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压轴题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压轴题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压轴题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压轴题

2017-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压轴题

1.已知AM∥CN,点B为平面内一点,AB⊥BC于B.

(1)如图1,直接写出∠A和∠C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过点B作BD⊥AM于点D,求证:∠ABD=∠C;

(3)如图3,在(2)问的条件下,点E、F在DM上,连接BE、BF、CF,BF平分∠DBC,BE平分∠ABD,若∠FCB+∠NCF=180°,∠BFC=3∠DBE,求∠EBC的度数.

2.如图,已知两条射线OM∥CN,动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分别在射线OM、CN上,且∠C=∠OAB=108°,

F在线段CB上,OB平分∠AOF,OE平分∠COF.

(1)请在图中找出与∠AOC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与∠OFC的度数比是否随着AB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2∠OBA?若存在,请求出∠OBA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已知AB∥CD,线段EF分别与AB、CD相交于点E、F.

(1)如图①,当∠A=25°,∠APC=70°时,求∠C的度数;

(2)如图②,当点P在线段EF上运动时(不包括E、F两点),∠A.∠APC与∠C之间有什么确定的相等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③,当点P在线段FE的延长线上运动时,(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试探究它们之间新的相等关系并证明.

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C是第四象限一点,CB⊥y轴,交y轴负半轴于B

(0,b),且(a-3)2+|b+4|=0,S四边形AOBC=16.

(1)求C点坐标;

(2)如图2,设D为线段OB上一动点,当AD⊥AC时,∠ODA的角平分线与∠CAE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P,求∠APD的度数.

(3)如图3,当D点在线段OB上运动时,作DM⊥AD交BC于M点,∠BMD、∠DAO的平分线交于N点,则D点在运动过程中,∠N的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说明理由.

5.已知BC∥OA,∠B=∠A=100°.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求证:OB∥AC;

(2)如图2,若点E、F在BC上,且满足∠FOC=∠AOC,并且OE平分∠BOF.试求∠EOC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若平行移动AC,如图3,那么∠OCB:∠OFB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6.如图,已知AM//BN,∠A=600.点P是射线AM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分别平分∠ABP和∠PBN,分别交射线AM于点C,D.

(1)①∠ABN的度数是;②∵AM //BN,∴∠ACB=∠;

(2)求∠CBD的度数;

(3)当点P运动时,∠APB与∠AD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

(4)当点P运动到使∠ACB=∠APD时,∠ABC的度数是.

7.课题学习:平行线的“等角转化”功能.阅读理解:

如图1,已知点A是BC外一点,连接AB,AC.求∠BAC+∠B+∠C的度数.(1)阅读并补充下面推理过程.

解:过点A作ED∥BC,所以∠B= ,∠C= .

又因为∠EAB+∠BAC+∠DAC=180°.

所以∠B+∠BAC+∠C=180°.

解题反思:从上面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平行线具有“等角转化”的功能,将∠BAC,∠B,∠C“凑”在一起,得出角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

方法运用:

(2)如图2,已知AB∥ED,求∠B+∠BCD+∠D的度数.

深化拓展:

(3)已知AB∥CD,点C在点D的右侧,∠ADC=70°,BE平分∠ABC,DE平分∠ADC,BE,D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点E在AB与CD两条平行线之间.

请从下面的A,B两题中任选一题解答,我选择题.

A.如图3,点B在点A的左侧,若∠ABC=60°,则∠BED的度数为°.

B.如图4,点B在点A的右侧,且AB<CD,AD<BC.若∠ABC=n°,则∠BED度数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8.已知A(0,a),B(b,0),a、b满足.

(1)求a、b的值;

(2)在坐标轴上找一点D,使三角形ABD的面积等于三角形OAB面积的一半,求D点坐标;

(3)做∠BAO平分线与∠AOC平分线BE的反向延长线交于P点,求∠P的度数.

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C(b,2),且满足(a+2)2+b-2=0,过C作CB⊥x轴于B.(1)求△ABC的面积.

(2)若过B作BD∥AC交y轴于D,且AE,DE分别平分∠CAB,∠ODB,如图2,求∠AED的度数.(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BC和△ACP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10.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C(0,a),D(b,a),其中a,b满足关系式:|a+3|+(b-a+1)2=0.

(1)a= ,b= ,△BCD的面积为;

(2)如图2,若AC⊥BC,点P线段OC上一点,连接BP,延长BP交AC于点Q,当∠CPQ=∠CQP时,求证:BP 平分∠ABC;

(3)如图3,若AC⊥BC,点E是点A与点B之间一动点,连接CE,CB始终平分∠ECF,当点E在点A与点B之间运动时,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1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b,3),C(4,0),且满足(a+b)2+|a-b+6|=0,线段AB 交y轴于F点.

(1)求点A.B的坐标.

(2)点D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若ED∥AB,且AM,DM分别平分∠CAB,∠ODE,如图2,求∠AMD的度数.

(3)如图3,(也可以利用图1)

①求点F的坐标;

②点P为坐标轴上一点,若△ABP的三角形和△ABC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

12.如图所示,A(1,0),点B在y轴上,将三角形OAB沿x轴负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为三角形DEC,且点C的坐标为(-3,2).

(1)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2)在四边形ABCD中,点P从点B出发,沿“BC→CD”移动.若点P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t= 秒时,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②求点P在运动过程中的坐标,(用含t的式子表示,写出过程);

③当3秒<t<5秒时,设∠CBP=x°,∠PAD=y°,∠BPA=z°,试问x,y,z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否确定?

若能,请用含x,y的式子表示z,写出过程;若不能,说明理由.

13.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 (2a-1,4) , B (-3,3b+1),A.B;两点关于y轴对称.

(1)求A.B的坐标;

(2)动点P、Q分别从A点、B点同时出发,沿直线AB向右运动,同向而行,点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

度,Q点的速度是每秒4个单位长度,设P、Q的运时间为t秒,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三角形OPQ的面积S,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存在一点M,点M的横纵坐标相等,且满足S△PQM:S△OPQ=3:2,求出点M的坐标,

并求出当S△AQM=15时,三角形OPQ的面积.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0,8),点B(m,0),且m>0.把△AOB绕点A逆时针旋

转90°,得△ACD,点O,B旋转后的对应点为C,D.

(1)点C的坐标为;

(2)①设△BCD的面积为S,用含m的式子表示S,并写出m的取值范围;

②当S=6时,求点B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15.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O的面积为8, OA=OB, BC=12,点P的坐标是(a, 6).

(1)求△ABC三个顶点A, B, C的坐标;

(2)若点P坐标为(1, 6),连接PA, PB,则△PAB的面积为;

(3)是否存在点P,使△PAB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

参考答案1.解:

2.解:

3.⑴∠C=45°分⑵∠C=∠APC-∠A(证明略)⑶不成立,新的相等关系为∠C=∠APC+∠A(证明略)

4.解:(1)∵(a﹣3)2+|b+4|=0,∴a﹣3=0,b+4=0,

∴a=3,b=﹣4,∴A(3,0),B(0,﹣4),∴OA=3,OB=4,

=16.∴0.5(OA+BC)×OB=16,∴0.5(3+BC)×4=16,∴BC=5,∵S

四边形AOBC

∵C是第四象限一点,CB⊥y轴,∴C(5,﹣4)

(2)如图,

延长CA,∵AF是∠CAE的角平分线,∴∠CAF=0.5∠CAE,

∵∠CAE=∠OAG,∴∠CAF=0.5∠OAG,

∵AD⊥AC,∴∠DAO+∠OAG=∠PAD+∠PAG=90°,

∵∠AOD=90°,∴∠DAO+∠ADO=90°,∴∠ADO=∠OAG,∴∠CAF=0.5∠ADO,

∵DP是∠ODA的角平分线∴∠ADO=2∠ADP,∴∠CAF=∠ADP,

∵∠CAF=∠PAG,∴∠PAG=∠ADP,

∴∠APD=180°﹣(∠ADP+∠PAD)=180°﹣(∠PAG+∠PAD)=180°﹣90°=90°

即:∠APD=90°

(3)不变,∠ANM=45°理由:如图,

∵∠AOD=90°,∴∠ADO+∠DAO=90°,

∵DM⊥AD,∴∠ADO+∠BDM=90°,∴∠DAO=∠BDM,

∵NA是∠OAD的平分线,∴∠DAN=0.5∠DAO=0.5∠BDM,

∵CB⊥y轴,∴∠BDM+∠BMD=90°,∴∠DAN=0.5(90°﹣∠BMD),∵MN是∠BMD的角平分线,∴∠DMN=0.5∠BMD,

∴∠DAN+∠DMN=0.5(90°﹣∠BMD)+0.5∠BMD=45°

在△DAM中,∠ADM=90°,∴∠DAM+∠DMA=90°,

在△AMN中,

∠ANM=180°﹣(∠NAM+∠NMA)

=180°﹣(∠DAN+∠DAM+∠DMN+∠DMA)

=180°﹣[(∠DAN+DMN)+(∠DAM+∠DMA)]

=180°﹣(45°+90°)=45°,

∴D点在运动过程中,∠N的大小不变,求出其值为45°

5.略

6.解:

(1)120°;∠CBN

(2)∵AM∥BN,

∴∠ABN+∠A=180°,

∴∠ABN=180°-60°=120°,

∴∠ABP+∠PBN=120°,

∵BC平分∠ABP,BD平分∠PBN,

∴∠ABP=2∠CBP,∠PBN=2∠DBP,

∴2∠CBP+2∠DBP=120°,

∴∠CBD=∠CBP+∠DBP=60°;

(3)不变,∠APB:∠ADB=2:1.

∵AM∥BN,

∴∠APB=∠PBN,∠ADB=∠DBN,

∵BD平分∠PBN,

∴∠PBN=2∠DBN,

∴∠APB:∠ADB=2:1;

(4)∵AM∥BN,

∴∠ACB=∠CBN,

当∠ACB=∠ABD时,则有∠CBN=∠ABD,

∴∠ABC+∠CBD=∠CBD+∠DBN,

∴∠ABC=∠DBN,

由(1)可知∠ABN=120°,∠CBD=60°,

∴∠ABC+∠DBN=60°,

∴∠ABC=30°.

7.解:(1)∵ED∥BC,∴∠B=∠EAD,∠C=∠DAE,故答案为:∠EAD,∠DAE;

(2)过C作CF∥AB,∵AB∥DE,∴CF∥DE,∴∠D=∠FCD,

∵CF∥AB,∴∠B=∠BCF,∵∠BCF+∠BCD+∠DCF=360°,∴∠B+∠BCD+∠D=360°,(3)A.如图2,过点E作EF∥AB,∵AB∥CD,∴AB∥CD∥EF,

∴∠ABE=∠BEF,∠CDE=∠DEF,

∵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60°,∠ADC=70°,

∴∠ABE=∠ABC=30°,∠CDE=∠ADC=35°,

∴∠BED=∠BEF+∠DEF=30°+35°=65°;故答案为:65;

B、如图3,过点E作EF∥AB,

∵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n°,∠ADC=70°

∴∠ABE=∠ABC=n°,∠CDE=∠ADC=35°

∵AB∥CD,∴AB∥CD∥EF,∴∠BEF=180°﹣∠ABE=180°﹣n°,∠CDE=∠DEF=35°,∴∠BED=∠BEF+∠DEF=180°﹣n°+35°=215°﹣n°.故答案为:215°﹣n.

8.解:(1)a=-4,b=8;(2)D(-6,0),(-2,0),(0,4),(0,12);(3)45°.

9.解:

10.解:

11.解:

七年级数学期末压轴题

1.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cm 和4cm,一个内角为40,那么满足条件,且彼此不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个 2.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 CDE 的外部时,则∠A与∠1、∠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A =∠1-∠2 B.2∠A =∠1-∠2 C .3∠A =2∠1-∠2 D.3∠A =2(∠1-∠2) 3.CD 经过BCA ∠顶点C 的一条直线,CA CB =.E F ,分别是直线CD 上两点,且 BEC CFA α∠=∠=∠. (1)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内部,且E F ,在射线CD 上,请解决下面的问题: ①如图1,若90BCA ∠=,90α∠=, 则BE CF ;EF |BE -AF |(填“>”,“<”或“=”); ②如图2,将(1)中的已知条件改成∠B CA=60°,∠α=120°,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__________。(填“成立”、“不成立”) ③若0180BCA <∠<,请添加一个关于α∠与BCA ∠关系的条件 ,使①中的两个结论仍然成立,并证明两个结论成立. (2)如图3,若直线CD 经过BCA ∠的外部,BCA α∠=∠,请提出EF BE AF ,,三条线段数量关系的合理猜想(不要求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按要求折叠长方形纸片. 第一步:先将长方形的四个顶点标上字母A ,B,C ,D (如图12); 第二步:折叠纸片,使A B与CD 重合,折出纸痕MN ,然后打开铺平; 第三步:过点D 折叠纸片,使A 点落在折痕MN 上的A’处,折痕是DL .这时,老师说:“A ’L 的长度一定等于LD的一半.”同学们经过测量果然如此.为了解开其中的奥秘,老师设置了几个思考题,请同学们完成: (1)△ALD 与△A ’LD 关于LD 对称吗? (2)AD =A ’D 吗?∠ADL =∠A ’DL 吗?∠LA ’D 是直角吗? (3)连接A A’,△A ’AN与△A ’DN 对称吗? (4)A ’A=A ’D吗?△A ’AD 是什么三角形? (5)请同学们完整地说明A ’L =2 1 LD 的理由. 11.如图2,在等边△ABC 中,取BD =CE =AF ,且D ,E,F非所在边中点,由图中找出3个全等三角形 1( E D C B A 2 (第2题) A B C E F D D A B C E F A D F C E B (图1) (图2) (图3) B C M D A A′ L 图12 N

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集锦

1、 2 a b m b a-+b+3=0=14.ABC A S V 如图,已知(0,),B (0,),C (,)且(4), o y =DC FD ADO ⊥∠∠∠(1)求C 点坐标 (2)作DE ,交轴于E 点,EF 为AED 的平分线,且DFE 90。 求证:平分; (3)E 在y 轴负半轴上运动时,连EC ,点P 为AC 延长线上一点,EM 平分∠AEC ,且PM ⊥EM,PN ⊥x 轴于N 点,PQ 平分∠APN ,交x 轴于Q 点,则E 在运动过程中, MPQ EC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 x 2、如图1,AB//EF, ∠2=2∠1 (1)证明∠FEC=∠FCE; (2)如图2,M 为AC 上一点,N 为FE 延长线上一点,且∠FNM=∠FMN ,则∠NMC 与∠CFM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 图1 图2 B C B C

3、(1)如图,△ABC, ∠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1=130°,∠2=110°,求∠A 的度数。 B (2)如图,△ABC,∠ABC 的三等分线分别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E 若∠1=110°,∠2=130°,求∠ A 的度数。 A C 4、如图,∠ABC+∠ADC=180°,OE 、OF 分别是角平分线,则判断OE 、OF 的位置关系为? F A 5、已知∠A=∠C=90°.

(1)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如图,试问∠ABC 的平分线BE 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DF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3)如图,若∠ABC 的外角平分线与∠AD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 ,试问BE 与DE 有何位置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6.(1)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BAC 与∠DC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B=60°,∠F=56°,求∠BDC 的度数。 A E (2)如图,点E 在CD 的延长线上,∠BAD 与∠ADE 的平分线交于点F ,试问∠F 、∠B 和∠C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为什么? E A D 7.已知∠ABC 与∠ADC 的平分线交于点E 。 B B

(完整版)2018年高考数学压轴题(教师版(文))

2018年高考数学30道压轴题训练(教师版) 1.椭圆的中心是原点O ,它的短轴长为(,)0F c (0>c )的准线l 与x 轴相交于点A ,2OF FA =,过点A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P 、Q 两点。 (1)求椭圆的方程及离心率; (2)若0OP OQ ?=u u u r u u u r ,求直线PQ 的方程; 1.(1 )解:由题意,可设椭圆的方程为(22 212x y a a +=。 由已知得, (). 222 22a c a c c c ?-=? ?=-?? 解得2a c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62 x y += ,离心率3e = 。 (2)解:由(1)可得A (3,0)。 设直线PQ 的方程为()3y k x =-。由方程组,()22 162 3x y y k x ?+ =???=-? 得()222231182760k x k x k +-+-=,依题意()212230k ?=-> ,得33 k << 。 设(,),(,)1122P x y Q x y ,则21221831k x x k +=+, ① 2122276 31 k x x k -=+。 ② 由直线PQ 的方程得(),()112233y k x y k x =-=-。于是 ()()[()]22121212123339y y k x x k x x x x =--=-++。 ③ ∵0OP OQ ?=u u u r u u u r ,∴12120x x y y +=。 ④ 由①②③④得251k = ,从而()533 k =。 所以直线PQ 的方程为30x -= 或30x +-= 2.已知函数)(x f 对任意实数x 都有1)()1(=++x f x f ,且当]2,0[∈x 时,

2018年度中考数学压轴题

1、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BC=4:3,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方向向点A运动,速度为2cm/s,当一个运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运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求AC、BC的长; (2)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PBQ的面积为y(cm2),当△PBQ存在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点Q在CA上运动,使PQ⊥AB时,以点B、P、Q为定点的三角形与△ABC 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 (4)当x=5秒时,在直线PQ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BCM得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最小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设AC=4x,BC=3x,在Rt△ABC中,AC2+BC2=AB2, 即:(4x)2+(3x)2=102,解得:x=2,∴AC=8cm,BC=6cm; (2)①当点Q在边BC上运动时,过点Q作QH⊥AB于H,

∵AP=x ,∴BP=10﹣x ,BQ=2x ,∵△QHB ∽△ACB , ∴ QH QB AC AB = ,∴Q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 ,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P ?QH=1 2 (10﹣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4 5 x 2+8x (0<x ≤3), ②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过点Q 作QH ′⊥AB 于H ′, ∵AP=x , ∴BP=10﹣x ,AQ=14﹣2x ,∵△AQH ′∽△ABC , ∴'AQ QH AB BC =,即:' 14106 x Q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解得:Q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x ), ∴y= 12PB ?QH ′=12(10﹣x )?35(14﹣x )=310x 2﹣36 5 x+42(3<x <7);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2 248(03)5 33642(37)10 5x x x x x x ?-+<≤????-+<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汇编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压轴题汇编 一、线段类: 1.(本题8分)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AC的中点,点E为线段BD的中点 (1) 若CD=2CB,AB=10,求BC的长 (2) 若CE=BC,求 2.(本题12分)如图,点P是定长线段AB上一定点,C点从P点、D点从B点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a、b 厘米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并满足下列条件: ①关于m、n的单项式2m2n a与-3m b n的和仍为单项式 ②当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时,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 (1) 直接写出:a=________,b=________ (2) 判断=________,并说明理由 (3) 在C、D运动过程中,M、N分别是CD、PB的中点,运动t秒时,恰好t秒时,恰好3AC=2MN,求此时 的值

3.(本题8分)如图1,点A、B分别在数轴原点O的左右两侧,且OA=OB,点B对应的数是10 (1) 求A点对应的数 (2) 如图2,动点M、N、P分别从原点O、A、B同时出发,其中M、N均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4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点P向左运动,速度为5个单位长度/秒.设它们运动时间为t秒,当点P是MN 的中点时,求t的值 4.(本题12分)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C=2AB,点A对应的数是40 (1) 若AB=60,求点C到原点的距离 (2) 如图2,在(1)的条件,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向左(2) 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经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 (3) 如图3,在(1)的条件下,O表示原点,动点P、T分别从C、O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P、T、R的速度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秒,1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在运 动过中,如果点M为线段PT的中点,点N为线段OR的中点,证明的值不变.若其他条件不变,将R的速度改为3个单位长度/秒,10秒后,的值为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压轴题培优期末复习专题含答案

压轴题培优-- 七年级数学期末复习专题人教版2018年 1.B. 于AB⊥BCCN已知AM∥,点B为平面内一点,之间的数量关系 C,直接写出∠A和∠;(1)如图1(2)如图2,过点B作BD⊥AM于点D,求证:∠ABD=∠C; (3)如图3,在(2)问的条件下,点E、F在DM上,连接BE、BF、CF,BF平分∠DBC,BE平分∠ABD,若∠FCB+∠NCF=180°,∠BFC=3∠DBE,求∠EBC的度数.

2.如图,已知两条射线OM∥CN,动线段AB的两个端点A.B分别在射线OM、CN上,且∠C=∠OAB=108°,F在线段CB上,OB平分∠AOF,OE平分∠COF. (1)请在图中找出与∠AOC相等的角,并说明理由; (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与∠OFC的度数比是否随着AB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2∠OBA?若存在,请求出∠OBA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已知AB∥CD,线段EF分别与AB、CD相交于点E、F. (1)如图①,当∠A=25°,∠APC=70°时,求∠C的度数; (2)如图②,当点P在线段EF上运动时(不包括E、F两点),∠A.∠APC与∠C之间有什么确定的相等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3)如图③,当点P在线段FE的延长线上运动时,(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试探究它们之间新的相等关系并证明. 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C是第四象限一点,CB⊥y轴,交y 轴负半轴于2.(a-3)+|b+4|=0,S=16B(0,b),且AOBC四边形点坐标;)求C(1的角平分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的角平分线与∠CAE,∠ODA时为线段DOB上一动点,当AD⊥AC)如图(22,设的度数.P,于点求∠APD点则D,DAO∠BMD、∠的平分线交于N点,MBCADDM,OBD3,3()如图当点在线段上运动时作⊥交于点说明理由.,若变化,求出其值,的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N∠,在运动过程中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二导数压轴题解析

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二导数压轴题解析 已知函数2()x f x e ax =-. (1) 若1a =,证明:当0x ≥时,()1f x ≥. (2) 若()f x 在(0,)+∞只有一个零点,求a . 题目分析: 本题主要通过函数的性质证明不等式以及判断函数零点的问题考察学生对于函数单调性以及零点存在定理性的应用,综合考察学生化归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题目设置相对较易,利于选拔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第1小问,通过对函数以及其导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值域判断即可求解。官方标准答案中通过()()x g x e f x -=的变形化成2()x ax bx c e C -+++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函数求导之后仍为2()x ax bx c e -++这种形式的函数,指数函数的系数为代数函数,非常容易求解零点,并且这种变形并不影响函数零点的变化。这种变形思想值得引起注意,对以后导数命题有着很大的指引作用。但是,这种变形对大多数高考考生而言很难想到。因此,以下求解针对函数()f x 本身以及其导函数的单调性和零点问题进行讨论,始终贯穿最基本的导函数正负号与原函数单调性的关系以及零点存在性定理这些高中阶段的知识点,力求完整的解答该类题目。 题目解答: (1)若1a =,2()x f x e x =-,()2x f x e x '=-,()2x f x e ''=-. 当[0,ln 2)x ∈时,()0f x ''<,()f x '单调递减;当(ln 2,)x ∈+∞时,()0f x ''>,()f x '单调递增; 所以()(ln 2)22ln 20f x f ''≥=->,从而()f x 在[0,)+∞单调递增;所以()(0)1f x f ≥=,得证. (2)当0a ≤时,()0f x >恒成立,无零点,不合题意. 当0a >时,()2x f x e ax '=-,()2x f x e a ''=-. 当[0,ln 2)x a ∈时,()0f x ''<,()f x '单调递减;当(ln 2,)x a ∈+∞时,()0f x ''>,()f x '单调递增;所以()(ln 2)2(1ln 2)f x f a a a ''≥=-. 当02 e a <≤ 时,()0f x '≥,从而()f x 在[0,)+∞单调递增,()(0)1f x f ≥=,在(0,)+∞无零点,不合题意.

初一数学期末压轴题练习

初一数学期末练习试卷 1. 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代数式c b a c b a a -+-++-的值等于( ) A .a B .b a 22- C .a c -2 D .a - 2.当2=x 时,代数式13++bx a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值为6,那么当2-=x 时,这个代数式的值是( ) A .1 B .4- C .6 D .5- 3.如图,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得到4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共得到7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的一个正方形再剪成四个小正方形,共得到10个小正方形,称为第三次操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2011个小正方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 )A. 669 ; B. 670; C.671; D. 672. 4.现定义一种变换:对于一个由有限个数组成的序列0S ,将其中的每个数换成该数在0S 中出现的次数,可得到一个新序列.例如序列0S :(4,2,3,4,2),通过变换可得到新序列1S :(2,2,1,2,2).若0S 可以为任意序列,则下面的序列可以作为1S 的是( ) A .(1,2,1,2,2) B .(2,2,2,3,3) C .(1,1,2,2,3) D .(1,2,1,1,2) 5.七年一班同学一起玩报数游戏,第一位同学从1开绐报数,当报到尾数是7或7的倍数的数时,则必须跳过该数报下一个数,如: 位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 五 … 报出 的数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15 16 18 … 按这种方法报数,在全班同学都准确报出的情况下,最后一位同学报出的数是61, 则这个班有学生 人. 6.一楼梯共有n 级台阶,规定每步可以迈1级台阶或2级台阶或3级台阶,设从地面到 第n 级台阶所有不同的走法为M 种. (1)当n =2时,M= 种;(2)当n =8时,M= 种. 7.图1是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均长为1的四边形的组合图形,以此为基本单位,可以拼成一个形状相同但尺寸更大的图形(如图2),依此规律继续拼下去(如图3),…,则第1个图形的周长是 ;第4个图形的周长是 . 图1 图2 图3 … 第3题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精选(最新整理)

图1 A B C D E 图2 B D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压轴题精选 1. 如图1,已知AB ∥CD ,点M 、N 分别是AB 、CD 上两点,点G 在AB 、CD 之间(1)如图1,点E 是AB 上方一点,MF 平分∠AME , 若点G 恰好在MF 的反向延长线上,且NE 平分∠CNG ,2∠E 与∠G 互余,求∠AME 的大小.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若点P 是EM 上一动点, PQ 平分∠MPN ,NH 平分∠PNC ,交AB 于点H ,PI ∥NH ,当点P 在线段EM 上运动时,求∠IPQ 的度数.

图2 H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0,4),C (-5,4),点A 是x 轴负半轴上一点,S 四边形AOBC =24.(1)线段BC 的长为 ,点A 的坐标为 ;(2)如图1,EA 平分∠CAO ,DA 平分∠CAH , CF ⊥AE 点F ,试给出∠ECF 与∠DAH 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3)若点P 是在直线CB 与直线AO 之间的一点, 连接BP 、OP ,BN 平分,ON 平分CBP ∠∠BN 交ON 于N ,请依题意画出图形,给出∠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BNO ∠

N 3. 如图,AC ∥BD ,点D 在点B 的右侧,BE ⊥AB ,∠EBD 、∠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F (点F 不与点B 、C 重合). ∠ABD = m ,∠ACD = n . (1)若点A 在点C 的右侧,求∠BFC , 并直接写出的值; 1 2BFC ABE ABD ACD ∠-∠∠+∠(2)将(1)中的线段CD 沿BD 方向平移,当点C 移动到点A 的右侧时,求∠BFC ,并直接写出∠BFC 、∠ABD 、∠ACD 之间的关系. 4. 如图,MN ∥AB ,点C 、D 在直线MN 上运动,∠CBD 的平分线交射线AC 于点E . (1)当点D 在点C 的右侧运动时,①若∠ACB =∠A ,求AEB CDB ∠∠②若∠ACB 比∠A 大30°,的值是否发生变化, AEB CDB ∠∠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请探究∠AEB 与∠CDB (2)当点D 在点C 的左侧运动时,若∠ACB =∠A ,请直接写出∠AEB 与∠CDB 之间的关系.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5种策略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5种策略目前,初三学生正在紧张备考,对于数学这一科来说,最难的就是压轴题,想要在压轴题上拿高分,就要下功夫了。下面给大家带来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5种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5种策略 九种题型 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线段与角的计算和证明,一般来说难度不会很大,只要找到关键题眼,后面的路子自己就通了。 2.图形位置关系 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

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 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 5.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

七年级数学下册压轴题(汇编)

A E B D F C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压轴题 1、如图,一条直线1l ,最多将平面分成两块,两条直线1l 、2l 相交,最多将平面分成4块,三条直线1l 、2l 、3l 最多将平面分成7块,…,则9条直线1l 、2l 、…,9l 最多将平面分成( )块。 A .49 B .48 C .47 D .46 2、已知直线AB ∥CD ,交直线EF 于E 、F 两点,点P 为直线EF 右边平面上一点,且∠AEP=160°,∠EPF=45° ,则∠CFP 的度数为 . 3、已知如图,△ABC 中,A (m ,n ),B (-4,-1),C (a ,b ),且满足条件22+-= b a , 032=-++n m (本题11分) (1)写出A 、C 的坐标,并画出△ABC. (3分) 1l 1l 2l 1l 2l 3l

(2)P 为坐标轴上一点,且△PBC 的面积等于6,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P 的坐标,并根据所学过的初一、小学知识选一个P 点坐标写出求解过程.(5分) (3)将AB 平移到A′B′使B′(4,0).现让点C 沿x 轴负方向运动,点N 从点A′出发,沿A′A 方向运动,且点N 的速度比点C 慢.当点C 到达点(-3,0)时,点C 、N 同时停止(自己在坐标系中完成图形). 问:点N 、C 在运动过程中, A B N ACN B CN BA C ''∠+∠' ∠+∠的值是否变化?如不变,求其值;如变化,说明理由.(3分)

N M H G F E D C B A 4、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了过己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她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1)~(4)),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 )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如图,直线AB∥CD,∠EFA=30°,∠FGH=90°,∠HMN=30°, ∠MND=50°,则∠GHM 的大小是 .

2018高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

【例1】已知12,F F 为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以原点O 为圆心,半焦距为半径的圆与椭圆相交于 四个点,设位于y 轴右侧的两个交点为B A ,,若1ABF ?为等边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21- B. 31- C. 21 2 - D. 313- 【课堂笔记】 【规律总结】 ............................................................................................................................................................................................................ 【例2】已知函数x x x x ax x f ln ln )(2 --+=有三个不同的零点321,,x x x (其中321x x x <<),则 211)ln 1(x x - )ln 1)(ln 1(3 322 x x x x --的值为( ) A .a -1 B .1-a C .1- D .1 【课堂笔记】 【规律总结】 【例3】已知函数()2 h x x ax b =++在()0,1上有两个不同的零点,记{}()() min ,m m n m n n m n ≤??=?>??,则()(){} min 0,1h h 的取值范围为 . 【课堂笔记】 【规律总结】 ........................................................................................................................................................................................................... 【例4】下表是一个由2n 个正数组成的数表,用ij a 表示第i 行第j 个数(),,i j N ∈已知数表中第一列各数从上到下依 次构成等差数列,每一行各数从左到右依次构成等比数列,且公比都相等.已知113161351,9,48.a a a a =+== (1)求1n a 和4n a ; (2)设()() ()()4144121n n n n n n a b a n N a a +=+-∈--g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S .

广东中考数学压轴题的9种出题形式

初中数学知识当中,学生掌握情况比较欠缺的主要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四边形以及相似,还有圆。这些知识点如果分块学习学生还易接受,关键在于知识的综合。 中考知识的综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2)图形位置关系 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 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 (5)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这类题目本身并不会太难,很少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都是作为一道中档次题目来考察考生对于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掌握。所以在中考中面对这类问题,一定要做到避免失分。 (6)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在中考中,有一类题目说难不难,说不难又难,有的时候三两下就有了思路,有的时候苦思

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压轴题复习卷(最新整理)

七年级(上)期末数学复习卷 1.如图甲,点O 是线段AB 上一点,C、D 两点分别从O、B 同时出发,以2cm/s、4cm/s 的速度在直线AB 上运动,点C 在线段OA 之间,点D 在线段OB 之间. (1)设C、D 两点同时沿直线AB 向左运动t 秒时,AC:OD=1:2,求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若C、D 运动秒后都停止运动,此时恰有OD﹣AC=BD,求CD 的长; (3)在(2)的条件下,将线段CD 在线段AB 上左右滑动如图乙(点C 在OA 之间,点D 在OB 之间),若M、N 分别为AC、BD 的中点,试说明线段MN 的长度总不发生变化. 2.已知线段AB=12,CD=6,线段CD 在直线AB 上运动(C、A 在B 左侧,C 在D 左侧).(1)M、N 分别是线段AC、BD 的中点,若BC=4,求MN; (2)当CD 运动到D 点与B 点重合时,P 是线段AB 延长线上一点,下列两个结论:①是定值;②是定值,请作出正确的选择,并求出其定值.

3.如图,已知点A、B、C 是数轴上三点,O 为原点.点C 对应的数为6,BC=4,AB=12.(1)求点A、B 对应的数; (2)动点P、Q 分别同时从A、C 出发,分别以每秒6 个单位和3 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M 为AP 的中点,N 在CQ 上,且CN=CQ,设运动时间为t(t>0). ①求点M、N 对应的数(用含t 的式子表示);②t 为何值时,OM=2BN. 4.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B=AC,点C 对应的数是200. (1)若BC=300,求点A 对应的数;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 分别从A、C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 从A 点出发向右运动,点P、Q、R 的速度分别为10 单位长度每秒、5 单位长度每秒、2 单位长度每秒,点M 为线段PR 的中点,点N 为线段RQ 的中点,多少秒时恰好满足MR=4RN(不考虑点R 与点Q 相遇之后的情形); (3)如图3,在(1)的条件下,若点E、D 对应的数分别为﹣800、0,动点P、Q 分别从E、D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点P、Q 的速度分别为10 单位长度每秒、5 单位长度每秒,点M 为线段PQ 的中点,点Q 在从是点D 运动到点A 的过程中,QC﹣AM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不变,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压轴题

数学压轴题 . 如图①,OP 是∠MON 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写出作 法并证明。(5分) 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②,在△ABC 中,∠ACB 是直角,∠B =60°,AD 、CE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F 。直接写出FE 和FD 之间的数量关系;(3分) (2)如图③,在△ABC 中,如果∠ACB 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请问,你在(1)中结论是否仍 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8分) 。 13.(11分)如图12-1,点O 是线段AD 上的一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三角形OCD ,连结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结BC . (1)求∠AEB 的大小; (2)如图12-2,△OAB 固定不动,保持△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 绕着点O 旋转(△OAB 和△OCD 不能重叠),求∠AEB 的大小. \ ` 31.如图,在ABC ?中, 40,2=∠==B AC AB ,点D 在线段BC 上运动(D 不与B 、C 重合),连接AD , — O 图12-1 D A 图12-2 ^ (第18题图) O P A M N E B ( C D F A E F B # D 图① 图② 图③

作 40=∠ADE ,DE 交线段AC 于E . (1)当 115=∠BDA 时,=∠EDC °,=∠DEC °;点D 从B 向C 运动时,BDA ∠逐渐变 (填“大”或“小”);(本小题3分) (2)当DC 等于多少时,ABD ?≌DCE ?,请说明理由;(本小题4分) (3)在点D 的运动过程中,ADE ?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直接写出BDA ∠的度数. 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本小题3分) < ] 39、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_______ 40、(本题满分10分)如图1,两个不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AB 和OCD 叠放在一起,并且有公共的直角顶点O 。 (1)在图1中,你发现线段AC 、BD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直线AC 、BD 相交成角的度数是 _____________. (2)将图1的⊿O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角,在图2中画出旋转后的⊿OAB 。 (3)将图1中的⊿O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连接AC 、BD 得到图3,这时(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成立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若⊿OAB 绕点O 继续旋转更大的角时,结论仍然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 46.(本题8分)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厘米,点E 在边AB 上,且AE=4厘米,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D 上由C 点向D 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2秒后,△BPE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 (2)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则当t 为何值时,能够使△BPE 与△CQP 全等;此时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 D ( 40 ° A B C 40° E

2018年高考数学压轴题突破140之立体几何五种动态问题和解题绝招

2018年高考数学压轴 题突破140之立体几何五种动态问题和解题 绝招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8年高考数学压轴题突破140之立体几何五种动态问题和解题绝招中高考数学名师张芙华2018-01-29 06:14:27 2018年高考数学压轴题突破140之立体几何五种动态问题和解题绝招 一.方法综述 立体几何的动态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中的“不确定性”与“动感性”元素往往成为学生思考与求解问题的思维障碍,使考题的破解更具策略性、挑战性与创新性。一般立体动态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动点变化、平面图形的翻折、几何体的平移和旋转以及投影与截面问题,由此引发的常见题型为动点轨迹、角度与距离的计算、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探索性问题以及有关几何量的最值求解等。此类题的求解并没有一定的模式与固定的套路可以沿用,很多学生一筹莫展,无法形成清晰的分析思路,导致该题成为学生的易失分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相关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造成的。 动态立体几何题在变化过程中总蕴含着某些不变的因素,因此要认真分析其变化特点,寻找不变的静态因素,从静态因素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求解动态范围的选择、填空题,有时应把这类动态的变化过程充分地展现出来,通过动态思维,观察它的变化规律,找到两个极端位置,即用特殊法求解范围。对于探究存在问题或动态范围(最值)问题,用定性分析比较难或繁时,可以引进参数,把动态问题划归为静态问题。具体地,可通过构建方程、函数或不等式等进行定量计算,以算促证。 二.解题策略 类型一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中的角度问题

【指点迷津】空间的角的问题,一种方法,代数法,只要便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均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利用公式求解;另一种方法,几何法,几何问题要结合图形分析何时取得最大(小)值。当点M在P处时,EM与AF 所成角为直角,此时余弦值为0(最小),当M点向左移动时,EM与AF所成角逐渐变小时,点M到达点Q时,角最小,余弦值最大。 类型二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中的距离问题

2018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全套)含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 §1.1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 例1 2014 年衡阳市中考第 28 题 例2 2014 年益阳市中考第 21 题 例3 2015 年湘西州中考第 26 题 例4 2015 年张家界市中考第 25 题 例5 2016 年常德市中考第 26 题 例6 2016 年岳阳市中考第 24 题 例 72016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模拟第25 题 例 8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模拟第26 题 §1.2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 例9 2014 年长沙市中考第 26 题 例10 2014 年张家界市第 25 题 例11 2014 年邵阳市中考第 26 题 例12 2014 年娄底市中考第 27 题 例13 2015 年怀化市中考第 22 题 例14 2015 年长沙市中考第 26 题 例15 2016 年娄底市中考第 26 题 例 162016年上海市长宁区金山区中考模拟第25 题例 172016年河南省中考第 23 题

§1.3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例19 2015 年益阳市中考第 21 题 例20 2015 年湘潭市中考第 26 题 例21 2016 年郴州市中考第 26 题 例22 2016 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模拟第 25 题 例23 2016 年义乌市绍兴市中考第 24 题 §1.4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 例24 2014 年岳阳市中考第 24 题 例25 2014 年益阳市中考第 20 题 例26 2014 年邵阳市中考第 25 题 例27 2015 年郴州市中考第 25 题 例28 2015 年黄冈市中考第 24 题 例29 2016 年衡阳市中考第 26 题 例 302016年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中考模拟中考第24 题例 31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 24 题 §1.5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例32 2014 年常德市中考第 25 题 例33 2014 年永州市中考第 25 题

数学(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压轴题 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数学(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一、压轴题 1.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在边AB上,点F、G在边CD上,连接EF、EG.将∠BEG 对折,点B落在直线EG上的点B′处,得折痕EM;将∠AEF对折,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EN. (1)如图1,若点F与点G重合,求∠MEN的度数; (2)如图2,若点G在点F的右侧,且∠FEG=30°,求∠MEN的度数; (3)若∠MEN=α,请直接用含α的式子表示∠FEG的大小. 2.已知∠AOB=110°,∠COD=40°,OE平分∠AOC,OF平分∠BOD. (1)如图1,当OB、OC重合时,求∠AOE﹣∠BOF的值; (2)如图2,当∠COD从图1所示位置绕点O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t秒(0<t<10),在旋转过程中∠AOE﹣∠BOF的值是否会因t的变化而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该定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当∠COF=14°时,t=秒. 3.借助一副三角板,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图形 (1)如图1,∠AOC=度.由射线OA,OB,OC组成的所有小于平角的和是多少度? (2)如图2,∠1的度数比∠2度数的3倍还多30°,求∠2的度数; (3)利用图3,反向延长射线OA到M,OE平分∠BOM,OF平分∠COM,请按题意补全图(3),并求出∠EOF的度数.

4.东东在研究数学问题时遇到一个定义:将三个已经排好顺序数:x 1,x 2,x 3,称为数列x 1,x 2,x 3.计算|x 1|, 122 x x +, 123 3 x x x ++,将这三个数的最小值称为数列x 1,x 2,x 3的 最佳值.例如,对于数列2,-1,3,因为|2|=2, ()212 +-= 1 2, ()2133 +-+=43,所以数列2,-1,3的最佳值为 1 2 . 东东进一步发现:当改变这三个数的顺序时,所得到的数列都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其相应的最佳值.如数列-1,2,3的最佳值为 1 2 ;数列3,-1,2的最佳值为1;….经过研究,东东发现,对于“2,-1,3”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排列顺序得到的不同数列中,最佳 值的最小值为 1 2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数列-4,-3,1的最佳值为 (2)将“-4,-3,2”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这些数列的最佳值的最小值为 ,取得最佳值最小值的数列为 (写出一个即可); (3)将2,-9,a (a >1)这三个数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得到若干个数列.若这些数列的最佳值为1,求a 的值. 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AB =22,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 (1)出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 ;点P 表示的数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 (3)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 ? (4)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 6.观察下列等式: 111122=-?,1112323=-?,1113434 =-?,则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