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BLDC电机控制算法

BLDC电机控制算法

BLDC电机控制算法
BLDC电机控制算法

BLDC电机控制算法

无刷电机属于自換流型(自我方向轉換),因此控制起来更加复杂。BLDC电机控制要求了解电机进行整流转向的转子位置和机制。对于闭环速度控制,有两个附加要求,即对于转子速度/或电机电流以及PWM信号进行测量,以控制电机速度功率。

BLDC电机可以根据应用要求采用边排列或中心排列PWM信号。大多数应用仅要求速度变化操作,将采用6个独立的边排列PWM信号。这就提供了最高的分辨率。如果应用要求服务器定位、能耗制动或动力倒转,推荐使用补充的中心排列PWM信号。

为了感应转子位置,BLDC电机采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来提供绝对定位感应。这就导致了更多线的使用和更高的成本。无传感器BLDC控制省去了对于霍尔传感器的需要,而是采用电机的反电动势(电动势)来预测转子位置。无传感器控制对于像风扇和泵这样的低成本变速应用至关重要。在采有BLDC电机时,冰箱和空调压缩机也需要无传感器控制。

死区的插入和补充

许多不同的控制算法都被用以提供对于BLDC电机的控制。典型地,将功率晶体管用作线性稳压器来控制电机电压。当驱动高功率电机时,这种方法并不实用。高功率电机必须采用PWM控制,并要求一个微控制器来提供起动和控制功能。控制算法必须提供下列三项功能:

用于控制电机速度的PWM电压

用于对电机进整流换向的机制

利用反电动势或霍尔传感器来预测转子位置的方法

脉冲宽度调制仅用于将可变电压应用到电机绕组。有效电压与PWM占空度成正比。当得到适当的整流换向时,BLDC的扭矩速度特性与一下直流电机相同。可以用可变电压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和可变转矩。

功率晶体管的换向实现了定子中的适当绕组,可根据转子位置生成最佳的转矩。在一个BLDC电机中,MCU必须知道转子的位置并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整流换向。

BLDC电机的梯形整流换向

对于直流无刷电机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所谓的梯形整流换向。

在这个原理图中,每一次要通过一对电机终端来控制电流,而第三个电机终端总是与电源电子性断开。嵌入大电机中的三种霍尔器件用于提供数字信号,它们在60度的扇形区内测量转子位置,并在电机控制器上提供这些信息。由于每次两个绕组上的电流量相等,而第三个绕组上的电流为零,这种方法仅能产生具有六个方向共中之一的电流空间矢量。随着电机的转向,电机终端的电流在每转60度时,电开关一次(整流换向),因此电流空间矢量总是在90度相移的最接近30度的位置

因此每个绕组的电流波型为梯形,从零开始到正电流再到零然后再到负电流。这就产生了电流空间矢量,当它随着转子的旋转在6个不同的方向上进行步升时,它将接近平衡旋转

在像空调和冰霜这样的电机应用中,采用霍尔传感器并不是一个不变的选择。在非联绕组中感应的反电动势传感器可以用来取得相同的结果。

这种梯形驱动系统因其控制电路的简易性而非常普通,但是它们在整流过程中却要遭遇转矩纹波问题。

BDLC电机的正弦整流换向

梯形整流换向还不足以为提供平衡、精准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个三相无刷电机(带有一个正统波反电动势)中所产生的转矩由下列等式来定义:

正弦整流换向无刷电机控制器努力驱动三个电机绕组,其三路电流随着电机转动而平稳的进行正弦变化。选择这些电流的相关相位,这样它们将会产生平稳的转子电流空间矢量,方向是与转子正交的方向,并具有不变量。这就消除了与北形转向相关的转矩纹波和转向脉冲。

为了随着电机的旋转,生成电机电流的平稳的正弦波调制,就要求对于转子位置有一个精确有测量。霍尔器件仅提供了对于转子位置的粗略计算,还不足以达到目的要求。基于这个原因,就要求从编码器或相似器件发出角反馈。

由于绕组电流必须结合产生一个平稳的常量转子电流空间矢量,而且定子绕组的每个定位相距120度角,因此每个线组的电流必须是正弦的而且相移为120度。采用编码器中的位置信息来对两个正弦波进行合成,两个间的相移为120度。然后,将这些信号乘以转矩命令,因此正弦波的振幅与所需要的转矩成正比。结果,两个正弦波电流命令得到恰当的定相,从而在正交方向产生转动定子电流空间矢量。

正弦电流命令信号输出一对在两个适当的电机绕组中调制电流的P-I控制器。第三个转子绕组中的电流是受控绕组电流的负和,因此不能被分别控制。每个P-I控制器的输出被送到一个PWM调制器,然后送到输出桥和两个电机终端。应用到第三个电机终端的电压源于应用到前两个线组的信号的负数和,适当用于分别间隔120度的三个正弦电压。

结果,实际输出电流波型精确的跟踪正弦电流命令信号,所得电流空间矢量平稳转动,在量上得以稳定并以所需的方向定位。

一般通过梯形整流转向,不能达到稳定控制的正弦整流转向结果。然而,由于其在低电机速度下效率很高,在高电机速度下将会分开。这是由于速度提高,电流回流控制器必须跟踪一个增加频率的正弦信号。同时,它们必须克服随着速度提高在振幅和频率下增加的电机的反电动势。

由于P-I控制器具有有限增益和频率响应,对于电流控制回路的时间变量干扰将引起相位滞后和电机电流中的增益误差,速度越高,误差越大。这将干扰电流空间矢量相对于转子的方向,从而引起与正交方向产生位移。

当产生这种情况时,通过一定量的电流可以产生较小的转矩,因此需要更多的电流来保持转矩,效率降低。随着速度的增加,这种降低将会延续。在某种程度上,电流的相位位移超过90度。当产生这种情况时,转矩减至为零。通过正弦的结合,上面这点的速度导致了负转矩,因此也就无法实现。

无刷直流电机原理

1. 简介

本文要介绍电机种类中发展快速且应用广泛的无刷直流电机(以下简称BLDC)。BLDC被广泛的用于日常生活用具、汽车工业、航空、消费电子、医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装置和仪表。顾名思义,BLDC不使用机械结构的换向电刷而直接使用电子换向器,在使用中BLDC相比有刷电机有许多的优点,比如:

能获得更好的扭矩转速特性;

高速动态响应;

高效率;

长寿命;

低噪声;

高转速。

另外,BLDC更优的扭矩和外形尺寸比使得它更适合用于对电机自身重量和大小比较敏感的场合。

2. BLDC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BLDC属于同步电机的一种,这就意味着它的定子产生的磁场和转子产生的磁场是同频率的,所以BLDC并不会产生普通感应电机的频差现象。BLDC中又有单相、2相和3相电机的区别,相类型的不同决定其定子线圈绕组的多少。在这里我们将集中讨论的是应用最为

广泛的3相BLDC。

2.1 定子

BLDC定子是由许多硅钢片经过叠压和轴向冲压而成,每个冲槽内都有一定的线圈组成了绕组,可以参见图2.1.1。从传统意义上讲,BLDC的定子和感应电机的定子有点类似,不过在定子绕组的分布上有一定的差别。大多数的BLDC定子有3个呈星行排列的绕组,每

个绕组又由许多内部结合的钢片按照一定的方式组成,偶数个绕组分布在定子的周围组成了偶数个磁极。

BLDC的定子绕组可以分为梯形和正弦两种绕组,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由于绕组的不同连接方式使它们产生的反电动势(反电动势的相关介绍请参加EMF一节)不同,分别呈现梯形和正弦波形,故用此命名了。梯形和正弦绕组产生的反电动势的波形图如图2.1.2和图

2.1.3所示。

另外还需要对反电动势的一点说明就是绕组的不同其相电流也是呈现梯形和正弦波形,可想而知正弦绕组由于波形平滑所以运行起来相对梯形绕组来说就更平稳一些。但是,正弦型绕组由于有更多绕组使得其在铜线的使用上就相对梯形绕组要多(?)。平时由于应用电压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电压范围的无刷电机。48V及其以下应用电压的电机可以用在汽车、机器人、小型机械臂等方面。100V及其以上电压范围的电机可以用在专用器具、自动控制以及工业生产领域。

2.2 转子

定子是2至8对永磁体按照N极和S极交替排列在转子周围构成的(内转子型),如果是外转子型BLDC那么就是贴在转子内壁咯。如图2.2.1所示;

2.3 霍尔传感器

与有刷直流电机不同,无刷直流电机使用电子方式换向。要使BLDC转起来,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定子通电,那么我们就需要知道转子的位置以便按照通电次序给相应的定子线圈通电。定子的位置是由嵌入到定子的霍尔传感器感知的。通常会安排3个霍尔传感器在转子的旋转路径周围。无论何时,只要转子的磁极掠过霍尔元件时,根据转子当前磁极的极性霍尔元件会输出对应的高或低电平,这样只要根据3个霍尔元件产生的电平的时序就可以判断当前转子的位置,并相应的对定子绕组进行通电。霍尔效应:当通电导体处于磁场中,由于磁场的作用力使得导体内的电荷会向导体的一侧聚集,当薄平板通电导体处于磁场中时这种效应更为明显,这样一侧聚集了电荷的导体会抵消磁场的这种影响,由于电荷在导体一侧的聚集,从而使得导体两侧产生电压,这种现象就称为霍尔效应,E.H 霍尔在1879年发现了这一现象,故以此命名。

图2.3.1显示了NS磁极交替排列的转子的横截面。霍尔元件安放在电机的固定位置,将霍尔元件安放到电机的定子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如果安放时位置没有和

转子的磁场相切那么就可能导致霍尔元件的测量值不能准确的反应转子当前的

位置,鉴于以上原因,为了简化霍尔元件的安装,通常在电机的转子上安装一颗冗余的磁体,这个磁体专门用来感应霍尔元件,这样就能起到和转子磁体感应的相同效果,霍尔元件一般按照圆周安放在印刷电路板上并配备了调节盖,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磁场的方向非常方便的调节霍尔元件的位置以便使它工作在最佳

状态。霍尔元件位置的安排上,有60°夹角和120°夹角两种。基于这种摆放形式,BLDC的电流换向顺序由制造厂商制定,当我们控制电机的时候就需要用到这种换向顺序。

注意:霍尔元件的电压范围从4V到24V不等,电流范围从5mA到15mA不等,所以在考虑控制器时要考虑到霍尔元件的电流和电压要求。另外,霍尔元件输出集电极开路,使用时需要接上拉电阻。

2.4 操作原理

每一次换向都会有一组绕组处于正向通电;第二组反相通电;第三组不通电。转子永磁体的磁场和定子钢片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就产生了转矩,理论上,当这两个磁场夹角为90°时会产生最大的转矩,当这两个磁场重合时转矩变为0,为了使转子不停的转动,那么就

需要按顺序改变定子的磁场,就像转子的磁场一直在追赶定子的磁场一样。典型的“六步电流换向”顺序图展示了定子内绕组的通电次序。

2.5 转矩/转速特性

图2.5.1 转矩和速度特性显示了转矩和转速特性。BLDC一共有两种转矩度量:最大转矩和额定转矩。当电机连续运转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额定转矩。在无刷电机达到额定转速之前,转矩不变,无刷电机最高转速可以达到额定转速的150%,但是超速时电机的转矩

会相应下降。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常常会让带负载的电机启动、停转和逆向运行,此时就需要比额定转矩更大的转矩。特别是当转子静止和反方向加速时启动电机,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大的转矩来抵消负载和转子自身的惯性,这个时候就需要提供最大的转矩一直到电机进入正向转矩曲线阶段

2.6 BLDC和其他类型电机比较

3. 换向时序

图2.6.1显示了霍尔元件的输出、反电动势和相电流的关系。图2.6.2显示了根据霍尔元件输出的波形应该给绕组通电的时序。图2.6.1中的通电序号对应的就是图2.6.2中的序号,每隔60°夹角其中一个霍尔元件就会改变一次其输出特性,那么一圈(通电周期)下来就会有6次变化,同时相电流也会每60°改变一次。但是,每完成一个通电周期并不会使转子转动一周,转子转动一周需要的通电周期数目和转子上的磁极的对数相关,转子有多少对磁极那么就需要多少个通电周期。图2.6.3是关于使用MCU控制无刷电机的原理图,其中微控制器PIC18FXX31控制Q0-Q5组成的驱动电路按照一定的时序为BLDC通电,根据电机电压和电流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驱动电路,如MOSFET、IGBT或者直接使用双极性三极管。表2.6.1和表2.6.2表示的是基于霍尔输入时在A、B、C绕组上的通电时序。表2.6.1是转子顺时针转动的时序,表2.6.2是转子逆时针转动的时序。上面两个表格显示的是当霍尔元件呈60°排列时的驱动波形,前面也提到霍尔元件还可以呈120°的夹角排列,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相应的驱动波形,这些波形都可以在电机生产商的资料里找到,应用时需要严格遵守通电时序。

瑞萨科技 (Renesas Technology) - 电机控制算法

BLDC电机控制算法 无刷电机属于自換流型(自我方向轉換),因此控制起来更加复杂。 BLDC电机控制要求了解电机进行整流转向的转子位置和机制。对于闭环速度控制,有两个附加要求,即对于转子速度/或电机电流以及PWM信号进行测量,以控制电机速度功率。 BLDC电机可以根据应用要求采用边排列或中心排列PWM信号。大多数应用仅要求速度变化操作,将采用6个独立的边排列PWM信号。这就提供了最高的分辨率。如果应用要求服务器定位、能耗制动或动力倒转,推荐使用补充的中心排列PWM信号。 为了感应转子位置,BLDC电机采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来提供绝对定位感应。这就导致了更多线的使用和更高的成本。无传感器BLDC控制省去了对于霍尔传感器的需要,而是采用电机的反电动势(电动势)来预测转子位置。无传感器控制对于像风扇和泵这样的低成本变速应用至关重要。在采有BLDC电机时,冰箱和空调压缩机也需要无传感器控制。 空载时间的插入和补充 大多数BLDC电机不需要互补的PWM、空载时间插入或空载时间补偿。可能会要求这些特性的BLDC应用仅为高性能BLDC伺服电动机、正弦波激励式BLDC电机、无刷AC、或PC同步电机。 控制算法 许多不同的控制算法都被用以提供对于BLDC电机的控制。典型地,将功率晶体管用作线性稳压器来控制电机电压。当驱动高功率电机时,这种方法并不实用。高功率电机必须采用PWM控制,并要求一个微控制器来提供起动和控制功能。 控制算法必须提供下列三项功能: ● 用于控制电机速度的PWM电压 ● 用于对电机进整流换向的机制 ● 利用反电动势或霍尔传感器来预测转子位置的方法 脉冲宽度调制仅用于将可变电压应用到电机绕组。有效电压与PWM占空度成正比。当得到适当的整流换向时,BLDC的扭矩速度特性与一下直流电机相同。可以用可变电压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和可变转矩。 功率晶体管的换向实现了定子中的适当绕组,可根据转子位置生成最佳的转矩。在一个BLDC电机中,MCU必须知道转子的位置并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整流换向。 BLDC电机的梯形整流换向 对于直流无刷电机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所谓的梯形整流换向。

19 IR_IRMCK F171-灵活易用的电机控制芯片

IRMCK/F171-灵活易用的电机控制芯片 IRMCK/F171 灵活易用的电机控制芯片
国际整流器公司 2012-1-11

内容
? 概述 概 ? 传统方案存在的问题 ? IR的解决方案:简单易用的电机控制 芯片IRMCF171 ? 方案辅助工具和测试结果 ? 结论

概述
? 全球能源短缺导致越来越严格的政府节能规章出 台 ? 在中国 能效标签制度的实施以及能效标准的不 在中国,能效标签制度的实施以及能效标准的不 断提高使很多电器转向变频控制 ? 变频空调已经完全确立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 家电的变频化趋势也越来越明确,电机调速市场 竞争将更加激烈,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随 之而来的新产品研发风险也越来越大 之而来的新产品研发 险也越来越大 ? 节能热点:
– – – – 高效率永磁电机 无位置传感正弦波控制 宽的调速范围 低的振动和噪声

传统方案存在的问题
? ? ? ? 大容量存储单元的高速DSP或32位单片机 软件算法复杂,控制器计算任务繁重 软件算法复杂 控制器计算任务繁重 对于传统的软件编程控制方案,完成电机控制算法已经很复杂, 对于系统设计人员的要求很高
1. 2. 3. 熟悉实时的FOC控制算法,熟悉相关的外设; 熟悉DSP或32位RISC的C或汇编语言编程; 熟悉各种数模混合电路,高压电路和功率开关电路.
?
?
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和开发风险都很高
后续的软件维护成本高

电机控制系统框图
IR电机控制IC-IRMCF171

BLDC电机控制算法(瑞萨)

无刷电机属于自換流型(自我方向轉換),因此控制起来更加复杂。 BLDC电机控制要求了解电机进行整流转向的转子位 置和机制。对于闭环速度控制,有两个附加要求,即对于转子速度/或电机电流以及PWM信号进行测量,以控制电机速度功率。 BLDC电机可以根据应用要求采用边排列或中心排列PWM信号。大多数应用仅要求速度变化操作,将采用6个独立的边排列PWM信号。这就提供了最高的分辨率。如果应用要求服务器定位、能耗制动或动力倒转,推荐使用补充的中心排列PWM信号。 为了感应转子位置,BLD C电机采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来提供绝对定位感应。这就导致了更多线的使用和更高的成本。无传感器BLDC控制省去了对于霍尔传感器的需要,而是采用电机的反电动势(电动势)来预测转子位置。无传感器控制对于像风扇和泵这样的低成本变速应用至关重要。在采有BLDC电机时,冰箱和空调压缩机也需要无传感器控制。 空载时间的插入和补充

大多数BLDC电机不需要互补的PWM、空载时间插入或空载时间补偿。可能会要求这些特性的BLDC应用仅为高性能BLDC伺服电动机、正弦波激励式BLDC电机、无刷AC、或PC同步电机。 控制算法 许多不同的控制算法都被用以提供对于BLDC电机的控制。典型地,将功率晶体管用作线性稳压器来控制电机电压。当驱动高功率电机时,这种方法并不实用。高功率电机必须采用PWM控制,并要求一个微控制器来提供起动和控制功能。 控制算法必须提供下列三项功能: 用于控制电机速度的PWM电压 用于对电机进整流换向的机制 利用反电动势或霍尔传感器来预测转子位置的方法 脉冲宽度调制仅用于将可变电压应用到电机绕组。有效电压与PWM占空度成正比。当得到适当的整流换向时,BLDC的扭矩速度特性与一下直流电机相同。可以用可变电压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和可变转矩。 功率晶体管的换向实现了定子中的适当绕组,可根据转子位置生成最佳的转矩。在一个BLDC 电机中,MCU必须知道转子的位置并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整流换向。 BLDC电机的梯形整流换向 对于直流无刷电机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所谓的梯形整流换向。

PID算法在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电路中的应用

PID算法在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电路中的应用 摘 要:在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闭环速度控制方案的基础上,针对PID算法在无刷直流电机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了非线性变速 积分PID算法,成功地解决了在低采样周期时PID算法的积分饱和问题。 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如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宽、低速性能好、高起动转矩、高效率等。无刷直流电机由于采用电子换向,PWM调速,在进一步提高直流电机性能的同时又克服了直流电机机械换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大大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 1、无刷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方案 对无刷直流电机转速的控制即可采用开环控制,也可采用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相比,速度控制闭环系统的机械特性有以下优越性:闭环系统的机械特性与开环系统机械特性相比,其性能大大提高;理想空载转速相同时,闭环系统的静差 率(额定负载时电机转速降落与理想空载转速之比)要小得多;当要求的静差率相同时, 闭环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可以大大提高。无刷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方案如图1所示。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可采用电机控制专用DSP(如TI公司的TMS320C24X 系列、AD公司的ADMCxx系列),也可采用单片机+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专用集成电路的方案。前者集成度高,电路设计简单,运算速度快,可实现复杂的速度控制算法,但由于DSP的价格高而不适合于小功率低成本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后者虽然运算速度低,但只要采用适当的速度控制算法,依然可以达到较高的控制精度,适合于小功率低成本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摩托罗拉公司的第二代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专用集成电路MC33035,集成了转子位置传感器译码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PWM)、功率输出驱动电路、限流电路,可以实现无刷直流电机速度开环系统的全部控制功能。系统中采用了一片MC33035、一片低成本的单片机AT89C2051、串行输入A/D、串行输出D/A 以及由MOSFET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功率驱动电路,无刷电机控制逻辑和保护由MC33035完成,单片机用来完成转速设定值的获取、转速反馈的实时采样以及速度控制算法的实现。

电机控制算法

电机控制算法 电机控制算法的作用是接受指令速度值,通过运算向电机提供适当的驱动电压,尽快地和尽快平稳地使电机转速达到指令速度值,并维持这个速度值。换言之,一旦电机转速达到了指令速度值,即使在各种不利因素(如斜坡、碰撞之类等使电机转速发生变化的因素)的干扰下也应该保持速度值不变。为了提高机器人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选用合适的控制算法显得十分必要。控制算法是任何闭环系统控制方案的核心,然而并非越复杂、精度越高的算法越好,因为比赛要求非常高的实时性,机器人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作出灵敏的反应,所以现代的一些先进控制算法,比如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等就不能应用到小车控制系统里。本系统选用了最常规、最经典的PID控制算法,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比例项 控制回路中的第一个偏差转换环节就是比例项。这一环节简单地将偏差信号乘以常数K 得到新的CV值(值域为-100~100)。基本的比例控制算法如下: loop: PV=ReadMotorSpeed() Error=SP-PV CV=Error*Kprop Setpwm(cv) Goto loop 上一段程序中的SetPWM()函数并非将CV值作为绝对的PWM占空比来对待。否则,不断降低的偏差值会使输出值接近零,而且由于电机工作时需要持续的PWM信号,控制系统将会使电机稳定在低速运转状态上,从而导致控制系统策略失败。 相反,CV值一般被取作当前PWM占空比的改变量,并被附加到当前的PWM占空比上。这也要求SetPWM()函数必须将相加后得到的PWM占空比限制在0%~100%。正的CV值将使电机两端电压增加。负的CV值将使电机两端电压降低。如果CV值等于0,则无需改变但前占空比。较低的K 值会使电机的速度响应缓慢,但是却很平稳。较高的K 值会使速度响应更快,但是却可能导致超调,即达到稳定输出前在期望值附近振荡。过高的K 值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即输出不断震荡且不会趋于期望值。 2 微分项 任何变量的微分项被用来描述该变量是如何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多位时间)变化的。换句话说,任何变量的微分项就是它随时间的变化率。如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是速度。速度相对于时间的微分是加速度。 在PID控制器中,值得关心的是偏差信号相对于时间的微分,或称变化率。绝大多数控制器将微分项定义为: Rate=(E-E )/T 式中,E为当前偏差,E 为前次偏差值,T为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负的变化率表明偏差信号的改善。当微分项被具体应用于控制器中时,将一个常数乘以该微分项,并将它加到比例项上,就可以得到最终的CV值计算公式: CV=( K E)+( K Rate) 当偏差信号接近零时,CV值将为负,所以当偏差信号开始改善时,微分项的作用将逐渐减弱校正输出量。在某些场合下,微分项还有利于超调量的消除,并可以允许使用较大的K 值,从而可以改善响应的快速性。微分环节还预示了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当控制对象对控制器的输出响应迟缓时,微分环节的作用尤为明显。 含有微分项的控制算法的伪代码实现如下: loop:

如何选择伺服电机控制方式

如何选择伺服电机控制方式? 如何选择伺服电机控制方式? 一般伺服电机都有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具体采用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 如果您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 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 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 对运动中的动态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整。那么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电机。 换一种说法是: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2.5Nm: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2.5Nm时电机不转,大于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 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须把电机的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的位置信号给上位反馈以做运算用。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负载外环检测位置信号,此时的电机轴端的编码器只检测电机转速,位置信号就由直接的最终负载端的检测装置来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中间传动过程中的误差,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

智能车速度控制pid(电机闭环控制算法)

智能车速度控制pid(电机闭环控制算法) 对于智能车的电机闭环控制算法,我之所以标题没有写上智能车电机PID闭环控制算法是因为PID 算法根本就不是特别好的适用于智能车这种变化很快的系统,对于智能车,电机的调速可以说是时时刻刻再进行调速控制的,我上面说描述的经典PID 算法,都是针对一些惰性系统,也就是说是变化比较慢的系统的,所以对于智能车的电机调速采用完完整整的PID 算法,是根本不可取的,及时采用了,你必须要经过一些变换和改进才能使用。以上的简述只是鄙人自己的看法,如有错误,请各位高手指正。现在估计您会疑问,PID 不适用于智能车的电机控制,那什么才适用呢? 鄙人原来做过智能车,从鄙人本身的理解,P 算法控制电机,也就是比例控制是最好的,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不存在积分和微分效应,非常适用于适用于控制周期短的系统,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逻辑控制算法,可能要采用PD算法,用微分来做补偿,防止震荡和超调。下面来说下电机控制算法从开始的加入到最终的确定的方法: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安装了编码器,车速有反馈,只有加上编码器,有了反馈,才能组成一个闭环系统。当然您也可以加上码盘,或者霍尔开关等一切可以返回车速的东西都可以。 (1)首先建议在车速比较慢的时候,采用PID 算法来控制电机,为什么开始要建议您采用PID 呢?主要是为了让您更加深刻理解PID 算法的精髓和调试步骤方法等,有助于以后对控制算法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书写。调试PID 三个参数的方法,很多地方都提供了,我在这里简单的说下:首先将ID 参数都变为0,先调整P 比例参数,调整到速度基本上跟您给定的速度差不多,也就是说基本稳定在您给定的脉冲数,当然这个时候会非常的震荡,不要担心,接下来调整I,调整I 的结果就是震荡会消除很多,但是车速会变化缓慢,也就是说会有一些延迟,然后再调整D,调整D 的结果就是增强调节的灵活性和预见性,在给定速度变化的过程中,能够以一个平稳过渡来变换,而且速度可以长时间稳定在给定速度附近,然后PID 三个参数的基本范围就确定了,然后再根据实际的跑车来微调这些参数,当然在您调试PID之前,请仔细阅读PID 理论知识,这样有助于您的调试和理解,

步进电动机控制方法

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二等奖 心得二 心得二: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 我带队参加《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我院选手和其他院校的三位选手组成了天津代表队,我院选手所在队获得了《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二等奖,为天津市代表队争得了荣誉,也为我院争得了荣誉。以下是我这个作为教练参加大赛的心得二: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 《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动线的安装与调试》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如气动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械传动、机械连接等)、传感器应用技术、PLC控制和组网、步进电机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等。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PLC方面的知识,而PLC中最重要就是组网和步进电机的位置控制。 一、 S7-200 PLC 的脉冲输出功能 1、概述 S7-200 有两个置PTO/PWM 发生器,用以建立高速脉冲串(PTO)或脉宽调节(PWM)信号波形。 当组态一个输出为PTO 操作时,生成一个50%占空比脉冲串用于步进电机或伺服电 机的速度和位置的开环控制。置PTO 功能提供了脉冲串输出,脉冲周期和数量可由用户控制。但应用程序必须通过PLC内置I/O 提供方向和限位控制。 为了简化用户应用程序中位控功能的使用,STEP7--Micro/WIN 提供的位控向导可以帮助您在几分钟内全部完成PWM,PTO 或位控模块的组态。向导可以生成位置指令,用户可以用这些指令在其应用程序中为速度和位置提供动态控制。 2、开环位控用于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基本信息 借助位控向导组态PTO 输出时,需要用户提供一些基本信息,逐项介绍如下: ⑴最大速度(MAX_SPEED)和启动/停止速度(SS_SPEED) 图1是这2 个概念的示意图。 MAX_SPEED 是允许的操作速度的最大值,它应在电机力矩能力的范围。驱动负载所需的力矩由摩擦力、惯性以及加速/减速时间决定。

最新电机SpTA控制算法资料

电机SpTA控制算法 SpTA即Steps per Time algorithm,它与步进电机S形曲线控制算不同,S形曲线控制算法思想是根据电机的步数来计算时间,即所谓的Time per Steps,该控制算法先计算电机每一步运行频率,再根据运动曲线计算得到时间参数,而SpTA算法则是以时间计算为中心,根据时间来计算运动步数相关参数,它的做法是将电机的运动时间分割成若干个合适的小时间片,在每个时间片内它都将速度参数加到位置参数上,如果位置参数溢出,它就会输出一个脉冲,速度参数根据加速度参数和时间而改变,随着时间推移,速度参数越来越大,位置参数溢出频率越来越高,则电机的运行频率也越来越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了实现根据速度参数控制脉冲输出频率,需要定义以下变量: PosAccumulator 位置累加器 PosAdd 位置增加值 ActualPosition 实际位置 TargetPosition 目标位置,用户输入步进电机运动的步数 在时间片到来后进行如下计算: PosAccumulator += ActualVelocity; //位置累加器+实际速度 PosAdd = PosAccumulator >> 17; //移位,判断速度累加器是否溢出 PosAccumulator -= PosAdd << 17; //位置累加器去掉溢出部分 if(PosAdd!=0) //位置累加器溢出,产生一个不进脉冲 { ActualPosition+=1; 产生一个步进脉冲; } 这样控制器输出的脉冲频率就随着实际速度的增大而增高,随着实际速度减小而降低。为了根据时间实现实际速度的变化,需要定义以下变量: VelAccumulator 速度累加器 ActualAcceleration 实际加速度,用户设定的加速度数值 VelAdd 速度增加值 ActualVelocity 实际速度

直流电机原理与控制方法

电机简要学习手册 2015-2-3

一、直流电机原理与控制方法 1直流电机简介 直流电机(DM)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直流电动机)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 (直流发电机)的旋转电机。 它是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 能互相转换的电机。当它作电 动机运行时是直流电动机,将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作发电机 运行时是直流发电机,将机械 能转换为电能。 直流电机由转子(电枢)、定子(励磁绕组或者永磁体)、换向器、电刷等部分构成,以其良好的调速性能以至于在矢量控制出现 以前基本占据了电机控制领域的整座江山。但随着交流电机控制技 术的发展,直流电机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在很多领域都逐渐被交流 电机所取代。但如今直流电机仍然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广泛用 于对调速要求较高的生产机械上,如轧钢机、电力牵引、挖掘机 械、纺织机械,龙门刨床等等,所以对直流电机的了解和研究仍然 意义重大。

2 直流电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直流电机结构 如下图,是直流电机结构图,电枢绕组通过换向器流过直流电流与定子绕组磁场发生作用,产生转矩。定子按照励磁可分为直励,他励,复励。电枢产生的磁场会叠加在定子磁场上使得气隙主磁通产生一个偏角,称为电枢反应,通常加补偿绕组使磁通畸变得以修正。 2.2 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给两个电刷加上直流电源,如上图(a)所示,则有直流电流从电刷 A 流入,经过线圈abcd,从电刷 B 流出,根据电磁力定律,载流导体ab和cd 收到电磁力的作用,其 方向可由左手定则判 定,两段导体受到的力 形成了一个转矩,使得 转子逆时针转动。如果 转子转到如上图(b)所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几种控制算法分析介绍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几种控制算法分析介绍 1 引言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及微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在交流调速传动中的具体应用,从一般要求的小范围调速传动到高精度、快响应、大范围传动;从单机传动到多机传动协调运转,几乎都可采用交流传动。但交流电机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的被控对象,电机参数在实际应用中会发生变化,而且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外部干扰。经典控制理论不能克服负载、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及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因而控制性能将会受到影响。要获得高性能的交流电机控制系统,就必须研究先进的控制算法以弥补经典控制的缺陷和不足。近年来,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先进控制算法被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例如自适应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等,并取得一定成果。因此,这里将简要介绍目前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中应用较多的几种控制算法。 2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 2.1 PI控制 PI控制器以其简单、有效、实用的特性,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的速度环和电流环调节器均使用PI 控制器。但交流电机是一个强耦合的非线性对象,并且其应用环境较为复杂且常常存在各种干扰,电机参数也会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变化。因此,PI控制器在交流电机调速中由于自身特点还存在不足,例如:PI控制器直接获取目标和实际之间的误差,这样就会由于初始控制力太大而出现超调,从而无法解决快速性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控制过程中,PI参数一旦确定,则无法在线自调整以适应对象参数的变化,即同一PI参数一般难以适用不同电机转速;PI控制器参数适用控制对象范围小。所以交流电机采用PI控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调速性能,尤其是在对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近年来,出现了模糊PI、自适应PI、神经网络PI等新型PI控制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提高了交流电机的调速性能。 2.2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是利用模糊集合来刻画人们日常所使用概念中的模糊性,使控制器更逼真模仿熟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三种控制方式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三 种控制方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三种控制方式 力辉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分为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1)如果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 (2)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 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 对运动中的动态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整。那么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 换一种说法是:?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时电机不转,大于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 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印刷机械等等。?

变频器对电动机的四种控制方式

变频器对电动机的四种控制方式 一、U/f恒定控制 U/f控制是在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的同时改变电动机电源的电压,使电动机磁通保持一定,在较宽的调速范围内,电动机的效率,功率因数不下降。因为是控制电压(Voltage)与频率(Frequency)之比,称为U/f控制。恒定U/f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速性能较差,转速极低时,电磁转矩无法克服较大的静摩擦力,不能恰当的调整电动机的转矩补偿和适应负载转矩的变化; 其次是无法准确的控制电动机的实际转速。由于恒U/f 变频器是转速开环控制,由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图可知,设定值为定子频率也就是理想空载转速,而电动机的实际转速由转差率所决定,所以U/f恒定控制方式存在的稳定误差不能控制,故无法准确控制电动机的实际转速。 二、转差频率控制 转差频率是施加于电动机的交流电源频率与电动机速度的差频率。根据异步电动机稳定数学模型可知,当频率一定时,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正比于转差率,机械特性为直线。 转差频率控制就是通过控制转差频率来控制转矩和电流。转差频率控制需要检出电动机的转速,构成速度闭环,速度调节器的输出为转差频率,然后以电动机速度与转差频率之和作为变频器的给定频率。与U/f控制相比,其加减速特性和限制过电流的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它有速度调节器,利用速度反馈构成闭环控制,速度的静态误差小。然而要达到自动控制系统稳态控制,还达不到良好的动态性能。 三、矢量控制

矢量控制,也称磁场定向控制。它是70年代初由西德F.Blasschke等人首先提出,以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比较的方法阐述了这一原理。由此开创了交流电动机和等效直流电动机的先河。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交流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 It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矢量控制方法的出现,使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在电动机的调速领域里全方位的处于优势地位。但是,矢量控制技术需要对电动机参数进行正确估算,如何提高参数的准确性是一直研究的话题。 四、直接转矩控制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的DePenbrock教授首次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理论,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矢量控制的不足,它不是通过控制电流,磁链等量间接控制转矩,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量来控制。转矩控制的优越性在于:转矩控制是控制定子磁链,在本质上并不需要转速信息,控制上对除定子电阻外的所有电机参数变化鲁棒性良好;所引入的定子磁链观测器能很容易估算出同步速度信息,因而能方便的实现无速度传感器,这种控制被称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

电机伺服控制和PID算法简介

电机伺服控制和PID 算法简介 1 电机伺服控制技术简介 所谓伺服控制,通常也就是指闭环控制,即通过反馈环节,测量被控制对象的变化,用以修正电机输出的控制技术。 对于要求不高的应用,通常采用简单的开环控制。例如,给直流有刷电机的两根引线通电,电机就会旋转;施加的电压越高,电机转速越高,力量越大。但是在很多需要精密控制的场合,仅仅这种方式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依靠一定的反馈装置,将电机的转速或位置信息反馈给微控制器或其他的机械装置,通过一定的算法变成可以调节电机控制信号的输出,从而使电机的实际转速、位置等参数与我们所希望的一致。机器人控制是一个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领域,例如,基于以下的一些考虑,机器人平台需要使用闭环控制。 a) 开环控制情况下,移动机器人在爬坡时,电机速度会下降。更糟糕的是,当双轴独立驱动的移动机器人以一定的角度接近斜坡时。每一个车轮转速的下降值将会不同,结果是机器人的实际运动轨迹是沿着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行进。 路线。 速差。 一一定的计算方法(如PID 算法)调整相应的电压供给,如此反复,直到达到给定转速。 b) 不平坦的地面会造成移动机器人的两个车轮转速之间的差异。如果转速较低的车轮的驱动电机没有得到相应的电压补给,移动机器人将偏移既定的c) 由于安装工艺、负载不完全均衡等原因,即使是完全匹配的两个电机,并在相同的输入电压条件下,他们的速度有时仍会产生不同,即转d) 如果采用的是PWM 控制,即使在PWM 信号占空比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电池电压的逐渐下降,电机供给电压也会随之降低,从而导致电机的转速与给定值不完全致。 综合以上的一些考虑,必须选择闭环控制的方式,其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闭环系统中加上了反馈环节(通常机器人的驱动电机使用的是增量式光学编码器)。在闭环控制系统中,速度指令值通过微控制器变换到功放驱动电路,功放驱动电路再为电机提供能量。光学编码器用于测量车轮速度的实际值并将其回馈给微控制器。基于实际转速与给定转速的差值,即“偏差” ,驱动器按照 闭环控制模型示意图

伺服电机的三种控制方式

伺服电机的三种控制方式 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具体采用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 如果您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 是用转矩模式。 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 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 点。 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 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 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很快;位置模式运算量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很慢。对运动中的动态性能有比较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电机进行调整。 那么如果控制器本身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

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能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电机。 一般说驱动器控制的好不好,每个厂家的都说自己做的好,但是现在有个比较直观的比较方式,叫响应带宽。当转矩控制或者速度控制时,通过脉冲发生器给他一个方波信号,使电机不断的正转、反转,不断的调高频率,示波器上显示的是个扫频信号,当包络线的顶点到达高值的70.7%时,表示已经失步,此时的频率的高低,就能显示出谁的产品牛了,一般的电流环能作到1000Hz以上,而速度环只能作到几十赫兹。 换一种比较专业的说法: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具体表现为例如10V 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电机轴输出为2.5Nm: 如果电机轴负载低于2.5Nm时电机正转,外部负载等于2.5Nm时电机不转,大于2.5Nm时电机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产生)。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 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

用PID算法反馈控制直流电机_李田甜

收稿日期:2009-09-11 作者简介:李田甜(1985-),女,山西文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陈鸿,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测试计量仪器与技术;李景涛(1979-),男,山西太原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控制. ·电路与控制· 用PID 算法反馈控制直流电机 李田甜,陈 鸿,李景涛 (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51) 摘 要:用凌阳SPM C75F2413A 单片机配合编码器对直流电机进行闭环反馈控制,使直流电机带动的钩状扫描针停在规定的位置上.使用P ID 反馈控制算法进行反馈控制,使用编码器将钩状扫描针的位移转换为电脉冲,通过单片机对采回的电脉冲进行分析处理,与规定值比较,利用差值算出PW M 输出信号,控制直流电机正转或反转,即钩状扫描针若高于规定位置直流电机随即反转,若低于规定位置直流电机正转. 关键词:SPM C75F 2413A 单片机;直流电机;编码器;PID 反馈控制 中图分类号:TM 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255(2009)06-0055-03 Feed back Control of DC Motor by PID Algorithm LI Tian -tian ,CHEN Hong ,LI Jing -tao (Key Laboratory of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Dy namic Measurement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 uan 030051,China ) A bstract :Closed feedback control to DC motor w as made by PID based on SPMC75F2413A SMC and coder in order to make the hook -liked scanning probe driven by the DC moto r to rest on the specified position .The PID feedback control algorithm can be used to realize displacement control .The coder changes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hook -liked scanning probe to electric pulse .Through SPMC75F2413A SM C ,these electric pulses w ere analy zed and compared to the specified value .The output signals w ere calculated by the differences to control the right and reverse round of the mo tor ,i .e .w hen the hook -like probe is higher than the position ,the DC mo tor ro tates reversely im mediately ,if lower ,the motor rounds rightly . Key words :SPM C75F2413A SM C ;DC mo tor ;coder ;PID feedback control 直流电机不同于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可以通过设置运行的步数来控制旋转的角度,而直流电机不能直接精确实现旋转角度的控制.所以通过编码器将直流电机所带动的钩状扫描针的位移转变为电脉冲,通过采集到的电脉冲数来反馈控制直流电机带动钩状扫描针的位移.SPMC75F2413A 是μ'nSP TM 系列产品的一个新成员,是凌阳科技新推出的一个16位结构的微控制器.该设计使用SPMC75F2413A 作为控制器[1]. 旋转编码器实质上是一种把角位移转换成电脉 冲的角度测量装置.使用直流电机带动钩状扫描针,从而将钩状扫描针走过的位移转化为电脉冲.旋转编码器可以分为2大类:一类是增量式,一类 是绝对式.由于SPM C75F2413A 单片机带有两相增量式编码器接口,所以选择输出为脉冲形式的增量式编码器. PID 控制算法是控制理论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算法.PID 控制算法的实质就是根据输入值与设定标准值之间的偏差值按照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其运算结果用以输 第24卷第6期2009年12月 光电技术应用ELECT RO -OP T IC T ECHN OLO GY A PPL ICA T ION Vol .24,No .6 December .2009

TI公司官网源代码基于TMS320F2812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空间矢量控制的算法实现

第7章基于TMS320F2812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例1、空间矢量算法实现 SVGEN_DQ对象结构体定义 typedef struct { _iq Ualpha;//输入:轴参考电压 _iq Ubeta; _iq Ta; _iq Tb; _iq Tc; } SVGENDQ; typedef SVGENDQ *SVGENDQ_handle; SVGEN_DQ模块调用方法: main(){} void interrupt periodic_interrupt_isr(){svgen_dq 1.Ualpha = Ualpha1; svgen_dq 1.Ubeta = Ubeta1; svgen_dq 2.Ualpha = Ualpha2; svgen_dq 2.Ubeta = Ubeta2;

1.calc(&svgen_dq1); svgen_dq 2.calc(&svgen_dq2); Ta1 = svgen_dq 1.Ta; Tb1 = svgen_dq 1.Tb; Tc1 = svgen_dq 1.Tc; Ta2 = svgen_dq 2.Ta; Tb2 = svgen_dq 2.Tb; Tc2 = svgen_dq 2.Tc; }//提供输入参数:svgen_dq1 //提供输入参数:svgen_dq1 //提供输入参数:

//提供输入参数: svgen_dq2 //调用函数模块svgen_dq1 //调用函数模块svgen_dq2 //访问运算结果svgen_dq1 //访问运算结果svgen_dq1 //访问运算结果svgen_dq1 //访问运算结果svgen_dq2 //访问运算结果svgen_dq2 //访问运算结果svgen_dq2 //输入:轴参考电压 //输出: 参考相位a开关函数 //输出: 参考相位b开关函数 //输出: 参考相位c开关函数 函数指针 void (*calc)(); //

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算法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ZLG 精选微信文章分享TN01010101V0.00Date:2016/08/01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算法 类别 内容关键词电机控制FOC 矢量变频 摘要无刷电机相比有刷电机控制起来比较复杂。可分为有感和无感控制,无论是哪种 控制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转子的位置,然后精确换向,这样才能保证电机达 到较高转速,且能保证了无刷电机起动的可靠性。 Technical Note

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算法 摘要:无刷电机相比有刷电机控制起来比较复杂。可分为有感和无感控制,无论是哪种控制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转子的位置,然后精确换向,这样才能保证电机达到较高转速,且能保证了无刷电机起动的可靠性 推送目的:介绍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 是否原创:否原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6437265.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5 关键字:电机控制FOC矢量变频 正文: 图1封面图(三相直流无刷电机) 无刷电机相比有刷电机控制起来比较复杂。可分为有感和无感控制,无论是哪种控制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转子的位置,然后精确换向,这样才能保证电机达到较高转速,且能保证了无刷电机起动的可靠性。 关键词电机控制FOC矢量变频 概述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器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案也逐渐用电子换相和复杂的控制算法代替机械电刷和换相器控制的方案,先进的控制方案既具备交流电动机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又具备直流电动机的运行效率高、调速性能好等诸多优点,同时克服了有刷直流电机由机械电刷带来的噪声、火花、无线电干扰以及寿命短的弊病。下面就让我们介绍常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

(※技术干货※)电机控制器开发详解看了还不懂

(※技术干货※)电机控制器开发详解,看了还不懂? 摘要重点介绍高性能车用永磁电机驱动系统中的高功率密度车用电机控制器、广域高效混合励磁电机和全数字化高性能电机控制软件平台3 项关键技术,提出了在功率密度、全范围效率、可靠性、维护性和成本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车用永磁电机驱动系统的解决方案。 前言 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因受到车辆空间限制和使用环境的约束,车用电机驱动系统不同于普通的电传动系统,它要求具有更高的运行性能( 如全速度范围的高效率)、更高的比功率(不低于1. 2k W/kg) 以及更严酷的工作环境(环境温度达到105℃) 等等[1],为满足这些要求,车用电机驱动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基本上可以归纳为电机永磁化、控制数字化和系统集成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面向车辆工况的电机系统优化设计能力,满足产业化需求的全数字化电机控制软件平台建设,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设计能力,以及高集成度功率电子模块研制与生产、产品可靠性、耐久性和成熟度的考核与分析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的推进,这些技术差距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1 高功率密度车用电机控制器 电动汽车中主驱动电机控制器一般采用典型的三相桥式电压源逆变电路,其主要部件包括功率模块、直流侧支撑电容和叠层母线排[2]。根据车辆对控制器的功率等级需求,功率模块大多采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 ,其成本一般占到电机控制器总成本的30% 以上,功率模块的性能、可靠性与成本直接影响电机控制器产业化的实现; 直流侧支撑电容是控制器中最重要的无源器件,主要作用是吸收功率模块开关造成的直流侧脉动电流,稳定直流侧输出电压电流,从而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其体积和质量对控制器的功率密度有很大影响。因此,IGBT功率模块和直流侧支撑电容是提高控制器性能和控制成本的关键。 1. 1 智能IGBT功率模块的研发 为提高IGBT功率模块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降低成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联合国内功率模块封装企业进行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智能IGBT功率模块的研发。在IGBT 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分析优化和工艺设计工作。首先,借助计算机仿真分析技术,优化模块内部芯片布局和布线,从而减少了模块内部的杂散电感; 优化底板设计、控制底板弧度,降低了芯片应力; 采用氮化铝DBC基板,降低了热阻。其次,应用专有干法大面积焊接免清洗技术,减少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