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汉语问答题

现代汉语问答题

现代汉语问答题
现代汉语问答题

现代汉语问答题

一、绪论

1、民族共同语、方言的含义,两者之间的关系

(1)含义,民族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2)方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3)两者之间的关系: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在很长时间里,仍可以与共同语同时存在;民族供图与和方言不是相互对立的。

2、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的特点。

(1)语音方面

A、没有复辅音。在一个音节内,无论开头或结尾,都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因此,汉语音节的界限分明,音节结构形式较整齐。

B、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大都不能没有元音。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单

元音或者一个复元音构成,同时,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也比较多,因元音是乐音,所以汉语语音乐音成分比例大。

C、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若干声调,声调可以使音节和音节之间界限分明,又富有高低升

降的变化,于是形成了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

(2)词汇方面:

A、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单音节语素构成大量单音词和双音词。

B、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双音节化,过去的单音节词有的被双

音节词代替有些多音节短语也被缩减为双音节词,新创造的词也多为双音节词。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三音节词也是有所发展,单双音节词仍是多数。

C、新词的构成广泛运用词根符合法。由于汉语中单音节语素绝大多数都能充当词根语素,

词根语素比较多,语坠语素较少,而且造词能力较弱,因此汉语合成词中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构成的情况最多,用附加发组合词根语素构成的词特别少。

(3)语法方面

A、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由于语序和虚词的不同,所表示的意义和语法关系也不相同。

B、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短语和句子,都有主谓、动宾、补充、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

C、此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汉语中同一类词可以充当多种成分,词在语法方面呈现出多功能性,反之同一种句法成分又可以由积累词充当。所以此类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较复杂,因此汉语的兼类词(同形异类词)比较多。

D、两次和语气词十分丰富。数次和名词结合时一般需要在数词后加个两次,而量词又随它后面的名词而不同;预期词常常出现在巨魔,表示各种预期的细微差别。

此外汉语的特点还体现在所使用的文字方面。汉语是表意文字,词汇量大,能够区别同音词和同语素,汉字还具有超时空性。

二、语音

1、声母、辅音的定义、联系及区别。

A、声母:位于音节前端,主要由辅音构成。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

习惯上叫做“零声母”。

辅音: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因素,又叫子音。如b、m、f、d、k、zh、s等。

B、两者联系:声母由辅音充当(零声母除外)。声母主要由辅音构成,声母包括辅音声母

和零声母。

C、两者区别: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做声母,只

作韵尾,如“guüng”中的ng[?]。辅音n既可以作声母,也可以作韵尾,如“nán”中的两个辅音n,在音节开头的是声母,在音节末尾的是韵尾。

2、韵母、元音的定义、联系及区别。

A、含义、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元音: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因素,又叫母音,如a、o、e、i、u等。

B、两者联系:韵母由元音加辅音构成。

C、两者区别: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如“tü(他)”中的“a”;

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ün(甘)”中的“an”。

3、韵身和押韵各指什么?押韵的“韵”与韵母是否一样?

A、含义:

韵身:有的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韵腹加韵尾或光是韵腹(无韵尾)都可叫韵身或韵。

押韵: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不同句子的相对应处,用上韵身相同的字。

B、压韵的“韵”与韵母不是相同概念。压韵的“韵”主要指韵头后面的部分,韵头不同(韵

腹、韵尾相同)也算同“韵”,但不算韵母相同。也就是说,押韵的字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不要求韵头(介音)也都相同。

4、试述普通话韵母的结构

有的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者的轻重长短并不一致。韵头只有i、u、?三个,都是高元音,出现在韵腹前面。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一般由a、o、e、ê充当,i、u、?、-i、er也可以作韵腹。

复元音韵母中的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i、u两个,只表示复元音韵母滑动的最后方向。

普通话韵母结构表

5、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

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特点: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因素符号来拼写(如“强”),也可以用一至三个因素符号拼写。

(2)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每个音节总要有原因,原因符号可以多至三个,并且须连续出现,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

素除极个别例外都是元音。例外是口语中m、n、ng三个鼻辅音可以独立成为

一个音节,表示叹词“呣”、“嗯”等。

(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如“我”“外”“语”“有”“优”)。辅音大都在音节的开头或末尾出现(如“强”),在音节末尾出现的只限于n和ng。没有两个辅音相连

的音节;zh声母、ng韵尾都是双字幕的因素符号,表示一个辅音单位。

(4)汉语音节都有声调,一般都有韵腹(主要原因);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韵腹是音节中的主要元音。充当韵腹的元音有a、o、e、ê、i、u、?、er、

-i([ι]、[ ])。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介音),可以充当韵头的只有高元音i、

u、?。韵腹后面的音素就是韵尾,可以充当韵尾的只有高元音i、u和鼻辅音n、

ng。

6、声韵拼合规律。

(1)隔音字母y、w的用法

汉语拼音字母y和w是隔音字母。它只起避免音节界限发生混淆的作用。

A、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为

y(例:ia→ya(压) ie→ye(也) iao→yao(要))。

如果i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前面加上y(例:i→yi(衣) in→yin(因))。

B、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u后面还有别的元音,把u改为w

(例:ua→wa(瓦) uo→wo(我))。

如果u后满没有别的元音,就在u前面加上w(例:u→wu(乌))。

C、韵母表中?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不论?后面有没有别的元音,一律要在?

前加y。加y后,?上两点要省写(例:?→yu(与)?e→yue(越) )。拉丁字母

y、w不是声母,只起隔音作用的字母。

(2)隔音符号的用法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

要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

kù’ài(酷爱)——kuài(快) shàng’a上颚——shüngy(山歌)

(3)省写

A、韵母iou,uei,uen的省写

iou,uei,uen前面加辅音声母时,写成iu,ui,un。例如:

d-iōu→diū(丢) zh-uyi→zhu?(追)

B、ü上两点的省略

ü跟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写两点。例如:

j-ǚ→jǔ(举)x-ǜ→xù(序)

不能省写两点的只限于韵母ü单独出现在声母n、l后面。例如:

nǚ(女)—nǔ(努)lǚ(吕)—lǔ(鲁)

声母j、q、x不能跟合口呼韵母相拼,省写了两点也不会误认为是合口呼的韵

“u”,音节不致发生混淆。

(4)标调法

A、声调符号一般要标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即韵腹)上。例:

miào(妙) yǐn(引) füng(方)

B、在iu、ui这两个韵母中,声调符号规定标在后面的u或i上面,因为-iu、ui

是iou、uei的缩写,其韵腹o、ê与韵尾u、i结合紧密。例:

chuíliǔ(垂柳) qiǔduì(球队)

C、调号恰巧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

D、轻声音节不标调。

(5)音节连写和大写

A、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一般分写。句子或诗行开头的字母要用大写。例:

Tuánji? fandoù jiànsha zǔguó!

团结奋斗建设祖国!

B、专用名词和专用短语中的每个词开头字母要大写。例:

Btij?ng Dǒngcúnruì

北京董存瑞

C、标题中的字母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有时为了简明美观,

可以省略声调符号。例:

JIEFANG SIXIANG JIANSHE ZHONGHUA

Jiefang sixiang jianshe zhonghua

解放思想建设中华

7、轻声和儿化分别指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1)轻声: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

作用: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例:

● 他的孙子在工厂当工人。——虚语素,轻声读。

● 古代的孙子是一位军事理论家。——对人的敬称,读上声。 有时区别了意义,也连带区别了调性。

● 办事不能太大意。——形容词,读轻声。

● 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很清楚。——名词,读去声。

(2) 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作用:

A 、 区别词义。

头(脑袋)——头儿(领头的) 眼(眼睛)——眼儿(小孔) B 、 区分词性。

兼动、名两类的词或形容词,儿化后固定为名词;有的名词、动词儿化后借用为量次。例:

画(名词、动词)——画儿(名词) 尖(形)——尖儿(名词) C 、 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情感色彩

小皮球儿 小河儿 勺儿 头发丝儿

8、 因素与字母有何联系与区别?

(1) 联系:音素是由字母来书写。汉语中,有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字音,如a 、m 、b ;

有的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如zh 、ch 、sh 、er 、ng ;有的一个字母代表两个音素,如o 代表u (ao 、iao 、ong )、o 两个音素;有的一个字母代表三个音素,如i 。

(2) 区别:音素是语音单位,字母是书写单位。 9、 汉语拼音字母在记录因素方面有几种情况?

1) 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a ,m ,b (2) 两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zh ,ch ,sh ,er ,ng(但iong 中的io 代表ü) (3) 一个字母代表两个因素

e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①e

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u :ao 、iao 、ong ②o

o :除上述之外

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y ?,j ?

4) 一个字母代表三个音素:i -i [ ]:zi,ci,si -i[ι]:zhi,chi,shi

10、语气词“啊”在语流中所产生音变的总规律是什么?其具体音变为何?

语气词“啊”ü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按“啊”之前音节的尾音来

变。其具体音变如下表所示。

11、何为音位,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有几个?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有三个:(1)语音的辨义功能。这是归纳音位的最重要标准。

(2)互补分布。说的是因为变体的分布状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他们的分布状况是相互补充的。如/a/的音

位变体[a、ε、ɑ、A]就是出于互补分布中的。

(3)音感差异。如普通话中的[m]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作声母。[?]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作韵尾。这两个音诗出于互补分布状况的,但它们在北京人的音感中有

明显的差异,所以就分别归纳为/ m / / ? /两个音位。

12、语音规范化有何必要性,普通话语音规范化包括什么内容?

(1)必要性:语音规范化主要是根据语音发展的规律来确立和推广标准音。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然而在北京语音内部,还存在着一些分歧现象,如北

京口语的土语成分“太好了”读作“tui hao le”不能进入普通话,北京话里

的轻声儿化“地点儿”等词不念轻声。异读词也有规范读音。这些现象对学

习推广普通话是不利的,甚至会阻碍国家发展,所以要语音规范化。

(2)内容:

①确立正音标准。如炊帚(zhǒu-zhù)现规定前一个为规范读音。

②推广标准音。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但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不论基础如何,都

应从严要求自己。一般方言区的人应从实际出发,使自己逐渐向标准靠拢。

三、文字

1、汉字都有哪些特点?

(1)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义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

(2)汉字的又一特点是它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空性。几千年来汉语的语音变化很大,但汉字的自行和所记录的语素的意义却变化不大。

(3)汉字的另一特点是同音不同形,这具有分化同音词的作用,是汉字表义体制得以长期保持活力的元音之一。

(4)汉字不分词连写,汉字结构式个方块字。

2、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文字?

(1)世界上共两种文字,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用数目不明的

符号来表示一种语言里有限的因素或音节,作为标记词语的声音的字母,其与意

义无关;而表意文字是用成千上万的符号来表示语素或词的意义,同时附带地表

示语素的声音,其与意义直接联系。

(2)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是意义单位,一个音节可由多个汉字来记录,如“x?”

有“西”、“夕”等。

(3)现行汉字大多为形声字,但形声字的声旁在甲字中表音,而在乙字中表意,如“羊”

在“洋”中表音,在“羚”中表意“羊”。因此形声字的声旁不等同于表音文字的

字母。

3、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趋势:汉字形体朝着简单化易写的方向转化。

主要表现:

(1)从图画性的相形汉字逐渐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

(2)笔形从类似图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书写方便了。

(3)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

(4)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传、隶属、楷书的异体减少了。

4、六书指什么?现行汉字的造字法主要由哪几种?各指什么?

六书:甲骨文、金文、篆书、隶属、楷书、草书(行书)

造字法:

(1)象形: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象形这种造字法接近画图,抽象、复杂的事物无法象形;均为独体字;数量较少。

(2)指事: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

(3)会意:用两个或几个并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4)形声:由表示字义类书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均为合体字。

5、规范用字、社会用字、书法艺术用字各指什么?现在社会上常见的六类不规范用字

各指什么?

(1)规范用字:指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经过简化和整理的字表规定的汉字。

(2)社会用字:是在社会上使用的向广大读者、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的用字,必须规范。

(3)书法艺术用字:主要不是向广大读者传达信息的,而是供人欣赏的字,不受规范化要求。

(4)六类常见不规范用字

①繁体字:厰(厂)、陽(阳)

②已被废除的异体字:峯(峰)、煙(烟)

③已被废除的旧印刷字体:

④不规范简化字:

⑤错字:

⑥别字:按语义的要求,应该写甲字,但却写成了与甲字音同的乙字。兰球

(篮球)、兰天(蓝天)。

四、词汇

1、语素与词有何联系与区别?词、语素和字有何联系与区别?

(1)语素与词的联系:词是由语素构成,两者都是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2)语素与词的区别:语素是构词单位,词是运用单位。词能够独立运用,例如:“下雨了”,其中“下”、“雨”可单独做句法成分,都可单说或单用。而语素一般不能,例如:“山水”中“山”和“水”不能分开运用。

(3)词、语素和字的联系:词和语素在书面语言中都用字记录。

(4)词、语素和字的区别:词和语素是语言单位,而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单位。例:在“谁喜欢巧克力糖”一句中,一个字,如“谁”记录一个语素一个词,两个字,如“喜欢”

记录两个语素一个词,四个字“巧克力糖”记录两个语素一个词。

2、试述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不能盖房子,没有词汇就不能造句子。词汇反映着社会发展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就一种语言来讲,它的词汇越丰富发达,语言本身也就越丰富发达,表现力也就越强。

3、何为意素,何为义素分析法,运用义素分析法要有那几个步骤?

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为词义的区别特征的是义素。把词义分成若干个意素再进行分析比较的发发叫做义素分析法。

步骤:①明确分析对象。义素分析一般总是在一些相关的词中进行,只有相关的词才可以比较。例如:乔木——灌木

②根据所选定的词,进行词义间的比较,找出相应的意素。如“乔木——灌木”

可分解为:乔木—[高大][木本][植物]

灌木—[矮小][木本][植物]

③义素确定之后,还需要采用种种发放进行表达。一般对义素进行概括分类,

两项对立的义素可归并成一个,用“+”“-”号区分。如:

乔木—[+高大][+木本][+植物]

灌木—[-高大][+木本][+植物]

4、同义词的差别主要有哪些方面?

(1)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

●意义的轻重。如“轻视”和“蔑视”,都有看不起的一丝,但“蔑视”的程度显

然比“轻视”重。

●范围的大小。如“战争”和“战役”,战争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战役相对

时间较短、范围较小。

●集体与个体不同。如“信件”和“信”,“信”件指集合体,很多的信;“信”指

具体的,个别的信。

●搭配对象不同。例如:“交换”和“交流”都指双方把自己的东西给对方,但搭

配对象不同。“交换”与“礼物、意见”等搭配,“交流”与“思想、经验”等

搭配。

(2)色彩方面的差别。

●感情色彩不同。如“成果—结果—后果”都有“结局”的一丝,但三者分别是

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如“父亲”用于庄重场合,书面语;“爸爸”用于口语。

(3)词性方面的差异。“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出人意料的一丝。一般认为“突然”是形容词,“猛然”是副词。

5、辨析同义词的最重要方法是什么?如何运用词法操作?

辨析同义词的最重要方法:从语境中去考察。考察它们可能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设想替换的可能性。以“安排—布置”为例:

①尽可能搜集包含有“安排”或“布置”的句子或短语。

②互相替换

③对替换情况的分类及概括说明,指出同义词在哪些方面有差别,从比较中得出结

果。

6、何为基本词汇?有哪些特点?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1)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

(2)特点:

●稳固性。如“山”、“水”,由于它们标志的事物和概念都是极为稳定的,所以从

几千年开始就一直延续使用。

●能产性。基本词汇一般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能够作为语素创造新词,便于人们

理解和接受。如“水”打头构成的词“水表”、“水笔”、“水车”等。

●全民常用性。基本词汇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流行低于广,使用频率高,并不

受阶级、行业、地域等方面的限制。

7、何为外来词?有几种类型?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1)外来词: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叫外来词。如:法兰西,加仑。

(2)类型:

●音译。照着外语词的声音用汉语的同音字对译过来的,如:苏打(soda)。

●音意兼译。把一个外语词部分音译,部分意译,如:ice-cream(冰激凌)。

●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

如:啤酒(“啤”beer)。

●借形。直接用外文缩略字母与汉字相结合而成的词。如:α射线(阿尔法

射线)。

(3)注意:

●词形规范化,使用国际上规定的词形。

●尽量使用意译方法,有利于本民族的接受。

8、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各指什么?他们之间有何不同?

(1)成语是一种相沿袭用大都含义丰富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如:水落石出。

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如:耍花招、下马威。

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如: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尽是输)。

(2)不同:

①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风格典雅型等特征,并且书面色彩浓,大都含

义丰富。

②惯用语含义简明形象生动,通俗有趣,口语色彩浓,含义单纯,一般都能插入定语

和补语。

③歇后语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带有隐语性质,口语色彩浓。

9、惯用语与成语相同点、不同点各有哪些?

(1)相同点:成语与惯用语都属于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一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属于一般词汇,都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精简的形式,大都源远流

长、运用普遍、极富有表现力,是词汇宝库中重要成员。

(2)不同点: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语色彩浓;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

动宾结构的惯用语期间可根据表达需要插入定语和补语,成语结构凝练,运

用时一般不能随意变换和增减其中成分,有的惯用语既不能改变它的构成成

分,也不能加进别的成分,这种惯用语更像一个词。

10、词汇的发展变化表现在哪个方面,其原因有哪些?

(1)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逐渐地消亡,同时词的语义内容和词的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2)原因主要有:现代汉语词汇是古代、近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和继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词汇在不断发展变化。

11、词义的发展变化有哪几种原因,其发展变化的具体途径有哪几种?

(1)原因: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时间领域的不断扩展,社会的加速发展,时代的大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

(2)具体途径: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12、多义词与同音词各指什么,如何区别两者?

(1)多义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并且几个义项间有联系的词叫多义词;同音词指语音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

(2)从义项间有无联系看,多义词各义项间有联系,同音词各义项间无联系。

论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论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现代汉语规范化是现代汉语发展长期面对的重要任务,规范现代汉语的使用,对于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推动社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现代汉语不规范的问题极为突出,很有必要提出来研究解决,本文就现代汉语规范化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现状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过的是群居的社会生活。人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从中获得生活资料。生产不是孤立的个体能够进行的,而是要靠分工和协作。人们要协作就必须保持经常的联系,经常地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有合用的交际工具。人类的交际工具有许多种类,而其中最重要工具的就是语言。 语言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包含意义的一连串声音,是音义结合物。它和思维结合在一起,把思维的成果固定下来,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语言自然离不开社会,而社会也不能没有语言。社会离开语言这个工具,交际无法顺利进行,生产也就无法顺利进行。社会一旦停止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就要崩溃。就这个意义说,语言也是社会发展的工具。 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进行交际,进行交际不能只有一方,至少要有两方。所以,语言的使用表面看是个人行为,而实质是社会行为。为了使思想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必须遵守统一的标准,而不能随心所欲各行其是。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一方说的话另一方听不懂,交际就无法进行。就这个意义说,使用语言的人没有自由。他必须接受社会已有的语言规则的约束,按照别人的样子来使用语言。其实,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必须遵守的规则。比如,

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管是美制的靠右,还是英制的靠左。没有这样的规则,或者虽有可是大家都不遵守,谁也不能顺顺当当的走路。 规则就是规范。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确定使用语言的规范,并且推广这种规范,使人们用合乎规范的语言进行交际,这就是语言规范化。语言规范的标准不是哪个部门哪个个人主观制定的,而是由语言学家根据语言发展规律确定下来的。语言的规范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也要随着语言的发展做改变或调整。有了规范还必须推广,用来指导实际的语文活动,克服语言使用中种种背离规范的现象。语言规范化是任何语言都不能缺少的。 随着现代汉语的地位愈来愈高,现代汉语规范化显得愈来愈重要。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人工智能研究已初见成效,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汉语是汉族的母语,有悠久的历史,是高度发达的语言,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它不但是汉族的交际工具,也是中国国内各民族间的交际工具,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做好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工作,提高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水平,使它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 现代汉语有明确的规范。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语音的语音系统为标准,不是以北京人对一个个具体词的读音为标准。北京音的语音系统,也就是汉语拼音所拼写的系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一、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

首先(起初)……然后……,终于。 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3、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不仅是……而且是…… 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4、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00535现代汉语

第二章语音 第三章文字 第四章词汇, 第五章语法 第六章语用 第一章绪论 【单选】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 的语言之一。 【判断、术语解释】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语言, 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2)吴方言,也叫江浙话,以上海适为代表。 (3)湘方言,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 (4)赣方言,又称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 (5)客家方言,也叫客家话,以广东省梅县话为 代表。 (6)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 (7)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 (8)粤方言,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 (9)晋语,以太原话为代表。 (10)平话,内部分歧较大,可以分为两片,柳州以南 为桂南平话,以南宁亭子平话为代表;鹿寨以北为桂北 平话,至今尚无公认代表。 【单选,简答】现代汉语白话文的形成。 古代的书面语即文言最初必定是在口语的基础上 形成的,但汉魏以来,因写文章的人往往沿袭和模仿先秦的语言,所以书面语就不再跟口语一起变化了,另外一种同口语直接相联系的书面语——“白话”就起来同“文言”分庭抗礼了。白话最早可见于公元5世纪左右南朝产生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唐、五代的说唱文学变文产生后,口语的痕迹就更加明显。到了12、13世纪,出现了用白话写的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如诸宫调、南戏、金元杂剧、元散曲等。元末明初以来,开始大量出现用白话写作的长篇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等。到了晚清,现代汉语共同的书面语话文已经成熟。 【单选、多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它以北室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适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 ng”不是复辅音,是一个辅音,只是以两个字母来表示。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 (3)音节有声调。 【单选、简答】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 (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2)可以加快国家的建设和现代文明的发展。 普通话,向普通话集中靠拢。方言可以在一定地域、一定范围和一定场合中使用,但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普通话的通行区域和使用人口则覆盖各个方言区,使用场合也几乎不受限制。因此,普通 话是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方言,在国际上,普通话就代表现代汉语。尽管方言向普通话集中是当前和今后汉语发展的主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方言很快会消亡。从普通话对方言的渗透看,新老更替的对象只是某些语言特征而非整个语言系统。可以这么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普通话和方言会共存的。从普通话对方言的覆盖看,很多场合的双语并用,又有维持方言的语言系统不被逐渐更替的一面。方言不仅是某个地域的交际工具,而且是该地域的文化标志,方言中蕴涵的历史、风俗等还需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陈小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良好得师生关系,既能促进学生得学习,也能让教师本身保持愉悦得心情,从而感染学生,使教育教学得功效事半功倍。那么,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3qFe3z1。 一:要换位思考 记得刚刚工作时,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与学生交流不畅,时常在办公室抱怨学生得品行、学习、如何差劲,一道题目讲了n遍都不会,学习态度差,作业经常抄。。。。。。我曾经得班主任刚好与我一个办公室,做同事了,听了我得话,她笑着对我说:“记得高中时,您也很调皮呀。。。。。。”我不好意思得笑了。就是呀,回想起来,我那时也在自习课上讲过话,吃过零食。我想,更多从学生过来得教师,总能找出自己在中学阶段得那点“不良记录”。现在得学生一如当年得我们,谁不就是从年轻走过来得?这样想来,学生得一些行为,我们大可不必急躁,而就是包容得对待,耐心得劝说。只有真正得了解学生,才能爱学生所爱,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当您为学生付出了,任劳任怨,学生就是会感觉到得,会感觉老师就是与她们共进退得。Y3egrWd。 二:要控制情绪 学生在课上违反了纪律,不能用简单粗暴,独断专行得方式来处理。记得刚工作时,一碰到违反纪律得学生,心中就特别恼火,会对学生进行言语轰炸,甚至讽刺挖苦。但在发过火之后,我发现,除了学生难受,我自己也陷入情绪陷阱中,心情可能几天都很糟糕。对自己得教学、生活都没有好处。深深感觉到发脾气得痛苦之后,我认识到,

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智能就是比较低下得,往往会作出愚蠢得判断与荒唐得决定。所以,后来,再碰到那些难缠得学生时,我先让她们冷静一会,也让自己得情绪稳定好,不厌其烦得去引导她们改正错误,提高认识。时间一长,我发现,冷静处理得那些学生比以前粗暴对待得学生更能低头,更能及早得承认错误,更正错误。教师尊重了她们,使她们懂得了自尊。XaGi0py。 三:要平等对待 作为一名教师,爱优生并不难,难得就是爱差生,尤其就是“双差生”。这一点,我认为我基本就是能做到得。因为,初中时,我得物理老师姜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当时,教师多少有些偏袒成绩好得学生。有一次,一位平时成绩优秀得学生范错误,姜老师并没有像其她老师对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就是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让我感到了一种与众不同得教育方式。当时,我就想,将来我要就是做教师,也要像她一样,平等对待学生,不以成绩瞧人。任何一名学生有困难,我们都要予以一样得关心。著名得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您得教鞭下有瓦特,您得冷眼里有牛顿,您得讥笑中有爱迪生。”而现实生活也告诉我们,学校中得“双差”,上了社会后,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得人。fEmUK0W。 四:要注意语言 语言就是师生沟通中运用最多得工具。刚工作时,我经常对学生用很重得语气讲话。我得同事说我就是“咄咄逼人”。事实上,这样得结果从表面上瞧,学生确实畏惧,说“怕”。但就是,我知道,“怕”不就是“服”。教学中,我也在慢慢得改变自己,尽量得避免直言训斥,当众指责。一次一个学生上课讲话,我提醒一次,之后又犯,我提高了

论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现状 (4)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5) 1.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问题 (7) 2.书面语同日常口语相统一的问题 (8) 3.语言规范化和语言发展以及个人风格的问题 (9)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10) 四、所述问题的解决办法 (10)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 现代汉语是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及其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用字、用词、用语不规范的问题频频发生,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笔者在此探究现代汉语规范化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以此抛砖引玉,同时引起社会各界对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的重视,更好地发挥语言工具的巨大作用,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解决思路

论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现代汉语规范化是现代汉语发展长期面对的重要任务,规范现代汉语的使用,对于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推动社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现代汉语不规范的问题极为突出,很有必要提出来研究解决,本文就现代汉语规范化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现状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过的是群居的社会生活。人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从中获得生活资料。生产不是孤立的个体能够进行的,而是要靠分工和协作。人们要协作就必须保持经常的联系,经常地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有合用的交际工具。人类的交际工具有许多种类,而其中最重要工具的就是语言。 语言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包含意义的一连串声音,是音义结合物。它和思维结合在一起,把思维的成果固定下来,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语言自然离不开社会,而社会也不能没有语言。社会离开语言这个工具,交际无法顺利进行,生产也就无法顺利进行。社会一旦停止了物质资料的生产就要崩溃。就这个意义说,语言也是社会发展的工具。 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进行交际,进行交际不能只有一方,至少要有两方。所以,语言的使用表面看是个人行为,而实质是社会行为。为了使思想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交际双方使用的语言必须遵守统一的标准,而不能随心所欲各行其是。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一方说的话另一方听不懂,交际就无法进行。就这个意义说,使用语言的人没有自由。他必须接受社会已有的语言规则的约束,按照别人的样子来使用语言。其实,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必须遵守的规则。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不管是美制的靠右,还是英制的靠左。没有这样的规则,或者虽有可是大家都不遵守,谁也不能顺顺当当的走路。 规则就是规范。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确定使用语言的规范,并且推广这种规范,使人们用合乎规范的语言进行交际,这就是语言规范化。语言规范的标准不是哪个部门哪个个人主观制定的,而是由语言学家根据语言发展规律确定下来的。语言的规范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也要随着语言的发展做改变或调整。有了规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 2.不但……而且、 3.与其……不如、 4.宁可……也不、 5.宁可……也、 6.之所以……是因为、 7.如果……就、 8.只要……就、 9.既然……就(那么)、10.

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

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 兼类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多年来许多人都曾论述过,但是至今也没得到很好解决。现在,我们也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此和大家一同探讨。 我们认为,如果一个词至少有两个义项分别具有不同词类的系列特征,那么这个词就兼属这些词类。 一、“一个词”的说明 (一)明确研究的对象:“词” 1.这个词是语言中的词 语法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的对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词类。但是,语言和言语是不可分割的,语言必须存在于言语中,而且语言的变化归根结底是言语的变化引起的,比如“活用”和“兼类”。一般来讲,任何人都可能对某一个词进行活用,任何一个词也可能被某个人活用。如果这种言语中的活用,只是某个普通人极偶然的现象,这是不可能引起社会注意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用法就有可能被一些人或某个言语社团所接受进而被社会上大多数人所使用,那么它就变为活用了。这种“活用”随着其在语言中使用频率的提高,又极有可能转变为语言中的“兼类”,因为它在“活用”中临时获得的意义和功能已经被固定下来。虽然,我们原则上研究词类要排除言语因素的干扰,但是实际执行起来是不可能的,因为某种现象从言语中上升到语言中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其间有个模糊状态。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尽量坚持我们的原则。 2.这个词应该是共时状态下的词 就语言本身来讲,它既有历时的一面,也有共时的一面,任何阶段的语言都无法割断与过去状态的联系,语言中的词汇也是这样,现代汉语中的词汇就有古代的成分。然而,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词汇在语音、意义和用法等上面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或多或少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分析词的兼类问题时就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从历时的观点看,某个词或者由于活用或者由于其他什么原因,有可能产生兼类,进而随着语言的发展,词类间经过一番消长,又有可能分化出或转向别的什么词类。当然,每个阶段都会经过一定的时间,短则几十年,长则上千年。然而,从共时的角度看,某个词可能处在活用阶段、兼类阶段或者已经转向其他词类的阶段。我们研究兼类问题时,主要是从共时的角度也就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考察。 3.这个词还应该是普通话中的词 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

(完整版)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

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 教书育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一门需要深思的艺术,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构建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教师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 一、沟通的必要性 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战争中,只有清楚自己的实力、处境,又充分了解对手的具体情况和意图,打起来才不至于招致危险甚至失败。同理,在中学教育教学中,作为施教方的教师,我们既要充分熟悉自己所教的内容,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接受水平,才能顺利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从而使教与学都能同时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新人。可见,良好的沟通在中学教学中,对教学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沟通中的常见障碍 在日常的沟通中存在很多障碍,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障碍的存在,努力避免或克服它,才能提高师生间沟通的效率。 一地位障碍 客观地说,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从地位上说,教师要高于学生,学生要低于教师。在实际的交往和沟通中,有的老师喜欢高高在上,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之势,发号施令,颐指气使,作为听众和受教育者的学生尽管心里不舒服,甚至有逆反的心理,但迫于老师的权威和地位还是忍了下来。这种

以高地位自居的老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自然得不到理想的效果。但是,我们也看到,不少老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主动降低自己的身份,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和相处,学生就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二性别障碍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度。尽管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30多年了,但有一些传统的思想在人们脑子里依旧根深 蒂固。“男女授受不亲”这个观点也影响到今天男女之间的交往。一个男教师和一个男学生之间的沟通可能不会存在什么障碍,但如果一个男教师和一个女学生之间,或者一个女教师和一个男学生之间的沟通,也许在某些时候就会有一些障碍。 三语言障碍 现在全国的学校,都在推行普通话教育。但在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有少数学生对普通话的掌握还不是很好。有些老师在课中和课后与学生的交流用语,有些学生还不是很懂,这就形成了沟通障碍。这些障碍不消除,会影响到沟通甚至是教学的效果。 三、沟通的原则 师生间的沟通需要遵循几个原则,违反了这些原则,沟通将不能顺利进行,或者沟通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一平等原则 虽然老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但两者在法律上人格是平等的。老师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不管以任何形式或在任何场合,都应该把自己与学生放在一个同等的位置上,与学生平等对话。绝不能高高在上,把自己置于居高临下的位置,对学生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给学生。如果这样,必将导致学生或噤若寒蝉,有话不敢说;或产生抵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理解和尊重是前提 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当一个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他,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 二、爱心和关怀是关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创新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因此,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主动模仿,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三、尊重和欣赏是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与尊重。教师要善于

现代汉语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内部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译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外部功能上说,它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3、“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方言,我们这里讲述的是普通话。 4、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文学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5、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6、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从汉代起被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7、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8、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有效推广普通话。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1、现代汉语课程的主体由语言,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几部分构成。 12、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根据研究对象的区别,可以先分为两类:普通语言学、个别语言学。 13、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它们相互依存,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14、谱系分类法是以来源的共同性为依据对世界诸语言加以分类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 1、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A)方面。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词汇和语法 2、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C) A、文言文 B、官话 C、白话 D、近代汉语 3、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七大方言中(B)与普通话距离最大。 A、吴方言 B、闽、粤方言 C、湘、赣方言 D、客家方言 A、4、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A) A、语音、词汇和语法 B、语音、文字和语法 C、词汇、语法和修辞 D、文字、词汇和语法 5、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D) A、形态 B、虚词 C词序 D、虚词和词序 三、判断题(“T”表示正确,用“F”表示不正确) 1、语言的行业变体属于社会方言。(T)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陈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种事物、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有平列或对照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如: ?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 ?概念的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内涵越大外延越小。(单用) ?我们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也要有科学的分析。 ?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 ?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高尔基《海燕》 ?治史绝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鉴今。 ?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注意:并列复句还经常不用关联词语,而只凭语序和语义来显示分句间的关系,如:?山显得那么苍茫,路显得那样遥远。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 二、承接关系:即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多为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代表团定于今日离京前往上海,然后赴广州参观访问。 ?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鲁迅《社戏》

现代汉语简答题 (1)

1.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①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语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③词具有多功能性;④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⑤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 2.现代汉语词汇有哪些特点? 答:①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②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③双音节词占优势。 3.现代汉语有哪几大方言? 答: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 方言、粤方言。 4.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 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 5.简述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答: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共同语是在某一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共同语也吸收基础方言以外方言的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 6.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它在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 务工作。 7.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的 一些分歧。 8.什么是方言词,吸收方言词应本着什么原则? 答:方言词是从方言中吸收进普通话的词。吸收方言词应遵循普遍性、必要性、明确性三个原则。 9.吸收外来词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不要滥用外来词②统一外来词的书写形式③尽量采用意译方式 10.“推普”中国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哪三级普通话? 答:推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年龄等情况,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大致分为三级:第一级是会说相当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差错较少。第二级是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方音不太重,词汇、语法差错较少。第三级是会说一般的普通话,使听者能听懂。 11.本世纪内“推普”要达到哪些要求? 答: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教学,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 第二,各级各类机关进行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工作语言; 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语言; 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通用语言。 1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文字改革工作。 13.如何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①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普通话内部(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所存在的少数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读法或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 ②确定其中的另一些读法或用法是不规范的、应舍弃的,从而使汉语沿着纯洁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 展。 14.简述《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导读:复句的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例如: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例如: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例如。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例如:

论汉语词的兼类问题

论汉语词的兼类问题 摘要所谓兼类词是指同一个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一系列经常性不同语法特征的词。在汉语词类中,兼类词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兼类词的分类,然后从“兼类词与词的活用”、“兼类词与多义词”、“兼类词与同音词”三个方面分析兼类词的特点,最后探究兼类词形成的原因。对兼类词的研究可以令我们对兼类词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关键词兼类词词的活用多义词同音词 一、前言 兼类词问题是汉语词类研究中较为复杂的一个问题,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则试图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尽可能全面地对兼类词进行分析,以求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兼类词。 汉语词的兼类现象的研究在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中就已经出现,《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先生提出了“字类通假”,即将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起来,若出现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不合乎其所定的规范,就将这种现象称为“字类通假”。此外,书中又提出了“兼类说”。在《马氏文通》之后黎锦熙先生提出了“依句辨品,离句无品”的观点,他说:“国语的词类在词本身无从分别,必须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职务,才能认定一个词属于何种词类。”他从“句本位”出发,根据词在句中出现的位置来划分词类。 《国文法草创》的作者陈承泽先生注意到了“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他认为一个词用于他所说的“特定的文位”以外的时候,则是“活用”。他承认词有“变义”、“引申”和“兼类”,这些都不是“活用”。 王力先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兼类词所应具备的条件,即凡属兼类的词必须具备两种以上的常见用法。 吕叔湘先生对汉语中词的兼类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谈到:“建立一个词类,就不要让这一类里的词有全部或大部兼属另一

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案例]心理学专家宋文娟教授做的案例的片段: 班的同学发生冲突,就跑上前去围观,结果导致了一场校园群架。为此,班主任老师把他们带到了心理室。三位同学进门后,低头站在墙角边,一句话不说。但我发现他们的脸上仍“挂”着怒气,情绪还有些“激动”。招呼他们坐下来后,宋教授与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对话:师:刚才打架了?(用平和的口气询问,试图了解一些情况。)生:嗯。(学生不愿说话,脸上流露出对请到心理室的敌意的表情。) 师:伤着哪没有?(关心人优于关心事,以此缓解紧张的气氛。)生:没有。(学生稍有放松,但仍不愿开口。) 师:那为什么还不高兴呢?(进一步表达关心,以赢得学生的接纳与信任。) 生:(犹豫地彼此相望,不语。) 师:(我用期待目光看着他们,通过“停顿”激发他们开口。) 生:老师,本来我们不想打架。(学生想说“委屈”,有对话的愿望。) 师:我想也是。可是为什么又打上了呢?(对学生的话表示信任,鼓励其解除“心理防御”。) 生:不是我们先动手的。(学生强调没“先”动手,说明他们是愿意向上的。) 师:这一点你们做得很好,再忍一忍不就打不起来吗?(给予肯定。同时,进一步了解实情。) 生:我们忍了。我们说:“值当吗?这点小事,”然后就准备离开。可是他们却过来拉扯我的衣服,说:“你睬了我一脚不道歉,还说是小事。那行,我也踩你一脚试试。”说着,就恨恨地踩了我一脚。当时我就火了,就这么着我们打起来了。

师:这么说,你们打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了解行为动机)生:当时,我们就觉得凭什么该我们“吃亏”。 师:也是。不过,按理说你们现在占“便宜”了,应该高兴才对呀。但你们现在的样子并不高兴呀,这是为什么呢?(对不想“吃亏”表示理解,同时进一步探索学生此时的心理活动。) 生:我们害怕会受到学校处分。 师:你们觉得,对打架行为学校应不应该处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 生:应该。可是…,反正不能只处分我们吧? 师: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处理?(暗示学生,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生:要处分就都处分。 师:如果都处分了,你们能得到什么好处?你们的利益就得到维护了?(启发:你们不是想维护自己的利益吗?现在达到“维护利益”的目的吗?) 生:至少我们觉得心里平衡点。 师:你们现在这种恐惧不安的样子,算得上平衡吗?(暗示学生,打架不但不能维护利益,还造成对自己精神利益的伤害。)生:(低头不语。) 师:我可不可以这么说,用打架来解决问题,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你们同意吗? 生:(点头不语。此时是教育的最佳契机。) 师: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大家彼此不相让,都用自己的方式,都用拳头来解决,行吗?譬如,老师如果因为你们违反学校纪律、损害班集体名誉的行为,也叫班里的同学把你们也揍一顿,你们同意吗?(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生:不同意。 师: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忍让,学会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你们说对吗?

现代汉语课外同步训练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普通话是__________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__________。 2、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3、方言是_ ________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是在__ ________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 过程中,_________有着特殊的地位。 4、现代汉语有___________和__ ________两种形式。 5、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 ______。从汉代起称为,明代改称为______。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称为 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__________。 6、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________差异最大, ________的差异次之,的差异最小。 7、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次方言区,武汉属于北方方言中的_____________次方言区 8、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当前语言文字工作中最重要 的两项工作。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自上世纪80年代后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应该做到四点,使汉语成为教学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普通话是以____________为标准音,以_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_ 为语法规范的____________。 12、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课,系统地讲授这门课为学生 将来工作、工作和工作打好基础。 13、普通话水平测试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 上、、的重要举措。 二、单项选择题(在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3.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4.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语言规范化就是明确某一语言的共同语及其内部一致的标准。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他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概说 1.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 物质外壳。 2.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他与发音体颤动幅度大小有关。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 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他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 8.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收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语音单位。 10.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11.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 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 a.汉字的注音工具 B.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C.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 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 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第二节声母 1.发音部位:发音是,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2.发音方法:声母的发音方法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第三节韵母 第四节声调 1.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部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取之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3.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统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摭谈现代汉语词的兼类与多功能性

摭谈现代汉语词的兼类与多功能性 13汉语国际教育王世丰 41325003 一.摘要: 在现代汉语中,词的兼类与词的多功能性是不同的。词的兼类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体现出不同词类的语法特点;词的多功能性则是指同一个词在词性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词的兼类需要分析的是词的同一性问题,词的多功能性讨论的是其词性有没有变化。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的兼类词的多功能性 二.正文: (一)词语的兼类 词的兼类指的是如果同字同音同义的同一个词具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则认为这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简称兼类。 吕叔湘先生曾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这样表述:“一个词能不能属于两个类?当然能够。假如咱们已给甲、乙两类分别找出一些语法上的特点,发现有一个词在一种场合具有甲类词的特点,在另一种场合具有乙类词的特点,那它自然属于甲类,也属于乙类。” 词的兼类根据一个词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词类的语法特点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但是总的来说词的兼类现象也要遵循一定的条件: 第一,必须是同一个词(读音字形相同,意义相同或者有密切联系)兼有两类或者几类词的特性,并且明显地体现着一类向另一类转化的趋势。 第二,必须经常具备两种或两种以上词类的语法特点,即它要有一定的稳固性,而不是临时的,偶尔出现的。 第三,正如吕先生在《关于汉语词类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中提到的,“要建立一个词类,就不要让这一类里的词有全部或大部兼属另一类的可能;如果有这种情形,应该重新考虑划分词类的标准。”所以兼类词只能是少量,否则分类将毫无意义。 第三,“兼”的场合是非同一的:在甲环境中,某个词体现的是一种类别,在乙环境中又成为另一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