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阳明_知行合一_思想研究

王阳明_知行合一_思想研究

王阳明_知行合一_思想研究
王阳明_知行合一_思想研究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 第27卷 第2期

?142?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研究

吴 兴 怀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本文对王阳明各哲学命题之间相关性,以及“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意义进行研究。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物欲和私欲横流的环境中,人的欲望和渴求严重膨胀和失衡。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人们的思想道德的提升。道德水准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调。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解读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命题,对我们的道德实践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知行合一;良知;践行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10)02-0142-02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王阳明所处的明朝中叶,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王室、贵族和宦官利用政治权力大规模地侵占土地,大地主进行大范围的兼并土地,据《明史》记载:“郡多士大夫,士大夫又多田产,民有产者无几耳。”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农民的地租、赋税也日益加重。也就标志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凸现。进而伴随着农民、矿工的接连起义,值得注意的是正德年间的杨虎、刘六等领导的农民起义,不仅规模大,而且提出了“重开混沌之天”的口号。这一口号就是对程朱理学的质疑和否定。

明朝中叶的社会危机不仅来自外部起义军的冲击,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倾轧同样威胁其政权稳固。据史料记载,地方藩王相继叛乱,如燕王朱棣、汉王朱高煦、宁王朱宸濠以各种理由先后向中央政权发难,这些彼此倾轧的统治阶层,大多数是程朱理学的信徒或者受程朱理学的教育。可见,满口仁义礼智信的臣子,也做了不仁不义的叛逆之事,冲破了程朱理学的天理约束和禁锢。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

朱熹主张“性即理”,强调知先行后,行重知轻;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亦强调知先行后。王阳明针砭社会时弊,被贬贵阳龙场,在十分艰苦的生存条件下,不忘救世济时,彻悟“良知”。为了挽救日益沉沦的社会道德,补救程朱“知先行后”的偏颇,于正德四年揭示“知行合一”之说。提出这一学说主要是针对朱子之说的支离破碎、繁杂无序,再者针对陆九渊知行脱节,知而不能行的诡异,王阳明认为之所以造成知行脱节,知而不行,概因“分知行为两事”。“今人却犹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正是对病的药。”(《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4)可见,王阳明把“知行合一”作为解决知行不一、知行脱节之弊的灵丹妙药。并对“知行合一”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详细全面的阐述。

(一)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

王阳明知行合一就是反对知行分作两件事。他与徐爱论知行的对话: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先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王阳明所讲主意是指建议、指导、统御,工夫是践行躬行。躬行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知的指导,同样“知”离不开“行”。正所谓一个“知”在,必有一个“行”在;一个“行”在,必有一个“知”在,知与行相互融为一体。如果“知”离开了“行”就是陷入了“悬空思索”之中,如果“行”离开了“知”的指导就会陷入“冥行妄作”之中,正因为当时社会存在这么两种人,王阳明才为补救时弊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主要针对朱子“知先行后”之说而言。如果按照朱子的理论,要想行路必先知道路可行,方可行路,想吃食物,必先知食物可吃,方可吃食物。王阳明反驳道:“待知的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4)若要等知的真切了才去躬行,就会导致终身不“行”,终身不“知”。因此,知在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行”在“知”中起到磨练作用,知行之间相互联结,相互渗透。

(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按照王阳明的立场,知并不是“可以说”是行,行也不是“可以说”是知,知与行就其本来真正的意义就是互相包含的。无论就范畴还是范畴指称的对象说,知中就有行的因素,行中也有知的因素。所以知行是合一的,这两个范畴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但是,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否可以被理解为“同一”呢?至少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命题来说,知与行不能是完全同一的。如果知行范畴是完全同一的,就意味着其中任何一个可以是不必要的,也就无所谓知是行之“始”,或行是知之

作者简介:吴兴怀(1977-),男,山东郓城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教师。

“成”,“始”和“成”正是表示这两个范畴和它们所对应的对象并不是完全同一的。“知”、“行”始终结合在一起,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包含。行是以知为开始的,知在行中完成的,这一过程,从始伴随到终整个过程。知行永不脱离,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知行一体,知而必行。

(三)知而必行,行而必知

王阳明反对程朱“知先行后”之说,就是私欲隔断,进而导致知而不能行,知与行相脱节。提出“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而必行,行而必知。以至“惟精惟一”,王阳明所认知的惟一乃是天理,亦即是良知,即是惟精的主意,惟精乃是致良知的工夫,即是惟一的工夫。知而必行,行而必知,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知:其一,从“知”的角度,王阳明所讲的“知”,即是“良知”,这种“知”是生来固有的,对于个体而言,它不一定是全面完整的,必然需要在著实上下工夫,亦就是在致知上磨练,在践履过程中检验“知”的深浅,在践履中对“知”进行弥补修正,这就是“知而不行”。其二,从“行”的角度,“行”是“知”的工夫,行在知指导下进行,离不开知,同时,行亦是知的检验手段。不管检验结果如何,都在实践中产生新的认知,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认知的水平,这就是所谓“行而必知”。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价值分析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历史意义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之教的时代背景决定他的目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进而引起陆朱之学所面临的困境。朱熹之学所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支离破碎,繁杂琐碎,容易掺杂私欲受臆,很难简单明了,不易实践履行,内心难复平静,更不易复良知本体,王阳明要解决繁琐问题,还要解决知行脱节问题,他在经历生死之难后,悟出“知行合一”之教,便解决了以上问题,可见“知行合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纠正了程朱之学的偏颇,补救程朱之学于困境,解决了知行脱节的弊病。

朱子之学在官方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官方统治思想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作为猎取功名的途径和工具,扼杀了朱子之学的生命力和驾驭思想的功能,暴露出朱子之学与社会矛盾的冲突和困境。士大夫为了博取功名,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教条,而不能亲身实践履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他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的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缺了一物道理。须逐一件与理会过。”(《朱子语类》卷十五)朱子这种格物穷理的方法,枝节繁琐,不易践行,不易诚意、正心,更难以达到致知,更无从谈起践行实履了,这些是朱子之学所面临的困境,亦正是王阳明所需解决的问题。正德四年,王阳明在贵阳龙场大悟,揭示“知行合一”之教。他认为知行本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遂解决了致知繁琐之弊,同时解决了知行脱节之弊。

2、反对悬思盲行,主张实学真行,学以致用。

王阳明所处时期,空谈之风盛行,功利主义日益严重,他描述当时情景:“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谬,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书林思训卷》《王阳明全集》282)然后他讲述了

世上存在的两种情况:“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冥行妄作;另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揣影响。”他针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批判。可见,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挽救日益颓废的世风和士风,这就是王阳明讲的把所学运用到实际事物上去,就是实学的范畴。概而言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强调实学真行,知行不分离,学行不分离。他的“实学真行”的思想影响非常深远。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现实启示

首先,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改善政治生态,提升国家政治民主。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要求知、行永不分离,知行并进。王阳明说:“郡务虽敏,然民人社翟,莫非实学。”(《王阳明全集》卷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不是理论之学,它是经世济民、亲履实践之学。王阳明在一生中实践着他的“知行合一”思想,从不懈怠。他每到一地,造福一方,建立学堂,推行教化,整治吏治,兴利除弊,开放风气。他说:“使我果无功利之心,虽钱谷兵甲,搬柴运水,向往而非实学罗。”(《王阳明全集》卷四)其次,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恢复社会道德秩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使人民从盲目崇拜政治权威,走向迷恋金钱,一些人认为有了钱,便有了一切,流行的一句话便是“有钱不是让鬼推磨,而是能使磨推鬼”。可以说使人们崇拜金钱达到了极致。随之人们进入道德信仰和精神信仰的一个迷茫期。社会道德和社会风气与日剧下。我们当前缺少的不是个性解放,而是个性太过了,犹如脱了缰的野马,私欲极度膨胀。那么,我们要扭转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局面,必须回归到崇尚道德、良知至上的轨道上来。道德至上是孔孟圣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人们有了“良知”,亦便是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进而心无杂念,廓然大公,人人成了“圣人”,社会也隨之变得和谐了。这就是儒家所追求的大同小康理想世界。

最后,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促进学术独立,改变教育方式,展现思想竞放。我们当前容易出现盲目崇拜,如追星族,不管是非善恶,便盲目效仿。还有一种盲目崇拜权势,甚至畏惧政治权势,而王阳明正是在政治迫害下,历经九死一生,不惧权势,终生践行“知行合一”思想,不迷信任何学术,只有亲身践行进行验证,连孔子、朱子这样的圣人或官方哲学概莫例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所谓的“学者”也唯利是图,弄虚作假。长此以往,国家的希望何在?学术的独立性体现于:一是不迷信任何学术权威,须亲历实践方可验之;二是不畏惧和依附任何政治权势,这样才能保证学术的独立性。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还蕴含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年龄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施教。他反对死记硬背,注重道德品行教育,我们当前恰恰注重知识,忽视品行教育。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梁启超曾疾呼:“现代学校式教育,种种缺点,不能为讳,其最显著者,学校变成‘知识贩卖所’!办得坏的不用说,就算顶好的罢,只是一间发行知识的‘先施公司’……我告诉你们唯一的救济法门,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做去。”(《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梁启超)

参考文献:

[1]王阳明著.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

[2]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11

[3]刘宗贤.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4]吴光主编.阳明学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 编辑:冯惟榘

?143?

王守仁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守仁(1472—1529) 简介: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 生平 相传,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他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 简介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致良知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500字: 二读这本书,原因是:想起一位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伟人:王阳明,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但是一个传奇的人生,在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把书当成是故事书、史书来读,虽然每每被其中的精彩故事情节所吸引,但是回忆起来,一位伟人是如何将自己的一生活成传奇,还有很多他独特的能力以及气质,我肯定还有没发现的。所以二读本书,读的速度很忙,每一场战役,我都很认真地去看他用什么兵法什么战术,试图将他读透,似乎我这样能将他的能力赋能于自己一般。又一次读完,应该是说以下的这几个内容,是让我获益匪浅的部分: 在自我建设上:“内驱的动力才是一个人追寻理想的最大能源”:自小立志做圣贤,可以回忆一下,他的两次赶考,两次落榜,第一次他觉得无所谓,他还可以通过求道,立言成圣贤。第二次落榜,他痛哭,因为他发现这个世界,只有通过仕途才能赋予他改变这个迂腐朝廷的能力。可以说他一生都在围绕这个目标,无论是求道、考功名、或是后期设立心学。

在仕途上:“所谓政治力,无非是一个人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主要就是人际关系”:其实可以发现,王阳明在整个政治历程中,几乎没有接近过政治中心,他就像一个棋子,需要的时候就被召唤。与其说他没能力接近,更愿意说是他不在乎。但是不可否认在运用心学,采用“攻心”的时候,王阳明可谓战无不胜。假设他用到追求权力上,也相信会是完胜的,但那终究不是他一生所求。 在军事战略上,“胜败由心,兵贵善用”:在整本书里面,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在王阳明的排兵布阵,战无不胜的传奇故事。以区区几封信,就能劝降一批十恶不赦的盗匪。在安庆之战,分十三路攻打南昌,又设想好后续的南康、九江的布局,最后活抓朱宸濠。着实是精彩一战。在军事上的成功,总结了一番,一方面,“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王阳明对于功名利禄视如浮云,所以在打战的时候不曾思考过军功,心里牵系的是水深火热的老百姓,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剿匪目标。另一方面,心学中的“攻心”在战术排布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次的战争他都收集了详细的信息,对盗匪进行全方面分析,再采取劝降或者强攻的不同策略。善于思辨、在事上练,造就了一名出色的军事家王阳明。 在心学的造诣上,“无善无恶心之本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教,很好的概括了心学的宗旨。心如明镜,物来则照,依靠自己的良知,做到定、静、安、虑、得。两个细节至今影响深刻:一是当多年后,王阳明回到老家探望自己的老父亲王华,读后感王华对他说了句“我之所以担心你,是因为

王阳明知行合一分析

心即理 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他的做法很特别,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沉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闭上眼睛,体验死亡,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也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圣人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一直知道,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始就一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就是他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别艰险,特别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他就想,圣人处此,当做何道。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按照史料的记载,在一个月明的深夜,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从他自己的心里头,油然升腾。他随即感觉到,自己的全部,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也从他的心底涌起,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这声长啸,在寂静的深夜,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非常喜悦的神态。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非常真切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龙场悟道,那么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秘。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入思考,还找不到门径,突然经过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或者说,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阳明先生一直在沉思关于死亡的问题,生命问题,他也一直在沉思什么事圣人之道,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所以在他看起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恰好相反,死亡本身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构成,死亡也是一种生命事件,只不过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已。阳明既然已经领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已经超越了死亡对他心灵的束缚,超出了死亡的阴影。它就更加真切而有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头原来龙场所看出去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天上漂浮着的彩云,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绿色的山,青山绿水……这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成了活泼泼的宇宙生命的呈现。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领会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我们都把圣人之道当做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去追求,好像当做是一种东西在那里,我们要把它找到。现在阳明先生说,错,圣人之道,原本就在我的心里面,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圣人之道,关键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是否发现了它。你只要把你心中的原有的圣人之道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去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决定我们和人和事打交道的结果。那什么叫做态度呢,态度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如果我的心,我的心灵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那么在我看出去可能这个世界也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如果我的心灵状态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那么我的世界也会变得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如何实现心灵态度的转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做《列子》,《列子》里有一个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叫《疑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个半圣人——《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过去半个月啃了两本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和《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都是度阴山写的。都说中国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既然王阳明和曾国藩都是圣人,我既然一起读了,那就一起写吧,这就是“一个半圣人”。 格物致知。我之前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是探究万事万物,从中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这是朱熹理学的解释,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在阳明心学中还有另外的解释,“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人的念头,因为外物是人心的映射,“致知”就是达到良知。整体的意思就是要不断纠正自己的念头,使我们找到“良知”。人都是有良知的,同时也有万千个念头,这些念头中有好有坏,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真我的,也有自我的,那么我们的良知就可能被一些出于私欲的念头遮蔽,使其蒙上灰尘,格物致知就是要不断地格自己的念头,擦拭心灵,使良知清明。 知行合一。虽未行动,念头一起,便是行了。反省自身,之前也会容忍自己脑海中许多没有付诸实践的自私自利的想法,但王阳明告诉我们,这是不行的,一定要把这种念头“格”掉,虽然没有这样做,但是这样想了,就是一种“行”。书中有一个故事,是王阳明外出郊

游看见一处肥美的良田,于是有了占为己有的念头,当出现这个念头的时候,王阳明及时警觉,立即眉头紧锁,开始自我用功明知道当天黄昏,才对弟子们说:“终于把他克掉了,真难啊”。同样的情景也反复出现在曾国藩的故事里,曾国藩在带兵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由于中央政府对湘军的掣肘。曾国藩也多次产生抱怨的念头,每当此时,他就拿出自己的绝技“诚”字诀自我用功。他们两人的情景不禁使我想起前几天我读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书,稻盛先生也说“庄严其心”,也说“反省自身,动机至善,私心了无”,由此可见,那些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有非常不得了的克己修身的功夫。 心外无物,读懂了自己,就读懂了天下人,世间一切的道理都是“我心具足”的,世人心中有良知,有善有恶,有七情六欲,我心中也有良知和善恶,也有七情六欲。所以读懂了自己也就读懂了天下人。当然我水平有限,只能理解到人这个层面上了,王圣人说的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山川草木,飞虫走兽都是一样的。这一点等我长大了再体悟吧。 人皆可以成圣。说了王圣人这么多,再说说曾圣人,其实我是读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觉得意犹未尽,采取找了本同系列的《又笨又慢平天下曾国藩》,读完之后整体感觉度阴山在调侃曾国藩,一点都不严肃。在这本书中描述的曾国藩就跟智商跟不上一样,然而他还成功地平定了[]太平天国,真的让人很不理解。他真的很笨,有个故事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就是小偷进他家准备干一票,结果曾国藩回来了,小偷就躲床底下,曾国藩开始背书,结果背来背去都不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 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县广播电视台刘晓兵 近日,阅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把王阳明的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 王阳明是诞生在大明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生活在大明时期的王阳明,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当代社会比明朝当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环境对于人的诱惑或者挑战却也更多更严重。竞争的压力,转型期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都可能让人心中不平、不静、不忿、不服。能否坚持良知,坚持自己的理想,

并保持住它,消灭一些坏的念头和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做事,所谓”事上练“,变得也更加重要。我们真的很难知行合一,很难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用良知来引导自己的心和行为了。心学简单明快,但王阳明的一些观点让人看了振聋发聩,即便当代人如我,看得时候也不禁冒出冷汗。自己的良知是否被蒙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在逐渐被消磨自己是否在知和行上保持一致夜深人静,当这些问题冒出来时,我知道自己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阳明先生并不是反对格物致知,而是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认识,不像朱熹教导的那样对着物体思考推导物体的规律和本质,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后阳明先生提出并贯彻实行“知行合一”的领导思想方针。其大意是知和行并不是分开的,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大概的意思是学习便是知,做事便是行。但从宽泛的范围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行,而做事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知。由此我认为所谓格物的物并非是桌椅板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思考应该也可谓之格物(我瞎掰的)。通俗的讲: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首先先了解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他还领兵平乱剿匪,用极少的代价闪电般地彻底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司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是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水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我们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

用马克思主义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用马克思主义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作者:————————————————————————————————日期: 2

用马克思哲学观浅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班级:历史一班学号:20100510290 姓名:拓万荣【摘要】:“知行合一”是宋明理学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先知后行和王夫之的行先知后的观点而提出的。其中“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马克思哲学观看既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反复而“知行统一”则是实践与认识到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在很多方面都用马克思的哲学观来解释,除了上面的实践与认识观,还有联系发展的观点也能用来解释“知行合一”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关键字】:马克思哲学观王阳明知行合一 在当今社会,我总是能听到“知行合一”的呼声。这种呼声在各个高校尤为最盛,成为了各个老师的口号和同学们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知行合一”观是王阳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观点是他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程朱的“知先行后”和王夫之的“行先之后”而提出的。“知行合一”观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仍有现实的意义。“知行合一”也为一种哲学观,它所体现的很多方面都能用马克思哲学观来解释。 一、从物质与意识的观点看“知行合一”的提出 “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其哲学重要理论贡献之一。据《年谱》记载,该命题是阳明于“龙场悟道”次年即1509年,在贵州的贵阳书院 讲学是明确提出的。[1]其实,知行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只不过在程朱理学时 有了集中的讨论。当时以朱熹为代表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知行相须”,而以王夫之为代表却主张“行先知后”,王阳明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准确地把握知与行的关系,因而他从格物致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马克思的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能动地反映物质,王阳明根据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两种不同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就是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而“知行合一”做为一种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一批文人士大夫提倡知行统一,纠正“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现象的客观现状。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看知与行的关系 (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爱曰:“古人说知行个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 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2]马克思实践与认识观告诉我们人的 认识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存环反复,换个角度,也即是说,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县广播电视台刘晓兵 近日,阅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把王阳明的心学作了清楚的介绍。 王阳明是诞生在大明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生活在大明时期的王阳明,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当代社会比明朝当然有了巨大的进步,但环境对于人的诱惑或者挑战却也更多更严重。竞争的压力,转型期社会中各种扭曲现象,都可能让人心中不平、不静、不忿、不服。能否坚持良知,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保持住它,消灭一些坏的念头和习惯,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做事,所谓”事上练“,变

得也更加重要。我们真的很难知行合一,很难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的良知,更不用说用良知来引导自己的心和行为了。心学简单明快,但王阳明的一些观点让人看了振聋发聩,即便当代人如我,看得时候也不禁冒出冷汗。自己的良知是否被蒙蔽?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在逐渐被消磨?自己是否在知和行上保持一致?夜深人静,当这些问题冒出来时,我知道自己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了。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阳明先生并不是反对格物致知,而是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认识,不像朱熹教导的那样对着物体思考推导物体的规律和本质,而是从自我的内心出发来思考问题。而后阳明先生提出并贯彻实行“知行合一”的领导思想方针。其大意是知和行并不是分开的,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大概的意思是学习便是知,做事便是行。但从宽泛的范围来思考的话会发现:学习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行,而做事的时候思考也可称为知。由此我认为所谓格物的物并非是桌椅板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为人处事过程中的思考应该也可谓之格物(我瞎掰的)。通俗的讲:行即为思考,行即为实践。怎么思考怎么实为践成了一个难解的题目,阳明先生认为每个人的本体都是无善无恶的;而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为人处事容易受到欲望和私心所左右而偏离了本体,从而做出事情有善有恶;而每个人都是拥有良知的,无论是圣贤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习启示

王阳明(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儒家尚仁,偏于敛, 墨家兼爱,累于均, 法家严术,弱于道, 成大业者,当包容并蓄, 首尾兼顾且功守具备. 看明朝的那些事,最神的莫过王阳明,于是找来他的书,本来就觉得没时间看,乍一看又是文言,基本没信心了,可是“知行合一”那四个字还是有无比的魅力,偷空硬着头皮看了两段,没想到为人生打开一片新的天空。 我敢打包票,“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大部分人都没有正确理解,而且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理解,让我们陷入痛苦之中。 老王的解释比较老了,我就做一个现代版的吧呵呵,再顺便完善一下。 基本的意思是,知行合一,就是知与行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同生共死的,不可能先知再行,也不可能先行再知。 迷惑了吧呵呵。 其实老王在解释的时候没有具体把知识是个什么东西界定好,这也不怨他,他那时候的知识是比较狭窄的,只是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内容,而蚂蚁有几条腿,元素周期表该怎么画这类的内容根本不会纳入他的知识范畴,所以只要搞清楚“知行合一”所指的“知”,并不包括资料性的知识就行了,这个“知”仅仅包括你需要去实践的那些知识,比如如何跟别人相处融洽啦,如何找个好对象啦这类的。 在王阳明那里,知和行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又重复了一遍),就是说,只有你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你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举个例子,就说如何面对压力吧,你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写类似《抗压指南》的东西,但你会发现,当你真正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说的那些都没用了,你对压力的感觉和他们描述的并不完全一样,即使有相似的地方,也不能套用他们的解决办法来缓解压力,你只有自己去摸索,总结出一套自己面对压力的办法,才能最终克服压力的困扰,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你之前学到的东西都是白搭,浪费时间,只有你真正身处其中了,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每个人都不一样,别人无法代替,唯一的学习方法就是身临其境,就是实践。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法去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的原因。 把知与行割裂开来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只做不想的,就是那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n次的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傻瓜,有一些,但不多;另一种是只想不做的人,这种人我们称之为空想家,完全的空想家不多,但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上犯下空想的毛病。 知行合一,其实是一种处事的态度,不要还没做就开始在自己头脑中虚构,而要一边做,一边总结,最终让自己一步步强大起来。 知行合一,何不从现在开始呵呵。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 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知行合一王阳明

从“知行合一”到“我心光明” 书名:《知行合一王阳明》 一、我要学阳明。 王阳明的“心学”一直令人神往,不仅仅是他凭借“心学”建功立业,还因为他最终达到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圣贤境界,并且明示了“知行合一”的修行心法。如此好像在说“心学”是一门显学和成功学,实际上“心学”作为儒学的一个分支是在阐述人的内心修为,就像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的顿悟——“吾心具足,不假外求”——就是说一切道德、哲理、古往先贤都住在我的心里,我只要向内求就可以了,不被外界纷繁事物所干扰。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显然,“富贵”和“威武”这些世俗认为的成功是作为儒学的对立面存在的。 既然“心学”不是成功学,我们为什么要去学它?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只要进一步对自己追问:我想要什么?或者我们历经沧桑、阅尽铅华最终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再或者我们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心中依然笃信的是什么?回答完这些问题,就会发现“心学”告诉我们的“此心光明”正是我们内心深处一直想要却始终捕捉不到的那个终极理想,并且告诉我们达到这个终极理想的修行心法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

于外的境界。“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每人都有的,但它长期被各种各样的业障所蒙蔽,使我们不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和作用,为此阳明先生教我们熟记并反复诵读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咒语,不解释。 二、“知”是最难的。 求学时期先生问王阳明: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王阳明回答:当圣贤啊!老师愤怒地教训道:读书当然是参加科考然后做官啊!这段对话的真实性不可考也不必考,仅仅说明王阳明内心中具备令人羡慕的天分种子,这也是曾经被科举制度所蒙蔽的先秦儒家的主张:当圣贤,做君子。没人知道王阳明的认知过程(总不会是因为他早年为践行格物致知而去格竹子吧),正如同样没人知道王阳明是如何做到龙场悟道的。但至少从中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认知:知行合一中“知”是最难的!甚至难到了需要“灵光”和“顿悟”才行。 既然这么难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知”呢?或者说我们普通人还有没有希望像王阳明那样悟到自己内心的“知”?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忆一个佛经中的小故事——从前有两个和尚,师兄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师弟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师弟就是六祖慧能。看上去一定是师弟的境界更高,但如此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够达到的,对世人更有指导意义并容易遵循的还是师兄的境界:勤勉修行内心,摒弃外界攸扰,逐渐达到明心见性直取菩提的境界。答案是:不做道德楷模,只做笃信行者。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有感今年暑假,草草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对王阳明的生平与其提出的“心学”有了粗略的了解。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能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纵观王阳明的一生,可用一个“奇”字概括。那么,他到底“奇”在哪里?在我看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兴趣广泛,求学悟道,一波三折。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秀才,后来又高中状元,爷爷王天叙也是酷爱读书之人,因而王阳明便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他生性活泼,天资聪颖,四岁时便可将爷爷朗诵的书籍内容全部烂熟在胸,按常理,他后来肯定会在儒学研究上造诣非凡,但好景不长,很快他喜欢上了象棋,迷恋上了军事游戏,之后又对道教的养生术产生了兴趣,几经周折,又开始研究起了佛学。对于儒学,他一开始便以为“人生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此话一出,气坏了父亲,惹恼了老师,在他们看来,王阳明出言不逊,华而不实;对于象棋、军事游戏的热爱,更是让家人大伤脑筋,认为他是不学无术、胡作非为;对于道家与佛家的痴迷与研究,曾使他新婚之夜离家出走,两次亲上九华山,耗费了大把的青春,可后来都因自己的探索研究而全部推翻,也就是说:他想成为大儒,但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他喜欢军事,但太平年间无用武之地;他看好道家,却不能让他长生不老;他寄希望于佛家,却不能修成正果,甚至随便几句话,便让寺院里的百岁得道高僧潸然泪下,

弃道回家。如此以来,他又回到了原点,又开始站到了理学大山面前,又开始从“格物””“致知”做起,整整三天,聚精会神,企图从自己的内心世界格清楚竹子,结果一无所获,又一次让他陷入彷徨,最终,在他经历了人生种种磨难之后,独创“心学”,自成一家,为万世景仰。 二、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经历别样人生 15世纪的最后一年,公元1499年,27岁的王阳明终于通过会试,正式步入仕途,在其他人看来,这是个光明的起点,可谁知命运之神又和他开起了玩笑,不久,宫廷内掀起了刘瑾风暴,许多上书言事的大臣受到打击,王阳明抱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向皇帝朱厚照上书,要求严惩宦官刘瑾,本是一身轻松,信心百倍,可等待他的却是当众廷杖四十,下锦衣卫狱。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蹲在牢房里,王阳明还认真的研究了《周易》,是不是算卦让他时来运转也未可知,总之,很快他结束了牢狱生活,不过,旧的厄运结束标志着新的不幸到来,他被贬到贵州龙场驿站担任站长,就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一路还有杀手不依不饶,换做常人,也许早已是哭天抢地,但王阳明却是“虽不毛之地,吾往矣!”。几年龙场悟道,“心学”横空出世,王阳明名声大振,己经挫折,再次被启用,先是边疆剿匪,后是评定宁王叛乱,最终建立不世功勋,纵观整个明代,文臣受封“伯爵”的共有三人,他位列其一,受封“侯爵”的仅他一人。 三、一介书生,运筹帷幄,用兵如神 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王阳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 我们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学习,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心得范文一 用几天的时间读完了度阴山先生著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收获颇丰,对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心学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要收获更多,是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实践,按王阳明的说法,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致良知。 先梳理下王阳明先生的人生经历。王阳明出生在贵族家庭,浙江余姚人,是王羲之的后代,父亲王华是状元,家族基因无疑是了不起的。 少年时王阳明表现出聪明过人的神童特质,还有他拥有心无旁骛的专注精神,以及遇到困难挫折坚决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勇气,他很小就立志要做圣人,这样的发愿让所有人惊讶,被人取笑、不理解也好,遇到各种外在的内在的挫折也罢,他始终坚持,终成一代大师,是伟大心学的缔造者,既是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又是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集大成于一身,在有明一代,受到万人顶礼膜拜,敬仰爱戴。 他的人生经历可分成几段来看。 20岁之前,是他知识的积累准备阶段,是见山是山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他兴趣广泛,对儒家学说、军事、骑射、书法、棋类、甚至道家养生等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且有很深的造诣。这个阶段值得提起的几件事,一个是他说话说得晚,4-5岁还不会讲话,直到有个道士建议改个名字王守仁后,才开口讲话;二是他十七岁结婚婚礼当天,他竟然外出与一个道士聊天忘了时间错过了迎娶新娘。 21岁至34岁,是他心学创建的阶段,是否定之否定阶段,是见山不是山的阶段,21岁,他通过乡试中了举人,对朱熹格物致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竟然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不睡觉,终于病倒,甚至产生了幻觉,通过这次经历,他对朱熹的理学产生了疑问,对心学有了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何为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何为知行合一 知心明性阳明职场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何为知行合一文:刘长志编辑:廖先辉 王阳明,又叫王守仁,是明朝中叶很有名的军事家和哲学家!←何为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的精髓 明朝,嘉靖六年,56岁的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王阳明,即将奉旨前往两广平乱。临行前,他召唤门下两个重要弟子钱德洪和王畿,在天泉桥上,进行了他最后一次课业传授。他说道:“我死之后,心学必定大盛,我之平生所学,已经全部教给了你们,但心学之精髓,你们却尚未领悟,我有四句话要传给你们,毕生所学,皆在于此,你们要用心领会,将之发扬光大,普济世人。” “立功”、“立言”、“立德”,史上真正的三立之人。 01何为立功?平定宸濠之乱、平定闽南古藤的暴乱,这只是立功的一部分!他创立的心学,从根本继承和发扬了儒学,将儒学应用到了生活之中。2何为立言?流传至今的传**录、当时王阳明授课的盛况,都将他的一言一行传播到了众多的弟子当中,从而流传至今。3何为立德?不说别的,单单“良知”二字,就为当时沉闷的社会,注入了一丝朝气,开辟了新的气象!王阳明的心学来源于陆九渊,陆九渊没有将心学系

统化,他感觉心即是主宰,但是心如何变,为何变,他都没有解释清楚。 王阳明在后期立了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以说这四句话,就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所在! 王阳明心学精髓:万事万物皆有心。动物、人、植物、静物皆是有“心”的。静物,如石头、桌椅。植物,如柳树、杨树。他们的心,是不被展现的,在咱们这个宇宙中,他们的“心”始终未被唤醒,都随自然而变,春夏秋冬,树木自然花开花落,自然开花结果。同样,动物、人的“心”,则是自己可以动,做到知行合一。如,乌鸦的反哺之义,很类似于人的孝顺之情。并且在自然之中,人都是有生老病死之态的。 王阳明心学精髓: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就像一朵花,你看他时,此花便在你心。你不看时,此花便与你同寂。 王阳明心学精髓:知行合一。你所知道的要和你的行动统一,用现在的话说理论与实践统一才能产生改变世界的力量,学以致用,从实践中学**、总结和自省,然后再去实践,如此反复。千万不可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自省,所谓知行合一,是知与行要统一在一起,知和行是一件事!古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