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已形成液泡的成熟细胞,其衬质势通常忽略不计,原因是

已形成液泡的成熟细胞,其衬质势通常忽略不计,原因是

已形成液泡的成熟细胞,其衬质势通常忽略不计,原因是
已形成液泡的成熟细胞,其衬质势通常忽略不计,原因是

1. 已形成液泡的成熟细胞,其衬质势通常忽略不计,原因是( )。 A.衬质势不存在 B.衬质势等于压力势

C.衬质势绝对值很大 D.衬质势绝对值很小

2. 成熟的植物可与外界液体环境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这是因为( )。

A.植物细胞液胞内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B.液胞内有一定浓度的胞液,其外围的原生质具有相对半透性,与外界接触时,可以发生内外的水分交接

C.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因些水分可以从外界流向细胞内部 D.细胞壁是半透性膜,可与外界的水分发生交接

3. 把体积相同的10%葡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其水分

移方向是( )。

A.葡萄糖溶液水分向蔗糖溶液移动 B.蔗糖糖溶液水分葡萄糖溶液移动

C.水分双向移动速度相等 D.不确定

4. 将一个生活细胞放入与其渗透势相等的糖溶液中,则会发生( )

A.细胞吸水 B.细胞失水

C.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D.既可能失水也可能保持动态平衡 5. 将一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吸水达到平衡时该细胞的( )。

A.Ψm=Ψp B.Ψs=Ψp

C.Ψw=Ψm D.Ψs=-Ψp

6. 将一个水充分饱和的细胞放入比其细胞液浓度低10倍的溶液中,其体

积(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7. 当细胞吸水、体积增至最大时(细胞不再吸水时),其Ψp等于( )。A.│Ψw │ B.│Ψs│ C.│Ψm│ D.│Ψs+AΨm│

8. 外界溶液水势为-0.8Mpa,植物组织细胞水势为-0.5MPa,则 ( ) 。A.细胞吸水 B.细胞失水 C.水分平衡

9. 设A、B两细胞相邻,其渗透势和质力势都是A大于B,水势则是A

小于B,这时水分在两细胞间的流动取决于它们的( ) 。

A.渗透势 B.水势 C.压力势 D.压力势和水势

10. 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水势为甲,细胞液水势为乙,细胞质

基质水势为丙,问当它们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水势关系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11. 设根毛细胞的Ψs为-0.8MPa,Ψp为0.6MPa,土壤Ψs为-0.2MPa,这时

是( ) 。

A.根毛细胞吸水 B.根毛细胞失水 C.水分处于动态平衡

12. 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时,若小液滴下移,表明植物组织

水势( C )周围环境水势。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13. 水分在根及叶的活细胞间传导的方向决定于( ) 。

A.细胞液的浓度 B.相邻活细胞的渗透势梯度

C.相邻活细胞的水势梯度 D.相邻活细胞间的压力势梯度 14. 风和日丽的情况下,植物叶片在早晨、中午、傍晚的水势变化趋势

为( )

A.低——高——低 B.高——低——高

C.低——低——高 D.高——高——低

16. 为消除色散,得到清晰的明暗分界线,应转动阿贝折射仪上的( ) 。A.棱镜手轮 B.折射率刻度调节手轮 C.色散调节手轮 D.反光镜 17. 用折射仪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关键是要找到一种试验溶液,即该

溶液浸过植物样品后,它的( ) 不变,与对照溶液相等。

A .比重 B.体积 C.折射率 D.电导率

卵细胞成熟过程

━━━━━━━━━━━━━━━━━━━━━━━━ 卵子发生 原始卵泡 初级生长卵泡 次级生长卵泡 成熟中的卵泡 成熟卵泡(滤泡)和成熟卵 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的关系 卵的结构 细胞核 染色体 核仁 细胞质 色素 皮层颗粒 环层板 卵黄 卵的类型 卵膜 ━━━━━━━━━━━━━━━━━━━━━━━━ 动物成熟的雌性生殖细胞,亦称卵子。一般呈球形或椭球形,较大,多不能活动。它除具有一般细胞所共有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和质膜外,还有一些专供受精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哺乳类为例,性成熟后,在神经和激素调控下自卵巢中排出的成熟卵,其外有透明带和放射冠包围,在透明带和质膜之间为充满液体的卵周隙(图1)。 卵(动物) 卵子发生

在性成熟之前卵巢皮层中有相当数量的卵原细胞。卵原细胞是在胚胎时期原始生殖细胞迁移到生殖嵴内分裂繁殖而产生的。卵原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桥,所以发育的同步化程度较高。但同步化只限于这一时期,卵原细胞转变为初级卵母细胞时,细胞间桥消失,彼此分开,这点与精子发生不同。哺乳类在胎儿出生前或出生后不久,卵原细胞全部发育为初级卵母细胞。在个体性成熟之前初级卵母细胞不生长。性成熟后卵巢皮层中的、被卵泡细胞包围着的初级卵母细胞在激素刺激下生长,细胞核进行DNA复制,然后进入成熟分裂的前期变化。生长到一定的体积后,初级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再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产生卵子和第二极体。这些变化都是在卵泡中进行的(图2)。卵子和卵泡的发育大致可以划分为: 卵(动物) 原始卵泡尚未开始发育的卵泡,位于卵巢的皮层,由一个卵原细胞和外围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组成,数量很多,但在各类动物中差别很大。 初级生长卵泡卵泡细胞由扁平变为立方形,从一层增殖为几层,卵母细胞也开始增大,细胞核发生一系列成熟分裂前期的变化,产生大量核液,形似球状;在卵母细胞周围开始出现透明带。在透明带中有从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的表面伸出的微绒毛,它们相互接触,构成卵泡细胞给卵母细胞输送物质的通道。 次级生长卵泡卵泡不断增大,外围的卵泡细胞有几层到十几层,在卵泡细胞之间出现充满透明液体的不规则腔隙,其中的液体即卵泡液。这时卵母细胞也长到最大的体积,并为一层较厚的透明带所包裹。 成熟中的卵泡卵原细胞过渡到卵母细胞,已长到最大体积,并准备成熟分裂;它周围的腔隙逐渐合并越来越大,卵泡仍可继续生长。 成熟卵泡(滤泡)和成熟卵此时体积到达最大限度。初级卵母细胞渐位于卵泡一侧,向腔内突出,仍为卵泡细胞包围,此即卵丘。人的卵泡直径可达1厘米,并从卵巢表面突出。卵泡中的卵母细胞已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并停止于第2次成熟分裂的中期,等待排卵(图3)。

显微镜使用注意点(包括20题精先例题及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实验原理 (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3)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可以将细胞放大,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细胞。 2.操作步骤 [深度思考] (1)如何区分目镜与物镜,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提示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 提示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而高倍镜下视野范围小,如果直接用高倍物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范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 (3)如何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提示物像在视野中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简称“偏哪移哪”。 (4)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前者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后者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5)若所观察视野中有“污物”,应如何判断“污物”位置? 提示

[方法技巧] 1.关注显微镜使用的“4”个易错点 (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2.显微镜下细胞数目的两种计算方法 若视野中的细胞为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和宽度;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则要考虑面积的变化。 (1)若视野中为一行细胞,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与低倍镜下细胞数量之比等于其放大倍数之比的倒数。 (2)若视野中充满细胞,则高倍镜下细胞数量与低倍镜下细胞数量之比等于其放大倍数之比的倒数的平方。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标本颜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反光和大光圈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细胞物像,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C.若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2.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如果在低倍镜下看到物象清晰,换用高倍镜后物象模糊,则正确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3.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doc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 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 物镜10 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 ,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 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 物镜为10 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 ,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 (1/2)2=5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吉林张硕)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人七第四期点对点辅导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既然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一模一样吗?如果你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下这两类细胞,就会发现,它们 大体上相同,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但 是也有不同的地方: 1、在植物细胞膜外面,有一层厚而坚硬的 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对细胞有 保护和支持作用,所以小麦等植物才会既坚韧又 结实。而动物细胞是没有细胞壁的。 2、植物细胞中有扁球状的叶绿体,所以大 多数植物都是绿色的,而动物细胞里没有这种结构。 3、植物细胞中有囊状的液泡,液泡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液泡就像植物的大水库,植物每天吸收的水,大部分都储藏在液泡里,把液泡胀得鼓鼓的,形成了一种膨压,植物便因此而挺拔起来。一旦植物缺水,液泡就像泄了气的皮球那样又瘪又软,植物的茎叶便委靡不振了。 液泡里充满着细胞液,而细胞液中有许多复杂的物质, 如糖类、盐类、有机酸等,我们吃西瓜时感到甜滋滋的,番茄吃起来有一种带酸的甜味,水果未成熟时吃起来又涩又苦,这些都是因为液泡中细胞液所含的成分不同的缘故。而动物细胞里的液泡却不明显。 【典例分析】 例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 ( ) A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B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C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D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它们共同具有的结构是细胞 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因此答案是B 例2、与植物细胞相比,在观察草履虫时,它没有植物细胞的 、 、 等结构。 【解析】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 没有这些结构。因此答案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练习: 1、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液体主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 A 、细胞质 B 、细胞膜 C 、液泡 D 、叶绿体 2、某同学在显微镜中观察到一个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那么他观察的是 ( ) A .活细胞 B .植物细胞 C .死细胞 D .动物细胞 3、(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 图。

例析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的计算

显微镜使用方面的考点归纳及例析 考点一基本操作步骤 例1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A.目镜B.物镜C.光D.反光镜 考点二放大倍数 2.1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乘积,是放大物像的长度和宽度,不是体积也不是面积。 例3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 2.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 例4.一名同学经教师指点后,找到了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图像,他欲观察中期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应选用下图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B和C 2.3与物象数目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数目越多。 例析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的计算. 观察时先低倍镜,后高倍镜。N低倍镜下看到的物象放大倍数小,但看到标本的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象大,同样的视野面积看到标本的实际面积小,在玻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的只是镜下看到低倍镜视野的中心部分。若视野中细胞排成一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若视野中充满多个细胞,计算时应考虑面积的变化。如例1和例2 例1:某同学在目镜为15x,物镜为40x的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行相连的5个细胞,如果换上10x物镜,那么此时他在视野中可看到完整的细胞数为 A.5个 B.10个 C.20个 D.25个 解析:此背景下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成反比,即15x40/15x10=x/5 答案:C 例2: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在放大100倍时,设视野直径为d,则面积s=3.14×(d/2)2,此时视野中有64个细胞; 当放大400倍时,圆的直径相当与原来的1/4,则圆面积S=3.14(d/8) 2,即为原来的1/16,故看到的数目为64/16=4个。答案:B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相关因子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2226391.html,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相关因子研究 作者:张羽芳阳美霞汤亚茹张虹亮王水莲 来源:《医学信息》2020年第14期 摘要: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主要参与动物繁殖活动,其体外成熟技术也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关键。卵母细胞从胚胎期至青春期前始终维持停滞状态,直到青春期减数分 裂恢复,随后卵母细胞成熟。在此期间,表皮生长因子、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环磷酸腺苷、成熟促进因子及卵泡液等因子均参与卵母细胞成熟的调控。本文主要分析上述6种因子对卵母细胞成熟调控的影响,旨在完善卵母细胞成熟的相关理论机制,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卵母细胞;成熟;表皮生长因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成熟促进因子 中图分类号:R321;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DOI: 10.3969/j.issn.1006-1959.2020.14.007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14-0017-04 Study on Factors Related to Maturation of Mammalian Oocytes ZHANG Yu-fang,YANG Mei-xia,TANG Ya-ru,ZHANG Hong-liang,WANG Shui-lian (Department of Veterinary Medicine,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Hunan,China) Abstract:Mammalian oocytes are mainly involved in animal reproduction activities, and their in vitro maturation technology is also the key to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 Oocytes remain stagnant from embryonic stage to pre-pubertal period, until meiosis in puberty recovers, and then the oocyte matures. During this period, factors such a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orse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and follicular fluid ar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oocyte matura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above six factors on the regulation of oocyte maturation, and aims to perfect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oocyte maturation,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 vitro maturation culture system of oocytes. Key words:Oocyte;Maturation;Epidermal growth factor;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

高中生物所有知识点总结填空及答案 (1)

高中生物知识归纳要点 知识梳理: 1.以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2. 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才能生存。专营细胞 内生活。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DNA或RNA)和所构成。 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5、血液属于层次,皮肤属于层次。 6、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层次,又可化 做层次。 7、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8、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9、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10、生态系统:和它生存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2 转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 2高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3 物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 的放大倍数х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三、细胞种类:根据,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有,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2-1 高倍镜观察细胞

活动一:练习使用高倍镜观察多种细胞装片 2010年9月20日高晓梅【实验目的】 1、熟悉显微镜的结构; 2、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3、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实验器材】 显微镜、永久装片、盖玻片、载玻片、镊子、牙签、烧杯 【实验步骤】 一、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 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 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 二、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1、取镜和安放 ⑴打开镜箱,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取出显微镜。 ⑵把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自己前方偏左处(便于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看着绘图),然后安放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⑴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⑶左眼看着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缓慢转动

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时为止。 3、在低倍镜下观察 ⑴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⑵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应用眼睛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的距离,防止物镜碰到标本)。 ⑶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在高倍镜下观察 ⑴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 ⑵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⑶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⑷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5、收镜 实验结束后,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转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里。 高倍镜的使用知识 1、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①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显微镜的知识总结及常考知识点

生物科学:显微镜的知识总结 有关显微镜的知识在生物学中非常重要,也多次考过,现将有关知识总结如下: 1、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2、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3、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4、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5、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6、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7、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8、如何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核和液泡?一般来说,细胞核透光性不好,是深色的,液泡是浅色的。 此外仔细观察,液泡中液体是流动的,细胞核里面的结构是固定的,看起来有杂质的样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指的物体的宽度和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放大倍数。 例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A.体积B.表面积C.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 例2.如果使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在视野中央观察到一个细胞,在只换40倍物镜的情况下,该细胞的物象比原先观察到的细胞直径放大了() A.4倍B.16倍C.100倍D.400倍 2.掌握目镜和物镜的结构特点以及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目镜是无螺纹的,物镜是有螺纹的;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短,物镜越短与装片之间的距离就越长。 例1.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内有2个镜头,甲的一端有螺纹,乙无螺纹,甲乙分别为()A.目镜、物镜B.物镜、目镜C.均为物镜D.均为目镜答案:B 例2.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丙、丁皆无螺纹。甲镜头长3厘米,乙镜头长5厘米,丙镜头长3厘米,丁镜头长6厘米。请问:使用上述镜头观察某装片,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装片之间距离最近的是;在同样的光源条件下,视野中光线最暗的一组镜头是。 解析:根据显微镜的结构可知,甲、乙镜头一端有螺纹为物镜,丙、丁无螺纹为目镜。物镜

植物细胞部分复习题带答案

一、概念 1、胞间连丝; 这种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2、原生质; 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是原生质体组成成分。 3、原生质体; 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形成的结构。 4、纹孔; 在初生壁的初生纹孔场上分布的小孔。 5、初生壁; 初生壁是在细胞停止生长前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层,存在于胞间层内侧 6、次生壁; 次生壁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ellulose),含有少量的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并常常含有木质(lignin) 7、细胞骨架; 包括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8、核骨架; 核基质中具有纤维状的网,布满于细胞核中,网孔中充满液体,网的成分是蛋白质。 二、填空题 1、周皮是一种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和(栓内层)层三部分 组成。 2、植物细胞中微体分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两类。 3、通道细胞位于禾本科植物根中的(A)中。 A、内皮层 B、外皮层 C、中皮层 D、维管组织 4、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5、植物细胞壁的分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胞间层 )( 初生壁 )(次生壁 )。 6、(核糖体)是非膜结构的细胞器。 A、液泡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而基体

7、质体包括(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三种。 8、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种类型。 9、植物细胞在成熟发育过程中原生质解体消失与(溶酶体)细胞器有一定关系。 10、(微体)细胞器与叶绿体、线粒体共同参与光呼吸过程。 11、归于叶泡系的细胞器有(液泡)、(微体)、(溶酶体)(糊粉粒)(圆球体),共同特征具有(1)层单位膜。 12、细胞骨架包括三种蛋白纤维(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14、细胞核包括4部分即(核膜)、(核仁)、(染色质)、(核基质) 15、植物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多糖),它构成了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单位(微纤丝),(微纤丝)相互交织成网状,形成细胞壁的基本结构。 16、粗面内质网囊泡最可能的走向是(高尔基体)。 17、能够将蛋白质修饰、分选并分泌到细胞外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18、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而产生,内含多种(水解酶),可催化蛋白质、核酸、脂类、多糖等生物大分子分解,小花细胞碎渣和从外界吞入的颗粒。 19、下列(B)不是双层膜细胞器。 A、细胞核; B、过氧化物酶体; C、线粒体; D、质体 20、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B)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溶酶体;D、核糖体 21、线粒体的主要功能(D) A、DNA的储藏部位; B、脂肪类物质合成的场所; C、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D、ATP的合成部位。 22、高尔基体地主要功能是(B)A、蛋白质合成场所;B、加工和包装蛋白质和脂类的场所;C、脂类合成的场所;D、ATP形成的部位。 23、下面对粗面内质网的描述错误的是(B) A、有核糖体附着; B、和细胞膜相连; C、和核膜相连; D、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相关; 三判断题 1、在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均为死细胞。× 2、根毛和侧根在起源方式上是相同的× 3.质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暗-明-暗”三条平行带,暗带由蛋白质分子组成,明带由脂类物质组成…………………………………… ( ×) 4、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虎克(Hooke)创制了第一架有研究价值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 .( √) 5、光滑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有关………………………………(×) 6、线粒体是由双膜构成的细胞器√ 7、叶绿体和线立体都是由双层膜构成的细胞器√ 四、问答题

植物细胞壁化学组成

植物细胞壁化学组成:最重要的是化学成分是多糖和蛋白质,还有木质素等酚类化合物、脂类化合物(角质、栓质、蜡)和矿物质(草酸钙、碳酸钙、硅的氧化物)。 植物细胞壁结构特点:(1)胞间层;(2)初生壁;(3)次生壁。 植物细胞壁功能:1、机械支持;2、调节细胞生长;3、与物质运输有关;4、参与细胞识别;5、植物的防御(物理屏障和主动抵御的前哨);6、与细胞分化有关。 细胞壁的动态建成过程:主要构架物质是纤维素--D-葡萄糖 ?-1,4葡聚糖形成链状纤维素分子微纤丝大纤丝细胞壁主要构架。(质膜上有纤维素合酶复合体,将合成纤维素所需的葡萄糖基合成纤维素;微纤丝在微管引导下定向延长伸展)。新细胞壁的形成是在细胞分裂末期的赤道面上,分裂的母细胞先形成成膜体。在染色体分向两极时,高尔基器分离出的小泡与微管集合在赤道面上成为细胞板。新的多糖物质沉积在细胞板上就逐渐形成胞间层。其后细胞内合成一些纤维素组成微纤丝沉积在胞间层的两侧,就出现了初生壁。当细胞成熟停止生长以后,一层层新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陆续添加在初生壁上,就建成了次生壁。次生壁每添加一层,微纤维排列的方向就可不同(纵向或横向),形成了不规则的交错网状,称为多网生长。这样加厚的结果,使整个植物体的机械支持有了基础。次生变化 木质化: 细胞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可使细胞壁的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加。这样的填充木质素的过程就叫做木质化.

木栓化: 细胞壁中增加了脂肪性化合物木栓质,它是一种简化的细胞,不易透气,也不易逐水,所以造成最后细胞内的原生质体完全消失。这样的填充脂肪族化合物的过程就叫做木栓化. 角化:指在表皮接触空气的一面壁上形成覆于壁外的一层角质(亦为一种脂肪酸)膜,可减少植物体水分损失,防止机械损伤,昆虫摄食和病菌侵染,也可调节暴晒下植物的体温。角质膜透明不影响透光。 矿化:指矿物质如钙,硅等积累在细胞壁内,可增加组织结构的硬度与保护功能。禾本科,莎草科等植物茎,叶表皮外壁中常积累有二氧化硅而硅质化。 中间纤维:细胞骨架的第三种纤维结构称中等纤维或中间纤维,又称中间丝,为中空的骨状结构,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其化学组成比较复杂。 例如,导管分化过程中,导管分子的横壁局部降解,形成穿孔,以适 应长距离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A、细胞壁局部加厚,邻近加厚 部位细胞质内微管增多;B、成熟导管分子的横壁和原生质体已降解 消失。)

最经典总结--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实验原理 (1)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放大倍数的实质: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或宽度,不是指面积或体积。2.实验步骤 (1)认识显微镜 (2)显微的使用 ①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②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1.若所观察视野中有“污物”,应如何判断“污物”的位置? 提示

2.针对下图,请思考: (1)甲图中属于目镜的是①②,属于物镜的是③④,判断的依据是有无螺纹。 (2)甲图中放大倍数较大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②和④。 (3)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是: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4)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与玻片标本最接近的是④。 【典例】如图表示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操作过程,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 B.利用图①视野中的图像,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 C.图②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D.图②中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将镜筒升高[慧眼识图获取信息]

答案 D 【对点小练】 (2016·经典高考)下列关于测量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两眼必须从显微镜侧面注视 B.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轻轻地转动物镜使高倍镜到位 C.从低倍镜视野中,需将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解析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 答案 B 有关显微镜使用的6个易错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从侧面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2)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 (3)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4)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5)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是物体放大后的倒像。“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若物像在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细胞如何计数

细胞计数,看起来简单,其实暗藏玄机。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如何计数。 1原理 计算细胞数目可用血球计数盘或是Coultercounter粒子计数器自动计数。 血球计数盘一般有二个 chambers,每个 chamber 中细刻 9 个 1 mm2 大正方形,其中 4 个角落之正方形再细刻 16 个小格,深度均为 0.1 mm。当 chamber 上方盖上盖玻片后,每个大正方形之体积为 1 mm2×0.1 mm=0.0001 mL。使用时,计数每个大正方形内之细胞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再乘以 10000,即为每 mL 中之细胞数目。 存活测试之步骤为 dyeexclusion,利用染料会渗入死细胞中而呈色,而活细胞因细胞膜完整,染料无法渗入而不会呈色。一般使用蓝色之 trypan blue 染料,如果细胞不易吸收 trypan blue,则用红色之 Erythrosin bluish。 计算细胞活率:活细胞数/(活细胞数+死细胞数)×100%。计数应在台盼兰染色后数分钟内完成,随时间延长,部分活细胞也开始摄取染料;因为台盼兰对蛋白质有很强的亲和力,用不含血清的稀释液,可以使染色计数更为准确。 2材料 ?0.4% w/v trypan blue ?Erythosin bluish stain ?取 0.1 gram Erythrosin bluish 及 0.05 gram preservative methyl paraben 溶于 100 mL Ca++/Mg++ freesaline ?血球计数盘及盖玻片 ?计数器 ?低倍倒立显微镜 ?粒子计数器 ?白细胞稀释液(4% 乙酸溶液)。

药用植物学习题集-细胞

《药用植物学》习题集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1.植物细胞外面包围着,其内的生活物质总称为,非生命物质称为。另外,还存在一些。 2.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器有、、、 。 3.细胞核包括、、、四个部分。 4.质体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分为、、。 5.内质网根据膜表面是否附有核糖体分为两种类型: 和。 6.淀粉粒在形态上有、、、三种类型。7.直链淀粉遇碘液显;支链淀粉遇碘液显。一般植物同时含有两种淀粉,加入碘液显。 8.菊糖加10% a—萘酚的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并很快。9.晶体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10.常见的草酸钙结晶形状有、、、、等。11.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为、、。12.在光学显微镜下,相邻两细胞所共有的细胞壁分为、、和三层。 13.纹孔对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常见的有、和三种类型。 14. 植物细胞的分裂通常有三种:、和。 附参考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1.细胞壁原生质体后含物生理活性物质 2.细胞核质体线粒体液泡系 3.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 4.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 5.粗糙内质网光滑内质网 6.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 7.蓝色紫红色蓝色或紫色 8.紫红色溶解 9.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 10.细胞壁液泡质体 11.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12.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

13.单纹孔具缘纹孔半缘纹孔 14.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1.模式植物细胞 2.超微结构 3.原生质体 4.细胞器 5.后含物 6.纹孔 7.单倍体 附标准答案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1.模式植物细胞:各种植物细胞的形状和构造是不相同的,就是同一个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构造也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在一个细胞里看到细胞的全部构造。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细胞的构造,现将各种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 2.超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称为亚显微结构。 3.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它是细胞的主要部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4.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小器官,也称拟器官。目前认为,细胞器包括细胞核、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和溶酶体等。 5.后含物:一般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后含物的种类很多,有的是一些废弃的物质如草酸钙晶体;有的则是一些可能再被利用的储藏营养物质,以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最普遍。 6.纹孔:细胞壁形成时,次生壁在初生壁上不是均匀地增厚,在很多地方留有一些没有增厚的部分呈凹陷孔状的结构,称为纹孔。纹孔处只有胞间层和初生壁,没有次生壁,因此为比较薄的区域。 7.单倍体:细胞内仅含一组染色体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课时6: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课时六: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 (二)实验原理:在观察玻片标本时,被观察的物象通过______和______的两次放大,显微镜最终观察到的物体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_与_________的____。 (三)实验用具及材料:固定装片、菠菜叶、显微镜、、载玻片、盖 玻片、镊子、吸管、牙签、吸水纸等。 通过阅读教材P29页图3-1认识光学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1___目镜__; 2___镜筒__; 3__转换器__; 4___物镜__; 5__载物台__; 6__通光孔__; 7__遮光器__; 8__压片夹__; 9__反光镜__; 10__镜座__; 11__粗准焦螺旋__ 12__细准焦螺旋__;13__镜臂__ (四)实验试剂: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碘液、清水等 (五)实验步骤:通过阅读教材P30-P31页,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的 方法。 1.显微镜的安放: 2.低倍镜观察 ①对光:将_____镜对准_____,根据光线选择适当的_____和_____,获得明亮 的圆形视野。 ②固定装片: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使标本正对_____的中央 ③寻像:从侧面观察,转动_______将镜筒下降到低倍物镜_________。 调节_________使镜筒缓慢上升,当在视野中看到像时,再调节________,直到物象清晰为止。 3.高倍镜观察:首先在低倍镜下______,将要观察的目标移至_______,再转动_____ _____,此时只能调节________使物像更清晰。若视野较暗,可调节______或增大______以增加视野亮度。 4.整理显微镜: 二、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 通过阅读教材P33-34页,学习制作临时装片,并进行显微观察。 1.观察菠菜叶下表皮细胞: ⑴.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⑵.用镊子撕取菠菜叶下表皮,将其浸入水滴中并展平,以防止由于细胞的重叠而影响观察效果。 ⑶.用镊子加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中央的水滴边缘,然后轻轻盖在菠菜叶下表皮上,避免产生气泡,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⑷.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2.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⑴.用牙签轻轻刮取自己口腔内侧,牙签上会附着部分口腔上皮细胞。 ⑵.将牙签上的刮取物涂布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中。 ⑶.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 ⑷.将制作好的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总菌数测定1(完整版)

细菌总数的测定 (1)培养计数法 一、目的 1.掌握从微生物群体中土壤和饲料等)获得纯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技术。 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材料和器皿 1. 天平、取样工具、涂布棒(接种棒)。 2. 无菌三角瓶、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玻璃珠。 3. 无菌水。 4.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三、实验操作步骤 1、取样 将待测样品充分混匀,取少量,备用。 2、倒平板 熔化已灭菌的上述4种培养基并冷却至45oC左右倒平 板,凝固待用,每种培养基每个稀释度各三只平板。 3、编号 取5支无菌空试管(15×150mm)依次编号为10-3、10-4、 10-5、10-6、10-7。 4、分装无菌水 按无菌操作用5mL移液管分别吸取4.5mL无菌水于编号的 各无菌空试管中。 5. 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土样1g于盛有99mL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并装有玻 璃珠的三角瓶中,振荡10~20min,使土样中的菌体、芽孢 或孢子均匀分散,此即为10-2浓度的菌悬液。用无菌移液 管吸取悬液0.5mL于4.5mL无菌水试管中,用移液管吹吸三 次、摇匀,此即为10-3浓度。同样方法,依次稀释到10- 7。稀释过程需在无菌室或无菌操作条件下进行。 环境要求:琼脂平板在工作台暴露15分钟,每个平板不得超过15个菌落。 代表性:取固体样品时需多采几个部位,且经过均质或研磨;液体样品须经过振摇,以获得均匀稀释液。 减少误差: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将吸管内液体沿管壁流入,勿使吸管尖端伸入稀释液内,并且稀释液应充分振摇。 6、培养及计数 计数时间: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计平皿中菌落数: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 规律: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数应基本接

植物细胞壁的研究进展

植物细胞壁的研究进展 生工04.2 赵中华040602046 摘要:本文综述了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功能。在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壁可分为初生壁和次生壁,相邻两个细胞的初生壁之间存在中层——胞间层,根据纤维组成的微纤丝排列方向的不同,并将次生壁分出外层(S1)、中间层(S2)和内层(S3)。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以及蛋白质等组成,主要起着机械支持,参与物质运输和防御反应,还可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增殖,决定细胞的分化方向,参与细胞的识别过程等。 关键词:细胞壁结构纤维素细胞壁蛋白细胞壁功能 在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时,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全世界范围内,植物细胞壁物质的年产量约为1012吨,可以说,植物细胞壁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几百年来,研究者对细胞壁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和生物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解剖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简略综述了植物细胞壁的研究结果。 1.植物细胞壁的解剖结构 对植物细胞壁结构进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植物细胞的发现,自从Robert Hooker 在1665年用他自制的复式显微镜观察切成薄片的软木时,发现软木有许多排列紧密的蜂窝状“小室”——细胞壁,后来者对细胞壁进行了大量的解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壁是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存在于细胞质外并界定细胞形状的复杂结构。 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壁可分为初生壁(primary wall)和次生壁(secondary wall),相邻两个细胞的初生壁之间存在中层(middle lay-er)——胞间层。胞间层是相邻两细胞所共有,起粘结和缓冲机械挤压的作用;初生壁是原生质体分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加附在胞间层内侧构成的,可塑性较大;次生壁是细胞停止增大以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形成的壁层。通常,厚壁组织细胞才具有次生壁,但是在木质部或其它一些组织中,也有木质化加厚的薄壁组织细胞,其细胞壁往往具有次生壁。 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应用X-光衍射分析和在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以观察到细胞壁很多细微结构,发现细胞壁上微纤丝的排列方向各层很不一样,一般初生壁上的微纤丝多呈不规则交错的网状,而在次生壁上则往往比较有规则。根据纤维组成的微纤丝排列方向的不同,并将次生壁分出外层(S1)、中间层(S2)和内层(S3)。其中S2层最厚,通常次生壁的厚壁几乎全有S2层的厚度决定。 细胞壁上还存在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这样的共质连接,它们为来自其他细胞的具位置信息的细胞命运决定因子在细胞间转递提供了必要的通道。此外,在细胞壁上常常具有附属结构。一般在细胞壁上常见初生纹孔场、纹孔、导管分子底壁上的穿孔以及细胞壁内表面的各种增厚——眉条、横条和瘤结构,这些特有的附属结构不仅参与构建细胞壁,并在植物体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辅助细胞壁发挥其特有的功能。而且植物体的某些细胞在特定的生长阶段常可形成特殊的细胞壁,譬如植物的花粉壁由孢粉素质的覆盖层和基粒棒层构成花粉外壁外层和外壁内层I,由纤维素层构成外壁内层II及内壁。 2.植物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以及蛋白质等组成。双子叶植物细胞壁大约有30 %纤维素、30 %半纤维素、35 %果胶和5 %蛋白质。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与动物的细胞壁存在明显区别,但是二者的大分子都排列成三维网状结构。不同类型细胞,不仅组成细胞壁的基本成分如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分布具有差异,而且不同的糖蛋白(如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s) 、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s) 、富含甘氨酸的蛋白( GRPs) 、富含脯氨酸的蛋白(PRPs))在细胞壁不同层次上分布并非均一。果实细胞壁中果胶含量相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