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心学

浅谈心学

浅谈心学
浅谈心学

浅谈心学——知行合一

梁久浩学号:41105032 摘要: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在他的心学思想里主要有两个观点,第一个是致良知论,另一个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中的“知”便是他一生所追寻的人内心根本之物——良知,而“行”则是他去实践良知的各种行为。知行合一就是要做到两个方面,其一是发现了良知,并且要去实践良知;其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良知的要求去实践。这就是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关键词知行合一良知实践

在中国儒家思想中,主要分为理学和心学,理学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朱熹,程颢和程颐,而心学的代表人物则是王阳明。在关于实践和认知的观点上,理学和心学两家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以朱熹为首的理学家们认为“知先行后”,而王阳明则认为是“知行合一”。朱熹将行和知分为两截,他认为人必然是先培养了“理”,然后才能去用获得的“理”去指导实践,因此不难看出朱熹他是以知识为本体,实践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两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如果没有理就不能存在实践,假设有实践而没有知识的指导也只是人的盲目行为,结果会使人走入迷途。朱熹的“知识论”到了王阳明那里,却遭到了极大的批判,王阳明认为这是朱学之偏,进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论断。他认为认识事物与在现实中运用知识是一件密不可分的事情,不能将二者割裂,二者

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是“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

其实在王阳明的思想中,我们不能把王学中的“知”片面的理解为今天所指的的知识层面。我们其实更要结合王阳明本身的思想主张去领悟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王阳明在提出知行合一之前一直是提倡人性良知,良知就是知善知恶,良知就是仁义礼智,良知就是理。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他所提出的“知”就是人本性的一种道德修养,从这个角度看则是与我们理解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我们今天的知识是一种对事物的了解,对事物本质的认知,而跟王学中的“知”——良知,完全是没有太多关系的。如果我们把今天的所说的知识理解为王学中的“知”,那我们则是对王学有了极大的误解,因为我们现在获得的知识本来就是必须依靠实践去获得,比如我们必须要去上课才能获得理论,如果没有上课(或者没有其他实践的行动)这个实践行为,那么我们不可能凭空去获得正确的理论。这种观点也就是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即是意识来源于实践。然而王阳明的“知识”却不是我们今天的知识,他的知识正如上面已经说到过是良知,是一种道德修养,知行合一在这里是道德意识与道德履行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因此知行合一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即是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是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为真知。他认为良知无不行,自觉的行就是知,这是其绝

对深刻之处;第二个层面就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其实就是想说明,道德是人行为的标杆,要按照知的道德规范去达到“良知”的功夫,在道德的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在实践中要做到符合道德的要求,就是在道德的圈子里去完成实践,这也就是良知的完成。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朱学而发,从而与朱熹的观点形成对峙,成为儒家里争论不休的话题。

其实关于知行合一,我的理解是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原因是我看到王学传人徐阶与他的老师聂豹的一段对话,当年轻的徐阶在跟聂豹学习了心学之后,他跟聂豹分别之际,他自信说我已体悟到心学的精髓,而聂豹说你还需要生活的磨练。细细体悟这句话其实我觉得聂豹的话是话中有话,他想告诉徐阶的是知行合一不紧紧是要明白心中的那个“良知”,关键是如何去到达知和行的合一。我们上面说的其实仅仅是从理论上去说的知行合一,说很容易,做却十分困难。因此面对现实的时候,知行合一之间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将知和行连接起来的东西,达到合一的最终目的。而这个东西我认为是识时务。打个比喻,如果将知行合一比作是心学者的理想境界,但是我们每天面对的现实世界,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思想,我们是不可能用讲道理的方式使每一个人接受我们的思想来建设我们想要的理想世界。因此聂豹想告诉徐阶,我们心学者想要的国家和社会的状态,就是“良

知”所希望的世界,是需要我们有了良知(这好比是坚持我们奋斗的信念)之后,更需要的是识时务,就是在“行”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我们面临的困境,必要时非常时期动用非常手段来除掉麻烦,不管我们动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只要我们最终都是为了心中那个“良知”,为了使得社会国家充满光明与幸福,我们可以变得别人(这里主要指与我们思想与做法背道而驰的人)眼里的“坏人”,可以变得狡猾,可以变得使心变得寒冷,那么你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心学知行合一的精髓。所以我认为知行合一还有这样的实际层面的一种意思。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

浅论王阳明心学之“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姓名:陈泓君学号:312030505003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体系把对封建伦常道德的外在式追求转向到内在于人心,人心的良知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他的知行合一学说,更有强调行动的一面,这样,道德自觉就不仅仅体现在主体的心的主观层面上,而是要求落实到具体实践中。要实现知行合一,良知是基础,良知与行动紧密配合才能达到成圣成德的理想。 【关键词】: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良知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明初长期稳定,天下承平,统治者渐次骄奢淫逸,政务荒疏,朝臣争权夺利,相互倾轧,宦官乘机窃权专政,扰乱朝政,加之边患频繁,藩王反叛,下层人民的武装暴动,使明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礼教失去了对人心的控制,人们普遍心怀不满,士大夫及其知识分子只知道趋炎附势,追官逐禄,醉生梦死,“方今之俗,廉耻未兴,……奔竞未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阳明的心学出现了。其心学突破了程朱理学禁锢天下的局面 ,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更强调立德践行、知行合一,给沉寂积年的思想界注人了活力。 一、知行关系的理论探讨 “知行合一”说是王阳明针对程朱“知先行后”提出的, 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知行是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 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翼, 不可以截然分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 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以自有知在。”任何现实活动, 都应该是理性与行为的合一。现实活动中理性指导的方面就是知, 而实地行动的方面就是行。知表现为对于行为的意向、推理、决断, 行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对理性指令的现实作为。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一个现实活动,一般来说,总是创意于知,实行于行,知与行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的,“君子之学”不能“离去事为而废论说”。 具体来讲,在“知行关系”之前还有一个“知”域本身的“内还原”阶段。“知行合一”的细意即指由“知2向行1的还原”。这个所谓的“还原”就是“合一”。直观表述的阳明此一指令句的重要的心学认识论贡献,就表现在他将孔孟心学进一步细腻化: 先把心域过程(认知和感受) 分为两段(知1和知2),再把行为过程分为两段(行1和行2)。但后者分属心的内外两域。这样,阳明学等于暗示存在着一个“心、行”(内外) 兼融的“中介区”: “心行区”,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在至真至善的状态下,心将认识到条件的需要,并因此认识到条件的性质。心会自然回应它所认识到的条件需要,这便是“发”。此回应的结果即是所谓的“德”。但作为善与德,它们不仅是知,更是行:它们关系到做实事,是在知善应德的同时行善行德。由此可知,知是有目的的指向与价值判断介入的。对形势的认识带来需要的判断,以及完成此需要所必须或应当做什么的判断,于是出现

心得体会-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精品

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金鑫 王阳明是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明朝时期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代人杰,他的学说使日本在近现代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这是我对王阳明的最初认知。 毕业后,我参加入厂前培训,当听到培训老师盛赞王阳明时,我不禁对这位不寻常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特地到书店去买了一本《王阳明全集》,细细研读起来。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阳明也有过爱做梦的年纪,他立志要当一名圣贤的人,只是寒窗苦读屡不中第,好不容易官拜兵部武选司主事,又遭贬贵州,但是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在会稽山下开荒种地,继续研究心学,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每个人幼年时都会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或是当一名科学家,或是当一名警察,或是当一名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回归现实,平凡渐渐清晰。 记得一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接触采油工作,心中充满了好奇,时而自信满满的独自顶岗,取样、巡检、测电流样样不落;时而兴致勃勃的夜巡查井,骑着电瓶车在漆黑的井场上飞驰而过;时而思如泉涌,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奋笔疾书撰写通讯报道……当新鲜变为熟悉,热情化作冷淡,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剩下的只有执着和坚守。 于是,我执着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依旧是每天上班认真巡井;依旧是等班车时翻开《采油工》扫上两眼;依旧会在电脑前撰写修改通讯报道……我想,正是王阳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感悟,让我能够以愉悦的心境在平静、平凡中体味着充实和快乐。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 在贵州龙场的日子里,王阳明的生活极其清苦,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但他仍坚持潜心研究儒学,并在山洞附近办学传经,困知勉行,坚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完善了心学体系,对世界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年年初,我有幸参加了厂培训中心为迎接油田公司采油工大赛而举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封闭训练。

浅析陆王学派的心学观

浅析陆王学派的心学观 【摘要】:宋明儒学之“心学”一系,常以“陆王”并称。本文浅谈一下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学派的心学观点,主要从陆九渊的心与理,王守仁的心与道,王守仁对陆九渊的思想的继承和扬弃,以及心学观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这四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心学理心即理陆九渊王守仁本体 通过中国教育史的学习,我对教育史的发展脉络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而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就是心学。考研的时候对王阳明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心学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主观上觉得心学与唯心主义相关。借这次的论文,简要的梳理一下心学的基本观点及我的认识。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对陆九渊的思想继承和发展,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陆王学派主要指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流派。南宋时,陆九渊倡言心即理,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提出“发明本心”、“收其放心”的“简易”、“直捷”主张。他还同朱熹辩论过“无极”、“太极”等问题,成为与朱熹一派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被称为“心学”。王守仁更是集心学之大成,并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推行“致良知”的方法,认为“良知”就是“天理”,“致良知”就是“明明德”同时提出“知行合一”的革命性观点,反对宋儒知先行后的说法或知而不行的做法。王守仁是陆九渊以后影响最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陆王两人对心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心学的彻底确立奠定了基础。所以我想以王守仁和陆九渊的主义观点为代表谈谈陆王学派的心学观。 一陆九渊的心与理 1.心即理 “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伦理纲常等同起来。陆九渊在哲学上提出“心即理”。他断言说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认为心也是唯一的实在。他通过对“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认识,并认为心即理是一直不变的。陆九渊的“心即理”是他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所谓“心即理”,,就是把自然的普遍规律与纲常伦理合为一体,认为是人所固有的先验的意识。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理”与“心”既然是完全同一的,那么宇宙万事万物之“理”,就是每个人心中之“理”,所以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就人而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们虽然可能有不同意见,但人的先验的道德意识没有差异。在他看来人心都是相同的,所以人与人之间又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他说:“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也。”与程朱等人把“理”视为自然与社会最高的终极是截然不同的,陆九渊认为“理”的普遍必然性必须要通过人“心”来验证,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体现。 2.本心即理 “心”是陆九渊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他的哲学以“发明本心”为宗旨。他的学说中,对心和理都有其独特的见解。“理”这个范畴具有以下三层意义:第一,“理”是宇宙的本原。充塞宇宙的,是无限量的理,天地万物都是“理”

王阳明心学

浅析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与孔子, 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他提出的心学同其他理论一样有所长也有所短,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看待。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王守仁心学主要内容。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又是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界的内在力量。致良知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本体论与修养论的统一直接表现。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其心学四诀更是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王阳明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应该用最恰当的“良知”去解决办法。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 从他的心学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大胆地否定了封建伦理道德的死框框,死架子,而允许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处事方法。所以他提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就不必为自己的粗俗而自卑,粗俗也并不影响一个人勤学苦读,去当圣人。总有一天,粗俗的人照样会同地位高的人一起平起平做。其思想的还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当时人们在封建阶级统治下愚昧的思想,让封建统治者所维护的圣贤的地位,把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和圣贤脸上的面纱撕得干干净净。统治阶级的皇权天授、各种依附在圣贤经典上愚民政策也受到了威胁。王阳明心学的深刻见解,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和尊重个性的战斗精神,对于社会思想和学术空气的活跃,对于冲破程朱理学主流思想的禁锢和发展个性有重要的启蒙作用,使晚明思想走向多元化。 但是每种事物都有其正反面,王阳明心学也不例外。在其对后人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其思想的弊端也渐渐的流露出来。王阳明认为人不需要向外界寻求真理,因为真理就藏在自己的内心。但更多的人却更希望能够有人指导自己怎么做,希望获得为人处世的真谛。而且其心学中所要求的门槛过高,王阳明终身的追求就是内圣外王,认为只要做到致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学习王阳明心学感悟 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 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 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 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 我工作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 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 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 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学的 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 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 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 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 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 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 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心学的著作《传习录》中写道: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 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之 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 然有的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尽自己的心 中的良知,努力到极致,也可致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的功夫。

也就是说天才其实也是努力致极致的结果,而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读书笔记《传习录》是“心学”的着作。作者王阳明是明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立德、立功、立言,写下着作《传习录》,传播“心学”精神,广为流传,传播中外,至今仍有络绎不绝的学者研读此着作,习读王阳明心学的奥妙。 我因选修《王阳明心学》一课而接触《传习录》,粗略读下来,对其中一部分名句印象深刻。在此谈谈我对这些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这句话提出了“人人可成为圣人”的道理。通常,人们总是认为圣人难得,圣人应该是有着特殊品格或能力的人,所以认为自己不会成为圣人,期待着由那些少数的圣人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不追求自身的修行。王阳明指出了这一观点的错误。人人可为圣人。圣人不是遥不可及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圣人的追求,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和定位。同时,也表明了,圣人不是天生的,要想成为圣人,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如果后天不学习、不努力可能就埋没了,只有通过学习,思想得到提升,除去自身的陋习和错误的观念,才能成为圣人。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一直以来都有“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争论。荀子曰“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伪”,是后天人为教化的结果,而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即良心,认为“恶”是天性受到了私欲的蒙蔽。古往今来,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一直没有断过。当我在王阳明的《传习录》里看到“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

而遏之”这句话时,我觉得,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现实是“善”与“恶”共存于人心中,无法追究其起源和哪个先产生。那么如何发扬“善”、遏制“恶”比争论善恶哪个先产生更为重要,对现实而言更有意义。我们耳熟能详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传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无论“善”多小,只要产生了,被感知到了,就要将其表达出来,发扬出来,不能因为善事较小就放弃行善的念头。无论“恶”意多大,只要产生了,就要及时遏制,将罪恶的思想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不能因为“恶”小而放松警惕,若放任其放大,那么后患无穷。 “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有些人,喜欢自己在思想上去“悟”,而不去实践,没有在具体的事上“悟”。可能这种人以为自己已经领悟了“大道”,但是一碰到事情,就会乱了阵脚。王阳明对自己的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人需在事上磨。只有经历了事情,在事上磨炼了自己,在事上废了心思,得到了锻炼,才会对自身有提高,之后再遇到事,才不会慌乱。我认为这与现如今我们倡导的“实践出真知”不谋而合。我们从五六岁开始接受教育,大家普遍以书为标准,认为书上都是正确的,认为书就能给予人们足够的营养,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很多学生,甚至是二十几岁的大学生,都很少有实践的经历,一直活在书堆中,很少走出来感受社会,去经历事情。然而,我们终将进入社会,终将自己面对各色各样的人和事。当失去“学生”“子女”这些护身符,我们是否有能力独当一面我想,只有有了足够的“遇事”经历,“处事”经验的人,才能有自信,坚定地回答一个“是”字。 《传习录》中有高深的“心学”真谛,也有对人生有启发意义的易懂的箴言。我尚未对《传习录》进行精细的研读,对其中高深的心学真谛仍处于一知半解状

王阳明心学传习录读后感

王阳明心学传习录读后 感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传习录》读书笔记《传习录》是“心学”的着作。作者王阳明是明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他精通儒家、道家和佛家,立德、立功、立言,写下着作《传习录》,传播“心学”精神,广为流传,传播中外,至今仍有络绎不绝的学者研读此着作,习读王阳明心学的奥妙。 我因选修《王阳明心学》一课而接触《传习录》,粗略读下来,对其中一部分名句印象深刻。在此谈谈我对这些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这句话提出了“人人可成为圣人”的道理。通常,人们总是认为圣人难得,圣人应该是有着特殊品格或能力的人,所以认为自己不会成为圣人,期待着由那些少数的圣人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不追求自身的修行。王阳明指出了这一观点的错误。人人可为圣人。圣人不是遥不可及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圣人的追求,对自己要有更高的要求和定位。同时,也表明了,圣人不是天生的,要想成为圣人,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人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如果后天不学习、不努力可能就埋没了,只有通过学习,思想得到提升,除去自身的陋习和错误的观念,才能成为圣人。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一直以来都有“人性本恶”和“人性本善”的争论。荀子曰“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伪”,是后天人为教化的结果,而孟子曰“今之学者,其性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之心,即良心,认为“恶”是天性受到了私欲的蒙蔽。古往今来,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一直没有断过。当我在王阳明的《传习录》里看到“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这句话时,我觉得,关于“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现实是“善”与“恶”共存于人心中,无法追究其起源

浅议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提纲

浅议王阳明心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一选题依据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堪称儒家人格的典范,封建时代的完人。他的一生兼内圣于外王为一身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俱全,成为后世人格追求 的楷模。王阳明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突破了程朱理学的解释框架,发 扬和深化了心学一途的学思脉络。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哲学资源,直至 今日,从道德伦理和环境伦理等角度都对我们有可取之处。对各种亟待 解决的社会道德问题王阳明心学无疑是有参考价值的。对于个人来讲, 体会“致良知”学说中强烈的使命感和道德自律精神,对于我们从内心 深处自觉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之中大有裨益。作为年轻 一代,我们应该看到,王阳明的良知学说呼唤一种个人对社会的使命感; 体会这一点,能够加深我们去理解自身的社会责任。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以文献作品为切入点,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做研究。第一部分考察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立论基础,即王阳明心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理论前提两个方面。 第二部分阐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大致由三个方面的理论所构成:(1)心即理;(2)良知与致良知;(3)知行合一。这三个方面 理论的相互联系,构成了王阳明思想的有机整体重点放在“致良知”学 说的理论与“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观。 第三部分评析了王阳明心学思想的价值与启示以及对社会实践的意义。第一,心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理想主义,对于救治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 第二,心学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在当下尤其显得重要。 第三,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启示。 三研究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 四论文进度 12月收集资料(图书馆,电子期刊,万方期刊网,百度) 1月分析和完善提纲。 1月—2月中旬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 2月中旬—3月与指导老师沟通,修改论文,完成论文定稿。 五参考文献 [1]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方志远.王阳明评传[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 [3]陆九渊:陆九渊集[M],中华书局,1980 年。 [4]王阳明:传习录[M],张怀承注译,岳麓书社,2004 年。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陈云君 2013年1月10日 (根据录音整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 各位同事朋友,一年半以前,我曾在异域同诸位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这次承蒙厚爱,邀请了我再做一次讲座。本人一介书生,承蒙先人余荫,虽有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但自认为不足以为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今天坐在这,面对各位,心里仍怀忐忑。 一、精进人生,从聪明到达智慧的彼岸 若从人所处的状态对人群进行分类,一种是痴呆状态,很少;一种是正常状态,很多;一种是聪明状态,不多也不少;一种是智慧状态,极少。在座的各位,以我70岁阅人的眼光来分析,大家大多应该属于聪明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人处在智慧状态。我是教师出身,作为老师,真的不懂什么叫真理,但我懂得通向真理的路。老师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不知道,我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比任何人优越。我几十年来除了教书并无他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引,把平庸人士引入聪明的境界。我在近二十年与巨赞法师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引导处在聪明状态的人士走向智慧之路。

智慧之路能不能被引进去,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而为。 聪明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聪明在耳、在眼,眼谓之明,耳谓之聪。通过耳听眼看,能够正确分析事物,得到正确的结果,此谓之聪明。智慧,即扫心。智慧的人会经常用一把笤帚清扫内心,使心智永远处在清明、明白的状态当中,故智慧境界,极其难达到。所以,我期望能够通过学佛、学道,再经由我的本行学儒,从而用儒释道的方法,带领大家由聪明境界逐渐认识、接近智慧境界。在智慧境界之上,还有一重更高境界,据我对在座诸位的了解,起码有一两位已接近此境界,叫做“圣言量”。什么叫做“圣言量”?就是指佛的智慧,释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语、见证以及给我们的开示,都是“圣言量”。举例来说,2012年12月21日号称世界末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认为就个体来说,末日天天存在,不是12月21日这一天,而是每天都存在末日,为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一天就是他的末日。对个体来说,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就世界末日与世界重新开始这个问题,若我们立于智慧境界、立于“圣言量”这个视角审视,本来可以不予追究。所以,很多电视节目经常说世界末日是不科学的,这个问题不要用科学解释,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开始。 一个智慧的人,早上起来读《金刚经》、《普门品》,为什么?为“立”。释迦摩尼佛教导我们,早上要“立”起来,要努力工作,认真对待每一天,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打开《金刚经》,

王阳明心学20句知识讲解

王阳明心学20句

王阳明心学20句 学王阳明,要牢牢记住一点: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而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够定,心性不够沉。 王阳明说,人为了生存,难免要追求一些能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东西,诸如金钱、名利、地位。不过,有的人是在“良知”的指导下追寻这些,有的人却只是一门心思地追求外物。如果我们的内心永远盯着那些外物,必然会累得死去活来。 而心学的最大妙处在于:我们可以在身心幸福的情况下追逐外物,只要能以良知为指引,追求什么都是可以的。因此,王阳明心学不仅是我们身心修行的法宝,还是我们人生问题的灵丹妙药。尤其,是下面这20种直接关系现实生活的真切智慧。 1、做事是最靠谱的修炼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大意:人应该通过经历各种事情磨练自己,才能立足沉稳,才能达到“无论动还是静,都能保持心中沉定”的境界。 感悟:王阳明告诉我们,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因为如果心不静而躁动,这些躁动就会在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而要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要尽量调伏自己的心、耐住自己的性。而这,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2、与朋友相处,懂得谦让很重要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大意: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会注重自己的利益,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人的利益不会受损,双方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还能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两人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3、越不想看书,越要硬着头皮看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4、一点私心都不能留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大意:克制自己务必要将私心彻底扫除干净,一点私欲没有才算可以。有一点私欲存在,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感悟:克制自己,是为自己泛滥如河的私欲筑起一道堤坝,势必要固若金汤、滴水不漏。如果留存一点私欲,就如同在堤坝上豁开了一道口子,很容易就造成大坝的决堤。因为这时你整颗心都还是欲望主导的,只是潜伏了下来。所以克己修身,是来不得半点妥协的。 5、悔悟是人生最好的药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浅析王阳明的心学

浅析王阳明的心学 摘要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解放了自朱程以来对人性的束缚。改变了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 来,官方对于儒家文化的大一统垄断地位,更突破了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局限,一直被压抑、歪曲的“人”得到了空前解放。而其“知行合一”的重要理论对于当代生活尤其是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知行合一,心学,王阳明,教育工作 一,王阳明其人及其对程朱理学的影响 首先介绍一下阳明先生,王阳明, 名守仁, 字伯安, 阳明是他的号, 浙江余姚人, 生于宪宗成化八年( 1 4 7 2 年) , 死于世宗嘉靖七年( 1 5 2 8 年) 。他的父亲王华, 是成化年间的状元, 一宫至南京吏部尚书。王阳明在家庭的熏陶和时代的刺激之下, 既要做官, 又想当圣贤, 既仇视农民起义, 又感慨士风的败坏。他曾被权阉刘瑾迫害流放, 却并不改变对朝廷的忠心。他亲自带兵旗压了闽赣两广等地农民和少数民族的起义, 平定了宗室宁王宣嚎对朝廷的 反叛。同时, 他深入探讨了程朱理学这个客观唯心主义的庞大体某, 将它所论证和宣扬的 纲常者分, 天理人欲等核心思想, 做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改造不论是学术还是“事功”, 王阳明都是统治阶级所玉需的人物。他的主观唯心论, 是陆九渊学说的引伸和发展, 而i 又带有更浓烈的佛教禅宗的色彩。阳明心学是禅宗化的儒学。 明朝官方统治思想是程朱理学, 它在明初占有独尊的地位。成化弘治以后, 长期被 压抑的陆九渊的心学开始抬头, 王阳明则公开地打出了陆学的旗帜, 以全扬他的良知学 说, 给了儒家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一个极端地发展。嘉靖以后, 陆王心学在思想界风靡 一时, 《明史·儒林传》说, 阳明学“门徒偏夭下, 流传渝百年”, “嘉、隆而后, 笃信程、朱, 不迁异说者, 无复儿人矣。”程朱理学, 从根本上说来, 是适应封建制度、符合地主阶级要求的, 大体说来, 王阳明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这样的工作。第一, 进一步强调主观精神( 人心) 的决定作用, 以整伤人们的封建道德; 第二, 给普通人指出一条道德修养乃至成 贤成圣的迅速简易的道路, 也就是把百姓变为圣贤的愚弄人民的道路。 二,王阳明心学的大体内容及其思想解放作用 阳明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他认为,理全在人心,应该向内去求。“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你认为你是快乐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觉幸福。你认为自己是痛苦的,锦衣玉食你也不满足。你的心,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心之本体”,人的固有道德意识,即“良知”,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先天具有判断是非、选择善恶的道德标准。知与行都是内心的道德标准发出来的,知是行的主导,行是知的体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所以知行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他认为知行是一个整体,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后行”和“重知轻行”的观点。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学问,因为知与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程朱理学曾抑制了几百年的思想自由,对此, 王阳明首先否定了“理”的外在性,主张把理置于每个人的心中, 从而建立起尊重各人主体作用的“心学”。朱熹主张客观

王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王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王阳明的心学,在过去的哲学教科书中,通常是作为“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而受到批评的,其实,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或哲学,王阳明的心学是明代中叶之后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其影响之广大,远极于日本等国,从而使王阳明成为一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 王阳明的学说,大致由三个方面的理论所构成:(1)心即理;(2)良知与致良知;(3)知行合一。这三个方面理论的相互联系,构成了王阳明思想的有机整体。 “心即理”的观点,是王阳明学说的基础性理论,也是他全部思想所建立的基点。 它大致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本心”,这一本心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或本质。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不仅能够视听言动,而且能够分辨善恶、能够感知外物,能够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推理,根本原因即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如果没有这一“本心”,那么我们的全部生命活动就都是不可能的了。 他要强调的是,这一“本心”原来是包含着最高的“天理”或者天道的,“天理”不外乎人心,天道即是人道,所以“天理”就存在于人心,天道即是我们的“本心”。他说“心即理”,就是要我们都要明白这样一点:我们的“本心”或者本质原本就是与天道相一致的。人之所以可能是高尚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心即理”的观点,其实就是要我们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原本与天一般高明,与地一般博厚,这样我们才能够光明正大,在天地间堂堂正正地做个人。“心即理”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立足的基点,有了这个基点,我们的生活才不至于会迷失方向;有了这个基点,我们才能够真实地把我们自己的本质表现在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心即理”的“心”,王阳明后来又将它称为“良知”。“良知”既然是“良”的,当然就是“好的”,因为它实在就是我们从天道那里所获得的“德性”。这个“良知”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并且它永远都在,不会消失的。 生活当中之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好人”,之所以还有各种各样的恶言恶行恶人恶事,不是因为那些人没有“良知”,而是因为那些人不能“致良知”。

(修身修心)王阳明心学精华及感悟

(修身修心)王阳明心学精华及感悟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人生启迪: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1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如今,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人生启迪: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4、回归简单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 “道的大的方面容易理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只是后世的学者疏忽了那容易理解的道而不去遵循,却把难以明白的作为学问,这正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人生启迪:圣人做学问追求一种“大道至简”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人活一生也应如此。为什么人们会不厌其烦、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那些看似风光,实际上令人身心疲惫的“负担”呢?皆因内心少了一份简单,少了一种简单的人生态度。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壁垒中迷惘,不如尝试以一颗简单的心,追求一种简单的生活。 5、做人要“诚”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位,便是思诚的工夫。 “诚”有从工夫上说的。诚为心之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工夫。 2

王守仁的生平活动及心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王守仁的生平活动及心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王守仁(1472- 1529年)字伯安,浙江馀姚人。因筑室阳明洞,学者称阳明先生。有《王文成公全书》(一称《阳明全书》,以下简称《全书》) 三十八卷传世。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任刑、兵部主事。因在反对宦官刘瑾的斗争中失势,廷杖四十、由赐二甲进士出身,兵部主事而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不久,刘瑾伏诛,王守仁得以复出。后以原官改升南京鸿胪卿,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过农民起义,所谓破山中贼,后平定宸濠之乱,升南京兵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年)兼左都御史,出征思田少数民族起义,第二年死于归途。 前面说过,王守仁生活的时代是政治、经济空前动荡的时代。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的局面,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①王守仁认为,政治、经济的动荡是由于道德沦丧,而道德沦丧是由于学术不明,学术不明是由于朱学的流弊所造成的。于是,他以正人心,息邪说而后天下可得而治为己任,从攻讦朱学入手,企图另辟蹊径,从思想谋略上解救明王朝的统治危机,为当时的社会探寻一条新的再生之路。在这种目的的引导下,王守仁潜心探索心学理论,最后完成了心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明儒学案》作者黄宗羲根据王畿的记载,叙述了王守仁学术的创立过程: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②按照这个意见,王守仁的哲学思想是经过三次转变后形成的。这种转变,一方面与他的政治命运相伴随,另一方面也与对朱熹思想的认识有关。我们着重看后一方面。 王阳明早年就开始接受朱熹思想,他曾向吴与弼的弟子娄谅问学。开始他遍读了朱熹的著作,后来发现朱熹思想的矛盾,即所谓物理、吾心终判为二,由此产发了在事事物物上穷理,如何能明吾心之明德的疑问。《年谱?阳明集要》上说:过广信,谒娄一斋谅,语格物之学,先生甚喜。以为圣人必可学而至也。后遍读考亭遗书,思诸儒谓众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因见竹取而格之,沉思不得,遂被疾。王守仁的心学思想是在以陈献章等人为代表的心学思潮已普遍流行的背景下形成的。他从娄谅学格物之学,表面上是遵循朱熹穷理的路子,然而实际上,娄谅已受吴与弼的影响,其格物之学已带上心学的色彩。吴与弼的大弟子之一胡居仁说:娄克贞(即娄谅)说他非陆子之比,陆子不穷理,他却肯穷理。公甫(即陈献章)不读书,他却勤读书。以愚观之,他亦不是穷理。他读书只是好圣贤言语来扩己见,未尝虚心求圣贤指意,舍己以从之也。还说:娄克贞、陈公甫分明是禅

罗树忠《王阳明心学今用 领导力心法》

王阳明心学今用——领导力心法 课程背景: 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将儒学制胜法宝与现代管理技术结合,使阳明心学为中国经济成功转型提供助力。王阳明心学是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者,是实践的学问,是得到实践检杨的学问,深刻地影响了东亚社会500年。现代企业人学习心学,会从道德观和方法论上改善自己,获得竞争的成功。 课程对象: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创业者、政府公务员、国学爱好者。 课程目标: 1. 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论 2. 了解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和心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3. 心学如何指导王阳明的建设实践和战争实践。 4. 阳明之后,心学的继承和发展:儒商、稻盛和夫六项精进 5. 毛泽东思想对心学的继承和发扬 6. 现代企业应用心学的领域和方向 课程大纲 第一讲:为什么先学曾国藩后学王阳明 1. 从儒学造诣和理论成就来讲王阳明的成就远在曾国藩之上,但为什么学曾国藩已经热了很久,但王阳明刚被关注呢? 2. 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为什么要突出王阳明心学的继承? 第二讲:搏击命运,王阳明人生传奇 1. 王阳明的人格特质; 2. 大志向、永远把握主动、冷静、对外界事物好奇、喜深入研究事物; 3. 反映王性格的几个典型事例:巧制后母、逃脱刺客、疑惑宁王。 第三讲:心学理论要旨详解 1. 认识论:吾性自足、心外无物; 2. 道德观:良知、致良知

3. 实践论:事上修,立志、勤学,知行合一,四句教 第四讲:王阳明本人的心学实践 1. 龙场悟道; 2. 免税止讼; 3. 江西剿匪; 4. 速灭宁王和江西重建; 5. 安定广西; 6. 建设角度的心学应用。 第五讲:心学继承清代儒商和稻盛和夫 1. 非主流儒学,得不到官府支持; 2. 儒商对心学的继承; 3. 日本人对心学的继承和弘扬; 4. 日本制造高质量的基于心学的心智模式。 第六讲:毛泽东思想对阳明心学的继承 1. 毛泽东与王阳明的性格及其相似; 2.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论、认识论与王学几乎一致。心外无物在实践领域是承认物质的客观性; 3. 毛泽东在长征、抗日战争中的心学实践; 4. 林彪、粟裕指挥艺术中的心法; 5. 邓小平拨乱反正中心法。 第七讲:现代企业应用心学的领域 1. 决策领域:转型期企业家心态的转型,从机会型到良知型; 2. 以道御术,稳健经营。 案例分析: 1)任正非论危机; 2)好嘉利董事长致客户的信,看良知在决策中的作用。 3)文化建设领域:在实现目标的同时,改变人的心智,借假修真。 案例:海航文化建设详解。

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1

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 一、心外无物。 1、王阳明的哲学主体是“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以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什么世界。或者是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王阳明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花的段子。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游南镇。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朋友不禁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他的意思是,你没看见花之前,花的存在与否,你既不能肯定,对你来说也不存在任何意义。你现在看到花了,花在鲜艳在你心中留下了印象,让你感到很开心,这时花对你来说,才是存在的,才是有意义的。 2、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构成了你世界的全部,那么,是不是你见到的越多,你的世界就越大?也未必如此。美国有个演员叫尼古拉斯的,他要环球演出,叫股票经纪人

每天发一封电报给你,把他所关注的几个股票的“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都发给他,然后他根据这些信息,在头脑中构想出这些股票的波动情况,大意是,股价突破波动的“箱顶”,证明股价有向上的动量,买进;股价向下跌穿“箱底”,证明股价没有承托的力量,要平仓。他把这种理论叫“箱体理论”。他用这种办法,把几万元钱炒到一百多万元。 后来,他回到了纽约,在接近交易所的地方专门租了个办公室,请了好几位经纪人,办公室有三部专用电脑,直接交易所的即时行情。按理,行情细分到分钟图,甚至秒点,他应该操作得更好才对。事实上,潮水般的行情信息搞得他头昏脑涨,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很快,一百多万元又亏剩几十万了。 他反省自己,恢复过去的做法,重新参加演出,远离市场,叫经纪人每天按过去的方法给他发电报。他的头脑又变得清晰了,感觉得到了股市的脉动和节奏,看清了股价的走向。很快,他的账户又恢复到以前的一百万以上了,而且在股市大跌之前就全部清仓了,躲过了惨痛的崩盘。 对尼克拉斯来说,那几个“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就是股市了,那潮水般的时分图,就是“日内噪音”了。但西蒙斯肯定不同意这种看法。他的团队里有世界上运转最高速的电脑和服务器;他把办公大楼搬到交易所的旁边,就是为了快千分之几秒的优势;他所有的模式都是极短时间的日内操

心学大师——王阳明

心学大师——王阳明 ◆王阳明其人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被人们称为圣贤却又没于尘埃中的人实在不少,但若论千古以来最励志、最纠结、最委屈、最郁闷、最孤寂却又最完美的圣贤,怕是非王阳明莫属了。 从清朝起,中国民间就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明朝若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朱元璋;明朝若只有一个宰相,就是张居正;明朝若只有一位圣贤,那便是王阳明。 有人便问:你说得这么神乎其神,那么王阳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王阳明不只是一个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儒学符号,更是一个深刻影响了中国儒学发展并使之走向世界的思想巨匠,可以说他是中国思想史上难以抹去的标杆式人物。很多年前,他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很多年后,他的影响依旧持续。王阳明是一个传奇,他创造过无数的战争奇迹,他重新阐释了岌岌可危的儒学核心内涵,并且把它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哲学高度,以至于后世有不少对王阳明和阳明心学有些许了解的人,对他顶礼膜拜,把他当成精神上的导师。 曾国藩与梁启超,这两位影响近代中国的知名人物,对待改革的观点截然不同,却在这一点上出人意料地契合——他们都很欣赏王阳明,都曾苦心研究过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的,而他更是世界的 在“二战”后的西方,研究王阳明哲学的风气也十分浓厚。在那里,不仅记录着王阳明言行的《传习录》等学术书籍广为流传,甚至狂热的西方学者们为了深入研究阳明思想,还一度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办起了专门的刊物。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阳明心学的精妙之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就曾断言:21世纪是王阳明的世纪。 那么王阳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只言片语很难把王阳明这个复杂而伟大的历史人物的人生和思想说清楚,我们只能从普通人的视角以六个人生侧面来阐释:他的人生如此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谏言入狱,千里逃亡,荒野求生,血染江南,智取宁王……致使他拥有了常人很难同时拥有的六张迥异的面孔。 ◆面孔一:没有人比他更励志 王阳明名为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时至今日,大家多称他为王阳明。王阳明从小就胸怀大志,一日他询问私塾老师:“何谓天下第一等事?”老师答曰:“第一等事必然是好好读书,求取功名!”王阳明却摇头道:“我看,这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 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小孩的无忌童言,但王阳明却已把背影留给了笑话他的人。此后他开始苦苦钻研圣贤之道——七日格竹,婚夜访道,九华寻仙……这些看似痴傻的行径,却都证明了王阳明对于成圣志向的执著。后来王阳明做官,因进言触犯宦官刘瑾而被贬龙场。龙场穷山恶水,是一片不毛之地。没有当地官员的支援,王阳明吃野果住山洞,与土著为伍,生存环境艰难险恶。即便如此,他对于圣贤之道的思索也从未停止过。也正是因为这股倔强与坚持,王阳明最终在龙场悟道,从而在儒学的大框架下创立了心学的分支,成为人人敬仰的王圣贤。 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