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机实验原理与思考题复习

无机实验原理与思考题复习

无机实验原理与思考题复习
无机实验原理与思考题复习

试剂氯化钠的制备

实验原理

较高纯度的氯化钠(例如试剂级和医用级别)是由粗食盐提纯制备的。粗食

盐中含有泥沙和K+、Ca2+、Mg2+、Fe3+、SO

42-和CO

3

2-等杂质。不溶性杂质可用溶解

和过滤除去。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难以用重结晶的方法纯化,

需用化学方法进行离子分离,通过选用合适的试剂将Ca2+、Mg2+、Fe3+和SO

4

2-等可溶性杂质离子生成不溶性化合物而除去。具体方法是先在粗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

入稍微过量的BaCl

2

,则

Ba2++SO

42-→BaSO

4

将溶液过滤,除去BaSO

4沉淀。再在溶液中加入NaCO

3

溶液,则

Ca2++CO

32-→CaCO

3

2Mg2++2CO

32-+H

2

O →[Mg(OH)]

2

CO

3

↓+CO

2

2Fe3++3CO

32-+3H

2

O →2Fe(OH)

3

↓+3CO

2

Ba2++CO

32-→BaCO

3

过滤溶液,不仅除去Ca2+、Mg2+、Fe3+,还将前面过量的Ba2+一起除去。过量的

Na

2CO

3

用HCl中和后除去。其他少量可溶性杂质(如KCl)和上述沉淀剂不起作

用,但由于KCI的溶解度比NaCl大,将母液蒸发浓缩后,NaCl析出,而KCl留在母液中。

思考题

1,在提纯过程中,K+是在哪一步被除去的?

蒸发浓缩,减压过滤

2,为了得到跟高的产率,在蒸发浓缩时,有的同学直接把溶液蒸发至干,是否可行?为什么?

否,K+未除去

3,在本实验中钙镁离子的除去和鉴定为什么不使用同一种试剂?

鉴定和去除目的不同,鉴定的时候只要能检验处存在Ca2+、Mg2+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并且鉴定时所使用的试剂与待测离子反应很灵敏

而除杂需要注意在除去Ca2+、Mg2+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而且加入的物质不能与想要获得物质反应,即使发生反应也应能比较容易的复原才可以.

4,分析产率过高或过低的原因

产率偏高:

(1)除杂加试剂量多导致产率偏高

(氯化钡加多了,碳酸钠就要多加,有氯化钠生成;碳酸钠多了,盐酸就要多加,还有氯化钠生成)

(2)过滤滤纸有破损,有些杂质就进入了滤液中,形成精盐的质量增加导致产率偏高

(3)过滤后液体尚浑浊时,就进行蒸发水份,导致产率偏高

(4)滤液高于滤纸边缘,会使没有过滤的液体进入滤液,导致精盐含有一定杂质质量增加,产率偏高(5)蒸发结晶时,看到晶体析出立即停止加热,余热没有把精盐干燥(含有水分)直接称量产率偏高产率偏低:

(1)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加入的水量不足,未完全溶解(过滤时除掉了),

导致产率偏低

(2)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导致产率偏低 (3)过滤过程中,液体溅出,导致产率偏低

(4)蒸发时液滴飞溅有固体溅出,质量有损耗导致产率偏低 (5)将晶体转移称量时转移过程质量有损失导致产率偏低

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原理

醋酸CH 3COOH(简写为HAc)是一元弱酸,在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2HAc(aq)+H O(l) +-3H O (aq)+Ac (aq) 忽略水的电离,其电离常数:

首先,一元弱酸的浓度是已知的,其次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测定弱酸的pH 值,由pH = -lg[H 3O +], 可计算出其中的[H 3O +]。对于一元弱酸,当c /K a ≥500时,存在下列关系式:

+3[H O ]

c

α≈

+23a [H O ]K c =

思考题

1,在测定不同的醋酸溶液PH 时,测定的顺序为什么要由稀到浓?

因为不可避免的PH 记上要剩余少量已测溶液的残留液,从稀到浓可以减少误差 2,下列情况能否用近似公式求离解常数:Ka=c (H 离子)的平方除以c (HAc ) 1.所测醋酸溶液浓度极稀 能

2.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Ac 固体 不能

3.在HAc 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 固体 不能,

往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没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由于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增大,离子间相互牵制作用增强,使得弱电解质解离的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分子的机会减小,从而使弱电解质分子浓度减小,离子浓度相应增大,解离度增大,这种效应称为盐效应.

碘与碘离子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原理

碘溶于碘化物(如KI )溶液中,主要生成I 3-,形成下列平衡: I 2 + I - = I 3- (1)

其平衡常数K 为

+-+2

33a [H O ][Ac ][H O ][HAc][HAc]K =

式中a、c、γ分别为活度、浓度和活度系数。

在浓度不大的溶液中故得

但是,要在KI溶液中用碘量法直接测出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不可能的,

因为当用Na

2S

2

O

3

滴定I

2

时,(1)式平衡向左移动,直至I

3

-消耗完毕,这样测得

的I

2量实际上是I

2

及I

3

-之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验用溶有适量碘的四氯

化碳和KI溶液混合振荡,达成复相平衡。I-和I

3-不溶于CCl

4

,而KI溶液中的

I 2不仅与水层中的I-, I

3

-成平衡,而且与CCl

4

中的I

2

也建立平衡,如图所示。

由于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碘在四氯化碳层中的浓度和在水溶液中的浓

度之比为一常数(分配系数)。

因此当测定了碘在四氯化碳层的浓度后,便可通过预先测定的分配系数求出在KI溶液中的浓度。

而分配系数K

d 可借助于I

2

在CCl

4

和纯水中的分配来测定。

再分析KI溶液中的总碘量得C

I2(KI溶液)+C

I3-

,减去C

I2(KI溶液)

即得C

I3-

由于形成一个I

3-要消耗一个I-,所以平衡时的浓度为:c=c

I-

°(即KI溶液

中I-的原始浓度)-c

I3-

将C

I2(CCl4)、C

I3-

、C

I-

代入(3)式即得平衡常数K。

思考题

出现下列情况会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1所取的碘的量不够,

2三只碘量瓶没有充分振荡,

3吸清液时,不注意将沉在溶液底部或悬浮在溶液表面的少量固体碘带入吸量管优质解答

1、碘称量量不够会完全溶解,溶液没有达到平衡

2、振荡不充分,溶液没有完全混合均匀,下部饱和,上部没有饱和,总体没有达到

平衡

3、吸入固体会导致测定溶解碘的量增大

4用碘量法测定时,为什么要在溶液变为淡黄色时加入淀粉,而不能在滴定一开始就加入?

因为淀粉与碘单质显色的原理是淀粉与碘形成包合物,一开始就加入淀粉,与淀粉作用的碘单质比较多,反应时不容易从包合物中释放出来.在溶液变为淡黄色时加入淀粉,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原理

(NH 4)2S 2O 8和KI 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S 2O 82-(aq)+ 3I -(aq) = 2SO 42- (aq)+ I 3-(aq) (1)

这个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 = - 228(S O )c t

- = 228(S O )(I )kc c αβ--

式中:v ── 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228(S O )c - ── t 时间内228S O -的浓度变化;

228(S O )c -,(I )c - ── 228S O -,I -的起始浓度;

k ── 该反应的速率系数;

,αβ ──反应物228S O -,I -的反应级数,()αβ+为该反应的总级数。

为了测出在一定时间(t )内S 2O 82-的浓度变化,在混合(NH 4)2S 2O 8和KI 溶液的同时,加入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的Na 2S 2O 3溶液和淀粉,这样在反应(1)进行的同时,还有以下反应发生:

2S 2O 32- (aq) + I 3-(aq) ══ S 4O 62-(aq) + 3I -(aq) (2)

由于反应(2)的速率比反应(1)的大得多,由反应(1)生成的I 3-会立即与S 2O 32-反应生成无色的S 4O 62-和I -

。这就是说,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溶液呈无色,但当Na 2S 2O 3一旦耗尽,由反应(1)生成的微量I 3-就会立即与淀粉作用,使溶液呈蓝色。

由反应(1)和(2)的关系可以看出,每消耗1mol S 2O 82- 就要消耗2mol 的S 2O 32-,即

c (S 2O 8

2-

)=

1

2

c (S 2O 3

2-

由于在t 时间内,S 2O 32-已全部耗尽,所以c (S 2O 32-)实际上就是反应开始时Na 2S 2O 3的浓度,即

-c (S 2O 32-)=

0c (S 2O 3

2-

这里的0c (S 2O 32-)为Na 2S 2O 3的起始浓度。在本实验中,由于每份混合液中Na 2S 2O 3的起始浓度都相同,因而c (S 2O 32-)也是相同的,这样,只要记下从反应开始到出现蓝色所需要的时间(t ),就可以算出一定温度下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v =228()

c S O t

-

-

=()2232c S O t

-- =

()02232c S O t

-

按照初始速率法,从不同浓度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即可求出该反应的反应级数α和β,进而求得反应的总级数(α+β),再由()()

228

v

k

c

S O c I α

β-

-

=

求出

反应的速率系数k 。 由Arrhenius 方程得

{}lg 2.303a

E k A RT

=-

式中:a E ──反应的活化能;

R ── 摩尔气体常数,R = 8.314 J ·mol -1

·K -1 ;

T ── 热力学温度

求出不同温度时的k 值后,以{}lg

k 对

1

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 2.303a E R ??- ???

可求得反应的活化能a E 。 Cu 2+可以加快(NH 4)2S 2O 8与KI 反应的速率,Cu 2+的加入量不同,加快的反应速率也不同。 思考题,

1,化学反应速率级数与活化能的测定的实验中为什么要迅速加入Na2S 2O 8呢

如果不是零级的反应,则反应速率与起始浓度有关,只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反应物加入,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起始反应物浓度在最初反应时的不确定性,以减少测定误差.

2,如果实验中先加(NH4)2S2O8溶液,最后加KI溶液,会对结果有什么影响?

加入的(NH4)2S2O8溶液将先于溶液中的Na2S2O3反应,因而减少溶液中Na2S2O3总量,当最后加入KI后,(NH4)2S2O8与KI反应生成的I2与Na2S2O3反应的时间变短,结果造成反应速度增大的假象,产生正误差。

3,为什么在实验2,3,4,5中,分别加入KNO3或硫酸铵溶液?

保持体积相同,离子强度相同。

铁(III)离子与磺基水杨酸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的测定

实验原理

磺基水杨酸可以与Fe3+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配合物的组成随溶液pH 值的不同而改变。在pH=2~3、4~9、9~11 时,磺基水杨酸与Fe3+能分别形成三种不同颜色、不同组成的配离子。本实验是测定pH=2~3 时所形成的红褐色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离子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实验中通过加入一定量的HClO4 溶液来控制溶液的pH 值。

由于所测溶液中磺基水杨酸是无色的,Fe3+溶液的浓度很小,也可认为是无色的,只有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离子(MRn)是有色的。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可知,当波长λ、溶液的温度T 及比色皿的厚度 b 均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 A 只与有色配离子的浓度 c 成正比。通过对溶液吸光度的测定,可以求出配离子的组成

思考题

1,若入射的光不是单色光,能否测出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答:不能,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dc 可知,当波长λ、溶液的温度T 及比色皿的厚

度 d 均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 A 只与有色配离子的浓度 c 成正比,当改为复色光,消光系数不确定,故不能测出。

2,实验中能否用其他酸代替高氯酸?

答:不能,高氯酸根配位性差,而硫酸根易形成不稳定化合物。

3,用等摩尔系列法测定配位离子组成时,为什么溶液中中心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配位体的物质的量比正好与配合物组成相同时,配合物的浓度最大

答:说的是配合物的浓度最大,自然是中心离子和配位体物质的量之比恰是配合物组成的时候了.如果其中某一项过量,只能按照量少的一项来计算配合物的浓度。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二、实验原理

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利用这类反应可组装原电池,如标准铜锌原电池。

(-)Zn┃ZnSO

4(1mol·L-1)‖CuSO

4

(1mol·L-1)┃Cu (+)

在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产生电流,由于电池本身有内电阻,用毫伏计所测的电压,只是电池电动势的一部分(即外电路的电压降)。可用pHS25型酸度计粗略地测量其电动势。

当氧化剂和还原剂所对应的电对的电极电势相差较大时,通常可以直接用标准电极电势E θ来判断,作为氧化剂电对对应的电极电势与作为还原剂电对对应的电极电势数值之差大于零,则氧化还原反应就自发进行。也就是E θ值大的氧化态物质可以氧化E θ值小的还原态物质,或E θ值小的还原态物质可以还原E θ值大的氧化态物质。

若两者的标准电极电势代数值相差不大时,必须考虑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具体方法是利用Nernst 方程式:

计算出不同浓度的电极电势值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况。

若有H+ 或OH - 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还必须考虑pH值(酸度)对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思考题

1,什么叫浓差电池?

答:浓差电池,是由电池中存在浓度差而产生的电池,是指电池内物质变化仅是由一物质由高浓度变成低浓度且伴随着化学能变化转变成电能的一类电池,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浓度、酸度

3,介质对高锰酸钾的氧化性有何影响

答:酸性介质能明显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性

MnO

4-+8H++5e-=Mn2++4H

2

O

E=E

0+0.0592/5*lg([MnO

4

-][H+]8/[Mn

2

+])

因此当[H+]发生变化,E也发生变化,[H+]越大,对数结果越大,E就越大。

P区非金属元素

1,氯能从含碘离子的溶液中取代碘,碘又能从氯酸钾溶液中取代氯,两个反应有无矛盾?

答:没有矛盾第一个反应氧化剂是氯气,说明氧化性Cl2>I2,第二个反应氧化剂

是氯酸钾,说明氧化性ClO

3>IO

3

,还原性I

2

>Cl

2

,所以没有矛盾。

2,长久放置的硫化氢、硫化钠、亚硫酸钠水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判断变化情况?

答:硫化氢、硫化钠、都会变浑浊.因为硫离子还原性很强被氧气氧化变为了S. 亚硫酸钠水溶液变为了硫酸钠溶液,也是被氧气氧化,不过没有现象.可以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看有没有沉淀,有沉淀就有硫酸钠.

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时,为何有时为硫化银沉淀?

答:硫代硫酸银不稳定,遇光易分解,转化为硫化银沉淀.

4,为什么一般情况下不用硝酸作为酸性反应介质?硝酸与金属反应和稀盐酸与金属反应有何不同?

答:硝酸是强氧化剂,他与金属反应时,金属很快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同时自身被还原生成一种或多种氮的氧化物,然后金属氧化物溶液中H离子反应,体现出酸性.(这就是金属与硝酸反应不生成氢气的原因)若以硝酸为酸性介质,他的强氧化性会干扰实验结果.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一般会先体现出氢离子的酸性,生成氢气和对应的氯盐

5,NaH2PO4显酸性,是否酸式盐都显酸性?为什么?举例子

不是酸式盐都显酸性,要看电离常数与水解常数的大小关系,如碳酸氢钠也是酸式盐,但是碱性的.

6,为什么硼酸是一元酸?在硼酸中,加入多羟基化合物后,溶液的酸度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硼酸B(OH)3中的B价层只有6个共用电子,未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还有一个空的2p价轨道,因此是缺电子化合物;

在水中,B会利用其空的价轨道接受来自H2O中O上的孤电子对,由于水中O 上电子被吸走,O必然从与之结合的H上吸引电子,导致H缺少电子,易以H(+)形式电离;

(1)B(OH)

3 + H

2

O= [(HO)

3

B(OH)]- + H+

可以看出,硼酸在水中表现为一元酸.

如果与多羟基化合物(即多元醇)反应,由于多元醇上有多个O,具有形成螯合物的能力,即形成配合物的能力强于H2O,所以与反应(1)类似的反应正向趋势就大得多,酸性会增强.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与测定

实验原理

硫酸亚铁铵 (NH

4)

2

SO

4

·FeSO

4

·6H

2

O)商品名为莫尔盐,为浅蓝绿色单斜晶体。

一般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硫酸亚铁铵在空气中比一般亚铁盐要稳定,不易被氧化。

Fe+H

2SO

4

= FeSO

4

+H

2

FeSO

4+(NH

4

)2SO

4

+6H

2

O = (NH

4

)

2

SO

4

·FeSO

4

·6H

2

O

用目视比色法可估计产品中所含杂质Fe3+的量(思考题3)。Fe3+与SCN-能生成红色物质[Fe(SCN)]2+,红色深浅与Fe3+相关。将所制备的硫酸亚铁铵晶体与KSCN溶液在比色管中配制成待测溶液,将它所呈现的红色与含一定Fe3+量所配制成的标准[Fe(SCN)]2+溶液的红色进行比较,确定待测溶液中杂质Fe3+的含量范围,确定产品等级

1,为什么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放在锥形瓶中进行?

答:防止溶液溅出,影响硫酸亚铁铵的浓度。

2为什么硫酸亚铁铵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要保持较强的酸性?

答:抑制二价铁的水解。

3,进行目视比色法时,为什么要用煮沸冷却的蒸馏水来配置溶液?

答:防止水中的氧气将Fe2+氧化。

4,制备硫酸亚铁铵时,为什么采用水浴加热法?

答:a,加快反应速率。B,相比直接加热,便于控制反应温度,防止溶液沸腾,使得Fe2+被氧化。

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和测定

二、实验原理

(1)三草酸合铁酸钾的制备

首先由硫酸亚铁铵与草酸反应制备草酸亚铁:

(NH

4)

2

Fe(SO

4

)

2

+ 2H

2

O+H

2

C

2

O

4

= FeC

2

O

4

·2H

2

O↓+(NH

4

)

2

SO

4

+ H

2

SO

4

然后在过量草酸根存在下,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亚铁即可得到三草酸合铁(Ⅲ)酸钾,同时有氢氧化铁生成:

6FeC

2O

4

·2H

2

O+3H

2

O

2

+6K

2

C

2

O

4

= 4K

3

[Fe(C

2

O

4

)

3

]+ 2Fe(OH)

3

↓+12H

2

O,

加入适量草酸可使Fe(OH)3转化为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配合物:2Fe(OH)3+3H2C2O4+3K2C2O4 = 2K3[Fe(C2O4)3]+ 6H2O

(2)三草酸合铁酸钾的测定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在酸性介质中滴定测得草酸根的含量。Fe3+ 含量可先用过量锌粉将其还原为Fe2+ ,然后再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而测得,其反

应式为

2MnO

4-+5C

2

O

4

2-+16H+=2Mn2++10CO

2

+8H

2

O

5Fe2++MnO

4-+8H+=5Fe3++Mn2++4H

2

O

思考题

1,三草酸合铁酸钾制备最后为什么加乙醇?

答:加入乙醇使得产物的溶解度减小 ,杂质的溶解度增大,目的是提纯产物,增大产率.

2,能否用硫酸亚铁代替硫酸亚铁铵?

答:能,均提供Fe2+

3,如果用硝酸代替过氧化氢做氧化剂,可以吗?

答:不可以,硝酸会引入杂质。

注:1,水浴400C下加热,慢慢加过氧化氢,防止其分解。

2,在抽滤过程中,勿用水冲洗烧杯和布氏漏斗上的绿色产品。但可以用无水酒精洗。

纯碱的制备与含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1、制备原理:

碳酸钠又名苏打,工业上叫纯碱,用途很广。工业上的联合制碱法是将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氯化钠溶液中,先生成碳酸氢钠,再在高温下灼烧,使它失去一部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

NH

3+CO

2

+H

2

0 +NaC1→NaHCO

3

+NH

4

C1

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在第一个反应中,实质上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因此本实验直接用碳酸氢铵与氯化钠作用来制取碳酸氢钠:

NH

4HCO

3

+NaC1=NaHCO

3

+NH

4

C1

当温度超过35℃,NH

4HCO

3

就开始分解,所以反应温度不能超过35℃。但温度

太低又影响了NH

4HCO

3

的溶解度,所以反应温度又不宜低于30℃。NaHCO

3

在3O

一35℃温度范围内的溶解度在四种盐中是最低的,所以当使研细的固体NH

4HCO

3

溶于浓的NaC1溶液中,在充分的搅拌下就析出NaHCO

3

晶体思考题

1,在制取碳酸氢钠时,为什么温度要控制在3O一35℃?

答:当温度超过35℃,NH

4HCO

3

就开始分解,所以反应温度不能超过35℃。

但温度太低又影响了NH

4HCO

3

的溶解度,所以反应温度又不宜低于30℃

2,试验中用盐酸滴定Na

2CO

3

,为何不生成碳酸而生成NaHCO

3

答:因酚酞的变色范围为 8.2~ 10.0.酚酞微红时,此时反应仅进行到 HCO

3

-。

管理学原理课程作业及答案3

管理学原理作业3 单项选择题 第1题霍桑试验表明 A、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 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答案:D 第2题假设你召集下属开会,研究解决领导所布置的一项紧急任务,结果其中有位比较罗嗦的人大讲特讲与主题无关的教条理论,耽误很多时间。你认为如何应付这种情况为好? A、任其讲下去,让其他与会者群起而攻之 B、不客气地打断其讲话,让别人发言 C、有策略地打断其讲话,指出时间很宝贵 D、允许其畅所欲言以表示广开言路 答案:C 第3题某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每月均对工程师们的工作进行分等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报酬挂钩。这样做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A、获得高等级的优秀工程师们会再接再励,而等级低的则会努力改进工作以求题高 B、优秀工程师由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而产生跳槽思想,差一些的则仍会留在企业 C、对这种严格控制,工程师们很有意见,致使今后工作难以分配 D、差一些的工程师,由于面子过不去而另谋职业出走,结果只留下优秀的工程师 答案:B 第4题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关于建立标准,下列四种说法中哪一种有问题? 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 B、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 C、标准应考虑实际可能 D、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 答案:A

第5题按控制的时机分类,可把控制方法分为 A、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现场控制 B、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结果控制 C、预先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D、持续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答案:C 第6题控制活动应该() A、与计划工作同时进行 B、先于计划工作进行 C、在计划工作之后进行 D、与计划工作结合进行 答案:D 第7题最重要又最困难的反馈控制方法是 A、财务报告分析 B、标准成本分析 C、质量控制分析 D、工作人员成绩评定 答案:D 第8题从某种意上说,既是计划工作的基础,又是控制的基本标准的是() A、实物标准 B、费用标准 C、收入标准 D、成本标准 答案:A 第9题()也叫做标准、查询信息。 A、系统化信息 B、外源信息

管理学原理课后思考复习题

管理学原理课后思考复习题2 1.管理者出席社区的集会或社会活动时,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2.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是哪一项技能。 3.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这是管理的.职能。 4.管理中哪项职能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 5.假如管理者认为解雇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使余下的80%的工人更有报障,并且符合股东的利益,那么这位管理者接受的道德观是属于哪一种道德观类型 6.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什么层次。 7.如果一个人只在符合自己的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那么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一种层次 8.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什么? 9.如果组织面对的是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通常其决策重点的是如何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而不应是如何对竞争对手的行为作出快速反应、如何如何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外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的说法正确吗? 10、如果组织面对的是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其决策重点通常不是的是如何改善生产条件而是如何完善营销网络、何扩大生产规模、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的说法正确吗? 11.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处于哪个层次的管理管理者? 12.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钟决策思路,这种方法是什么决策方法? 13.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是根据计划的明确性明确性的性质分类的方法是否正确?14.在经营计划调整中,适用于品种比较稳定的是情况下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调整常采用的方法是滚动计划法还是综合评价法? 15.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不属于基本活动的是内部后勤还是技术开发? 16、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是什么? 17.矩阵组织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18.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的含义是什么? 19.某总经理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委派给一位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命其负责所有地区的经销办事处,但同时总经理又要求各地区经销办事处的经理们直接向总会计师汇报每天的销售数字,而总会计师也可以直接向各经销办事处经理们。总经理的这种做法违反了什么原则。 20.面谈的主要不足是什么? 21.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是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但是二者各有利弊。你认为在哪种 情况下宜化先采用内部提升的方式。 22.认为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环境内有效,这种环境是多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综合 作用体是现有领导理论的哪一种? 23.管理方格论中,表示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土气的是哪一种类型。24.根据权变理论,在环境较差的情况,采用那种类型的方式比较有效。 25.某企业多年来任务完成得都比较好,职工经济收入也较高,但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却很差,该领导很可能是管理方格中所说的那种类型? 26.某人以前只有宾馆管理经验而无航运业管理经验,但被聘航空公司的总裁后,短短三年,就使这家亏本企业成为高盈利企业。有人你认为下述四种说法哪中说法有明显的错误A最高管理者不需要专业知识,人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就够了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重点知识归纳及典型习题

重 点 突 破 锁定高考热点 探究规律方法 熔沸点高,硬度大,其中金刚石为硬度最大的物质。 2.一般情况,非金属元素单质为绝缘体,但硅为半导体,石墨为电的良导体。 3.一般情况,较强氧化剂+较强还原剂===较弱氧化剂+较弱 还原剂,而碳却能还原出比它更强的还原剂:SiO 2+2C===== 高温Si +2CO ↑,FeO +C===== 高温Fe +CO ↑。 4.硅为非金属,却可以和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5.一般情况,较活泼金属+酸===盐+氢气,然而Si 是非金属,却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Si +4HF===SiF 4↑+2H 2↑。 6.一般情况,碱性氧化物+酸===盐+水,SiO 2是酸性氧化物,却能与氢氟酸发生反应:SiO 2+4HF===SiF 4↑+2H 2O 。 7.一般情况,较强酸+弱酸盐===较弱酸+较强酸盐。虽然酸 性:H 2CO 3>H 2SiO 3,却能发生如下反应:Na 2CO 3+SiO 2===== 高温Na 2SiO 3+CO 2↑。 8.一般情况,非常活泼金属(Na 、K 等)才能够置换出水中的氢, 但C +H 2O(g)=====高温CO +H 2 。 9.一般情况,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SO 3+H 2O===H 2SO 4,但SiO 2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题组训练

1.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解析该短周期非金属元素为Si,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项正确;单质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B项错误;Si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iO2,其可以与氢氟酸反应,C项错误;由于非金属性Si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2017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让别人与自己一同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2、保健因素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职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他把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3、反馈控制: 这类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以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生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4、命令一致 原理命令一致原理,是指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5、商议式的管理方 法利克特的四种管理方法中的一种。主管人员在做决策时征求、接受和采用下属建议;试图去酌情利用下属的想法

与意见,运用奖赏并偶尔兼作处罚的办法让职工参与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原理中,属于人员配备工作原理的是(c ) A、许诺原理 B、目标统一原理 C、责权利一致原理 D、命令一致原理 2、20世纪初,提出图表系统法的人是(A ) A、甘特 B、泰罗 C、维纳 D、穆登 3、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 ) A、维持现状 B、打破现状 C、改变现状 D、实现创新 4、管理的主体是(D ) A、企业家 B、全体员工 C、高层管理者 D、管理者 5、利用过去的资料来预测未来状态的方法是(B ) A、因果法 B、外推法 C、德尔菲法 D、头脑风暴法 6、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D )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德鲁克 7、下列哪种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D) A、多维立体结构 B、矩阵结构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 (2)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A.复杂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单纯人 2.“胡萝卜+大棒”式管理是的人性假设管理观念具体体现。 A.西蒙 B.泰罗 C.法约尔 D.韦伯 3.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 A.控制 B.预测 C.决策 D.组织 4. 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A. 职能制结构 B.事业部制结构 C. 直线职能制结构 D.矩阵制结构 5.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过程。 A. 通报 B.下达 C. 上报 D.反馈 6 .为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许多企业引用了)的概念,由主管人员对产品或服务的 成本负责。 A. 成本中心 B.管理系统 C. 成本体系 D.预算控制 7、关于管理的含义,下列选项中(的表述不确切。 A.激励、约束 B.协调、沟通 C.放任、自由 D.理顺、调整 8、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管理理论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创立了 A.人文关系学说 B.人际关系学说 C.行为科学学说 D.社会关系学说 9、下列关于计划工作基本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计划是高层管理者的职责范畴一步 B.计划工作居首要地位 C.计划工作是有目的的行为 D.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 10、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 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 B.协调性 C.权变性 D.关键性 11、如果企业进行小批量产品的生产,那么,它需要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 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这种企业适于采用组织形式。 A.集权式 B.分权式 C..均权式 D.不确定 12、评价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有关信息的获得来源于。 A.上级人员 B.下属人员 C.高层领导 D.协作部门

管理学原理作业答案

2015年第一学期《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 第一大题:简答题 1、简述管理环境的分类。 答:管理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一般有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内部环境有人力资源环境、物力资源环境、财力资源环境以及内部文化环境。 2、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权变理论主要观点有: (1)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变量,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而管理变量则指管理者在管理中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 (2)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地达到目标,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 (3)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3、简述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答:(1)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2)在社会经济观下,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表明,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承担社会责任通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4、简述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

答: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 第一、应用不同:德尔菲法主要用于技术预测、政策制订、经营管理、方案评估等;而头脑风暴法一般用于对战略性问题的探索。 第二、专家选择的代表、人数不同:头脑风暴法专家选择缺乏代表性,易受权威、会 议气氛和潮流等因素影响。所选专家人数为5~15人;而德尔菲法专家选择相对广泛, 采用匿名征询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消除了专家会议调查法中专家易受权威、会议气氛 和潮流等因素影响的缺陷。所选专家人数在15~50人。 第三、获取专家意见的工具不同:德尔菲法运用编制调查表的方法,把调查表分发给 受邀参加预测的专家。专家之间互不见面和联系,不受任何干扰独立地对调查表所提 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头脑风暴法的会议一般采用“圆桌会议”的形式,进行即兴 发言。 第四、专家对问题的回答不同:运用德尔菲法的专家对调查表的提问有充分时间作出 充分的 论证、详细的说明或提出充足的依据;而头脑风暴法因为是即兴发言,因而普遍存在 逻辑不严密、意见不全面、论证不充分等问题,同时易受表达能力的限制。 第五、所用时间不同:德尔菲法要进行四轮的征询调查,所用时间通常比较长;而头脑风暴法的会议讨论的是时间一般为20~60分钟,如果讨论的问题较多,可以多召集几次会议。 5、简述计划编制的程序。 答:计划编制的程序: 1、确定目标; 2、认清现在; 3、研究过去; 4、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前提条件; 5、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 6、制定主要计划; 7、制定派生计划; 8、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6、简述扁平式组织结构和锥形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 答:扁平结构优缺点:指组织规模已定,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 构形态;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11905

第一章 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答: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特征: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3. 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4.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答: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5.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答:有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6.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目标。 答: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第二章 1.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对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比如,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现代企业做到这几点才能在企业中得人心,每个人都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企业工作效率才会提高。“明法、一法”明法是法律公布于世。一法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请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答:斯密认为日用必需品供应情况的好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二是从事游泳劳动的人数和从事无用劳动人数的比例。巴贝奇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认为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资这一好处。 3.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的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答:因为当时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也逐步走向垄断的资本主义。单凭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剧烈争夺的局面了。泰罗认为单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实质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内容: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完整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题目及答案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B)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溶于水显酸性 B.CO2通入水玻璃可得硅酸 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D.SiO2晶体中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 2.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 B.地壳中硅元素比碳元素含量多 C.自然界里碳元素化合物比硅元素化合物种类多 D.碳和硅的氧化物都是分子晶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溶于水显酸性 B.CO2通入水玻璃中可得到原硅酸 C.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D.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4.10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0.1mol,则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KHCO3和MgCO3B.MgCO3和SiO2 C.K2CO3和SiO2D.无法确定 5.下列物质中不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A.烧碱B.氢氟酸C.硝酸D.生石灰6.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的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A.有剧毒B.易燃、易爆C.能导电D.有放射性7.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硅也叫硅酐 B.二氧化硅分子由一个硅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C.不能用二氧化硅跟水直接作用制取硅酸 D.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所以它是两性氧化物8.纯净的碳酸氢钙试样在高温下分解,当剩余的固体物质质量为原试样质量一半时,碳酸氢钙的分解率是() A.50%B.75%C.92.7%D.100% 9.二氧化硅是酸酐的原因是() A.它溶于水得相应的酸 B.它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强酸 C.它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 D.它是非金属氧化物 10.下面关于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跟氢气起化合反应 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在所有的元素中居第一位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D.硅在电子工业中,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11.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 A.加入过量的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 C.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 D.先加过量的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二、填空题:(40分) 12.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物质A是一种高熔点化合物,不溶于H 2SO4、硝酸,却溶于氢氟酸; C是一种气体;D是白色胶状沉淀;E是白色固体。A、B、C、D、E之间的 转化如右图,试推断: 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14.有A、B、C、D四种含硅元素的物质,它们能发生如下反应: (1)C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A和水;(2)A溶液与钙盐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自测练习题

Chapter Three: Foundations of Planning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definition of planning? a. Define the organization’s objectives or goals. b. Establish an overall strategy for achieving these objectives or goals. c. Allocate resources and develop a chain of communication. d. Develop a hierarchy of plans to integrate and coordinate activitie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argument against formal planning? a. Planning focuses on the future. b. Planning may create rigidity. c. Planning replaces creativity. d. Planning ignores prior successes. 3. Which of following is not one of the reasons why managers should engage in planning as that was stated in the text? a. Planning reduces cost. b. Planning minimizes waste and redundancy. c. Planning provides direction. d. Planning facilitates control. 4. Plans that determine specific details about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that are to be achieved are called a. strategic plans. b. tactical plans. c. long-term plans. d. detailed plans. 5. Successful plans may provide a.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b. only success. c. increased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 d. increased awareness of chang e.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MOST accurate? a. Many studies confirm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ning and performance. b. All organizations that plan extensively outperform those that plan less formally. c. All organizations that plan outperform those that do not. d. Many studies confirm that planning does not lead to greater performance because labor unions are weak. 7. _____ plans are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breadth. a. Directional and specific b. Single use and standing c. Strategic and tactical d. Long-term and short-term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opular way to describe plans? a. breadth b. time frame c. specificity d. length 9. Tactical and strategic plans differ in all of the following ways except

《管理学原理》在线作业答案

()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效益 B.效果 C.效率 D.效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第2题 针对当前形形色色的管理现象,某公司的一位老处长深有感触他说:"有的人拥有磨盘大的权力拣不起一粒芝麻,而有的人仅有芝麻大的权力却能推动磨盘。"这句话反映的情况表明:() A.个人性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有时会大于职务性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 B.个人性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并不比职务性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小 C.非正式组织越来越盛行,并且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这里所描述的只是一种偶然的管理现象,并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管理决策 D.业务决策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以下顺序排列() A.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管理者 B.被管理者 C.各种管理活动 D.普遍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某公司有员工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为多少人?管理层次有多少层?()。 A.10人 4层 B.9人 3层 C.9人 4层 D.8人 3层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确立目标是()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A.计划 B.人员配备 C.领导 D.控制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以正在进行的计划实施过程为控制重点的控制工作是()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计划控制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A.泰罗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Chapter One: Managers and Management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When we classify managers according by their level in the organization they are described as _______. a. functional, staff and line managers b. top managers, middle managers and supervisors c. high level and lower level managers d. general managers and administrative managers 2. Conceptual skills relate to a manager’s ability to a. take a strategic view of how the parts of the organization function. b. solve detailed problems in groups. c. correctly evaluate organizational problems. d. understand and interact effectively with others in the organization. 3. The ability to build networks and power bases that increase one’s power in the organization is referred to as _____. a. influence skill b. political skill c. controlling d. strategic skill 4. A manager is someone who a. actually performs the service or produces the product. b. works anonymously behind the scenes. c. sets the goals of the organization. d. supervises the work of others.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kills is most important for top managers (CEO’s)? a. Interpersonal b. Technical c. Functional d. Conceptual 6. A manager who has a reputation for being open and honest and understands how to motivate employees and customers is said to have good ________ skills. a. sales b. political c. Interpersonal d. technical 7. Annie’s Pies produces cakes and pies that come in 207 different flavors that are shipped across the USA. Each week, 3 or 4 new flavors are added. Annie’s produces high quality cakes and pies using the best ingredients, it wastes little, and few employees work overtime because the business operates a. effectively. b. reliably. c. efficiently. d. flexibly. 8. Doing a job in a way that achieves results without wasting any resources is referred to as being ______. a. effective. b. efficient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教学设计教学资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 计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化学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强调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化学发展的前沿,注重化学与生活、社会、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高度重视实验与探究,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因此,本节课在内容安排上突破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存在、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的完整,而是注重STS教育,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常见物质,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这样的学习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教学内容分析 (1)主要内容 本课时位于化学必修1的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是二氧化硅和硅酸。本节课的主线是: 本节课重点介绍了硅酸凝胶的制取方法、硅胶的用途以及二氧化硅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2)地位与作用 硅及其化合物作为非金属元素知识的开端,是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内容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训练,本节教学采用主线为“硅酸盐──硅酸──二氧化硅(硅的亲氧性)──硅单质(应用)”的纵向学习方法,有别于第三章的横向对比学习法,丰富了元素族概念及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的形成,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同时,也为以后学习选修模块2 “化学与技术”中的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奠定了知识基础。 本节内容与生产生活、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联系较为密切,知识面广,趣味性强,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全面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社会应用价值。通过本节的学习,有利于贯彻STS教育的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3)教材处理 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入手,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主动接受学习任务;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硅酸的制取,进一步了解硅胶和变色硅胶;通过对比碳和硅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二氧化硅的结构,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习SiO2的化学性质,并把硅及其化合物在信息技术、材料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融合在性质的介绍中,从而让生活在信息技术时代的学生体会到常见硅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价值,深刻理解硅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的原因,激发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全面体现化学课程的科学教育功能。

2016华东理工网院管理学原理作业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答案 正确使用搜索(用Ctrl+f,用关键词查找可以快速搜到答案,注意不要用整段文字,只需部分关键词,而且不要带任何标点符号,没有搜索到答案的可以换用其他关键词在试试,) 一、选择题 1、( B、韦伯)提出了“官僚制”,并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2、组织中较低层次作出决策涉及的费用越多而且事关重大,涉及面较广,则分权程度越( A、高)。 3、管理者能够熟练地运用管理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立达到某种效果,这是管理的( A、艺术性)。 4、( A、剥削式的集权领导)采用恐惧和处罚的激励方式。 5、( D、管理者)是管理创新的中坚力量。 6、( C、强制权力)是一种惩罚或提出惩罚建议的权力。 7、高级管理人员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去做,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这叫做( D、例外原则)。

8、处于低增长——强竞争地位的业务称为( C、金牛业务)。 9、下列哪些不属于激励因素( A、监督的力度)。 10、消费者能满足其欲望之产品形式的竞争称为( C、形式竞争者)。 11、关于激励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激励来自于内部 B、激励不限于个体对象 C、激励不限于物质形象 12、下列哪些是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缺点(BCD)。 B、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 C、多头领导 D、不利于培养上层管理者 13、按企业职能划分,可将计划分为(ABC)。 A、业务计划 B、财务计划 C、人事计划 14、决策要素包括(ABCD)。 A、决策主体 B、决策目标

C、自然状态 D、备选方案 15、组织的外部环境有两个变动特性,分别是(BD) B、简单性 D、复杂性 1、组织活动分析中常用的比率分为财务比率和( C、经营比率)。 2、有效的计划要以( A、目标)为中心。 3、下列哪个不是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的管理过程( D、质量反馈)。 4、在日常的工作日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而采取的部门划分方法叫做( B、时间部门化)。 5、下列哪些属于管理者的信息传递角色(: BCD) B、监听者 C、传播者 D、发言人 6、组织运行中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任务 B、结构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第五版全套复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第五版复习题精选 第一篇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 2、非正式组织 3、社会人 4、需求层次论 5、双因素理论 6、X理论,Y理论,超Y理论,Z理论 7、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 8、整体性原理,综合性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果、效率、效益 9、企业伦理道德,功利主义道德观,社会契约道德观 10、管理哲学 二、问答题: 1、简要介绍西蒙、法约尔、泰罗关于管理的基本观点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4、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怎么认识其优缺点? 5、霍桑实验的主要结论是什么?(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介绍法约尔组织管理论的主要内容 7、简述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8、简述ERP思想的主要内容 9、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基本特征?系统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0、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 11、有哪几种主要道德观?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哪些体现? 12、你是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13、管理有哪些基本方法?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际技能指成功的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能力,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掌握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技术技能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2、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由于特定的经常性交流而形成的一群人,一般以感情为纽带,以维护共同的利益为特征,在性格、业余爱好以及感情相投的基础上,遵循大家所接受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甚至能左右组织中的每一个人。 3、社会人:指在工作中将物质利益放在次要位置而将与周围人的友好相处、满足社会归属的需要放在首要位置的那种人。 4、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⑴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⑵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个需要才出现。 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影响工作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因素当其不具备时人们会抱怨,而具备后人们只是不再抱怨,而不能产生激励作用,这类因素一般与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称为保健因素,如公司管理,监督措施,人际关系,工作条件,薪金,地位等;另一类因素当其不具备时不能产生激励作用但也不会导致很大不满,而当其具备时就能产生激励作用,这类因素一般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相关,成为激励因素,如工作的性质,成就感,赞赏,提升,责任,在工作中的成长等。 6、x理论指⑴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⑵对于大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第一章 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需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基本职能。 3、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4、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三大类。 5、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都赫特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6.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7、管理者要具备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职能三类技能。 8、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9、控制的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10、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11、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12、管理的对象应当是组织中所有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第二章 1、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思想四个阶段。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了古典管理理论的框架。 3、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4、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统一指挥原则。 5、正式组织以效率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主要标准。 6、决策理论认为,企业中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两类。 第三章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管理和战略,战略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管理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3、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 4、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 5、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最根本的一点是要严明。 第四章 1、伦理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 2、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是从组织自身角度看问题,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4、综合社会契约理化观主X把实证和规X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 第五章 1、根据赫伯特。西蒙的观点,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化原则,而不是最优化。 2、战术决策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各资源的合理使用。 3、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程序性决策涉及的是例行问题,而非程序性决策涉及的是例外问题。 5、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 6、按决策的性质分,有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7、盈亏平衡点分析是在把生产总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分析成本、产量利润三者关系的计量方法。 8、不确定型决策无法预知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管理学原理考试作业和答案

管理学原理考试作业1 14秋及以后 一、判断题(每题5分,共50分) 1、中庸之道型领导方式认为,只要职工心情舒畅,生产自然会好。(×) 2、专权型领导要求下属绝对服从,认为决策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3、费德勒认为领导环境处于一般状态下,应以人际关系型领导方式较好。(√) 4、在与下属交谈时,一经开始就要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随意插话。(√) 5、领导和管理在本质上是一回事。(×) 6、双向沟通的缺点是费时较多,速度慢,易于干扰。(√) 7、下行沟通比上行沟通更有意义。(×) 8、要发送的信息只有经过编码才会有准确的信息沟通。(√) 9、当谈判进入僵局时,应暂停、冷处理后再谈。(√) 10、口中讲训斥别人的话,面部却带微笑,这是领导艺术,有利于沟通。(√) 二、问答与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是沟通?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案: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沟通的重要性1: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2: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经。3:沟通是企业与外部建立联系的桥梁。沟通步骤1:发送者必须向接受者传达信息或者需要接受者提供信息。2:发送者将这些信息翻译成接受者可以理解的一系列符号3:将上述符号传递给接受者4:接受者接受这些符号5:接受者将这些符号翻译成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6:接受者理解信息的内容7:发送者通过反馈来了解他想传递的信息是否被对方准确接受。 2、论述领导艺术的内容。

答案: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在行使领导职能所表现出来的技巧,包括:(一)待人艺术①对待下级的艺术:1.知人善任的艺术2.批评教育的艺术3.关心。爱护的艺术4.助人发展的艺术5上下沟通的艺术②对待同级的艺术:1.积极配合而不越位擅权2.明辨是非而不斤斤计较3.见贤思齐而不嫉妒忌能4.相互沟通而不怨恨猜忌5支持帮助而不揽功推过③对待上级领导的艺术:1.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出力而不越位2.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3.适应上级的特点和习惯开展工作4.在上级面前规矩而不拘谨5.运用“等距外交”,避免交往过密或亲疏不一6.处理好与上级关系的着眼点就放在努力将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做好(二)提高工作效率的艺术,要想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领导者必须干领导的事2.任何工作都要向三个“能不能”3.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4.提高会议效率5.善于运筹时间6.要精兵简政。 3、试述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答案: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据此,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 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们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 (1).提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传统的观念却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这是质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差别,因而是不正确的。 (2).能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如工作进展、工作成就、领导赏识、提升、个人前途等,可称为激励因素。没有激励因素,员工将没有满意。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制度、工作条件、报酬福利、人际关系等,可称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不好,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如保健因素好,职工幷不会因此感到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