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 心理学打印

教育学 心理学打印

教育学 心理学打印
教育学 心理学打印

教育心理学题库

一、选择题

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2、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布鲁纳B桑代克C加涅D皮亚杰

3、按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最高水平的学习是()

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解决问题学习D规则学习

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蛇”这种现象是()

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

5、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内部动机化D外部动机

6、奥苏伯尔的迁移理论是()

A认知结构迁移理论B产生式理论C关系转换理论D共同要素说

7、学习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需求与价格的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学习

8、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的方法是()

A深度加工B记忆术C组块化D过度学习

9、安德森认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第三个阶段是()

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熟练阶段D自动化阶段

10、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这种策略是()

A利用图形B利用表格C生成性学习D组织策略

11、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表征问题,这是()的过程。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

1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13、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

14、辅导教师将受辅导学生表达出的思想、观念或流露出的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这是评估性会谈中的()技术。

A倾听B询问C反映D面质

15、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信息的工具是()

A教学媒体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16、守恒是()阶段儿童的标志特征。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7、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0~2岁B2岁C4岁D4-5岁

18、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A人格B性格C自我D能力

19、小红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求知欲

20、从归因的维度来看,主观努力属于()

A内部、不可控、不稳定B外部、不可控、不稳定

C内部、不可控、稳定D内部、可控、不稳定

21、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A7岁B3岁C12岁D18岁

22、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属于()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感知直观

23、用蝙蝠来说明“会飞”是鸟的无关特征,利用的是()

A正例B变式C反例D直观

24、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

A操作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元认知

25、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系统研究的是()

A加里培林B安德森C阿特金森D加涅

26、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

27、学习效率与动机水平之间的关系是()

A平行关系B正比关系 C U型关系 D 倒U型关系

28、用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来奖励学生的良好行为,这种方法是()

A代币奖励法B强化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

29、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

30、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时期是()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50年代C19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

31、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者是()

A布鲁纳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布卢姆

32、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身体自我

33、()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A苛勒B奥苏伯尔C布鲁纳D布卢姆

34、奥苏伯尔认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

35、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是()

A马斯洛B韦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

36、根据迁移的不同抽象概括水平可分为( )

A正迁移与负迁移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37、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

A120% B200% C150% D250%

38、奥苏伯尔的遗忘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39、操作技能形成的第三个阶段是()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熟练D操作整合

40、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A简缩性B展开性C客观性D内潜性

41、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对()的搜索。

A问题结构B问题线索C问题内容D问题空间

4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3、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的行为演练方式成为()

A自我控制训练B肯定性训练C自我强化训练D自我监督训练

44、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B斯金纳C普莱尔D加涅

45、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元认识策略

D、复述策略

46、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到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起

47、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8、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是()

A、2岁

B、4-5岁

C、4岁

D、6岁

49、“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强化说

B、认知失调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论

50、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性

D、沉思性

5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A、图表

B、新知识

C、认知框架

D、以上都对

52、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53、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

A、学龄期

B、学前期

C、成人

D、以上都是

54、奥苏伯尔的同化模式中,总括性同化又称()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55、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56、儿童能运用表象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并能据此进行想象,从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A、动作表征

B、符号表征

C、映象表征

D、表象

57、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58、运动符号办事的能力是()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59、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60、“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A、强化原理

B、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说

61、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二、填空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与教的相互作用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过程。

3、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的人格是最成熟的。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5、利用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计算出的智商属于智商。

6、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

7、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

8、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

9、根据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以把迁移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

10、由于反映活动形式的不同,知识可以分为与程序性知识。

11、主要的直观方式包括实物直观、和言语直观。

12、干扰主要有两种:前摄抑制和。

1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有三个阶段:、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14、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

15、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是目的性、认知性和。

16、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依从、和内化三个阶段。

17、我们将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

18、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是疾病模式和。

19、布卢姆等人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三大领域。

20、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和教师自编测验。

21、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五个要素。

22、20世纪60年代初,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23、冲动与反思的标准是。

24、人们的智力水平呈分布。

25、加涅把学习结果划分为五类:智慧技能、、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

26、斯金纳认为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27、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而用来消除消极行为。

28、班杜拉把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

29、新的学习需要的形成有两条途径:直接发生途径和。

30、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31、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知识获得、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32、短时记忆的记忆容量是个组块。

33、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呈负加速型。

34、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和调节策略。

35、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

36、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是。

37、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二: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38、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的相互协调。

39、标准化成就测验具有客观性、计划性和三大优越性。

40、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

41、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辅导方法又称ABC理论,其中的B代表。

42、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3、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的作用。

44、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__ _。

45、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和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等方面。

46、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47、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8、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

49、维纳认为,归因有三个维度:内部-外部、稳定性-非稳定性、。

50、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51、根据知识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52、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53、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做。

54、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策略。

55、问题包含三个基本成分:给定的条件、达到的目标和。

56、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

57、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58、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59、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有信度、效度和。

60、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和。

61、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6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63、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内化三个阶段。

6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科学。

65、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和适应性称之为。

66、儿童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监控三个方面。

67、动机有激活、指向和_ _三个基本功能。

68、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项成就行为的主要判断称为_ _。

69、心理发展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项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_ __。

70、尝试与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__ __。

7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 _三个过程。

72、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之为__ _。

73、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有班级规模、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的性质和_ _。

74、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有三个成分,它们是道德认识、_ _和道德行为。

75、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能力或特性称之为_ 。

76、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称之为__

__。

77、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是__ __。

78、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__ ___。

79、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及其组织称之为__ ___。

80、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_ _ _。

81、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__ __。

三、简答题

1、简述最近发展区概念及其意义。

2、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3、简述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相比有哪些特点。

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简述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

6、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7、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8、试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9、试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10、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2、简述学习策略的特征

教育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

A、宋代以后

B、春秋战国

C、明清时代

D、隋唐时代

2、《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关系。

A、宗教

B、经济

C、生产力

D、政治

3、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政策和选士制度的思想家是()

A、王充

B、郑玄

C、董仲舒

D、杨雄

4、制约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是()

A、社会文化

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

C、社会意识形态

D、社会生产力

5、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杜威

6、CIPP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

A、内容评价

B、目标评价

C、模式评价

D、成果评价

7、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和社会的研究()

A、教法的研究

B、时代的研究

C、学科的研究

D、学法的研究

8、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

A、可操作性

B、时代性

C、创造性

D、方向性

9、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被测验的可靠度,又称测验的()。

A、效度

B、难度

C、区分度

D、信度

10、通过设过道德两难问题,并在道德讨论中采用“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的道德教育模式是()。

A、体谅模式

B、社会模仿模式

C、活动模式

D、认知模式

11、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

A、人类教育的产生

B、古代学校的出现

C、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

D、终身教育的实现

12、设计课程的种类和课程的组织方式,称为()。

A、课程类型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模式

1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14、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

A、课的目标

B、课的类型

C、课的任务

D、课的结构

15、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16、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 )

A.私学

B.公学

C.国学

D.乡学

17.主张“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利自然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18.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案

19.在泰勒看来,课程编制的首要步骤是( )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学习经验

C.组织学习经验

D.评价教育目标

20.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学科界限,由学生自主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单元活动的教学计划是(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设计教学法

21.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是( )

A.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B.适宜性、科学性、差异性

C.引导性、有效性、科学性

D.主导性、灵活性、启发性

22.在古代教育中,“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的是( )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代希腊

23.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论述是( )

A.华民成俗

B.学不躐等

C.君子之交,喻也

D.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2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25.“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个体发展上的(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活动论

A.普通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26.课程评价中的CIPP模式是指( )

A.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目标评价模式

D.泰勒模式

27、强调系统的知识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这一思想被称为()

A、人文教育学派

B、传统教育学派

C、现代教育学派

D、实验教育学派

28、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的教育思想家是()

A、杜威

B、凯洛夫

C、陶行知

D、裴斯泰洛齐

29、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三因素论

30、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

A、行为方式

B、校风

C、角色规范

D、学风

31、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32、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罢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向汉武帝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A、董仲舒

B、王充

C、司马迁

D、郑玄

3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34、目前世界范转内,最普通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小班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35、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

A、学校教育

B、社区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会教育

36、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直接管理个人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37、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8、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

A、对教材的研究

B、对教法的研究

C、对学科的研究

D、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39、我们近代学制创建于()

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

40、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著作是()

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

4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

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42、“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43、苏格拉底问答法中的问答分为三步,第三步是()

A.定义B.苏格拉底讽刺C.助产术D.提问

44、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

45、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结论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杜威D.福禄贝尔

46、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C.文化传统D.生产力水平

47、“臧息相铺”即主张()

A.教与学相结合B.学与思想结合

C.课内与课外相结合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48、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

4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50、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B.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C.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1、在我国,对教师概念进行全面、科学界定的法律是()

A.《宪法》B.《教育法》C.《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义务教育法》

5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

A.传道者角色B.示范者角色C.授业、解惑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

53、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D.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54、美国学者斯克里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这种课程评价模式称为()

A.目标评价模式B.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D.发展性评价模式

55、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

56、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57、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58、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

A、人类教育的产生

B、古代学校的出现

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

D、终身教育的实现

59、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60、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6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B、人的自然发展学说

C、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2、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

A、授受关系

B、指导和被指导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相互制约关系

63、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工具性课程

6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引起学习动力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65、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

66、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掌握知识

B、激发情感

C、道德内化

D、活动和交往

二、填空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2、社会模仿式主要是美国心理学家创立的。该模式认为,学习并非刺激——反映(S —R)的结果,而是相当复杂的过程,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方法,道德教育应围绕社会学习展开。

3、道德教育中的认知模式认为,人的道德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

4、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5、通常,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三点:一是,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

6、赫尔巴特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教学是形成人的基本途径,主张把知识涵养和人格成长统一与教学过程中。

7、教学任务的决定,要受教育目的、、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

8、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和理解教材。

9、在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中,教师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称。

10、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11、现代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使年轻人很快就能熟悉整个生产系统,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从而摆脱劳动分工对每个人造成的。

12、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表现在教育目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学家舒尔茨从对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分析中发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因而提出了著名的。

14、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名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1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有经认定合格,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17、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三条主要的原则,它们整体性原则、、生理适应原则。

18、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主要包括伟人的典范、和学生中的好榜样。

19、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目的。

20、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这在个体身心展的动因问题上,是典型的

的代表。

21、一堂好课的标准有: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_ ___。

22、教育目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_

2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__。

2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表现为导向、激励和_ ________。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__,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__、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27、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知识、_ __和儿童。

2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 _____。

29、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

30、学校文化从其形式看,可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__ ______。

31、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试验的教学方法是_ _________。

32、教学作为学生的一个特殊认识过程,其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

和_ ______、认识的教育性和指导性。

33、德育工作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晓之以理、__、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34、《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_ _和受教育权。

35、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这一观点称为教学的_原则。

36、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_ _。

37、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称_ _。

38、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和_ __。

39、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放任的和__。

40、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

41、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于后天,并且得到结论,天赋的智力从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持这一主张的英国哲学家是。

42、战国时期,《礼记》中是《》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和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43、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影响的捷克教育家,年轻时期他就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

44、教育目的具有以下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45、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

46、《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47、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

4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一种。

49、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

50、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

51、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括四个步骤:(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

52、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背景,输入,过程,

53、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54、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为

5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

56、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立,强调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57、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8、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的过程

5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60、外铄论者一般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外在的力量。其典型代表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6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6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63、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会了〈儿童权利公约〉,体现这一〈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原则、无歧视原则。64、《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6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66、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科的研究、、。

67、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的分组形式为。

6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的过程。

69、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称为

70、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7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活动和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72、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和社会实践能力和发展起来的。

7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

二是

7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75、古代普遍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三、简答题

1、简述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2、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简述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构成。

4、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6、试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讲义(考教师证必背)

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讲义(考教师证必背)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不是指规章制度) 指一个国家社会的条件下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各类学校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的过程: 1. 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2.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有史可考的学校教育始于商代 1. 古代教育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当代教育)(重点)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历史上的教育性思想 孔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第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西方古代的教学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三婆术”的教学方法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出版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派代表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外在规律)教育与人(内在规律)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 想参加教师资格证测试的伙伴们是不是对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 学的试题有点担忧呢?下面是收集的最新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以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 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 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 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D)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C)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A)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C)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C)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B)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常识性知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试题汇总

2020最新内容完整素材整理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试题汇总 MS-DOS 计算机开发的Word 的第一代于1983年底发行,但是反响并不好,销售落后于WordPerfect 等对手产品。尽管如此,在Macintosh 系统中,Word 在1985年发布以后赢得了广泛的接受,尤其是对于在两年以后第二次大型发布的Word 3.01 for Macintosh Word 3.00 由于有严重bug 很快下线。和其他Mac 软件一样,Word for Mac 是一个真正的所见即所得编辑器。由于MS-DOS 是一个字符界面系统,Word for DOS 是为IBM PC 研发的第一个文本编辑器,在编辑的时候屏幕上直接显示的是黑体斜体等字体标识符,而不是所见即所得。其他的DOS 文本编辑器,如WordStar 和WordPerfect 等,在屏幕显示时使用的是简单文本显示加上标识代码,或者加以颜色区别。尽管如此,和大多数DOS 软件一样,程序为了执行特定的功能,都有自己特殊的,而且往往是复杂的命令组需要使用者去记忆。比如在Word for DOS 中,保存文件需要依次执行Escape-T-S ,而大部分秘书们已经知道如何使用WordPerfect 公司就不大愿意更换成对手产品,何况提供的新优点有限。Microsoft Word 在当前使用中是占有巨大优势的文字处理器,这使得Word 专用的档案格式Word 文件成为事实上最通用的标准。Word 文件格 式的详细资料并不对外公开

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试题汇总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整理

教师威信—— 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 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教育终生化:与人的生命共同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应。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的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个体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朝着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遗传素质:通过遗传获得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 教育目的: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人得特殊要求。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预期的特定要求或产生预期的变化。 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教育。 体育:使学生掌握健康和运动的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长远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调节教师工作职权与职责关系的思想武器,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 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课程——广义: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学校开设科目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答: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和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答:(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七.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八.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017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 约 2.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3.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 础的教育家是(B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 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D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 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D )。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一、教育学与心理学教育与教育学(一) 3、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 6、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10、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4、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6、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17、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 18、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20、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21、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23、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24、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是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着。《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5、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卢梭和裴思泰洛齐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是法国启蒙注意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思泰洛齐则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使头、心和手得到发展。 27、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

2018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6 份试卷) 2017-09-15 16:06 | ( 分类: 我的教师梦) ( 第一卷) 一、单选题 1.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 想 2. 在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 的教育家是( )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 制约 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 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 A. 劳动起源论 B. 生物起源论 C. 心理起源论 D. 生物进化论 6.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7.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 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 体制 D. 学校领导制度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 年 9. 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 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 开展网络教育 D. 高等学校扩招

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试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 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d )。 a.客体的选择和建构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d.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2.矛盾的精髓是(d )。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问题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问题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d.矛盾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3.假象是 (c )。 a.与本质无关的现象 b.人们认识中产生的错觉 c.从反面歪曲表现本质的现象 d.从正面真实表现本质的现象 4.上层建筑的核心是(d ) 。 a.政治法律思想 b.社会意识形态 c.政党 d.国家政权 5.具有重要方法论意义的社会形态范畴是指(b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b.经济墓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6.阶级的划分 ( b)。 a.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b.唯一的根据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 c.最根本的是根据取得社会财富的不同方式 d.主要是根据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作用不同 7.在 (b ) ,由于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失误,我党提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致了 阶级斗争扩大化。 a.党的八大上 b.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 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8 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其思想的先导是 (c )。 a。粉碎“四人帮” b.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 c.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d)。 a.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b.民族矛盾与领土纠纷 c.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d.新的一轮军备竞赛 10.中国对外政策的立足点是( b) a.独立自主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d.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d )。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c.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d.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 12.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的目的是(b)。 a.在这些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和政治政策,进行 不同社会制度的实验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名人理论汇总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含答案)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测试的依据——四书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教育漫话》——洛克 35、《爱弥尔》——卢梭(法国)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1、《民本主义和教育》——杜威(美国) 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经典理论口诀汇总

【教育学】 第一章 ?社会属性:社会永历立 ?教育起源: 1.生物起源说:本能生利息 2.心里起源说:心理仿梦露(新房美梦) 3.劳动起源说:米凯爱劳动 ?教育内容:三四五六七(三科四学、四书五经、六艺、七艺、七技) ?近代教育的特点:公义世法,系统出轨 ?二十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全民多现身 第二章 ?董仲舒:三个三(对贤良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察举制、兴太学以养士; 性三品说;三纲五常) ?朱子读书法:熏熟了,嘘一下切着吃 ?教育学创立阶段:培根首提出,夸美来实现,康德首讲授,赫尔来规范。?洛克:洛克在白板上画了一副绅士的漫画(绅士洛克画白板) ?夸美纽斯:夸的独立搬大泛(夸的独立与大泛,班级百科寻自然) ?卢梭:卢的爱尔很自然 ?赫尔巴特:一二三四 ?杜威:一三四五 ?发展阶段:木有掌握目标,哪能发现结构,高度赞发展,瓦根找范例,全面和谐好斯基,把半世纪最优化

第三章 ?内法论:内人得了四个儿子 ?外铄论:外婆寻找落花生(外出寻找落花生)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 第四章 ?学生文化的特征:多多非过了不(互补性)可 第五章 ?教育目的理论:社会本位论:图图的耳朵(社会恐吓柏拉涂);个人本位论:罗斯福的梭儿(罗嗦一路无人陪;尔泰爱罗嗦)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提速个性创两全 第六章 ?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人颁布、鬼执行、丑男女、长期嘘美国 ?义务教育的特点:强普免;义务教育课程的特点:普基发;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强普基 第七章 ?学生的义务:三遵守一学习(三遵守一努力) ?传言(研究者)教(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授(授业解惑)的朋友有事(示范者)儿

教师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着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学与心理学教育与教育学(一) 3、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 6、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10、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4、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6、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17、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 18、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20、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21、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23、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24、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是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着。《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5、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卢梭和裴思泰洛齐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是法国启蒙注意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思泰洛齐则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使头、心和手得到发展。 27、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及代表人物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法国) 3、心理起源说——孟禄(美国)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前苏联) 5、中国史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乐正克 6、西方较早讨论教育问题的着作——《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古罗马) 7、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库姆斯、伊里奇 8、雄辩与问答法——苏格拉底(古希腊) 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10、《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1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 12、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培根(英国) 13、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儿》——卢梭(法国) 14、教育学进入大学讲坛——康德(德国)、《林哈德与葛笃德》——裴斯泰洛齐(瑞士) 15、科学教育思潮的兴起,课程体系——《教育论》——斯宾塞(英国) 16、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德国) 17、发展性教学理论——《教育与发展》——赞科夫(前苏联) 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主导作用原则(重理性原则)、理解学习过程原则、对差等生要下功夫的原则

18、范例教学——瓦.根舍因(德国) 19、和谐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20、《教育漫话》——洛克(英国) “白板说”、绅士教育、国民教育思想与民主教育思想。 2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段教学法、统觉观念。 23、实用主义教育学——《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现代教育学代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在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 24、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教育学》——凯洛夫(前苏联) 25、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新教育大纲》——杨贤江 26、设计教学法——克伯屈(美国) 27、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

教育学心理学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8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立时间是 (分数:2.00) A.1897年 B.1903年√ C.1910年 D.1913年 解析:解析:一般将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作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肇始时间,同时将桑代克视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3.婴儿出生后依靠吮吸反射吃奶、喝水,后来婴儿又依靠吮吸感知外界事物,这在皮亚杰看来,这个过程是 (分数:2.00) A.同化√ B.组织 C.顺应 D.运算 解析:解析:皮亚杰认为个体的心理机能包括适应和组织。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认知机能。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儿童通过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组织则将通过同化和顺应发展起来的图式联系起来。题中涉及婴儿使用同一图式解决不同问题,属于同化过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4.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 (分数:2.00) A.教学适应发展√ B.教学与发展并行 C.教学促进发展 D.教学等同于发展 解析:解析:皮亚杰强调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此形成对比的观点是教学促进发展,维果茨基持有此种观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5.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 (分数:2.00) A.三个阶段 B.三个水平√ C.四个水平 D.八个阶段 解析:解析: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划分为两个阶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6.下列各种个别差异中,不属于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分数:2.00) A.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B.冲动型与沉思型 C.内控型与外控型√ D.深层加工与表层加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