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边缘者_的主流话语_浅析林白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_边缘者_的主流话语_浅析林白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_边缘者_的主流话语_浅析林白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_边缘者_的主流话语_浅析林白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36/38 1182120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卷第1期

J.Changchun I nst.Tech.(Soc.Sci.Edi.),2010,Vol.11,No.1

 I SS N1009

28976

CN2221322/C “边缘者”的主流话语

———浅析林白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收稿日期:2009-10-14

作者简介:杨雅宁(1983—),女(汉),河南三门峡,硕士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杨雅宁,傅学敏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南充637000)

摘 要:论述了林白小说中男性形象的“边缘化”状态,指出,林白小说中的女性背后实质上隐藏着一个完整的男性世界,而这个世界才是现实中真实的世界,作为小说中被有意边缘化的男性,依然是本质上的主导者,掌握着女性的命运,与现实生活是暗合的。

关键词:林白;女性;男性;男权社会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976(2010)0120118203

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重要代表之一,林白无疑是特立独行的一个。一般来说,学界将林白、陈染、海男等视为中国女性私人化写作的代表者。林白是女性作者在探索私人化写作方面走得较远的一个。女性的私人化写作是女性意识发展的一个极端的形式。在林白小说中,女性表达的强势、女性姿态的高昂、女性意识的张扬,都对传统男权社会进行了完全的颠覆。林白的小说多是以女性为主题,避开以往文学作品的宏观叙事方式,探讨女性真实丰富的内心独白。写女性的身体,女性的生存状态,通过个人经验与个人记忆,将个人凸显在了历史的宏大叙事背景上,在集体叙事之外,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个世界是由女性与男性共同构成的世界。写女性,就不可避免要写男性。在林白的作品中,既有美丽孤傲、心性高洁的女人,也有男人若隐若现的影子。林白曾经说过:“我的写作是从一个女性个体的感觉心灵出发,写个人对于世界的感受,寻找与世界的对话。”[1]作家的作品源于生活,作品里包含着作家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生活的评判。“林白对自己的女性写作身份有着强烈的意识”[2],这就决定了在林白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塑造是从作者的女性视角切入的。男性在林白的作品中,多是以配角无声地出场,甚至很多男性没有确切的名字。这些被边缘化的男性,或者被赋予象征意义(如权力的象征等),或者仅仅是作为一个符号而出现。但是,这些被纳入女性叙述框架的男性,通过作者的女性视角,拨开层层女性逻辑的迷雾,我们却发现,在女性背后隐藏着的一个完整的男性世界。而这个世界才是现实中真正的世界。本文试图通过解析林白小说中的一些男性形象,来观照作者甚至很多女性眼中的男性世界以及这个男性世界在文本中的意义。

一、林白小说中男性的“边缘化”、“符

号化”存在状态

所谓边缘化,指人或事物发展向主流的反方向移动、变化。边缘化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等)所排斥,所不包容。男性在林白小说中的边缘化主要指作者在小说中对于女性美好形象的完美塑造和对于男性形象的有意忽略。林白的小说是以女性为主角的,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大多都美丽高洁,才华横溢,有良好的修养,而男性大都是以配角的形式出场。无论作者有意还是无意,男性在小说中是被忽略的对象,在作者笔下,男性往往被寥寥几笔带过,这些男性身影模糊,容易被人忽略或遗忘。如:《致命飞翔》里的秃头男人;《青苔与火车的叙事》中一个有点小权的男人刘;《同心爱者不能分手》中年轻的男教师等。

符号化,指各种人或事物的意义趋向一致性,而着重表现在林白的小说里,男性形象的符号化,主要指很多男性形象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指向,如许多男

性形象是权利、政治等的象征等。如:《日午》中的“革委会主任”郭大眼利用权力满足自己的色欲;《回廊之椅》中飞扬跋扈的章孟达兄弟;《致命飞翔》里的“秃头男人”;《子弹穿过苹果》中矮小冷漠的父亲等。

在林白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王国里,男性是以女性相对比的形式出现的。他们是权力的象征,他们好色、丑陋、庸俗、自私、卑琐、懦弱、邪恶,他们身上具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缺陷,而性格缺陷又被过度地凸现。但这些人格不健全、看似形象塑造单薄的男性,却是造成女性悲剧的罪魁祸首,透过这些男性,我们看到了隐藏在女性背后的一个完整的男性世界,而这个世界才是真正的现实的世界。

二、林白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一)权色形象

自古至今,权力都是男权社会得以维系的根基。丹尼斯?朗认为,“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由于男权社会的存在,人们通常习惯于将权力与男性联系在一起,无形中人为地赋予权力很强的性别特征。在林白的小说以及众多作家的作品中,权力大都指向男性及其存在的世界。如《日午》中好色的“革委会主任”郭大眼;《青苔与火车的叙事》中的刘,一个有点小权的男人,对女孩荔红的占有;《致命的飞翔》中与北诺进行权色交易的“秃头男人”;《飘散》中在高级公寓里包养女人的男人们;《大声哭泣》中小女孩好色的继父等。

《日午》中,白毛女演员姚琼无疑是整篇文章作者最浓墨重彩的人物,她漂亮、神秘、有才气,是县文艺宣传队的台柱子,在舞台上,她把白毛女演绎得栩栩如生,但是她却忽然神秘地死在了沼气池,而好色的“革委会主任”郭大眼无疑是罪魁祸首(“我”在招待房看到的一幕———姚琼赤裸全身在练功,郭大眼独自在墙角观看———说明郭早已经将姚据为己有)。透过郭大眼,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姚琼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郭大眼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是怎样地利用手中的职权置人的生命于不顾。《青苔与火车的叙事》中,“为了达到对荔红的占有,刘(一个有点小权的男人)使荔红这个黑戏班子的孩子吃上了饭,上了本县唯一的中学,荔红对刘又怀恨又感激,这种心理使她从此掉入了世上男人的圈套。”刘对荔红一生影响极大,是荔红生命的破坏者,荔红后来总是不断利用自己的身体去和权力进行交换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最终因为无法忍受男人的蹂躏而将一个男人杀害。《致命的飞翔》中,北诺为了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和有点实权的秃头男人睡觉,为了安稳自己,她甚至决定假戏真做,希望在生理上实实地得到满足,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秃头男人的性障碍使女人最终厌烦,其实北诺与秃头男人从开始就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决定了她无法得到真正的性爱,作者通过另一种方式让北诺的幻想破灭了……,面对吃过春药后男人的兽性,北诺最终无法忍受而将其杀害。女性面对男性平等的淫威,不愿意作性奴隶的反抗,这种死亡反抗虽然悲壮却无不凄凉,还有更多的秃头男人们在与女性进行着权色交易,女主人公们的命运依旧掌握在男性手中。而到了《飘散》中,女性命运的无奈更加得以彰显,在海南海边的小白楼和高级公寓里面,住满了被男人包养的女人们,这些女人孤独而寂寞,她们无法从男人那里得到真爱,只有作为美和泄欲的性工具被玩弄、被侮辱。在男性的淫威下,女性的尊严完全丧失。人格的追求被消解在了男权的世界。

《大声哭泣》中,小女孩的养父———利用其父权———对于自己的养女所起的淫心,“他说我是小母鸽,他的眼睛像两只灯笼,白天晚上都是红的,他说,小母鸽,让我捏捏你,看看身上长了肉没有……”,“我继父在我睡着时候摸我,我扑过去咬了他一口……”。通过小女孩的叙述,我们看到了一个利用父权,下流好色妄图占有年幼的养女的继父形象。作为继父,他掌握着小女孩的命运。另外还有《回廊之椅》中章孟达和陈农等,也都是权力的代表(在这篇小说中,他们同时也是某个时代的象征,具有时代意义等)。

这些男人都拥有权力,而无一例外都利用手中的职权来达到满足自己私欲的目的。隐含着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夹缝中挣扎生存的状况。作家本人也认为,在精神上她和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相通,都是弱势群体,她对于弱势群体关注从自身生命体验出发。林白作品中的男性大多都没有具体的名字,甚至形象等一些具象的描写也都隐去了,留下的只有赫然的职权。权力在这里被凸显了出来,而女性在权力的奴役下无法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最终走向了悲剧的虚无。从某种意义上说,男性是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

(二)庸常形象

在林白小说中,还有一些无权无名,却依旧在生活中影响主宰着女性命运的男性,这些男性形象如简笔画被作者用寥寥几笔勾勒出来,但是却同样代表着复杂的男权社会。如《同心爱者不能分手》中,

911

 杨雅宁,等:“边缘者”的主流话语———浅析林白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怯懦的男教师;《子弹穿过苹果》中,“我的父亲”的矮小丑陋、平庸与冷漠等。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中,穿月白绸衣的优雅神秘的女主人公遇到了去沙街家访的年轻男教师,她幻想从一个男教师那里得到爱情,甚至即使不是爱情,哪怕些许的温暖也好,可是男人的怯懦,男女主人公在爱情身份上的差距最终使男教师退却了,女人的幻想最终失败。人狗畸恋以及女人最终自杀的结局暗示了男性在女性悲剧中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男主角”一句短短的话,道出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悲剧。而悲剧说明了女人的命运依旧掌握在男性手中。同样,在《子弹穿过苹果》中,“我”的父亲自私而感情冷漠,他“神情严肃而且是一个矮个子”,“从我懂事开始直到我父亲去世,他一直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就是这两件事:煮颜料和磨颜料。”父亲专注于煮颜料与磨颜料,却漠视一个叫蓼的女人对于他的热忱的爱情,面对我的父亲的冷漠,蓼最终在爱情无望的绝望中自杀,而父亲的颜料也始终没有煮出名堂来。但父亲却认为蓼的骚扰是造成他事业无成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他又觉得熬不出好颜料又没有女人那就惨到底了。”直接道出了我的父亲的自私冷漠虚伪,而这些最终扼杀了美丽善良的蓼。“爱情能要了女人的命”,男性在爱情中的自私冷漠最终使一个个美丽善良满怀爱情的女性走向了人生的极端。

(三)女性幻想中的理想男性形象以及幻想的破灭

在林白的《红色蛙类消失》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男性形象。在这篇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生活中挣扎彷徨,努力想活出原则活出真我的子速。子速热情善良,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子速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能够真诚而不做作地说出“我爱你”,“子速身材高大,目光如炬,整个形象充满了坚定的力度”,“子速是这个世界遗漏的一个人,他是唯一有可能向女人表达爱情而又不会把爱情搞得面目全非把女人吓跑的男人”。子速这个形象与林白以往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如:好色、虚伪、身材矮小、庸俗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子速的形象代表了女性心目中完美形象,从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子速的喜爱,作者为我们描述出了一个女性幻想中的理想男性形象,子速对女人关心爱护,对女人同情尊重,子速是女性心中的理想男性,子速是男权社会的“异类”。可是在故事的结尾处,唯一有可能向女人表达爱情子速却以从生活中消失(死或者离开)而结束,子速的死意味深长,男主人公的结局预示着女人理想的破灭,女人幻想中男性神话的消亡。同时也说明了男女的完全平等、和谐之路还有很长时间要走。

三、男性形象塑造在林白小说中的文本

意义

林白为我们描述的隐约的男性世界,在林白小说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林白小说中的男性,是一条条隐性的线索,通过这些线索,读者透视到了一个完整的男性世界,男性世界的隐约存在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第二,现实社会中,女性表达自我、争取同男性完全平等的愿望并不能完全得到满足,在林白小说中,多的是对女性的赞美,对男性的批判,作品中这些男性形象无不烙有女性意识的影子,而这种塑造给作者与读者分别带来了写作与阅读的快感。第三,男性作为女性对比面出现,林白笔下的男性大多自私、庸俗、丑陋、好色,与笔下美丽优雅的女性进行对比,更加凸现了女性的优秀和女性存在的价值,同时在男性权力场与性格缺陷的映衬下,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真实的社会处境淋漓被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第四,作者建造了一个层叠的立体的空间,把女性世界从男权社会剥离出来进行纯粹地叙述,这种叙述的剥离,凸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里受到的压抑与束缚,体现了女性的悲剧。同时,这种叙事的剥离体现的是作者女性意识的自觉,但是这种剥离也无法摆脱与身后的男权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貌似理想化的女性世界里,却充溢着淡淡的哀伤与残酷的死亡气息,一幕幕女性的悲剧在无声地上演,而操纵这些女性命运的却是女性世界背后的男权社会,而这个社会才是现实的真正的复杂的世界。男性世界与女性世界如影随形。

从林白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女性视角里男性世界的复杂性,但这种视角也带有严重的女性性别特征,在林白小说中,男性是以女性对立的状态出现的。劳伦斯曾经说过:“我所能说的就是:两性之间的隔离将意味着全人类的死亡。”[3]所以,无论男作家笔下的女性还是女性作家笔下的男性,如果过于关注在两性的对立上,而忽视了致力于两性的和谐发展上,那并不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同时,陈晓明也有过独特的叙述:“当然,我们没有理由指责林白过于夸大男性的拙劣,但在男女对立这一意义上,林白试图表现的女性主义意识显得比较单薄,应该看到社会历史背后更强大的权力结构,男性无疑是男权社会的同谋,但男权社会本身对男性也构成压迫。”[4]可见,更多关于性别的问题值得我们做更深层的思考。

(下转第124页)

都是美的。在年轻人的教育问题上,柏拉图的这种思想尤其明显。以艺术(人文教育)为例,它必须在统治阶级的严格审查下进行,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符合城邦整体的需要。因此,荷马和赫西俄德的史诗、被排除于理想国之外,只留下“歌颂神和赞美英雄的颂诗”[14]。这种颂诗在内容上只准说好,不准说坏,在形式上要简朴。另外,柏拉图还特别仔细地检查了音乐。在当时流行的四种音乐之中,他反对音调哀婉的吕底亚式和音调柔缓文弱的伊俄尼亚式,只保留了音调简单严肃的多里斯式和激昂的战斗意味强的佛律葵亚式,因为前两者对年轻人的性格会有负面影响,不利于保家卫国。柏拉图所保留下来的上述文艺当然都是美的。

综上所述,在柏拉图看来,追求美的过程就是追求善的过程,善虽然也指个体之善,但毋容置疑,由于受其政治工具主义的影响,柏拉图的善更是针对城邦的整体利益而言。只有那些看见善之理念(即美之理念)的哲学家才知道什么是城邦之善,因而才能成为城邦的统治者。

参考文献

[1] 陈中梅.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9:297-336.

[2][5]-[10][13][14] Benja m in,Jowett.The D ia log ues

of Plat o[M].New York:Random House,1937(1-3):

65,143-144,206-220,322,580-581.

[3]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21-89,272.

[4] Russell,Bertrand.H ist ory of W estern Phil os ophy[M].

Ne w York:Si m on&Schuster,1972:82-148.

[11] A.E.泰勒.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M].济南:山

东人民出版社,1996:1-50.

[12] Ha m ilt on,Edith&Huntingt on Cairns.The Collected D i2

al ogues[M].Princet on:Princet on University Press,1996:

1574-1575.

L ook i n g i n to the I dea of

“Beauty”i n Pl a to’s Aestheti cs

DE NG Zhu-hong

(Guangdong O cean U niversity,Z han jiang524025,Ch ina) Abstract:Pertaining t o every fields of hu man s ociety, Plat o’s view of beauty is one that goes beyond the phi2 l os ophy of art.This reflects the openness and p r ofundity of Plat o’s aesthetics.A s is shown by The Republic, there is a str ong political instrumentalis m in Plat o’s aesthetics,and it is due t o such an instru mentalis m that causes the identity of beauty with good t o be the basis of Plat o’s aesthetics.

Key words:aesthetic vie w;identity of beauty and

good;The Republic;political instrumen2

talis m

(上接第120页)

参考文献

[1] 林白.记忆和个人写作[J].花城,1996(5):41-44.

[2] 姚若冰.论林白小说的叙述选择[J].上海第二工业大

学学报,2004(1):52-55.

[3] 蒋炳贤.劳伦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23-24.

[4] 陈晓明.内与外的置换:重写女性现实———评林白的

《说吧,房间》[J].南方文坛,1998(1):46-48.

“Margi n al Person”i n the Ma i n stream D iscourse ———On the Male I m age of L i n Ba i’s Novels

Y ANG Y A-ning,et al.

(College of L iberal A rts,China W est N or m al

U niversity,N anchong637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ale i m age’mar2 ginal status in L in Bai’novels,and points out that,be2 hind fe male,there is a comp lete male’s world,which exists in the novels,and the male’world which is the real world in our reality life,the male,as the marginal pers ons in novels are still the dom inant ruler who con2 tr ol the women’fate,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real life.

Key words:L in Bai;male;fe male;marginalized

(完整版)外貌描写的精彩段落

外貌描写的精彩段落 外貌描写的精彩段落 1、开学已经快有一个月了,我结交了一个既朴素又单纯的朋友,她是我的同桌——陈婕。她的个子并不算高,身材很瘦。因为她的头发很短,所以显得她的头很小。她常用一只漂亮发夹子夹住额上的浏海,显露出一双淡淡的眉毛,像柳条儿一样细、一样弯,她的眼睛总是炯炯有神,还有一张小巧的嘴,经常爱与我开玩笑,讨论问题。 2、我的同学叫小杰。他长着中等身材,一头乌黑发亮的短发。椭圆形的脸上长着一双浓浓的眉毛,下面是一对小小的眼睛。 3、她扎着两只乌黑的小辫子,眼睛圆溜溜的像镶着一颗黑宝石,她带着微笑来到了我们班,这位同学就是刘灵月。 4、他的个子高高的,人黑胖黑胖的。不管什么时候都显得精神饱满,充满活力。脸略有些圆,大大的眼睛。同学们喜欢叫他“阿宝”。 5、同学们,你认识她吗?她长着高高瘦瘦的个子,留着一头长长的头发,总是扎着一条马尾辫,走起路来,带着蝴蝶结的马尾辫就在脑后一摇一晃,看上去很美丽。一双灵活,敏锐的眼睛,忽闪忽闪的。瓜子形的脸蛋,白里泛红,一张樱桃小嘴配上那高高的鼻子,显得更漂亮了。她就是我的同学路静霞了。 6、他那白白胖胖,挤满了肉的脸上突然变得通红,所有的头发都竖起来了,眼睛瞪得又大又圆,似乎马上就要掉出来了。两只肥嘟嘟的手已经捏紧了拳头,整个肥胖的身体看上去更加胖了,连两只脚也踮了起来。这个中等个子的人一下子就变成了高个子。 7、我的同学她是我的同学郑欣雨。一张白里透红的脸,像一个红红的大苹果,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像天上闪烁的星星,小巧 8、她总是绑着马尾辫,偶尔会盘起来。脸蛋胖胖的像个饱满的正要绽放的花骨朵,浓浓的眉毛下面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樱桃小嘴,很会说话。她总喜欢穿一件蓝色或白色的衬衣,运动裤,运动鞋,喜欢戴着手表。 9、我的同学叫陆庭琦。她是一位女生,她长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今年十岁了。她留着短发,她的耳朵小小的,眼睛大大的,黑黑的,仿佛是两颗黑葡萄。嘴巴弯弯的,宛如一条小船,说起话来可伶俐了。她喜欢穿粉红色的衣服,黑色或粉红和白相间的裤子,她还喜欢穿一双黑色或粉红色的鞋子。 10、他长着一张古铜色的鹅蛋脸,直勾勾的大眼睛上有一对粗粗的浓眉,眼睛下面长着塌鼻梁,鼻梁下有特别富有表情的薄嘴唇: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噘

先锋文学中的男性形象

先锋文学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摘要 :先锋文学活跃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是继寻根小说后的新的文学思潮,先锋文学以反传统的特征体现了作家的探索精神,本文将对先锋文学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在对比中得出先锋文学中男性形象的特点。 关键词 :先锋; 男性形象 ;反传统 要对先锋文学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首先要界定一下先锋文学的概念。先锋文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作为开端,先锋文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规范,本文将选取先锋文学中代表作家的典型作品,分析男性形象的特征。 一、余华笔下的男性形象 余华的早期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和《世事如烟》中对于男性形象的描写不同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中的形象,后三篇标志着余华的叙事风格由先锋转向了传统。 余华用先锋性的话语和文学样式颠覆了以往的文学叙事模式,使他成为先锋作家中不容忽视的一员,纵观余华的主要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大胆的反传统写作模式见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许多作家对于人物的描写大胆地颠覆了传统,成为一种先锋文学。正在此时,余华因《十八岁出门远行》成名于文坛,文中的父亲形象有这样一句描写,“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写父亲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宽厚仁爱、维护家庭的顶梁柱,而成了一个被异化的丑角。 在接下来的小说《四月三日事件》中父亲在主人公生日当天成了阴谋的叛逆者,在稍后发表的小说《世事如烟》中作者对男性形象的描写更是让人看得毛骨悚然、目瞪口呆,算命先生为了为自己增寿,卖掉了自己的七个女儿,牺牲了儿子的健康换来自己的健康,这种丧失了基本的人伦亲情、没有丝毫责任感、对子女没有丝毫爱护的男性形象实在让人痛彻心扉,甚至对这种形象产生无可救药的无奈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高二年级组郑思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物性 格: 2、激发学生课下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文学知识,修炼 文学素养; 3、理解和探究中国古代女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培养学生正确的 价值观和独立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能类型的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制造人物命运的 原因; 2、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鉴赏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下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并简要分析下

这些形象的人物性格 二、初步感知 接下来用四个课时分四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的女性形象 1、中国古代才女; 2、被誉为“红颜祸水”的女性; 3、聊斋中的女鬼; 4、中国古代妓女。 三、中国古代才女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卓文君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孙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作司马相如诔文传于世;又载相如将聘茂陵人之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后世常将卓文君事用为典故。传说后来两人生有一女,唤名琴心。因正月初一生,故皇后赐名元春。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gū)。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

描写小孩外貌的段落

描写小孩外貌的段落 1、一双烔烔有神的眼睛,一个小巧玲珑的鼻子,一张能言善辩的嘴巴,一头乌黑亮丽的平发,一双大大的耳朵。这就是他普普通通的脸。 2、我的表弟叫吴昊,上四年级,9岁,比我小几个月,很瘦,也很矮,白白的脸蛋像一个鸡蛋,眼睛大大的,眉毛很浓,鼻子不打不小刚刚好,笑起来有一个小酒窝,耳朵大大的,性格;活泼可爱,优点;跑步跑得好,乒乓球也很好,助人为乐。缺点;不善解人意,不卫生。 3、我的表妹爱漂亮。她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有时把头发盘得高高地像公鸡头;有时前半部分头发弄个花样,后半部分留个马尾像刘三姐发型;有时把头发打N个小辫子,带着公主冠,佩着各种各样头饰,披着花花绿绿的裙子像孔雀开屏。她经常为了保护头发而趴着睡觉,像只哈巴狗,可爱吧? 4、我的同桌是一个矮矮瘦瘦的男孩子,顽皮得很,又爱打架,学习成绩总上不去,他每天几乎每天穿着同样的衣服,因为顽皮,衣服总被弄得很脏。 5、我的左撇子同学叫黄子邠,他小头小手小身小脚,被我们班同学称为“四小兵”之一,是一个充满阳光、帅气的左撇子同学。 6、我叫焦辰朔,我是一个非常爱音乐和爱搞恶作剧的人。我头发短短的,像一个蘑菇似的。一双乌黑光亮的眼睛,圆圆的脸。一身整洁的校服。 7、我胖胖的脸蛋上长着两个大耳朵,上面长着乌黑的短发。短发下面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眼长的不大,但看东西很清楚。下面是一个尖尖的鼻子。再往下就是长着两排小黄牙的嘴巴了!我长的并不高,但我的腿脚很有力气!爬上五层楼一点也不累。 8、我想起我的小伙伴——志煌。他挺高的,一双大大的眼睛,胖胖的身材,扁平的鼻子。你不要看他一天只会打电脑,他的优点就是帮助别人。 9、我的表弟,有一个大大的眼睛,小小的手和腿,较高的鼻梁,一个像稍稍芒果的头发。 10、他,圆圆的脸庞,矮矮的个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灵。他就是我的同桌——叶佑丰!他天真可爱,有着男子汉的风度,他还乐于助人。 11、林俊的个子有点矮,身体有点瘦。林俊有着一张瓜子脸,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埃莱娜_西苏的文论_美杜莎的笑声_和林白的前期小说_冯皓

埃莱娜#西苏的文论5美杜莎的笑声6和 林白的前期小说1* 冯皓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文章通过西苏的文论与作品对比阅读,可以看出二者在许多方面的暗合与互文。林白实践了埃莱娜#西苏的文学理论主张,在女性主义身体写作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5美杜莎的笑声6;林白的前期小说;女性身体写作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91(2007)02-0052-04 20世纪70年代的法国女权主义文论在90年代传入中国。埃莱娜#西苏的文论尤其具有鼓舞性和号召力,她/身体写作0的口号以惊世骇俗的勇气和热情得到了先锋中国女性作家的青睐,也给她们的创作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勇气。林白是在90年代中期出现的女性作家,她作品里对女性身体大胆的关注震惊了文坛,成为当时争议最大的作家之一。西苏的文论和林白的小说取得了跨时空的共鸣。本文拟通过文论和小说的互文性阅读,旨在深层理解林白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旨归。 一、女性身体写作的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西苏的/身体写作0的口号?她提出/身体写作0的口号有什么意义?她所说的身体是不是就是一个生理的躯体,是不是就是中国前卫诗人尹丽川等人所说的/下半身0写作呢? 西苏在5美杜莎的笑声6里说:/通过写自己,妇女将返回自己的身体,这身体曾经从她身上收缴去,而且更糟的是,这身体曾经被变成供陈列的神秘怪异的病态或者死亡的陌生形象,这身体常常成了她的讨厌的同伴,成了她被压制的原因和场所。身体被压制的同时,生活、呼吸和言论也就被压制了。0112(P188-211)西苏看到了几千年来,女性/失语0的原因在于/失身0,即女性一直以来,没有面对自我的文化,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男人对妇女犯下了滔天罪行。他们阴险凶暴地引导妇女憎恨自己,与自己为敌,发动她们的巨大力量与自己作对,让妇女成为他们男性需要的执行者。0112 (P191)男权文化把妇女的自我意识遮蔽了,特别是在对妇女身体上,更是缚加了沉重的镣铐,女性身体的本然面貌一直是男权话语下扭曲的想象物或者是一个历史的缺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苏举起了书写女性身体的旗帜,为的是扭转女性失语、失身的文化和政治困境。她说:/她的肉体在讲真话,她在表白自己的内心。事实上,她通过身体将自己的想法物质化了;她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0112(P194) 很显然,西苏提出的身体是带着灵魂和思想的身体,并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生理性质的肉体。有些学者对西苏/身体书写0的评价比较公允:/-身体书写.并非直接用一种身体语言或姿态去表达或诠释意义而是只用一种/关于-身体的语言.去表达女性的整体的、对抗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全部体验。0 /用身体书写是一种解放等级森严的男女二元对立 2007年3月 第35卷第2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ur nal of L iaoning Univer sity(Philosop hy and Social Sciences) M ar.2007 Vo l.35N o.2 *收稿日期:2006-12-30 作者简介:冯皓(1979)),男,山东微山人,云南大学教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高等教育研究。 1林白的早期小说以1997年第3期发表在5花城6杂志的长篇小说5说吧,房间6为界,包括这部小说在内之前的作品都看作她的前期作品。前后期的划分主要以其创作风格的不同为标准。本文受到杨莉馨女士5/身体叙事0的历史文化语境与美学特征6(中国比较文学, 2002年第1期)论文的启示,在此表示感谢。

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性或者先锋性

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性或者先锋性 097班张瑞媚48号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因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的推动而发端于19世纪末,又因为“五四新文学革命”而正式诞生于20世纪初,以白话文为主导,以现代人本观念为价值坐标,并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中居于文坛正宗的文学形态。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核心是启蒙,反对封建文化和儒教纲常,批判专治制度,维护和张扬人的个性以及世俗生活的快乐,呼唤人的解放,构成了是中国现代文学主导性启蒙潮流。但同时,这一核心的具体表现形态又是多样的。 在“五四”时期和党成立之后的最初几年间,无产阶级在文学领域中的战斗任务,主要是由小资产阶级革命作家来担负及完成的。鲁迅、郭沫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由于党的领导和现实斗争的教育,有些作家已经从小资产阶级革命者发展成无产阶级战士。鲁迅后期的杂文和小说,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的产物,是我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瑰宝。茅盾的《子夜》和一部分短篇,也属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范畴。此外,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同盟军而存在的,还有巴金、曹禺、老舍等作家的暴露封建家庭、黑暗社会的进步文艺创作,如《家》、《雷雨》、《日出》、《骆驼祥子》等。 “五四”给了我们一种新的东西,不完全是通常理解的白话文、现实主义、抒情主义、个人主义等等,这些东西会随着社会的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也许是自然会出现的。但“五四”使我们出现了一般时代变化所没有的东西。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突然出现了吃人的意象,不仅写人要吃人,而且每个人都要吃人,甚至于狂人自己也吃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恐慌,与“五四”的主流完全不一样。“五四”的主流是人道主义,张扬个人,对抗礼教,反对旧社会把个人吞噬。可是突然出现了鲁迅对人的解构。这跟我们通常理解的个人主义和人文主义有很大区别。 所以,《狂人日记》出来以后,这个时代无法对其进行阐释,批评失语。有些批评家马上把它演化为另外一些命题:如历史是吃人的,礼教是吃人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吃人的,传统是吃人的。人不会自己吃人,而是被别人所吃,自己没有责任。可鲁迅明明写的是自己是吃人。这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是对人自身的追问,和当时的主流文化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反应在两种文学的思考。一种是随着时代变化而慢慢演变的文学,是常态的发展和变迁,随着这样的变迁,出现人道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或者白话文的文学。而另一种是非常态的,像“五四”这样,有比常态文学更精彩的、更精华的、更核心的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先锋文学。从鲁迅到郭沫若,从创造社部分作家到太阳社,包括以后“革命文学”等等一系列激进文学里边,始终有一种跳动的、前沿的、站在社会发展未来角度对现实进行批判的东西,这就使他们具有强烈的先锋性。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虽然不像西方那样宽容,但还是有一定包容性的,比如对鲁迅的包容。鲁迅,他一直以反社会、反主流的先锋形象出现,但他的先锋姿态一直保留到去世。他一直把很前卫、很尖锐的思想放在文学创作和行为标准之中。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本文是关于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是人学,尤其是小说,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的主题,揭示生活的本质,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美学观点。因此,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就成为小说阅读的考查热点。鉴赏人物形象一般分三步走:首先,要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心理、性格等;其次,要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最后,要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下面,笔者想以近年高考试题为例分类简析一下其设题方式及答题策略。 一、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设题方式】 示例: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2010年高考山东卷) 【答题策略】 “简要概括”“性格特征”是审题要点。据此,只要找到答题语域,提取或整合出体现“性格特征”的词语即可,无需分析。先找出答题区域在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祥子的性格特点在作者描写和叙述中有体现。比如,“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辱人”,是善良本分的体现;“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是写祥子的勤劳;“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

则体现了他的真诚自然。 【答案示例】 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卖好讨俏)。 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点 【设题方式】 示例: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010年高考浙江卷) (1)拍拍: (2)喝令: (3)挺直: 【答题语域】 在弟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答题策略】 “加点的动词”“简析”“心理”是审题要点。据此,要联系前后文和文章的主旨,对每个动词加以分析,从而把握其心理特点。比如,父亲在弟弟困难的时候“喝令”他收下自己的退休工资卡,语言是强硬的,但其中的疼爱也是不言而喻的。 【答案示例】 ①拍拍:表现了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②喝令:以强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学科分类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专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中文):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女性自我意识的沉沦和泯灭学生姓名:凌鑫学号09313206 系部:中文系 专业年级:语文教育09级 指导教师:王向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专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关于苏童小说中的女性 (2) (一)下面我们且看苏童的《妻妾成群》 (3) (二)我们再来看苏童的另一篇小说《妇女生活》 (5) 二、苏童小说的独特创作建构来分析 (7) (一)苏童的小说中独特的环境建构 (7) (二)关于苏童小说的独特建构对于女性自我意识悲剧性的作用 (7) 三、我的感慨 (8)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悲剧 ——女性自我意识的沉沦和泯灭 摘要:苏童被视为“先锋派”代表作者之一,先锋派的作品一般都具有文本艰涩难读、理念过强的弱点。然而苏童却凭借着他的出色建构故事的才能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点。纵观苏童诸多作品,他用细腻而又尖锐的笔尖建构那腐朽的年代,在这独特建构的背后突显的是一群不幸的女人,她们在腐朽的时代中或自甘堕落或妄图自我救赎,却最终免不了悲剧收场。其中自甘堕落的女性必然是悲哀的,但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也终究逃不过这结局。在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下的女性的自我意识是不被社会所允许的,不被夫权所认可的,因而也能是被“沉沦”和“泯灭”的。 关键词:女性;自我意识;社会;沉沦;泯灭;悲剧 在中国传统的以男权为中心的家族文化对女性的最大束缚便是限制个性自由的自我发展。从穿衣戴饰、女红技艺、幼齿缠足、轻声柔气,到贞洁烈女、孀居守寡、为夫殉身,这些独为女性而设定的所有“规范”,无不指向男权中心,无不服从于宗法家族的利益,无不满足于男性的赏玩欲望,无不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枷锁。“在中国古代‘三从四德'、《女书》、《女戒》等一整套东西牢牢束缚着中国妇女,有古语云:“妇者,伏也,伏于人也”,仿佛从人类有文明之始女性就不被允许有自我,有平等,有追求。正因此,民间社会才建立起一整套所谓的伦理规范,数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男尊女卑”的不变法则,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长幼、尊卑的等级社会控制。当女性像子女恭孝父辈一样服帖男性时,她就被戴以贤慧、柔顺、善良的神冠,成为“贞女、烈女、孝妇”;当她冲破男权制订的家族伦理规范,追寻自我理想与爱欲时,就会被视为“妓女、淫妇、荡妇”。正是在这种封建伦理的压抑和束缚下,女性正常的爱欲需要才逐渐萎顿甚至扭曲变态。所以,当许多现代作家将所谓的“妓女、淫妇、荡妇”形象提升到审美的高度时,无论这种写作是否带有男权的偏见或者女权主义的执着,都是对女性生存空间与心理空间的认知和观照,都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这些女性

2016高考之小说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一、高考小说阅读鉴赏答题技巧(公式化答题) (一)人物形象 1.常见题型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⑤分析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2.解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然后找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生活的环境及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3.答题格式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

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①这一人物的……性格烘托或者反衬主要人物……的性格,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②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主题内容概述)。 ③本文描写了……的情节,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附: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对话/独白)、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

描写小男孩外貌的句子

描写小男孩外貌的句子 好词好句 描写小男孩外貌的句子 1、这是一张令人心生畏惧的面庞:被那又长又乱地头发半遮着的眼睛里透露出一种可怕的光芒。下巴尖尖的,几乎拖到衣服上,嘴角挂着一丝冷笑,不知又在打什么坏主意。 2、神木不禁一怔,目光顺著头发望下去一张洁净的小脸,和一双玻璃珠般黑白分明机灵闪耀的大眼睛。 3、我长着一张苹果般的脸蛋,一双黑溜溜、会说话的眼睛。我还长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一个微微上翘的小鼻头,一口整齐的小白牙,一双又大又好看的耳朵。 4、下课了,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儿,像一阵旋风似的从桌旁急走而过。他胖乎乎的身体,又圆又大的脑袋,短而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对机灵的大眼睛,总让人感到是那样的机灵、俏皮、活泼。如果他发现一件有趣的事,立刻发出一阵欢叫,那欢叫声是那样清脆、响亮。一次,他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了,老师让他到前边站着。 5、他长着一个圆圆的脸蛋,一双小眼睛和一个小鼻子更是反衬出了他的胖。他一笑,眼睛立即眯成一条缝,可爱极了。在二年级时,我们都称他为小胖(因为大胖已经有了人选),他还乐呵呵的,觉得这是对他的美称。不过,现在只要我们一叫他小胖,他就会怒气冲冲

地,跟你闹个没完没了。 6、建华同学身材均匀,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细长的辫子,红润的瓜子脸,圆圆的大眼睛,脸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显得活泼可爱。 7、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泛着迷人的色泽;那浓密的眉,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无一不在张扬着高贵与优雅,这,这哪里是人,这根本就是童话中的白马王子嘛! 8、圆圆的脸蛋上挂着一对好看的小酒窝,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不时滴溜溜地转动着,显示也一股机灵而淘气的劲儿。聪明的一休比起他来还要甘拜下风呢!对了,我的表兄还挺要强呢! 9、墨发连同刘海被扎成一个干净利落的马尾,露出光滑的额头,白皙的瓜子脸,明眸皓齿,唇不点而丹,秀气的鼻子,细眉,构成了一张露着自信满满的脸蛋。 10、我的皮肤有点黑,方方的小脸,顽皮的眼睛,弯弯眉毛,直直的鼻子,灵巧的小嘴,笑起来还有两个迷人的小酒窝。平时,我喜欢穿红白相间的T恤衫、白色的裤子、白色的运动鞋,是班里的小帅哥,大家都喊我阳光男孩。 11、紫色的短发,冰冷叛逆的紫色眼眸深邃无比。樱粉色的唇瓣勾勒出了一个嘲讽的弧度,尖尖的下巴微微不屑地抬起。 12、小玛拉哈(蒙古族),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圆脸蛋,高鼻梁,一脑袋乌黑卷曲的头发,挺俊气的。只是耳朵长得老长,真难看,可老人们说,那是佛相,有福气。

评林白长篇小说《致一九七五》

评林白长篇小说《致一九七五》 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女作家当中,林白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她似乎永远在打着“一个人的战争”。她的小说,往往有点不着边际,偏离传统,然而又令人注目,生发思想。这就是林白的特色。新近出版的《致一九七五》①同样延续了林白一贯以来的文本独立性。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这是否是小说的怀疑,读完之后,也许还会生发一些说不出来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比较杂乱的。有时甚至会让人思考得较为深刻,如果是做点断章式的读书札记,那就十分方便了,光从这个文本的内容来看是乐于让人如此去做的,至少不会给人一种要做文章的负担。然而,林白的独特性,以及她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都需要我们去对她的重要文本做出较为深入的分析。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要通过文本的细读,给出一定的理由才行。 这个文本的独特性又在哪儿呢?这首先要从小说的篇 章结构说起,毕竟我们首先接触的是文本本身。林白把小说写成了精,就像书中的猪精“刁德一”。那猪养得不像猪,而林白的这部小说,也写得不太像小说。我有点佩服林白的勇气,她敢把它称为小说。得承认,书中确实有许多精彩之处,但是作为小说来读,终究是沉闷的,让人怀疑的,甚至是令人反感的。因为这部书从头到尾确实不像小说。每一章

每一节几乎都可独立成篇,都可当作类似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散文来读。看上去,这部“小说”似乎更像一部长篇叙事兼抒情的散文。我想,在每个作家的人生经历中,都有无数零星的记忆碎片,就算是完整连贯的记忆,也不敢轻易回忆至笔端,并堂而皇之地端出来说这道菜叫小说,并强行叫读者去消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林白似乎又是一个吃螃蟹的人了。正如书的封面所言:耳边灌满一九七五遥远的风声。这是散章,仅仅是“风声”,零碎、不连贯,吹到哪儿就是哪儿。可无论怎么说,我还是不愿意称这部书为长篇小说。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整体感觉是,其中几乎所有文字内容均由作者追忆式散文所构成。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创作,其中所说的一些狂想也只是穿插其间的呓语片言,并不能产生一种小说的畅想之美。与其说这是一部作者独特叙事之作,还不如说是作者为满足积郁心头多年想一吐为快并给自己人生留作纪念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 可是有些章节,又像是短篇小说或小小说,人物鲜明生动,有声有色。如下部中上卷与下卷之间穿插的《别章:农事与时事》里的三婆、覃七、二翠、玉昭、喜莲等人的故事,就别有情趣。对其中的人、事、物、景的叙述,与萧红《呼兰河传》里的叙事特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东西。萧红的叙事策略对林白在这部书中的影响是极大的。唯一不同的是,萧红的格调是沉郁的、深沉的、幽思

浅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法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的人了。鲁迅先生通过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 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通过胡屠户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孔乙己买洒时“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正反映了他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心理。

浅谈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精选)

男权文化中的女性生存的悲歌 ——浅谈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本文从苏童小说文本入手,细致分析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以此洞悉苏童小说中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状态,解读苏童小说中女性对男权的依附意识,可以看出苏童作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反思,表现出可贵的对女性生存的探索精神。同时苏童小说中女性的悲剧起源是:一方面,他承认男权社会对女性悲剧形成的外部因素,但是另一方面,他更关注女性自身所具有的弱点。在苏童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女性之间相互残害和女性对男性的盲目崇拜。正因为这两个特点,才使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悲剧色彩。 关键词:苏童小说、男权文化、女性形象、女性生存的悲歌 在当代文坛,苏童是小说界的一个多面手。在80年代末他就以先锋化的写作姿态占据了文坛的一席之地,随后他笔触切入中华深厚的历史云烟之中,以其睿智的思考和天才的想象拨开历史迷雾,重建历史的想象,赢得文坛的一片喝彩。但最为令人惊叹的莫过于他对于女性的强烈关注和独特想象,创作出一系列女性为主角的小说,因此被小说界戏称为“红粉杀手”。苏童通过对女性世界的描摹与观照,来表现女性哀苦悲凉,缱绻细腻的风骚与艳情。苏童的这些小说汇聚了许多在以往当代文学创作中未曾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充分地表现了女性所特有的性别意识,各自不同的现实欲望与冲动以及灵魂浮出历史地表的振颤与悱侧动人,这应该是当代文坛的一大奇观。一个男性作家在文坛女性主义文学己初露锋芒,而许多男性作家的创作遭受女权主义大加讨伐的写作背景之下,却仍然义无返顾地去构筑他想象中的女性世界,这首先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同时更需要有对女性的热情关注以及独特理解。 在先锋小说家中,苏童以出色建构故事的才能,弥补了先锋文学文本艰涩难读、理念过强的弱点。苏童不仅开拓了当代文学的想象视野,还表现出超越传统写作的审美姿态,显示出他自己的写作特质。而对女性命运与生存境遇的关注,正是苏童小说的特质之一。苏童善于写女人,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喜欢以女性形象结构小说,比如《妻妾成群》中的颂莲,《红粉》中的小萼,也许是因为女性更令人关注,也许我觉得女性身上凝聚着更多的小说因素。”苏童通过对众多女性形象的塑造,描绘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下的悲惨命运。这些女性有电影演员、戏剧名角,有旧式家庭深居阁楼的女人,也有弄堂里活灵活现带着大蒜气味的少女,有青春萌动期的女孩,也有妓女、尼姑等,其形貌美丽,各有其动人之处。其中,经历坎坷的旧时代女性,是苏童刻画得比较成功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经历虽不尽相同,但在人生舞台上演出的均是一幕幕悲剧。颂莲、织云如愿以偿嫁入豪门,却自饮苦酒,并未享受到安逸幸福的生活;娴、芝、箫把自己的未来都寄托在男性身上,而最终又以男性对他们的背叛为悲哀结局;小萼、秋仪在新旧两

描写男孩外貌的优秀段落

描写男孩外貌的优秀段落 3、一张坏坏的笑脸,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涟漪,好像一直都带着笑意,弯弯的,像是夜空里皎洁的上弦月。 白皙的皮肤衬托着淡淡桃红色的嘴唇,俊美突出的五官,完美的脸型,特别是左耳闪着炫目光亮的钻石耳钉,给他的阳光帅气中加入了一丝不羁。 4、那是个十来岁的瘦骨伶仃的小孩,却长得眉清目秀。 特别是那双长得比常人都大的眼睛,闪动着聪慧的光芒。 他拖着木屐,一件破旧的绿军服垂到膝前。 5、一进园门,就有个男孩子粘上我了。 他大约十一、二岁,穿着红背心、蓝短裤,腰带耷拉着一截;浑身是土,像个小土地爷。 毛茸茸的小平头,衬着一张白皙的小圆脸儿,使我联想到蒲公英。 他像飞蛾见了火似的,在我身前身后转悠,伸着脖子看我的镁光灯。 6、只见那人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 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 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

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 他那红扑扑的脸蛋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适着聪明伶俐的神色。 乌黑的头发下,两条弯弯的眉毛,像那月牙儿。 他那一排雪白的牙齿当中,缺了颗门牙,一笑起来,就成了个豁牙巴,十分逗人喜欢。 8、我的弟弟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脸,一对大眼睛乌黑发亮,一笑,嘴边还有两个小酒窝。 他的个儿跟我差不多,有人还以为我们是双胞胎哩。 其实,他才刚过十岁,比我小三岁。 9、建华同学身材均匀,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细长的辫子,红润的瓜子脸,圆圆的大眼睛,脸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显得活泼可爱。 10、小玛拉哈(蒙古族),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圆脸蛋,高鼻梁,一脑袋乌黑卷曲的头发,挺俊气的。 只是耳朵长得老长,真难看,可老人们说,那是“佛相,有福气。 11、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长而微卷的睫毛下,有着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英挺的鼻梁,像玫瑰花瓣一样粉嫩的嘴唇,还有白皙的皮肤。 12、二道杠周力,是我们班最厉害的男同学了。 他长得黑黝黝的,一双小圆眼总是灵活地转来转去,小嘴唇很薄。

林白 一个人的战争

[论文关键词】?私人化?小说主体意识自恋意识孤独意识 [论文摘要]林白是九十年代私A.4e.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以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为例从主体意识、自恋意识、孤独意识三个层面对这一长篇小说解读分析客观而深刻地认识其私人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九十年代的私人化写作具有当代文化语境中女性创作的个性化色彩,也是九十年代个性化创作的一种。?‘个人化写作’或‘私人化写作’,就其广义而言,是指那种疏离了统一的思想规范和艺术规范,以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创作为特征的一种写作方式。……就其狭义而言,是特指90年代兴起的以表现女性的身体隐私和生活隐私为特征的女性文学创作,是对这一创作现象的命名。这一命名缘于对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及其他女作家类似作品的讨论。?“’”?私人化?的创作加强了对个人经验的重视程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于个体生命的重视创作出极具性别意识和性别特征的作品。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只是对个体经验的揭示,而在于它所依附的人类永恒之主题。文学建立在?个人化?的基础上,其实质是建立在个人化基础之上的非个人化写作。私人化写作在张扬性别自主性的同时,也以此为外壳传达出

人性的本质特征。林白是九十年代私人化创作的代表,对她的作品的解读为分析私人化小说的创作打开了一扇窗口。本文试以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为例浅要的分析其私人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一、主体意识。林白私人化小说作品中的主体意识的展现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带有强烈的性别意识的创作倾向。作家在创作中性别意识突出的表现为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的色彩。二是对个体生命经验自觉的尊重意识,这种尊重意识较之其他作家的作品对个体的重视程度要更为突出,表现的也更为细腻和深人。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是以一个个体心灵的成长作为叙述主题的作品,讲述了女孩林多米极具特色的成长历程。林多米就是作品所要叙述的主体,而男性的存在只是作为一个叙述的背景。作品通过对林多米由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成熟女性的叙述展现出一个女性成长过程中性别意识的觉醒,以及此过程中的冲突与困惑。作品由主人公对女性自身的认识为起始展开了一个对自我了解和把握的过程。幼年的多米臵身于一大堆生殖器的模型当中,形成了?一幅多么奇怪的风景?,以及以后的带着惊鄂与恐慌、兴奋的心情一次次的窥视生孩子的过程,正是对生命意识和女性意识的自我启蒙。可以说林多米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正是从对性的认识开始的。并通过这种性的自我启蒙确立

集结号男性人物形象分析

1.《集结号》——男性的终结和复归(海报) 【在过去的两年内,中国大众文化工业中男性形象经历了一次两级震荡,从“花样美男”、“快男”等双性化后现代男性形象流行,到《集结号》、《亮剑》、《士兵突击》等作品中凸显出来的传统男性形象(战士、勇士)的回归,似乎都在宣告——男性身份认同风雨飘零的年代来临了。】 2.悲情谷子地(照片):谷子地心中的“集结号情结”(在个人潜意识中有一种对个人生活至关重要的内容,称为情结。所谓情结,是指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当说莫个人具有某种情结时,意思是他执意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 【主人公谷子地的后半生被集结号所主宰,可以说他的内心形成了强烈的“集结号情结。”从影片内容分析,这种情结主要产生于战争造成的心理创伤。 谷子地的执著令所有战友汗颜。他的态度与其说是执著, 倒不如称作虔诚,为了内心里对胜利单纯的渴望而不惜血汗,这种近乎疯狂的执着,以及由此而生出的自信,让这位有着神一般血统的战士在通往圣殿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他所做的更接近战争 这项任务的本质。 他坚守上级的命令,不听到集结号声绝不撤退。可四十七个九连的兄弟却因为自己的没有听见一个一个地牺牲。 他为给被当成失踪的全连人讨回公道开始寻找,直到精疲力尽奄奄一息。集结号一直笼罩着他,某些经历和现实一直激活着他心中的这个情结。在退伍后,这个情结开始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孑然一身,除了集结号,人生再没有其他重要的内容。集结号的困扰,使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为了消除内心的痛苦,他必须要把这个结解开。】 3.谷子地的行为也源于其心理需要 【从马斯洛的个体需要层次出发解释,人类有更高层次的需要是会对低级需要进行调节,会使人为高级需要所控制。谷子地和他的战友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宁愿抛头颅,洒热血,去为别人创造幸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谷子地的行为是高级需要寻求满足的结果。在谷子地的心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由于这种不满足所导致的心理紧张性和不平衡性的驱动,谷子地才有了那种执着的行为。】 4.【如果谷子地的行为仅仅出于个人的需要,那么他就成了一个自私的人。人尽管有自私的一面,但更有无私与高尚的心灵。弗洛伊德将人格中的道德、良知、理性等内容称为超我,超我的功能在于抑制本能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督的控制。超我有两个部分组成:良心和自我理想。谷子地自觉遵从了超我的要求,他是道德的人、高尚的人。谷子地的行为背后,超我是更大的驱动力量。自己的战友为人民利益而牺牲就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就应该获得崇高的荣誉,这是谷子地苦苦追寻的自我理想。谷子地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自己的理想也一定会实现。人们可以暂时不理解他,但最终要在内心接受、肯定并褒奖他的行为,因为他的做法符合所有人超我的标准】 5. 汪国真—— 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再来。 【战争,犹如一场死神的盛宴。一旦踏上战场,就等于随时准备 献出宝贵的生命,然而对于谷子地来说,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就是属于九连47个弟兄的崇高荣誉。他用尽毕生的时间去寻找死难的战友们,无论如何都要将荣誉归还给这群年轻的英烈。】而当这个男人完成了使命之后,经过时间的累积,又会达到进一步的人生高度。接下来请王来讲讲经过岁月沉淀的男人。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图文稿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分 析方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

浅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概念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一、小说对人物的刻画中分析人物形象 一)、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反映作品的主题的描写。 1、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言为心声”,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 例: 1)“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不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

是惊叹,叹中有惊。而且似乎还是由衷的惊叹,因为她用了两个很有分量的词:“真”、“才”,将这惊叹表达得自然、得体,谁也不会觉得空洞肉麻。 2)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明明是外孙女,为什么说不像而硬要扯成嫡亲的孙女这样说不是见外了吗可如果我们联系到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会发现她这句话的巧妙之处了。她讲话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祖母——贾母,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因而不至于扬此失彼。可见其用尽心机,刻意恭维,八面玲珑,从而收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看来她还是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她深谙如何掌握住人际关系的平衡。她的良苦心机,她的八面玲珑,由此可见一斑。 3)第三句话,则转悲为喜了:“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讲得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转喜为悲呢?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并且还要配以动作——用帕拭泪,以表心诚。可是,她因为“来迟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贾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此时“方略略止住”。因而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而是“笑道”:“我才好了,倒来招我。”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这可要让这位“心理学家”难堪了,可她并不慌张,并没有露出马脚,而是“忙转悲为喜”道:“正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