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牛顿定律(一)

牛顿定律(一)

牛顿定律(一)
牛顿定律(一)

牛顿定律(一)

1、16世纪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

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

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2、理想实验有时更能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

设计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经验事实,

其余是推论。如图所示的斜面:

①减小另一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斜面,让静止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只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属于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3、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4、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A和B放在长木板上,

随长木板一起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

图所示,已知m A>m B,某时刻木板停止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木板光滑,由于A的惯性较大,A、B间的距离将增大

B、若木板光滑,由于B的惯性较小,A、B间的距离将减小

C、若木板粗糙,A、B一定会相撞

D、不论木板是否光滑,A、B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5、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的各表面光滑,上

表面水平,放在

固定的斜面上.在M的水平上表面放一光滑

小球m后释放M,则小

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的曲线

D、抛物线

6、有两个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力

()

A、一定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一定是平衡力

C、可能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可能是平衡力

D、可能既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

7、科学研究发现,在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l/6。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在空中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氢气球和铅球,忽略地球和其他星球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且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B、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下落,但铅球先落到月球表面

C、氢气球将加速上升,铅球将加速下落

D、氢气球和铅球都将上升

8、一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虚线为其渐近线,则与之相对应的合外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该是图(乙)中的

()

9、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

左右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

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

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这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10、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其余几个力不变,而将其中一个力F1逐渐减小到零(方向不变).然后又逐渐增大到F1,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 )

A、加速度始终增大,速度始终增大

B、加速度始终减小,速度始终增大

C、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始终增大直到一定值

D、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11、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

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 ,如图所示.在物

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A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

越小

B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12、如图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a 点为圆周的最

高点,d 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

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 、b 、c 处释放(初速为0),

用t 1、t 2、t 3依次表示滑环到达d 所用的时间,则

( )

A 、t 1 < t 2 < t 3

B 、t 1 > t 2 > t 3

C 、t 3 > t 1 > t 2

D 、t 1 = t 2 = t 3

13、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沿平直铁轨匀加速行驶,在100s 内速度由

5.0m /s 增加到15.0m /s 。

(1)求列车的加速度大小;

(2)若列车的质量是1.0×106kg ,机车对列车的牵引力是

1.5×105N ,求列车在运动中所受的阻力大小。

14、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P 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 的作用。已

知物块P 沿斜面加速下滑。现保持F 的方

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

A 、一定变小

B 、一定变大

C 、一定不变

D 、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a b

c d F

P

1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为10 kg 的物块

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

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

块的弹力大小为5 N 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

若小车以加速度a =1 m/s 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

运动时, 则 ( )

A 、物块A 相对小车仍静止

B 、物块A 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C 、物块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块A 受到的弹力将增大

16、如图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的斜劈A 放在固

定的斜面体C 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 ,B 恰与盒子前、后壁P 、Q 点相接触。若使斜劈

A 在斜面体C 上静止不动,则P 、Q 对球

B 无压

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C 的斜面光滑,斜劈A 由静止释放,则Q

点对球B 有压力

B 、若

C 的斜面光滑,斜劈A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P 、

Q 对B 均无压力

C 、若C 的斜面粗糙,斜劈A 沿斜面匀速下滑,则P 、Q 对B 均无压

D 、若C 的斜面粗糙,斜劈A 沿斜面加速下滑,则Q 点对球B 有压

17、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

一。图中所示的图线1、2分别为甲、乙两辆汽车

刹车过程中的刹车距离s 与刹车前车速v 的关系

曲线,已知紧急刹车过程中车与地面间是滑动摩

擦。据此可知

( )

A 、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车速v 变化快,甲车的刹车性能好

B 、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甲车先停下来,甲车的刹车性能好

C 、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

D 、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车速v 变化快,甲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较大

A

B

C P Q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上表面水平,

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

物块与木板及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若要以水平外力F将木板抽出,力F的大小应大于

()

A、μ(M+m)g

B、μ(2m+M)g

C、μ(m+2M)g

D、2μ(M+m)g

19、如图所示,小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

动,小车内光滑底面上有一物块被压缩

的轻弹簧压向左壁。小车向右加速运

动,若小车向右加速度增大,则车左壁

受物块的压力

F和车右壁受弹簧的压

N

1

F的大小变化是()

N

2

A、

F不变,2N F变大B、1N F变大,2N F不变

1

N

C、

F、2N F都变大D、1N F变大,2N F减小

N

1

20、如图所示,动力小车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加速下

滑,小车上有一单摆,当摆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摆

线恰好成水平状态,则小车的加速度为

()

A、θ

g D、θ

g

tan

cot

/g C、θ

g B、θ

sin

sin

21、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

箱子,如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

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

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

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22、利用一个如图定滑轮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A ,B 两

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A =4kg ,m B =2kg ,原来A ,B 两物

块的高度差为0.5m ,从静止开始释放,经0.4s 后,A ,

B 两物块到达同一水平面,则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

23、如图所示,两个倾角相同的滑杆上分别套

有A 、B 两个圆环,两个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

着两个物体C 、D ,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

A 的悬线与杆垂直,

B 的悬线竖直向下。则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环与滑杆间没有摩擦力

B 、B 环与滑杆间没有摩擦力

C 、A 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D 、B 环做的是匀加速运动

24、一物体在斜面上以一定速率沿斜面向上运动,

斜面的倾角θ可在0°~90°之间变化。设物体所能达

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问θ为多大时,x 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是多大?

25、将某均匀的长方体锯成如图所示的A 、B 两块后,

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对齐放在一起,现用垂直于B 边的

水平力F 推物体B ,使A 、B 整体保持矩形并沿力F 方

向匀速运动,则 ( )

A 、物体A 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作用,合力为零

B 、物体A 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作用,合力为零

C 、B 对A 的作用力方向和F 方向相同

D 、若不断增大F 的值,A 、B 间一定会发生相对滑动

26、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 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 与小环速度v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求:

(1)小环的质量m ;(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2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

F /N

v

/ms -1

5.5 1

F 5 α

0 2 4 6 t /s 0 2 4 6 t /s m m F

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

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

中一个质量为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

m 的最大拉力为

( )

A 、35mg μ

B 、34mg μ

C 、32

mg μ D 、mg 3μ

28、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

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

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

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在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M +m M +m sin 2θ

g sin 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

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

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

A 、当θ=0?时,该解给出a =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 =g ,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

对的

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g 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

解可能对的

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g /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

解可能对的

29、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运动的平板小车,车上固

定一个盛水的杯子,杯子的直径为l ,当小车作加速

度为a 的匀加速运动时,水面呈图所示状态,则小

车的加速度方向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

左、右液面的高度差h 为________。

例30 物体A 、B 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

B

A θ

质量分别为A m 、B m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 μ、B μ,用水平拉力F 拉物体A 、B ,所得加速度a 与拉力F 关系图线分别如图中A 、B 所示,则 ( )

A 、

B A μμ=,A B m m > B 、B A μμ>,A B m m >

C 、可能B A m m =

D 、B A μμ<,B A m m >

3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

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

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

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

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 )

A 、1g sin 2α

B 、gsin α

C 、3sin 2g α

D 、2gsin α

32、如图a 所示,装有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质量

为M 的滑块A 放在气垫导轨B 上,C 为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它能将A 到C 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

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 的位移-时间(s-t )图像和速率-时间(v-t )图像。整个装

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L 、高度

为h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结果保留一位有

效数字) (1)现给滑块A 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

的v-t 图像如图b 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 下滑时的加速度a =____m/s 2,从图线还可知摩擦力对滑块A 运动的影响______。(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 C A B h l 图a

3.0

2.5

2.0

1.5

1.0

0.5

0.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v /(m

s -1) t /s 图b 0.9 0.8 0.7 0.6 0.5 0.3 0.0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s/m t /s 0.4 0.2 0.1 图c

(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______,可以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改变______,可以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用L、h、M字母表示)(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像如图c所示。图线不对称是由于______造成的,通过图像可求得滑板的倾角θ=_____(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

33、质量m=1kg的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

受到一个水平力F的作用,水平力F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向东为正方向)。已知t=0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5m/s,方向向东。求物体

在5s内和8s内的位移各为多少?

34、如图所示,用固定挡板P将质量为m的小球挡在

光滑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体质量为M,倾

角为θ,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问至

少以多大的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斜面体时,小球才能

做自由落体运动到地面?

35、如图所示,一辆汽车A拉着装有集

装箱的拖车B,以速度v1=30 m/s进入

向下倾斜的直车道。车道每100 m下降

2 m。为了使汽车速度在s=200 m的距

离内减到v2=10 m/s,驾驶员必须刹车。

假定刹车时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该力的70%作用于拖车B,30%作用于汽车A。已知A的质量m1=2000 kg,B的质量m2=6000 kg。求汽车与拖车的连接处沿运动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36、风动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

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

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如图所示。(1)当杆在水平方向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做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

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4.1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A.预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及惯性现象。 2、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简单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二、预习内容 1、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除非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 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_________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物体的这种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性质.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一)下面你就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 l、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2、力撤物不停。 提问: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矛盾出在哪呢? 总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撤物停的原因是因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伽利略是怎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 检测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人推原来静止的小车没有推动是因为这辆车的惯性太大 B.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C.竖直上抛的物体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 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正确的说法是( ) A.合外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加速度成正比 B.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C.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D.由于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整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一定是半块砖自由下落时加速度的2倍 3.关于力和物体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就越大 B.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量就越大 C.一个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它的速度的变化就越快 D.一个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 4.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阻力的作用,如果要使物体的加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下列方法中可以实现的是() A.将拉力增大到原来的2倍 1 B.阻力减小到原来的 2

C .将物体的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 .将物体的拉力和阻力都增大原来的2倍 5.竖直起飞的火箭在推力F 的作用下产生10 m/s 2 的加速度,若推动力增大到2F ,则火箭的加速度将达到(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 ) A .20 m/s 2 B .25 m/s 2 C .30 m/s 2 D .40 m/s 2 6.向东的力F 1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 1;向北的力F 2 单独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a 2。则F 1和F 2同时作用在该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 ) A .大小为a 1-a 2 B .大小为2 221+a a C .方向为东偏北arctan 1 2 a a D .方向为与较 大的力同向 7.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落到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物体的速度为0,然后被弹簧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A 下落到 B 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减小 C .物体从A 下落到B 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8.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现只有一个力逐渐减小到零又逐渐增大到原值,则在力变化的整个过程中,物体速度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 B

高一物理 第一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章牛顿运动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有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两个物体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惯性大小相等 2、图甲为具有水平轴的圆柱体,在其A点放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P,圆柱体绕其有自身轴O缓慢地匀速转动.设从A转至A′的过程中,物块与圆柱体保持静止,则表示物块受摩擦力f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 ) 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B)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作用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

(D)作用力和反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4、一个铅球和一个皮球相互挤压的时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铅球对皮球的压力大于皮球对铅球的压力 (B)铅球的形变小于皮球的形变 (C)皮球对铅球的压力和铅球对皮球的压力一定同时产生 (D)铅球对皮球的压力与皮球对铅球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完成一次α衰变,以速度v发射出一个质量为mα的α粒子后,其剩余部分的速度等于: (A)-;(B)-v; (C);(D)。 6、一个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 当用竖直向下的恒力F压它时, 则物体对地面压力大小是( ) (A) F (B) G (C) G+F (D) G-F 7、重5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30,用多大的水平力推物体,才能使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A)100N (B)150N (C)200N (D)500N

1牛顿第一定律

§4. 1 牛顿第一定律 班级姓名________学号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伽利略的观点:。 笛卡尔的补充和完善:。 3、牛顿的总结: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注: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定律(填“不是或是”) 4、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是否受力均无关;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越大,惯性就越大;越小,惯性就越小。 对惯性的理解: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 ②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 ③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④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历程(阅读课本第68—70页) 【问题1】亚里土多德关于运动和力的观点是怎样的?他的观点正确吗?在对运动和力的研究中,是什么影响了他对现象本质的研究? 【问题2】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如何设计的?他在研究中进行了那些科学推理?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伽利略是什么观点? 【问题4】哪位科学家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何完善?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定律内容: 2、惯性 【问题5】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典型例题 【例1】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 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例2】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上的1/6,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 A.惯性减小为1/6,重力不变。 B.惯性和重力都减小为1/6。 C.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l/6。 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 【例3】在车箱的顶板上用细线挂着一个小球,在下列情况下可对车厢的运动情况得出怎样的判断:Array (1)细线竖直悬挂: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斜:_______________。 (3)细线向图中右方偏斜: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将静止

专题复习牛顿定律的应用

专题复习:牛顿定律的应用 一、目标: 1、牛顿定律处理力与运动的关系。 2、运用牛顿定律解题思路。 3、矢量合成与分解法,隔离法,整体法。 二、重点、难点: 1、力与运动关系。 2、运用牛顿定律处理两类问题。 三、复习要点: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 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始终相同。 2.数学表达式:∑F x =m a 应用正交分解法:∑F x =m a x ∑F y = m a y 3.特点:(1)矢量性 (2)瞬时性 (3)同体性 (4)独立性 4.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2)建立XOY 坐标系,将各个力进行正交分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 (4)统一单位,求解方程,对结果进行讨论。 四、例题: 例1、如图所示,一弹簧一端第系在墙上,自由伸 长到B 点。今将一小物体m 压着弹簧,将弹簧压缩A 点, 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 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 的动摩擦因数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A 到 B 速度越来越大,从B 到 C 速度越来越小。 B 物体从A 到B 速度越来越小,从B 到 C 加速度不变。 C 物体从A 到B ,先加速后减速,从B 到C 一直做减速运动。 D 物体在B 点受合力为零。 例2、我国曾发射‘神舟’号载人航天器进行模拟试验飞行,飞船顺利升空,在绕地 球轨飞行数圈后回收成功,不久我国将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

天的国家,人航天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航天工程是个庞大的综合工程。理科知识在航天工程中有许多重要应用。 (1)地球半径为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m/s2,若使载人航天器在离地高640km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圆轨道旋转,则在轨道上的飞行速度为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2)载人航天器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若在离地面不太远的地点,宇航员对支持物的压力是他在地面静止时重力的4倍,则航天器的加速度为。 例3、如图,质量为m=1Kgr的小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0,球恰好能在杆上滑动,若球受到一大小为F=20N有水平推力作用,可使小球沿杆向上加速滑动(g=10m/s2)求:(1)小球与斜杆间的滑动磨擦因数μ的大小。 (2)小球沿杆向上加速滑动的加速度大小。 例4、跳起摸高是中学生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某同学身高1.80m,质量65Kg,站立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是2.25m。此同学用力蹬地竖直跳离地面历经0.3s,设他蹬地的力大小恒定为1300N,求该同学(g=10m/s2) (1)刚跳离地面时的速度。 (2)跳起可摸到的高度。 例5.长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 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时 所受的绳拉 力分别为T1和T2(速度分别为v0和v)。求证: (1)T1-T2=6mg (2)v0≥

最新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 (1)“一切”说明该定律具有普遍性,即不论固体、液体,还有气体都适用,没有特例。(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指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包含两层意思:①该物体确实没有受到任何外力的作用,但实际上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②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0,此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外力。 (3)“总”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4)“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而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实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应用了理想实验法或叫科学推理法,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在探究时应注意三点: (1)实验时,用统一滑块,同一斜面,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自由滑下,以保证小车滑到水平面上时初速度相同。 (2)实验时,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而初速度相同的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其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距离越长。 (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本实验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的设计思路为:让初速度相同的小车在粗糙程度逐渐减少的水平面上运动,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再进一步推理得到小车不受力时会怎样运动。 例题:水平面上正在越滚越慢的足球,眼看就要停下来,如果此时足球失去所有的外力作用,那么() A、足球将越滚越慢并很快停下来 B、立即停下来 C、不会停下来,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你女女女女运动状态 D、无法判断 二惯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说明:

高一必修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物理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一必修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

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 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 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 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一)

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一) 知识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主动推乙,甲对乙的作用力的发生先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B、施力物体必然也是受力物体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显然要比人对地球的吸引力大得多 D、以卵击石,卵破碎,说明石块对卵的作用力大于卵对石块的作用力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受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此只有此时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加速度越大,说明它的速度改变得越快,因此加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小; C、行驶的火车速度大,刹车后向前运动距离长,这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惯性的大小仅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 3、一小球用一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细绳对它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球对细绳的拉力就是小球所受的重力 C、小球所受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地球上 D、小球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细绳上 4、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时,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 B、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C、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5、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少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全部消失了 D、不论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重力不变 6、在升降机内,一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少了20%,于是他作出了下列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7、2001年1月,我国又成功进行“神舟二号”宇宙飞船的航行,失重实验是至关宇宙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实验,宇宙飞船 在下列哪种状态下会发生失重现象………………………() A、匀速上升 B、匀速圆周运动 C、起飞阶段 D、着陆阶段 经典题型: 一、牛顿第二定律结合正交分解 例:1、细线悬挂的小球相对于小车静止,并与竖直方向成θ角,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2、如图,斜面固定,物体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斜面上滑,已知物体质量m,斜面倾角 θ,动摩擦因数μ和物体小球加速度a,求水平推力F的大小。 练习:1、如图,已知θ=300,斜杆固定,穿过斜杆的小球质量m=1kg,斜杆与小球动摩擦因数μ= √3/6,竖直向上的力F=20N,求小球的加速度a=?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理解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 【要点梳理】 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对定律的理解: 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要点二、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对惯性的理解。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惯性只有大小,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惯性也大。 【典型例题】 类型一、牛顿第一定律 1、(2015?峄城区校级二模)竖直向下加速下落的雨滴,假设雨滴下落到某高度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雨滴将() A.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 C.向下做减速直线运动D.静止不动 【答案】A 【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雨滴下落到某高度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雨滴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与方向

(完整版)初二物理教案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目标: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标: 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回忆思考的形式提出问题:如果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通过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物体运动距离与阻力大小的关系,为讲解伽利略的推理作准备。然后讲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再介绍迪卡儿对伽利略结论的补充,牛顿最后总结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的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最后指出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揭示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即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如推一个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 2.通过图9-1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实验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 3.本节课可按着人类对知识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规律的认识过程,对学生进行学史教育。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研究——笛卡尔的补充——牛顿的总结。 教学设计示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 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机,实物投影,大倍投电视。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总结

高 一 物 理 第 四 章 《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 总 结 二、解析典型问题 问题1: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 牛顿第二定律F=ma 是矢量式,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在解题时,可以利用正交分解法进行求解。 例1、如图1所示,电梯与水平面夹角为300,当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人对梯面压力是其重力的6/5,则人与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 分析与解:对人受力分析,他受到重力mg 、支持力F N 和摩擦力F f 作用,如图1所示.取水平向右为x 轴正向,竖直向上为y 轴正向,此时只需分解加速度,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f =macos300, F N -mg=masin300 因为 56=mg F N ,解得5 3 =mg F f . 问题2:必须弄清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牛顿第二定律是表示力的瞬时作用规律,描述的是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产生加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该物体在这一时刻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的。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F=ma 对运动过程的每一瞬间成立,加速度与力是同一时刻的对应量,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例2、如图2(a )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 1、L 2的两根细线上,L 1 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 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 2线剪断,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 (l )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 分析与解:设L 1线上拉力为T 1,L 2线上拉力为T 2,重力为mg ,物体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有 T 1cos θ=mg , T 1sin θ=T 2, T 2=mgtan θ 剪断线的瞬间,T 2突然消失,物体即在T 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因为mg tan θ=ma ,所以加速度a =g tan θ,方向在T 2反方向。 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L 1 L 2 θ 图2(b) L 1 L 2 θ 图2(a) 300 a F N mg F f 图1 x y x a x a y

牛顿定律的应用 1

刚哥教你玩物理 1 牛顿定律的应用 1.(2004全国1)如图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 圆周上, 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 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 个滑环分别从 a 、b 、c 处释放(初速为0),用t 1、、 、t 2、、t 3 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 所用的时间,则( ) A .t 1 、t 2、>t 3 C .t 3 > t 1、>t 2、 D .t 1=、t 2、=t 3 2.(2004全国2)如图,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 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 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 A .21gsin α B .gsin α C .23gsin α D .2 gsin α 3.(2004重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 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物块的速度v 和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由此两图 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 为( ) A.m =0.5kg ,μ=0.4 B.m =1.5kg ,μ=2/15 C.m=0.5kg, μ=0.2 D.m=1kg, μ=0.2 4.(2010安徽)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 ,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g 取10 m/s 2,求: (1)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系数μ; (2) 水平推力F 的大小; (3) 0~10s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5.(2012安徽) 质量为0.1 kg 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4。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取g =10 m/s 2, 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 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 高度h 。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精选文档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物理学与其他许多自然科学息息相关,如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a??v,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生?t 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 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它不是一个实验定律 (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

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公式F=ma.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x=max,Fy=may, 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 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4)牛顿第二定律F=ma定义了力的基本单位牛顿(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作用力为1N,即 1N=1kg.m/s2.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公开课教案

安庆蓝天实验学校中学物理汇报课教案 汇报人:操瑞祥 总课题:第八章运动和力总课时:6课时第1课时 课题: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2.能力目标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通过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牛顿第一定律2.难点:物体的惯性●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教材16页的几幅图,思考运动的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给出截然相反的解释。“运动需要

力来维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讲授新课 1.牛顿第一定律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按照教材第17页的实验进行探究不同表面,物体的运动距离不同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每次实验用的是同一辆小车;每次都在同一位置滑下,以保持小车到达水平表面的速度相同。 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变化的条件是表面的粗糙程度改变,而其他条件没有改变。 通过flash演示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它运动得越远,引导学生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注:介绍得出该结论伽利略用了推理的方法。 从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注:说明“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异同。 解释: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强调: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

人教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一、【目标】 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二、【知识梳理】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说明:(1)物体不受外力是该定律的条件. (2)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结果. (3)直至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说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的量度是物体的质量. (5)应注意: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脸直接总结出来的.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脸为基拙,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不可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①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而且在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 说明: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种性质,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能抵消,所以这两个力不会平衡.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管两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牛顿第三定律都适用(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例1】(上海春季高考题)火车在直线轨道上匀速运动,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向前的推力,使他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问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变式练习】(2012全国新课标).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练习及答案

相关习题:(牛顿运动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几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3.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

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4.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5.下面的实例属于惯性表现的是 [ ] A.滑冰运动员停止用力后,仍能在冰上滑行一段距离

B.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为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必须用力蹬自行车的脚踏板 C.奔跑的人脚被障碍物绊住就会摔倒 D.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运动 6.关于物体的惯性定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惯性就是惯性定律 B.惯性和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而惯性定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物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C.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 D.惯性定律不但指明了物体有惯性,还指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如图所示,劈形物体M的各表面光滑,上表面水平,放在固定的斜面上.在M的水平上表面放一光滑小球m,后释放M,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如图,质量为m =lkg 的滑块,在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上,离斜面末端B 的高度h =0. 2m ,滑块经过B 位置滑上皮带时无机械能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 0=3m/s ,长为L =1m .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 到传送带右端C 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g 取l0m/s 2.求: (1)水平作用力F 的大小;(已知sin37°=0.6 cos37°=0.8) (2)滑块滑到B 点的速度v 和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答案】(1)7.5N (2)0.25(3)0.5J 【解析】 【分析】 【详解】 (1)滑块受到水平推力F . 重力mg 和支持力F N 而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水平推力F=mg tan θ, 代入数据得: F =7.5N. (2)设滑块从高为h 处下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 ,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 故有: mgh = 212 mv 解得 v 2gh ; 滑块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传送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 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L = 2201122 mv mv 代入数据得: μ=0.25 (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为: x=v 0t 对物体有: v 0=v ?at

ma=μmg 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为: △x=L?x 相对滑动产生的热量为: Q=μmg△x 代值解得: Q=0.5J 【点睛】 对滑块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水平作用力的大小;根据机械能守恒可求滑块滑上传送带上时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可求得动摩擦因数;热量与滑块和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成正比,即Q=fs,由运动学公式求得传送带通过的位移,即可求得相对位移. 2.如图所示,倾角α=30°的足够长传送带上有一长L=1.0m,质量M=0.5kg的薄木板,木板的最右端叠放质量为m=0.3kg的小木块.对木板施加一沿传送带向上的恒力F,同时让传送 带逆时针转动,运行速度v=1.0m/s。已知木板与物块间动摩擦因数μ1= 3 2 ,木板与传送 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3 ,取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在恒力F作用下,薄木板保持静止不动,通过计算判定小木块所处的状态; (2)若小木块和薄木板相对静止,一起沿传送带向上滑动,求所施恒力的最大值F m; (3)若F=10N,木板与物块经过多长时间分离?分离前的这段时间内,木板、木块、传送带组成系统产生的热量Q。 【答案】(1)木块处于静止状态;(2)9.0N(3)1s 12J 【解析】 【详解】 (1)对小木块受力分析如图甲:

(完整版)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

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A.预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及惯性现象。 2、知道日常生活中由于惯性而产生的简单现象。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二、预习内容 1、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除非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_________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的原因. 2、物体的这种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性质.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一)下面你就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 l、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2、力撤物不停。 提问: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矛盾出在哪呢? 总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力撤物停的原因是因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伽利略是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 一、牛顿第一定律 [要点导学] 1.人类研究力与运动间关系的历史过程。要知道伽利略的成功在于把“明明白白的实验事实和清清楚楚的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物理学从此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2.力与运动的关系。(1)历史上错误的认识是“运动必须有力来维持”(2)正确的认识是“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理解。这个实验的事实依据是运动物体撤去推力后没有立即停止运动,而是运动一段距离后再停止的,摩擦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抓住这些事实依据的本质属性,并作出合理化的推理,这就是伽利略的高明之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思维方法。 4 5 6 7 8 1 (1 (2 2 (1 (2 3 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 (1)测量加速度的方案:采用较多的方案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根据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Δx=a T2求出加速度。条件许可也可以采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教材的参考案例效果也比较好。(2)提供并且测量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案:由于我们上述测量加速度的方案只能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必须给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并且要测量这个外力。教材的参考案例提供的外力比较容易测量,采用这种方法是不错的选择。 4.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是本实验的关键。如果根据实验数据描出的a-F图象和a-1/m图象都非常接近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也只能说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这一结果决不能说找出了定律,一个定律的发现不可能是几次实验就能得出的。 四、力学单位制

[要点导学] 1、单位制的概念——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SI)就是由七个基本单位和用这些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组成的单位制。 3、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 力学中有三个基本单位:长度的单位米,国际符号m、质量的单位千克,国际符号㎏、时间的单位秒,国际符号s。 以下基本单位将在今后学习 电学中有一个基本单位: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国际符号A; 热学中有二个基本单位: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国际符号mol; 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尔文,国际符号K; 光学中有一个基本单位:发光强度的单位坎德拉,国际符号cd。 4、 5、 秒”6、 7、 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应该能正确领会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物理意义,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实质上揭示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物体作为施力物的时候它也一定是受力物。要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同样变化、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并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关系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相互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均无关。 3、要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现将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