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 教学设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 教学设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 教学设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 教学设计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与方法

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

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

3.通过对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的分析,感受人物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等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2学情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对于从小学一路走来的七年级同学而言,古诗学习、背记已成常态。本首诗虽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相对短小,但通过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表现主人公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的写法还值得七年级学生反复诵读品味。3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

难点: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

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

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

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板书:课题、作者)

活动2【讲授】欣赏

2018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歌鉴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内容】: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十灰;可\'九佳(半)十灰(半)\'通押.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 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 勉强登上高处远眺, 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 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的遥望我的故乡长安, 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释>:1.强:勉强.2.怜:可怜.3.应傍:大概傍在. 【背景】: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ft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 “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习题及答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班级:姓名: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原诗】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习题】 1、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B.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境况。 C.第三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 D.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寓意深长,耐人咀嚼,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分析:C 不是第三句,是第二句。 2、“菊花”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中寄托了不同的情怀。以下诗句中的“菊”和本诗中的“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B.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D.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

分析:C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借菊花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所以C最接近。 3、请从艺术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方面赏析“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诗。答: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 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抒其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残垣断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意对即可)

古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赏析

古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作者简介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强:勉强。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风俗。 怜:可怜。 傍:靠近、接近。 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

人把酒送来。 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来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遥怜故园菊”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词赏析及中考试题汇编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词赏析及中考试题汇编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作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衔接自然,明白如话,巧用典故,写出了诗人旅途的寂寞和凄凉,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故园。开头一个“遥“字”,渲染了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接着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怜菊”再次呼应了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了“长

安故园”。 最后一句是想象,紧扣诗题中的“行军”二字,词句虚实结合,将惜花、思乡、感时伤怀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寄寓着诗人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强烈愿望。 【问题研讨】 (1)这首诗写到了哪个传统节日?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重阳节;“登高”“送酒”“菊”(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其他意思合理也可) 【理解性默写】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优质教案_3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习《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习课文中的几生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很多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

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他二十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十三载,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因为“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乾元二年(759年)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所以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客死成都舍。享年56岁。 岑参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现存诗403首,七十多首边塞诗。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他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赏析【部编版七上】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原诗】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作者】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主题思想】 诗人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国事的忧虑之心和对平定战乱的渴望。 【赏析】 首句便说"强欲登高去","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两个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强,是勉强,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强欲登高",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诗人生活了多年的帝都。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又怎能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呢?长安被安、史攻陷,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其收复在肃宗至德二年(757)九月。诗题言"行军九日",当是指他在至德元年(756)随军扈从肃宗自灵武至彭原的行军途中过重阳节。典型的环境,使诗人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 岑c én 参 强qi án ɡ欲y ù登d ēn ɡ高ɡāo 去q ù,无w ú人r én 送s òn ɡ酒ji ǔ来l ái 。 遥y áo 怜li án 故ɡù园yu án 菊j ú,应y īn ɡ傍b àn ɡ战zh àn 场ch ǎn ɡ开k āi 。 诗词注释: (1)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2)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诗词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这战场开放了。 诗词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

诗文赏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诗文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唐代)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 重阳节登高是古已有之的风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岑参这首诗则不然。首句便说"强欲登高去","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两个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强,是勉强,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强欲登高",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诗人生活了多年的帝都。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又怎能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呢?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长安被安、史攻陷,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其收复在肃宗至德二年(757)九月。诗题言"行军九日",当是指他在至德元年(756)随军扈从肃宗自灵武至彭原的行军途中过重阳节。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说陶渊明"尝九月

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指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陶潜居宅,有人送酒。诗人行军在外,自然没有这个福分。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遥”字,渲染出诗人与长安的相距之远。“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应傍战场开”,沈德潜说可悲在“战场二字”。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岂不可悲可叹!结句把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加以抒发,所以最为“可悲”。 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岑参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主旨: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强欲登高去,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 无人送酒来。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 应傍战场开。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也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 1.这首诗写了_重阳节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九日”、“登高”、“饮酒”、“菊”等_词语可以看出。(3) 2、“遥怜”二字别有韵味,请从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思想情感这两方面加以简析。 作者运用想象,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3分 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 二是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4、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3)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泰,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教案(白老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主备课人:白刘军使用日期: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和方法: 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 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 3.通过对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的分析,感受人物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等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学情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对于从小学一路走来的七年级同学而言,古诗学习、背记已成常态。本首诗虽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相对短小,但通过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表现主人公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的写法还值得七年级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 【教学难点】 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检查作业 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进作者(出示课件)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教案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结合注释疏通诗句,初步把握句面意思。 过程和方法: 1.以灵活多样的诵读贯穿学习全过程; 2.借助联想、想象,感知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 【学情分析】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对于从小学一路走来的七年级同学而言,古诗学习、背记已成常态。本首诗虽为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相对短小,但通过重阳特定节日、菊花、战乱行军等典型情境表现主人公多种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的写法还值得七年级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音韵美;品位,体会意境美 【教学难点】 进入意境,感受诗人通过菊花表达复杂情感的手法的妙处。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学生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检查作业 同学们,农历九月,中秋节过后,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你知道是哪个吗?(重阳)重阳节有什么样的风俗习惯?(登高、饮酒、赏菊)是啊,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诗人王维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而有一位诗人,重阳节这一天行军他乡,他想起的是开在战火纷飞的故园里的菊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诗人和他的诗作《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进作者(出示课件) 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江陵人(今湖北荆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现存诗403首。 三、文本链接(出示课件)

重阳的古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译文赏析

重阳的古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译 文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强:勉强。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怜:可怜。 傍:靠近、接近。 【赏析】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

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 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

七年级上【课课练】课外诗词八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

——七年级上—— 课外诗词八首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 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遥〖〗怜; 2.应傍〖〗; 3.芦〖〗管。 【答案】1.yáo;2.bàng;3.lú。 ㈡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B.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C.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答案】D. ㈢文学常识填空。 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世称________。岑参与高适齐名,并称“________”,同为盛唐________诗派的代表诗人。 2.《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 【答案】1.岑参;唐;岑嘉州;高岑;边塞。2.李益;唐。 【感知探究】 ㈣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强欲登高去强:________ 2.应傍战场开傍:________ 3.一夜征人尽望乡征人:________尽:________ 【答案】1.勉强;2.靠近3.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3.全。 ㈤阅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回答问题。 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写了________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这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字词可以看出。 【答案】重阳;九日;登高;酒;菊。 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㈥阅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回答问题。 1.《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中“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随行。这首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整体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酒的习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岑参这首诗则不然。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

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虽然巧用典故,却无矫揉造作之感,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所以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猜测:不知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长安家园。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烘托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

古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翻译赏析

古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翻译赏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前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注释】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强:勉强。 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④怜:可怜。 ⑤傍:靠近、接近。 【翻译】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鉴赏】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言绝句,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b/3759htm。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 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代: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

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译文及注释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强:勉强。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怜:可怜。 傍:靠近、接近。 鉴赏一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

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 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

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 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诗鉴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诗鉴赏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诗鉴赏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诗鉴赏这首五绝,虽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但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是一首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抒情佳作。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唐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年(757 )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诗可能是这年重阳节在凤翔所作的。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迎头一个“强”字,突出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便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恰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尽管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但是在战乱中,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

“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由此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遥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写,而是突写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紧扣题目中的“九日”。这样写,是为了带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仅仅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清晰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显然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寓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语言朴实无华,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国之菊,复由故国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口脱手,圆美流转。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阅读练习及答 案 本文是关于岑参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之时。 【注释】 ⑴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⑵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⑶怜:可怜。 ⑷傍:靠近、接近。 1.这首诗写了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3分)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答案要点】:重阳节;(1分)“九日”、“登高”、“饮酒”、“菊”等(2分)。

2.【答案要点】: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2分)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3分,指出表现方法直接抒情和想像各计1分,结合诗句分析正确各计1分)译文 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在这战场旁开放了。 赏析: 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该诗可能是该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学习目标 1、导读背背,理解、积累诗文。 2、理解诗文大意。 3、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读读背背导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注释 ①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②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④君:指李龟年,玄宗时宫廷著名乐师。 三、译文 过去在岐王府中经常和你见面,多次在崔九堂前听你唱歌。现在正是江南景色美好的时候,落花时节又和你相逢。 四、赏析 1、整体把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社会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2、结合诗句理解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读者却不难感受到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阻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确实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象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象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这首诗的成功创作似乎可以告诉我们: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究竟可以具有多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怎样一种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五、练习背诵默写

最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全册)-三、课外古诗词诵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与《天净沙秋思》对比阅读 教材分析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与《天净沙秋思》是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内容。《天净沙秋思》是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其中一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一首,两首诗所写的时代不同,题材、写法也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思乡诗,并在思乡中表达了作者当时自己更丰富的情感,放在一起学,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这种情感并学会抒情,同时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的内容之丰,水平之高。 学习目标 1、读一读,读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 2、品一品,品味诗人表情达意的手法。 3、悟一悟,体会景物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人所表达情感及写法。 2、探究景与情的关系。教学方法 比较阅读法、配乐朗读法、给诗配图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分别代表着那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

今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一首是唐诗中的绝句,一首是元曲。 补充绝句和元曲的知识 绝句和律诗属于唐诗中的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绝句四句,律诗是八句,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绝句一二四句押韵,韵脚不能转换。 元曲也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元曲有曲牌名,可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诗庄,曲谐,这是最基本的评断,应该说这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2、解读学习目标。 问:大家从题目上能看出老师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学吗? 二、读“思”意 1、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一生读后,老师读) 2、用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预设 重阳惜花思乡图 又是一年重阳节,行军征程中的诗人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象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只能想象着遥远的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大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 秋原黄昏行旅图 深秋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3、展示预习时画的画,看看和大家描述的是否相同。 三、品“思”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