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石钟山记》导学案

《石钟山记》导学案

《石钟山记》导学案
《石钟山记》导学案

《石钟山记》导学案

备课人:蔚志升备课时间:2014年10月20日审阅人:崔超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中心的写法。

3、学习苏轼质疑和探究精神,理解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苏轼质疑和探究精神,理解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预习

一、走近作家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

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书法和绘画的造诣也很高。他的散文平顺晓畅,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等人并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他的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在词的创作方面,词作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

二、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又被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其长子苏迈将赴任德兴尉,于是苏轼从水路绕道江西,送苏迈到湖口。六月,父子到达湖口,同游石钟山后,苏轼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游记。

三、基础知识(给加点的字注音)

彭蠡.之口()钟磬.()桴.()止响腾

硿硿

..焉()栖.鹘()磔.磔()

云霄.()鹳.鹤()罅.隙()

噌吰

..()()窾.坎()镗鞳

..()()之声汝识.()之乎无射.钟()臆.断()

四、结合文中注释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讲练

说明:“读—译—思—练”四步学习法,设计如下四个环节:

一、我能读

二、我会译

三、我思考

四、我会做

第一环节:我能读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各小组展开读课文比赛,看哪一组同学读得好。

2、各小组选出本组读课文读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在课堂上展示。

3、教师做诵读指导。

第二环节:我能译

课堂上,老师将检查同学们翻译课文的情况,并作翻译指导。请各位同学认真准备,有不会的,可以向本组同学请教,或向老师提问。

第三环节:我思考

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看法?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2、第2段描写月夜石钟山绝壁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有怎样的看法?

3、作者通过实地考察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他认为人们不能准确了解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有哪些?

第四环节:我会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9—22题。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古之人不余欺也。”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小船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观察

C.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D.或曰此鹳鹤也有的人

20.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代指苏迈

B.徐而察之表示修饰

C.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表示原因

D.不知其浅深代指微波

21.下列句子,句式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而大声发于水上余犹记周公之被逮

B.磔磔云霄间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欲呼张良与俱去

D.古之人不余欺也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交代了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方式和具体过程。

B.文中的三次“笑”情景不同,含义也各不同。

C.作者生动地描写了月夜石钟山阴森森的景象,表现了登山的艰难。

D.作者通过与苏迈的谈话,表达了对石钟山得名缘由的看法。

第三课时:拓展

1、比较本文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二者有何异同?

2、写一篇小论文,可以从下列话题中任选其一:

①质疑,批判②亲身实践③学习

教学反思:

文言文章潢《游石钟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石钟山记 章潢 九江湖口县有石钟山。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唐李渤始访其遗迹,得双石于潭上,扣之,南音函胡,北音清越。宋苏文忠以陋其言,尝因夜月乘舟造绝壁,上下闻有大音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回至港口。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周文忠公亦尝游其处,而其所录上下钟山之景为颇详,尝疑其论之不一。 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山皆大石,侧立于江滨,高可千馀丈。左有观音阁,阁有小轩,适临钟石之上。老人与寺僧宏鋐指予曰:此北钟山也,山以是名。乃由阁后履崭岩,触荆榛,蛇行而上。有亭曰“白云”,盖顶也,仅可容二三人。凭阑一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拱如抱,皆屏列于左右,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悠然之景,可以游览得,而不可以笔舌状。返而登岸,径造钟石之下,俯而观之,石皆罅穴,水落风息,不能钟鸣。 九江复回,与进士梅君愈及老人乘舟至其处,风怒浪急,舟不能舣。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馀石无此声。郦元之纪,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次日,诣南钟山,山下亦有观音阁,临大江。左右石壁如北钟山,其景则不如,右石中缺十馀丈。老人寺僧曰,此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其上。正统十四年己已,石裂而仆于水,形迹尚新。详察南北诸石,下俱穴窍,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何独此石以钟名?盖诸石负土而侧立,下虚而背实,故其音浊,惟此石突然特立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其音如洪钟焉。李渤乃欲以斧斤考击而辨其清浊,则疏矣。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杨次山所谓“真山从作假山看”者,正此谓也。且遇恐即回,南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因夜月乘舟造绝壁造:前往 B.乃由阁后履崭岩崭:险峻 C.皆屏列于左右屏:屏障 D.舟不能舣舣:停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B.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 碧近漾岚光

石钟山记课文及学案

《石钟山记》课文及导学案 石钟山记(1) 《水经》云:“彭蠡(2)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3)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4)浪,水石相搏(5),声如洪钟(6)。是说(7)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8)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9)始访其遗踪(10),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11),北音清越(12),桴止响腾(13),余韵徐歇(14)。自以为得之(15)矣。然是说也,余尤(16)疑之。石之铿然(17)有声音,所在皆是(18)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19)七年六月丁丑(20),余自齐安(21)舟行适临汝(22),而长子迈将赴(23)饶之德兴尉(24),送之至湖口(25),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26)。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27)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28),闻人声亦惊起,磔磔(29)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30)也。”余方心动(31)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32)如钟鼓不绝。舟人(33)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34),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35)而为此(36)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37),可坐百人,空中(38)而多窍(39),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40)之声,与向之(41)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4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43)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44)也。古之人不余欺也(45)!”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46)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47)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48)虽知而不能言(49)。此世所以不传也(50)。而陋者(51)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52),自以为得其实(5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8、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9、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10、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11、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同含糊。 12、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1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14、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徐,慢。 15、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16、尤:更加。 17、铿(kēng )然:形容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18、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19、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20、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21、齐安:在现在湖北黄州。 22、适临汝:到临汝去。适,往。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23、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24、饶之德兴尉:饶州德兴县(现在江西德兴)的县尉(主管一县治安的官吏)。 25、湖口:现在江西湖口。 26、硿硿(kōng )焉:硿硿的(发出响声)。 27、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28、栖鹘(hú):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29、磔磔(zhé):鸟鸣声。 30、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31、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32、噌(chēng )吰( hóng ):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33、舟人:船夫。 34、罅(xià ):裂缝。 35、涵淡澎湃:波浪激荡。 36、为此: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石钟山记》导学案

《石钟山记》导学案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又字和仲,号,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2.相关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 3.了解文体“游记”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4.解题 ①石钟山, ②记,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函胡()磬()桴()铿()硿() 鹘()磔()噌()吰()罅() 窾()镗()鞳()射() 三、文本研究 【思考1】解释词义、概括段意 (第一段)《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 )深潭,微风鼓.( )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 )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 )访.( )其遗踪 ..( ),得双石于潭上,扣.( )而聆.( )之,南声函胡 ..( ),北音清越 ..( ),桴.( )止响腾.( ),余韵 ..( )徐歇 ..( )。自以为得 之矣。然是说也,余尤.( )疑之。石之铿然 ..( )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 请概括段意: (第二段)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 )临汝,而长子迈将赴.( )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 )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 )之,硿硿焉。余固.( )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 闻人声亦惊起,磔磔 ..( )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 )曰此鹳鹤也。余方.( )心动 ..( )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 )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 ..( )澎湃 ..( )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 ..( ),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 )镗.鞳.( )之声,与向.( ) 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 )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 ..( )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请概括段意: (第三段)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 )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 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 ..( )乃.( ) 以斧斤考击 ..( )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请概括段意: 【思考2】把握内容,分析作用 1.本文第一段,作者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意? 2.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的态度又是什么?。 【思考3】把握情感态度 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石钟山记练习题答案

《石钟山记》练习题答案 1、C(A项中“噌吰”的“噌”应该读 “chēng”,B项中“磐石”的“磐石”应该读“pán”,D项中“莫夜”的“莫”应该读“mù”)2、A(B言,用语言表达C心动,心惊D腾,传播) 3、A 4、B,该项中“适”应该解释为“往” 5、A。(1)(5)两处的“之”解释为“的”,(2)(3)(4)三句中的“之”是代词。 6、C 7、B 8、A 9、D 10、B。ACD三项的通假字分别是“莫”“父”“厌”。B项没有通假字。 11、D.“其实”的意思是“它的真相”,在现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实际上”,故选D。 12、D,加点词语都是介词,“用”的意思。 13、C。加点字的活用情况都是名词作状语 14、C,都是状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B判断句和省略句,D判断句和被动句)

15、B 16、D 17、C 18、C 19、①赵括曾经跟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认为他正确 ②假使不让赵括为将就罢了,如果一定以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是赵括。 ③赵王也因为赵括母亲有言在先,竟最终没有杀掉她。 20、(1)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 (2)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3)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像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4)我因此记下这件事,叹惜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讥笑李渤的浅陋。 石钟山记训练答案 参考答案 一、A 二、D 三、1.鼓(1)振动(2)鼓(3)弹奏(4)击鼓(5)击鼓

2.当(1)挡住(2)应当(3)在(4)抵挡(5)对着 四、1.何(1)什么(2)怎么(3)多么(4)为什么(5)哪里 2.而(1)表承接(2)表并列(3)表转折可是(4)因而(5)表修饰……地(6)表假设如果 五、C 六、A 七、B 八、C 九、C 十、1.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2.鼓槌停止敲击,余音还在传扬,就以为得到(名为石钟)的缘由了。 3.被敲打时发出响亮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 4.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十一、1.“郦元之所见闻……虽知而不能言。” 2.“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十二、1.(1)蕴含(2)沿袭(3)这(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石钟山记》的原文及译文

《石钟山记》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徽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间择其一二扣之,□□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坎镗□之声,与向之噌□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

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备课研修 2013-04-06 14:24 一.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时安排二教时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

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 (zhézhé)噌吰(chēng hóng)罅(xià)窾坎(kuǎn kǎn)莫(mù)镗鞳(tāng tà)识(zhì)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四、.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鼓振动 3.水石相搏搏拍击 4.南声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腾传播;歇消失 (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石钟山记练习教师版

石钟山记练习教师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石钟山记》练习 1.下列加粗词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微风鼓.浪鼓:振动扣.而聆之扣:敲,敲打 B.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是.说也是:这,这个 C.或.曰此鹳鹤也或:也许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考察 D.下临.深潭临:对着殆.与余同殆:大概 C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下 B.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D.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B、D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所给例句中加粗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A.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B.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崆焉. B 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有穴窈然.D.杂然.相许 A 5.下列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B.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余固笑而.不信也 C.吾询询而.起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D.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勃之陋也 A 6.下列各句加粗的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C.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7.C 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时人莫之许也 D.吾子未之思也 A 8.与“得双石于潭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石钟山记》学案

《石钟山记》学案 www.5y kj.co m 学习要点 .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文中出现的基本文言知识; 3.了解和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4.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重点讲解 课文简析 课文共三段。第一段,主要叙述关于“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说法,然后分别提出质疑,为下文作者亲临其境进行探究提供了依据。第二段,写作者亲临石钟山和探究石钟山得名原因的经过,作者在这段里生动细致地叙写了亲自探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三段,写作者探访得实后的感想:凡事须亲历而不可主观臆断,点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文以石钟山得名由来作为线索。先“疑”,后“探”,再“断”,最后是“叹”。结构严谨,脉胳清楚,记叙、写景、

议论紧密结合,是宋人游记常用的写作方法。本文的特点是记叙内容容量大而条理分明,写景奇特,真切动人,而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的探索,阐明了“臆断”有害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臆断”的方式又是多么谬误和浅陋可笑。 写作特色简析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 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 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石钟山记练习题及答案

石钟山记练习题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跟踪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作品集。 B.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其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C.苏轼在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D.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主要代表作品。 2.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彭蠡之口于石钟山焉蠡:li ②今以种磬置水中磬:qing ③桴止响腾,余韵徐歇桴:fu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kong ⑤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硿:kong ⑥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莫:mo ⑦磔磔云霄间磔:zha ⑧则山下皆石穴罅罅:xia ⑨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识:zhi

⑩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射:she A.①③④⑦ B.②⑤⑧⑨ C.③⑥⑦⑩ D.④⑥⑧⑨ 3.与“得双石于潭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 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有大石当中流 B。噌吰如钟鼓不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微风鼓浪 安步当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D.水何澹澹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徐公何能及君也 张仪天下贤士,吾殆不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二.填空题: 5.试比较《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两课的异同,填写下列表格: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石钟山记 苏轼 1《水经》云:“彭蠡I 丫之口有石钟山焉(助词,不译)。①郦元以为下临(动词,面对)深潭,微风鼓(名作动,振动)浪,水石相搏(击、拍),声如洪钟。是(这种)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qing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动词使动,使…鸣叫)也,而(递进,更)况石乎!②至唐李渤始(才)访(探寻)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敲击)而(承接)聆I ing之,南(名作状,在南边的)声函胡(通“含糊”),北(名作状)音清越(高扬),桴f U止响腾(传播),余韵(声音)徐(慢慢地)歇。自以为得(找到)之(代指“命名原因”)矣。然是说也,余尤(更加)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铿然有声”是石的定语),所在皆是(这样)也,而(转折,却)此独以钟名(名作动,命名),何哉译文:《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①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拿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②到了唐朝,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敲它们,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有铿锵悦耳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 来命名,为什么呢 一、叙述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然后提出质疑,为下文亲自探究提供依据。 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名作状,乘船)行适(到、往)临汝,而(并列)长子迈将赴(赴任)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敲击)之, 硿硿k e g焉(形副词尾,相当于“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通“暮”)夜月明,(省略主语“吾”)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①大石侧(名作状,在旁边)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q I鹘 h u,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 e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gum鹤.he也。余方心动(心惊)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eig吰h dig (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舟人(船夫)大恐。 ②徐而(修饰,地)察之,则(原来是)山下皆石穴罅(xi d裂缝),不知其浅深(古:偏义复词“深”, 今:浅和深),微波入焉(兼词,那里),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击)而(表原因)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挡)^流(水流的中心),可坐百人, 空中(中间是空的)而多窍(窟窿),与风水相吞叶,有窾ku?坎k峦(击物声)镗tmg鞳t d (钟鼓声)之声,与向(原先、刚才)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动词,演奏)焉(助词)。因笑谓迈曰:“汝识(zh i 通“志”)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 i也(判断句),竅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句)!”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我的长子苏迈将到饶州德兴去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到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寺庙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与苏迈坐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

高二语文教案《石钟山记》三篇 【导语】《石钟山记》通过对石钟山的实地考察,探求出山名的由来,反驳了李勃的观点,证实和补充了郦道元的观点,得出:凡事要重视“耳闻目见”,而不可“臆断其有无”这一富于哲理的结论。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 助! 篇一一.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三、教时安排:二教时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作品 1、石钟山简介(由学生读课后注解,教师展示相关图片):此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风水声如钟;石声如钟;山形如钟)。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 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四、整体把握课文;学生分别朗读、回答问题,师生共析;总结课文。 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齐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3):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1考察性的游记 2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三、整体感知 ⒈范读课文 ⒉学生自由朗读,纠正读音 ⒊借助注释翻译课文 ⒋质疑解难 ⒌特殊文言现象归纳 ⒍思考:本文三段分别写什么内容?结构有何特色? 明确:议论(1)――记叙(2)――议论(3) ↓↓↓ 质疑――――解疑――――感想 (一)、分析第一段(质疑) ⒈齐读,思考 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作者为什么对二人的说法提出质疑? 明确: ⒉探讨 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为什么? 明确:①对郦说:客观记叙,没有轻率的判断其是非 ②对李说:强调对其说法的否定 二、析第二段(解疑) ⒈苏轼对两人的观点都持“疑”,那么,“中华千古奇音第一山”的石钟山到底是因为什么命名的呢?苏轼是用什么手段来解“疑”的呢? 明确:实地考察 ⒉苏轼的实地考察分几个阶段? 明确: 白天:寺僧演示――“笑”(嘲讽) 两个阶段 暮夜:夜泊绝壁――“笑”(自得) ⒊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有

什么作用? 明确: ① 大石――比喻绘形 栖鹘――直接绘声 阴森可怖-→烘托亲身探访的不易 鹳鹤――比喻拟声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⒋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明确: ⒌这一段有两处写到作者的“笑”,这两次“笑”表达了作者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 明确: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②“因笑谓迈曰…”,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⒍小结 这一段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清?刘大櫆评:“(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 三、析第三段(感想) ⒈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明确: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点明主旨:认识事物贵在“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 ② 郦道元→不详 (“叹”之“简”) 士大夫―→不肯 渔工水师→不能 陋者(李渤)―→考击以求得其实 (“笑”之“陋”) 探讨: 李渤真的可笑吗? 明确:不应该,因为他能对郦说指出质疑,并且考证他,得出新的结论,所以苏轼嘲笑他不对。如果这样,后人同样也可嘲笑苏轼,因为他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⒉小结 苏轼通过记述游踪,实地考察,用事实反驳了两种关于石钟山取名的说法,并在第三自然段得出主旨--不要凭主观臆断事物的有无。清?方苞评:“坡公第一首记文”。 四、归纳艺术特色 明确: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五、探讨 ⒈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最新《石钟山记》巩固练习

学习-----好资料 更多精品文档《石钟山记》巩固练习 一、填空 1、苏轼探求石钟山命名原因的方法是,作者由此得出的感悟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选择 1、下列各句按活用分类,全出现名作状的一组是() ①大石侧立千尺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⑤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⑥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⑦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A.①③⑤⑦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④⑥⑦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下列各项中“焉”字可以用虚词“然”取代的一项是() 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B.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微波入焉 D.风雨兴焉 4、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B.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C.而此独以钟名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5、下列加点或下划线的字意思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郦元以为下临深潭②自以为得其实 ③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④因.笑谓迈曰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选出与“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B.磔磔云霄间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余是以记之 7、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至暮夜月明 B.汝识之乎 C.周景王之无射也 D.长乐王回深父 8、下列加点字意思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至绝.壁下②噌吰如钟鼓不绝.③涵淡澎湃而.为此也④空中而.多窍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9、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其一犬坐于前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卒廷见相如 10、下列各句中,与“磔磔云霄间”句式相同的一句是:()(4分)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D.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1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作 品集。 B.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其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创了豪放一 派的词风,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C.苏轼在散文上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D.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主要代表作品。 三、翻译句子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答: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石钟山记 苏轼 1《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助词,不译)。”①郦元以为下临(动词,面对)深潭,微风鼓(名作动,振动)浪,水石相搏(击、拍),声如洪钟。是(这种)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qìng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动词使动,使…鸣叫)也,而(递进,更)况石乎!②至唐李渤始(才)访(探寻)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敲击)而(承接)聆líng之,南(名作状,在南边的)声函胡(通“含糊”),北(名作状)音清越(高扬),桴fú止响腾(传播),余韵(声音)徐(慢慢地)歇。自以为得(找到)之(代指“命名原因”)矣。然是说也,余尤(更加)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铿然有声”是石的定语),所在皆是(这样)也,而(转折,却)此独以钟名(名作动,命名),何哉? 译文:《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①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拿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②到了唐朝,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敲它们,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有铿锵悦耳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一、叙述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然后提出质疑,为下文亲自探究提供依据。 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名作状,乘船)行适(到、往)临汝,而(并列)长子迈将赴(赴任)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敲击)之,硿硿kōng焉(形副词尾,相当于“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通“暮”)夜月明,(省略主语“吾”)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①大石侧(名作状,在旁边)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q ī鹘hú,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guàn鹤hè也。余方心动(心惊)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g吰hóng(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舟人(船夫)大恐。②徐而(修饰,地)察之,则(原来是)山下皆石穴罅(xià裂缝),不知其浅深(古:偏义复词“深”,今:浅和深),微波入焉(兼词,那里),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击)而(表原因)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挡)中流(水流的中心),可坐百人,空中(中间是空的)而多窍(窟窿),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击物声)镗tāng鞳tà(钟鼓声)之声,与向(原先、刚才)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动词,演奏)焉(助词)。因笑谓迈曰:“汝识(zhì通“志”)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ì也(判断句),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句)!”

《六一居士传》导学案.doc

8《六一居士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探究不同“归隐”的个人及社会意义。 3.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做铁肩担道义的有用之人。 二、课文助读 1.写作背景 欧阳修写这篇《六一居士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他以其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五朝。现在,既老且病,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更何况,四十年中,群小与新党中人交相煎迫,以至三度贬官,历尽宦海风涛;到了暮年,还经历了“濮议”之争的惊涛骇浪:宋仁宗死,无子,欧阳修时在朝廷,与韩琦等议立英宗。英宗是濮安懿王赵允让的亲生子。濮王死后,英宗按例追赠尊亲。有人认为,英宗只能称生身之父允让为皇伯,不能称父。欧阳修力辟其非。御史弹劾欧阳修“首开邪议”,欧阳修著《濮议》来反驳。这场宫廷风波使欧阳修“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此时求去,完全是出之于至性真情。写这篇文章后一年,他才获准致仕;又过了一年,病逝颍州。他仅得一年的琴棋书酒之乐便溘然长逝。读这篇《六一居士传》,谁能不为这位老人的晚年遭际愀然动容?这便是文中真挚之情具有感发力量的明证。 2. 文章简介 《六一居士传》,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自传性散文。其文主要自述作者晚年生活的情趣,向往读书、鉴赏碑铭、弹琴、弈棋、饮酒,以消度余光晚景,表达了作者不再留恋功名的决心。该文为唐宋经典散文之一,形式别具一格。它没有像一般的传记那样,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自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现实生活的厌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客问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感真切。语言既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既喻为自然界的多种事物和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嘈杂事物,真是奇妙之喻!作者能对之置之而不顾,深刻地说明了他对五种物品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三、预习题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熟读课文。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诵读全文,给难读字注音,画出难懂的字词句 2.解释句中加点字词含义 (1)是为五一尔.,奈何?( ) (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 ) (3)是.岂不为六一乎?( ) (4)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 (5)聊.以志吾之乐尔( ) (6)吾之乐可胜.道哉( ) (7)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 (8)未足喻其 ...乐且适也( ) ( ) ( ) (9)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 ( )

《石钟山记》练习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石钟山记》练习题 及答案

【跟踪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卒谥文忠。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作品集。 B.苏轼是北宋文坛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其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在诗歌、书法、绘画、音乐等多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C.苏轼在散文方面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在词坛上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D.苏轼被后人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是主要代表作品。 2.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彭蠡之口于石钟山焉蠡:li ②今以种磬置水中磬:qing ③桴止响腾,余韵徐歇桴:fu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kong ⑤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硿:kong ⑥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莫:mo ⑦磔磔云霄间磔:zha ⑧则山下皆石穴罅罅:xia

⑨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识:zhi ⑩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射:she A.①③④⑦ B.②⑤⑧⑨ C.③⑥⑦⑩ D.④⑥⑧⑨ 3.与“得双石于潭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 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有大石当中流 B。噌吰如钟鼓不绝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微风鼓浪 安步当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D.水何澹澹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徐公何能及君也 张仪天下贤士,吾殆不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二.填空题: 5.试比较《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两课的异同,填写下列表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