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始于毛成于邓

始于毛成于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宏伟志愿。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驱者和开拓者,邓小平则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集大成者和成功的总设计师。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政方针,明确了社会主要矛盾,制订了经济建设的具体方针。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解决了历史遗留下的四大理论难题,领导中国成功跨越了“卡夫丁峡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正文】

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前夕至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毛泽东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长达20年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在思想上不断实现新的“超越”,并不断把他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构想转变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实践,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辉煌,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教训。

薄一波曾经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这一评价是对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贡献的生动概括,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共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理论。

一、毛泽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了好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以及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明确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1.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前提。

社会主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对中国人民最有

利的必然选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经由新民主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毛泽东指出:“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就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前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率先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

毛泽东是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带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人。

早在1955年底,毛泽东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文章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反复强调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针对苏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要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说,这篇光辉著作开创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

3.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理论

1957年6月19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阐发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毛泽东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用专政的办法解决;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说

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毛泽东在探索过程中提出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

(1)在政治上,他提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目标是要造就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他领导下创立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2)在经济上,毛泽东提出了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正确处理十大关系,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20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后来又指出中国要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为邓小平后来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渊源。

(3)在文化上,他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科学文化的方针,他还提出要向外国学习,不但要向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还要向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但要反对盲目照搬照抄的思想。

(4)在外交上,他提出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等等。上述思想可以说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对此,邓小平也说:“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二、毛泽东未能解决的四大理论难题

在这个前无古人的建设新国家的历史实践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有过失误,失策,走过不少弯路,吃过不少苦头。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从社会主义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到“人民公社化”急于向共产主义过度;在生产力发展上,从1959年反“反冒进”到1958年不顾现实可能的“大跃进”;在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上,从195年反右运动扩大化至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些错误和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也就是未能解决的四大理论难题。

1.党的中心工作与社会主要矛盾二元分割,以阶级斗争为纲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全局的主要矛盾。为了抓住这个矛盾,必须把党的工作重心坚定不移的转向经济建设。而当时却抛却了经济建设为重心,以阶级斗争为纲。

2.计划与市场,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是苏联模式走向僵化的要害问题,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模式赖以重构的核心问题。而毛泽东认为市场是资本主义的,计划是社会主义的。

3.十大关系与体制改革的辩证没有处理好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只有“关系”概念而无“体制”概念,没有提出体制改革的总体性任务,没有提出根本改革苏联僵化体制这一根本问题。离开体制改革和总体性框架,孤立的去理顺单项关系,就会陷入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

4. 违背经济规律,多,快,好,省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一切可用的力量,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没有认识到单纯追求高速度是苏联模式在增长方式上的本质特征,因而未能解决适度增长、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和指导思想,为后来的“大跃进”埋下种子。

三、邓小平解决难题,领导中国成功跨越“卡夫丁峡谷”

毛泽东关于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构想,尽管不够完善和系统,不够全面和具体,尚未充分展开论证,但其思想的提出和所作的探索是极为宝贵的。它毕竟是我国摆脱苏联模式,走自己的路的伟大起点。毛泽东虽然最终未能解决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但他提出并探索了这一条道路,并为解决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了理论前导。如果说,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那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则成于邓小平。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在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指明了道路,作出了贡献。

1.对外开放政策

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间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全世界范围的经济就越加融为一个整体,

现在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把自己封闭起来,只能越来越落后。

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了全方位对外开放,大胆地引进和利用外资,创办“三资”企业,建立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博采世界各国之长,补己之短,活跃了中国经济,短短十几年,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吸收外资,合资经营,不可能损害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权,只会有助于社会主义经济。再过30年、50年、70年,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发展了,等到那一天,社会主义的主体经济发展得更加强大了,更不怕冲击社会主义主体经济了。

实践的发展,使我们日益坚定了对外开放步伐,并把它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纳入了党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

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关键主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问题。邓小平同志对此作出了科学回答,“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也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他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中,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1958年—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邓小平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坚决反对在中国改革发展问题上所持的片面僵化的认识,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最新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快一些,更高一些”。“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总结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否则,“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

这一理论,对我们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供了理论依据,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找到一个适合我国国情,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邓小平立足实际,高瞻远瞩,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张。

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原则,总结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对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这一困扰中国人民的问题作出了精辟、科学的论述。他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也只有到了那时,我们才可能真正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四、总结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时刻,我们应该永远铭记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所作的历史性贡献,备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年代,邓小平理论产生于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年代.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有关思想具体化、全面化和实践化而完善和形成的,所以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3】李保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4】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03-12-27(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