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测控技术教研室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实验一尺寸误差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3.加深理解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二、实验内容

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赛规。

2.根据测量结果,按国家标准GBl957—81《光滑极限量规》查出被测塞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作出适用性结沦。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投影立式光学计用于长度测量,其测量方法属于接触测量,一般用相对测量法测量轴的尺寸。光学计比较仪是一种精密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仪器,除主要用于轴类零件的精密测量外,还用来检定5等(3、4级)量块。本仪器采用光学投影读数方法,它操作方便、工作效率较高。同时本仪器的投影屏采用腊屏新技术,并在其腊屏前设置一块读数放大镜,对提高刻线的成像质量及整个视场获得较匀称的主观亮度有一定的效果。

(一)仪器结构:

仪器结构如图1-1所示,投影光学计管是由上端壳体12及下端测量管17二部分组成的,上端壳体12内装有隔热片、分线板、反射棱镜、投影物镜、直角棱镜、反射镜、投影屏及放大镜等光学零件,在壳体的右侧上装有调节零位的微动螺钉4,转动微动螺钉4可使分划板得到一个微小的移动而使投影屏上的刻线迅速对准零位。

测量管17插入仪器主体横臂7内,其外径为φ28d,在测量管17内装有准直物镜,平面反射镜及光学杠杆放大系统的测量杆,测帽9装在测量杆上,测量杆上下移动时,测量杆上端的钢珠顶起平面反射镜,致使平面反射镜座以杠杆板上的另二颗钢珠为摆动轴,而倾斜一个φ角,其平面反射镜与测量杆是由二个抗拉弹簧牵制,对测定量块或量规有一定的压力。

测量杆下端露在测量管17外,以备套上各种带有硬质合金头的测帽。测量杆的上下升降是借助于测帽提升器9的杠杆作用,立式提升器9上有一个滚花螺钉,可以调节其上升距离,达到方便地使被测工件推入测帽下端,并靠两个抗拉弹簧的拉力使测头与被测工件良好接触。

(二)仪器规格

Ⅰ投影光学计管的主要规格:

1.投影光学计的总放大率1650X

2.投影物镜的放大率18.75X

3.读数放大镜率 1.1 X

4.光学杠杆的放大率80X

5.分划板分划值0.001mm

6.分划板分划范围±0.1mm

7.测量力2N±0.2N

8.零位调节范围20格

9.测量杆的自由升降距离0.5mm

10.投影光学计管外径配合尺寸φ28h 6

11.测量杆与测帽配合的外径尺寸φ6g 6

Ⅱ测量范围:0~180mm

Ⅲ仪器的最大不准确度0.25 um 仪器的不稳定性0.1 um

1 投影灯

2 投影灯固定螺钉

3 支柱

4 零位微动螺钉

5 立柱

6 横臂固定螺钉

7 横臂

8微动偏心手轮

9 立式测头提升器

10 工作台调整螺钉

11 工作台底盘

12 壳体

13 微动托圈

14微动托圈固定螺钉

15 光管定位螺钉

16 测量管定位螺钉

17 测量管

18 测帽

19 变压器

图1-1

(三)工作原理

投影立式光学计的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由白炽灯泡1发出的光线经过聚光灯2和滤光片6,再通过隔热片7照明分划板8的刻线面,再通过反射镜9后射向准直物镜12。由于分线板8的刻线面置于准直物镜12的焦平面上,所以成像光束通过准直物镜12后成为一束平行光入射于平面反射镜13上,根据自准直原理,分划板刻线的像被平面反光镜13反射后,再经准直物镜12被反射棱镜9反射成像在投影物镜4的物平面上,然后通过投影物镜4,直角棱镜3和反射镜5成像在投影屏10上,通过读数放大镜11观察投影屏10上的刻线像。”

由于测帽15接触工件后,其测量杆14使平面反光镜倾斜了一个角度φ,在投影屏上就可以看到刻线的像也随着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其关系计算如下(如图1-3):

图1-2 图1-3

设:测量杆移动的距离为S ,其平面反射镜则以O 为轴线摆动φ角,因此a

S

tg =φ(其

中a 为测量杆轴线到平面反射镜13的摆动轴线O 之距离)所以φtg a S ?=

又设:入射在平面反射镜13上的主光镜为MN1,根据反射定律,当平面反射镜转动了φ角时,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应为2φ角,因此M 点转动M1点,令

N1M1==f(即准直物镜焦距)。因此,f

t

tg =φ2所以φ2tg f t ?= 因此,光学杠杆的传动比

φφtg a tg f S t K ??=

=2 由于φ角很小,可视作φφφφ==tg tg ,22

故得, a

f

K 2=

假设投影物镜放大率为V 1,读数放大镜的放大率为V 2。

则投影光学计的总放大率 21212v v a

f

v v k n ??=??= 令光学计的准直物镜焦距f=200mm, a=5mm, v 1=18.75X, v 2=1.1X

故 X n 16501.175.185

200

2=???= 由上式可知,当测量杆移动一个微小的距离——0.001mm,经过1650X 的放大后,就相当于在投影屏上看到的1.65mm 的距离。

四、测量步骤

1. 核对仪器精度与被测零件精度是否适应。

2.调整投影灯,并缓慢地拨动立式测头提升器,从目镜中能看到标尺影像,使投影屏能获得均匀照明。

3.选择测帽:测平面或圆柱面用球形测帽;测小于10mm的圆柱面用刀口形测帽;测球面用平测帽。测帽选择的原则是:被测工件与测帽的接触面必须使其最小,接近于点或线接触以减少其测量误差。当选好测帽后,将其套在光学计管下端的测量杆上,并用其螺钉固紧。

4.选择工作台,其选择原则与测帽的要求相同。

5.组合量块:按被测工件(塞规)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

6.用无水酒精将工作台、测量头、量块及被测塞规表面清洗、拭干。

7.调整仪器零位

(1)置量块组合好量块后,将量块组置于工作台的中央,并使测量头对准量块组上工作面中央。

(2)粗调整松开横臂固定螺钉,转动升降螺母,使横臂缓慢下降,直到测头与量块轻微接触,并能在目镜视场中看到刻度尺成像为止,然后拧紧横臂固定螺钉。

(3)细调整松开测量管固定螺钉16,转动微动偏心手轮8使刻线零位与指标线相重合,然后固定测量管固定螺钉16。

(4)微调整调节零位微动螺钉4,准确重合对零,并多次拨动立式测头提升器(9),刻线零位应与指示线多次严格重合。

8. 测量塞规:按实验规定的部位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9. 查出被测塞规的尺寸公差,与测量结果比较,判断被测塞规的合格性。

10. 整理仪器。

五、思考题

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属于什么测量方法?

专业的分类是“接触式测量”,立式光学计的原理是光学杠杆的放大作用,所以也是一种光学检测测量。精度一般可以达到0.01毫米以上(理论值)。

2.测量范围和刻度尺的示值范围有什么不同?

如果仪器的测量范围只有一档,那么二者是一样的。如果测量范围多于一档,那么刻度尺与相应的量程之间有一个换算关系。一般在刻度尺上有好几行数字,对应不同的量程。通常立式光学计是用比较法测量,仪器的测量范围是指仪器保证精度的有效测量范围。刻度值示值范围就是测量精度的细分,主要精度就是在刻度尺上的分划刻线

实验二 形位误差测量

实验2-1 用指示表测量平面度误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平板测量方法。

(2)掌握平板测量的评定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二、测量方法

测量平板的平面度误差主要方法有:用标准平板模拟基准平面,用指示表进行测量。如图所示。标准平板精度较高.一般为0级或I 级。对中、大型平板常用水平仪或自准直仪进行测量,可按—定的布线方式,测量若干直线上的各点,再经适当的数据处理,统一为对某一测量基准平面的坐标值。

不管用何种方法,测量前都先在被测平面上画方格线,并按所画线进行测量。

测量所得数据是对测量基准而言的,为了评定平面度误差,还需进行坐标变换,以便将测得值转换为与评定方法相应的评定基准的坐标值。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是用标准平板作为测量基准,用指示表测量小型平板。

(1) 如图1所示,将被测平板沿纵横方向画好网格、本例中为测量9个点,四周边缘留10mm ,然后将被测平板放在基准平台上,按画线交点位置,移动干分表架,记下各点读数并填入表中。

(2) 对测得的各点示值处理数据,求解平面度误差值。 四、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 1.按最小条件评定

参看图2,当两平行平面包容实际被测表面时,实际被测表面上应至少有三至四点分别与这两个平行平面接触,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此时这两个包容平面之间的区域称为最小包容区域。最小包容区域的宽度即为符合最小条件的平面度误差值。

(1)三角形准则:有二点与一个包容平面接触,有一点与另一个包容平面接触,使该点的投影能落在上述三点连成的三角形内(图2 (a))。

(2)交叉准则:至少各有两点分别与两平行平面接触,且分别由相应两点连成的两条直线在空间呈交叉状态(图2 (b))。

(3)直线准则:有两点与一个包容平面接触,有一点与另一个包容平面接触,且该点的投影能落在上述两点的连线上(图2 (c))。

2.按对角线平面法评定

用通过实际被测表面的一条对角线且用平行于另一条对角线的平面作为评定基准, 以各测点对此评定基准的偏离值中的最大偏离值与最小偏离值之差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测点在对角线平面上方时,偏离值为正值。测点在对角线平面下方时,偏离值为负值。 3.按三远点平面法评定

用实际被测表面上相距最远的三个点建立的平面作为评定基准,以各测点对此评定基准偏离值中的最大偏离值与最小偏离值之差作为平面度误差值。测点在三远点平面上方时,偏离值为正值,测点在三远点平面下方时,偏离值为负值。 五、示例

检验一小平板所测得数据如表2-1所示

用旋转法求平面度误差值,按图3依次旋转。

按三点法:平面度误差值为m f μ808=-=,如图3(c)所示。

按对角线法则:平面度误差值为m f μ9)1(8=--=,如图3(d)所示。

按最小区域法则:平面度误差值为m f μ7.6)3

20

(0=---=,如图3(f)所示(符合交

叉原则)。

由以上看出:最小条件法评定平面度误差值最小,也最合理。

要求:

小条件法评定。

六思考题

平面度误差平面度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相对其理想平面的变动量,理想平面的位置应符

合最小条件。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方法,比如:1.统一基准法2.对角线法

平面度误差评定方法常用的有:三点法、对角线法、最小区域法

实验2-2 用偏摆检查仪测量跳动误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径向圆跳动、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测量方法。

2.理解圆跳动、全跳动的实际含义。

二、仪器简介

偏摆检查仪主要由干分表、悬臂、支柱、底座和顶尖座组成,仪器外观及测量示意如图4所示。

三、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本实验的被测工件是轴类零件如图5所示。

1.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测量

测量时,首先将轴类零件安装在两顶尖间,使被测工件能自由转动且没有轴向窜动。调整悬臂升降螺母至干分表以一定压力接触零件径向表面后,将零件绕其基准轴线旋转

图 4

图 5

一周,若此时千分表的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分别为min max a 和a 时,则该横截面内的径向圆跳动误差为

同法测量n 个横截面上的径内圆跳动,选取其中最大者即为该零件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2.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测量

零件支承方法与测径向跳动相同,只是测头通过附件(用万能量具时,千分表测头与零件端面直接接触)与端面接触在给定的直径位置上。零件绕其基准轴线旋转一周,这时千分表的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之差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误差。

若被测端面直径较大,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直径的几个轴向位置上测量端面圆跳动值,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测量结果。 3.径向全跳动误差的测量

径向全跳动的测量方法与径向圆跳动的测量方法类似,但是在测量过程中,被测零件应连续回转,且指示表沿基准轴线方向移动(或让零件移动)。则指示表的最大读数差即为径向全跳动。

四、思考题

1.径向圆跳动测量能否代替同轴度误差测量?能否代替圆度误差测量?径向圆跳动测量

能否代替同轴度误差测量?——可以。原理相近。

能否代替圆度误差测量?——不可以。圆度误差是形状误差,无基准要求。原理不同。

2.端面圆跳动能否完整反映出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

端面圆跳动在一定情况下能综 合反映端面对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但应注意当零件制成内凹或中凸时,端面圆跳动可能为零,但却存在着垂直度误差。所以应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选用相应的公差项目。

实验三 表面粗糙度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和方法。 2. 加深对表面粗糙度轮廓评定参数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的Rz 值。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1、仪器概述

光切显微镜以光切法测量和观察机械制造中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在不破坏表面的条件下,测出截面轮廓的微观不平度和沟槽宽度的实际尺寸。此外,还可测量表面上个别位置的加工痕迹和破损。

本仪器适用于测量Rz0.8~80微米表面粗糙度,除对金属表面进行测定 ,亦可对如纸张、木材和人工材料等进行测量。 2、工作原理

仪器是采用光切法测量被测表面的微观不平度,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狭缝被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后,通过物镜发出一束光带以倾斜450方向照射在被测量的表面上。具有齿状的不平表面,被光亮的具有平直边缘的狭缝象的亮带照射后,表

面的波峰在S 点产生反射,波谷在S ‘

点产生反射,通过观测显微镜的物镜,它们各成像在分划板的a 和a ‘点。在目镜中观察到的即为具有与被测表面一样的齿状亮带如图2b ,通过目镜的分划板与测微器测出a 点到a ’之间的距离N ,被测表面的微观不平度h 即为:

(1) 245cos 0V

N V N h ==

V —物镜放大倍数

为了测量和计算方便,测微目镜中十字线的移动方向(图2a)和被测景光带边缘宽度h 1ˊ成45度斜角(图2b),故目镜测微器刻度套筒上的读数值h1〞与不平度高度的关系为;

3、使用与操作方法

(1)光切显微镜可用测微目镜测出表面不平度R z

在测量时,所测量的表面范围不少于五个波峰。 (2)被测工作物的安放和显微镜调焦:

a 、被检工件放在工作台上时,测量表面之加工纹路应与显微光轴面平行,即与狭缝像垂直,并使测量表面平行于工作台平面;对于圆柱形或锥形工作物可放在工作台上之V 型块上。

b 、选择适当的物镜插在滑板上,拆下物镜时应先按下手柄,插入所需的物镜后,放松手柄即可。

c 、接通电源,调整粗调手轮和微调手轮,调焦在测量平面上,使视场中出现最清晰的狭缝像和表面轮廓像。如果狭缝边缘像(下面边)与表面轮廓象不能同时调清晰时,可稍稍转动手轮。一般情况下,请不要转动它。

d 、旋转测微目镜之固紧螺钉,转动测微目镜使其中十字线之水平线与狭缝像平行,并用螺钉把它固定在这个位置上,此时目镜内分划板运动方向与狭缝像成450角度。在这以后,就可以进行表面轮廓不平度的测量工作。 (3) 轮廓不平度的测量:

为测量表面轮廓不平度,须使与狭缝平行的分划水平线与狭缝清晰边缘(下面边)最高点相切,如图2b 所示。然后记下目镜分划板与测微鼓上的读数,再使十字线的水平线与狭缝最低点相切,第二次记下分划板与鼓动轮的读数,两次读数之差:

2?=N a (2)

将式(2)中的N 代入式(1)后得:

V a

V a V N h 22

)2(21=

??=?=- (3) a — 分划板的二次读数差

四、思考题

各适用于测量哪些参数?书上P142

实验四齿轮齿厚偏差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齿厚游标卡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掌握齿轮分度圆弦齿高和弦齿厚公称值的计算方法。

3.加深对齿厚偏差定义的理解,熟悉齿厚测量方法。

二、量具简介

齿厚偏差可以用齿厚游标卡尺(图5-11)或光学测齿卡尺测出。本实验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齿厚实际值。齿厚游标卡尺由互相垂直的两个游标尺组成,测量时以齿轮顶圆作为测量基准。垂直游标尺用于按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h确定被测部位,水平游标尺则用

于测量分度圆弦齿厚实际值。齿厚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与一般游标卡尺相同。

三、测量原理

齿厚偏差是指被测齿轮分度圆柱面上的齿厚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对于标

准直齿圆柱齿轮,其模数为m,齿数为z,则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和弦齿厚公称值

按下式计算

为了使用方便,按上式计算出模数为1mm的各种不同齿数的齿轮分度圆弦齿高和弦齿厚的公称值,列于下表。

对于变位直齿圆柱齿轮,其模数为m,齿数为z,基本齿廓角为a,变位系数为x,

则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和弦齿厚公称值按下式计算

四、实验步骤

(1)计算齿轮顶圆公称直径da和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和弦齿厚公称值;(或从下表中查取)。

(2)首先测量出齿轮顶圆实际直径d a实际。按的数值调整齿厚卡尺的垂直游标尺,然后将其游标加以固定。

(3)将齿厚游标卡尺置于被测齿轮上,使垂直游标尺的高度板与齿顶可靠地接触,然后移动水平游标尺的量爪,使之与齿面接触,从水平游标尺上读出弦齿厚实际值

。这样依次对圆周上均布的几个齿进行测量。测得的齿厚实际值与齿厚公称值之差即为齿厚偏差。

(4)合格性条件为

五、思考题

1.测量齿轮齿厚是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哪项使用要求?

测量齿厚是为了评定齿轮传动中齿厚减薄量用的侧隙指标。主要是为了保证齿侧间隙。

2.齿轮齿厚偏差可以用什么评定指标代替?

可以用公法线长度极限偏差代替

实验五齿轮公法线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齿轮公法线长度及其变动量△Fw的测量方法;

2.掌握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m的测量方法;

3.学会齿轮公差表格的查阅。

二、测量对象

模数为4,齿数为22的直齿圆柱齿轮

三、实验仪器

公法线千分尺量具测量范围:0-25mm 分度值:0.001mm

四、测量原理

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的最大值Wmax与最小值Wmin之差。测量ΔFw可以得到齿距累积误差ΔFp中的切向误差部分,这一误差主要是由于齿轮加工机床传动中分度蜗轮的回转中心与机床主轴(或工作台)的旋转中心不重合而产生的(通常称作运动偏心)。它使得同一齿轮上的基节或基圆齿厚不均匀,从而影响齿轮在传动中传动比变化的准确性。ΔFw主要反映由于运动偏心而造成的齿轮切向长周期误差。为控制齿侧间隙,还应使公法线平均长度在规定偏差范围内。

公法线长度变动

ΔFw=Wmax-Wmin

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Ewm是指在齿轮一周范围内,所有实际公法线长度的平均值与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之差,即

△Ewm=W

平均-W

公称

其中公法线长度的公称值理论计算公式为

W=m[ 2.95213(k-0.5)+0.014Z]

测量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时的跨齿数

k=Z/9+0.5

公法线长度的算术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Ewm作为测量结果,用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上偏差△Ewms和下偏差△Ewmi进行评定,极限偏差可用下式进行换算:

△Ewms=Ess cosα-0.72Fr sinα

△Ewmi=Esi cosα-0.72Fr sinα

五、实验步骤

1.确定被测齿轮的跨齿数K,并计算公法线公称长度W;

2.根据公法线公称长度W选取适当规格的分法线千分尺并校对零位;

3.测量公法线长度:根据选定的跨齿数K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沿被测齿轮圆周均布

的公法线长度;

4.计算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Ewm:取所测实际公法线长度的平均值W后减去公称公

法线长度,即为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Ewm;

5.计算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取测得的实际公法线长度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为公法线平均长度变动ΔFw;

6.查表判断合格性。

六、实验数据

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 测控技术教研室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实验一尺寸误差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3.加深理解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二、实验容 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赛规。 2.根据测量结果,按国家标准GBl957—81《光滑极限量规》查出被测塞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作出适用性结沦。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投影立式光学计用于长度测量,其测量方法属于接触测量,一般用相对测量法测量轴的尺寸。光学计比较仪是一种精密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仪器,除主要用于轴类零件的精密测量外,还用来检定5等(3、4级)量块。本仪器采用光学投影读数方法,它操作方便、工作效率较高。同时本仪器的投影屏采用腊屏新技术,并在其腊屏前设置一块读数放大镜,对提高刻线的成像质量及整个视场获得较匀称的主观亮度有一定的效果。 (一)仪器结构: 仪器结构如图1-1所示,投影光学计管是由上端壳体12及下端测量管17二部分组成的,上端壳体12装有隔热片、分线板、反射棱镜、投影物镜、直角棱镜、反射镜、投影屏及放大镜等光学零件,在壳体的右侧上装有调节零位的微动螺钉4,转动微动螺钉4可使分划板得到一个微小的移动而使投影屏上的刻线迅速对准零位。 测量管17插入仪器主体横臂7,其外径为φ28d,在测量管17装有准直物镜,平面反射镜及光学杠杆放大系统的测量杆,测帽9装在测量杆上,测量杆上下移动时,测量杆上端的钢珠顶起平面反射镜,致使平面反射镜座以杠杆板上的另二颗钢珠为摆动轴,而倾斜一个φ角,其平面反射镜与测量杆是由二个抗拉弹簧牵制,对测定量块或量规有一定的压力。 测量杆下端露在测量管17外,以备套上各种带有硬质合金头的测帽。测量杆的上下升降是借助于测帽提升器9的杠杆作用,立式提升器9上有一个滚花螺钉,可以调节其上升距离,达到方便地使被测工件推入测帽下端,并靠两个抗拉弹簧的拉力使测头与被测工件良好接触。 (二)仪器规格 Ⅰ投影光学计管的主要规格:

大地测量学实验指导书汇总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XXX大学土木工程系测绘工程教研室 2010年7月

第一部分:实验与实习须知 控制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其实验与实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验与实习,才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进而掌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作业的基本方法,并为深入学习测绘专业理论和有关专业知识打下基础。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的基本规定,了解仪器的借还手序及仪器的保护、保养等知识,做到爱护仪器,达到实习之目的,防患于未然。 实验与实习规定 1.在实验或实习之前,必须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本指导书,以明确目的、了解任务、熟悉实验步骤和过程、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 2.实验或实习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和借领和归还手续。 3.实验或学习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 4.必须遵守“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5.应该服从教师的指导,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认真、按时、独立地完成任务。每项实验或实习,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或实习记录,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才可交还仪器工具,结束工作。 6.在实验或实习过程中,还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环者应予赔偿。 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在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仪器工具的借领 1.在指定的地点凭学生证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 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 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 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

实验指导书

Matlab实验指导书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04年1月

目录 MATLAB实验教学计划 (2) 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 (3) 实验二MATLAB图形系统......................................................... . (5) 实验三 MATLAB程序设计 (6) 实验四 MATLAB基本应用领域 (7) 实验五设计性综合实验1---数字信道编译码 (14) 实验六设计性综合实验2---fir滤波器设计................................. . (16) 2

MATLAB实验教学计划 指导教师:郑晓昆薛文玲王竹毅学时数:12学时周4学时2次实验,共3周6次实验,第7—9教学周,每次实验2学时 所用仪器设备:MATLAB7.0实验软件系统 实验指导书:Matlab实验指导书 自编 实验参考书:, 楼顺天等编著, 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06年5月第二版 实验项目: A, MATLAB基本操作 内容:矩阵操作,基本数学函数,逻辑函数操作等; 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83练习题1—10 B, MATLAB图形系统 内容:图形绘制,图形标注,对数和极坐标,坐标轴控制,颜色控制等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146练习题1—10 C, MATLAB程序设计 内容:脚本script和函数function认识,流程控制,参数交互输入,基本程序设计技巧练习,程序调试DEBUG等 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184练习题1—10 D, MATLAB基本应用领域 内容:线性代数,多项式与内插,曲线拟合,数据分析与统计,泛函基础等 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146练习题1—4,6—19 E, 设计性综合实验----数字信道编译码 内容:1数字通信系统信道编码AMI编译码 2数字通信系统信道编码HDB3编译码 F,设计性综合实验----fir滤波器设计 内容:设计一个有限冲击相应数字滤波器FIR是该滤波器能够滤出规定频率以上的信号,而该频率以下的信号不受影响。 3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卢桂萍编写 机械与车辆学院 二0一0年三月

目录 实验一孔轴配合的认识及基本技术测量实验二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 实验三用合象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实验四表面粗糙度测量 实验五齿轮测量

实验一孔轴配合的认识及基本技术测量一、实验目的 1.掌握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2.加深对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的认识; 3.学会选择并组合量块; 4.认识和学会使用几种常用的机械式量仪;

5.了解随机误差的处理。 二、实验容 1.观察减速箱中孔轴配合的类型; 2.测量方法分类、测量工具介绍; 2.量块的选择及组合; 4.量仪的使用及测量。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 第一节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测量的一般概念 技术测量主要是研究对零件的几何参数进行测量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所谓“测量”就是将一个待确定的物理量,与一个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他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即: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单位和测量精度。 “检验”具有比测量更广泛的含义。例如表面疵病的检验,金属部缺陷的检验,在这些情况下,就不能采用测量的概念。 二、长度单位基准及尺寸传递系统 三、测量工具的分类 测量工具可按其测量原理、结构特点及用途分以下四类: 1.基准量具:①定值基准量具;②变值量具。 2.通用量具和量仪:它可以用来测量一定围的任意值。按结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1)固定刻线量具 (2)游标量具 (3)螺旋测微量具

(4)机械式量仪 (5)光学量仪 (6)气动量仪 (7)电动量仪 3.极限规:为无刻度的专用量具。 4.检验量具:它是量具量仪和其它定位元件等的组合体,用来提高测量或检验效率,提高测量精度,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较多。 四、测量方法的分类 1.由于获得被测结果的方法不同,测量方法可分为: 直接量法 间接量法 2.根据测量结果的读值不同,测量方法可分为: 绝对量法(全值量法) 相对量法(微差或比较量法) 3.根据被测件的表面是否与测量工具有机械接触,测量方法可分为: 接触量法 不接触量法 4.根据同时测量参数的多少,可分为: 综合量法 分项量法 5.按测量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所起的作用不同,测量方法分为: 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 五、测量工具的度量指标 度量指标:指的是测量中应考虑的测量工具的主要性能,它是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的依据。1.刻度间隔C:简称刻度,它是标尺上相邻两刻线之间的实际距离。 2.分度值i:标尺上每一刻度所代表的测量数值。 3.标尺的示值围:量仪标尺上全部刻度所能代表的测量数值。 4.测量围:①标尺的示值围②整个量具或量仪所能量出的最大和最小的尺寸围。 5.灵敏度:能引起量仪指示数值变化的被测尺寸的最小变动量。灵敏度说明了量仪对被测数值微小变动引起反应的敏感程度。 6.示值误差:量具或量仪上的读数与被测尺寸实际数值之差。 7.测量力:在测量过程中量具或量仪的测量面与被测工件之间的接触力。 8.放大比(传动比):量仪指针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与被测量尺寸变化的比。这个比等于刻度间隔与分度值之比。 六、测量误差 1.测量误差:被测量的实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即δ=X–Q 式中:δ—测量误差; X—实际测得的被测量; Q—被测值的真实尺寸。 由于X可能大于或小于Q,因此,δ可能是正值、负值或零。这样,上式可写成 Q=X±δ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即测量误差的组成)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汇总Word版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武汉纺织大学 实验一直流电路实验 (1)

实验二正弦交流电路的串联谐振 (4) 实验三功率因数的提高 (6) 实验四三相电路实验 (9) 实验五微分积分电路实验 (12) 实验六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旋转控制 (14) 实验七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16) 实验八单相桥式整流和稳压电路 (18) 实验九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19) 实验十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24) 实验十二组合逻辑电路 (26) 实验十三移位寄存器 (29) 实验十四十进制计数器 (33)

实验一直流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3.等效电源参数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阐明了电路整体结构必须遵守的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有两条即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在任一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换句话来说就是在任一时刻,流入到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0。 电压定律: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的循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U=0。 2.叠加原理:n个电源在某线性电路共同作用时,它们在电路中任一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在任意两点间所产生的电压降等于这些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部分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降的代数和。三、仪器设备及选用组件箱: 1.直流稳压电源 GDS----02 GDS----03 2.常规负载 GDS----06 3.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 GDS----10 四、实验步骤: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按图1—1接线,(U S1、U S2分别由GDS---02,GDS---03提供)调节U SI=3V,U S2=10V,然后分别用电流表测取表1—1中各待测参数,并填入表格中。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⑴将U S2从上述电路中退出,并用导线将c、d间短接,接入U S1,仍保持3V,测得各项电流,电压,把所测数据填入表1—2中;

高频实验指导书2017

实验平台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平台基本操作方法 在使用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时,要按照标准的规范进行实验操作,一般的实验流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将实验台面整理干净整洁,设备摆放到对应的位置开始进行实验; (2)打开实验箱箱盖,或取下箱盖放置到合适的位置;(不同的实验箱盖要注意不能混淆); (3)简单检查实验箱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如有损坏,需告知老师,以便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正常实验; (4)根据当前需要进行的实验内容,由老师或自行更换实验模块;更换模块需要专用的钥匙,请妥善保管; (5)为实验箱加电,并开启电源;开启电源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实验箱电源指示灯(每个模块均有电源指示),如果指示灯状态异常,需要关闭电源,检查原因; (6)实验箱开启过程需要大约20s时间,开启后可以开始进行实验; (7)实验内容等选择需用鼠标操作; (8)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打开置物槽,选择对应的配件完成实验; (9)实验完成后,关闭电源,整理实验配件并放置到置物槽中; (10)盖上箱盖,将实验箱还原到位。 二、实验平台系统功能介绍 实验平台系统分为八大功能板块,分别为实验入门、实验项目、低频信号源、高频信号源、频率计、扫频仪、高频故障(实验测评)、系统设置。

1.设备入门 设备入门分为四类,分别是平台基本操作、平台标识说明、实验注意事项、平台特点概述。 2.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是指实验箱支持的实验课程项目,可以完成的实验内容列表,分为高频原理实验和高频系统实验。 高频原理实验细分为八大实验分类,分别是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实验、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振荡器实验、中频放大器实验、混频器实验、幅度解调实验、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鉴频器实验。如下图所示。

互换性实验报告(注意这个不打印)

实验报告:轴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侧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2、加深理解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四、测量示意图: ⅠⅡⅢ ⅠⅡⅢ 五、测量步骤: 1、根据基本尺寸选择量块 2、立式光学计调零 3、把被测轴放上工作台前后推动,读取最大值 4、把被测轴转动90度,用同样的方法测同一截面数值 5、以同样的步骤测另外两个截面的数值 6、取以上六个数值的平均值作为被测轴的实际尺寸

八、思考题: 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属于什么测量方法? 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分度值?刻度间距? 4、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刻度尺的示值范围有何不同? 注:该注明无需抄在实验报告中,仅做说明用。 1、留空处需要同学自行测量、计算、填写。 2、N/A表示不需要填写,留空即可。 3、其它需抄写到实验报告对应位置,不能打印。 4、思考题的完成程度也会影响实验报告的最终成绩,有些没有讲过的内容同学 需自学,或者度娘。。

实验报告:孔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内径千分尺的测量方法 2、加深对内径千分尺测量特点的了解 四、测量示意图: ⅠⅡⅢ ⅠⅡⅢ 五、测量步骤: 1、内径千分尺调零 2、测量第一个截面数值 3、把被测孔转动90度,用同样的方法测同一截面数值 4、测量第二、三个截面两个方向(90度)值 4、取平均值作为被测孔的实际值

七、测量数据分析并判断被测零件是否合格; 八、思考题: 1、用内径千分尺和内径量表测量孔的直径是,各属于哪种测量方法? 2、内径量表测量孔时“转折点”意味着什么?一旦“零位”确定,百分表指针 超过“零位”发生转折,示值为正还是负?百分表指针不过“零位”发生转折,示值为正还是负? 3、组合量块组的原则是什么? 注:该注明无需抄在实验报告中,仅做说明用。 1、二.实验仪器中的型号和测量范围按实际情况填写,除了11~14的内径千 分尺外,还有14~17的,17~20的。 2、三.被测零件中的公差标注按实际情况填写,除了12±0.5外,还有15 ±0.5,18±0.5。 3、留空处需要同学自行测量、计算、填写。 4、N/A表示不需要填写,留空即可。 5、其它需抄写到实验报告对应位置,不能打印。 6、思考题的完成程度也会影响实验报告的最终成绩,有些没有讲过的内容同学 需自学,或者度娘。。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量块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 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千分尺校正棒。 三、实验原理 1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特性称为研合性。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二)实验步骤 1 用千分表测量千分尺校正棒 2 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 4~5 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

研合在一起。 4正常情况下,在研合过程中,手指能感到研合力,两量块不必用力就能贴附在一起。如研合立力不大,可在推进研合时稍加一些力使其研合。推合时用力要适当,不得使用强力特别在使用小尺寸的量块时更应该注意,以免使量块扭弯和变形。 5如果量块的研合性不好,以致研合有困难时,可以将任意一量块的测量面上滴一点汽油,使量块测量面上沾有一层油膜,来加强它的黏结力,但不可使用汗手擦拭量块测量面,量块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煤油清洗。 6量块研合的顺序是:先将小尺寸量块研合,再将研合好的量块与中等尺寸量块研合,最后与大尺寸量块研合。 7. 记录数据; 六思考题 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昆明理工大学MATLAB实验指导书(第二次实验)

************************ MATLAB上机指导书 ************************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彭用新 2015年3月

实验三符号计算 一、操作部分:在命令窗口执行命令完成以下运算,记录运算结果。 1.findsym:帮助我们获取系统定义的自变量 f= sym('sin(a*x+b*y)'); findsym(f) 2.numden(获取分子分母), sym2poly,(获取多项式时系数)poly2sym(根据多项式系 数获得符号表达式) [n,d]=numden(sym('x*x+y')+sym('y^2')) p=sym('2*x^3+3*x^2+4'); sym2poly(p) x=[2,3,0,4]; poly2sym(x) 3. collect :合并同类项;expand:展开多项式;horner: 分解成嵌套形式;factor:因式 分解;simplify: 对表达式化简 syms x y; collect(x^2*y+y*x-x^2-2*x) collect((x+y)*(x^2+y^2+1), y) syms x y; expand((x-2)*(x-4)) syms x;horner(x^3-6*x^2+11*x-6) syms x;factor(x^3-6*x^2+11*x-6) syms x;simplify((x^2+5*x+6)/(x+2)) 4. finverse :求得符号函数的反函数。 syms x y; finverse(1/tan(x)) f= x^2+y; finverse(f,y) finverse(f)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15076055.html,pose 求符号函数的复合函数 syms x y; f = 1/(1 + x^2); g = sin(y); compose(f,g) 6. subs :表达式替换。 syms a b;subs(a+b,a,4)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报告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室 技术测量室编 年级 班级 姓名 实验名称及目录: 实验一、尺寸测量 实验1—1、轴的测量 实验1—2、孔的测量 实验二、形位误差测量 实验2—1、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实验2—2、平行度误差、平面度误差测量 实验三、表面粗糙度测量、螺纹测量 实验3—1、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实验3—2、螺纹中径、螺距及牙形半角的测量实验四、齿轮测量 实验4—1、直齿圆柱齿轮公法线的测量 实验4—2、直齿圆柱齿轮齿厚偏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三、被测零件: 四、测量示意图: 七、测量数据分析并判断被测零件是否合格; 八、思考题: 1、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属于什么测量方法? 2、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分度值?刻度间距? 4、仪器的测量范围和刻度尺的示值范围有何不同?

一、实验目的 三、被测零件: 四、测量示意图:六、测量数据记录:(单位:mm) 七、测量数据分析并判断被测零件是否合格; 八、思考题: 1、用内径千分尺和内径量表测量孔的直径是,各属于哪种测量方法? 2、内径量表测量孔时“转折点”意味着什么?一旦“零位”确定,百分表指针超过“零 位”发生转折,示值为正还是负?百分表指针不过“零位”发生转折,示值为正还是负? 3、组合量块组的原则是什么?

实验报告: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形状公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四、测量示意图:(要求画出简单的仪器的测量原理图和被测面的测量截面图) 六、作图:分别用最小区域法和两端点连线法求直线度误差值,并作出合格性结论。 七、思考题: 1、以本实验为例,试比较按最小区域法和两端点连线法评定的直线度误差值何者更合理? 2、用作图法求直线度误差值时,如前所述,总是按平行于纵坐标计量,而不是按垂直于两条平行包容直线的距离计量,原因何在?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汇总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 2008年10月

实验要求 (1)预习实验指导书有关部分,认真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2)实验中及时分析记录。 (3)按指导书要求书写实验报告,提交打印版(A4)。 实验的验收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机操作,包括检查程序运行和即时提问。第二部分是提交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进程调度(4学时) 一、实验目的 在采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往往有若干个进程同时处于就绪状态。当就绪进程个数大于处理机数时,就必须依照某种策略来决定哪些进程优先占用处理机。本实验模拟在单处理机情况下的处理机调度,帮助学生加深了解处理机调度的工作。 二、实验类型 设计型。 三、预习内容 预习课本处理机调度有关内容,包括进程占用处理机的策略方法。 四、实验内容与提示 本实验中共有两个实验题。 第一题:编写并调试一个模拟的进程调度程序,采用“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对五个进程进行调度。 <一>最高优先级优先调度算法 1)优先级简介 动态优先数是指在进程创建时先确定一个初始优先数,以后在进程运行中随着进程特性的改变不断修改优先数,这样,由于开始优先数很低而得不到CPU 的进程,就能因为等待时间的增长而优先数变为最高而得到CPU运行。 例如:在进程获得一次CPU后就将其优先数减少1。或者,进程等待的时间超过某一时限时增加其优先数的值,等等。 2)详细设计 优先权调度算法: 1、设定系统中有五个进程,每一个进程用一个进程控制块( PCB)表示,

进程队列采用链表数据结构。 2、进程控制块包含如下信息:进程名、优先数、需要运行时间、已用 CPU时间、进程状态等等。 3、在每次运行设计的处理调度程序之前,由终端输入五个进程的“优 先数”和“要求运行时间”。 4、进程的优先数及需要的运行时间人为地指定。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 间片为单位进行计算。 5、采用优先权调度算法,将五个进程按给定的优先数从大到小连成就 绪队列。用头指针指出队列首进程,队列采用链表结构。 6、处理机调度总是选队列首进程运行。采用动态优先数办法,进程每 运行一次优先数减“1”,同时将已运行时间加“1”。 7、进程运行一次后,若要求运行时间不等于已运行时间,则再将它加 入就绪队列;否则将其状态置为“结束”,且退出就绪队列。 8、“就绪”状态的进程队列不为空,则重复上面6,7步骤,直到所 有进程都成为“结束”状态。 9、在设计的程序中有输入语句,输入5个进程的“优先数”和“要求 运行时间”,也有显示或打印语句,能显示或打印每次被选中进程 的进程名、运行一次后队列的变化,以及结束进程的进程名。10、最后,为五个进程任意确定一组“优先数”和“要求运行时间”,运行并调试所设计的程序,显示或打印出逐次被选中进程的进程名及其进程控制块的动态变化过程。

Labview实验指导书

Labview虚拟仪器实验指 导书 宋爱娟 2009.2

目录 实验一 Labview的认识性实验(2学时) (3) 实验二 Labview的基本操作(2学时) (4) 实验三数据操作实验(2学时) (6) 实验四 labview结构在编程中的应用(4学时) (10) 实验五 labview中字符串、数组、簇的实验(2学时) (16) 实验六图表和图形实验(4学时) (23) 实验七专业测试系统的搭建实验(2学时) (28) 实验八创建子VI(2学时) (32) 实验九人机界面交互设计实验(2学时) (35) 实验十波形编辑及频谱分析实验(3学时) (39) 实验十一救援用LED灯实验(4学时选作) (41)

实验一Labview的认识性实验 一、目的 1、熟悉Labview的基本组件 2、熟悉Labview的前面板、程序框图、快捷和下拉菜单 3、掌握Labview的选项板及在线帮助 二、环境 1、WINDOWS2000环境(将显示属性中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2、Labview8.6软件 三、内容与步骤: [练习1] 启动Labview,查找Labview示例 步骤: 1.打开文件VibrationAnalysis.vi(c:/ProgramFiles/National Instruments/LabVIEW 8.6/examples/apps/demos.llb) 2.单击按钮Run运行该程序 3.改变采样速率 4.改变采样速度,验证希望速度与实际速度是否一致 [练习2] 熟悉前面板与程序框图的切换及观察程序流的执行过程 1.在练习1的基础上,利用快捷方式将前面板切换到程序框图。 2.单击高亮度显示按钮观察代码的数据流向。 [练习3] 熟练打开运行一个VI 1.练习查找所定VI,另用帮助查找含有FILTER的示例,找到其中的Express Filter.VI程序双击打开 2.运行该程序 3.改变仿真频率、仿真幅度和仿真噪声幅度观察指示器的值与图中值是否一致。 4.观察数据流执行过程 [练习4]练习查找运行 1.将上面程序在框图窗口双击程序框图中的Simulate Signal,将正弦信号改为其他信号之后运行程序。 2.熟练查找其他程序并运行 [练习5] 1.在Labview启动界面中选择新建选项 2.打开空VI或VI模板 3.任意打开VI模板并运行。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三个实验,前两个必做,最后一个演示和选做)

实验一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按“节距法”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方法。 二、测量原理及数据处理 对于很小表面的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常按“节距法”,应是将被测平面分为若干段,用小角度度量仪(水平仪、自准直仪)测出各段对水平线的倾斜角度,然后通过计算或图解来求得轮廓线的直线度误差。本实验用合像水平仪。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将被测表面全长分为n段,每段长l=L/N应是桥板的跨距。将桥板置于第一段,桥板的两支承点放在分段点处,并把水平仪放在桥板上,使两者相对固定(用橡皮泥粘住)记下读数a1(单位为格)。然后将桥板沿放测表面移动,逐段测量下去,直至最后一段(第n段)。如图1每次移l,并要使支承点首尾相接,记下每段读数(单位为格)a1、a2、……a n。最后按下列步骤(见例)列表计算出各测量点对两端点连线的直线度偏差Δh i,并取最大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作为所求之直线度误差。 [例]设有一机床导轨,长2米(L=2000mm),采用桥板跨距l=250mm,用分度值c=0.02mm/m的水平仪,按节距法测得各点的读数a i(格)如表1。 表1

也可用作图法求出直线度误差,如图2。 作图法是在坐标纸上,以导轨长度为微坐标,各点读数累积为纵坐标,将测量得到的各点读数累积后标在坐标上,并将这些坐标点连成折线,以两端点连线作为评定基准,取最大正偏差与最大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再换算为线值(μ),即为所求之直线度误差。 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时,数据处理的根据,可由下图看出:(图3) A i — 导轨实际轮廓上的被测量点(i =0、1、2、……、n ); a i — 各段上水平仪的读数(格); Y i — 前后两测量点(i -1,i )的高度差; h i — 各测点(A i )到水平线(通过首点A 0)的距离(μ),显然 1 'i n i i h y == ∑

C语言实验指导书(刘联海20131106)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目录 实验1 C语言编程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1) 实验2 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3) 实验3 数据类型和表达式 (5) 实验4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7) 实验5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 (10) 实验6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2) (13) 实验7 数组 (16) 实验8 函数 (18)

实验1 C语言编程环境和运行C程序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Visual C6.0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 2、熟悉C语言程序从编辑、编译、连接到最后运行得到结果的过程及各过程的作用; 3、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征与书写规则,能够编写简单的C程序; 4、初步理解程序调试的思想,能找出并改正C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二、实验内容 1、熟悉上机环境 ⑴熟悉VC++6.0集成环境,重点是其中常用菜单、工具按钮的功能; ⑵在D盘建立一个自己的工作文件夹,文件夹以班名+学号后两位+姓名来命名(如:应用1105张三);分别创建、编辑并运行下列程序,初步熟悉C源程序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方式。 #include main() { printf(“This is my first program!\n") ; } 2、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分两行输出自己的姓名及联系电话。 3、程序改错调试 以下给定程序的功能是在屏幕上显示“Welcome to You!”,其中存在3处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并调试程序使其能运行得到正确结果。 #include mian() //1 { printf(Welcome to You!\n") //2 } 4、选做题 ⑴自学教材P47内容以及附录B中的字符与ASCII码对照表,编程输出以下图形: ? ? ⑵编程输出如下通讯录功能菜单界面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材料硬度测定(综合性) 一、实验内容 1.金属布氏硬度实验。 2.金属洛氏硬度实验。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金属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的使用方法,巩固硬度试验方法的理论知识,掌握各种硬度计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具有踏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一)实验条件 1.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和显维硬度计,读数放大镜,标准硬度块。 2.推荐试样用材:灰铸铁、经调质处理的45钢、淬火低温回火的T10钢。 (二)要求 制备试样过程中不得使试样因冷、热加工影响试验面原来的硬度。试验面应为光滑的平面,不应有氧化皮及污物,测布氏硬度、洛氏硬度时试验面的粗糙度Ra≤0.8μm。 试验时,应保证试验力垂直作用于试验面上,保证试验面不产生变形、挠曲和振动。试验应在10~35℃温度范围内进行。 不同硬度试验对试样及试验操作尚有具体要求。 四、实验相关知识点 1.硬度试验原理。 2.对试样的要求。 3.硬度试验方法的选择。 4.各种硬度计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试验数据的获得。 6.不同硬度试验方法的关系。 五、实验实施步骤 (一)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金属布氏硬度值是单位压痕表面积所承受的外力。

1.试验规范的选择 布氏硬度试验时应根据测试材料的硬度和试样厚度选择试验规范,即压头材料与直径、F/D2值、试验力F及试验力保持时间t。 (1)压头材料与直径的选择压头为硬质合金球。 球体直径D的选择按GB/T231.1-2009《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有五种,即10mm、5mm、2.5mm、2mm和1mm。压头直径可根据试样厚度选择,见压头直径、压痕平均直径与试样最小厚度关系表。选择压头直径时,在试样厚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用10mm球体作压头,以便得到较大的压痕,使所测的硬度值具有代表性和重复性,从而更充分地反映出金属的平均硬度。 (2)F/D2、试验力F及试验力的选择 F/D2比值有七种:30、15、10、5、2.5、1.25和1,其值主要根据试验材料的种类及其硬度范围来选择。 球体直径D和F/D2比值确定后,试验力F也就确定了。 试验须保证压痕直径d在(0.24~0.6)D范围内,试样厚度为压痕深度的10倍以上。 (3)试验力保持时间t的选择试验力保持时间t主要根据试样材料的硬度来选择。黑色金属:t=10~15s;有色金属:t=(30±2)s;<35HBW的材料:t=(60±2)s。 2.布氏硬度试验过程 (1)试验前,应使用与试样硬度相近的二等标准布氏硬度块对硬度计进行校对,即在硬度块上不同部位测试五个点的硬度,取其平均值,其值不超过标准硬度块硬度值的±3%方可进行试验,否则应对硬度计进行调整、修理。 (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试样安放在试验机工作台上,转动手轮使工作台慢慢上升,使试样与压头紧密接触,直至手轮与螺母产生相对滑动。同时应保证试验过程中试验力作用方向与试验面垂直,试样不发生倾斜、移动、振动。 启动按钮开关,在施力指示灯亮的同时迅速拧紧压紧螺钉,使圆盘随曲柄一起回转,直至自动反向转动为止,施力指示灯熄灭。从施力指示灯亮到熄灭的时间为试验力保持时间,转动手轮取下试样。 (3)用读数显微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测量出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d1 。

互换性测量实验报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实训实习报告 项目名称互换性及测量技术实践 所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09 机自 A2 班 学生姓名黄金驹 指导教师刘唯、吴站雷 实训实习地点:机电楼(14#楼)408实验室实训实习日期:2011 年 9 月– 12 月 6 日

实训实习任务书

目录 实验任务书 (1) 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 (3) 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7) 圆度误差的测量 (10) 准直仪测量直线度 (13) 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15) 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17) 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 (18) 标准样块比较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19) 螺距的测量 (20) 螺纹中径的测量 (21) 螺纹牙型半角的测量 (22) 万能角尺的使用 (23) 测量齿轮的模数 (24) 齿轮齿厚的测量 (26) 齿轮公法线的测量 (27) 齿轮径向综合跳动的测量 (28) 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30)

实验一游标量具的使用及零件的测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游标量具的读数原理; 2、熟练掌握各种游标量具的使用方法; 3、运用游标量具对零件进行测量,并绘制零件图。 二、实验原理 1、游标的读数原理 将两根直尺相互重叠,其中一根固定不动,另一根沿着它相对滑动。固定不动的直尺称为主尺,沿主尺滑动的直尺称为游标尺。 设a为主尺每格的宽度,b为游标尺每格的宽度。I为游标刻度值,n为游标的刻线格数。 当主尺(n-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的长度时,游标尺每格的宽度b为b=(n-1)*a/n 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每格的宽度与游标尺每格的宽度只差即i=a-b=a/n n=a/i b=a-i 当主尺(2n-1)格的长度正好等于游标n格的长度时,游标尺每格的宽度为 b=(2n-1)*a/n 游标的分度值i为主尺r格的宽度与游标尺1格的宽度之差即 i=r*a-b=a/n n=a/i b=r*a-i 式中:r—游标模数 游标模数为正整数,一般取r=1或r=2 游标刻线的总长l为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学院

实验一量块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 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被测件。 三、实验原理 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特性称为研合性。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被测零件尺寸高度。 (二)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被测件 2.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 4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研合在一起。

4.将研合后的量块与被测件同时放到测量平板上,在测量平板上移动指示表的测量架,使指示表的测头与量块上工作表面相接触,转动指示表的刻度盘,调整指示表示值零位。 5.抬起指示表测头,将被测件放在指示表测头下,取下量块,记录下指示表的读数。 6.量块的尺寸与指示表的读数之和就是被测件的尺寸。 7. 记录数据; 五、思考题 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

实验二常用量具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正确掌握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掌握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3、对比不同量具之间测量精度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 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轴承等。 三、实验原理 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仪器的精密程度。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仪器本身的“允许误差”(尺寸偏差)相应也越小。学习使用这些仪器,要注意掌握它们的构造特点、规格性能、读数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维护知识等,并注意要以后的实验中恰当地选择使用。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一)实验内容 1、熟悉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使用方法。 2、用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测量轴承内、外径。 3、对所测数据进行误差处理,得出最终测量结果。 (二)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轴承外径的同一部位5次(等精度测量),将测量值记入下表中,并完成后面的计算: ⑴平均值:将5次测量值相加后除以5,作为该测量点的实际值。 ⑵变化量: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入上表中,并完成后面的计算: ⑴平均值:将5次测量值相加后除以5,作为该测量点的实际值。 ⑵变化量:测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⑶测量结果:按规范的测量结果表达式写出测量结果。 3、内径百分表测量步骤: (1)内径百分表在每次使用前,首先要用标准环规、夹持的量块或外径千分尺对零,环规、夹持的量块和外径千分尺的尺寸与被测工件的基本尺寸相等。 (2)内径百分表在对零时,用手拿着隔热手柄,使测头进入测量面内,摆动直管,测头在X方向和Y方向(仅在量块夹中使用)上下摆动。观察百分表的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