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练习题新人教必修

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练习题新人教必修

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练习题新人教必修
高中生物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练习题新人教必修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2.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A.环境条件的改变

B.生存斗争的存在

C.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的作用

3.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

A.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所存在的生殖方式

B.有性生殖是经过两个生殖细胞的结合

C.有性生殖细胞是由减数分裂形成的

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

4.下列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评价正确的是( )

A.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不能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加以说明

B.过分重视种群的进化价值,而忽视了个体进化价值

C.不能解释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现象和原因

D.不能解释生物界的渐变和突变现象

5.自然选择是指()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6.某种群中,基因型AA个体占25%,Aa个体占60%,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为()

A.50%和50%

B.25%和75%

C.55%和45%

D.30%和70%

7.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

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8.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注射用的禽流感疫苗属于抗体

B.禽流感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不遵循中心法则

C.流感病毒的基因产生突变主要是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病毒的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9.下列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解释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

10.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阐述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这一科学成就属于生物科学的发展的哪个阶段()A.分子生物学阶段

B.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C.实验生物学阶段

D.纳米生物学阶段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由于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了,基因频率就会发生改变;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也就进化了,但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

2.答案: C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3.答案: D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而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4.答案: A

解析:

5.答案: C

解析:

6.答案: C?

解析:在亲代的aa频率应该为1-25%-60%=15%

A=25%+1/2×60%=55%;a=15%+1/2×60%=45%

7.答案: C

解析: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8.答案: D

解析:解:A、注射用的禽流感疫苗属于抗原,A错误;

B.禽流感病毒蛋白质的合成遵循中心法则,B错误;

C.流感病毒的基因产生突变是正常现象,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普遍性等特点,C错误;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D正确.

故选:D.

9.答案: D

解析: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即生存竞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这就是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而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遗传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遗传现象原因.

故选:D.

10.答案: B

解析: ABCD、达尔文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阐述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这一科学成就属于生物科学的发展的描述性生物学阶段,ACD 错误;B正确.

故选:B.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综合练习题,答案免费

第七章综合练习题班级:姓名: 1、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是基因频率改变 B.②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等 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 2、普氏野马重归自然的实验,标志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已经从单纯的物种异地保护阶段迈向物种回归自然阶段。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 B.野外的普氏野马某些基因的频率将会发生定向变化 C.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 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生殖隔离 3、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A. 43% B. 48% C. 52% D. 57%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B.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5、下列关于种群、变异、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总和称为基因库 B.种群中的每一个体产生的变异都是定向的 C.种群中的每一个体都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生物进化的结果一定是形成新的物种 6、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 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比例增加 C.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 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强的定向变异 7、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B. 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C. 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D. 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同步训练C卷

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 改变与生物进化同步训练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2分) 1. (2分) (2019高三上·芜湖开学考)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人群中蓝眼占百分之一,则一个褐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 . 9/400 B . 1/44 C . 9/200 D . 1/22 【考点】 2. (2分)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 . 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 C . 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 . ④是由于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的结果 【考点】

3. (2分)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B . 植物自交种群的基因颏率不发生改变 C . 有害的突变基因一般不会在种群中扩展而会被删除掉 D . 突变的方向与环境的诱导无关而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考点】 4. (2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 ②④⑤⑥⑦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②⑤⑥ D . ①②③⑤⑦ 【考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练习题题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练习题 1、下列哪项属于种群 A、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B、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 C、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 D、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 2、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的出现频率增加,这很可能 A、这个性状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B、该群体中具此性状的纯合体多 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 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 3.(1)马(2N=64)和驴(2N=62)杂交能产生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 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 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 (2)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A、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B、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的区别 C、发生突变 D、减数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重组、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的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基因突变 B、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变化 5.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因为 A、地理隔离的结果 B、生殖隔离的结果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构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7.据科学考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是 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 B、海洋环境相对稳定 C、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 D、海洋生物的变异个体生存机会少 8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 B、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9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自由交配 B.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C.中国大陆上所有老虎是一个种群 D.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0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A. 个体 B. 基因 C. 种群 D. 群体 11.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种一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B一个种群种全部个体所含有的显性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C一个种群种全部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D一个种群的基因库会随着种群中一代一代的死亡而消减和灭亡 12、在一个种群种随即抽取一定的数量的个体,其中AA、Aa、aa的个体分别占24%、72%、4%、那么A、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A.36%和64% B.57%和43% C.24%和72% D.60%和40% 1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A.猫叫综合症 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第三节光合作用教案(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叶绿体的结构以及其中的光合色素,理解其中的色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基本过程和相互关系;理解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以及在生物界中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让学生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概括物质和能量转化的本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3.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绿色植物在维持环境稳定中的作用,理解光合作用产物对人的生活和生产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叶绿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其中的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 (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且这种结构和成分与其光合作用具有一定的适应关系。如,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其吸收光谱,色素在片层上的分布、基粒片层的垛叠形式、基粒和基质的关系等,都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些结构和成分,才能顺利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发生的场所。 (2)在第一章细胞部分,学生接触了叶绿体色素种类的知识,另外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看到或听到过有关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的知识,但没有提取和实际看到过各种叶绿体中的色素。因此学生对亲自从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渴望。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不但可使学生学会有关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认识。

2.光合作用的过程的内容,是教学的又一重点。因为: (1)光合作用过程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才能理解从光能、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到糖类等有机物分子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能量转移过程,掌握光合作用的能量和物质变化的本质。使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水平,在初中的基础上前进一步。 (2)学生只有知道光合过程的各个环节,才能理解内外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光合效率的途径,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因此,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深入联系生产实际的理论基础。 3.光合作用的意义,也是教学的重点。因为: (1)通过光合作用的意义的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化石能源、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与研究光合作用的关系。知道人类需要的农产品,归根结底要靠光合作用去生产。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应该把培育高光合效率的农作物品种,发明提高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的时间、空间的技术等途径作为研究方向。知道增加植被面积和质量,是改善环境的有效途径等。这些,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光合作用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关心生物科学及其发展,关心社会问题的解决等意识的好材料,应充分重视。 (2)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绿色植物本身利用,也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体中有机物的来源,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这些,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4.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对有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不熟悉,特别是有机化学知识,高二第一学期多数学校未学习到。对光合作用中的光能到电能、电能到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到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必要性的理解,对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知道拉马克进化学说。 (2)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科学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 (1)正确看待生物进化理论。 (2)明确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性,培养正确的科学观。 (3)认同科学是在不断观察和探索中前进,激发对科研的兴趣和热爱。【教学重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教学难点】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是怎样出现的,怎样形成的?生物进化的理论是谁首先提出来的?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对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又提出了什么新的看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P110相关内容: 1、生物进化的理论最先由谁提出来的?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意义和不足是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 1、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先提出来的。 2、(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拉马克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著名论著是什么?《物种起源》 2、《物种起源》这本书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来的?(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 5年的航海旅行前达尔文还坚信物种是不变的,是神创造的。5年的航海旅行中,他通过观察比较各地的动植物和化石,以及带回大量的化石、生物遗迹的证据和动植物的标本,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写出了这本生物进化的巨著。 3、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观看分析:书上P111图7—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自然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1)过度繁殖 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表现为过度繁殖。 (2)生存斗争 因为生存条件是有限的,生物在争夺有限的空间和食物等的情况下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种与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生存斗争,斗争的结果是一部分个体被淘汰。 (3)适者生存 每种生物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即适应环境的就生存下来。

生物进化的学说

16-3 生物进化的学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同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2.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 3.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能力目标 1.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实质。 2.能够较准确判断达尔文地雀的进化顺序。 3.能运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桦尺蛾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达尔文细心观察和实验,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认识主流的进化学说,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世界观。 3.领悟科学没有绝对的真理,科学知识只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培养科学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 达尔文进化学说与其他进化学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有关自然选择的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2.达尔文环球旅行的视频。 3.达尔文地雀喙进化的图片。 学生准备 要求学生通过资料、网络等查询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 用多媒体展示《爬行动物时代》短片。学生观看视频。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了爬行动物时代的视频。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长达1亿多年,但是,它们却在距今6500多万年前神秘地灭绝了,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是大行星撞击地球引发火山喷发造成的,还是因为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而逐渐消亡的……) 究竟哪种说法更正确呢?为什么总会有一些物种灭亡,新的物种又是怎样形成的?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设计思想这样设计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学生容易接受,又能引发兴趣,容易打开学生思路。学生观看视频,思考物种灭绝,生物进化的原因,激发求知欲以及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过程 师生互动1:学习科学家的故事,引入自然选择学说。 教师: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物种的产生和旧物种的灭绝,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达尔文在吸收前人进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个发现”之一。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 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者有较多的生存机会 C.长颈长腿者影响了遗传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长颈和长腿比短颈短腿都有较多的生存机会。 2.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下列不是拉马克的观点的是() A.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 B.鹿角因经常使用而发达 C.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其生存的方向发展 D.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发达 [答案] A [解析]B是用进的观点,C是定向变异的观点,D是按意愿变异的观点,也是定向变异的观点。B、C、D都是拉马克学说的观点。 3.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多选)()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

异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答案]CD [解析]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原理,我们知道,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病菌中有少量个体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本身就存在着能够抵抗某种抗菌素的可遗传的变异,当人们使用抗菌素后,抗菌素对病菌起到一个选择作用(注意:这种选择不能称为人工选择,人工选择是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进行的),绝大多数没有抗药性的个体死亡,少数产生了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通过遗传使后代亦具有了抗药性这一特性。这样经过多次用药后,病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就是一种抗菌素最初效果很好,用一段时间后疗效降低的原因所在。当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后,人们为了杀死病菌,不得不采取加大抗菌素的用量、几种抗菌素混用的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 4.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生活在地下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叙述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B. 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长期地理隔离 2. 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3.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年份AA(%)Aa(%)aa(%) 1 30 40 30 2 25 50 25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 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人们也利用该原理来人为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突变”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实现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袁隆平培育超级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5. 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6. 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7. 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种群中若A的基因频率在一段时间后由0.4增加到0.6,a的基因频率由0.6下降到0.4,因为无新基因产生,可认为该种群没进化 B.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的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D.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二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是三个物种 8. 根据现代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 B.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C.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D.生物进化的过程,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9.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10.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合理解释是

《走向高考》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习题必修2第4单元第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二第四单元第四讲 一、选择题 1.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的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C.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D.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答案 B 解析由于生活环境、食物的来源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原始狼群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狼群,而且它们一定都是朝着适应各自的环境方向发展,这正是说明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B错。故本题选B。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的出现,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 B.某种群中BB、Bb和bb基因型个体分别占20%、60%、20%,该种群中B基因频率是50% 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 答案 D 3.(2015·安徽名校联考)在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AA占25%、Aa占50%、aa占25%。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较能正确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比例变化的图是() 答案 A 解析开始时基因频率为:A=25%+50%×1/2=50%,a=50%;由于aa个体生活力弱,容易被环境淘汰,所以后代中a基因频率会越来越低,A基因频率会越来越高。 4.(2014·河北广平模拟)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附答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遗传给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必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2. 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的是( ) A.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B.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D. 选择是物种形成所必需的条件 3. 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 B X B(42.32%)、X B X b(7.36%)、X b X b (0.32%)、X B Y(46%)、X b Y(4%),则在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8% B、8%、92% C、78%、92% D、92%、8% 4. 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传到中国,在中国长势疯狂,占地为王,成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绿色灾难,紫茎泽兰在我国泛滥成灾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国西南地区的气候适宜紫茎泽兰的生长 B.脱离原产地后,失去天敌的控制 C.脱离原产地后,失去与其竞争关系的物种的制约 D.一旦脱离原产地,就发生基因突变,变得生命力特别强 5.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B.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基因突变决定的 C.只有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及隔离才能形成新物种 D.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引起害虫定向变异的结果7.某学校的学生中某一相对性状的各基因型比例为X B X B:X B X b:X B Y:X b Y=44%:6%:42%:8%,则该校学生中X b的基因频率为 A.13.2% B.5% C.4% D.9.3% 8.下面是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 其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 C.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 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9.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的曲线是( ) 10. 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A.猫叫综合征B.高茎→高茎、矮茎 C.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D.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六倍体 1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物种是形态上类似的、彼此能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 B. 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 C. 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 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 D. 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 也会有基因交流 12.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类,几十年来长期用于临床医疗,但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A.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定向变异 B.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变异选择的结果c.细菌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D.青霉素导致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13. 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约处于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该化石群有100多种60多个类群,大多已灭绝。其动物结构与现存动物结构差异很大,在此前的地层中却找不到其祖先。如此多的动物种类在寒武纪早期“突然”出现的事

生物进化的学说教案

生物进化的学说教案

丁庄学校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集体备课纸(初稿)备课组八年级生物组授课周次第周课题16.3生物进化的学说主备人王芹 教学目标1.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 2.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地雀进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3.能运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桦尺蛾的变化 4.学习达尔文细心观察和实验,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 教学难点达尔文进化学说与其他进化学说的关系 教学过程备课组成员二次备课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已经灭绝的生物:中国白臀叶猴和渡渡鸟,新发现的生物: 一种在哥伦比亚的小鸟和马达加斯加的一种小嘴狐猴为什么总会有一些物种 灭亡,新的物种又是怎样形成的?推动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学者对 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到的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 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之一。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 和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1.简介对达尔文的一生具有重大影响的环球考察:让学生先看书,了解 “贝格尔”号航行的路线。 2.探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1)展示达尔文地雀喙进化的图片; (2)分组讨论:结合有关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的进化材料,尝试提出有 关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假设; (3)讨论:达尔文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达尔文认为:这些地雀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由于环境的改变,地雀的形态 和大小等方面逐渐发生了改变,以适应改变的环境 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 一定的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美 洲雀的变化表明,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有利变异的 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是环境选择的结 果。 3.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1)4人一组,学生间相互交流; (2)班级交流:学生上讲台讲述。 4.完成课本P77思维拓展2 (1)归纳出这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 (2)试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说明这种桦尺蛾在污染地区的黑化现象。 答:(1)在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明显多于灰色桦尺蛾 (2)桦尺蛾的变异会产生黑色和灰色,在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是有利变异, 在生存斗争中获胜,适者生存,并繁殖后代;灰色个体在自然选择中容易被 淘汰。这样一代代的的繁殖过程中,黑色个体就会越来越多,出现了在污染 区的黑化现象。 5.小结: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 <过渡>继达尔文之后,许多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展了生物进化的学 说。 (二)其他的生物进化学说 1.现代综合进化论: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保留有利变 异,淘汰不利变异,就可能产生新的物种。 2.分子进化中性说:侧重从分子水平即基因水平阐述生物是如何进化的。 3.澄江动物群: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教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 教学时间:2007-5-29上午第一节班级:高一( 2 )班授课教师:詹祖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观点; 2.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1.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2.结合实例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演绎说明生物进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重点: 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⒉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⒊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准备:课前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生物进化学说方面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生物进化学说方面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根据题图提出问题: ⒈你知道哪些进化理论?学生回忆初中学

⒉其提出者(或者代表人物)是谁? ⒊这些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习的知识内容以及掌握的其它的知识进行讨论。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介绍拉马克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⑴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⑵生物是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⑶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练习:让学生尝试以拉马克进化论的来解释长颈鹿的进化。 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述澄清拉马克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局限性。 进一步确认拉马克进化论的局限性。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⒈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⑴引导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并对其进行判断和确认。 ⑵呈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对该模型进行演绎说明。 ⒉对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评价 引导学生分三个方面讨论: ⑴生物进化观点对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⑵引导学生分析教材P112页“思考与讨论”,讨论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⑶引导学生讨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 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并对其进行确认,并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对长颈鹿的进化进行演绎说明。 学生思考与讨论,认识生物进化理论对生物学、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小结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 进化理论的发展 根据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理解达尔文以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以思考与讨论进行小结。课堂练习:P113练习 教学反思: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练习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 ) A .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 .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C .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中性突变的积累 2.调查发现,某地人群每万人中有一个患甲病。一个表现正常男子的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甲病的妹妹。该男子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子结婚后,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A .33/10 000 B .1/404 C .1/303 D .1/606 3.下列不能体现生物正在进化的是 ( ) A .在黑褐色环境背景下,黑色桦尺蠖被保留,浅色桦尺蠖被淘汰 B .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 C .杂合高茎豌豆通过连续自交导致后代纯合子频率越来越高 D .青霉菌通过辐射诱变产生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 4.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其基因频率TT 为20%、Tt 为60%、tt 为20%,后来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之后基因T 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A .50%和50% B .50%和62.5% C .62.5%和50% D .50%和100% 5.某植物种群中,AA 基因型个体占30%,aa 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 、aa 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A 、a 基因频率分别为 ( ) A .55%、45%、45%、55% B .42.5%、32.5%、45%、55% C .55%、45%、55%、45% D .42.5%、32.5%、55%、45% 6.某植物种群中,AA 个体占16%,aa 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 A .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 .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 .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 .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7.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 .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共同进化就是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 8.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 .②是自然选择 C .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 .④是物种多样性 9.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 、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 .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 .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10.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11.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 B .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 .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D .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12.如图表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某种地雀在1975~1978年间种群喙的平均长度的变化和该地区种子(该种地雀的主要食物)平均硬度的变化。研究表明,喙长的地雀能吃硬和不硬的种子,喙短的地雀仅能吃不硬的种子。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喙长的地雀和喙短的地雀由于捕食种子的差异,属于两个物种 B .1976年中期至1977年间,由于经常啄食硬度较大的种子导致地雀喙长度增加 C .地雀的平均喙长在2~3年间增加是种子硬度对其进行选择的结果 D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预测1979年后地雀的平均喙长会迅速变短 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B .消费者的出现不影响生产者的进化 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 .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与意义

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与意义 摘要:进化论,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进化,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以及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 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提出的,在其名著《物种起源》有详细的论述。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对后来的生物学家对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对整个生物进化界方面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达尔文;进化理论;《物种起源》;形成;意义 1进化理论的五个要点 1.1进化论本身 即生物不是象神创论所说的那样是一成不变的, 生物是不断变化的, 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地发生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即进化。 1.2共同祖先学说 达尔文认为当今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都是由一个古老的生命形式分异进化而来。 1.3渐变性进化学说 达尔文认为生物总是不断发生微小的连续的变异, 个体是这样, 种群也是这样, 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必有其中间状态, 进化不是跳跃地、突然地发生的, 而是不断地积累这种微小的变异, 逐渐连续地向前发展的。 1.4物种形式与增殖学说 这个学说是达尔文用来说明当今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的。同一种群的个体分布在较大的不同的环境中, 由于各自适应不同的环境, 产生不同的变异, 再加上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 相互之间会差异越来越大, 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1.5自然选择学说

环境起到了一个对生物个体“选择”的作用, 适应度高的个体就被“选择”而存活下来, 这样, 适应于环境的变异被保留下来, 不适应的被淘汰, 生物就这样在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下不断发展进化, 从而发展出各自对环境高度适应的形态、结构等, 这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进化理论的形成 2.1进化理论的提出 地球上生存着几百万种动物和植物。这么多的生物,它们是从哪儿来的呢?有人说,是上帝创造的;有人说,是天生就有的;也有人说,是逐步进化发展而来的。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达尔文认为:生物是从简平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而来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生存斗争,进行着自然选择。这一进化理论合理地解释了自然界中生物的进化发展过程,因此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2进化理论的探索 达尔文在剑桥大学获得学位后不久,恰好有条英国皇家海洋调查船“小猎犬”号,要出发环航世界,测定贸易路线。达尔文申请在“小猎犬”号上当一名博物学者,随船考察。达尔文在这艘船上生活了将近5年之久。每航行到一个地方,他就尽量采集岩石、植物和动物的标本,还写了许多笔记。达尔文在对大展生物现象进行考察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生物间的生存斗争,生物与环境的斗争,最终的结果一定是“适者生存”,它是“自然选择”理论的精髓。 2.3进化理论的成熟 达尔文的伟大著作《物种起源》,于1859年出版,达尔文十分详尽地解释了生命世界中一向无法阐明的相似和差异的情形。他指出生命只有一种祖先,因为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原始细胞的开端。1871年,达尔文又出版了《人类的由来》一书,提出了人是由低等动物渐次演变后,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观点。如今这一观点早已为全世界所接受,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 3.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意义 3.1对人类思想方面的意义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专项练习题

(一)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中的个体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相比,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特有的观点是() A.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D.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不断积累和加强 3.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环境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4.花生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D.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 5.在5 000只小鼠群体中,A1和A2是一对等位基因,研究表明该群体中1 00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1,2 000只小鼠的基因型为A1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1和A2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B.基因突变能改变A1和A2的基因频率 C.A1和A2基因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D.A1的基因频率为40%,A2的基因频率为60%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物种产生不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一定产生新物种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但解释了进化的实质 C.野生型红眼果蝇群体出现了白眼突变个体,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7.某小鼠群体中,A+、A、a互为等位基因,该种群基因型及个体数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基因频率是35% B.A+、A、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A+和A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A、a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8.下列关于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第六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节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进化的。 3、局限性:缺乏证据,多为主观臆断。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选择材料:由变异提供;内在因素:遗传和变异;进化方向: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动力:生存斗争。 3、局限性: 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达尔文主义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种群: 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率。 ①按定义计算: 例1:从某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

别是30、60和10个,则: 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型 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30% 60% 10% 60% 40%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杂合子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 ,则: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 60% 4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⑵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⑶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 ①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