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下表中) 1.冬天,我们在教室窗户的内侧,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A .液化 B .汽化 C .凝华 D .升华 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 .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 .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 .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3.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优劣煤质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下列哪个物理量 A .比热容 B .密度 C .热值 D .温度 4.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B .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C .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到暖和

D .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5.下面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6.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甲、乙、丙为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S 后,要使小灯泡L1、L2均能发光并且组成串联电路。则

A.甲为电流表,乙、丙为电压表

B.乙为电流表,甲、丙为电压表

C.甲为电压表,乙、丙为电流表

D.乙为电压表,甲、丙为电流表

7.小轿车上都装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是否关好车门的指示灯.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图2所示的模似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8、图3中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L1和L2两灯组成并联电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应是: A .S1、S2断开,S3闭合 B .S1、S2闭合,S3断开 C .S1 、S2、S3都闭合 D .S2、S3闭合,S1断开

9.小明同学做实验时,连成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L1和灯泡L2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 A .L1断路,L2断路 B .L1断路,L2短路 C .L1短路,L2断路 D .L1短路,L2短路 10.下列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1

图3

11.小刚同学用如图6

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

A 、

B 两点间的

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12.以下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功率大约为l kW 的是: A .微波炉

B .电冰箱

C .电风扇

D .电视机

13.要改变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下列办法中可行的是 A .改变通电导体中的电流方向 B .增大通电导体中的电流

C .减小通电导体两端的电压

D .同时改变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14.下列四幅图中,磁感线的方向、磁极名称标注正确的是:

15.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 A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 B .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 C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D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6.(6分)钢铁厂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和余热进行二次利用,既节省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如钢铁厂内游泳池中的温水就是利用废气和余热所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加热得到的。当高温水蒸气通入冷水中时,高

温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若使池中5×105kg 的水升温10℃,水需吸收 J 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要用热值为3×107J/kg 的煤来给,需完全燃烧 kg 的煤。

17.(4分)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摩擦,轮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冒烟现象,并在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痕迹。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 的方法使轮胎的内能 。

18.(4分)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5V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1.5A .则导体电阻是 Ω。如果导体两端电压减小到1.5V ,导体中电流是 A 。

图4

图6

图7

图8

5

19.(4分)一盏电阻为12Ω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6V ,若只有一个8V 的电池组,为了使小灯泡能够正常工作,则需要串联一个 Ω的电阻,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 20.(4分)如图9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发光,并且

两块电压表的指针所指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L1两端的电压是 V ,L2两端的电压是 V 。

21.(6分)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是 Ω,将元件

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 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 A ,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 A 。

22.(4分)如图11所示,是某电饭煲的铭牌上的一部分技术数据。由这些数据可知该电饭煲正常工作半小时消耗的电能为 。 三、实验探究题:(20分)

23.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7分)

(1)图12

(2)某实验小组通过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部分记录见上表。若电压表示数为2.50V 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18所示,请你填写表格中的两个空格。

(3)老师看了该小组的记录,提示说:你们注意到三次测量的电阻相差较大这个现象吗?通过交流,其他小组也都有类似现象:灯泡电阻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经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验有误

差是肯定的,但这个现象不能单纯用误差来解释。因为:如果是误差,那么三次测得的电阻值应该相差 (选填“较大”或“较小”),并具有 的特点(选填“逐次增大” 、“逐次减小”或“时大时小”)。后来,同学们注意到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认为灯泡的电阻可能与 有关,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了证实。

24(9分).如图13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物图,其中电源电压为6V ,小灯泡额定电压是3.8V ,其灯丝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1A ”字样,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13中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滑片P 向左移动时灯变亮,且连线不得交叉)

图9

图10

图12

图13

(2)小刚合理地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闭合开关后灯不亮,聪明的小刚猜想:

A .可能灯丝断了

B .可能是变阻器开路

C .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请根据电表示数判断故障原因,并将与故障对应的电表示数填入下表.

(3)另一同学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先很亮后熄灭,你认为他在连接电路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3.8V ,电流表示数如图13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

25.(4分)萌萌利用如下图14所示装置研究电和磁的关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及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⑴比较①②两图可知

; ⑵比较②③两图可知 。 四、计算题:(20分)

25.(4分)如右图所示电路中,R 1=10Ω。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电压表示数为4V 。

求:⑴电源电压;⑵R 2的阻值。

猜 想 电流表示数

/A 电压表示数/ V

如果A 成立 如果 成立

0.6

S

N

- S

N

S

N

①未通电 ②通电

③改变电流方向

图14

A

V

R 1

R 2

S

22.(4分)我国目前最大的地下热水存储区已在我市商河县被成功探明。据山东省地质储量委员会测评,商河地下热水资源量为 48亿立方米,可开采热水资源20亿立方米,地热能储量资源总量为1.4×1019

J ,是我国最大的地下热水存储地,相当于50个济南卧虎山水库,可用300年之久。商河地下热水水质清澈透明,含有丰富的锂、碘、锶、溴、铁、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图所示为商河地热温泉试井,其井口出水温度为 56-62℃,被专家誉为“山东省地热第一井”。

⑴商河地热能储量资源总量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取标准煤的热值q =3.5×107J /kg )

⑵地热能是人们正在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之一,请你写出地热能与石油、煤炭等能源相比的一条优点?

26. (12分)图15所示的是一种WSH —50型号家用饮水机及铭牌,图16是饮水机的电路图。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

“亮”或“不亮”. 当温控开关1、2都闭合时,加热管正常工作,红灯 ,绿灯 ;当水沸腾后,温控开关1、2都断开,加热管不工作,其中R 红远远小于R 绿,则红灯 ,绿灯 。 (2)现将质量为0.5Kg ,初温20℃的水在

标准大气压下烧开需用时6min ,请计算水所吸收的热量.

(3)求饮水机正常工作6min 消耗的电能。

(4)比较(2)、(3)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并解释原因。

图15

16

2020届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检测试题word版1

九年级物理阶段性测试试题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 1.本试卷只能在答题纸上作答,答案写在试题上无效。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图题使用铅笔做答,其它试题使用蓝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做答。考试期间,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考试结束,答题纸交回。试卷请带回保存。 切记仔细审题,祝你成功! 加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 l 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对下图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3. 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递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 4.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50℃ B.在AB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AB 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 第8 min 后物质处于液态 5. 关于热量、功,内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功、内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所以三者的物理意义是相同的 B.热传递和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C.克服摩擦做功可使物体的热量增加 D.对物体做了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6. 右图中两名儿童的取暖方式是( ) A.两人都是通过做功取暖 B.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 C.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女孩通过做功取暖 D.男孩通过做功取暖,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7. 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热值 D.较高的凝固点 8.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飘渺的雾”是 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 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 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 液化现象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

202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 档 Contract Template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的实验报告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则是学生学习和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因此,学校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即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

能力。 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工作直接关系到物理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 二、具体工作计划: 1、制订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2、按照学校各类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3、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周历表。 4、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积极服务于教学。 5、充分利用生活中身边的实验器材的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6、做好仪器、器材的常规维修和保养工作。 7、做好仪器的借出、归还验收工作。 8、有必要时,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9、做好仪器、器材的补充计划。 10、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结合采用电子档案。

2018年沪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 九年级物理试卷 (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 一、选择题(每題2分,共32分) 1.汽油机工作时把内能转化为( ) A .机械能 B .电能 C .化学能 D .核能 2.如图6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 ) 3.海波的熔点是480C ,则480C 海波是(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两只同样的水银温度计在相同的气温下,其中一支玻璃泡上包有浸过酒精的 湿沙布,则( ) A 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小 B 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大 C 两支温度计读数一样 D 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5.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 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B 进行消毒 C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 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的冰没有内能 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7.下列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 B 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C 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D 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8.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 ,升高的 温度之比为3:2 ,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A 3:4 B 4:3 C 1:3 D 3:1 A.山间形成的浓雾 B.河面冰雪消融 C.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D. 草叶上形成的“白霜” 图1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二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2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较差,物理成绩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二是物理计算能力不强。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期工作的重点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如果能突破这两个问题,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章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第十二章物态变化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 热、对一些物理现象的解 释 液化和汽化 升华和凝华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比热容;内燃机;热机效 率 比热容和热机效率的 计算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电路组成、串联电路和并 联电路、电流 并联电路、电流、电压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电阻和变阻器;欧姆定律; 伏安法测电阻;电阻的串 联和并联 变阻器、电阻的串联和 并联 第十六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 关;功率;测量电功率 测量电功率 四、教育教学方法与措施 1、科学地布置作业,尽量减少重复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益。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采用书面作业与实践操作作业相接合的方式,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3、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4、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沪科版) 篇一:沪科版九年级物理2021第一次月题2 第一学期物理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2、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放樟脑丸片,利用了汽化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水的汽化吸热 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 3、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 内能就一定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

越多 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热源分别同时加热,液体的温度与时间 的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则 A.加热相同的时间,乙吸收的热量小于甲 B.甲的比热容大于乙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高的温度小于乙 D.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 6、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A.0℃的水没有温度,内能为零 B.一杯水若温度升高,则内能一定增大 C.加压可使冰的熔点降低,也可使水的沸点降低 D.30℃的水比20℃的水具有更多的热量 7、为体现低碳经济的理念,上海世博会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其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的面积达3× 104m2,年发电量3×106 kW·h.若这些电能由火力发电站提供(煤的热值为3×107J/kg,煤完全燃烧释放 的内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30%),则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煤炭的质量为 A.2.0×10kg B.1.2×10kg C.3.6×10kg D.1.2×10kg 4556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一定吸热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D.高温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比低温物体剧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沪科版)

九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沪科版) 第十一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温度计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三.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四.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五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上期末考试试题

图 1 学校 班级 姓名 坐号 成绩 ………………………密……………………封……………………装……………………订……………………线……………………… 晋江市2010~2011年九年级上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 确的,错选、多选或不选得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题首对应的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人的正常体温; C .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2.库仑(符号是 C )是下列那个物理量的单位( ) A .电功; B .电压; C .电荷量; D .电功率。 3.在下列仪器中,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是( ) A .电压表; B .电流表; C .测电笔; D .验电器。 4.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图1中表示吸气冲程的是( ) 5.如图2所示,甲图是小文连接的实验电路,与这个实验电路对应的电路图是乙图中的( ) 6.阻R 1、R 2(R 1>R 2)组成的如图3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电路总阻值最小的是( ) 7.如图4所示,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形成白色 雾气,这就是飞机“拉烟”现象。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蒸发; B .熔化; C .液化; D .凝华。 8.如图5所示,属于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9.小文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轻小球,它们相互吸引则小球( ) A .一定带正电; B .一定带负电; C .一定不带电; D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10.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都是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⑴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⑵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⑶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⑷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⑴⑵; B .⑵⑷; C . ⑴⑶; D .⑶⑷。 11.在如图6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12.如图7所示,下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最接近4A 的是( ) A B C D R 1 R 2 R 1 R 1 R 2 R 2 图3 图6 图2 图4 图 5 图7 A .家用电冰箱 B .电视机 C.电压力锅 D.节能灯

2018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2.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到的,感受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即“实验+推理”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并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及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实验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节物理课,希望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探究,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看航天员在太空吃食物时的场景。 播放视频: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的DV 思考:为什么手与食物脱离后仍然会运动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让学们一起来学习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板书:8.1 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预习案 1.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做实验得出吗? 3.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 4.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 5.什么是惯性?惯性与什么有关?静止的物体有惯性吗?

6.请举出生活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危害的实例。 (三)课内探案 自主探究一:牛顿第一定律 1、提出问题: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的解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科学家伽利略却通过理想实验,运用逻辑推理,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伽利略认为: 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点进行评价,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同一种现象,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都有其理由。到底哪个说法正确,仅仅靠思辨不能回答,让我们自己动手、动脑来探究论证吧。 2、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阅读“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先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 (2)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①此实验过程中,控制哪些条件保持不变?用什么方法控制?(为什么小车要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 ②哪些条件需要发生变化?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种变化?(用什么方法改变物体受到的阻力大小?) ③在实验中要观察哪些现象?记录哪些数据?观察: 记录: (3)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 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沪科版九年级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年邹城四中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2.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放樟脑丸片,利用了汽化 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水的汽化吸热 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内部冷冻室要液化,在外部冷凝器要汽化 3.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B.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C.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D.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5.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A.0℃的水没有温度,内能为零 B.加压可使冰的熔点降低,也可使水的沸点降低C.一杯水若温度升高,则内能一定增大D.30℃的水一定比20℃的水具有更多的内能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一定吸热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体积有关D.高温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比低温物体剧烈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沪教版)汇总教学提纲

八年级第一册 测量的历史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 1千米= 103米;1分米= 10-1米, 1厘米= 10-2米;1毫米=10-3米 4.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mm 地球的半径:6400 km 5.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 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 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 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秒表。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秒 (s),它的常用单位有小时,分。1h= 60 min= 3600 s. 第一章声 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

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气体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总总vt S s 2 1 21== 4.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 5.声音传递 信息 和 能量 6. 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1-2 声音的特质 1.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 强弱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 2.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 ~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3.噪音与乐音的区别:是否为有规律的振动 4.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声源处 减弱;(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 处减弱 第二章 光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影子、日食、小孔成像、 2-1光的反射 1.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4.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特点: 光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月考(三)

九年级物理月考(三)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答案栏内) 1、家庭电路中的插座、日光灯、电视机、电冰箱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PZ220--15”的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额定电压为15V B.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约为10A C.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D.一盏台灯的功率约为500W 3、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风扇B.电动机 C.电视机D.电饭锅 4、由欧姆定律I=U/R导出R=U/I,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在电流减小到零时非常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将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铜导线和铝导线串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为I1,通过铝导线的电流为I2 , 则() A、I1=I2 B、I1>I2 C、I1<I2 D、无法确定 6、某档案馆的保密室进出门有下列要求: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 (S 甲、S 乙 分别表示甲、乙两资料员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而馆长只 要用自己的钥匙(S 馆长 表示馆长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下列电路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但过了一段时间,小灯泡发生断路,这时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8、如图所示是A、B两定值电阻的U-I图象,由图象中信息可知()

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教案 (沪科版)

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下期(沪科 版) 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一、磁是什么 1. 磁体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体还具有指向性。 2.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一个磁体有两个磁极。 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指向南北方向。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将静止后指北的磁极叫做北极(N极),指南的磁极叫做南极(S极)。 3.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5. 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其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6. 磁场具有方向性,在磁场中某点,磁体北极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8. 磁感线 (1)概念:为了形象而又方便地描述磁场分布情况而引入的假想曲线。 (2)磁感线的特点:①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北极发出回到南极;②是在空中不相交的闭合曲线;③磁感线分布的疏密可反映磁场的强弱。 9、地磁场 (!)地球周围存在着地磁场,由于地磁场的存在,磁体才有指向性。 (2)地磁南、北极分别在地理北、南极附近。小磁针静止时磁针两极是沿描述地磁场的磁感线指向地磁极,而不是指向地理南、北极,这样磁针指向与正南北方向稍有偏差。 二、电流的磁场 1. 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方向与通电导体中的电

流方向有关。 2、电流的磁效应:任何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其周围空间均会产生磁场,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3.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磁体,其外部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磁极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这一关系可由右手螺旋定则判断。 4、电磁铁 (1).电磁铁: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2)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3)电磁铁的特点: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通入电流的大小及电磁铁的外形及匝数有关,磁极极性与通入的电流方向有关,有无磁性可由通断电流控制。 三、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转动。 3、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4、电动机的优点:控制方便,效率高、污染小。 第十七章电从哪里来 一、电能的产生 1、电池:化学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 ①化学电池(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④燃料电池: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2、发电机: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 ①火力发电: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复习 班级姓名 第十二章温度与温度计 第一节.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水的熔点是0℃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 度为沸点。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 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50℃,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③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用功或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6.热量(1)定义: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 (2)单位:焦耳(J) (3)计算公式: A物体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吸收的热量: B物体的温度由C t?1降低到C t?2时放出的热量: 第二节.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J/(Kg。℃)

九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沪科版物理 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题(沪科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 .吃冰棒解热 B .深秋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霜 C .夏天湿衣服晾干 D .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2.如图1所示为内燃机的能流图,则内燃机的效率可表示为( ) A.%100?=E E E E E 4321+++η B. %100?=E E 1 η C.%100?=E E E E 431++η D. %100?=E E 2 η 图1 3.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 4.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能内 气 废有用机械能失损热散失 损械 机E 能内气燃E 1 E 2E 3 E 4

图3 C .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 .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5.图2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对换,则 A.小灯泡不会发光 B.小灯泡会被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 6.下面图3中的四个电路图中哪一个与右边的实物电路相对应( ) A B C D 7.图4中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L 1和L 2两灯组成并联电路,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应是 A .S 1、S 2断开,S 3闭合 B .S 1、S 2闭合,S 3断开 ( ) C .S 1 、S 2、S 3都闭合 D .S 2、S 3闭合,S 1断开 图4 图 2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知识点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与凝固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熔化是吸热过程。如冰化成水 3.晶体熔化:A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B 特点:(1)吸收热量(2)温度不变。 C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铁水变成铁棒 5.晶体凝固:A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B特点:①放出热量;②温度不变。 5. ℃℃℃℃ min min min min 晶体熔化晶体凝固非晶体熔化非晶体凝固 三.汽化与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 (1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医用酒精消毒时感到手凉) (2 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如雾、露水、各种“白气”。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试卷~初三月考试卷(一)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小格1分,共33分):1、凝固 熔化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 变 2、缥缈的雾(或晶莹的露) 放热 凝华 放热 3、升华 凝华 4、37.5℃ 38℃ 5、(1)、比热容 小 高 (2)、吸热 加快 6、热传递 做功 7、温度 热量 内能 8、化学 内 内 机械 9、负 吸引 10、电源 用电器 11、略 12、串 并;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3、A 14、A 15、D 16、B 17、C 18、B 19、 B 20、 C 21、C 22、 D 23、A 24、C 25、C 26、D 27、B ; 三、问答题(每题2分,共4分):28、沙漠地区沙石多,沙石的比热容较小(1分),在相同的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沙石的温度变化较大,因此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29、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 汽油机气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气缸顶部是喷油嘴 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汽油机用电火花点燃,柴油机进行压燃式点火 汽油机效率较低,柴油机效率较高 汽油机用在小汽车、低速飞机以及一些轻巧的机械上,柴油机用在载重汽车、火车、轮船、拖拉机上; 四、实验探究题(每小格1分,共21分):30、(1)、温度计 水 停表(或秒表) (2)、水浴(或隔水加热) 使冰受热均匀 (3)、①、吸 不变 晶体 ②、0℃ ③、固液共存 31、 (1)、①、质量 ②、相等 (2)、温度计 停表(秒表) (3)、①、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②、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③、3 4 ④、物质的种类 32、(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侧壁 (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内的液面齐平; 五、计算题(第33题4分,第34题8分,共12分): 33、6321 2.5210(2)(1) 4.210/()(1)()60(2818) Q Q J c J kg m t m t t kg ?====???-?-分分℃分℃℃ 34、76 (2)0.14 1.210/(1) 1.6810(1)Q mq kg J kg J ==??=?分分分 6321 1.6810(2)(1) 5.71(1)() 4.210/()(100Q Q J m kg c t c t t J kg ?===≈?-???分分分℃℃-30℃) 初中物理试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