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训练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训练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训练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训练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八——电解质溶液的图表类综合题

1.pC 类似于pH ,是指极稀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常用对数的负值。如某溶液中某溶质的浓度为1×10-3 mol·L -1,则该溶液中该溶质的pC =-lg(1×10-

3)=3。如图为25 ℃时H 2CO 3溶液的pC —pH 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若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 -

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

(1)在同一溶液中,H 2CO 3、HCO -3、CO 2-

3_____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2)当pH =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3)H 2CO 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 a1≈__________。

(4)解释pH<5的溶液中H 2CO 3的pC 总是约等于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H 2CO 3/HCO -3)可以抵消少量酸或碱,维持pH ≈7.4。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缓冲体系中的c (H +)/c (H 2CO 3)最终将_____。

A .变大

B .变小

C .基本不变

D .无法判断 答案 (1)不能

(2)c (HCO -3)>c (H 2CO 3)>c (CO 2-

3) (3)10-

6 (4)当pH<5时,此溶液是碳酸的饱和溶液 (5)A

解析 (1)根据图像推断三种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当pH =4时,c (HCO -

3)达不到 10-5 mol·L -1,而CO 2-3的浓度更小。 (2)根据图像,当pH =7时,c (HCO -3)>c (H 2CO 3)>c (CO 2-

3)。 (3)H 2CO 3 H ++HCO -3。当c (H +)=10-7 mol·L -1时,c (HCO -3)=10-3 mol·L -

1,c (H 2CO 3)=10-4 mol·L -1

,所以K a1=10-7×10-3

10-4=10-6。 (4)当pH<5时,碳酸为饱和溶液。

(5)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HCO -3和H +结合生成H 2CO 3,由于c (H +)增大更多,所以c (H +)/c (H 2CO 3)将变大。

2.高铁酸钾(K 2FeO 4)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

(1)请完成FeO 2-4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O 2-4+10H 2O 4Fe(OH)3+8OH -

+ ______。K 2FeO 4在处理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将适量K 2FeO 4配制成c (FeO 2-4)=1.0 mmol·L -1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20 ℃、 30 ℃、40 ℃和60 ℃的恒温水浴中,测定c (FeO 2-

4)的变化,结果见图Ⅰ。第(1)题中的反应为FeO 2-

4变化的主反应,则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ΔH ________0。

(3)FeO 2-

4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如图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不论溶液酸碱性如何变化,铁元素都有4种存在形态

B .向pH =2的这种溶液中加KOH 溶液至pH =10,HFeO -

4的分布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C .向pH =8的这种溶液中加KOH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2FeO 4+OH -===HFeO -4+H 2O

(4)H 2FeO 4 H ++HFeO -4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O 2 杀菌消毒 吸附(净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2)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或其他合理答案) > (3)B

(4)c (HFeO -4)·c (H +)c (H 2FeO 4)

3.滴定分析法又叫容量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所加试剂与被测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然后求出被测物质的组分含量。酸碱中和滴定是重要的滴定分析实验。

Ⅰ.(1)现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用中和滴定法去测定未知浓度的CH 3COOH 溶液,实验步骤如下,请填写有关内容:

①将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每次用3~4 mL 待测醋酸溶液润洗2~3次,然后加入待测 醋酸至0刻度以上。把滴定管夹在滴定管夹上,转动活塞,放出少量溶液,使滴定管

______________,并使液面达到____________,记录初读数。

②用相似的方法在碱式滴定管中加入标准NaOH溶液,并调节好液面。

③在酸式滴定管内取V mL的待测醋酸移到洗净的锥形瓶中,加2~3滴________作指示剂。

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醋酸。左手__________________,向锥形瓶中慢慢滴加NaOH 溶液,右手轻轻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__________,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表示达到滴定终点,记录终读数。

⑤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2)指示剂的选择一般根据滴定突跃,其选择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为0.100 0 mol·L-1,所取待测醋酸的体积V均为20.00 mL。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求待测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

Ⅱ.(1)DIS

泛深入。某学习小组利用DIS系统测定NaOH滴定同浓度HCl、CH3COOH的pH变化曲线分别如下,你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有(写出2条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NaOH滴定磷酸的pH变化曲线图,已知曲线右端NaOH已过量。

①写出第一次滴定突跃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曲线中没有第三个突跃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A.磷酸是二元酸,只有二个突跃

B.到第二个突跃后,溶液碱性已较强,滴定过程中溶液碱性变化不大了

C.磷酸浓度不够大,不能出现第三个突跃

D.NaOH溶液量不足,在第三个突跃前已消耗完

E.第三次滴定突跃范围太窄,不明显

答案Ⅰ.(1)①尖嘴内充满溶液0或0刻度以下③酚酞溶液④挤压碱式滴定管玻璃球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3)0.095 00 mol·L-1

Ⅱ.(1)①起点pH不同,盐酸的小,醋酸的大②均有一个pH突跃③盐酸中开始pH上升慢,突跃前突然变快,醋酸中开始pH上升快,突跃前pH上升变慢(任选两条)

(2)①H3PO4+OH-===H2PO-4+H2O②BE

解析Ⅰ.(1)在调整滴定管液面时,应注意使尖嘴部分充满液体,并使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个位臵。选择指示剂时,应注意变色灵敏,且使变色范围在滴定突跃范围内。(3)由于V1=19.12 mL-0.10 mL=19.02 mL、V2=18.15 mL-0.10 mL=18.05 mL、V3=19.08 mL-0.10 mL=18.98 mL,所以V2舍去。所用NaOH溶液体积平均值为V=

19.02 mL+18.98 mL

2=19.00 mL,c(CH3COOH)=19.00 mL×0.100 0 mol·L-1

20.00 mL

=0.095 00 mol·L-1。

Ⅱ.(1)根据滴定曲线可知,盐酸和醋酸的pH值不同,盐酸小,醋酸大,突跃范围不一样。

(2)NaOH滴定H3PO4,反应原理为OH-+H3PO4===H2PO-4+H2O、H2PO-4+OH-===HPO2-4+H2O、HPO2-4+OH-===PO3-4+H2O,第一次突跃前,发生的是第1个反应。没有第三个突跃,其原因可能是HPO2-4碱性强,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不大,二是突跃范围窄,不明显。4.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25 ℃)。

(1)由上表分析,若①CH3COOH,②HCO-3,③C6H5OH,④H2PO-4均可看做酸,则它们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填编号)。

(2)写出C6H5OH与Na3P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 ℃时,将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混合,混合液中:

c(CH3COO-)______c(NH+4)(填“>”、“=”或“<”)。

(4)25 ℃时,向10 mL 0.01 mol·L-1苯酚溶液中滴加V mL 0.01 mol·L-1氨水,混合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混合液pH>7,则V≥10

B.若混合液pH<7,则c(NH+4)>c(C6H5O-)>c(H+)>c(OH-)

C.V=10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10 mL 0.01 mol·L-1苯酚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V=5时,2c(NH3·H2O)+2c(NH+4)=c(C6H5O-)+c(C6H5OH)

(5)水解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 b表示),类比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请写出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Ⅰ.如图所示,有T1、T2两种温度下两条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1________T2(填“>”、“=”或“<”),T2温度时K sp(BaSO4)=__________;

②讨论T1温度时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加入Na2SO4可使溶液由a点变为b点

B.在T1曲线上方区域(不含曲线)任意一点时,均有BaSO4沉淀生成

C.蒸发溶剂可能使溶液由d点变为曲线上a,b之间的某一点(不含a,b)

D.升温可使溶液由b点变为d点

Ⅱ.现有0.2 mol的BaSO4沉淀,每次用1 L饱和Na2CO3溶液(浓度为1.7 mol·L-1)处理。若使BaSO4中的SO2-4全部转化到溶液中,需要反复处理________次。[提示:BaSO4(s)+CO2-3 (aq) BaCO3(s)+SO2-4(aq)]

答案(1)①④③②

(2)C6H5OH+PO3-4===C6H5O-+HPO2-4

(3)= (4)D

(5)K b =c (HCO -3)·c (OH -

)c (CO 23)

(6)Ⅰ.①< 5.0×10-9 ②ABC Ⅱ.3

解析 (1)酸性强弱,可以通过比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小来判断。

(2)苯酚是弱电解质,Na 3PO 4是强电解质,根据由强制弱原则,结合电离平衡常数,反应只能生成HPO 2-

4。 (3)醋酸与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恰好反应后的盐的阴阳离子水解程度相等,溶液呈中性,醋酸根离子浓度等于铵根离子浓度。

(4)苯酚电离程度更小,恰好反应时溶液为碱性,此时体积相等,若略小于10 mL 溶液可能是碱性,故A 选项错误;B 选项错误,不符合电中性关系;C 选项恰好生成苯酚铵,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苯酚溶液是酸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故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该关系可由物料守恒推出。

(5)直接将有关离子代入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即可。

(6)Ⅰ.①T 1温度下的离子积较小,所以T 1

浓度降低,A 选项正确;上方区域离子积大于溶度积,所以会析出沉淀,B 选项正确;C 选项正确,蒸发溶剂,不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都变大,直至析出晶体,离子浓度在a ,b 点之间;D 选项错误,升高温度,c (SO 2-

4)变大。 Ⅱ.由BaSO 4和BaCO 3的溶度积可求该沉淀转化平衡的平衡常数K ,设每次溶解的SO 2-

4的物质的量为x mol ,则x 1.7=1.07×10-

102.58×10-9,可求得x ≈0.07,即每次溶解0.07 mol BaSO 4,所以至少需洗涤3次。

5.铁、铜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应用非常广泛。

(1)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溶液中,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过程。其中有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至130 ℃,反应过程为

Ⅰ.3Fe +NaNO 2+5NaOH===3Na 2FeO 2+H 2O +NH 3↑

Ⅱ.6Na 2FeO 2+NaNO 2+5H 2O===3Na 2Fe 2O 4+NH 3↑+7NaOH

Ⅲ.Na 2FeO 2+Na 2Fe 2O 4+2H 2O===Fe 3O 4+4NaOH

①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

②上述过程产生了大量NH 3,有关NH 3处理方案合理的是

( )

a .用H 2SO 4吸收制氮肥

b .高空排放

c .用于制备HNO 3

(2)工业上常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制电路板。

①请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及反应原理,判断Cu 2+、Fe 3+、Fe 2+

的氧化性强弱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设计实验验证Cu 2+、Fe 3+

氧化性强弱的结论。实验方案及现象为__________。

(3)如图横坐标为溶液pH ,纵坐标为金属离子物质的

量浓度的对数值(当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10-

5 mol·L -1时,可认为沉淀完全),试回答:

①腐蚀铜板后的溶液中,若Cu 2+、Fe 3+和Fe 2+浓度

均为0.1 mol·L -

1,今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氨气调节溶 液的pH =5.6时,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中数据计算可得Fe(OH)2的溶度积K sp [Fe(OH)2]=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NaNO 2 ②ac

(2)①Fe 3+>Cu 2+>Fe 2+

②将铜棒与碳棒用导线连接(带电流表),再插入氯化铁溶液中,发现有电流产生(或将足量的铜屑加入到适量的FeCl 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绿色)

(3)①Cu 2+、Fe 2+ ②1.0×10-17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六——电化学原理综合应用题

1.铁和铁的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锈蚀是目前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电化学腐蚀最为普遍。写出在潮湿空气中钢铁锈蚀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将生锈的铁屑放入H 2SO 4溶液中充分溶解后,在溶液中并未检测出Fe 3+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蓄电池的反应式为Fe +NiO 2+2H 2O 放电

充电

Fe(OH)2+Ni(OH)2;高铁酸钠(Na 2FeO 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少量高铁酸钠。

①此装置中爱迪生蓄电池的负极是________(填“a ”或

“b ”),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必须充电,充电时生成NiO 2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②写出在用电解法制取高铁酸钠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认为高铁酸钠作为一种新型净水剂的理由可能是

________。

A.高铁酸钠溶于水形成一种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B.高铁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C.高铁酸钠在消毒杀菌时被还原生成Fe3+,水解产生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悬浮杂质

答案(1)O2+4e-+2H2O===4OH-Fe2O3·x H2O2Fe3++Fe===3Fe2+

(2)①a氧化反应②Fe-6e-+8OH-===FeO2-4+4H2O③BC

解析(1)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锈蚀正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的水合物,可表示为Fe2O3·x H2O。由于在生锈的钢铁中,Fe过量,当Fe2O3+6H+===2Fe3++3H2O反应后又发生2Fe3++Fe===3Fe2+反应,所以检测不到Fe3+。

(2)①在该电解池中,Fe一定做阳极,所以a为负极,b为正极,当充电时,Ni(OH)2生成NiO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②在FeO2-4中Fe的化合价为+6价,所以Fe应失去6e-,电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2-4+4H2O。

③Na2FeO4之所以能消毒净水,是因为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Fe3+能水解生成Fe(OH)3胶体。

2.+6价铬易被人体吸收,可致癌;+3价铬不易被人体吸收,毒性小。工业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之一是将含+6价铬的废水放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加入适量的NaCl后进行电解:阳极区生成的Fe2+和Cr2O2-7发生反应,生成的Fe3+和Cr3+在阴极区与OH-结合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除去。

(1)若阳极铁质量减少16.8 g,则理论上被还原的Cr2O2-7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在下图装置中,观察到图1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而在图2装置中当开关K 断开时,铬电极无现象,K闭合时,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并变成红棕色气体。根据上述现象试推测金属铬的两个重要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05

(2)铬比铜活泼铬在稀硝酸中可以发生钝化

解析其反应原理为阳极:Fe-2e-===Fe2+、阴极:2H++2e-===H2↑,Cr2O2-7+

6Fe2++14H+===2Cr3++6Fe3++7H2O,Cr3++3OH-===Cr(OH)3↓,Fe3++3OH-===Fe(OH)3↓。

(1)16.8 g 56 g·mol 1·16

=0.05 mol 。 (2)图1中,Cr 作负极,Cu 作正极,Cr 比铜活泼。图2中,Cr 在稀硝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r 在稀硝酸中钝化,而Cu 不钝化,Cu 失电子通过导线到达Cr 电极,然后NO -

3在Cr 电极上得到电子,生成NO 。

3.(1)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下图1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开始时开关K 与a 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________腐蚀。

②若开始时开关K 与b 连接,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2)芒硝化学式为Na 2SO 4·10H 2O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硫酸盐矿物。该小组同学设想,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用上图2所示装置电解硫酸钠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钠,无论从节省能源还是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而言都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②制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从出口(填“A ”、“B ”、“C ”或“D ”)________导出。 ③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 会增大,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已知H 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 -

1,则该燃料电池工作产生36 g 液态H 2O 时,理论上有________ kJ 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答案 (1)①吸氧 ②2Cl -+2H 2O=====电解2OH -+H 2↑+Cl 2↑ (2)①4OH --4e -===2H 2O +O 2↑ 小于 ②D

③H +放电促进水的电离,使OH -浓度增大 ④H 2-2e -+2OH -===2H 2O 571.6

解析 (1)①开关K 与a 连接,形成原电池,由于电解质溶液为饱和食盐水,铁发生吸氧腐蚀。②开关K 与b 连接,为石墨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 -+2H 2O=====电解

2OH -+Cl 2↑+H 2↑。(2)①该电解槽中阳极为OH -放电,电极反应式为4OH --4e -===2H 2O +O 2↑。阳极OH -放电,因此SO 2-4向阳极迁移,阴极H +放电,因此Na +向阴极迁移,显然

通过相同电量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小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②NaOH 在阴极产生,因此从出口D 导出。③通电开始后,阴极上H +放电,促进水的电离,OH -浓度增大,因此pH 增大。④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为H 2放电,电极反应式为H 2-2e -+2OH -===2H 2O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H 2+O 2===2H 2O ,由于H 2(g)+12

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当电池工作产生36 g 液态H 2O 时,理论上转化的电能为285.8 kJ·mol -1×2 mol =571.6 kJ 。

4.如图装置,A 、B 中的电极为多孔的惰性电极;C 、D 为夹在湿的Na 2SO 4滤纸条上的铂夹;电源有a 、b 两极。若A 、B 中充满KOH 溶液后倒立于KOH 溶液的水槽中。切断K 1,闭合K 2、K 3通直流电,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电源的正、负极:a 为________极,b 为________极。

(2)在湿的 Na 2SO 4溶液滤纸条中心的KMnO 4液滴,有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电极反应式:

A 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电解一段时间后,A 、B 中均有气体包围电极。此时切断K 2、K 3,闭合K 1,则电流表的指针是否移动(填“是”或“否”)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负 正

(2)紫色向D 方向移动,两极有气体产生

(3)4OH --4e -===2H 2O +O 2↑ 4H ++4e -

===2H 2↑

(4)是 组成氢氧燃料电池

解析 根据A 、B 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判断,B 中产生H 2,A 中产生O 2,所以a 为负极,b 为正极,MnO -4向阳极移动,即向D 移动,电极反应式为阳极:4OH --4e -===2H 2O +O 2↑,阴极:4H ++4e -===2H 2↑,所以两极均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若断开K 2、K 3,关闭K 1,则形成氢氧燃料电池,所以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电化学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

Ⅰ.利用右图装置探究金属的防护措施,实验现象是锌电极

不断溶解,铁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

(1)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认为,铁电极可能参与反应,并对产物作出假设:

假设1: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Fe2+

假设2: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Fe3+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假设1、2,他采取如下操作:

①取0.01 mol·L-1 FeCl3溶液2 mL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

②取操作①试管的上层清液加入2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取少量正极附近溶液加入2滴K3[Fe(CN)6]溶液,未见蓝色沉淀生成;

④取少量正极附近溶液加入2滴KSCN溶液,未见溶液变血红;

据②、③、④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原理可应用于防护钢铁腐蚀,请再举一例防护钢铁腐蚀的措施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右图装置作电解50 mL 0.5 mol·L-1的CuCl2溶液实验。

实验记录:

A.阳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先变蓝后褪色(提示:Cl2氧化性大于IO-3);

B.电解一段时间以后,阴极表面除有铜吸附外,还出现了少量气泡和浅蓝色固体。

(1)分析实验记录A中试纸颜色变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记录B中浅蓝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写化

学式),试分析生成该物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Ⅰ.(1)Zn-2e-===Zn2+

(2)铁参与反应,被氧化生成Fe2+和Fe3+

(3)正极附近溶液不含Fe2+和Fe3+

(4)在钢铁表面刷一层油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Ⅱ.(1)①2I-+Cl2===I2+2Cl-②5Cl2+I2+6H2O===10Cl-+2IO-3+12H+

(2)Cu(OH)2电解较长时间后,Cu2+浓度下降,H+开始放电,溶液pH增大,Cu2+转化为Cu(OH)2沉淀

解析Ⅰ.该装臵形成铁、锌原电池,其负极反应为Zn-2e-===Zn2+,若正极铁参与反应,

则生成Fe 2+或Fe 3+或Fe 2+、Fe 3+

。 (3)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正极附近无Fe 3+、Fe 2+

,说明正极Fe 不参与反应。 (4)保护钢铁的电化学保护法之一就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也可以覆盖一层保护层,如刷油漆,防止铁被腐蚀。

Ⅱ.反应原理为

(1)阳极:2Cl --2e -===Cl 2↑,然后Cl 2+2I -===I 2+2Cl -,5Cl 2+I 2+6H 2O===10Cl -+2IO -

3+12H +。

(2)阴极:Cu 2++2e -===Cu ,当Cu 2+放电完毕后,2H ++2e -===H 2↑,致使该电极附近呈碱性,Cu 2++2OH -

===Cu(OH)2↓。 6.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FeCl 2、FeCl 3、CuCl 2、Cu 。

(1)将上述反应设计成的原电池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X 溶液是____________;

②Cu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____________(填“K +”或“Cl -

”)不断进入X 溶液中。

(2)将上述反应设计成的电解池如图乙所示,乙烧杯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M 是__________极;

②图丙中的②线是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③当电子转移为2 mol 时,向乙烧杯中加入________ L 5 mol·L -1 NaOH 溶液才能使所有的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

(3)铁的重要化合物高铁酸钠(Na 2FeO 4)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具有很多优点。 ①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一是电解法,其原理为Fe +2NaOH +2H 2O=====电解

Na 2FeO 4+3H 2↑,则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铁酸钠生产方法之二是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 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和

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2FeO4能消毒、净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FeCl3、FeCl2②Cu-2e-===Cu2+③K+

(2)①负②Fe2+③2.8

(3)①Fe+8OH--6e-===FeO2-4+4H2O

②2Fe(OH)3+3ClO-+4OH-===2FeO2-4+3Cl-+5H2O

③高价铁具有氧化性,能消毒杀菌,生成的Fe3+水解生成胶体,具有吸附悬浮物的净水作用解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该反应方程式:2FeCl3+Cu===CuCl2+2FeCl2,所以X应为FeCl3和FeCl2,在该电池中,Cu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③在甲中,由于2Fe3++2e-===2Fe2+,正电荷减少,所以K+不断地进入X溶液中。

(2)根据反应式,Cu应作阳极,所以N为正极,M为负极,①代表Fe3+的变化,②代表Fe2+的变化,③代表Cu2+的变化。③根据2Fe3++Cu===2Fe2++Cu2+,当转移2 mol电子时,有2 mol Fe3+被还原,有1 mol Cu被氧化,所以溶液中应含有2 mol

Fe3+,3 mol Fe2+,1 mol Cu2+,完全沉淀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为2 mol×3+3 mol×2+1

mol×2=14 mol,其体积为

14 mol

5 mol·L-1

=2.8 L。

(3)①在Na2FeO4中,Fe为+6,所以阳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2-4+4H2O。

②2Fe(OH)3+3ClO-+4OH-===2FeO2-4+3Cl-+5H2O。③Na2FeO4消毒、净水原理为FeO2-4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生成的Fe3+水解生成胶体具有吸附悬浮物的净水作用。

大题冲关滚动练之七——速率、平衡图表类综合题

1.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ΔH>0,1 100 ℃时,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

(2)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K增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CO

D.降低温度

(3)8分钟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mol·L-1·min-1。

(4)1 100 ℃时,2 L的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A .2c 1=3c 2

B .φ1=φ2

C .p 1

D .α1=α2

②求c 1=____________、φ1=________、α2=__________。

答案 (1)c (CO)/c (CO 2) (2)A (3)0.062 5

(4)①BC ②0.67 mol·L -

1 33.3% 33.3% 解析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物质的浓度。

(2)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升温,增大平衡常数。

(3)求平均反应速率时,应用浓度的变化值除以时间,即v (CO)=0.50 mol·L -

1

8 min =0.062 5 mol·L -1·min -

1。 (4)由图像可计算平衡常数,K =c (CO )c (CO 2)=0.500.25

=2。 ①当乙中CO 为2 mol 时,c 1=c 2,为3 mol 时,c 1

②K =c 11-c 1

=2 c 1≈0.67 mol·L -1。 φ1=1-c 11

×100%≈33.3%。 K ′=c (CO 2)c (CO )=c (CO 2)1.5-c (CO 2)=12

c (CO 2)=0.5 mol·L -

1。 α2=0.50 mol·L -

1

1.5 mol·L -1×100%≈33.3%。 2.某条件下,在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NO 2(g) 2NO(g)+O 2(g) ΔH >0。

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NO 、O 2的起始浓度都

为0 mol·L -

1,实验Ⅰ、Ⅱ反应温度相同,NO 2的浓度

(mol·L -

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标上对应的反应温度(800 ℃或850 ℃)。实

验Ⅱ隐含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__。

(3)若实验Ⅰ中达到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O 2与1 mol NO 混合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将______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

(4)一定条件下NO 2与SO 2可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NO 2(g)+SO 2(g) SO 3(g)+NO(g) ΔH >0,将NO 2与SO 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 .SO 2和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5)若改变条件,使平衡常数变大,该反应________。

A .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C .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1)

使用了催化剂

(2)c 2(NO )·c (O 2)c 2(NO 2)

(3)不移动 (4)B (5)AB 解析 (1)由于实验Ⅰ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比实验Ⅲ长,所以实验Ⅰ时对应温度为800 ℃,实验Ⅲ对应温度为850 ℃。实验Ⅱ和实验Ⅰ比较,达到平衡所用时间短,但平衡不移动,所以实验Ⅱ隐含条件为使用了催化剂。

(3)实验Ⅰ中,平衡时c (NO 2)=0.5 mol·L -1,c (NO)=0.5 mol·L -

1,c (O 2)=0.25

mol·L -

1, 即2NO 2(g) 2NO(g) + O 2(g)

0.5 mol·L -1 0.5 mol·L -1 0.25 mol·L -

1 K =0.52·0.250.52=0.25。当再加入0.5 mol·L -1 NO 2、0.5 mol·L -1 NO 时,Q c =(0.5+0.5)2×0.25(0.5+0.5)2

=0.25,所以平衡不移动。

(4)由于该反应为等体积反应,所以压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SO 3、NO 同为生成物,其体积比始终不变,也不能作为标志。

(5)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右移,K 增大,v (正)、v (逆)均增大,A 、B 正确。

3.Ⅰ.工业上常利用醋酸和乙醇合成有机溶剂乙酸乙酯:CH 3COOH(l)+C 2H 5OH(l) 浓H 2SO 4

△CH 3COOC 2H 5(l)+H 2O(l) ΔH =-8.62 kJ·mol -1 已知CH 3COOH 、C 2H 5OH 和CH 3COOC 2H 5的沸点依次为118 ℃、78 ℃和77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该研究小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0 ℃下反应40 min 与70 ℃下反应20 min 相比,前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后者(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如图所示,反应时间为40 min 、温度超过80 ℃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Ⅱ.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热值等问题。

已知:CO(g)+H 2O(g) H 2(g)+CO 2(g)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800 ℃发生上述反应,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__(选填“A 、B 、C 、D 、E ”)。

(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2C(s)+H 2O(g) CO(g)+H 2(g) 平衡常数为K 1;

CO(g)+H 2O(g) H 2(g)+CO 2(g) 平衡常数为K 2;

则K 、K 1、K 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V L 密闭容器中通入10 mol CO 和10 mol 水蒸气,在T ℃达到平衡,然后急速通过碱石灰,将所得混合气体燃烧,测得放出的热量为2 842 kJ(已知CO 燃烧热为283 kJ·mol -1,H 2燃烧热为286 kJ·mol -

1),则T ℃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1)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

(2)小于

(3)反应可能已达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过高,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使反应物利用率下降

Ⅱ.(1)BCE (2)K =K 1/K 2 (3)4/9

解析 Ⅰ.(1)由图像可知,该实验研究的是不同温度下不同反应时间内乙酸乙酯的产率。

(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升温平衡左移,造成产率下降或温度高造成乙酸、乙醇的大量挥发,致使产率下降。

Ⅱ.(1)A 项,Q c =2×31×5=1.2>1平衡左移;B 项,Q c =1×12×2=14

<1,平衡右移;C 项,从正反应开始,平衡右移;D 项,Q c =1×10.5×2=1,平衡不移动;E 项,Q c =2×13×1

<1,平衡右移。B 、C 、E 项正确。

(2)K =c 2(CO )c (CO 2),K 1=c (CO )·c (H 2)c (H 2O )

, K 2=c (H 2)·c (CO 2)c (CO )·c (H 2O ),所以K =K 1K 2。 (3)设生成H 2为x mol ,则剩余CO 为(10-x ) mol,286x +(10-x )×283=2 842。x =4 mol ,K =4V ·4V 6V ·6V

=49。 4.(1)恒温,容积为1 L 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2SO 2(g)+O 2(g) 2SO 3(g) ΔH =-196.6 kJ·mol -

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能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ΔH 2=__________kJ·mol -

1。 ③在相同条件下,充入 1 mol SO 3和0.5 mol 的O 2,则达到平衡时SO 3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此时该反应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kJ 的能量。

(2)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 ①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电解水制氢:2H 2O=====电解2H 2↑+O 2↑

B .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 2O(g)=====高温2H 2+O 2

C .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 2O=====TiO 2太阳光

2H 2↑+O 2↑ D .天然气制氢:CH 4+H 2O(g) 高温

CO +3H 2

②CO 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2和3 mol H 2,一定条件下反应:CO 2(g)+3H 2(g) CH 3OH(g)+H 2O(g) ΔH =-49.0 kJ·mol -1,测得CO 2和CH 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从3 min 到9 min ,v (H 2)=________mol·L -1·min -

1。 ③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 .反应中CO 2与CH 3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

图中交叉点)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 .单位时间内消耗3 mol H 2,同时生成1 mol H 2O

D .CO 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3)工业上,CH 3OH 也可由CO 和H 2合成。参考合成反应CO(g)+2H 2(g) CH 3OH(g)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该反应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可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ΔS <0

C .在T ℃时,1 L 密闭容器中,投入0.1 mol CO 和0.2 mol H 2,达到平衡时,CO 转化率为50%,则此时的平衡常数为100

D. 工业上采用稍高的压强(5 MPa)和250 ℃,是因为此条件下,原料气转化率最高 答案 (1)①S(s)+O 2(g)===SO 2(g) ΔH =-297 kJ·mol -

1 ②-78.64 ③20% 吸收 19.66 (2)①C ②0.125 ③D

(3)AC

解析 (1)S 燃烧生成SO 2,所以对应的焓变为ΔH 1,ΔH 2=-196.6 kJ·mol -

12 mol ×0.8 mol =-78.64 kJ·mol -

1。当充入1 mol SO 3,0.5 mol O 2时,相当于充入1 mol SO 2和1 mol O 2,和原平衡等效,所以SO 3的转化率为(1-1-0.21)×100%=20%。此时反应要吸收热量,其热量为196.6 kJ 2

-78.64 kJ =19.66 kJ 。

(2)①利用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最节能。

②v (H 2)=3v (CO 2)=3×0.25 mol·L -

16 min =0.125 mol·L -1·min -

1。 ③由于体积不变,密度不能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3)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为熵减的放热反应。

C 项,K =0.05100.051·(0.2-0.11

)2=100。根据反应特点,温度越低,压强越大,原料气转化率越高,采取5 MPa 和250 ℃,一是考虑速率问题,二是考虑设备问题。

5.汽车尾气中含有CO 、NO 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

(1)4CO(g)+2NO 2(g)===4CO 2(g)+N 2(g)

ΔH =-1 200 kJ·mol -

1 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 2>T 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_(填代号)。

(2)汽车尾气中CO与H2O(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ΔH<0。

820 ℃时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下表进行投料,达到平衡状态,K =1.0。

②平衡时,甲容器中CO的转化率是________。比较下列容器中CO的转化率:乙________甲;丙________甲(填“>”、“=”或“<”)。

③丙容器中,通过改变温度,使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温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乙(2)①K=c(CO2)·c(H2)

c(CO)·c(H2O)

②50%>=③降低增大

解析通过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能够判断化学平衡的图像问题;通过温度对放热反应的影响可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同时可由化学平衡常数计算某反应物的变化量,从而得出该物质平衡时的转化率。

(1)4CO(g)+2NO2(g)===4CO2(g)+N2(g)ΔH<0,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甲中正反应速率在T2时没有增大,故错误;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O的浓度增大,CO的体积分数增大,故丙不正确。

(2)根据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可以得出c(CO2)·c(H2)=c(CO)·c(H2O),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可得出n(CO2)·n(H2)=n(CO)·n(H2O)。①甲容器中起始时n(CO)=n(H2O)=0.10 mol,满足等式就是反应物转化了一半,故CO的转化率为50%。②乙容器中起始时n(H2O)=0.20 mol,相当于在甲容器中增大c(H2O),平衡正向移动,n(CO)减少,CO的转化率增大;丙容器中起始时n(CO2)=n(H2)=0.20 mol,相当于两个甲容器中的量,假设两个甲容器合二为一,反应到达平衡后,缩小体积至一半变成丙容器,即对体系加压,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化。③丙容器中改变温度,CO的转化率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需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故K增大。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A、稀NaOH溶液 B、HCl溶液 C、NaCl溶液 D、酸性AgNO 3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 (AgNO3) B、NaOH (NaOH) C、KCl (HCl) D、CuSO4 (Cu(OH)2) 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 C.红磷比白磷稳定 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 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过氧乙酸(CH3CO3H)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不稳定、易分解,高浓度易爆炸。常用于空气、器材的消毒,可由乙酸与H2O2在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aq)+H2O2(aq)?CH3CO3H(aq)+H2O(l) △H=-13.7K J/mol (1)市售过氧乙酸的浓度一般不超过21%,原因是____ 。 (2)利用上述反应制备760 9 CH3CO3H,放出的热量为____kJ。 (3)取质量相等的冰醋酸和50% H2O2溶液混合均匀,在一定量硫酸催化下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在25 ℃下,测定不同时间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1所示。实验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测定24小时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2所示。 ①实验1中,若反应混合液的总质量为mg,依据图1数据计算,在0—6h间, v(CH3CO3H)=____ g/h(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②综合图1、图2分析,与20 ℃相比,25 ℃时过氧乙酸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写出2条)。 (4) SV-1、SV-2是两种常用于实验研究的病毒,粒径分别为40 nm和70 nm。病毒在水中可能会聚集成团簇。不同pH下,病毒团簇粒径及过氧乙酸对两种病毒的相对杀灭速率分别如图3、图4所示。 依据图3、图4分析,过氧乙酸对SV-1的杀灭速率随pH增大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案】高浓度易爆炸(或不稳定,或易分解) 137 0.1m/6 温度升高,过氧乙酸分解;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浓度下降,反应速率下降随着pH升高,SV-1的团簇粒径减小,与过氧化氢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解析】

宁波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

宁波高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步骤1:取8mL0.11mol L -?的KI 溶液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FeCl 3溶液5~6滴,振荡; 请写出步骤1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CCl 4,充分振荡、静置; 步骤3:取上述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少量于试管,滴加0.11mol L -?的KSCN 溶液5~6滴,振荡,未见溶液呈血红色。 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检验Fe 3+,来验证是否有Fe 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针对实验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KI 溶液过量,Fe 3+完全转化为Fe 2+,溶液无Fe 3+ 猜想二:Fe 3+大部分转化为Fe 2+,使生成Fe (SCN )3浓度极小,肉眼无法观察其颜色为了验证猜想,在查阅资料后,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乙醚比水轻且微溶于水,Fe (SCN )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Fe 3+可与46[()]Fe CN - 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用K 4[Fe (CN )6]溶液检验Fe 3+的灵敏度比用KSCN 更高。 结合新信息,请你完成以下实验:各取少许步骤2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A 、B 中,请将相关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空白处: 【答案】322222Fe I Fe I +-++=+ 若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血红色。 则“猜想一”不成立 在试管B 中滴加5-6滴K 4[Fe (CN )6]溶液,振荡 【解析】 【分析】 【详解】 (1) KI 溶液与FeCl 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322222Fe I Fe I +-++=+; (2)①由信息信息一可得: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K 4[Fe (CN )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由信息二可得:往探究活动III 溶液中加入乙醚,充分振荡,乙醚层呈血红色,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2.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研究大气污染物SO 2、CH 3OH 与H 2O 之间的反应,有利于揭示雾霾的形成机理。 反应i :132241SO (g)+H O(g)=H SO (1)227.8kJ mol H -?=-? 反应ii :-133332CH OH(g)+SO (g)=CH OSO H(g)( ) -63.4kJ mol H ?=?硫酸氢甲酯 (1)CH 3OSO 3H 发生水解:332324CH OSO H(g)H O(g)CH OH(g)H SO (1)+=+△H=______kJ/mol 。 (2)T ℃时,反应ii 的CH 3OH(g)、SO 3(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 -8-1-9-1110mol L 210mol L ????、,平衡时SO 3转化率为0.04%,则K=___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分别研究反应ii 在无水和有水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用“…”表示。 ①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a ”、“b ”或“c ”)。 ②水将反应ii 的最高能垒由_____________eV 降为_____________eV 。 ③d 到f 转化的实质为质子转移,该过程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填标号)。 A .CH 3OH 中的氢氧键 B .CH 3OH 中的碳氧键 C .H 2O 中的氢氧键 D .SO 3中的硫氧键 (4)分别研究大气中H 2O 、CH 3OH 的浓度对反应i 、反应ii 产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当c(CH 3OH)大于10-11mol.L -1时,c(CH 3OH)越大,c(H 2SO 4)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当c(CH 3OH)小于10-11mol.L -1时,c(H 2O)越大,c(CH 3OSO 3H)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64.4 4×104L· mol -1 a 20.93 6.62 ACD 反应i 和反应ii 为竞争反应,甲醇浓度增大,促进了甲醇和三氧化硫反应,抑制了三氧化硫和水的反应,硫酸的浓度减小 水的浓度越大,甲醇和三氧化硫碰撞几率越小,生成CH 3OSO 3H 越小,c(CH 3OSO 3H)越小 【解析】

《化学反应原理》试卷及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饮用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3.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 D.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和反应物具有的各自总能量 4.把HI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HI(g)H 2(g)+I2(g),在反应趋向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的生成速率等于其分解速率 B.HI的生成速率小于其分解速率 C.HI的生成速率大于其分解速率 D.无法判断HI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的相对大小 5.氨水中有下列平衡NH 3·H2O NH4++OH-,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平衡向左移动,且NH4+浓度增大的是( ) A.加NaOH B.加HCl C.加NH4Cl D.加同浓度的氨水6.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CO2 B.NaOH溶液 C.NH3·H2O D.HCl 7.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 A.酸碱指示剂 B.pH计 C.精密pH试纸 D.广泛pH试纸 8.下列盐:①FeCl3②CH3COONa ③NaCl,其水溶液的pH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2020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当前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除了PM 2.5外,还有CO、SO2、氮氧化物(NO和NO2)、O3等气体。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 和CO气体,可利用催化剂对CO、NO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2CO(g) +2NO(g) N2(g) +2CO2(g) △H ①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N2(g) +O2(g) =2NO(g) △H1 = + 180.5kJ/mol,2C(s) +O2(g) =2CO(g) △H2=-2210kJ/mol ,C(s)+O2(g)=CO2(g) △H3=-393.5kJ/mol,则△H=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在0~15min,以N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N2)=________。若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变,20min时再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_____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2)在相同温度下,两个体积均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CO、NO催化转化反应,有关物质的量如下表:

容器编 号起始物质的量 /mol 平衡物质的量 /mol N O C O N CO 2 CO2 I 0.2 0.2 0 0 a II 0.3 0.3 b 0.1 0.2 ①容器I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75倍,则a=________。 ②容器II平衡时的气体压强为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破少NO x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对CO、NO 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 转化为N 2的转化率随温度CO 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n(NO)/n(CO) =1条件下,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②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题型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试题解题策略 角度1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综合判断与计算[题型解读]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是高考的必考热点内容。试题形式常与能量图像,电化学装置图为背景进行综合考查,一般难度中档。 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角度主要有①根据能量图像判断焓变ΔH;②结合盖斯定律进行ΔH计算或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③结合背景材料或装置图示进行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的问题分析;④书写一定背景下的电极反应式;⑤一定条件的电化学计算等。预测2016年高考命题不会超出上述命题角度,特别是盖斯定律的应用和一定背景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仍会是命题的热点。 (1)(2015·菏泽一模)(3分)甲醇是重要的可再生燃料。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2CH3OH(l)+3O2(g)===2CO2(g)+4H2O(g)ΔH=-1 275.6 kJ/mol 2CO(g)+O2(g)===2CO2(g)ΔH=-566.0 kJ/mol H2O(g)===H2O(l)ΔH=-44.0 kJ/mol 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泰安二模)(19分)氧化还原反应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银制器皿日久表面变黑是因为表面生成了Ag2S的缘故,该现象属于________腐蚀。如果加入一定浓度硝酸将发生反应3Ag2S+8HNO3===6AgNO3+3S↓+2NO↑+4H2O,同时Ag与硝酸反应生成AgNO3、NO、H2O,当生成22.4 mL的气体时,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练习 1.(16分)苯乙烯(C 6H 5CH =CH 2)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其制备原理是: C 6H 5C 2H 5(g)C 6H 5CH =CH 2(g)+H 2 (g) △H =+125kJ·mol -1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__ _____________ 。随着温度的升高, K 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实际生产中常以高温水蒸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稀释剂不参加反应)。C 6H 5C 2H 5 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总压强关系如下图。 ①由上图可得出: 结论一:其他条件不变,水蒸气的用量越大,平衡转化率越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稀释剂能影响C 6H 5C 2H 5平衡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工艺中,在反应的中途加入O 2和特定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C 6H 5C 2H 5的平衡 转化率。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科学研究发现纳米级的Cu 2O 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Ⅰ.四种制取Cu 2O 的方法 (a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制备Cu 2O ; (b )用葡萄糖还原 悬浊液制备Cu 2O ; (c )电解法制备Cu 2O 。原理如右图所示,反应为:2Cu+H 2O=Cu 2O+H 2↑,则铜作为 极; (d )最新实验研究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 2H 4)还原新制Cu(OH)2可制备纳米级Cu 2O , 同时放出N 2和水蒸气。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用制得的Cu 2O 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平衡转化率/% 101kPa (900K ) 40 60 80 202kPa (900K ) n (H 2O) n (C 6H 5C 2H 5)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复习课程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 题含答案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NH3(g)+HCl(g))=NH4Cl(s)室温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N2(g)+3H2(g) 2NH3(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 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K w变大、pH变小、呈酸性 B.常温下,将pH=4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向0.1 mol·L-1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冰醋酸,溶液的pH减小,醋酸电离程度变大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 H2多, 说明HA的酸性小于HB 3. 分析下列硫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图,判断有关热 化学方程式和说法正确的是( ) A.S(s,单斜)+O2(g)===SO2(g) ΔH=+297.16 kJ·mol-1 B.S(s,正交)===S(s,单斜) ΔH=-0.33 kJ·mol-1 C.S(s,正交)+O2(g)===SO2(g) ΔH=-296.83 kJ·mol-1 D.单斜硫的稳定性大于正交硫的稳定性 4.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H4(g)+H2O(g) CO(g)+3H2(g) ΔH>0,测得c(CH4)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B.0~5 min内,v(H2)=0.1 mol·(L·min)-1 C.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后c(H2)减小 D.12 min时,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供参考)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B.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 H2O NH4++OH- ,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 ①NH4C1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 A.仅①②③⑤ B. 仅③⑤ C. 仅③ D. 仅①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 24C O 的含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 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 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 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4)滴定时KMnO 4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K 3[Fe(C 2O 4)3]·3H 2O 样品中2-24C 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2Fe +的水解(答案合理即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分解过量的22H O (答案合理即可) 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 ()244243K SO MnSO Fe SO 、、 50% 【解析】 【分析】 (1)制备242FeC O 2H O ?时,加入3mol/L 硫酸的作用是抑制2Fe +的水解; (2)根据信息第一个生成K 3[Fe(C 2O 4)3]的化学方程式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 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s)====2KCl(s)+3O2(g) ΔH=- kJ·mol-1 ΔS=1 110 J·mol-1·K-1 (g)====C(s,石墨)+1/2 O2(g) ΔH = kJ·mol-1ΔS=- J·mol-1·K-1 (OH)2(s)+2H2O(l)+O2(g)====4Fe(OH)3(s) ΔH =- kJ·mol-1 ΔS =- J·mol-1·K-1 (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 = kJ·mol-1ΔS = J·mol-1·K-1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A、(NH4)2CO3(s)=NH4HCO3(s)+NH3(g) B、2N2O5(g)=4NO2(g)+O2(g) C、 MgCO3(s)=MgO(s)+CO2(g) D、2CO(g)=2C(s)+O2(g) 3.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 (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

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 . (NH 3) = mol/(L ·s ) B .v (O 2) = mol/(L ·s ) C .v (NO) = mol/(L ·s ) D .v (H 2O) = mol/(L ·s ) 4.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 2C (g ),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L -1 ·s -1 ②用物质B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 ·L -1 ·s -1 ③平衡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平衡时物质B 的浓度为·L -1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 (气)+B(气) 2C (气)+D (气)若最初加入的A 和 B 都是4 mol ,在前10s 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 ·s),则10s 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l -1 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 A 碳酸钠固体 B 水 C 硝酸钾溶液 D 硫酸铵固体 7. 将ag 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图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g(b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FeSO4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为了方便使用 Fe2+,实验室中常保存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它比绿矾或绿矾溶液更稳定。(稳定是指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不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变质) I.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与检验 (1)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本实验中,配制溶液以及后续使用到的蒸馏水都必须煮沸、冷却后再使用,这样处理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向 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操作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晶体。 (2)该小组同学继续设计实验证明所制得晶体的成分。 ①如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待测液。 ②取少量待测液,_______ (填操作与现象),证明所制得的晶体中有 Fe2+。 ③取少量待测液,经其它实验证明晶体中有NH4+和SO42- II.实验探究影响溶液中 Fe2+稳定性的因素 (3)配制 0.8 mol/L 的 FeSO4溶液(pH=4.5)和 0.8 mol/L 的(NH4)2Fe(SO4)2溶液 (pH=4.0),各取 2 ml 上述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两种溶液都是浅绿色,分别同时滴加 2 滴 0.01mol/L 的 KSCN 溶液,15 分钟后观察可见:(NH4)2Fe(SO4)2溶液仍然为浅绿色透明澄清溶液;FeSO4溶液则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 1) 沉淀Fe(OH)2Fe(OH)3 开始沉淀pH7.6 2.7 完全沉淀pH9.6 3.7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FeSO4溶液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 ②讨论影响 Fe2+稳定性的因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 3 种假设: 假设 1:其它条件相同时,NH4+的存在使(NH4)2Fe(SO4)2溶液中 Fe2+稳定性较好。 假设 2: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一定 pH 范围内,溶液 pH 越小 Fe2+稳定性越好。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检测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氯化钠B.乙醇C.醋酸D.铜 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CaCO,受热分解B.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C.C与CO2反应D.Ba(OH)2·8H2O与NH4C1反应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的是() A.HClO B.NaCl C.FeCl3D.CH3 COONa 4.下列溶液一定显酸性的是() A.含H+的溶液B.c(OH一)

(最新整理)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完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B.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 H 2 O NH 4 ++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 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 ①NH 4 C1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A。仅①②③⑤ B。仅③⑤ C。仅③ D. 仅①③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附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附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3H6(g)+NH3(g)+3 2 O2(g)=C3H3N(g)+3H2O(g) ΔH=-515kJ/mol ①C3H6(g)+O2(g)=C3H4O(g)+H2O(g) ΔH=-353kJ/mol 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 (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________(填“是”或者“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 (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 (氨)/n(丙烯)约为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进料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约为________。 【答案】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降低温度,降低压强,催化剂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C 1 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 1:7.5:1 【解析】 【分析】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方向可知,两个反应均放热量大,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大,因此热力学趋势大;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需要改变条件使平衡正向进行,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催化剂; (2)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即低于460℃时,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曲线应该是下降的,但实际曲线是上升的,因此判断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产率降低主要从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 (3)根据图像可知,当n(氨)/n(丙烯)约为1时,该比例下丙烯腈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根据化学反应氨气、氧气、丙烯按1:1.5:1的体积比加入反应达到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