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九第一课 美苏争锋 导学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九第一课 美苏争锋 导学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九第一课 美苏争锋 导学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九第一课 美苏争锋 导学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美苏争锋导学案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

(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过程

(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表现

[思维点拨]

雅尔塔体制的含义

是对1945~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

[易错提醒]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表现

(1)全面“冷战”

①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的西部和东部分裂。

②亚洲: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裂,先后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③美洲: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

(2)局部热战

①朝鲜战争:1950~1953年,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1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先后发动“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2.评价

(1)消极影响:美苏“冷战”,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

(2)客观影响

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互相吸取经验和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思维点拨]

1.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两国争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美苏没有直接在战场上交战而已。

2.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虽然也有局部的热战,但由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因而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堂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治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

——杜鲁门1947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说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三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杜鲁门的演说对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3)材料三中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受到撼动”。简要叙述“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的典型事例。

答案(1)“两种生活方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影响: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2)“两种生活方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影响: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3)美国措施: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苏联的措施:组建华约组织、经互会。结果:两极格局形成。

(3)德国分裂;朝鲜战争的爆发;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

【当堂测试】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B.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C.雅尔塔会议没有协调美苏关系 D.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答案 A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即是因为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答案为A项。

2.苏联《消息报》和《真理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的第三天和第四天,就分别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这是因为杜鲁门主义 ( ) A.表明了美国公开与苏联对抗,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B.表明了美国要发动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

C.实质是马歇尔计划

D.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答案 A

解析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核心,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因而引起苏联的极力反对,故选A项。

3.马歇尔计划要求受援国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该组织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多边和双边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垒。这主要反映出马歇尔计划 ( ) A.巩固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B.客观上有利于西欧

经济一体化

C.对恢复战后西欧经济起重要作用 D.便利了美国向西欧

输入大量商品

答案 B

解析本题抓住题干关键信息“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

垒”,这在客观上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故选B项。

4.下图是1947年苏联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图中俄文“3AEM”

意为“财政贷款”。作者创作该漫画的意图是揭示美国( )

A.拉开对苏“冷战”的序幕 B.极力推动欧洲一体化

C.援助推动西欧经济复苏 D.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答案 D

解析该漫画中体现了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美国通过经济援助以控制西欧国家,故D项正确。5.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 A.提出杜鲁门主义B.实行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答案 C

解析1955年华约建立,与1949年建立的北约对峙,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故C项正确。6.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 ) 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答案 C

解析“该条约”指“华沙条约”,1955年为了应对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被迫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苏联和波兰等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故选C项。

7.柏林墙的修筑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美苏的大国强权主义达到高峰 B.反法西斯国家对法西斯势力的正义制裁

C.东西方“冷战”的加剧 D.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答案 C

解析1961年修筑的柏林墙从本质上反映出东西方“冷战”的加剧,故选C项。A项中的大国强权主义不能完全反映出柏林墙修筑的实质;B项叙述错误;D项两种军事力量说法片面,应为两种政治军事力量。

8.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 ( ) A.朝鲜战争B.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D.越南战争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冷战’背景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朝鲜战争。9.1962年10月16日下午4点,苏联广播员开始宣读一份声明:“关键在第三段:为了尽快消除危害和平事业的冲突……苏联政府……已发出一道新的命令,撤除你们所谓进攻性的武器,把它们装箱运回苏联。”这份声明 ( ) A.表明美国在两极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B.是古巴导弹危机结束的标志

C.美国在美洲的“冷战”政策继续 D.苏联对古巴导弹事件阳奉阴违

答案 A

解析从“1962年”并结合“苏联政府……已发出一道新的命令,撤除你们所谓进攻性的武器,把它们装箱运回苏联”可知,这是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所作出的反应,故选A项。

10.2016年11月,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去世,享年90岁。这位伟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特别是亲身经历了古巴导弹事件。古巴导弹事件的平息 ( ) A.缓解了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 B.促进公平合理新秩序的建立

C.削弱美苏超级大国的影响力 D.体现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答案 A

解析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使当时剑拔弩张的形势暂时得到缓和,故A项正确。11.“战后欧洲经济支离破碎,为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巨大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广阔前景。美国就可以借加强其在世界的经济地位,奠定其引领世界的基础,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1946年某国这一报告的出台 ( ) A.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B.表明了与美矛盾激化

C.启动了马歇尔计划 D.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

答案 B

解析依据材料的内容可知该国是站在与美国对立的立场发布该报告的,揭开“冷战”序幕的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A项错误;该国应为与美矛盾激化的苏联,报告中出现了“商品输出”“称霸世界的野心”即是体现,B项正确,C项错误;两大集团对峙形成是在1955年,D项错误。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完整版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理解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冷战”等重要史实、概念;掌握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本过程,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冷战”的视频资料、历史图片、文字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合作讨论,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冷战政策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史实中认识霸权主义的危害;认识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只有理解、信任、对话才能使人类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课内容为必修Ⅰ最后一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大国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分歧,形成了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相互对峙局面,其交锋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课内容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编排特点:教材线索较清晰,图文并茂,信息量较大,学习理解有一定难度。 教学重点:美苏的“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教学难点:“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和国际局势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美苏“冷战”等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初中历史在升学考试中的地位不突出,使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并不理想,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加上新教材是专题体系,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想要清晰展现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他们信息来源广泛,思想活跃前卫。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高一学生对国际时事的兴趣浓,关注度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国际时事与历史问题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历史问题和国际时政的理解深度,逐步掌握寻根溯源的研究途径和方法,由此使得历史学习的经世致用功效得以充分体现。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1)传统思路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为了让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本设计采用传统教学思路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别从背景、过程、影响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战后美苏争锋、形成两极对

美苏争锋说课稿

《美苏争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美苏争锋》,我将从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来说教材。 一、说教材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本课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从昔日的盟友反目为仇,并逐渐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课与前后内容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教材结构的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基本史实,辨证的看待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从原始文字材料、图片和纪录片等视频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认识、理解、感悟历史;通过用表格归纳美苏争锋的表现,要求学生学会用表格罗列知识点。在教材处理上,我将围绕核心知识大胆取舍,通过有力的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方法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教学中我希望与学生产生共鸣,通过见证霸权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危害,渗透世界历史“和平”“发展”的主流理念。同时在理性层面上要使学生明确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的,其外交政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本着遵循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及“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

高一历史必修1 美苏争锋

高一历史必修1 美苏争锋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概念:“冷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古巴导弹危机等。 2.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认识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3.概括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和苏联的反击措施,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认识美苏“冷战”造成了二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理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及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责任感。 5.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影响,通过补充阅读材料和加强对课文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方式 1.结合主题思路大胆取舍,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建议教师:以“冷战”的形成背景、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为思路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例如,为了更好理解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二战后苏联实力增强与政治威望提高、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等历史材料,或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探究。整合教材内容如下:

2.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议布置预习思考题:(1)找出重要概念。(2)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哪些?(3)苏联采取了哪些反击措施?(4)“冷战”下的国际关系如何?(预习思考题无须用本子专门写下来,能在课本上找到的,只需画在书上就行;需要归纳的可写简要提纲。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自学习惯。预习思考题的难度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一般以了解课文知识、突出重点知识为主,跨度不宜太大。) 3.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例如,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的,就让学生自己阅读找到答案。 4.注重创设情景,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互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 5.围绕主题补充或重新整合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例如引入资料: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战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和用计算机演示“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地图”等,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冷战”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认识到历史资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进而懂得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始材料和时政资料。 教学构想 (注:如果教学对象基础好,自学能力强,并能自觉做好预习思考题的,可省略讲各教学内容的①)

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高手必备之美苏争锋

历史学科 学案 教案 考点总结 课时训练 考前必备 名师指导

美苏争锋 【课堂导入】 1945年,一位苏联外交官在一个十分友好的场合送给美国大使哈里曼一份珍贵的礼物——一座雕刻得异常精美的美国国徽,也就是一只木雕老鹰。哈里曼珍爱地将它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七年后美国情报人员偶然发现它是一只窃听器,恼怒之余,美国将计就计,利用这只窃听器向苏联输送大量假情报,直到八年后的1960年才公开此事。你偷听我七年,我欺骗你八年,这场长达15年的谍报战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什么特点?美苏针锋相对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对世界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整体感知 本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美苏争霸的背景、表现、影响。图示: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二战后期,__雅尔塔__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__国家利益__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__领导世界__”。 (4)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点拨提示:1.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

2.美苏“冷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益的根本对立。 2.形成过程 (1)美国的冷战政策: ①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了“__铁幕__”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②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提出美国要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党的扩张,即“__杜鲁门主义__”。 点拨提示:“冷战”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作为开始的标志,但首先发出“冷战”信号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③经济上:1947年,马歇尔针对欧洲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__马歇尔__计划。 思维拓展: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有怎样的关系? “杜鲁门主义”公开反共反苏,“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④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组成军事政治集团——__北大西洋公约__组织。 (2)苏联的反击措施: ①政治上: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__情报局__”。 ②经济上:1949年成立__经济互助委员会__,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③军事上: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__华沙条约__组织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全面冷战 (1)德国分裂: ①背景: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冷战逐渐加剧。 ②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__民主__共和国。 (2)朝鲜分裂: ①背景: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形成了两个占领区。 ②分裂:1949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__大韩民国__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李翠霞 一、设计思想: 1、课堂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尽情展示自我,积极体验感悟。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感悟。 2、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本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线索较清晰,于是对本课经行整合,教学进程安排分成三个话题教学:话题一、所恃何长图争锋?话题二、龙争虎斗齐争锋?话题三、各抒己见议争锋?通过富有文学色彩语言的概括和设计教学情境,从中培养学生感知历史的能力,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美苏“冷战”造成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局部不稳、动荡,从中感悟霸权主义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危害,明确反殖、反霸应当成为多数国家的外交内容,感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感性认知提高到理性认知水平。在落实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态度取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能力要求的领悟。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必修Ⅰ最后一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美苏争锋》。该内容主要讲述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大国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而引起的一系列交锋,其交锋以“冷战”为主要形式,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方面面,知识点较多。在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和会考标准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与补充,并就冷战影响、霸权主义危害和如何维护和平引导学生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感悟。本课处理主要是以“冷战”为中心,在引导学生认识“冷战”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对为何冷战、如何冷战、冷战影响等相关问题的探讨,其中特别注重对冷战影响的探讨:美苏“冷战”威胁了人类安全与和平,造成世界局势的局部紧张,但同时也推进了世界的整体进步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不断发展。 三、学情分析: 关于美苏争锋,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已涉及,因而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是比较熟悉的。但并美苏争锋的原因和影响、实质的认识不够具体和深入,有待通过

[县公开课教学设计]美苏争锋

课题:美苏争锋 时间: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必修Ⅰ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的第一课:《美苏争锋》。本课主要讲述了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从昔日的盟友反目为仇,引起一系列交锋并逐渐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其交锋以“冷战”为主要形式,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苏“冷战”威胁了人类安全与和平,造成世界局势的局紧张,但同时也推进了世界的整体进步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的不断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我们现在国际关系的处理也有借鉴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校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资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基础知识,尤其是世界史知识薄弱,理解和分析史料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给本课带来一定难度。 三、教学设计思路: 我的设计思路是利用时政热点话题引出问题:中美有无发生“新冷战”的可能,联系当下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希望学生能够利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当下国际社会的实际问题。新课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冷战的缘起,冷战的表现以及冷战的影响。最后一个探究问题是本课的高潮,学生从政治、经济格局、外交等多个角度探究当下中美有无出现“新冷战”的可能,首尾呼应,以开放性的问题结束,升华主题,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幻,我们都相信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都有能力,有智慧应对所有挑战,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四、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1.唯物史观:在梳理和概括美苏争霸的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和感悟实力于国家地位、和平于人类社会,部分于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2.史料实证:通过史料辨析,提取相关有效信息,最后做到运用历史资料分析中美有无“新冷战”的可能,切实做到论丛史出,提高全面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 3.时空观念:结合冷战是在二战的时间背景下发生的,理解欧洲优势地位下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美苏争锋 (11)

第一课美苏争锋 【走进多彩的课堂】 二战期间,美苏两国是盟友,他们相互合作,但是彼此的利益追求,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差异,对外政策着眼点不同使他们反目为仇,应该说他们的合作是暂时的,有条件的,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大战时期他们在处置德国和对日作战问题上虽然没有产生太大的分歧,但是在东欧问题、亚洲问题和日本的处罚问题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美国确立起霸主地位后实行冷战政策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而雅尔塔体系作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无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和平有着重大影响。 问题一美苏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简述同盟出现裂痕的原因和表现,这一裂痕对二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问题二“山姆大叔”何以能独霸全球?它是怎样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来领导世界的?结果怎样? 问题三概述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实质、特点和过程及影响 问题四苏美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问题五美国为什么要倡导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最后仍然保留着什么条款?为什么? 【细说教材】 早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历史就已经孕育着战后世界的对抗。国家利益的冲突必然会使它们从盟友转化为对手,无疑也埋下了大国冷战的伏笔,两大政治军事集团阵营的建立就是最好的注脚。而广袤的欧洲就是双方激烈争夺的全球战略重点区域或战场。 一二战结束前后,美苏同盟出现裂痕的焦点是什么?双方为此展开了怎样的哪些较量与争夺?结果如何?

应该说,美苏双方裂痕的焦点就是抢夺势力范围。 在战争末期,双方围绕着东欧国家走势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西方国家希望东欧国家通过自由选举建立起民主国家维护美英利益。苏联则坚持东欧各国建立起对苏友好的政府以保障苏联的国家安全。这一争论表明东西方之间存在着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尖锐矛盾。 杜鲁门上台后,大肆攻击苏联支持建立的卢布林政府采用的是高压和专制的手段,还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成立了警察国家。所以至今仍有美国人认为是苏联人的极权主又,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使美国被迫进行必要的反击。 在伊朗撤军问题上双方也剑拨弩张,激烈争夺甚至还闹上联合国。 苏土纠纷使得双方再度关系紧张。美国通过军事和经济手段并用的方式暂时取得了一种实际优势。 在对日占领问题上,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的建议,单独占领了日本。即使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委员会美国亦拥有最后的决断权。 此外,美国企图扶植亲美反共政权,控制中国,但是中共领导人民推翻了美国支持的蒋介石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率残部败逃台湾,台湾开始与祖国大陆分离。 应该说同盟间裂痕必然出现,因为美国随着自身力量膨胀和各种条件成熟是一定会有所作为,逐鹿于世界的。 实际上在二战后初期美苏双方的争夺与角逐中,美国是暂时占据了优势的[问题探究] 有人说,战后初期东西方之间不能和平相处的主要原因是苏联政府发出了咄咄逼人的攻势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引起的。对这种观点你持什么态度?为什么?请用史实简要说明。 [分析引导] 实际上,东西方之间不能和平相处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国,而不在苏联。

高一历史必修一美苏争锋练习及其答案

专题九当即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美苏争锋 一、选择题 1.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原因不包括( ) A.二战结束后,美苏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 B.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C.苏联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障碍 D.二战后,美国重新回复到反苏和反共的立场上来 2.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请回答杜鲁门的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 3.东西方冷战的影响不包括( ) A.使北约和华约对峙局面形成 B.导致了德国、朝鲜半岛的长期分裂 C.加深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势力之间的矛盾 D.有利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4.美国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强调合作而不搞对抗 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C.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 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 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③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20世纪50年代中期形成的两极格局对世界的主要影响是( ) ①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②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导致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④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 ①扶持进而控制西欧②援助欧洲发展 ③建立北约组织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9.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 )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铁幕演说 D.经济互助委员会 10.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凯南在致国务院电报中说:“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的。”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 A.英国B.苏联 C.日本 D.德国 11.观察漫画,它反映了“冷战”期间的哪一事件(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专题九_第1节_美苏争锋

专题九:第1节:美苏争锋 [知识结构]: 1.雅尔塔体制 (1)含义:二战后期,以为主导,按照等国际会议精神重新确立了的国际关系新体制。 (2)实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2.美苏两极对峙冷战

3.美苏两极对峙冷战造成的突出影响(主要事件) △事件之一:德国分裂△事件之二:朝鲜分裂△事件之三:古巴导弹危机 [典型例题]:(2006·上海历史·15)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开展的标志是( B ) 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戴高乐的就职致辞 [基础演练]: 1.(2008·江苏历史·19).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B ) A.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2006·江苏历史·21)下列关于两级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美苏两国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级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级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美苏两级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08广东理科基础)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C )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4.(08天津文综)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D )A.1961年柏林危机 B 苏伊士运河战争 C.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5.有人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都是美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9.1美苏争锋学案

一美苏争锋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原因 (1)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推行______________。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2.形成 (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______”演说。 (2)美国的冷战政策 ①政治:1947年,_____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②经济:1947年,______________提出,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③军事:1949年,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建立。

思考1 为什么说“马歇尔计划”远不止是一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3)苏联反击措施 ①政治:1947年,苏联等九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经济:1949年,苏联等六国成立________,以对抗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军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______”建立。至此,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思考2 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通过这句话,你能不能结合书中的知识,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间有何关系?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消极:美苏冷战导致了德国、朝鲜等国家的分裂;美苏冷战导致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积极:(1)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并存中都不同程度地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 第1课《美苏争锋》 一、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 《美苏争锋》是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1课。《美苏争锋》即两极格局的形成,是二战前后国际关系中世界格局的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伴随着美苏两国的争夺和在各自羽翼下的内部力量的消长,加之其他国际力量的发展,世界政治格局最终从两极向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政策及苏联的对抗措施,双方在“冷战”方式下进行的激烈争夺及影响。 三、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对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已经有了一定概念性认知,但是缺乏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归纳掌握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 2、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㈡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史料阅读、问题探究法等分析、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实质和影响。 2、运用情景再现和活动讨论法让学生利用课堂讨论充分理解马歇尔计划的实质、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注重启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美苏“冷战”造成战后国际关系的长期紧张,培养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美苏争锋、两大阵营的对峙,实质是国家利益的争夺。 3、明确国家实力决定国际地位,当前我国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2、难点是美苏对抗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的时代。世界舞台上除各个国家之外,还活跃着许多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国际组织的图片,问:下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图片分别代表哪些国际组织? (学生回答分别是联合国、世贸、亚太经合组织、北约、欧盟后,及时点评。如果一位同学不能全部回答,则请其他同学补充)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北约在上述组织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它是二战后美苏对峙、对抗的产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专题九第一节《美苏争锋》学习新课: 用多媒体出示课标要求,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知识重点。 一、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板书) 多媒体出示:有关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图片及雅尔塔体制的基本内容。 指出:二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苏就战后世界安排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形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构建了二战后国际新格局的基本框架。请同学们依据雅尔塔体制的基本内容预测一下二战后美苏关系的走向。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9.1美苏争锋

《美苏争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二战后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分歧,美苏两国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相互对峙,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本课与前后内容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处于承前启后的位置在世界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材和相关资料,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再现战后国际舞台美苏争锋,两极对峙的画面,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知道美苏冷战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加深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外交方针上明确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依据: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存在了近半个世纪,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两极格局虽然已经解体,但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角度而言,学习这段历史仍然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2、难点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依据:冷战出现的背景涉及到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作用,理论性较强;冷战对世界的影响范围比较广,跨度大,学生难以从整体上把握二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他们信息来源广泛,思想前卫活跃。因此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要求和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自主讲授和感知历史,并能互相合作,交流探讨,进行课堂讨论和辩论,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方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第1课美苏争锋 1.右侧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它揭示出( ) A.意识形态分歧导致两大阵营形成 B.冷战导致欧洲国家分裂 C.冷战对峙格局产生的主要原因 D.美苏冷战的重心在欧洲 答案:C。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导致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主要原因,故选C项。 2.1945年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在此,哈里曼( ) A.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B.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 C.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D.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 答案:C。根据材料“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可知,哈里曼认为美国不必对苏联采取战争手段或者强硬政策,适度地遏制即可达到目的,故选C项。 3.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实施“特洛伊计划”,组织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研究“把‘真理’传到‘铁幕’后面的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 ) A.对社会主义阵营进行和平演变B.加强对西欧盟友的支持 C.促进与社会主义国家科技交流D.及时从朝鲜战场中抽身 答案:A。据题干材料可知,美国通过“特洛伊计划”开展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面的心理宣传攻势,以期实现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故选A项4.传统观点认为,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冷战结束后,有学者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还有学者认为,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此可知,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 ) A.忽视了对意识形态斗争的研究B.时代越近越能接近历史的真相 C.随着研究视野拓宽而趋于全面D.只能有一种科学而合理的解释 答案:C。由“美国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到“冷战是战后美苏双方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和“英国对冷战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说明对冷战起源的认识

《美苏争锋》教学案人民必修

美苏争锋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二次大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人教版、岳麓版)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的实力对比决定了战后初期的世界格局。 3.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实际上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4.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人教版、岳麓版表述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5.教材以资料链接形式介绍了“冷战”的定义和“冷战”一词的由来。“冷战”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人教版)“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岳麓版) 6.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表现,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人教版)它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岳麓版) 7. 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岳麓版)面对美英等西方国家封锁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苏联和东欧各国加强了合作,(人教版)9国于1947年9月在波兰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又于1949年1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封锁,起了重要作用。(人教版) 8.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岳麓版)1949年,以美国策动西方12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北约的建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人教版) 9. 为了应对美国的扩张和威胁,为了稳定东欧,使东欧国家进一步团结在苏联周围,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人教版) 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于1955年同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10.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11. 美苏“冷战”导致了德国的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1961年,民主德国建造的“柏林墙”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

美苏争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 是《美苏争锋》,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首先我们来说教材。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美国和苏联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从昔日的盟友反目为仇,并逐渐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局面,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课与前后内容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教材结构的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基本史实,辨证的看待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从原始文字材料、图片和纪录片等视频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通过用表格归纳美苏争锋的表现,要求学生学会用表格罗列知识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美苏的“冷战”,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使学生感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从而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意识。明确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的,外交政策则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本着遵循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我设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全面认识美苏冷战对当时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美苏冷战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形成过程和影响都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难点:认识美苏冷战对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达到我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 二.说教法 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我非常重视学法指导。 三.说学法 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采用分析比较归纳法,探究学习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历史材料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深刻理解、切实体验历史。 本课的教学程序如下: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我将采用直观导入法,给同学们演示二战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的图片,进而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幸存者,你所憧憬的战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意识到和平的重要性。从而

美苏争锋(1)

专题九第1课美苏争锋 一、客观题 1.右图为雅尔塔会议上的照片,斯大林曾说道:战时,要保持团 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 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 同盟国分裂。当时的共同敌人是 A、德意日法西斯 B、美国所指的邪恶轴心国 C、南斯拉夫等不结盟国家 D、德奥同盟国集团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夺霸权 3.美国“冷战”政策最基本的特征是 A、强调合作而不搞对抗 B、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武力 C、以军事结盟的方式稳定资本主义 D、组织军事集团但不进行战争 4.下列事件不属于“冷战”范畴的有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建立北约组织 C、在越南将“特种战争”提升为“局部战争” D、对欧洲进行大规模经援的马歇尔计划 5.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对峙的产物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 C、以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D、美国蓄意制造柏林危机

6.下列事件中、表明美国在亚洲外交上进行战略调整和收缩的是 A、北约成立 B、支持蒋介石集团 C、尼克松访华 D、欧共体成立 8.阅读右图,二战后最终造成德国分裂,是1871年统一后的再次分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战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B、美、英、法同苏联矛盾加剧 C、俾斯麦在统一中发挥重要作用 D、普法战争中法国取胜 9.下列关于“冷战”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①给世界带来了安宁②制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③促使不同社 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④制止了新的世界力量的产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0.美国(“山姆大叔”)在二战后何以企图独霸全球主要依靠 A、单纯的军事实力 B、欧洲普遍衰落的时机 C、综合国力独占熬头 D、苏联无法与之抗衡 二,主观题 11、请认真阅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 信息?(要求言之有利,论从史出) 答: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大规模进行扩军备战,制造紧张局势;当时优势在美国方面;美苏争夺使世界很不安宁;反映了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美苏紧张关系等。

高一历史美苏争锋测试题(含答案)

第1节美苏争锋 测试 一、选择题 1、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无关的是() A、西欧各国的普遍衰落 B、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2、下列有关杜鲁门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美苏“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B、为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提供了依据 C、使东欧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D、使美国全面推行霸权主义的宣言书 3、美国实施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B、向苏联和东欧进行经济渗透 C、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 D、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社会经济 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 A、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 B、支持一些国家的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5、战后两极世界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不同 B、社会制度的不同 C、意识形态的不同 D、领导人的意志不同

6、1949年初,在莫斯科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六个国家是() A、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B、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 C、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 D、苏联、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波兰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开始于() A、1945年 B、1947年 C、1949年 D、1955年 8、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9、二战后德国的分裂主要是由于() A、地理位置 B、经济状况 C、文化背景 D、美苏“冷战” 10、1962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说明() A、美国仍然掌握着战略优势 B、正义力量取得了胜利 C、苏联势力局限于欧亚地区 D、古巴参与了“冷战” 二、材料解析题 11、材料一据北大西洋公约: 第二条: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的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案:专题九一 美苏争锋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美苏争锋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1)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 (2)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二战后初期,美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3.表现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整体形势: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局面。 2.具体表现 (1)全面冷战: ①德国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分裂: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引发美苏两国关系高度紧张,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2)局部“热战”: ①朝鲜战争:1950~1953年,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干涉朝鲜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1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先后发动“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3.影响 (1)积极方面: 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相互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2)消极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 [轻巧识记]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概念阐释]冷战政策 冷战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局部地区爆发的“热战”同样是冷战局势的体现。 [名师点拨] 1.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及冷战之间的关系 (1)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 (3)雅尔塔体制下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4)两极格局的瓦解,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和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