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身份认同

从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身份认同

从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身份认同
从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身份认同

○李霞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91)

[摘要]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讲述了一个七岁小女孩进入奇境后一系列的离奇经历。面对这个恍若真实的荒诞奇境,爱丽丝经历了从自我身份的迷失焦虑到寻求认同,直至最后对荒诞反抗的过程。本文从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寻求他者的认同及与之相对的抗衡他者的欲望过程。

[关键词] 爱丽丝;拉康;欲望理论;他者;认同;抗衡

中图分类号: 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0-0072-02

一、引言

刘易斯·卡罗尔发表的两部爱丽丝小说不仅是儿童文学的经典,也是英国文学的经典之作。1865年出版的第一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Alice in the Wonderland)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他塑造的7岁主人公爱丽丝的形象已成为英国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本文拟从哲学的角度,从拉康的欲望理论出发,解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

二、拉康的欲望理论

(一)欲望的层次论

拉康的欲望层次分为需要、要求和欲望三个层次。需要和要求视为现象学范畴,而欲望则视为本体论范畴,它们之间是互相交接的。需要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六个月前的前镜像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欲望发展于象征阶段。但其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则上升为主体和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欲望的本体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式,欲望的实现过程或者需求的对象也永远与本体之间有着隔膜。欲望的表达也试图去呈现欲望本身,但欲望的本体和欲望表达之间总隔着一堵墙。

(二)欲望他者的欲望

拉康认为,主体在镜像阶段形成自我意识,并达到一种主体与镜中之物合流归一的状态,但并没有确立自我。这是因为,欲望的对象本身不是物(镜中之我仍是一种物存在),而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也就是指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孩子在看到镜中的自我的同时,也看到了镜中的他者,长大之后,又看到了镜子外面乃至整个大社会中的他者。人们在他者中确立自我,也在自我中确立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自我认识到与他者的不同,从而产生内心矛盾和焦虑。为了维护自身内心的平衡,自我总是想方设法迫使他者服从自我,趋从自我,从而达到他者与自我的同一;另一方面,自我意识也意识到他者不单只是他者,还代表着强大的大他者,即整个社会。与强大的社会做无谓的抗衡并非稳操胜券的战局,因此自我也意识到屈从自我,约束自我,服从他人,适应社会,从而与他者达到一种认同。“人的欲望是在他者的欲望里得到其意义。这不是因为他者控制着他想要的东西,而是因为他的首要目的是让他者承认他。”(雅克·拉康2001:278)

(三)欲望理论与身份焦虑理论

身份具有双层含义:客观上,它是指社群中个体成员的标识和称谓,如性别、年龄、辈分、职业等;主观上,身份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指人类社会共同形成的精神文化和道德价值准绳,同时它作为人类心理层次的一种情结,凝结成一种身份认同:即在一定的社会框架下,个体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与某种更有地位、有影响、可以包容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相联系,并在这其中获得对自己的身份或角色的自我确认,回答“我是谁”或“我的身份是什么”等问题,从而获得心灵的慰藉。

“认同”一词在哲学中是指同一性,而在社会学中是指人的思想观念上的一致性。人的认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人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人的这种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认同。人们在“他者”的文化镜像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时,也急于在世界的话

语谱系中寻找自身的身份存在与身份认同,以避免遭遇身份焦虑和身份危机的虚无主义话语。在拉康的欲望理论中,“他者”作为与自我对立的形象,在解构自我的同时又建构自我,在消散身份的同时又重构身份。他者正是在昭示自我缺失与身份焦虑中构建主体,从而引导着主体的欲望和命运。

三、与他者的融合,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欲望

在《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爱丽丝掉进兔子洞之后,为进入门外诱人的花园,前后经历了多次身形的变化。在此过程之中,爱丽丝不断地被“我是谁”这个在哲学史上回响了数千年的问题困扰。爱丽丝在经过第一次变小和随后的变大后见到了小白兔,她自言自语道:“让我想想:早上起来时是不是还是我自己。我想起来了,早晨就觉得有点不对头。但是,我要是变得不是自己的话,那我又是谁呢,唉!这可真是个谜啊!”面对毛毛虫“你是谁”的提问,爱丽丝回答说:“我——眼下很难说,先生——至少今天起床时我还知道自己是谁的,可从打那之后,我就变来变去好几回。”对于鸽子的误认,爱丽丝生气地反驳道:“告诉你,我可不是蛇!我是一个——我是一个——我——我是一个小姑娘。”当假海龟要求爱丽丝讲讲自己的来历时,爱丽丝胆怯地说:“咱们不必从昨天开始,因为从那以后,我已经变成另一个人啦!”……身形的反复变化以及梦境下的新环境,即拉康理论下的“大他者”,使得爱丽丝对于自我身份产生了怀疑。同时,自我怀疑和他者的误解构成的困窘的环境和威胁使得潜藏在爱丽丝内心深处的这种对自身身份的难言焦虑得到凸显。焦虑和欲望是一对孪生兄弟,焦虑因欲望而产生,欲望也就决定了焦虑。爱丽丝此时扮演的是一个唯恐身份缺失的焦虑者,她渴望自己拥有正常的身形,渴望得到周围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

在这种欲望下她努力与奇境中的这个“社会”融合,试图消除内心的焦虑。在竞选式赛跑之后,当渡渡鸟要求爱丽丝接受一枚精致的顶针时,尽管爱丽丝认为整件事情都非常荒唐,可是动物们看上去都那么一本正经,她也不敢笑,一时又想不出有什么话要说,只好鞠了个躬,尽可能摆出一脸庄重的表情,接过了顶针。当大白兔误将爱丽丝当成自己的仆人玛丽安,要求她跑回家拿一双手套和一把扇子来时,爱丽丝并没有当即反驳,向对方辩解自己不是玛丽安,而是顾不得解释它认错了人,就赶快朝它指的方向跑去了。尽管爱丽丝自己觉得听从动物的命令不可思议,却还是听从大白兔的使唤。当发现公爵夫人的宝宝竟然是一头猪时,爱丽丝已不觉得这是一件荒谬的事情,甚至是将人类的宝宝和猪宝宝相比较。而面对柴郡猫的提问:“那个小孩变成什么了?”爱丽丝平静地回答:“变成一只猪了。”在这个奇幻的梦境中,尽管荒诞,但在自我身份受到质疑时,爱丽丝努力使自己融合在这个“大他者”的充满荒诞色彩的“社会”中,在他者的文化镜像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同时在他者的话语谱系中寻找自身的身份存在与身份认同,因此爱丽丝适时地屈从自我,适应他者,从而与他者达到一种认同。

四、与他者的反抗,设法使他者服从自我的欲望

经历了试图与他者融合以求得自我身份认同阶段,爱丽丝走进了另一欲望:与他者的反抗,设法使他者服从自我。在进入充满诱惑力的花园之后,所有人都害怕残暴独裁,喜欢砍人脑袋的红桃皇后,面对红桃皇后的“砍头命令”,爱丽丝勇敢地顶撞了红桃皇后,并把红桃皇后企图砍掉的三个工匠藏了起来。在爱丽丝的证词这一最后章节中,面对法院审判红桃杰克,红桃皇后坚持要先判刑再审判,爱丽丝大声反抗:“胡说八道,先定罪,算怎么回事!”。红桃皇后让她住嘴,她却毫不示弱:“我偏不!”、“谁在乎你们?你们只不过是一副纸牌!”

从拉康的欲望理论分析,当自我认识与他者不同,便会产生内心矛盾和焦虑。为了维护自身内心的平衡,自我总是会想方设法迫使他者服从自我,趋从自我,从而达到他者与自我的同一。爱丽丝此时采取的是与他者的抗衡,此时的他者区别于拉康欲望理论中的“欲望他人的欲望”。在爱丽丝的心中,真正的欲望是正常社会下的他者的欲望,而面对这个虚幻的荒诞意义上的“他者”,爱丽丝迫使这个荒诞的他者屈从自己,从而实现自我的欲望。也正是通过这

种抗衡,实现了儿童童话《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看似真实的荒诞想象。

五、小结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作为卡罗尔的成名代表作,通过对爱丽丝这一角色的塑造,阐释了爱丽丝想要融入他者寻求自我认同的欲望以及面对这个荒诞的他者想要抗衡的欲望,成功地创造了一部耐人深思的儿童巨作。在拉康的欲望理论中,自我意识的确立过程不过是被一个个无言的小他者组成的社会这个强大的他者迫使的过程,欲望的形成过程不过是对社会他者的趋势与认同、是他者意识欲望在自我身上的影响甚至欺凌的过程。爱丽丝融入他者的过程体现了她寻求自我身份、趋同于他者的欲望,然而奇境本身的荒诞性决定了他者的荒诞性和不可取性,爱丽丝这种寻求他者欲望的欲望注定是不可取的,她的抗衡充分证明了一点,从而,最终依然还是回归了欲望的无法实现性。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关于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论文关键词]拉康;欲望理论;隐喻;换喻;客体小a [论文摘要]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欲望理论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现象与本体的二元对立上,也体现在欲望的表达方式上。需要(need)和要求(demand)属于现象层面,欲望(desire)属于本体层面。隐喻和换喻是欲望表达的最常见方式。客体小a是欲望表达的实质性内容。 一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三个层面。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要求如果不能得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却已经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为主体提供了要求的诸多可能性和对象的多样化。尽管这些对象也许只是爱的缺失的替代品和弥补焦虑的象征品,但是比起需要来,要求的意义已经层出不穷。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在要求从需要那里分离出来的地方欲望开始成形。”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处在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这个分裂意味着一种浑然的整体性的缺失,浑然整体性也正是欲望所企图达到的目标。那么这种目标为什么在需要和要求那儿达不到呢?因为需要满足的是一种个体性的目标,不具有黑格尔意义上的普遍性,而要求虽然相对于需要来说,其满足的目标具有普遍性,但是要求的对象却也是一种幻象,而欲望既是对需要对象个体性的否定,也是对要求对象一幻象的否定。因此,欲望既有前两者的因素,又不是前两者的任何一方,“欲望产生于要求之外,因为当要求将主体的话语联结到它的条件上去时,它精简了需要”。因此欲望实际是要求减去需要之差,它的目标不可能在需要与要求的任何一方那里得到实现。欲望在消灭了需要的个体性和要求的幻象性之后,达到了一个本体性的境界,但是欲望的本体仅仅是一种乌托邦状态。尽管欲望演变的过程也经历了前面所说的两次异化或者否定,但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欲望的途程最终并没有迎来柳暗花明,而仍然处于否定、缺失的状态之中。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江西景德镇胡俐萍 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 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 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拉康对镜像阶 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 个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 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 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 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 了:这个处于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 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形象 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 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 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 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 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 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 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

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 (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 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 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 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 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 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 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 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 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 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 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 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6607289.html, 工作身份认同转变研究述评 作者:马珂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3期 摘要:在不同的职业类别或工作场所,人们所拥有的工作身份并不相同。然而,人们可 以在不同的工作身份之间进行转变。本文就针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然后阐述了其影响因素和转变过程,最后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认同转变 身份转变指脱离原来核心的、行为锚定的认同,转向探索新的可能自我,并最终形成新认同的过程。身份转变经常伴随着职业变化的产生,因此工作身份转变逐渐成为组织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与工作身份转变相关概念的定义,然后对工作身份转变的影响因素及转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有关问题做出了展望。 一、概念的界定 1.身份认同。首先理清“身份”、“认同”及“身份认同”间的关系。三个概念源自同一个英文“identity”。对identity概念的早期研究以哲学范式为主,并翻译为“认同”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同性恋者、少数族群等群体运动风靡欧洲,关于identity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仍将其译为“认同”。八十年代,Ashforth 和 Meal(1989)将社会认同理论引入到组织研究中,并将组织认同界定为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此对identity的研究分化为两个词汇:“identity” 与“identification”,其对应的中文分别为“身份”与“认同”。“身份”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张淑华等(2012)把身份总结性的看成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及地位的标识和称谓。对认同的定义,Weeks (1998)认为认同即你和一些人有何共同之处,以 及你和他者有何区别之处。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身份认同的含义错综复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不同群体所指的身份认同是不同的。Deaux(1993)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何洪涛(2010)认为,身份认同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2.工作身份认同。工作身份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工作中,我(我们)是谁?针 对工作身份概念的问题,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Dutton等(2010)认为工作身份指在 群体、团队、组织或职业活动中与成员关系相关联的员工身份与自我定义。Buche(2008)认为,工作身份是对个体对自己与雇佣环境相互交往的自我感知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性的表示。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董磷茜(2012)将工作身份认同界定为人们对于工作角色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以及人们愿意在工作角色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并通过其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

媒介的身份认同研究

经营性报社的身份认同研究 ——以R报社实习经历为例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学一班李亚宁 目录 一、引言 (2) 二、国内研究背景 (2) 三、理论基础 (3) 四、关于经营性报社身份认同的研究 (5) (一)经营性报社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是自我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5) (二)媒介人的自我认同倾向是经营性报社认同的核心倾向 (6) (三)受众的认同对经营性报社的自我认同影响越来越小 (7) 五、总结 (8)

摘要: 媒介是我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媒介的身份认同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提议。笔者对报社这一重要的传统媒介兴趣颇丰,尤其是对转企之后的经营性报社的运行和发展很感兴趣,本文主要以在R 报社的实习经历为参考背景,用参与观察的方法,从社会学角色理论和组织运行的角度对报社这一传统媒介的身份的自我认同做一个比较微观的分析,目的在于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报社这一实体。 关键词:经营性报社角色理论自我认同 一、引言 中国的媒介角色在社会认知的范围内处于阶段变化性的状态中。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媒介角色大体稳定。改革开放之后,媒体角色开始发生变化,媒介的各种功能也开始在人们的试探中得到开发和使用。1媒介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媒介角色的认知。报社作为最早的媒介之一,它的意识形态功能根深蒂固,其发展和变革受到大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的影响。现在经营性报社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身份认同与其角色的扮演息息相关,其自我认同也主要是从其角色和功能方面体现出来。 二、国内研究背景 中国的媒介改革每一阶段都带有不同的特征,而每个阶段的媒介特征都与面临的问题密切相关。总体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媒介制度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媒介复兴阶段,第二阶段是媒介产业化酝酿阶段,第三阶段为媒介产业化推进阶段。 1978-1991年间,在面对媒介发展的两大矛盾,媒介事业体制的行政拨款制与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媒介事业单位的财产权与创收要求之间的矛盾,在具体1中国媒介制度变革论/陈鹏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1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拉康: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 作者:张一兵原载:《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拉康哲学中的伪欲望理论。作者首先探讨了拉康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突出解析了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的欲望。其次,论文分析了拉康提出的大写他者的欲望逻辑是阉割式的不可能,这却是欲望最真的内驱力。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因此,个人主体之“要”永远是伪“我要”。 我们知道,本能之欲望在弗洛伊德的学理逻辑中,是本我的本质。相对于文化之我和社会之我,欲望之我是居有本真性的。固然这种欲望会受得阻碍和曲解,但它总会千方百计地设法得到满足。可是,拉康不仅消解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还进而提出,那个作为无意识基础的本能原欲在人的存在层面并不具有合法性。在拉康的哲学视域中,人的欲望总是虚假的,你以为是自己的需要,而其实从来都是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是一种无意识的“伪我要”。依拉康的观点,个人主体的欲望从镜像异化以后就不再是主体本己的东西,特别是在进入象征域之后,在能指链的座架之下,我的欲望永远是他者的欲望之欲望。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他就是要让人们揭开意识(文化)的帘子,以发现背后隐匿着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可是拉康的回答也干脆:“以为欲望的

问题不过是个揭开恐惧的面纱的问题的人,就将他指导的人们都蒙在这层裹尸布中了”。问题的关键在于,那裹尸布中并没有任何东西。呵呵,说得多阴毒。可是,拉康还关心人的欲望,“你到底要什么?”是他心目中的精神分析学所真正想弄清楚的最终问题。 1、本真的需要与异化的要求 我们已经知道,弗洛伊德区分了现实的对象性需要和心理性的愿望(欲望)。但拉康进一步说,欲望(désir)不是希望或愿望(wunsch/wish),弗洛伊德试图在梦中发现欲望,但“梦不是欲望”。拉康总在与弗洛伊德作对。在拉康看来,愿望是人有意识追寻的东西,而欲望则是无意识发生的。请一定注意,这里的无意识要解读为“他者的话语”。愿望是有可能通过幻想得到满足的,可欲望却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在拉康这里,被指认为欲望的东西不再是现实中的真实需要,甚至不是弗洛伊德所讲的心理性的愿望,而是一种在语言的象征域中,伪主体对本体论意义上的缺失之物永不可能实现的欲求。为什么?我们来看拉康的解释。 拉康否定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一切感性的生物主义需要-欲望观,也不赞同皮亚杰一类建构主义的经验需要论。他自己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需要-要求-欲望的三元逻辑。拉康承认,人的需要可能源发于生物性的匮乏,它总是以具体的缺失对象为欲求指向,一旦获得对象,需要则得到满足。

建筑工程施工优秀案例图文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优秀案例图文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优秀案例图文分析 一、地基与基础工程优秀体现:地下室侧墙与底板交接处的薄弱部位砼振捣密实,不渗漏。 控制措施:1、模板拼接必须严密、固定牢固,对地下室剪力墙和底板交接处(包括设置止水钢板位置)砼浇捣必须采用一次浇注二次振捣工艺;2、及时安排连续14天养护。优秀体现: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平面间距和上下皮间距均匀,钢筋顺直,感观质量好。 控制措施:1、钢筋绑扎前,必须在基础垫层、砖胎模上弹线放样,严格控制每根钢筋搁置位置的准确性;2、钢筋连接接头应现场取样测试,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好接头设置的位置、错开间距和长度;3、在设计要求厚度范围内确保钢筋保护层,迎水面保护层厚度、间距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应选用和加工制作具有一定刚度的马凳(或撑筋),间距、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4、绑扎完的基础钢筋应加强成品保护。优秀体现:地下室砼观感良好:1、表面平整、密实,无蜂窝麻面;2、阴阳角方正、顺直; 3、梁、板、柱节点位置砼密实、方正,几何尺寸准确(无胀模、无吃口)。 控制措施:1、确保内模架整体刚度、稳定性和强度满足要

求,确保柱、梁构件模板支设的准确性、牢固和严密,不漏浆,梁板柱节点不得用碎小模板拼凑;2、控制砼塌落度和 浇捣质量以及后期的砼养护;3、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和拆模 方式。优秀体现:1、地下室后浇带模板及其支撑单独支设; 2、地下室底板砼浇筑完成后,后浇带位置必须用废模板及 时做临时封闭,有效防止垃圾掉入和后浇带钢筋受踩变形。控制措施:1、后浇带位置的梁、板模板必须单独加工下料,支模架单独搭设,且模板应拼接严密、内模架固定牢固;2、后浇带在未达到设计及规范规定时间不得提前封闭:3、后 浇带砼封闭前,应采用旧模板或其它材料做临时封闭,以防施工过程中后浇带位置钢筋锈蚀有垃圾掉入或受踩变形。二、主体工程优秀体现:柱模板根部用小模板闭缝,有效防止柱砼浇筑时根部出现漏浆、烂根,保证柱根部砼密实。 控制措施:1、模板下料尺寸要准确,柱模根部位置楼面抄平,浮浆必须清除干净;2、对柱模根部空隙应用小模板或 双面胶或砂浆封堵严密,小模板尺寸要准确,固定牢固且应与柱模内侧齐平;3、浇筑前应先用水泥浆对根部进行扫浆 处理;4、浇筑时要控制好砼坍落度,不得过大或过小,振 捣棒应伸至柱根部振捣密实,不得少振、漏振或过振。优秀体现:1、首层内模架立杆底部铺设了槽钢,避免立杆直接 支设在回填的土基上造成二层梁板严重下挠现象出现;2、 立杆间距均匀且大小符合规范要求,底部设置了扫地杆。

以拉康的欲望理论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之“无名林”

○李红梅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384) 摘要]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拉康认为,欲望本质上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主体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本文通过拉康的欲望理论来解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无名林”,着重分析“无名林”中爱丽丝和卡罗尔的缺乏的欲望,从中得出反映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 缺乏欲望;他者欲望 中图分类号: 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8-0046-02 一、《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创作的时代背景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作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以笔名刘易斯·卡罗尔于1871年出版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姊妹篇。 维多利亚时代童话小说的崛起是在英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这一社会历史语境中完成的。工业革命一方面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激发了新的社会矛盾。布莱恩·奥尔蒂斯(Brian Aldiss)在论及工业革命和进化论对科幻小说的影响时指出:“工业革命和进化论都给人类带来了一种显著的隔绝感:人与人之间的隔绝,还有人与自然的隔绝——它如此频繁地在科幻小说里作为必须被征服的敌人而出现,似乎我们不再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部分了。”卡罗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备受成人和儿童喜欢的《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卡罗尔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第三章中将爱丽丝置于“无名林”中。“无名林”是一片树林,在那里,任何东西都没有名字。爱丽丝走进“无名林”后,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一只小鹿漫步跑来,它也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小鹿带着爱丽丝在树林里穿行,她们来到树林外面的另一片开阔地。小鹿挣脱了爱丽丝的搂抱,惊慌逃奔,因为她知道爱丽丝是人类的娃娃。而爱丽丝因为突然失去小鹿黯然神伤。本文试图从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依托雅克·拉康的欲望理论来解读“无名林”,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欲望理论 什么是欲望?拉康认为,欲望本质上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简言之,欲望的真正对象就是缺乏。缺乏是一种存在的缺乏,它超越了任何能表现它的东西。更进一步说,缺乏绝对不是存在的一种简单的相对物,它可以说是存在的基础,或者说,存在依赖于缺乏而存在。就如拉康所说:“存在是作为缺乏的一种功能而开始存在的。”鉴于拉康把欲望视为对缺乏的欲望,区分欲望与需要(besoin)就变得非常必要。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拉康,他们都把需要与满足放在一起来讨论。具体地说,需要代表着一种生物的倾向,或者说,一种生理上的倾向。如在动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基本上就是这种需要—满足的关系。而在人类身上,情况明显不同。人除了有生理上的需要以外,还有需求(demand),即通过言词向他人表示自己想要的东西,其根本上表现为对爱的需求。拉康指出,“在需要与需求的裂缝边缘处,欲望形成了……”所以,欲望不但有需要的特征,即它总是朝向对象,寻找对象、以求满足;而且它又有需求的特征,即它总是面向他人的,希冀得到他人的认可。然而,欲望不可能是需要。因为它的对象不是一种具体对象。它的对象根本上是一种缺乏,即它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同样,欲望也不可能是需求。因为需求必须借助于语言,而欲望只要求他人的认可,它本身是一种绝对物。 (一)爱丽丝的缺失的欲望 爱丽丝在镜中保有的唯一身份痕迹是:她知道自己的名字。没有名字,她就会真的成为一个“小对形”,因为她失去了她在符号中的最后一个身份标识。因此,爱丽丝进入“无名林”后,

教师身份认同感 文献综述

教师身份认同感 【摘要】教师身份认同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国内研究者日益关注教师身份认同感,从教师身份认同感的涵义、建构过程、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讨,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对现阶段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类概括整理。 【关键词】教师;身份认同 引言: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 教师专业身份有其特定的内涵, 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核心问题。同时,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认识的多样性,广大学者对教师身份认同的认识各有特色。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与反思,从而对教师身份认同感的研究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正文: 一、教师身份认同的涵义 1.身份认同 所谓身份认同,就是人们对自身归属的主动寻求。在英文中,身份和认同是同一个单词“identity”,它的基本含义为“‘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有的同一的性质或者状态、绝对或本质的同一’,以及‘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刻一个人或事物的同一性;一个人或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其他的状态或事实’。”[1]在社会学领域中,有五条理论脉络影响了对身份-认同的研究: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G.H.米德和符号互动论,舒茨和知识社会学,涂尔干和结构功能主义,马克思和批判理论。[2] 2.专业身份认同 张军凤认为专业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身份的辨识与确认,它关注的是个体在本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它的本质在于个体在群体中突显自己的身份特征,表达的是个体在本群体中“做到最好”的主体诉求。 身份认同和专业身份认同二者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身份认同包含专业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是对身份认同进一步的感知与确认。从某种程度讲,身份认同是向外的,它旨在使个体能够体认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能够接受和践行所在群体的行为规范、原则和价值取向,实现一种群属感;专业身份认同是向内的,它使身处于某个群体中的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努力使自己更加专业化,在本群体中彰显自己特有的身份特征,标识的是一种在群体成员中的地位。不过,无论是身份认同还是专业身份认同,二者都是主体在一定的生存场景下,在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考量下,在与外界的互动作用下,对自己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的持续、主动建构的过程。 3.教师身份认同 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指教师自我对社会所界定的教师内涵的认知与体验,确认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拉康欲望理论阐释 欲望问题是拉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拉康的欲望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需要(need) 、要求(demand) 和欲望(desire) 三个层面。需要和要求属于现象层面,之所以属于现象层面在于需要体现为可满足性,要求虽然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但要求仍然可以部分地得到满足,因而这两个层次属于现象层。而欲望由于具有绝对条件性,所以属于本体的形而上的层面。 可以将欲望的三个层次和三界图的形成对应起来来看。这样看的话,需要就存在于实在界,也就是婴儿出生之后的六个月之内,即前镜子阶段,要求产生于镜像阶段,即6—18个月之间,欲望(desire)发展于象征阶段,即18个月之后。当然,这种划分和镜像阶段的三界图的划分一样,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也就是说,需要、要求和欲望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具体讲来,需要是生理需要,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有条件性,它表现为可满足性。要求是对于爱的需要,属于中级需要,它打开了欲望不得满足的缺口。拿婴儿来说,需要就是对乳汁的需要,他饿了就要吃奶,渴了就得喝水,这些是就需要而言的具体内容。等到他长大一些时,就有了爱的需求,希望母亲经常抱着他、大人在身边爱护着他,宠着他,这是对要求而言的内容。在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像想象界的认同一样,主体总认为爱的对象越多越好。要求如果不能得

到满足,主体就会产生焦虑。而要求的对象却总是缺席的,比如孩子爱的要求对象―母亲。母亲的缺席,会引起孩子的焦虑。为什么呢?因为给于自己爱的对象不在了。为了减缓这种缺席而造成的焦虑,儿童用玩缠线板游戏的方式来抵御焦虑和恐慌,他(或她)借助把线球一放一收这样的重复性动作,来象征母亲的不在与在,从而为爱的缺失建立起防御机制。儿童玩缠线板这一游戏,其意义引申开来意指要求的实现过程其实是一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这种话语的言说方式表明,从需要到要求,主体的欲望发生了一个扭转,从原来的本能需要转为现在的文化需要。需要是个体的,而要求却已经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相互反馈的交往行动,交往行动为主体提供了要求的诸多可能性和对象的多样化。尽管这些对象也许只是爱的缺失的替代品和弥补焦虑的象征品,但是比起需要来,要求的意义已经层出不穷。 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在要求从需要那里分离出来的地方欲望开始成形。”欲望处在要求与需要分离的地方,也就是处在要求与需要的裂缝处。这个分裂意味着一种浑然的整体性的缺失,浑然整体性也正是欲望所企图达到的目标。那么这种目标为什么在需要和要求那儿达不到呢?因为需要满足的是一种个体性的目标,不具有黑格尔意义上的普遍性,而要求虽然相对于需要来说,其满足的目标具有普遍性,但是要求的对象却也是一种幻象,而欲望既是对需要对象个体性的否定,也是对要求对象一幻象的否 定。因此,欲望既有前两者的因素,又不是前两者的任何一方,

从自我主体分裂到他者身份认同_文化研究语境中的拉康主体理论

#文学研究# 从自我主体分裂到他者身份认同 )))文化研究语境中的拉康主体理论 方 亭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代表,拉康的主体学说极具张力。他通过对自我和他者的比对以及将语言和无意识引入主体研究,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0改为/他者思故我在0,从而消解了现代性意义上的实在主体。在当下文化研究盛行的语境中,拉康的主体理论在解构主体的同时,也为主体功能化、主体与身份的转化打开了新思路,同时还为后学意义上的身份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拉康;镜像时期;语言;主体/他者;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8)05-0142-04 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是当下备受 关注的法国哲学家,他创造性地将精神分析与社会文化语言结合起来,形成了后精神分析学的独特风景。在拉康丰富广博的思想资源中,其主体理论历来是争论的焦点。拉康将结构主义语言学引入主体问题研究,为之后的解构浪潮奠定了基础。 拉康接连在人成长的镜像、俄底浦斯、象征语言等几个时期从不同的视角消解了主体,拉康用他者 来解构主体,他宣称人的存在/总是在别处0[1]573 ;他突出了语言在主体构建中的作用,/主体只有在其言语的主体间性的连续性中才得到满足,而主体 的历史正是构成在这言语中0[1]268 。并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以全新的阐释角度引入语言学研究中,/主体的无意识即是他者的话语0 [1]275 。在当下 文化研究语境中,当后学理论中的/身份0观念越来越成为显学时,可以尝试将拉康的主体理论放在文化研究新的视域中去加以审视。拉康理论中虽然分裂了主体,但他对身份认同的一些观点却正好为主体和身份创造了对话的可能,并且契合了诸如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理论中关于身份认同的看法。当后学理论解构的狂欢散去后,拉康的主体理论为我们研究主体与身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从想象到象征:拉康主体理论之基本构成 拉康的主体理论由镜像阶段起始,经由镜像、俄底浦斯、社会语言三个阶段得以完成。其间经历了由想象界到象征界的历程,主体逐渐被他者所一再 压抑。 心理学家发现婴儿在6~18个月时能从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这个时候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还不完全具备肢体的协调能力,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在此时,一个关键的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婴儿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身的完整性。拉康注意到这一现象,并将其发展为著名的镜像理论。拉康这样论述到,婴儿(主体)对自身的第一次认识是通过镜中的影像,不论婴儿是否意识到镜中他人就是自己,主体的首次认可就是发生在他者的参照下。而且这个他者不是别的任何人,而是婴儿通过一系列自恋式认同与自我联系起来的镜中自己的影像。 随后在人的主体确立的过程中进入了俄底浦斯期,在这一过程中,婴儿不得不与母亲分离而踏入父权社会。这便进入了本体论异化的第二个层面,即他人面相认同中发生的自我异化。拉康的镜像阶段还广义地泛指一种主宰了童年的最初几年众人所建构起来的目光之镜。开始可能来自父亲,而后来是众人的镜像之看。自此主体将逐渐告别想象界,而被规训入象征域。从传统的话语逻辑来看,当孩子开始长大,将自主地进入社会。想象就不再是他生存中的主要支撑结构,他将成为一个理想主体(即笛卡尔所认定的那个/我思故我在0和康德那个理性 收稿日期:2008-07-20 作者简介:方 亭(1982-),女,河南信阳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文艺学。# 142#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X i n yang N or m a lUniversity 第28卷 第5期 2008年10月 (Ph il o s .&Soc .Sc.i Ed i.t )V o.l 28No .5O c.t 2008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综述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对拉康文本的阅读和理解,综述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从 弗洛伊德到拉康思想中的继承和变化。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象征父亲这一概念 的延伸,这构成了拉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全新理解,也构成了拉康精神分析理论 的核心成分之一。 1.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三种家庭情结之一 拉康对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解建立在弗洛伊德之上。他在于1938年为《法国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Fran?ais)所写的文章《个体成长中的家庭情结:对一种心理学功能的分析》(Les complexes familiaux dans la formation de l'individu: essai d'analayse d'une fonction en psychologie)将俄狄浦斯情结定义为三种家庭情结之一。拉康在文中这么定义情结:情结实际上以一种固定的形式联系着一些反应的整体,这些反应可以涉及到一切又组织 的功能,从情绪到适应于某一客体的行为都包含其中。对情结的定义就是,情结重现了一种 氛围的现实,其有双重含义: (1)情结的形式代表着这种现实,其客观地有别于心理发展中某个特定的阶段,心理发 展的阶段有其特定的起源。 (2)当某些要求着一种这种现实的高度客观化的经验每一次出现时,情结的活动都在经 历中重复着这种固定的现实;这些经验构成了情结的条件。 2.俄狄浦斯情结的三个逻辑时刻 拉康在第五个讨论班《无意识的种种构型》中更加详细和完善地讨论了俄狄浦斯情结的 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三个逻辑时刻。在拉康看来,三个逻辑时刻的通过是俄狄浦斯情结的 正常渡过的毕竟之路。 第一个时刻: 这一个时刻紧接着镜像阶段的认同阶段的完成,儿童在这个时刻与母亲形成了一种彼此 融合的关系。但拉康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与母亲之间并非一种纯粹的二元关系,反而他加入 了第三元——石祖。石祖对应着母亲的欲望的客体,而这正是儿童所必须要去满足的欲望。 儿童寻找的,便是让自己变成欲望的欲望,即可以满足母亲的欲望,换言之:成为或不 成为(to be or not to be)母亲的欲望的客体……为了满足母亲……必须且需要成为石祖。 儿童想象着母亲总是欲望着这一个“想象的石祖”,因此为了满足母亲,儿童不得不成为“石祖”。而由于三角关系已经出现,因此儿童与母亲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个想象性的中介,使 得之后象征父亲的介入成为可能。 第二个时刻: 这一个时刻是俄狄浦斯情结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时刻,父亲作为一种象征的功能 介入到了母亲和儿童的关系中间。在这一时刻,儿童发现,母亲所缺失的石祖被某个存在所 剥夺了。而剥夺并占有母亲石祖的那个人也就是象征的父亲。拉康对此这样说道:经验向我们证明,被视为剥夺了母亲的这个客体,尤其是母亲欲望的石祖性客体的父亲,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基本的角色,这就是最自然、最正常的俄狄浦斯情结。 象征的父亲并不一定是一个具象的存在,而可以是象征的一个彼者。这要这个彼者剥夺 了母亲的石祖,他在剥夺了母亲所缺失的欲望的同时也代表一种有关母亲欲望的法则。拉康 将这种象征的父亲称之为“父姓”。而父姓的意义就在于给予儿童一种律法、一种欲望的法则。这个时刻代表着儿童接受了父姓的阉割,也就因此进入了一个象征的秩序,即从想象界到象 征界。这个时刻也对应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所提到的原初压抑的过程。 第三个时刻: 第三个时刻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最后一个时刻,这一个时刻也标志着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束。在这个时刻,实在的父亲的登场,期指代一个能够扮演象征父亲的人物角色。而男女性俄狄 浦斯情结的差异也就是在这里显现出来,男性放弃成为石祖,转而认同拥有石祖的父亲。而 女性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像男性一样认同父亲,另一种则是认同母亲,以便像母亲一样知 道可以去找一个拥有石祖的男人。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拉康经典的镜像理论对我的启发 --- 江西景德镇胡俐萍 一、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 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 儿童的自我和他 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拉康对镜像阶段的 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 个 6-18 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 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 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 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 生了:这个处于 6-18 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 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镜子中的 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 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 姿态运动。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 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 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 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 的喜悦。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

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 (一)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 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 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 转化。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 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 一个完整的形式。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 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 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 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 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的话说,就是“自我的 异化”,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 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 , 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二)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

自我身份认同的几种研究视角述评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291自我身份认同的几种研究视角述评 王 亮1 吕春娟2 (1.广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10006;2.兰州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个体关于自我的身份认同问题,是个体无法逃避而又经常追问的话题。现代性的深入。特别是个体人的现代性的苏醒和发展,个体关于自我的身份追问,更是一个时时关注的话题。关于个体自我身份的追问,有本质主义的自我身份认同视角,结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以及自我叙事建构等理论视角。 关键词:自我身份认同;研究视角;理论述评 中图分类号:G91-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291-3 人类的生存特点决定了认同问题是人类与生俱来而不能回避的问题。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会面临着“我是谁?”的疑问。身份认同探讨的就是个体关于“我是谁”这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普遍性的话题。身份认同对个体来说,十分重要。埃里克森指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一种稳定的身份感,这种身份感将在这个人面临不同的情景转换时仍相对长期地维持。无法取得一种确定的身份就会造成身份弥散,它将使个体因恐惧被他人取代而不能做出承诺或进入(与他人的)紧密的关系”。通过对自我的身份认同,个体可以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自我存在的意义,一旦个体无法认同某种身份,就会陷入认同危机之中,处于仿徨和焦虑状态。在个体关于 “我是谁”的身份追问方面,概括起来,从时间序列上看,有以下几种研究视角。 一、本质主义的自我认同视角 本质主义是一个非自明性的概念。作为一种认识论视角,本质主义在早期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等人。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十分明确地强调了人的意识的自为自在能力。思想的我就是自我身份认同的内在核心。从笛卡尔开始,到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西方社会哲学的大家们都在高扬、推崇、论证人的主体性,对人的理性意识无限肯定,认为“存在着一个自我或内核,像灵魂或本质一样一出生就存在,虽然最终会有不同的可能发展,但在人的一生中会保持不变,由此生发出连续感和自我认同。”这种片面强调个体认识的绝对性的观点,我们把它称之为本质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主义认识论体现在自我认同观上,即认为自我是不依赖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能思想的精神实体。换句话说,“自我”像一个自然物体那样,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认为个人的自我身份认同是个体人自然拥有或生成的,是通过个人的意愿和理想而获得的。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来说,自我身份认同就好比孩子在镜中第一次照见并发现自己,从而在主体和镜像的合一中形成了自我的身份。随着一些学者所宣称的“后现代社会”的来临,一些社会科学家,强调在现代性社会中,个体开始成为存在者的中心和尺度。人成为决定一切存在者的主体。这些思想,笔者认为代表了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上的本质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视角。 本质主义的自我及自我身份认同观,一方面体现了唯心论的认知观。强调个体具有超越制度制约的能力,个体能通过对自我生活的有意识计划创造自我实现和自我把握的方案。不可否认,自我身份认同关注的是个体的主观世界和主观选择。但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真的可以超越社会和文化吗?亚历山大指出,不论任何历史阶段上的个体,都只能在所处的社会文化结构中被理解。事实上,任何个体的人都是嵌入到具体的社会结构中的。另一方面,这种无“他者”介入的封闭式空间中形成的自我身份认同是静止的、稳定的、自足的,但也是脆弱和不堪一击的。 一旦当个体由和谐的“想象界”进入冲突的“象征界”,在由多重他者所构成的视域中观照自身,参照物的杂乱和错综可能使个体陷入无所适从的“身份危机”之中。 二、结构主义的自我身份认同视角 本质主义自我身份认同强调个体的自在自为,认为自我是个体心智的产物,体现在自我身份的认同观,则主张身份认同是一种个体的纯心理认知活动。这种认同观的实质是强调个体的身份认同完全是形成和根植于自我定义和自我理解之中。而在结构主义视野下,认为一切社会现象的性质和意义都是由结构决定的,结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自我只是结构中的一个“代码”或“符号”。个体所具有的各种身份,也是社会结构的产物。对于自我的身份认同,则强调自我的身份及身份认同是由社会的结构所决定的,是形成和根植于他人存在、社会存在之中。即形成于有些学者称之为“他者“或“他人”的影响和制约之中。泰勒在谈及自我认同时强调,“一个人不能基于它自身而是自我,只有在于某些对话者的关系中,我才是自我。”即“我是谁”的意识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个体中萌发,而是他者影响的结果。正如法国社会哲 作者简介:王亮,(1972—)女,甘肃天水人。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从事城市社会学 方向的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研究”项目编号:10YJC840068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社区认同视角下的外国人社区治理模式研究--以广州市非洲裔外国人为例”项 目编号:GD10YSH02的阶段研究成果。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7716607289.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83.html

欲望及对《哈姆雷特》中欲望的阐释

欲望及对《哈姆雷特》中欲望的阐释* 雅克·拉康 陈越译注 客体莪菲丽雅 为了引起大家的兴趣,我预告过要在今天谈谈那只“诱饵”,她的名字叫莪菲丽雅。我愿兑现这一诺言。 诸位记得,我们的目的是要阐明那出现在《哈姆雷特》中的欲望的悲剧——这里的欲望,也正是我们精神分析所关心的那种人类欲望。 只要我们不想曲解这个欲望,不想把它同别的东西搅混,我们就有必要把它设定到一套坐标中去,而这套坐标应该像弗洛伊德所表明的那样,把主体确立在隶属于能指的某个位置上。能指不是“反映”,不是所谓“人际关系”的单纯的产物——全部精神分析经验表明正好相反。为了说明这一经验的种种假设,我们必须参考一种拓扑学系统;离开了这个系统,产生于我们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将是无法辨明和没有意义的。图解表明了这种拓扑学的基本坐标。1 * 本文节选自拉康1958—1959年的研讨班《欲望及其阐释》。所选的这部分是经雅克-阿兰·米勒整理后,于1977年在《耶鲁法语研究》55/56期专号用英文先行发表的,英译者詹姆斯·霍伯特,中译文即根据这个版本译出。——译者 1拓扑学研究几何图形在连续改变形状时还能保持不变的一些特性,只考虑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的距离和大小。拉康从1956年起在教学中采用这套拓扑图形。他自己说过,这套图形用途广泛,不失为一幅精神分析经验庞大领域的地形图。它特别适于标明欲望在与隶属于能指的主体的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因而是理解本文论述的关键。由于他的听众早已了解这套图形的基本假设,所以拉康没有加以说明。现简要提示如下。图形1是整套图形的基本单位,其中矢量S→S′代表能指链,即主体在能指中得到表述的过程;△→代表回溯性的读解过程。可以拿一个句子作蓝本,理解该图形的历时性功能:“句子只是在最末一个词项上才完成其意指作用,每个词项都已在其他词项的结构关系中得到预示;反过来,每个词项又都通过其回溯作用来确定其他词项的意义。”该图形被拉康形象地称作“le point de capiton(凸起点)”,即软垫上缝迹间每块凸起的部分,暗示它是固定作用的结果:像“钉住”垫料那样,两条链的进退效应“钉住”了意指作用永不停息的滑变。但拉康强调这种“钉住”只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想法、一套“绝对真理”的神话:“谁也别想把意义钉死在能指上,能做的只是把一个能指跟另一个能指钉在一起,于是总有某种新的意义涌出来。”图形2(原图略去,即图形3的下半部)描述了“凸起点”的共时性结构:A是“他者”(语言=无意识)的位址(locus)、“能指的宝库”(见注5);s(A)是信息的位址,表示意识主体从他者处通过一种回溯读解,在这个时刻将所指s(意义,或被假定为“真理”)作为一个言语成品构成。于是它描述了主体间交流的一般公式,即主体从他者处接受他自己的信息。“实在界破洞”构成了意指链上这两个根本性的关节,“一个是用于藏纳的洞穴,一个是由之逸漏的孔眼。主体对能指的隶属,从s(A)到A,又从A回到s(A),确是个循环”。只要他者的宝藏不枯竭,意指与释义的循环就生生不息。这是主体对他者的隶属,从他者处泯灭自身,即符号的意义(本身被划除的主体)。主体在与他者的认同中异化为一个典范自我

二语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专业领航ZhuanYeLi n gHang 2019年5月 May.2019教师?TEACHER 二语身份认同研究述评 田笑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文章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两个层面总结、概括了国内外有关第二语言身份认同的研究成果。国内相关研究起步时间较晚,且研究的重点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领域。相对于国外后结构主义框架有关研究的丰硕成果,国内二语身份认同研究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研究述评的基础上,文章结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特点,给国内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第二语言;身份认同;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9-03-17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4-0113-02 “身份认同”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对“究竟是谁”的探讨,既涵盖了自我的个人意识,也包括人所属的社会群体的群体 意识。20世纪20年代至今,不同的学术领域对“身份认同”的研究已经有了大量的成果。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因素,基于语言和人类的亲密关系,人的身份认同研究不 能脱离语言,“语言身份认同”已经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结构主义思潮以及后结构主义思潮对语言身份认同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语习得研究中,结构主义将心理学和哲学传统上有关身份认同的理论作为语言学习者个性形成和自我反思的核心过程,后结构主义将身份认同看成是语言学习者个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过程。语言身份认同的 研究主要位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框架内(Block, 2007;高一虹等,2008)。 一、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二语身份认同研究 (一)结构左义二语9?份认同研究 结构主义将身份认同视为相对固定、客观的外部社会结构范畴。结构主义框架内语言身份认同研究重视相对稳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结构因素对语言认同的决定性影响,以定量研究的方法为主,着重社会主体的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探究。在Taifel(1978)的社会身份认同理论的基础上,结构主义语言认同在坚持群内群外认同的二元对立的前提下,更加关注主观上的认同的多元性、复杂性,个人的身份认同与内隐的身份认同过程,以及与群体成员身份认同相关的心理机制。 (二)后结构左义二语身份认同研究 后结构主义语言身份认同认为身份认同是在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多样化、动态化的实体,自我是由认知的差异性而不是同一性组成的。近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将目光投向后结构主义框架中更加具象和自觉的自我身份认同的探究。 在Vygotsky(1986)的“社会建构理论”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Lantolf为代表的研究者就开始投身于二语习得中自我身份认同建构的研究。近年来,学界逐渐关注二语学习者选择与二语使用有关的“想象共同体”的研究(Norton,2014)o Norton的理论框架解释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复杂而不断变化的语言身份归属问题。 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群体多语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后结构主义下的二语身份认同研究成了热点。二语身份的类型主要有民族身份、种族身份、国家身份、移民身份、性别身份、社会阶层身份等。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这些二语身份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维度:成人移民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研究、外语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研究、留学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研究。 成人移艮的二语身份认同研究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移民的其他社会生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也是考虑的重点(例如,Goldstein,1996)。外语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研究中,课堂学习成为研究的重点。留学语境下的身份认同的研究成果也很丰硕。二语习得中性别与身份认同、国家身份认同等都是留学语境下身份认同的研究主题。二语性别身份认同中,“男女身份权势”是一个广泛探究的议题。除此之外,国家身份认同也是留学语境下广泛研究的课题(例如,Smith, 2004)o研究发现当留学生在二语学习中的个人身份认同遇到危机时,国家身份认同就相对凸显,成为留学生身份认同的主体(例如,Talburt&Stewart,1999)。 从二语身份认同的概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结构主义二语身份认同研究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后结构主义二语身份认同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以叙事研究方法为主的质性研究的方法得到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揭示和细化 基金项目: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项目(C4/规划02/001)o 作者简介:田笑(1989—),讲师,研究方向:语言身份认同、二语教学与习得等。 11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