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血糖胰岛素数据记录表

血糖胰岛素数据记录表

血糖胰岛素数据记录表

血糖胰岛素记录表

内分泌各项试验

分泌科常用临床试验 方法及意义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 2010年11月 垂体前叶功能试验 一、GnRH 兴奋试验(GnRH Stimulation gonadotropin secretion test)[完整] [原理]通过GnRH兴奋LH的分泌,评价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 [方法]仁受试者禁食过夜,试验期间卧床,不吸烟。 2、将GnRH(10肽)100u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在30秒内静推完毕。 3、分别于0、30、60和120分钟在前臂采血2.0ml,分离血淸?2(TC保存作LH测定,必要时可同时测定FSH. [正常值]仁正常成年男子LH的反映蜂值比基础高5倍以上,U金值在30?60分钟岀现。 2、正常成年女子LH的反映因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异。 3、青春期前儿童呈低弱反应,峰值比基础值增高小于3倍。 [临床意义]?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LH的基础值显著髙于正常人(因此,GnRH兴奋试验对诊断不是必须的),蜂值亦显箸增髙(峰值和基础值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峰值只升髙3倍左右,提示功能储备减低?2?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LH的绝对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唸值只增高2倍左右。这些患者的反应程度与下丘脑或垂体组织受损破坏的程度有关,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3?体质性青春期延迟患者的反应和青春期前儿童相似(和出?龄一致儿 [结果]

[讨论]患者在GnRH剌激后,其血淸LH、FSH升高低于5倍基值,且LH高峰后移,说明其垂体腺瘤破坏正常组织,引起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备功能减退。 [附注]本试验不能鉴别下丘脑性和垂体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GH. ACTH 试验(Insulin-induced hypoglycemic stimulating GH secretion test)[完整] [原理]低血糖对下丘脑?垂体是一种非常强的应激因素。正常人当血糖降至2?2mmol/L以下时,即显著兴奋GH、ACTH?皮质醇、TSH和儿茶酚胺的分泌。本试验是利用一种标准量的胰岛素引起低血糖,以检测GH的储备功能,亦同时测定垂体?肾上腺轴.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 [方法]禁食过夜,卧床休息,抽血査血糖.TSH、ACTH和GH,静注胰岛素0.1单位/公斤体重(垂体性侏儒),0.3单位/公斤体重(肥胖、肢端肥大症、柯兴综合征、糖尿病),于0, 30, 60, 90分钟分别采血测定血糖和GH,于低血糖出现时抽血测ACTHo [临床意义]约70%的正常人有反应。 [正常值]正常人血淸GH升髙$5ug/L, GH峰值<75ug/L,提示GH严重缺乏。 [附注] 仁试验结束后,立即饮用20克葡萄糖水,然后进早餐,如病人有垂体功能低下之可能,应加服强的松5mg,当天每4小时进餐一次。 2、冠心病、癫痫未经纠正的严重甲减和Addison氏病,糖尿病,空腹血糖>&3mmol/L者不宜作此试验。 3、试验过程中出现心绞痛、休克或意识丧失者,应立即终止试验,静注50%匍萄糖60ml (同时另骨抽 血査血糖九如病人还不能恢复,静注胰升糖素0.5-1mgo 4、试验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和神志变化。[结果] 时间血糖 (mmol/L) 生长激素 (ug/L) ACTH (pmol/L) 刺激前15分钟 4.310.812.0 刺激前0分钟0.6 刺激后30分钟 2.470.81&2 刺激后60分钟 3.99 1.2 刺激后90分钟 4.460.6 [结果分析]患者Iflim GH升髙0?4ug/L, GH蜂值为1.2u§/L,低于正常人,说明其垂体生长激素瘤手术较彻底,无复发。另ACTH在兴奋后升髙,说明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有一立储备功能。 三、葡萄糖抑制GH 试验(Glucose Suppressing GH test){完整} [原理]下丘脑GH神经元上有调节GH分泌的糖受体,葡萄糖负荷后,通过下丘脑糖受体抑制GHRH 的分泌或兴奋生长抑素(SS)的分泌,使垂体GH的分泌减少。 [方法]仁口服匍萄糖100克(有糖尿病的患者可用125克大米煮粥代替)。 2、分别于0、30. 60、120和180分钟采血测定血糖和GH。 [正常值]100克葡萄糖负荷后GH<3ug / Lo [临床意义]肢端肥大症患者约1/3 GH水平部分受抑制(GH值抑制〉50%,但仍>3ug / L);约1 / 2 的患者GH在对照值的50%以内波动,不受抑制:约20%的患者呈反常反应,GH反而升髙,超过对照值的50% 以上。 四. 毗唳斯的明兴奋GH 试验(Pyridostigmine Stimulating GH secretion test)[完整][原理]毗咙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緘脂酶提髙中枢神经乙酰胆碱水平,刺激垂体GH释放。[方法]:1\禁食过夜,卧床休息。 2 口服毗唳斯的明2mg/Kg体重。

最新医院三基考试内分泌

医院三基考试内分泌

四、内分泌内科 一、单选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 A、BMI=体重(kg)/身高(m)2 B、BMI=体重(kg)2/身高(m) C、BMI=体重(kg)2/身高(m)2 D、BMI=身高(m)体重(kg)2/2 E、BMI=身高(m)/体重(kg) 显示答案正确答案:A 第2题甲状腺激素属于: A、氨基酸类激素 B、蛋白质激素 C、肽类激素 D、类固醇激素 E、胺类激素 显示答案正确答案:A 第3题性激素属于: A、氨基酸类激素 B、肽类激素 C、蛋白质激素

D、类固醇激素 E、胺类激素 显示答案正确答案:D 第4题肾上腺皮质激素属于: A、氨基酸类激素 B、肽类激素 C、类固醇激素 D、蛋白质激素 E、胺类激素 显示答案正确答案:C 第5题类固醇激素发挥作用是: A、通过与细胞膜受体结合 B、通过PKC C、通过G蛋白 D、通过与细胞核受体结合 E、通过DG 显示答案正确答案:D 第6题蛋白质和肽类激素传递信息借助的是离子: A、K+ B、Na+ C、C1-

D、Ca2+ E、H+ 显示答案正确答案:D 第7题内分泌激素是指内分泌腺或组织所分泌的激素,其: A、通过血液传递 B、通过细胞外液局部传递 C、通过细胞外液邻近传递 D、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 E、通过细胞内直接作用 显示答案正确答案:A 第8题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是指: A、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内分泌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C、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D、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的调节 E、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 显示答案正确答案:E 第9题常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的动态功能试验是: A、兴奋试验 B、抑制试验 C、激发试验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第三十四章影响血糖的药物 糖尿病分两种类型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治疗只能依赖于外源性给予胰岛素 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致,可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根据作用机制分四类: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磺酰脲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 非磺酰脲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胰岛素增敏剂双胍类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盐酸吡格列酮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第一节胰岛素类药物 胰岛素是由胰脏β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起调节血糖等作用,还能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 一、胰岛素结构特点 1.由A、B两个肽链组成。 2.人的胰岛素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6种30个氨基酸,合计由17种51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四个半胱氨酸(Cys)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 3.结晶由六个胰岛素分子组成三个二聚体,二聚体与两个锌原子结合形成复合物。 二、性质 1.有典型的蛋白质性质,两性,等电点在pH5.35~5.45。 2.易被强酸、强碱破坏,热不稳定。微酸性下稳定。 3.在室温情况下保存不易被降解,但冷冻下会有一定程度的变性。 4.溶液中不稳定,产生脱氨、水解和交联反应。 5.贮存:注射液在室温下保存不易发生降解,未开瓶的应在2~8℃条件下冷藏保存。已开瓶使用的注射液可在室温(最高25℃)保存最长4~6周。粉末应该避光贮存在密封容器中,温度为-10℃~-25℃。 三、胰岛素类代表药物记忆第一考点的内容:分类及代表药名称。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六种:(7个代表药如下) (一)超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 (二)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 (三)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四)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 (五)超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六)双时相胰岛素(预混胰岛素)。 (一)超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 1.门冬胰岛素(新):是将人胰岛素B链28位的脯氨酸用门冬氨酸代替,可迅速解离为单体。故皮下注射后,能够快速入血,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一般须紧邻餐前注射,用药10min内须进食含糖类的食物。 2.赖脯胰岛素(新):是将人胰岛素的B链28位和29位的脯氨酸和赖氨酸的位置互换,更易于分解成单体而迅速起效。 (二)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 普通胰岛素:又名短效胰岛素、速效胰岛素。来源包括动物和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的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人胰岛素高,剂量需要也较大。人胰岛素是惟一可以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制剂,只有在急症(如糖尿病性昏迷)时才用。 (三)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考点解析 胰岛素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通过胰岛素可将高中生物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很多考点串联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1、1965年,我国的科学工作者经过6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__。 答:蛋白质 2、结晶牛胰岛素是由两条链组成,其中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从理论上讲,结晶牛胰岛素最多是由——种氨基酸组成,至少含有__个游离的氨基和__游离的羧基。 答;20种(因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共就20种);2;2. 3、这51个氨基酸彼此之间是通过——过程结合成胰岛素的。这些氨基酸形成胰岛素时,共形成了____个肽键,失去了__分子水,分子量比原来减少了__。 答:脱水缩合;49;49;888.提示:-SH+-SH→-S-S-过程中脱去2个氢原子,即形成1个二硫键分子量减少2,胰岛素分子共3个二硫键,所以分子量减少为:(51-2)×18+6=888 4、合成胰岛素的信使RNA至少含有__个碱基;胰岛素的基因中至少含有__个脱氧核苷酸。 答:153;306 5、胰岛素和血红蛋白都是蛋白质,但功能却不相同,原因是__。 答: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不同,空间结构也不一样,所以功能就不一样。 6、胰腺是__分泌腺,分泌各种消化酶进入消化道;而胰岛是__分泌腺,胰岛素是由胰__细胞合成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__细胞分泌的,它们是直接释放到——内,二者在调节血糖上的关系是__作用。具体说,胰岛素分泌能__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分泌能__胰岛素的分泌。 答:外;内;B;A;血液;拮抗;抑止;促进 7、和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四种细胞器是__、__、__、__;胰岛素是通过——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 答: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外排作用。 8、正常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也可通过刺激__的某些部位,而间接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作用是__,主要是通过促进__、__、__,抑制其他非糖物质转变成血糖-实现的。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或通过刺激__的另一些部位来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从而通过促进__、__来提高血糖浓度。 答:下丘脑;血糖氧化分解、血糖转变成肝糖元和肌糖元、血糖转变成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下丘脑;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乘血糖。 9、(2001广东高考)注射一种较大剂量激素后,小白鼠渐渐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以至浑睡,该激素是() A 甲状腺激素 B 雄性激素 C 雌性激素 D 胰岛素 答:D(大剂量注射胰岛素,会使小白鼠的血糖浓度过低,出现低血糖昏迷) 10、当人的血糖浓度为150 mg/dL时,机体会作何反应() A 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 B 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 C 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D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 答:B . 人的血糖浓度正常值为80~120 mg/dL,当血糖浓度过高时,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11、胰岛素的作用机理是只有胰岛素和组织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组织细胞才能将葡萄糖搬运到细胞内利用,这种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 答:糖蛋白 12、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人体胰岛__细胞受损,使血糖浓度超过__即160~180mg/dL时,一部分葡萄糖随__排出体外。糖尿病人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既__、__、__、__。 答:B;肾糖阈;尿液;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13、糖尿病的确定是检测病人的尿液,检测方法有__、__、__。 答:用斐林试剂、班氏糖定性试剂、尿糖试纸检测。

高胰岛素_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研究进展

3基金项目:国家863资助项目(2003AA2Z347B ) 高胰岛素2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研究进展 3 董立厚,宋海峰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 [摘要] 高胰岛素2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简称正糖钳技术)已被公认为测定胰岛素敏感性的金标准,并在糖尿病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中得到日益广泛且深入的应用。该技术通过同时输注外源性胰岛素与葡萄糖,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同时维持血糖在基础稳态水平。该技术减少了内源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具有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避免低血糖发生等优点。现介绍该技术的原理、方法、应用等,以促进该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及应用。 [关键词] 高胰岛素2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胰岛素敏感性;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977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734(2007)19-1561-04 Recen t progress of hyper i n suli n e m i c 2euglyce m i c cl am p techn i que DONG L i 2hou,S ONG Hai 2feng (Institu te of R adical M edicine,A cade m y of M ilitary M edical Sciences,B eijing 100850,China ) [Abstract] Hyperinsulinem ic 2euglycem ic clamp technique was considered t o be ‘gold standard ’f or measurement of insulin sensitivity,and was app lied further in the stud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drugs .The technique involves a continuous iv insulin and glucose infusi on f or raising p las ma insulin concentrati ons as well as keep ing bl ood glucose concentrati on at a constant basic level .Due t o the re 2ducti on of endogenous influences,the technique has high accuracy,good rep r oducibility and can avoid hypoglycem ia .This review intr oduced p rinci p le,method and app licati on of the technique for further i m 2p r ovem ent . [Key words] hyperinsuline m ic 2euglyce m ic cla mp;insulin sensitivity;diabetes mellitus 目前,随着高热量饮食增加、运动减少以及人口老龄化等潜在致病因素的逐渐增加,糖尿病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深入研究该疾病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寻求更加有效的防治药物是当今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各种研究技术及方法也相继产生,其中尤以高胰岛素2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正糖钳技术)[1]引人瞩目。随着该技术的日臻完善以及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糖尿病医药学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该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以与世界研究水平同步化,现将该技术作一综述。  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胰岛素测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Yal ow 和Bers on 建立的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揭示了高胰岛素血症与糖尿病的紧密联系,为全面认识葡萄糖2胰岛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前提。1966年Andres 等根据葡萄糖2胰岛素的负反馈原理,创立了一种可定量分析胰岛素分泌及作用的方法——— 葡萄糖钳夹技术。但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阐述和具体的技术指导,此技术开展极少。直到1979年De 2Fr onz o 等对该技术从理论上作了详细的阐述,并给 予了技术指导,才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葡萄糖钳夹技术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又划分为高糖钳、正糖钳及低糖钳等不同方法。正糖钳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近年来,以正糖钳夹技术为基础,联合其他技术衍生出扩展葡萄糖钳夹技术[2] ,并取得了 一系列成果。  技术原理及特点 2.1 原理 胰岛素在血糖调控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并通过增加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等方式,下调血糖;血糖下降,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增加,促进代谢分解,加速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作用,升高血糖,从而建立起葡萄糖2胰岛素负反馈体系。正糖钳技术通过同时输注可控浓度及速率的外源性胰岛素和葡萄糖,打破体内葡萄糖2胰岛素的负反馈调控, — 1651—

胰岛素低血糖兴奋生长激素实验

胰岛素低血糖兴奋生长激素(GH)试验 一、原理与适应证 低血糖刺激脑内葡萄糖受体,激活单胺类神经元通过α2受体促进GHRH分泌,同时抑制生长抑素的分泌。因此,利用低血糖可刺激GH分泌的生理作用,给予受试者一定量的胰岛素,使其出现低血糖反应,测定不同时相的GH水平,以观察垂体GH的储备功能,用于GH缺乏的诊断。 二、方法 受试者于午夜后禁食,次日晨起床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以保持通道,普通胰岛素 0.1U/kg~0.15U/kg体重加入2ml生理盐水中一次静脉注射。肥胖、Cushing综合征或肢端肥大症为0.2U/kg~0.3U/kg,怀疑垂体功能低下的患者可用0.05U/kg体重。采血测GH的同时测血糖,血糖低于2.8mmol/L(有学者要求达到2.2mmol/L)或比注射前降低50%以上为有效刺激。试验前及试验后30,60,90,120分钟采血测GH与血糖。 三、临床意义和结果解读 1、正常人用胰岛素后,当血糖降至2.2nmol/L或降到用胰岛素前对照值血糖的50%以下时,GH应明显升高,峰值出现在30分钟-60分钟,峰值可达15μg/L~30μg/L。 2、正常儿童GH反应阳性率在74%-100%,有少部分假阴性,一般高峰值为15μg/L -30μ g/L。 3、垂体性侏儒和垂体前叶功能低下者,用胰岛素后GH无反应或反应很低,一般峰值多在5.0μg/L以下。 4、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肥胖症和应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后可使反应减弱。 5、体质性矮小症、性发育障碍者(如Turner综合征等),本实验可正常。 四、注意事项 1、此试验有一定危险性,尤其是小儿需慎重。

内分泌科常用检查

内分泌科常用检查 一.葡萄糖耐量试验 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方法:1.试验前一天8pm后不再进食,次晨空腹测血糖 2.口服无水葡萄糖75g(溶于250-300ml水中),3-5min内服完 3.服后测1h,2h血糖 注意事项:1.试验前3天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含量200-300g 2.正常活动,非应激情况 3.试验过程中不应吸烟、饮水、进食及剧烈运动 4.FPG明显高于正常值者不做此试验 5.若病人有胃肠功能障碍,可采用静脉法: 用50%葡萄糖50ml静注或 按20%葡萄糖按葡萄糖0.5g/kg 静滴,半小时内注毕 2.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 方法:1.试验前一天8pm后不再进食,次晨空腹测血糖;胰岛素(正在使用胰岛素者测C肽) 2.静注50%葡萄糖50ml,1min内注射完 3.注射完2,3,5,8,10分钟对侧手臂取血测血糖、胰岛素和/或C肽(正在使用胰岛素者测C肽) 注意事项:同OGTT 二.胰岛B细胞功能评估 1.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方法:1.试验前一天晚上8pm后不再进食,次晨测空腹胰岛素及/或C肽(正在使用胰岛素者单测C肽) 2.口服无水葡萄糖75g(溶于250-300ml水中),3-5min内服完 3.测0、30'、60'、120'、180'血糖、血胰岛素及/或C肽 注意事项:同OGTT 2.标准馒头餐试验 方法:1.试验前一天晚上8pm后不再进食,次晨测空腹胰岛素及/或C肽(正在使用胰岛素者单测C肽) 2.用富强面粉100g制成的标准馒头2个,10分钟吃完(从第一口开始算起) 3.测0、30'、60'、120'、180'血糖、血胰岛素及/或C肽(正在使用胰岛素者测C肽) 注意事项:同OGTT 3.精氨酸刺激试验

胰岛素及其分泌

胰岛是在胰脏腺泡之间的散在的细胞团。 胰岛能分泌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参考资料:胰岛人类的胰岛细胞按其染色和形态学特点,主要分为A细胞、B细胞、D 细胞及PP细胞。A细胞约占胰胰岛细胞的20%,分泌胰主血糖素(glucagon);B细胞占胰岛细胞的60%-70%,分泌胰岛素(insulin);D细胞占胰岛细胞的10%,分泌生成抑素;PP细胞数量很少,分泌胰多肽(pancreatic polyeptide)。一、胰岛素胰岛素是含有51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质,分子量为6000,胰岛素分子有靠两个二硫键结合的A链(21个氨基酸)与B链(30个氨基酸),如果二硫键被打开则失去活性(图11-21)。B细胞先合成一个大分子的前胰岛素原,以后加工成八十六肽的胰岛素原,再经水解成为胰岛素与连接肽(C 肽)。图11-21 人胰岛素的化学结构胰岛素与C肽共同释入血中,也有少量的胰岛素原进入血液,但其生物活性只有胰岛素的3%-5%,而C肽无胰岛素活性。由于C肽是在胰岛素合成过程产生的,其数量与胰岛素的分泌量有平行关系,因此测定血中C肽含量可反映B 细胞的分泌功能。正常人空腹状态下血清胰岛素浓度为 35-145pmol/L。胰岛素在血中的半衰期只有5min,主要在肝灭活,肌肉与肾等组织也能使胰岛素失活。1965年,我国生化学家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蛋白质)的创举。(一)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胰岛素是促进合成代谢、调节血糖稳定的主要激素。1.对糖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

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缺乏时,血糖浓度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糖,引起糖尿病。2.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肝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脂肪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的脂肪酸。胰岛素还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除了用于合成脂肪酸外,还可转化为α-磷酸甘油,脂肪酸与α-磷酸甘油形成甘油三酯,贮存于脂肪细胞中,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脂肪的分解。胰岛素缺乏时,出现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增强,血脂升高,加速脂肪酸在肝内氧化,生成大量酮体,由于糖氧化过程发和障碍,不能很好处理酮体,以致引起酮血症与酸中毒。3.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过程,其作用可在蛋白质合成的各个环节上:①促进氨基酸通过膜的转运进入细胞;②可使细胞核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加快,增加DNA和RNA 的生成;③作用于核糖体,加速翻译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另外,胰岛素还可抑制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异生。由于胰岛素能增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所以,它对机体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但胰岛素单独作用时,对生长的促进作用并不很强,只有与生长素共同作用时,才能发挥明显的效应。近年的研究表明,几乎体内所有细胞的膜上都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已纯化成功,并阐明了其化学结构。胰岛素受体是由两个α亚单位和两个β亚单位构成的四聚体,α亚单位由719个氨基酸组成,完全裸露在细胞膜外,是受体结合胰岛素的主要部位。α与α亚单位、α与β亚单位之间靠二硫键结合。β亚单位由

药理学练习题37胰岛素与降糖药

药理学练习题:第三十七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一、选择题 A型题 1、可以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制剂是: A.正规胰岛素 B.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C.珠蛋白锌胰岛素 D.精蛋白锌胰岛素 E.以上都不是 2、用下列哪种氨基酸代替猪胰岛素β链第30位丙氨酸可获得人胰岛素? A.精氨酸 B.氨酸 C.谷氨酸 D.甘氨酸 E.赖氨酸 3、胰岛素受体是: A.糖蛋白 B.碱性蛋白 C.酸性蛋白 D.组蛋白 E.精蛋白 4、合并重度感染的糖尿病病人应选用:

A.氯磺丙脲 B.格列本脲 C.格列吡嗪 D.正规胰岛素 E.精蛋白锌胰岛素 5、糖尿病病人大手术时宜选用正规胰岛素治疗的理由是: A.改善糖代 B.改善脂肪代 C.改善蛋白质代 D.避免胰岛素耐受性 E.防止和纠正代紊乱恶化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宜选用: A.精蛋白锌胰岛素 B.低精蛋白锌胰岛素 C.珠蛋白锌胰岛素 D.氯磺丙脲 E.大剂量胰岛素 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宜选用大剂量胰岛素的原因是: A.慢性耐受性 B.产生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C.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 D.胰岛素受体数量减 E.血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存在妨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8、糖尿病病人合并重度感染宜用大剂量胰岛素的理由是: A.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多 B.血量游离脂肪妨碍葡萄糖的摄取利用 C.产生抗胰岛素受体抗体 D.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 E.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 9、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病人易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是: A.格列吡嗪 B.格列本脲 C.甲苯磺丁脲 D.氯磺丙脲 E.格列齐特 10、可降低磺酰脲类药物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 A.保松 B.水酸钠 C.氯丙嗪 D.青霉素 E.双香豆素 11、可使磺酰脲类游离药物浓度升高的药物是: A.氯丙嗪 B.糖皮质激素 C.噻嗪类利尿药 D.口服避孕药

内分泌科相关试验(再整理)

内分泌科相关试验(再整理)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目的: 通过测定血糖浓度变化,间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推测胰岛分泌功能。 操作方法: 1.试验前三天,每天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并且有正常的体力活动。 2.试验开始前禁食10~16小时,但可以饮水。 3.空腹抽血2ml置干燥血清管后,将82.5g葡萄糖(儿童按1.75g/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g), 溶于300ml水中5分钟内一次服完. 4.服糖水后30min,60min,120min,及180min分别取2ml血标本置试管中,需在试管上标明取血时间。 结果判断: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h血糖≥11.1mmol/L, 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及7.8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 为糖耐量低减。 注意事项 1.整个过程需禁食,禁止吸烟,禁止喝茶及其他饮料,避免剧烈运动。 2.葡萄糖粉应完全溶解,全部服下,如遇呕吐,量不足均应改期实验。 3. 如需延长试验,则服糖后240min, 300min加抽血糖, 为5hOGTT试验,其余均相同。 4.血标本应立即进行血糖测定,以免影响血糖结果。 5. 试验期间应避免精神刺激,心肌梗塞,脑卒中,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下不能做至少2周。 6.试验前应停用影响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烟酸3-7天。服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做OGTT。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原理: 垂体分泌ACTH量受体液中皮质醇浓度所调节; 地塞米松等抑制垂体分泌ACTH作用强

试验剂量的地塞米松对血或尿激素测定影响不大 可由血尿皮质醇的改变来反映垂体分泌ACTH的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否依赖于垂体功能。 方法: 皮质醇节律及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方法(1) 皮质醇节律及过夜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目的:观察皮质醇节律改变及有无皮质醇增多。 方法:对照日查血皮质醇(8am、0am) 0am抽血后服地塞米松1.5mg 8am查血皮质醇。 结果分析: 正常人或单纯肥胖者血皮质醇(F)节律存在,或服药后血皮质醇节律≤4ug/dl或较服药前同时间下降≥70%。 皮质醇增多症:血F节律消失,或血F>4ug/dl,或较服药前同时间下降<70%。 注意点: 1.严格掌握服药时间及药物剂量

李强教授谈胰岛素早相分泌与餐后血糖

李强教授谈胰岛素早相分泌与餐后血糖 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早相(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最早也是最主要的特征。早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环节,而餐后高血糖具有毒性作用,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使早相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受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胰岛素早相分泌在正常人中的生理意义 正常人体中葡萄糖刺激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分泌包括基础(吸收后)和刺激后(餐后)两种状态,胰岛素对葡萄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是它的双时相分泌。早在1968年,Donald等人在离体大鼠胰腺葡萄糖灌注1h的试验中就观察到这个现象: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速度快,从第3min开始持续约2min减弱,随后是胰岛素缓慢释放的第二时相,持续到葡萄糖灌注的结束。同年,Cerasi等用葡萄糖输注试验将健康个体同糖尿病患者比较,发现人体中也存在双相的胰岛素分泌,并观察到IGT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时相分泌峰值降低或完全消失。 在空腹的非糖尿病受试者中,胰岛素呈规则脉冲式分泌,每12~15min一次,葡萄糖是刺激人体分泌胰岛素的主要因素。在正常人体中,胰岛B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的信号直接导致胰岛素分泌,其动力学特征是胰岛素的双时相分泌。正

常人静脉注射葡萄糖后,可诱导胰岛素分泌呈双峰曲线。快速分泌相包含不同条件下的两种情况:当静脉注射葡萄糖后,B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在0.5~1.0min 的潜伏期后,出现快速分泌峰,峰值很高可达250~300mU/L,持续5~10min 后减弱,即使通过静脉继续维持葡萄糖浓度也是如此。该快速分泌相称为第一时n相。第一时相在血糖大于5.6mmol/L时即可诱发,是较好地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指标,其生理意义在于可以迅速抑制血糖的升高。第二时相为延迟分泌相,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其峰值位于刺激后30min左右。持续数小时,直到刺激消失,或血浆葡萄糖回落至基线水平。第二时相释放的胰岛素大约占B细胞胰岛素储备的20%。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显示的是葡萄糖促使来自储存在B细胞中分泌胰岛素颗粒的迅速释放,第二时相分泌除了来自储存的分泌颗粒外,还包括不断新合成的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缺陷 在2型糖尿病早期阶段,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消失,常低于 50mU/L,由于第一时相异常导致血糖升高,使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且分泌峰值时间向后推移。随着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第二时相可无峰值出现,最后基础分泌也逐渐消失。因此,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受损是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的最早标志之一。影响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 高热量饮食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52.简述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1.糖代谢 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变 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贮存(糖的去路)葡萄糖生成↓(糖的来源↓)血糖↓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 2.脂代谢:合成↑、分解↓→血中游离脂肪酸↓丙酮酸↓ 3.蛋白质代谢:氨基酸进入细胞↑蛋白质合成↑ 4.K+转运:细胞内K+浓度↑ 5.加快心率,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少肾血流 [临床应用](胰岛素注射剂、胰岛素吸入剂) 1.糖尿病: (1)重型(Ⅰ型),特别是幼年型; (2)经饮食控制或口服降糖药无效的Ⅱ型 (3)伴有合并症(感染、手术、妊娠)或并发症(酮症酸中毒)者。 2.纠正细胞内缺钾: 与葡萄糖、氯化钾合用组成GIK合剂,防治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发作时的心律失常。 53.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低血糖反应:饮糖水或iv.葡萄糖 2.过敏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3.耐受性:产生抗胰岛抗体,可更换不同(胰岛素抵抗) 来源制剂。 4.脂肪萎缩 54.口服降血糖药物有哪几大类?能列举出磺酰脲类、双胍类及胰岛素增敏剂的部分药物吗? 目前常用药物种类: 1)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甲糖宁、D860)、氯磺丙脲(P-607)、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 2)双胍类二甲双胍(甲福明metformin)、苯乙双胍(苯乙福明phenformine) 3)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曲格列酮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5)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 25胰岛素主要用于何种糖尿病?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剂型? 糖尿病对胰岛素缺乏的各型糖尿病均有效。 ①1型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经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未获 良好控制; 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昏迷和乳 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④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 创伤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 ⑤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意义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意义 西安惠安中学薛婧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生物》全一册里,在介绍血糖平衡的调节时,有如下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了受血糖浓度的反馈性调节外,同时还受到这两种激素之间的相互调节。对胰岛素分泌增加后,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其分泌胰高血糖素,较易理解;但对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后,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其分泌胰岛素则很难理解。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现就此问题,谈谈点滴粗浅认识。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时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就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来说,有如下调节:1、底物的调节作用:①血糖水平的调节,②血液氨基酸和脂肪酸水平的调节。2、其他激素的调节作用:①胃肠道激素的调节,②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皮质醇的调节,③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的调节,④儿茶酚胺的调节。3、神经调节。就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的调节而言,有如下调节:1、底物的调节作用,2、其他激素的调节作用:①胰岛素的调节,②胃肠道激素的调节。此外血糖中的长链脂肪酸和丙酮等也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下面仅就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相互作用、二者与血糖浓度之间相互拮抗作用,以及神经调节对这两种激素分泌的影响,从中感悟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意义。当血糖浓度升高时,一方面,高血糖刺激胰岛B细胞,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并分泌胰岛素;另一方面,通过胰岛素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促进其分泌胰高血糖素;第三,高血糖能够作用于下丘脑中某一区域与胰岛B细胞有关的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同时,高血糖还能够作用下丘脑中另一区域与胰岛A细胞有关的副交感神经

葡萄糖钳夹操作程序

葡萄糖钳夹试验操作程序 试验准备 1.开机、定标 2.取50ml注射器,配葡萄糖组:10%GS 390ml+50%GS 130ml = 20%GS 520ml 3.注射器:1ml 25个、5ml 6个、10ml 3个 4.微量泵管1个、输液器2个、套管针2个、三通2个、贴膜2个、纱布、消毒棉签 5.生化管(红管)7个:起始抽血3管(10ml)、输胰岛素10min后抽血1管(3ml)、 稳态期(21、23、25)分别抽血1管(3ml) 6.生理盐水500ml 7.诺和灵R 10ml(400U) 1支 8.葡萄糖组:接输液器、排气、接三通;接感应器、置软管;开电源、起始 9.生理盐水组:从NS500ml中抽NS49ml + 血1ml + INS量; 10.点击葡萄糖钳夹软件 11.输入:Name;Weight;Euglycaemic;G-Infusion Solution 200mg/ml;G-Pump Max 500ml/h;I Max 4;I Start 4;G Utilation 4;BG-End 5;Duration180min;I h 12.抽血10ml(3管),测血糖,request,计算胰岛素量 13.配置生理盐水组,1ml = 40U, = 4U;排气,接三通;开电源、起始 14.确定输液管道通畅,先葡萄糖组,再生理盐水组 15.建立双侧静脉通道:右侧输入葡萄糖、胰岛素;左侧抽血(T60-65℃) 试验开始 1.点击confirm开始⑴ 2.输注胰岛素10min整,测血糖,改胰岛素用量为h ⑵ 3.每5分钟测血糖1次,调整葡萄糖输注量,胰岛素用量固定⑶~⒅ 4.维持血糖在~h 5.第19起进入稳态,第21、23、25分别抽血3ml 试验结束 1.点击结束试验,打开葡萄糖组500ml/h单独输注10min 2.保存数据,Save as …;保存图表,Save as … 3.计算M值 =(G25-G19)/(Weight×Time)mg/

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

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 1966年Andres依据葡萄糖胰岛素的负反馈原理设计了葡萄糖钳夹技术,经过不同的静脉通路,同时输入外源性胰岛素和葡萄糖,将血糖维持在设定的稳态,该技术可对胰岛素的分泌及作用进行定量分析。1979年DeFronzo等对该技术作了详细研究并应用于人体,从此推动了葡萄糖钳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葡萄糖钳夹技术分为高血糖葡萄糖钳夹、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及低血糖葡萄糖钳夹等不同方法。 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由于其定量准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已成为评价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金标准”。该平台由于能很好地排除内源胰岛素及升糖因素的影响,并能同时客观地反映外源胰岛素制剂的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特点,在研发新型胰岛素制剂以及仿制胰岛素产品时也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试验中,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是评价外源性胰岛素制剂的客观平台,该平台本身成功构建及良好维持是该技术的关键。目前在药物研发中,使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需要在今后应用该技术中加以关注。 2、关注要点 2.1 成功建立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条件: (1)形成稳定高胰岛素状态,达到完全抑制肝脏内源性葡萄糖输出的目的; (2)将血糖钳夹在正常水平,变异系数小于5%; (3)试验中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被抑制,升糖激素无明显释放。 2.2 高胰岛素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需关注如下几点: 2.2.1 血浆胰岛素保持优势浓度,充分抑制肝糖输出

在规定时间内,使血浆胰岛素水平迅速升高并保持于优势浓度(一般接近100mU/L),人体内胰岛素浓度高于生理水平时肝糖输出可以被充分抑制,葡萄糖输注率(GIR)方能真实反映外周组织的葡萄糖利用率,使得客观评价胰岛素制剂的药效动力学参数成为可能。 2.2.2 监测血糖间隔时间 每5分钟监测一次静脉血糖值,根据血糖值调整葡萄糖液输注率,使受试者血糖值维持在目标值,变异系数应小于5%。目标血糖需控制在正常空腹血糖±10%范围内。监测血糖的间隔时间如果过长,很难将平台稳定好,易造成血糖波动,引起内源性胰岛素和升糖激素的变化。 2.2.3 充分抑制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 C肽的测定反映了内源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对平台的稳定尤为重要,稳态后C肽应抑制为<基础水平的60%。 2.2.4 控制各种干扰因素 选择女性受试者时,需要考虑月经周期对胰岛素敏感性进而对GIR造成影响。 消除患者紧张和顾虑,稳定患者的情绪,以避免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才不会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整个试验过程,要求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不能入睡。因为清醒和入睡时下丘脑、垂体、靶腺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可能有差异,因此,使受试者基础状态一致,减少试验误差。 2.2.5 预防低血糖 试验完毕继续输入葡萄糖液30分钟,给病人喝葡萄糖水和进食饼干、面包或糕点,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参考文献】 1、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程时武、陆菊明等,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8(22),

膳食纤维与血糖之间的关系

各位同事: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膳食纤维与血糖之间的关系”。 血液中的糖份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英文简写Glu)。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浓度为3.9~6.0mmol/L。(毫摩尔)空腹血糖浓度超过6.0mmol/L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称为低血糖。 高血糖出现的症状: 1、运动量明显减少,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2、饮酒可导致低血糖,也可导致高血糖 3、摄食过多甜食或含糖饮料 4、过度肥胖 5、情绪或精神上的压力过重 6、低血糖后出现反跳性高血糖 7、服用某些会引起高血糖的药物等 8、所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 9、在生病或其他应急情况下,原先使用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不够 高血糖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人类的健康生活,与外环境(如空气、水源)和内环境(如血液、组织液)的稳定密切相关。血糖过高正是破坏了人体的内环境,引起一系列生化病理改变,影响了各个脏器的功能。由此可见,积极主动地将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而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正是防止血糖过高的重要环节。 膳食纤维是如何调节血糖的? 有一种“糖”却与众不同:它既不甜,也不能被分解成葡萄糖,反倒能减缓对葡萄糖的吸收,平衡血液中血糖浓度;增强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

第三十三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教程文件

第三十三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一、名词解释: 1. 胰岛素耐受性 二、填空题 1.胰岛素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短效类有,中效类有,长效类有。 2.胰岛素通过降低血糖,临床可用于、、,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应立即服或注射。 3.口服降血糖药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和。 4.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有、、、。 三、是非题 1. 所有胰岛素制剂都必须注射给药,因其易被消化酶破坏、口服无效。 2. 正规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都可静脉注射用于急救。 3. 胰岛素应用过量可出现低血糖反应,常用葡萄糖缓解。 四、选择题: A型题 1. 关于胰岛素降血糖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利于组织利用糖 B. 促进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

C. 促进糖原的合成 D. 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E. 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宜选用 A. 普通胰岛素 B. 甲苯磺丁脲 C. 苯乙福明 D. 珠蛋白锌胰岛素 E. 精蛋白锌胰岛素 3. 甲苯磺丁脲降血糖机制主要是 A. 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B. 抑制糖原异生 C. 促进葡萄糖无氧酵解 D. 抑制葡萄糖的吸收 E. 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4. 甲苯磺丁脲适用于 A. 幼年型糖尿病 B.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 糖尿病性昏迷 D. 1型糖尿病 E. 2型糖尿病

5. 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用药时间是 A. 饭前1小时 B. 饭前半小时 C. 饭时 D. 饭后半小时 E. 饭后1小时 6. 成年性肥胖型轻型糖尿病宜选用 A. 普通胰岛素 B. 精蛋白锌胰岛素 C. 珠蛋白锌胰岛素 D. 甲苯磺丁脲 E. 甲福明 7. 下列哪一种糖尿病不宜首选胰岛素 A. 合并严重感染的糖尿病 B. 合并高热的糖尿病 C. 轻、中型糖尿病 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 幼年型重型糖尿病 8. 下列关于阿卡波糖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可降低餐后血糖 B. 可竞争性地抑制葡萄糖苷酶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