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2018中考数学总复习第四章三角形第3课时全等三角形备考演练

广东省2018中考数学总复习第四章三角形第3课时全等三角形备考演练

广东省2018中考数学总复习第四章三角形第3课时全等三角形备考演练
广东省2018中考数学总复习第四章三角形第3课时全等三角形备考演练

第四章三角形

第 3课时全等三角形

【备考演练】

一、选择题

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ABC≌△DEF()

A.AB∥DE B.∠A=∠D

C.AC=DF D.∠ACB=∠F

2.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③∠B =∠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3.如图,小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测量池塘两端M、N的距离,如果△PQO≌△NMO,则只需测出其长度的线段是( )

A.PO B.PQ C.MO D.MQ

4.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

点P,则点P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PA=7,则PB=__________.

2.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3.如图,Rt△ABC中,∠ 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CD=4,则点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_.

4.如图,在△ABC中,已知∠1=∠2,BE=CD,AB=5,AE=2,则CE=__________.

5.如图,OP平分∠MON , PE⊥OM于E, PF⊥ON于F,OA=OB, 则图中有____________对全等的三角形.

三、解答题

1.如图,AB⊥BC于点B,ED⊥BC于点D,AE交BD于点C,且BC=DC.

求证:AB=ED.

2.如图,AC=AE,∠1=∠2,AB=AD.

求证:BC=DE.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

求证:∠B=∠D.

4.如图,点B,F,C,E在直线l上(F,C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D在l异侧,测得AB=DE,AC=DF,BF =EC.

(1)求证:△ABC≌△DEF;

(2)指出图中所有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

四、能力提升

1.如图,AF=DC,BC∥EF,请只补充一个条件,使得△ABC≌△DEF,并说明理由.

2.(2017·苏州) 如图,∠A=∠B,AE=BE,点D在AC边上,∠1=∠2,AE和BD相交于点O.

(1)求证:△AEC≌△BED;

(2)若∠1=42°,求∠BDE 的度数.

【备考演练】

一、1.C 2.C 3.B 4.C

二、1.7 2.∠B =∠C 或AE =AD 3.4 4.3 5.3

三、1.证明:在△ABC 和△EDC 中,

∵AB ⊥BC ,ED ⊥BC ,∴∠ABC =∠EDC.

∵BC =DC ,∠ACB =∠DCE.

∴△ABC ≌△EDC(ASA).∴AB =ED.

2.证明:∵∠1=∠2,∴∠CAB =∠EAD ,

在△BAC 和△DAE 中,?????AC =AE ∠CAB =∠EAD AB =AD

∴△BAC ≌△DAE(SAS),∴BC =DE.

3.证明:连接AC ,在△ABC 和△ADC 中,AB =AD ,CB =CD ,AC =AC ,∴△ABC ≌△ADC ,∴∠B =∠D.

4.(1)证明:∵BF =EC ,∴BF +FC =EC +FC ,

即BC =EF ,

在△ABC 和△DEF 中,????

?AB =DE

AC =DF BC =EF

, ∴△ABC ≌△DEF(SSS),

(2)解:AB ∥DE ,AC ∥DF.

理由∵△ABC ≌△DEF ,∴∠ABC =∠DEF ,∠ACB =∠DFE ,∴AB ∥DE ,AC ∥DF.

四、1.解:补充条件:EF =BC ,可使得△ABC ≌△DEF.理由如下:

∵AF =DC ,∴AF +FC =DC +FC ,即:AC =DF ,

∵BC ∥EF ,∴∠EFD =∠BCA ,

在△EFD 和△BCA 中,????

?DF =AC

∠EFD =∠BCA EF =BC

∴△EFD ≌△BCA(SAS).

2.解:(1)证明:∵AE 和BD 相交于点O ,∴∠AOD =∠BOE.在△AOD 和△BOE 中,∠A =∠B ,

∴∠BEO =∠2.又∵∠1=∠2,

∴∠1=∠BEO ,∴∠AEC =∠BED.

在△AEC 和△BED 中,?????∠A =∠B AE =BE ∠AEC =∠BED

∴△AEC ≌△BED(ASA).

(2)由(1)得△AEC ≌△BED ,∴EC =ED ,∠C =∠BDE.在△EDC 中,∵EC =ED ,∠1=42°,∴∠C =∠EDC =69°,∴∠BDE =∠C =69°.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总结 一、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同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 这里要注意:(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 (3)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 (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利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都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 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以上可以简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四、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 1.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

初三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 (?年山东东营,第4题3分)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如果a2=b2,那么a=b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相等 D.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利用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A、错误,如3与﹣3;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 C、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段不一定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 D、正确,是真命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菱形的判定、旋转的性质及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2.(?四川遂宁,第9题,4分)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 A.3B.4C.6D.5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过点D作D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再根据S△ABC=S△ABD+S△ACD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 ∵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 ∴DE=DF, 由图可知,S△ABC=S△ABD+S△ACD, ∴×4×2+×AC×2=7, 解得AC=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四川南充,第5题,3分)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原点,A的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为() A.(﹣,1)B.(﹣1,)C.(,1)D.(﹣,﹣1) 分析: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 ∠OAD=∠COE,再利用“角角边”证明△AOD和△OC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OE=AD,CE=OD,然后根据点C在第二象限写出坐标即可. 解:如图,过点A作A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 ∵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OA=OC,∠AOC=90°,∴∠COE+∠AOD=90°, 又∵∠OAD+∠AOD=90°,∴∠OAD=∠COE, 在△AOD和△OCE中,,∴△AOD≌△OCE(AAS), ∴OE=AD=,CE=OD=1,∵点C在第二象限,∴点C的坐标为(﹣,1).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二、填空题 1.(?福建福州,第15题4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AB, AC的中点,延长BC到点F,使 1 CF BC 2 ..若AB=10,则EF的长是.

全等三角形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全等三角形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ABC和△DBC中,∠A=40°,AB=AC=2,∠BDC=140°,BD=CD,以点D为顶点作∠MDN=70°,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M,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 _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延长AC至E,使CE=BM,连接DE.证明△BDM≌△CDE(SAS),得出MD=ED, ∠MDB=∠EDC,证明△MDN≌△EDN(SAS),得出MN=EN=CN+CE,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延长AC至E,使CE=BM,连接DE. ∵BD=CD,且∠BDC=140°, ∴∠DBC=∠DCB=20°, ∵∠A=40°,AB=AC=2, ∴∠ABC=∠ACB=70°, ∴∠MBD=∠ABC+∠DBC=90°, 同理可得∠NCD=90°, ∴∠ECD=∠NCD=∠MBD=90°, 在△BDM和△CDE中,

BM CE MBD ECD BD CD ? ? ∠∠ ? ? ? = =, = ∴△BDM≌△CDE(SAS), ∴MD=ED,∠MDB=∠EDC, ∴∠MDE=∠BDC=140°, ∵∠MDN=70°, ∴∠EDN=70°=∠MDN, 在△MDN和△EDN中, MD ED MDN EDN DN DN ? ? ∠∠ ? ? ? = =, = ∴△MDN≌△EDN(SAS), ∴MN=EN=CN+CE, ∴△AMN的周长=AM+MN+AN=AM+CN+CE+AN=AM+AN+CN+BM=AB+AC=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2.我们知道,经过三角形一顶点和此顶点所对边上的任意一点的直线,均能把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1)如图,在ABC ?中,25,105 A ABC ∠=?∠=?,过B作一直线交AC于D,若BD 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BDA ∠的度数是______. (2)已知在ABC ?中,AB AC =,过顶点和顶点对边上一点的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 ∠的最小度数为________. 【答案】130? 180 7 ? ?? ? ??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得:DA=DB,结合25 A ∠=?,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题意,分4种情况讨论,①当BD=AD,CD=AD,②当AD=BD,AC=CD,

2017中考全等三角形专题(8种辅助线的作法)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得辅助线得作法【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瞧,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瞧。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得高,利用“三线合一”得性质解题 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 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 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与等于第三条线段得长, 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得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 7、角度数为30、60度得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得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得另一边作垂线,目得就是构成30-60-90得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得长度与角得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得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得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得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得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得长度与角得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得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得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得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得就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得相等,二个角之间得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得高,利用“三线合一”得性质解题,思维模式就是全等变 换中得“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遇到三角形得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得思 维模式就是全等变换中得“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得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得某一点向角得两边作垂

2020中考数学 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含答案)

2020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与尺规作图(含答案) A组基础题组 一、选择题 1.用直尺和圆规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下,则说明∠CAD=∠BAD的依据是( ) A.SSS B.SAS C.ASA D.AAS 2.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 下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 则正确的配对是( ) 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 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 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 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 3.用直尺和圆规作Rt△ABC斜边AB上的高线CD,以下四个作图中,作法错误的是( ) 4.在△ABC中,∠ABC=45°,AC=4,H是高AD和BE的交点,则线段BH的长度为( )

A. B.4 C.2 D.5 5.如图,在△ABC中,∠C=90°,∠B=30°,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E,交BC于点D,CD=3,则BC的长为( ) A.6 B.6 C.9 D.3 6.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得到下列四个结论:①OA=OD;②AD⊥EF;③当∠BAC=90°时,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④AE+DF=AF+DE.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D=CD,AB=CB,某同学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 ①AC⊥BD;②AO=CO=AC;③△ABD≌△CBD.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 8.如图,OC为∠AOB的平分线.CM⊥OB,OC=5,OM=4.则点C到射线OA的距离为.

2017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三角形全等-)(最新整理)

A 专题 09 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17 甘肃庆阳第8 题)已知a,b,c 是△ABC的三条边长,化简|a+b-c|-|c-a-b|的结果为() A.2a+2b-2c B.2a+2b C.2c D.0 【答案】D 2.(2017 浙江嘉兴第2 题)长度分别为2 ,7 ,x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x 的值可以是() A. 4 B. 5 C. 6 D.9 【答案】C. 3.(2017 天津第11 题)如图,在?ABC 中,AB =AC ,AD,CE 是?ABC 的两条中线,P 是AD 上一个动点,则下列线段的长度等于BP +EP 最小值的是() A.BC B.CE C.AD D.AC 【答案】B. 4.(2017 湖南长沙第5 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B 5.(2017 ft东滨州第 8 题)如图,在△ABC中,AB=A C,D为BC 上一点,且 DA=D C,B D=B A,则∠B 的大小为() A.40°B.36°C.80°D.25° B D C 【答案】B. 6.(2017 ft东滨州第 11 题)如图,点 P 为定角∠AOB的平分线上的一个定点,且∠MPN与∠AOB互补.若∠MPN在绕点 P 旋转的过程中,其两边分别与 OA,OB 相交于 M、N 两点,则以下结论:(1)PM=PN 恒成立,(2)OM+ON 的值不变,(3)四边形 PMON 的面积不变,(4)MN 的长不变,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4 B.3 C.2 D.1

A M P O N B 【答案】B. 7.(2017 ft东菏泽第 5 题)如图,将R t?ABC绕直角顶点C 顺时针旋转90 ,得到?A 'B 'C ,连接AA',若∠1=25 ,则∠BAA'的度数是() A.55 B.60 C. 65 D.70 8.(2017 浙江金华第3 题)下列各组数中,不可能成为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2, 3, 4B.5, 7, 7C.5, 6,12 D.6,8,10 【答案】C. 9.(2017 浙江省台州市)如图,点P 是∠AOB平分线OC 上一点,PD⊥OB,垂足为D,若PD=2,则点P 到边OA 的距离是()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全章复习课,首先协助学生理清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性质、判定和使用;其次对学生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实行查缺补漏,再次通过拓展延伸以的习题训练,提升学生综合使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水平,并对中考对全等三角形考察方向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以后的复习指明方向。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学习数学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上,学生经历全等三角形全章的学习,对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以及应用基本掌握,初步具有整体理解,但因为间隔时间有点长所以遗忘较多,全等三角形是学习初中几何的基础和工具也是中考必考内容。对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以及全章知识脉络的形成正是以上各种水平的综合体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复习学生在全等三角形的计算、证明对学生的推理水平、发散思维水平和概括归纳水平将有所提升.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性质;会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2.在题组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全等三角形解题的模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水平,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

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建立在联系的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难点:能理解使用三角形全等解题的基本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 以“自助探究”为主,以小组合作、练习法为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形成自己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认知体系,尝试完成练习;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展示学习结果,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互评、教师最后点评方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全章的复习课,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练后思”的模式,协助学生搜整《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建构知识网络,通过基础训练、概念变式练习、典例探究、拓展应用等活动实行查缺补漏和拓展延伸;借助“基础了题目-变式题目-典型题目-拓展题目”五个梯次递进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使用多媒体课件

“全等三角形”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16、全等三角形 要点一: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09·江西中考)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败涂地 ABC ADC △≌△的是( ) A .C B CD = B .BA C DAC =∠∠ C .BCA DCA =∠∠ D .90B D ==?∠∠ 【解析】选C.根据SSS 可知添加A 正确,根据SAS 可知添加B 正确, 根据HL 可知添加D 正确. 2.(2009·江苏中考)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 ②AB DE B E BC EF =∠=∠=,,; ③B E BC EF C F ∠=∠=∠=∠,,; ④AB DE AC DF B E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解析】选C. ①②③均可. 3.(2009·太原中考)如图,ACB A CB ''△≌△,BCB ∠'=30°,则A C A '∠的度数为( ) A.20° B.30° C.35° D.40°

【解析】选B.由ACB A CB ''△≌△得A C B BCA ''∠=∠, ∴ACA '∠.30 ='∠='∠-''∠='∠-∠=B BC A BC B C A A BC BCA 4.(2010·温州中考)如图,AC 、BD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过点D 作DE ∥A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则图中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选D.在矩形ABCD 中,△CDA 、△BAD 、△DCB 都和△ABC 全等,由题意不难得出四边形ACED为平行四边形,得出△DCE也和△ABC 全等. 5.(2009·黄冈中考)在△ABC 和C B A '''?中,∠C =C '∠,且b-a=a b '-',b+a=a b '+',则这两个三角形( ) A.不一定全等 B.不全等 C.全等,根据“ASA” D. 全等,根据“SAS” 【解析】选D.由b-a=a b '-',b+a=a b '+'可得a a '=,b b '=,又∠C =C '∠,根据“SAS”,可得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6.(2010·凉山中考)如图所示,90E F ∠=∠=,B C ∠=∠,AE AF =,结论: ①EM FN =; ②CD DN =;③FAN EAM ∠=∠;④ACN ABM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解析】选C ∵90E F ∠=∠=,B C ∠=∠,AE AF =,∴△ABE ≌△ACF, ∴∠EAB=∠FAC,∴FAN EAM ∠=∠ ∴△EAM ≌△FAN,∴EM FN =.易证△ACN ≌△ABM. A E F B C D M N

中考数学专项复习之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模型总结

全等的相关模型总结 一、角平分线模型应用 1.角平分性质模型: 辅助线:过点G 作GE ⊥射线AC (1)例题应用: ①如图1,在中ABC ?,,cm 4,6,900 ==∠=∠BD cm BC CAB AD C 平分,那么点D 到直线AB 的 距离是 cm. ②如图2,已知,21∠=∠,43∠=∠.BAC AP ∠平分求证:. 图1 图2 ①2 (提示:作DE ⊥AB 交AB 于点E ) ②21∠=∠ ,PN PM =∴,43∠=∠ ,PQ PN =∴,BAC PA PQ PM ∠∴=∴平分,.

(2).模型巩固: 练习一: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BC>AB ,AD=CD ,BD 平分BAC ∠. .求证:?=∠+∠180C A 图3 练习二:已知如图4,四边形ABCD 中, ..,1800BAD AC CD BC D B ∠==∠+∠平分求证: 图4 练习三:如图5,,,900 CAB AF D AB CD ACB ABC Rt ∠⊥=∠?平分,垂足为,中,交CD 于点E , 交CB 于点F. (1)求证:CE=CF. (2)将图5中的△ADE 沿AB 向右平移到' ' ' E D A ?的位置,使点' E 落在BC 边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6所示,是猜想:' BE 于CF 又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图5 图6 练习四:如图7,90A AD BC =?,∠∥,P 是AB 的中点,PD 平分∠ADC . 求证:CP 平分∠DCB . 图7 练习五:如图8,AB >AC ,∠A 的平分线与B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D ,自D 作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求证:BE=CF . 图8 练习六:如图9所示,在△ABC 中,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F 交△BAC 的外角平分线AD 于点D ,F 为垂足,DE ⊥AB 于E ,并且AB>AC 。求证:BE -AC=AE 。 A D E C B P 2 1 4 3

全等三角形证明中考题选(答案齐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全等三角形中考证明题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2013?泉州)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BE⊥AD于点E,CF⊥AD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E=CF. 2.(2013?河南)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1)操作发现 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 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 (2)猜想论证 当△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S1与S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BDC和△AEC中BC、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已知∠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4,DE∥AB交BC于点E(如图4).若在射线BA 上存在点F,使S△DCF=S△BDE,请直接写出相应的BF的长.

3.(2013?大庆)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形ACB(∠ACB=90°)绕着顶点B顺时针旋转60°,使得点C 旋转到AB边上的一点D,点A旋转到点E的位置.F,G分别是BD,BE上的点,BF=BG,延长CF与DG交于点H. (1)求证:CF=DG; (2)求出∠FHG的度数. 4.(2012?阜新)(1)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 ①当点D在AC上时,如图1,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论; ②将图1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如图2,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当△ABC和△ADE满足下面甲、乙、丙中的哪个条件时,使线段BD、CE在(1)中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不必说明理由. 甲:AB:AC=AD:AE=1,∠BAC=∠DAE≠90°; 乙:AB:AC=AD:AE≠1,∠BAC=∠DAE=90°; 丙:AB:AC=AD:AE≠1,∠BAC=∠DAE≠90°.

2018人教版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项练习

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18 苏州二模)如图,ABC ?和EFG ?均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点D 是边BC 、EF 的中点,直线AG 、FC 相交于点M .当EFG ?绕点D 旋转时,线段BM 长的最小值是 ( ) A. 211- 答案:D 2、(2018青岛一模)如图,在△ABC 中,∠C=90°,AB=5cm ,AC=4cm ,点D 在AC 上,将△BCD 沿着BD 所在直线翻折,使点C 落在斜边AB 上的点E 处,则DC 的长为( ) A . cm B . cm C .2cm D . cm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BC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ED=∠C=90°,BE=BC=3cm ,得出AE=AB ﹣BE=2cm ,设DC=xcm ,则DE=xcm ,AD=(4﹣x )cm ,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C=90°,AB=5cm ,AC=4cm , ∴BC= =3cm , ∵将△BCD 沿着直线BD 翻折,使点C 落在斜边AB 上的点E 处, ∴△BED ≌△BCD , ∴∠BED=∠C=90°,BE=BC=3cm , ∴AE=AB ﹣BE=2cm , 设DC=xcm ,则DE=xcm ,AD=(4﹣x )cm , 由勾股定理得:AE 2+DE 2=AD 2 , 即22+x 2=(4﹣x )2 , 解得:x=. 故选:B . 3.(2018·新疆乌鲁木齐九十八中·一模)如图,边长为2a 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M 是高CH 所在直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MB ,将线段BM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 ,连接HN .则在点M 运动过程中,线段HN 长度的最小值是( )

中考全等三角形专题种辅助线的作法完整版

中考全等三角形专题种 辅助线的作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 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 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 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 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 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 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含答案)-全等三角形

2014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10 年河南模拟)如图,给出下 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 === ②AB DE B E BC EF ,,; =∠=∠= ③B E BC EF C F ,,; ∠=∠=∠=∠ ④AB DE AC DF B E ,,.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答案:C 2.(2010年河南中考模拟题3)如图,在Rt△ABC中,AB=AC,D、E 是斜边BC上两点,且∠DAE=450,将△AD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0后,得到△AFB,连接EF,下列结论:(1) △AED≌△AEF;(2)△ABE∽ △ACD;(3)BE+DC=DE;(4) BE2+DC2=DE2.其中正确的是 () A.(2)(4) B.(1)(4) C.(2) (3) D.(1) (3) 答案:B 1 / 12

2 / 12 二、填空题 1.(2010年山东新泰)如图,在△ABC 和△ADE 中, 有以下四个论断:① AB=AD ,② AC=AE ,③ ∠C =∠E,④ BC=DE ,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为结论,写出一个真命题(用序号“?????”的形式写出): . 答案:①②④?③,或 ②③④?①; 2.(2010年浙江杭州)在△ABC 中,AB =6,AC =8, BC =10,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答案:2.4 三、解答题 1.(2010年 河南模拟)已知:如图,已知:D 是 △ABC 的边AB 上一点,CN ∥AB ,DN 交AC 于,若 MA=MC , 求证:CD=AN. 证明:如图,因为 AB ∥CN 所以 21∠=∠ 在AMD ?和CMN ?中 ?????∠=∠=∠=∠CMN AMD CM AM 21 第1题 第1题 第1题图

全等三角形证明中考题选(答案齐全)

智皓教育姓名: 全等三角形中考证明题 一.解答题 1.(2013?泉州)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分别过点B、C作BE⊥AD于点E,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E=CF. 2.(2013?河南)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1)操作发现 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 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 (2)猜想论证 当△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S1与S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BDC和△AEC中BC、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已知∠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4,DE∥AB交BC于点E(如图4).若在射线BA上存在点F,使S△DCF=S△BDE,请直接写出相应的BF的长.

3.(2013?大庆)如图,把一个直角三角形ACB(∠ACB=90°)绕着顶点B顺时针旋转60°,使得点C旋转到AB 边上的一点D,点A旋转到点E的位置.F,G分别是BD,BE上的点,BF=BG,延长CF与DG交于点H.(1)求证:CF=DG; (2)求出∠FHG的度数. 4.(2012?阜新)(1)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 ①当点D在AC上时,如图1,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论; ②将图1中的△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如图2,线段B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当△ABC和△ADE满足下面甲、乙、丙中的哪个条件时,使线段BD、CE在(1)中的位置关系仍然成立?不必说明理由. 甲:AB:AC=AD:AE=1,∠BAC=∠DAE≠90°; 乙:AB:AC=AD:AE≠1,∠BAC=∠DAE=90°; 丙:AB:AC=AD:AE≠1,∠BAC=∠DAE≠90°.

最新人教版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讲义与习题练习(含答案)

全等三角形 ◆课前热身 1.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度数是( ) A.72° B.60° C.58° D.50°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5,则它的周长为( ) A .7 B .9 C .12 D .9或12 3.如图,已知AB 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 ABC ADC △≌△的是( ) A .C B CD = B .BA C DAC =∠∠ C .BCA DCA =∠∠ D .90B D ==?∠∠ 4.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AC 、BD 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参考答案】 1. D 2. C 分析:等腰三角形有两种情况:(1)2、2、5;(2)5、5、2;(1)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所以只有5、5、2;周长=12 3. C 4. B ◆考点聚焦 知识点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 大纲要求 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 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及其推论,并能应用他们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A D O A B C D

3.学会演绎推理的方法,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掌握寓丁几何证明中的分析,综合,转化等数学思想。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论证三角形全等,线段的倍分,常见的多为解答题 ◆备考兵法 1.证边角相等可转化为证三角形全等,即“要证边相等,转化证全等.?”全等三角形是证明线段、角的数量关系的有力工具,若它们所在的三角形不全等,可找中间量或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在选用ASA 或SAS 时,一定要看清是否有夹角和夹边;要结合图形挖掘其中相等的边和角(如公共边、公共角和对顶角等),若题目中出现线段的和差问题,往往选择截长或补短法. 2.本节内容的试题一改以往“由已知条件寻求结论”的模式,?而是在运动变化中(如平移、旋转、折叠等)寻求全等.对全等三角形的考查一般不单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命题时往往把需要证明的全等三角形置于其他图形(如特殊平行四边形)中,或与其他图形变换相结合,有时也还与作图题相结合;解题时要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基本图形,寻找全等的条件. ◆考点链接 1.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除以上的方法还有________. 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_______、周长_____、对应高、______、_______相等. ◆典例精析 例1(山西太原)如图,ACB A C B '''△≌△,BCB ∠'=30°,则A C A '∠的度数为A .20° B .30° C .35° D .40° 【解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ACB A C B '''△≌△, ∴∠ACB=∠A′CB′, ∴ACA '∠=BCB ∠'=30°,故选B . 【答案】B 例2(河南)如图所示,∠BAC =∠ABD ,AC =BD ,点O 是AD 、BC 的交点,点E 是AB 的中点. C B B ' A '

全等三角形(中考试题)

全等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14?四川遂宁,第9题,4分)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 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 A.3B.4C.6D.5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DE=DF,由图可知,S△ABC=S△ABD+S△ACD,∴×4×2+×AC×2=7,解得AC=3. 三、解答题 2.(2014?湖南怀化,第19题,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FE,EA 是∠BEF的角平分线.求证: (1)△ABE≌△AFE; (2)∠FAD=∠CDE.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答:证明:(1)∵EA是∠BEF的角平分线,∴∠1=∠2,在△ABE和△AFE中, ,∴△ABE≌△AFE(AAS); (2)∵△ABE≌△AFE,∴AB=AF,∵四边形ABCD平行四边形, ∴AB=CD,AD∥CB,AB∥CD,∴AF=CD,∠ADF=∠DEC,∠B+∠C=180°, ∵∠B=∠AFE,∠AFE+∠AFD=180°,∴∠AFD=∠C,在△AFD和△DCE中, ,∴△AFD≌△DCE(AAS),∴∠FAD=∠CDE.

3.(2014?湖南张家界,第24题,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AC 与BD相交于O点,OC=OA,若E是CD上任意一点,连接BE交AC于点F,连接DF.(1)证明:△CBF≌△CDF; (2)若AC=2,BD=2,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 (3)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EFD=∠BAD,并予以证明.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答:(1)证明:在△ABC和△ADC中, ,∴△ABC≌△ADC(SSS),∴∠BCA=∠DCA, 在△CBF和CADF中, ,∴△CBF≌△CDF(SAS), (2)解:∵△ABC≌△ADC,∴△ABC和△ADC是轴对称图形, ∴OB=OD,BD⊥AC,∵OA=OC,∴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DA, ∵AC=2,BD=2,∴OA=,OB=1,∴AB===2,∴四边形ABCD的周长=4AB=4×2=8. (3)当EB⊥CD时,即E为过B且和CD垂直时垂线的垂足,∠EFD=∠BCD, 理由:∵四边形ABCD为菱形,∴BC=CD,∠BCF=∠DCF,∠BCD=∠BAD, ∵△BCF≌△DCF,∴∠CBF=∠CDF,∵BE⊥CD,∴∠BEC=∠DEF=90°, ∴∠BCD+∠CBF=90°,∠EFD+∠CDF=90°,∴∠EFD=∠BCD.

2017中考全等三角形专题(8种辅助线的作法)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 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 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 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 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 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 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 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3)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

2020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讲义(含答案)

2020年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讲义 一、基础达标训练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 B. 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C. 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 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 2. 如图,在△AB C和△DEF中,AB=DE,∠B=∠DEF,补充下列哪一条件后, 能应用“SAS”判定△ABC≌△DEF() 第2题图 A. ∠A=∠D B. ∠ACB=∠DFE C. AC=DF D. BE=CF 3.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①AC=AF,②∠F AB =∠EAB,③EF=BC,④∠EAB=∠F A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EF过?ABCD对角线的交点O,交AD于E,交BC于F,若?ABCD的

周长为18,OE =1.5,则四边形EFCD 的周长为( ) A. 14 B. 13 C. 12 D. 10 5.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已知FB =CE ,AC ∥DF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使得△ABC ≌△DEF . 第5题图 第6题图 6. 如图,Rt △ABC ≌Rt △DCB ,两斜边交于点O ,如果AC =3,那么OD 的长为________. 7.△ABC 中,AB =5,AC =3,AD 是△ABC 的中线,设AD 长为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第8题图 8.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CB =CD ,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结论中:①∠ABC =∠ADC ;②AC 与BD 相互平分;③AC ,BD 分别平分四边形ABCD 的两组对角;④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1 2AC ·BD . 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9.如图,点E 、C 在线段BF 上,BE =CF ,AB =DE ,AC =DF . 求证:∠ABC =∠DEF .

中考相似和全等三角形总结分类

九年级 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分类 相似三角形证明方法 方法一:直接寻求相似三角形 只要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寻找出线段成比例,或者角相等利用判定定理直接找出来. 例1、如图:点G 在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DC 的延长线上,AG 交BC 、BD 于点E 、F ,则△AGD ∽△EGC ∽△EAB 。 例2、已知△ABC 中,AB=AC ,∠A=36°,BD 是角平分线, 求证:△ABC ∽△BCD 方法二:利用中间线段代换 当要证明的结论中的一条线段与其他线段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时我们可以利用等线段代换,从而容易找到相应的关系。 例1、△ABC 中,在AC 上截取AD ,在CB 延长线上截取BE ,使AD=BE ,求证:DF ?AC=BC ?FE 例2: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900,M 是BC 的中点,DM ⊥BC 于点E ,交BA 的 延长线于点D 。 求证:(1)MA 2 =MD ?ME ;(2)MD ME AD AE =2 2 (2)本例的关键是证明△MAE ∽△MDA ,这种具有特殊关系(有一个公共角和一条公共边)的三角形 的相似,在解题中应用很多,应从下面两个方面深刻理解: 命题1 如图,如果∠1=∠2,那么△ABD ∽△ACB ,AB 2=AD ?AC 。 命题2 如图,如果AB 2=AD ? AC ,那么△ABD ∽△ACB ,∠1=∠2。 例3:如图△ABC 中,AD 为中线,CF 为任一直线,CF 交AD 于E ,交AB 于F ,求证:AE :ED=2AF :FB 。 A B C D E F G 12 34A B C D E M 12 A B C D E F K A B C D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