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基概论复习大纲无敌复习大纲

马基概论复习大纲无敌复习大纲

马基概论复习大纲

一、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运动:运动是物质形态的根本属性,标志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本质是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现方式。

实践:人类有目的地能动改造和探索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矛盾:辩证矛盾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即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

必然性: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不可避免的趋向。

偶然性: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向。

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方面、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以直接感受性和具体形象性为特征,采取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基本形式,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所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间接概括性和抽象概念性为特征,采取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形式,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真理: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价值是在主体和客体二者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就是不依人们的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通常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就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是社会存在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通常是指各种社会思想观念体系。

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所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从动态上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了生产关系,其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

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具体的、历史的表现形式,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各环节的总和。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人民群众:在量上指大多数,在质上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杰出人物: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时代进步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代表人物。

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商品的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生产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实用价值。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垄断:是指少数大企业或大企业的联合,它们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对某个或若干个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实行独占或控制。

金融资本:是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资本形式。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统治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的社会

二、要点简析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评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唯物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而它的科学性是以批判的精神贯穿其中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及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范畴界定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唯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唯物性)2,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批判了不可知论;(可知性)3,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辩证性)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

A.意识的能动作用:人所特有的主观反映客观并反作用于客观的活动和能力。

B.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不仅能把握当前,而且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意识最突出的作用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中创造了人化自然。

C.意识能动作用的两重性∶促进作用;阻碍作用。

D.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和途径∶

必须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这是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和出发点;

意识能动作用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得从实现;

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联系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含义

联系客观性含义:

①联系客观性的含义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联系客观性的表现是指人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也不能随意改变事物的联系。

③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改变事物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普遍联系的含义:

①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都是互相有机联系的

②每一事物都与周围事物有着纵横多方面的联系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的统一整体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矛盾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第二,矛盾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方向

第三,矛盾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它是矛盾存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历史积累和保持连续的重要作用。

第一,矛盾双方互为条件、使它们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互相转化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它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改变,打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使旧的统一体的分解,推动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其一,当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起到维持这个事物的统一为矛盾转化创造条件的作用

其二,当事物处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起着打破原来的界限使旧的矛盾统一体解体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的作用。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

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显著的突变,是原有度的连续和渐进的中断。

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范围。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相互转化∶质变会引起新的量变。

相互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实践的内涵、结构和特征

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直接现实性)

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手段都是客观实在;

实践活动的结果(通常所说“事实”)也是外在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整个实践的水平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现规律的支配。

第二、实践是人类创造性活动(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以满足自身精神和物质的需要.

实践活动是人的目的对象化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自觉能动性不仅是实践的特点,而且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社会历史性)

实践一开始就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并受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实践的关系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受一定时代的关系制约的。

实践的基本形式

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活动,即生产劳动实践。

第二种基本形式是处理社会内部人与人关系的活动,即社会政治实践。

第三种基本形式是前两种形式紧密相连并从其中分化出来的探索性、实验性的活动,即科学研究活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任何认识的动机都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其次,实践会创设出必要的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实践作为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又使认识发展的可能不断转化为现实。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1. 首先在于通过这次飞跃使认识物化或对象化,即运用理论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使认识变为现实。

2. 这是由认识的任务决定的。

3. 其次因为理论是否正确,还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使它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上升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渗透、互相转化。

2.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获得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到理性飞跃的基础和前提;

必须运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以加工制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起决定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和客观尺度。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遵循其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而存在和发展的性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各种类型和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具有互动和互渗性;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会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反作用就在于,它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从静态的角度看,就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内容决定形式,一定的生产力必然产生与之适应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方式中,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永远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而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在一定阶段内则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动态的角度看,便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基本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永无休止,不断推动社向前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体现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依据它对生产力的适合与否,分别对生产力的发展

起促进或者阻碍作用,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应当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第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这意味着任何上层建筑现象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源,得到说明。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谁在生产关系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谁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中居于统治地位。再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反映在对经济基础的服务上,这种服务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服务方向上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表现为“为我排他”。既要保护自己,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完善;又要排除异己,不断清赊妨碍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残余,抑制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的成长。其次,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为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控制。再次,从服务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促进和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动态的角度看,便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其基本过程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永无休止,不断推动社向前发展。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体现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个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客观物质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有:第一,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这是中国共党的唯一宗旨,除了谋求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第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对马克思主义一个伟大理论贡献。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有差别、有矛盾的。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执行的各种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些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它对商品生产起着决定作用;(2)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则是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商品交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和价值实现的规律的统一。

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于: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

(2)自发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含义以及划分二者的意义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创造出自身价值而且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这部分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

资本区分意义:一是进一步揭示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表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二是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率等理论奠定了基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方法有两种: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大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此外,资本家还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就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第四,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全面阐述

1.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1)主观能动性是指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和能力。主观能动性为人类所特有,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把握了事物的必然性,就把握了事物的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及普遍性的特点。

(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客观规律性是属于物质世界自身;主观能动性是属于意识。但两者又都统一于世界的物质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略)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和事物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之中,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处理矛盾的前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有不同的规定性和特点;两者是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特殊性也离不开矛盾普遍性。

矛盾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具有重要意义: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他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它具有正确地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实际意义。

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及其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以往在脱离生产力盲目变革生产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体制上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与生产力状况和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我国经济优化结构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5.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体现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过程。

(2)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原有的政治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如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现象,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只有改革原有的政治体制,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原有政治体制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决策高度集中,法制不健全等现象,严重妨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扫清道路,才能巩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

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原理以及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和危害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有理性认识。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也包含着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就会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统一的原理。教条主义者往往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把书本知识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经验主义者往往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的或个人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总是局限于自己的狭隘经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我们应努力防止和纠正这两种片面性。

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任何真理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包含的。在相对中有绝对,在绝对中有相对。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化的无限过程。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经过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修正。在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问题上,我们只有把坚持和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生命力,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闻题,并

根据实践作出新的科学结论。

8.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原理以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识别新旧事物只能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

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途,而不能以出现的时间先后为标准。1.新事物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

向 2.新事物优于旧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4.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要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①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社会化大生产的冲突日益加剧,在客观上必然要求建立与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

关系。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的各种矛盾的不

断发展,激化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无法使之缓解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将过渡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③资本

关系的社会化为社会主义准备了经济条件。资本关系由单个资本到股分资本,再到私人垄断资本,再到国家垄断资本,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最充分的经济条件。资本社会化形式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