属珍稀、特色品种或新兴产业品种,特色明显,经济效益显著,能充分体现现代渔业特色,系当地渔业优势或特色产业,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

(四)扶持示范性家庭农场、合作社。

1.创建内容:积极扶持经营规模适度、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标准规范、产出效益明显、管理科学有方、带动能力较强的示范性家庭农场和示范性农民合作社。

2.创建目标:重点扶持3000个左右示范性家庭农场,土地产出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以上,家庭成员人均纯收入达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2倍以上;重点扶持7000个左右示范性农民合作社(含10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入社成员收入比当地同类型农户收入高出25%以上。

3.创建标准。

(1)示范性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合法:家庭农场经营者应具有农村户籍或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家庭收入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来源。基础设施完备: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有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生产基础、配套设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经营规模适度:土地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经营规模应达到一定标准并相对稳定。生产标准规范:主要农业投入品建立进出台账,产品生产过程有记录、产品质量可追溯。运行管理科学:有规范的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能实行集约化经营,经济效益明显。

(2)示范性农民合作社。运行机制规范: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运行满2年以上;工商注册成员数100人以上(民族地区和特色农林种养业可适当放宽),“三会”制度、财务制度健全,并有效运转。服务成效显著:以本社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农业生产资料(初入社自带固定资产除外)统一购买率、主要农产品的统一销售率超过60%,统一生产、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贮藏(加工)等服务超过社员生产量的80%。产品质量安全: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有严格的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有注册商标,农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或获得地理标识。经济实力较强:入社成员原则上均应出资,成员出资总额3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20万元以上,少数民族地区可以放宽,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少数民族地区30万元以上。社会声誉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示范带动作用强,在当地影响大;没有发生生产(质量)安全事故、环境污染、损害成员利益等严重事件,没有行业通报批评等不良社会影响,无不良信用记录;项目扶持资金使用合理。

三、机制创新与保障措施

(一)坚持调结构转方式。立足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中,通过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促进经营方式由千家万户分散型经营向市场化组织转变,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步伐,逐年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积极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园艺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选择节水模式,积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二)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在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上求突破;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广大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的科技意识和应用转化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对“十百千万”工程的支撑能力。

(三)强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建立政策支持长效机制,各级财政要多渠道整合和统筹支农项目资金,对工程建设实施主体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进行扶持。自2015年起,省级要在现有投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整合统筹安排支农资金工作力度,重点用于“十百千万”工程实施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重点产业关键环节财政贴息奖补等。加快构建公益性

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三权”抵押贷款的措施办法。

(四)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适应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仲裁机构和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土地流转为突破,进一步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一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农产品冷链体系,发展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电子商务等现代新型流通业态。

(五)完善农业投融资机制。健全金融支农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基金、股权、信托、租赁、保险等新型投融资,运用贴息、担保、投保、风险补偿、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农业信贷投放;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防范和化解农业经营风险,激发广大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的活力。

(六)依法推进农业建设。依法保护基本农田、保障农业建设用地;加强农业生产投入品安全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完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推进农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逐年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坚决防止农业面源污染。探索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水平。

(七)加强工作协调指导。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各地在具体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出来的新机制、新模式,树立推广典型,扩大示范带动效应。省上牵头部门要分别研究制定“十百千万”的创建标准、推荐程序及扶持办法,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标准高、规模大、速度快、效益好”的要求,加强工作研究和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工程实施。

《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

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 (甘办发[2011]2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素质,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事业单位招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实施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工勤技能人员,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招聘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或批准聘用的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第四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以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及组织部门、人社部门核准的岗位为依据。在编制及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出现岗位空缺时,才能招聘人员。 第五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要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党委、政府宏观管理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实行考试、考核的方法。 第六条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是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主管机关,负责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政策指导、监督检查、管理、招聘计划的审定备案,按照权限分别负责省直党群系统和政府系统所属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工作;市(州)主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部门负责审定本辖区招聘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本辖区的招聘工作;县(市、区)

承担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部门负责审核、制定本辖区招聘计划,配合市(州)做好公开招聘的具体工作。 省直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指导管理,招聘计划审核及组织实施工作。市(州)以下事业单位管部门在公开招聘工作中的职责由市(州)确定。 事业单位提出本单位的招聘计划,按照组织部门、人社部门及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成立由本单位人事(干部)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职工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招聘工作机构,负责招聘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招聘范围、条件与资格审查第七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应面向社会,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应聘。已有工作单位的人员,须经原工作单位出具同意应聘的证明方可报名。 第八条事业单位公共招聘人员原则上一年进行一次。 第九条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 (三)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四)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工勤技能岗位应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具备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或要求。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或者招聘工作组织部门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和证明、证件等进行审查,确定符合招聘符件的人员。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编号: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聘用单位(甲方): 受聘人员(乙方):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填写说明 1.本聘用合同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05〕122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定。 2.本聘用合同书须由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双方当事人亲自签订,因故确需代签的,须经本人书面委托,否则代签无效。 3.本聘用合同书中涉及岗位名称的填写,要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填写具体的岗位名称。 4.本聘用合同书内的年、月、日一律使用公历,除落款日期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工资报酬等金额一律使用大写。 5.填写聘用合同书一律用蓝、黑墨水书写,字迹清晰、工整,涂改处必须加盖校对章,否则无效。 6.本聘用合同书由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

甲方(聘用单位) 名称: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地址: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乙方(受聘人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码: 住址: 联系电话: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05〕122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政策规定和 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如下聘用合同条

款,共同遵照履行。本合同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一、聘用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限按下列第项执行: (一)本合同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试用期为个月,自年 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本合同期限自签订之日起算,至乙方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之日终止。 (三)本合同期限自签订之日起算,至 工作任务完成时止。试用期为个月,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二、聘用岗位及职责要求 (一)甲方聘用乙方在部门从事 岗位的工作,兼任(或同时完成)的工作。 (二)根据按规定权限认定的岗位等级和单位按工作需要赋予的工作职责,由甲方确定乙方的岗位职责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详细版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详细 版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parties’ actions and ensure tha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tate, collectives and individuals are not harmed ( 合同范本 )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编号:MZ-HT-088954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详细版 编号:__________ 聘用单位(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聘人员(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制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填写说明 1.本聘用合同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05〕122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定。

2.本聘用合同书须由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双方当事人亲自签订,因故确需代签的,须经本人书面委托,否则代签无效。 3.本聘用合同书中涉及岗位名称的填写,要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填写具体的岗位名称。 4.本聘用合同书内的年、月、日一律使用公历,除落款日期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工资报酬等金额一律使用大写。 5.填写聘用合同书一律用蓝、黑墨水书写,字迹清晰、工整,涂改处必须加盖校对章,否则无效。 6.本聘用合同书由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 甲方(聘用单位)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肃省重点岗位领导干部交流办法

甘肃省重点岗位领导干部交流办法 (2014年1月14日〃甘组通字〔2014〕2号) 为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加强干部交流工作,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制定本办法。 干部交流的重点是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包括县以上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干部,纪委及组织部门主要负责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门主要负责人,省、市(州)、县(市、区)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有关人财物管理和资金、项目审批部门的领导干部。与群众打交道多、与项目打交道多、与资金打交道多的部门负责人,尤其要加大交流力度。 第一条省、市(州)直部门中,从事执纪执法、干部人事、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等部门的主要领导,特别是干部人事、发改、财政、审计、土地、交通、建设、环保,以及事关民生改善且专项资金较多的扶贫、民政等部门主要领导,在同一职位任职5年以上的,必须交流。上述部门所属的其他领导干部和所属部门关键岗位的主要领导干部,也要进行交流。 第二条市(州)、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的正职任职5年以上的,必须交流;副职任职5年以上的,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第三条市(州)、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在同一职位任职 5 年以上的,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情况进行交流。领导班子副职任职 5 年以上的,有计划地进行交流;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10 年的,必须交流。

第四条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正职,在同一职位任职5 年以上的,一般应当进行交流。领导班子副职任职5 年以上的,有计划地进行交流;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10 年的,必须交流。 第五条按照《党政顿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对存在需要任职回避情形的,应通过交流进行回避。离最高任职年龄不满5年的、因健康原因不宜交流的以及其他原因不适合交流的,可不交流或暂缓交流。 第六条干部交流可以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地方与部门之间,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之间进行。县(处)级领导干部跨地区、跨部门交流,原则上保持进出平衡,由各地各单位先提出可接收交流干部的职位,统筹实施。对涉及干部管理权限需要征求上级主管部门单位意见的重要部门主要领导交流任职工作,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七条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要严格执行有关干部政策和规定,集体研究确定交流对象。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每年要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摸底和综合分析,针对本地本单位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制定领导干部交流计划,报党委(党组)研究决定后实施。在领导班子职位出现空缺时,应优先考虑安排交流干部。任何单位不得借交流突击提拔干部,违反规定调任干部。 第八条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切实关心交流干部的工作和生话,解决好交流干部配偶随调、子女入学等具体问题。干部本人要服从组织的交流决定,接到交流通知后,按相关规定须尽快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在限定的时间内报道。 第九条建立干部交流年度报告制度。每年12 月中旬之前,各地各单位向省委组织部报告本年度干部交流情况和下一年度

省委组织部各处(室、中心)主要工作职责

省委组织部各处(室、中心)主要工作职责 办公室 负责部内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主管本部秘书事务、机要保密、文书档案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协调、文电处理、文字综合、文件审核、督办检查和部分领导讲话稿的起草、文印、通信收发工作;负责编发《安徽组工信息》;负责本部的财务审计、安全保卫、车辆管理和接待等工作;指导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办理部领导交办事宜。 调查研究室(政策法规处) 综合研究党的组织、干部工作有关方针、政策;协调、审核组织、干部工作的有关法规;综合研究和宏观指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承担部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负责完成中组部每年下达给省委的重点课题;负责组织、干部工作的新闻宣传;编发部刊《安徽组工通讯》;编纂中共安徽省组织史;协调、指导市、县(市、区)组织部门的调研工作。 组织处 研究和指导党的组织制度、生活制度建设;研究和指导县以上领导班子政治思想作风建设;研究和指导党组织的设置,审批省直和中央驻粤有关单位党组织的设立;研究和指导市、县和省管单位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研究和指导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他各类组织的党建工作;研究和指导全省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研究和指导全省党费管理工作,并负责省管党费的收缴、管理和使用工作;承办全国党代会广东代表和省党代会的组织选举工作;接转组织关系。 农村组织处 研究、指导乡镇党委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指导乡镇、村干部的培训与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指导乡镇、村党员的组织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综合指导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研究和指导开展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 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 活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指导乡镇实行政务公开,村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研究和指导解决农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和指导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干部一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办公室)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编号:___________ 聘用单位(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聘人员(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制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填写说明

1.本聘用合同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 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05〕122 号)和事 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定。 2.本聘用合同书须由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双方当事人亲自签订,因故确需代签的,须经本人书面委托,否则代签无效。 3.本聘用合同书中涉及岗位名称的填写,要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填写具体的岗位名称。 4.本聘用合同书内的年、月、日一律使用公历,除落款日期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工资报酬等金额一律使用大写。 5.填写聘用合同书一律用蓝、黑墨水书写,字迹清晰、工整,涂改处必须加盖校对章,否则无效。 6.本聘用合同书由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 甲方(聘用单位) 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聘人员)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生年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 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05〕122 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政策规定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如下聘用合同条款,共同遵照履行。本合同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印发《甘肃省省直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实施办法》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印发《甘肃省省直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 流实施办法》 【法规类别】奖惩 【发文字号】甘组通字[2009]51号 【发布部门】甘肃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9.05.10 【实施日期】2009.05.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印发《甘肃省省直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实施办法》 (甘组通字[2009]51号) 为进一步加强省直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中央有关政策规定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委组织部制定了《甘肃省省直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实施办法》。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2009年5月10日 甘肃省省直机关中层干部

轮岗交流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省直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轮岗交流,是指在省直机关内设机构中进行的职位交流和省直机关之间正处级领导干部跨部门交流任职。 第三条省直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干部交流的激励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提高机关工作效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四条省直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推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要求进行。

甘肃省领军人才工作任务合同书

编号:密级:甘肃省领军人才工作任务合同书 工作单位名称: 工作单位属性: 学科领域: 委托方(甲方)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责任人(乙方): 责任单位(丙方):主管部门 用人单位 起止年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甘肃省领军人才工作任务合同书 任务委托单位(甲方):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甲方代表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庞波 邮政编码:730000 甲方联系人:电子邮件: 电话:传真: 工作任务责任人(乙方):(自然人填写) 姓名: 性别:身份证号: 住址: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手机: 责任单位(丙方): 主管部门: 用人单位: 主管部门负责人: 用人单位负责人: 用人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人: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手机:

甘肃省领军人才工作任务合同书 总则 我省实施千名领军人才工作,旨在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在各类人才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建设若干个以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核心,以重点优势产业学科为平台的创新创业团队,使之成为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领军团队,努力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 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文件要求,加强宏观指导协调和督查,全面落实领军人才的各项待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关政策、制度和机制,切实做好对领军人才的考核、管理、使用和服务工作,推动领军人才工作健康进行。 领军人才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作用,为领军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改善领军人才的生活条件,解决领军人才后顾之忧。对领军人才提出的有关工作、科研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受理并积极协调解决。要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及特点,在科研、项目、学术、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方面对领军人才提出具体合理的目标任务,并提供相应的条件支持,作为双方年度考核和三年聘期期满考核的重要依据。 领军人才要充分发挥在本专业、学科的带头人作用,凝练学术和科研方向,在引领产业、学科发展和项目建设,培养人才团队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形成“工作任务合同书”,并在合同期内,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的成绩。按照目标任务要求,努力履行职责。

陇南委组织部部管科级干部档案

中共陇南市委组织部部管科级干部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单一来源采购 采 购 文 件 项目编号: LJJC2018-022 陇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二○一八年八月

目录 一、单一来源公示 (3) 二、单一来源采购公告 (3) 三、单一来源采购须知 (6) 四、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16) 五、商务要求 (16) 六、采购文件格式 (19)

一、单一来源公示 中共陇南市委组织部部管科级干部档案 数字化建设项目单一来源公示 中共陇南市委组织部部管科级干部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拟采用单一来源方 式进行采购。现将有关情况向潜在政府采购供应商征求意见。 一、采购名称及内容:陇南市委组织部部管科级干部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建立安全、高质量的干部档案信息库和干部数字档案管理平台)。 二、该项目采购预算金额:70万元。 三、单一来源采购理由: 根据中组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中组发〔2014〕9号)、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通知》(甘组通字〔2017〕25号)的要求,干部档案数字化由中央、省、市、县四级一体化开发建设,技术标准要一致,建成后能够上下联动、无缝对接。部管科级干部档案数据涉密,省委组织部建议选用有保密资质且承担过中组部、省委组织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经多方考察论证后,北京航星永志科技有限公司具有中组部认定的甲级保密资质,干部档案数字化配套采集软件由该公司研发,符合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涉密要求,近年来,该公司已实施完成了中共中央组织部、甘肃省委组织部及市管领导干部档案数字化工作,积累了非常宝贵的项目实施经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拟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 四、拟定的实施单位理由: 经多方考察论证后,该项目拟定的供应商为:北京航星永志科技有限公司。理由是:北京航星永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档案信息化领域的专业服务商,具有中组部认定的甲级保密资质,干部档案数字化配套采集软件由该公司研发,符合干

甘肃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甘肃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改善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根据《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点对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重点行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重点学科、重大工程、重大科技项目等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及紧缺的高技能人才; 拥有发明专利或专有技术,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项目的人员; 为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适宜担任行政管理职务,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博士或博士后人员。 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受年龄限制,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行政管理人才年龄不超过45周岁。

第三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主要职位 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聘科技专家; 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或特聘首席教授; 博士生导师; 市(州)长助理,厅(局)长助理,省属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院(校)长助理,省属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总经理(厂长)助理、副总工程师、副总会计师、副总经济师,上述部门(单位)的中层领导职务。 第四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待遇 引进的特聘科技专家和特聘首席教授,在聘任期内除按标准发给工资、津贴外,按《甘肃省特聘首席专家管理暂行办法》享受政府津贴。 引进的博士生导师,每人每月发放津贴1200元,享受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其他待遇根据职位和本人的能力水平,由用人单位和引进人才双方协商确定。 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党政机关的正副处级领导职务或企事业单位的相应管理职务的,享受同

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聘任暂行办法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聘任暂行办法的通知 甘政办发〔2012〕19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聘任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8月6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聘任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省政府参事(以下简称“参事”)聘任工作,切实加强参事队伍建设,保障参事依法履行职责,发挥参事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咨询国是、民主监督、统战联谊的作用,依据《政府参事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565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参事聘任范围及对象。省级党政机关、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中央驻甘单位及新的社会阶层、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等领域中有代表性、有影响、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专家学者或社会名望较高的人士;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名望较高的爱国人士,港、澳、台和回国定居的社会知名人士。参事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主。中共党员参事主要从具有较高学识水平、知名度高、影响大的党内专家、学者中聘任,也可以从具有丰富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经验及政策咨询能力的厅级干部中聘任。具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身份的不占比例。 第三条参事聘任原则。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立足于统战性、咨询性。既要考虑统战工作的需要,又要考虑适应政府咨询工作的需要;既要考虑其代表性、影响力,又要考虑其现实表现和参政议政能力。同时,要考虑年龄、知识和政府参事队伍整体结构的合理性,不搞荣誉性安排,不求党派之间平衡,一般不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政协常委交叉。 第四条参事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甘肃省规范和监督党政领导干部用权行为暂行规定

甘肃省规范和监督党政领导干部用权行为暂行规定 字体:[ 大中小 ] 发布日期:2011-05-19 浏览次数:297 甘肃省规范和监督党政领导干部用权行为暂行规定 省委办发【2008】76号 (2008年8月18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规范和监督重大事项决策、资金管理和干部人事工作等方面的用权行为,切实保证各级领导干部科学用权、民主用权、依法用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县处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参照本规定。 第三条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权责一致原则,公平公正原则,依法依规原则。

第二章规范用权行为 第四条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民主集中制教育作为中心组专题学习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要把依法行政知识纳入教学计划。新任职领导干部在一年内必须参加依法行政、民主集中制和国家财经法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对新提拔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组织部门在任前谈话时应明确提出依法用权的要求。 第五条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各级党政正职负责全面工作,一般不具体分管人事、财务、项目建设、招投标等工作。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集体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职责。 第六条各级领导班子应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规定,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建立、完善和落实议事规则及相关配套制度,明确决策程序,确定应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重要项目和大额度资金的范围与标准。凡列入议事范围的内容,必须按照规定程序集体研究决定,杜绝个人决定重大事项、重要项目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现象。 第七条涉及重大问题或事关全局、或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的决策,须经民意调查、公开听证、专家咨询论证、地方代表评议、可行性评估等程序,在民主协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拟定方案,提交会议集体研究。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代替集体议事和会议决定。有关法律和党内法规明确规定应提交人代会、党代会、全委会或有关会议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必须提交会议通过后再组织实施。会议议事决策时,党政主要负责人实行末尾表态。 第八条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加强对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的管理。制定面向社会实施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时,不得无法律法规依据创设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政权力,不得违法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所有规范性文件应通过一定形式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不得作为行政执法和管理的依据。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实行重大事项审批公示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和规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实用版

YF-ED-J652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实用版 An Agreement Between Civil Subjects To Establish, Change And Terminate Civil Legal Relations. Please Sign After Consensus, So As To Solve And Prevent Disputes And Realize Common Interes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实用版 提示:该合同文档适合使用于民事主体之间建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请经过一致协商再签订,从而达到解决和预防纠纷实现共同利益的效果。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编号:__________ 聘用单位(甲方):_____________ 受聘人员(乙方):_____________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制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填写说明 1.本聘用合同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

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05〕122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定。 2.本聘用合同书须由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双方当事人亲自签订,因故确需代签的,须经本人书面委托,否则代签无效。 3.本聘用合同书中涉及岗位名称的填写,要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填写具体的岗位名称。 4.本聘用合同书内的年、月、日一律使用公历,除落款日期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工资报酬等金额一律使用大写。 5.填写聘用合同书一律用蓝、黑墨水书写,字迹清晰、工整,涂改处必须加盖校对章,否则无效。 6.本聘用合同书由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标准样本

合同编号:WU-PO-7566-707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标准样本 In Order T 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ach Party,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Reach An Agreement Through Common Consultation And Fix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Party,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Restricting All Parties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甘肃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标准样本 使用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协作的当事人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过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把各方所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从而实现制约各方的效果。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编号:__________ 聘用单位(甲方):_____________ 受聘人员(乙方):_____________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制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填写说明 1.本聘用合同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办法

的通知》(甘政办发〔2005〕122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政策规定制定。 2.本聘用合同书须由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双方当事人亲自签订,因故确需代签的,须经本人书面委托,否则代签无效。 3.本聘用合同书中涉及岗位名称的填写,要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填写具体的岗位名称。 4.本聘用合同书内的年、月、日一律使用公历,除落款日期外,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工资报酬等金额一律使用大写。 5.填写聘用合同书一律用蓝、黑墨水书写,字迹清晰、工整,涂改处必须加盖校对章,否则无效。 6.本聘用合同书由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 甲方(聘用单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