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 地球“变脸”带来的……》习题1

《4 地球“变脸”带来的……》习题1

《4 地球“变脸”带来的……》习题1

《4 地球“变脸”带来的……》习题

一、填空题

1.由于地貌的变化,一部分海洋变成了(),一些鱼进化成()。

2.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其高温高压会使周围的岩石变成新的()。

3.古代的植物埋藏在地下,最后变成了()。

4.矿产资源是地壳在长期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一般分为(),(),(),等。

5.()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已知的能源矿产有(),(),()等八类。

二、判断题

1.许多岩石都是矿产资源。()

2.要了解岩石,就要对他的破坏程度,外观,硬度,条痕等进行检测。()

3.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用大理石砌成的。()

4.有的矿产可以再生,有的矿产不可以再生。()

5.节约矿产资源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6.金属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之一。()

7.我们使用的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三、选择题

1.()是有熔岩冷却后凝结组成的岩石。

A.花岗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2.汽油是从()中提炼出来的。

A.石油

B.煤

C.铁

D.天然气

3.汽油过量增加会造成()的浪费。

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铁

4.()被人们称为工业粮食。

A.铁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5.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是()

A.李四光 B 张衡 C.邓稼先

中南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作业(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 在车床顶尖间车削细长光轴,加工后的工件会呈()。 (A)鼓 形 (B) 马鞍 形 (C) 圆柱 形 (D) 圆锥 形 参考答案: (A) 2. 工艺系统的刚度等于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刚度()。 (A)之 和 (B) 之 积 (C) 倒数之和 的倒数 (D) 倒数之积 的倒数 参考答案: (C) 3. 车削加工塑性材料时,大部分切削热()。 (A)传给 工件 (B) 传给 刀具 (C) 传给机床 和夹具 (D) 被切屑 带走 参考答案: (D) 4. 图示为在一个球面上加工一平面的两种实际定位方案,这两种定位都属于()。

(A)完全定 位 (B) 不完全 定位 (C) 欠定 位 (D) 过定 位 参考答案: (B) 5. 在普通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工件外圆车内孔,车后发现内孔与外圆不同轴,其原因 可能是()。 (A)车床主轴径向跳动 (B) 卡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C) 刀尖与主轴轴线不等高 (D)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参考答案: (B) 6. 下述提高主轴回转精度的措施中,哪一项是保证工件形状精度的最简单而又有效的 方法()。 (A)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 (B) 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 (C) 使主轴的回转误差不反映到工件上 参考答案: (C) 7. 以下定位形式中,哪种定位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A)完全定 位 (B) 不完全 定位 (C) 欠定 位 (D) 过定 位 参考答案: (C) 8. 一般来说,夹具误差对加工表面的哪种误差影响最大()。 (A)尺寸误差(B) 形状误差(C) 位置误差 参考答案: (C) 9. 在哪种生产中,广泛使用专用机床、专用夹具和刀具进行生产()。 (A)单件小批生产(B) 中批生产(C) 大批大量生产 参考答案: (C) 10. 车端面时,下列哪种误差会使车出的端面与圆柱面不垂直()。 (A)主轴的 径向圆 跳动 (B) 主轴的 轴向圆 跳动 (C) 主轴的 倾角摆 动 (D) 主轴的 偏心运 动 参考答案: (B) 11. 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 (A)成正 比 (B) 成反 比 (C) 成指数函 数关系 (D) 成对数函 数关系 参考答案:(B)

金属热处理基础知识大全

金属热处理基础知识大全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的一种工艺。 1.金属组织 金属:具有不透明、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并且其导电能力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富有延性和展性等特性的物质。金属内部原子具有规律性排列的固体(即晶体)。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组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合金中成份、结构、性能相同的组成部分。 固溶体:是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型的固态金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固溶强化现象。 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化合作用,生成一种具有金属性能的新的晶体固态结构。 机械混合物:由两种晶体结构而组成的合金组成物,虽然是两面种晶体,却是一种组成成分,具有独立的机械性能。 铁素体:碳在a-Fe(体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在g-Fe(面心立方结构的铁)中的间隙固溶体。 渗碳体:碳和铁形成的稳定化合物(Fe3c)。 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F+Fe3c 含碳0.8%) 莱氏体:渗碳体和奥氏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含碳4.3%)

金属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与其它加工工艺相比,热处理一般不改变工件的形状和整体的化学成分,而是通过改变工件内部的显微组织,或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赋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点是改善工件的内在质量,而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选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钢铁是机械工业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钢铁显微组织复杂,可以通过热处理予以控制,所以钢铁的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主要内容。另外,铝、铜、镁、钛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过热处理改变其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以获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铜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 公元前六世纪,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遂得到迅速发展。中国河北省易县燕下都出土的两把剑和一把戟,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 随着淬火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淬冷剂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三国蜀人蒲元曾在今陕西斜谷为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传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这说明中国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质的冷却能力了,同时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却能力。中国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宝剑,心部含碳量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却达0.6%以上,说明已应用了渗碳工艺。但当时作为个人“手艺”的秘密,不肯外传,因而发展很慢。 1863年,英国金相学家和地质学家展示了钢铁在显微镜下的六种不同的金相组织,证明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内部会发生组织改变,钢中高温时的相在急冷时转变为一种较硬的相。法国人奥斯蒙德确立的铁的同素异构理论,以及英国人奥斯汀最早制定的铁碳相图,为现代热处理工艺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人们还研究了在金属热处理的加热过程中对金属的保护方法,以避免加热过程中金属的氧化和脱碳等。 1850~1880年,对于应用各种气体(诸如氢气、煤气、一氧化碳等)进行保护加热曾有一系列专利。1889~1890年英国人莱克获得多种金属光亮热处理的专利。

习题1热变形参考答案

一、基本概念 恒载荷蠕变:拉伸时,作用在样品上的载荷恒定不变,即拉伸力保持不变的变形过程。 恒应力蠕变:拉伸时,塑性变形后,截面不断减小,但作用在样品上的应力恒定,载荷在一直变化的变形过程。 恒应变速率变形: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样品的变形速率保持恒定(此时要保证夹头速率不断增加)。 恒拉伸速度变形: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样品的拉伸速率保持恒定,即夹头移动速率恒定(应变速率是减小的)。 变形速度激活能: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是一个热激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金属原子发生剧烈的热运动,这需要原子跨越一个能量“门槛值”而需要的能量就称为变形激活能 时效成形:时效成形是将零件成形和人工时效处理相结合的新型成形工艺.它能够改善合金的微观组织,提高材料强度,降低残余内应力水平,增强耐应力腐蚀能力,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应变硬化:常温下钢经过塑性变形后,内部组织将发生变化,晶粒沿着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晶格被扭曲,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变形能力。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硬化或加工硬化。 应变速率硬化:当应变速率提高后,材料的屈服强度及拉伸极限强度都会增加。 二、问答 1. 请论述多晶体热变形激活能的理论意义,并介绍其在控制应力的蠕变变形实验中的测试方法。 答:变形激活能反应材料热变形的难易程度,也是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重要的力学性能参数。通过对激活能值的分析可以推断回复机制,激活能控制塑性变形速率,动态回复和动态在结晶,激活能Q 越大,变形速率越小,材料越难变形,高温塑性变形的显著特点就是变形速 度受热激活过程控制,即遵从Arrhenius 方程: )(e x p ..)(e x p ),(..0 0RT Q RT Q y -=-=εεσεε 1等温法: 采用将多个样品在相同应力和不同温度条件下蠕变,测量蠕变曲线在亚稳态阶段的斜率,表示成)l og(?ε和1/T 的函数关系的形式,并将结果表示在)l og(?ε和1/T 坐标上,和实验点吻合最好的直线的斜率即为Q 值 。 2时间补偿法:在蠕变稳态阶段 )()e x p()e x p()e x p(......00000θεεεεεεf RT Q t d t RT Q d t RT Q t t =??????-=-==-=?? )exp(RT Q t -=θ 可见若将ε 表示为补偿时间θ的函数,则不同温度和相同应力条件下得到的蠕变曲线相互重合,求以此来求Q 值。也可将不同温度下达到给定变形ε所需时间的对数表示成 1/T 的函数,所得直线的斜率即Q 值。 3变温法:

最新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A.政治制度不变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D.金融中心地位不变2.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放区④内地 A.②①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3.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不相称的是:A.鸿门赴宴——重庆谈判 B.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C.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D.和平共处——中印谈判 4.下列选项中不是按同一标准分类的是 A.中程导弹 B.核导弹 C.远程导弹 D.洲际导弹 5.1988年侨居美国的华侨想要回祖国投资,他可以选择在以下哪个已开放的城市进行投资A.重庆 B.浦东 C.珠海 D.满洲里 6.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在这个会议上做出了一系列决定,下面哪个不是本次会议的决定( ) A.国旗B.国歌C.首都D.国徽 7.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祖国大陆最后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地区B.青海地区C.西藏地区D.云南地区 8.一位美国将军回忆1950发生的那场战争时说“……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所说的“错误的战争”是指( ) A.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C.越南战争D.朝鲜内战 9.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的农民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是在( )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 10.我国已经步入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包括①鞍山钢铁公司的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在新中国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抗美援朝”②“一大二公”③“造反有理”④“招商引资”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1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没收官僚资本 D.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13.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 )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习题2蠕变参考答案

一、基本概念 幂率蠕变:在蠕变过程中,应变速度与应力符合幂函数形式。 幂率失效:在蠕变过程中,随着应力增大,斜率逐渐偏离原来的关系就是幂率失效 表观激活能:根据实验所测量到的激活能。 真实激活能:利用弹性模量进行修正后所得到的数据。 自扩散激活能: 内应力:内部所有阻碍位错运动的应力之和。 长程内应力:所有位错应力场叠加得到的。 短程内应力:邻位错之间所形成的。 有效应力:外应力减去长程应力即为有效应力。 二、问答 1. 简述纯金属蠕变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答:第一阶段:减速蠕变阶段,蠕变速率(Δε/Δt )随时间而呈下降趋势。 第二阶段:近似稳态阶段,蠕变速率不变,即(Δε/Δt )=常数,这一段是直线。是稳态阶段。此时,变形产生的加工硬化和回复、再结晶同时进行,材料未进一步硬化,所以变形速率基本保持恒定。 第三阶段:加速蠕变阶段,蠕变速率随时间而上升,随后试样断裂。愈来愈大的塑性变形便在晶界形成微孔和裂纹,试件也开始产生缩颈,试件实际受力面积减小而真实应力加大,因此在塑性变形速率加快。 2.请分别给出低应力、高应力和较宽应力范围内蠕变速率与应力的关系函数。课件第六章6.2 3.请简述纯金属蠕变过程中位错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

4. 请阐述高温下位错的热激活滑移机制。 答:位错在晶体中运动时遇到各种障碍。在低温下只有外应力超过这些障碍所产生的阻力时位错才能滑移。但在高温下,位错可以借助于外应力和热激活的共同作用越过障碍而滑移。温度越高,热激活过程越活越,客克服障碍所需的外应力就越小,流变应力也相应地降低。因此,高温变形过程强烈地受到障碍的性质、分布和强度的影响。 障碍对位错运动的阻力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长程内应力τi,τi是晶体中所有位错的弹性应力场叠加的结果。热激活是源自热运动的结果,原子热运动是短程的,位错不可能通过热激活克服长程应力场,所以τi与温度无关。如果外应力小于长程内应力的最大值,位错就不能滑移,只有通过回复,使内应力τi 降低到外应力τ以下时位错才能滑移。 第二类是短程的局部障碍,如邻位错、固溶原子等,热激活对位错克服这类障碍是有帮助的。局部障碍叠加在长程内应力上,构成对位错的总阻力。当外应力τ大于内应力的最大值τi 时,可将τ分为两部分τ=τi+τe,一般将τe称为有效应力,位错将在有效应力和热激活的共同作用下越过局部障碍。 5. 请推导由攀移引起的宏观变形与位错运动之间的关系式。P95

热处理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A . 单液淬火 B. 双液淬火 C. 分级淬火 D. 等温淬火 4、下列牌号中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的是() A、45 B、T8 C、Q235 D、9SiCr 5、奥氏体是()晶格。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斜方 6、铁碳合金相图中的A1线是()。 A、共析线 B、共晶线 C、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 D、缓慢冷却时 7、在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往往将()作为控制零件性能的最后一道热处理工序。 A)退火B)回火C) 正火D)淬火 8、钢的淬透性由()决定。 A . 淬火冷却速度 B.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C. 工件的形状 D. 工件的尺寸 9、亚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 A . Ac3以上30~50 ℃ B. Ac1以上30~50 ℃ C. Accm以上30~50℃ D. Ac3以上50~80 ℃ 10、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 A . Ac3以上30~50 ℃ B. Ac1以上30~50 ℃ C. Accm以上30~50℃ D. Ac3以上50~80 ℃ 11、钢淬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 A . 马氏体 B. 珠光体 C. 索氏体 D. 托氏体

12、正火后的组织比退火的()。 A . 细 B. 粗 C. 相等 D. 几乎一样 2、淬火的目的是什么? 13、属于淬火缺陷的是()。 A . 偏析 B. 气泡 C. 白点 D. 硬度不足 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HV表示材料的布氏硬度。() 2、去应力退火组织无变化。() 3、Q235属于碳素结构钢。 ( ) 4、钢件淬火后发现裂纹,如裂纹两侧有氧化脱碳现象,则淬火前裂纹就已存在。 () 5、碳素钢随含碳量的增加,其塑性、韧性将升高。() 6、硬度愈低,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愈好。() 7、高速钢由于具有极高的硬度而可以进行高速切削。() 8、由于铸铁含碳量比钢高,所以硬度都比钢高。() 9、表面热处理都是通过改变钢材表面的化学成分而改变表面性能的。() 10、低碳钢为了改善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 火。() 四、问答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将同一棒料上切割下来的4块45#试样,同时加热到850°,然后分别在水、油、 炉和空气中冷却,说明:各是何种热处理工艺?排列一下硬度大小。

机械制造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强度是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和断裂的能力。 2、依据凝固区的宽窄,铸件的凝固方式分为、和。 3、按照产生原因,铸件内应力可分 为:和。 4、自由锻的工序可分为:、和 三大类。 5、拉深中常见的废品有:和。 6、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 和。 7、普通手工电弧焊的焊条由和两部分组 成。 8、刀具的磨损过程可分 为、、三个阶段。 9、对于钢铁零件,外圆面切削加工的主要方法 是:和。 10、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 素和。 11、工程上常用硬度指标有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两种。 12、合金的收缩经历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三个阶段。 13、造型方法可分为造型和造型两大类。 14、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是和。 15、金属的可锻性取决于和。 16、模锻中,模膛根据功用的不同,分为和__________。 17、冲压生产的基本工序有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两大类。 18、焊接电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三个区域。 19、埋弧自动焊中,和的作用相当于电焊条的焊芯和药 皮。 二、判断对错

1、影响合金流动性最显著的因素是化学成分。() 2、铸件凝固过程中,糊状凝固的合金缩孔倾向大,缩松倾向小。() 3、铸件内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收缩受阻。() 4、铸造模样表面上设计起模斜度是为了便于模样在砂型中固定() 5、铸件分型面应该尽可能的多。() 6、设计落料模时,应先按照落料件确定凸模刃口尺寸。() 7、塑性金属变形后的纤维组织可以采用热处理的办法消除。() 8、锻造为了提高金属的锻造性能,锻件的锻造温度越高越好。() 9、设计模锻模膛时,只有终锻模膛有飞边槽。() 10、随钢中含碳量增加,其可焊性变差。() 11、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性能在焊接前后没有变化。() 12、弯曲时应尽可能使弯曲线与板料纤维垂直。() 13、为了提高焊接质量,应尽量采用异种材料进行焊接。() 14、只有在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才会产生积屑瘤。() 15、顺铣时,会造成工件在进给方向的窜动。() 16、磨削可以用来加工钢铁以及铝、铜等有色金属。() 17、粗加工时,刀具后角应取较小值。() 18、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与工艺方法有关。() 19、冲裁变形时板料首先进行弹性变形。() 20、锻造加工只是适合塑性金属材料加工。() 21、碳钢通常在油中淬火,而合金钢在水中淬火。() 22、合金结晶温度范围越小,合金的流动性越好。() 23、灰铸铁一般都要安置冒口和冷铁,使之实现同时凝固。() 24、冷却速度越快越易得到灰口铸铁。() 25、浇注时铸件的重要平面应朝下。() 26、砂型铸造时,木模尺寸应与铸件尺寸完全相同。() 27、铸件壁厚小于“最小壁厚”,容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现象。() 28、设计制造零件时,应使零件的最大正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垂直。() 29、常言道“趁热打铁”,就是说铸铁是可以锻打的。() 30、只要在压力加工过程中对工件加热,就属于热变形。() 31、落料和冲孔是使坯料沿封闭轮廓分离的工序。() 32、拉深系数越小,表明拉深件直径越小,变形程度越小。() 33、直流正接就是工件接电源正极,焊条接负极。()

热处理基本知识

第二节钢在热处理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加热、保温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可以使钢发生不同的组织转变,从而可根据实际需要获得不同的性能。 一、钢在热处理加热与保温时的组织转变 ——钢热处理加热的目的是获得部分或全部奥氏体,组织向奥氏体转变的过程称奥氏体化。 加热至Ac1以上时:首先由珠光体转变成奥氏体(P→A); 加热至Ac3以上时:亚共析钢中的铁素体将转变为奥体(F→A); 加热至Ac cm以上时:过共析钢中的二次渗碳体将转变成奥氏体(Fe3C I→A) 1、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共析钢奥氏体化:热处理加热至Ac1以上时,将全部奥氏体化,过程如下图。 亚共析钢奥氏体化:原始组织为F+P,加热至Ac1以上时,P先奥氏体化,组织部分奥氏体化;加热至Ac3以上时,F奥氏体化,组织全部奥氏体化 过共析钢奥氏体化:原始组织为P+Fe3C,加热至Ac1以上时,P先奥氏体化,组织部分奥氏体化;加热至Ac m以上时,Fe3C奥氏体化,组织全部奥氏体化 2、奥氏体的晶粒大小

奥氏体晶粒对性能影响:奥氏体的晶粒越细小、均匀,冷却后的室温组织越细密,其强度、塑性和韧性比较高。 [奥氏体的晶粒度]:晶粒度是指多晶体内晶粒的大小,可以用晶粒号、晶粒平均直径、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晶粒的数目来表示。GB/T8493-1987将奥氏体晶粒分为8个等级,其中1~4级为粗晶粒;5~8级为细晶粒。 4级5级6级7级 [本质粗晶粒钢]:热处理时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迅速长大的钢。 [本质细晶粒钢]:热处理时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的钢。一般完全脱氧的镇静钢、含碳化物元素和氮化物元素的合金钢为本质细晶粒钢。 3、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主要因素 热处理工艺参数:加热速度、加热温度越、保温时间,其中加热温度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最为显著。 钢的化学成分:大多数合金元素(锰和磷除外)均能不同程度地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特别是与碳结合能力较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铬、钼、钨、钒等)及氮化物元素(如铌、钒、钛等),会形成难熔的碳化物和氮化物颗粒,弥散分布于奥氏体晶界上,阻碍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因此,大多数合金钢、本质细晶粒钢加热时奥氏体的晶粒一般较细。 原始组织:钢的原始晶粒越细,热处理加热后的奥氏体的晶粒越细。

材料科学基础2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2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再结晶:指经冷变形的金属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加热时,通过新晶粒的形核及长大,以无畸变的等轴晶粒取代变形晶 粒的过程。 2、交滑移:在晶体中,出现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 3、冷拉:在常温条件下,以超过原来屈服点强度的拉应力,强行拉伸聚合物,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达到提高其屈服点 强度和节约材料为目的。(《笔记》聚合物拉伸时出现的细颈伸展过程。) 4、位错:指晶体材料的一种内部微观缺陷,即原子的局部不规则排列(晶体学缺陷)。(《书》晶体中某处一列或者若 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5、柯氏气团:金属内部存在的大量位错线,在刃型位错线附近经常会吸附大量的异类溶质原子(大小不同吸附的位 置有差别),形成所谓的“柯氏气团”。(《书》溶质原子与位错弹性交互作用的结果,使溶质原子趋于聚集在位错周围,以减小畸变,降低体系的能量,使体系更加稳定。) 6、位错密度: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含的位错线的总长度或晶体中穿过单位截面面积的位错线数目。 7、二次再结晶:晶粒的不均匀长大就好像在再结晶后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粒中又重新发生了再结晶。 8、滑移的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系开动所需要的最小分切应力。(《书》晶体开始滑移时,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 9、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 化。(《书》随塑性变形的增大,塑性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的现象。) 10、热加工:金属铸造、热扎、锻造、焊接和金属热处理等工艺的总称。(《书》使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发生加 工变形的工艺。) 11、柏氏矢量:是描述位错实质的重要物理量。反映出柏氏回路包含的位错所引起点阵畸变的总积累。(《书》揭 示位错本质并描述位错行为的矢量。)反映由位错引起的点阵畸变大小的物理量。 12、多滑移:晶体的滑移在两组或者更多的滑移面(系)上同时进行或者交替进行。 13、堆垛层错:晶体结构层正常的周期性重复堆垛顺序在某二层间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的沿该层间平面(称为 层错面)两侧附近原子的错排的一种面缺陷。 14、位错的应变能:位错的存在引起点阵畸变,导致能量增高,此增量称为位错的应变能。 15、回复:发生形变的金属或合金在室温或不太高的温度下退火时,金属或合金的显微组织几乎没有变化,然而性能 却有程度不同的改变,使之趋近于范性形变之前的数值的现象。(《书》指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尚未发生光学显微组织变化前(即再结晶前)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变化过程。) 16、全位错:指伯氏矢量为晶体点阵的单位平移矢量的位错。 17、弗兰克尔空位:当晶体中的原子由于热涨落而从格点跳到间隙位置时,即产生一个空位和与其邻近的一个间 隙原子,这样的一对缺陷——空位和间隙原子,就称为弗兰克尔缺陷。(《书》存在能量起伏的原子摆脱周围原子的约束而跳离平衡位置进入点阵的间隙中所形成的空位(原子尺度的空洞)。) 18、层错能:单位面积层错所增加的能量。(《书》产生单位面积层错所需要的能量。) 19、表面热蚀沟:金属长时间加热时,与表面相交处因张力平衡而形成的热蚀沟。(《书》金属在高温下长时间加热时, 晶界与金属表面相交处为了达到表面张力间的平衡,通过表面扩散产生的热蚀沟。) 20、动态再结晶: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 二、填空题 1、两个平行的同号螺位错之间的作用力为排斥力,而两个平行的异号螺位错之间的作用力为吸引力。 2、小角度晶界能随位向差的增大而增大;大角度晶界能与位向差无关。 3、柏氏矢量是一个反映由位错引起的点阵畸变大小的物理量;该矢量的模称为位错强度。 4、金属的层错能越低,产生的扩展位错的宽度越宽,交滑移越难进行。 5、螺型位错的应力场有两个特点,一是没有正应力分量,二是径向对称分布。 6、冷拉铜导线在用作架空导线时,应采用去应力退火,而用作电灯花导线时,则应采用再结晶退火。 7、为了保证零件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热加工时应控制工艺使流线与零件工作时受到的最大拉应力的方向 一致,而与外加的切应力方向垂直。 8、位错的应变能与其柏氏矢量的模的平方成正比,故柏氏矢量越小的位错,其能量越低,在晶体中越稳定。 9、金属的层错能越高,产生的扩展位错的宽度越窄,交滑移越容易进行。

热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热处理基础理论知识 一.热处理基本原理 1.碳合金的基本知识 钢和铁常通称为铁碳合金,其基体金属是铁,合金中除铁而外的其他组元如碳等,通称为合金元素。 我们通常在实际使用中只分析铁碳二元合金系,合金系中基本相有铁素体(F、α)、滲碳体(Fe C)、奥氏体(γ)三种。 3

图1.铁碳相图 根据Fe-Fe3C相图,我们把钢分三类: 亚共析钢(含碳量<0.77%C) 共析钢(0.77%C) 过共析钢(0.77~2.11%C) 铁碳合金的组织与它的含碳量关系极大,所以它的性能也随含碳量的多少而变。合金的室温组织是铁素体和滲碳体构成的机械混合物,随合金含碳量增加,合金中的滲碳体量愈来愈多,滲碳体的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 2.奥氏体 铁-滲碳体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热处理的基础。例如,钢加热到A1温度以上时,将发生组织转变,形成奥氏体,而随后进行冷却时,会因冷却速度值不同而获得稳定组织、不稳定组织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所谓亚稳定组织。这就说明,经过加热和冷却这样的处理之后,可使钢材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奥氏体的形成当把钢加热到Ac1温度时,组织中的珠光体即开始转变为奥氏体,一般将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分为生核、长大、剩余滲碳体溶解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四个阶段。 2.1奥氏体形核,奥氏体的晶核通常优先地产生于珠光体中铁素 体与渗碳体的相界面上。 因为在相界面上空位密度较高,原子排列较不规整,容易获得形成奥氏体所需要的能量和浓度的条件。 2.2奥氏体长大奥氏体晶核形成后,一面与渗碳体相接,另一面与铁素体相接。在靠近铁素体处的碳含量较低,因此在奥氏体中出现了碳浓度梯度,引起了碳在奥氏体中不断地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的扩散。随着碳扩散的影响,奥氏体与铁素体接触处的碳浓度增高,而使奥氏体与渗碳体接触处碳浓度降低,因此失去平衡。为了恢复平衡,渗碳体势必不断地溶解,又有碳原子溶入奥氏体,使其含碳量升高而恢复到奥氏体碳的最大溶解量,与此同时发生奥氏体的碳原子又向铁素体扩散,促使这部分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并使其自身的碳含量又下降,回复到奥氏体碳的最低溶解量。这样碳浓度再一次失去平衡和恢复平衡这种反复循环过程,就使奥氏体一方

八年级历史下(岳麓版)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下(岳麓版)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小明的伯伯刚好出生于举行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今年(2007 年)的国庆节是小明伯伯的多少岁生日() A、53 B、54 C、56 D、58 2、“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你认为诗中所说的“那场战争”是指() A、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土地革命战争 3、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 A、土地归集体所有 B、土地归国家所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4、在土改中,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孤立地主阶级,保证土改顺利进行 B、为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 C、为了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 D、为了保护富农的合法利益 5、我国至今已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你知道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 6、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话的意思是建国初期()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7、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的代表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的感慨密切关联的事件是() A、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一五”计划的完成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全国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 A、“大跃进”时期 B、土地改革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9、“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出现,是由于() A、林彪及其反革命集团挑动的结果

最新机电一体化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目录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1 章习题-参考答案 (1) 1-1 试说明较为人们接受的机电一体化的含义。 (1) 1-4 何谓机电一体化技术革命? (1) 1-7.机电一体化系统有哪些基本要素组成?分别实现哪些功能? (1) 1-8.工业三大要素指的是什么? (1) 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功能有哪两种? (1) 1-16.什么是机电互补法、融合法、组合法?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2 章习题-参考答案 (2) 2-1 设计机械传动部件时,为确保机械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常常提出哪些 要求? (2) 2-2 机电一体化系统传动机构的作用是什么? (2) 2-3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对传动机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 2-10 现有一双螺母齿差调整预紧式滚珠丝杠,其基本导程λ0=6mm、一端的齿轮齿 数为100、另一端的齿轮齿数为98,当其一端的外齿轮相对另一端的外齿轮转过2 个齿时,试问:两个螺母之间相对移动了多大距离? (2) 2-16 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原则是什么?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是什么? (2) 2-17 已知:4 级齿轮传动系统,各齿轮的转角误差为Δφ1=Δφ2=Δφ3=…=0.005 rad,各 级减速比相同,即?1=?2=…=?4=1.5。求:该传动系统的最大转角误差Δφmax; 为缩小 Δφmax,应采取何种措施? (2) 2-18 谐波齿轮传动有何特点?传动比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3) 2-19.设有一谐波齿轮减速器,其减速比为100,柔轮齿数为100.当刚轮固定时,试求该 谐波减速器的刚轮齿数及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与输入轴的转向相比较) (3) 2-20.齿轮传动的齿侧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3) 2-25.轴系部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3 章参考答案 (5) 3-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执行元件的分类及特点。 (5) II 3-2 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执行元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 3-3 简述控制用电动机的功率密度及比功率的定义。 (5) 3—5 直流伺服电机控制方式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5) 3-6 简述PWM 直流驱动调速,换向的工作原理。 (6) 步进电机具有哪些特点? (6) 简述步进电机三相单三拍的工作原理? (6) 3-11 简述步进电机步距角大小的计算方法? (7) 3-12 简述三相步进电机的环形分配方式? (7) 简述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的功率放大电路原理. (7)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4 章参考答案 (9) 试说明CPU、MC 和MCS 之关系。 (9) 4-3、在设计微机控制系统中首先会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9) 4-17 试说明光电耦合器的光电隔离原理。 (9) 4-20 试说明检测传感器的微机接口基本方式。 (9) 机电一体化技术第5 章参考答案 (11)

材料热处理基础知识

材料热处理基础知识 1、回火注意事项 回火必须及时,淬火后零件在4h内进行回火。常用回火方法有自行回火、炉中回火和感应回火。 2、感应加热电参数的调整 目的是使高、中频电源的工作处于谐振状态,使设备发挥较高的效率。 1)高频加热电参数的调整,(在7-8kv的低电压负载条件下,调整耦合,反馈手轮位置使栅极电流与阳极电流之比1:5-1:10,然后再将阳极电压升到使用电压,进一步调整电参数,使槽路电压调整到所需值,匹配最佳。) 2)中频加热电参数调整,根据零件大小、形状硬化区长短及感应器结构选择合适的淬火变压器匝数比和适当电容量,使其处于谐振状态下工作。 3、常用冷却介质有哪些 水、盐水、碱水、机械油、硝盐、聚乙烯醇、三硝水溶液、水溶性淬火剂、专用淬火油等。 4、试分析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 ①含碳量的影响:亚共析钢随含碳量的增加A的稳定性增加C曲线右移;过共析钢随含碳量的增加,未熔碳化物的增加,A的稳定性降低,C曲线右移 ②合金元素的影响:除Co外固溶态的金属元素均是C曲线右移 ③A化温度和保温时间:A化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碳化物溶解越完全A晶粒越粗大,C曲线右移 ④原始组织的影响:原始组织越细,越容易得到均匀A,使C曲线右移,并使Ms下移

⑤应力应变的影响:使C曲线左移。 5、量具为什么要进行稳定化处理?常规的量具稳定化处理工艺是怎样的? 通过处理可以减少M的正方度,成为较稳定的M,使为转变的A’陈化;降低淬火和深冷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对尺寸稳定有良好的作用。 6、轴承超细化处理有哪二种方法,目的是什么? ①锻热淬火预处理目的:可使A’11.9%~12.1%残留K为7.11%,A晶粒度9~10级 ②轴承双细化处理目的:处理后可比原始晶粒细化1.5~2.0级碳化物颗粒尺寸小于 0.6μm有利于提高淬火后获得细小针状的M组织,并可以提高韧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 7、在制定热处理加热工艺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①工艺的先进性充分采用新的工艺方法及热处理新技术及新型工艺材料 ②工艺的可靠、合理可行采用工艺要十分可靠、稳定 ③工艺的经济性工艺应合理利用能源,采用节能工艺设备要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采用辅助工装的方法,满足不同零件的工艺要求 ④工艺的安全性工艺要安全可靠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⑤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工艺装备,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工艺过程的控制,保证热处理的质量可靠。 8、何谓球化退火?其工艺特点是什么? 所谓钢的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

2018年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测试卷(总复习)

2018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此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所选项的代号填在相应的题号下,填在其它位置无效)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被侵略被奴役历史的结束,这一“历史”开始于( )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 2.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西藏和平解放于( ) A.1949年5月B.1951年5月C.1950年5月D.1952年5月 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 A.整顿经济秩序B.进行抗美援朝C.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工业化建设 5.对抗美援朝战争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A.保家卫国的战争B.正义的战争C.国家的内 战D.反侵略的战争 6.彻底摧毁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 ) A.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后 B.中华民国成立后 C.清朝统治被推翻后 D.土地改革完成后 7.“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 ) A.发展重工业B.发展交通运输业C.发展轻工 业D.发展农业和商业 8.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分散、落后的个体农业经济很难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9.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②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B.①② ④C.②③ ④D.①③④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1.下列各项中凭主观愿望,不能实事求是的是( ) A.“大跃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 C.“一五”计划的制订与实施D.中共“八大”制订党和人民的任

加工中心试卷1(含答案)

数控铣试卷 一、填空题 1、数控机床的主轴准停装置有和两种。 2、数控机床自动换刀装置的形式有、、 和。 3、数控机床上常用的刀库形式有:、、和。 4、刀库容量的确定应遵循的原则,应根据以往的加工情况及大多数工件加工是需要的刀具数来确定刀库容量。 5、刀具的选择方式有、、和四种。 6、刀具交换装置从中挑选各所需刀具的操作称为自动选刀。 7、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装置中,实现和机床之间传递和装卸刀具的装置称为刀具交换装置。 8、刀具的常用交换方式由和两类。 9、机械手换刀的动作过程有:、、、、。 10、滚珠丝杠螺母副是在和之间以作为滚动体的 元件。 11、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循环方式有和两大类。 12、滚珠在循环过程中有时与丝杠脱离接触的称为;始终与丝杠保持接触的称为。 13、滚珠丝杠的传动间隙是,其数值是指丝杠和螺母无相对转动时,二者之间的最大轴向。 14、数控机床导轨的功能是和。 15、数控机床导轨按摩擦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和。 二、选择题 1、数控机床传动丝杠反方向间隙是不能补偿的。() 2、数控铣加工中,进退刀位置应选在合适的位置,以保证加工质量。() 3、滚珠丝杠副由于不能自锁,故在垂直安装应用时需添加平衡或自锁装置。 ()4、对于一般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由于采用了电机无级变速,故简化了机械变速机构。()5、刀库是自动换刀装置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圆盘式刀库因其结构简单,取刀方便而应用最为广泛。() 6、顺序选刀方式具有无须刀具识别装置,驱动控制简单的特点。() 7、主轴准停装置分机械控制和电气控制两种形式。() 8、在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方法中,常用双螺母结构形式,其中以齿 差调隙式调整最为精确方便。()9、转塔式的自动换刀装置是数控车床上使用最普遍,最简单的自动换刀装置。()10、滚珠丝杠螺母副是通过预紧的方式调整丝杠和螺母间的轴向间隙的。 () 三、选择题 1、主轴准停功能分为机械准停和电气准停,二者相比,机械准停() A 结构复杂 B 准停时间更短 C 可靠性增加 D控制逻辑简化 2、数控机床的进给机构采用的丝杠螺母副是()。 A 双螺母丝杠螺母副 B 梯形螺母丝杆副 C 滚珠丝杆螺母副 3、贴塑导轨的摩擦性质,属()摩擦导轨。 A滚动B滑动C液体润滑 4、生产中最常用的起冷却作用的切削液是()。 A 水溶液 B切削油 C 乳化液 D 冷却机油 5、数控机床导轨中无爬行现象的是()导轨。 A滚动B滑动C静压 6、圆盘式刀库的安装位置一般在机床的()上。

八下历史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历史(八下)复习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是A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 2. 随着革命的发展,中共中央所在地不断变化,下面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 A.瑞金—北京—延安B.瑞金—延安—北京 C.北京—瑞金—延安D.延安—北京—瑞金 3. 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B A.20年B.28年 C.38年D.60年 4. 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B 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D.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 5.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有A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②领导我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6.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某同学举办“西藏历史变迁”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的是D ①唐蕃会盟碑 ②玄奘西行③金奔巴瓶④人民解放军进入拉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电影《农奴》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藏族奴隶娃子强巴从过去被迫装哑巴到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开口说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电影《农奴》主要歌颂了 D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西藏的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 8. 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1951年中国的时代主题是C A.打倒日本帝国主义B.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和平、发展 9.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是指 C A.幼儿教育阶段B.小学教育阶段 C.从小学到初中九年教育阶段D.从初中到高中六年教育阶段 10. 下列各项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A A.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相应培养建设人才 1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