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考点10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10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10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10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0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择题

1.(2013·北京文综·T1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

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

往国外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

经济国家

,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

得以改变

【解析】选C。C中的史实表明,英国绝大多数的生活资料和生产原料来自国外,一半左右的工业品出口国外,反映出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A、B中的史实不能直接推导出相关结论,而D中的结论既无法直接得出,也不符合史实。2.(2013·福建文综·T22)图7,8,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

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

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

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在于注意“纽约得名后”的英荷殖民争霸的时代特征以及漫画所体现的英国对荷兰进行殖民利益空间压缩的基本特征。

【解析】选B。纽约先前称为新阿姆斯特丹,原是荷兰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的重要据点,在英荷战争失利后割让给英国并改称纽约,显示了英国在殖民利益争夺

中所处的优势地位。再结合漫画内容,可知英国通过对荷兰海上航运业的限制以压缩荷兰的海外殖民利益空间。故只有B最符合题意。

3.(2013·江苏单科·T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解题指南】抓住题干时间1600年到18世纪,结合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史实,逐一

分析备选项。

【解析】选D。1600年到18世纪,黄金大量涌入西班牙,导致出现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价格革命”,冲击西班牙封建制度。而西班牙在这一时间段之内没有成为世界市场中心,更没有确立世界霸主地位,故A、C错误。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开始,故B错误。

4.(2013·安徽文综·T20)“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图片的理解和认识能力,要求要有时间和空间素养。考查欧洲历史重大事件的空间分布和时间。

【解析】选B。A中基督教于11世纪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公元1世纪基督教形成,与图中的信息不相符;C与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和扩展疆域不符,其存在时间是公元前27年到476年,疆域主要是横跨欧亚非,而图中有美洲;D“日不落帝国”形成是在18世纪后期,与图中信息不吻合。B第一幅图是中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世界;第二、三幅图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的世界;第四幅图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世界。

5.(2013·天津文综·T4)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

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解析】选C。解题时应特别注意题干中“1820年”和“结尾的简短一章”两处关键信息。A、B主要发生于15-18世纪,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三项时间均与题意不符。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符合题意。

6.(2013·上海单科·T13)以下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线路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先人开辟的航路,越过非洲最南端,沿着非洲东海岸北行,穿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故选C。

7.(2013·上海单科·T22)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活动,掠夺了大量财富,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通过大规模的商品输出,进行对外经济扩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出现,西方列强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对外扩张。故选C。

二、非选择题

8.(2013·天津文综·T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

什么经济运动有关?汤申家族属于哪个社会阶层?(4分)

材料二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

下表是对1660年和1760年英国东部粮食产量的一种估算。

单位:蒲式耳/英亩

——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以什么样的土地关系为前提?指出英国农业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结果。(4分)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这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2分)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出租牧羊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等关键信息不难判断;第(2)题,“前提”应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从英国的土地所有制角度分析,“结果”可依据材料表格中的信息归纳;第(3)题,要注意材料涉及的土地关系的两次重大变化,然后分析对英国农业现代化以及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并进而总结历史经验,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答案】(1)圈地运动。新贵族。

(2)大土地所有制。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3)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大农场的形成有利于农业技术革命;农业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农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更能适应现代化需要。

9.(2013·山东文综·T29)(16分)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一初创

1802年,从法国购进机器,在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市郊创建了火药厂,生产黑色火药。不久,法国订单便源源不断到来。

1805年,美国军方宣布,其所需火药将全部由杜邦火药厂生产。

片断二发展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

药类产品。

片断三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1)据片断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杜邦火药厂初创时期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4分)

(2)据片断二,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4分)

(3)据片断三,概括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

【解题思路】本题以美国杜邦公司的发展为线索,系统考查了自工业革命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题。

试题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并且本题涉及的产品贴近社会,人文气息浓厚,拉近了学生与考题距离。

【解析】第(1)题注意片断一的历史时间范围在19世纪初。从时间反映的时代和火药的使用范围可以明确此时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殖民扩张对火药有极大的需求,突出了产品与市场的密切关系。第(2)题中工业革命的特点属于已有的结论,本题属于史实论证观点的题目,解答时注意片断二中

的关键信息“实验室”“实验站”,这属于科学研究,说明了科学研究与产品生产技术提高和质量提高的关系。“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他非炸药类产品”说明了科学技术已经转化为生产力。第(3)题从产品的用途和杜邦公司的发展规模的角度来概括说明其战略调整。结合时间,从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等角度来说明背景。

【答案】(1)利用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契机,采用机器生产;当时战争不断,火药市场广阔。(若从殖民扩张或美国西部开发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2)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

(3)①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

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②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

历史背景: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0.(2013·浙江文综·T39)(26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9分)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11分)

(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6

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题目立意】本题立足于1750-1850年的百年变迁史,从全球史的角度审视中西方的变化;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紧扣

1750-1850年这个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要求学生在三种观点中选其一种加以评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分别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光荣革命。第(2)题要求用“五位一体”的思路对这一阶段西方历史的发展特征进行概括。由于已经规定了回答的角度,这就大大降低了回答的难度。解答本题,需要明确“这一阶段”发生的最重大的史实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回答工业革命对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分别产生的影响。第(3)题是开放式主观题,学生无论选择哪一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2)

(3)赞成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

理由:时代潮流变了,但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大国”的保守观念。

赞成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

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

赞成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上依然故我。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练习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2.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 A )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D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4.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D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货币的本质是( B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成 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C )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C )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C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10.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D )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12.资本的周转速度和( B )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梳理> 一、新航路的开辟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原因直接原因:传统商路不畅引发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传播天主教 1、背景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条件 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2、过程 3、影响 葡萄牙、西班牙获得巨额财富,引发了“地理大发现” 对欧洲 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 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对亚非拉:西欧开始殖民扩,给亚非拉人民带去了灾难;同时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了近代化。

<重点问题分析> 1、“地理大发现”的含义、后果及影响 (1)含义:“地理大发现”---(又称大航海时代)是指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最早开始探险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纷纷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航路。 (2)后果及影响: ①经济上: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其次,引起了西欧的价格革命,即大量金银等贵重金属从美洲流向欧洲,引起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上: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的殖民扩,给亚洲、非洲和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③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看:它使得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 文明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从而标志着人类走向现代化世 界的最早起步。从文明交汇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欧、美、 非四大大文明的汇合和交往。 2、比较中西航海的不同,为何一盛一衰? 不同:1、贸易形式:和下西洋是朝贡贸易;欧洲开辟新航路是掠夺式贸易。 2、目的不同: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掠夺财富,发展资本主义。 3、影响不同:和下西洋没有对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推动作用,也未能触 及封建制度;欧洲开辟新航路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和下西洋是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随着明朝经济的衰落,朝贡贸易难以为继,中国航海逐渐衰落;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获得大量财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使航海获得越来越兴盛。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及说明 编者按:2012年7月15日,王生老师受邀在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上开设了一节公开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一堂非常规复习课,注重整体设计,更关注关键点的把握,下文为该课的教学设计简述,同时我们也约请参会教师写了相关的课评,本期一起刊出,以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历史课,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键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主线,整合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立意,深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常规的专题复习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或图表的方式,清晰表达本专题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饭”,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变相的罗列和干瘪的抽象。二是将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放置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但这明显脱离了专题体系的要求,也会增添学生的负担。三是通过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夯实本专题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的教师不重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这是错误的。本人认为,专题复习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正确定位是其关键。复习课应源于新授课,并高于新授课,应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题中几个“关节点”问题的认识,应该成为综合提升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品质的有利阵地。关于本课“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学习大组,并以本课所要探究的3个问题为依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依此将每组同学再次细分为3个学习小组。大组组长负责调控,力求保证每个小组人数的均衡。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本小组的问题,也可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这是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指定某组同学的代表阐释答案,其他组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正、辩驳等。如此,就实现了大组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同时,这三个问题,均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不是能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 导课:同学们,15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我们将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以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三、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16—19世纪初) 14—16初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的殖民扩张和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外扩张变本加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857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普遍确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模式定型。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

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具体来看: 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1)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时间:17~18世纪 地点:西欧、美洲 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 结果: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颁布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特别是法国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

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虽然没有建立完全的资本主义制度,却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体系开始形成。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的统治确立。 时间:19世纪中期 地点:欧洲、亚洲、美洲 代表:革命------1848年革命、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统一------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或成就,掌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阐释、概括并掌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通过问题探究、合作学习,深刻认识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 (2)通过观察图片和示意图,加深对工业革命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要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但也要认识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难点】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技术发明与革新创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图片 ★讲授新课: 【情景创设一】十八世纪中叶的英国,你踌躇满志,想要在自己老家曼彻斯特开办企业。 问题一:请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当时这些条件在英国是怎样具备的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情景创设二】你抓住当时英国良好的发展机遇,经过一番准备,决定兴办自己的家族企业。 问题二:你会选择哪一当时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并及时进行技术革新?

【情景创设三】你创办了棉纺织企业,为了能在当时的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利润,不断地改革棉纺织技术。 引导学生自主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情景创设四】你的小作坊也慢慢变成大工厂,但这些工厂只能建在偏远的河流峡谷,交通十分不便,遇到枯水期工厂只好停工休息……。幸亏一位名叫_瓦特__的工匠经过了无数次试验后,终于改良了原本粗重且耗煤的_蒸汽机___,人类才第一次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动力源. 【情景创设五】你的棉纺织企业采用了蒸汽机作为动力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一匹匹花色众多的漂亮棉布不断被生产出来。而这一些棉布通过蒸汽机做动力的_火车_和_汽船_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你的家族企业也因此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进程及主要成就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珍妮纺纱机”(开始标志)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新 动力的革新: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轮船、蒸汽机车(铁路时代) 拓展:英国(1840年前后完成)---- 美、法(19世纪中期完成) 三、影响 用材料引导学生分析: 1、生产力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2、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工厂 3、社会经济结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 4、社会关系: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5、经济思想: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6、带来环境污染 7、促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思考】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有什么关系? (1)原因条件 ①市场、原料的需求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 ③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2)途径: 政治: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3)影响: 主观: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 客观: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世界面貌。 ★巩固练习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1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梳理> 一、新航路的开辟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原因直接原因:传统商路不畅引发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传播天主教 1、背景 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条件 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2、过程 3、影响 葡萄牙、西班牙获得巨额财富,引发了“地理大发现” 对欧洲 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 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对亚非拉:西欧开始殖民扩,给亚非拉人民带去了灾难;同时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了近代化。

. 1 <重点问题分析> 1、“地理大发现”的含义、后果及影响 (1)含义:“地理大发现”---(又称大航海时代)是指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最早开始探险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纷纷海外探险的行列,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航路。 (2)后果及影响: ①经济上: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其次,引起了西欧的价格革命,即大量金银等贵重金属从美洲流向欧洲,引起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上: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的殖民扩,给亚洲、非洲和美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③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看:它使得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 文明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从而标志着人类走向现代化世 界的最早起步。从文明交汇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欧、美、 非四大大文明的汇合和交往。 2、比较中西航海的不同,为何一盛一衰? 不同:1、贸易形式:和下西洋是朝贡贸易;欧洲开辟新航路是掠夺式贸易。 2、目的不同: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为了掠夺财富,发展资本主义。 3、影响不同:和下西洋没有对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推动作用,也未能触 及封建制度;欧洲开辟新航路加速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和下西洋是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随着明朝经济的衰落,朝贡贸易难以为继,中国航海逐渐衰落;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获得大量财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使航海获得越来越兴盛。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专题八: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本专题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 【专题概括】: 近代资本主义经历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建立与巩固的历程,近代历史的发展实质上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在这部历史中,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到来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它为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手段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在工业革命影响下,欧美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最终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一、主体线索和分期: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资本主义的发生史 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二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2、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时代,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两次世界大战;四是二战后至今。 二、知识结构与精要 【历史分期】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出现近代曙光) 1、背景:1)、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 2、影响: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扩张的道路,世界市场出现雏形。

(二)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欧美少数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背景: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2、表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英、法两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拓展探究】: 1、《独立宣言》和攻占巴士底狱产生的直接影响分别是?(宣告美国诞生,掀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对他们所作所为产生影响?(启蒙运动)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对欧美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为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启现代法制社会先河;是对封建社会和殖民统治的批判与否定)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美法两国在革命中相互影响的史实?(美独立战争期间得到法国支持;美独立战争的胜利,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发展。) 4、美国两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共同影响是什么?(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英法美三国革命中,三国人民共同的追求是什么?(追求民主、自由、富强等) (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9中期)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成为时代的主流 1、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表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1868日本明治维新

Unit 4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Unit 4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 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二因素是指价值和使用价值 3.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货币的职能: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 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6.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 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 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 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 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7.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8.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价值规律在私有制经济中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身的作用,就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的实现。这种必然

性越是得到贯彻和实现,越是表明价值规律在有效地发 生作用,也就意味着商品经济得到正常顺利地发展 (2)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A.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 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按比 例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得 到实现的 B.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商 品生产者所产生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只要低于社会价值,他即使 按照其低于社会价值的个别价值出售商品,即低价竞售,也能 获得正常收益,因为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所以,商 品生产者为了降低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以获取更多的经济 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便力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进工作 方法,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 C.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个别商品生产者生 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别。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 产者,劳动生产力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在 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有可能会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 件差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 于社会价值,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可能亏本,甚至破 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引起商品 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私有制商品经 济中,是经常发生的,屡见不鲜。 10.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包括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商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知识体系 【知识图表】 【重点难点剖析】 1、 新课程《考试说明》对本单元重点内容作出了如下要求: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2、 本单元的基本线索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经历了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在世界各地的扩展过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历了开始形成→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三个阶段,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3、本单元内容在新课程知识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重要阶段,作为 世界经济史的主干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4、从命题内容看: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史实、评价;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手段;英国 海上霸权确立的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及其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历程与途经及其评价等都是高考重要的考点。 5、从命题角度看:以情景材料为背景考查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比较新航路 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设置相关的材料考查殖民扩张对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作用与给被侵略地区造成的灾难;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区别与联系;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的关系等等都是高考重要的命题角度。从题型看:题型将可能从知识型、综合性逐渐过渡到分析、对比等高难度、深层次的能力型 【典型例题】 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解析】C此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葡等国的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这些条件具备了才开始新航路的开辟。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未超出地域限制主要是因为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 2. (2009高考广东单科)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解析】A上述材料体现了交通、商品、人员和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表现。 A 行业竞争激烈 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解析】B 从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数量减少,但工人总数、产量和投资额都在增长,体现了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4.(2009高考上海单科)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解析】D 此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分析材料的能力,《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 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历史背景和意义 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能力目标 注意横向和纵向联系。从纵向看,要联系当代的经济全球化;从横向看,适当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比较。 涉及材料的理解、概括、比较、分析能力,着重培养三种历史史观看问题的能力。 (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二)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使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2.经济:中国逐步解体;中国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3.思想:激发国人探求新知,,提出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政治:帝国主义掀起,中国完全沦为社会; 2.经济: 3.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和) 【自主检测】 1.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人类历史地域性分散发展的格局开始改变,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世界历史。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 D.欧洲宗教改革 2.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他航行的目的是“是为了象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其中“将光明带给那些黑暗中的人们”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西方的工业文明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 3.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 A.商业资本的发展 B.航运中心的改变 C.海外市场的扩大 D.货币地租兴盛 4. 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班牙已经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西班牙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帝国,掠得巨额财富 D.荷兰打败西班牙,掌握世界殖民霸权 5.16世纪著名的葡萄牙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的:“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令诗人对他的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地处海路交通要冲 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探索新航路 D.局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江苏 【高频考点】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西欧城市的兴起。 10世纪开始,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的市民,以法国琅城为代表,掀起了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使城市的发展摆脱了教会和封建势力的束缚。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文艺复兴。 14世纪前后,意大利的很多城市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他们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

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们对黄金需求的增加,同时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也促使他们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实现财富的梦想。《马可·波罗行纪》的诱惑、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广泛应用等也是重要原因。 葡萄牙王室资助的迪亚士、达·伽马,西班牙王室资助的哥伦布、麦哲伦,在新航路开辟中成就巨大。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 “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法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西方殖民者在非洲虏获黑人后,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金银和工业原料等。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的经营者。“三角贸易”使非洲喪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掠夺: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基本知识点1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基本知识点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 资本主久产生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资本积累: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后果:一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二是说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是部掠夺史。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及商品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者)与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社会属性)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和抽象劳动(生产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坐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一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四、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含义: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自身的劳动力

第六讲 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第六讲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一、命题角度猜想: 2013年9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特别致辞。她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宾逊”。李克强还强调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对外开放中获益匪浅。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将达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4亿人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愿与世界共同分享这一巨大的商机,也希望各国能够为中国发展提供更好的合作环境。 达沃斯论坛(即世界经济论坛)是以研究和探讨世界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非官方国际性机构,它的出现与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从历史上看,在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雏形到初步形成以及最终的确立,则一直与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有关。在复习中要重点把握,一是要理清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二是要结合工业革命,分析世界市场发展的原因;三是要重视国际合作在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知识储备摘要: 1.基本过程 (1)产生:16世纪初,的开辟和西方早期殖民侵略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逐渐由走向统一的整体,并由此引发了革命与革命,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也出现雏形。 (2)初步形成:世纪中后期期,以为最主要发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展开。随后,因英国于1825年《》的颁布,工业革命开始向欧美其他国家扩展。随着欧美工业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欧美主要国家通过改革或革命运动,逐步实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统治。这些行为一方面扩大了各国的国内市场,美国南北战争、通过王朝战争的统一,1861年俄国、日本于1867年开始的,都是其具体的表现。十九世纪中期,为获取和,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随着日本的、澳大利亚沦为殖民地、中国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最终确立:19世纪末,由于的开展,随着和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垄断资本家的推动下,加紧对外扩张,并掀起了对世界的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以资本主义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也最终确立。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示意图) 2.基本表现 (1)交通运输:技术革新,增强竞争;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新式交通工具和;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使得交通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2)市场空间:遍布世界、联系紧密; (3)贸易总额:急剧增加、持续发展; (4)商品结构:西方产品、东方原料。 3.原因分析 (1)经济原因:的发展,需要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在侵略手段上,第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①世界市场的含义、主要类型②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③外汇及汇率的基本含义理解:①从世界市场的特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不等价交换,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身上了榨取了高额利润。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必须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①世界市场的含义、主要类型 ②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 ③外汇及汇率的基本含义 理解:①从世界市场的特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 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不等价交换,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身上了榨取了高额利润。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必须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经济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学习,了解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使学生树立改革开放意识、经济全球化意识。 二、教学重点 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出的新特点 三、教学难点 世界市场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四、教具准备 电脑 五、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七课中,我们主要介绍了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的有关知识。任何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的运行都与世界市场紧密衔接,我国的市场也必然要与世界市场发生多方面的联系。那么,什么是世界市场?当代世界市场有哪些特点?什么是外汇和汇率?我们将在这一课中讲述。 第一节当代世界市场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九年级专题复习: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doc

九年级专题复习: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 展: 点击::第一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基本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用历史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提高概括历史问题、比较类似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同学合作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加深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树立历史进步意识。 重点: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难点: 本专题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在单元复习前讲授,学生活动受制约,需要教师加强点拨。 考点: 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各地中考的必考内容,且比重较大,联系比较的角度广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1、资本主义萌芽 2、文艺复兴 3、新航路开辟 教师强调复习这一专题的重要性。 通过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指出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要求学生参考第10课回答问题: 1、14—16世纪欧洲历史发生巨大变化。巨大变化的表现有哪些?巨变实质是什么? 指导学生从学到的14-16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事件找寻答案。(要点是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在欧洲社会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产阶级文化和意识形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这些史实表明欧洲封建社会走向解体,资本主义因素成长壮大。)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要掌权、要发展资本主义,历史又出现了波澜壮阔的一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了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 1、英、美、法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2、工业革命,美国内战,俄日改革, 2、各国资本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起来的?主要有哪些方式?我们从各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中得到什么启示? (指导学生从思考出现主要的资本主义) 国家的历史可以找出:方式是革命(含民族解放运动)和改革;启示是新制度的确立道路曲折、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要根据本国国情及国际因素、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等。)学生思考回答。 (这一部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我们再探讨几个问题。) 3、“比较”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一起比较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俄日改革。(从背景、经过或内容、结果和影响等方面比较) 4、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你知道哪些?他们的那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思考回答。 5、资产阶级在对旧社会的批判斗争的同时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法律文献。你知道哪些?简要介绍其中你熟悉一部文献得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这些文献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等理念,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里程碑。)了解事物发展的同一性和多样性。认识新制度的确立道路曲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 典型例题1决定上评价质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B ) A社会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 典型例题 2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B复杂劳动于简单劳动的矛盾 B物化劳动与活化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典型例题3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中,“三权”包括(ACD ) A立法权B财政权 C行政权D司法权 一单项选择 1商品经济是( ) 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B.不存在社会分工的经济形式 C.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D.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解析]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因此,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答案为D 2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是( ) A.生产关系B.经济规律 C.商品和商品经济D.货币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需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答案为C 3商品经济的主要内容是( ) A.商品流通 B.商品存储 C.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D.商品消费 [解析]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也即,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答案为C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解析]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也是决定性的条件。答案为D 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讣及说明 亿矣元)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1870 24 1880 36 1890 49 1900 68 编者按:2012年7月15日,王生老师受邀在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上开设了一廿公开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一堂非常规复习课,注重整体设计,更关注关键点的把握,下文为该课的教学设计简述,同时我们也约请参会教师写了相关的课评,本期一起刊出,以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历史课,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键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楚位于:运用“合作一探究”的教学方式,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主线,整合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立意,深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常规的专题复习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或图表的方式,淸晰表达本专题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饭",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变相的罗列和干瘪的抽象。二是将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放置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但这明显脱离了专题体系的要求,也会增添学生的负担。三是通过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夯实本专题的基础,提髙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的教师不重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 这是错误的。本人认为,专题复习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正确泄位是英关键。复习课应源于新授课,并髙于新授课,应该源于教材,又髙于教材,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题中几个“关节点“问题的认识,应该成为综合提升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品质的有利阵地。关于本课“合作一探究“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学习大组,并以本课所要探究的3 个问题为依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依此将每组同学再次细分为3个学习小组。大组组长负责调控,力求保证每个小组人数的均衡。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本小组的问题,也可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这是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指立某组同学的代表阐释答案,其他组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正、辩驳等。如此,就实现了大组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同时,这三个问题,均有一泄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不是能够在教材中宜接找到答案的。 导课:同学们,15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本卩课,我们将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以 下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认识: 1.到底何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它应该包含哪几个要素?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核心推动力是什么呢?3?如果站在文明相互碰撞的角度上,我们该如何认识资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