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刘京海德育思想

刘京海德育思想

刘京海德育思想
刘京海德育思想

刘京海德育思想

王金根庞丽娟

刘京海的教育实践与研究,一开始就与现实教育难题——“差生”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学生、教师、家庭、社会环境的现实问题出发,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找准了问题与原因,借鉴了国内外的经验,制定了有效的教育对策,其中学校德育是他始终关注的。他在对“差生”问题进行了反复有效的实践与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刘京海特色的德育思想和操作模式,这些是他教育思想整体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他所说:“‘差生’既有学业上的困难,又有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上的毛病,还交织着社会、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既然‘差生’是一种‘综合症’,那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必然不管用”。

一学校德育的发展是一个和谐的过程

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证。教育所培养的是今天和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那么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教育发展必然是一个和谐的过程。刘京海曾经说过:“教育不只要赋予学生能力,还要养成学生的人格。因此,教学过程就是加强德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的过程。”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德育尽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1、现实的学校德育遭遇的困惑

刘京海在闸北教育摸打滚爬了三十多年,又在办学条件极为一般和生源较差的学校当了二十多年的校长,应该讲,教育环境对他来讲,始终是十分严峻的。有句古话说得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习惯于从问题入手进行研究,也喜欢从哲学角度看问题。

⑴割裂了学校教育的整体

学校教育经过长期的演变已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美诸育和谐的整体,彼此相融、不可分割。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教育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实质上,把它割裂成互不相关的几大块,仅从目前学校内部的职能部门划分可见一斑。尽管作了努力,但学校德育与学校教育的整体割裂,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科教学与智力、能力训练方面等问题往往与德育无关,而把学校德育仅理解为灌输、

说教、形式、点缀。目前学科教学中的僵化传授与训练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德育发展,健康、和谐成长,同时也会削弱学校德育的发展,导致学校教育的扭曲。把德育继续理解为“纯粹”,只能陷入缺乏主体、自主体验的僵硬说教、机械训练的地步,而不能自拔。这些现象都严重偏离了学校德育的宗旨,不仅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还割裂了学校教育的整体。刘京海经过研究分析发现:“这些所谓‘差生’原本都是好孩子(当然现在也是),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甚至从人们眼中最纯洁的幼儿园里,就有了惊心动魄的教育闹剧”。

⑵忽视了学生价值存在的主体

刘京海十分关注这个问题,他通过身边大量个案观察与分析,发现现存的德育模式或德育策划少有普适性和可验收性,很难从中发现出发生作用的因果联系和各种作用规律,结果使德育操作步入自我认证的非科学性探索局面,效果不理想。其中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学生主体价值的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他在各种场合多次指出:“所谓‘以人为本’都是很具体的,教育首先都作用于孩子的自我概念、自我认识、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是自我塑造的”。于是他在课堂教学改革,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教育各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学校德育新途径的探索,成效是显著的。

刘京海正是从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忽视学生价值存在的主体这一偏差,坚持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理念。事实上,没有这种人的主体性,就谈不上有主体性的人和人的主体性活动。刘京海十分强调并实践的“学生主体的自我塑造”,提倡在教师指导、影响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影响作用。教师是塑造的帮助者、影响者和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塑造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让学生在帮助、影响、指导下,逐步学会自我概念、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调整、自我控制和自觉主动成长,从而达到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必备意识和能力的道德主体。面对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一些偏差,刘京海的思想与实践,对我们身处当前多元价值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改革来说,是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⑶偏离了学生生命自主的体验

青少年学生在道德价值观念与行为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虽不能说完全是由

现代学校德育所致,但也不能说与之完全无关。由于受信息科技和大工业生产及多元化价值的多重影响,学校德育在理念与操作层面少有关注学生个体、自主的生命体验与内在德性的发展,更多地受外在的功利的制约和各种“模式”的盛行,其活动越来越带有功利的色彩和“模式”物化。那些应该极具生命活力的德育活动却蜕变为某些功利的资本、虚荣的炫耀以及盲目地对规范与守则的遵从,导致机械的行为操练。学生中出现的道德人格的双重性,行为上的两面性不能不说与此无关,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本体的忽视和对生命本身的损害。刘京海曾对这种偏离作了形象地幽默:“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什么都排队,也不知道为什么排,大概把一辈子的队都排光了,到了社会上就不排队了”。

刘京海坚持学生主体性教育理念,以学生主体的德育体验为切入口,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寻找出最佳的组配方案来启动学校德育的有效机制。就拿抗震救灾捐款来说,刘京海一如既往地不把它作为一次单纯捐款,不把本有“心得”的活动纯粹“物化”,不求一时的轰轰烈烈。面对师生要求捐款的热情,他要求全校师生了解抗震救灾的进程,查阅、收集令你感动的图片和故事,通过学校、班级各种宣传平台,突出了“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在校门口电视大屏幕、学校电视网滚动播放来自学生收集的“难以忘怀的那一刻”,人人讲“让你感动的故事”等各种方式,让每个人的心灵在收集、看、听、讲中得到震撼和洗礼,并把这些感受延伸、放大。捐款的那一刻,全校师生自然把体验发挥到极至,在全校师生的心灵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我们不难得出:学生生命自主的体验有其独特的生理机制,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在道德体验中,道德价值是在不断追求人的领悟力与世界存在的相符合程度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体验者是“置身局中”、客观地领悟对象之间或对象情境中的道德关系,中国儒家强调的“践履”、“领悟”就是体验中的“亲验”,当然体验还应包括“想验”。对道德体验的发生而言都不仅仅是“道德认识”,“道德认知”或“道德判断力”的发生,而是包括情感、意志、信念等系列情意因素的一种整体体验,是一种生成式、融通式的活动过程,学校德育有必要也必须凸显道德体验。从此出发,再审视刘京海长期坚持的学校德育改革何以硕果累累,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经受长期实践检验,也就更具价值和意义了。

2、学校德育的发展是一个和谐的过程

刘京海习惯于从问题入手进行研究,也喜欢从哲学角度看问题。从问题出发进行研究,是他的一个本质特征。那么“德育”、“学校德育”、“个体德育”究竟是什么?他不仅致力于研究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倾向于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

⑴德育是人类教育和谐中的重要部分

一般认为,道德教育简称为德育,即育德,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流动形式,无论从我国封建社会德育的“臣民教化”到当今社会的“德育首位”,还是上世纪西方康德时代存在的德育的事实到我国的“德育”概念在本土化过程中,内涵不断膨胀,外延不断扩大,形成的“大德育”,都说明德育是人类教育和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急剧变革的当代,社会中受到普遍重视与关注。

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保证,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与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或者讲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反映了人类在社会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都与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教育发展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过程,那么德育在人类教育和谐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就不言而喻了。缺乏德育的人类教育是不和谐的,脱离人类教育的德育也是不存在的。随着和谐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随着德育在教育目的中的地位下降以及德育自身的缺陷,近来我国强调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校教育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德育是人类教育和谐中的重要部分,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的和谐发展尤为如此。

⑵学校德育的“走出困境”

社会德育包括学校在内的各行业德育之分。一般地学校德育理解为学校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校德育仅指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而广义的学校德育则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即一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自主塑造优秀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教育活动。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德育的体系与理论随之发生变化,学校德育也不例外。

学校德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性的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相适应的活动过程。一般认为,德育过程是指依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影响,使之自主形成预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即把有特定的思

想准则和道德价值观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要受到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方法等要素以及学校文化、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德育过程受多方面多种因素作用,是在多种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在本质上表现为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和个体思想社会化的统一过程。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的忽视学生生命主体,形式主义、成人化等情况,它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德育实效受到置疑也就必然的。面对学校德育的现状,刘京海校长坚持从问题出发,从自身学校的实际出发,实践出课题,科研找答案,他二十年如一日的“成功教育”执著追求,就是学校德育走出困境的新方法,一个具有丰富操作意义的示范,一个被实践证明的成功典范。

针对学校、班级发生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身边小故事,如“每天我当家”、“闪光栏”“划龙舟的故事”等等。他多次指出“成功是成功之母,对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德育是创造性,细致入微的工作”;“强制只能面上控制,暂时的,要使学生能成功、变好就一定要发现他的优点,才能变化”;“真正要求变化还是先感化,激发他们的内在需求与动力”;“‘知书达理’,让学生多看课外书,不仅仅是提高语文阅读水平,还能慢慢悟出做人的道理”;“‘逆境争成功’、‘成功别怕困难,老师在你身边’”。“活动不能为搞而搞,要抓准学生的热点,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活动要振奋一批孩子,不断激励自强、自信、体会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关爱……”这里我们兴奋地看到,刘京海“脱困”的思想与实践:现代教育是整体,学校德育是有目的的实实在在的育德;学校德育突出人的主体性、发展性;学校德育是受教育者认识、践行、体验的结合,是学生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心灵的沟通。刘京海的德育思想和实践经历,给学校德育“走出困境”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示范和启示,值得效仿。

⑶个体德育的生成是一个和谐过程

传统德育观重社会不重人,一味强迫、说教和灌输,以此为理念指导,德育只是一种“就范”教育,限制人、约束人的独立,主动与创造。在这样的环境中育德被扭曲,根本谈不上个体德育的生成是一个和谐过程。针对这一情况,刘京海的口头禅是“三个相信”:即“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他认为,“‘差生’是一种‘综合症’,那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必然不管用,必须从改

善‘差生’对自我的认知做起”。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质,而是人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分层次的。人在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自我概念,之后人的自我改变与实现愿望开始激活,在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人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大量的经验和新的动力、“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塑造一个真实的自我”,不再片面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依赖、依靠肌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强加给他的价值观,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促进个性的健康、有效、和谐发展,那么才能确保个体的和谐成长。刘京海指出了个体发展的和谐,点明了个体德育生成的核心与关键。

3、学校德育在历史与未来中寻觅结合点

学校德育发展以今天,绝不是凭空的。今天,学校德育究竟如何继承、如何发展?这是全社会都在思考与探索的。从外部来看,全球化背景下,现有的学校德育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东方的与西方的、传统的与现代的、计划经济的与市场经济的文化与精神同时影响、冲击着我们现实的文化与精神,学校德育自然不例外;从内部来看,学校德育发展过程中存在自身缺陷和矛盾,多元价值观与一元价值导向、认知与行为转化、道德教育与人格独立等问题,十分严峻地摆在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面对现实问题,刘京海率领他的团队风雨兼程、实施突破。

⑴让历史的优秀的成功的德育得到传承

学校德育的继承问题是人们熟识的话题,但具体到对优秀传统德育的继承,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事物都发生在其特有的时间与空间的连续与绵延之中,内含着不同时空交互与碰撞,这种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关联的、交互的。今天的学校德育更处在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纠缠之中、如何“传承”与“突破”更具特殊的时代意义。正当不少人还在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纸上谈兵的同时,刘京海从问题出发、分析比对、行动突破。

当有的人在怀疑“正面教育”时,他在努力地将“正面教育”系列化;当有的人在指责“行规教育”时,他在努力赋于“行规教育”更丰富的内涵与生命力;当有的人在否定“德育活动”时,他在努力组织与开展学生“自主、尝试、践行”;当有的人还在习惯于忽略学生主体的形式德育时,他在不断努力强化学生的“人格塑造”,如此等等。这一切向我们展示的是刘京海对传承与突破的思维智慧和行为实践。他不纠缠在无休止的争论之中,对一切历史的优秀的成功的

德育理念与做法上作了传统的当代性思考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平衡比较,经验集约,上升到理性,再指导实践,以此往复,这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的。这种古为今用,在问题和行动中的传承自觉,值得借鉴。

⑵多元道德价值冲击中的学校德育变革

学校德育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纠缠中进行以面向未来为导引的变革,这是学校德育必须面对、必须跨越的“坎”。

刘京海校长以他“教育不能造假”的理念指导学校德育的变革,在他看来构建校本德育才是实实在在的。构建校本德育能确保学校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校自主发展、校长的个性化办学;校本德育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确保“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落实。他从建立学科德育管理、评价,推进校内全员育人机制;建设社区教育的有效制度,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建设德育示范群体和个人,强化学校德育的激励机制;搭建各种学生展示的平台,建立学生自我塑造、自主发展、自主教育的机制;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强化校本培训的机制等等。刘京海用他几十年与时俱进的变革心路向我们展示了校长视野下构建校本德育机制的基本思路,体现了他的个性化办学思想。

⑶学校德育中“人”的思考

现代德育是从古代德育发展而来,既是现时的,又是积累的社会遗产,是历史的与现时的共同体。现代学校德育与历史上的德育有着共同性,但它有其现代性内涵,一个极重要的特征就是突出了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刘京海很早就提出“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就要教育孩子‘有我’,引导孩子‘忘我’,‘有我’才能‘忘我’,才能发展到‘奉献我’。因此,‘有我——忘我——奉献我’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我们现在的德育,在‘无我’、或是‘消极我’的状况下进行,无论进行怎样的教育、怎样的活动都是无效或低效的。”“我们是操作层面的,如果离开了学生的‘自我’概念,操作是徒劳的。”

刘京海的大白话其实是经典的当代性思考,他不把“以人为本”作为口号,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自我塑造为逻辑起点,遵循“有我——忘我——奉献我”的逻辑轨迹,把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德育目标和内容,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使之成为现实。现代学校德育是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本质规定性。主体性是“认知主体”、

“道德主体”、“行为主体”;发展也是“认知发展”、“道德发展”、“行为发展”。青少年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发展意义、独立人格的人。刘京海的论断与实践真正体现了现代学校德育的以人为本的主旨理念,突出了主体、突出了主体德性的发展,以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人格为根本,直接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德性发展,可以讲,这是现代学校德育的精髓。

二在东西方教育比较中聚焦人格

找到学校德育存在问题的病症与原因,那么如何去解决呢?埋怨、消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都不是刘京海的选项,刘京海的性格特征就是与时俱进,思想永动,探索不止。他不仅把注意力放在优秀传统的继承,在历史与未来中寻觅结合点,同时又把眼光放到大洋彼岸,以国际的视野,比较研究东西方两种教育理念与方式的异同,从中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

1、寻找东西方教育的平衡点

⑴比较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异同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融通的,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的同时,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当然,由于长期生活的环境存在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质的文化传承。今天在学校教育的理念、方式、手段、评价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存在着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必要和可能。当前我国的教育就是吸取了近代西方教育发展起来的,在教育思想、制度、课程、方法、管理等方面都有西方文明的痕迹。然而以什么样的态度、思维看待西方教育却大相径庭的。盲目崇拜,一味“拿来”的现象屡见不鲜,它对我国学校教育发展是不利的。

刘京海把东西方两种教育放在一起,进行了“四个比较”,得出了“三个结论”。他认为,从价值取向上比较,东方偏重于知识,西方偏重于能力和人格的发展;从师生关系方面比较,东方偏重教师,强调师道尊严;西方偏重学生,强调以学生为本。由此作出判断,东西方教育各执一端,各有利弊,东西方教育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东西方教育必须相互学习、相互运动,寻找平衡点,走中庸之道。刘京海以开放的态度,辩证的思维,科学的考量寻找学校德育加强与改进的生发点。

⑵寻找平衡点

刘京海在综合比对、研究东西方教育的异同点的基础上,坚持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从我国教育,尤其是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出发,重新审视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的需求。他的结论是:“人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知识;人没有必要学习所有的知识。对于一个职业人来说,知识的作用正在下降,而能力、人格的作用正在上升。知识、能力、人格共同决定人的命运、财富和力量。有了能力和人格的支撑,知识才是力量,单纯的知识只会是一种负担。”

社会的现代化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的研究、又让我们平添了几份压力,问题是拒绝空谈,如何科学应对。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的同时都从本国实际出发,加快了学校德育改革的步伐,出现了德育现代化的趋势,就拿邻国日本来说,他在1988年教改报告就指出:“能否在道德情操和创造力等方面都足以承担起21世纪的日本年轻一代,将决定未来的命运。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的德育。”[①]日本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突出了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人文修养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等等。欧美各国都从本国实际出发,重新探讨公民道德教育,强调德育要进行人格教育等等。尽管我们的学校德育与西方的学校德育概念不完全一致,各国的国情又不相同,但各国面临的挑战是共同的,在学校德育本土化的过程中,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刘京海“突围”的思路,就是把学校德育放在人类共同面临抉择的背景下,探索它的运行轨迹,把握它发生、发展的脉络以及未来趋势,寻觅中间地带,寻找平衡点。他的结论是:“知识、能力与人格共同决定人的命运”。

⑶明确学校培养目标

国家通过相关法律与文件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与表述,这是大家常常提在口头上和写在字里行间的,好像不是一个问题,但在理解与执行中,自觉与不自觉的偏离还是比较时有发生的。刘京海在国家规定之下,又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反思了目前学校教育,学校德育出现的偏差,进一步厘清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重要问题,突显其校长强烈个性化办学思想和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公信力,把国家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实实在在。他言简意赅的地归纳:“成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作为观念,它主张人人可以成功,主张成功是多方面的,主张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方法,它强调从外压式的强制教育转化为内调式的自我教育,通过成功的不断累积,使学生增强自信心,发展

积极性,最终形成自己主动成功、争取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他指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人做人,而教人做人的前提是教人认识自己是好人、能人,最终使之逐步成为好人、能人。”“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才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刘京海还是以他的哲学思考,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进一步明确闸北八中的培养目标:通过扩大深化“成功教育”,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他还从学生生命意义的角度进行考量: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主体的意识,主体的意识是学生生命存在、成长的精神支柱。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学校德育改革找到了操作点。在他那里,学校德育不再是口号,不再是形式的纯粹思想行动。学校通过知识、能力培养的过程,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信心,从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2、认识、能力、人格共同决定人的命运

刘京海的这一命题既是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我们更愿意把它看作学校德育当代性思考的操作。

⑴人格诠释

人格始终是人的人格,是人之为人的规定。人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但又时常困扰人类的命题。人是万物之灵长,是世界上最为复杂,最不具有确定性的存在物,人的实践和人的本质的变异性,决定了对人的认识的历史性。人始终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确证自己的存在,并在历史中完成自我的蜕变与升华,其中包括个人的人格及其变化。这就是问题复杂所在。基于历史的推演和人格本身的特性,随着人们对人格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始从更广泛的意义以及多角度上去看待人格问题,丰富了人格的内涵。今天我们对人格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哲学、心理学、法学,也有社会学、伦理学、生理学等等,从而能够全方位也展现人格的不同方面,同时也造成了我们在把握人格问题上的难度。

“人格”一词是在近代传到中国的。汉字中,“格”是指有标准、规格、格调等含义,顾名思义,人格就是人的规格与格调。这样就将人格与人的道德品质、操作修养等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了。刘京海既是一个思想者,更是一个实践者,他所倡导的“人格”是包括人的体质、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在内的各种生理、心理机能的有机组合,它是做人的基本规格和格调。他始终认为,对人格进行全息揭示是专门家的事,我们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培养目标和学校教育

的功能,作历史性和前瞻性的思考与选择。他把“人格”简化理解为人品、尊严、个性等。他所主张和实施的人格教育,是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合。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在育人的总目标上是一致的,都在于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健全的人,从两者形成的规律看,两者密切联系,相辅相存,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道德的产生、变化、发展都要受到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受到主体思想道德的支配。刘京海的“人格”诠释,正是看准了学校德育改进与加强的迫切的需要,把人格教育的实施过程,视为对学生心理结构和伦理道德、思想进行重组、升华的过程。

⑵知识、能力与人格

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成长的主要渠道是课堂学习,各学科的教学理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提取能力、进行人格塑造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和场所。刘京海曾经用通俗的语言对“能力”作了解读:“爸爸、妈妈、老师没有讲过,学生会做就是能力。”学生知识的引导,包括其在生活中的直接提取,都需要一定的能力作为掌握的基本条件和保证,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准确的理解与掌握,这一现象在学生获取学科知识(简接经验)中尤为突出。同样,能力对个体自主建构,人格塑造也是必要的条件。一定的知识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人格自我塑造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与人格都是有其知识基础的,没有知识基础,能力的提高,人格的健全都是虚空的,所实施的德育也是不可靠的。那么人格的塑造与发展对个人知识建构、能力培养都起着导向、动力的作用,是人全面发展的关键与灵魂。刘京海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能力、人格发展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一定的知识基础;主体自主发展的时空;教师的积极影响。这三者尽管其指向和作用有区别,但它们之间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共同体。理顺了知识、能力和人格三者的相互关系,刘京海对教育也就有了新的理解,“教育是从‘圈养’到‘散养’,再到‘野养’的过程”。真正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落到实处。

⑶教育要养成学生人格

我国正身处一个重要的社会变革时期,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也面临“人格危机”,这是全球人类的普遍现象。当然,由于我国的国情,人格问题有着中国自身的特点。中国国民一定程度的“人格危机”还影响着人的现代化的进程和制约

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这种“人格危机”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人格的“三失”,即: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理想人格的“失落”。[②]它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一代的成长,中学生人格中存在着“低能”、“双重”、“依附”、“病态”、“从众”等人格病症,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十分严峻的现实。

市场经济带来了物化的社会关系为个体人格独立提供了必要的中介,但随人们独立意识和主体精神的成长和社会关系物化的不断加深,二者间的矛盾也越来越难以调和。主要表现在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这是物化人格的典型特征。学校教育偏重纯粹知识的倾向仍然相当严重和普遍,这对良好健康人格起着负面效应,而学校德育习惯于在“大我”甚至“无我”的集体共同体中生活。学校德育似乎依旧满足于形式运动,收效不理想,因此,学校的教育功能和培养目标仍然受到置疑。学校德育承载着更沉重的压力和更多的期待。刘京海在学校德育改革中,突现与知识、能力共同体的学生人格塑造,无疑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

3、激活主体积极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人格的核心。所谓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或价值所持有的感觉、态度和评价。每个人把自己的一切愿望、爱好、信念、习惯都统统浓缩在自我概念里,以此组织和引导自己去处理一切与己有关的信息,从而成为个人经验的依据,认知的中心与他人互动的起点。一个人的行为、情感以及才华总是与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基本相吻合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和基础,个人的全部行为和人格发展都要受其影响和制约。

⑴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刘京海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并将其推广至对学生的行为评价与道德评价。他的这一研究与实践主要借鉴了人格心理与人格评价的理论。人格理论科学阐述了,人格发展不能严格地与认知、智力发展、技能的成长和适当的成就动机相分离的。“一个人能在社会生活中顺利活动和充分发挥其功能,以及一个人有关自我价值的看法,都依赖于他对付问题的能力和他对自己的成就的评价。人对自己的看法和他评价自己的成绩与错误的方式是人格发展的关健性方面。”[③]人格理论还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愿意努力和有所成就的倾向,因此,成就感对人格发展有极大影响。刘京海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认为智力对学业成就和人格顺应起决定作用的看法并不是完全可靠的,最重要的

成功通道在人格教育。外部教育最大的作用是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识,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与自我认识水平,往往决定了一个人能否走向成功。教育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从外部进入内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一定时代的人格只是代表了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要求。刘京海所讲的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不是指未来理想社会中的人格形态,也不是指现实社会中人格的成熟形态,而是指符合青少年学生身心特征的现实社会中人格的健康形态。一个社会为了发展,总是对个人的成长有一定的期许,对学校教育有一定的需求与期待。如我国所提出的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就是目前我们“培养”新人的目标,是应具有的健康人格的品性,这一目标也将会得到实现。个体自我的健康应该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身”方面的人的生物学上的优生优育、体魄强健等,以及“心”方面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积极健康的心态等等。作为影响青少年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外在方面——学校教育,理应紧紧抓住这一核心,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刘京海曾精辟指出:“我无意否认知识在人的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只是想说明,教育的根本追求和最大意义,在于充分激发主体主动地发现、实践和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⑵学生自我概念激活的学校德育

“自我概念、自信心等就是人格的核心。所谓自我塑造就是学生依据自我概念中的我去塑造自我,这就是自我心理通常说的:你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才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社会中,并且通过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人格的形成总是通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刘京海认为,注重在人格塑造过程中良好环境、积极影响的造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激活学生主体积极自我概念的措施就应当基于对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基本因素的正确把握。他还认为,影响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因素虽多,概括起来不外乎“内”、“外”两个方面,我们讲“激活”、讲“培养”,就应当兼顾内外两个方面。有鉴于此,学校德育是从外在方面考量的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方面,学校德育必须科学地实施其功能,把握它的作力点和归宿。

当前,学校德育在激活学生自我概念和健康人格的培养问题上,要处理好道德教育与人格培养之间的关系。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是不

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之相适应,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培养一定会呈现出新的特征,这是学校德育必须认真思考与对待的。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人格培养的过程,应始终与道德建设、科学知识学习、身体锻炼、文化拓展结合起来,从而激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和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但是,人格的培养不等于人格的道德化。道德品质是学生自我概念激活和人格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康人格未必等于人的美德,但要形成健康人格必须具备美德。要注意个人的独立自主意识,自我概念意识的激活和形成,不是个人对社会的反叛与脱离,而是个人更应负起社会的责任与使命。面向所有学生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学生自我概念激活的学校环境;针对青少年学生的自身特点,注意在方法上的有的放矢和可接受性等等都是学校德育可以有更多思考与操作的。刘京海的“教育的最高意义在于帮助每个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唤醒立体的意识,激活生命无穷的活力的说法”无疑是当前学校德育改革的重要指向。

⑶学生人格的自主体验建构

刘京海在逐步厘清“教育的第一目的”、“激活主体积极的自我概念”等要义的同时,又从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校本德育的构建。他认为,校本德育的意蕴应该是以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为前提,以德育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和学校德育特色的创造性为基本内涵,以学校和地域的优秀文化传统、优良的教育传统为背景条件,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以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为构建主体,通过德育管理、研究以及对学生自主人格建构积极影响等工作的校本化来体现德育是学校的实实在在的自主行为。这一意蕴的解读既贯彻国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也切合学校德育的个性发展,更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时空,使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尊重与发展。从它的出发点,到整个过程与结果,多方位地将学校自身发展、学生自主个性发展整合在一起,学生发展是第一位的。学校德育得以回归,充分体现了他的个性化办学思想和实践。在整个过程中,刘京海着重强调了以下操作要义。

其一,在学校教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把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自信心、自主人格视为教育的第一目的。”

其二,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认识、发展人就必须认识、发展人的本质属性,教育过程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学校德育必须正确把握主客体关系为基础,不能强制,只能引导、影响。

其三,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自主建构者,学校德育一定要研究、,创设对学生具有积极意义的建构情景,为学生搭设各种各样施展和锻炼的平台,满足学生的自主需求。

其四,体验是非规定性的,其中不仅含有直觉领悟,也含有理性反思,体验有其独特的生理机能。道德体验是一种包括情感、意志、判断的整体体验。本质上道德规范是人的行为规范,对人格形成起重要作用。学校德育必须突显学生自主体验的积极意义,健康正向。

这些深刻提示了学校德育的主体性本质和体验本体以及德育的实践性特征。

三学校德育与学校文化重建

学生人格是自我塑造、主体自主建构的,然而它离不开外部对其的影响作用。外部作用除了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社区以及一定的社会环境之外,恐怕更多的是来自学生学习生活的学校和他周边的教师、同学群体。在这样的不同的外部影响下,学生人格自我塑造、主体自主建构很可能是不相同的。刘京海十分清楚地看到这一问题,以他哲学的思维,非常重视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的积极营造。他指出:“要改进一所学校,必须改变一所学校的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硬是带领他的团队把一所极一般的学校办成了一所极不一般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里,极一般学生的精神状态出现极不一般的喜人转变。

1现代学校文化发展的必然诉求

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一所学校要想在日趋激烈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校之间的竞争,已从规模数量发展到文化质量的较量,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校文化理念的竞争。文化已成为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它已成为影响学校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度关注,反映出办学者和社会对学校优质发展的深层期待。作为上海的一所一般的学校置身其中,建设学校文化更显其必要与迫切。

⑴现代学校文化的反思

建设现代学校文化这是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然而出现的一些倾向与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和注意的。从问题出发是刘京海的基本思路,首要问题是对“学校文化”的理解与界定。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源于专门家们对“文化”一词的各种解读让人感觉对“学校文化”不知所措,有的把学校文化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堆砌,忘了是在学校;有的把具有先进价值取向的新名词当作口号,挂在嘴上,忘了现实的实在;有的把什么都贴在“文化”的标签,以为“时尚”,唯恐自己落后,忘了科学的态度等等,究其原因是很复杂的。它严重影响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自然也就会影响学校培养目标的科学达成。对“学校文化”的理解是多方面的。从内容上讲,学校文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制度的,也是行为的;从性质上讲,学校从基本上属于隐性教育,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它对环境中人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作用。刘京海对学校文化界定比较倾向理解为,学校文化的表象是学校中大多数人时常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行为,其核心确是这些表象的内隐规矩和概念,其核心是人们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真实的价值判断。

刘京海进而指出:不要纠缠于学校文化的描述,不然其操作仍处于虚空、混乱的状态。只有对学校文化作出比较清晰的规定并从本校实际出发,才能寻找一条适合本校文化特质的重建之路。如果能够解决如何建设的问题,那么学校文化建设才会是真实、有效的。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是体现主流价值的,必须建构良好的学校道德生态环境。

⑵现代学校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应该具有时代特征和对未来前瞻的学校文化建设。它既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道德的传承,也包括对外来优秀文化的融合,更有本校特色的文化创造。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意义,比西方更为深刻与丰富,表现在自始便关注人生,演进的阶段与层次性特征等等。在我国文化传统中,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道德文化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传统。然而,这种传统在今天却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强烈冲击。当今,现代学校文化建设面临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继承和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的抉择等矛盾和问题,认真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学校文化建设和师生的道德文化理念的诸多困惑与对传统文化不加分析的片面处理是有关联的。历史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河,具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的“源头活水”,同时现代学校文化建设历史地承担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当然还要以全球眼光来看待、审视文化问题,兼容并

著、海纳百川,充分汲取世界上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所取得的一切优秀成果。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更多、更好,明天人类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

刘京海在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并为之实践的“成功是成功之母”、“从外压式的强制教育转变为内调式的自我教育”、“自我——忘我——奉献我”、“加强读书活动、知书才能达理,读书能提高一个人的精神情操”等等,无不体现他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⑶现代学校文化建构与教育本体

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在自身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历史与未来的当代性抉择。其实,从教育本体的角度审视学校文化的重建、乃至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教化人、塑造人、陶冶人。从这个意义上看,教育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是使人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则是通过学校环境的影响,教师的有效教育,帮助学生成为社会人的转变。学校教育抉择、传承、实践与创新的本身就是文化。一方面的它受到人类文化的哺育和传承,另一方面它又对人类文化作时代性的反哺,推进文化的发展。学校本身就是文化的组织,它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场所,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这一文化过程必然是人类先进文化的代表和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发展。学校德育坚持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核心价值引导,代表了人类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从这一视角看问题,会使我们在深刻认识学校文化价值的同时回归到学校文化现象本体。今天,人们对这一命题的理解是有差异的。

刘京海在学校文化建构中,强调学校特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面对极一般的学生,他提出:“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面对教育目的偏离,他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人做人,而教人做人的前提是教人认识自己是好人,所以,最终使之逐步成为好人、能人”;面对学校德育被弱化,他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功能,加强对学生心理、人格的培养,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多方面素质;面对教育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失缺,他提出:“我们一直注意教学生在受管束的情况下守规则,其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也守规则”,如此等等。我们欣喜的看到,原来的所

谓“差生”,在他那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们的价值正在被重估,他们的发展正在被重新定位,他们已经和正在发生了极不一般的变化。刘京海确定的“使所有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教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并将教育理念确定为“学生与教师一样有潜能,只要教育得当就能成功”,以及在此指导下的学校德育、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改革。已成为他的学校和一定范围共同认可的教育价值观去要求和实现的相同理想和目标的实践,并得到不断辐射、调节、指导和完善。刘京海一干就是二十年,成果斐然。刘京海站在先进文化高度,从教育价值取向、办学理念的源头上进行创新,同时具有教育行为层面的操作改革,将学校文化重建的各个层面都统一于学校教育价值观。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等都是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反映与表现形式。刘京海营造的学校文化特色具有当代先进特质,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为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支撑,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2.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变革

学校德育变革必须放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下,才能更好地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从德育的视角建设学校文化,可以取得相得益彰的作用,两者是统一的。

⑴学校文化建构的核心

学校文化建构必须既是传承的,又是当今的,也是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建构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的期许。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价值理念、价值标准和价值指向。所谓核心价值,我们倾向理解,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发展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核心价值是一定社会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在意识形态各个层面的具体展开,形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党将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提炼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这四个方面贯穿着一条共同的主线,渗透着一个共同的理念,这就是:以人为本、民生公正。可以说,这八个字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它是包括学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在内的各项事业的最本质的规定和主导。以人为本,是我们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的根本之点。毫无疑问,它也是学校文化建构的核心。

长期以来,学校文化建设对人的关注是不够的,更谈不上把人放在“为本”的地位,要求“服从”的倾向十分突出,学校德育中偏离人的需要,忽视人的自身发展十分严重,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流于空谈,甚至走偏方向。刘京海针对这种现象尖锐指出:“我们今天的教育不是为学生服务,而是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服务。……本来,是老师为学生考虑的,现在不对了,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工作方便。”刘京海看到问题的存在,找到了病症所在,他提出: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不是一句空话,真的是要看学生需要什么”,“讲到底,教育也好,教师也好,家长也好,他其实是不能塑造学生的,他只能影响学生。教育对孩子最大的影响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影响他对自己的认识。当他有了积极的自我认识以后,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实践证明,以人为本在刘京海那里得到了科学的诠释和具体,他唤醒了极一般学生,甚至是“差生”的自信心、激活主体积极的自我概念,是民生公正、教育公平的最具体、生动的体现,是一次历史性的升华,是具有普遍的,也是引起国内外关注、肯定和借鉴的关键所在。

⑵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互动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是隐性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文化的隐性德育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它所蕴涵的巨大德育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加上它自身的缺陷,就会不断消解学校德育的效果,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会对学校文化建设有更多的期许。

学校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优秀的学校文化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式呈现出的观念形态文化,会给校园人有意无意受到启发和感染,产生自觉的内驱力、主动地去完善自我。优秀学校文化的校规校纪、思想氛围、道德氛围、心理行为取向对校园人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硬性、软性的约束和规范作用,进而产生行为的自我控制。优秀的学校文化以其特定的文化氛围、凝聚合力和整体趋势使校园人自觉调整个体观念和价值追求,逐渐融入学校集体,凝聚校园人。优秀的学校文化以其固有的价值目标、精神财富,使校园人积极地接受和维护公认或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校园人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它是校园人道德进步、人格完善的精神家园,也是推动社会道德进步的动力。优秀的学校文化本身涵盖着优秀道德的继承和融合,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是学校德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资源,离开学校文化建设谈学校德育是虚空的、不现实的。建

设优秀学校文化是重建良好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的迫切和必然。

⑶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德育发展的思路

从学校德育的视角审视学校文化建设是必要的,同时,把学校德育的发展放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背景也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德育发展本身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有效的学校德育会反哺学校文化建设的加速,优秀的学校道德教育是优秀学校文化建设重要内容与途径。优秀的学校文化建设成就良好道德的学校育人环境,它的建设考虑增加学校德育的有效性。规划、营造含有育人特质的物质文化陶冶;规范、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健康文化约束和潜规则厘清,内化校园人行为;延续、弘扬学校精神文化激励,凝聚校园人积极的价值信念;培育、提升学校教师文化熏陶,以人格塑造人格,此外,学生文化的区分、引导和社会文化的甄别、运用等都应该从有利校园优良道德生长、学校德育推进角度考量,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下,是两者不可分割的另一方面。校园人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是长期培养与塑造的,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放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改革与推进。

刘京海长期关注,并孜孜不倦追求的“关注学生价值主体”、“学生生命自主的体验”、“优秀德育的传承”、“东西方教育比较中聚集人格”、“激活主体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忘我——奉献我”、“圈养——散养——野养”等等是德育理念,更是德育实践方法,它们都和学校文化建设相适应,并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生互动。

4、学校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对从学校德育视角看待的优秀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全面的观点,进行哲学思考。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同样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学生文化建设,教师文化建设以及师生的互动关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引航者——校长,究竟如何有所为,又有所不为?对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都必须作哲学思考,更好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⑴师生互动共建学校文化

以人为本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核心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体现在它顺应现代学校发展的民主性、人文性、开放性和学生发展的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的趋势,这是一种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是现代学校建设中的核心价值追求。其次,突出师生在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中的

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智慧

周山研究员在上海社科院地演讲 年月日:-思想者稿件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周山 思想者小传 周山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周易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逻辑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代表著作有《中国逻辑史论》、《近现代地先秦名家研究》、《周易解读》、《中国学术思潮史》等.近年来注重于中国文化重心当代转移地研究,发表有《从黄河文化到长江文化》、《中国文化重心地转移》等多篇论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人类社会中地道德教育,是一个永恒地话题.中国传统社会,历来注重对“启蒙”儿童地道德教育.在家庭生活中,也主张道德教育宜严不宜宽,认为严厉地家教能给家庭带来莫大好处,乐于家法之宽难免会有羞辱家门之事降临.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道德教育地表述,或可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地参考与借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行为 修身养德地根本目地是,只求自身完美,不求他人地理解或接受.名利之心地存在会伤害道德地积累. 在中国人心目中,“圣人”是道德修养地楷模.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往往以君子自诩,却从不以圣人自居.可见圣人地道德境界是一种崇高地理想,圣人也就只是人们心目中地崇拜偶像.然而,圣人地道德境界,也不是天生地,而是一点一滴积聚起来地.荀子对于人地成圣过程作了这样地描述:“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认为,圣人不仅是崇拜地偶像,普通人也能经过坚持不懈地实践,从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德行,提高自己地道德修养,达到尽善尽美地境地,成为一个圣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由此可见,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行为,只求诸己,不求诸人. “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吕氏春秋·必己》)以敬爱他人为例,对他人地尊敬或爱护,只问这种敬与爱是否出自真心,是否做得彻底,而不必计较对方是否理解或接受你地敬与爱.所以,修身养德地根本目地是,只求自身完美,不求他人地理解或接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正因为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行为,所以,名利之心地存在无疑会伤害道德地积累.清代学者唐甄有这样一段分析:“盖名者,虚而无实,美而可慕,能凿心而灭其德,犹钻核而绝其种.心之种绝,则德绝;德绝,则道绝;道绝,则治绝.人人为学,而世无真学;人人言治,而天下愈乱.”(《潜书·去名》)名利思想,有者多无者少.唐甄将“名”之于道德地危害,比作钻核绝种,确实振聋发聩.倘若人人都是为了“名”而治学,世间哪里还会有真正地学问?道德修养,又从何谈起?唐甄把名利思想与道德修养作为一对矛盾加以分析,匠心独具,值得我们借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由此联想到《道德经》地作者老子.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之人从不认为自己有德,所以他拥有真正地德;“下德”之人总认为自己从不离开德,所以他不能拥有真正地德.道德修养虽然是一种自我行为,却也不能自我欣赏,更不能自我陶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谦虚是一种美德 人际间地谦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对待自己地成绩和错误,二是正确对待别人地优点.越是德高望重,越要谦和待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谦虚是道德修养中地一项重要内容.早在多年前地《周易》古经中,就专列有一个《谦》卦.该卦地下卦为象征“山”地艮,上卦为象征“地”地坤.山本来是高出地表之物,现在反而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江苏滨海●邱国领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德育工作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及时代发展的要求。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 高质量的德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中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明确自身所肩负的重任,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高效性及吸引力,下面是具体的分析。一、当前中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1. 学生综合素质在下降,给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难度 中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因为学习基础较差,无法进入普通高中才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生生源素质较差。再加之近年来生源紧张,很多学校在录取学生的条件上大幅度放宽,学生素质相对过去来说在下降,部分学生存在吸烟、喝酒、打架等不良习惯,致使出现了“难教”“难管”的实际问题。2. 德育方式单调、陈旧、落后很多中职院校在德育方式上存在陈旧、落后、单调的现象,不注重对教育方法的创新。教师在讲台上兴趣盎然的灌输,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之所以

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没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课堂上来。 3. 中职院校存在重技轻德的现象现代社会很多企业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过分看重学生的技能水平,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道德素质的考量,企业的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中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大量中职院校为了使学生能在就业竞争中取胜,就将技能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技轻德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4. 德育包括内涵不断扩大,给教育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使得现在德育内涵扩大,要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应变才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等,如何突破原有的德育工作范围,使之更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成为很多教育者思考和困惑的问题,也成为摆在中职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现德育工作创新应该采取的措施 1. 实现德育模式的创新鉴于传统的德育模式带来的诸多弊病,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要实现德育模式的创新,就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学生现在的表现并不代表永远,在德育工作过程中秉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激发学生的自我超越能力,使之成长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二是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

教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以来,我能按照自己制定的德育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注意自己的师德形象,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认真学习师德规范,结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不准为标准,在家长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2、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把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在学习中提升教师的道德标准,深入贯彻《纲要》精神,模范履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断提高教师的全面道德修养。 3、认真学习新课改,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教育理念,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能更加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形势。 4、继续学习报刊上有关的评论员文章及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事迹,以加深自己对人生观的进一步理解。 5、学习报刊上有关国内外形势教育的文章。通过学习,及时了解和关注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我国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为灾区群众积极捐款捐物,明确任务、增强信心、努力奋斗、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6、继续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着重学习《教

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义务和法律责任,不断提高对自己肩负特殊使命的认识。 7、制定了班级德育教学计划,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班级内每个学生在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方面得到较大发展和提高。 另外,我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团结同事,作为班组长,努力协调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责任心强,在教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平和的环境,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学习。尊重学生,不体罚,使他们身心得到愉快的发展。 在家校联系方面,我除了通过家长会和家校联系手册向家长介绍班级的德育工作计划、内容和实施方法外,还通过家访或个别交谈的形式,共同分析学生的情况,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和方法,取得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总之,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在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努力,争取把班级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浅析 董琳 1044407056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当时美国的教育流行的是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机械呆板,杜威在教学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课程内容贫乏,萌生了进行教育改革的要求并进而成为教育革新的倡导者。他一生著作颇丰,1916年发表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此外还有《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学校与社会》、《明日的学校》等。 他的教育思想迎合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深刻的影响了美国教育的发展至于更多国家教育思想的变革,综合看来他的教育思想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的本质上,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在教学论上,他提倡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强调注重教材与学者的关系、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从“做”中学;最后,他提出了著名的道德教育的理论。 杜威一生中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杜威认为:“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他把道德作为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们幸福的决定性因素,进而围绕道德价值标准、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学校道德教育内容、学校道德教育方法四个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 首先,杜威提出道德教育的用意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他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要同他以前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相联系,既要从社会生活、学习实践中培养道德,又要使所培养出的道德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适应社会生活。杜威认为,从广义上说道德就是教育。他的德育论是以实用主义道德论为基础的,否认客观的永恒道德,把实效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上述看来,他主张学校教育的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适应社会道德的需要。 在他论道德教育的著作《道德教育原理》的序言中他说道“每当国家陷入政治危机和道德危机时,人们就会将社会的道德缺陷与盛行的道德标准和公民在学校内外所接受的抑或没有受到的教育联系起来。无乱学校存在于何处,它们一直被指望去加强、补充有时甚至代替儿童在家庭或教堂里所获得的道德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 提高德育实效

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德育实效 阿荣旗复兴小学姜再霞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孕育了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来重视道德教育,关注个体身心修养,这一特性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德育功能,在激励人心,提高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方面,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青少年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利于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 从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历经文化濡染,能够激发和凝聚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民族自豪感。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道德哲理,历史上无数的名人轶事和英雄事迹,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典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学生会逐渐明确坚定自己所担负的使命,并树立远大目标,并为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二)利于学生修身立德,提高自我修养 修身立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定会成为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汲取营养,对小学生形成明理知理的善性,塑造崇高人格,提高自身修养,有效抵制腐朽思想的侵染,并与现代文明融合,促进良好德行的养成,利于造就新

一代高素质的人才。 (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不同历史时期精神力量的传承。小学生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并与当代文明相结合,促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根据以上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我认为采取如下策略: (一)切实遵守相关政策规定,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体系 近几年,国家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举措,要深入教师的心中。在新修订的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不仅如此,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下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具体情况编写了低年级经典诵读教材,以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经典古诗词、传统节日,名人读书故事、三字经、弟子规等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并过好每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全校性活动和年级组活动相结合,以主题队会、社会实践、家校互动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组织形式,让学生了解、认识、喜爱并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并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这也就从某些“小事”中,树立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意识,促使传统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丰富学生课堂文化,使课堂变的生动活泼。 (二)多种教学模式并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鉴于我国传统文化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必须注意结合多种课堂与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有机结

德育活动实践工作总结

德育活动实践工作总结 2017—2018上 通林一小吴志霞 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我深感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 常辛苦和琐碎的工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辛勤的 汗水是不会有收获的。本班学生特点是多数学生基 础不太厚实,学习情绪欠稳定、良好的行为习惯有 待努力。为使我们班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学 生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班主任的工作中, 我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1、抓好纪律教育 一个班级能否正常的发展,纪律的好坏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人注意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制订出适合本班实际的班级公约,使学生有规可循。为良好班风的形成奠下基础。 2、开展班级活动,促使健康快乐发展 作为二年级的班主任,我不仅注重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指导他们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且从多方面着手,力求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确立自信。在所举行

的“一对一”互帮互助互学的活动中,孩子们逐渐拥有了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理,养成了读书、读报、读杂志的好习惯。班级宣传栏:“兰亭小筑”“竟羿水榭”两个栏目就是同学们读、写作品的展示和综合素质的评定的光荣称号。学校举行广播体操比赛,我们班荣获一等奖。 3、鼓励竞争,公平获胜 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力,个人便没有危机感,更没有创造的火花闪耀。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就必须鼓励竞争,用竞争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发掘学生巨大的潜能。让班里的同学们互相结为竞争伙伴,这个竞争伙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不断更替,当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后,又要重新选择一个有实力的竞争伙伴,所以他们在超越他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势态。“公平竞争,公平获胜”成了大家公认的条约,行为导向。班干部的岗位也会随之定时换岗。比如:当了几年的班长的洪媛本期期中考试后调整为中队长。现任班长是由干劳动委员出身的后起之秀颜璟雯担任。这种措施激活的同学们上进细胞,同学们流传一句话“能者上,庸者下”。 二、以德育为主,重视养成教育。 常规管理是德育的重点,只有常规管理跟上去了,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养成教育工作,而习惯的养成也利于常

浅谈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工作中心环节作用开拓创新 容摘要:纵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看古今中外德育教育,时至今日依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精髓之所在。要想提高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起点,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统筹安排,开拓创新地实施。 要想使传统文化在德育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不但需要热情和决心,更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蕰,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而文化底蕰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审视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常识,既可以积淀我们自身的文化底蕰,传于学生,还可以丰富其文化知识和提高其文化道德素养。这是眼下学校功能的一大责任。看看我们的周围,逐渐丧失的传统文化令人担忧,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却在不经意间渐渐丢失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什么文雅的、谦和的、感恩的、孝道的、侠义的、修己的、责任的等等已渐不存在,代而取之的是粗俗的、蛮横的、自大的、浮燥的、功利的、自私的、放任的等等却粉墨登场。所以为人师者,非常有必要在积淀自己文化底蕰的同时,去当一个真正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播者和倡导者。 虽然思想道德素质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核心容,但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起点,是学校学生工作的 一个中心环节。那么,到底如何落实小学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工作,我觉得应该做好如下几点: 一、正确树立忠孝仁义信礼智勇的德育指导思想 教育发展到今天走在大街上几乎再也见不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秩序了。我们的教育和引导似乎忘却了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健康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规。但时下我们因热衷嫁接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涵不在。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然而,今天的个人奋斗,名利追逐,自由放任,价值实现似乎比道德更重要,现在的孩子们也好像还有好多比道德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根本认识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好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智能素质、体能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居领先地位,起主导作用。我认为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从基本的上下五千年文明文化抓起,把他们对理想的向往,引导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学习上来,以此为契机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统筹安排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容 1、仁侠之气匹夫有责:首先声明仁侠之气不是匹夫之勇。现在的孩子们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引导中已很少有仁侠之味了,从小就接受教育要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自己好不能要别人好,自己不行嫉妒别人行等等。至于说匹夫有责,那就更难见了,连对自己都不负责更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意义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意义 一、杜威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这三个命题紧密相联,从不同侧面揭示出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下面将杜威的教育理论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 杜威指出,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是为儿童所喜爱的生活。生长论则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杜威还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是从经验中产生的。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顾及儿童的兴趣,提高儿童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把课堂变成儿童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三)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他主张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的目的。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探讨 (一)?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教育单向的、灌输性的教育模式 尊重教育对象的独立人格及其成长的自发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其内在的潜能和活力得以恰如其分的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 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杜威主张以活动性的、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这种活动性的、经验性的作业包括园艺、烹饪、缝纫、印刷、纺织、油漆、绘画、游戏等,能克服旧课程和教材的弊端。他指出,“学校各种形式的实际生活的目的,主要的不是在于它们的本身,或者在于厨工、缝纫工、木工和泥水工的专门技能,而是在于它们在社会方向能与外部生活相联系;同时在个人方面能反映儿童关于动作表现和做某事的愿望和需要,是关于建设的和创造的而不是被动的和顺从的。这些形式的重要意义是在社会和个人两方面之间保持一种协调……” (二)?打破了以往学校教育自我封闭、于课堂和书本教学的传统方式

学校德育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学校德育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根据组织要求,我将这一年的工作,给领导和老师们作个汇报。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从实验到xx中,从中层到校级,我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发生了很大改变。我深知自己要了解和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为此,来校前,我向我的前任吴校长和曾在十五中工作过的董校长求教,了解学校状况,听取他们对我新的工作的建议。来校后,我又直接向学校所有校领导请教,倾听他们对我工作的分工和有关工作要求。 在工作中,我非常注意向同事们学习。从同事们身上,我了解到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熟悉了学校管理的“精细化”操作流程,也感动于我校干部教师的优良的工作作风。 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会议,特别是,武昌教育大讲堂和德育现场会活动,让我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开阔了实践操作的视野。 我还非常幸运地被派到党校脱产学习了一个月。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学校管理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参加党校组织的校长、小组讨论与外出考察,让我受益颇丰。 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我参加了校长网上培训,听完了课程所列的所有专家的报告;按照学校总支要求阅读了《我的教育理想》(朱新民著)一书;经常阅读区教育培训中心组编的《教育改革与探索》,武汉市教科研组编的《教育信息》《成功》杂志,以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德育报》等报刊;我还自读了郑杰的《没有办不好的学校》《谁是教育的敌人》,林火旺的《为生命找道理》,赵国

忠的《校长最需要什么》《校长最关键的管理智慧》,张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雷思明的《校园安全制度手册》等书籍;由领导安排,我到河北燕郊参加了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组织的科研工作年会,到北京市第十四中学考察了该校德育管理工作情况,到沈阳参加了国家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第四届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创新专题研讨会”,每次参会都给我以良好的教益。 一年来,我深感自己作为一个新手,唯恐自己对不起学校,对不起领导,也对不起老师们,时时留意,处处学习,不断反思,留有各类总结、体会类的文章数十万字。 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十五中办学历史之悠久全市少有;十五中的学生、老师比我原单位的学生、老师到校早;十五中的学生管理难度比我原单位的学生管理难度大得多;十五中的学生的精神面貌无愧于省级示范高中的称号;十五中的高考业绩也堪称骄人。成为十五中的一员,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我曾在博客中撰文,在半年述职报告中,在区德育年度考核汇报会上热烈赞美了我们十五中。 我认为,考上我们十五中的学生,留在十五中学习是上策,外出借读是错误的选择。因为留在十五中的学生,得到的是针对自己的教学,能够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肯定,有自信心;而外出借读的学生,得到的是超过自己接受能力的教学,很有可能经常会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鄙夷,没有自信心。一个是受激励的环境,一个是受压抑的环境。一个是天天受激励,一个是时时受刺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外出借读的很难考上一本,也很少考上二本,而留在十五中的学生

教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一、践行师德。 一个学期以来,我能按照自己制定的德育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注意自己的师德形象,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正如古人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有效地促进了自身师德品质的养成。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我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了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时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的,因此,我也是这样做的。与同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了良好校园工作环境。 二、立足学科教学学科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1、用心关怀,渗透德育。现在学生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所得的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在这学期中我重点去了关注学生的个性形成,关注学生的感情世界,以深入人心的情感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加强规范学习,渗透德育。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要落到实处,要狠抓主渠道。教育他们,学生只有言行一致才算得上好的道德品质。 3、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渗透德育。教师还应当是一位优秀品德的播种者。一位 教育家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学生的品德层次才会在我们的教育下得到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于学生,面对青春期的提前到来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我注意根据他们个体心理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比如,我班的郭钦欣同学,在开学初他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方法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针对他存在的某些消极的不利于其身心发展的问题,给予了个别指导,目前来看他已经进步好多了。 我还和家长及时联系,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关注学生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帮助家长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杜威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杜威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2012-12-02 德育管理论文 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杜威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苏楠(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东莞 523808)摘要: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自新文化运动传入中国以后,就对当时及以后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虽然其理论自身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其“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等精辟思想依然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对今天我们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关键词:实用主义;德育思想;重要启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创立和倡导,并通过长期卓越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构筑了一个丰富、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阐述了其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被视为人类教育思想史上难得的佳作。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以来,褒贬不一,但无法否认的是,它在美国甚至世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借鉴。“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等短语集中表达了他的教育思想精髓。“作为整个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一个组成部分的德育教育理论,处处渗透着实用主义强调经验、重视行动、追求实用、尊重儿童个性等基本特征。” 杜威于1919年“五四”运动时曾到中国讲学,传播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引起很大的反响。胡适认为,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

小学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

小学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18-09-04T09:49:36.0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9期作者:唐光珍[导读] 德育是小学生接受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将传统文化和德育相结合具有非常显著的实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弥阳中心校弥东小学652399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即使有些糟粕也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冲洗殆尽,留下许多精华的部分仍在当代熠熠生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提升德育的吸引力和渗透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其生活中良好的品行。德育是小学生接受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将传统文化和德育相结合具有非常显著的实效,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精神资源道德修养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有许多带有深厚的道德色彩,蕴涵着宝贵的德育精神资源。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涵提取出来,运用到德育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使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得到提高。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德育联系起来,加强德育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学校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加强德育工作,提升德育效果。纵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中蕴涵着丰厚的精神财富,不仅有个人的人格修养、理想与道德情操的内容,也包含着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家国大义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精神元素。我们努力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可以很好地引导和推进德育工作。 现代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相较于过去更加优越,他们不囿于基本的温饱问题,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教育环境也更加完善。本以为学生在这样优良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会更有成效,但随着时代发展也有诸多问题显露出来。许多学生对钱财的看法有偏差,他们对父母的血汗钱不知珍惜,养成了许多生活上的陋习;同时学习上也出现厌学情绪,不思进取的风气弥漫开来。《三字经》对于学习有这样的看法:“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些都在说明人必须努力学习,而且要尽早学习。想想以上几个人的例子,他们没有好的学习环境,但仍创造学习条件,不断进步。我们要教育学生向他们学习,激起学生积极奋进的心。 近年来外来文化悄无声息的渗透,加上网络媒体对所传播信息的宽容性,使学生受到许多歪风邪气的不良影响,若无良好的德育纠正学生的思想观念,很可能使其树立不正确的三观,导致其走上歪路。传统文化中有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之”,有何坦的“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孟子》中言“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易经》中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又提醒我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劝戒全书》:“欲不除,如蛾扑火,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为休。”……这些名言警句都是提高我们道德修养、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可以用以警醒学生。 假如有学生不懂得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受到家长们过度的溺爱,不会爱他人、体量别人的感受,我们可以教他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或“百善孝为先”,让学生思考:人如果自私自利、只爱自己,不尊重长辈、孝敬父母,也不和同学友好相处,这样的人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由此,引导学生不自高自大,要友善待人,学会尊重他人。 二、德育中传统文化价值的实现 为促进德育的开展,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中吸取宝贵资源,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德育中,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对于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随着“论语”热、“国学”热的兴起,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电视节目,都出现了许多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不仅为社会带来了一股正气和新风,也为我们德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于丹在百家讲坛的“品《论语》”节目,向大众讲解其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学生可以自行观看并学习,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分享观看后的体会和心得。 在学校开展类似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利用早读时间开展诵读经典文学的活动,学校举办传统文化朗诵大赛、诗词背诵活动等,让学生浸透书香,与古代圣贤对话,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修养,也能提高语文能力。 当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得到切实的德育效果,不光要理解传统文化的字面意义,更要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而有所行动。如在尊重爱护老人方面,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到这点呢?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送爱心,陪伴老人,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给老人们表演节目,从而在实践中真正学会关心尊重老人。 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很重要的方面,是个人魅力的基础。社会对于人才的品德要求一直很高,而德育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厚的精神财富,是德育的宝贵资源,为提高德育的效果,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入德育中,增强小学生德育的人文底蕴,提高小学生德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其文化视野得到开拓,文化品格得以完善,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促进其成长为一名现代社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倩浅谈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重要意义和有效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2,(36),237-237。 [2]王丽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价值研究[J].南风,2016,(2Z),174-175。

杜威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浅谈杜威道德教育理论及其 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内容摘要】:杜威实用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对美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评析其道德教育理论,并结合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现实,浅谈该理论对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杜威;道德教育;在做中学;启示 约翰.杜威(John.Dewey 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是教育哲学的奠基人。道德教育理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统一于其道德教育理论中。他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提出“在做中学”的理论,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学校道德教育要生活化而不应该脱离社会、脱离实际。杜威的这些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一、杜威道德教育理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目的上,他提出学校道德教育旨在形成人格;在实施原则和方法上,他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生活的结合,主张“在做中学”。本文主要从道德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上谈论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1、道德教育的目的 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杜威提出“一切教育的目的是形成人格”[1]。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要注意的是学校德育必须对学生进行人格训练,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以适应社会生活。为了适应美国不断前进的“民主社会”的要求,学校一方面要训练学生适应环境、服从他人的能力。“学校在社会方面的伦理责任必须用最广泛的和最自由的精神来解释,这对于儿童训练是相同的,要给予他自制的能力,使他可以自己管理自己,不仅能使他适应正在进行的变化,还要使他有力量形成和指挥这种变化”[2]。他在《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道德教育的含义很深,最重要的是个性与社会的关系,道德教育不如旁的教育,它一方面发展个性,养成知识、能力、感情,另一方面发展之后,还需要使社会的同情增加。”他强调道德教育一方面使儿童的品德及品德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要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正如他在《教育哲学》中提出道德教育的问题在于“怎样使个性发

“弘扬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经典”主题德育实施方案

新县一中“弘扬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经典” 主题德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切实开展德育工作,创新校园文化,构建适宜学生成长的和谐校园;高处着眼,小处着手,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行为得到内化,逐步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工作目标 弘扬传统文化,养成文明礼仪,班班争创“和谐班级”,人人争当“文明少年”,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谐”的师生形象和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文明环境。 三、组织机构 新县一中德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姜家云 副组长:汪杰李先聘张从安 组员:陈良存江霖及全体班主任、 四、工作重点 1、净化语言环境:统一课堂师生问候语;校园随时可闻“老师好”;课内课外讲普通话,会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不高谈阔论大声喧哗; 2、规范学生行为:课堂安静,课间文明。走路成队不成排;上下楼梯不跑不挤;经过他人班级不喧哗;进餐打水讲秩序;集会升旗树形象。每周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行为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及课间活动,使校园活动安全、健康、雅致、诚信、和谐,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指导学生做人:践行“忠、孝、诚、雅、礼” 五、主要内容 “忠”:以忠贞爱国、精忠报国为主线,以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劳动、遵守纪律为荣,培养学生博爱精神和品德;以危害集体、损人利己、好逸恶劳、违法乱纪为耻,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纪守法的道德行为;让学生明辨是非、知耻明理、知耻改过、自尊自爱、自尊自重。 “孝”:就是服从。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在家、在学校、在任何一个群体、还是在社会、在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需要有一种服从“规章”、“规则”、“法律”、“大局”、“真理”的意识。 “诚”: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求真务实为主线,让学生做到:讲求诚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反对“虚、假、骗”行为。 “雅”: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让学生做到“六无”:校园无纸屑、地上无痰迹、教室无杂物、墙上无污迹、走廊无嘈杂。桌椅无刻印.。让学生做到“五带”:把礼貌带给朋友、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给他人、把诚信带给社会。让学生注意细节:说话轻声,走路慢行,待人礼貌,讲究卫生,文明用餐。 “礼”:就是礼貌,礼节、以礼相待。它包括升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A、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规范,会说常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B、会施行礼仪,如:握手、鞠躬、敬礼、礼尚往来等。 C、见到老师、长辈、同学、亲戚朋友主动打招呼。 D、使学生懂得在任何场所和所有职业行为中都有礼仪相让的行为规范,如:老、弱、病、残、

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康乐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记录 ——感恩教育纪实 内容提要:本案所述的感恩,不仅感恩亲情,也感谢师恩,还感谢社会上所有为自己成长和发展付出的人,同时感谢自然,感谢国家,感谢时代。本方案旨在通过感恩班会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之心,化感恩为学习的动力,今后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背景描述:当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众多独生子女对亲情漠视,淡然地对待父母,只索取,不奉献,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责任感。 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根据学校工作意见,我们五一班决定开展一次“感恩之心”的主题班队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懂得回报家长,回报老师,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并付之于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培养关怀他人,服务社会,忠于祖国、道德高尚的有用之才。 二、目标要求 1、引导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教师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关心父母、老师,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3.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4.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三、主要内容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感恩教育,侧重于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感恩自然。 四、活动准备: 事先布置学生查找与“感恩”有关的资料;确定本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重点发言的学生;准备好感恩卡、小品道具。 五、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主题音乐----《奉献》(主持人登场) (二)畅所欲言,话感恩 1.争先恐后,我抢答。 2.妙语连珠,名人言。

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本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乐于奉献,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服从组织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认真开展德育科研活动,尽心尽力完成工作任务。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我处处以身作则,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面向全体,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通过班会、思想品德课、队活动、家访等途径,进行正面教育,抓好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同时做好思想消极、不思进取学生的转化工作,树立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促使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素质。教育工作的效果显著,得到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一、强化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小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欠佳,只有认真、大力抓好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加强他们的学校日常常规管理,才能进行各项的教育。要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要从他们身边的实际出发,从如下具体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农村学生文明礼貌欠佳的情况,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比比谁的语言美、行为美”活动竞赛,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监督者。竞赛为一周一评比。在活动中,教师要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总结,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这样,学生打架、骂人的现象就减少了。 2、培养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此项我制定了“三找、三禁、三查”的制度。三找是找不爱护公物的、找乱写乱画的、找随地乱扔的。三禁是禁止乱写乱画,禁止随地乱扔,禁止随地大少便。三查是查不良现象是否减少,查哪些同学有进步,查卫生盒是否人人具备。由于工作有布置、有措施、有检查,学生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就容易养成了。 3、培养学生不自私、关心他人的好习惯。 现在的许多独生子女心中只有自己,比较自私。为此,我开展了讲雷锋的故事;列举班上助人为乐的事例开展“心中有他人”活动;表演“我应该做”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胜过我的滔滔不绝的说教,主动打扫教室的学生多了,主动借东西给同学的学生多了……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这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的改造”。 (2)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认为,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3)“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4)教学论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①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与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②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5)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再次,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精选试题】 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几种典型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