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

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和文化教育等事业。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农林水利部门的投资占7.6%,运输邮电部门的投资占19.2%,银行贸易部门的投资占3%,文化教育部门的投资为7.2%。在五年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加上企业和地方自筹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投资总额达到588.4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92亿元,相当于1952年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一五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8%,农业增长4.5%;轻工业增长12.9%,重工业增长25.4%。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1%提高到1957年的56.7%。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45%。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100年。

1958至1960年是中国“大跃进”时期。“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力图在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开辟一个新的局面。然而,实践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而且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如钢从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农业方面普遍提高20-50%,如粮从5000亿斤提高到7000亿斤。从此后,第二个五年计划转入了“大跃进”的轨道。

三年“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影响以后两年经济的发展。1958-1962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下降0.4%,农业净产值年平均下降5.9%,轻工业年均下降2%,国民收入

年均下降3.1%,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下降4.7%,居民消费水平年均下降3.2%,在此期间只有重工业年均增长3%。

1960年同1957年相比,在国民收入中,积累的比例由24.9%提高到39.6%,直接减少了当年的消费基金;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粮食产量减少了1031亿斤,降到1951年的水平,工业和农业产值的比例由5.7∶4.3 变为7.8∶2.2。1958-1960年,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55%下降到33.4%;财政收支严重失衡,三年的财政赤字达到169.4亿元,货币流通量增加了82%。在三年“大跃进”期间,人民必需的消费品已难以保证基本需要。1957-1960年,全国人均消费的粮食由406斤降到327斤,猪肉由10.2斤降到3.1斤。

1961-1963年是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期。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1961年,我们要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得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宣布:1961年应当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基础上,采取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同1960年相比,1962年基本建设投资由384亿元减少到67.60亿元,积累率由39.6%降为10.4%,施工项目减少2/3以上。对那些缺乏原材料、肖耗高、质量低、经济效果差的工业企业,实行必要的关、停、并、转。经过调整,全国工业企业数由1959年的31.8万个减少到1962年的19.7万个,减少了38%。还降低了大多数重工业的生产指标。与1960年相比,1962年重工业产值下降了58.6%,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52.1%降为32.3%。到1963年6月,全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城镇人口压缩了2600万人。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经济调整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扭转了下降的局面。农业生产开始回升,1962年与1961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6.2%,粮食增产250亿斤,总产量达到3200亿斤。工业生产形势也开始好转,特别是轻工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60年的33.4%提高到1962年的47.2%。1962年财政收支平衡,结余8.3亿元;货币流通量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上年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减少了15%。1962年同1960年相比,全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加11斤,猪肉增加1.6斤。从1963年起,又用三年时间,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5年,经济调整的任务已胜利完成,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以及主要产品产量都大大超过了1957年,其中不少经济技术指标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1963-1965年,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4.7%和15.5%。

1966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发生了。1966年下半年,当时的动乱主要集中在文教部门和党政机关,大部分生产指挥系统尚未被打乱。然而,在1966年底这场动乱扩展到工业交通企业之后,特别是在“全面夺权”中,经济工作的指挥、调度和管理系统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使国民经济的运行失控。如作为最重要的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由于受政治动乱的冲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就被打乱,工作基本陷于停顿。1967年和1968年甚至没有编制年度计划。

在文革中,由于政治动乱影响,中国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经济曾几次大幅度下降。第一次是1967和1968年的经济倒退。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66 年下降9.6%,1968年比1967年再下降4.2%。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比1966年分别下降了13.4%和13.3%,国家财政收入下降了27%。第二次是1974年的所谓“批林批孔”运动,“四人帮”把矛头指向主管经济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导致这一年经济停滞不前,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比1973年仅增长1.4%和1.1%,而财政收入下降8.4%。第三次是1975年底开展所谓“批邓、反右倾翻案风”运动,使1976年经济又呈现混乱状态。1976年同1975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仅增长1.7%,而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则分别下降2.7%和8.5%。

1970年之后又重新出现基建规模过大、超过国力可能的倾向,积累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69年的23.2%急剧上升到1970年的32.9%,1971年再上升到34.1%,以后一直维持在31%以上,1970-1976 年年均积累率为32.6%。高积累是靠压缩人民的消费达到的。在投资总额中重工业投资的比重,“三五”计划为54.5%,“四五”计划为52.1%,比“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时

期尚分别高15.8%和13.4%。在处理内地、沿海工业和国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方面,过分强调战备和内地建设,使“三五”、“四五”计划中内地建设投资比例分别高达66.8%和53.5%,并强调“靠山、分散、隐蔽”,虽然浪费了大量资金,但客观上缩小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差距,为内地打下了工业基础。今天看来,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国家财政1967-1976 年连年发生赤字,财政赤字累计达65.1亿元。1965-1975 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下降6%。

1979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缩小了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农业税也由过去向农民征收实物改为折征现金。因而就基本上改变了30多年的统购派购政策,把农村经济逐步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促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这是中国农村经济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1982年9月之后,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全国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开了步伐。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把经济体制改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社会主义企业只能由国家直接管理,不能自主经营的观点,明确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突破了政企职责不能分开的传统观念,明确政企职责分开,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为主。

1987年同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值所占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由22.4%提高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成分由几乎为零提高到5.6%。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全民所有制商业由54.6%下降到38.7%,集体商业由43.3%下降为35.7%,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由2.1%上升到25.6%。

“六五”计划时期,1985年同1980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由7707亿元增加到1333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11%;国民总收入由4546亿元增加到9041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加10.8%,超过原计划每年增长4-5%的速度,也超了“一五”计划至“五五”计划年平均增长速度,但低于1963-1965 年年平均增长速度(15.1%)。

“七五”计划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7.9%,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3%,均超过“七五”计划的要求。从增长规模看,1990年国民总收入为18718亿元,比1985年增加9677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935亿元,增长规模远远超过以往各个时期。七五时期经济发展起伏较大,呈现不稳定状态。初期经济发展处于一种过热状态,后期进行治理整顿,使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5年间国民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最大落差分别为7.4和31.5个百分点。社会产品物耗率上升,从1985年的57.7%上升到1990年的61.9%;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金利税率从1985年的23.8%下降到1989年的16.8%;财政赤字由“六五”计划时期年均25

亿元上升到“七五”计划时期年均94.4亿元。信贷、货币投放一度失控,出现了较明显的通货膨胀。5年中信贷资金运用增加10686亿元,货币投放量达1657亿元,增幅不仅明显高于计划,而且也明显高于经济增长。全社会零售物价水平大幅度增长,年均涨幅达10.1%,比“六五”计划时期平均涨幅高2倍。其中1988和1989年曾分别高达18.5%和17.8%。收入分配过于向个人倾斜,宏观调控能力削弱。居民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58.7%上升到1989年的62.9%。在财政收入中,中央财政所占比重由80年代初期的57.6%下降到1989年的45.2%。中央掌握的外汇由60%下降到40%。

1993年11月14日召开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动纲领。以邓小平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以更高的速度向前发展,1989-1991年国民总收入三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8%,而1992-1995年则分别高达14.1%、13.7%、13.1%和9.3%,八五时期年均增长12%。

九五计划时期,由于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后的通货紧缩影响,年均发展速度只有8.7%,比八五时期低3.3个百分点,也低于一五和六五时期,但是高于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和七五时期。十五时期,国民总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又重新达到2位数,并且延续到十一五时期的前两年,其中2007年GNI的增长达到13.3%,是近10年的高峰。2008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GNI增速回落到一位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中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万元

1929年-2010年中国历年GDP和美国历年GDP、日本历年GDP比较美国

中国

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2010年自8月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连续五个月保持在18%以上,国内市场销售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进出口额 2010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口相抵,顺差183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6.4%。从月度同比增幅来看,2010年12月进出口受2009年高基数影响,增速正常回落,国内生产的放缓也是导致本月进出口增幅回落的重要原因。

中国电影票房行业分析报告2017

2017年电影票房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6月出版

文本目录 1、2017 年春节档票房分析 (5) 1.1、2017 年春节档票房情况 (5) 1.2、2017 年春节档实际票房分析 (7) 2、票房走势影响因素分析 (10) 2.1、热门影片积极票补拉升春节档期票房 (10) 2.2、影院渠道加快下沉,三四线城市成重要票仓 (11) 2.3、电影内容质量与口碑将影响票房的后续走势 (15) 3、2017 年电影票房预测 (18)

图表目录 图表 1:2016、2017 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对比(亿元) (5) 图表 2:2016、2017 年大年初一电影票房对比(亿元) (6) 图表 3:2016、2017 年春节档单日票房对比(万元) (6) 图表 4:2017 年春节档实际票房(亿元) (7) 图表 5:2016、2017 年春节档实际单日票房对比(万元) (7) 图表 6:2016、2017 年春节档累计观影人次对比(万次) (8) 图表 7:2016、2017 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对比(元) (8) 图表 8:2016、2017 年春节档单日观影人次对比(万次) (9) 图表 9:2017 年春节档电影票补宣传 (10) 图表 10: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电影票房预售前三(万元) (11) 图表 11:2015-2017 年春节档各层级城市电影票房收入占比 (11) 图表 12:2015-2016 年各层级城市电影票房收入占比 (12) 图表 13:2015-2016 年年观影用户地域分布 (12) 图表 14:2015 与 2016 年观影用户年龄分布 (13) 图表 15: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票房前三占比 (14) 图表 16: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票房前三电影对比 (15) 图表 17:2016 年和 2017 年春节档大年初一至初六票房走势(万元) (16) 图表 18: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豆瓣评分 (16) 图表 19: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票房(万元)走势 (17) 图表 20: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人均场次走势 (17) 图表 21:2017 年春节档重点电影排片走势 (18) 图表 22:2012-2016 年分账片票房(亿元) (20) 图表 23:2012-2016 年分账片票房占比 (20)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 财政部2012年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89720.31亿元,比上年增加16509.52亿元,同比增长22.6%。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税收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税收总收入平稳增长。全国税收总收入增长与上年增速基本持平。二是分季度来看税收收入增速呈“前高后低、逐季回落”走势。三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同比分别增长15.0%、22.6%,与上年增速持平;企业所得税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9.2个百分点。此外,与汽车、房地产相关的税种增速明显回落。汽车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同比分别增长10.2%和14.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45.6和39.9个百分点。房地产营业税和契税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2.1%,比上年增速分别回落17.5和30 个百分点。 分税种看,2011年国内增值税实现收入24266.64亿元,同比增长15.0%,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27%;国内消费税实现收入6935.93亿元,同比增长14.2%,比上年增速回落13.3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7.7%;营业税实现收入13678.61亿元,同比增长22.6%,比上年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5.2%;企业所得税实现收入

16760.35亿元,同比增长30.5%,比上年增速加快19.2个百分点,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 2011年个人所得税实现收入6054.09亿元,同比增长25.2%。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6.7%。 财政部表示,个人所得税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资本市场和艺术品市场发展,个人股权转让以及拍卖收入大幅增长,带动居民财产转让所得税快速增长。二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带动工资薪金、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较快增长。三是税务机关加强了对高收入者及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保证了相关个人所得税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2011年房产税实现收入1102.36亿元,同比增长23.3%。 财政部称,房产税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保有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二是房屋租赁价格上升。 2011年资源税实现收入598.87亿元,同比增长43.4%,比上年增速加快19.9个百分点。 资源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比重为0.7%。 财政部发布消息:2011年1-12月,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 1950-2013年中国历年财政收入一览表统计年度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素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怎样使国民收入更快更好的增长

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素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怎样使国民收入更快更好的增长 题目:综合分析三部门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什么因素,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怎样使国民收入更快更好的增长, 目的: 居民消费和政府购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本题目的训练,增强学生对消费与政府购买等行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的认识,加深对政府经济实施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要求: 1(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国民收入决定的相关原理;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注意相关的计算公式; 4(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宏观经济学第八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教学内容后实施。解题思路: 1(理解三部门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原理及经济含义; 2(分析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税收倾向t、初始消费C0、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3(分析消费C、投资I、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4(政府收支T和政府购买G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三部门经济是指存在于居民、企业和政府的经济。它是在去掉两部门经济中的第一个假定,既增加了政府部门后的情况。三部门经济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以征税(T)形成政府收入和通过预算进行的政府支出(G)。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是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供给和政府需求。

从总供给角度来看:国名收入(Y)=总供给(As) =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的供给 =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政府的收入 =工资+利润+地租+利息+税收 =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 即Y=As=C+S+T 从总需求角度看:国民收入(Y)=总需求(Ad)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 =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 即Y=Ad=C+I+G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仍然是:总供给(As)=总需求(Ad) 即:C+S+T=C+I+G 则三部门经济均衡条件是:I=S+(T-G) MPC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理论之一,它代表的意义是: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 ?c/? y 特别是,当c和y极小时,MPC= dc/dy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1 > MPC > 0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2010中国电影票房现状

长久以来,中国电影在体制与市场之间摸索向前,却同时不可避免地被自身制造出来的敌人——资本——所吞噬《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杨梅菊发自北京“2010年电影票房超过100亿,改变了进口大片主导我国电影市场的局面。”2月28日,中央外宣办召开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说。 100亿,这一数字,足令一大批长期浸淫于小格局的电影人狂喜: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终于来临。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却也目睹狂喜背后的苦涩:当跻身亿元导演俱乐部代替艺术奖项成为无上荣耀,当票房完胜艺术成为终极追逐目标,当人们再次回归影院却仍苦于选择太少,当艺术院线迟迟不能赢利回本而商业院线大肆扩张……长久以来,中国电影在体制与市场之间摸索向前,却也同时不可避免地被自身制造出来的敌人所吞噬——愈是真金白银的市场,愈意味着真枪实弹的抢掠。 一个市场,两份榜单 追求一亿人民币已经不刺激了,要进就进“一亿美元俱乐部”——确切地说,是姜文升级了中国导演们的胃口和野心。尽管其艺术主张和隐喻技巧无不深具划时代意义,但《让子弹飞》更加强烈而真实的刺激在于数字:超7亿元的票房,让其成为首部实现“一亿美元”目标的华语片。

而仅仅几年前,票房过亿还几乎是个奢望。 张华勋凭《神秘的大佛》、于本正凭《生死抉择》、张艺谋凭《英雄》、冯小刚凭《天下无贼》、陈凯歌凭《无极》纷纷成为票房破亿的导演,其中冯小刚从《天下无贼》开始,拍摄的6部作品票房均过亿元,张艺谋则以5部紧随其后。在随后的两年中,这一阵容飞速扩大,仅2009年,“亿元户”成员就增至11位。而随着《武林外传》、《将爱情进行到底》等华语片票房过亿,导演尚敬和张一白也正式跻身“亿元俱乐部”。据统计,目前中国内地已有17位导演执导的电影票房成功破亿,再加上执导合拍片的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导演,“亿元户”已有35位。 就在中国电影市场捷报频传的同时,两份票房榜单却令业界哗然。今年1月,某网站评出“2010年内地影片票房亏损前十位”和“十大最差”榜单。榜单显示,投资2500万元的电影《惊情》,票房收入仅为10万元,收益比约1/250,位列榜首。由陶虹监制的影片《米香》,上映不到一周,就被迫下线,全国票房不到10万元,收益比约1/50;《异空危情》投资高达3000万元,票房仅150万,收益比不过1/20…… 一将功成万骨枯——到底是多少中小成本影片的落寞,成就了亿元导演们的荣光?而若要为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过百亿的出品人摆一场年夜饭,那注定将成为少数人的狂欢,在门外默默垂泪的,则是沉默的大多数。不仅榜单中的影片,2010年,除了《人在囧途》、

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

1.泰坦尼克号(1998) ¥3.595亿 2.赤壁-上(2008) ¥3.12亿 3.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2.91亿 4.变形金刚(2007) ¥2.77亿 5.英雄(2002) ¥2.5亿 6.集结号(2007) ¥2.43亿 7.画皮(2008) ¥2.27亿8.长江七号(2008) ¥2.05亿 9.投名状(2007) ¥2.0亿 10.功夫之王(2008) ¥1.865亿11.功夫熊猫(2008) ¥1.81亿12.无极(2005) ¥1.795亿 13.功夫(2004) ¥1.55亿 14.十面埋伏(2004) ¥1.536亿

15.蜘蛛侠3(2007) ¥1.45亿 16.007大破量子危机(2008) ¥1.44亿 17.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7) ¥1.37亿 18.色戒(2007) ¥1.263亿 19.夜宴(2006) ¥1.251亿 20.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2007) ¥1.247亿 21.天下无贼(2004) ¥1.21亿 22.生死抉择(2000) ¥1.20亿 23.木乃伊3:龙帝之墓(2008) ¥1.14亿 24.大灌篮(2008) ¥1.11亿 25.钢铁侠(2008) ¥1.08亿 26.珍珠港(2001) ¥1.05亿 27.全民超人汉考克(2008) ¥1.03亿 28.真实的谎言(1995)

¥1.02亿 29.金刚(2006) ¥1.0184亿 30.霍元甲(2006) ¥1.0160亿 31.达·芬奇密码(2006) ¥1.0120亿 32.少林寺(1982) 约¥1.011亿 33.妈妈再爱我一次(1990) 约¥ 1.005亿 34.保密局的枪声(1979) 约¥1.00亿 35.神话(2005) ¥9550万 36.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5) ¥9490万 37.007大战皇家赌场(2007) ¥9200万 38.宝贝计划(2006) ¥9200万 39.指环王3:王者归来(2004) ¥8630万 40.纳尼亚传奇2:凯斯宾王子(2008)¥8610万 41.后天(2004) ¥8600万 42.七剑(2005)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 出版日期: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 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 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II 目录 Ⅰ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 (1) (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 (2) (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 (3) (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 (4) (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 (5) (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 (5) (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6) 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 (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 (7) (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8) (三)通胀压力加大 (8)

(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 (9) Ⅱ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高位回落 (9) (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 (9) (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 (10) 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 (11) (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11) (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 (11) (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 (11) (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12) (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 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3)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III Ⅲ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 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 (14) 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 (14) 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 (14) 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15)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 (3) 图表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 (3) 图表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3) 图表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 (4) 图表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 (13) 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 .... 1 Ⅰ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和文化教育等事业。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农林水利部门的投资占7.6%,运输邮电部门的投资占19.2%,银行贸易部门的投资占3%,文化教育部门的投资为7.2%。在五年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加上企业和地方自筹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投资总额达到588.4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92亿元,相当于1952年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一五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8%,农业增长4.5%;轻工业增长12.9%,重工业增长25.4%。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1%提高到1957年的56.7%。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45%。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100年。 1958至1960年是中国“大跃进”时期。“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力图在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开辟一个新的局面。然而,实践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而且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如钢从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农业方面普遍提高20-50%,如粮从5000亿斤提高到7000亿斤。从此后,第二个五年计划转入了“大跃进”的轨道。 三年“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影响以后两年经济的发展。1958-1962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下降0.4%,农业净产值年平均下降5.9%,轻工业年均下降2%,国民收入

2012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

2012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 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资金办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内地电影票房77亿元,与去年同期票房57亿元相比,同比增长35%。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5亿元,占比仅为32.5%。今年5月,国产片仅占当月总票房的13.8%,为上半年最低。 随着4月《泰坦尼克号3D》、《复仇者联盟》、《超级战舰》、《黑衣人3》等接连粉墨登场,国产片票房告急。5月,全国票房收入约12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1.65亿元,仅占比13.8,跌入谷底。1至6月,全国票房77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5亿元,占比32.5%。 6月28日,《画皮2》上映,一扫国产片萎靡气息。《画皮2》在6月25日至6月30日赢得票房冠军,收入2.082亿元。截止到7月17日日晚,该片票房超越6亿元,并刷新国产片多项票房纪录。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6月30日,共有141部电影上映,其中国产片有103部。可是,影片上映数量与票房并不成正比例关系,而是“倒挂”。 上半年公映电影约为140余部,进口片数量为38部,其中14部分账大片中仅有两部片子票房未过亿。“吸金大户”3D《泰坦尼克号》进账9.3亿元,《碟中谍4》和《复仇者联盟》分别将6.8亿元和5.6亿元收入囊中。此外《黑衣人3》接近5亿元、《超级战舰》破3亿元。 纵观上半年公映的百余部国产片,过亿的影片也不过6部。《画皮2》票房排名第一,算是为国产片挽回一点颜面。《大魔术师》 1.7亿元位居次席,过亿的还有《喜羊羊与灰太狼4》1.65亿元、《黄金大劫案》1.5亿元、《爱》1.37亿元、《逆战》1.3亿元。相比之下,2011年上半年票房过亿的国产片数量达到8部。 在今年上半年电影票房收入前五名地区依次为:广东11亿元(8.6亿元)、北京7.4亿元(6亿元)、江苏7.2亿元(4.8亿元)、上海为6.6亿元(5亿元)、浙江将近6.6亿元(4.5亿元)。在院线票房排名上,万达院线将近12亿元、上海联和院线8亿元、中影星美院线7.7亿元,占据票房前三甲。 国产片的分账比例大致是,可以分的票房为总票房减去有关税费剩余部分,制片方分38%至43%,发行分4%至6%,院线分3%至7%,影院分50%至52%。也就是说,大致每100元票房,制片方最多可以拿到40元左右。至于一些中小成本制作,往往在分账上拿得更少,也就是三成。一部投资300万元的小成本制作,要拿回700万元至1000万元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最近大热的画皮2制片方已经入账2.2亿。 在中国电影市场,有一个重要指标,观众人次过千万。2009年,达标影片3部;2010

中国税收发展历史进程简介知识讲解

中国税收发展历史进程简介 一、夏、商、周时期 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我国历史上的税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贡产生于夏朝,是夏代王室对其所属部落或平民根据若干年土地收获的平均数按一定比例征收的农产物。贡因其带有强制性,所以是具有税收萌芽的原始形式。 助产生于商代,是指借助农户的力役共同耕种公田,公田的收获全部归王室所有,实际上是一种力役之征。 彻产生于周代,每个农户耕种的土地要将一定数量的土地收获缴纳给王室。即由力役形式改为实物形式。 贡、助、彻这三者都是王室作为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收获的原始的强制课征形式,从税收起源角度看,由于王室又是国家代表,因此,贡,助,彻也具有一些税收萌芽的原始形式,是我国税收产生的起源。 二、春秋战国时期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了“初税亩”,宣布对私田按亩征税。税这个名称始于“初税亩”,是指对耕种土地征收的农产物。“初税亩”首次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是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同时也是税收起源的一个里程碑。 三、隋唐时期 隋及唐前期的赋税制度均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用调制。 “租庸调”是指以人丁为基本依据和计量单位,田有租,户有调,身有庸。 唐朝中期税法最大的改革是实行“两税法”。税款分夏秋两次缴纳,故名两税。两税的内容为地税与户税的合并,也就是以户税、地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发展而为一种新的税收。 四、明清时代 明朝赋税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实行著名的“一条鞭法”,将地税与徭役合一,按田亩征纳,“计亩征银”,将繁复的赋役项目编为一条,均平了税负,简化了税制,由历代对人征税转为对物证税,由缴纳实物到缴纳货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代的实行的主要税法改革是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即“摊丁入地”就是丁银摊入地亩征收。地丁合一,使得土地的开垦和人口的增加达到了历史空前水平,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011年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征收情况 2011年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实现各项收入68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06.5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同比增收113.9亿元,增长29%,税收形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9.1亿元,同比增收97.6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的66%;社会保险费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收39.6亿元,增长30.7%;工会经费收入6.6亿元,同比增收1.2亿元,增长22.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2亿元,同比增收0.2亿元,增长10.3%;其他代收费及基金收入1.1亿元。 企业所得税税收知识简介 一、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

2007年中国电影票房

2007年中国电影市场报告:07年部分上映影片场 次、人次、票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16170278.html, 2008年11月25日中国电影网 2007年进入城市院线市场发行的新片共计200多部。其中,国产影片150多部,占75%;进口影片约50部,占25%。贺岁档期间,国产影片占了绝对优势,《集结号》、《投名状》等三部影片票房过亿,当年合计票房为45000多万元,占全国影院票房16%以上。三部影片的出色的票房表现充分显示出国产影片的市场竞争力。 5.1部分上映国产影片票房分档结构 2007年国产影片票房过亿元影片有3部,与2006年持平;票房1000万元以上的影片数量23部,较2006年的17部增长超过35.29%;票房200万元以上的影片63部,较2006年的46部增长了36.96%。 表5-1-1:2007年国产影片票房200万元以上影片票房分档结构 图5-1-1:2007年票房200万元以上国产影片分档票房及市场份额

中小成本影片的票房比例明显较上年有所提高,这标志着中小成本影片开始从内容和市场出发,主动选择适合类型和样式,有针对性地选择档期和市场,吸引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地观众进入影院,扩大了电影的消费群体。 2007年进口影片票房过亿元的影片4部,票房合计70276万元,占进口影片票房的46.85%。票房过2000万元的影片18部,票房合计11.78亿元,占进口影片票房的78.53%。 2007年中国电影市场报告:07年部分上映影片场 次、人次、票房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16170278.html, 2008年11月25日中国电影网 5.2票房200万元以上国产影片的场次、人次、票房 表5—2—1:2007年度票房200万元以上的影片场次、人次、票房一览表

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

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 (2010.12.06——2011.12.04) 本榜单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电影报的周票房排行榜,榜单上每部电影的最终票房是该电影在榜单上最后一周下榜前的票房,相信与电影的最终票房误差不会很 大,也基本不影响排名。 和去年一样,这份榜单的时间截取了2010年12初到2011年12初这一时间段,是为了有效的纳入去年贺岁档几部大制作的完整票房,也踢出了今年贺岁档几部影片的不完整票房,以更好的反应电影最终票房所取得的成绩。依然是52周一 个整年度的票房。 2011年,影院全年上映电影178部(以每周上榜电影为准,有误差,但很小),全年总票房122.6428亿(误差在5%以内),实际票房统计出来应该会比这个略高些,因为下榜并不以为下线,但与影片总票房相比这点误差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1 变形金刚3 108230 2 让子弹飞73000 3 功夫熊猫2 60370 4 非诚勿扰2 47000 5 加勒比海盗4 46680 6 建党伟业40270 7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40150 8 失恋33天34400 9 蓝精灵25900 10 速度与激情5 25485 11 洛杉矶之战23500 12 新少林寺22100 13 窃听风云2 21520 14 猩球崛起20930 15 将爱情进行到底20800 16 白蛇传说20570

17 武林外传20100 18 赵氏孤儿19600 19 画壁18284 20 武侠17230 21 最强喜事2011 16681 22 关云长15972 23 大笑江湖15600 24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14500 25 青蜂侠14200 26 致命伴旅14160 27 倩女幽魂14125 28 里约大冒险13882 29 铁甲钢拳13510 30 创战记13300 31 纳尼亚创奇3 13200 32 夺命深渊11975 33 丁丁历险记11880 34 关键第四号11486 35 财神客栈10340 36 雷神9800 37 单身男女9720 38 美国队长9520 39 孤岛惊魂8930 40 杨善洲8209 41 鸿门宴传奇8200 42 惊天战神7950 43 赛车总动员2 7710 44 战国7675 45 观音山7500

21世纪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21世纪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一.问题研究背景 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 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二.数据来源与描述 2.1数据描述 本数据包括2000年到2012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国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经济活动人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一 年份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元) 第一产业增 加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全国财政收入(亿元) 2012年 38,459.47 52,373.63 199,670.66 231,934.48 117,253.52 2011年 35,197.79 47,486.21 188,470.15 205,205.02 103,874.43 2010年 30,015.05 40,533.60 160,722.23 173,595.98 83,101.51 2009年 25,607.53 35,226.00 135,239.95 148,038.04 68,518.30 2008年 23,707.71 33,702.00 130,260.24 131,339.99 61,330.35 2007年 20,169.46 28,627.00 110,534.88 111,351.95 51,321.78 2006年 16,499.70 24,040.00 91,310.94 88,554.88 38,760.20 2005年 14,185.36 22,420.00 77,230.78 74,919.28 31,649.29 2004年 12,335.58 21,412.73 65,210.03 64,561.29 26,396.47 2003年 10,541.97 17,381.72 54,945.53 56,004.73 21,715.25 2002年 9,398.05 16,537.02 47,431.31 49,898.90 18,903.64 2001年 8,621.71 15,781.27 43,580.62 44,361.61 16,386.04 2000年 7,857.68 14,944.72 40,033.59 38,713.95 13,395.23 续表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人口自 然增长 率(‰) 经济活动人口(万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城镇登 记失业 人数(万 人) 374,694.74 210,307.00 4.95 78,894.00 102.6 102 917 311,485.13 183,918.60 4.79 78,579.00 105.4 104.9 922

中国电影票房的变迁史

中国电影票房的变迁史 调查课题:中国电影票房的发展历程——2000至2009年 摘要: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的加速,电影,这件没有国籍的娱乐产品正以势不可挡的劲头涌入家家户户,渗透入各国的文化。其中首屈一指的成功案例当属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它的迅速发展俨然已经成为美国经济中必不可少的增长因素。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带头人面对这么一件崭新却比不陌生的东西,该何去何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电影发展的并不比其他的国家晚,而且早期的中国电影也是深得人们的喜爱。按理说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至今也应该比较成熟,可是现实却恰恰相反,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还有一段很长很长的路途。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设备的限制,人才的外流,好莱坞的涌入,保守的生活观等等,可是追根究底还是居民的收入和他们收入的真实价值在作怪,虽然看一场电影的消费水平不高,可是面对中国居民普遍的保守性思想,用宏观经济学知识来解释就是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太低,似乎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钱赚的还不够,而没有足够的钱就好像失去了生活的保障,所以就别提去花钱娱乐了。正因如此本次调查便深刻探讨中国人均GDP和CPI与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的调查意义 一个理性的人实在快乐的时候能够看到隐藏在快乐身影中的痛苦,并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痛苦的到来,这就是生命的进程。而电影作为一个事物也应拥有自己的进程,只是属于它的的进程很大一部分不是受他自己能够控制的。每每想到中国当今的电影市场现状的统计数据我都感觉中国的电影市场是时候显现你那沉积多年的力量了。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中国电影无疑还是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下面我将做针对这一方面的几点叙述: 1)我们应该把票房收入这个数字放到国民文化消费总支出中去看,而不是孤立地看,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出中国电影市场在中国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所处的位

分析在国民收入账户中

分析在国民收入账户中 篇一: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习题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习题篇二:国民收入分析国民收入分析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国民收入的价值的总和,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的余额。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它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前者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而后者则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进行的生产。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近年来我国GDP保持较快增长,数据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8.4%,2002年达到9.1%,2003年达到10%,2006年超过11%,但从2008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压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国际经济形势严峻 2001年以来全球都处在一个经济上升周期当中,但2007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我国对外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外部需求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出口增长速度大速度下降必然对GDP的增速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房地产投资下降很快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007年资本形成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1%,是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中对GDP 增长贡献最大的,然而2008年8月份房地产投资迅速下降。目前全国的房地产价格仍然居高不下,房价仍然远远超过居民的购买能力,市场观望情绪高涨,这使得房地产投资存在下滑风险,这对GDP增速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GDP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因此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收入会经常被比较。一国的GDP是否增长,能够反映出该国经济发展状况及消费能力。下图为2009年最新的世界前十位GDP排名:从上图中可以了解到美国2009年GDP为14.8万亿美元,继续居世界首位。但其实际经济增长率还不到1.4%,是近十多年来最低的,2009年经济陷入负增长,表明美国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在名义增长率方面,2008年美国GDP仅增长了3.9%,而其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4.2%,而其PPI负增长,说明美国显现通缩的趋势。但是由于美国GDP总量比第2名中国的总和还多9.6万多亿美元,在今后的20-30年内,还

中国及全球电影票房综合排名榜

中国及全球电影票房综合排名榜 (2009-03-14 01:56:55) 转载 分类:娱体 标签: of 星战前传 and harry 哈利·波特 加勒比海 娱乐 内地票房历史排行榜 1 泰坦尼克号1998 ¥359,500,000 2 赤壁(上)2008 ¥312,000,000 3 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 ¥291,000,000 4 变形金刚2007 ¥277,000,000 5 周恩来1992 ¥270,000,000 6 英雄2002 ¥250,000,000 7 集结号2007 ¥240,760,000 8 画皮2008 ¥229,000,000 9 长江七号2008 ¥202,000,000 10 投名状2007 ¥200,000,000 11 功夫之王2008 ¥186,500,000 12 无极2005 ¥179,500,000 13 功夫熊猫2008 ¥178,000,000 14 功夫2004 ¥155,000,000 15 十面埋伏2004 ¥153,600,000 16 蜘蛛侠3 2007 ¥145,000,000 17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2007 ¥137,890,000 18 007大破量子危机2008 ¥133,000,000 19 色?戒2007 ¥126,300,000 20 夜宴2006 ¥125,100,000 21 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2007 ¥124,700,000 22 天下无贼2004 ¥120,000,000 23 生死抉择2000 ¥116,500,000 24 大灌篮2008 ¥112,800,000

25 木乃伊3 2008 ¥110,000,000 26 钢铁侠2008 ¥105,900,000 27 珍珠港2001 ¥105,000,000 28 真实的谎言1995 ¥102,000,000 29 少林寺1982 ¥102,000,000 30 金刚2006 ¥101,840,000 31 霍元甲2006 ¥101,600,000 32 达·芬奇密码2006 ¥101,200,000 33 全民超人汉考克2008 ¥101,000,000 34 妈妈再爱我一次1990 ¥100,000,000 35 大决战:辽沈战役1990 ¥100,000,000 36 芙蓉镇1986 ¥100,000,000 37 白蛇传1981 ¥100,000,000 38 喜盈门1981 ¥100,000,000 39 庐山恋1980 ¥100,000,000 40 405谋杀案1980 ¥100,000,000 41 保密局的枪声1979 ¥100,000,000 42 神秘的大佛1979 ¥100,000,000 43 白金龙1997 ¥96,000,000 44 简单任务1996 ¥96,000,000 45 神话2005 ¥95,500,000 46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2005 ¥94,900,000 47 007大战皇家赌场2007 ¥92,000,000 48 宝贝计划2006 ¥92,000,000 49 指环王:王者归来2004 ¥86,300,000 50 纳尼亚传奇:凯斯宾王子2008 ¥86,000,000 51 后天2004 ¥86,000,000 52 少林小子1984 ¥86,000,000 53 七剑2005 ¥83,450,000 54 拯救大兵瑞恩1998 ¥82,300,000 55 碟中谍3 2006 ¥81,000,000 56 红番区1995 ¥80,000,000 57 南北少林1986 ¥80,000,000 58 史前10000年2008 ¥76,000,000 59 星战前传3:西斯的反击2005 ¥75,540,000 60 伤城2006 ¥74,300,000 61 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1997 ¥72,100,000 62 通缉令2008 ¥72,000,000 63 鸦片战争1997 ¥72,000,000 64 特洛伊2004 ¥70,000,000 65 见龙御甲2008 ¥69,900,000 66 国家宝藏2 2008 ¥69,700,000 67 海神号2006 ¥67,000,000 68 义胆厨星1997 ¥65,000,0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