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赵树理及解放区小说

赵树理及解放区小说

赵树理及解放区小说
赵树理及解放区小说

赵树理及解放区小说

如同教材“四、现实与民间”所示,这一节主要叙述的是解放区小说。

(一)、解放区小说的基本特征

由于不同的文学生态环境,解放区小说呈现出与国统区乃至孤岛和沦陷区小说截然不同的面貌(解放区小说的独立性)。借用当时在国统区重庆工作的郭沫若阅读了赵树理小说之后的感受来说就是表现了“新的时代,新的天地,新的创作世纪”。这里的解放区是指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及其在解放战争时期发展壮大的解放区。在这些地区由于执行了完全不同于国统区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因而造成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某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给解放区作家提供了新的题材。特别是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更从思想观念上促使作家逐渐超越“五四”,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规范,其核心就是在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目标下走向工农大众,因而又称这种规范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具体到小说创作领域便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政治意识的急剧强化。解放区的变革主要是一种政治变革,因而解放区小说大都涉及到政治,要么是直接叙写抗日武装斗争或解放战争,要么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的纪实。即使着眼于婚姻家庭,也最终归结为政治变革(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康濯的《我的两家房东》)。同时作家又是自觉地站在无产阶级党性立场上,将自己的创作作为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一种形式,因而在作品中表现出非常强烈的革命政治意识,以至他们为了某种政治革命的结论与观念,而舍弃某种“生活的真实”(例如周立波在创作《暴风骤雨》时,明知道“北满的土改,好多地方曾发生过偏向”,但认为“这点不适宜艺术表现”,便舍弃了)。甚至认为这种“典型化的程度越高,艺术的价值就越大”。实际上是以主观的艺术典型来达到对某种政治结论的认同。

二是翻身农民的塑造。不同于国统区小说中的传统农民形象,也不同于七月派路翎小说中虽然富有原始强力但仍然负荷着几千年封建精神奴役创伤的农民形象,解放区小说占主导地位的农民形象是一种翻身农民形象。这是一类挣脱了传统束缚,焕发出青春朝气,充满创造历史的主动精神和责任心的新型农民形象。其实这既是解放区革命现实的反映,也是歌颂工农兵政治意识的需要。相对于鲁迅等一系列作家的艺术思考与中国农民的客观实际来看,农民的这种巨大精神变革似乎被描写得太简单了一些,一些作品还自觉或不自觉地美化了某些狭隘的农民意识。

三是向民间文学传统复归。为使民众更容易理解和欣赏文学,发挥文学作为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政治功能,解放区小说在艺术形式上便表现为向民间文学传统复归,对仍然还在民间流传的章回体、评书体,乃至快板书等加以充分地改造和利用。由于这种民间形式往往又联系着古典的形式,因而解放区小说在艺术价值的取向上便不同于“五四”新文学乃至国统区文学指向西方的现代形式,而是体现为向民间乃至古典的民族文学的回归,即被喻为“大众化”与“民族化”的文学走向。

当然解放区文学又是在二三十年的新文学/左翼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道的解放区作家很少,许多是从上海的亭子间来到陕北窑洞的,因而有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

赵树理

一、赵树理的生平与创作

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出身于尉迟村(尉迟恭)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体验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幽默。同时又受到民间艺术与语言的熏陶赵,是乡里“八音会”(农村自乐性团体——主要演奏上党梆子。赵树理的父亲是村里八音会的成员,吹、拉、弹、唱都是一个好把式,还会看风水、算八卦、按脉门,也喜欢小唱本、讲故事,这使赵树理从小就有机会接触民歌、民谣、鼓词、评书和地方戏曲,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熏陶,据说他在15岁就能担当八音会的主角。)的多面手。(和鲁迅等作家比较他是地道的农民作家)1925年考入长治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受“五四”新文学和革命思潮影响,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8年,遭反动当局搜捕出走。在太原、沁水等地,以当小学教员、录事、差役谋生,并开始文学创作。不过他深感“五四”文学与一般民众(特别是农民)的隔膜,而没有走一般作家所走的“五四”

文学的路,而是走上一条民间文学作家的道路。他说:“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值得注意的是赵树理并不是做一个地道的通俗文学家,而是利用通俗文学的民间形式来表现他反封建的斗争意识。因而在基本价值取向上他又是与“五四”文学大体一致的。在这一时期,他以野小的笔名,先后发表了通俗浅近的中篇小说《铁牛的复职》、章回体长篇《盘龙峪》等,开始了文艺通俗化的初步探索。

1937年抗战爆发后,赵树理积极投身于抗战洪流。工作之余,先后以自己熟悉的民间文艺形式和农民口语创作出戏曲、秧歌、小调、鼓词、快板、章回小说等二三十万字。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传达到太行边区之后,赵树理进一步坚定了自觉为群众写作的大众化文艺方向。1943年赵树理根据赴辽县(现左权县)农村调查时了解到的一桩村干部迫害一对自由恋爱的男女青年的事件,写成著名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作品一改生活悲剧的原型,以男女主人公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虽经一番波折,却最终在人民政权的支持下终成眷属的故事歌颂了人民政权给解放区带来的新生活,歌颂了新一代农民为争取婚姻自由的英勇斗争。作品情节环环相扣,以一个一个的小故事构成,诙谐幽默,情趣盎然,语言也质朴简洁,流畅生动,充满风趣。因而出版后立即受到普遍的欢迎,仅太行山区便销行了三四万册,还被改编为戏曲、话剧、歌剧等,广为流传。

接着他又创作并发表了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的中篇《李有才板话》(1943)。作品叙写抗日根据地的阎家山,虽然贫富悬殊,阶级压迫和剥削严重,但恶霸地主阎恒元却操纵把持着村政权,减租丈地弄虚作假,民兵训练假公济私,但因章工作员的主观主义与脱离群众,这个村却被评为“模范村”。苦槐树下的穷汉们不满这种状况,通过传唱民间艺人李有才所编快板来表达他们的愤怒,还通过选村长与阎恒元展开正面的较量。但当了武委会主任的小元被收买,李有才被撵出山村,穷人的怒火只能潜入地下。这时县农会主席老杨来检查工作,才在深入群众中了解到这些真实情况。在老杨的领导下,贫苦农民终于斗倒了阎恒元,把阎家山的天地倒转了过来。这是一部自觉将文学创作与革命工作结合起来的小说。用作家后来的话来说,就是“问题小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我写的小说,都是我下乡工作时常常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展,应该把它提出来”[4]。因而相对于20年代的社会性“问题小说”来说,赵树理的“问题小说”应称之为“农村政治问题小说”。在这种小说中,实际上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模式。如在《李有才板话》中便是老杨所代表的深入实际,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所以赵树理小说是一种以通俗形式来表现强烈的革命政治意识的小说。正是这种“革命性”与“通俗性”(或“大众化”)的结合,使赵树理成为“边区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从赵树理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他显示出与以前作家不同的历史特点:首先他与农民有着最密切的精神联系。其次,他首先是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再次,他主要是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因而创造出一种(通俗的)民族文学的形式。

不过另一方面,赵树理又始终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具有农民天然的质朴。虽然他是为做好革命工作来写小说的,但并不为流行的政治理念所左右,而是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敏感发现许多值得热切关注的问题。例如他不仅发掘出一些年轻干部的主观主义作风,如《李有才板话》中的章工作员,《小二黑结婚》中的村长等,发掘出一些民主乡村政权为恶霸地痞把持的问题,如《小二黑结婚》中的金旺、兴旺兄弟等;而且还敏锐地揭示出一些翻身农民在外界的腐蚀下迅速变质的问题,如《李有才板话》中的小元、《邪不压正》中的小昌。虽然作家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书写他们的变异(作家曾强调农村改造过程中,最难防范一是“流氓钻空子”,二是“少数当权的干部容易变坏”——《关于<邪不压正>》),但从他们贪图小恩小惠和以权谋私的情况看,正客观地揭示出对农民意识的改造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同时这种农民意识一旦和权力结合,将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这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持久关注的一个时代课题。当然在赵树理的小说中,真正代表人民的力量和愿望的是李有才、小二黑等一批正直顽强并富有斗争精神的新型农民形象。但是这些农民却常常受到压抑,虽然他们表达了某种历史的要求,但这种要求却常常被现实搁浅。乃至他们本身的处境因触怒了权势也十分艰难。虽然问题最终仍由某个英明的领导人的正确决断而得以解决,但其实质不过是古代黎明百姓企盼某个清官大人来解救自己模式的现实翻版,没有真正发掘出历史前进的动力和趋势,没有真正展示出历史的现代化进程。这也是赵树理这类农民作家难以克服的自身局限。同时这种地道的农民趣味还使作家把一些人物张扬个性、追求现代文明的行为作了丑化的描写。例

如《小二黑结婚》中对老来俏三仙姑的刻画,以至几十年后当西方读者读到这个作品后,非常奇怪周围那些人为什么要嘲笑三仙姑的服饰与打扮。

二、赵树理小说的艺术成就

赵树理小说艺术的核心是民间文学形式的复兴,其具体特征表现为:一是在继承和借鉴传统“评书”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现代的评书体小说体式。“评书”是起源于唐宋之际书场“说书”的一种民间艺术,在它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特点。赵树理从小便喜欢评书,曾明确地说:“评书是正经地道的小说”。因而当他创作小说时,便自觉地选取了这种形式,并适当改造,形成了这样一些特征:(1)浓郁的故事性与情节的连贯性。作家说:“群众爱听故事,咱就增加故事性;爱听连贯的,咱就不要因为剪裁,而常把故事割断了。”因而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首尾完整的故事,并且这些故事不是以横截面或其它结构来表现,而是以连贯的情节来表现。而在情节链中,又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大故事套小故事,有伏笔,有悬念,曲折动人,引人入胜。例如《小二黑结婚》的整体框架是小二黑与小芹的恋爱与婚姻的故事。但这个大故事的来龙去脉、波澜曲折又是通过12个小故事(即12节“神仙的禁忌”、“三仙姑的来历”、“小芹”、“金旺兄弟”、“小二黑”、“斗争会”……)来讲述的,各个故事之间又由“扣子”(即悬念)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2)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来展现其性格。赵树理小说不同于“五四”小说的又一个特点是缺少人物的心理分析,但其形象仍然是生动逼真的,其根本原因是作家善于把人物放入一定的动态环境之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现其性格。例如三仙姑的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便是通过“米烂了”的小插曲表现出来的。与此同时,赵树理小说也很少孤立的景物描写,而是“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虽然不够“文”而显得有点“俗”,但正是这种“俗”,才体现出民族个性并能为当时更多的农民大众所理解。

二是作家创造出一种既通俗易懂又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文学语言。赵树理以北方农民的口语为基础,加以提炼与纯化,并适当地汇入现代语汇和方言语汇,有时又模仿说书人的语调,创造出一种以北方农民语言为底色的并富有农民情趣的文学语言。用词质朴通俗,句式简短明快,并常常以农民熟悉的比喻夸张,以及给人物起绰号等手段传达出生动活泼而又幽默风趣的神韵。不过赵树理的幽默又不同于老舍的世俗性幽默(调笑戏谑),而带有一种农民式忠厚。如在《李有才板话》中叙述人说:“说作诗的话,叫‘诗话’,而主人公李有才作的是‘快板’,因而说他作快板的话,就应叫‘板话’了。”在生发词意的“俗语妙用”中仍体现出一种农民的一本正经。当然有时也表现出一种农民的促狭。如《小二黑结婚》中嘲讽三仙姑的打扮说:“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了霜”,在挖苦之中不失泥土的清新。——当然从他的新评书体小说来看,在语言上也吸取了传统说书艺术的长处,琅琅上口。

综上所述,无论就作品的思想内容来看,还是就其艺术形式来看,赵树理小说都达到了革命性、大众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因而被誉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赵树理的成功也就影响到一批刚从鲁艺结业回到晋绥边区的文学青年,如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五战友”,先后推出了《金宝娘》(马烽)、《谁害的》(西戎)、《红契》(束为)、《胜利之夜》(孙谦)、《“长烟袋”》(胡正)等小说,与赵树理小说一起,初步显示出山西农村土色土香的“山药蛋”特色。

(二)孙犁的《荷花淀》等小说

孙犁是解放区小说中独具风格的作家。在40年代从解放区成长起来的作家中,如果说赵树理体现出一种质朴的现实主义特色,孙犁的小说就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抒情的浪漫主义的特质。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1936年到安新县做小学教师,白洋淀一带的人民生活和自然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成为以后贯穿他文学创作始终的一个“母题”。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先后在冀中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并同时进行文学创作。1944年到延安“鲁艺”工作和学习,发表传诵一时的名篇《荷花淀》,随后又出版了《芦花荡》(1949)、《嘱咐》(1949)等小说集。

孙犁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胆抒写了当时解放区小说大都忽略或者回避的“情”,而且是男女之间的“爱情”。如《荷花淀》便着力表现了水生嫂对水生的似水柔情。因而可以说是解放区的抒情小说。无论就其多写“儿女恋情”、“夫妇离别”、“家务杂事”等日常伦理的题材来看,还是就其多塑造女性主人公形象来看,都显示出一种阴柔的美,一种恬静清亮的女儿气;不过透过这些似水柔情,又默默地折射出一种刚毅的气质,一种以柔克刚的巾帼英雄气。实际上,这些青年妇女的“情”,虽然缱绻深绵,却融合了

明显的政治性内涵。这些青年儿女的爱是与政治进步,争当先进结合在一起的。正是这种政治意识使这些温柔的巾帼女子也演出了许多壮烈的英雄传奇。例如在《荷花淀》中去探望丈夫和爱人的几位青年妇女被日寇追击时,虽然有些紧张,却临危不惧,坚贞不屈。以至在游击队打垮日本鬼子后,她们还豪爽地打起枪来与丈夫和爱人比高低。残酷的战争在这里被纯化和诗化了,没有流血,没有污秽,有的只是一种略带惊险的诗情画意。这种传奇性同样表现在《芦花荡》那豪侠、幽默的老船夫身上,他惩治几个日本兵就如同猫玩老鼠的游戏,实际上这不过是作家对抗日战争的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他认为“浪漫主义适合于战斗的时代,英雄的时代。这种时代,生活本身就带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不过这种浪漫主义的更深刻的根基还建立在作家对这些抗战军民(特别是青年妇女)人格意志和斗争艺术无比信任与崇拜的基础之上。作家明确地表述过:“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

在艺术上孙犁的小说也同样表现出一种浓郁的抒情诗似的特质。不同于赵树理以连贯的情节来结构小说,而是选择一些饱含着人物心灵的闪光和潜在诗意的生活片断,组成一种画面连缀式结构。没有“开头”,也没有通常意义的“结尾”,而只展示出生活的某一断面、趋向与可能。同时在画面与画面之间留下足以让你施展艺术想象才能的空白与空间。例如《荷花淀》开篇便从白洋淀的苇席编织切入,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再展开水生与水生嫂话别的场景,话语不多,却句句饱含深情。然后一下子跳入水生嫂们结伴探夫与眼观丈夫们杀敌的两组连续性构图。在前面的静景中注入一种流动的旋律。但结尾也只是略作交待便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性空间。同时作家的语言也具有这种抒情诗的清丽与空灵,似乎飘逸出一股清新、淡远的馨香。影响所及,在50年代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准小说流派——“荷花淀派”。

(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小说

丁玲1936年由狱中出来便秘密来到陕北抗日根据地。除担任文艺工作的领导、主编《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之外,还创作了不少小说。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她仍然以一个新文学作家的敏锐眼光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某种独特发现与思考。如短篇《我在霞村的时候》(1941)叙写了一个受到日本士兵凌辱但仍忍辱负重为我军默默做着地下工作的女孩子贞贞回到家乡养病时,却受到村人难以忍受的歧视与非议。继续了她20-30年代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另一短篇《在医院中》(1941)则通过一位从上海来到延安的青年女医生陆萍在一所医院的遭遇揭示出与高度革命责任感相联系的现代科技要求与小生产者狭隘保守、愚昧无知观念的矛盾(第一次在解放区提出了反对小生产习气的命题,是对鲁迅所开创的“改造国民性”主题的继承与发展——也可以看作是1958年代“干预生活”小说的先声)。这种小生产观念使这个医院到处充斥着用过的棉花和纱布、苍蝇;医务人员使用的是唯一的扎弯了的注射针;一次手术为节约几十块钱不装炉子,致使几个医务人员煤气中毒,险些赔上生命。而当陆萍为改善这些条件而呼吁奔走时,赢来的却是别人异样的眼睛和各种流言蜚语。这是一个当时已经严重存在却因战争的原因而被革命领导人忽略的问题。当然这些不合时宜的作品也在延安文艺整风运动期间受到了不适当的批判。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丁玲调整了创作思路,开始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作置于一定的政治任务和革命事业的要求之下,把表现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倾向作为责无旁贷的使命。正是在这种创作思想的指导下,作家于1946年夏参加晋察冀中央局组织的工作队,赴河北怀来、涿鹿一带进行土改,并创作了长篇小说《桑干河上》,于1948年9月出版,后在杂志上节选发表时,更名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虽然作家说,这部作品是她“在毛主席的教导,在党和人民的指导下,在革命根据地生活的熏陶下,个人努力追求实践的一小点成果”(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印后记》)。但丁玲毕竟是由“五四”新文学哺育成长起来的作家,并没有完全被流行的政治观念束缚住自己的视野,而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和勇气写出了土地改革这场农村大变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及深远意义,达到了同类小说乃至当时整个解放区小说难以企及的深度。

作品开篇便通过后来被错划为富农的富裕中农顾涌替邻村的亲家转移胶皮轮车的惊慌,及其在全村各色人物中的感应烘托营造出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严肃的时代气氛。但当土改工作组进村之后,土改运动却迟迟难以展开。实际上并不是农民群众缺乏翻身的要求,而是顾虑这个村“八大尖”顶尖人物恶霸地主钱文贵的暗中威慑。钱文贵虽然干尽了坏事,却非常狡猾,不但让儿子参加了八路军,以“抗属”的盾牌来保护自己,而且还让女儿嫁给了村治安委员张正典,让侄女黑妮与农会主任程仁相好。同时又唆使小学教员任国忠散布谣言,混淆视听。再加上他又在名义上将他的土地相当一部分分给两个儿子,他哥哥钱文富则是地道的贫农等。因而在主观主义的工作组长文采看来,他还是一位进步的“中农”。后来县委

宣传部部长章品来到这个村子,果断地把钱文贵关押起来,并撤销了袒护他的张正典的职务,汹涌的群众斗争才爆发出来。钱文贵终于被斗倒,世世代代做牛做马的贫苦农民第一次分得了他们渴望已久的土地。所以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真实地再现了农村阶级关系与阶级矛盾的复杂现实。它并不像理论那样条理明晰,泾渭分明。现实的阶级往往是犬牙交错的,即使同一阶级阶层的人物也会转移与分化,会由于各自的利益与个性在这场大风暴中采取不同的态度与策略,并且互相明争暗斗。如同是地主,李子俊是“躲”,侯殿魁是“望”,江世荣是“抗”,钱文贵则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八面出击。正是这种复杂性使这场大变革变得十分艰巨。作品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围绕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展示出农民心理与精神的巨大变迁。分得一份土地是贫苦农民千百年来的悠久渴望。当王新田等一群佃农拿到地主江世荣的地契后马上便往外跑,“手举得高高的,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像刚刚打过架的雄鸡一样不安”,“说不出话来”。实际上这种激动正是千百年来的梦想突然变成现实的惊悸。不过在地主的势力并没有真正打倒之前,这些农民拿到了地契也是不安的。侯忠全老汉虽然穷得丁当响,但多年的苦难使他相信“一切都是命”。因而在清算地主侯殿魁的斗争中分给他一亩半地,他又悄悄地送还给侯殿魁。当斗倒地主钱文贵后,侯殿魁跪在地上求他接受地契,他才与老伴真心地笑了,才相信“这世道真的翻了身”。从侯忠全的精神变迁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根本变革,才能促使农民在精神上脱离“奴”,而开始走向“人”。所以土地改革不仅仅是一次土地所有制变革,它还影响到农民精神、心理、伦理等各个层面。当然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人仍还有遥远的距离。侯忠全儿子最后认为这些土地都是毛主席命令送来的,因而像供奉菩萨一样,供奉毛主席。这固然歌颂了毛主席和共产党,但在骨子里仍然没有摆脱需要一个“菩萨”,一个“救世主”来解救民众的传统意识。另外作品表现了以文采为代表的主观主义与以章品为代表的群众路线的对比,以及张裕民、程仁这些农民干部和积极分子的成长与分化。对这些先进的农民形象,作家同样没有按流行的政治结论将他们抽象地提高与美化,而是真实地揭示出他们各自的精神弱点,以及他们在斗争中克服这些弱点的历史进步。因而这些人物都显得真实可信。其它一些人物,如狡黠的李子俊老婆,哀婉的黑妮,虚浮的任国忠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

在艺术上作品充分发挥了作家早已形成的善于细腻而深刻地展示人物心理的特长,不过又并不是《莎菲女士的日记》那种内心独白,而是将心理刻画与人物活动、情节推进、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立体地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树园闹腾起来了”等场面描写,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层次井然,既生动地表现出各色人物的心理(如翻身农民的欢欣,失势地主婆的阴郁),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作品结构宏大而严谨,线索纷繁但又主线突出。虽然结尾部分有些仓促,但还是基本上艺术地再现了土地改革这一巨变的历史进程。另外,作品语言洗炼畅达,富有抒情性和书卷气,在解放区小说中独树一帜,因而获得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

(三)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周立波(1908~1979),湖南益阳人,原名绍义,立波是英语Liberty的译音,意为“自由”。1928年到上海,1934年加入“左联”,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和批评。1939年到延安,先在“鲁艺”任教。1946年到东北参加土改运动,并以此为题材创作出长篇小说《暴风骤雨》(1949)。

《暴风骤雨》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起被誉为解放区土改小说的双璧,但实际成就却逊色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品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叙写1946年中央“五四指示”下达后,肖祥带领工作队来到东北一个名叫元茂屯的村子里发动群众进行土改,以斗倒恶霸地主韩老六作结。下部叙写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之后,已是县委书记的肖祥再次率领工作队到元茂屯复查土改,整顿被阶级敌人夺取了的村政权,斗倒地主杜善人,挖出潜伏的国民党特务,农民在分得土地和牛马后,为保卫胜利果实,踊跃参军,投入解放全国的人民战争。如果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真实地再现解放区农村土地变革的历史风云的同时,还力求保留著作家对生活的个性思考(如中农问题)的话,那么《暴风骤雨》则对这种历史风云很难做到真实再现。作品基本上是按照工作队进村,发动贫苦农民起来斗争,斗倒地主取得胜利的模式展开的。农民与地主之间水火不容,截然两分。村子里的人不是红,便是白,在红与白之间只有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虽然作品也写到中间的反复,如从上部(1946)到下部(1947)的一年之间,村政权便被流氓张富英把持了。但作品并未去深入挖掘与展开这一复杂的历史背景与过程,而是以肖祥这个青天大老爷的到来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所以有论者指出“作家所要反映的似乎不是生活本身,而是经政策过滤过的生活的规范化形态”。这种规范化形态也表现在人物塑造上。作品中所塑造的先进农民形象,如赵玉林、

郭全海等,曾是长期为人推崇的一个艺术成就。这些人似乎是一堆干柴,一经革命的火种点燃,便熊熊地燃烧尽生命。这是一些十分完美的革命人,但正因为太完美了,也就难以使人体验到一个“人”的真实生命,更像一种革命理论模式的演绎。倒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张裕民、程仁等有着明显的精神弱点和思想包袱的农民更像土改时期有着七情六欲的真实的活人。在艺术表现上《暴风骤雨》也比《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粗疏,特别是下部,许多生活过程和人物变化只是用材料补救或叙述来代替。

《暴风骤雨》真正的艺术成就在于保留了一些生动的东北农民的感性生活片断、场景与语言。例如那个既带有东北人的豪爽,又具有老年人的世故,而且还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有生动风趣、闪烁着民间智能的幽默语言的车把式老孙头,就是一个真正成功的艺术形象。又比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分马”场景,也把各色农民的性格和心理生动地传达了出来。作品的结构采用了《水浒传》单元式人物串连法,如由工作队发现赵玉林,再发现郭全海而引出白玉山。虽然一个片断使某个人物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却缺乏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

(四)其它作家作品

除以上这些小说外,由马烽、西戎合作的《吕梁英雄传》(1945)和孔厥、袁静合作的《新儿女英雄传》(1949)所代表的新英雄传奇/或称为革命英雄传奇的小说也是解放区小说的重要收获。这是一种以章回体的形式来叙写抗日军民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的小说,达到了传奇性与革命性较好的统一。这种小说主要是以章回体的形式来叙写抗日军民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因而它仍然带有明显的通俗性;但这种“俗”已不完全同于传统的市民情趣,而是融合进明显的革命政治倾向。其作家也不是纯粹的通俗文学作家,而是既写“俗”文学,又写“纯”文学的作家。所以这种小说实际上是传统传奇小说的一种“变体”,或者说是它的新发展。《儿女英雄传》原是清后期出现的一部影响广泛的侠义小说。它之“英雄儿女”就是把才子佳人小说与英雄传奇小说融合起来,所谓“儿女无非天性,英雄不外人情;最怜儿女英雄,才是人中龙凤”(见该书“缘起首回”)。《新儿女英雄传》也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它并不简单地叙写抗日斗争的传奇故事,而是把它与英雄人物的儿女恋情交织起来描写。作品的主线是叙述冀中白洋淀的申家庄、何庄等地的农民在共产党人黑老蔡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寇的斗争故事。但同时还设置了一条副线,即牛大水、杨小梅和张金龙之间的婚姻爱情纠葛。主副线相互扭结,相互映照,从而在惊心动魄的战火传奇之中又流淌着一股默默的情感暖流。当然如同孙犁的小说一样,这种情感暖流也被注入了鲜明的政治性内涵。杨小梅离开张金龙而与牛大水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便是基于政治的抉择。在艺术上作品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基本体式与技巧,如善于利用“扣子”去连接章回之间的转换,第九回张金龙挥起大刀,正要砍牛大水头时,突然传来喊声放下刀来,留下一个悬念结束。第十回才解开这个“扣子”,原来大汉奸何世友要留下牛大水的命去兑换被游击队捉去的儿子。另一方面作家又对这种古老文体的某些俗套加以了改造。如章回的题目不用对仗的诗句,而是散句,以民谣、民歌、民谚等代替章回间的“诗白”。章下设节,节与节之间情节不一定都连贯;情节不完全作单线鱼贯式编连,有时也齐头并进,立体展开等。

有影响的解放区小说还有康濯的短篇《我的两家房东》、欧阳山的长篇《高干大》等。

浅析赵树理不同时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浅析赵树理不同时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赵树理的作品独具耐人咀嚼的泥土芳香,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农村人物典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社会背景不同,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建国前后形成了巨大差异,成为文学爱好者和批评家们津津乐道的论题。笔者以其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时期的小说人物形象及意义,结合具体作品和具体人物进行对比,分析了赵树理不同时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意义及塑造方法,以期加深广大文学爱好者,特别是赵树理先生的热爱者对先生的了解,提高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关键词:人物形象;特定时期;农民;方法

前言 赵树理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其小说创作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更是独树一帜,他开创的以山西作家群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作品独具耐人咀嚼的泥土芳香,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农村人物典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树理的小说根据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揭示的社会意义,以及塑造的人物形象及方法,文学史上将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民主革命时期的小说人物形象及意义 在当时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形势下,赵树理先生的小说层次鲜明地塑造出了特定时代里的三类人物。 (一)因循守旧,深受毒害,难以摆脱旧思想的“老一代” 由于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农民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他们本性善良,潜意识里已把旧传统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并试图让下一代沿袭下去。致使很多时候我们不由得“怒其不争”,从而在心灵深处感觉到思想变革的重要性。赵树理先生民主革命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这样一类人物: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他们都有极力反对小二黑与小芹的婚姻关系,理由也简单的可爱。一个认为命相不对;另一个则反对自由恋爱。这件事现在看来似乎颇为可笑,但在40年代的中国,却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老一代的一个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 摘要 赵树理是现代小说家,戏曲家。他的作品始终以农村、农民为出发点,密切关注变化中的农村和农民生活,他是一个真正为农民写作的作家。当今社会也在重塑赵树理的地位,他不仅只是农民的传声筒,更是农民的朋友。本文将从多方面论述赵树理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重塑赵树理形象。 关键词 赵树理农民作家共识 赵树理来自山西沁水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是一位长期致力于小说创作民族化、大众化的作者。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以我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民生活及农村斗争为题材,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其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创新实践,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他更是当代社会“九大家”之一。 一、唯一的农民作家 他是一位扎根农村,真正为农村而献出自己一生的作家。他不像有些作家那样,居住在 繁华都市舒适的寓所,身着名牌服饰,出入于灯红酒绿之处,他是唯一一个勤俭节约、爱农村、敬农村、深入农村的作家。 在生活方面,赵树理有了固定的收入,工资待遇都不低,在北京买了房子,接来了家属。按说,他完全有条件过舒适的日子,可他骨子里流着的是农民的血液,让他无法与城市融合。他关注的仍然是农

村的状态和农民的生活。从1949年进京,到1965年举家迁回山西,16年的时间里,他有一多半是在晋东南农村生活的。他跟农民们吃住在一起,一方面是为了体验生活,获取创作素材;另一方面是要同农民一道,寻找过好日子的途径,让农民能尽快从千百年的贫穷落后中摆脱出来。因而,他总是心甘情愿地充当农民的代言人,时时处处维护农民的利益。 “一个知识分子,也许可以做到像赵树理这样关注农民但不会真正地融入农民———丢掉轻视农村和农民文化的意识———而是不同程度上抱着启蒙者的心态企图唤醒和改造农民。”论者刘雄飞的观点揭示了赵树理文学创作在农民群体中获得巨大成功的又一要因。在现当代文坛,再没有一位作家能像赵树理这样,在生活和心灵上如此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这源于作家终生坚守的农民情怀,其典型特征是质朴善良的人格与平等意识,其行为表现是终生心系农村、关爱农民,为农民群体的利益诉求而真诚写作、热忱呼吁。应该承认,能够像赵树理这样无论政治环境和个人地位如何变化都能终生保持着质朴善良的农民情怀者在现实中很少,因此这种坚守便显得愈为可贵,尤其是当作家的理想与政治环境要求发生抵触的时候。 二、对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赵树理是一位拥有最广大农民读者的作家。他的创作继承了“五四”以来新文学的精神,并吸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成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孟祥英翻身》、《地板》、《福贵》

重论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

无论是赞美抑或贬低,是承认抑或否定,总之,在短暂却不失灿烂辉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都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非正视不可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家。在上一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文坛上,赵树理横空出世,以其独树一帜的文学作品称雄文坛,独领风骚,高举起一面民族文学的大旗,其创作模式“对整个解放区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影响巨大”[1](P475),甚而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阵容的“山药蛋”派作家群。物换星移,大浪淘沙,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海桑田,从文学观念到表现手法,从审美对象到欣赏趣味,有关文学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变。相对于昔日的轰动与风流,今日之文坛,赵树理“显然是个陌生人,至多,模模糊糊有个土里土气象山药蛋似的印象……足以使放眼世界的人们微笑着敬而远之”[2](P452)。往昔名重一时的赵树理,在当今之文坛,难道真已成了“隔日黄花”了吗?赵树理的小说果真如某些新潮评论家所言,既无高雅之艺术品位,亦无宏深之思想涵蕴,充其量只不过因其创作上的大众化成就而在当年那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侥幸获一时之殊荣吗?窃以为,赵树理的出现,乃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赵树理的小说模式,不仅在当年有其不容抹杀的历史意义,即便在当下及日后之文坛,仍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本文旨在拔开当前赵树理研究的迷雾,解构、颠覆对赵树理及其作品的不公之论,还之以本来面目,站在历史的了望台,锁定赵树理小说的历史意义,用发展的眼光,预见赵树理小说模式之于当下及日后文坛的重要借鉴意义。 一、何谓赵树理小说模式 名不正则言不顺。要界定赵树理小说模式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首先必须弄清究竟什么是赵树理小说模式。在此,必须把赵树理小说和赵树理小说模式这两个密切相关但又不容混为一谈的概念区分开来,正如马克思著作不等于马克思主义一样,赵树理小说也不等于赵树理小说模式。 赵树理小说独树一帜,概言之,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从文本内容看,赵树理小说是典型的“问题小说”,其小说十有八九是为问题开药方。“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了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我要写的主题”[3],“感到那个问题不解决会妨碍我们工作的进度,应该把它提出来”[4](P30)。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不仅是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其小说创作的归宿点,为问题而创作成了赵树理小说内容上的一大显著特点。二是从艺术形式看,赵树理“把中国传统的评书改造成为现代小说,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小说形式,推进了‘五四’白话小说的民族化”[5](P519)。赵树理的小说故事情节完整,有头有尾,单线发展,环环相扣;人物塑造主要运用传统手法,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其性格特点,栩栩如生;文本语言去粉饰,勿卖弄,善用白描手法,清水出夫蓉,“熔大众化和艺术化于一炉”[6](P259),“一方面从人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予以充分地加工,一方面借鉴中国古典小说、民间文学或戏曲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从而成功地将农民群众的口头语言提炼为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学语言”[6](P259) 。此外,在“绰号”艺术的运用、民情 “赵树理的创作把文艺的民族化、风俗的描绘等方面,赵树理的小说均颇具民族风味。总之, 群众化推进到新的阶段,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7](P379)。 二、昔日文坛的灿烂红旗 赵树理的登场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必然之果。一代大师鲁迅先生曾痛心疾首作如是言:“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8](P80)。正是基于这样的远见卓识,新文学的倡导者们才高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一面向载封建之道的旧文学猛然开火,一面窃得外国文学的圣火,着力创建全然有别于传统文学的中国现代文学,致力于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遗憾的是,在长期闭关自守状态下,本来就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文学革命的发展又极迅猛,人们无暇对西方各种思潮进行消化,鉴

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

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潘越男 写作提纲: 一、主题——妇女的真正解放,有赖于社会的解放,更有赖于自身的努力。 二、妇女形象的分类 (一)既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又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维护者的妇女形象。 1、三仙姑——变态的反抗者。 2、孟祥英的婆婆——封建阶级的帮凶。 3、小飞蛾的婆婆——驯服与投降者。 (二)受封建宗法思想和私有观念,旧的习惯势力毒害至深的落后的妇女形象。 1、李成娘——新社会的“九斤老太”。 2、常有理——巧舌如簧。 3、惹不起——难缠难斗。 4、小腿疼、吃不饱——常有理、惹不起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三)劳动妇女的先进人物。 1、小飞蛾——由呻吟到反抗的妇女形象。 2、于小芹、艾艾、燕燕——追求美满幸福爱情生活的新女性。 3、孟祥英、金桂——冲出家庭、走向社会的崭新的妇女代表。 三、妇女形象的意义——封建社会毒害了广大妇女,形形色色的妇女形象像枪一样,批判的锋芒直指各种封建思想。

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潘越男 赵树理笔下成功的妇女形象被讽刺、嘲笑、批判的居多,肯定赞扬的则少。几十年来对赵树理创作中的这一现象,有的评论工作者要么避而不谈,要么兴笔问罪。 本文试图对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进行认真研究,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一 如果说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的妇女形象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一切女子,倘不得到男子同等的经济权,我以为所有的好名目,就都是空话。”只有“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⑴社会得不到解放,无论是祥林嫂坚韧而执着的对于命运的搏斗,对于生活的追求,还是三仙姑对于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的大胆而激烈的反抗,都只能以失败结局。 那么赵树理小说中的妇女形象则阐明这样一个主题——新制度的诞生,旧制度的灭亡,只是为妇女真正获得解放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即为这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要使广大妇女彻底从“代表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四条极大的绳索”⑵中解放出来,还有待于广大妇女进一步的努力奋斗! 如果说鲁迅为妇女的解放,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更多地揭示了旧中国妇女不幸的悲惨遭遇以及她们淳朴善良的美德,唤醒民众,为争取社会解放而奋斗。那么赵树理在他的创作中始终站在妇女彻底翻身解放的思想高度,着重描写了广大劳动妇女因袭的重负和心灵的创伤,激励她们为争取自身的彻底解放而斗争。 因此,作家在社会解放的欢乐浪潮中,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封建思想、封建礼教使广大妇女心灵上受到创痛的严重后果,通过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向时代敲起警钟! 二 一提起赵树理笔下的妇女形象,第一个闯进我们记忆中的恐怕就是《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米烂了”、“忌讳”、“吃鲜果”的痴想、“三仙姑许亲”、区政府上丢丑……这一连串令人难忘而又饶有风趣的故事好象走马灯似的在眼前浮现。 其实少女时代的三仙姑也是一个美丽端庄的姑娘。十五岁嫁给于福,

读赵树理先生的作品有感++

读赵树理先生的作品有感 摘要:赵树理是现代小说家,戏曲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始终以农村、农民为出发点,密切关注变化中的农村和农民生活,他有明确的目的意识,为农民、写农民、给农民听、给农民看,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赵树理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创造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并且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一是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成功地借鉴民间文艺里“讲故事”的手法,以故事套故事,巧设环扣,引人入胜,使情节既一气贯通,又起伏多变,结构完整、趣味性强。赵树理在创作中尽量照顾群众的习惯:群众爱听故事,他就增强故事性;爱听连贯的,他就不会因为讲求剪裁而把故事割断了。尽量照顾群众的习惯,能叫大多数人读,这是赵树理进行创作时刻意追求的。本文主要从赵树理的作品入手,分析其作品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赵树理政治问题小说文学大师《小二黑结婚》《邪不压正》《李有才板话》 美国作家贝尔登认为赵树理“可能是共产党地区中除了毛泽东、朱德之外最出名的人"。抗日战争时期赵树理因为创作《小二黑结婚》而享誉整个解放区,并被树立为“方向作家”,《小二黑结婚》是文艺大众化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这篇小说的发表使赵树理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真正解决了文艺大众化问题的第一位作家。三十年代左翼进步文艺界撒下的种子在四十年代的解放区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此后,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和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等的接

连问世,进一步显示出赵树理在文艺大众化方面的巨大成就。赵树理的创作使文艺大众化运动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他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而《邪不压正》发表后却又受到严厉批判,最后这个只着眼于农村题材的作家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他的作品只是真实的反应了不同时期农村的面貌以及出现的问题,却忽而誉满天下忽而谤满天下。 一、文学创作与政治的方向 (一)政治方向下的创作 赵树理因创作《小二黑结婚》而一举成名,被树立为“方向作家”号召文化界学习,之后的《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也是备受推崇的佳作。但在1948年创作的《邪不压正》却受到了批判,而后的《三里湾》虽为赵树理赢回了一些声誉,但是《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却再一次为他的写作生涯带来厄运,直至文革被迫害,赵树理几乎没有优秀的作品问世。 赵树理因《小二黑结婚》成名可以说是一个巧合。在1943年10月《解放日报》刊登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文艺工作者走“工农兵方向”要做到“文艺为大众服务”。《小二黑结婚》发表于1943年5月,描写了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表现了民主政权在农村中的力量,这正好与《讲话》的精神不谋而合。所以,赵树理被党的文艺干部周扬积极宣传,树立为了“方向作家”是《讲话》在小说界的成功实践。 (二)文学创作的褒贬 因为赵树理的小说是搭上了“政治方向”这趟顺风车,所以在一

赵树理小说读后感

读《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有感 于乐源11级建筑学20115570 问题:小说中人物软英形象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描写文字。并且进一步思考软英为什么这么变?赵树理通过软英形象的变化表达了什么? 软英作为主要形象贯穿了整篇小说。其变化是:软弱,无力争取幸福,等待封建制度中命运的宰割→开始想为自己争取幸福但是缺乏理智→有心计地为自己争取幸福→爆发,痛斥小旦,争取到了幸福 P225:“妗妗!你快坐下!你看我长了十七岁了,落了个什么结果?” P227:“马上撅了撅嘴嘟噜着说:‘没甚就没甚吧!我爷爷不是逃荒来的?’” P233:“小宝问软英要说什么,软英说……唱着唱着,眼泪骨碌碌就流下来了。”这些表明软英对命运的安排是十分不满的,但是她还是个十七岁的姑娘,既没有能力,又没有智慧,只能对这桩婚事愤怒和喟叹。所有对话的前提是软英无奈地接受了这次的安排。在这里,软英是软弱无能,任命宰割的。 P239:“软英说:‘捶死就捶死吧!反正总要死一回啦!捶死总比嫁给刘忠强!’”P241:“二姨劝软英:‘软英!……’……软英说完了,二姨觉得这话越发句句有理。” 在这一阶段软英仍背负着封建残余强加给自己的枷锁,但是她有了主见,算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虽有哭哭啼啼,却是为争取而哭号,而不是为无奈而哭号。自己开始为自己争取幸福,并且理直气壮。但是由于智慧的欠缺,软英只能用强攻,对父亲采取哭闹的方式争取。 P251:“软英这时候,已经是二十岁的大闺女,于是已经有点拿得稳了,……接着把自己那套注意告诉小宝,并且告他说:‘你到外面,要故意骂我丧良心才好!’”P258“小宝站起来说:‘我说!’软英跟着也站起来说:‘我说!’” 第一段对软英的语言,动作,心理都有浓墨重彩的细致描写。她在这时候已经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内心变得成熟稳重,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幸福,会用计谋拖住敌人,自己慢慢运筹帷幄,甚至安排小宝为自己放下口风。这里是软英变化的结点,是软英爆发的铺垫。 第二段一个“跟着”表明了软英的迫不及待和准备充分,是爆发的前奏。 P258“软英站起来说:‘高工作员在这里唱给我们讲……’……小旦叔,不!小旦!我再不叫他叔叔了!……他小旦天天哄人啦,也上我一回当吧!” P261“大家正站起来要走,软英说:‘慢点!婚姻问题究竟算能自主不能?’……别人干涉不着” 软英爆发了。她慷慨陈词一通,痛斥小旦,陈述了自己不嫁给小贵的理由和自己对付小旦、小昌的计谋,整个是激昂但是条理的。说明软英有力量和智慧抗衡强加给自己的不公平了。她不是那个无奈的小姑娘了,也不是那个只会用哭闹的方

赵树理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 - 副本

赵树理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 对于立志做“文摊”作家的赵树理,人们较多关注的是他与民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然而赵树理之所以成为赵树理,除了民间文化对他的浸染之外,我们还应看到具有现代精神的“五四”文化对他的影响。赵树理曾说:“我虽出身农村,但究竟还不是农业生产者而是知识分子,我在文艺方面所学习和继承的也还有非中国民间传统而属于世界进步文学影响的一面,而且使我能够成为职业写作者的条件主要还得自这一方面——中国民间传统文艺的缺陷是要靠这一面来补充的。”【【1】考察赵树理与五四新文化的关系对我们全面理解和认识赵树理来说意义深远。 通过赵树理的人生经历,我们知道他是在长治四师读书时补上到“五四”这一课的。在这里他接触到了民主、自由、科学这些新鲜的概念,读到了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蒋光慈的书,甚至还有易卜生、屠格涅夫的作品,普列汉诺夫、布哈林等的著作,翻阅到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乃至狂飙社的刊物、作品。因为读书痴迷,还得了一个外号“赵子曰”。受到了“五四”风雨的激荡,他将自己的传统意味浓厚的名字“树礼”改为“树理”,加入了国民党转而又参加入共产党,其中还参加了1926年四师学生效法北京女师大学生的“驱杨”运动而发动的逐出校长姚用中的运动,赵是此次运动中的骨干力量。 五四新文学一方面张扬着近代伦理主义文学精神,强调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强调个体存在的合理和正当;同时又有着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等注重社会本位的历史主义影响。“只不过这种影响在当时还是比较微弱的,比较局部的。”【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本主义是五四时期的文学主潮。从20年代中期,随中国殖民化程度的严重深化,“中国现代史则进入‘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以求得‘人’的社会解放的,人民本位的历史主义时代。”【3】启蒙被淡化,个性遭冷落,而社会解放、集体主义、阶级斗争、民族救亡成了当时文学的中心话语。 五四新文学的这种由启蒙向救亡的倾斜在赵树理身上表现得虽然迟缓但却更为自觉。在长治读书期间受“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的影响,赵树理回到家乡,首先向略通文字的父亲、舅舅进行思想启蒙,结果愚昧打败了科学。启蒙的失败不仅如此,更重要是赵树理自己的经历同样显示着启蒙的软弱无力,满腔救国热情换来的是锒铛入狱、“萍草一样漂泊”。正是这样辗转飘泊的经历使得赵树理更容易接受改变农民命运的无产阶级革命,也更容易接受旨在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完成由启蒙向救亡的转移。 当我们跨越时空的障碍,审视同为“问题小说”的五四“问题小说”和赵树理的“问题小说”,便会发现其中有着明显的不同。五四时代是一个闪烁着理性光芒的时代,是充满怀疑和问题的时代,是人的觉醒的时代。在—段时间内,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这是人的精神觉醒的标志。当封建的伦理道德人生观念被推翻在地,人们热情的寻找新的人生目标,重新思

第二十二章赵树理教学目标了解赵树理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第二十二章赵树理 教学目标: 了解赵树理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及其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贡献。 知识点: 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 重点难点: 1、赵树理小说思想艺术特色 2、“赵树理方向”的意义 3、赵树理小说的独特价值。 一、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方向”(教材475) 解释:“赵树理方向”首先是一种文艺政策性的引导,是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关键是顺应大众化、农民化的审美追求,正好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因而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周扬当年关于赵树理是“新人”的解释,实际上是要为共产党领导下的面向大众的革命文学树一个榜样,一种努力的前景。首先应从特定时代的要求来看这个问题,肯定其历史的合理性与特色,同时也应看到有得有失,不应轻易否定。 2、赵树理小说的历史特点: A、赵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及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因此表现出新的时代特点。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 (翻身农民的需求,作家自身成长历程带来的审美特点的结合)(教材476) B、首先是实际革命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因此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历史进程中的巨大变革,塑造了全新的农民形象。 (教材476—477) 局限性:(教材477) C、赵树理的出现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自身发展的特殊意义及其局限性。“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欧化”现象,使得它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农民读者,赵树理的创作是一种反省与纠偏。但由于隔绝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视野也难免比较狭窄。(教材477—478)

赵树理与解放区文学(一)

赵树理与解放区文学(一) 一 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人后方开辟了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广大抗日根据地,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又扩大为解放区。在古老中国的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实行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产生了相应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解放区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发展着,繁荣着。 众所周知,赵树理是解放区第一个不屈不挠一如既往地为农民写作的小说家,他是解放区文学最杰出最优秀的代表。他的作品永远只表现一类人:那就是农民;永远只有一个背景:那就是乡村;永远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农村的变革和农民的自我更新。在艺术上,他旁若无人地独自走着单纯的民族化大众化道路,在实践中回归传统,沟通中国文学自身的渊流;他用古老朴素的技艺表现现代意识与现代生活,勾勒出一系列明晰如画的人物。这自然与他的思想情趣、现实视野、生活积累与文学素养不可分割。赵树理,他天生是个农民,他握过锄头,扶过犁稍,闻过泥土的芳香,也嗅过牛粪的气味,他熟知农民的一切: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得失,失望与憧憬,卑微与可笑。他自然了解农村各方面的知识、习惯、风俗和人情。不仅如此,他还通晓农民的艺术,说故事、读唱本、拉打弹唱、粉墨登场……他在没有创作之前便是一个“农民通”。他在与农民长期共处中了解到,由于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准的限制,农民感兴趣的艺术主要是古典通俗小说和说唱艺术。特别是赵树理以虔诚的心态给父亲朗读《阿Q正传》的时候,那张粗糙干黑的面孔毫无表情。这坚定了他要让艺术真正走向民间,只有走单纯的民族化大众化道路,创作出同他们审美层次和欣赏习惯相一致的大众文学的信念。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设》的发表,更加使他义无反顾地走民族化大从化道路。同时,《讲话》也是严格意义上的解放区文学的端始。《讲话》的两个要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如何为工农兵服务,涵盖了解放区文学的全部内容与特色。前者作为党的文艺政策一经明确和确定,立即给“五四”新文学运动发轫期提出的“平民文学”到“左翼”文学运动高涨时倡导的“工农小说”,划了个永久休止的句号,至终形成压倒一切的主题题材,找到了文学艺术与战争时期的民众需求的最佳契合点,从而动员了千百万农民投入到火热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和崭新的建设新政权的革命斗争中。因此,比较顺利但也因时代限制而略显简略地解决了现代文学,特别是革命文学的基本命题问题。对于后者来说,在如何完成既考虑国民一贯要求而又适应革命题材表现,亦即既不脱离传统欣赏情趣而又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新型民族文学表现形式的建设中,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本土作家,积极地然而又有些偏执地从对民间说唱文学的整理与发掘中,拓展现代民族文学表现形式的新路子。然而,其中的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并不是如已有的论断那样集中地倾向于褒奖和肯定。以更科学的审美视点观照、认识赵树理与解放区文学,则能使我们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解放区文学本来的历史内容、历史特点、价值以及历史局限。自然,一味地否定和贬低赵树理及其代表的解放区文学,已为绝大多数批评者所不容忍;然而,一边倒地肯定和褒奖是不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呢?“对解放区文学不适当地贬抑和一味颂扬这两种极端的倾向,它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部分读者对解放区文学的漠不关心”。① “五四”是中西文学史无前例的大汇流,现代文学的第一代拓荒者几乎都是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诞生的。随着整个意识形态的对外开放,各种思潮、流派、观点和主义从几千里外的大洋彼岸,从别国异乡呼啸着滚滚而来,给闭塞的中国吹进了现代世界的各种气息,同时摇憾着一大批雄心勃勃的作家群。他们全都面朝西方,睁大眼睛,把参差纷坛的西方文学推倒在一个平面上任自己选择。他们不由自主地将西方文学作为自己创作的参照系,模仿、吸收、消化其可取之处,再揉合着自身秉承的民族文化特点,从而确立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认识生活的视角,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风格。正是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国文学从此融进了世界文学大潮,使文学这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在中国大地上返老还童。他们的创作以全新的面貌有别于

十七年文学与解放区文学

“十七年文学”与解放区文学 1.1解放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规模宏大、时间长久、影响深远。从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里,文学史中概称这12年的文学为“第三个十年”。在中共领导和影响的文学中,以鲜明的政治性反对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揭露黑暗统治,歌颂解放战争和对新中国发出呼唤,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文学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解放区文学,其最主要的表现是在1942年发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规定下,使文学朝着描写工农兵、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发展。 1.2解放区文学的文学特点: 首先,在性质上,解放区文学思潮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范畴。这是基本的、主要的特征。 第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服务的方向。解放区文学思潮之所以规模巨大、时间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始终坚持着这一鲜明的标志。 第三,在处理诸多文学活动的内部关系中,除了坚持辩证统一的原则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表现出重在普及、重在改造和重在创新的基本倾向。 最后,解放区文学思潮发展形态,往往是突破了文学框架的运动式的推进。它既有区域性、历史性、政治性,是中国历史上所有文学范畴的一种,并有着所有文学共性的东西。 解放区文学诞生于险恶的战争环境之中,但它的产生却带给人们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和敢为人先的大胆的创新精神。可以说解放区文学以它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解放区文学上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优良传统,下开社会主义文艺之先河,有着承先启后的特殊意义。 1.3解放区文学代表人物: 解放区文学的重要作家有孙犁、赵树理、周立波、丁玲、柳青、艾青、何其芳、周扬、臧克家等等。 孙犁,这位作家的小说着重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情美,艺术上追求诗的抒情性和风俗化的描写,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气质。孙犁的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塑造了崭新的农村年轻妇女的形象,她们有着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乐观的精神。这种农村妇女的形象在以前的文学当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她们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下出现的全新的人物。 还有赵树理。这位因创作《小二黑结婚》而成名的在解放区土生土长起来的作家,被树为解放区文学和文学工农兵方向的代表。他以农民所能理解的艺术形式,塑造出了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他在新的历史、地域条件下表现了中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翻身过程中所实现的思想上的翻身。赵树理的创作侧重表现的是农民精神、心理状态和他们的种种人伦关系的变化,以这个过程来表现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难性,他并没有一味地歌颂什么,更没有去神话什么农民英雄;他并没有无视农村民主改革中新政权的不纯和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相反给予深入的批判。

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内容摘要 赵树理所写的是解放区封闭的农村,多是一些翻身农民的崭新形象,他们为争取自由而努力奋斗,是觉醒了的一代农民青年,他们身上有较鲜明的反抗精神;他的写作自始至终都以农村农民的思想变化,革命斗争为题材写作的.赵树理还是第一位在文学上成功地塑造了中国翻身农民形象的作家。赵树理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就反映四五十年代解放区农村变革所达到的高度而言,在当时是十分杰出的。本文主要分析作者笔下农村青年形象及其个性特征。 虽说赵树理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就反映四五十年代解放区农村变革所达到的高度而言,在当时是十分杰出的。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解放区农村题材小说的大致面目。表现农民的斗争,对农村封建落后的旧规矩的改造,热情歌颂农村在新时期焕发的新思想,以及表现翻身后农民的欣喜心情。他的小说在刻画新旧农民形象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农民形象老农民新人

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一、顽固守旧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旧式农民形象。 赵树理自己说过:“我的作品,我自己常常叫它是‘问题小说’。”“我在作群众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非要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就变成了所要写的主题。”如在《小二黑结婚》中重点塑造的两个落后的家长形象,即二诸葛和三仙姑。二诸葛是一个善良却又十分愚昧懦弱的老农民,由于无力改变受欺压的痛苦境况,他迷信命运。他以“命相不对”为由,阻挠儿子二黑与三仙姑的女儿小芹的恋爱。而三仙姑是通过搞“下神”之类的迷信活动,来掩饰自己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就是赵树理在小说中对建国初期的农村问题批评得最多的一点。我认为,赵树理笔下的这三个形象最具代表性。 1.小丑式的假“仙姑”。 三仙姑的“下神”,是她觉得孤单,而又被“于福他爹”赶走了村里那些为她“作伴”的年轻后生之后的事。而她把香案设起来之后,文中说:“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要说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鲜,头发梳得更光滑,首饰擦得更明,官粉搽得更匀,不由青年们不跟着他转来转去。” 对比赵树理给了三仙姑以辛辣的嘲讽。她的“下神”,就是为了方便自身搞不正当关系,解决感情和生理上的寂寞。她竟然利用自己的女儿“又团结了一伙孩子们”,“比当年的老相好更多,更俏皮。”后来看出小芹跟二诸葛的儿子小二黑谈恋爱,为自己后半身考虑,就托东家求西家,给小芹找婆家,并找到了一位“当过旅长的退役军官”的有钱人。小芹不听她的话,她就“神上了身”,说小芹跟“吴先生”是前世姻缘,还唱什么“前世姻缘由天定,不顺天意活不成……”其实骨子里还不是要把女儿推出家门,落得一笔丰厚的聘礼!这种畸形的性格是封建农村经济、文化极端落后和买卖婚姻制度的产物,它带有高度的典型性。 2.宿命者二诸葛。 二诸葛是受封建迷信愚弄的典型。他的“抬手动脚都要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不宜栽树”笑话还不能使他悔悟,仍坚持以“命相不对”--而骨子里是因为三仙姑的坏名声来反对二黑和小芹的恋爱。而在兴旺兄弟捆二黑后,二诸葛的表现是:“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前天早上我上地里去,才上到岭上,碰到个骑驴媳妇,穿了一身孝,我就知道坏了……”其实,二诸葛的迷信本质上反映了他性格的懦弱。因为无法与恶势力做行之有效的斗争,所以把一切

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都有论文是近期写作 1 探究中学生厌倦学习英语 2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3 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4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5 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6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 7 模因论视角下的中国网络新词翻译策略 8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9 A Brief Study of the Cause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10 中西节日文化的对比 11 从话语权力的角度看电影《换子疑云》 12 目的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策略—以英剧《神探夏洛克》为例 13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14 需要原创论文写作扣伽其.酒酒期舞齐舅伞芭 15 《傲慢与偏见》中经济对婚姻的影响 16 生活在夹缝中的畸形人——评《小镇畸人》 17 《追风筝的人》翻译中的美学体现 1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9 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20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21 分析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意识 22 从“啃老”现象看后啃老族的生活态度 23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基督教对美国黑奴的精神救赎 24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25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26 论“韩流”在中国 27 中英谚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28 消费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嘉莉妹妹》 29 从萨特存在主义的视角解读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30 英汉委婉语比较研究 31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32 英语政治新闻中委婉语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研究 33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34 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 35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36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 37 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人物性格 38 A Discussion on the Accuracy of Language in Diplomatic Translation 39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 40 《藻海无边》中边缘女性的生存与救赎 41 从商标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42 浅析《飘》中人物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浅谈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生存的悲歌 ——浅谈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同时苏童小说中女性的悲剧起源是:一方面,他承认男权社会对女性悲剧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他更关注女性自身所具有的弱点。在苏童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女性之间相互残害和女性对男性的盲目崇拜。正因为这两个特点,才使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悲剧色彩。 关键词:苏童小说、男权文化、女性形象、女性生存的悲歌 在当代文坛,苏童是小说界的一个多面手。在80年代末他就以先锋化的写作姿态占据了文坛的一席之地,随后他笔触切入中华深厚的历史云烟之中,以其睿智的思考和天才的想象拨开历史迷雾,重建历史的想象,赢得文坛的一片喝彩。但最为令人惊叹的莫过于他对于女性的强烈关注和独特想象,创作出一系列女性为主角的小说,因此被小说界戏称为“红粉杀手”。苏童通过对女性世界的描摹与观照,来表现女性哀苦悲凉,缱绻细腻的风骚与艳情。苏童的这些小说汇聚了许多在以往当代文学创作中未曾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充分地表现了女性所特有的性别意识,各自不同的现实欲望与冲动以及灵魂浮出历史地表的振颤与悱侧动人,这应该是当代文坛的一大奇观。一个男性作家在文坛女性主义文学己初露锋芒,而许多男性作家的创作遭受女权主义大加讨伐的写作背景之下,却仍然义无返顾地去构筑他想象中的女性世界,这首先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同时更需要有对女性的热情关注以及独特理解。 在先锋小说家中,苏童以出色建构故事的才能,弥补了先锋文学文本艰涩难读、理念过强的弱点。苏童不仅开拓了当代文学的想象视野,还表现出超越传统写作的审美姿态,显示出他自己的写作特质。而对女性命运与生存境遇的关注,正是苏童小说的特质之一。苏童善于写女人,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喜欢以女性形象结构小说,比如《妻妾成群》中的颂莲,《红粉》中的小萼,也许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苏童通过对众多女性形象的塑造,描绘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悲惨命运。这些女性有电影演员、戏剧名角,有旧式家庭深居阁楼的女人,也有弄堂里活灵活现带着大蒜气味的少女,有青春萌动期的女孩,也有妓女、尼姑等,其形貌美丽,各有其动人之处。其中,经历坎坷的旧时代女性,是苏童刻画得比较成功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经历虽不尽相同,但在人生舞台上演出的均是一幕幕悲剧。颂莲、织云如愿以偿嫁入豪门,却自饮苦酒,并未享受到安逸幸福的生活;娴、芝、箫把自己的未来都寄托在男性身上,而最终又以男性对他们的背叛为悲哀结局;小萼、秋仪在新旧两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主题特色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主题特色 10中师本三班林凤100101309 英国作家佛斯特曾说:“小说必须要有一个中心点:一个单一的主题、情节和表现方式。这个中心点控制着全部人物,引发情节,以及将小说从外至内紧紧的连结起来——将散乱无章的语句连成一张网,并使其有条不紊,犹如一个行星在记忆的天空中循轨运转。”可以认为,主题是统帅一部作品的灵魂,它决定着素材的取舍、布局的安排、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同时反映着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和认识。 所以,无论从创作的角度看,还是从评论的角度看,都无法忽略主题。现在我们就来探讨赵树理的小说在主题思想上的特色。 一、开拓性 赵树理的小说选择了新的角度,开辟了新的领域,对中国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心理习惯、精神追求及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诸多问题上的种种表现进行了深入的体察、探索和艺术概括,并且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首先,从反映生活的角度上说。他的作品反映出来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农民感情的自然流露,决无客观描摹之感。以《福贵》为例,小说写了二流子福贵耍钱、偷窃、自轻自贱的劣迹,但不渲染这些,而是站在自己人的立场上,深入挖掘福贵性格中健康美好的一面。他聪明、勤劳、乐观,正月里唱戏打扮起来唱正生“比谁都漂亮”。他对妻子银花关心体贴。为人要强,农活样样精通。这是一篇完全站在农民立场上为二流子“平反”的小说。纵观赵树理的小说,几乎篇篇都在为农民说话,成为农民的忠实代言人。坚定地站在农民布尔什维克的立场,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反映我国农村不断变革的现实,这正是赵树理小说的主题具有开拓性成就的根源之一。 其次,从反映生活的内容上看。赵树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开拓新的领域。1943年9月发表的《小二黑结婚》是表现抗日民主根据地翻身农民的新生活的第一篇杰作。同年底出版的《李有才板话》是第一部正面反映根据地改造村政权和减租减息复杂斗争的成功之作。1945年发表的《孟祥英翻身》是解放区文艺首批接触妇女解放主题的力作之一。赵树理一贯致力于大众化的文艺,同农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十分熟悉翻身农民的生活道路、思想感情和语言习惯,因而在表现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主题上显示了开拓性。 最后,从反映生活的思想深度上说,赵树理力避因袭别人和自己作品的旧套,务求出新。如果不跳出名著的窠臼,把《小二黑结婚》也写成爱情悲剧,恐怕不会有什么震动,他的高明之处就是在于独辟蹊径,勇于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发,把悲剧结尾改成喜剧结尾。这便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争取自由解放的斗志,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赵树理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才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现实性 赵树理是一位有强烈历史责任感和政治热情的革命作家,他总是直面人生,针对现实中的旧人旧事旧作风痛下针砭,对新人新事新风尚热情讴歌。因为看到“有些很热心的青年同事,不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为表面上的成绩所迷惑”,便写了《李有才板话》;因为“农村习惯上误以为出租土地也不纯是剥削”,便写了《地板》;因为流氓钻空子和少数农村干部变坏,常使土改发生偏差,为了使土改中的干部和群众“知所趋避”,

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doc

广西教育学院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系别: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班级:2013级成人本科函授班 学号: 学生姓名:蒋 指导教师:吴职称:副教授

广西教育学院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浅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系别 __文学院 ______ 专业 __汉语言文学__ ____ 班级 __ 2013级成人本科函授班 学号 ____ __ _ 姓名 __蒋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 2014年3月20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_________ 2014年3月25日 二○一四年三月十五日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目录 题目 (1) 摘要 (1) 关键词 (1) 英文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赵树理作品中农民形象的类型 (3) (一)老一代农民形象 (3) (一)新一代农民形象 (4) (二)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的农民形象 (5) 二、赵树理塑造农民形象艺术手段与特色 (6) (一)人物对话通俗化、大众化、民族化 (6) (二)在特定的历史事件中展示农民形象 (6) (三)以大团圆的结局来刻画人物 (7) (四)通过故事来刻画人物,情节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8) 三、赵树理塑造的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

新颖的赵树理文学 竹内好 (一) 首先,我想还是先倾听年轻一代对赵树理的代表作《李家庄的变迁》意见吧。 《李家庄的变迁》这本书所涉及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人物和背景的统一问题。这在过去的小说中是不可能见到的。它构成了《李家庄的变迁》的显著特色。如果就这一问题进一步挖掘下去,就会触及到新文学的本质问题。 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已经典型化了的主人公居多。唐·吉诃德、哈姆雷特、麦克白斯、拉思科里尼柯夫、卡拉马佐夫兄弟、包法利夫人、于连·索瑞尔……,他们的确具有凡人所不及的伟大,而且那伟大又来自于异常强烈的个性。事件的发展是以个人的个性为中心的,根据主人公的性格,展开戏剧冲突。也就是说,自始至终是围绕着一个性格问题描写。正因如此,他们才是孤立的,而且以他们孤独的牺牲,作为悲剧的中心而结束。在这里,也许可以称他们为个人英雄。 一般认为,个人英雄支配着他们周围的一切。可是,实际上他们是被周围的一切所支配的,个人所有的行为都由自己负责,个人的一切都受周围的影响,这种影响又通过自身表现出来。这样,作品的描写只停留在个人身上,使背景和个人永远继续对立下去,无法统一起来。 与此相反,在《李家庄的变迁》中出现的小常和铁锁,不是仅仅具有“非凡”或“卓越”这种意义上的英雄人物。首先,关于小常,从全篇来看,只是从侧面进行描写的。当然,这样说也许太过分了。例如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在冷元为鼓舞士气说俏皮话的时候,作者描写道:“小常听了,暗暗敬佩这个人的说话本领。” 这一部分的确是进入了心理描写的领域。但是,与其说这是作者为了更好地使读者了解冷元这一人物的性格而叙述了小常的想法,毋宁说是作者信笔所至吧! 小常最初的出场是在铁锁搬到太原满州坟的时候。也就是说,小常不是自己主动上场的,而是在铁锁搬家的同时出现的。他的存在,随着铁锁的活动而活生生地映入了读者的眼帘。这样一种消极性,使作品在描写小常时,常常赋予他一种特点。他的出现,成为铁锁和李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