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2009年第3期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5月No13,2009Q inghai Social Sciences M ay,2009

关于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郭云甫

【摘要】生态立省战略,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青海比较优势、构筑发展新平台、树立发展新形象的最佳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灵魂和保障。深入探讨生态文化的内涵以及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原则和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海;生态文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09)03—0006—05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一提到了全党面前,并对其主要任务作出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念的升华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青海比较优势、构筑发展新平台、树立发展新形象的最佳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灵魂和保障。如何进一步依托青海的原生态文化底蕴,培育和建设生态文化,是亟待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

(一)生态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有位学者说过:从人类砍倒第一棵树起,人类文明也就开始了。但随着地球上最后一棵树砍倒,人类文明的大厦也将随之倾覆。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文明在几个世纪前从传统农业文明逐渐转向了传统工业文明,人类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人类在为自身利益向大自然无度索取中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全球的自然资源,排放着工业废弃物,污染着环境,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损害了自我的修复功能,导致地球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正是在受到自然的不断报复和惩罚后,人类才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从而孕育了新型的生态文明,同时形成并构建了现代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生态文化。

(二)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余谋昌认为: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认为:生态文化包括生产、生活、流通、还原和调控领域对天人关系的认知(哲学、科学、教育、医疗、卫生)、对生产经营方式的组织(产品的纵向、横向和区域组织方式)、对人类行为的规范(道德、伦理、信仰、消费行为、价值观)、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控(制度、法规、机构、组织)以及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建筑、景观、产品、文学、艺术、声像)等,可分为体制文化、认知文化、物态文化、心态文化四类。

温州生态文化建设及应对策略课题组认为: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根据生态关系的需要和可能最优化地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的总和。它包括人类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求得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所采取的种种手段以及保证这些手段顺利实施的战略、措施。

笔者认为: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科学认识、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二、青海建设生态文化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明建设要靠生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青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培育和建设生态文化,有利于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促进自然与人文资源的良性互动,努力实现生态效应、环境效应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树立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道德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建设生态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经济、注重发展本身和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发展质量、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青海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还关系到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甚至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安全。因此,保护和建设好生态,培育和建设生态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职责,必须大力推进,从而促进青海自然和人文生态传统与现代生态文明的融合,引导企业的生产方式从资源掠夺型转向保育再生型,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消费行为从高耗能、高消费、负影响向低能耗、适度消费、正影响转型,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促进全社会从物的现代化向天人关系的现代化转变,推动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化是推进“文化青海”建设的重要载体

“文化青海”建设是推动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实现青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生态文化建设是“文化青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育和建设生态文化,弘扬和挖掘青海深厚独特的原生态文化,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类型、多样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习俗,带动和发展一批生态文化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生态文化设施及科普教育基地,开展融入生态文化的理念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生态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对于加快“文化青海”建设、推动青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建设生态文化是塑造青海新形象的有力举措

生态文化建设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推动力,如果没有先进的生态文化引导,生态立省战略就有可能成效不大。培育和建设生态文化,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青海的对外开放,让外界认识和了解青海在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上的理念和政策,用青海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理念和文化形态去吸引人、感染人和影响人,向外界充分展现生态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青海,凝聚更多的力量宣传青海、推介青海、建设青海,全面提升青海的新形象,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青海生态文化现状

(一)生态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

青海历史文化、民族习俗、自然地域的多样性,决定了生态文化发展背景、资源积累、表现形式和内在涵义的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长期共存不断演进的过程中,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融为一体,物质文化形态与非物质文化形态交相辉映,形成了青海

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

11自然生态资源富集。宽阔无边的青海高原,无数耸立云霄的冰山雪峰蜿蜒起伏,成为高原上最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色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湖名扬天下,柴达木美称“聚宝盆”,坎不拉堪称鬼斧神工,孟达自然风景被赞誉为高原上的“西双版纳”。还有景色优美奇特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都给青海增色不少。此外,青海有许多珍贵稀有的高原动植物资源,如高原珍稀动物野牦牛、藏羚羊、普氏羚羊、白唇鹿、藏野驴、雪豹、雪鸡、野颈鹤等,高原珍稀植物雪莲、人参果、虫草、大黄、佛手参等。

21古代文化底蕴厚重。以原始农耕文化为主的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在青海境内都有分布。此外,还有新发现的宗日文化。继马家窑文化之后,青铜器时代的文化先后有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发现的还有都兰吐谷浑古墓葬群、同德的宗日遗址、民和喇家遗址、柳湾遗址、沈那遗址、石板棺遗址、岭国遗址等。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馆藏珍贵文物16万余件。

31民族民间文化绚丽多彩。青海居住着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多种少数民族,各民族的习俗、节庆佳日、宗教活动、服装服饰、民间工艺、文学艺术极具特色和魅力。青海“花儿”已形成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地方文艺品种,群众基础非常雄厚。发祥于热贡地区的民间艺术唐卡、堆绣、泥塑、木雕、石雕、建筑、彩绘等被统称为“热贡艺术”,是全国独有的文化艺术宝物。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内容丰富广博,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史学、教育、哲学、体育、宗教方面的理论、思想,还包括民族交往、阶级关系、风俗习惯等各个领域,是青藏高原一部百科全书。昆仑神话作为我国古代先民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展示了青藏高原、黄河流域的变迁史,还展示了中华民族惊心动魄的历史篇章。

41宗教文化深邃凝重。驰名中外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是国内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该寺的堆绣、壁画、酥油花被称为艺术“三绝”。乐都瞿昙寺历史悠久,有“小故宫”之称。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地区四大清真寺之一,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循化街子清真大寺是青海撒拉族的祖寺,工艺精致、造型奇特,系阿拉伯式建筑,别具民族风格。宗教文化中的哲学、文学、天文、地理、工艺、医学等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当前青海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不够,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在用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生态指标与政绩考核的相互关系上,还存在片面强调眼前而忽视长远、只顾当代人而不顾后代人的不可持续的观点。由于生态文化建设提出来的时间比较短,各地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解还比较模糊,从工作层面上讲,对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不十分明确。

21生态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青海省的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仍然资金匮乏,投入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运转较为困难。生态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产业开发滞后,生态文化方面的图书资料、音像作品等基本资料相当匮乏,造成有些地方只有资源而没有文化。

31生态文化产品单一、产业发展缓慢。对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认识不足,服务体系欠缺,品牌效应不高;由于资金短缺、受体制机制制约,生态文化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档次低,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加之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专业技能与基本素质培训的任务还很艰巨。

41生态文化理论研究滞后,科技支撑不足。对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非常不足,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对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投入亟待加大。

四、青海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正确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一)正确把握生态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实施生态立省战略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生态文化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生态观念,全面提高公民生态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

(二)正确把握生态文化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任务。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把改善民生同满足全省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起来,把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同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化建设的成果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确立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价值观,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正确把握生态文化建设与借助外力的关系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社会性的系统文化工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建设过程。生态文化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制约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科技文化、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民众素质水平等都会影响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青海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偏小,人均生产总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因此,建设生态文化,要突出青海的生态优势,唱响“青海不仅是属于青海人民,而且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属于未来”的主旋律,举全省之力、全国之力,借助一切外界力量,投入到生态立省战略中来,投入到青海生态文化建设中来,全力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五、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建立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法制教育体系

要加强生态知识和法制意识教育。以青少年、农牧民、党政干部、企业经营者为主要对象,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一要把生态教育作为加快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省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全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制地方教育课程,在大专院校开设生态环保专业或专业课程,组织青少年开展以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夏令营等生态体验活动和植绿护绿、保护三江源等环境公益活动,努力培养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与意识的一代新人。二要开展农牧民生态环境教育,编写农牧民环境教育读本,教育农牧民爱护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稀有濒危动植物,开展环境治理和环境危害教育,树立生态建设促发展的观念,引导农民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鼓励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绿色农业,扩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种植。三要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生态环境与生态法律、法规知识等生态知识教育课程,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党政决策者和行政管理者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制定规划政策和进行决策时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四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法制知识教育,制定政策促使企业自觉按照循环经济模式组织生产,实行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法制教育体系。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健全综合协调管理机制

一要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协调机制。由省委、省政府组织宣传、文化、林业、环保、人口、教育、城建、商业等相关部门,成立青海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部署、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议等工作,重点就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进行协调合作,防止因种种原因而导致生态文化建设的不一致。二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推行环境发展、生态合理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方法,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大决策实行听证会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实事求是地通报情况、征求意见。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为生态立省战略提供可行性论证,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三要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具体落实设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举报信箱等,并对群众举报的具体问题作出明确答复。要充分发挥

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大力弘扬青海省生态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对有悖于生态文明的不良现象予以曝光批评,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建设舆论氛围。四要建立有效的生态文化建设信息反聩机制。完善公众信息和意见的反馈渠道和机制,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能及时便捷地反馈到有关部门,真正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实现信息双向交流,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依托资源,挖掘潜力,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产业

塑造多民族、多样性、富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高原文化精神,是青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为此,培育和建设生态文化,要立足于青海深厚、独特的文化资源,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形态和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打造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相交融的生态文化产业。既要做大做强山水文化、草原文化、玉文化、树文化、药文化以及森林、地质公园旅游休闲等物质文化产业,也要发展生态文化影视、音乐、书画等精神文化产业,还要充分挖掘生态文化培训、咨询、论坛、传媒、网络等信息创意文化产业。要鼓励各种投资者投资生态文化产业,提高生态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打造大气魄、惟一性的青海生态文化品牌。要善于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审视企业、产品和环境的独特价值所在,用生态文化的理念和手段推介产业、发展产业,全方位增强发展的竞争力,树立和打造一批立足青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生态文化产业。

(四)创新思路,突出特色,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现公众、企业、决策管理者生态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树立起“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观念。一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不同模式、不同特色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通过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促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的共同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共赢。二要开展生态城市的创建活动。要结合城市的地域特点、产业特色等方面,进行周密规划和定位,确定生态城市创建的主基调,大力开展生态城市创建活动,树立强烈保护生态的自我约束意识和生态责任感,突出人文素质培育,构建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力求体现生态城市功能的综合要求,遵循生态经济发展规律,塑造新的生态与文化、生态与民生、生态与发展相融合的城市形象、文化形象和精神形象,全方位增强发展竞争力,增强软实力。

(五)加大宣传,拓宽渠道,营造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

一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和方式,以及在公共场所设立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展览等,全面深入系统地宣传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播生态文化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传播生态道德、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艺术的重要内容。特别要注重发挥网络传播教育的巨大作用,让先进的生态文化思想在网络传播阵地占据重要位置。二要鼓励各类社会团体或组织编印生态文化普及读物,结合“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土地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传播活动,建立健全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生态文化传播体系,使生态文化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营造有利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的良好社会氛围。三要通过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办好各种节庆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大力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全社会生态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1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1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161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1十七大报告读本[M]1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01

[3]宋秀岩1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努力建设生态文明[N]1青海日报,2008—09—161

[4]张庆良1永远的红树林———中国生态前沿报告[M]1海口:南方出版社,20051101

【作者简介】 郭云甫,男,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

代。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 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公益广告或者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科学生态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科普氛围。鼓励公民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环保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推进绿色发展。经济产业良好发展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当前背景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把“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又实现了循环利用,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会贯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生态监督力度。环境保护监管工作 涉及到多个部门众多领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遵守法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要增加处罚力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及社会媒体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要借助新闻网络平台,创新监管形式,

分析人类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

分析人类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长足进步,生物学与生态学的深入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理论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这是人类实践经验知识积累的结果,也是人们对森林认识深化的必然,更是生态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晶。 森林在地理、历史和生长、繁殖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它是自然界中能够再生产和能够扩大再生产的资源。只要人类热爱森林、合理利用森林,并严加管理和保护、促进,森林资源是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一部人类史,就是人与自然共同演化的历史。自然既是人类孕育的温床,又是人类社会赖以建立、生存的坚实基础。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更重要的是协调维护着自然生态平衡,保护与改善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森林具有多种功能、多种效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保障,以林业建设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已经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林业不仅是一个周期性长、投入大的公益性行业,而且是融入“社会?生态”这个复杂的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维护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谐的主体之一。现代科学家认为,现代和谐林业应该是:其一,以人?地系统为对象;其二,和谐地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诸因子间的关系,促进人的生理和心理平衡;其三,“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因此,和谐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

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参与协调“社会、生态”系统的探究和管理,采用生态化技术,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诸因子间关系,倡导生态文化,维护人类心理系统与生理系统健康,实现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共荣。 显然,和谐林业理论之一旨在解决生态危机,并着力于从林业的角度去解决社会危机和人类心灵危机。也就是说,和谐林业的目标就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态环境;大力培育生态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基础,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满足人类对森林产品的需求。所以,林业是一个与工、农业有着不同公益性的产业部门。过去、现在、将来,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森林。如今华夏大地的生态化和人居环境的园林化,与社会林业的生态系统经营,是现代化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森林为人类生活、生存环境与社会游憩事业,拓展了一个新的天地,创造了更为美好境界的未来。所以发展林业,有利于改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今天,人们只有正确认识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和农田、草原、荒漠、城市、河流和湖泊(陆地水源)等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学联系,才能真正掌握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平衡机制,才能够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_周立梅[1]

第31卷 2012年第4期2012年8月出版攀登(双月刊)New Heights (Bimonthly )Vol.31 No .4.2012August 2012 【收稿日期】2012-05-17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青海藏区人的全面发展实践模式研究》(10xks008)前期成果。【作者简介】周立梅(1966-),女,青海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周立梅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810008) 摘 要:本文立足于青海的现实省情,分析了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加快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647(2012)04—0087—05 作为我国主要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海素有“中华水塔”、“三江之源”和“生态之源”的美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 一、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青海乃至青藏高原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主要表现为冰川退化、湿地萎缩、冻土程度减弱、土地沙化。从上世纪初算起, 青藏高原冰川退缩量已超过30%,这里的河流、湖泊、沼泽三类主要湿地一直呈减少趋势,其中以沼泽面积减少最为显著。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全省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增加,造成环境污染,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1.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河湖萎缩,湿地面积减少 青海省受水、 风、冻融侵蚀的土地面积有33.4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全省受侵蚀最严重的地区。省内黄河干流平均含沙量1.8kg /立方米,每年输入长江的泥沙量1233万吨,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8815万吨,致使下游河道淤积越来越严重,河床被抬高。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资源减少、河湖萎 缩和湿地面积减少。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97年出现了汛期断流的情况,当年断流时间高达228天,成为黄河历史上断流期最早、断流时间最长的一年。1996年黄河源头鄂陵湖和扎陵湖首次出现断流。黄河源头的4000多个湖泊, 现有一半以上已经干涸,生态水资源减少,沼泽面积减少尤为显著,雪线上升。青海湖水位平均每年以9厘米—13厘米的速度下降,20世纪50年代,鸟岛还是完全的湖心岛,而在1975年,鸟岛已成为三面环水的半岛,2000年,在湖东出现了两个脱离主湖的尕海和耳海两个小湖。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变化, 青海湖将在200年后从地球上消失。尽管青海省近些年来加大了环青海湖生态保护力度,但青海湖水位下降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2.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 全省沙漠化面积12.5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8.8%,主要分布在环青海湖地区、黄河源头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而且沙漠化面积正在以每年0.133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展。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次生盐渍化现象频发,全省共有盐碱化土地2.64万平方公里。沙漠化的加剧,使省内一 — 78—

生态文明水平为全国提供示范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生态文明水平为全国提供示范——《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关键字:生态青海省示范区先行建设 核心提示:加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近日,我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于10月29日获国家发改委 加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近日,我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于10月29日获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批复。青海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大意义何在?《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制度建设、保障措施具体是怎样的?在记者的独家采访中,省发展改革委的有关负责人对《方案》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问:我省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国土面积72.2万平方公里,90%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提供着长江25%、黄河49%、澜沧江17%的径流量,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是我国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加快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处理好生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完善生态保护体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建设成果,夯实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基础;加快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决策、评价、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符合青海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激发各类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问:《方案》在指导思想、战略定位、主要目标等方面提出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方案》主要提出了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着力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高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五着力、两促进”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制度建设改革试点区的“三大”战略定位。 关于主要目标,《方案》明确,到2015年,完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总体布局、基本框架,实现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布局基本形成,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资源综合利用和产出率显著提高,循环经济成为发展主导模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制度先行先试取得重大成果,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到普及,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问:实施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第一要素,下面是给大家带来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与借鉴。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摘自十八大报告) 笔者记得看过一部电影《天下无贼》,里面有人问“21世纪什么最贵?”电影桥段中答案是“人才”。我想大家对这并不陌生。人才确实重要,但是一直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打的时代发展到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国家乃至这个地球,发展中带来的负面效应,资源、能源、环境这些越来越阻碍我们进步的步伐,不,应该是我们前进的步伐严重影响了环境、自然的规律,资源的锐减,能源的紧缺,环境的破坏,自然规律的更张,这一些都亟待我们去解决。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

相扣的关系。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始终贯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是未来国家乃至全球共同的建设目标,因为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建设美好家园的基础。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我们“真爱自然,保护生态”。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保护好各种资源,珍惜资源。要科学发展,科学利用,集约高效利用。二是合理规划、调整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三是开发与治理并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得提高各方面资源开发能力。开发新能源,才能永不落后,细水长流,同时要综合治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等。 笔者认为无论是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还是调整产业布局、机构,最后目的就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篇二: 今年,x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重点解决乡村建设脏乱差、人无厕、畜无圈、饮食不卫生等问题。 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村,全省投资10亿多元。随着这项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村得以建成,许多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怀着想要深入了解身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心情,我来到了位于海

林业“三大体系四大地位和使命五大功能

林业四大地位 —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 —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林业“三大体系、四大地位、四大使命、五大功能”: 林业的“三大体系”指现代林业建设的三大目标,即,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林业的“四大地位”是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一是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二是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三是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四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 林业的“四大使命”是回良玉副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得,“一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二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三是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四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赋予林业五大功能,即: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功能。 林业“四个地位”、“四大使命”和“五大功能”: 一、“四个地位”: 1、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2、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3、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4、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二、“四大使命”: 1、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3、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4、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三、“五大功能”:1、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2、林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林业具有巨大的固碳功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气候安全中发挥着特殊作用;4、林业具有巨大的保健功能,在调节人体生态机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林业具有巨大的美化功能,在树立地方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云南省委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央为什么把林业摆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是由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基础产业决定的。 (一)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生物地理专家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把荒漠化喻为地球一种很难医治的疾病,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 林业部门不仅可以生产出经济建设所必须的物质产品,而且还能够生产大量的生态产品。它是怎么生产生态产品的呢?我们种一棵树,保护一片湿地,就相当于建了一个工厂,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物种基因,减少噪音,减轻光辐射等等,湿地也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净化水质。当今世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唯有生态产品十分短缺,生态产品具有公益性,不像商品那样可以交换,想买都买不到。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奉献给社会和人们。 (二)林业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木材、钢铁、水泥是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世界公认的三大传统原材料。和钢材、水泥相比,木材是绿色的环保的可降解的原材料,用木材代替钢材和水泥单位能耗可从800降到100,可以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十分重大。我国是木材消耗大国,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7年我国进口林产品折合原木达到1.55亿立方米,占全国年木材消费量的一半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木材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而全球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多国家开始限制原木出口,维护木材安全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必须逐步改变大量依靠进口木材的局面,立足国内43亿亩林地来解决我国的木材供应问题。这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第二,森林是一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而且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森林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用林木的果实或籽提炼柴油,用木质纤维燃烧发电。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发展森林生物质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替

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加强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任务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和扭转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具有长期和全局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将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有江河源头之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流域的气候与旱涝境内黄河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18.7出省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9.2青海是黄河流域9省区唯 一个产流多于用水的省区是我国主要的水源地之一区域涵养水源功能显著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要地编制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切实付诸实施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本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黑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深刻影响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特殊的生物基因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保护利用好这里的生物资源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一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干旱处于大陆性气候与东部季风气候接触的边缘气候的基本特征为日照时间数长辐射强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气温日差大年差较小 降水分布地区差异大一般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增西部地区最为干旱少雨由东南向西北气候为湿润寒冷半湿润寒冷半干旱寒冷干旱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因典型的高原型荒漠化生态特点和历史上人类活动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地退化十分严重加上水土光热资源匹配不好生态环境恶劣全省国土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冰川戈壁沙漠风蚀残丘石山雪山等面积占30森覆盖率2.59其中乔木林覆盖 率仅为0.35大大低于13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分布不匀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上游的大通河湟水河隆务河玛柯河多柯河和澜沧江的扎曲河等流域处于森林极限生长地带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草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0.5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其中荒漠草地697万公顷黄土高原干旱草地202万公顷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2746万公顷植被覆盖度低耕地面积59万公顷仅占国土面积的0.8主要分布在黄河及 湟水河谷地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3.3万公顷动物分布有陆栖脊椎动物420余种鱼类46种鸟类291种占全国总种类数的24.6兽类107种 占全国总种类数的20.2植物分布有维管束植物2500余种其中该类植物3O余种裸子植物42种被子植物242余种经济植物1100多种药用植物630种动植物中稀有名贵动植物种类繁多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青海省先后实施了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防沙治沙黄河上游治沟减沙骨干工程建设结合扶贫攻坚计划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黄土丘陵区山水林草四路综合治理工程在草原牧区进行以人工种草草地围栏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灭鼠治虫灭除毒杂草推广优良牧草和合理放牧的草地保护和改良措施在柴达木盆地坚持水林草田相结合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如今,“绿色”成为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发展…。我们须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结合保护区工作,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认为要以“绿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绿”来为生态道德教育开道。 一是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绿”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二是生态道德教育制度的“绿”

学校在“生态教育”的统领下,用生态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三是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绿”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其中,开展自然价值和生态美意识的教育,进行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意识的教育,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从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才能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四是生态教育行动的“绿” 生态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学校要让同学们从

浅谈森林生态系统及相关问题

浅谈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各方面的研究 摘要:森林是人类亲密的伙伴,是我们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拓为我们提供木材,能源,固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氧气,同时为人类遮风挡雨,美化自然环境,固定水土,减少荒漠的迁移和泥石流的发生。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我国对其各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步,通过对生态系统研究的加深,相信我们会更好的保护森林,并让其更好的发挥功能。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一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相关概念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 地球上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有四种,即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北方针叶林。是陆地上生物总量最高的生态系统,对陆地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食物链、食物网以及功能过程多样性等,形成了分化、分层、分支和交汇的复杂的网络特征。认识和揭示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稳定性、动态演替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发生与维持机制、多功能协调机制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与调控,需要以对生态过程、机制及其与格局的关系的深入研究为基础,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过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这一复杂的巨系统的根本,不仅需要长期的实验生态学方法,更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的多样性及其变化,涉及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等不同的时空尺度,其中交织着相当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不同,即在单一尺度上的观测结果只能反映该观测尺度上的格局与过程,定义具体的生态系统应该依赖于时空尺度及相对应的过程速率,在一个尺度上得到的结果,应用于另一个尺度上时,往往是不合适的。森林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管理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主要发生在大、中尺度上,因此必须遵循格局-过程-尺度的理论模式,将以往比较熟知的小尺度格局与过程与所要研究的中、大尺度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路径分析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路径分析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9省试点之一。以国家公园体制引领青海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聚合和最优效能,是把青海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先行区的一项重大而有效的新举措。论文系统梳理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一园三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采用SWOT分析法,总结了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制度优势以及后发优势四大发展优势,并指出了三江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旅游吸引力以及市场营销模式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同时,论文提出在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针对三江源生态保护修复问题、游客的高原畏惧心理以及完善旅游市场建设等方面,紧抓发展机遇,通过借鉴国外国家公园发展经验,积极探索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思路,努力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三区建设”目标定位。 研究认为,三江源地区道路、医疗服务、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资源开发等级低,营销水平落后,缺乏标志性旅游吸引物和大型稳定的客源市场,使得旅游市场发育程度低,旅游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论文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应以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为依托,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进而,在遵循环境保护、限制性开发和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创新生态旅游规划理念,划分旅游功能区,构建产业运营体系,完善旅游市场保障制度,坚持旅游惠民策略,积极探索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模式。论文的创新之处集中体现在理论观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业发展原则的梳理及模式构建方面,其现实意义是在经济学理论指导下,通过深入研究,科学规划,提出有见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及建议,为三江源国家公园旅游职能的发挥提供理论支持,为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实施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实施 意见 【法规类别】畜产品 【发文字号】青政办[2014]62号 【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4.04.23 【实施日期】2014.04.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实施意见 (青政办[2014]62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根据生态畜牧业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第一步探索推进阶段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进入第二步提高完善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利用2年时间,着力巩固883个纯牧业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建成果,全面提高合作社运行质量和畜牧业发展水平。鼓励牧区半农半牧村和农业村按照生态畜牧业发展思路组建合作社,提高集约经营能力。到2015年,使883个纯牧业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运行

能力显著提高,牧户入社率提高到75%,合作社统一经营的草场、牲畜等生产资料比重达到50%以上,能繁母畜比例达到60%;半农半牧村和农业村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带动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合作社有效整合的牧业资源比重达到40%以上,带动农牧户5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创新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各地按照“先发展、后规范、再提高”的原则,深入推进以股份制为主体,联户制、大户制、代牧制为补充的基本建设模式,进一步加大牧区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力度,加大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力度,促进合作社尽快形成牧业资源优化重组、牧民按技能重新分工、收益按股权进行分配、生产要素按市场进行配置的格局,并支持合作社向联合社发展。 (二)着力开展能力提升示范创建。按照“先提升、后认定、再扶持”的原则,2014年至2015年,采取县级组织合作社进行能力提升创建、州级进行考评推荐、省级进行认定扶持的方式,每年择优认定50至100个能力提升示范创建社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合作社间的互评互比、共同促进,不断优化合作社资源配置,提升合作社实用技术应用水平,完善合作社基础设施。 (三)有序

生态森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

“生态森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康养产业生态森林康养、依托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康旅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森林康养产业从属于大健康产业五大基本产业集群中的“以追求身心健康的养老、养生调理康复”的康养服务产业,是康养产业的子产业,是属于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能对众多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强劲的括动效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森林康养是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融入旅游、休闲、医疗、度假、娱乐、运动、养生、养老等健康服务新理念,是一个多元组合,产业共融业态相?的商业综合体,是健康产业?种连锁经营新模式。那么,未来山西森林康养旅游发展之路,需要努力搭建旅游与文化共生共享的平台,应不断提升生态森林旅游的生态文化含量、生态文化品位、生态文化个性,走出一条以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为品牌、以生态旅游区大格局思维为引领,以森林康养旅游活动为载体、以康养文化项目为支撑、以森林研学旅游为动力,以森林体验旅游为聚集,以森林创意旅游为演绎,以森林开发特色旅游为主题;推进生态康养推进康旅产业的发展道路。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超6亿人参与共享经济活动,比上年增加约1亿人;共享经济平台的就业人数约585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

根据相关预测,到2020年,共享经济领域的服务提供者人数有望超过1亿人,其中全职参与人员约2000万人,将有效缓解新一轮技术产业革命下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也曾表示,“共享经济”等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力地助推了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心得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开创生态新局面 ——十八大报告学习心得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逐渐出现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若不及时加以制止,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必将受到制约。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行部署,体现了我党的生谋远虑、高瞻远瞩,也为我党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施的长远大计,我们要重视之,并把这一思想体现于政策制定中,贯彻在实际行动下。结合我局实际,体会如下:一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在社会公众层面,在全区大力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在决策管理层面,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项目审批建设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从建设生态文明全局着眼,将保税区打造成适合商建、适合人居的生态文明品质之区。 二是鼓励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既要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又要毫不放松节能减排。以绿色、环保、低能耗为发展主流,坚定不移走生态型、环保型发展路子。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投资进一步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新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转移。努

力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设备,改善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现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优化生态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没有未来。首先要改变以往先发展后治理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逐步推进河道污染,水土流失等相关问题的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人少靠道德,人多靠制度。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政府工作中,以考核体系为指引,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在民生工作方面,继续实施政府节能补贴工程,大力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引导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遏制浪费资源现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保护赔偿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破坏环境的单位或行为人严惩不怠。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必须坚持的伟大工程,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继续实施,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能否延续。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你我共同参与。 2013年1月28日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综述 标准的制定及编制情况:相关标准有哪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管理、技术、服务等),这些标准是否适合国家公园建设的需要等等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现有的国家森林公园标准体系以及该体系与我国现有的 国家公园标准适应性。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森林公园标准有《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两项国家标准;《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审核导则》、《中国森林认证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服务操作指南》、《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森林公园工程技术规范》六项行业标准以及各地地标五项。(红字标准需购买) 《国家森林公园设计规范》为适应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的需要,规范森林开发建设和工程设计,确保设计质量对森林公园的内部区划;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景点与游览方式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工程设计(包括生态文化及科普宣教设施、餐饮、住宿、娱乐游憩、购物、医疗保健、导游标志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设施工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规定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原则、方法、风景资源基本质量与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公式;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基础资料调查与现状分析;森林公园的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功能分区;容量与人口;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发展战略、主题定位和营销策划;保护规划;森林景观规划;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宣教中心、博物馆、展览馆、标本馆、解说步道、解说牌、警示牌、指示牌及标牌解说词、导游词与多媒体解说内容等);森林生态旅游与服务设施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对于森林公园的区划;环境容量;游客规模;景点设计;游览路线设计;植物景观工程设计;保护工程;安全、卫生工程;旅游服务设施工程;基础设施工程(道路交通、给排水、供电、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燃气)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国家公园实际上主要建立在台湾地区,而在中国大陆只有云南省按照其省级的国家公园标准建立的先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与尚在 试点中的黑龙江汤旺河国家公园。我国尚未有国家公园方面的国家标准,但云南省按照其省级的标准建立了《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与《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 《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适用于云南省境内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的编制。 《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

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

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 【法规类别】11805 【发布部门】中共青海省委员会青海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 【实施日期】20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 (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 2017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就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结合青海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委、省政府对各市(州)党委、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评价

考核。 本办法所称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而从事的各项保护与建设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行党政同责,市(州)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履行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按照科学规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奖惩并举的原则,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开展评价考核工作。 第四条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期限相对应,在国土、环保、农牧、林业、水利等资源环境生态领域有关专项考核的基础上综合开展,采取评价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 年度评价重点评估各地区上一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总体情况,推动各地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每年开展1次。 五年考核主要考查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市(州)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个五年规划期结束后开展1次。 第五条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一致,自然地域环境相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原则,将全省两市六州划分为三个类别,实行差别化分类评价考核。西宁市、海东市和海西州为第一类,海北州、海南州为第二类,玉树州、果洛州和黄南州为第三类。

关于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8-1信息来源: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政府网2月25日讯为贯彻落实局党组构建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战略部署,我办对全国9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状况进行了书面专题调研,并对浙江龙湾潭、黑龙江哈尔滨、龙江森工方正龙山、大兴安岭北极村等四处国家级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主要场所。我国自1982年9月建立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来,经过25年的发展,至2006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067处,规划总面积1569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60处,面积1125万公顷。每年到森林公园参观、游览、访问和学习的游客快速增长,2006年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人数达到2.13亿人次,有52处国家森林公园年旅游人数超过50万人次,18处国家森林公园年旅游人数超过100万人次。旅游者投入大森林的怀抱,不仅能在观光、游览过程中体验祖国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愉悦心情,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进一步热爱森林、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愫。 2、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多年来,各森林公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森林(自然)博物馆、标本馆、游客中心、科普长廊、解说步道以及宣传科普的标识、标牌、解说牌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强化这些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林业、探索自然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条件。河北前南峪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了水土保持展览馆、林业发展史展览馆和太行民居博物馆,自1998年开园以来,已经有150万人次游人来参观和学习。宁夏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建起了六盘山自然资源馆、生态植物园、生态博物馆,每年来参观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内蒙古森工乌尔旗汉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博物馆,收集存档的标本种类达2054种、13695件,每年接待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大中小学生前来参观。 3、森林公园已经建设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基地。森林公园具有丰富而多样的自然、人文资源,生态文化底蕴丰厚,是建立各类教育基地的理想场所。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已经被命名为省级以上的科普教育基地、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生态道德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众多的森林公园也已经成为实习基地、夏(冬)令营活动基地,写生、创作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等等。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设立了13个植物专类园区,园内设置植物标牌、解说牌,每年开展“认知植物亲近自然”等一系列科普活动,使上万名中小学生接受植物科普知识的教育。山东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近来来采集、制作昆虫标本800余种10万余件,植物标本700多种,每年都有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所大中院校来公园实习。 4、森林公园已经探索出多种传播、弘扬生态文化的有效途径。森林公园不断推出“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旅游活动,使人们在游览休闲过程中拓宽对自然的认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