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方案4

方案4

方案4
方案4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导入的课堂教学研究》

小课题研究方案

永春八中刘金典

一、小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小课题的核心概念:

所谓教学导入,是指教师在教授新课程内容所设定的教学序幕,是引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兴趣,思考、发挥学生主体探究学习的启动器的一个教学过程。它具有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为上好一堂课打下扎实良好基础的前提。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课改新理念的总体要求,课程教学导入尤其显得非常必要、重要,日益显示在整个教学中。同时,它也是我们的创新教学、和蔼教学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小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导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导课研究”,研究指向课堂导入的“有效性”,也就是说设计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是科学合理的,能让学生感到新颖、生动有趣,使新课一开始就能紧扣学生心弦。同时“有效”又针对“无效”、“低效”而言,也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此年龄段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特点,研究设计哪些类型的导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有效性。

二、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生缺乏兴趣的课程。

因为其教材内容理论性强、较抽象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学习后的用处,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动机、目的不明确,使得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也难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这是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愿意学习这门课程,这是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期待的。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因此,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课成绩的关键。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厌学、困学现象,教学必须灵活选择与恰当运用教学策略,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早期大纲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的关注是不够的,较少提及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志趣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等心理品质.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达维多夫说:“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而改变思维类型。”

21世纪,迅猛惊人的变化震撼着今天的社会,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正面临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特别是新课标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因而,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导入方式的转变与提高。

当前,国内很多权威机构都对教学导入方式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如福建师范大学思想品德教学研究室,对该课题进行了研究并在基础教育学校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因此,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特点,将《初中思想品德有效导入的课堂教学研究》作为我们研究的小课题。

三、小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改革为初中思想品德有效导入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背景。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

(三)、以往一些学生对政治教学缺乏兴趣。

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厌学、困学现象,教学必须灵活选择与恰当运用教学策略,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四、小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课学科实用性认识;构成课堂教学导入的创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求学欲望激出来”(夸美纽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精

神,调动各种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过程, 促使学生从被动、依赖走向主动和独立,使学生形成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目的。

2、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形成能调动学生学科兴趣的一整套课堂教学导入的教学方案。

3、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形成充满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使教师的教学充满魅力, 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在轻松愉快的师生交流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益。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高课题组教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导入特点、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教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教学对象。教学前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明白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设计易于学生接受、利于激发兴趣、超于效果的教学导入,便于学生接受和参与。

2、研究教学内容。根据学情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内涵及本节课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然后确立所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交流、观察、阅读中,不断收集、整理、阅览有关利于自我提高的教学研究的课程资源,并能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研究教学语言。不断的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必须具备同学生交际的能力,做到言简易懂,娓娓动听,

生动有趣。课程导入及各个环节的过渡要亲切自然有趣,真正做到“导”得恰到好处,“引”得行云流水。

4、研究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思想品德课学科教学,寓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于视听等实际感触之中,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之中,对于促进学生接受教育,培养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校全体学生

六、小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课题经学校立项后,我们立即着手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选定了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

(一)、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和对照实验法为主,辅以调查、文献搜集、个案研究、观察等方法。

1、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题,了解初中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困惑及存在的问题,渴望得到的课堂教学模式等。

2、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模块和教学内容,制定相应教学对策,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

3、对照实验与观察法。在平行年级中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取不同的课堂导入的方法,以观察实验的效果。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按研究内容,撰写出经验总结,进行归纳整理,便于研究成果的不断改进。

5、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杂志以及网络,搜集并阅读有关文献,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6、个案研究法。通过某一节课或某一个学生教学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加以分析整合,进而提出适当的教学策略。

(二)、根据计划安排,本课题研究过程,按照准备、实施以及总结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各阶段的研究情况如下:

1、准备阶段:(2013年12月)

(1)通过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教师进行调查。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组,明确人员分工。

2、实施阶段(2014年1月—2014年8月)。

(1)阅读理论书籍,对所任教班级进行相关调查。

(2)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交流,总结经验。

(3)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准备结题。

3、总结、鉴定、结题阶段(2014年9月)

(1)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2)总结情况,找出不足和改进措施。

(3)汇编优秀课件及教案、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

(4)撰写结题报告。

七、小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教师方面:

1.希望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对本科组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抓好课前几分钟,注重思想品德导入的有效性。本科组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易于学生接受、利于激发兴趣的教学导入,便于学生接受和参与。

2. 希望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本科组教师对导入的功能、导入的方法、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和导入应注意的问题等,有一定的认识与提高。

3.本科组教师尤其是课题组成员及时反思、及时总结,并撰写论文,教案,案例,制作课件等。

4.课题的实施对自身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希望课题组成员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提高了科研意识,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二)学生方面:

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初中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课提高了兴趣,课堂效果比实验前有了明显的好转,学习变得主动起来了。

1.学生在课堂上状态积极,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求知欲望强烈,促进课堂有效性的实现。

2.学生初步养成了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

八、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主要观点:

1、良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在教学实践中讲求时代性、目标性、民主性、激疑性、幽默性、新颖性和衔接性。

(二)、预期创新:

1、导入方法多样化,导入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有效性。

2、让学生感到新颖、生动有趣,使新课一开始就能紧扣学生心弦。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此课题负责人刘金典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学院,2009年评为永春县“教坛新秀”,多次参加县级教学公开课展示,深受同行的好评,曾承担过县级课题研究实验,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已有多篇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成员李金梅多次参加校级以上公开课展示,深受同行的好评,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市级小论文比赛并获奖。

近年来,我校就课题研究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学习了有关的理论,使课题组的成员对于有关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课题组成立后组织成员学习相关文件,探讨我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搜集整理有关该课题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组织研究者座谈交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和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细致合理的教研分工,统一教研思路,制定出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在本课题今后的研究中,学校积极协调,增加我们的学习、研究时间来切实保证我们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并且在教师系统学习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挥本人探索性教学的特长,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学校资料,借助多种活动形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保证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人员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前期准备充分、研究条件符合要求。

十、小课题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负责人:

刘金典中学一级教师撰写课题方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李金梅中学二级教师课题研究、负责教学设计及材料整理收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