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1、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A1951年

B1950年

C1949年

D1952年

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育教学的()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教师劳动的()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A创造性

B连续性

C示范性

D灵活性

4、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

A对个人的贡献

B对学生的贡献

C对社会的贡献

D对家庭的贡献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5、老赵自从当上班主任之后,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大大增加,心情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班级面貌的改变,可是儿子的叛逆以及高考的落榜让他很内疚,自己虽然是个合格的教师,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在老赵身上出现了()

A.角色期望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识

D.角色失败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学制改革。1951年10月,新中国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包括幼儿园到大学四段六级的学制改革。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教学原则。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讽刺、定义、助产术,一步步启发学生自已思索得出答案。

3、【答案】C。

4、【答案】A。解析:教师的劳动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方面。其中,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5、【答案】B。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昆体良

C.皮亚杰

D.亚里士多德

3.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4.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5.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6.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儿》

D.《教育论》

7.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夸美纽斯

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奇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柏拉图

9.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

A.孔子苏格拉底

B.孔子亚里斯多德

C.孟子柏拉图

D.朱熹苏格拉底

10.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

A.培根

B.康德

C.赫尔巴特

D.黑格尔

12.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斯宾塞的《教育论》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1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14.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教育学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学记》

D.《爱弥儿》

15.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 )。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班主任的作用的是()。

A.组织者

B.领导者

C.指导者

D.教育者

2.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

B.班会活动

C.建立学生档案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

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4.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就是设计并展开()。

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6.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二、多项选择题

1.班会的特点主要有()。

A.集体性

B.开放性

C.针对性

D.时效性

E.自主性

2.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

A.演讲比赛

B.诗歌朗诵会

C.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

D.主题讨论会

E.主题报告会及汇报会

3.班集体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E.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三、填空题

1.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可采取观察法、_________、_________及调查访问等方法。

2.班会的类型主要有常规班会、生活会和_________。

3.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包括_________、精心准备、具体实施和_________等几个阶段。

4.班主任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_________、_________和保管。

5.操行评定一般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四个步骤。

6.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做出的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这项工作被称为_________。

四、简答题

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简述先进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要求。

3.何谓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4.班主任的学期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

1.何谓操行评定?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2.作为班主任,如何培养和形成班集体?

六、案例分析题

1.下列是某小学一个班的主题班会设计,请运用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和方宏,对这一设计进行评价并阐述组织好主题班会的要求。

又到了3月5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时间了,学校要求我们每个班为周围的社区做一件好事,可我认为学雷锋不能图表现,只用一天的行动来表示一下就完事,而应该制度化、经常化,把爱献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于是我决定先在班上召开一个?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的主题班会,形成我们全班的共同的意见,找到一致的办法。

主题班会设计如下:

第一步:全体同学收集雷锋的动人事迹;

第二步:请学生代表宣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第三步:分小组讨论目前存在的学雷锋的种种现象;

第四步:我们该怎么办?(各小组表达自己今后学雷锋的设想与办法)

第五步:全班讨论,形成学习雷锋的统一意见和行动方案。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D解析: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D解析:本题考查操行评定的定义。

4.C解析:进行班级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

5.B解析: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D解析:班集体是班主任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开展自主活动的最好载体。

二、多项选择题

1.ACE解析:班会的特点主要有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2.ABCDE解析:主题班会的形式主要有主题竞赛、主题晚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讨论会、主题报告会及汇报会。

3.ABCDE解析:班集体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和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填空题

1.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2.主题班会 3.确定主题效果深化 4.整理鉴定 5.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6.班主任工作总结

四、简答题

1. (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档案。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的档案。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一整理一鉴定一保管。(4)个别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班主任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5)班会活动。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所做出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2.(1)先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他们通常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2)先进生的教育要求: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班主任对先进生不能偏爱,要严格要求,对其缺点和所犯的错误要及时批评,以防止先进生产生自满心理。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一般而言,先进生对挫折的感觉犹为强烈,班主任应努力满足屯进生的补偿心理。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先进生有较强的超群愿望,容易产生嫉妒。班主任要引导小学生正确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并尽力去缩短这些差距,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营造一种团结互助、公平竞争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你争我赶的良性竞争意识,让他们在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竞争。④发挥优势,带动全班进步。先进生有诸多优势,班主任可利用先进生的优点,让全班学生模仿,即发挥先进生的榜样作用,又促使全班同学都取得进步。

3.(1)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班主任依据教育目标,指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由学生自己主持、组织进行的班会活动。(2) 主题班会的主要形式:①主题报告会。选定一个主题,请人作专题报告。这种形式,听者处于被动地位,具有灌输性,②主题汇报会。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活动(如参观、读一本书、访问等)以后,班主任组织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思在班上交流汇报。这种形式具有交流性。③主题讨论会。为解决某一问题或达成某种共识而进行的讨论会。这种形式具有广泛的民主性。④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这种形式具有明显的竞技性。⑤主题竞赛。如智力竞赛、演讲比赛、跳棋比赛等。⑥主题晚会。如诗歌朗诵会,野营晚会等。

4.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第一,基本情况。这部分应言简意赅,统率全局,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班主任对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和评价,班级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等。第二,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这部分是整个计划的中心、主干,包括明确班级工作的各项内容,明确规定采取什么措施、方法完成这些内容。第三,本学期的主要活动与安排。这部分是把计划中的工作和活动,按月、周加以落实,以便有序地完成工作计划。五、论述题

1.(1)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所做出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操行评定的目的在于:教育儿童奋发向上,肯定优点,找出缺点,指出努力的方向,鼓励儿童上进。(2)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①学生自评。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设计编写测试题,学生对照自己的表现进行自评,填好测试题。②小组评议。评议小组必须由一些严肃认真、责任心强的学生及班组长构成。通过复议找出偏差,并计算总分,写出评语。③班主任评价。小组评议后,班主任根据小组评议和班级工作记录,综合分析,给每个学生写出切合实际的评语,并给定等级。等级一般分优、良、中、差四个级别,但?差?等应慎用。

④信息反馈。班主任把评定的结果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告诉学生,必要时做出解释。

2.班集体并非自发形成,需由班主任以及各方面教育者合作进行耐心组织和精心培养。(1)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

六、案例分析题

1.这个主题班会的设计较好。因为它基本符合一个好的班会的要求:(1)精心设计主题:该班会针对社会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抓住学习雷锋的教育时机,把学习雷锋的精神落到实处。

(2)有针对性:能切实解决问题,主题从学生和社会实际出发,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3)开拓创新,具有时代性:针对社会实际和时代的不同,找到学习雷锋的方法。

(4)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班会有讲故事、有事迹介绍、有讨论,形式多样。(5)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商量、分析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学生自己提出和决定的,学生是班会的主人。

1.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近期由于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这种归因属于()

A.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

B.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C.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

D.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2.小学生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摸样,这属于()

A.幻想

B.空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

3.?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过程的()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4.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

A.具体化

B.形象化

C.系统化

D.抽象化

5.北京?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了()

A.常规思维

B.创新思维

C.动作思维

D.逻辑思维

6.在创造性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不属于()

A.百家争鸣

B.自由辩论

C.抢答

D.胡说八道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7.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属于()

A.胆汁型

B.多血型

C.黏液型

D.抑郁型

8.?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9.一学生决心改掉经常迟到的坏习惯,但到了冬天,还是经常迟到,针对该学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0.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于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策略是()

A.逆向工作

B.简化计划

C.手段-目的分析

D.算法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C。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1.学生是人

学生是人,这是不需证明的、人所共知的命题。但是在教育的实际活动中,甚至在教育理论中,却往往会出现否定学生的人的属性的情况。学生是人,这里所指的人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学生是能动的主体

与生产劳动的对象不同,教育的对象——学生,不是死的自然材料,也不是没有意识的动物和植物,而是活的能动体。所谓能动体,首先,意味着他具有发展自身的动力机能。他不仅与其他生物一样能够通过对外界的摄取活动,使自己的身体得以保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他还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能创造和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以发展自己的身心。其次,他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即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作为一种实践对象,他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塑造和改造,而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以一种与教师相重叠的目的活动,共同完成教育的过程。

(2)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各具其思想感情。这也是与作为物的劳动对象完全不同的。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反映不仅限于认知范围内的,这也即是说,与其他的实践对象不同,在教师的心理上,应不仅把学生作为一种认识对象,而且应与学生在其他心理系统,诸如情感、需要等建立联系,这种心理联系是双向的,如教师对学生产生某种感情,学生对教师也有感情。

学生是一个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又意味着他具有自身独立的人格,他有自己的需要、愿望和尊严,这一切都应当得到正当的满足和尊重,学生不同于其他的物品可以听任摆布,屈从于人。

(3)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人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这是因为人有能动的创造力,人有智慧、能劳动,具有创造价值的积极作用,可以说,世界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由人所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处于学习期间的学生虽然尚未进入创造价值的过程,但是通过教育可以使他们对社会、对人类做出积极的贡献,甚至创造出伟大的价值。人的这种特性也是与物完全不同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珍视学生作为人的无与伦比的价值,不能任意损伤和残害他们。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

(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青少年儿童不是成人的雏形,而是具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当其生理和心理等科学尚未充分发展起来时,在一个很长的时期中,我们不能只是把儿童看成是一种?小大人?,认为他们与成人没有什么质的差别,应认识到儿童所特有的需要和发展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抹杀学生的特殊性,而向他们提出与成人同等的要求与行为标准。同时,也由于以往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大多数少年儿童很早就参加到生产劳动中去,他们的生活准备期十分短暂,他们与成人承担了同样的社会义务,构成成人社会的一部分,而没有他们独自的生活领域,得不到社会对于他们的特殊照顾、教育和对待。

(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生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于变化中,具有极大的司塑性;这一阶段也是学生逐渐向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方向发展的关键阶段,在他们身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的可能性。即使在小学生身上已经出现某种身心发展的不足之处、思想行为上的缺点错误,较之成人来说,一般也有较大的矫正的可能。在这一段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自然的属性,受自然属性的制约。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导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在活动中,个体不断作用于客观现实,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形成一定的发展水平。客观现实也不断作用于个体,对个体提出新要求,这些要求反映在个体的头脑中,转变为个体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同样要通过个体自身的活动即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实现。因此,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安排有极大的关系。

(二)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因为不成熟,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具体的教育对象和特定的教育场景来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学生施加影响。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学习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凡是个体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都是学习,人一生中几乎都在学习。在教育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其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习获得身心的发展。但是,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特点,这种特点区别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学习,也是学生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无视这一特点,就会从根本上取消学生这一社会角色,学校也必然随之消亡。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质的规定性。

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地位,决定他们参加社会生活的方式。具体地说,也就是赋予了他们认真接受教育的社会义务,以及不断促进自身发展的意愿和责任感。总之,期望于学生这一角色的行为程序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是学生与从事学习活动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之一。教师的指导不仅使学习更具成效,也是在特定情况下(如特定的年龄阶段,特定的学习内容等)使学生活动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传统的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这种天然的权威性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这种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学生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因此,教师能否珍惜和巧妙地运用其权威性,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教师只有在尊重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权威,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是滥用权威,将阻碍学生的发展。

在当代,科学技术越趋复杂化,离开教师的指导,有很多的学习几乎不能进行。?无师自通?成为不可能,说明教师的指导对学习的质和量都能发生作用。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是由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所规定的。因此,作为学生的一系列行为模式和规范不仅要受到社会传统观念、文化习俗等影响,而且还要为确定的制度所规定。师生间存在着制度化的关系,各自都负有制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甚至负有法律上的责任。

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所把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中的()

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鲁姆

5.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9.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0.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11.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

A.克伯屈

B.伯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12.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1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14.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A.群体意识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15.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它们是派用制、聘用制和()

A.代用制

B.自用制

C.长用制

D.暂用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增容题栏内)。16.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活动是______。

17.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______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18.誉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57年发表的______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19.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可分为四大类:(1)知道是什么,(2)知道为什么,(3)知道怎么做,(4)______。

20.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虽受制于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但同时它也具有______性。

21.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人的发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这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说中的______论。

22.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3.国家的教育目的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而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所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通常称为______。

2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_学说。

25.青少年学生是处于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其发展具有潜在可能性和______性,因此教育的引导至关重要。

26.现代师生关系模式主要有两种,______模式和社会体系模式。

27.课程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社会、学科的要求,也要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这说明了课程设计要符合______性的基本要求。

28.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管理的改革趋势是实行国家、地方和______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29.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______,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此为中心。

30.课的结构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程序、时限及相互关系,综合课大体由五个环节构成:组织教学、______、掌握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臵课外作业。

31.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

32.在我国中学常用的教育方法中。通过创设良好情境,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称为______法。

33.在当前班级管理中,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常常偏重于______型。

34.班主任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方法:了解研究学生、______、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35.世界各国都将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来管理,就管理体制而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______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筒答题栏内)。3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

3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8.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9.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

40.一堂好课应符合哪些要求?

41.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的论述题栏内)。42.有人说:?启发式就是问答式?,也有人认为?启发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主动性的发挥?,而更多的人则是感到困惑:?在教学中为什么总是启而不发??那么,你认为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什么?在教学中又应该如何贯彻启发性的原则?

43.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老师找他谈话后答应改过。但并无实际行动。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将如何运用有关德育规律的知识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精析】C利托尔诺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3.【精析】C重点调查是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

4.【精析】A杜威主张?从做中学?。

5.【精析】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性质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6.【精析】C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7.【精析】D题干的说法说明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8.【精析】D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杜威。

9.【精析】C?无教学的教育?、?无教育的教学?说明了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10.【精析】A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东西方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个别教学制。11.【精析】B伯克赫斯特是道尔顿制的首创者。

12.【精析】B说服教育法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

13.【精析】D教师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4.【精析】C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5.【精析】A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派用制、聘用制和代用制。

二、填空题

16.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7.文字

18.《大教学论》

19.知道谁有知识

20.相对独立

21.外铄

22.社会实践

23.教学目标

24.人的全面发展

25.可塑

26.相互作用

27.发展

28.学校

29.教学

30.检查复习

31.班级授课制

32.情感陶冶

33.专断

34.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5.中央和地方合作

三、简答题

36.(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政治民主化。37.(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8.(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2)建立教师威信;(3)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39.(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2)教师的特征;(3)学校的特点;(4)校外环境。

40.(1)日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41.(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四、论述题

42.(1)启发性的关键或核心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③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43.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

个思想内部的转化的问题;(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性和反复性的过程,教师要长期不懈,坚持长期抓,反复抓。

三、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A.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国家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A.育人为本

B.提高质量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的是()。

A.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优秀的教师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参考答案:

本文来自中教师考试网。

1.【答案】C。解析:《教师法》第11条第3款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答案】B。解析: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3.【答案】D。解析: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创新是从学习中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策水平,学习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学习文化科学,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品位。有了较高的思想境界,就敢于创新。

4.【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法》第7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5.【答案】B。解析:《教育法》第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即学习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必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三、学习策略的构成

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2.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认知策略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二)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记忆术;2.做笔记;3.提问策略;4.扩展到引申。

(三)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为了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组织的基本方法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将这些小的单元臵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聚类组织策略即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组织的方法,它又叫群集策略,主要用于自由回忆之类的学习任务。

概括法:指以摒弃细节、提取要义的方式组织信息。

纲要法:即一种提取材料要义、组织纲目要点的方法。

比较法:这是对两种以上易混淆的相关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常用方式。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

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它主要包括:

(1)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2)对任务的认识;

(3)对有关认知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元认知的控制过程包括制订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一)计划策略

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

(二)监控策略

元认知监控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

(三)调节策略

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一)学习时间管理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问;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二)学习环境的管理

1.要注意调节学习的自然条件;

2.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

(三)学习努力管理

(四)利用其他人的支持

第三节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二)内化性原则

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

(三)特定性原则

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四)生成性原则

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

(五)效能性原则

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一)指导教学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二)程序化训练模式

程序化训练是指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如解题技能、阅读技能、记忆技能等,分解成若干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学生按此程序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二、一、单选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克教育心理学》,该书出版的时间是:()

A、1933年

B、1923年

C、1913年

D、1903年

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A、思维准备阶段

B、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

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

4、提出了掌握学习的理论的是()

A、华生

B、布鲁纳

C、布鲁姆

D、班杜拉

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

A、加涅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A、人本主义

B、官能心理学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

A、解释的理解 B字面理解 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

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A、物质活动和物质化活动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9、总是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

A、认同

B、移植

C、投射

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存需要

B、归属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彩的方法是()

A、观察

B、测验

C、访谈

D、实验

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布鲁纳斯金纳

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都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A、文学

B、数学

C、历史

D、法律

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

A、西蒙

B、威特金

C、苛勒

D、卡根

19、心理学家吉尔福最早关注的思维研究是()

A、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问题解决阶段是()

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分,每空1分,共15分)

21、一个优秀的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和

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的顺序是从到再到。

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24、有意义学习的组织者可以分为和两种类型。

25、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认为,学生的知觉和思维方式主要有冲动和反思两种类型。

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活动水平和指向性。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7、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28、认知结构。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29、创造性思维

30、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31、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形成几个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概念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了上位学习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2、简述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

34、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35、简述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基本观点。

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试述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8、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排名 看看谁最大谁最小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排名看看谁最大谁最小(19) 本排名是按照新中国成立后职位地位排名,是政治与军事综合的排名,并非是按照七大和八大的委员排名。而且有几位大将和政治人物没有上榜,也有一些在解放前因为带病、请辞、出国等等原因无缘榜单。值得需要注意是党外人士也不在榜单,比如宋庆龄、傅作义、程潜、李济深等。第一名:毛主席(1893-1976);湖南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主席第二名:朱德

(1886-1976);四川人,书记处第四书 记;国家副主席;朱德解放军总司令;后任委员长;1955年授第一元帅。 第三名:刘少奇(1898-1969);湖南人,书记处第二书记;新中国第二 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后任国家主席。刘少奇第四名:周恩来(1898-1976);江苏人(原籍浙江);书记处第三书

记;周恩来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政协副主席。 第五名:任弼时(1904-1950);湖南人;书记处第五书记兼秘书长。 任弼时第六名:高岗(1905-1955);陕西人;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

高岗东北政府主席兼东北局书记;东北军区政委兼司令员。 第七名:董必武(1886-1975);湖北人;政治局委员;国务院第一 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华北政府主席。 董必武第八名:陈云(1905-1995);江苏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

记;陈云国务院第二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兼重工业部长。 第九名:彭真(1902-1997);山西人;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组 织部长;北京市委书记;后任委员长彭

真第十名:彭德怀(1898-1974); 彭德怀湖南人;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政府主席兼书记;1955年授第二元帅。 第十一名:林伯渠(1886-1960);湖南人;政治局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 长。林伯渠第十二名:林彪(1907-1971);湖北人;中央委员;中南政府主席兼书记;

我国基础学制改革研究

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 课程名称:科学道德(就业指导) 课程论文题目:试分析当前我国学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佟超 学号:2016300132 所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学原理 任课教师:温恒福

2016 年 12 月 1 日 试论当前学制对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影响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出现,学制也逐渐形成。学制体现了一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状况,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近代学制的构建是在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曲折前进的,总体上经历了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等近代三大学制。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在20世纪初期,美国中小学开始实施“六三三”学制,即初等教育六年、中等教育六年并分为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学制。其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仿效建立起六三三”学制。壬戌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的教育近代化基本完成,其基本框架一直沿用至今。这三部学制的相继建立,标志着中学教育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到渐趋成熟。特别是壬戌学制的诞生在我国中学教育发展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壬戌学制的确立到如今,中国的学制经过了几次改革,现在基本确定为“六三三”和“五四三”并行的学制体系。但我国目前的学制体系让人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六三三”学制与“五四三”学制实施混乱,当前学制并不能完全完全适切与当前社会状况与新时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等。我国一直持续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在新时期进行必要的学制改革,使其能更加适应当前中国的现状和新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给予重视的。 关键词: 学制;中小学学生;教育改革;学校发展 一、研究背景 我国目前的学制基本延续了1922年确立的壬戌学制的基本框架,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即初等教育六年、中等教育六年并分为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学制。目前在中国,实行的是在“六三三”学制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而产生的“五四三”学制与“六三三”学制并行的学制制度。“五四三”学制与“六三三”学制相比较之下虽然区别不大,但因为其教材所使用不同,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也不同,所以对初中和小学的学生还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在目前的我国的部分地区,“五四三”学制和“六三三”学制实施的情况较为混乱,有的地区的学制在“五四三”学制和“六三三”学制之间频繁进行切换,这种情况必然不利于中小学教育的平稳发展和教师的对教材的熟悉,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初级教育的健康发展。 当代中国,随着经济腾飞,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我国的现行学制却与当代的社会形态产生了许多不适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年龄提前,“六三三”学制和“五四三”学制的分段形式与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状况不适切;第二,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育年龄提前,我国当前学制的分段形式与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情况不适切;第三,当前中国经济、文化、科技等等发展不均衡的社会现状要求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学制体系来予以适应。第四,当前中国仍然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无论是经济发展程度,还是教育发达程度,部分地区都与沿海发达地区具有较大差距,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所以在学制上也不应采取相同的对待态度。 对比美国与日本的学制历史发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与日本“六三三”学制都根据各自国情作出了调整。其中,世纪年代开始,美国的初级中学逐渐走向衰落,中间学校兴起,

新中国上海第一百货商店的故事(补充)

店名称呼的历史渊源 (原书第33-34页)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这块招牌迄今已挂了半个多世纪,很多人习惯地称它为“市百一店”,还有人叫它为“中百公司”。当你走在南京路步行街上,往往会听到“请问中百公司在哪里?”这样的问询声。一家商店有不同的称呼,是有它的历史渊源的。 1953年9月28日,第一百货商店从“七重天”迁至新址大新公司大楼时,经营规模扩大了,同时也有了一个字数长、涵义广的全称——“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第一百货商店”,并在大楼九层屋顶檐沿安装上“国营中国百货公司”八个霓虹灯大字,商店临街面的招牌仍为“国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 上海虽然被称为“不夜城”,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上海南京路从外滩到跑马厅没有一家大楼屋顶亮出霓虹灯店招的。而当夜幕降临,“国营中国百货公司”八个霓虹灯大字照耀在南京路上空,几里路外都看得见,这就给广大市民带来了惊喜和期望。于是,广大市民知道这家大商店叫中国百货公司。消费者脱口而出称呼它“中百公司”。也有一些市民看到商店门面上挂着“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的招牌,又叫它“中百一店”,“市百一店”。从此,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有了三个简称:“中百公司”、“中百一店”、“市百一店”。 上海国营商业单位名称上的“轮资排辈”早在1950年就已开始。1950年5月上海市百货公司成立后,位于南京路“七重天”的日用品公司连同门市部归并市百货公司领导,“公营上海市日用品公司门市部”改名为“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门市部”。1951年,又改名为“中国百货公司上海市公司第一门市部”,不久在淮海路上开设了第二门市部。1952年12月10日第一门市部易名为“国营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同时,第二门市部也改名为“上海市第二百货商店”。“上海市第三百货商店”最初在南京东路98号原惠罗公司旧址,后来“三店”併入“一店”,“上海市第三百货商店”这个序号给了杨浦区,开在平凉路上。此后,各区先后开出号码店如普陀区在长寿路上开出“上海市第四百货商店”,南市区在小东门、老西门分别开出“上海市第五百货商店”和“上海市第八百货商店”,徐汇区在徐家汇开设了“上海市第六百货商店”,虹口区在四川北路开设“上海市第七百货商店”,静安区在延安中路开设“上海市第九百货商店”,后迁华山路。永安公司也曾改称“第十百货商店”。在号码店最为兴旺的年代,第一百货无形中被认为是号码店的领头羊。这些号码店的涌现和发展成为上海商业的顶梁柱。 在号码店的命名历史上曾发生过一个趣闻。上世纪八十年代,闸北区共和新路旱桥北面

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1、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 A1951年 B1950年 C1949年 D1952年 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教育教学的()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教师劳动的()几乎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A创造性 B连续性 C示范性 D灵活性 4、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 A对个人的贡献 B对学生的贡献 C对社会的贡献 D对家庭的贡献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5、老赵自从当上班主任之后,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大大增加,心情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班级面

貌的改变,可是儿子的叛逆以及高考的落榜让他很内疚,自己虽然是个合格的教师,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在老赵身上出现了() A.角色期望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识 D.角色失败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学制改革。1951年10月,新中国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包括幼儿园到大学四段六级的学制改革。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教学原则。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讽刺、定义、助产术,一步步启发学生自已思索得出答案。 3、【答案】C。 4、【答案】A。解析:教师的劳动价值体现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方面。其中,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5、【答案】B。 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昆体良 C.皮亚杰 D.亚里士多德 3.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4.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5.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我国现行学制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

我国现行学制必须进行根本性改革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学习年限的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课程设置有了基本规定的情况下,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就成为关键性的制度。因此,一个国家的学制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该国教育的育才方向、育才质量和育才速度,即是说对一个国家的人才资源开发至关重要。研究我国的现行学制,就会发现:我国小学入学年龄偏大;学习年限整体上太长;学习年限同步化现象严重,培养人才齐步走。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人才培养已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后果。 一、现行学制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小学入学年龄偏大 我国小学的入学年龄普遍是6岁或7岁,这种入学年龄制度是否科学?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5 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仍严重滞后,他主张应该“从4岁到12岁实行8年一贯制的初级教育”。很显然,他认为4岁应该是小学入学的年龄。廖其发教授也主张“一般儿童大约4岁左右入学。”尽管古今中外已有不少世人皆知的4岁左右入学并成为名人的成功范例,特别是近年来这方面的范例连连见诸报端,但往往被人们认为这些皆为“神童”,而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因而6岁、7岁入学的学制一直得以沿用。人们甚至不去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受教育的各种条件越来越优越,儿童的身心发展也明显地提前,这种一直被沿用的小学入学年龄规定却始终不变化,这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吗? 2.我国学制学习年限太长 有学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制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其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国学制学习年限太长而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却不太高。如一个学生从3周岁入幼儿园,7周岁入小学,然后不间断地上学读书,高中毕业时是19周岁,本科毕业时是23周岁(四年制本科)或24周岁(五年制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时是26或27周岁,博士研究生毕业时是29周岁或30周岁。也就是说,就整体而言,我国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的年龄已经偏大。但是,他们的综合素养一般不高,特别是做事能力、创造能力不太强,甚至后续的发展潜力也比较有限”[1]。这说明,我国现行学制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3.学制同步化现象严重,培养人才齐步走 人才的成长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我国现行学制追求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试卷;教师按照一定标准讲课,试题力求是标准化试题,教师按标准答案和统一标准阅卷。林德宏教授对这种高度统一的同步化学制作了如下描述,“人们几乎在相同的年龄上小学、中学和大

新中国60个第一

新中国60个第一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风云翻卷,60年奋斗探索,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第一”、“首次”。我们梳理出其中一部分,愿与读者一起,重温共和国历经的风雨波澜、取得的辉煌成就。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大会于1949年9月21日~30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会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国旗为五星红旗,国都为北平(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在国歌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于1949年10月1日14时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定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会议结束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建交国——苏联周恩来于1949年10月1日以公函向各国政府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后,10月2日,苏联政府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苏联成为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 (4)第一部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50年4月13日通过,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自公布之日起,所有以前各解放区颁布的有关婚姻问题的一切暂行条例和法令均予废止。该法共8章27条,规定了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等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5)第一家政府经办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波海运公司该公司根据我国和波兰之间的协议,于1951年6月15日在天津成立,驻波兰分公司设在格丁尼亚市。它是我国与波兰合资经营的一家远洋运输企业,也是我国第一家政府经办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于1962年迁至上海,1977年起改名为中波轮船股份公司。 6)反腐第一大案原任和时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张子善1951年11月因贪污被揭发。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命令,组织临时法庭进行公审,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并没收全部财产。 (7)第一条完全国产化的铁路干线成渝铁路东起重庆,西到成都,全线长505公里。该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开工,至1952年6月13日完工,7月1

新中国第一读后感1200字

新中国第一读后感1200字 《新中国第一》读后感 今年的国庆,我们将迎接祖国妈妈60岁的生日。为了喜迎六十大庆的盛典,组织我们开展了读《新中国第一》,做出色的现代体东人的主题读书活动。国庆期间,我开心地读完了这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书,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新中国第一》的首篇首章叫开国大典此篇章,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60年前的10月1日下午3点,一位叫毛泽东的巨人,站在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伸手摘下最辉煌的一束阳光。一挥手,很潇洒地把这束阳光撒向中国的每一个地方,天空笑了,大地笑了,河笑了,祖国妈妈笑了!五星红旗从此迎飘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人民从此解放啦当然,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最重大的情节。 而读这本书,我还知道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一个细节:哈哈,你不知道吧,五星红旗升起之前,有一面小小的小红旗先升(举)了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张致祥站在天安门西南角,他有一个任务:看着中央领导们一步步走来,到毛主席踏上最后一个台阶的时候,就举起小红绸子旗子一晃打出暗号。城楼下面接到暗号,就奏起《东方

红》来。奏完三遍《东方红》的时候,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就刚好到达天安门中当中的位置;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政委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最后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然后毛泽东主席才按下电钮,让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到杆头,迎风飘扬。 时光像溪水一样从容不迫,60年就这样从容不迫的流走了祖国妈妈:在您50岁的时候,我才刚刚出生,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还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您的奇妙让无知的我好奇地东瞧瞧、西望望,怎么也看不够正是在您的阳光普照下,不会说话的我开始呀呀学语,学会了说话,学会了思考 进入学校,在每周一次的《国歌》乐曲声中,我行起了少先队礼,认识了五星红旗,也认识了祖国,学会了说我爱祖国。 记得一年级学说我爱祖国时我还很小,没留下什么特殊记忆,只是会读会认而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随着我的书越读越多,随着我慢慢长大,我慢慢地也就知道了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知道了草原上有牛羊成群,水面上有千帆竞度;知道了城市里有车水马龙,田野里有麦浪滚滚;更知道了祖国妈妈胸怀宽广:西面有辽阔的草原、东面有浩瀚的海洋、南面有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北面有肥沃的黑土地,四周还有群山点缀,中间流淌着两条孕育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河流,它们的名字叫,。于是逐渐对祖国母亲产生了由衷的尊敬与热爱。 祖国妈妈,有您的阳光陪伴,我在快乐成长;有您的阳光普照,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经验、现存问 题与发展对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DG A010240) [收稿日期] 2004-01-11 [作者简介] 廖其发(1952-),男,四川三台人。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 师,主要从事教育史、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 2004年4月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VO L.20,NO.2 第20卷第2期 JOURNA L OF NAN J I NG XI AOZH UANG C O LLEGE Apr.,2004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廖其发 (西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 400715) [摘 要] 本文梳理了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其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认为新 中国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学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新学制的奠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学制改革的大起大落;“文化大革命”时期学制的缩短;新时期学制的迅速延长和稳定。每个历史时期在学制改革方面都有一些经验教训,但总的来说,过去的学制改革存在严重问题,现行学制存在严重弊端。我国今后需要在认真反思过去学制改革积累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严谨的、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各地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高效率的、富有弹性或灵活性的学制体系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历程;经验教训 [中图分类号] G 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02(2004)02-0009-08 学制是一个国家关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制的根本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具体任务,关键是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研究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对人们了解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学制改革的有关问题、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对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试做回顾与剖析。 一、建国初(1949-1956)共和 国新学制的奠基 新中国建立以后,对教育制度包括学制进 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革工作。早在1949年9 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 务。”[1](P.426) 与民国时期的旧民主主义教育甚至某些时期的法西斯主义教育相比,新中国教育的性质、总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实现这一根本的教育任务,《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 教育内容和教学法。”[1](P.426) 根据这一精神,人民政府自成立以后就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来改革学制。

新中国第一诈骗案

新中国第一诈骗案(公文诈骗) 1960年3月27日深夜,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依旧是灯火通明,周恩来总理在他的办公室里不停地来回踱步,他的申请极为严肃。他刚刚得到报告,说有人拿着他亲笔签署的文件,从中国人民银行领取了二十万人民币。而此前,周总理并没有做过这样的批示,也没有授权给任何人去银行提取现金,这意味着,这笔二十万元的巨款,被人骗了。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职工的月工资才三十多块钱。二十万,那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不仅如此,案发的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灾 害中最严重的一年,在这个骨节眼上,到银行诈骗了二十万,实在让人(周恩来)太生气了。周总理果断下达了重要指示,限期十天破案。这个任务交给了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杨奇清,曾负责毛泽东在访苏的安保工作,建国前后,反间谍斗争中的几个主要战役也都是由他直接指挥的。接到周总理限期破案的指示后,杨奇清决定,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1960年3月18日下午5点半,这天是星期五,位于北京西郊民巷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一名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到了行长秘书室,这名男子说,自己是国务院的工作人员,来给行长送急件。我们来看看这封公函的内容:总理,主席办公室来电指示,今晚九时,因西藏活佛第

一次进京举行讲经会,有中外记者参加,还要摄制纪录影片,各方面均需招待费。主席还嘱,拨一些款修缮寺庙用,这样可以表明我们对少数民族和宗教自由的 政策。根据以上情况,拟贰十万元人民币。可否,请批示。下面是落款。3月18日,周恩来。 公函的左侧是周总理的批示,还有签名,看,这里还有周总理的两点。特别批注:“为了避免资本主义国家记者造谣,一要市场流通旧票,二、十元票每捆要包装好一些,七时以前务必送到民族饭店,交赵全一收。”最后是西藏工委宗教事务部。接到总理批示,自然是要特事特办。但是这么大的一笔款项,总理为什么没有通过财政部来履行手续呢?就在银行的工作人员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打来电话的人自称是总理办公室的,询问银行是否收到交办件,如果收到,一定要抓紧办。接到这个催办电话,银行工作人员的疑虑瞬间消失了。他立即催促人民银行总行和北京分行的同志,抓紧时间,将两麻袋的现金,火速送往民族饭店。同志,我就是西藏工委的赵全一。赵全一见到银行工作人员准时将钱送来,立即从兜里拿出一张收条,递给他们。银行工作人员接过收条一看,发现这是一张便条,上面没有加盖任何公章。根据工作程序,仅凭这样一张简易的条子,银行工作人员是不能办理交接手续的,于是要求确认赵全一的身份,并且让他提供带公章的手续。这个时候,赵全一从兜里掏出了一封介绍信。我们来看看这封信的内容。 “兹介绍西藏工委宗教事务部赵全一同志,前往你行恰取捐款二十万元整,此致中国人民银行”。介绍信上还加盖了一个总理办公室的介绍信专用章。有介绍信,还有总理办公室的专用章,银行工作人员的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下来了。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新中国第一巨贪1

1951年11月下旬,河北省委召开贯彻中央开展“三反”运动精神的第三次党代会。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罪行被揭发。省委省政府当即决定,成立以省主席杨秀峰为主任,省委组织部长薛迅为副主任,省检察署检察长孙光瑞、省监委主任李国华、省法院院长宋志毅为委员的调查处理刘、张案件委员会,责成由孙光瑞、李国华、宋志毅组成办案组,孙光瑞为组长,负责侦讯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随即,省检察署成立了刘、张案件侦讯办公室,并抽调省公安厅李定一处长加强侦讯工作。 孙老还清楚地记得,处理刘、张案件委员会成立后,先是由省委将在苏联学习的刘青山调回,刘青山下火车后先到他在天津的办事处休息,听说要受审查的消息后,刘青山拍桌子吼道:“出什么事了,还能开除老子的党籍!”恰逢有关办案人员在场,忙说:“欢迎、欢迎,你辛苦了,咱们先出去吃饭。”拉着刘青山上了汽车,直接送到了省公安厅准备的看守地点。开始,刘青山满不在乎,照吃照喝,并不把侦讯人员放在眼里,什么也不说。张子善害怕了,吃不下、睡不着,问什么回答什么。侦讯中,办案人员发现刘、张二人犯了毒瘾,坚持不住,为了保证侦讯质量,经请示省委后给他们吃点药。刘青山开口了:“你们别问了,我有两个本子,你们取来自己看吧。”此后,刘青山开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半夜里往往猛地坐起,不知所措。 侦讯工作开始后,侦讯材料每天报送一次,由孙光瑞审阅后送省委报送中央。1951年1月18日,依照法律程序,孙光瑞签署了由河北省人民检察署对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的公诉书。公诉书认定,刘、张在治理潮白河、海河、永定河、大清河等工程中,利用职权,勾结奸商,贪污、浪费、盗窃和非法骗取、挪用公款等项共171亿6千多万元(旧币)。毛主席对此案极为关注,亲自过问和批准了对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的处理,并对给刘、张二人说情的人说,是要他俩,还是要中国?正是因为他们两人的功劳大、地位高,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有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判决之前??孙光瑞和省委秘书长李子光到看守所与刘青山、张子善做了最后一次谈话,刘青山说:“枪毙我吧,可以教育更多干部。”而张子善问:“能上诉吗?” 1952年2月10日,在河北省委政府领导下,河北省法院组织临时法庭,在省会保定市广场召开了两万人参加的公判大会,薛迅在大会上控诉了刘青山、张子善的罪行,省主席杨秀峰宣布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核准令。“拿我做个典型吧,处理算了,在历史上说也有用。”这是刘青山的遗言。“伤痛!万分伤痛!现在已经来不及说别的了,只有接受这血的教训!”这是张子善的遗言。 孙老告诉我们,刘、张贪污案从揭发到判决,前后只用了两个月零二十天。 宣判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对领导干部为官清廉、党风党纪的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新中国反腐败第一案——刘青山、张子善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敏锐感觉到,许多领导干部随着地位的变化,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已出现了李自成式的腐败苗头,如不能及时加以制止,有可能千辛万苦打下的天下会很快变质。政治是只讲需要不讲感情的,必要时要杀一警百。 最高职务:刘青山,被捕前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张子善,被捕前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 案情简介:1950年至1951年他们在担任天津地区领导期间,盗窃地方粮款、防汛水利专款、干部家属救济粮款,克扣、倒卖治河民工食粮从中渔利,以修建为名骗取银行贷款、送巨款给奸商倒卖钢材,从事非法经营。还派人员冒充解放军,用救灾款从东北套购木材,严重影响了灾民的生产和生活。在获非法暴利、大量贪污之后,任意挥霍,过着极度腐化的生活。经调查,刘青山贪污达1.84亿元(旧币),张子善贪污达1.94亿元(旧币)。 审判结果:1951年12月,中共河北省委作出决议,将刘青山、张子善开除出党。1952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举行公审大会,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这是建国初期涉及干部职位最高金额最大的一起腐败案,惩处刘青山、张子善成为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刘青山、张子善的两颗人头,制止了一场来势汹汹的腐败潮,挽救了无数的领导干部,从一定意义上讲,起到了稳定政权,防止变质的作用。 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1)国内: 政治:新政权刚建立,各种反动势力仍存在。经济: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军事: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国民党还有几百万军队和土匪。 (2)国际:帝国主义的敌视(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 2、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斗争: (1)追歼国民党残敌和剿匪作战 ①进军华南、西南——追歼国民党残敌 时间:1949年10月—1950年夏消灭的国民党集团:白崇禧、胡宗南 主要战役: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和平解放:云南、西康战绩:歼敌130万 ②新解放区——剿匪作战③结果:到1950年夏,基本肃清。 (2)西藏的和平解放和中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时间:1951年。 (3)抗美援朝: 必要性: 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美帝国主义威胁中国安全(美国空军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目的:保家卫国。 性质: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 是我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行。 2.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 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该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3.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4.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 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二、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新学制的主要特点: a.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b.体现学校面向工农的原则。 c.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原则。

d.体现了重视在职干部再教育的原则。 e.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与方法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我国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学制改革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三个结合”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六个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及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包括函授学校、广播学校)并举;免费教育与收费教育并举。 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a.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 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b.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所谓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c.中等教育改革 d.高等教育改革 e.加强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4.《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关于教育制度的内容 a.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b.调整职业教育结构 c.改革办学体制 d.改革高校招生及毕业生分配制 度 e.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 5.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a.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b.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c.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新中国商业第一

商业方面的第一 1、共和国第一次出口原油。 大庆油田于1973年5月8日开始向日本出口原油,从此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

2、第一个经济特区。 1979年春天,邓小平以一个不平凡的设想,使得中国南方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渔村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3、第一张股票——“小飞乐”股票。 1984年10月的一天,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小飞乐)的股票在上海发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从此撩开了资本市场神秘的面纱。

4、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 20年前,由于来华游客增多,出现了住房极端紧张的状况。北京当时仅7家涉外饭店,许多外宾到北京后,由于住不进房间,只好在大厅的沙发上过夜。为此,国务院决定利用侨资、外资兴建旅游饭店。1979年国务院批准了第一批合资项目,北京建国饭店作为全国第一家合资饭店,是北京市旅游局与美籍华人陈宣远合资建造的。1980年6月动工,1982年4月建成开业。国内当时还没有经验管理,所以建国饭店由专业管理公司香港半岛集团管理。1987年建国饭店的管理人员陆续由外方转为中方。1993年建国饭店全年收入突破1亿元。

5、第一套人民币。 在革命战争年代,各个革命根据地都印制发行自己的货币。随着最后胜利的临近,统一货币已经成为必然。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立,印钞队伍立即紧张地投入了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和印制工作。初期的人民币是分两批发行的。第一批有:五十元券,棕色,图案为水车,胶版印刷五色;十元券,绿色,图案为浇田,石版印刷四色;二十元券,棕色,图案为运肥,胶版印刷四色。第二批印刷发行的有一百元券、五元券、一元券。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人民币的印制工作又逐步扩大到北平、上海、汉口、西安、重庆等地,同时东北银行造币厂也开始印制人民币。人民币的流通地区越来越大,票种越来越多,共有12种面额、62个票种,最小面额为一元,最大面额为五万元。第一套人民币主要生产于1948年冬到1950年8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制度。反映中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衔接、转换等。 沿革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内容为:①幼儿教育。对3~7周岁幼儿在入小学前实施使其身心获得健全发展的教育。②初等教育。给儿童以全面发展的小学基础教育;对青年和成人实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的教育。③中等教育。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为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前三者给学生以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后者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实施各类中等专业教育。④高等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为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在全面的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基础上给学生以高级的专门教育。⑤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实施革命的政治教育。各级人民政府还设立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和函授学校,并设立聋哑、盲等特殊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国学制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教育制度、三类主要学校、多种形式办学的系统:①全日制学校,学生全日在校学习,或者大部分时间从事学习。其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②半工(农)半读学校,包括半工半读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农业中学、简易小学等。学生一面学习,一面在工厂或农村劳动,学习与生产并重。③业余学校,利用业余时间对在职成人,包括干部、工人、农民、战士等进行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它包括识字(扫盲)学校、业余初等学校、业余中等学校、业余高等学校以及短训班等。教学形式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等。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中国的学制遭受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得到整顿恢复,学制作了进一步调整。 内容 中国现行学制分初、中、高三级教育。初等教育:①普通小学,招收6~7周岁的儿童入学,实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修业年限5~6年,实行一贯制。②成人初等学校,主要学习语文、算术两科;扫盲识字班,吸收文盲、半文盲入学,以学会1500~2000个常用字为扫盲标准。中等教育:①普通中学,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修业年限为 5 ~ 6 年(初中3年,高中2~3年)。②农业中学,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③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 3 年。④技工学校,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为2~3年。⑤中等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3~4年,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为2年。⑥成人中等学校,成人业余初中或高中,分别招收具有小学或初中程度的青壮年入学,修业年限2~3年;成人

新中国历史上的60个第一

新中国历史上的60个第一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大会于1949年9月21日~30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会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国旗为五星红旗,国都为北平(改名北京),采用公园纪年,在国共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于1949年10月1日14时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定接受《中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兼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会议结束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建交国—苏联周恩来于1949年10月1日以公函向全国政府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后,10月2日,苏联政府决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苏联成为第一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 4、第一部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1950年4月13日通过,自1950年5月1日起施行。自公布之日起,所有以前各解放区颁布的有关婚姻问题的一切暂行条例和法令均予废止。该法共8章27条,规定了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等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5、第一家政府经办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波海运公司该公司根据我国和波兰之间的协议,于1951年6月15日在天津成立,驻波兰分公司设在格丁尼亚是。它是我国与波兰合资经营的一家远洋运输企业,也是我国第一家政府经办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于1962年迁至上海,1977年起改名为中波轮船股份公司。 6、反腐第一大案原任和时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张子善1951年11月因贪污被揭发。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命令,组织临法庭进行公审,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并没收全部财产。 7、第一条完全国产化的铁路干线成渝铁路东起重庆,西到成都,全线长505公里。该铁路于1950年6月15日开工,至1952年6月13日完工,7月1日举行全线通车典礼。它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和完全采用国产材料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8、国家第一架飞机—“初教-5” 1954年7月,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并首次试飞成功,毛泽东亲自签署了嘉勉信。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于1954年9月15日~28日在北京举行。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周恩来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董必武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鼎丞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的正式确立。 10、第一部宪法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除序言外,共4章106条,包括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等基本内容。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授勋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授勋典礼

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历史

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历史 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历史 (一)建国以前的学制改革 1. 壬寅学制 1901年,清政府在内外形势的压迫下,开始实行“新政”,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学制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 1902年,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支持下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由于不够完备,所以只是公布没有实行。很快被“癸卯学制”所取代。 2.癸卯学制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和容庆依据日本学制,重新拟订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现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 学制主系列分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学院、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第二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设修身、读经讲经、算术、外国语等课程;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大学堂、通儒院,属于研究院性质。

在主系列之外,主要有实业类、师范类等。 3.壬子癸丑学制 1911年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成立教育部,教育部仍以日本学制为基础,通过颁布一系列法规,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列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段分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中等教育段设中学校4年,不分级,并专为女子设立了女子中学。高等教育不分级,设立大学。大学分为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其外,有师范类和实业教育类。壬子癸卯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4.1922年学制由于原有学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美国影响的日益扩大,1922年民国教育部又制定和实行了一个新的学制,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新学制增加了职业教育、师范教育的分量,更加注重中等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