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工业化_信息化_城镇化和农业_省略_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_冯献

中国工业化_信息化_城镇化和农业_省略_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_冯献

中国工业化_信息化_城镇化和农业_省略_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_冯献
中国工业化_信息化_城镇化和农业_省略_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_冯献

第3期基金项目:农业部软科学课题: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研究(编号:201109);农业部2012年专项课题:中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模式选择和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编号:201109);天津社科基金“天津市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同步推进的综合评价与实现路经研究”(编号:201109TJYY12-115)。作者简介:冯献(1986-),女,广西桂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政策分析;崔凯(1986-),男,河北石家庄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现代农业与区域经济。收稿日期:2013-01-07,修回日期:2013-03-27

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

献1,崔凯2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2.天津市农村区域与规划研究所,天津300192)

摘要:本文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四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并分析了四化同步在中国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认为

“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四化”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出今后必须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破解城乡要素不公平交换因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现代化建设;城乡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303.3;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275(2013)03-0269-05

Study on Connotation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Promoting Harmoniz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IT applic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FENG Xian 1,CUI Kai 2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2.Tianjin Rural Economy and Regional Planning Institute,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harmoniz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IT application,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and their historical linkage firstly,and then analyzed the realistic choice and action mechanism of harmonized development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China.It demonstrated that promoting harmonize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is the deepen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ve relations in new period.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T applic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can impuls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the fusion of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an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and promoting harmonize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can advance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on the whole.After that,this paper put forward series policies for harmonized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It presented that,governments should coordinat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harmonious relations well,crack the unfair factors of urban-rural elements exchange in future,and then the country will realiz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inally.Key words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harmonized development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China;modernization drive;urban-rural integration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就目前的现代化水平和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已经步入工业化、

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1],其中北京、上海均已踏入后工业化阶段[2],信息化则处于快速发展和扩张阶段[3],并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以城带乡和以工促农的城乡格局初步形成。但是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从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看,随着产业结构由低端向高端的过渡和升级,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手段、

方式和内涵等也随之更新和丰富。近年来,中国党政群体和学术界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给予很大的重视。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着力构

建新型工农、

城乡关系,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中,包括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2012年,继“三化同步”推进的理念提出后,十八大报告中,国家又从战略层面上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调发展”,即“四化同步”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发展的思路。

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和新时期经济社会格局的变化,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当下,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而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合理,农业现代化依然

第34卷第3期2013年5月

Vol.34No.3May .2013

农业现代化研究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第34卷农业现代化研究

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等一系列问题仍旧存在,如何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根本转型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和主要目标。

1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四化同步”,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城乡要素公平交换、城乡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1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1)工业化。学术上对工业化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对工业化的狭义定义,一般认为,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二是张培刚对工业化的广泛定义,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织方式)(StrategicalProductionFunctions)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或变革)的过程,包括农业变革和工业发展[4]。因考虑到题目中的“同步发展”,本文主要用狭义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是一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是指一国(或地区)工业经济活动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过程,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更是一种技术和制度不断更新的过程。工业化水平常常用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从工业化的内涵可总结出工业化的特征:一是机械化过程,即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国民经济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人均产值的增加;三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包括劳动力比重和生产总值比重);四是社会生产的专门化,表现为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生产都趋向于专门化。

工业化进程一般分为早期、中期和新型工业三个阶段:早期以轻工业为主,主要为纺织、造纸、食品加工等以农产品为原料,日化、家电等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中心,在这一阶段化工、冶金、电力等重化工业发展迅速;新型工业化阶段是工业高度专门化阶段,农业发生变革,工业产业链纵向发展,整个社会发生变革,此阶段为张培刚所定义的工业化。

(2)信息化。信息化最早是1963年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的,随后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论述。信息化一词在中国出现早于城镇化,但迟于工业化。国内学者钟义信提出,信息化是指在每个经济领域和绝大多数社会行为领域中广泛、有效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全面地、极大地扩展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管理、教育和创新效率,以及生活的质量的一个历史过程[5]。可见,信息化是信息革命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在经济社会领域中采用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力,以提高社会生产率、管理、教育和创新效率的过程,是一种推动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造福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演进的过程。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主要表现为网络化、数字化,并推进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二是知识的生产为主要的生产形式,主要表现为智能化,人力资本要素更为重要;三是服务业的经济社会结构占主导,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四是社会生产率和产业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化等;五是服务系统综合化,主要表现为业务的综合性和行业的合作性。

信息化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就绪阶段,该阶段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互联网普及率急剧上升,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二是应用阶段,表现为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逐步展开,社会、文化信息化加快发展,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三是影响阶段,体现为信息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信息技术推广逐步深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电子化等全面推进,全球化趋于一致,信息化水平日益显著。

(3)城镇化。在国外,城镇化一般称之为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而在国内,则一般称之为城镇化,是城乡不断趋于协调的过程。辜胜阻国内首次使用“城镇化”这一概念,认为城镇化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是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一个重要的结构转换[6]。城镇化和非农化无疑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性过程。城镇化可分为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以及经济城镇化。从人口城镇化来看,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使得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从空间上看,城镇化是指城镇区域不断扩张,农村区域不断缩小的过程;从经济维度来看,城镇化是指农业增加值/GDP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

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为:一是人口流动性,主要体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区域流动的过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二是时空的协调性,体现为渐进式的推进城乡区域不断融合;三是经济的有效性,体现为产业的非农化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非农占经济结构主导。

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乡要素的不断流动,在空间上的聚集过程,结合美国城市地理学家雷·诺桑姆(Ray.M.Northam)城市化理论的三个阶段,认为城镇化发展呈“s”型城镇化,可划分为初始阶段、加剧阶段和后期阶段。其中,初始阶段(城镇化水平<25%),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非农产业给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而农村释放的劳动力也相对有限,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加剧阶段(70%>城镇化水平>25%),非农部分,尤其是工业部门迅速发展,工业形成一定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机器代替手工劳动速度明显加快,强大的工业部门和发展中的非农部门均给剩余农村劳动力制造了就业机会,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化进入加剧发展阶段;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70%),表现为城乡空间态势相对稳定,城乡劳动力、经济发展不断由工业主导向以服务业主导转变,农业人口占

270

第3期

总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口享有待遇趋于一致,城乡要素的公平交换不断完善,人类文明不断由工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生态文明转变。

(4)农业现代化。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只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7]。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化的概念,是指利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历史过程,即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此过程指先进生产要素不断应用于传统农业中引发的包括物质、人力、技术、制度等一系列要素的变革和更新,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显着提升。具体而言,农业现代化又包括了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其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较高的现代农业科技贡献率,表现为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以现代化管理为标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表现为发达的农田水利设施、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标准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有力的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以及城乡趋于一致的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公共基础设施;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力较高,表现为整个农业产业过程(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机械化全面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四是土地产出率较高,表现为土地规模不断扩大,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较高;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表现为纵向一体化经营和横向一体化经营不断深化,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六是发达的农业教育、科技推广体系,表现为劳动力综合素质较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七是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乡要素资源配置公平,公共服务基础享受待遇趋于一致;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表现为生态经济社会相协调。

农业化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为原始农业(距今12000年前),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该阶段的人类开始摆脱饮毛茹血,开始了刀耕火种;第二阶段为传统农业(约公元前5世纪-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逐步转为现代农业),该时期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器的运用不断推广;第三阶段为现代农业阶段(20世纪初至今),表现为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机械化、产业化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其标志是机械化、自动化、化学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可以看到农业的几个阶段同时并存,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国家已处于现代农业阶段,生产水平高,城乡差距小;而发展中国家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生产不稳定,城乡差距大。

1.2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关联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高新技术变革、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而带来的现代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城镇化伴随工业化发展,是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人口、要素不断向城镇流动的过程,是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人类利用现代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它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而发展。无论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均是远古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中的产物,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城市文明中表现出其相互的历史关联(图1)。

由图1可知,从原始文明到城市文明过程中,“四化”伴随着人类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而言,因其定义为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自从动植物驯化后,农业化就一直存在。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主要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采用粗放型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突破了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维持了最低级的生存需要;伴随着石器、铁器的出现,种植业和畜牧业出现,人类从采集狩猎生活向栽培作物、畜养动物,农业经济由采集经济向种养经济发展,手工劳动效率不断提高;进入18世纪60年代,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人类文明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代替了手工劳动,社会经济不断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商品性生产的工业经济发展,整个工业化进程贯穿了19世纪初的蒸汽时代,到21世纪的现代技术革命,即我们所称之为的后工业时代。工业化使农业实现了产业化,工业化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向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发展,诞生了现代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化学化等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特征,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并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向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变;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它贯穿于整个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当中。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产业不断壮大,人口不断向城市(镇)聚集,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革;信息化是工业化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自动化时代而跨入后工业时代所发生的由电子信息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引发的新技术革命而产生的,它是后工业时代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人类以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发展生产,是人类进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管理效率、运转效率等,为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推进了工业化的专业分工走向全球化。

2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

“四化同步”要求立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中国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

冯献等:中国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271

第34卷农业现代化研究

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城乡统筹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进入向“提升质量”转变的生活需求层次的阶段,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具备良好基础。

2.1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到党十七大提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再到十八大报告的“四化同步”,均是契合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更是从国家和理论层面上对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把握。在不同历史时期下把握时代问题,从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再到信息化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四化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中得到体现。

2.2四化同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四化同步建设的提出基于当前深刻社会经济变革,本质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印证了两者之间辩证的哲学关系。根据不同时期生产力的要求,从历史上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改造,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社会经济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再到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加快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这些均诱发了国家(政府)对落后生产力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与此相伴随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及其属性的变化,产生新型的社会生产关系又为先进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均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调整的过程,中国正在并将长期见证这个过程。

3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作用机理与运行机制

3.1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作用机理“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能有力地推进其他“三化”。

(1)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过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和延伸,工业化的发展,改变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形态,转向了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形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工业高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障碍,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为此,可以说信息化是工业化的高级形态,是技术不断变革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率的动态过程。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方能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等相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2)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促进城镇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城乡统筹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在此基础上,国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得到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资金、政策等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而农业现代化一方面能够推动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为城镇化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要素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加快农村逐步融入城市化的步伐。

(3)“四化”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四化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经济、产业支撑,而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空间,为工业化创造服务条件,促进社会变革和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信息化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手段,反映在工业化中,提高产出规模和效率;反映在城镇化中,引领城市向智能化、创新型城市过渡;反映在农业现代化中,提高农业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大大丰富现代农业的内容(图2)。

3.2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运行机制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不断推行新型工业化机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而使得工业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双双有所提高,为“四化”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八大更是首次提出了“四化”推进的战略思想,提出用信息化提升工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用信息化武装农业,丰富农业内涵;用信息化改造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一方面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支撑工业化,对城镇化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而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四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要求信息化要素不断融入城镇建设和农业发展当中,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推进城镇化向智慧城市转变,提高城市质量;推进农业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转变;推进产业发展向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即按照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要求,注重产业的合理布

工业化

信息化

智慧城市

业新

吸纳农业人口

提供食物保障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丰富

内容

提升

功能

图2“四化”协调发展关系示意图

272

第3期局与配套集群发展转变。在该过程中,产业发展不断从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新型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断做大做强;农业发展不断向高端化发展,高效农业、智能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不断创新升级,从而催生城镇化的新理念和模式,推动城镇向数字城、信息城、智能城、知识城方向发展,促使城镇地理空间优化、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共同繁荣,造就城镇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图3)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向前发展,已达到必须依靠“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来统筹城乡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支撑工业节能减排,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依赖信息技术元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产品生产精准率,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城镇发展的空间集聚。随着自上而下“四化”同步的开展,预计未来将实现“四化”同步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完善现代化理论。

4结论

从“四化”的内涵及作用机理出发,本文认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现代化概念,是一个整体系统。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装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公平交换的过程,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过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

化和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发展升级,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化深入发展,而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城镇化是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城乡资源公平交换的结果,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和重要标志,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空间形成,而农业现代化加快要素空间聚集,是促进城镇形成的重要载体。“四化同步”归根结底是为缩小城乡二元差异,促进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使城乡人民获得同等的福利待遇,推进人类文明发展。

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四化之间必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不断协调。推进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央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今后必须把握好,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

关系。加快破解城乡资源要素不公平交换障碍性因素,推进土地流转,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创新发展城乡一体化体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资源公平交换、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农业发展的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方能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J].地理学报,2009,64(2):

177-188.[2]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4-15.

[3]俞立平.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优先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

(5):21-28.

[4]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长

沙:湖南出版社,1991:190-194.[5]钟义信.现代化的关键是信息化[J].广核情报工作与研究,1994(4):1-20.

[6]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序.

[7]

[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006重排):22-31.

图3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相互作

同步发展的运行机制

工业

以工补农

城镇

以城

带乡

信息

农业现代化

农村城镇化

冯献等: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273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梅方权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到了8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只是处于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在全球学术活动的舞台上,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发展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那种高度热衷。这不仅因为受到发达国家转向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而且更由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的农业将走向何处,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特征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建国以来的近50年间,有三次发展。 第一次是在50年代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处在学习苏联模式的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指农业实现“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4类技术指标。 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实现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内涵扩大了,延伸到了经营管理,指标也有所增加。 第三次是在90年代中后期,是在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发展发验,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其基本内涵已经扩大到农民生活消费和农业资源环境,注意了吸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经过大量指标分析,提出7类22项评价指标,可以比较全面科学地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为跟踪、判断、评价农业现代化的状态,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中国将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可以认为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这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很不相同。其中,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环境特征,是处在全球走向信息化时代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崛起,全球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 过去,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处的环境,是在探索寻找现代化技术的工业化时期,是在探索寻找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工业装备农业的时期,是在以工业化大机器替代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手工农具的时期,是在没有成熟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可以借鉴的时期,也是在基本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现代石油工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遭受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相当成熟的时代,是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走向产业化的时代,是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是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而正在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过程中和正在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在全球日益重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技术,不必完全重走发达国家走过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412786286.html,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冯宪艳 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2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的改革,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农业的经济管理工作变得更为高效,极大的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压力,降低了劳动强度,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和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来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提升农业的服务质量。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物联网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关键性技术,而通过有效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加快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本文针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解决方法 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经济管理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够,无法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而且在建设过程中也缺少足够的专业人才。我国是农业强国,而农业产业也是我国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未来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农业的发展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进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这也是我国农业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此,相关部门应该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目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1】。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环节,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实现信息管理,从而更加高效和科学的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是我国农业发展当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在农业的科学生产前提下,通过将相关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调动,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使相关生产者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农业信息更好地流通于农业的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改造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并提升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水平,促进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2】。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的意见 各市( 州) 、县( 市、区) 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互动发展,是科学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从我省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抉择。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主、三化、三加强”基本思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创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但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总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性不够。从发展阶段看,我省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以下简称“两化”) ,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加快缩小我省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目标。新型工业化

是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开放合作;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在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产业支撑、城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就是要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结合。 当前,我省正处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攻坚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互动发展,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是把握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快推“两化”互动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努力保持“两化”快速推进势头,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模式及区域发展策略_沈山

第30卷第3期2004年5月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f Xuzhou N ormal U ni .(P hilosophy and So cial Sciences Edition ) Vol .30,N o .3 M ay ,2004 [收稿日期]2004-01-01 [作者简介]沈山(1970—),男,河南南阳人,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郭黎霞(1981—),女,江苏泰兴人,徐州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林炳耀(1940—),男,福建福州人,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模式 及区域发展策略 沈 山1,郭黎霞1,林炳耀2 (1.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2.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 210093) [关键词] 城镇化;产业化;协同效应;发展模式;发展策略;产业集群;专业镇 [摘 要] 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空间载体与产业内容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结与依存,具有推动经济要素集聚、促进农村市场发育、加速区域现代化进程的协同发展效应和以龙头企业模式、市场网络模式、专业区域模式为主导的协同发展类型。以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区域发展三大策略是发展产业集群、建设专业城镇和推动区域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 F79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425(2004)03-0132-05 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现代化发展中两种诱致性制度创新。两者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地域结构的演变上相互影响和推动,成为继农村实施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变迁后的更加深刻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地域历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农业产业化全面推进”—“重点建设小城镇”—“民营经济的崛起”等制度诱致,使其发展持续而又稳定。随着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机遇”,以及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以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以产业化推动农村结构优化的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成为重点探讨的课题。本文将研究视角放在农村城镇化(地域空间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济结构演化)上,从二者协同发展效应和发展模式入手分析,谋求新的区域发展策略。 一、概念阐释 农村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的过程,含人口、产业和地域空间三个主体内容的演变与转换,本质是农村地区人口与经济活动要素的非农化及集聚。其主要是在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等民间力量推动下,由市场力量诱导,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农业产业化是以多元参与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逐步实现农业产加销环节的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企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流通市场化和产业一体化,最终将农业由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历史进程。二者是转轨时期农村重大的社会经济制度创新。 从理论上讲,城镇化与乡村非农化的进程客观上应当是一个相辅相成、同步推进的过程,而实际上两者运行的状况却往往因时因地而异。相关研究表明 [1](P16-18) :我国的人口城镇化进程长期 滞后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进程。经济发达、发展较快的地区表现尤为明显。以农村城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农业产业化引导和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使其协同发展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二、协同发展效应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具有聚集人口、产业、人才、资金、信息、服务的功能;具有接纳城市经济能量并向农村辐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功能。因此,二者的协同发展既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也关系着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产业自身与产业依托的关系,即产业内容与空间载体的关系,两者 DOI :10.16095/j .cn ki .cn32-1833/c .2004.03.029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 相互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出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四化同步”也是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的关键。“四化同步”发展中,工业化是动力,信息化是核心,城镇化是载体,农业现代化是基础。 工业化是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加速器。工业生产的集中性和规模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些特征促进了生产、人口、消费、资金等在城镇的集中;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物质和人才保障。城镇要发展,

离不开工业的支撑。工业化在为城镇化提供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推动了知识、技术的集聚与扩散,加快了技术与管理的创新速度,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对城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化扩大了生产规模,使人口迅速增加,为城镇化提供了主体。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源泉,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工业化后的必然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信息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工业化对信息化不断产生新需求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只有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具备发展信息产业的必要条件。 工业化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工业化发展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率,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就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有序的转移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资金与物质支持。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技术进步,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分工,优化了农业结构调整,从而提升了农业现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摘要: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逐渐提上日程。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为论述出发点,在概念性理论论述的基础上,自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发挥好政府的宏观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发展;以信息化管理为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农业现有资源;做好农业经济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成立专业性强的农经信息化队伍;有效整合传统媒体发展信息网络,取长补短提升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效益等几个方面,就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做理论概述,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代化;信息化 1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及内容 1.1概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指加强农业技术新成果有效推广,实现各类农业科技信息的获取、传播及利用,提高农业管理决策水平及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持续、高速、稳定发展。合理的根据自然发展规律及客观经济条件,有效的组织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正确进行处理,利用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对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资源最大效益,最大限度的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有教育、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推进农经管理信息化水平,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之,从农业生产到

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都要运用到信息化技术,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及销售的各个领域中,信息化都会渗透到其中,全方位的运用在农业生产市场、消费市场中,从而有效的实现现代农业的决策和管理系统的有效结合,合理利用科学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1.2内容 就内容分析,主要囊括这几方面:第一,教育与科技信息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当前,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应注重信息化技术的教育,增强其以科技带生产力的初衷。第二,生产要素信息化。生产要素有阳光、空气、水分等等,实现信息化建设,旨在以信息化技术,将生产要素的效益发挥到最大,提速农业发展水平。第三,市场信息化。以信息化技术,整合到农业产销过程中。要以最先进的生产资料,改进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2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 2.1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 就当前形势而言,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还有诸多问题有待改善,比如:信息化科研力度不强、涉农经信息服务不全等。对此,一方面,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科研力度,使农经管理信息化紧扣科技脉络。逐步扩大信息化技术在农经管理应用中的领域,逐渐渗透到农业物联网、农业传感器、VRA播种等高端领域,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工作,使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与农业生产有效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以网络化平台为服务终端,做好涉农经各项的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以统计报告的形式为一线农产品种植、农业管理等提供外源服

2019咨询工程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83分卷

在线考试: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两化融合以()为关注焦点。 A.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 B.战略一致性 C.领导的核心作用 D.新型能力 2.工业互联网发展,全球正处于格局未定的()和规模化扩张的(),中国正处于抢占工业互联网主导权的()。 A.关键期、窗口期、战略机遇期 B.窗口期、关键期、战略机遇期 C.战略机遇期、窗口期、关键期 D.战略机遇期、关键期、窗口期 3.2017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延续了近几年的()态势,整体向更深层次、更高阶段演进。 A.高速增长

B.增长 C.缓慢增长 D.平稳不变 4.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5.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6.广泛深入开展贯标培训,不包括()。

A.完善培训体系 B.分层次、分类别、分渠道开展培训 C.培育新型企业家 D.建立培训中心 7.比较我国两化融合与德国工业4.0,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整体上对应()阶段。 A.工业2.0 B.工业2.0向3.0过渡 C.工业3.0 D.工业3.0向4.0过渡 8.全面推动()贯标,持续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 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B.两化融合标准 C.两化融合标准体系 D.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9.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10.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 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 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 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 11.()正逐渐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聚焦点和关键突破口,商业价值仍处于探索阶段。 A.IaaS B.PaaS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对安徽省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对安徽省经济拉动作用分析 如何协调我国现阶段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或孰先孰后的问题对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这也一直是经济与社会各界中颇具争议的重大话题。本文根据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 运用1985—2008年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数据指标, 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三化”对安徽省经济拉动作用, 论证了现阶段只有以城镇化为龙头才能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出当前困境, 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 标签: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拉动作用 1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安徽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在经济的发展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9年的GDP过万亿,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GDP的几十倍。安徽在经济持续增长,GDP持续创新高的同时,也应该想到作为中国内陆经济不发达的省份,如何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可持续经济。面对国际、国内的经济困境,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基于1985-2008年中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数据指标, 本文分别假定实施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为龙头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 通过政策导向将有限的资源配置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中, 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三种不同战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2 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对安徽省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分析 2.1 城镇化为龙头拉动安徽省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农村城镇化, 指的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农村城镇地区集中的社会经济过程。小城镇具有聚集人口、产业、人才、资金和信息的功能;具有接纳城市的能量并向农村辐射的功能; 具有引导消费的功能。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 不仅是现阶段安徽省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而且必然会对安徽省未来社会, 特别是科学解决“三农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 (1)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 扩大国内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要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 就必须扩大内需, 开拓城乡市场,安徽省约有5000万的农村人口,占安徽省总人口的70%以上,但到2008年安徽省的农村人口的恩格尔系数还高达43.3%,而城镇居民为39.7%,农村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同比在上升,而城市人口的恩格尔系数同比却在下降。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农村城镇建设, 对于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农村城镇化建设是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迫切需要。农业劳动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

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

关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 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入,我国农业发展也取得较大进步,但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经营程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就要解决好影响与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当下是信息化时代,借助信息化的力量进一步推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显得特别重要。文章阐述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以及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标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即是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以此加快与促进农业信息知识的获取,并进行及时的传播与利用。大体上包括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科教信息化及农业市场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管理应用,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并可加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就要注重农业经济的市场化,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另外,在农业科研、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注意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总的说来要想使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 2、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2.1提高农业市场信息传播范围及速度 可将农业市场信息细化为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对各农产品信息具备清晰地认识和了解,明确市场需求,继而依据潜在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及开发,避免生产销售过程中过于盲目。在该过程中,实现农业产值增加,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不断提高。对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具备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之后,有助于农户和企业优选性价比高的农资产品,实现农业生产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在现代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传统的农业技术正在逐渐被淘汰,新型的农业技术應运而生。 2.2助于政府政策信息推广 传统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户一般通过村广播或村集体会议,对国家农业政策具备初步认识,信息传播速度慢,甚至出现失真情况。近年来,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可将国家最新农业政策传达到农村,使每个农户都能够对其具备清晰的认知,无论是信息传播速度,还是准确率,都有所提升。而农业生产者依据具体政策,结合区域性因素及市场需求等,对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等进行科学调整,使农业生产更加合理,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为区域性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2020年咨询师继续教育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制造体系,()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制造体系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2.经过“实践-理论-实践”多轮次循环,电子一所牵头起草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GB/T 23020,简称《评估规范》),于()正式发布。 A.2011年9月 B.2012年9月 C.2013年9月 D.2014年9月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3.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具备显著的生态优势,具体是指()。①庞大的人才(用户)优势②丰富的系统性工程建设经验③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④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⑤全球最完备的互联网生态体系⑥领先的技术优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框架中的管理循环不包括步骤()。 A.策划 B.支持、实施与运行 C.实践 D.评测 E.改进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5.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A.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 B.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 C.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 D.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6.2017年5月,《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总则和框架部分已于()完成国际标准立项。 A.ITU B.ISO C.IEEE D.IEC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7.《中国制造2025》强调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线,()是主攻方向。 A.两化融合、智能制造 B.智能制造、两化融合 C.两化融合、人工智能 D.信息化、两化融合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8.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是(),关键是(),核心是()。 A.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B.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 C.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能力的平台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 D.制造业企业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人与机器智能的融合创新,制造能力的平台化用户答案:[D] 得分:0.00 9.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估内容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 A.服务、运营、生产 B.制造、管理、运营 C.管理链、价值链、服务链 D.产品、企业管理、价值链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0.已发布/待发布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数量是()。 A.3 B.4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认识、新要求,为新时期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城镇化是释放农业农村需求的重要战略基点 十八大报告要求,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但总体上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农村地区地域辽阔,农村户籍人口仍是我国人口主体,农业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扩大内需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都应把重点转向农业农村。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农业农村内部消费潜力,保持“三农”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农村市场规模。在投资需求方面,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教育、交通、电力和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投入,能够创造巨大的投资空间。在消费需求方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消费需求,把国内丰富的工业品和商品变为满足农村居民消费的宝贵财富。 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 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突出表现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三农”短板现象仍然明显。农业现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大力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能够有效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城镇化,可以通过拉动农产品需求、促进农民就业、建设新农村,有效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实现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发展模式,带动城市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领域延伸,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城镇化是实现城乡发展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相互分割,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这不仅不利于农村发展,而且阻碍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缓解和改变这一状况,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通过城镇带动农村,通过农村繁荣进一步促进城镇发展,形成城乡互动格局和良性循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及策略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影响因素及策略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各领域技术信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促进了农业信息的发展与共享,为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信息保障。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发展不高。本文在分析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影响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制约因素,并探究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以期为现代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 引言: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我国农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内涵及内容,对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平台、适当增加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等措施,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获得快速稳定发展。 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问题

(一)相关设施不完善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的经济较为拮据,有些甚至尚未脱离贫困,这样就无法引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相关设备。但是要想促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的顺利推进,相关技术和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劳动者来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网络、信息等方面的建设成本十分高昂,再加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致使农业经济发展的信息化进程严重之后于发达国家,长此以往,必将给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农民文化水平偏低 专业水平与文化综合素质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是十分必要的。对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来说,参与者多是农民,而农民与其他类型的人才相比,具有文化水平整体偏低、技能偏少的特点。多数农民的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导致其对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度不高。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在管理上相比,明显是处于落后欠发达的状态,信息传播手段也相对闭塞落后。此种现象,导致了农村信息化管理建设速度相对缓慢,建设水平相对偏低。此外,农民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整体偏低,综合素质也明显不足,缺乏对网络的认知。综合多种因素,均导致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偏低。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业部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部署要求,我部研究编制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 2016年11月14日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四化同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简称“产业融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条件 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工农、沟通城乡,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是产业融合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设健康中国保障群众营养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产业融合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为“十三五”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奠定了产业融合的坚实基础。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2145万吨,棉油糖、肉蛋奶、果蔬茶、水产品生产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1000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0%。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建设取得新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6%和63%。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2.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成为了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规模水平提高,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8万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近20万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超过10%,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由1.7∶1提高到约2.2∶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创新步伐加快,初步构建起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框架,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了一批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水稻加工、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加工、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籽加工、中原地区牛羊肉加工、西北和环渤海地区苹果加工、沿海和长江流域水产品加工等

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之路

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之路 2014.02.18 10:14 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刘著江马云卿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发展既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也是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走出当前发展困境的基本途径。因此,如何更为科学、更为有效地推进“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四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四化”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环环相扣、互融互包、相互促进,要推进“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就要认清和把握“四化”的内在关联。 (一)新型工业化是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向集群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人力资源、资本、生产、消费等向城镇集中的大趋势。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所带来的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与环境的相协调、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等,又加快了城镇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体系的完善,更进一步促进了人与城镇的内在融合和互动。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新型工业化作为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其推动了产业由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主向知识密集为主转变,创造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需求,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工业化既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技术条件和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新型工业化所带来的技术和运作模式的持续进步,推动着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二)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引擎。信息化是工业化后期必然出现的演进过程,通过信息技术向工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提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效率和要素利用率,加快了以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等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同时,信息化对各类信息装备和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也为新型工业化拓展了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在城镇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既能为城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又能推动城镇内部实现网络化和一体化,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和就业结构,提高居民素质,是城镇化的加速器。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信息技术能够打通市场、政府、企业、农户等各个环节,串起生产、销售、管理、服务全过程,使产业流程更加智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载体。城镇化对要素的聚集过程为工业化提供了发展条件,而新型城镇化所催生的城镇的规模扩大和层次提升、技术创新“软硬”环境的改善以及人力资源发展体系的完善等更为新型工业化创造了需求、提供了载体。以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信息化,需要稳定的平台和巨大的空间,而城镇化推动的要素聚集以及城镇内部生产、生活等方面对信息技术和产品产生的巨大需求,都为信息化提供了发展空间。城镇化所带来的农村人口的持续转移、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发展条件和形成了倒逼机制。同时城镇地区对农产品的多品种、高质量的市场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基础。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所带来的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独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两大趋势,不仅能为工业化提供原材料供给和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而且能为城镇化所需的人口和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提供实现的可能。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对农机、农药、化肥等大幅增加的需求,农民收入提高刺激的消费需求,都为工业产品、城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此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其所必须的新思路、新技术以及和新的管理方式、经营模式,都可为信息化提供广阔的平台和足够的空间。 二、当前“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多年的发展已经使我国取得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跨越的显著成绩,但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依然问题突出。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缺乏良性互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是一个互融互包、协同推进的过程,单一的侧重一方或者工业与城镇“两张皮式”的发展,都会阻碍二者的发展。受既有政绩考核机制、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思路.pdf

1基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作用认知 将现代信息技术介入到农业生产、农业经营与经济之中,即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其核心在于农业信息的收集、挖掘与利用。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需要以高质量的人才为基础,基于此,需要关注农民信息化教育,切实提高群众信息化认识水平。此外,还应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如空气、水与土壤等,引导农民了解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依托信息化管理,还可有效把握市场动态,为构建市场主导模式的农业经济创造了条件。基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现实作用来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依托农业信息,合理优化与调配农业资源,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依托网络平台,可以高效率共享农业信息,加强不同区域间农业信息的交互程度;及时获取市场动态与市场需求信息,指导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为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提供信息条件;切实提高农业经济整体质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具体路径 2.1强化政府引导作用,为信息化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在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专业人才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之中,关注发展规划与整体布局,协调各部门,合理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增加财政支持力度,监督资金应用状况,切实将资金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提高资金利用率。政府部门应结合区域实际,考量农业发展结构与水平,编制符合本地实际的信息化发展方案,如在农村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引导专业对口大学生返乡,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优化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2推动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 建立并逐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站,构建规范性的信息交流制度,明确信息发布规范,提高农业信息交流频度与广度,推动农业信息共享,以更好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在构建农业信息网站后,需要是安排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维护更新,做好农业信息收集工作。做好农业信息挖掘,并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指导生产活动,并满足不同种植户信息的需求。网站信息在收集与发布时,需要确保信息具备有效性、及时性与完整性。此外,农业信息应表现出鲜明的针对性,综合本区域内农业发展的实际,重点收集相关的农业信息,提高信息利用率。坚持信息渠道效益,切实让农民体验到信息化所带来的变化与具体效益,从而让更多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之中。此外,信息化实现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群众力量。而农民整体存在着信息化意识低问题,基于此,需要面向群众开展信息化培训工作,通过具体培训让农民准确把握信息化内涵,了解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引导农民掌握信息化应用方法。可以在农民设置信息化工作小组,为农民提供信息化咨询与技术支持,推动农业信息化进程。 2.3构建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进行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可以为发挥示范基地引导作用,让农民群众更为直观感受与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现实价值,提高群众信息化重视程度。政府应通过补助政策、发挥项目带动作用,通过农户自筹与企业优惠等方式,普及农户计算机应用率。引导农民学会通过互联网查询与获取相应的农业信息,加强农业信息沟通与交流,为现代化农业建设奠定基础。 基于农业开展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条件。在大力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发挥政策导向优势,并积极做好农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结合区域实际编制发展规划,合理调配资源,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之中,为信息化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关注农业信息网站建设,构建信息交互平台,强化农民培训工作,培养与发展群众信息化意识,发挥示范基地引导作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信息化价值,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扫平障碍,并服务于农业经济。 作者:美合日妮萨·伊敏 单位: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参考文献: [1]邢叶东.浅谈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4,(8):85. [2]王宇飞.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7):122-12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