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

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分解如下:

1、理解语句含义题

2、筛选整合信息题

3、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4、导语的作用题

5、背景的作用题

6、结语的作用题

7、文本结构安排题(顺序、倒叙、补叙、日记体)

8、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9、分析语言特色题

10、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题

11、探究新闻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2、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本封闭性和半开放型)

1、语句含义题:

结合上下文,抓关键词。表层涵义+深层涵义

例1.《温暖人心的冬奥:索契有的不仅是冰冷的赛道》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通过?愣??抱在一起痛哭?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兰妮听到姐姐的决定后的震惊和感动,姐姐为妹妹有机会实现梦想的激动和欣慰,(表层义)体现出她们姐妹情深,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中的无私奉献品质。(深层义)

2、筛选信息题:

【方法小结】

①阅读全文,了解新闻报道了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人物、发生了什么事,其发展如何、结局如何。

②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寻找答题的有效信息区间。

③在有效信息区间,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进行筛选整合。

④根据题目,结合筛选的词句分条作答。

3、新闻导语题:

①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和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②抓典型镜头,给读者以现场感和生动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为全篇奠定恰当(紧张或温馨或欢快或沉郁或悲痛)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

④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某事件的具体描写。

⑤手法: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

4、新闻背景题:

例1.文章前两个场景用较多的文字再现了冬奥会赛场外的场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①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补充烘托,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哥哥脑瘫,陪伴参赛;兰妮无缘冬运会的原因,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事情的真相)(或与新闻事实形成对比)

②突出人物特征,体现出兄弟之义、姐妹之情的深厚程度。(深刻理解他们获奖之后激动的心情,突出他们的兄弟之义、姐妹之情)

③揭示了新闻事件的意义,体现新闻的主题,增强了新闻的厚度和深度,歌颂了冬奥赛场上人间的温情。

④增强表达效果。叙述背景事件,充实文本内容,使新闻更加真实、客观,现场感强,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5、新闻结语题:

①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②阐明新闻主题或深化主题,使读者更深刻地认清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和意义,启人心智,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③确保新闻结构的完整性,拾遗补缺,增加补充信息。

④托物寄情,给人回味。

6、结构题:记叙的顺序

通讯结构的三个基本要求:

揭示新闻事实的内在联系,脉络清晰;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表达上做到完整、又起伏。

新闻结构有:

①倒金字塔结构(或倒叙式结构、悬念式结构),先声夺人,引发阅读兴趣。

②多侧面拼接形式(或横式结构、蒙太奇式结构),从人物不同侧面取材,按照素材的内在联系,多角度立体刻画人物的高尚品格,事件多而不重复、不杂乱。

③主线勾连式。以……为行文的线索

④纵式结构。按照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清晰明了。

⑤对比结构。

(1)顺叙:

例2.(《她只能活7小时》)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有什么好处?

【解答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文体特征以及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一题的解答首先要想到体裁,新闻报道强调时效性,本身就重视时间,以顺叙方式叙述,结构上更清晰,更富有时间事件的连贯性;内容上,文章所写的又是一件时间性很强的救命事件,

突出时间的紧迫,给人以亲见感、现场性。所以,这道题可从新闻体裁特征入手,从结构和内容方面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明了,清楚显现出援救进展,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突出时间。渲染紧张的气氛,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体现人们的仁慈的爱心;

(2)倒叙

例3.(《惊心动魄35分钟》)阅读文章(15)至(24)自然段,结合全文,从叙述顺序的角度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解答提示】本题考查对写作方法的分析。倒叙的作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淡和结构的单调。

【参考答案】①叙述内容事件:(15)至(24)自然段主要叙述了梁万俊在面临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的突发故障的危急情况下,从容镇定实施紧急迫降的经过。

②结构手法+分析:这部分运用的是倒叙的方式(或倒金字塔的结构),在前文先行交代?惊天一落?、迫降成功的结局之后,再交代紧急迫降(无动力滑翔)的经过,由果而因

③倒叙作用:既把事件过程具体展示出来,又突出事件的?惊心动魄?,符合新闻受众对突发事件关注程度的轻重缓急的先后次序。这样写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增加了通讯的可读性。

(3)补叙

(《惊心动魄35分钟》)第(27)自然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请通读全文,加以探析。(6分)

【解答提示】考查分析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这是一段补充性解说,是对梁万俊事迹的一个补充,使得其英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其所属群体的简介也由个别到一般,使通讯报道的主题具有了广度和深度。

【参考答案】不能。(1)表现事件+人物:这一自然段概括叙述了梁万俊在空军某试飞大队的成长经历,突出了他迎难克险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飞行技术形成的根源与过程;(2)补叙作用:这样写为他?惊天一落?的成功作了必要的背景交代,使读者对通讯的主人公有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认识;(3)补充交代梁万俊及其试飞群体的英雄足迹以及事件的影响,把个人英雄壮举归结于我军的优良传统,使通讯报道的主题具有了广度和深度的意义。

(4)日记体

例4.《寂寞出学问——秦绍德教授》这篇新闻报道,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这样写作有什么好处?(6分)

【解答提示】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的能力。日记体一般有以下几个好处:

日记按时间顺序展开,这样事情的发展脉络比较清楚;日记的表达方式很随意,可以记叙,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可以抒情,可以说明,能更真实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篇幅上,可以写片断,也可以写篇章;组合形式上,一般是开篇要有日期、星期、天气,文中的日期可以间接地渲染环境,天气还可以映衬心情。

【参考答案】①以日记的形式,便于展开叙述,使文章条理清晰。②突出时间的紧迫性,渲染强调人物工作的紧张和面临的压力之巨大。③回忆这一段时间中人物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便于更全面地表现罗阳,表达对他的追忆与缅怀。(意思对即可)

7、段落作用

例5.一轮书《惠特曼访问记》文章最后一段颇具匠心,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重要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审题,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组织答案。需要调动记忆库,列举末段在文中的作用,并结合文本作答。

【参考答案】①结构上:末段在结构上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②作者的态度:再次表明?我?是?一个无信仰者?而又?深深地被他吸引?,进一步突出对惠特曼的崇敬。

③表现内容、人物形象上:强调采访后?我?仍然?没有变成追随者?,说明自己对惠特曼真诚平等的态度,更以此突出惠特曼的真诚坦率,④写作意图(主题):这与本文不刻意渲染惠特曼的文学成就而重点突出其人格魅力的写作意图是一致的,使新闻主题具有更广度和深度的意义。⑤效果上:充实新闻内容,增强新闻的真实性、针对性、知识性,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8、新闻表现手法题:

分为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细节描写、借景抒情、对比、衬托、渲染、以小见大等。

例6.《苏宁秋季大会战初战告捷》:连续3-4天的高温使得各大家电空调商场再度人满为患,而在这种天气带来的商机面前,各大商家的表现和取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苏宁在空调行业强大的销售能力和遍布全国的销售体系第一波,抓住了各大空调厂商06年最后的促销资源,30万台空调尾货清仓甩卖,价格优势明显,而自营的售后服务力量也保证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市场反映能力较弱的商家则货源严重吃紧,采取服务外包、在淡季减少了服务安装量的商家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机的流失。苏宁强大的自营服务能力使空调再次成为苏宁大战初战告捷的利器。

题目:这则新闻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主要采用了衬托手法。突出了主体(苏宁集团)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商业运作能力。

【方法小结】

1、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对象特点的作用

2、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3、分析表达技巧对群众体会作者态度的作用

4、分析表达技巧对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的作用

5、分析表达技巧对新闻文体特征的效果:增强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的画面感或生动形象的可读性

9、语言特色题:

例7.(《辽宁舰上最后的八天七夜》)简要分析这篇文章语言的主要特点。(6分)

【解答提示】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分析文章语言的特点,首先要从整体上看文章语言的句式特点,描写手法的运用及是否使用修辞手法等,然后找出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注意分析时语言简洁、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①运用短句,简洁有力。如?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突出强调了人物所面临的压力之巨大。(分析?轰鸣。震得人心中翻腾??成功,离舰,鲜花?等亦可) ②运用整句,句式整齐,语言贯通。如?他向海军询问……向空军询问……向总设计师孙聪询问……向司令员和参谋长询问……?,使用排比句式,表现了罗阳工作的紧张繁忙,体现他强烈的责任心。(分析?而是到各个仓位,到飞机塔台,到方舱??人们在拥抱,在欢呼,在庆祝?等亦可) ③形象生动。如?巨大的压力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压力之巨大。(分析?罗阳看待歼-15,如同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等亦可) 例8.(《她只能活7小时》)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语言特点:画线部分运用了?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强烈的感染力。②内容主题: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因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体现出人们对小女孩的爱心和人道主义情怀。③效果上:镜头感非常强,增强新闻的生动形象性和感染力。

10、文体特征题

(1)分析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例9.《南澳:“风眼”里经受冲击》节选昨天晚上7点多钟,记者乘坐采访车赶到南澳镇。此时,一阵紧过一阵的狂风裹挟着海水,不断向镇区刮来。尽管天已漆黑,但是大海上滔天的白浪依然清晰可辩。在港湾里避风的渔排随着浪头上下摇晃,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晚上8点一过,风力明显加大。记者乘坐的采访车一停下来,车身就被大风刮得剧烈抖动。海水被接近10级的大风卷集着,疯狂地?扑?上防波堤,形成一阵充斥着咸味的暴风雨。

南澳镇门朝大海的店面几乎全部大量进水,积水没过脚面。晚上8点04分,南澳全镇停电。

题目: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真实性的?

【参考答案】从四个方面:一是根据采访经过突出真实性;二是根据对新闻现场的客观反映突出真实性,如具体的地点、人名等;三是根据准确的数据突出真实性,如具体的时间、数字等;四是引用相关人员的话。

(2)分析新闻的时效性性

例10.《一场微博世界里的打拐行动》2011年2月8日,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榜上,?解救乞讨儿童?已经成了排名第三的热门话题,甚至连?春晚?都排在了它的后面。一场在微博世界里发起,并迅速蔓延到现实生活中的打击拐卖儿童和解救乞讨儿童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这场行动的缘起是,1月17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于建嵘收到一名被拐孩子母亲的信,这封信说,一个叫杨伟鑫的6岁男孩,是福建泉州人,2009年被人拐骗并致残,成了街头乞丐,2010年年初有网友在厦门街头发现并拍照,家人寻找未果,现在仍然下落不明。?我愤怒极了……公安部门也应有所作为!?于建嵘将这封信发到微博上时这样表示。……

多个地区的警方已表示支持这场全民打拐行动,并号召当地民众响应。广东省中山市警方今日在微博中表示:针对?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爱心接力,中山警方将马上联合城管、民政等部门对全市乞讨儿童进行清查。对有被拐骗嫌疑的儿童采集血样,对其身份进行技术甄别并立案侦查。不是被拐骗的,将协助民政部门积极救助并遣送。警方提醒市民,发现行乞儿童身上有致残致伤痕迹疑似被拐的,请立即拔打110。

该行动也引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2月5目,全国政协委员韩红在微博中说,她在网上看到一个被拐儿童被虐待的帖子,不由得想起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在2010年两会上提出的应禁止儿童乞讨、强制救助流浪乞讨儿童的提案,她由此愤怒地表示,要和人贩子?拼了?,?咱‘两会’提案见!?

题目:新闻具有时效性,本文是如何体现新闻的这一特征的?

【参考答案】①本文通过倒叙的写法,并不断突出时间,以此来体现出?微博打拐?事件报道的快速、及时,新闻的时效性?快?的特点。②本文将?微博打拐?这一诞生不到一个月的新生事物报道出来,体现出新闻的时效性?新?的特点。③并在文中不断渲染?微博打拐?引起的关注与取得的效果,也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11、新闻背景写作意图:

例11.美.罗纳德.卡尔弗特《我的祖国,你的祖国》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我们已经指明通向永久和平的路径。欧洲和亚洲都享受不到与这里所阐述的同等的自由、平等、和平之福;当我们接近或进入某个无论什么牌号的专制国家,这些福祉不是减少就是消失了。这种自由、这种平等、这种和平植根于美国的政体中。我们只要将那些试图销毁这些原则的形形色色的外国主义拒于我国海岸之外,我们就能永远保留她们。如果你珍惜

这种自由、这种平等、这种和平——物质上的和平和精神上的和平——那么,请用你们的一切力量来捍卫我国政府的理想。

注:①1938年,慕尼黑事件震惊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俄勒冈州《波特兰俄勒冈人报》的主编罗纳德?卡尔弗特为唤起美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社论。该社论一经发表,马上风靡全国。1939年,罗纳德?卡尔弗特因此文?在世界为战争风云笼罩之际,有力地唤起了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从容应对的理智?荣获普利策奖。

题目:即使在7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的国家形象也不如文中所说的那样十全十美。请结合该社论的写作背景和新闻文体特征,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①社论的写作背景——1938年,慕尼黑事件震惊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在世界为战争风云笼罩之际,这样写可以唤起美国人民的危机意识,唤起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从容应对的理智。

②新闻及新闻社论特点——从?新闻具有实效性、针对性??新闻人的职业精神??新闻社论应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起到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的作用?等方面思考。

12、新闻探究题:

①明确观点。

②引据: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概述相关事实。

③分析: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④开放型探究: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阐发所受启示(正向或反向)。

例12.《一切归功于人民──温家宝总理中外记者招待会侧记》)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本届政府工作走过了4个年头,它告诉我们,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

3月16日上午11时,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里会见采访两会的中外记者。真切、简短的开场白,让人们再次领略了总理的赤子情怀。

题目:请结合作品,联系现实,谈谈政府与民众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并有效解决民生问题。(8分)

【参考答案】民生问题要解决得好,需要政府与民众双方共同努力。

①政府要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重点。a.各级领导者要有公仆意识;b.要善于倾听,感受民众的心声;c.要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关注弱势群体,尽快解决重大民生问题,让人民生活得快乐。

②民众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关注并支持政府民生工作a.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生活条件,尽公民的责任;b.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言献策,并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其它角度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新闻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新闻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2017·石家庄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光明网):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材料二(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在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的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这么厚的,说明他们的员工工作的那种专注仔细。现在中国企业的员工流动比较大,技术含量不够,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鹜、专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材料三(新浪网):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需要调整结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正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

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阅读教案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阅读》 教案 【学习目标】 1.整理新闻的基本知识,能够陈述考点要求和解题技巧。 2.通过练习,能够说明题型特点。 3.依据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格式。 4.通过强化练习,能运用解题技巧并做到规范答题。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印发卷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由提问引出新闻访谈及其设题方向 二、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现代文阅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而实用类中的新闻阅读属于新设的考试内容,试题的编制、考查角度,还在摸索之中。一般选择内容比较丰富、新闻价值比较突出的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形式的新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高考选文要求1200 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三、明确目标 四、新课过程: 1、明确考纲要求:(多媒体显示) 根据考纲的能力要求,新闻阅读主要考查: ①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概括其主要内容;②把握文章结构,分析语言特色; ③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④评价新闻文本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基本倾向;⑤对新闻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实效作出评判;⑥对新闻文本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 ⑦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新闻文本的深层意蕴,对文本作多角度多层次解读; ⑧探究新闻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2、【自学指导】(多媒体显示) (一)新闻的含义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三)、新闻的分类 3、整体阅读指导 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根据新闻的特点,我们在复习时按照如下六个步骤进行阅读,基本上就能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要点、方法:第一,看清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第二,抓住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第三,理清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第四,辨析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第五,挖掘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第六,分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4、题型分类指导 以下是根据《考纲》要求,按照考查的不同考点和题型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 ①、分析综合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型解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两个方面。 【方法指导】第一步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新闻要点; 第二步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在原文中找准信息范围。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不管是那种文体的考察,都会涉及内容筛选整合、概括内容要点,分析重点词句含意等考点,在此,我们不就这些问题做细致分析,我们只就实用文本阅读中比较有文体特色的考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同学们熟悉文体特征,把握更有针对性的答题思路。 范例一:10年广东卷(详见复习资料) 19. 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20. 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21. 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6分) 19【答案】①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出可再生能源没有被开发。②用反问手法强调了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不了解。③用排比句式突出新能源在推广过程中受到了的重重阻力。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之修辞的能力。分析修辞方法需要我们把握常见修辞方法的基本特

征及作用。考生要熟悉常见修辞手法的判定,并能结合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①处,“满肚子委屈”,把阳光当人来写,是拟人。②是反问。③句式相同,是排比。4分。第1句,拟人1分。赋予阳光、水等人的委屈情态,生动鲜明的表现了人们对新能源认识的局限。1分。第2句,反问1分。增强语气,再次强调应该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好新能源。1分。第3句,排比1分,增强气势,突出新能源发展受限制的现实原因。1分 启示:修辞手法只是一种表达的技巧,运用技巧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地为作者的观点(情感)服务!这也是我们在复习古诗鉴赏时一直强调的。 类题链接:20.这篇社论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试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5分) 【参考答案】①本文大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如“这种自由、这种平等、这种和平植根于美国的政体中”“我们将歌声献给爱和罗曼司、夜半的忧伤、落日时的帆影”等。 运用这些排比,加强了语势,强调了美利坚人民所拥有的自由、平等、和平的可贵,强化了人们的爱国感情。 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在这片国土上,在我们美利坚”反复出现,增强了语势,对“国家”“国土”等概念起到了强调作用。

新闻新闻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学习目标】 1.整理新闻的基本知识,能够陈述考点要求和解题技巧 2.通过练习,能够说明题型特点 3.依据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格式 4.通过强化练习,能运用解题技巧并做到规范答题 考题规律 新闻阅读属于新设的考试内容,试题的编制、考查角度,尤其是探究题的命题,还在摸索之中一般选择内容比较丰富、新闻价值比较突出的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形式的新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高考选文要求1200 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根据考纲的能力要求,新闻阅读主要考查: ①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概括其主要内容; ②把握文章结构,分析语言特色; ③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④评价新闻文本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基本倾向; ⑤对新闻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实效作出评判; ⑥对新闻文本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 ⑦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新闻文本的深层意蕴,对文本作多角度多层次解读; ⑧探究新闻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复习指导】 一、新闻的含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的真实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2.全面对客观事物进行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 3.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二)时效性 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时 效性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三)语言简明

最新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最新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一、新闻类文本阅读常见考点如下: 1.理解语句含义题 2.筛选整合信息题 3.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4.导语的作用题 5.背景的作用题 6.结语的作用题 7.文本结构安排题(顺序、倒叙、补叙、日记体) 8.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9.分析语言特色题 10.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题 11.探究新闻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2.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本封闭性和半开放型) 二、新闻文体的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

标题。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解读新闻文本的方法 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中考新闻类题目训练及答案修订版

中考新闻类题目训练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考“新闻”类试题模拟演练 1.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舌尖上的中国2》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012年,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感动无数中国人;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2》回归央视荧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爱奇艺、乐视网等网络平台也同步推出。《舌尖上的中国2》共分8集,前七集依次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秘境》《相逢》《三餐》,第八集则为拍摄花絮,每集50分钟。央视相关负责人表示,比起前作,《舌尖上的中国2》在拍摄制作上比第一季更加精致大气,美食范围也更广。在微博上,网友对《舌尖上的中国2》表示出了极大的欢迎,但对播放时间非常的不满意,认为这是央视“深夜报复社会”的举动,完全就是“逼人吃宵夜”的节奏。 探究结果: 2.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标题: 据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齐中熙、樊曦)2014年4月13日9时30分,自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运送旅客宣告突破2亿人次。2013年2月28日,在京沪高铁开通运营1年8个月之际,京沪高速铁路运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而仅1年2个月后,这条高速铁路的运送旅客量就实现了翻番,再次展示出其巨大的输送潜能。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10个字)

本报青岛4月11日电(记者宋学春)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村开村仪式11日举行。 世园村总占地约5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紧临世园会园区,位于青岛滨海公路和世园大道交汇处,交通非常便捷。世园村开设了世园会特许产品、青岛旅游纪念品专卖店,吸引了多家星级酒店和20余家特色餐厅入驻,建设了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应急保障设施,集种植加工、科研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茶博园,将为国内外宾客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办公、休闲等综合服务。世园村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园艺景观、服务设施等体现了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态理念。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4月12日) 4.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拟写恰当的导语。 政府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农村学生个子变高了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董洪亮、赵玲)。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说,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把食物与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课程,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监测表明,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三顿饭的比例从2012年度的%下降到2013年度的%;6-15岁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同比增加和0.6厘米,体重均增加了0.3公斤;西部小学男、女生的贫血率下降和个百分点;西部小学生的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同比提高了和分。 据介绍,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和资金“两个安全”得到保障,实施规模世界第三,食堂建设完成过半。监测表明,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隐忧。

2017高考语文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2017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考纲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5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3日01版) 附图: 材料二: 今天是第 19 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 450 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 11 本,法国的 8.4 本,日本的8.5 本,美国的 7 本……更有论者对国人“恨铁不成钢”,呼吁国人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摘自2014年4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三:

新闻类文本阅读方法

新闻类文本阅读方法(一) 一、命题角度 1.关键牲语句理解题 对于这类题,同学们要既得?意?而又不忘?形?,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应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概括,归纳,瞻前顾后地根据其语段的?形?,深入领悟其语段的?意? 提问方式:画横线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规范回答:该句子(词语)生动、具体(或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 2.句段作用(好处)类题目 该类题目一般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句段的表层含意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深层蕴涵是什么,对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何作用 提问方式:文中第几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规范回答:该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衬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析结构(思路)类题目 文章结构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文章的体裁形式和章节结构,如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衔接和伏笔照应等不同的体裁,结构形式也不同二是指文章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文学作品,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结构方式,称为纵式结构;按材料的性质来谋篇布局的结构,称为横式结构 提问方式:文章画线部分(第几段)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规范回答: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③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4.鉴赏形象类题目 分析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社会环境等描写,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等具体描写,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同时注意其思想性格的多重性人物形象常用的评价方法:首先总体评价,而后从不同侧面分别说明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规范回答: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5.信息筛选类题目 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提问方式:文章写了描述对象的哪些特点?请概括 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6.归纳内容要点(或主旨)类题目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一、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一)、消息 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2、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消息强调及时、快、新,语言简明。 3、要素:消息的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4、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a.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具体新闻事实;“虚”是指介绍背景、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 b.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常见的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 c.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d.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

2017届高考语文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试题(有答案)

2017届高考语文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试题(有答案)2017新闻类阅读专项训练 考纲题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2分)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期(份)和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

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3日01版) 附图: 材料二: 今天是第19 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豪莎士比亚诞辰40 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教案 教学设想: 2007年选考内容的“实用类作品阅读”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类文等实用类的文本。其中新闻和传记应该是重点。本堂课预备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来实现新闻类文本的几个考点的突破。 教学目标:1、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 2、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准确解读文本,把握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并对文本的特色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 教学准备:1、让学生自行搜集到一两篇新闻(提示学生可以在报纸、杂志、电视或者网络的媒体上面找到),让学生通过阅读新闻文本来总结回顾其基本特征。 2、提前印发学案,要求学生完成阅读题《今天我们都会死去》。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新闻有了一定的了解。它的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其中消息、新闻点评将会在语言运用中考查,其它形式将会在2007年考纲增设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考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考纲要求。 二、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考试大纲》,实现在做题之前“胸中有考纲”的目标。 《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类)的要求: 1.分析综合 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⑴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⑵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师生一起分析考纲明确新闻类文本阅读得要注意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三、研讨文本(通讯) 今天我们都会死去 每当我思绪万千,想起这场龙卷风给我们城市及其居民带来的灾难时,我就会从现在起哭上一百年。 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体会到:现在没有任何东西能证明我的存在,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我的生命,我的孩子的生命,我的妻子的生命。 我们今天都会死去,就像许多悲惨的生命一样。但是,我们活下来了,我们会重返家园并且继续活下去,包括我的城市,我们的城市和你们的城市。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一、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一)、消息 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2、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消息强调及时、快、新,语言简明。 3、要素:消息的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4、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a.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具体新闻事实;“虚”是指介绍背景、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 b.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常见的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 c.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d.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 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e.结尾:即结语,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2、通讯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好的通讯要涉及到主题、选材、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主题:准确、鲜明、集中、深刻。选材:严格、精心挑选能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结构:较灵活,做到完整、严谨、巧妙、和谐,情节要有些起伏,有点波澜。 细节描写:使通讯中的人物“立”起来,感染和打动读者。 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人物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 事件通讯:以写事件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

高考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题型与答题技巧

高考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题型与答题技巧 一、新闻类文本阅读常见考点 1.理解语句含义题 2.筛选整合信息题 3.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4.导语的作用题 5.背景的作用题 6.结语的作用题 7.文本结构安排题(顺序、倒叙、补叙、日记体) 8.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9.分析语言特色题 10.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题 11.探究新闻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2.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本封闭性和半开放型) 二、新闻文体的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 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 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 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 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

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解读新闻文本的方法 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看标题信息: 类似作文审题;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抓记叙要素: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理行文线索: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辩叙述方式: 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挖中心主旨: 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析表现手法: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新闻访谈类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梦碎雅典 杨明马小林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路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经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1.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 答: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3.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5分) 答: 4.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5分)

新闻类、访谈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新闻类、访谈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一、 新闻的概念 新闻属纪实性文体。它具有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用事实说话等特点。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 新闻专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述评等。 二、 广义新闻的特点 【消息】 这是以叙述为表达方式、迅速报道事件、篇幅短小的一种新闻文体。其结构包括:标题(用来揭示、评 价、概括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 、导语(独立性的开头部分,用简要的语句突出所报道事实中最重要 最能吸引读者注意的核心要点)、主体(对导语进行展开,对新闻事件作具体陈述) 、背景(对新闻事件进行 解释、补充)、结尾(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用于总结;但有些消息也可以没有结尾) 【通讯】 跟消息相比,通讯更注意刻画完整的人物形象,更刻意再现现场实感,其表现手法更为丰富,因此具有 相当的文学性。它分人物通讯、事件通讯两种。 【述评】 这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一般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文章、编者按、编后语、短评等。报道 是其主体,评论则是灵魂。 三、 新闻阅读的解题方法 新闻类作品的解题抓以下几点: (1)看标题:通过标题搞清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要素:无论哪种新闻,都离不开人、时、地、事四个要素。 (3)理线索:理清行文思路,把握全文中 心。(4)析手法:想一想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是为了说明或表现什 么? 四、 新闻类文本的基本特征和整体解读方法。 新闻类文本主要包括消息(狭义的新闻)和通讯,消息和通讯都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及身边 有价值的事件的报 道。真实准确、迅速及时、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类文本的主要特点。通讯和特写还具有一定 的文学性。 广义的新闻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组成 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新闻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有的新闻有多行标题,多行 标题包括引题(引标)、正题(主标)、副题(副标)。引题一般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是对一 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对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导语大多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 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其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 提问式、结论式等。主体是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一般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展 开叙述,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有的消息没有结尾。 结语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可提出值 得读者深思的问题,不一而足。 下面结合具体文本说说新闻类文本的解读方法。先看一则消息: 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 每人每年缴纳50元 最高可得到1100倍补偿 高坡 从昨天起,昆山31万农民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了 ! 昨天,该市7个行政发放点的上千名老百姓都领到了一本墨绿色的《昆山市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证》 和一张IC 卡。此举标志着昆山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开始进入全面运作阶段。凭着这张 居民在该市的任何一个医保定点医疗单位都可以自由“刷卡”就医。根据该市的具体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每 人每年只要缴纳 50元,如果不幸遭遇大病,最高可以得到近 1100倍的补偿,也就是说,最高可以报销到接 近55000元! 昨天下午,在该市周市镇北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民张燕君拿着刚刚领到的医保 IC 卡。昆山的农村 IC 卡开始了自己 70

最新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8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施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 —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