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感官

九、感官

九、感官
九、感官

感官

一、单选题

1 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A.视紫红质过多

B.视紫红质缺乏

C.顺视黄醛过多

D.视蛋白合成障碍

E.视紫蓝质合成过多

2 根据听觉的行波频率越高,基底膜振动幅度的最大部位越靠近

A.基底膜底部

B.基底膜顶部

C.基底膜中间部

D.基底膜的最宽部位

E.耳蜗顶部

3 视黄醛由下列哪种物质转变而来?

A.维生素A

B.维生素B2

C.维生素K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4.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色盲是

A.红色盲

B.红绿色盲

C.黄色盲

D.蓝色盲

E.黄蓝色盲

5.视野范围最小的是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E.白色

6.视野范围最大的是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E.白色

7.根据视觉的三原色学说,设想三种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颜色是:

A.红、黄、蓝

B.红、黑、白

C.红、绿、蓝

D.红、黄、黑

E.红、蓝、紫

8.听觉感受器位于

A.前庭器官

B.前庭阶

C.前庭窗

D.鼓阶

E.基底膜螺旋器

9.声音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

A.颅骨→耳蜗内淋巴

B.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C.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内耳

D.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圆窗→内耳

E.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

10.为中耳鼓室和外界环境提供压力平衡的结构是

A.蜗管

B.蜗孔

C.圆窗

D.咽鼓管

E.卵圆窗

11.耳蜗底部毛细胞受损将出现

A.高频听力损失

B.低频听力损失

C.中频听力损失

D.高低频听力均损失

E.对高低频听力均无影响

12.耳蜗的主要功能是

A.集音作用

B.感音换能作用

C.声压增益作用

D.判断音源作用

E.传导动作电位13.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称为

A.感受器

B.感觉器官

C.效应器

D.分析器

E.特殊器官

14.“全或无”现象见于

A.锋电位

B.静息电位

C.感受器电位

D.终板电位

E.突触后电位

15.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然在持续,但传人神经冲动的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A.疲劳 B.抑制 C.适应 D.传导阻滞 E.衰减性传导

17.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方的眼,称为

A.远视眼

B.散光眼

C.近视眼

D.老光眼

E.正视眼

18.眼处于静息状态是能够形成清晰视觉的眼前物体最远的点,称为

A.近点

B.远点

C.焦点

D.主点

E.节点

19.散光眼产生的原因多为

A.眼球前后径过长

B.眼球前后径过短

C.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

D.睫状体疲劳或萎缩

E.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

20.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指

A.达到一定强度的刺激

B.达到一定作用时间的刺激

C.达到一定频率的刺激

D.达到一定强度和一定作用时间的刺激

E.就某种感受器而言,引起某种感觉的阈值最低的一种刺激类型

21.当睫状体收缩时,可使

A.瞳孔缩小

B.角膜曲度增大

C.角膜曲度减小

D.晶状体曲度增大

E.晶状体曲度减小22.眼经充分调节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之点,称

A.主点

B.节点

C.焦点

D.近点

E.远点

23.眼的调节力大小主要决定于

A.角膜的弹性

B.晶状体的弹性

C.玻璃体的弹性

D.瞳孔的直径

E.房水的折光指数24.当悬韧带放松时可使

A.晶状体曲度增大

B.晶状体曲度减小

C.角膜曲度增大

D.角膜曲度减小

E.瞳孔缩小25.人眼看近物时

A.晶状体变扁平,折光力增加

B.晶状体变凹,折光力增加

C.晶状体变凸,折光力下降

D.晶状体变扁平,折光力下降

E.晶状体变凸,折光力增加

26.视近物时使之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

A.眼球前后径增大

B.房水折光指数增大

C.角膜曲率半径变大

D.晶状体向前方和后方凸出

E.晶状体悬韧带紧张度增加

27.在折光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角膜

B.虹膜

C.房水

D.晶状体

E.玻璃体

28.看清同一物体,各人所需最小视角与视力的关系是

A.视角越小,视力越差

B.视角越大,视力越好

C.视角越小,视力越好

D.视角为零,视力最差

E.视角中等,视力最好

29.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丘脑外侧膝状体

E.丘脑内侧膝状体

30.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的部位是

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下丘脑

E.大脑皮层

31.视网膜中央凹的视敏度最高,其原因是

A.视杆细胞多而集中,单线联系

B.视杆细胞多而集中,聚合式联系

C.视锥细胞多而直径最小,聚合式联系

D.视锥细胞多而直径最小,单线联系

E.视锥细胞多而直径最大,单线联系

32.视网膜上无视杆细胞而全部是视锥细胞的区域是

A.视盘

B.中央凹

C.中央凹周边部

D.视盘周边部

E.视网膜周边部

33.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分

B.中央凹处分布密集

C.对光敏感度较视杆细胞高

D.视网膜周缘部分布少

E.能分辨颜色

34.视锥系统的特点是

A.对光敏感度低,能辨颜色,分辨力高

B.对光敏感度高,能辨颜色,分辨力高

C.对光敏感度低,不能辨颜色,分辨力高

D.对光敏感度高,不能辨颜色,分辨力高

E.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部

35.当支配睫状肌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

A睫状肌松弛B睫状肌收缩,瞳孔放大

C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D睫状肌松弛,晶状体变凸

36.不具有折光作用的结构是

A睫状体B晶状体C玻璃体D角膜E房水

37.视锥细胞的特点是

A能分辨颜色B对光的敏感性高C主要接受弱光刺激

D感光物质是视紫红质E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周边部

38.与视紫红质的合成有关的是

A VitA

B VitB1

C V itC

D V itD3

39.对30岁以内的人来说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后的是

A近视B远视C散光D老视

40.关于眼视近物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B两眼会聚C瞳孔缩小D晶状体变凸

二、多选题

1.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活动有

A.瞳孔散大

B.瞳孔缩小

C.两眼球会聚

D.晶状体凸度增大

E.晶状体凸度减小2.眼的折光异常包括

A.近视

B.远视

C.散光

D.老视

E.正视

3.视杆细胞

A.离中央凹越近,分布越少

B.对光刺激较视锥细胞更敏感

C.分辨能力较低

D.主司暗视觉

E.对色光很敏感

4.视锥细胞

A.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缘部

B.对色光很敏感

C.主司明视觉

D.分辨力强

E.夜间活动的动物视网膜中含视锥细胞极多

5.关于视近物时晶状体的调节过程,错误的有

A.睫状肌收缩

B.睫状小带被拉紧

C.晶状体曲率减少

D.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增强

E.将近处辐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6.传音性耳聋是

A.多由外耳道或中耳病变引起

B.多由耳蜗病变引起

C.气导大于骨导

D.骨导大于气导

E.气导与骨导均受损

三、填空题

1.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_____和_____两种。

2.感受器共同的生理特性有、和。

3.眼视近物时,反射性的引起睫状体中环状肌收缩,使晶状体,折光力。4.近视眼的成象位置在视网膜的,应配戴镜矫正。

5.人视网膜的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其功能特点是。

6.老花眼是由于晶状体弹性,则眼的调节能力_____,近点变_____。

7.耳蜗_____部主要感受高频声波,耳蜗_____部则主要感受低频声波。

8.感音性耳聋的_____导与_____导同样受损。

四、名词解释

1.感受器

2.感觉器官

3.近点

4.视力

5.视野

五、简答题

1.视近物人眼如何进行调节的。

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可分为晶状体调节、瞳孔调节和眼球会聚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是同时进行的。眼的折光能力的改变主要靠晶状体调节来实现。

1)晶状体调节:是通过反射实现的。该反射过程如下:眼未作调节视近物时,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视觉图象,该信号到达视皮层时引起其发放下行冲动,经皮层中脑束抵达中脑的正中核,继而转达到动眼神经缩瞳核,再经动眼神经中副交感节前纤维到达睫状神经

节,最后经睫状短神经到达睫状肌并引起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对晶状体的牵拉作用降低,晶状体依靠其自身的弹性变凸(前凸更明显)。其意义在于增加眼的折光能力,使入眼光线能聚焦于视网膜上而形成清晰的物像。2)瞳孔调节:通过瞳孔近反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其反射途径与前述晶状体调节基本相似,但传出纤维是动眼神经中另外一些副交感纤维,这些纤维作用于瞳孔括约肌,使其收缩,导致瞳孔缩小。瞳孔近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及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3)眼球会聚:是双眼注视一个物体由远移近时,两眼的视轴同时向鼻侧聚拢的反射活动。该反射的传入途径与晶状体调节相同,视皮层的下传信号到达正中核后,经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中的躯体运动纤维到达双眼内直肌,引起内直肌收缩而使两眼的视轴同时向鼻侧聚拢。

其意义在于两眼同时看一近物时,物像能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不至于发生复视。

2.试述折光异常及其矫正方式。

近视:多数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所致,也有部分是由于眼的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所造成。近视眼视远物时,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其特点是远点和近点均近移。近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多数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所致,也有部分是由于眼的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弱所造成。远视眼视远物时,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后。其特点是近点远移。远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散光:多数是由于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一致所致。散光眼的矫正办法是佩带合适的柱面镜。

3.试述夜盲症与维生素A的关系。

视紫红质是视杆细胞内的感光物质,其光化学反应是晚光觉的基础。视紫红质是由视蛋白和视黄醛构成的结合蛋白质。视紫红质在光照作用下分解为视蛋白和全反型视黄醛;在暗处, 全反型视黄醛在色素上皮内的视黄醛异构酶作用下重新转变为11-顺型视黄醛,11-顺型视黄醛返回视杆细胞后与视蛋白重新结合为视紫红质。全反型视黄醛也可在醛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全反型视黄醇,然后在相应的酶作用下依次转变为11-顺视黄醇和11-顺型视黄醛,最终与视蛋白重新结合为视紫红质。人在暗处视物时,视紫红质既有分解,也有合成,这是人在暗处能不断视物的基础;光线越暗,视紫红质的合成过程越强于分解过程,视网膜中视紫红质的数量就越多,视网膜对光的刺激就越敏感

全反型视黄醇即维生素A,在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消耗部分视黄醛,人体须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A来弥补视黄醛的消耗,若维生素A长期摄入不足,则影响暗视觉,引起夜盲症。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一、神经系统 1、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脑神经、脊神 经、) 2、最小结构是神经元(神经细胞—树突、轴突、 髓鞘、轴突末梢、神经末梢),把神经细胞 联在一起叫神经胶质。 3、神经元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产生神 经递质,传导兴奋。 4、神经元分布:运动、感觉、混合 二、脊髓功能(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1、反射功能由灰质完成,白质有传导功能; 2、脊髓易得疾病 (1)外伤:大小便失禁 (2)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提高免疫力(3)脊神经发炎:运动、感觉神经扭在一起,神经元失去功能 (4)骨质增生造成脊髓生病,椎管狭窄,骨

髓受压,压迫中枢神经,功能减退,造 成瘫痪和浑身痛。 三、脑(大脑、小脑、脑干) 1、脑干:有灰质和白质,是生命的基本中枢(心 脑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吞咽中枢) 2、小脑:协调身体机能,随意运动。 3、大脑:皮层是灰质,内层是白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功能。有躯体感觉中枢、运动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计算中枢、音乐中枢、行为情绪中枢。 4、大脑所学营养特点 (1)足够蛋白质:孕期前3个月,出生后6个月; (2)维生素、矿物质 A)钙和镁的激活性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的必须无机盐,能增加传导功能; B)VB能使酶和辅酶调动能量; C)VC有健脑作用,是脑细胞结构排列有层次;

D)VA促进生长发育; E)卵磷脂是加工乙酰胆碱的原料,增智性的神经递质; F)大脑必须脂肪酸为O3、O6 四、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小孩类) 1、儿童多动症: 神经系统持续性兴奋,自主传递一些运动信息症状。(补充VA和钙) (缺钙、怀孕时低蛋白饮食、吸烟、生产时缺氧、贫血、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中毒、铅中毒、铝中毒、蓬化食品、重金属毒) 2、发作性睡眠:嗜睡、睡眠幻觉和麻痹 (补充蛋白质、VB精神能量代谢好,VA适当、VC多、VE少量,适量铁和鱼油) 3、癫痫发作性疾病 4、先天性痴呆:母亲怀孕年龄大,整体素质下 降(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 5、先天性脑瘫

生理学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 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 ,因此,不具有 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_______痛”,快痛由_______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______痛”,由_______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 , , 和 。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 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 ,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 、 和 。 29.视近物时晶状体 ,视远物时晶状体 。 30.光照愈强,瞳孔愈 ;光照愈弱,瞳孔愈 ,称为 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 ,表现为近点 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神经系统地解剖、生理及病损地定位诊断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概述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病变部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病因诊断)两个部分。l艋床医师根据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及辅助检查结果对症状进行分析.推断其发病部位.称为定他诊断;在此基础上确定病变的性质和原因,这一过程称为定性诊断。定位诊断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第一步.正确完成定位诊断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对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和病理的理解,二是对这些结构病损后症状的掌握,三是l旌床基本功的扎实运用。奉章主要讨论神经结构病损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定位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症状,按其表现可分为四组,即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和断联休克症状。①缺损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例如一侧大脑囊区梗死时,破坏了通过囊的运动和感觉传导柬而出现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缺失;面神经炎时引起面肌瘫痪等。②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例如大脑皮质运动区受肿瘤、瘢痕刺激后引起的颊痫;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③释放症状: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如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后出现的锥体柬征,表现为肌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基底节病变引起的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等。④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t引起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暂丧失。如较大量囊出血急性期,患者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肌力减低、深浅反射消失和病理征阴性.称脑休克;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时.损伤平面以下表现弛缓性瘫痪,称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后,多逐渐出现受损结构的功能缺损症状或释放症状。 第一节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tral……syst哪.cNs)包括脑和脊髓,脑分大脑、问脑、脑干和小脑等部分,脊髓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行传导束的白质组成。不间的神经结构受损后,其临床症状各有特点。 一、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cerebral h…spl制e)的表面由大脑皮质所覆盖,在脑表面形成脑沟和脑回t部为白质、基底节及侧脑室。两侧大脑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每侧大脑半球借中央沟、大脑外侧裂和其延长线、顶枕沟和枕前切迹的连线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根据功能又有不同分区(图2 1)。此外,大脑还包括位于大脑外侧裂深部的岛叶和位于半球侧面的由边缘叶、杏仁核、丘脑前核、下丘脑等构成的边缘系统(图2—2、图2 3)。 两侧大脑半球的功能不完全对称,按功能分优势半球和非优势半球。优势半球为在语言,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的半球,多位于左侧.只有一小部分右利手和约半数左利手者可能在右侧。非优势半球多为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综合能力、空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Ⅱ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占优势。不同部位的损害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 (一J额叶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额叶(f…taI】0be)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I力,位于外侧裂上方和中央淘前方,是大脑半球主要功能区之一。前端为额极.外侧面以中央沟与顶叶分界,底面以外侧裂与颞叶分界,侧面以扣带沟与扣带回分界。中央沟前有与之略平行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人喝酒过量后,说话语无伦次,走路摇摇晃晃,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酒精已麻醉了脑干 B 酒精已麻醉了小脑 C 酒精已麻醉了大脑 D 酒精已麻醉了大脑和小脑 2.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方法分别是() A 成像在视网膜前,配凹透镜 B 成像在视网膜前,配凸透镜 C 成像在视网膜后,配凸透镜 D 成像在视网膜后,配凹透镜 3.“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一切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脑中没有损伤的部位最可能的是()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中脑 4.滴眼药水时,口里感到有药的苦味,原因是() A 眼药水经鼻泪管→咽部→舌 B 眼药水经咽鼓管→咽部→舌 C 眼药水经鼻泪管→鼻腔→咽部→舌 D 眼药水经眼部血管→血液循环→舌 5.某小儿麻痹症患者左腿肌肉萎缩,这是因为脊髓灰质炎病毒损伤了脊髓的() A 左前角运动神经元 B后角中枢神经元 C 右前角运动神经元 D侧角交感神经元 6.谈到美味的食物有分泌唾液属于() A 非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 以上均不是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理由最可能是() A 思之太深,不能入睡而做梦 B 大脑皮层呈高度兴奋状态 C 睡眠中大脑皮层中个别细胞群仍处于兴奋状态 D 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8.打字员在键盘上进行盲打时,必需经过的中枢是() A 躯体运动中枢、语言中枢 B 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C 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 D 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9.人的大脑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控制是通过() A 上行传导束 B 脑神经 C 下行传导束 D 脊神经 10.“生理性盲点”是视网膜上视神经穿过的地方,当物像落在此点上,则会造成() A 视觉消失 B 视觉较模糊 C 视觉最清晰 D 视觉有时清晰有时模糊 11.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 强光下眯起眼睛 B 针刺手尖,手缩回来 C 司机看见红灯亮,停车 D 手被电击,迅速弹开 12.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中正确的是() A 反射和反射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B 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反射弧 C 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实现 D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13.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和高级神经活动的方式分别是() A 反射和条件反射 B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 应激性和适应性 D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14.在大脑内部,大脑与小脑、脑干、脊髓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结构是()

最新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 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 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 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 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因此,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痛”,快痛由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痛”,由_ 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和。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和。 29.视近物时晶状体,视远物时晶状体。 30.光照愈强,瞳孔愈;光照愈弱,瞳孔愈,称为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表现为近点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

小讲课 主题: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 主讲:季玮 日期:2010年4月9日 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枢系统,在受损时常出现一些局部或全身性的症状及体征。常见的有头痛、意识障碍,失语症,瘫痪,步态异常,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等. 头痛 头痛是指头颅上半部即眉毛以上至枕上部范围的疼痛。头痛可为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或突出的症状,根据头痛可对病因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常见引起头痛的神经系统疾病有:颅内感染、脑血管病、颅内肿物、颅脑外伤、高血压、副鼻窦炎、神经血管性头痛等。 根据病因可将头痛分为: 1.功能性头痛:是指目前科学条件下无法明确病因的头痛。主要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 2.器质性头痛:常见病因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颅内感染、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等。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头痛表现: 1.颅内肿瘤性头痛:早期症状较轻、间歇性出现,后渐加剧,多为钝痛,可伴有颅内高压症和神经局灶体征。 2.颅内高压性头痛:颅高压性头痛是指没有颅内占位性病变,但有颅内压力增高,可以出现急性头痛或发作性加剧的全头痛。无限局性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化验各项指标均正常,脑室系统也正常,预后较为良好。颅高压性头痛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以前(40岁以下)多见,女性比男性发生率明显增高。头痛是良性颅内压增高最主要和常见症状,常表现为轻度至中度头痛,多呈弥散性或局限于某一部位,多为钝痛,有时呈搏动性痛,醒时加剧,咳嗽或用力后明显。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复视、眩晕、癫痫发作等均可出现。体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相似,如视乳头水肿、眼肌麻痹、视野改变等等。 3.颅脑外伤性头痛:常呈阵发性发作,兴奋、用力、弯腰时头痛加重,常伴有情绪激动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颅内或颅外瘢痕形成所致的头痛,头痛呈局限性,常有叩痛。触痛及痛觉过敏;肌肉持久收缩而至的头痛表现为外伤一侧显著;偏头痛样头痛视觉症状和眩晕常伴随头痛发生。

第9章感觉器官的功能4课时

教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生理学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视光、口腔、麻醉、 预医、法医、影像等专业(本科)授课教师 授课章节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学时数6学时 使用教材《生理学》第六版,姚泰主编 温州医学院 2007年5月

温州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生理学》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第二节眼的视觉功能 教学时数2学时 授课方式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第一节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1.了解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与分类。 2.了解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功能、适应现象) 二、眼的视觉功能 1.了解视觉的概念和眼球的基本结构。 2.掌握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了解简化眼的概念与应用。掌握视力(视敏度)的概念。 3.掌握眼的调节(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及其意义。掌握近点、瞳孔近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的概念。 4.了解老视、近视、远视、散光的发病原因、特点及其矫正方法。 教学重点 眼的调节(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及其意义。近点、瞳孔近反射、瞳孔对光反射 教学难点晶状体变凸的原理 授课提纲与时间分配 1.授课内容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35分钟 眼的视觉功能 40分钟 2.小结 5分钟

自学内容无 复习题 1. 名词解释:适宜刺激(optimal stimulus)、换能作用(role of conversion energy)编码功能(encoding role)、适应现象(adaptation)、简化眼、近点( near point)、瞳孔对光反射、瞳孔近反射、辐辏反射、正视眼、近视眼、远视眼、散光 2.简答题 1)试述当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情况? 2)试述近视眼的产生原因,和治疗方法。 参考资料 1.杨雄里.光感受机制研究的重要突破.生理科学进展 1987;18:1-14 2.Dowling JE,吴淼鑫,杨雄里译。视网膜。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 3.缪天荣,对数视力表及5分记录法。中华眼科杂志 1966;13:96-104 4.Berne RM,Levy ML.Physiology 3rd ed,CV Mosby Co,ST Louis,1993 5.Roper SD.The cell biology of vertebrate.Ann Rev Neurosci 1989;12:329-353 6.Daw NW,Brunken WJ,Parkinsn D.The funcfion of synaptic transmitters in the retina.Ann Rev Neurosci 1989;12:205-225 7.Dallos P.The active cochlea.J Neurosci 1992;12:4575-4585 8.Kinnamon SC,Cummings TA.Chemosensory transduction mechanisms in taste.Ann Rev Physiol 1992;54:715-731 9.Von Beseky G.Experiments in Hearing.McGraw-Hill Publishing Co,New York,1960 10.Zufall F,Firestein S,Shepherd G.Cyclic nucleotide-gated ion channels and sensory transduction in 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Ann Rev Biophys and Biomol Structure 1944;23:577-607

神经系统查体图文详解

神经系统查体详解 神经系统检查(一)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主要是检查病人的意识状态。通过与病人交谈并检查病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而进行评价。意识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类: 1.清醒状态(clear-headed state) 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回答。 2.嗜睡状态(somnolence state) 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3.意识模糊(confusion) 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时,即称为意识模糊。 4.昏睡状态(stupor state) 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应。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 5.浅昏迷(superficial coma) 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应,浅反射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脑病等。 6.深昏迷(deep coma) 指病人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完全处于不动的姿势,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大小便失禁,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此时可有去大脑强直现象。后期病人肌肉松弛,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濒临死亡。见于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严重中毒,休克晚期等。 去脑强直

感觉器官与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一) 1、散光眼的产生原因为() C、角膜表面不呈正球面 2、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 C、维生素A缺乏 3、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是() B、视锥和视杆细胞 4、下列对感受器一般生理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D、主要对刺激的性质编码 5、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 C、中脑 感觉器官(二) 1、与声波传导和感受无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D、咽鼓管 2、人耳最敏感的振动频率为() B、1000~3000Hz 3、人类的语言频率主要分布在() B、300~3000Hz 4、耳蜗顶部基底膜损伤后会影响哪种频率的听力() B、低频听力 5、下列对微音器电位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D、频率、幅度与声波一致

神经系统(一) 1、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Na+进入突触前膜内 2、M型胆碱受体的阻断剂是() A、阿托品 3、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双向性传递 4、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下列哪项有关() E、Ca2+内流 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C、超极化局部电位 神经系统(二) 1、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是由于() A、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 2、传入侧支性抑制为() A、突触后抑制 3、突触前抑制的重要结构基础是() C、轴突-轴突型突触 4、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突触的闰绍细胞所释放的递质是() B、甘氨酸 5、脊髓闰绍细胞构成的抑制称为() C、回返性抑制

神经系统(三) 1、下列关于丘脑感觉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B、能对感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综合 2、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是() B、C类纤维 3、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4、内脏痛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D、定位不精确 5、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神经系统(四) 1、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B、梭内肌收缩 2、脊休克射消失的原因是() A、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 3、关于牵张反射错误的是() C、脊髓被横断后,牵张反射永远消失 4、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梭外肌收缩 5、震颤麻痹病变主要位于() A、黑质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对答切题。高级神经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神经未检见明显异常。无肌肉萎缩及肥大,左侧肢体肌张力高,肌力Ⅴ-级,腱反射活跃,右侧肌张力及肌力均正常,无不自主运动,感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腱反射检查正常。双侧巴氏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植物神经功能未检见明显异常 腰穿记录 患者取左侧卧位,屈髋抱膝位,背部与床面垂直,取腰4、5棘突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以2%利多卡因局麻穿刺点,持7号穿刺针垂直背部刺入,逐层推进,感突破感后再进针少许,抽出针芯,可见淡黄色脑脊液滴出,测压为150毫米水柱,收集脑脊液约3ML送检,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消毒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术中顺利,心电监护显示心率、血样饱和度平稳,嘱去枕平卧6小时,术中及术后患者未诉不适。 鉴别诊断 头痛 (1).偏头痛: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特征为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 (2).症状性偏头痛:血管性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脓肿、脑膜炎)等,可出现头痛表现,头MRI、腰穿等可明确。 (3).丛集性头痛:是较少见的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头痛,有反复密集发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极剧烈单侧持续性非搏动性头痛,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始终为单侧头痛,并在同侧再发,可伴有的同侧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和Horner征等。 4).紧张性头痛: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常为持续性,很少伴有恶心、呕吐,部分病例也可表现为阵发性、搏动性头痛。多见于青、中年女性,情绪障碍或心理因素可加重头痛症状。 (5).颅内感染:各种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脊膜炎症,出现发热,头痛等颅高压症状,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可明确。 (6).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脑脓肿、脑肿瘤等,可突然发病,当颅内压升高时可压迫神经等出现头及颈部疼痛,但常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头CT或MRI可协助诊断。 (7).低颅压性头痛:头痛以双侧枕部或额部多见,呈轻至中度钝痛或搏动样疼痛,与体位改变有明显关系,立位时出现或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头痛多在体位变化后15-30分钟内出现,腰穿测定CSF压力降低(<60mmH2O)。 (8).蛛网膜下腔出血: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检查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头颅CT可证实脑池和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或腰穿检查示压力增高和血性CSF等。 发热,头痛 (1).颅内感染:各种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脊膜炎症,出现发热,头痛等颅高压症状,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可明确。 (2).颅外感染:如肺部感染等,可出现发热、头痛等情况,抽血化验、肺部CT或腹部B超等可明确感染来源。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 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 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 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 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因此,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痛”,快痛由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痛”,由_ 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和。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和。 29.视近物时晶状体,视远物时晶状体。 30.光照愈强,瞳孔愈;光照愈弱,瞳孔愈,称为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表现为近点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感官与神经系统

感官与神经系统 1、眼球外膜的分部及名称:角膜、虹膜。 2、瞳孔的位置:虹膜的中央。 3、内耳感受器的名称与功能:前庭:感受头部位置变化和直线运动时的速度的变化;半规 管:可以感受头部的旋转变速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耳蜗:感受声音。 4、脊神经节:脊髓后根一膨大部分,内含假单极神经元,位于后根入椎间孔处,为深浅感 觉神经元的第一级神经元。 5、脊神经前支组成哪些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6、臂丛分支的名称: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 经。 7、支配舌肌运动的神经:舌下神经。 8、支配股四头肌运动的神经:骨神经。 9、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桡神经。 1、脊髓的侧角:位于脊髓的侧前方外侧沟和后侧沟之间有上行和下行传导束。上行(脊髓 丘脑束和脊髓小脑束构成)下行(锥体束和红核脊髓束)。 2、脊髓灰质:位于脊髓中央呈对称蝴蝶型有各种神经细胞组成,分钱、侧、后角。 3、脊髓灰质前角:大量运动神经细胞组成。 4、损伤哪些结构导致对侧肢体硬瘫:锥体细胞和锥体束在交叉前受损。 5、在脊髓损伤那个传传导束会出现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脊髓丘脑束和脊髓丘脑前束。 6、脑干分为哪几个部分:延髓、脑桥、中脑。 7、内囊的位置与分部: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由投射纤维构成的白质板。分部: 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内囊膝。 8、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位于第一胸节到第三腰节的侧角。 9、第2.5.7.10对脑神经的名称:视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 1、灰质:脑、脊髓神经元集中的地方,色泽灰暗。

2、神经节: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状结构。 3、大脑皮质第一躯体感觉区的位置: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4、大脑皮质第一躯体运动区的位置: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5、营养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 6、颈内动脉的分支名称: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 7、大脑半球分哪几个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8、锥体交叉的位置:在延髓和脊髓的交界处,锥体处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 68. 眼球血管膜由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69. 眼的房水由睫状体产生,自眼后房经瞳孔至眼前房,然后经虹膜至角膜最后汇入眼静脉。若房水产生经过多或回流受阻,眼内压力升高,影响视力,临床上称为角。 70. 鼓室内的听小骨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锤骨、占骨、和镫骨。 71. 膜迷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骨迷路包括前庭、骨半规管和耳蜗。 72.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视网膜的后部,圆形的隆起,视神经管进出的地方,此处无感光能力,为生理盲点。 73.椭圆囊斑、球囊斑:二者为位觉感受器,能接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74.螺旋器:基底膜上的听觉感受器。 75. 房水的产生、循环和回流如何? 答:房水由睫状体产生,眼后房→瞳孔→虹膜角膜角隙→虹膜静脉窦→眼睛脉。 76. 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均含有: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四种成分。 77. 颈丛由1-4颈神经前支组成,其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四组,共同分布一侧颈部的皮肤。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知识分享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 案

精品文档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 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 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 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 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因此,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痛”,快痛由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痛”,由_ 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和。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和。 29.视近物时晶状体,视远物时晶状体。 30.光照愈强,瞳孔愈;光照愈弱,瞳孔愈,称为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表现为近点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检查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所需的物品应包括:视力表,眼底镜,手电,扣诊锤,针,音叉,压舌板,棉棍,芳香剂如薄荷, 及笔,纸,报纸等(为测阅读)。 一.一般检查: (一)意识状态 即病人神志是否清醒,包括以下几种不同层次的意识障碍: 1.嗜睡 为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能被唤醒,能配合简单的查体及回答问题,但停止刺激后又入睡。 2.昏睡 病人经较重的刺激才能被唤醒,对提问只能含糊而简单地回答,不能配合查体,停止刺激后则很快入睡。3.昏迷 病人已不能被唤醒,又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不同程度。 (1)浅昏迷病人尚可保留部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压眶等强烈疼痛刺激时可有躲避或表情反应,生理及病理反射可存在。 (2)深昏迷病人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消失,各种反射亦消失。 (二)精神状态 1.定向力: 检查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是否准确。

2.记忆力: (1)远记忆力(病人能否记忆其生日,结婚日,以及初次工作的时间等) (2)近期记忆力:让病人叙述目前的病情,住院过程,近两天情况,或读一简单句子让病人复述。 2.计算力: 让病人计算100-7,然后再减7,连续减下去。 4.情感: 观察病人有无欣快,淡漠,焦虑,忧郁,以及幻觉,妄想等表现及感情反应的能力。 5.判断力及理解力: 列举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考察病人能否理解,让病人判断是否正确。 (三)语言,即失语的检查 失语是由于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丧失或受损。病人无听觉,视觉,或口咽部运动的损害,仅是对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受损或丧失。失语的检查一般有以下几方面:自发谈话,口语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 进行失语检查要求病人意识清楚,定向力和判断力无障碍,以免影响结果。对于构音,视力,听力,肢体活动等方面的障碍,也要加以注意。 1.自发语言: 让病人对病史进行陈述,注意语量的多少,是否流利,语调和发音有否障碍,语法结构,短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有无错语,有无找词困难,能否有效表达意思等。 2.复述: 检查者说一些数字,词,以及句子,令病人复述,检查是否能准确,完整。 3.口语理解:

1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类

1神经系统疾病症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类: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断连休克症状(一)额叶 病变时主要引起随意运动、言语以及精神活动方面的障碍。 (1)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身体各部在此各有一定的代表区,头部在下最接近外侧裂,足最高,位于矢状旁。该区病变引起对侧面部及肢体瘫痪。 (2)Broca区位于额下回的后部,病变引起运动性失语。 (3)眼球凝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刺激性病变凝视病灶对侧,破坏性病变凝视病灶侧。 (4)额前区该区广泛的联络纤维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冲动行为有关 二)顶叶 受损后以感觉症状为主。 (1)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其分布范围与中央前回相似,头部在下而足在顶端。 (2)左侧顶叶损害:左侧角回皮质损害引起失读,左侧缘上回损害引起两侧运用不能。有时左侧角回损害尚可引起Gerstmann综合征,症状为计算不能,识别手指不能,左右认识不能与书写不能,有时伴失读。 (3)右侧顶叶损害:右侧顶叶角回附近损害,可引起病人不能认识对侧身体的存在,称偏侧忽视。 (三)颞叶 一侧颞叶损害症状较轻,尤其就是右侧时。 (l)精神行为障碍:可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相识症、似不相识感、情感异常与内脏症状。双侧颞叶损害可引起严重的记忆障碍。 (2)癫痫症状:颞叶前部病变影响内侧面的嗅觉与味觉中枢即钩回时,可出现钩回发作,病人可有幻嗅与幻味,气味难闻。做舔舌与咀嚼动作。 (4)失语:左侧颞叶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颞上回后部)与命名性失语(颞中、下回后部)。 (5)听力障碍:一侧颞横回处的听觉中枢受损时常无听觉障碍或为双耳听力轻度下降,双侧受损则听力障碍严重,偶可出现幻听。 四)枕叶 为视觉中枢距状裂之所在,损害后主要引起视觉障碍。 (1)视野缺损:单侧病变产生对测同向性偏盲或象限盲。双侧病变产生全盲或水平型上半或下半盲。皮层盲不影响黄斑区视觉,称黄斑回避,且对光反射不消失、如双侧视觉中枢完全损害,则黄斑回避现象消失。表浅的局灶性病变可产生色觉偏盲,一般为红一绿色,物体形状仍可感知。 (2)视觉性发作:视中枢刺激性病变引起不成形幻视发作(闪光、暗影、色彩等),可继以癫痫大发作。 (3)其它视觉症状:视中枢周围视觉联络区的刺激性病灶可引起成形的幻视发作。 五)内囊 为白质中最主要的结构,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分为前肢(位于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含额桥束与丘脑前辐射)、膝部(位于前后肢相联处,含皮质延髓束)、后肢(位于丘脑与豆状核之间,前部有皮质脊髓束,支配上肢的纤维靠前,支配下肢的纤维靠后。后部有丘脑辐射至中央后回。最后部有视辐射、听辐射等) 完全性内囊损害出现损害时极易引起对侧完全性偏瘫,临床上以急性脑血管病多见。内囊区出血常引起“三偏”综合征,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与偏盲。 一侧内囊前肢发生病变可出现对侧肢体的小脑性共济失调,就是因皮质脑桥束受损所致,双

感觉器官的功能考试题目

1 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称为 A 受体 B 感受器 C 分析器 D 感觉器官 E 特殊器官 2 下列哪种感受器属于快适应感受器 A 肌梭 B 痛觉感受器 C 皮肤触觉感受器 D 视网膜感光细胞 E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3 各种感受器均各有其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称为感受器的 A 阈值 B 阈刺激 C 感觉阈值 * D 适宜刺激 E 适宜强度 4 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可被调节的结构是 A 角膜 B 房水 C 晶状体 D 玻璃体 E 巩膜 5 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射能力最大的界面是 A 空气-角膜前表面 B 角膜后表面-房水 C 房水-晶状体前表面 D 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 E 玻璃体-视网膜 6 睫状肌收缩使悬韧带放松,可引起 A 角膜曲度增加 B 角膜曲度减小 C 晶状体曲度增加 D 晶状体曲度减小 E 玻璃体曲度增加 7 以下关于眼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是神经反射 B 使晶状体变凸

C 使瞳孔缩小 D 使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 E 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8 眼经过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能够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点,称为 A 主点 B 节点 C 近点 D 远点 E 焦点 9 发生老视的主要原因是 A 角膜曲率变小 B 角膜透明度减小 C 房水循环受阻 D 晶状体弹性减弱 E 晶状体厚度增加 10 以下关于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感受器在视网膜 B 传入纤维在视神经中 C 中枢在中脑 D 效应器主要是睫状肌 E 有双侧互感反应 11 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分布的部位是 A 黄斑中央凹 B 视神经乳头 C 视网膜中心 D 视网膜周边 E 视网膜颞侧 12 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是 A 视蛋白 B 视黄醛 C 视紫红质 D 视紫蓝质 E 视色素 13 产生夜盲症的原因是 A 视蛋白合成障碍 B 视黄醛合成过多 C 视紫红质缺乏 D 视紫蓝质缺乏 E 维生素E供应不足

昆虫的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一昆虫的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目的】 1.明了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 2.了解昆虫的几种感觉器官的形状及其结构。 【材料】家蚕幼虫、蝗虫、雄蝉、小地老虎(或粘虫)、蟋蟀、、蚜虫、蜜蜂、复眼纵切面玻片等。 【用具】双目解剖镜、大头针、镊子、剪刀、蜡盘、解剖针、体视显微镜等。 【内容与方法】 一、观察蝗虫的神经系统 昆虫脑的结构 (一)取蝗虫 1头,先剪去足和翅,并用剪刀在复眼四周剪1圈,然后将头壳剪多个裂口,(剪头壳时注意单眼的位置)再用镊子将复眼外壁和头壳轻地撕去,最后把头部固定在蜡盘内加水淹没,在镜下小心地撕去头部的所有肌肉,(撕去肌肉时特别注意不要把单眼柄当着肌纤维拿掉了)以便观察脑的组成(脑是由前脑、中脑、后脑愈合而成的)。 1.前脑位于脑的背上方,略似1对球状体,由此发出的单眼神经与单眼相连,称单眼柄,单眼柄3个。在前脑两侧各着生1个半球形的视叶。注意观察单眼的形状和视野的颜色。2.中脑位于前脑的前下方,小于前脑,其上有1对伸向侧前方的触角神经。 3.后脑位于中脑的下后方,向侧下方发出若干对神经,其中最主要神经的是围咽神经。(二)用剪刀从蝗虫的腹部末端沿背中线剪至前胸的前缘,然后由剪口处把体壁分开用固定于蜡盘内,先用镊子除去生殖器官,再加入清水置于镜下进行观察: 1.首先可见到食道管上面包围着食道的围咽神经,将食道剪断并掀上去,或轻轻地拉掉食道和其它部分消化道,用剪刀将幕骨桥的中间部分剪去,则可见1白色的咽下神经节,

上有3对神经分别通向上颚、下颚及下唇,所以一般地说咽下神经节是3对神经节的愈合。 2.蝗虫胸部有三对神经节,而后胸神经节较大,因为它是由后胸本身的神经节和腹部的第 1、2、3节神经节愈合而成的。腹部可见神经节5对,位于第8腹节的神经节,实际上 是第8、9及第10腹节3对神经节的愈合,故又叫复合神经节。 二、观察家蚕神经系统 (一)用剪刀自家蚕幼虫两侧气门上线剪开,除去背壁,将剩下的虫体用针固定在蜡盘上,用剪刀自食道处及直肠末端剪断,再用镊子取掉消化道及丝腺,用水冲洗干净,以便观察。1.在镜下仔细地将腹神经索两侧的腹纵肌和表面的脂肪体移去,则可见1条淡粉红色的腹神经索。 2.在胸部的神经索左右分开甚广,可见由神经节向后端发出而向两侧分枝的中神经,以控制气门的开闭活动。 3.腹神系统的末端是第7、8两节腹神经节的复合体,所发出的神经控制腹部末端数节的活动。 (二)用解剖剪仔细地在虫体头顶平剪,然后在镜下用解剖针将头部两侧瓣开固定,在镜下进行观察: 1.可见白色的脑体,在脑的前端可见到额神经节,将食道向上拉动,可在食道下见到咽下神经节,有围咽神经索与脑相连,左右脑则由围咽神经索连接在咽下(食道下)神经节上可见3对神经发出,分别通至上颚、下颚和下唇,故又称为颚神经节。 2.食道管上面包围着食道的围咽神经,将食道掀上去,或轻轻拉掉,用剪刀将幕骨桥的中间部分剪去,则可见1白色的咽下神经节,上有3对神经分别通向上颚、下颚及下唇,所以一般地说咽下神经节是3对神经节的愈合。 三、观察感觉器官 (一)感受器官 取蚜虫或蜜蜂1头,置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触角上的圆形板状感受器。 (二)感化器 取下小地老虎的喙,在解剖镜下观察,找到味觉器后,剪下一小段放在载玻片,加上1滴甘油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喙上有许多坛状感觉器。 (三)视觉器 1.观察雄牛虻的复眼,注意各小眼面的大小是否一致? 2.取复眼纵切面玻片观察复眼的构造。 (四)听器 1.观察蝗虫的听器将蝗虫的腹部第1节两侧的鼓腹听器用剪刀取下,在解剖镜下仔细观察,外面观是1略凹入体壁的椭圆形的薄膜,而内面观则有4个听体;每一个听体上都连接有多个剑稍感觉器。锥状体是位于鼓膜下端的1个囊状结构。柄状体是由1部分鼓膜硬化而成的薄片,以及部分由表皮陷入的梢片组成。沟状体是鼓膜上的向外突出的1个脊。梨状体,是1个硬化的实心球,它不与前3个听体相连结,在梨状体和锥状体之间有1组剑稍感受器。 2.观察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小地老虎(或黏虫)后胸的鼓膜听器。 3.观察蟋蟀前足胫节上的足听器,可分为小型的前听膜和较大的后听膜,同样的构造也存在于螽蜥、蛄蝼、等直翅目螽蜥亚目的其它昆虫中。 作业与思考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