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路地质灾害特征治理措施论文

公路地质灾害特征治理措施论文

公路地质灾害特征治理措施论文
公路地质灾害特征治理措施论文

浅谈公路地质灾害的特征与治理措施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运输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同时国家也加到了对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使我国交通运输的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公路作为构建高效、便捷、安全、通畅的交通运输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我国运输公路的大规模的建设,而地质灾害问题也随之而来,近几年公路地质灾害不断处于增长的局面。一条公路修建的时候,经常会跨过不同地貌区域,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地质问题,因此我国公路地质灾害类型就比较多,也比较常见。我们经常见到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而在高原区域还有冻土冻融。

关键词:公路地质灾害;公路地质灾害特点;公路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china’s transportation is also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countries also added to for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orce, china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 is a very good improvement, highway construction as efficient, convenient, safe, unobstruc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 important part. for our countr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make a great contribution. but because our country highway transportation

地质灾害治理论文地质灾害的论文

地质灾害治理论文地质灾害的论文 浅析公路工程常见地质灾害与治理措施 摘要:本文对公路灾害的定义进行了阐述,针对公路工程地址灾害治理的一般原则进行了归纳,并就常见的公路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展开了探讨,提出可操作性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治理 1. 公路灾害的定义 公路灾害概念在各类公路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关文献中目前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这个名词是近几年才逐渐被使用的,以往大量使用的是病害、水毁、破坏等概念。由于公路灾害的复杂性,目前不可能给出一个公理性定义,仅能给出较泛的定义。即公路灾害是指由自然的、人为的、或人与自然综合作用引起公路设施损坏(或使用功能降低)、造成人身伤亡、经济损失,影响通行的事件或过程。公路灾害按成因分为:公路地质灾害、公路气象水文灾害、公路生态环境灾害、公路人为灾害和公路综合灾害5种类型,本文仅对公路地质灾害作出如下探讨。 2. 公路常见地质灾害形成原因与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类型很多,主要包括滑坡灾害、崩塌灾害、泥石流等,针对这三种病害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作如下探讨:

2.1滑坡灾害成因与防治措施 2.1.1滑坡成因分析 1.地质地貌条件。滑坡是松散岩类构成的斜坡破坏形式。当组成斜坡的岩石性质不同,特别是上覆松散堆积层,下伏坚硬岩石时,易产生滑坡。滑坡的滑动面多数是构造软弱面,如层面、断层面、断层破碎带、节理面、不整合面等。另外,岩层的倾向与斜坡坡向一致时,也有助于滑坡的发生。 2.降水和地下水条件。降雨和冰雪融水提高了地下水位,使土体饱和、液化,往往是滑坡的触发条件。一次性连降暴雨,使风化的变质岩含水量饱和,在斜坡重力作用下,表层山体沿下部坚硬岩石表面下滑。一般是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绝大多数滑坡都是沿饱含地下水岩体软弱面产生的。 3.人为因素。滑坡的人为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开挖坡脚,破坏了自然斜坡的稳定状态;在坡顶上堆积弃土、修建筑物及构筑物,加大了坡顶荷载;不适当的大爆破施工,改变了斜坡原有的稳定状态,促进了滑坡的发生;排水不当等。除此之外,地震也是滑坡重要的触发条件。 2.1.2滑坡灾害治理措施

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技术推广 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柳旭光罗飞 (山东金山地质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265400) 摘要:环境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类型,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妥全及财产安全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及危害,有效防止环境地质灾害也就十分必要,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为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危害,相关人员应当对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加强认识,并且要提出相关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从而使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使人们的生命财政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地质灾害;现状;防治措施 就目前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率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并且环境地质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也越来也高,因而环境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也就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中主要针对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环境地质灾害实际青况,并且实现环境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进而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发展。1常见的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及类型 1.1泥石流 在目前的环境地质灾害中,泥石流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这种灾害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突发性,并且发生比较快 objExcelApp.ActiveSheet.Cells.Clear objExcelApp.ActiveWorkBook.Saveas<4E:W"& str&".xls" objExcelApp.WorkBooks.C lose objExcelApp.Quit Set objExcelApp=Nothing 2.4报表选择性显示及打印 图1报表查询画面速,同时在较短时间内会冲出大量泥沙以及石块,在较宽阔的堆积区域内会不断漫流堆积,其属于洪流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山区沟谷中出现,一般都是由于冰雹、暴雨及融水等因素激发而得以形成。对于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而言,其对于人们社会生产生活会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产生毁灭性灾害。目前,我国仍有很多泥石流沟存在,在这些区域内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比较高,并且规模也比较大,所产生的危害比较严重,泥石流甦的宜甌因就是人们不合理开发。所以,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实际开发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强重视,以避免环境地质灾害产生不利影响。 1.2地震 在各种环境地质灾害中,地震属于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在地震发生会有较大范围的影响产生,很容易有社会事件形成。对地震这一环境地质灾害而言,其作用过程主要就是地球内部应力调整以及平衡,由于我国的地理位置为三大板块相軫汇之处,地郴造运动鹹比较活跃,大部分的活动都处于地壳内部的不稳定断裂带,还有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接触的部位。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的很多区域均属于地震多发区,并且还有很地区的强震概率出现较高。 为了在运行系统下,直接显示报表,便于数据査询,通过WinCC画面编辑将所有报表,如作业报表、日报表、月报 表和年报表,用1个下拉菜单进行选择。通过从SQL Ser-ver2005数据库中将数据调出来显示在用户归档表格控 件中,直接进行打印,报表查询画面如图1所示。也可以通过打开Excel应用程序从硬盘中选取所存储的Excel文件,在项目未激活状态时,可以直接打开Excel应用程序,访问硬盘中存储的报表。 3结束语 本文通过用户归档实现了自定义报表的记录、保存、查 询及打印,有效解决了WinCC自身报表的局限性,此方法可以用于其他监控系统中。 参考文献: [1]苏昆哲.深入浅出西门子WinCC V6(第2版)[M].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晓黎,张巍.Visual Basic+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系 统开发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收稿日期=2019-05-28) 《湖北农机化》2019年第15期

地质灾害论文防治措施论文地质工程学论文对我国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

地质灾害论文防治措施论文地质工程学论文:对我国地质灾 害的分析及防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合理的开采使得我国的地质环境变得尤为脆弱。地质灾害在我国的频繁发生,提醒着我们应提高对各种灾害的认识以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为此,本文将从各方面做一些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工程学 一、关于地质工程学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它把地质体乃至地质环境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这显然符合大系统工程学的思想,它包含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对其特点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是指工程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

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二、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

地质灾害治理论文

地质灾害治理论文 郑州市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与防范对策 摘要:地质灾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逐渐被世人所认识,被各级政府部门所重视,并有效地得到治理和防范,减少了灾害的发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较快发展。本文仅对郑州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现状,提出个人的认识与防范治理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形成因素防范治理 一、郑州市概况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坐标:东径:112040,——114012,,北纬34016,—34058,,面积7446.2km2,总的地势为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西为山区、丘陵,东为冲积斜平原区。郑州市矿产资源多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几个县市区,矿产的开发已成为本地区重要的经济活动。由于采矿活动的深度日益扩大,不合理开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地质灾害连年不断,不仅影响了矿山的生产安全,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和影响。 二、水文地质概况 郑州市境内属淮河流域(90%)和黄河流域(10%),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秋季晴朗日照时间长,冬季干旱少雪,多年平均气温达14C0以上,极端气温达到43C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7.9 C0。多年平均降雨量640mm左右,降雨多集

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 郑州市及附近范围大部分地区均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地形较平坦,地面表层为黄土状亚粘土、轻亚粘土、一般厚度为15——40米,空隙结构,微具湿陷性,承载力为2—2、5 kg/cm2,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潜水。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有关部门人员的深入工作和研究,进一步对郑州市地下水系统、地下水含水层系统进行了细致地总结与划分。地下水系统分为小浪底—花园口黄河干流区,花园口以下黄河干流区,沙颍河干流区,沙颍河平原区四个含水系统。地下水含水层系统分为松散孔隙、碎硝岩裂隙、基岩裂隙和酸盐岩溶含水层四个地下水含水层系统。 三、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郑州市主要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五种,地质灾害发育 类型具有显著的特征。这种多样性与该地区特定的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条件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崩塌分布的特征 郑州市崩塌发育分布规律:一是西部、西南部基岩山区主干断裂和紧密褶皱带附近的脆性地层或软硬相间的复杂岩系地区。如嵩山南麓、北麓和箕山北麓地区,崩塌灾害频繁严重。二是中部、中西部人类采石、采矿强烈活动地区和公路、铁路、库渠等骨干工程地带的采

地质灾害防治论文关于地质灾害的论文

地质灾害防治论文关于地质灾害的论文 浅谈现阶段我国多发的地质灾害的防治 摘要:据目前我国各地频发地质灾害,本文以实例简述地质灾害防治方法。 关键词: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山体崩塌监测预警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我国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更是地质灾害多发时段。下文将以具体实例来浅谈目前我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舟曲泥石流形成原因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加上民用木材和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此次泥石流的发生。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1)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

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2)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3)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4)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2010年7月19日零时10分左右,重庆市城口县庙坝场镇至县城方向一处山体滑坡,将流经庙坝境内的罗江河阻断,形成堰塞湖。堰塞湖坝体长100余米,坝高18米左右,坝宽50余米,整个坝体约10万立方米,形成近5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库容1500~2000万立方米,严重威胁堰塞湖上游3000余人和下游8000余人(其中城口县境内4000余人和四川万源境内40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治滑坡的工程措施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类:一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二是改变滑坡体的外形,设置抗滑建筑物;三是改善滑动带的土石性质。其主要工程措施简要分述如下:(1)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①排除地表水: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而且应是首先采取并长期运用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拦截、旁引滑坡区外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内;或将滑坡区内的雨水及泉水尽快排除,阻止雨水、泉水进入滑坡体内。主要工程措施有:设置滑坡体外截水沟;滑坡体上地表水排水沟;引泉工程;做好滑坡区的绿化工作等。②排除地下水:对于地下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论文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院(系)名称: 专业年级: 团队成员: 指导教师:

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Natural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重。中国自然灾害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明显的南北不同和东西分异。广大的东部季风区自然灾害频发、灾情比较严重的地区,华北、西南和东南沿海是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灾害表现出种类多、区域性特征明显、季节性和阶段性特征突出、灾害共生性和伴生性显著等特点。正因为如此,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治显得十分重要。在现代社会,人们在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方面已有了许多的了解和进步。但当面对自然灾害时,防治措施仍尤为重要。 关键词 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中国的自然灾害防治措施 自然灾害的概述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且对人类社会造成了的危害的现象和事件。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龙卷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人类破坏自然,导致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自然灾害的种类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件总称。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同时自然灾害还分为突发性自然灾害和缓发性自然灾害两类,一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及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二、缓发性自然灾害。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

地质灾害论文

题目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住这些地区,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它是又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崩塌是陡坡上大块的多裂隙的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现象。滑坡是斜坡上不稳定的土体(或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崩塌实际上是滑坡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本书中一般不再单独说明崩塌的问题、泥石流是山地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爆发的饱含大量水、泥、砂、石块的洪流。本节仅就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滑坡和泥石流(称为地震滑坡、泥石流)进行介绍和讨论,而自然滑坡和泥石流一般不予赘述。 关键词:地震滑坡泥石流防护措施 ABSTRACT Our country is a mountainous country, mountainous, hilly and more rugged plateau accounted for two-thirds of the nation's total. Live in these regions, the earthquake is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collaps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disasters, it is another kind of serious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Collapse is a steep hill chunks of multiple fractures of rock mass under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burst phenomenon. Landslide is unstable slopes and soil (or rock)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along a slip surface (sliding zone) slide down the phenomenon as a whole. Collapse is actually a special case of the landslide, therefore, generally no longer alone in this book explained the problem of collapse, debris flow is a mountain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force or gravity broke out

世界关于地质灾害治理的研究报告三篇

世界关于地质灾害治理的研究报告三篇 世界关于地质灾害治理的研究论文一 摘要: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有效措施 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变化,世界范围内的降水、降雨量日渐增多,地质灾害隐患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造成的地质性破坏越来越多。中国疆域辽阔,国土面积广大,孕育地质灾害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自然变异强烈,不同地区人类工程活动的性质和强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所形成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强度及危害大小也差异较大,已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 一、地质灾害的分类 地质灾害分类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等。 二、当前地质灾害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任务日益繁重,相关的法制建设、业务基础建设、管理队伍建设及依法行政力度,有待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在资金投入等方面,还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要。分析主要问题如下。(1)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缺乏统一的规划,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常处于“应急”状态。(2)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没有稳定的投资渠道,治理工程的经费无保证。(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严重影响有关项目的工程质量。(4)适应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配套的技术规程与规范尚不够健全。(5)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队伍还不适应需要。(6)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评估机制不完善,适用评估模型有待建立。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原则和方法 一般的地质灾害评估原则主要有:①依据国家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相关的文件中对地质灾害评估提出的技术要求,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按照其严重程度划分为大、中、小不同的级别②遵从“区域内相似、区域间相异”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对区域内相关拟建工程、已有建筑等的危害程度和级别,充分地考虑到地质条件形成与发展在环境方面的差异,对评定区域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程度进行分区。③如果在同一个评估区域内,存在多种灾害隐患并存的情况,应该就其具体灾害的危害程度,以“就重不就

试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

2019年第7期西部探矿工程 *收稿日期:2019-02-23 作者简介:周托(1979-),男(汉族),广东连平人,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地质相关工作。 试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 周 托* (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广东惠州516008) 摘 要:当地质灾害发生以后,不仅会对大众的经济以及国家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大众 的人身安全形成较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应用,使得自然自身的防御能力逐渐低下,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例如唐山地震以及汶川地震,均为我国国民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改正,尽量降低对自然的挖掘以及开发,同时在此过程中也需要做好相关的防御工作。基于此,将对如何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展开分析,并就其中所能够应用到的技术进行适当的研究。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防治技术;防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P95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6(2019)07-0015-02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以及各行业对 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我国的地质灾害出现的频率也在不断提升。比如,在近几年来,地震、泥石流等新闻经常可见,加之预测的难度较高,使得整体的灾害程度极大,甚至无法进行合理化的预防。因此,在开展地质灾害的相关工作时,相关的工作技术人员不仅要注重灾后的补救,同时也应该注重灾前的防治,以此保证大众的人身安全。 1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1地质滑坡防治措施 首先,地质滑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并且相较于其他地质灾害类型来说,这种灾害所能够造成的危害性比较低,安全防御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对这种情况进行防治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可以采取物理防治的手段。比如,在日常勘察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组建一些坚固的支挡设备以及排水设备,将其安装进地质中,降低雨水对地质的影响以及压迫,从根本上降低滑坡现象的形成。此外,在这种防治模式下,即使地质滑坡的现象出现,附近居民以及周边的环境也能够在支挡设备的保护下尽量降低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在具体的工作中,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施工的位置进行合理的选择,比如远离河水、远离地下水等等,以此保障水资源的稳定发展[1]。1.2地质崩塌防治措施 在地质灾害中,地质崩塌是一种突发性的灾害事 件,在事故发生时,大部分群众都无法进行快速的反 应,也不能及时地进行补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人员们就应该对灾害的隐患部位进行频繁多次的检查,做好相关的防治措施,尽量降低灾害所能够造成的影响[2]。首先,在陡坡的位置,工作人员们应该加强整体的关注性,尽量保证其在灾害发生时,不会对人员安全形成较大的威胁。比如,工作人员们可以在陡坡附近建立合理的支挡设备,在地质中加固地基,针对于存在隐患问题的区域,应该进行合理的隔离以及划分。其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与国家的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尽量疏散隐患地区的人群,降低危害的程度。1.3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灾害来说,泥石流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及针对性。首先,泥石流发生的时间比较短,其次泥石流产生的速度比较快,一般群众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因此,在进行防治工作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需要进行适当的阻挡操作,尽量减缓泥石流的下进速度。比如,在泥石流容易发生的区域,种植一些树木,以此作为遮挡;或者在泥石流地区周围种植一些扎根加深的草木,应用其稳固土壤,降低泥石流产生的概率,以此尽量提升周围人员的逃跑时间。此外,在防治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在附近修建合理的泄洪通道,分散泥石流,以此降低其对大众所能够形成的安全影响。1.4不稳定斜坡的防治 15

地质灾害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引言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据统计,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造成1501人死亡、264人失踪,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以前舟曲山上多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很少发生泥石流,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加上民用木材和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植物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暴雨,导致较严重的泥石流发生。 据专家介绍,引起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突发强降雨是这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砍伐,使得森林覆盖率从67%降到了20%。1981年舟曲就曾因此发生了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从1985年开始,砍伐数量递减,同时加强了造林计划。但由于常年干旱,加上防风林在先前被砍伐掉了,新栽种的树木成材率非常低。 从2001年开始,舟曲开始在白龙江及其支流上大兴水电站。而修水电站要炸山征地,岩体被松动,植被被破坏,会引起新的滑坡,弃渣堵塞河道,在沟道中胡乱堆放为泥石流提供了松散固体物质。与此同时,金矿的采掘也随之跟进。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种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地质灾害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较为突然,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地质灾害概述 定义 地质灾害简称地灾,根据产生因素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一般我们见到的地质灾害大部分都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主要的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地质灾害防治论文:龙游县地质灾害现状特征及防治对策

地质灾害防治论文:龙游县地质灾害现状特征及防治对策【摘要】论文介绍了龙游县的地质灾害现状特征,论文论述了降雨、人类活动是本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最后给出了为减轻地质灾害的风险性应建立以群测群防网络系统、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为主,搬迁工程、治理工程为辅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特征;成因;防治对策引言 地质灾害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随着龙游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不断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泥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龙游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因此地质灾害的防治已成为了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近年来,龙游县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和预警防治工作的,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地质灾害现状特征及成因 1.1现状特征 截止2008年7月,龙游县共发现地质灾害及隐患点157

处。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四种,以滑坡地质灾害为主,达102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65%,次为崩塌25处,占16%,泥石流24处,占15%,地面塌陷6处,占4%。从规模来看以小型为主,共153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97.5%,中型4处占2.5%/。从地域分布来看,以龙游南部山区为主,达129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82.05%,且规模较大的,危害性较严重的地质灾害点也基本分布于这;龙北地区占10.25%,龙中地区占7.7%。稳定性为好的灾害点41处,稳定性较差的灾害点27处,稳定性差的灾害点89处。危害程度一般级有133处,占84.7%,较大级24处,占15.3%。根据上述统计可知,龙游县地质灾害具有点多、规模小、分布集中(主要分布于龙南山区)、稳定性差、危害程度小等特点。 1.2成因 据调查,龙游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受地质环境条件影响外(如岩性、构造、坡度、坡向、植被等),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了地质环境条件的恶化,在遇到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时,引发了地质灾害。据统计,龙游县157处地质灾害中,有85%以上的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主要表现为: 2人类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探讨论文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探讨论文 一、建立环境保护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筑面积以内的环 境保护一定要做好,建筑面积以外的工厂尽量维持原状,防止该地区环境污染附近的区域。由于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控制、合理的废物排放,污水、施工废水等,减少建筑活动的负面影响周围的环境。施工企业建立在项目经理领导、生产副经理具体管理,各职能部门工程部、材料部门、质量部门、等在环境保护的管理系统。 二、建立环境保护措施 准备详细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计划,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环境保护措施,根据混凝土施 工计划,同步与工程措施,防止污染环境建设认真的做好建筑面积和生活营地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该地区附近的区域。 1、采取措施来防止公害和污染。项目在开始工作之前,详细的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环境保护计划,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可能造成噪声污染,事先通知,随时通知施工进度,并建立投诉热线,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影响到建设工作,优先考虑以防止污染;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材料在公路和水路 运输的工地现场,时间的选择和安排人员清楚;污染引起的施工活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他们。 2、保护空气质量的措施。开挖过程中要预防和控制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尽可能采 用凿裂法施工,工程施工开挖中,地表土壤和砂卵石层可以直接使用矿山机械,通常用于岩 石开挖。施工凿裂法尽可能使用凿裂纹方法适当辅以钻探和爆破方法施工,湿作业尽可能 减少产生灰尘的速度。凿裂纹和钻井施工采用湿作业尽可能减少灰尘;水泥、粉煤灰渗漏 的预防措施过程中水泥、粉煤灰运输装卸、保持良好的密封,密封系统从罐车卸到储罐,储罐应安装报警,所有出口与袋式过滤器,并定期检查密封性能和维护;混凝土搅拌系统防尘 措施。搅拌混凝土应该安装除尘器,除尘设施在地板生产过程中同时操作使用。除尘器的 使用、维护和检修制度和法规,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机械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加 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泄漏的汽油、柴油、机油、确保进气和排气系统,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使用高质量的燃料如0#柴油和无铅汽油,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尽可能采取一切措施防止运输车辆将砂、混凝土、压载和其他分散建设道路和现场工作区域。保持道路平整, 排水畅通,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清水除尘,道路洒水每天不少于4次,施工现场不得少于2次,建筑区域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物质。因为工作需要,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同意,采取预防措施,在实现。 3加强噪声控制。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选择施工机械及工具。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备,需要使用的工程施工运输车辆和司机,混凝土振动棒和其他工程机械噪声监测,机 械噪声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修理或交换,直到满足要求。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维修,

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课程论文

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 摘要:本文通过对地质灾害的介绍,阐述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进而指出地质灾害防治的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地质灾害分类危害防治意义 一、地质灾害的简要介绍 1.1 地质灾害的定义 地质灾害简称地灾,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1.2 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 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我国疆域辽阔,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人为工程活动的性质及强度差异大。 广义上的地质灾害有数十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可以罗列如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沙漠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煤与瓦斯突出、矿坑突水、岩(煤)爆、顶板冒落、地下热害、煤层燃烧、边岸再造、泥沙淤积、库区侵没、洪涝、海岸侵蚀、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等等。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按地质作用,分为内生地质灾害、外生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根据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 按灾害发生及持续时间,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前者如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现状 我国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为严重。据统计,1996年至2010年的15年中,平均每年因突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死亡和失踪1090人,年均经济损失约120亿元~150亿元。特别是2010年,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2246人死亡、669人失踪、534人受伤,其中仅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501人死亡、264人失踪。缓变性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据1999年以来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全国除上海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截至2010年年底,已记录编目的灾害隐患点约24万处,直接威胁人口达1359万人,受影响人口预计6795万人。其中,西南、西北、山陕等地最为严重,灾害隐患点约占全国总数的75%。 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岩溶塌陷灾害1万多处分布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县(市),塌陷坑总数达4.5万多个,中南、西南地区最多,约占总数的70%。全国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采空塌陷,面积超过1200平方千米,以黑龙江、山西、安徽和山东等省最为严重。另外,黄土分布地区局部出现湿陷性塌陷灾害。地

公路地质灾害特点与治理论文

浅议公路地质灾害的特点与治理 摘要:变了自然生态环境,从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例如崩塌、滑坡等,往往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这些地质灾害的产生,不仅与自然条件有关,而且与人为因素有关,文章通过对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形成特点的分析, 提出了山区公 路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和治理建议。 关键词:道路工程;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预防治理 abstract: changed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may lead to new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the collapse, landslides and so on, often caused serious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a hug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the produc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 not only and natural conditions, but also related to human factors, based on geological disaster of the mountainous highway types and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puts forward the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geology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advice. key words: road engineering; mountainous highway, geological disasters;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山岭重丘区修建公路, 工程量巨大, 软基、滑坡、泥石流、膨胀土等工程地质灾害发生频繁, 不仅增加了公路的建设投资甚

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课程论文.

地质灾害防治的意义 摘要 :本文通过对地质灾害的介绍, 阐述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 进而指出地质灾害防治的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地质灾害分类危害防治意义 一、地质灾害的简要介绍 1.1 地质灾害的定义 地质灾害简称地灾,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 , 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 ,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 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 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1.2 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 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 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我国疆域辽阔,影响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条件复杂多样,人为工程活动的性质及强度差异大。 广义上的地质灾害有数十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可以罗列如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沙漠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煤与瓦斯突出、矿坑突水、岩(煤爆、顶板冒落、地下热害、煤层燃烧、边岸再造、泥沙淤积、库区侵没、洪涝、海岸侵蚀、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等等。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 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按地质作用,分为内生地质灾害、外生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 根据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 按灾害发生及持续时间,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前者如 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 后者如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现状 我国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较为严重。据统计, 1996年至 2010年的 15年中,平均每年因突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死亡和失踪 1090人,年均经济损失约 120亿元 ~150亿元。特别是 2010年,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 2246人死亡、 669人失踪、 534人受伤,其中仅舟曲“ 8·8” 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501人死亡、 264人失踪。缓变性地面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据 1999年以来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 全国除上海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截至 2010年年底, 已记录编目的灾害隐患点约 24 万处, 直接威胁人口达 1359万人, 受影响人口预计 6795万人。其中,西南、西北、山陕等地最为严重,灾害隐患点约占全国总数的 75%。 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岩溶塌陷灾害 1万多处分布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300多个县(市,塌陷坑总数达 4.5万多个, 中南、西南地区最多,约占总数的 70%。全国有 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采空塌陷,面 积超过 1200平方千米,以黑龙江、山西、安徽和山东等省最为严重。另外,黄土分布地区局部出现湿陷性塌陷灾害。地面沉降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中东部平原和山间盆地内,主要涉及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天津、北京、沧州、西安、太

地质灾害与预防结课论文

地质灾害与预防结课论文

智利地震的成因 摘要:8.8级地震的通报出现在地震工作者眼前时,许多人都不禁要确定一下自己是否看得准确无误,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了8.8级罕见的特大地震。 关键词: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展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弹性回跳 在此前很短一段时间内,还发生了所罗门群岛7.2级地震(1月4日),海地7.3级地震(1月13日)和琉球群岛7.2级地震(2月27日)。四大地震隔海相望,接踵而至,让人们恐慌,电影《2012》所预言的世界末日真要如约而至了? 电影中描述的引发人类灭顶之灾的全球性灾难事件的发生都会有一个过程,因此事前是可以观测到一些相关现象,并大致做出一个长期预测。例如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例如由于地球液态外核对流运动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极移。前者会在地球上产生毁灭性的地震,但小行星和彗星的运行轨迹是可以观测、推算的。后者将引发全球极端气候异常,但地核对流运动的变化异常只要密切关注也会被发现。 其实,和我们看到的火山喷发、飓风一样,目前我们记录到的地震都只是地球正常进行自我调整的一个途径,通过地震,地球释放其内部聚积的能量。 亿万年来,地球庇护了千千万万的生命的同时也从没间断过自身的成长、变化和“表达”,如果我们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球物理常识,就会对这次智利大地震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相信大家能对这次智利地震会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当遇到下一个地震的时候能够直面谣言,相信科学。 六大板块构成地球 说到“认知”,首先就不得不提地球板块学说。 建立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展学说”基础上的“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 板块之间的边界形成海岭、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和深海沟,在这些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表现为地震、火山喷发和岩浆上升等地质现象。通过统计地震发生的记录,我们可以勾勒出地震带的分布,它与板块的边界基本对应。 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其中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全球约80%的浅源地震和90%的中源和深源地震发生在此,前面提到近期发生的四次强烈地震中,有三次就是发生在该地震带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