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科学四上《吸热和散热》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上《吸热和散热》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上《吸热和散热》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上《吸热和散热》教案设计

吸热和散热

教师:张喜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3.有认真、细致、严格操作的工作态度及具有合作精神,并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教学重点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教学准备

烧杯、塑料杯、玻璃杯、不锈钢杯、温度计、铝片、塑料片、热水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上课

同学们好!

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夏天的正午在太阳光下我们会感觉到很热,许多人会流汗,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PPT展示)

(同学们举手回答)

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夏天的正午我们感觉到我们感觉到热是因为我们从周围环境中吸热,许多人会流汗是因为流汗可以散热,使我们感到凉快。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以上现象有关的《吸热和散热》。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PPT展示)

哪位同学能说一下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好啦!同学们的意见各不一样,有的同学认为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有的同学认为不同。那么现在老师来走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不同物体的吸热性能是否相同,请同学认真观察。在实验中老师需要同学配合,谁愿意帮老师完成实验呢?..........好那我们就请这位同学帮老师一起做实验。

同学们看好啦!这是一个烧杯,这是一壶热水,这是两块大小相同,形状相似材质不同的薄片,这块是铝片这块是塑料片。现在老师将热水倒进烧杯中,好了,现在老师要把这块薄片放在烧杯口,请这位同学开始计时,现在我们猜想一下三分钟后那块薄片的温度会更高呢?(同学回答)

三分钟到了,有的同学猜想铝片的温度高,有的同学猜想塑料片的温度高,也有同学认为两块薄片的温度一样高。那么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到底是谁猜对了呢?请计时的同学来摸一两块薄片,感受一下是哪块的温度高?......哪位同学再来验证一下?(大概请四位同学来验证,老师把同学的验证结果写在黑板上进行总结)

由以上同学的验证结果我们可以得出

不同物体的吸热性能不一样。

老师的实验结束了,接下要给同学自己动手做实验啦,请同学们准备一下。(将学生合理分组)

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请同学选择其中合适的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不同物体的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老师提供的材料:一壶热水、一块铝片、一块塑料片、三支温度计、不同材料的三个杯子(大小相同,形状相似);塑料杯、玻璃杯、不锈钢杯。

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五分钟后各组选一个代表和大家分享实验方案。

老师从中选出其中一个合理的方案,让大家实验。

老师备用方案

塑料杯、玻璃杯、不锈钢杯中加入等量适量的热水,用温度计同时测量,先测起始温度,然后每隔五分钟测一次。便把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教学设计】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冷和热 1 冷热与温度 2 热胀冷缩 3 水受热以后 4 水遇冷以后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5 地球 6 月球 7 太阳 8 太阳钟 第三单元昆虫 9 庞大的“家族” 10 养昆虫 11 探究昆虫的奥秘 第四单元繁殖 12 用种子繁殖 13 用根、茎、叶繁殖 14 动物的繁殖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15 生物与非生物 16 动物的庇护所 17 环境变化以后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2021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与 实验计划 ××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四年级任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五个单元,共17课,但是却包含了()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1.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记录下来,发现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3.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当温度升高到 100℃时,水会沸腾,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四年级科学上册 吸热和散热 2 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 4.吸热和散热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进行例外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例外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例外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格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例外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例外的。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设计例外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教学材料: 同样大小、质地的杯子、沙、水、温度计、酒精灯、三角架、温度计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 探索和调查1.例外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 2.组织学生讨论: (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 (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实验前 1.现在请同学们作好作实验的准备,在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啊?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

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散热原理(图文并茂)

散热原理——功耗与热阻 随着处理器发热量的不断提高,很多有助于散热的新兴技术也飞速发展。如果要深入了解一款散热器的性能必须了解其原理,针对目前主流散热器所采用的技术,驱动之家评测室分门别类,为您带来散热专题之原理篇,带您走进散热器的奥妙世界。 功耗是CPU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其主要包括TDP和处理器功耗 TDP是反应一颗处理器热量释放的指标。TDP的英文全称是“Thermal Design Power”,中文直译是“热量设计功耗”。TDP功耗是处理器的基本物理指标。它的含义是当处理器达到负荷最大的时候,释放出的热量,单位未W。单颗处理器的TDP值是固定的,而散热器必须保证在处理器TDP最大的时候,处理器的温度仍然在设计范围之内。 处理器的功耗:是处理器最基本的电气性能指标。根据电路的基本原理,功率(P)=电流(A)×电压(V)。所以,处理器的功耗(功率)等于流经处理器核心的电流值与该处理器上的核心电压值的乘积。 处理器的峰值功耗:处理器的核心电压与核心电流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这样处理器的功耗也在变化之中。在散热措施正常的情况下(即处理器的温度始终处于设计范围之内),处理器负荷最高的时刻,其核心电压与核心电流都达到最高值,此时电压与电流的乘积便是处理器的峰值功耗。 处理器的功耗与TDP 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下面公式概括: 处理器的功耗=实际消耗功耗+TDP 实际消耗功耗是处理器各个功能单元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TDP是电流热效应以及其他形式产生的热能,他们均以热的形式释放。从这个等式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TDP并不等于是处理器的功耗,TDP要小于处理器的功耗。虽然都是处理器的基本物理指标,但处理器功耗与TDP对应的硬件完全不同:与处理器功耗直接相关的是主板,主板的处理器供电模块必须具备足够的电流输出能力才能保证处理器稳定工作;而TDP数值很大,单靠处理器自身是无法完全排除的,因此这部分热能需要借助主动散热器进行吸收,散热器若设计无法达到处理器的要求,那么硅晶体就会因温度过高而损毁。因此TDP也是对散热器的一个性能设计要求。 人们也习惯用热阻抗值来对散热器的性能进行标识 热阻抗值RCJ 热阻抗值是保证CPU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TJ=A℃)执行规定的程序(如P4 Maxpower 6.0 100%),CPU温度保持在规定的最高温度以下(Tc Tc-Tj=TDP× RJC 等式左边为一定值,对于一款散热器显然是热阻抗值越小,就可以使P值更大,也就是可以承载更大TDP的CPU散热,也就说明性能越好。 对于散热器,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等式: P=H*A*η*△T P:散热片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总量(W); H:散热片的总热传导率(W/CM2*℃),由辐射及对流两方面决定; A:散热片表面积(CM2); η:散热片效率,由散热片的材料及形状决定; △T:散热片的最高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 [散热原理——散热方式] 散热就是热量传递,而热的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传导是由能量较低的粒子和能量较高的粒子直接接触碰撞来传递能量的方式,CPU和散热片之间的热量传递主要是采用这种方式,这也是最普遍的一种热传递方式。对流是指气体或液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通过循环将温度均匀化,目前的散热器在散热片上添加风扇便是一种强制对流法,电脑机箱中的散热风扇带动气体的流动也属于"强制热对流"散热方式。辐射顾名思义就是将热能从热源直接向外界发散出去,该过程与热源表面颜色、材质及温度有关,辐射的速度较慢,因此在散热器散热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这三种散热方式都不是孤立的,在日常的热量传递中,这三种散热方式都是同时发生,共同发挥作用的。 任何散热器也都会同时使用以上三种热传递方式,只是侧重有所不同。对于CPU散热器,依照从散热器带走热量的方式,可以将散热器分为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前者常见的是风冷散热器,而后者常见的就是散热片。进一步细分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4吸热和散热-附知识点梳理(2)

吸热和散热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有认真、细致、严格操作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教学重难点: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3.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 杯子、温度表(两根)、水、沙、记录表、黑白塑料手套、黑白纸杯、不同颜色的气球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效果分析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热会从 温度高的地方往温度低的 地方传导,那不同物体的 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 取出一杯水,一杯沙,在 同样的光照下,哪一个升 温快些呢? 那你们准备怎样来验证你 猜测激发学生兴 趣

水和沙的吸热实验 推广到不同颜色的物体,它们的吸热、散热性能一样吗? 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们的猜测呢? 取出不同颜色的气球、纸 杯、手套,你能自己设计 一个对比实验,研究不同 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 性能吗? 猜测 思考实验的 方法,需要的 实验材料,分 组进行实验 对给出的材 料加以利用, 进行分组实 验 学生联系实 际生活,说出 有哪些地方 用到 学生能有理 由地说出自 己的想法 得出实验结 论,对原先的 猜测进行判 断 知道深颜色 的物体吸热 比较快 使学生意识 到生活中隐 含着许多科 学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空气 1 、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 、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 ),冷空气会(下降↓ )。 5 、(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①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4、空气与其它物体的性质对比。 (1)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了解过的固体和液体么? (2)谁来说说固体、液体和空气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3)书上的表格请你们讨论以后填写。 (4)学生汇报与补充。 三、巩固新课 (1)今天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其中有一种在我们的生活重使用的非常多,就是压缩空气,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 (2)他们是怎样应用的? (3)想不想做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

2.4 吸热和散热(第二课时)

2.4 吸热和散热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完成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试验 2.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到不同物质的散热性能是不同的。 难点: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试验。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易拉罐、蜡烛、火柴每组一套,盖有纸板和金属片的两个同样大小的盒子,盖有黑色金属片和白色金属片的两个同样大小的盒子,温度计4个,实验记录表。 学生准备:无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上节课我们同时给水和油加热了6分钟,发现油温度升高?,水温度升高?,水温度升高?也就是说油的吸热性能比水强,停止加热6分钟后,油温度下降得比水?也就是说油的散热性能比水强。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吸热和散热,看看那些物质的吸热、散热快。 (二)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1.油和水都是液体,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固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今天老师准备的固体是纸板和金属片这两种不同的物质,请全班齐读课本上的实验步骤。 2.今天老师也准备两个这样的盒子,我们把盒子放到太阳下晒也就是给他们加热,纸板和金属片就会吸热,而通过测量盒内的温度看哪个温度升高得快就可以知道那种物质吸热快。 3.现在先来请同学读一下这两个盒子没有放到太阳下晒的温度。 4.现在请2位同学把盒子放到太阳下晒10分钟,并且把10分钟后的温度记录在表格上。 (三)研究不同物质同种颜色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1.在等同学把盒子拿回来的过程中我们来研究下一个问题,不管是水和油,还是纸板盒金属片,我们研究的都是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那如果是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他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会一样吗? 2.学生回答。 3把书翻到28页齐读课本上的第二段。

吸热和散热 教案 (1)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冷和热 4.吸热和散热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设计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教学材料: 同样大小、质地的杯子、沙、水、温度计、酒精灯、三角架、温度计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

探索和调查 1.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 2.组织学生讨论: (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 (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 实验前 1.现在请同学们作好作实验的准备,在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啊? 2.学生分小组讨论。需要控制什么条件,要什么材料,怎样做实验。 实验(1)指导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安排。各自进行实验。实验结束进行对比。 实验(2)演示实验 实验建议:两个烧瓶放入相同的有色液体(红墨水),在它们的外面分别罩上(涂上)不同颜色(黑白两种颜色)的袋子,过十分钟之后观察,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汇报。(既要注重结果,还要仔细观察升温的进程)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让学生进行预测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回顾和解释 1.通过两个实验,你对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和相同物质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有了哪些认识呢? 2.吸热和散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3.设计一个保温杯。了解生活中常见吸热、散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2、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3、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

2020新教材苏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 给动物分类 2 鱼类 3 鸟类 4 哺乳类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5 运动与位置 6 不同的运动 7 运动的快慢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8 力与运动 9 弹力 10 摩擦力 11 浮力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12 点亮小灯泡 13 导体和绝缘体 14 电路暗箱 15 生活中的电 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16 常见的岩石 17 认识矿物 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 区的? 归纳: 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观看视频,回 答 看图回答 交流 从视频和旅游等 方面入手,让学 生知道动物的种 类很多,应该进 行分类。 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小组内确定标 准给动物分类 给动物分类需要 一定标准。按不 同标准会有不同 分类。

1 液体散热技术

现在最常用的风冷技术已经达到了它的极限,随着CPU芯片集成技术的发展,风冷技术将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新型的液体金属散热方法虽然理论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昂贵的价格不利于大规模生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其散热效果并不理想,与目前最先进的风冷散热器相比,并没有完全处于优势地位。液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导热性,因此液体散热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成为各种台式计算机及大型工作站散热的首选,而且效果也明显优于常规的风冷散热。目前对于液体冷却主要是研究其流道结构和冷却液成分,冷却液主要包括水、纳米流体、液体金属。液态金属的导热系数最高,其次是纳米流体,最后是水。谢开旺提出在液体金属中加入纳米粉体,可以形成导热系数更高的纳米金属流体。宋思洪等通过研究表明,不同功率下芯片温度随导热系数的升高而降低,但导热系数越高,芯片温度降低的幅度越小,可见单纯提高导热系数并不能大幅提高冷却液的散热性能。因此,还需从冷却液的其他热物性方面入手(如提高比热)来增强工质的散热性能,以期获得一种具有较高导热系数以及较大等效比热的潜热型低熔点液态金属功能热流体。 1 液体散热技术 CPU芯片过热所导致的“电子迁移”是造成CPU内部芯片损坏的主要原因。电子迁移是指电子流动所引起的金属原子迁移的现象。在芯片内部电流强度很高的金属导线上,电子的流动会给金属原子一个动量,当电子与金属原子碰撞时,可能会使金属原子脱离金属表面四处流动,导致金属表面上形成坑洞或凸起,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害。如果这个慢性过程一直持续,则将最终造成内部核心电路的短路或断路,彻底损坏CPU。 液体冷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散热手段,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上,如强激光和高功率微波技术的散热系统、汽车发动机的热交换等。液体具有非常高的比热容,可以在CPU 芯片的发热部位吸收大量的热,而且由于良好的流动性,液体可以流动到其他低温部位再将热量排出,这样连续不断地吸热和散热,保证了芯片部位一直处于较低温度,从而达到保护芯片的目的。 表1 目前CPU芯片的散热方式 散热方式散热介质原理器件优点缺点 风冷散热液冷散热 半导体散热 化学制冷 散热 空气 水及其他几种液 体 半导体 干冰、液氮等超低 温物质 空气流动带走热量 液体流动吸热并带走热量 利用帕尔贴效应,通电的半 导体一端发热,一端吸热 利用物质的相变大量吸热 风扇 液体循环 系统 一组串联 的半导体 未见产品 简单,方便,廉价 散热效果好,廉价 能够较精确地控制温度, 无噪音 散热效果好 散热效果差,噪音大 器件大,安装不方便 易凝结露水,工艺不成熟, 价格高 价格昂贵,持续时间短常用的液体冷却方式有三种:大器件的液体冷却循环技术、热管技术和雾化喷射冷却技 术。大器件的液体冷却循环系统最常用,也已经有多种产品问世;热管技术在笔记本电脑中的应用较多,在台式电脑中应用较少;而液体喷射冷却技术只见文献报道,未见实际应用。目前研究较多的冷却液是水、液态金属和纳米流体。纳米流体多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其优异的传热性能备受关注,在电子芯片散热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吸热和散热2 苏教版

4.吸热和散热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2.能够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并设计、完成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3.能用物体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并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认识到不同物质、同质不同色物质的散热和吸热性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油、水、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铁架台、温度计等;温度计、同样大小黑纸罩的杯子和白纸罩的杯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夏天常有这种情况,太阳落山后地面很热,于是人们总是喜欢在地上洒些水来降温;放在太阳底下的水缸被晒得发烫而2水缸里的水却没怎么变热。自然界中每一种物体都有吸热和散热的本领,每一种物体吸热的本领会一样吗?散热的本领会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板书:吸热和散热) 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出示:水和油 设计油和水吸热和散热的对比实验 1.预测: 油和水谁吸热快,谁散热快?我们怎么比较油和水的吸热本领?

2.对比实验中要控制哪些相同条件? (质量、同时加热、同样的热量、同样的容器、同时读温度计) 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3.讨论:介绍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铁架台、温度计等,我们利用这些器材怎么做实验? 4.利用实验器材,我们怎样控制好同质量、同热量、同时读温度计? 不同的酒精灯,火力能控制的一样吗?怎么办?用同一个酒精灯,油、水同时放在上面。火焰对着哪个部位?对比用一个酒精灯加热与两个酒精灯加热,对火力大小的影响。 汇报。 (提示:在这个实验中,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可能是火力大小的不同,如何获得相同的热量值得学生思考,例如可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把油和水放在一个三脚架上,用一个酒精灯加热,可以保证油和水获得相同的热量。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方法的改进,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严密、精确。) 5.强调实验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安全、纪律、数据记录) 6.学生实验。 (1)组装仪器; (2)记录加热前的温度; (3)听从指令,同时加热、读数、记录。 7.指导学生分析数据,绘制曲线图。 从数据分析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如果你们组跟大家的结果不一致,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火力?读数?) 8.小结: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板书) 三、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水和油这些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那同一物质,如果表面颜色不同,它们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如何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板书设计】 4.吸热和散热 同质量 同热量油快快 同时读温水慢慢

2020苏教小学科学四上《24吸热和散热》word教案(1)-精装版

教学资料范本 2020苏教小学科学四上《24吸热和散热》word教案(1)-精装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科学】20xx最新苏教小学科学四上《24吸热和散热》 word教案(1) 第二单元冷和热 4.吸热和散热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设计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教学材料: 同样大小、质地的杯子、沙、水、温度计、酒精灯、三角架、温度计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 探索和调查 1.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 2.组织学生讨论: (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 (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 实验前 1.现在请同学们作好作实验的准备,在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啊? 2.学生分小组讨论。需要控制什么条件,要什么材料,怎样做实验。 实验(1)指导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安排。各自进行实验。实验结束进行对比。 实验(2)演示实验 实验建议:两个烧瓶放入相同的有色液体(红墨水),在它们的外面分别罩上(涂上)不同颜色(黑白两种颜色)的袋子,过十分钟之后观察,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汇报。(既要注重结果,还要仔细观察升温的进程)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让学生进行预测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回顾和解释 1.通过两个实验,你对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和相同物质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有了哪些认识呢? 2.吸热和散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3.设计一个保温杯。了解生活中常见吸热、散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 1、骨骼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瞧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能够通过瞧、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 ●知道骨骼就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知道组成骨骼的骨就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与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人体骨骼图、硬纸板,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3、骨骼模型、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就是如何造房子的不?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2.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就是由钢铁建成的,而就是由骨骼构成的。 提问:关于骨骼,您们想知道些什么? 【评析】通过建筑工人造房子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从而引入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那就就是人的骨骼。以这样的情境揭示课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学生联想到骨骼的作用。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的结构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您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您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您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不?您能摸到多少块? 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瞧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瞧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评析】在组织学生交流时,不仅要让学生说出骨头数,还应该说出骨头的位置,

吸热和散热教案图文稿

吸热和散热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吸热和散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吸热和散热》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一课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围绕研究不同颜色物体、不同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引导学生对设计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数据发现其中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对冷热知识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认识。冷的物体在受热时会吸收热量,热的物体在降温的时候会放出热量,这是生活中的现象。那么不同颜色的同种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怎样的呢?不同液体的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在这一课中将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寻找答案。让学生在几组对比实验中发现物质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差异,并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目标: 能够设计物体的颜色对吸热和散热的影响实验。 能够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快。 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意识到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的存在。 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设计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散热性的对比实验。 难点:对比实验的研究。 教学准备: 红、白、黑蜡光纸温度计白炽灯 PPT 水沙子酒精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研究不同颜色的吸热性能

三、研究不同颜色的散热性能

四、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

四、吸热和散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吸热和散热 不同颜色深色吸热越快,散热快浅色吸热越慢,散热慢 不同物质固体吸热快,散热快液体吸热慢,散热慢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1-1 骨骼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2.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 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3.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4.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的作用 (二)科学知识 1.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2.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 3.懂得骨骼有支持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手骨是由27块骨构成 5.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 6.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2.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3.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 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放大的人体骨骼的教学挂图;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人体骨骼的相关电教资料片学生准备: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鸡腿骨,清洗后以备上课观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 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观察工具 四、教学过程(1个课时)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 2.(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揭示课题:骨骼)请同学们都来摸摸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这就是骨骼。 (二)探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 1.实践活动: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 3.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 4.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材为基础,充分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和学生一道,探索科学问题,了解科学知识,尝试科学实验,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打好基础,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总课时23课时。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这一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仍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从探究水平上看,仍以引导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导性探究。特别是在控制变量、做定量观察的实验上,学生还是第一次,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从过程与方法上看,学习运用推理,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

散热原理与技术详解析

才能胜任。对于金属导热材料而言,比热和热传导系数是两个重要的参数。 热传导系数的定义为:每单位长度、每K,可以传送多少W的能量,单位为W/mK。其中“W”指热功率单位,“m”代表长度单位米, 而“K”为绝对温度单位。该数值越大说明导热性能越好。以下是几种常见金属的热传导系数表: 热传导系数 (单位: W/mK) 银429铜401 金317铝237 铁80铅34.8 1070型铝合金2261050型铝合金209 6063型铝合金2016061型铝合金155

拉丝工艺也是使用最多的底面处理工艺。拉丝时使用某种表面具有一定粗糙程度及硬度的工具,常见的如砂纸、锉等,对物体处理表面进行单向、反复或旋转的摩擦,借助工具粗糙表面摩擦时的剪削效果去除处理表面的凸出物;当然,磨平凸出物的同时也会在原本平整的表面上造成划痕。故而应采用由粗到细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减小处理表面的粗糙程度。 拉丝工艺的特征 : 一条条平行的磨痕 盘铣工艺(切削) 盘铣工艺是指将散热器底面固定之后通过高速旋转的刀具切割散热器表面,刀具始终在同一平面内旋转,因此切割出来的底面非常平整。与拉丝工艺相同,盘铣工艺使用的刀具越精细,切割出的底面的平整程度越高。盘铣工艺的制造成本较高,但相对拉丝只需要两三道工序,比较省时,并且效果也比较理想。

盘铣工艺特征 : 弧形的磨痕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应用于散热片的底面平整处理主要采用的工艺仍然是铣。但与传统盘铣不同,数控铣床的刀具可以通过单片机精确控制与散热片间的相对距离。刀具接触散热片底面后,两者水平方向相对运动,即可对传统盘铣中刀具空隙留下的未处理部分进行切削,而达到完整的平面效果,不许任何后续处理即可获得镜面一般的效果,平整度可小于 0.001mm。 其他工艺 除上述几种外,还有其他对散热器底处理的工艺,如抛光,不过,相对而言,抛光处理更多地是出于散热器美观方面的考虑,对散热器底面平整度没有太大的改善,且处理成本较高。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散热器底面无论怎么处理,这种机械工艺不可能做出完全标准的平整面,在CPU与散热器之间存在的沟壑或空隙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于这些空隙中的空气对散热器的传导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人所共知,空气的热阻值很高,因此必须用其他物质来降低热阻,否则散热器的传导性能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发挥作用。这便是导热介质的由来。它的作用就是填充热源如CPU与散热器之间大大小小的空隙,增大发热源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 导热硅脂的性能参数 由于导热硅脂属于一种化学物质,因此它也有反映自身工作特性的相关性能参数。只要了解这些参数的含义,就可以判断一款导热硅脂产品的性能高低。 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是确保导热硅脂处于固态或液态的一个重要参数,温度过高,导热硅脂会因黏稠度降低而变成液态;温度过低,它又会因黏稠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