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畸形:无、巨脑回畸形

畸形:无、巨脑回畸形

畸形:无、巨脑回畸形
畸形:无、巨脑回畸形

F/0.5Y。患儿主要表现为癫痫,近一个月来频发。五官尚可,头颅大小与同龄儿相比稍小,

智力低下(平时家人斗小孩时目光及动做迟缓)。

结果:无脑回畸形伴胼胝体发育不良

男,8个月,间歇性惊厥3个月。患儿体检无明显异常发现,心肺正常。血常规正常。今日临床以脑炎?要求CT检查。

平扫显示大脑半球皮质明显增厚,脑白质减少,两侧额顶脑沟少而浅,呈现巨大脑回表现,部分大脑皮质缺乏沟回,

影像:巨脑回畸形。

女性,22岁,左侧上下肢瘫痪21

先天性

结果:巨脑回畸形

[病理]

无脑回畸形和/或巨脑回畸形:无脑回畸形指大脑表面光滑,无脑回结构;巨脑回畸形指大脑停留在原始阶段,脑回宽、扁。两者仅为畸形成度不同,可同时存在于脑的不同部位。前者多在顶枕部,后者多位于额部。镜下管前者大脑皮质结构异常,皮质分层不完全或不分层,常见不成熟的神经细胞。后者皮层保留了原始皮层的4曾神经细胞结构,神经细胞分化不成熟。白质中常发现异位的神经细胞,有时呈结节状。

[临床表现]

无脑回畸形患儿在新生儿期常有小头畸形和轻微面部异常,以后表现出智力落后。完全性无脑回畸形者大多在2岁前死亡。巨脑回存活者常有智力低下和癫痫。

[CT表现]

无脑回畸形和/或巨脑回畸形,前者主要表现为脑表面光滑,脑回、

脑沟消失,皮层增厚,白质减少。后者主要表现为侧裂变浅、增宽,脑回增宽,皮质增后,内表面光滑,白质减少,患侧脑室系统扩大。此外,无脑回畸形两侧裂变浅,呈“8”字形表现。

[本例CT平扫]

显示双侧大脑半球皮层明显增厚、表面光滑、无脑回及脑沟,皮层下白质稀少。双侧外侧裂变浅、凹陷,整个双侧大脑半球呈“8”字形表现,脑室系统扩大。前纵裂增宽、增深,与第三脑室向连通。双侧侧脑室扩大、分离。

铜针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铜针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铜针的各种使用方法对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体表血管瘤或血管畸形分别应用单纯留置铜针、瘤体结扎加铜针留置、铜针通电后切除病变,3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疗21例,治愈11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2%。结论:应用铜针治疗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疗效肯定,与通电方法相结合效果可以提高。 【关键词】铜针;血管瘤;血管畸形;治疗 受王大玫[1],殷国前等[2]应用铜针治疗血管瘤启发,我院于1997~2007年用几种不同方法,治疗体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21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7~52岁,平均23岁。蔓状血管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或脉管畸形15例。病变部位:头面部4例,四肢12例,躯干5例。 1.2 治疗方法:依据血管瘤或血管畸形部位、形态、范围、深浅分别采用单纯铜针留置,脉管畸形结扎加铜针留置、铜针通电后切除病变3种方法进行治疗。 1.2.1 单纯铜针留置术:选用直径1~2 mm铜线制备成长10 cm铜针经消毒后将多根铜针按2 cm距离均匀刺入瘤体内,留置5~7天,拔针后挤出坏死组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个月,此法适合于范围小,病变较浅,易包扎的肢体、躯干部位。本组应用7例。 1.2.2 血管畸形结扎加铜留置术:术中用美蓝标记出血管畸形的范围及结扎部位。缝扎方法有两种,(1)皮下埋线法:以粗三角针,4号丝线从预定进针点进针,穿过血管瘤深面及预定皮肤出针点后再从原出针点进针,由原进针点出针,打结后将线结埋于皮下层。(2)间断缝合法:在血管畸形隆起部位以粗三角针,4号或7号丝线贯穿血管瘤深面间断缝合。按预定设计位置隔3~5 cm进行纵横交错的结扎、将血管瘤分隔成许多互不交通小区,结扎后将铜针刺入血管畸形血窦内,本组共扎针8~35枚,针距2 cm,扎针后对肢体、躯干部位留针1周后拔针,挤出坏死组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个月。皮下埋线法的缝扎线不必拆除,间断缝合法之缝线10~14天拆除。本组共应用10例。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脉管畸形和脉管瘤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心血管二科胡佳心 脉管瘤(vascular tumor)亦称管型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生于血管和淋巴管系统的良性肿瘤,分别称和。但近来发现,有的脉管病变并非真性肿瘤,没有内皮细胞增生,只能称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所以,更准确说脉管性疾病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 脉管畸形包括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CVM)是胚胎发育阶段的“原始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几乎累及循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复杂病变。病变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和头颈多见。这类病变虽然出生时即存在,但进展相当缓慢,有时到青春期或更晚才发现。一些病例病变复杂,或者病灶部位过大、过深,或者累及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不仅常规治疗难以见效,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般地说,血管畸形是一团异常的成熟的血管有一定的占位性质,其危害主要是由于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还有一些病例因血流动力学严重异常,贸然进行手术切除或结扎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再处理的严重后果。 一、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治疗:超过90%的脉管性疾病可介入治疗。最复杂的脉管性疾 病-动静脉畸形:首先介入治疗。 1. 手术切除:优点是:一次性切除病变。缺点:创伤大、出血多、有疤痕、恢复慢、风险较大。 (1) 对于肿块局限于某一部位、解剖结构清晰且未累及深部组织、切除不影响功能、能缝合或植皮而无皮肤缺损、术前经彩超或CT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估计不会大出血者给予手术切除。其中包括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局限性低流量血管畸形、局限性高流量血管畸形等。 (2) 对于颈部血管淋巴混合瘤累及深部,与咽喉,口底等重要器官或腺体毗邻的患者,术前行三维CT血管成像精确定位。术中仔细分离,最大限度地切除瘤体。

脑血管畸形临床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选择样本

脑血管畸形临床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选择 摘要: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胚胎时期血管界常发育所致的构通动脉和静脉的杂乱血管通道,可存在中枢神经 系统的任何部位,但以大脑半球为主,70弔-90%发生于幕上结构。常引起局部脑组织的盗血、癫痫. 顽固性头痛及局部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等症状,其侦后欠佳,死亡率与致残率相对较岛。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治疗方法 脑血管畸形临床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选择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解放军304医院)神经外科 闫润民,李安民,张志文,傅相平,郭晓明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胚胎时期血管界常发育所致的构通动脉和静脉的杂乱血管通道(先天性血管畸形),可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以大脑半球为主,70$-90$发生于幕上结构。常引起局部脑组织的盗血、攧痫、顽固性头病及局部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等症状,其预后欠佳,死亡率与致残率相对较商。 血管畸形的分类、解剖病理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分为:①AW和动静脉(AVF);②海绵状血管畸形(血管瘤);③ 静脉附形(血管瘤);④毛细血管扩张症;⑤静脉曲张。 脑AVM分级 AVM供血动脉 ?单支或多支终末滋养动脉; ?供血动脉同时供应正常脑组织和血管巢; ? 动脉不宜接供应AVM .但有血管瘤样改变,并提供侧支血流到AVM附近的峡血脑组 织。

在此基础上,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并促使血管构型重塑,出血及缺血性脑损伤,从而导致临床相关症状的发生.与血管形成有关的细胞因子及其表示调控,可能在整个病程进展中起着里要的作用. AVM的超微结构 AVM是血管发育中由皮质表面原始血管丛异常连接演变而来。由于AVM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 畸形血管可发生于从皮肤到室管膜的任何组织层次。AVM在开始形成时结构比较简单,以后在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其特殊的血管构型. 在组织学上,畸形血管团管壁常常增厚和透明变性,被称为”动脉化的诽脉”,其内膜和肌层增厚,但没有动脉壁的弹性组织。这些血管也可出现囊性扩大和曲张,管壁可含有钙化和淀粉样沉积。Dashpaude认为血管团有胚胎期静脉残留特点,在组织学上与20-80 mm胚胎上发现的舲脉结构相似。 在畸形血管团内的脑组织一般为胶质增生,常有以往出血所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血管壁厚薄不一,偶有平滑肌纤维,血管内可有血栓形成和钙化。另外AVM周围的血管也发生明显的改变,毫无例外,毎例AVM病灶外周均伴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网。 脑AVM血液动力学改变 有关脑AVM切除或栓塞后因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并发症的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的 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新的理论 不少学者认为CTA和MRA的准确性很高,甚至可取代DSA检査。但比较客观的看法是两者都是DSA 以外诊斷脑血管病可选择的影像学手段,具有创伤小,需时短.安全.简便和经济. 适用于门诊和大宗无症状病例的筛选等特点。尽管对小血管摘变的显示不如DSA ,有存在假阴性与假阳性的可能,但对DSA无法检出的隐匿性血管畸形,有造影剂过敏史者以及肾功能障碍者只能依靠MRA检査.CTA还适用于急诊?尽管由于DSA技术在图像质楚、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上传

脉管畸形和脉管瘤的介入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心血管二科胡佳心 脉管瘤(vascular tumor)亦称管型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生于血管和淋巴管系统的良性肿瘤,分别称血管瘤和淋巴管瘤。但近来发现,有的脉管病变并非真性肿瘤,没有内皮细胞增生,只能称脉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所以,更准确说脉管性疾病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 脉管畸形包括血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先天性血管畸形(congenital vascular malformation,CVM)是胚胎发育阶段的“原始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引起的几乎累及循环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复杂病变。病变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和头颈多见。这类病变虽然出生时即存在,但进展相当缓慢,有时到青春期或更晚才发现。一些病例病变复杂,或者病灶部位过大、过深,或者累及重要血管神经和器官,或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不仅常规治疗难以见效,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一般地说,血管畸形是一团异常的成熟的血管有一定的占位性质,其危害主要是由于破裂出血,或血管栓塞。还有一些病例因血流动力学严重异常,贸然进行手术切除或结扎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难以再处理的严重后果。 一、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血管畸形和血管瘤的治疗:超过90%的脉管性疾病可介入治疗。最复杂的脉管性疾病- 动静脉畸形:首先介入治疗。 1. 手术切除:优点是:一次性切除病变。缺点:创伤大、出血多、有疤痕、恢复慢、风险较大。 (1) 对于肿块局限于某一部位、解剖结构清晰且未累及深部组织、切除不影响功能、能缝合或植皮而无皮肤缺损、术前经彩超或CT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估计不会大出血者给予手术切除。其中包括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局限性低流量血管畸形、局限性高流量血管畸形等。(2) 对于颈部血管淋巴混合瘤累及深部,与咽喉,口底等重要器官或腺体毗邻的患者,术前行三维CT血管成像精确定位。术中仔细分离,最大限度地切除瘤体。 (3) 对于累及四肢骨骼肌、术前有压迫性疼痛、患肢活动障碍的患者,手术原则:每群肌肉的切除量不超过1/2,将保留的病变相对累及较轻的肌束常规进行缝扎,有效止血。 2. 手术结合硬化治疗: (1) 对于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瘤体,如:瘤体位于面部,会阴部不易切除、面积大或与深部组织沟通,估计手术危险性较高、与重要结构毗邻,强行完整切除可能损伤邻近重要血管神经组织、广泛累及四肢骨骼肌,完全切除无法保留肌肉并影响功能等。这类患者给予手术切除结合平阳霉素术前或术后瘤体内注射的方法。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的方法是:平阳霉素3 mg,溶于3~5 mL生理盐水中,用头皮针分点刺人瘤体回抽有回血即可注药。以瘤体变苍白和肿胀为准。注射后在穿刺部位压迫止血,1~2 d局部可能有肿胀,除维持局部清洁外一般不需特殊处理。3周后视瘤体消退程度决定是否再次注射,l 0次后休息3个月以避免用药过量。 (2) 硬化治疗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则改非手术治疗为手术切除:瘤体显著缩小到切除后不影响功能、能更准确地定位畸形血管的范围、广泛瘢痕形成、评估出血较硬化治疗前少。3. 介入栓塞治疗及硬化剂注射治疗:优点:微创或无创、出血少或不出血、无疤痕、恢复快、风险小。缺点:需多次治疗、费用较高。

脑血管畸形的诊治指南

脑血管畸形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脑血管畸形(Cerebrovascular disorder)亦称血管瘤,非真性肿瘤,系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临床上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动静脉畸形多见,根据畸形血管团直径的大小,临床分为大、中、小型病变。本病多见于男性,青年多见。临床表现以畸形血管破裂出血为最常见症状,部分病人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由于“盗血”现象,局限性脑缺血可致脑萎缩,智力减退、精神不正常可存在。如出血严重,出现脑疝,如不及时救治,常可致死。本病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手术切除病源最为理想。血管内介入治疗与γ-刀治疗是一种全新治疗方法。 脑血管畸形病因 血管畸形是颅内血管床的发育畸形;表现为颅内某一区域血管异常增多。目前一般分为4型: 1、动静脉畸形(AVM) 又分为典型者和Galen大静脉畸形两种。典型AVM多位于大脑半球,也见于丘脑、基底节或脑干,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是一团动脉和静脉杂乱的血管,没有毛细血管床。出现症状的年龄由新生儿至年长儿不等。 AVM未破裂前,可无任何症状;亦可有发育延缓、癫痫发作、头痛、偏瘫、视力障碍;体积大者可有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进行性神经症状、头围增大、颅内血管杂音等。如AVM 破裂,则发生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出血。可有家族史,曾报道一家三代AVM,似为显性遗传(Larsen等,1997)。CT、MRI可显示脑的缺血灶、钙化灶、出血、囊变、脑室扩大等影像。治疗应手术切除,术前应作血管造影。 AVM的血管盗血现象值得注意(Sheth等,1995)。AVM的临床症状除因为占位和压迫以外,盗血也是重要的原因。 由于AVM内部血管阻力低下,动脉血被分流到畸形内,使正常(甚至远隔)的脑组织灌注不良、慢性缺血,从而引起进行性神经功能缺陷。PET也证明此现象。 Galen大静脉畸形是脑的大动脉和Galen静脉之间有血管交通。可见于新生儿和婴儿。因血管壁较厚,故少见破裂出血。主要表现是由于大量血液被分流至畸形中。新生儿可有进行性高搏出量心力衰竭,生长发育受阻,往往误为先天性心脏病。颅内血管杂音明显。婴儿期可出现脑积水。病死率很高,约50%死亡。血液分流量不大者,心衰较轻,可有反复的一过性偏瘫。治疗困难,可进行分期手术。 2、先天性颅内囊性动脉瘤(Congenital intracranial cystic artery aneurysms)

儿童血管畸形

儿童血管畸形 儿童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平时可无任何症状,在情绪激动、学习紧张、过度疲劳及外力突然打击等因素作用下,可诱发脑血管破裂出血,形成颅内出血,压迫大脑中枢,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脑血管畸形主要包括囊性动脉瘤及脑动脉畸形。二者是小儿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在儿童时期并不少见。有人报告,小儿脑血管畸形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要比颅内动脉瘤高出10倍以上。 脑血管畸形是大脑的芽胚血管组织在发育、分化过程中出现的形态变异,分为动静脉型、海绵状及毛细血管扩张型等,其中以动静脉型为最常见。病变常位于软脑膜,少数位于脑实质中。 脑血管畸形多发生在男孩,女孩相对少见。早期常无症状,少数患儿有偏头痛、精神障碍、癫痫等,约40%的人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 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偏头痛或出现烦躁不安、纪觉等精神症状时,应及时带孩子到专科医院就诊,若使用脑血管造影、核磁共振等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如能及时手术,尚可减少生命危险。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两种方法: 1、非手术疗法。脑部血管畸形较深的、病情危

重者,手术困难或一时不能立即手术者,可进行积极的内科治疗。辊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绝对卧床休息,至少1个月。对精神烦躁患儿,家长应尽可能陪伴在其身边,给予心理上的安慰与支持,并尽量减少不良因素刺激,使患儿情绪保持相对平衡。如果经安慰、劝说仍无效的话,可让医生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治疗。癫痫发作,常为出血前一段时间的一种主要临床征象,也可伴发于出血时或出血后。即使手术治疗后,仍有不少患儿会发生癫痫。家长在患儿出现癫痫发作时,应立即让患儿侧卧,以防止分泌物阻塞气道,发生窒息。对大发作患儿可在其口中放入用纱布包扎好的牙垫,以免咬破舌头。此外,还要注意保护肢体,勿强压固定四肢,以免发生骨折。癫痫发作在1-2分钟后一般都能自行缓解。由于癫痫频繁发作可引起继发性脑损害,故应让患我胡效的抗阗痫治疗。 2、手术疗法。近年来,随着麻醉方法、手术技术和器械的发展,手术范围也有所扩大。目前,多主张有出血史、病变小、手术易达到者,应尽可能实施手术切除。 《儿童血管畸形》

脊髓血管畸形治疗新方法

脊髓血管畸形治疗新方法 脊髓血管畸形最常见的表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脊髓出血。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腰痛占15%~20%。感觉运动障碍33%,并常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有时还可有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一旦发生出血,在第1个月内再出血率约为10%,1年内再出血率约40%,直接死于出血者至少为17.6%。脊髓血管畸形可以发生在脊髓任何节段但最常见为颈段和圆锥。近年来,随着脊髓碘水造影、MRI、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技术和介入神经放射学的飞速发展,椎体及脊髓血管畸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新的发现,纠正了以往的片面认识,使治疗效果有了长足的提高。 血管畸形可因节段动脉血栓形成出血或压迫脊髓而产生症状。可呈缓慢进展性的脊髓受压而产生感觉运动和二便障碍。 1出血性疾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脊髓内出血,均骤然出现剧烈背痛截瘫、病变水平以下感觉缺失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积形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硬膜下血肿远较硬膜外血肿少见脊髓蛛网膜下强出血起病急骤,表现颈背痛、脑膜刺激征和截瘫等;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出血可能只有背痛无脊髓受压表现。 2缺血性疾病(1)脊髓短暂性缺血发作:突然发作的间歇性跛行是本病的典型表现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完全恢复,不遗留任何后遗症也可表现自发性下肢远端发作性无力,反复发作,可自行缓解休息

或使用血管扩张剂可缓解,间歇期症状消失。(2)脊髓梗死:呈卒中样起病脊髓症状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达到高峰。①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前动脉供应脊髓前2/3区域易发生缺血性病变,以中胸段或下胸段多见,首发展症状常突发病损水平相应部位根性痛或弥漫性疼痛短时间内发生驰缓性瘫,脊髓休克期过后转变为痉挛性瘫;传导束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缺失而深感觉保留(后索未受累)尿便障碍较明显;②脊髓后动脉综合征:脊髓后动脉极少闭塞因有良好侧支循环,即使发生症状也较轻且恢复较快;表现急性根痛,病变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和感觉性共济失调痛温觉和肌肉力保存,括约肌功能常不受影响;③中央动脉综合征:病变水平相应节段的下迅速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减轻、肌萎缩,多唯锥体束损害和感觉障碍 按照传统手术方式,对于脊髓血管畸形治疗需要打开椎板后弓和棘突,去除多个节段椎板,从而导致胸段脊柱不稳定。即使行椎板复位或椎弓根内固定,一方面体内要置入异物,另一方面增加住院费用。采用介入放射学方法方法治疗脊髓血管畸形,不需破坏椎体结构,最大程度上保护了脊柱的稳定性,减轻患者痛苦,为临床该类疾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颈部血管畸形如何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颈部血管畸形如何治疗 导语:血管畸形就是脉管瘤,也成为是血管瘤,并不是有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血管对于我们身体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在出现血管异常的时候,肯 血管畸形就是脉管瘤,也成为是血管瘤,并不是有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血管对于我们身体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在出现血管异常的时候,肯定让患者非常的担心。那么,颈部血管畸形如何治疗?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硬化剂行病损腔内注射 静脉畸形可用5%鱼肝油酸钠(sodium morrhuate)或其他硬化剂行病损腔内注射,使病损组织纤维化、闭锁,致病损缩小或消失。注射时宜暂压迫周围组织,阻断血流;1~2周注射1次。注射剂量视病损大小决定,一般鱼肝油酸钠注入1次不超过5ml,如疗效不好可用外科手术切除或低温治疗。面部微静脉畸形可试用氩离子(Ar)激光或氪离子(Kr)光化学疗法治疗疗效较好。YAG激光或低温治疗对黏膜下静脉畸形有一定疗效。 手术治疗 动静脉畸形,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时应先结扎切断与肿瘤交通的动脉,尔后再切除病变。有时因病变广泛,手术时需作一侧或双侧颈外动脉结扎,以减少出血。近年来,由于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的发展可以应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技术(transcath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TCAE),以控制和减少术中出血。其止血效果远较颈外动脉结扎为好;因为除动脉主干外,动脉的各级分支,直至终末支均可得到栓塞,没有末梢血管压力骤降、管腔开放、反而形成侧支循环之弊。常用的有效而安全的栓塞材料是明胶海绵。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下肢血管畸形怎么办

下肢血管畸形怎么办 现在患有风湿还有类风湿关节炎等关节性疾病的患者在逐渐的增加,导致患有下肢血管畸形的患者也在逐渐的增加,血管畸形会严重的影响我们下肢血液的正常流通,对于身体的整个运转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还会造成疼痛的症状产生,需要及时的来治疗,那么下肢血管畸形怎么办? 静脉畸形的病理学特点是:扩张的静脉管腔,菲薄的管壁,以及不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层的缺失.长期以来,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概念在国内依然混淆不清,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分别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 Mulliken在1982提出了按照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区分脉管畸形和血管瘤.1996年罗马国际血管畸形外科大会正式确定了该分型. North (1) 在2000年发现了血管瘤的特征性蛋白GLUT-1(erythrocyte-type 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它被认为是目前血管瘤诊断中的唯一特征性表达的蛋白.但是对于脉管畸形的内皮细胞活性的争议依然存在. Wautier (2) 通过对动静脉畸形的内皮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发现其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神经外科领域 ( 3) 对静脉畸形和动静脉畸形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 发现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表达为阳性, 内

皮细胞有增殖能力.但是胡琼华 (4) 对脉管畸形血清中的VEGF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林晓曦 (5)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了PCNDA在脉管畸形中表达均为阴性. Hein (6) 认为导致脉管畸 形中的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的表现其实是一种对早先存在的血 管畸形出现血管增生的反应,往往是因为血栓和创伤引起的. 目 前对于静脉畸形的临床诊断主要通过病史和体检,MRI血管造影 检查被认为是诊断静脉畸形的最佳方法. 在出现血管畸形的症状以后,我们一定要多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因为下肢长时间的受凉导致疾病的症状加重。同时物理治疗的方法对于下肢血管畸形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因此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物理方法来进行辅助的治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